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04:0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荆轲》练习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荆轲》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荆轲》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

自主预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曩者()

崤山()居有间()

须臾()偻行().....王翦()

揕()

偏袒()

扼腕()焠()......濡()

忤视()变徵之声()...资料链接

【背景简介】

荆轲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刺客列传】

这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荆柯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关于此传的传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只谈到“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让不为二心”,专诸、聂政、荆轲之事不及一语。显然,这不是此传的全部传旨。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也就是太史公对本传传旨的一种集中概括了。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立脚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爱憎,来热烈赞歌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合作学习

1.通假字 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嘿而逃去 北购于单于

旷日弥久,心惛然

其意不厌

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使悉反诸侯侵地 秦王必说见臣

右手揕其匈

樊於期偏袒扼捥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图穷而匕首见 卒起不意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2.古今异义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古义: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古义:

且至于燕 古义: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 古义:

足为寒心 古义: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古义:

今义: 太子逢迎 古义:

今义: 不知臣精已消亡矣 古义:

今义: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古义:

今义: 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 古义:

今义: 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 古义:

今义:

3.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必入臣

太子前顿首

於期乃前曰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稍蚕食诸侯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南有泾、渭之沃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发尽上指冠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

又举兵南伐楚

太子受而舍之

使使以闻大王

臣海内之王者

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4.重点词语 1.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

.2.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矣。

.3.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4.擅巴汉之饶。.5.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6.乃造焉。.7.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8.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9.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10.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其意。.11.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1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13.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14.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15.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16.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7.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18.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19.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20.自知事不就。.21.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22.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23.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24.比诸侯之列。

5.一词多义(1)之:

卫人谓之庆卿 而之燕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居顷之 擅巴、汉之饶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2)而:

盖聂怒而目之 民众而士厉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3)使:

使使往之主人 使得至前 使得毕使于前

(4)其:

其后秦伐魏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其后乃可图也(5)及:

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及政立为秦王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6)为: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复为羽声慷慨 及政立为秦王

(7)故:

故尝质于赵 故丹怨而亡

(8)以:

以术说卫元君 酒酣以往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易水以北

柰何以见陵之怨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 以次进

(9)固:

固去也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固请毋让(10)虽: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虽有管、晏

(11)于: 徙于卫

荆轲游于邯郸

北购于单于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言足下于太子也

(12)乃: 其先乃齐人 其后乃可图也 乃造焉(13)且: 且至于燕 且非独于此也(14)善: 《<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所善荆卿可使也

(15)见: 柰何以见陵之怨 偻行见荆卿(16)过: 荆轲尝游过榆次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17)因: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因遂自刎而死 因而刺杀之(18)足: 足为寒心

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而欲不可足也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19)数: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鄴 数困于兵(20)举: 又举兵南伐楚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21)得: 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 诚得劫秦王(22)擅: 擅巴、汉之饶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23)间: 以其间诸侯得合从 异物间进(24)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终已不顾

不顾国家之大害

(25)发: 遂发 发尽上指冠 秦王发图 《<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26)然: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6.特殊句式

荆轲者,卫人也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置之匈奴

待吾客与俱

见燕使者咸阳宫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故尝质于赵

窥以重利

嘉为先言于秦王

燕王拜送于庭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南有泾、渭之沃

擅巴、汉之饶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精研细读

1.文章写荆轲与盖聂、鲁句践的交往的两个细节,是否有损于荆轲形象的塑造?

2.写高渐离与田光这两个人物,对刻画荆轲有什么作用?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

3.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分几步进行?

《<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4.分析一下易水诀别场面描写的作用

5.本文人物形象塑造有何特色?

6.荆轲形象有何特点?

拓展应用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虏(lǔ)赵王 樊於(wū)期 拊(fǔ)心 箕(qī)踞 ....B.戮没(lù mò)骨髓(sǔi)刎(wěn)惶(huáng)急 .....C.揕(zhèn)约契(qì)变徵(zhǐ)提(dǐ)秦王 ....D.偏袒(tǎn)扼腕(è)濡(rú)缕 匕(bǐ)首 ....2.下列对通假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B.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粹”,cuì,精粹,聚集。C.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合适

.B.擅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

占有 .C.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攻取

.D.而丹质于秦

质问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私:私仇

B.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C.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求:寻找 《<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D.乃为装遣荆轲

为装:伪装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

..B.足为寒心

..C.田光坐定,左右无人

..D.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而刺杀之

贺毕,因问信曰

..B.尽纳其地

使将将其军归魏 ..C.盖聂怒而目之

终不以监们困故而受公子财

..D.且非独于此也

拊手且歌 ..7..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 B.函封之 ..C.箕踞以骂曰 D.使使以闻大王 ...4.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常痛于骨髓 B.嘉为先言于秦王 C.燕王拜送于庭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樊於期乃前曰

②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④皆白衣冠以送之 ⑤发尽上指冠

⑥使使以闻大王 ⑦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⑧群臣怪之

⑨图穷而匕首见

⑩左右既前,斩荆轲 A.②⑤/③⑧/①④⑦⑩/⑥/⑨ B.②⑤⑩/③⑧④⑦/①⑥⑨ C.②⑤⑩/③⑥⑧/①④⑦/⑨ D.②④⑤/③⑥⑧/①⑦⑩/⑨

9.下列对课文人物性格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来,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B.太子丹:性格软弱,缺少勇敢的反抗精神,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只好采取行刺的办法。

C.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D.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10.下列对课文表现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例如: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

B.本文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例如: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

C.本文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就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例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被八创”,“箕踞以骂”。

D.本文善于通过动作刻画人物的心理。例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阅读:P9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秦王不怡者良久”。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祖,取道

祭祖

.B.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回头 .C.群臣皆愕,卒起不意 料想

.D.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 掷击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不忍杀之,以赐公 ..B.北蕃蛮夷之鄙人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C.燕王拜送于庭

精兵锐卒必竭于外 ..D.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愿为诸君快战 ..13.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荆轲“果敢勇决”的一组是()

①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②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③左手把秦王之袖④秦王环柱而走

⑤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易水送别,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怒发冲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

B.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C.见秦王时,秦武阳变了脸色,害怕得发抖,“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刻画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大义凛然。《<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D.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不断改进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勉而远都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侍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侍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候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而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

B.会天疾风

会:适逢

..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

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

..《<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攻原得卫者

假舆马者.

..B.

侍公而食

信而见疑

..C.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洎牧以谗诛

..D.

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若属且为所虏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素材积累】

一、英雄的选择

你的目光,在黑夜中仍闪耀着灵性,只有你才拥有这样的目光,目光中似乎闪耀着晶莹的东西。荆轲,你流泪了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啊,悲歌已在易水旁响起,你提着樊将军的人头,拿着用地图包裹好的匕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之路。

为什么你要选择刺秦?难道你不知道这是死路一条?难道你不明白燕国必亡已成定局?难道你不清楚有人在深爱着你?不,我想这些你应该都知道,而且比别人更清楚。然而你放弃了可以带着你心爱的人远走高飞的选择,毅然地踏进了虎狼之地的秦国,你洒在秦国宫殿里的热血,渲染了你那光耀尘埃的英雄豪气。

你使我明白要选择勇敢,选择诚信。

二、守住那份承诺

唱一曲别离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搵一把英雄泪,“事所以不成者,欲以生劫以报太子也”。你作别了白衣冠的太子丹,踏上了无归期的秦国路,丢开生死,守住承诺,壮哉,荆轲!

你是一名剑客。剑道曾经是你毕生的追求,游侠天下曾经是你唯一的夙愿。一袭青衫,三尺长剑,涉过了吴越的水,翻过了齐鲁的山。烈烈长风,你倚剑而行;皑皑白雪,你把酒而歌。剑客的生活是简单的,而剑客的性格是率直的。于是有了“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臣以左手执其袖,右手揕其胸,将军岂有意乎”,干脆不委婉;于是有了“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坦荡不留痕。然而,你凭着一名剑客一往无前的气势,挟一把匕首闯入秦宫,只为守住那份承诺。《<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学案答案

1.略

合作学习

1.通假字

“摄”同“慑”,威慑,震慑;“购”同“媾”,媾和,讲和;“惛”通“昏”,糊涂; “厌”通“咽 ”满足;“从”同“纵” 合纵策政;“反”通“返”;“说”通“悦”; “匈”通“胸”,胸脯 ;“捥”同“腕”,手腕;“腐”同“拊”;“豫”通“预”,想要; “决”同“诀”,诀别;“振”通“震”;“柙”同“匣”,匣子;“见”通“现”; “卒”通“猝”,突然;“擿”通“掷”;“溢”同“镒”,计量单位。2.古今异义

古义:性情谨厚之人

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获罪 今义:招人不快或怀恨

古义:内心恐惧 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古义:处境困难 今义:经济困难 古义:消除借口 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害死知道内情的人

古义:迎接 今义: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古义:消耗尽 今义:消失

古义:有修养的人 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古义:表示原因 今义:表结果(连词)古义:表示依据,用来

今义:表结果(连词)3.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 目视(名词活用作动词)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作人质(名词作动词)..必入臣 称臣(名词活用作动词)

太子前顿首

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於期乃前曰 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天天(名词作状语)..稍蚕食诸侯 象蚕一样(名词作状语)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北面(名词作状语)..南有泾、渭之沃 南面(名词作状语)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名词作状语)..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发尽上指冠

向上(名词作状语)..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 向西 向南(名词作状语)又举兵南伐楚

向南(名词作状语)...太子受而舍之 使……居住(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

使……知道(使动用法)

..臣海内之王者 使……称臣(使动用法)

太子迟之

以为迟(意动用法)..群臣怪之 以为怪(意动用法).4.重点实词 1.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报:告知。

.2.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矣。逮:及,到。.3.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报:报复。

.4.擅巴汉之饶。擅:拥有,据有。

.5.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蹊:小路。

.《<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6.乃造焉。造:拜访。

.7.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却:退。跪:两膝着地。蔽:拂拭。

...8.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厌:满足。

.9.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擅:独揽,掌握。

.10.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其意。恣:听任,听凭。

.11.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侵占。

.1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深:残酷,刻毒。

..13.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把:握。揕:直刺。

..14.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爱:喜欢。

.15.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结:结交。.16.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顾:回头。

.17.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顾:回头。谢:谢罪。

.18.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打开。穷:尽。..19.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坚:紧,此指剑插得紧。

.20.自知事不就。就:完成,达到。

.21.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坐:治罪,办罪。

.22.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诣:到„„去。

.23.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信:信物。.24.比诸侯之列。

比:排比,对照 .5.一词多义

卫人谓之庆卿

他(代词)而之燕

到(动词)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的(助词)居顷之 起调节音节作用(助词)

擅巴、汉之饶 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而

盖聂怒而目之

修饰关系连词 民众而士厉

并列关系连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假设关系连词 使

使使往之主人

派(动词)使者(名词)使得至前

致使(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

让(动词)使命(名词)《<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其

其后秦伐魏

那,代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他,代词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那些,代词 其后乃可图也

这,代词 及

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以及,连词 及政立为秦王

等到,介词 为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做,动词 及政立为秦王

担任,动词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替,介词 复为羽声慷慨

变成,动词 故

故尝质于赵

以前,名词 故丹怨而亡归

所以,连词 以

以术说卫元君 用(介词)酒酣以往 而(连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来(目的连词)易水以北 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柰何以见陵之怨 因为(介词)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 凭借(介词)固

固去也 本来,副词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险固,形容词 固请毋让 坚决,形容词 虽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虽然,转折连词 虽有管、晏 即使,假设连词 于

徙于卫 到,介词

荆轲游于邯郸 在,介词 北购于单于 跟,介词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被,介词 言足下于太子也 向,介词 乃

其先乃齐人 是,表判断,副词 其后乃可图也 才,副词 《<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乃造焉 于是,副词 且

且至于燕

将要(副词)

且非独于此也

况且(递进关系连词)善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友善(动词)所善荆卿可使也

熟悉(动词)见

柰何以见陵之怨

被(介词)偻行见荆卿

会见(动词)过

荆轲尝游过榆次

经过(动词)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拜访(动词)而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承接关系连词 则不可

如果(假设连词)因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通过,介词 因遂自刎而死

于是,副词 因而刺杀之

趁机,介词 足

足为寒心

足够,形容词

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值得,动词 而欲不可足也

满足,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能够,能愿动词 数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鄴

几,数词 数困于兵

屡次,副词 举

又举兵南伐楚

兴起,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全,形容词 得

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

得到,动词 诚得劫秦王

能够,动词 擅

擅巴、汉之饶

占有(动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独揽(动词)间

以其间诸侯得合从

时机,名词 《<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异物间进

间或,副词 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副词 终已不顾

回头,动词 不顾国家之大害

顾及,动词 发

遂发

出发,动词

发尽上指冠

头发,动词 秦王发图

打开,动词 然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然而,转折关系连词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这样,代词 6.特殊句式

判断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判断句

精研细读

1.否。写这两个人物,两个细节,以表现荆轲的沉稳。

2.说明荆轲不是庸俗之辈。与后来的故事发展密切相关,起着铺垫作用。3.准备(信物、匕首、助手)→诀别→行刺

4.对荆轲的气质、性格、精神风貌作了画龙点睛的揭示,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5.(1)善于通过冲突来写人物;(2)通过语言、神态、表情和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3)善于用反衬手法,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秦武阳,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衬托荆轲英雄虎胆)。

6.沉稳隐忍,侠肝义胆、扶危济困,果敢勇决、不畏强暴、机智镇静、秉性刚烈。

巩固练习

1.A 2.B3.D4.D5.B6.B7.D(4.D)8.A(②⑤名词作状语,③⑧意动用法,①④⑦⑩名词活用作动词,⑥使动用法,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9.B(“性格软弱,缺少勇敢的反抗精神”不对。)10.D(所举事例与前面的观点不一致。)11.略 11.A12..C 13.A 14.C 课外文言文阅读

11.D 【解析】过错误。

12.D 【解析】A 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B 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

13.B

14.D 【解析】“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干粮,于是与大夫约定以十天为期。到原国十天了,《<史记>选读》学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却攻不下原国,敲钟退军,撤兵而去。有一个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原国再有三天就攻下了。”大臣和左右待从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晋文公说:“我与军士们约定以十天为期,如果不离开,这就失去了我的信用。夺得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干。”于是撤兵。原国人听到说:“有了像那样讲信义的国君,或有国君像那样的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于是向晋文公投降。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跟随他吗?”于是也向晋文公投降。孔子听到后记载这件事说:“攻占原国而又得到卫国,是因为守信用。”

晋文公问箕郑说:“救济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份、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份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

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就让他回去等他。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酒醉了,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酒醉了和身边左右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他们就要来袭击你们。”象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另一种说法,李悝与秦国人交战,告诉左边营垒中的将士说:“快冲上去,右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他又骑马跑到右边营垒中对将士说:“左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说:“我们冲上去。”于是都争先恐后冲上去。到第二年,又与秦国人交战。秦国人来袭击,到后几乎消灭了李悝全军。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

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就用银子来贿赂集市的官吏,集市的官吏没接受。卫嗣公对集市的官吏说:“曾经有一客商过关市而给你银子,你没有接受让他走了。”集市的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第二篇:荆轲刺秦王答案

一.课前预习参考答案1.注音

督亢(káng)愿足下更(gēng)虑之 樊於期(wū jī)右手椹(zhèn)其胸 拊(fǔ)心 濡(rù)褛淬(cuì)之忤(wǔ)视 嗔(chēn)目变徵(zhǐ)之声

2.解释括号前的词语(1)略:掠夺,夺取。(2)微:假如没有。谒,请。(3)信:信物。(4)购,重赏征求,重金收买。(5)说:同“悦”,喜欢,高兴。(6)更:改变。(7)深:刻毒。(8)顾:表轻微的转折,不过、只是。(9)把:握,抓住。

(10)揕(zhèn):刺。(11)见:被;陵:侵犯、欺侮。(12)偏袒:袒露一只臂膀。(13)函,匣子,名词作状语。(14)濡:浸渍、沾湿。(15)忤:逆,迎着目光看。

(16)迟:作动词。(17)请:表示客气,无义。(18)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19)为:发出(20)顾:回头。(21)币:礼品。(22)遗:赠送

(23)振怖:惧怕。振,通“震”。(24)比:并,齐。(25)给:供。(26)使使:派遣使者。前一“使”是动词,后一“使”是名词。(27)唯:“希望”的意思。(28)以:按(29)陛(bì)〕:殿前的台阶。

(30)顾:回头看。(31)假借:宽容,原谅。(32)毕:完成。(33)发:打开。(34)引:伸、挣。(35)室:指剑鞘。(36)坚:插得紧。(37)还:通“环”,绕。(38)卒:同“猝”。(39)提(dǐ):掷击。(40)引:举起。(41)被:受;创:伤。(42)箕:像簸箕那样。(43)劫:强取、威逼。3.指明下列句中通假字①.说,通“悦”,yuè,高兴。② 以,通“已”,已经。③ 反,通“返”。④振,通“震”,惧怕 ⑤奉,通“捧”,捧着。⑥见,通“现”,出现。⑦还,通“环”,绕。⑧卒,通“猝”,仓促,突然。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①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②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③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④可以 :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⑤币: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⑥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⑦郎中: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⑧左右: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5.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作状语:(2)名词作状语(3)名词作状语:(4)名词作状语:(5)名词作动词(6)名词作动词(7)名词作动词(8)动词使动用法(9)动词使动用法

(10)动词使动用法(11)形容词意动用法(12)形容词意动用法 6.明确下列句子中的特殊文言句式:

(1)判断句(2)判断句(3)判断句4)省略句(以)(5)省略句(之)(6)省略句(于)

(7)省略句(群臣)(8)被动句(9)被动句(10)状语后置(11)状语后置(12)状语后置

(13)定语后置(14)定语后置

7.解释重点实虚词【发】①发图 打开 ②出发 ③头发

【故】① 特意 ② 缘故 ③所以 ④ 故交,老交情 ⑤登上⑥成功 ⑦ 老,旧 【诚】①如果真的 ② 的确,确实

【度】① 估计 ② 常态,气度

5【顾】① 只是,不过 ②回头 ③顾忌,考虑

6【为】① 被 ② 对付,处理 ③准备 ④做为 ⑤ 因为 ⑥发出

【而】① 并且,表递进 ②因而,表因果 ③却,表转折 ④就,或不译,表承接 ⑤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以】 ①介词,因 ②介词,用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8、解释下列句中固定结构用法 ①.(“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②.(既然这样,那么③(有……的)④(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⑤(“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⑥(因此)

二.解读文本

(一)整体感知1.荆轲刺秦王共写了那几个人物?重点详细描写了那几个人物? 人物:略详写:略

2.根据标题,行刺的过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行刺过程:第一部分: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荆轲被斩

(二)局部赏析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背景(用原文句子回答):文章第一节 语言特点(语言特点+效果+内容):

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 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为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2.信物:地图,樊於期的头,匕首

最难的信物:樊於期的头性格特点:深谋远虑,城府很深。

3.明确: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4.明确: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

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最后和盘 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明之以法。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太子和荆轲什么性格? 原因:荆轲“有所待”

性格(太子):浮躁多疑、谋事不周。荆轲):刚烈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音乐描写烘托的气氛是什么?有何作用? 气氛:渲染悲壮的气氛 作用:表现荆轲的慷慨激昂,义无反顾,大义凛然思想感情

4.易水诀别这一场面表现了荆轲什么特点?哪一个细节令你感动? 性格特点: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细节(细节+理由):略

(三)研读课文第三、四部分:

1层次:计见秦王 顾笑武阳 秦廷搏击 倚柱笑骂

2.(1)语言描写(摘录一句你喜欢的句子)具体句子: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秦王动作描写(摘录关键词语)关键词语:惊—引—起—拔—走—击 3荆轲的神态描写(摘录原文句子 神态: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4间接人物神态: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 作用: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

总结:1.智:①私见樊於期 ②顾笑秦武阳 ③为自己解围 ④荆轲有所待 ⑤厚遗秦蒙嘉 勇:①顾笑武阳 ②勇逐秦王 ③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 2.施恩图报,急于求成,胡乱猜疑(事例略)

(四)问题探究:

1.理由: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自然难以成立。

2.观点

(一)肯定

理由: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

(二)否定

理由: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一旦失利,个人命运可悲,国家命运速亡。三.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参考答案1.D.2.B 3.C 4.B 5.B 6.C 7.B 8.C9.C 10.A 11B 12B 13.C 14。A

(二)课内阅读参考答案15.C(谢:谢罪)16.D(A“见”通“现”,B“卒”通“猝”,C“振”通“震”)

17、A作状语,(B方位名词作动词;C名词作动词;D意功用法)

18、C(①表现他的沉着②具体刺秦的动作)

19、B(应为悲壮的气氛)20.(1)又变成声调激愤的羽声,送行的人都发怒而瞪大眼睛,头发向上冲顶起帽子。

(2)秦王大惊,挣扎着站起来,袖子扯断了。(3)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

第三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答案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参考答案

【预习检查】

H.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剩余答案略

【文本探究】

一、①序幕(“秦将王翦破赵”——“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②开端(“太子丹恐惧”——“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③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④高潮(“既至秦”——“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⑤结局(“轲自知事不就”——“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

⑥尾声(“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荆轲震慑

二、1.提示:勇而有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

2.提示: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3.提示:“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4.提示: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5.提示:反衬荆轲的英勇无畏。【课外延伸】

1.答案:C 解析:延,延请。2.答案:D 解析:①表明熊鼎孝,②是朝廷的作为。3.答案:C 解析:迁走的是方氏的伪官悍将;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4.(1)译文: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奏罢”、“有司”、“列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文:皇帝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解析:译出大意给3分:“裘帽”、“复遣”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高考链接】

【答案】

8.A(匿:隐藏在)

9.D(①朱家说的话,说季布是在履行职责;②说明季布直言;③季布介绍当时的情况;④只能说明季布明理)

10.B(季布援引历史故事,只说明出兵难以取胜,没有说服吕后收回成命)11.(1)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

(2)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它呀。[译文]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将他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朱家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 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 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 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 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 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 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第四篇: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选择题

1、下列对管理的性质进行了阐述,说法不正确是(A)。

A.管理具有时效性 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 D.管理具有二重性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D)的重要性。A.预防 B.预测 C.组织 D.计划

3、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B)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关系C.目标、部门和效率 D.目标、部门和人员

4、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 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5、根据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业的不同,组织成员可以简单地划分为(C)

A.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B.生产者、管理者C.操作者、管理者D.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6、关于管理的含义,下列词语中(C)的表述不确切。A.激励、约束 B.协调、沟通 C.放任、自由 D.理顺、调整

7、某甲是一所综合大学中文系的系主任,他是一个(B)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操作者

8、管理的最终目的是(B)

A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B有效地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D制定组织目标

9、“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揭示了下列各项管理职能中(C)的重要性。A计划 B领导C协调

D指挥

10、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D)

A.经济管理问题 B.企业管理问题 C.行政管理问题 D.一般管理问题 判断正误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N

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其各种资源。N

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N

4、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静态的协作过程。N

5、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N

6、愈是高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长,综合性愈强。Y

7、管理的一般职能来源于管理的科学性性质,内容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N

8、决策是管理的首要职能。N

9、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N

10、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Y 练习题 选择题:

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2、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A)。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3、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A)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生产流程

B生产管理

C作业管理

4、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泰罗

D.大卫·李嘉图 5、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C)。

.A企业战略转换

B.企业技术创新

C企业流程再造

D.企业管理创新

6、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B)。

A复杂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古典人

7、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C)。工业管理之父

B 科学管理之父

C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D 组织理论之父

8、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D)。A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9、“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B)提出来的。A、韦伯 B、泰罗 C、梅奥 D.法约尔

10、管理学界对行为科学的研究是在(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迅速成为影响巨大的理论流派。科学管理理论 B.人际关系学说 C.经营管理理论 D.权变理论学派 判断正误并改正

1、梅奥认为,人们在共同工作中,由于兴趣、感情或归属等因素而形成的组织体系,这就构成了正式组织。N

2、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N

3、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N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Y

5、权变管理学派德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N

6、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经典战略理论、产业结构分析和核心能力理论三个阶段。Y

7、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N

8、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N

9、.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N

10、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N 第三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

1、根据(B),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针对工作性质不同的组织目标的要求,将不同能力要素以适宜的方式组合起来,发挥协作叠加的功能与优势。

A、要素有用原理

B、同素异构原理 C、能级匹配、适才适用原理D、互补增值与协调优化原理

2、以下(D)不属于内部选拔的途径。

A、内部晋升

B、岗位轮换 C、返聘

D、广告招聘

3、(B)是为企业寻找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最常用的途径。

A、广告招聘 B、猎头公司

C、网络招聘 D、校园招聘

4、(C)是通过把候选人置于相对隔离的一系列模拟工作情景中,以团队作业的方式,并采用多种测评

技术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候选人在模拟的各种情景压力下的心理、行为、表现以及工作绩效,以测量候选人的管理技术、管理能力和潜能等的一个综合、全面的测评系统。

A、工作样本技术 B、测试

C、评价中心技术 D、求职者背景调查

5、任务分析、绩效分析是培训流程中(A)阶段使用的主要方法。

A、了解员工培训需求 B、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C、培训计划实施与管理 D、培训评估与反馈

二、多项选择

1、纵观组织管理的全部历史,大致经历了(ACD)阶段。

A、经验管理 B、民主管理 C、科学管理

D、文化管理 E、独裁管理

2、组织的竞争与淘汰机制在制度上主要体现为(ABCDE)。

A、竞聘上岗 B、末位淘汰制度

C、轮岗制度 D、内部创业制度 E、人员分流制度

3、激励机制主要依靠(ABCD)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来实现。

A、薪酬体系设计 B、C、分权预授权系统 D、升迁异动制度 E、招聘与甄选制度

4、职务留人的途径包括(ACDE)。

A、多通道职业生涯 B、加薪 C、内部轮岗

D、外派委以重任 E、成立新的事业部门来满足员工的创业欲望

5、牵引机制主要依靠(ABCD)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来实现的。

A、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体系 B、职位说明书与任职资格标准

C、关键业绩指标体系(KPI)D、培训开发体系

E、职业生涯管理制度

三、判断

(√)1、一般情况下,被选者越多,越容易选出合适的人才。

(×)2、择优而用意味着任何岗位都应选择最高级的人员来担任最好。

(×)3、当组织出现职位空缺时,面向社会招聘是唯一办法。

(×)4、用人应量才适用、任人唯全、用当其时。

(×)

5、组织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应紧跟时代步伐,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

(×)

6、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庞大,人才市场供应充足,因此对大多数组织而言,无需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

7、在制定考评办法时,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考虑,要看到绩效的动态特点和长远影响,不能以过去评价现在和未来,更不能主观臆断。

(√)

8、使用结构化面试减少了非结构化面试的不一致和主观性,增加了面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第四章物流管理方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什么是企业“第三利润源”?(D)

A.管理 B.人力资源 C.资金 D.物流

2.(D)是利用运输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气体、液体和粉状团体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

A.公路运输B.水上运输C.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

3.(C)不属于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A.运输距离B.运输工具C.运输人员D.运输费用

4.从流通内部结构描述流通过程的“三流”是指(A)。

A.商流、物流和信息B.商流、物流和人流

C.人流、物流和信息D.商流、人流和信息

5.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B)

A.完整、理性、高品质 B.通用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

C.低成本、高收益 D.最小化成本、可维护性

6.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可以分类为(A)。

A.供应型配送中心、销售型配送中心B.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

C.储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D.加工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

7.(C)不属于仓库的功能?

A.调节供需功能B.运输能力的调节

C.克服了生产和消费的地理位置上的差异 D.流通配送加工功能

8.EDI的结构组成包括(A)。

A.EDI标准、EDI软件及硬件和通信网络 B.增值网、互联网

C.格式化的标准文件、条码技术 D.贸易文件、条码技术

9.按物流作业流程,物流信息系统可分为(B)。

A储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 B.进货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

C.储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 D.储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

10.配送不包括(D)功能要素。

A.备货B.理货C.送货D.退货

二、判断题

1.运输管理职能部门在物流管理中起着龙头作用,各下属单位需用的物品报计划科确认后,发送调运任务。错

2.客户服务是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是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对

3.ECR是指物流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客户,不是储备了“产品”,而是准备了各种要素,在客户提出需求时,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条件,及时完成配送,提供所需服务或产品。错

4.对方贸易伙伴在收到信息后,按相同的操作将EDI标准格式文件转化为企业的贸易文件。错

5.配送企业只有真正实现零库存,用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零库存,尽管即时配送的成本较高,但这是现代化配送的重要发展方向。对

6.一般来讲,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成品销售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其配送中心需要具备较弱的储存功能。错

7.配送活动能够使分散的经营活动协调运行,减少社会范围内的迂回运输、交叉运输、重复运输等现象,创造更多的物流经济效益。对

8.与一般运输形态不同的是,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频度较高的运输形式,它是面向用户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一般使用汽车作为运输工具。对

9.在配送活动中,货物储存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暂存形态,另一种是储备(包括保险储备和周转储备)形态。对

10.对于要入库的货物,关键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核对数量、二是核对质量。错

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财务管理的内容。(C)

A.筹资活动 B.投资活动

C.管理活动 D.分配活动

2、企业理财人员应确立(A)观念,重视利息的作用。

A.资金时间价值 B.风险

C.机会损益 D.弹性

3、现金流是英文CashFlow的直译,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的(B)。

A.现金总收入 B.现金净流入 C.现金总支出 D.净利润

4、(D)可以缩短现金周转天数。

A.延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B.延长营业周期

C.延长存货周转天数 D.延长应付账款周转天

5、企业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意味着成本管理的范围涵盖了产品的(C)。

A.生产过程 B.设计过程 C.整个寿命周期 D.销售过程

6、(B)就是那些在客户看来没有价值的活动。

A.损失 B.浪费 C.成本 D.费用

7、在下列指标中,可用于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是(B)。

A.产权比率 B.流动比率 C.资产负债率 D.已获利息倍数

8、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意味着(C)。

A.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B.收账费用增大 C.收账迅速,账龄较短 D.销售成本较低

二、判断题

1、财务管理的对象就是资金运动。(对)

2、利润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错)

3、现金是一种非收益性资产,持有过多会影响企业投资收益的提高。(对)

4、现金流预算是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手段,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一种预测方法。(错)

5、成本定额管理的关键,首先在于制定标准消耗量。(对)

6、利润表上反映的是时点数,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是时期数。(错)

三、简答题

1、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有什么优缺点?

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既考虑了股东的利益,又充分考虑了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

(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

(3)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

这种观点的缺陷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最大的问题就是其计量问题。从实践上看,可以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企业价值的大小,但具体技术环节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谈谈质量成本及其管理的内涵。

答:质量成本概念是TQM的倡导者、质量管理大师费根堡姆提出的。质量成本是指企业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标准上而需支出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损失两者之和。一般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质量成本管理,是指根据预定的质量成本目标,对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所有质量成本,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不断推广先进经验,以促进产品质量成本不断下降,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而实施的一种管理行为。

3、资产负债表能提供哪些信息?

答: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如下信息:第一,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第二,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第三,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此外,资产负债表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流动比率;将速动资产

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速动比率等,可以表明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从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四、计算题

1、某企业预计全年现金需要总量为40万元,其收支状况比较稳定。每次有价证券(年利率10%)变现固定费用为800元。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低现金管理成本,并确定证券的变现次数和时间。

答:最佳现金持有量=(2*400000*800/0.1)1/2 =80000(元)

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2*400000*800*0.1)1/2 =8000(元)

证券变现次数=400000/80000=5(次)

变现间隔时间=360/5=72(天)

2、某公司2008年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元,存货余额为14000元。年末流动资产合计36000元,其流动比率为2.0,速动比率为1.2,存货周转次数为3。全年产品赊销净额为156000元,除应收账款外的速动资产忽略不计。要求分别计算:

(1)年末流动负债余额;

(2)年末存货余额;

(3)产品销售成本;

(4)年末应收账款;

(5)应收账款周转率。

答:(1)年末流动负债余额=流动资产÷流动比率=36000÷2.0=18000(元)

(2)年末速动资产余额=流动负债×速动比率=18000×1.2=21600(元)

年末存货余额=流动资产-速动资产=36000-21600=14400(元)

(3)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率

=(14000+14400)÷2×3=42600(元)

(4)年末应收账款=年末速动资产余额=21600(元)

(5)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156000÷〔(20000+21600)÷2〕=7.5(次)

一、单选题

1、以下哪个选项属于非正式沟通的方式(D)。

A.发布文件 B.会议报告 C.工作总结 D.网上聊天

2.以下不属于管理沟通要素的是(D)。

A.编码和解码 B.发送者和接收者 C.背景 D.思想

3.以下不属于沟通中个体障碍的是(C)。

A.选择性知觉 B.情绪 C.目标差异 D.信息操控

4.醒目、准确、可查阅、可保存、正式、方便快捷等,这属于以下哪种沟通技能的优点?(C)

A.倾听 B.面谈 C.书面语言沟通 D.演讲

5.沟通者可信度的因素包括沟通者的(D)。

A.身份地位B.良好意愿 C.专业知识 D.以上都是

6.当沟通者认为沟通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或下属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问题时,则更适合采用(B)。

A.告知策略 B.咨询性策略 C.说服策略 D.指导性策略

7.以下不是沟通信息策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A)。

A.激发受众 B.筛选和过滤信息C.强调信息D.组织信息

8.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应努力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对内、对外两个层面上,保持信息管道的双向畅

通。这指的是危机沟通的(B)。

A.真诚原则B.信息对称C.快速反应D.核心立场

9.在冲突沟通中,当争议双方都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此时适宜采用(A)策略。

A.和平共存B.按兵不动C.粉饰太平D.铁令如山

10.以下哪条不属于书面语言沟通的“4C”原则?(D)

A.正确B.清晰C.完整D.理性

二、判断题

1.解码是发送者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等信息根据一定的语言、语义规则翻译成可以传送的信号。错

2.沟通客体策略突出了沟通者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和传递信息这个本质。正确

3.沟通者不但要把信息传递给对方,还需要了解对方的反应,确认信息传递出去之后的效果,这反映了管理沟通的策略性的特点。错

4.管理沟通有利于领导者激励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提高员工的士气。对

5.现实中,人们往往重视语言沟通,而忽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意义。事实上,非语言信息往往能够更有力地传达信息。对

6.所谓正式沟通,是指组织成员私下的交谈、传闻和“小道消息”等。非正式沟通一般体现的是感情交流的功能。错

7.进行自我剖析,关键是分析个人的协调能力。错

8.告知策略一般用于沟通者在权威或信息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受众有最终决定权的状况。错

9.管理沟通是组织变革中的重要内容,但它仅存在于组织变革部分环节。错

10.管理沟通的对象既有个人,也有群体和组织。对 第八章 团队管理

一、单选题

1.一般在团队中,传统的角色可以从(A)中看出。

A.工作描述 B.岗位规范 C.招聘广告 D.没有正确答案

2.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团队领导者不应该具备的能力是(D)。

A.交流沟通能力 B.激励员工的能力 C.人际交往能力 D.员工服从自己的能力

3.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因素不包括(D)。

A.团队成员的组成 B.团队的目标 C.团队的激励方式 D.团队成员的水平

4.能否对员工进行授权要取决于很多方面,(D)可能不会影响授权。

A.员工个人的技能水平B.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

C.团队领导信任成员的程度 D.团队领导的知识水平

5.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所提到的五项修炼,不包括下面的(B)。

A.自我超越 B.团队创新 C.心智模式 D.系统思考

6.如果团队中存在大量的冲突,很可能是因为(C)。

A.团队成员参与不够 B.团队成员的退出

C.团队成员之间没有足够的信任 D.成员不能分享感受与观点

7.管理者必须对计划做出承诺,这是因为(A)。

A.只有这样,团队成员才能更加投入 B.管理者的成功离不开计划

C.这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 D.这样才可以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

8.小李的工作表现一直不错,但是最近他老是闷闷不乐,团队主管与他进行了一次交谈,原来是他的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管帮他解决了问题,小李的工作积极性又提高了。这种情况说明团队成员和团队管理者之间(A)。

A.及时沟通的重要性 B.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C.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D.平等的重要性

9.维护团队的共同意识有很多好处,下面(D)不是好处之一。

A.人们有一种归属于团队的感觉 B.团队内部交流得到改善

C.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D.让团队成员的个性消失

10.团队领导者不愿意授权都是有原因的,那么下面(D)是原因之一。

A.我相信某些人能够按时完成工作 B.这件事可以由他来完成

C.让某些人去承担这些工作,我觉得我的压力减轻了 D.没有一个人能做得像我一样好

二、判断

1.领导者信任其团队时,就会将一切任务的管理权交给他们。(N)

2.只要有良好的团队,就会有良好的决策。(N)

3.团队中成员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信任,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就不可能。(Y)

4.能够共同协作是团队工作的优势之一。(Y)

5.团队领导必须确保批评是针对事实,不要针对个人,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团队成员间融洽的气氛。(Y)

6.优秀的团队文化能够代替刻板的规章制度,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Y)7.授权可以将团队领导者从常规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去执行更重要的任务。(Y)

8.只要制定出SMART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就能够实现。(N)

三、简答题

1.简述影响团队士气的因素。

答:影响团队士气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团队目标的认同与否。如果团队成员赞同、拥护团队目标,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在目标中有所体现,士气就会高涨。(2)利益分配体系是否合理。组织的利益分配体系应合理,以鼓励员工共同合作,提高士气,而不是增强员工之间的竞争气氛。组织中的晋升、加薪和其他形式的认可,应该给予那些善于在团队中与其他成员合作共事的个人。只有在公平、合理、同工同酬、论功行赏的情形下人们的积极性才会提升,士气才会高昂。(3)团队成员对工作产生的满足感。个人对工作非常热爱、感兴趣,而且工作也适合个人的能力与特长,士气就高。(4)团队内部的和谐程度。团队内人际关系和谐,团队成员之间互相赞许、认同、信任、体谅,通力合作,这时凝聚力就会很强,很少出现冲突,就会提高士气。相反,发生内讧、窝里斗的团体,即便欲努力工作的成员也缺乏条件,只会耗费能力和资源,延误发展机会。

2.如何理解团队文化建设。

答:团队文化是由团队价值观、团队使命、团队愿景和团队氛围等要素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建设团队文化的关键就是在团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提炼团队的价值观、团队使命和团队愿景,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团队氛围。团队文化建设是团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选好优秀的团队领导。优秀领导人有着独特的领导魅力,这包括优秀的表达能力,善于聆听他人,善于说服,卓越的组织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领导人的素质有多高,决定了团队最终能走多远。(2)建立共同愿景。团队愿景从管理哲学角度来讲就是解决团队是什么,要成为什么的基本问题,是团队中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它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在人类团体活动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这样能激发出强大的力量。(3)提升团队士气。组建团队时,团队领导要确保团队成员对团队目标的一致性,使团队成员认可和赞同团队目标,感觉他们的要求和意愿在团队目标中有所体现,以提升团队士气。

3.简述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

答: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种:

(1)团队结构。团队结构包括团队规模、团队成员异质性、团队成员间的熟悉度等方面。有研究认为,团队的规模和团队成员的异质性越大,团队成员获得信息的渠道越畅通,团队绩效就越容易得以提升。(2)团队成员的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间接经验或示范和反馈影响团队绩效,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情感评价反应和可知觉的团队功效感来调节的。团队成员的团队功效感越高,其团队绩效也就越高。(3)团队的激

励。激励理论认为,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由于受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经常被部分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所破坏,而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减轻这种行为,而且能够提高团队绩效。(4)其他因素。除以上因素外,团队目标完成情况、顾客满意度、工作完成的质量、团队人际关系的建立及维持情况等也会影响团队绩效。

四、案例分析

三个和尚在一所破寺院里相遇。“这所寺院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的问题。

“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萨不灵。”甲和尚说。“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庙产不修。”乙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休,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其能,看看谁能最后获得成功。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原来的寺院恢复了往日的壮观。“都因为我礼佛念经,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都因为我勤加管理,所以寺务周全。”乙和尚说。“都因为我劝世奔走,所以香客众多。”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休、不事正务,渐渐地,寺院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问题:1.三个和尚组成的团队目标在那里? 2.这个和尚团队为什么由盛转衰最终失败? 3.这个和尚团队建设问题关键出在什么地方?

答:1.三个和尚的目标是香火旺盛。2.寺院由盛转衰,既非和尚不虔,也不是和尚不勤,更非和尚不敬,而是和尚不睦。3.和尚团队建设问题关键在于他们之间的不协作。团队成员协作不仅要分工,还要协作和监督,才能实现团队目标,彼此各自为政只能是一盘散沙。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如果团队中的成员只考虑自己的工作,而不去考虑他人,很可能因为协调不善而出现问题。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因为团队的成功才是每一个成员的成功。

一、单选题:

1、目前所发生的刺激引起的压力称为()B A.预期压力 B.慢性压力 C.情境压力 D.残留压力

2、以下关于压力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D A.压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B.压力过程具有多重性

C.压力过程具有积累效应 D.压力过程具有缓解性

3、个体感受与评估刺激时不会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D A.个人认知 B.社会经验 C.人格特点 D.个人爱好

4、ABCD法中C代表()?B

A.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目标或事件 B.紧急但不重要的目标或事件

C.重要且紧急的目标或事件 D.重要但不紧急的目标或事件

5、提供财务与服务的支持,即通过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或者提供个体得以放松或娱乐的时间来帮助减轻压力反应,这属于哪种类型的社会支持?()C

A.信任支持 B.信息支持 C.工具性支持 D.社会成员身份的支持

6、组织压力管理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D A.岗位原则 B.具体原则 C.适度原则 D.时间原则

7、当员工因为工作内容单调而产生厌烦感时,组织可以通过()缓解。B A.工作轮换 B.工作丰富化 C.工作扩大化 D.改善工作内容

8、王先生毕业于上海某医科大学,当年因为学业出众,作为佼佼者被某知名三级医院录用,可是他工作没多久,就因为和科室里的同事相处不好,觉得受他们排挤,能力不被领导认可,工作压力大就毅然辞职了。王先生的压力来源于()。

A.社会环境 B.家庭生活 C.人际关系 D.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9、遇有负面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C A.沉默 B.谩骂 C.宣泄 D.下棋

10.识别压力预警信号,可从下面哪一方面进行识别?()D A.生理信号 B.情绪信号 C.行为信号弹 D.以上都包括

二、判断题

1、适度的压力并不是坏事。(√)

2、当你被一头狮子追赶时,你可能比刘翔跑得还快。这说明压力就是动力。(×)

3、具有高成就感的人由于追求成就感往往容易感到工作压力。(√)

4、内控型人格的人比外控型人格的人排遣压力的渠道和方式多。(×)

5、运用重要—紧急事件区分表法时,应将主要精力用于表格Ⅳ中的事件。(×)

6、工作要求与较多人进行接触与沟通,容易让员工产生高压力。(√)

7、当因为组织变革给员工在安全感方面造成压力,组织应该放弃变革。(×)

8、环境的变化包括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当一个人已经适应了一个环境时,就不会产生压力。

9、只要组织实施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程序,员工就不会产生压力。(×)

10、通过个体的压力管理可以彻底消除压力。(×)

三、简答题

1、什么是EAP项目?实施该项目中可以采取哪些模式?每一模式有哪些优点?

EAP项目是由组织为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由组织出资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

在实施EAP中,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是内部模式,也就是在组织内部设置一个专门部门,由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咨询等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从事EAP服务,可以放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会,也可以独立于所有部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针对性强,适应性好,能全面了解员工的状况,并提供及时的服务。内部模式一般适宜于比较大型的和成熟的组织。第二种模式是外部模式,即聘请外部专业的EAP机构向员工提供帮助,组织与专业的EAP公司签订合同,并有专人负责与EAP公司联系和协调。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所有EAP服务都由专业人员完成,专业性强,保密性好,能够将最新的技术应用到实际服务中。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75%以上的企业都聘请有EAP专业公司为自己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服务。第三种是组合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内部与外部模式联合起来,部分职责由内部EAP人员完成,其它职责由签约外部EAP专业人士完成。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联合优势。第四种模式是联合模式,即若干组织联合成立一个专门的EAP服务机构,由专职人员为这些组织的员工提供专业的服务,这种模式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经费。

2、在针对工作压力源进行压力管理时,组织可采用哪些方法对工作进行再设计呢?

工作再设计简单来说也就是重新设计员工的工作,指重新确定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方法,以及该工作如何与其他工作相互联系起来的过程。工作再设计的内容涉及员工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工作环境等。包括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工作轮换及改变工作环境等方式。

3、个体可以通过哪些策略缓解压力?

个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主要从个人认知方面入手,提高认知性自我管理技能;第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提高应对性自我管理技能,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第三是寻找压力缓解的社会途径,提高支持性自我管理技能;第四是提高保护性自我管理技能,主要包括静坐冥想、放松与体育训练、合理膳食等方面。

4、如何有效管理因组织变革导致的员工压力?

组织变革在安全感和技能方面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不能因为员工不适应变革甚至是抑制变革就放弃对组织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所以要想顺利推行变革,同时又减轻员工的忧虑感,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如何有效推动组织变革,并能使员工的压力处于合理范围,可以通过从组织变革的三个环节分别进行。一般来说,组织的变革会经历解冻现、移动到新状态、重新冻结新变革使之持久这三个环节(见图9-5)。组织可以在不同的环节采取不同的策略。

在第一阶段,组织压力管理的重点即创造变革的动力。让员工清醒认识到过去的均衡已不能满足组织发展需要,将员工注意力转移到变革的必要性上,而不是沉迷于过去的行为方式,同时是让员工减少对于变革和未来的恐惧,增加他们的变革信念。

在第二阶段管理的重点即指明改变的方向,实施变革,使员工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创造一种未来愿景,综合考虑达成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步骤。通过愿景激励员工,打消他们对变革结果的疑虑,减少不确定感;需要让员工明确成功变革应该具备的态度和行为,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变革中来,将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

第三阶段的重点是把组织稳定在一个新的均衡状态,保证新的工作方式不会轻易改变。让员工能够检验自己和他人对于变革的态度和行为,同时组织要对员工的变革成果持肯定态度,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增强对变革的信心,可以从员工中选择标杆实施奖励。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危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A危机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定义的 B危机在爆发之前征兆通常不明显

C危机大多是在很短的时间爆发的 D危机的成因往往很复杂

2、那些直接或间接受到危机影响,并遭受实际损失的人是(B)

A公众 B危机受害者 C危机处理者 D危机客体

3、危机预警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A)

A危机预警信息系统 B信息发布系统 C信息监测系统 D信息控制系统

4、危机事件突发期的管理叫做(B)

A危机预防 B危机预警 C危机控制 D危机恢复

5、危机事件持续期的管理叫做(C)

A危机预防 B危机预警 C危机控制 D危机恢复

6、管理者应当在危机的(D)承担危机各个阶段的决策、领导和控制职责。

A危机预警阶段 B危机控制阶段 C危机善后阶段 D危机所有阶段

7、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C)。

A突发性 B不确定性 C社会性 D不可转化性

8、突发事件最基层的行政责任主体是(B)。

A乡镇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市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9、政府采取危机应对措施必须有宪法上的授权,并且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必须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即告诉我们,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当遵循(A)。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责任原则 D时效原则

10、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二)、判断题

1、危机爆发时间的不确定性、状态的不确定性、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危机回应的不确定性等。Y

2、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N

3、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是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Y

4、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包括危机风险识别。N

5、危机既包含着危险,也包含着机遇。Y

6、危机通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Y

7、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N

8、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补偿。N

9、危机管理中统一的指挥体制可以节约管理成本。Y

10、危机处理过程中为了减少群众的恐慌,应当有选择的公开信息。N

第五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附答案

高一语文导学案

郑口中学

制作人:杨旭乾

王文丽

荆轲导学案

制作人:高建荣

审定人:王晓芳

2013-4-3

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二、背景介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

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本文记的就是这件史事。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荆轲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战国末期燕秦两国的斗争形势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教师寄语: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诏、被、兵、阵、私”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乃、为、而、以、及、于、之、其、故、且、因”等虚词的用法。

2.了解几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课前预习案

一、作家作品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chóu)(梁代以后“校雠”亦称“校勘”)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一共三十三篇,按国别分为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作为那段纷纭复杂的历史的名称正是由此书而来。《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生动流畅,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史记》中的《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六个人,刺客

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

三、初读课文,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

至燕()南界 愿得谒()之 督亢()地图 皆为戮()没 痛于骨髓()揕()其胸 偏袒扼腕()切齿拊()心 收盛()樊首 匕()首

血濡()缕

为()装遣荆轲

不敢忤()视

变徵()之声

厚遗()蒙嘉

图穷匕见()

卒()起不意

以药囊提()轲

高一语文导学案

郑口中学

制作人:杨旭乾

王文丽

被八创()

箕踞()以骂

目眩()良久

课中探究案

1.通假字积累

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嘿而逃去 祸必不振矣 北购于单于 心惛然 恐不能须臾 太子送至门,戒曰 其意不厌 莫敢合从 使悉反诸侯侵地 秦王必说见臣 右手揕其匈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请辞决矣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图穷而匕首见 卒起不意

2、古今异义词积累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古义: 今义: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古义: 今义: 且至于燕 古义: 今义: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 古义: 今义: 足为寒心 古义: 今义: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 今义:

四、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2.故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 3.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轲自知事不就

4.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6.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顾笑武阳 7.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为之奈何 乃为装遣荆轲

乃令秦武阳为副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8.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古义: 今义: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太子逢迎 古义: 今义:

五、背诵段落默写

合别人的心意

不知臣精已消亡矣 古义: 今义: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古义: 今义: 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 古义: 今义:

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 古义: 今义:)高一语文导学案

郑口中学

制作人:杨旭乾

王文丽

3、一词多义积累

①卫人谓之庆卿 而之燕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居顷之

擅巴、汉之饶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②使使往之主人 使使往之主人 使者还报 使得至前 太子受而舍之 使使以闻大王 臣海内之王者 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5、特殊句式积累

荆轲者,卫人也()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归而求为报秦王者()使得毕使于前 ③徙于卫 北购于单于 言足下于太子也 ④其先乃齐人 乃造焉

⑤以术说卫元君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柰何以见陵之怨 以次进

⑥遂发

4、词类活用积累

盖聂怒而目之 必入臣 於期乃前曰 稍蚕食诸侯 南有泾、渭之沃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

使得毕使于前 荆轲游于邯郸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其后乃可图也 酒酣以往 易水以北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 发尽上指冠 秦王发图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太子前顿首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发尽上指冠 又举兵南伐楚

置之匈奴()可与谋()驽马先之()使悉反诸侯侵地()以试人()欲与俱()而为治行()待吾客与俱()见燕使者咸阳宫()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故尝质于赵()窥以重利()嘉为先言于秦王()燕王拜送于庭()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饶()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6、整体感知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可分成6个部分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声 尾声)

(高一语文导学案

郑口中学

制作人:杨旭乾

王文丽

7、讨论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

荆轲刺秦王答案

1.通假字积累

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课后拓展案

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陶说?为什么?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吾曩者目摄之 通“慑”,震慑 荆轲嘿而逃去 通“默”,沉默 祸必不振矣 通“赈”,救 北购于单于 通“媾”,和好

心惛然 通“昏”,迷惑 恐不能须臾 通“耐”,经受得住 太子送至门,戒曰 通“诫”,告诫 其意不厌 通“餍”,满足 莫敢合从 通“纵”,合纵 使悉反诸侯侵地 通“返”,返还 秦王必说见臣 通“悦”,高兴 右手揕其匈 通“胸”,胸膛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通“拊”,拍 请辞决矣 通“诀”,告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通“震”,震摄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通“捧”,捧着 图穷而匕首见 通“现”,露 卒起不意 通“猝”,突然

2、古今异义词积累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古义:性情谨厚之人 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且至于燕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 古义:获罪 今义:招人不快或怀恨 足为寒心 古义:内心恐惧 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处境困难 今义:经济困难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古义:消除借口 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害

死知道内情的人 太子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不知臣精已消亡矣 古义:消耗尽 今义:消失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古义:有很高修养的人 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 古义:表示原因 今义:表结果(连词)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 古义:表示依据,用来 今义:表结果(连词)

3、一词多义积累

①卫人谓之庆卿 他(代词)而之燕 到(动词)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的(助词)居顷之 起调节音节作用(助词)擅巴、汉之饶 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②使使往之主人 派(动词)使使往之主人 使者(名词)使者还报 出使(动词)使得至前 致使(动词)使得毕使于前 让(动词)使得毕使于前 使命(名词)③徙于卫 到(介词)荆轲游于邯郸 在(介词)

北购于单于 跟(介词)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被(介词)言足下于太子也 向(介词)

④其先乃齐人 是,表判断(副词)其后乃可图也 才(副词)乃造焉 于是(副词)

⑤以术说卫元君 用(介词)酒酣以往 而(连词)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来(目的连词)

高一语文导学案

郑口中学

制作人:杨旭乾

王文丽

易水以北 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柰何以见陵之怨 因为(介词)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 凭借(介词)以次进 按照(介词)

⑥遂发 出发(动词)发尽上指冠 头发(动词)秦王发图 打开(动词)

4、词类活用积累

盖聂怒而目之 目视(名词活用作动词)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作人质(名词活用作动词)

必入臣 称臣(名词活用作动词)太子前顿首 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於期乃前曰 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天天(名词作状语)稍蚕食诸侯 象蚕一样(名词作状语)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北面(名词作状语)南有泾、渭之沃 南面(名词作状语)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名词作状语)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用匣子(名词作状语)发尽上指冠 向上(名词作状语)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 向西 向南(名词作状语)又举兵南伐楚 向南(名词作状语)太子受而舍之 使„„居住(使动用法)使使以闻大王 使„„知道(使动用法)臣海内之王者 使„„称臣(使动用法)太子迟之 以为迟(意动用法)群臣怪之 以为怪(意动用法)

5、特殊句式积累

荆轲者,卫人也 判断句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省略句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省略句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省略句 置之匈奴 省略句 可与谋 省略句

驽马先之 省略句 使悉反诸侯侵地 省略句

以试人 省略句 欲与俱 省略句 而为治行 省略句

待吾客与俱 省略句 见燕使者咸阳宫 省略句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省略句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状语后置 故尝质于赵 状语后置 窥以重利 状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 状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定语后置 南有泾、渭之沃 定语后置 擅巴、汉之饶 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定语后置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判断句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可分成6个部分

尾声(“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荆轲震慑。

讨论:

1、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陶说?为什么?

【参考】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

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自然难以成立。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从主客关系看,双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利用荆轲抑制秦国复仇雪恨,荆轲需要利用太子丹获取声名。历史记载:“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太子丹对荆轲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从这一角度,说他们是同气相求的“知己”也未尝不可。杀手荆轲“提剑出燕京”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知遇之恩,荆轲确乎是为“知己”而非为理念而赴死的。

序幕(“秦将王翦破赵”——“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开端(“太子丹恐惧”——“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

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

高潮(“既至秦”——“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结局(“轲自知事不就”——“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

下载《荆轲》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荆轲》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答案教师版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答案 【课堂探究】 一.整体感知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可分成5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子(从“ 秦将王翦破赵”到“至燕南界 ”)简介背景,秦军......

    荆轲刺秦王 导学案 附答案.

    G10-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3、掌握词类活用和特殊......

    荆轲刺秦王课堂检测答案[最终版]

    答案: 秦将王翦破(攻破)赵,虏赵王,尽(形容词用作状语)收(占有)其地,进兵北(方位名词作状语)略(掠夺、夺取)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于是。回忆《烛》记忆其他意思)请荆卿曰:“秦兵旦暮(迟早......

    MSA练习题及答案

    MSA测量系统分析知识要点: 目的: 1. 理解进行过程能力分析的重要性; 2. 掌握量测系统评估指数; 3. 掌握如何评估量测系统的分辨率 要点内容: 1. 为什么要进行MSA?Why?; • 我(你)......

    重力练习题及答案

    重力 一、选择题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_______________的力,这就是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_____. 3.已知......

    成语练习题及答案

    1.写出表示快的成语 看书快____________吃饭快____________ 走路快____________水流快____________ 变化快____________时间快____________ 回答快____________车速快__......

    现代汉语练习题答案

    1.第1题 下面属于象形字的是( )。 A.众 B.浆 C.羊 D.亦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第2题 下面属于会意字的是( )。 A.休 B.波 C.结 D.猫 答案:A 标......

    POWERPOINT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PowerPoint 2000演示文档的扩展名是( )。 A. .ppt B..pwt C..xls D..doc 2、在PowerPoint 2000的( )下,可以用拖动方法改变幻灯片的顺序。 A. 幻灯片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