第一篇: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名词解释汇总小抄
第一章
1、环境: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等。在环境学上一般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参加者,又称“权利
4、目的一元论:是指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环境立法的只具有一个目的,即为了保护人群健康。
9、“时空有益”律:即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
10、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早成损害的其他工程,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黄金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日本、匈牙利等过法律就采用此观点。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2、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3、生态学:指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主体包括整个生物界。
4、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里由生物群体和一定空间环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系,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
5、生态平衡:指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各种种群的比例以及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6、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难。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这一新兴部门法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与发展、目的和任务、体系、性质和特点、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基本理论等。
8、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和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9、生境:是指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和主体的,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
10、生物放大: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11、十分之一定律: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低位营养级的生物想高位营养级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由于低位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通过自身新陈代谢要消耗一部分,所剩余的能量只有大约1/10能够被上一级所利用,这称为十分之一定律。
12、环境污染: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想环境中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质量下降,以致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的现象。
13、自然环境破坏:指人类不适当的开发利用环境中的一个或数个要素,或是进行工程建设,使环境要素的质量降低、数量减少,从而破坏或降低了它们的环境效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某种资源枯竭而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环境现象。
第二章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与资源版画法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主体”。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是指依法享
4、零增长理论:是1968年国际性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在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的著名理论。
第四章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善保护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同意整体。
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指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除宪法之外占有核心的最高地位的综合性实体法,即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加以全面综合调整的立法,主要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本原则、重要措施、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法律责任等作出原则性的规定,是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的立法依据。
3、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是指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如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进行专门调整的立法。
第五章
1、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是指有权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
2、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是立法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立法的项目、议程等事项所作的安排和部署,以避免环境立法工作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目的是要在一定时期内明确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方向、目标、任务、具体立法项目以及完成立法规划的措施和保障。
3、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是指为实现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目标,在法律上充分体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在起草、制定或修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草案的过程中,对立法者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4、“物物相关”律:是指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5、“相生相克”律: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
6、“能流物复”律:是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的流动,物质在不停地循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向的,并在流动过程中递减;某种物质一旦进入环境,便会在环境中不断地循环,有的还会在生物体内累积(生物富集)]
7、“负载定额”律:是指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包括一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收消化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的能力。如果超过这种负载能力的上限,生态系统就会遭到污染和破坏。
8、“协调稳定”律:即只有在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协调时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
展。
11、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
第六章
1、环境与资源管理:是指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的在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第七章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2、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就是指要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简称为三项建设三同步和三统一)。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预防为主,是指在国家的环境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 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要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作到防治结合。
4、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是指把物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做到物尽其用,以便使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取得最好成绩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是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
6、公民环境权:是由美国学者在东京会议上提出的,指每一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它是公民 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受到法律的确认与保护。
第八章
1、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是指国家根据各地
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制定土地利用的全面规划,对城镇设置、工农业布局、交通设施等进行总体安排,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止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项规划,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3、“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4、许可证制度:是指凡是对环境有不良影
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可以从事该项活动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5、征收排污费制度:是指对于向环境排放
污染物或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一定费用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第九章
1、自然资源权限制度:是指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
2、自然资源规划制度:是指根据一个国家或地
区自然资源本身的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的规划期内对管辖区域内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恢复和管理作出总体安排的法律制度。
3、自然资源调查制度:是指法律对自然资源调查的主体、对象、范围、内容、程序方法和调查结果的效力所作的规定,是自然资源调查的法制化。
4、自然资源许可制度:是指在从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之前,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该活动的一套管理措施。
6、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指国家采取
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一定费用的一套管理措施。
7、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取得:是指自然资源权属主体根据一定的法律事实获得某资源的所有权,从而可以对该自然资源行
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8、自然资源使用权:是指单位和个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或者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进行实际使用并取得相应利益的权利。
9、自然资源调查:是指由法定机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等进行全面的野外考察、室内资料分析与必要的座谈访问等工作的总称。
10、自然资源档案:是指对自然资源调查所获资料、成果按一定方法进行汇集、整理、立卷归档并集中保管的各种文件材料的总称。
11、自然资源档案制度:是指法律对自然资源档案的种类、级别、适用对象、内容、范围、资料更新时间、查阅和借阅方法、保管技术和设备与设施、保管机构及其管理要求等作出的规定。
12、环境基准:指在一定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或生物没有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或对人体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最小剂量。
第十章
1、环境标准:是指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
2、环境质量标准:是指以维护一定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制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
3、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为了实现国家的环境目标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生改变,从而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生态改变、生物物种减少或灭绝以及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环境的有效利用或破坏环境的现象。
3、环境污染防治法: 是指国家为预防和
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污染防治规划:是指由于水体的整体性和流动性,零散的污染治理不可能解决水污染问题,有效的水污染治理必须有流域性或区域性的统一规划。
3、水污染总量控制制度:是指根据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规定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再以限
方法产生或制造、在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具有污染环境可以造成人体健康或财产损害、动植物危害的化学物质的总称。
2、化学危险物品: 是指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规定的分类标准中所列的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依然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共分七大类。治理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对产生或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原因活动实施管理,以达到保护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而达到保护人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目的而制定的同类法律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量规定。的总称。
4、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是指为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需要遵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导则以及关于抽样、分析、试验、监测的方法。
第十一章
1、环境行政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国家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行政义务或法律禁止事项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环境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行政隶属关系,依照有关法规或内部规章对犯有违法失职和违纪行为的下属人员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
3、环境行政处罚:是指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或国家行政法规尚不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的法律制裁。
4、环境行政诉讼: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人为负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5、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一般指公民、法人因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被害者人参或财产损失而应承担的消除影响、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或恢复原状等责任。
6、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参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7、举证责任转移:即由被告人承担举证责任,或者原告只需要提出受到损害的事实证据,如果被告否认应承担民事责任,则需要提出相反的证据。
8、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由于环境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十分困难和复杂,在环境侵权中如果坚持严密科学的因果关系证明会在事实上剥夺受害者的请求权。有的国家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采用了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即不能确定因果关系的时候,采用“流行病统计学”的方法,认为“推定”因果关系。
9、环境行政处理:是指依照当事人的请求,由环保行政主观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对赔 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作出的调解处理。
第十二章
1、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致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性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
2、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已知或未知的某些物质进入环境,导致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特性发 第十三章
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
2、大气污染的防治:是指通过对人为生产、生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不定组分气体或物质的控制,以使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在种类、数量和浓度上保持在空气可以净化的范围之内,不使人类发生健康和财产损害。
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是指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对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域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所作出的规定。
4、限期治理:是指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排污单位,以及对设立在特殊保护区域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经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设定一定期限由排污者在该期限内实施完成治理任务,使污染物排放达到治理目标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第十四章
2、海洋环境污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将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碍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的现象。
3、海洋保护区:是指对于具有特殊价值和功能的海洋环境区域,以建立保护区的形式,采取专门措施进行保护。
4、海岸工程:是指位于海岸或者与海岸联结,为控制海水或者利用海洋完成部分或者全部功能,并且对海洋环境有影响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区域开发工程建设项目。
5、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是指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生产储存和管线输送等一系列作业活动。
6、海洋倾倒废弃物:是指利用船舶、航空器、平台以及其他运载工具,向海洋处置废弃物和其他物质,向海洋弃置船舶、航空器、平台和其他海上人工构造物,以及向海洋处置由于海底矿物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与勘探开发相关的海上加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他物质。
7、拆船:包括岸边拆船和水上拆船,岸边拆船是指废船停靠在拆船码头拆解、废船在船坞拆解和废船冲滩拆解;水上拆船是对完全处于水上的废船进行拆解。
第十五章
1、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
制总排放量为目标,确定各排污单位的污染物削减任务。
4、水体保护区:是指国家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资源水体以及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划定保护区,采取特别的措施,保证保护区内的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第十六章
1、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2、环境噪声污染:是指环境噪声声源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3、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指以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为主的区域。
4、工业噪声:也称固定噪声源,是指在工
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5、交通运输噪声:是指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6、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十七章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污染: 是指因对固体废物的处
置不当而使其进入环境,从而导致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早成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3、体废物的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燃烧和
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要
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4、固体废物转移:是指将固体废物从某一
地域搬运到另一地域的过程,但不包括在同一固体废物产生源内部的转移。
5、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
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
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6、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第十八章
1、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是指由人类通过化学
3、农药: 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4、监控化学品: 是指列入国家监控化学品名录,可作为化学武器、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生
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和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
5、放射性物质:是指能够产生放射性以及辐射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它们在自身的转变过程中会放出射线、射线中的一种或两种,对周围的介质或机体产生电离作用,造成放射性污染或危害。
6、民用核设施:是指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气供热厂等);核动力厂以外的其他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等);核燃料生产、加工、储存及后处理设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设施;其他需要严格监督管理的核设施。
7、核事故:是指核设施内的核燃料、放射性产物、废料或运出核设施所发生的放射性、毒害性、爆炸性或其他危害性事故或一系列事故。
8、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且限于非电离辐射,包括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工业、科学、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高压送变电中产生的电磁辐射。
第十九章
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可以被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状态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3、自然资源保护法:是指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二十章
1、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对人
类有用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2、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对不同种类的土地实行分类管理。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
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对土地的使用所进行的总体安排。
4、耕地占用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5、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
1、野生动物:指珍贵、频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2、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频危、稀有植物。
3、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指对人类生产和生
5、各国环境主权和不损害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责任原则:是指在承认各国对其自然资源拥有主权权利的同时,也要求所有国家在人类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承担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的责任。
第三十章
1、共有渔业资源:是指那些穿越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渔业资源。
国际水道:是指两国或多国共同享有的活有用的一切野生动植物的总称。
4、动植物检疫:是指为防止动植物病、虫、2、害的传播蔓延和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对特定区域或者进出特定区域的动植物和其他物品实施的调查、监测、检验和监督活动。
第二十七章
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资源。其特征是形成或跨越所涉及国家的边境,或者流经不同的国家。
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6、土地复耕: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第二十一章
1、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指陆地水资源。
2、水土流失:是指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由于地面坡度大,降雨不能就地吸纳,水往低处流,冲刷土壤,导致水分和土壤一起流失的现象。
3、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第二十二章
1、森林:是指存在于一定区域内的以树木或者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2、森林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林地面积、树种及木材蓄积量的总称。在我国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野生的植物和动物。
3、林权:是指森林法律关系的主体对森林、林木或者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二十三章
1、草原资源:是指由草和其生长的土地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第二十四章
1、渔业资源又称水产资源:指水域中可以作为渔业生产经营的对象以及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水生生物的总称。
2、渔业水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范围水域中鱼、虾、蟹、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鱼、虾、蟹、贝、藻类及其他水生动植物的养殖场所。
3、捕捞许可证制度:是指凡从事内水、近海捕捞业者,必须取得捕捞许可证,方可从事捕捞活动的制度。海洋大型拖网、围网作业的许可证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其他许可证则由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
第二十五章
1、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是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矿床勘探、矿区的可行性研究、矿山设计、采矿、选矿、冶炼或者加工、矿山关闭等阶段。
第二十六章
1、区域环境:是指占有特定地域空间的各种自然因素或者人工因素组成的综合体。
2、特殊区域环境保护: 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使特殊区域环境免遭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而采取的维护、保留、恢复等措施的总称。
3、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贵频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4、风景名胜区: 是指按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划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并具有一定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5、文化遗迹地: 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文化、历史、教育、观赏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现象及其保留或遗迹地。按其形成原因,分为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
第二十八章
1、国际环境法: 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与资源中所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软法:是指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通过的有约束力或者无约束力的书面文件,效力不十分明显。
3、国际环境责任:是指国家对其国际不法行为造成的环境破坏而承担的国际责任。
第二十九章
1、人类共同利益原则:是指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负有为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在进行任何可能影响环境的活动时,都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损害,以保障人类在生存环境方面的共同利益。
2、国际环境合作原则:是指在解决国际环境问题方面,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当以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和改善全球。
3、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所有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有差别,具体而言就是发达国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或者是主要责任。
4、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特殊情况和需要原则:是指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领域采取任何行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特殊情况与需要,不得阻碍其保护环境与谋求发展的努力。
第二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小抄
1.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有何区别P10
2环境行政处罚的种类是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这实施环境行政处罚的类别或者形式,是环境行政处罚的外在表现,并且是由环境法明文规定的。对应着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两类违法行为,环境法规定了两类环境行政处罚形式,即对破坏环境者的行政处罚形式。《环境保护法》第35条规定行政处罚的形式,包括警告、罚款、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和责令停业、关闭五种。
环境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依法对在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中违法失职,但又不够刑事惩罚所属人员的一种行政惩罚措施。环境行政处罚的对象有:一是单位实施了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行为,情节较重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有关责任人员;二是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可以给与: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2.简述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P10
4①不可抗力,即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免于承担责任;②污染损失由第三人故意或者过失引起的,由第三人承担责任。③污染损失由受害者自身的责任所引起的,排污单位不承担责任;④由于负责灯塔或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失的,有关责任者依法免于承担责任。
3.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构成要件及特点(你百度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侵犯的客体是环境资源保护秩序。环境资源保护秩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保护秩序,二是资源保护秩序。2.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环境资源法律规定,破坏环境资源保护,依照刑法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3.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侵犯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任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主体,都可以由单位构成,这是本类犯罪的一大特色。4.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主观方面,既有故意,又有过失。该类犯罪中没有一个犯罪要求有犯罪目的。
构成要件:(1)犯罪主体。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新刑法的规定,环境犯罪的主体,已打破了“个人刑法观”即只处罚自然人的界限。除了法定年龄的人还包括法人。(2)犯罪客体。破坏环境资源罪的犯罪客体,是侵害各种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从而侵犯财产所有权、人身权和环境权。(3)犯罪的客观方面。时值有污染和破坏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
(4)犯罪的主观方面。即犯罪主体进行犯罪行为时的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
4.什么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一元论”和“目的二元论”P17
一类为目的一元论,即主张“环境优先论”、“保障人体健康优先论”,以匈牙利为代表。该主张对于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一味的强调“环境优先”而忽视经济发展,势必出现因贫困而加剧环境危机的状况,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另一类是以为美国为代表的目的二元论或目的多元论,即主张“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持续发展”的观点。该观点认为环境的资源的保护必须与经济的发展有机的结合,与环境资源允许的承载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目前的二元论或多元论的主张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立法目的的主流。
5.协调发展原则的理论基础P38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协调发展原则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需要”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当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满足眼前和将来的能力施加的限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括:
①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②人们的消费标准和生活水平必须限制在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③可持续发展要求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不应危急后代人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能力。④人口增长会给自然资源施加压力,因此,应保持人口的稳定。⑤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干扰不应当威胁生命支持系统。⑥可持续发展要求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于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⑦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P10
①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它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保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也保护人类共享的自然环境,更强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和秩序。②综合性。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生产、流通、生活各个领域,并于开发利用、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广泛社会活动有关,这就决定了需要以多种法律规范,多种方法、从多个方面对环境有关。③科学技术性。环境资源法具有浓厚的科学技术性这一点,是所有环境资源法学家所共识的不同于一般部门法的基本特征。④公益性。目前,资源紧缺等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已经危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资源已经成为工艺性事业。
7.“预防为主原则”及其必要性P40
预防为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简称,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要把防止产生生态问题放在首位,事先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在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中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造成污染,破坏,防止生态失衡,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不可避免的或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首先,从国际上看,西方发达国家大都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整治,先开发后保护,的道路,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8.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变更的原因P8
1①因征收而变更。法律授予国家有依法征收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的权利。②因原所有权主体的合并或分立而变更。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因合并或分立。其资源所有权主体变更为合并或分立后的组织。③因依法转让而变更。如林木的合法买卖,导致林木所有权主体的变更。④因兑换或调换而变更,国家出于公益的需要,可以采用以国家所有的一种资源兑换或调换而变更。
9.环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P10
4主要有以下形式:①不可抗力,即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②污染损失由第三人故意过失所引起的,由第三人承担责任;③污染损失由受害者自身的责任所引起的,排污单位不承担责任④由于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失的,有关责任者依法免于承担责任。
10.环境民事诉讼中为什么要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P10
5关于污染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排污企业最具有举证能力加以证明。如果被告明确承认存在因果关系,当然不需要举证;如果被告意图否认因果关系,则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推定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认定在环境侵权中有自己的特点:在污染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只要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可推定因果关系的成立。
11.日本核辐射产生的污染属于何种污染,有何危害及特点
属于放射性污染,特点:①放射性污染影响面广,而别是核事故危害极大。②对人体和环境损害严重。③放射性物质难于消除且危害时间长。
危害:①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害②对水体的污染③对大气的污染。④对土壤的污染⑤放射性污染的其它危害。
12.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促进环境保护P121
经济因素是指守法能够比违法更节约资金和成本,或者政府能够为守法者提供某种形式的补贴时,人们可能会更愿意守法而非违法。相反如果违法的成本与守法的成本相比,守法成本更高时,人们就会因为巨大的利益诱惑而违法或者钻法律的空子。因此,环境法律法规应该对违法者处以更高的处罚,对守法者给予更多的经济鼓励,以使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诱导其守法。这样也有利于打破违法获利的如意算盘,建立守法者与违法者之间的公平竞争。
论述:
1.环境民事责任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P104 ?
①不可抗力,即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②污染损失由第三人故意过失所引起的,由第三人承担责任;③污染损失由受害者自身的责任所引起的,排污单位不承担责任④由于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失的,有关责任者依法免于承担责任。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和作用P16
目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即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指国家希望通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实施而实现的目标或结果,是国家在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前必须明确的立法意图,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问题的范畴。根据环境资源法的定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环境、自然资源,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二是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自然环境遭到人为破坏。
作用:①国家进行环境资源管理的法律依据。②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质量的法律武器。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④促进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教材。⑤处理环境国际关系,维护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工具。
3.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P100
(一)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的含义:环境行政责任构成要件是指承担环境行政责任者所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就是指依法追究环境行政责任时,违法者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这些条件是由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
(二)环境行政责任构成要件的内容:根据环境法的规定,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违法、行为有危害后果、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行为者有过错等四个条件①行为违法。指行为人实施了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行为因而违反了环境法②行为有危害后果。指违法行为造成了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后果例如采伐林木者未按照规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务;造成水土流失者;排污单位排污超标,导致鱼虾死亡等。③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指违法行为与该行为所造成的破坏或者污染环境存在内在必然的联系,而不是表面的、偶然的联系。④行为者有过错。指行为者实施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违法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分为故意与过失两种。从上述可知,行为违法和有过错,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备条件;危害后果和违法行为是,则只有在法律文明规定的场合才成为行为者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4.土地、矿产、草原、森林、海域权属保护的类型及方式P20
3土地权类型::①乡、村集体经济组织;②依法直接从国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③使用集体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的单位和个人;④跨地区国有工程设施一般以业务主管机关为土地登记单位。土地权属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制度和土地的使用权制度。
矿产权:矿产资源所有权、探矿权以及采矿权 保护方式:①建立矿产资源勘查规则制度②实行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制度。③实施采矿许可制度。
草原: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 ①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②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制度③实行草畜平衡制度④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⑤草原植被保护制度⑥草原防火制度⑦防治草原鼠虫害和毒害草制度
森林: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和微生物。保护方式①森林资源信息的规定②森林保护的规定③植树造林的规定④森林采伐的规定
海域权属:海水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中的物质、能量以及尤其构成的整个海洋生态的总称。方式①海域使用管理的规定②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规定。③海洋生态保护的规定。
5.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概念及特征P57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是指为了实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立法目的,贯彻和落实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由调整特定环境资源社会关系的一系列环境法规律范所组成的相对完整的规范体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点有: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制度适用对象的特定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不像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那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只能适用特定领域。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制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适用对象、范围和程序都是具体的,因而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针对性,操作性较强。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制度在规范组成上有系统性的特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每一项基本制度都不是单个的法律规范,而是由若干相关联和有机协调的法律规范组成的一个规范系统。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随着实践的深入,将会有更多新的制度通过立法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
6.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P10
4根据传统民法原理,承担民事责任,通常必须具备四个要件,即侵害行为、损害结果、行为人的过错、侵害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随着公害事件的日益增多,为了给受害人以相应的利益补偿,司法实践率先对传统民事责任理论进行了改造。在追究公害民事责任时,不把行为人的过错作为必备要件之一。根据一些法律的规定,公害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为:①有损害事实的存在②有损害行为的存在③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间有因果关系。
第三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单选:
(十)1、2、我国最早颁布的一部综合性环境基本法是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法》
3、《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了
4、水质标准
5、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现的生态规律是 “物物相关”律
6、广义的环境管理指+ 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8、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法》
9、国家对环境保护技术项目的开发提供资金支持体现了环境保护制度。
10、当事人对由于破坏环境受到的行政处罚不服的11、国际标准组织简称:ISO12、环境诉讼中,1314、中国最早对固体废物进行的管理方式是综合利用
15、太阳能热水器体现了,自然资源的16、在水事纠纷解决前,当事人
17、西周时期的“勿伐树林”的禁令,是关于方面的立法
18、单选:
19境质量标准。
20、解决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最直接的方法是,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21、22、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
23、中毒3人以上,50人以下属于,较大环境事件。
24、野生动物进出口许可证属于许可证
要求运输过境的动植物事先必须经过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同意
25属于三类空气质量保护区
26、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的具体方法,由
27、体育场馆区不属于噪音敏感建筑物集中区
28、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由组织
29、水力发电体现了自然资源的可使用性
30、关于“森林保护”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
31、《渔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可以在重要渔业水域设渔政监管机构
决定造成固体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的机关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专门针对渔业制定的水质标准是
32、发生动植物疫情后,疫区的划定,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
单选
(四)3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范围的广泛性和保护对象的多样性体现了环境保护法的综合性
34、“零增长”理论在首次提出
35、建国初期的环境法主要保护的是自然环境
36、从开始,治时期。
37、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
38、环保部门制作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符号,代码等体现了
39、对环境行政处罚不服之诉属于环境行政诉讼司法审查之诉。
40、居于我国大气环境标准体系核心地位的是41《海洋保护法》使用的范围、海洋不可以适用《水污染防治法》
海水不属于《水法》规定的水资源
42、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43、44、危险化学品分为
易燃气体,爆炸品,压缩气体,自燃物品,液化气体,腐蚀品,氧化剂
45、将破坏的土地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的活动成为
46、《水法》规定的管理体制是
47、对退耕还林制度作了具体规定的法律是
48、矿产资源法的核心问题是采矿权
单选:(八)
49、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2亿
501998年将《环境法》统称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51、“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出自
52、由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行政法规》
53、环境规划中,长期规划为5年,短期为2--3年
54、中央环境管理部门是
55、海洋水质分为四类
56、商店播放的高音乐曲属于:生活噪音建筑工地噪音属于:施工噪音
汽车噪音属于:交通噪音工厂机器设备噪音属于:工业噪音
57、人类的生产消费成为了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
58立法的范围
59、我国森林地的平均 净生长率为60、《草原法》规定的收费是草原植被恢复费61、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成为国际环境法基本框架的形成阶段
单选:
(二)62属于无线资源63、64、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包括:
1、物,是指表现为自然物的各种环境要素。
2、行为,参加法律关系的主体的行为。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制定应当遵循的指导性原则:
(一)1、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
2、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3、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
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限制性要求?
(一)1、建设用地总量控制要求
2、耕地总量限制要求
3、明确土地用途要求
4、下级规划依据上级规划要求。
简述《南极条约》的宗旨:
(一)1、冻结和搁置,所有的领土主权要求
2、南极永远专为和平的目的而使用
3、各国有权在南极,自由地进行科学调查、研究
4、建立南极协商会议制度
“许可证管理”的程序:
(五)1、申请
2、审查
3、决定
4、监督
5、处理
“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
(五)1、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
2、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3、环境标准由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
“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特征:
(五)1、“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
2、“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损害的结果。
3、“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以(环境质量的改变、自然生态的迫害)为媒介,影响、危害,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
(五)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地区
2、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农村地区
3、特定工业区
“生态平衡”的概念:
(七)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功能、生物种类的组成,各种群的比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立法体系—的构成?
(七)1、宪法关于环保法的规定
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3、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4、环境标准
5、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法律规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类:
(七)1、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2、I 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
3、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区及旅游区
4、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
(七)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4、保障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5、占用耕地 与 开发复垦地相平衡
“自然资源费”的形式有哪些?
(六)1、开发使用费
2、补偿费
3、保护管理费
4、惩罚性收费
对“固体废物管理”的原则?
(六)1、对“固体废物”
2、对“固体废物”
3、对“固体废物”实行分类管理
“环境违法,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六)1、行为违法性
2、行为有危害后果
3、行为人有过错
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四)1、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环境。
2、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生存、发
展。
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原则?:(综、规、区、预)
(四)1、综合性原则
2、规划和协调性原则
3、区域原则
4、预测性原则
“三同时”制度的含义:
(四)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自然开发等以及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项目,其中防治污染等环境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
“环境科学”的任务:
(四)1、探索全球环境的演化规律
2、研究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3、研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像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综合防治措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
(三)综、共、社、技
1、综合性
2、共同性
3、社会学
4、技术性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由于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的含义是:
1、是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立法中,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要实现的理想目标。
2、用新的发展观,取代旧的发展观。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的概念:
(三)国家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通过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设置,工业布局等,进行总体安排,以
1、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防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的作用:
(三)1、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防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人类环境的分类:
(二)1、按形成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
2、按功能分,生活环境,生态环境
3、按范围大小分,室内,村镇,城市,区域,全球,宇宙环境等
4、按不同要素分,大气,水,土壤,地质环境等。
环境管理概念:
(二)指国家采用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监督,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管理的特点:
(二)环境管理需遵循下列原则?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原则?:(综、规、区、预)
(二)1、综合性原则
2、规划和协调性原则
3、区域原则
4、预测性原则
对海洋生态有影响的行为的管制措施:
(二)1、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要进行科学论证。
2、开发海岛及周边海域的资源,要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
3、在沿海建设防护措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
4、鼓励发展生态渔业。
《国际环境法》的概念:
(二)指调整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与资源中,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规范,的总称。
《国际环境法》的特点:
(二)1、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2、调整的主要是,国际法主体,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与资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
3、具有拘束力
4、它既有国际法,又有,国内环境法的特点。
环境标准的作用:
(九)1、环境标准是制定 国家环境计划、规划的重要依据。
2、环境标准是
3、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的技术基础。
环境噪声的特点:
(九)1、具有无形性,多发性。
2、具有影响上的局限性、分散性、暂行性。
3、危害性,以及危害的不易评估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
(九)1、可使用性
2、相对性
3、整体性
4、地域性
5、有限性。
土地资源的特征:
(九)1、固定性
2、整体性
3、生产性
4、有限性
5、不可替代性。
第四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前复习指导
第一章 导论
本章重点: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环境暴雨、资源保护及其生态保护的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后续各个章节的内容打下基础。
本章难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
本章重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和目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构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特别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
本章难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本章重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各项基本原则: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预防原则、受益者负担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各项基本制度:环境标准、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费和治理、恢复与补救制度。
本章难点: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解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并处理环境纠纷,能够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判断环境利用行为的合法性,为解决环境纠纷提供法律分析意见。
第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
本章重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主要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立法沿革及其主要内容。
具体而言:防治燃煤及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法律规定;水污染防治的一般规定;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规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及水污染事故的法律规定;海洋污染防治的一般规定;防治海洋倾废污染的法律规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一般规定;工业废物与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规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制度一般规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放射性污染防治的一般规定;核设施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法律规定;清洁生产促进的主要法律规定以及循环经济促进的主要法律规定。
本章难点:能够结合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海洋污染防治、固体废物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分析相关案例,判定违法行为及其制裁措施,处理环境污染纠纷。
第五章 自然保护与资源保护法
本章重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土地管理法》、《税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保护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主要自然保护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立法沿革及主要内容。
具体而言包括:野生动物保护保护与管理的法律规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法律规定;自然保护建设与保护的法律规定;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法律规定;海洋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定;土地利用与保护的一般规定;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控制建设用地的法律规定;水土保持的法律规定,防沙治沙的法律规定;森林利用、保护和管理的法律规定;水资源利用、保护和管理的法律规定,海域利用与保护的法律规定以及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规定。本章难点:能够运用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海洋生态保护、土地、森林、草原、水、渔业、海域、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规定分析相关案例,判定违法行为及其制裁措施,处理纠纷。
第六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本章重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行政责任的含义、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的种类与适用程序;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主要罪名及其犯罪构成要件和具体刑罚的使用规则;环境侵权的含义、分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免责事由、损害赔偿和诉讼时效以及环境侵权纠纷的证据规则等等。
本章难点:能够正确运用行政诉讼的有关规定解决或处理环境行政纠纷;正确认定破坏自然资源类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相关的犯罪及量刑;正确运行环境污染侵权的法律规定认定侵权责任,处理侵权纠纷。
第七章 国际环境法
本章重点:国际环境法的定义、渊源;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国际环境损害赔偿及其争端的解决途径;大气环境保护、海洋与淡水、废弃物与有毒有害物质、生物多样性、贸易与环境等五个领域中重要国际条约的主要内容;中国法与国际法的关系以及中国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立场。
本章难点:大气环境保护、海洋与淡水、废弃物与有毒有害物质、生物多样性、贸易与环境等五个领域中重要国际条约的主要内容
第五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一、结合我国当前国情,谈谈你对我国环境问题成因及对策的看法。
答: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围绕人类的大问题之一,也是当代全球所关注的焦点,甚至已成为制约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根据《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和《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中国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
1、大气环境
2、水资源和水环境
3、固体废弃物4环境噪声
5、乡镇工业污染排放
6、土地资源
7、草原资源
8、森林资源
9、近海环境
10、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
11、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海洋污染、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人类共同遗产与国际公域破坏等方面。从自然科学层面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地关系恶化。而从人类社会的制度构建层面考察,政治和经济学家则普遍认为,当决定使用环境资源的对策人物忽视或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代价时就会出现环境为题。综上,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市场失灵。第一,环境的成本外部化。第二,对生态系统估值 不当。第三,产权界定不清。
2、政策失误。
3、科学不确定性。
4、国际贸易的影响。
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如下:(一)、国家。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建立健全环境监控体系,加强环境监管,严惩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
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法律意识。
4、鼓励企业生产和使用环保产品。
5、加强宏观调控,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二)、企业。
1、经济发展方式从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
2、依靠科技,推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
3、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4、加大环保投入。(三)、个人。
1、树立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法律意识,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2、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拒绝在街头、露天烧烤,不焚烧废弃物,不乱扔垃圾。
3、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因此,对于每一个社会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
21世纪,人口数量不断上升,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请结合保护耕地的必要性谈谈我国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
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耕地则是基础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着世界22%的人口。耕地问题是我们国家的大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耕地。
其次,耕地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耕地为农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我国是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仅1.59亩,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4%,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减少。所以,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采取世界上最严格的措施,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稳定一定的耕地面积,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否则,别无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该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中华人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通过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安排使用土地,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从而保证耕地数量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位罚金。”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耕地保护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这些规定是保护耕地的强制力,是解决耕地问题的根本措施。最后,希望像抓计划生育工作那样,把土地管理工作抓好。认真执行《土地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法》,加大执法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土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三、以“中国与国际环境法”为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答:首先我觉得应该先明确什么是国际环境法,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国际自然环境保护中的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当代国际法中的一个新领域。国际环境法具有调整范围的全球性、调整方法的综合性、法律理念生态性及法律规范技术性的特征。
其次,现如今的国际环境法在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国家经济利益的差别与矛盾、发展中国家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国际规则月标准均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传统境界学理论与全球环境问题的脱节等。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面临这些矛盾时仍需要很好地机制来解决。中国身为发展中国家中的较大国家,在国际环境问题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环境保护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国际环境合作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严峻的环境状况对加强国际环境合作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部分国际环境问题得到改善,但绝大多数全球环境问题仍呈持续恶化之势;区域环境问题日渐突显,跨界环境摩擦不断上升;环境问题与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关系愈加紧密;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并逐步成为重要的国际环境问题。此外,我们还面临着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全球环境的严峻形势对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各国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环境大国与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并取得长足进展。在多边环境合作过程中,中国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积极参与,加强对话,共谋发展。截至目前,已加入22项环境公约、7个议定书、5个修正案,内容涉及大气、危险废物、自然保护和陆地生物资源等各方面。中国的双边环境合作也不断拓展和深化,截至今年5月,中国已同美国、日本等40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同9个国家签署了核安全合作双边协定或备忘录,中国双边环境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各大洲,合作范围涵盖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安全等所有重要领域。双边环境合作已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区域环境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环境问题逐渐成为许多跨区域合作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区域环境合作中始终坚持“睦邻、安邻和富邻”政策,大力加强和推动与周边国家或相关地区的合作,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
中国在与国际环境法相接触摩擦的过程中,渐渐地产生了一种适应我国国情的处理措施,求同存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渐渐地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理论。我也相信,中国在与国际环境法的接触中,会越来越融洽,中国的作用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