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7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案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
教 学 案 例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案例1 杀出一条血路来
早春时节的北京中南海。湖面的冰层刚刚化开,湖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湖边,有三个人正在散步,后面远远地跟着警卫人员。
在融融春光中,这三个人的脚步很缓慢,也显得很沉重。这是邓小平和广东省委的两个负责同志。
“文化大革命”像一场噩梦刚过去不久,怎么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重振中华民族的雄风,这个问题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广东省委的负责同志毫不隐讳地把当前存在的矛盾、广东的劣势和优势一五一十地向邓小平作汇报。
邓小平听着汇报,低头不语,默默地走着,思索着,一个早就萦绕在他心头的想法成熟了。他抬起头来,两眼炯炯望着身边的这两位负责人:“你们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
见听者有些不解,他又补充说:“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广东省委的两位负责人都经历过陕甘宁特区的阶段,当然知道特区是怎么回事,他们交换了一下眼色,坚定地点了点头。
一群报春的燕子,叫喳喳地从他们头上飞过,春天的阳光更暖和了。
几个月后,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当时称“出口特区”。1980年3月,“出口特区”又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1984年1月24日中午,一列从广州开来的火车缓缓驶入深圳火车站,年近八旬的邓小平身穿灰色中山装,红光满面地走下火车。
他是专门来看特区的。还在广州时,他就满怀深情地对广东省的负责同志说:“办特区是我倡议的,中央定的,是不是能够成功,我要来看一看。”
特区的领导衷心地欢迎邓小平的到来。因为,尽管特区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这座新兴的城市,也有众说纷纭的评论,他们期待着总设计师的评价。深圳在兴办特区前,是宝安县的一个小镇,以农业为主,收入很低,人员外流严重。但是,这里毗邻香港,风景秀丽,海岸线长,气候宜人,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
兴办特区后,深圳的变化日新月异。1983年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办特区前的1979年10倍,职工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提高几倍。特区还同外商签订协议2378项,协议投资118亿港元,引进15000多台(套)设备。
特区的领导汇报了40分钟,邓小平听得聚精会神,还不时插话询问。但是,他最后的表态是:“这个地方正在发展中,你们谈的这些我都装在脑袋里,我暂不发表意见。”
说完,邓小平手一挥:“到外面看看去!”
邓小平登上当时楼层最高的国贸大厦,俯瞰市容,接着,他来到上步工业区,参观了一家电脑公司。随后,他又到了一个渔村,与渔民亲切交谈,合影留念。1月26日,他离开深圳前,又驱车前往蛇口工业区,视察蛇口港。他看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微笑不时在他的脸上浮现。但是,他还是没有表态。1月26日下午,邓小平从蛇口登船去珠海视察。几天后,珠海传过来一个消息,小平同志题了词:“珠海特区好!”
深圳人沉不住气了。珠海特区好,深圳怎么样呢?总设计师为什么不表态呢?
深圳的领导决定派接待处处长张荣到广州去,试探一下有没有为深圳题词的可能。
张荣连夜出发了。深圳人在焦急地等待。
邓小平对深圳特区是满意的,但是,他要多听听,多看看,才能作出结论,才能知道这条血路是不是杀出来了。
大年三十这天,阳光明媚。邓小平下榻的珠岛宾馆,鲜花盛开,鸟语花香。邓小平在庭院中散着步,思索着。
回到房间,他看到纸和笔都放好了,张荣正坐在一边等。他笑了。
邓小平坐下,喝了一口茶,问张荣:“题什么?”
张荣激动得不知怎么说,连忙从包里拿出几张草拟好的题词稿递给小平,说:“随首长吧,首长题什么,我们都高兴。”
邓小平看了这几张题词稿,不作声地推在一边。然后站到桌前,饱蘸浓墨,挥笔一气呵成: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 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
这是邓小平反复斟酌了的话,这是他对建立经济特区的肯定。
有了总设计师的肯定,深圳特区的建设速度更快了,各个特区也都加快了步伐,带动了全国的发展。
这条血路终于杀出来了。
案例点评
1979年7月,邓小平把目光投向了南粤热土:“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杀出一条血路来”,如今听起来颇有“风潇潇兮易水寒”的悲壮,但对于亲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讲,却深深明白这句话所道出的当年时局之艰险。
当时,在国内,经历十年浩劫,国民经济陷于崩溃边缘,传统体制积重难返,人们思想封闭、视野狭小;在国际上,波兰危机、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危机四伏。回眸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处于“重重围兵”之中,前路苍茫,身后已是“悬崖万丈”。当时的中国,中央没有资金,地方没有权力。有什么可用以“开路”的工具呢?幸运的是,我们还有一个好的领导,一系列好的政策,以及无数对改革寄予了殷殷希望的中国人。中国的特区,是用“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财富在一片荒芜中创造的物质财富。
“杀出一条血路来”,是一种决绝,是一种果敢。邓小平显然预见到了改革开放即将遭遇的艰难险阻。当年战争时期指挥千军万马的军事家,此刻希望改革开放这场攻坚战能首先在广东这里划出一个血口,积聚力量向全国进发。
“杀出一条血路”,是邓小平在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对世界经济发展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之后,痛下决心摆脱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肺腑之言。正是在邓小平的鼓励之下,广东以一种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勇气冲锋陷阵。因为人们知道,小平所期望的这条“血路”的终点,正是自己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的教学目的:本案例描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初,在邓小平的鼓励之下广东省开辟经济特区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的状况。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邓小平在推动特区建立、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正是在邓小平的鼓励之下,广东以一种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勇气冲锋陷阵,在特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本案例可用于《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部分内容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杀出一条血路来”,如今听起来颇有“风潇潇兮易水寒”的悲壮,亲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深深明白这句话所道出的当年时局之艰险。但是,在时过境迁、这条“血路”早已成为康庄大道的今天,青年们可能难以确切地体会其中蕴含的艰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当时的具体时势向学生交待清楚。案例2 15年谈判无非谈了8个字
很多人问,这15年你们到底干了些什么?如果把一次次的艰苦谈判和经受的挫折都讲出来,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但如果简单地讲,15年的谈判可以总结为这样几点:就是为了赢得世界贸易组织的席位;为了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平等的成员;为了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所规定的权利。为此,我们作出了两个重要的承诺:第一,我们承诺按照国际规则办事,承诺搞市场经济;第二,我们承诺按照世界大多数国家市场开放的程度对中国市场进行更大的、范围更广的、更深层次的开放。十五年的谈判无非谈了8个字,一是市场经济,另一个是开放市场。中国的这两个承诺将对中国整个经济的运行产生怎样重要的影响?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讲。
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中国赢得一个平等竞争的国际环境。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一些歧视。可以说,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经济社会中没有享受到一个平等的环境。美国每年一度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审理,就是不公平、不公正待遇的最典型的、最为人熟知的例子。更不要说欧盟对中国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数量限制等歧视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些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待我们。1999年中美达成双边协议后的第二年,美国国会就修改通过了他们已经实施了长达多年的Jacksvalic法案,给予中国永久性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并不是美国国会对中国的恩赐,这是谈判的结果。因为中国已经向世界作出了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承诺,美国就必须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规则也是基石,就是所有成员国家必须互相无条件地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一些歧视性的数量限制和歧视性的待遇,通过这次谈判,至少制定了一个期限,三年至五年内取消对中国的所有这些歧视。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只要求取得这样一种平等的待遇而不是什么特殊的待遇、优惠的待遇,这是每一个主权国家理应得到的最起码的待遇。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我们赢得了这种平等的权利。平等是竞争中最核心的东西,竞争必须平等,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的竞争就不是一种平等的竞争,就不是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竞争。
第二,我们承诺了按国际规则办事,就为中国建立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打 4 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谈判,特别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伟大的理论突破,使中国在关贸谈判桌上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来,中国也是搞市场经济的,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全球化的社会中,如果一个国家不搞市场经济就永远不可能成为这个社会经济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必须成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做到这一点,中国必须搞市场经济。而只有在一个共同的经济体制之下,这个国家才可以说它属于世界,属于世界经济。当然,我们讲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在九月份结束日内瓦谈判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时候,我接受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都讲市场经济,为什么中国要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的回答是我们是搞市场经济的,我们是赞成竞争的,因为没有竞争就没有经济发展。但是我们认为,必须兼顾在竞争过程以及竞争以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兼顾那些弱势群体,必须兼顾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公正和社会分配的平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经济和其他国家市场经济的区别。
第三,我们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系列谈判中作出的广泛的市场开放承诺,在服务产业方面,包括银行、保险、电信、分销、律师和其他很多重要方面我们都作出了很多重要的承诺。因为我们感到在过去的23年我们的开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方面。当发达国家的服务产业已经占到了经济总量的70%、80%的水平时,我们的服务产业占整个GDP总量却不足35%,甚至比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低。而现在服务产业在整个国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达水平。所以我们必须吸取过去23年在制造业方面的经验——这就是开放的经验,像春兰这样一些我们为之自豪的企业,是开放使他们得到了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企业。我们要使中国的银行、保险、律师、会计产业都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没有这些产业一流的竞争力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我们在这些重要方面作出承诺,开放这样一些目前大家认为比较困难、比较敏感的领域,这将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意义。在人才方面,过去因为制造业的开放和建立合资企业,我们解决了差不多三千万人的就业问题,但这三千万基本上是低收入就业人口。今后,为了保留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我们必须为他们创造一系列中高收入的就业机会,而只有发展服务产业、发展银行、保险、律师、电信这样一些产业我们才有可能为中国留住这些最优秀的人才。
很多人都问我,到底加入世贸组织有什么利弊?应该说,入世的利弊,就象一个铜板的两面,有利就有弊,利弊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对那些能利用新的环境发展壮大的企业,是利大于弊,反之就是蔽大于利。在分析入世的利弊时如果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利弊分析就是无意义的。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也好,政府官员也好,个人也好,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观察,观察入世后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的变化,进而做出自己的决定。
案例点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中国经济的快车;8年后,为了加快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1月10日,经过长达15年的马拉松长跑,中国入世谈判终于结出了硕果。
谈起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漫长历程,龙永图感慨万千。15年的谈判谈了8个字:“市场经济”和“开放市场”,但这8个字意义不凡。这8个字所蕴含的两项承诺将对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对于一场谈判来说,15年的确是那么漫长。但是,当我们跳开这场谈判本身,用时间巨人的眼光观察这15年,也许就会有“弹指一挥间”的豪迈感慨。因为,伴随着15年的复关和入世谈判,中国的经济发展行驶在前所未有的快车道上,创造了令世界瞠目的经济发展奇迹。正是在这15年中,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一路凯歌,从1986年的年进出口总额600.97亿美元,跃升至2000年的4743.08亿美元;从1986年一年实际利用外资22.44亿美元,跃升至2000年全年的420.90亿美元。正是在这15年中,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企业、市场、价格、社会、资本、人才„„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是这15年中,中国的国运昌盛,国力飞升,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小康的社会,正在向更辉煌的目标稳步前进。正是在这15年中,世界惊讶地发现了中国,不再是那个留着猪尾巴一样辫子的东亚病夫,也不再是那个蓝蚂蚁一样的自行车王国,而是一条真正的东方巨龙,他见龙在田,他或跃在渊,他飞龙在天。这15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15年,是世界发现中国的1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名副其实的春天。
历史将记住2001年11月10日这一天。正如历史已经记住1949年10月1日,记住1978年12月22日一样。从这一天起,机遇再度把握在我们的手中,通向未来的路也就在我们的脚下延伸。中国经济已经在新世纪的开始走过万物复苏的春日,正迈向火一般热情的夏天。
资源标注
案例标题:15年谈判无非谈了八个字
关键词语:WTO 龙永图 谈判
内容简介:2001年11月10日,经过长达15年的马拉松长跑,中国入世谈判终于结出了硕果。本案例节选于2001年10月22日加入世贸组织首席代表龙永图在第90届广交会国际贸易论坛上的讲话,案例揭示了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 6 作出的两项重要承诺:市场经济和开放市场,着重阐述了这两项承诺将对中国未来经济运行产生的重要影响: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的教学目的:本案例节选于2001年10月22日加入世贸组织首席代表龙永图在第90届广交会国际贸易论坛上的讲话。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作出的两项重要承诺:市场经济和开放市场,让学生理解这两项承诺将对中国未来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本案例可用于《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部分内容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2001年11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案例着重阐述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会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的正面影响即所谓面临的机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将会面临的挑战作以补充说明。案例3 走出国门闯天下的海尔
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中国企业中,青岛海尔集团可谓“敢为天下先”。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走出去”,1998年后又开始到海外投资办厂。回顾海尔走过的脚印,对于那些不甘寂寞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件很有裨益的事情。
海尔为什么要“走出去”? 人们对海尔舍弃国内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到海外投资办厂的做法曾有一些不同议论。对此,海尔的带头人张瑞敏说:“不是你想不想走出去,而是整个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已经没有国内、国际市场的区分,都是国际市场,对手也不再只是国内同行业,而是国际同行业。如果你不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去,哪里有你的地位?哪里有你的品牌?企业没边界,如果你不接受,你就不可能进入网络经济时代。”
海尔人走出去十几年,一个最深的体会是:与在中国制造出口海外相比,到 7 海外当地制造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快速获取并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因为只有及时创新并迅速适应海外市场的变化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级制造”。
海尔人走进美国并扎下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美国,不仅本身的家电业极为发达,而且各国的家电名牌荟萃。海尔1994年开始打入美国市场,经过几年摸索,决定投资3000万美元在南卡罗来纳州建设占地445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并于2000年3月投产冰箱,同时在洛杉矶设立了设计中心。海尔人置身美国本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美国用户的喜好和市场的需求,并根据当地的需求变化很快设计、生产出新的产品,比如海尔人发现,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500升以上大冰箱,成为美国高端用户的最新需求。海尔南卡州厂根据美国用户的需求,吸收美国企业制造对开门大冰箱的技术,设计、生产出一种新型的对开门大冰箱成为美国市场的主流产品。
海尔在美国市场的冰箱销售总量,早在2001年就达到150万台,南卡州厂也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赢利。海尔对美国市场调查后生产的小型家电,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于2002年就达到50%,其中小冰箱与酒柜的市场份额双双超过60%。如今美国的沃尔玛、BestBuy、Sears等大型连锁超市和上千家经销商,销售着海尔250种不同型号的家用电器。海尔在美国市场得以如此成功,独创性是一大因素。他们尽量把每个产品做得与众不同,如将“自由式酒柜”安上遥控数字调温器,将“迈克冷柜”加上革新式的冷却室,满足了喜好别致新颖的美国用户的需求。
张瑞敏说我们到美国去,虽然付出比较高的成本,但是获得的是我们需要的技术和人才。在美国设厂这几年,我们的确受益匪浅。我们可以最先设计出适合美国消费者的产品,可以提前达到美国制定的新能源标准,可以在那里加入美国家电协会,跟他们交流,及时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这些对我们来讲是最重要的。至于成本,只要我们生产的产品和美国产品的成本一样,在市场上的售价也一样,他赚钱我也不会亏。为什么有人说不该去美国建厂?是因为思维还停留在自己只能靠廉价劳动力生产廉价产品的思路上,这样思考问题那当然不要出去了。
海尔“走出去”的足迹
坚持“先难后易”、“出口创牌”战略的海尔,已经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下了足迹,仅在海外建成的制造基地就有30处。
设在美国南卡州的冰箱厂,是中国在美国投资最大、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家企业,在美国冰箱企业中排名第六。为此,南卡州将海尔冰箱厂所在的路命名为HaierBlvd(海尔路),成为美国惟一一条以中国企业品牌命名的马路。2002年3月4日,海尔斥资1450万美元买下位于纽约曼哈顿黄金地段的格林尼治银行大楼,更名为“海尔大厦”,作为海尔在北美的总部。此后,海尔宣布与微软公司共同推进“维纳斯计划”,开始打入美国的信息产业领域。
在欧洲市场,海尔根据当地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选择了跨国并购的运作方式。2001年6月19日,海尔举行并购意大利一家冰箱工厂的签字仪式,并在法国的里昂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建立了设计中心,在意大利的米兰建立了营销中心,构建起本土化的白色家电设计、生产、营销链条,海尔人吸收欧洲国家沉淀了上百年的创品牌丰富经验,在当地生产的产品,满足了欧洲市场对环保、节能的苟刻要求。
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家电巨擎,海尔则采取了建立竞合关系的战略。2002年1月8日,海尔宣布与日本三洋电机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根据合作协议,海尔可得到“打入日本市场的支援”,同时承诺“订购三洋的关键零部件,支援其在中国的销售”。海尔还宣布与韩国的LG共同生产数字彩电,与我国台湾的老牌家电企业“声宝”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互换市场、资源共享、双赢发展。
在亚洲,海尔先后兴建了一些国际合作工厂。这同直接投资建厂比,可以说是一种跨越。因为这种国际合作工厂不用海尔的投资,它们都是当地已有的家电工厂。海尔只是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从国际市场上拿到更多的定单,然后交给这些国际合作工厂贴牌生产。海尔在世界各地已经建成了20家这种国际合作工厂。
海尔还先后与荷兰飞利浦、德国迈兹、日本东芝等12家国际大公司组成技术联盟,共同进行某一技术领域的开发。由于建立了这种优势互补关系,海尔遍布各地的18个实验室,源源不断地得到了技术和生产支持,始终保持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在100HZ、大屏幕、网络化、高清晰等超前技术产品上遥遥领先。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全媒体全数字彩电、第一台网络e体化“美高美”彩电、第一套(8件)蓝牙网络家用电器。
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使海尔买现了从制造需求到制定标准的跨越。海尔先后参加了20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还应巴基斯坦政府的邀请,参与了巴基斯坦家电工业标准体系的制定。
要不断地“走出去”,就必须得到雄厚的资金支持。海尔从1998年开始打入金融界。在国内,对青岛商业银行、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了控股,收购了武汉等地的几家保险、证券公司。随后又将触角伸向国际资本市场,在海外成立保险代理公司、财务公司,在纽约成己立了人寿保险合资公司,与法国巴黎巴银行建立了合资公司;2000年,在香港收购了一家投资公司——富东港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主体开展海外投融资业务。
海尔还通过并购和“借壳上市”途径一步步跨进海外股市:于2001年7月利用香港上市公司“中建数码媒体”,向其母公司购入移动电话制造及分销业务,完成并购后将其更名为海尔中建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1月28日,海尔中建集团有限公司公布,海尔集团完成对了公司的注资计划,公司将改名为海尔电器集 9 团有限公司,这意味着海尔集团搭建起了更大的海外融资平台。
“走出去”的海尔越长越大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年营业额只有348万元却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在人心涣散、连换三任厂长仍无起色的困境下,35岁的张瑞敏于1984年12月26日走马上任担任了厂长,也就在这一天,德国的利渤海尔冰箱生产线被引进到厂里,从此这一天成为海尔的标志性时刻。
到2004年12月26日,海尔整整走过了20年。20岁的海尔从国内走向海外,越走越强,越长越大,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海尔目前在世界各地建立的18个设计中心、10个工业园、30家海外制造基地,使海尔从过去只能制造单一的冰箱,发展到制造包括空调、洗衣机、彩电、电脑、手机等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
海尔在世界各地建有与56个贸易中心、58800个营销网点,拥有3000多名全球经理人,产品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海尔产品已进入5个主要国家的前5大连锁店;在美国,已进入前10大连锁店;在国内,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均达到30%左右,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2004年海尔的全球营业额达到1000亿元,是创业初期的29000多倍,成为中国第一个千亿级规模的自主品牌。2004年海尔出口创汇突破10亿美元,海外生产海外销售突破10亿美元。20年间海尔向国家上交了136亿税金,其中2004年上交20亿税金,销售额从1997年108亿元、1999年296.6亿元、2000年406亿元、2001年602亿元、2003年800多亿元到2004年1 000亿元,海尔正经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案例点评
“海尔,中国造”是什么?是民族造、是全球造、是我们造、是自强造,只要锲而不舍,目标始终如一,千百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正确的动作,我们就握住了“海尔,中国造”的真谛。
在一个有关民族复兴与国家振兴的主题下,“海尔”这个名字,已经作为一种回响,萦绕在几乎所有人伫望的心底中。海尔奋斗了20年,这种回响伴随了20年,海尔每攀登上一个新的巅峰,这种回响就会增添更新的沉甸甸的分量,那回响有一个不言而喻的惟一指向:一个中国人创造的世界名牌、一个与世界500强相比毫不逊色的跨国公司、一个屹立在我们身边的世界意义的标志。
这注定是一种承载了沉甸甸希望的苦旅,同时是3万海尔人从未动摇的苦旅。20年后的今天,在海尔正式进入世界品牌100强的动人召唤下,在海尔全球营业额有望突破1000亿元的宣告中,我们用思考重新审视这20年的历程,并用这种审视作为一种新旅程的纪念——为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不仅仅作为一 10 种象征,而且作为一种现象而存在并且要继续存在的海尔。
海尔成功了,成功“走出去”的海尔作出了这样的经验总结:长期把开发国际市场作为市场营销的战略组成部分,跟踪国际技术和产品信息变化,坚持高质量,以创造世界名牌为导向,根据各国用户的不同需求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致力于推行本土化战略„„
对未来的世界意义的海尔,我们也许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前瞻。但有一点我们清楚,将海尔的现在与未来神秘化和复杂化是错误的,海尔其实很简单,这种简单用几个字就可以描述:做世界的海尔。
回顾海尔走过的脚印,对于那些不甘寂寞的中国企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件很有裨益的事情。
资源标注
案例标题:走出国门闯天下的海尔 关键词语:走出去 开放 海尔
内容简介: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中国企业中青岛海尔集团可谓“敢为天下先”。回顾海尔走过的脚印,对于那些不甘寂寞的中国企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件很有裨益的事情。本案例介绍了海尔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国门闯天下的事例。海尔为什么要“走出去?因为它认识到走出去、到海外当地制造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快速获取并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及时创新并迅速适应海外市场的变化,真正实现“世界级制造”。海尔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坚持“先难后易”、“出口创牌”战略。“走出去”的海尔越长越大,目前已经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下了足迹,仅在海外建成的制造基地就有30处,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的教学目的:本案例通过介绍海尔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国门闯天下的事例,使学生了解海尔“走出去”的原因、足迹以及海尔越长越大、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发展现实,让学生体会到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意义。
本案例可用于《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部分内容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海尔是一个从“废墟”上发展起来的民族企业——20年前,在中国家电工 11 业刚刚起步之时,雏形的海尔还是一种弱小的声音,那声音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一个几百人的街道小厂。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海尔顽强的成长起来了,而且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猛。成功的企业总是离不开成功的企业家。海尔的成功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企业家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张瑞敏为代表的海尔人,源于一种高瞻远瞩的视野,源于一种民族企业、民族企业家的责任,更源于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不断推动海尔攀登上世界级品牌的高峰。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带领海尔人走上成功之路的事迹介绍。案例4 “中国制造”耀太空
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浩瀚太空确立了中国人的位置;一次次飞天壮举,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实力。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之时,距离前苏联人加加林上天已经过去30多年。
“起步虽晚,但是起点不能低!”“要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技工作者就立下了这样的誓言。
但是,“跨越式发展”谈何容易。尽管国外载人航天技术非常成熟,但是,在国际间高科技封锁的情况下,中国发展载人航天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自主创新。
“要跨越发展,就不能墨守成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
创新无处不在。人们惊喜地发现,从一开始,中国的飞船就跟别人的不一样,它有“三个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而且具有更先进、更完善的逃逸和救生系统。在把航天员送上天之前,别人总是先让猴子去体验太空之旅,但中国的猴子却没有这么幸运。“不进行大动物试验就上人,这是不是太冒失?”有人问。“我们的办法更科学!”王永志的胸有成竹在于我国创新性地在飞船内设立了“拟人代谢装置”。这种能像人一样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模拟人”,比猴子可信得多。经过无人飞船连续几次的试验,我们的飞船完全可以达到3人飞行7天的供氧要求和其他生存条件。
“如果不创造性地前进,40年的差距,什么时候才能赶上?!”王永志说。
自主创新又何止飞船一家,载人航天由7大系统组成,无论是火箭改进、轨道控制、回收、空间应用技术到测控通信,还是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我国科学家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正是依靠不断的自主创新,我国科技工作者突破了一个又一个被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掌握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3年10月15日,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终于变成现实。而杨利伟近乎 12 完美的飞天之旅,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正是这个足足跨越了11年的第一步,为中国人的飞天搭建起牢固的天梯。
“坚持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2005年10月12日,全球的目光见证了一个新的历史事件:中国将两名航天员成功送上太空。
同在金秋时节,场面同样壮观,当中国航天员的风采再次被人们定格时,作为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神舟六号也被中国迈向太空的历史所定格:它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是中国载人航天向前走的关键一战。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跨越,甚至可以说是质的飞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说。这是因为,与神舟五号相比,神舟六号要实现太多的“第一次”:航天员第一次进入轨道舱并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第一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第一次对飞船载人环境、特别是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能力进行大负荷、长时间的考核,第一次获取人在太空较长时间生活和工作的宝贵医学和工程数据„„
“这是一个科学而大胆的目标。攀登天梯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历程,要实现这种跨越面临巨大挑战。”虽然神舟六号的飞行近乎完美,但是谈起神舟六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周建平的表情并不轻松。
最直接的挑战是资源问题。从“一人一天”到“二人五天”,神舟六号整船质量、返回质量、逃逸质量,以及供电、供氧、供气和除湿等负荷都明显增加。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要让航天员正常地生活和工作,安全便利地吃、喝、拉、撒、睡,准确地完成对飞船的操作,以及各项科学和技术试验,这对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来说都是全新的内容。而这些技术状态的变化,很多是在地面试验中难以甚至根本无法直接验证!
而最大的挑战仍然是如何确保飞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神舟六号飞行时间是神舟五号的5.5倍,而故障发生的概率是与产品的工作时间成正比的!
道道难关挡不住中国飞天的步伐,用忠诚和智慧,中国的科技工作者续写着自主创新的凯歌———前前后后,工程总体和各系统对飞船、火箭进行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有187项,对发射场、着陆场和测控通信网的优化完善有十几个方面,对火箭和飞船飞行制定了160多种故障预案。几十个专家组对技术状态更改的正确性进行了全面复核复算。正是这些创新成果的集成,为神舟六号飞行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飞船较长时间在轨载人飞行技术,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作为当今世界在役的两种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之一,其技术性能、功能和可靠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周 13 建平说,“它也告诉世界,这些‘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尖端技术和产品都是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是中国制造!”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将要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发射空间实验室和建立空间站的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只要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创造一个奇迹。
案例点评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飞船在环绕地球飞行五天之后,安全、准确地返回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当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面带微笑走出神舟六号返回舱时,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了新的跨越。
神舟号飞船飞行连续取得圆满成功,是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的结果。自主创新重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面对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大国在技术上的差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更突出强调自主创新。他们摒弃技不如人的心态,勇于创新、勇于突破,在工程论证、立项时就大胆提出技术大跨越的思路:研制由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的三舱飞船,将安全性设计作为飞船设计的核心,同时考虑功能的可扩展性。在增加对接机构后,可使之成为空间站与地面之间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为载人航天事业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自主创新贵在自主。自主才能自立,自主才能自强。面对前所未有的“高技术难度、高可靠要求、高质量保证”的要求,研究院知难而进,从1993年到1998年,先后攻克了13项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包括舱段分离技术、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液体回路热控技术、大型降落伞技术、应急救生技术、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返回舱升力控制与过载控制技术等。这些核心技术的突破,使神舟号系列飞船深深打上了“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烙印,使我国在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两年之后,又成为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的国家。
自主创新贵在持之以恒。自主创新没有止境,每一次的成功都是下一次创新的起点。面对神舟六号设备配置变化大、技术状态更改项目多、航天员进出轨道舱及在轨生活等诸多新问题,研究院组织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工作,并进行了科学优化舱内布局、合理改进返回舱舱门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整船热控指标等多项技术改进,确保了神舟六号飞行的万无一失,使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为一次近乎完美的飞行。
资源标注
案例标题: “中国制造” 耀太空
内容简介:本案例介绍了中国航天人通过坚持不懈地自主创新,在载人航天领域进一步缩小了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飞天之路的光辉历程。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浩瀚太空确立了中国人的位置;一次次飞天壮举,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实力。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的教学目的:中国航天人通过坚持不懈地自主创新,在载人航天领域进一步缩小了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飞天之路的光辉历程。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浩瀚太空确立了中国人的位置;一次次飞天壮举,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实力。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人通过坚持不懈地自主创新,在载人航天领域进一步缩小了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飞天之路的光辉历程。并进一步理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的积极意义。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本案例不但要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人通过坚持不懈地自主创新,在载人航天领域进一步缩小了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走出中国特色的飞天之路的光辉历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本案例揭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作用以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的积极意义。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优秀论文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 程 实 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调查报告
——记河北省宁晋县荆邱村新农村建设
指导教师:陈仲常教授 学 生:窦韶旭
学 院:重庆大学机械学院
专 业:2005级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1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调查报告
--记河北省宁晋县荆邱村新农村建设
重庆大学机械学院2005级材控1班 窦韶旭
指导教师: 陈仲常
社会背景:自中共中央于2002年12月31日正式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国各省市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一条条增收致富的道路。迄今为止,“新农村”建设已经进行四年半时间,各地区都先后社会背景取得了一些较大的成果。这种情况下,本人于2007年8月(暑假期间)对本村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及农民的相关反映进行走访调查。
调查对象:本村大队支书李国忠同志,以及本村其他部分村民。
调查方式:走访、聊天、听取农民反馈的方式。
本村简介:河北省宁晋县荆邱村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地区,拥有人口的主要传统工作是种田,结婚以前的年轻人多数在外务工。
4000人,分为12个生产队。本村地处石家庄、邢台、衡水三市交界处,没有明显的地理交通优势。村民
一、2007.07.07 本人就荆邱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步骤走访了本村村支书李国忠同志:
1.农田用水沟渠的修建(2002年1月开始)2.村主干道公路建设(2002年7月开始)3.电网建设(2002年8月----10月)4.新农村道德建设(2004年1月开始)5.农村沼气池资助项目(2005年开始)
6.小额度农村贷款扶植养殖、种植项目(2006年1月开始)
以上各个项目建设是时刻以中央号召为调动,部分结合乡镇的统一部署,部分结合本村实际进行的(村公路、供水建设)。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农村基本生产生活设施趋于完备。
二、2007.08.07 本人就农田灌溉沟渠的修建情况,对12队村民窦新喜征询反馈:
华北平原水资源匮乏。以前打井几米就可以有水,现在水少了机井必须得深过300米,而且上水速度也慢了。后来村里带动大伙挖水渠,农田用水直接有水库供给,不但便宜还节约地下水而且作物长势好于使用地下水时的。
三、2007.08.07 本人就村电网建设成绩,咨询12队村民窦新喜:
由于历史原因,村里的公路是20年前由附近的华北石油修建的,由于时间久远,当年的路已经破败不堪。村里的电也是免费使用华北石油的,只是由于乏于有效管理导致用电混乱,供电电压总是远远低于标准,严重影响村民的正常用电。后来村里和村民共同出资修缮、修建了村里的几条主要大路,过去下雨天的泥泞路一去不返了。村里还根据县里统一规定用上了指定供电所的电,村民的用电质量和随时用电都有了保证,做到了安全用电、正规用电。
四、2007.08.07 本人就新农村道德建设,咨询《村公开栏》抄写员杨云珀同志:
道德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项。农村地区以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孩子没有学校上,老人没有孩子养”,村里的孩子很多都没有读过初中就到外面去打工。还有很多老人忙活大半辈子给孩子盖新房、为孩子结婚跑前跑后,结果最后却被儿子儿媳轰出家门。俗话说养儿防老,可老人的吃住及生病等基本问题竟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们村大队对此专门成立了监督小组,对家长不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年轻人不赡养老人的家庭,通过上门谈话、正面引导,对于不听从教育的家庭,采取现有的强制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五、2007.08.09 本人就农村沼气池资助项目,调查访问村民李胜利:
本村棉花和玉米很多,每年有很多秸竿,除去牲口吃很少的一部分,剩余的多数烧掉或扔掉,而烧火做饭又很不卫生。后来村里制定政策对在自家建造沼气池的农户给予经济补助(每户600元),现在就有了这么多沼气。多数农户基本全年都用沼气做饭和烧水,卫生而且便宜(不用再买液化汽),多余的还可以用于照明和洗澡。
六、2007.08.10 本人就小额度农村贷款扶植养殖、种植项目,调查访问本村果农李国令:
我们家四口人只有六亩地,单靠种小麦和玉米收入太少,根本没有多少存款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后来我听说可以办理小额贷款,就在村支部的帮助下贷了一万元,包了集体的二亩梨树地,接了最新的黄冠。单单第二年就纯挣一万多,我还打算今年扩大规模。
七、调查总结:
通过这些天的走访反馈,我也深刻意识到近几年我们村发生的明显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方便、提高。人们明白单纯种小麦、玉米出不了金娃娃,以前老老实实种田,现在想法设法挣钱。单单种植小麦变成了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业余养鸡户变成了养鸡专业户,自种自卖的菜农变成了长途汽车运送专营批发商,养猪厂、饲料厂扩大经营规模以降低运作费用赚取更多利润等等。当外面世界的钱变得不再值钱,我们农民并没有掰开一毛硬币当做两瓣花,而是大体上做到了我们的收入同步增长,所有的这些都说明,我们这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是成功的。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课程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效期:2010年10月11日至2011年11月4日)
题目:
一、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
7)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8)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关系。
二、简析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邓小平:《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教训之一,是过去我们搬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其主要表现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一,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灭亡普遍规律的揭示,是以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生、发展为基础的。马克思并没有对各国如何实现未来理想社会以及理想社会的模式提供过具体蓝图。
第二,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将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经过消化、改造,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
第三,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三、详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第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第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把注意力放到研究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才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说明这个标准本身强调的是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支持其发展。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四、正确理解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竟争力;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人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以后容易脱离群众的倾向始终有着高度的警惕。针对新时期党群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强调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才能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加强,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具体要求:
1.从以上五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切中题目。2.论文字数3000字左右。(专科2500字左右)3.论文写作:
(1)论点必须明确、论据详实充分;(2)结构完整合理、语言流畅通顺;(3)特色鲜明独到、结合本人思考;(4)引证资料广泛、杜绝整段抄袭。
4.不在上述选题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研 究 论 文 教 学 计 划
第一部分 说 明
一、说明
1、目的:
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能力教育和落实科学价值观教育,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的前提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将把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强化能力培养,逐步开好研讨式、研究型的课程作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将改革引向深入。
⑵加强研究、研讨环节,拓展教育空间,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学术研究水平。
2、要求:
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素材,要求目的明确,结合课堂所学理论撰写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课程论文。
3、成绩考核:
研究论文教学为16学时,1个学分,以课程论文的写作为考核方式,成绩实行百分制,六十分为及格。
二、内容
贯穿于理论教学之中,将研究论文的选题、开题、查阅资料、写作方法、格式规范等内容结合理论教学进行讲授。
三、课程论文规范
1、格式
课程论文应由学生本人手写、A4纸,左装订,双面书写。论文的格式为: ⑴课程论文题目;作者及专业、学号; ⑵中文内容摘要;关键词;
⑶正文(引言、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等); ⑷参考文献或资料(包括文献编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集名、期刊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页码等)。
2、基本要求:
⑴查阅文献资料数量视课题需要和学生水平而定,一般在5篇以上。⑵思想端正、观点明确;内容精炼、层次分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实事求是,论据可信。
⑶用汉语写作,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错别字。符合学术文章要求。
⑷图画整洁,布局合理。所有内容符合国家最新标准。
⑸正文字数在2500—3000字;中外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⑹文中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图表格式、文字书写、字号、排版格式以及引用文献等,均应按正式出版物要求来表述。
3、课程论文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对课程论文进行全面审查,在《学生课程论文评分表》上打分,并签写评语。凡审查不合格者,应令其返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4、课程论文题目自拟,选题符合课程要求,建议选题具有一定现实性和学术价值。
准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C)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2.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C)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3.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C)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6.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D)A.“科教兴国”战略 B.“以德治国” 基本方略 C.“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A)
A.与时俱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D.执政兴国 8.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C)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0.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D)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1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B)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13.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B)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14.“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B)
A.军队建设 B.土地革命 C.政权建设 D.党的领导 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16.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A)
A.积极防御的思想 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
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17.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A)
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18.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主体是(B)
A.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盟 B.劳动者联盟 C.非劳动者联盟 D.劳动者与非劳动者联盟
20.中国共产党建党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因为党一开始就坚持了(C)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C.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 D.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原则
21.中国共产党内产生“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思想根源是(B)A.资产阶级思想 B.小资产阶级思想 C.封建主义思想 D.修正主义思想 22.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的实质是(A)
A.思想斗争 B.路线斗争 C.阶级斗争 D.群众斗争 23.毛泽东建党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24.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会议是(B)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2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B)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C.民主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 26.新中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27.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8.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A.加工定货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3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3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A.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3.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D)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党的十二大上C.党的十三大上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B)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社会稳定 3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D)
A.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3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D)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7.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A)
A.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 D.商品经济不发达 3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D)
A.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3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B)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40.我党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C)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41.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
A.革命 B.改革 C.阶级斗争 D.无产阶级专政 4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C)
A.解决人民温饱 B.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4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4.邓小平提出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D)A.各地区均衡发展B.各地区非均衡发展C.由西向东梯次推进 D.由东向西梯次推进 4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好(C)
A.改造自然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B.发现资源与利用资源的关系 C.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D.治理环境与预防疾病传染的关系 4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变到依靠(C)
A.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能力的轨道上来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D.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47.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问题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还告诫说: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体现了农业(B)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48.股份制是(D)
A.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B.一种行业自律形式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4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D)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0.公有制实现形式,具体是指(C)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5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B)
A.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经济调控制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5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公平
53.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C)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B)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D.依法治国
5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56.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D)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57.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C)
A.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 B.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D)
A.共产党*** B.工农联合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 59.我国的政体是(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C)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6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B)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B)
A.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马克思主义
63.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A)A.思想道德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思想建设 D.道德建设
64.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D)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6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C)
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66.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6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A.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提高社会主义生活质量
68.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B)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剑英 69.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B)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70.“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B)
A.香港问题开始的B.台湾问题开始的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71.“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A)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72.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73.邓小平提出的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D)A.搁置主权,分而治之 B.搁置主权,共同治理 C.搁置主权,和平共处 D.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7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C.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75.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B)
A.社会制度的竞争B.科学技术的竞争C.经济资源的竞争D.军事力量的竞争 76.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C)
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 B.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77.南北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C)
A.南方的国民素质低下 B.南方的技术条件差 C.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D.北方国家援助较少
78.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D)的外交战略?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条线、一大片 79.我国的民主党派是(D)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80.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B.铲除民族压迫,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C.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81.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8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8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B)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纲党章规定的 8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C)
A.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8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86.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B)
A.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全面发展 D.快速发展 87.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D)
A.五个统筹 B.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坚持以人为本 D.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88.发展的最终目的是(A)
A.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为了提升我国的国际声誉 C.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D.为改革开放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89.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根本着眼点是(B)
A.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B.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C.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可持续发展 90.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
A.坚持改革开放 B.发展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可持续发展 91.毛泽东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B)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92.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成语进行马克思主义解释的那篇著名的文章是(D)A.《反对本本主义》 B.《实践论》 C.《矛盾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93.党的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C)
A.主观主义 B.党八股 C.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D.思想僵化 94.邓小平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表现在他突出强调(A)A.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B.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C.拨乱反正的重要性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95.1978年5月,邓小平支持和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质就在于(D)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96.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地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D)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已的路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D.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ABC)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中国共产党内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D)
A.教条主义 B.实用主义 C.盲动主义 D.经验主义
3.毛泽东思想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除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外,还包括(ABCD)A.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B.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C.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D.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和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4.邓小平理论是一个(ABD)
A.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B.开放的理论体系
C.当今世界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 D.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 5.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工农民主专政的主体包括(ABC)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武装斗争有(ACD)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解放战争 7.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ABD)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民族资产阶级 D.官僚资本主义 8.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是(ABCD)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9.1928年~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ABD)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BC)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C.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D.把中国革命经验神圣化 1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顽固派做斗争时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一原则的依据是(ABCD)
A.中共整个统一战线的政策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亲英美派和汉奸亲日派是有区别的 C.顽固派在抗日方面有既抗日又动摇但不愿投降的两面性 D.顽固派在联共方面有既联共又反共但不愿决裂的两面性 12.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工农民主专政的主体包括(ABC)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 13.正确开展反对党内错误倾向的斗争,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有(ABCD)A.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B.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反“右”时要注意防“左” C.正确认识“左”和“右”的根源、实质和危害D.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方针 14.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改组成为政治联盟的革命阶级是(ABCD)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15.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AB)A.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
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 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1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BD)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没收地主的土地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17.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AC)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B.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D.社会主义低级阶段 1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BCD)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社会主义本质表述的内容,包含(AC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ABCD)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两者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21.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ABCD)
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2.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依据是(ACD)
A.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原理 B.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原理 C.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原理
D.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原理 2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C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BC)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 2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ABCD)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
C.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 26.邓小平的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是(ABD)
A.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第二步.从1991年到上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第三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更加宽裕 D.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7.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战略重点是(BCD)
A.工业 B.农业
C.能源和交通 D.教育和科学 2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ACD)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B.加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C.切实保护、合理开发、节约利用资源 D.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 29.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3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BCD)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并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既有量的优势,又注重质的提高 D.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不断增强
31.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
A.股份合作制B.合作社 C.公有民营 D.股份公司和租赁、承包制
3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ABCD)
A.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保证人民的权利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33.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ABCD)
A.参加国家政权B.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C.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D.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34.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主要是指(ACD)A.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B.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询、弹劾
C.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35.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ABCD)
A.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 B.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C.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6.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培育“四有”公民是指(ABCD)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37.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和团结统一 38.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ABCD)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支持健康有益文化C.努力改造落后文化D.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9.“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民主自治权利,包括(ABCD)A.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B.单独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征税 C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D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40.“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包括(ABCD)A.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C.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D.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41.台湾问题是(BCD)
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不容许外国插手干涉的问题 C.中国的内政问题 D.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的问题
42.香港回归祖国是永载史册的民族盛事,其重大意义是(ABCD)
A.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
B.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C.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D.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4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ABD)A.两极称霸的格局已经打破 B.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形成 D.多极化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4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BCD)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C.真正的不结盟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45.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ABC)
A.发展问题 B.南北问题 C.经济问题 D.和平问题 46.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ABD)
A.思想建设 B.作风建设 C.经济建设 D.组织建设 47.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考验是(ABCD)
A.执政的考验 B.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C.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 D.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考验 4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ABD)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独立 D.各民族共同繁荣 49.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ABCD)
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阶级 B.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50.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在我国民主革命中取得的伟大成果是(ABCD)A.使党摆脱了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实现了一次思想大解放 B.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C.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5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础是(ABCD)A.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C.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D.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52.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成果为基础的。”就毛泽东思想产生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话表明(ABCD)
A.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发展的需要 B.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的需要 C.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
D.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 53.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判断,包括基本含义是(AC)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经历的起始阶段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5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CD)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E.坚持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经济 55.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内容是(BCDE)A.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提出的新概念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E.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56.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有(ABCDE)A.经济关系市场化 B.企业行为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济管理法制化 E.保障制度社会化 57.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ACDE)A.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B.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C.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D.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E.抑制通货膨胀 5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ABC)A.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C.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5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是(ABDE)
A.经济基础不同B.阶级实质不同C.国家结构形式不同D.宗旨不同E.主体不同 6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AC)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立法机关 D.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E.最高领导机关 6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ABCDE)
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不能照搬别国的政治模式
C.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D.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E.必须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6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以下保证(ABE)A.为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原则 B.为现代化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和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C.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E.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和科技成果、智力支持
63.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ABCD)A.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
C.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D.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E.要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 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E)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E.社会主义荣辱观 65.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ABCD)
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B.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C.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D.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66.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多个方面的发展构成,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些方面主要为(ABCD)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 社会建设
6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DE)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C.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D.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E.就是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主观题题库
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内容
第一章、第二章
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三、四章
1、简述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有哪些?
2、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是什么?
第五、六章
1、邓小平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其包含哪些内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七、八章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5、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依据是什么? 九、十、十一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1、如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1、什么是“四个尊重”?为什么要坚持此方针?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3、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
2、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3、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际,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怎样理解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作文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内容,给定一个题目,综合运用社会主义建设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自拟题目,文体为议论文。
2、字数不少于800字
3、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并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