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妙云教授报告例文《关于高考作文的评价与思考》
关于高考作文的评价与思考
选文1
多走一步
行走在黑暗无边的隧道里,多走一步,或许便能看见光亮;奔跑在长跑竞技的赛道上,多那一步,或许便已跨跃终点。在有的人看来,“多走一步”似乎渺小,微不足道,但我认为,“多走一步”并不简单,而且它很重要。
多走一步,是在对事物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的一种尝试,一种勇气。西单女孩任日丽,她并不能确定自己弹吉它、求音乐的梦想最终能否实现。但她走出了这一步,她的手抱着琴擅抖,但最终勇敢地走出家门,试着自己闯出逐梦的路。倘若她只羞涩躲在家中唱歌,而不多走出这关键的一步,又怎能放声春晚,令全国人民为她音乐才华背后的大胆勇气所折服?尽管对未来并无把握,这多走的一步让我们感受到了勇敢。
多走一步,是在明确信念中一种坚持,一份坚定。还记得北魏的孝文帝否?他要改革,遭到了北魏贵族们的一致反对,因为这伤及他们的切身利益。然而孝文帝知道,他的这个少数民族政权,只有依靠封建化、汉化才能巩固和稳定下来;只有暂时得罪贵族,才能换来更为长久的利益。他决心坚持多走一步,力排众议,坚定地迁都、改革官制、推行汉化政策,克服了各方面的阻力实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多走的这一步,换来了国泰民安、民族融合,让我们感受了明确信念中的正确坚持。
多走一步,是改变现状的一种突破、一份超越、一种追求。想必人人都知道那句熟悉的“我爸是李刚”吧?就在舆论一边倒地讨伐“官二代”的张狂中,《看天下》杂志的记者多走了一步,他去深入调查了解此事,发现说这句话的“官二代”李启铭当时不过是在陈述真实,回答交警提问,毫无摆架子、扬身份的意思。这个记者追求真相,追求真正的公平和正义,多走的这一步让他完成了对正义、公道的展示,是社会良知的彰显。
是啊,多走一步吧!“这一步”包含的种种意味,是我们应该追求、坚持的。现在的我是一名高三百日冲刺的学子,我愿意在学习生活之路上多走一步,相信这一步中,有太多太多的精彩和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选文2
多走一步
猴子的手多伸长一点,便能摘到香甜可口的果子。大象的鼻子多伸长一点,便能碰到清凉的泉水。动物如此,人亦然。在人生之路上,多走一步,便距成功更近一步。
还记得那个矮小却身手敏捷的身影吗?乒坛上的神话——邓亚萍。虽说她的球技出神入化,但这个连26个英文字母也不认识的女子在读书方面却只相当于一个小学生的水平。站在已经落后别人一大截的起点的邓亚萍,每天坚持5点钟起床,硬是把那26个字母吃进脑子。她就是这样,比别人多走一步,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在台湾的一个市场,有一盏灯一直都没有熄灭。那是一盏属于一个叫陈树菊的普通妇女的灯。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市场,将菜整理好,把坏的烂的都扔掉,所以她的菜摊生意特别好。她就是多做了这么一个小动作。多走了这么有商业道德的一步,让她的信誉更高了一个档次。她走的这一步还并不小,她将卖菜攒来的1000万台币全部捐出去,成为《时代》票选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第50名。多走一步,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遍览古今,放眼海外,有一抹亮色,有一个身影始终让我无法忘怀。双目失明的海伦,只能用心去看世界。她尝试用老师教导她的方法学习写作,写出一部部引领人们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著作。其实,她并没有义务去学习,她有理由可以让别人照顾她,养活她。但她就是凭自己的能力走出这比别人多的一步,走向属于她的光明世界。这一步,通向光明,这一步,通向希望。
多走一步,距离成功更近一步。或许,你会说,她们都是名人,当然仅仅比别人多走了一小步,却可领先别人一大段距离。但是,即使你只是比别人早起床一个小时,便比别人多了一个小时。即使你只是比别人多捡起一件垃圾,便让地球的绿色增加了面积。即使你只是比别人多走了一步,但多走了一步,就可与别人拉开差距,离成功之门更近了一步。
多走一步,便可走向海子那个宽广无边的大海,感受那春暖花开的成功的喜悦。多走一步,距离成功更进一步。多走一步,离人生的高峰更近一步。
选文3
多走一步
古代中国走得最远的四种人:商人、军人、诗人、僧人。商人谋利,军人从命,真正带有文化企图的,只有诗人与僧人。而为什么镌刻文明交流的丰碑,雕镂文明殿阁的往往是禅 2 杖而非青衫呢?因为,僧人多走了一步,这一步,走出了宗教与文人之别。
远走的诗人总能听见慈母的呼唤,春闺期盼与稚子啼哭,这总令他们在边疆回首;那些多愁的诗人尽管一心要高飞,但面对帕米尔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却总下不了决心,只能吟一声“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便作罢。
其实相比起纵贯中华东西的万里路,跨过国境去碰撞异域文明,仅仅只要多走一步,人们只是没有勇气走出国境,这可能与内向的大河文明相关,但终归是愚蠢的退缩。于是,宗教便出场了。或许玄藏、法显在国境线多走一步的时候并无过多文明献身的心愿,但他们一定有使命,并最终让他们的名字、中华的名字书写在异国史官的卷帙里,让中华的文明镌刻进释迦佛陀的经文中。在宗教使命的驱动下,无数僧人也大胆地多走了一步,甚到在此基础上又多走了几步,让中华文明的种子一直撒到死海边上。
可是,宗教就是这么奇怪,它的冥冥驱动力让人多走一步去传播文明,同时却总会不知怎的与民族主义搭上了边,多走一步,结果却是踏平一切的一步。
正如余秋雨所说:“任何一个宗教创始之初一定是有一种原始的悲剧意识,但后来却又叠加上了历史的悲剧体验。”原始的悲剧是走向宗教精神里,人性的崇高,可往往就是宗教在意识世界向外多走了一步,结果狭于意气的争斗,血流成河。
耶路撒冷是一个交缠的圣地,犹太教的“哭墙”、基督教的“苦路”在伊斯兰教“金顶清真寺”的两侧盘绕。三教鼎立,却相互固步,永不多走一步,多踏一寸。于是,文明在这里交融、休养生息。决不多走一步的智慧,成为文明共存的生存基石。多走一步的十字军践踏了乐土,多走一步的印度教引起了与佛教无止境的争斗。步,真的不能随便多走。
这一步,多走的一步,走得可真矛盾啊!其实归根到底,是行者以何种文明心理来前进。多走交流的一步,是纽带,多走征服的一步,是流血。这一步不好走,也必须走,并且要坚定地走,但切记,走,一定要以谦卑的对话姿态去走,那么,多走一步,海阔天空。
我愿以目光、脚步,乃至整个血肉之躯来多走这文明交流的一步,不是俯视着,而是仰望着。
选文4
多走一步
亲爱的孩子:
我还清晰地记得你第一次学会走路时的情境,那时你每向前多走一步,都像在我的心里敲下美妙的音符。而明天的你即将迈进十八岁的门槛,我要送你一句自你蹒跚学步起我就不住重复的话:再多走一步吧!
之所以将这句话送给年轻的你,首先是因为当跳动在你胸膛中的依然是那颗赤子之心,当连结着你的脉搏的依然是天空最纯粹的悸动,你才能坚定而勇敢地多走一步。仓央嘉措曾咏叹:“在这金光闪闪的高原上,三步两步即是天堂,可是却有许多人,因满腹心事,而走不动。”孩子,请记住,无论现实的挫折给你的心灵增添了多少负担,不要将它们带上路,理想和激情才是你惟一的行装。多走一步,需要的不仅是背负行装朝行夜宿的行走姿态,更是扑向太阳的大无畏和夸父逐日的坚定与激情。多走一步,是年轻人的专利,而年轻与年龄无关,却与心态有关。
之所以将这句话送给即将出发的你,主要是因为未来的道路注定艰难,而多走一步,往往是柳暗花明的路标,也会是绝处求生的暗号。在被焦虑和紧张撕扯着的夜晚,弗洛伊德多走了一步,向着未被开拓的精神分析之地踏出试探性的一步,使他不再是一个被失眠症困扰的可怜虫;在被病魔将身体拘留在狭小的房间时,普鲁斯特多走了一步,在似水的年华中追溯到生命的籍贯,使他不再是只离群索居的孤雁;在被残疾消解了且歌且行的生存方式之后,史铁生多走了一步,用笔丈量大地,从骆驼走向狮子,再从狮子走向孩子,于是他不再是那个命运博弈的牺牲品。亲爱的孩子,绝境不是绝对的,只要你多走一步,在困难面前再出发,一个全新的天地也可以被开拓。
曾经读过一个傻子找水的故事。在沙漠中一支旅队迷路了,同行的人在干渴难忍的状况下坚持走一步又一步。然而,在海市蜃楼误导了一次又一次之后,他们终于停下了脚步,贴在干枯的水井旁,像吮吸着断掉的脐带般汲取能量。只有他们同行中的一位傻子,比任何人都多走了一步,最终活了下来。
亲爱的孩子,你需要的,就是多走的这一步。祝生日快乐!
母亲
X年X月X日
选文5
多走一步
老王挂了电话,在房间里踱步。他的表情介乎于狂喜与紧张之间,不断地变化。前不久,老王依靠手中的权利将一块地皮判给了城南一个“有名的”豆腐渣工程小组,拟为市政厅建栋新楼。事后,他收到了500万的“红包”。刚刚那个电话,就标志着500万已经进了他的帐户了。
“我不过是比别人多走了一步”。老王安慰自己,是呀,局里很多人都有灰色收入,自己也不过就是比他们多赚了一点点罢了。但,什么时候,自己也开始贪污了呢?老王颓然地坐进沙发,点了枝烟。窗外的黑夜像野兽的大口,静待着猎物上勾。风沙沙地吹过树枝。
二十年前,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哦,当时我在那个缺水的大西北,起早贪黑,作物却都蔫在了地里。哪有现在这么快活?对,我也不过就是比村里的人多走了一步,离开那块破地方,到了城里。后来,我花了多少心血,从一个小小的搬运工到坐上了局长的宝座。十年前我又回去了,唉,那地方还是那么穷。
想到这儿,老王却有些湿了眼。他揉揉眼,抚着额头,又抽了一口烟。可是,对我而言重要的那些东西,都跑去哪里了呢?他想起回去时看到的父亲的墓。自小母亲去世后就一直撑着这个家的那个男人,如今化作了一堆白骨,在风沙里静静地沉眠。自己小时候种的那株胡杨,早已失去了生命的色彩,无力地立着。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回去过。
也从那以后,他开始拼命地踩着别人往上爬,终于高居要职。是的,他不过是又比别人多走了一步,但谁又能想象那一步里包含着多少辛酸。他叹了口气,钟声响了一下,窗外的夜,更深了。
他无力地垂下双手,又举起来,又放了下去。五年前,他和老婆离婚了,她受不了他那双手上愈来愈重的伴着甜甜血味的铜臭。他苦笑了一下,自己不过是想多走一步,为家里提供更好的生活,有错吗?妻子走时眼中满满的失望刺痛了他的麻木的灵魂。儿子还小,但双眼却盛满了鄙夷!
似是被裹着了,他眼前升起了些雾气。突然,雾气间升了一抹绿色,遥远的回忆突然飘近了。
“爸爸,这是什么?”“这是胡杨的苗。胡杨啊,是沙漠的守护神,他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他从不为失原则的事踏出一步,他只为坚持自己而一步一步地向前,即使干旱,即使痛苦„„”
老王受不了了,泪水涌泉一般溢出。他将脸埋在手里。自首吧,自首吧,这样行尸走 肉的日子,我再也不要了。过了一会儿,老王拿起外套,踩碎了一地的烟灰,走向门。打开了门,光明一下向他拥来,他坚定地,走出了一步。
选文6
多走一步
早上六点半,我提着早餐走进课室,打开灯,心情愉悦,哈哈,今天我先到。
可时间流逝,直到我做完了一套题,他才红着眼走了回来,精神似乎不大好。“嘿,哥们,今天我多走一步了。”我笑着招呼。可他只是动了动嘴角,算作笑过了。这太不正常了,若换作平时,他一定会咬牙切齿地拽我衣领,然后壮烈地宣布“小样儿偷跑,看哥追你!”不行,他似乎遇到什么麻烦了。
一天说快不快地过了,他一整天都怪怪地,做着做着题就走神了,还不时偷看我一眼,眼神很怪。大家都很忙,可他却一打铃就往宿舍钻。虽然现在多练一会儿可以比他多走一步,可想起当时我们一起在竞赛中折桂的约定,和我们平时悄悄地你追我赶的势头,我便知道我不能让兄弟独自一人吞下忧愁的秘密。
于是我追上了他,他也知道我会来,在楼下等着。“跟我来”,他只说了这么一句。因为回得早,宿舍里空空的,他从枕套里拿出一个不起眼的信封,有揉过的痕迹,上面的胶却没开过。
“这是我爸给我的,”他一不犹豫,说话便很流利,估计心中已把这话操练过无数次,“你知道的,他能找到这种关系,里面是今年竞赛的试题,他嘱咐我不要告诉任何人,但我想,起码你要知道······”
“噢,真好啊,可你要让我再想想吧。”我没让他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快速地就离开了。他没有追上来。
成功就在眼前的滋味,不知道你试过没有。那曾经发了疯去追求的向往,此刻却触手可及。可她又那样的飘渺,正如他的真实。每天睡觉前,他都会踢我的床板,问我做了几道题,我说三道,他说:“四道,你个骗子。”我答:“五道,你也是骗子。”然后两人一起笑一阵,直到对床被吵醒的家伙怒骂一句,我们便才睡去。
现在我知道我追求的是什么,从小追问宇宙之外的奥秘,在实验室相识并成为死党的我们,追求的不是那些虚假,尽管高校会如扑食般地争掠优胜者,可既然信奉的是科学,是真 实,我便没有任何理由让它染上不洁的污点。我转过头便见到了他。接着不约而同地,我们相拥大哭一场,我从未流过这么多眼泪,不知是为那即将被拒绝的诱惑,还是为年年月月来,我们所付出的努力。
“来,我们一起去厕所,把它烧了吧。”他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信封,和一个刚买来的打火机。“你就当这没发生过吧,毕竟,我要开了它,我会觉得我的生命一瞬间失去了重量。”我也站起来跟上,不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背。
第二天早上六点二十五,我发现他已经在边啃着面包边看题了。见着我,他咽下包嘿嘿一笑,“哥们,今天我多走一步啦!”我也笑着,庆幸我俩都没一步迈进那虚无。
选文7
多走一步
老师经常鼓励我们:成功就是当你认为不能坚持时再坚持一下。而套用到事业处,就是:当别人裹足不前时,多走一步。
有时,多走一步就是贪婪地索取更多。
现在余波仍未消散的次贷金融危机是由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华尔街一手炮制的,这比全球其他金融机构都领先一步,走多一步,它了解领先于别人才能获得比别人更多,它就像黑洞,吸着四面八方的财富。但这贪婪的多走一步破坏了和平发展的世界经济秩序,它这一步不仅让它亏钱无数,也让它信用尽失。
很多时候,我们总想要索取更多以求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这对上进者来说无可厚非,但我们擦亮眼睛,不被贪婪蒙蔽,多走的一步才踏实。
有时,多走一步是追求梦想的突破。
吴冠中老先生并非传统上的国画大师,因为他画的是油画,有别于传统笔墨。他感叹过如果当时在法国时画中国画生活就会好得多,但也不会有今天的“国画大师”了。是的,突破旧有束缚,在别人认为险途上勇敢地多走一步,坚定自我,需要莫大勇气。而事实上,吴冠中在油画一途上多走一步在往后日子无数次多走一步,才是取得今天成就的根本原因。
在别人断定无路可走或此路不通时,坚定多走一步,便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朝着梦想奔跑。遇到挫折不放弃,那多走一步就是敲开另一扇大门的砖,然后全力奔向梦想。
有时,多走一步是质变的起点。
环视当今社会,三十年来我们由衣不裹体,饥不裹腹到现在物质生活丰富,大学生人 数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变得真快,中国变得真好!但是,一个社会总是奔着更好,我们舆论、在网上激烈讨论中国发展现状,我们痛恨日本侵华又钦佩他们秩序井然。在这个已经良好的社会中,我们仍希望政府领导社会在素质教育和社会道德上在现有基础上多走一步,在变化迅速年代多走一步,为我们建设更好社会打下基础,作为质变起点。
多走一步,这一步可以是破坏,也可以是建设。我们擦亮眼睛,坚定自我,在成长路上坚定而正确地多走一步!
选文8
多走一步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永远停在原地。多走一步,能让我们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风景。若多走正确的一步,我们就能取得更多成功。但是,如果多走的这一步是错误的,可能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所以,我们要辨证地看待多走一步。
多走一步,或许能取得成功。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只距离成功一步。如果我们能多走一步,我们或许能“更上一层楼”,从而获得成功。电话发明者贝尔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在原有的单向电话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发明了双向电话。他多走的这一步,使得人们更容易地沟通。假如他没多走这一步,我们现在的电话也许还只能单向通话;正是他没有停留在原地,多走一步,使得人们沟通更方便,也使他名留史册。还有一个例子,我国网坛一姐李娜初出道后在国内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后来,她决心去外国进修网球技术。她的这个决定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是现在,她已向世界证明她多走的这一步是对的。她多走一步,从而实力从国家级跃升到世界级;她多走一步,从而获得更多成就;她多走一步,从而获得光明的未来。可见,多走一步,或许能取得成功。
上文说到,多走一步可能会带来成功,但这只是可能。换而言之,多走一步未必就成功,也可能会得到不好的结果。就像赌博,有时候如果没有多走一步,损失还不会太严重,但如果多走一步,往往会损失得更多。再如NBA球星艾弗森,他在76人队时能打进决赛,取得好成绩。但他想获得总冠军,所以他多走一步,转投掘金。但到了掘金后,他的成绩反而比不上以前。因为他多走了一步,使他从NBA的舞台上退下。如果他没有多走一步,可能如今他会更加辉煌。正是他的这一步,使他走向失败。所以说,多走一步也可能会导致失败。
既然多走一步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所以在这走一步前我们要充分考虑自身情况,想一下多走一步所带来的后果,从而三思后行。只有这样,我们多走一步后,才会获得更多成功。
选文9
多走一步
这一步,可能不算是什么,但是,这一步只要你去多走,那么它产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曾有一位企业家在谈到成功的经验时说道:“我就是在生活的道路上多走了一步,也许就能成功。”
多走一步,就多一份勇气。1960年,中国登山队的屈银华、刘连满、贡布等人挑战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的乔戈里峰,他们一步步地向上攀登,走到这一步时他们止住了,因为眼前就是被英国人称为“第二条不可攀越的界线”。他们几个即使穿上了钢爪也不能向前。正在这时,屈银华脱掉钢靴,赤脚踏着石间缝隙多走了一步,他的这一步带给队员的是无比的勇气,也因为这多走的一步,他们成功于明日凌晨挑战世界之巅。
多走一步,需要一份谨慎。我们未来要走的每一步都是未知数,谁都无法预测。因此,我们每多走一步,都需要多一分谨慎,前不久,“超女”王贝打算让自己在娱乐圈中更为出众,她不满于现状,决定多走一步——走向整形医院。不幸的是,她多走的这一步断送了她的生命。王贝就是缺乏一份谨慎,多走了这一步,却掉进了生命的深渊。
多走一步,靠的是一份主动。自1976年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继而2010年的云南泥石流灾害,至刚刚发生的日本8.8级大地震,所有这一切的天灾不由人,但抗灾却不由天,只要我们多走一步,更是主动地多走一步,生命的光芒将会被我们主动点燃。这一步,不仅是多走向中国人民,而是更多走向其他国家,让伸出我们一双双手„„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这句歌词常在我的耳边响起,的确,距离高考不过九十天了,许多人包括我都感觉眼前的路充满荆棘和云雾,使我们不敢向前。但是我就凭这句歌词,我决定要多走一步,因为多走了这一步,不仅说明我能直面挑战高考,更能说明在恶劣的环境下,我的钢铁般的意志不是就此被打垮。阳光还在我多走一步后等着我呢!
朋友们,这一份勇气,这一份谨慎,这一份主动,乃至你的人生各个关卡,就因您多走一步,他们便与你形影不离,跨越人生的一个个难关。
因此,面对艰难的人生,请勇敢地多走一步!选文10
多走一步
人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一步有时并不意味着什么,轻如鸿毛;一步,有时重于泰山。有位企业家谈及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认为他的成功就是多走了一步。但有时候,多走一步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所以面对人生是否多走一步,需要我们认真思索。
人们时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多走一步或许会得到更意外的收获。著名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大学二年级毅然从哈佛退学,转向计算机软件行业,最终创立微软公司。走上了成功之路。想想看,如果没有盖茨当初这一步,或许世界就没有微软了,那么,人生需要我们多走一步,像“子弹飞”中所说,“走出个虎虎生威”。
刘翔从跳高转到跨栏,成为世人瞩目的冠军。在北京奥运会上退赛,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发挥。李连杰在印尼的海啸中拉着非亲非故的小保姆,赢得世人的广泛赞扬。董思阳因家族生意失败挣扎,最终选择继续坚持下去,从而在21岁便成为身家过亿的女企业家。他们都是因为多走了一步,走出了成功之路,走出了希望人生„„
多走一步,如果走错了一步,则变得“一失足成千古恨”。有时,一步可以毁灭一生。文强因贪恋钱财最后死于人民的枪下;李刚之子李启铭仗势欺人,还大言不惭地说:“我爸是李刚。”最终踏上了监狱之路;胡斌开车撞人还找替身免罪,最终难逃法网。走错了这一步,走毁了这一生。
从古至今,走多一步而成千古恨的事还少吗?项羽在鸿门宴上未杀刘邦,正因为多走了这一步,最后落得自刎乌江的惨剧。如今呢,刚刚发生的日本大地震,说是天灾,实是人祸。正因为人类多走了“自以为是”这一步,多走了人定胜天这一步,对大自然无情破坏,大自然开始反抗,开始报复了,让地震埋去这些脚步,让海水冲平这些脚印,让人类后悔多走的这一步!
还有八十多天的时间,我们即将迈进高考考场,攀登人生的高峰,在这八十多天里。我们可以把握自己,走多一步,走向希望的未来。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更需要我们小心自己的每一步,必要时毅然跨出,必要时稳住脚步,每一步都要倾注心思和汗水。多走一步,走好这一步,迈向成功!
第二篇:陈妙云老师——高考作文指导(精选)
陈妙云老师——高考作文指导
一、高考作文写作过程:
(一)审题阶段 ——对题意的理解正确
(二)构思阶段 ——对题意的转换切题。
构思阶段必须做的事:
1、明确预备写什么材料。
2、明确写这些材料的意图。
3、敲定中心思想是否与题意切合。
4、形成大概的段落结构。(对好学生的要求)
一定要写出中心思想
这一阶段用10~15分钟
(三)表达阶段 ——对中心思想把握清楚。
由始至终把握住中心思想。这一阶段用时30~45分钟
(四)修改阶段——有修改的时间、习惯和能力。
假如还有时间那么就对文章进行修改。
高考的时间安排平均为 1分钟/1分
二、例文讲解
1、正面例子
例1:
我是天使
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着我:“安琪,你是天使!”
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
“我希望我的安琪能像天使一样,美好!”妈妈的日记中写道。我擦干泪水,妈妈希望我成为天使,像天使一样,那么我就要做一个天使,即使我不是,但我会很努力。但,天使是什么样的呢?
像妈妈那样的吧!
于是,我留长长的头发,梳得很美。穿长长的白裙子,步履轻盈。说话甜丝丝的,动作也很轻柔。看着镜中的自己,原来我和妈妈长得很像。但是我的心对我说:“你只是看起来像天使,只是看起来很美好,但你不是!”
怎样才是天使?我问心中的自己,但没有回答。也许是真正的美好吧,我又想,于是去寻找真正的美好。
我开始学着像妈妈那样微笑,很暖和,很舒心。我学着把这样的微笑送给每一个人,无论是贫富、贵贱、老弱病残。也许是世界需要这样的微笑,也许是我,我的心一天天变得透明轻盈。世界很美好,微笑般美好,但我不是天使。我和我的心经常对话,怎样才能成为那个心中的天使,心灵总没有明确的回答,但我在努力!
直到有一天,我拿着妈妈留下的志愿者服务卡来到“童之家”。我似乎感觉到我将要在这儿插上我的羽翼。
这儿的孤儿、智障儿很可怜,但我为他们做事情却感到很幸福。虽然仅仅是清理房间,教他们读写画画,陪他们玩游戏。看着他们单纯的笑,我觉得,他们是天使,我也是!
“天使姐姐,你跟我一起玩吧!”低下头,一个天使般的小妹妹对着我笑,“你很善良!”这是最好的赞赏。
“哗!”我的羽翼张开了!原来善良与真诚才是天使的一双羽翼。我想起了妈妈。
原来她一直希望我善良、真诚,像天使一样美好!
我懂了,也做到了。
我是天使,很美好。
【点评】
这份考卷很好地把握住题目中心词的本义及引申义:漂亮善良的妈妈是天使,纯朴真诚的孤儿是天使,而乐于奉献爱心的“我”也是天使。形象丰满,寓意深刻。题中的“雕琢”是一种比喻,与材料中雕刻石像的语境相关。这份考卷将“雕琢”具化为解读“天使”真义、涵养天使情怀、践行天使人格的过程。全文不涉雕琢二字,却充分演绎“雕琢”真谛。审题立意,高下立见。此外,本文构思精巧,伏笔呼应,曲折有致。语言也朴素含蓄。如“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等文句都有很强的表现力。不足之处是:有个别错别字(已经作了修改),有些地方文字表述还显得稚嫩。(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一平)
这是一篇满分作文。理由如下:
①对话题理解相当正确。
把题目空泛的天使定义为具有真、善、美的人。作者知道天使是柔性的,是美的,文中指代了三种天使:妈妈,很美,是女性;我,妆扮美,心地善良,也是女性;孤儿院的孩子,代表了真,是一种纯美。文章的主题深邃,具有张力。
对“雕琢”理解正确。“雕琢”有渐变性,而文中的“我”是一步步成长。
②构思阶段
文章对怎样雕琢与怎样达到真、善、美的转换切题,由学妈妈妆扮,到学妈妈微笑,最后学妈妈做义工,由表及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天使。
③表达阶段
全文没有离开“心中的天使”,句句得分,字字得体。
过渡成功,采取由表及里的结构。
能巧妙点题:
“看着他们单纯的笑,我觉得,他们是天使,我也是!”
“原来她一直希望我善良、真诚,像天使一样美好!我懂了,也做到了。
我是天使,很美好。”
文章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用自己清淡的语言成功地讲述了一个故事,成功地表达了中心。
2.反面例子
例2:
雕刻家——天使的化身
一位雕刻家曾经说过:“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的确,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好的雕刻家,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我们搬来了天使们,不应该说,他们就是天使。
丛飞,一百八十七个孩子的爸爸,一个歌唱艺术者,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一个让人相信真爱的人,一个让亿万中国人感动的人。从资助第一个孩子到被病缠身,他为孩子们付出了所有的爱,这爱,正是他向生命索取的。
他,是慈样天使。
邰丽华,一个聋哑舞蹈家,唯一个登上世界两大艺术殿堂的中国人。童年时病魔夺去了她倾听世界的能力,但她投有气馁。父亲的一双舞蹈鞋改变了她的心灵和未来,“千手观音”,这个让亿万中国人为之感动的节目就是最好的证实。
她,是顽强天使。
魏青刚,一名平凡的打工者,平凡的在人群找不着的一个人,但他,就凭着一个信念,在惊涛骇浪中三进三出,是他,让社会的人相信见义勇为的存在。见义勇为,就是他的救险的信念。他,是勇敢天使。
赵春燕,一个平凡的山村医生.一声“燕子”,叫醒了大山里人们的感动,她让中国人为之骄傲.村里哪家人有病,她第一个赶到,即使没钱付医费,她也热忱的工作,就她,就如一只燕子,带爱飞过了千家万户。
她,是爱心天使。
白礼芳,一个靠踩三轮车为生的老人,个扶养了几个流浪儿童的“慈父”,一个用三轮车满载出爱和幸福的天使。他,为了孩子省吃俭用;他,为了孩子
顾旁人的白眼。
他,是慈爱天使。
洪战辉,一个女孩的哥哥,一个为了一声“哥哥”而坚持奋斗的男子汉、大丈夫。他,发扬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以那宽大的肩冶挑起了常难以想像的担子,他,是真真男子汉也!他,是亲情天使。
天使,并不像《圣经》中所说的那么飘渺。
天使,并不像神话中那么可望而不可及。
天使,就在我们身旁。
天使,就是雕刻家;雕刻家,就是天使。雕刻家用独特的力量化身天使;天使以“泛灵之力”感化雕刻家„„
每当有月的夜里,我的思想就会起身,随着清风明月去追溯天使的国度·····
此文一审为58分,后经复查,最终被判18分。
原因如下:
在审题方面对题意理解不正确,首先表现在题目,是对话题的错误引申。且在文中,又多次强调“雕刻家是天使”。
在构思方面对天使的理解是错误的,文中写到丛飞是慈爱的天使,邰丽华是顽强的天使,洪战辉是亲情的天使。文中的天使并没有指向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在表达方面不是根据话题写丛飞,而仅是把颁奖词默写一遍。而且在文章中没有提及“雕琢”。
高考作文怎样得高分?未跨过高考门槛的同学,可能都在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
高考作文得高分,除了需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外,还需极佳的应试能力。有的同学,平时作文写得不错,可一到考试时,就大失水准。有的同学,平时作文写得不怎么样,可考试时却爆出了冷门。这其中就有应试能力的原因。因此,我们不妨探讨一下高考作文的应试策略,并以此来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这一期,我们先来探讨高考作文的审题策略问题。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第一条就是“切合题意”。凡应试作文,审题是第一关键策略。审题达到“切合题意”的要求,才有可能得高分。怎样才能切合题意呢?其具体的策略和审题步骤如下:
一、读准材料和题目要求
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等等,常常在作文题里有一段材料(或文字,或漫画)。审题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就是务必要把作文题里的材料和题目要求读准。
读准材料和题目要求并不难,注意整体把握和沿着作文题里的提示语去理解,便很容易读准。所谓整体把握,指的是要从材料的主体意义去把握,领会材料最主要的意义,不能只抓只言片语,而不顾全局。例如,2004年的作文题,其材料谈的是语言沟通不成功,导致冯妇葬身火海,整体上要求谈语言与沟通的关系。因此,离开语言去谈沟通,或离开沟通去谈语言,都没能整体把握材料意义和题目要求。很多作文题里有提示语帮助您去准确把握材料和题目要求,你要善于利用提示语。例如,2004年的作文题里提示:“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这是对材料理解的提示,下面这一句则是对作文内容的提示:“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本来,读准材料和题目并不难。可是,每年高考“切合题意”的文章却不多。究其原因,不是阅读和理解水平的影响,而是受应试心理因素的影响。影响审题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1.焦急不冷静。不少同学是边读材料边想自己该写什么,一心二用,导致读得不细不准。更有些同学一读材料就慌,害怕不好写,害怕写不好,杂念一大堆,无法冷静地去读。连材料说的是什么都读不清楚,又怎能理解得准确呢?
2.押题对应。有的同学审题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对材料的整体把握,没想到要对材料进行客观理解,只盯着与自己押着的题有关的字眼,主观地“对号入座”。例如,2000年的高考作文题,对材料和作文题的整体把握,应该很容易准确理解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提示语也一而再地提醒“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然而,那年却有将近五分之一的考生在“创新”上写文章,原因就是那一年,社会的热门话题就是“创新”。所以,考生猜题押题在“创新”上,看到材料里有“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这一句,便迅速“对号入座”,将早已准备好的“创新”文章押了上去。这种“押题对应”的应试方法,年年都害了不少考生。我们在阅卷时常替这类考生惋惜。从作文反映出来的水平看,如果他不押题,好好地审题,写出来的应试作文,远不止这个分数。
3.“创新”极端化。不少老师、不少文章都强调创新意识,强调文章要有新意。这是对的。然而,有些同学错误地理解这个意思,以为凡文章反方向写才有新意,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不但没有新意,还不“切合题意”。例如,2004年的高考作文题,材料和提示语明明说的是“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可有的考生偏故意反着说“影响不大”,甚至“毫无影响”。既然语言对沟通毫无影响,那么,文章主要篇幅谈的必然是别的方式的沟通。这样的文章,话题就不是“语言与沟通”,而仅仅是“沟通”,或者是“……与沟通”了。可见,不从材料和题目要求的整体理解去审题,而片面去追求另类出格,极不可取。再说,对于可正反方向立论的文章有特别的鼓励,从来没有被认为反方向的比正方向的好,关键是“切合题意”就好。
纵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考作文想得高分,审题很关键,“切合题意”是高分的前提。那么,何为“切合题意”?“切合题意”指的是对作文材料和作文题目要求的整体、客观而准确的理解。
二、确定一个角度
高考作文一般要求800字左右,在这有限的篇幅里,角度宜集中,这样才能写得具体深刻,具体深刻的文章才能得高分。所以,审题的第二步,就要考虑自己的文章从什么角度去写。例如,“语言与沟通”这个话题,可以从“语言是沟通的首要工具”这一角度去谈,可以从“怎样加强语言沟通”去谈,可以从广东方言的特点去展开话题,可以从中国主办2008年奥运会谈“语言与沟通”的话题,等等。
一般来说,每一个话题,都可以从原因、办法、对象、背景、历史这五个角度去写文章。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最好只写一个角度,切忌东拉西扯。
有的考生没有“角度”意识,生怕不全面,面面俱到,浅而杂乱,吃力不讨好;有的考生,生怕写不够字数,围绕着话题东拉拉西扯扯,只求不跑题,凑字数;有的考生写文章,毫无头绪,边写边想,想到什么写什么。这都是造成作文低分的原因。
请记住,角度集中,才能得高分。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高考评卷作文题题长
第三篇:zy0009广东高考作文分析(2010 陈妙云)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妙云
一、对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的解读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第24题是一道由导语引出标题的作文题,导语的第一句话提示了谁和谁为邻,你和我为邻;紧接着提示了“你我为邻”后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你依存着我,我也依存着你,导语的第二句话提示了“你”的两种形态,其一是“有形”的你,其二是“无形”的你,所谓“有形”的你,可以理解为 实指的“你”,看得见,摸得着的某个人、某个物、某个景例如同桌小李、邻居阿芳、故乡的榕树、捕获的野猪„„所谓“无形”的你,可以理解为虚指的“你”,如集体概念的人(文明人);集体概念的物(书籍);抽象的某种精神、某种意念、某种追求(和谐、诚信、宁静致远)„„导语的第三句话提示了“选择”的思路,怎样选邻?为什么选“你”为邻?等等,题干中没有限定导语与标题的关系,所以,导语只是提示而不是要求,这样,考生既可以循着导语的提示应试作文,也可以离开导语写作,只需符合标题的题意即可,标题“与你为邻”,这是一个无主句,谁与你为邻?标题没有限定,考生可以有三种选择:(1)不考虑主语;(2)补充“我”为主语;(3)补充“某”为主语,“与你”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层面的意思是“你”可以置换为有形的或无形的,第二个层面的意思是被置换后的“你”,在行文过程中必须回到“你”的位置,不能变为“与他为邻”,因为标题“与你为邻”,强调了“与”的距离很近,“与他为邻”跟“与你为邻”显然有区别,其“为邻”之间的密切度是不同的,“邻”的本义指住处接近的人家(邻居)和位置接近(邻近),将一切随意视为“邻”不符合题意,如把父母太妻、感情、心灵、生活等视为邻,违反常识
二、2010年考生应试作文的亮点
2010年的高考写作题,审题难度比往年略有提高,做到符合题意需要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你为邻》这条标题,限定了符合题意需做到全文在“与你为邻”的框架内写作;所写的“你”“为邻”正确;所写的“你”在“与你”的位置上,大约50%的考生能达到以上三点要求,写出了符台题意的文章,跳出应试的习惯思维,表现出创造性思堆的文章得高分,如有位考生以动物为抒发者,谈人类与自然为邻的看法,针砭了人类不善待动物,破坏生态、污染空气等行为,颇有创意,“孟母三迁”这个家喻户晓的典故,被有创意的考生改编为符合题意、立意深刻充满现代气息、生动有趣的故事,观察自然,关注社会,写出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的文章,被公认为优秀文章,有学生选“与低碳”为邻,写自己家里的“低碳”细节,少开空调,风扇转低档,不用纸杯,客厅摆文竹,厕所放芦荟„„ 一段段精美的细节描写,不但具体地展示了“低碳”,而且凸显了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能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以及细描的表达能力,还有学生写与外来务工者为邻,紧扣着“你我为邻,相互依存”的提示,抒写了外来务工者对城市建设的贡献,抒发了城市人对外来务工者的感激、理解与同情,写得情真意切,颇为感人,也有学生写与日本为邻,以崭新的文化视野,写出了相互学习,用自己的优秀文化成果与开放的心态实行文化交流,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还有考生针砭了当下城市邻里间的冷漠与防备,钢筋水泥将一户户人家“包裹”得严严密密,见面不打招呼,老死不相往来,弄得邻里若天涯,呼吁你我为邻,相互关爱,和谐相处,当然,也有学生写和谐小区通过网站论坛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传递着温情和建议,邻里不一定认识,但心却很近,的大旗引导中学作文教学的重点要在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水平、表达水平上多加训练,整津提高,我们坚信,高考作文强有力的反拨作用下,中学作文教学一定会向前发展,以“选择”为角度的文章,将“选”的理由或原因写深写透了,就是好文章,将被选为邻的有形或无形的“你“对我的影响写具体了,也是好文章,如不少同学选书为邻,有位同学以自己的成长为主线,写了童年期,父母为我选童话为邻,因为有了这些多姿多彩的故事,使我童年充满了乐趣。与白雪公主为邻,学到了善良,与灰姑娘为邻,学会了勤劳,青少年期,我喜欢与名著为邻,在《汤姆叔叔的小屋》认识到美国曾经的奴隶制度多么可恶!在《哈姆雷特》中,认识到仇恨可以带来如此多的灾难。在《简爱》中,认识自尊和自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现在,已经成人的我常以关注社会、反映时事的书为邻,《货币战争》令我对现今世界经济有了初步认识。《驻京办主任》让我对“驻京办”这个陌生的部门有所了解,也让我对后来撤销驻京办有了思考的参照,《常识》让我从梁文道的角度去窥探、认识社会中种种被忽略的”常识“。因为与你为邻,我对自己曾经习以为常的身边事有了独立的思考,令成年的我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不再只是顾影自怜„„像这样的文章,写出了“我”与书的真实的依存关系,具体地写出书对“我”的影响,我与书为邻的情愫就显得真挚感人。这篇文章还十分可贵地体现出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能力,丰富的符合题意的文章内容,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源自他的确是与书为邻的。
写记叔文,所写的是“为邻“的事,把事写得有波澜或生动感人,所叙的事能裹现出作者对“与你为邻”的深刻体会或某种看法的,就是好的记叙文。例如,有位考生写备考住家里,深夜了,邻居还高谈阔论,对门婴儿还在哭啼,我被吵得烦躁生气,想找邻居来骂,可妈妈对我只谈邻居的不容易,对邻居依然客气温情,当邻居知道我即将高考后。又送鸡蛋又送鼓励,夜晚不再吵嚷。我从母亲与邻里的相处中,感悟出相互依存才能和谐的“为邻“之道。这样的记叙文,表现出考生对身边平常事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也体现出这位考生把握题意的能力,以及根据题意虚构故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往年相比较,今年写记叙文的明显多了。
根据“与你”的要求,不少考生很聪明地采用书信体,将“为邻”的亲密关系,凸显得十分出彩。如动物协会写给人类的信,尽管内容是批评的,但句句是掏心窝的话,表现出“你我”真好,才会作深度交流,又如网站发帖,帖帖都是“咱们”与“你”的热乎,与日本为邻的书信,称谓写“尊敬的日本”,落款是“真诚的邻居中国”,这些细微处的用意,抒发着你我为邻的亲密情感。那些写抒情散文的文章,采用第二人称呼告的修辞手法,将“你我为邻”抒写得情真意切,共鸣性强,有一篇与外来务工者为邻的文章,开篇第一句如此写道:“你等等,我有话想对您说,”接着写的是外来务工者的隔膜:“你迟疑地停下脚步,用惊奇的耳光打量着我,是的,我喊的就是你,我亲爱的农民工兄弟,虽然你我为邻已久,但我知道你并不习惯被我这样的城市人关注。请恕我冒昧,请你听我真心实意地讲完这番话,”这“你我”之间的关系写得多么真实,情抒得多么真切!
三、2010年考生应试作文的问题
(一)缺乏真情实感
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忽视“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忽视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忽视创作性思维的呈现,观点陈旧、材料陈旧、模板陈目。
最近几年考过的作文题,成为了今年约50%的考生重复的话语,如爱、善良、感恩、坚强、勇敢、责任、和谐等,是那些不敢独立思考的学生所选择的“邻”,以往别人常写的李白、陶渊明、项羽、马云、丛飞、陈玉蓉等材料被不约而同地选用,像这样的文段,便缺乏真情实感:
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德人格为邻,在你身陷世俗时,却不同流合污。陶渊明归隐田园,正因他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才使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性情豪迈,正因为他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才使他写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伟大
诗句。由此可见,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与你相互依存,息息相关。所以,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可以让你“出淤泥而不染”。
这段议论,写的是陶渊明与谁为邻,李白与谁为邻,虽然也写到了考生自己为什么要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但写的不是自己的生活与体验,对“与你为邻”的思考,也不过是浅尝辄止的告知几句而已,写不出时代的意义,更显示不出这是在2l世纪谈论21世纪的“为邻”之道之感。这样的文章,缺乏交流意识,只停在“告知”的层面“答题”,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实质是缺乏交流价值的文章,不可能是好文章,(二)缺乏常识,错将“你”为邻
邻,指的是邻居或邻近的意思,对于高中生来说,这只是个相当普通的常识,但是,令人弄不明白的是,居然还会有考生不知道何为“邻”!有将父(母)视为邻,有将夫(妻)视为邻;还有将感情、心灵、生命,生活也视为邻,为什么常识如此缺失?文本里出现的这些常识性的笑话,是不是该引起我们对文本外的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思考,而不少学生将和谐、诚信、坚强这些品格视为“邻”而不觉牵强,这除了上文指出的观点陈旧的问题以外,还表明考生的思维不严谨,也还有对“邻”的理解过于宽泛的问题。从严谨方面论,将诚信视为邻的人,他就没打算具有诚信的品格,“为邻”二字,考出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逻辑思维能力弱的问题,考生随意视一切为“邻”,除了对“邻”的概念过于宽泛之外,也表现出考生对导语中关于“你”的有形无形的提示囫囵吞枣,似懂非懂。而没懂就乱写的学问态度,就不仅是逻辑思维的同题,还包括了审题水平与阅读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问题。
(三)拉开距离,“与你”变“与他“
为什么说,“与你为邻”这条标题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为这个标题的玄关正在“与你”这两字里,逻辑思维水平高的考生,自然能领会“与你”包括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但逻辑思维一般的考生,只能领会到第一层的意思,将 “你”置换为有形的或无形的便了事,压根没想到还有第二层的意思。这第二层的意思,是置换后的“你”,必须回到“你”的位置,我是与“你”为邻,不是“与他”为邻,“与你”跟“与他”在关系的空间距离是不同的,结果不少考生意识不到“与你”跟“与他”的区别,写起来一会儿“与你”一会儿“与他”,有的全文“与他”而浑然不觉,例如,下面一段便是“与他”为邻:
音乐,是一位爱玩的大姐姐,她常常牵着我小手畅游这缤纷的世界。
“十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她告诉幼年的我不能让坏人进自己屋子,要懂得保护自己。“世上只有妈妈好”她告诉我,妈妈是世上最爱我的人,我们要孝敬妈妈,珍惜妈妈的爱。童年的我,常常爱和音乐这位姐姐呆在一起,沉浸在我们自己的小世界之中,用美好的心灵逐步认知这个世界。是她,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告诉了是非„„
审题需要思维,写作需要思维,平时缺乏思维培养的考生,就对付不了《与你为邻》
(四)丢三落四,“与你为邻”只写“邻”
这也是思维能力的问题,思维松散的考生,写的不是“为邻”,而是“邻”。“与你为邻”被改为“我的邻”,于是写“我的邻桌”、“我的邻居”、“我的老师”、“我的朋友” „„请看下文:
还记得你第一次讲课时的风采,毫不紧张也无怯意,介绍完自己后便自顾着讲了个笑话,然后满心期待地望着大家——我们都笑了,不是因为那笑话有多好笑,而是你那滑稽的表情感染了大家,是的,就像个大朋友。
你的每堂课,气氛都很活跃,即使所讲的内容有多枯燥,却总能被你独特的构思化“腐朽”为神奇。永远无法忘记你说“做题就像吃饭一样,很容易”时的自信;永远无法忘记你永远无法忘记你讲函数时举用各种动物例子时的幽默;永远无法忘记那“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相互陪伴,永不相交”时的浪漫,那些时光,多么快乐啊。
是的,你没有其他老师的严肃,但你同样怀有一颗热忱之心,对待数学你从不马虎,也有自己的方式。记得有次突击检查作业,很多人没做,你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发雷霆,而是以诙谐的语气说:“我们班的作业为三种,一种是“金玉满堂”,一种是“参差不齐”,另一种是‘白马王子’型”。而我们这些没做的,便在大家的嘲笑声中涨红了脸,从心底里佩服你,暗暗发誓不再让你失望。
印象中的你也不是没有发怒的时候,有一次我在测验中用了计算器,当时学校三令五申说禁止使月,于是,你很生气的把我叫到办公室,“臭”骂了一顿,并要求我每次考试不能低于 120分。虽然你没说但我知道,你对我期望很大,所以才会如此生气。我无法忘记你那头发都竖起,眼睛瞪得老大,语无伦次时的神态,那恐怕只有父亲般的人才做得到吧。
学习外,你也是个挺会玩的人,打球,打游戏几乎样样部行,常与我们结伴而“行”,真是个益友啊。
与你相邻两年,我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老师其实不是兵,而是良师、益友、严父——你的写照,这篇文章写的不是我怎样与老师为邻,或我为什么愿意与老师为邻,而是离开“为邻”写我喜欢的数学老师,思维偏离题意,人物写得好也不可能高分。
(五)若即着离,随心所欲换话题
这类作文,离不开对一篇熟悉的文章的依赖,不敢大胆地面对标题,不敢重新构思,不敢重新表达,结果只有过渡语是符合题意的,过渡后的文段是旧文段,与题意不符,所以若即若离。若即若离的文章,肯定不会得高分,而从过渡语看,这类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般在中等,如果不套作,平时好好练写作,应该可以写出比若即若离的套作文高分的作文,是“依赖”把潜力封锁了
下面是一篇若即若离的“代表作”:
“邻”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啊。它或是我们的快活之源,或是我们的成长之源,或是我们的痛苦之源。其实“邻”本不坏,就只在你跟谁为“邻”了。
孟母可以为自己儿子的健康成长而三迁,那么正处于青春正茂时的我们呢?“暴走妈妈”为了能捐出自己的肝救自己心爱的子女,不惜日行千里,累了,痛了,脚上磨出泡泡了,仍坚强地笑着,为消除自己的脂肪肝,朝着子女幸福的明天笑着走下去,并一直笑到最后——脂肪肝消失了。这个爱的奇迹,是终被“暴走妈妈”通过坚强而创造。面对日益险阻社会环境的我么,不正也需要这种精神吗?坚强,我要与你为邻。
诚信,我与你为邻!
著名企业海尔,因为诚信而闻名于世。为了诚信,它不惜亲自毁掉自己生产的一批不及格的电冰箱,面对“割子”之痛,它毫不放松,毅然举起诚信的大锤,把有损信誉的一切打破忙,最终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并且使生产蒸蒸日上,成为祖国的骄傲。面对日益险阻社会环境的我们,不正也需要这种精神吗?诚信,我要你为邻!
爱心,我与你为邻!
还记得牛玉儒吗?那个默默无闻燃烧奉献着自己的农村教师一直让我们难以忘怀,他用自己的汗水为孩子们灌溉着明天的希望,他用自己的一声声苦口婆心的教导为孩子们插上通向明天的翅膀,没有城市的华丽多彩,他乐于与田园山水为伴,没有富裕的收入,他乐于与贫困相争,他是爱心的传播者。处于当今冷漠世界的我们,不正也需要这种精神吗?打破人们内心的冷漠和空虚,爱心,我要与你为伴!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我们为拥有各种品质而“迁”,与诚信、坚强、爱心为邻,让我们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吧!
我愿与“你”为邻!
这篇文章.第4、6、8三个自然段离开“与你为邻”。去论诚信、坚强、爱心。一篇“与
你为邻”的文章.转移了三次话题.其问插入“与你为邻“的过渡语,离多即少,套作了一篇三等水平的作文。
(六)戴帽穿靴玩忽悠
这类作文,只在考场上开头(戴帽)和结尾(穿靴),然后在其间插人一篇准备好的文章.不管它与题意符合与否.只盼能碰上一位只看开头结尾就打分的阅卷老师。这是投机取巧的应试,应坚决抵制。
下面是一篇“穿靴戴帽“的“代表作”:
与你为邻
我的老邻居为什么你老跟跟着我呢?因为你无法回避:我的老邻居为什么我会想你呢?因为我们相依存:我的老邻居为什么我不见你,而我却感觉到你的存在呢?因为你是无形的。我的老邻居是谁?他就是责任。
面对责任这一个方面每一个人对这一个问题在不同情况都会有不同的选择,也会成为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而责任是我们不可缺少的。
家庭需要有责任。“暴走妈妈”大家也都应该听说过吧?她就是湖北的一个传说。陈玉蓉,一个普通的一个家庭主妇,但是.她却给我们一个不一般的奇迹.在得知自己孙子有病的时候,她并没有打算逃避责任,而是坚持每天做运动在极短时间内把脂肪减了下来,成功
救活了自己的孙子,她告诉我们不可无责任。
社会需要有责任。相信大家也听过一个叫做小亮的小伙子吧?没错!他就是那一个抢车扔抢钱犯的那一个英雄.郭小亮壳为什么会做出自如此勇敢的行为呢?只因为他有对社会的一份责任,见义勇为,乐于助人,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人的冷漠是最可怕,但社会对人的冷漠也不容忽视,深圳富士康的“11连跳”就给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在僵硬的工厂r制度下,每一个人都很冷漠,没有感情,日复一日的工作,导致有某些人受不住了,而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解脱,社会各阶层是不是应该多给这一些人关爱呢?这告诉我们责任是对他人最好的礼物。
国家需要有责任,我们常听说“好官不易做”。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做一个好官很容易,只需要做一些对人民群众有负责的事就可以。而小岗村三按红印挽留沈浩就是这样。沈浩为小岗村做的只是一些普通官员都会做的事,但是,为什么会那么得到小岗村民的爱护呢?就是他不怕麻烦,只为村民办实事,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对人民负责。他的责任跟“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他告诉我们责任很重要。
说到责任这一个老邻居啊!我真的很需要他。因为他可以使我感到有一股无形力量支持我,使我们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与你作为邻居我很光荣。
“奇文共赏”看开头.:三个排比句,将导语大意重复了一遍.花里胡哨.忽悠阅卷老师眼球。首段完了。一篇论责任的文章和盘托出,结尾再绕着“与你为邻”说几句。如此忽悠应试.可恶!
(七)写人记事欠精彩
写人记事欠精彩,主要原因是平常记叙文写得少,对记叙文文体特征及其写作基本要求掌握不好,记叙文写作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①所写的事与“为邻”无关,②所写的事不生动(没波澜、没细节、没场面),③所写的人或事没表现“与你为邻”的思想。下面是能反映以上三面问题的“代表作”:
与你为邻
在这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直与同学和老师在一起,也与知识、人生道理在一起,虽然有时相处融洽,但有时怎么都会有一点小的磨擦和碰撞,但在这十几年里,它们一直在你的左右,恰似邻居一样,互相帮助,相互依存。同学、老师,与你为邻,让我受益匪浅。知识与做人时刻与你为邻,让我学会成熟,让我懂事,与你为邻,让我无论在有形中,还是
在无形中,都受到你们的‘“照顾”与“关怀”。
在与同学、老师一起时,也不会与知识与做人分离,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和几十同学在教室玩耍,当我们玩得兴高米烈的时候,我们中有一个同学提议说要踢足球,其它人也一时头脑发热地赞成了他的提议,于是便在教室内踢起了足球。随着放学铃声的响起,有很多同学都走出教室,自觉地回哝了,只剩下我们几个在教室踢球的同学,我们几个看见教室空无几人,就更加大胆地玩了起来,随着“铛”的一声,突然惊呆起来,随后,最快回复意识的同学出了一个主意,说:“我们瑞立刻回家,对谁也不要说这件事是我们做的”。我们听了,没有意见。就跑出了教室,回家了。第二天,班班主任老师问到的是谁把玻璃窗打破的,全班同学鸦雀无声,随后班主任就女发雷霆,骂了几句就回办公室去了。当时,我们以为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了。但还没过一天,班主任老师就把我们那天那几个踢足球的同学叫了出去,我们当时一致认为要好好地跟班主任认错,但班主任还是不能原谅我们,他说道“你们虽然向我认了错,但是这是事发的第三天,当时我问全班谁把玻璃窗打破的,没人认错,是要到了我把真相搞清,把你们几十揪出来,你们才敢认错,你们个个都是男子汉大丈夫,难道做错了事就不敢承担责任,虽然知错能改是好事,但你们却做不了一个敢去面对困难的人,不敢承担责任,”听完班主任这番话后,我们个个都发发誓会痛改前非,做一个敢于面对困难,敢干承担责任的人。
所以,与同学、老师为邻是我们荣幸,与知识与人生道理为邻是我们的需要,与你为邻,令我受益匪浅,令我满意感激。
与你为邻,令我终生受益,谢谢同学、老师,以及带给我的知识与做人道理,谢谢。
四、对今后写作教学的建议
今年的考生应试作文反馈的状况,让我们坚信,只有好好教写作,才能让考生具有从容应试的能力,课标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个含义,指出写作教学的任务包括三方面,首先是教“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方式,”其二,是教学生“认为世界、认识自我”。这实质的教学生思想。其三,是教学生“创造性表述”,这实质的是教思维。
扎扎实实教学生学习“表达和交流的方式”、好好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思想”、好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三教都落实了,就称得上好好写作了!
第四篇:陈妙云—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第一篇】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妙云
一、作文题型分析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题型,与2012年的作文题型基本相同,依然采用“材料引„„”的题型。
但2013年的作文题与2012年的作文题略有变化,其不同处有:①2013年“材料”引出的是“写作要求”,而2012年“材料”引出的是“写作范围”;②2013年的作文题没有了“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及“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的范围设定,而提出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的写作要求。
从审题的难易度作比较,2013年的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考生对其阅读与理解难度低,审题明显比2012年的作文题容易。“材料引„„”这种作文题型,有效地弥补了以往命题“限制过于宽泛”的缺陷,较好地抑制了套作、抄袭和模式化写作等不良的应试行为。但是,“材料引„„”这种作文题型,又客观存在着考生不能直接进入写作或可能受阅读影响而不能正常发挥写作水平的问题。降低阅读和理解材料的难度,让考生既受“范围”限制,又能尽快进入写作,这是“材料引„„”题型最理想的命题效果。可以说,2013年的作文题比2012年的作文题显得更为成熟。
2013年的作文题取消了“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及“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的范围设定,这很可能是有意避免大多数考生因没有捐助和受捐助的亲身经历而无法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感悟”。2013年作文题提出“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与含意的范围”的写作要求,其写作范围实际上是被进一步限制了。因为“含意”是指“所包含的意思”,考生只能在“材料”的“内容”和“材料”所包含的“意思”范围内写作,而不能由“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而引申出相关的“含义”话题。从对材料的把握方面论,2013的作文题比2012年的作文题“在材料的内容与含意的范围内”提供给考生自选角度还是不少的。
二、材料内容与含意分析
整体理解2013年作文题“材料”的内容,主要说的是捐助与接收捐助的问题。具体的内容有:
1、富翁捐助贫困家庭;
2、家庭一感激地高兴地接收捐助;
3、家庭二犹豫着接受捐助;
4、家庭三感谢富翁好意,但拒绝施舍。
2013年作文题“材料”的“含意”有:
1、慈善
(1)富翁捐助贫困家庭,是一种善举,没有恶意。
(2)慈善不仅仅是扶贫,更重要的本质是传递爱心。
(3)接受慈善,不仅接受捐助,而且接受爱心。
(4)感激慈善就是释放爱心,回报慈善更是扩大和传递了爱。
(5)慈善要讲究方式,讲究智慧,才能把爱意传递。
2、接受捐助的心态
心态一:受之无报。如家庭一,这种心态源自于他们认为捐助是无偿的,感激即可。心态二:受之必还。如家庭二,这种心态源自他们认为无论捐助者有无要求偿还,受助者都应该偿还,这即对得起捐助者,也证明自己不贪不懒,有借有还,接受别人的捐助才能
心安理得。另外,这种心态也含有知恩图报的意思。
心态三:只谢不受。如家庭三,这种心态源自自尊,他们认为人穷志不能短,接受施舍就丢弃了尊严。因此,这种心态也含有自立自强的意思。
3、贫富关系
从数量关系看,富人少,穷人多。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看,这种经济结构不理想,难奔小康。
从捐与受捐的关系看,捐助的富人少,需要受助的穷人多,捐助扶贫显得杯水车薪。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看,捐助只能帮助一些人解决暂时的困难,但不能使整个社会脱贫致富。
从富翁的善举与家庭三的拒绝施舍看,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关系不和谐。
三、自选角度分析
(一)从“材料内容”可选的角度:
1、富翁角度
2、家庭一角度
3、家庭二角度
4、家庭三角度
5、接受捐助角度
6、家庭一与家庭二比较的角度
7、三个家庭对比的角度
(二)从“材料含意”可选的角度
1、慈善(慈善是中华传统美德、慈善的本质、慈善的方式„„)
2、接受捐助(应该接受捐助、知恩图报;不应接受捐助、自立自强、有尊严地活着、有骨气„„)
3、贫富(富人应该怎样做,富人应该怎样捐,富人为什么要捐;穷人应该怎样做,穷人应该怎样面对捐助;富人与穷人的关系„„)
四、作文要求(2)的评判细则
2013年作文题的要求(2)明确规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如何评判?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评卷作文题组经过认真研究,制定出以下五条评判细则:
1、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自选角度,判“符合题意”。
2、在“材料”范围内的其他内容自选角度,判“基本符合题意”。如“白手起家”“慷慨”“帮助”„„
3、仅以“材料”为由头引申话题,然后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判“基本符合题意”。
4、完全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判“偏离题意”。
5、暗合写法不判“偏离题意”。
五、考生应试作文分析
(一)考生已熟悉“材料引„„”作文题型
自2012年高考作文实行“材料引„„”题型后,经过一年认真备考训练,2013年的考生,已掌握这种作文题型的应试步骤与方法,大多数考生能在“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内”自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角度写文章。不少考生选富人角度,探讨慈善的方式与方法,强调慈善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呼吁慈善要尊重受施者。也有不少考生选接受捐助的角度,对三个家庭或赞或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还有不少考生轻视“材料”主旨,离开“捐助与接受捐助”这个主题,随意去引申,例如,将“捐助”引申为广义的“帮助”,帮助做作业,帮助改掉坏脾气,等等。又如,由“材料”中富人白手起家,引申出“奋斗”的角度,写出一篇若干穷人经过奋斗而成功的文章。
这类文章,审题被判“基本符合题意”。
还有不少考生以“材料”为由头,宽泛地引申话题,完全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如由三个家庭接受捐助的三种心态,引申出“选择”的角度,然后将“材料”丢弃,独自去论他的“选择”。还有由家庭二为由头,引申出“回报”的角度,然后天马行空地去论与接受捐助完全无关的回报。这类考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有明显的套作痕迹。这类文章,审题被判“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一般在三等评分,发展等级分也随之大受影响,表达项水平再高,也只能在二等下或三等评分,总体得分肯定不高。对于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考生,一定不能采用这种简单由头谈后套作的投机方法,这会影响其写作潜力的发挥。至于对自己写作能力缺乏自信的考生,企图用这种方法蒙混得分,应该觉醒此法不灵了,老老实实给力学写作吧,凭真才实学得分,才是正道。
还有不少考生采用扩写来应试,就“材料”的某个细节作合理想象编故事;还有的采用续写应试,就富人或某个家庭作合理想象,写散文或记叙文。扩写合续写都不是“材料引„„”所提倡的应试方法,得分都不会高。至于没有“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及“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的要求,在“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内”扩写或续写究竟行不行呢?窃以为,目前命题方尚未考虑此问题。假如允许的话,扩写与续写将是容易得高分的写法。但是,在命题方没有明确指示可以“在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内”续写与扩写前,应该引导学生不扩写不续写为妥。
(二)原创作文明显增多
2013年的高分作文,都是原创的文章。在这些高分的原创文章中,表达出考生对慈善或接受捐助的深刻见解。尽管考生不一定有慈善或接受过捐助的亲身经历,但不少关注社会的考生,对这个公共话题,还是有话可说的,并且提出了新颖的建议。在这些高分的原创文章中,还显示出考生较丰富的知识面与较广阔的生活阅历,古今中外关于慈善与接受捐助的言论事例异彩纷呈,还能运用贴切有说服力的论据展开具体论证,文章内容充实。在这些高分的原创文章中,完全不见套路额痕迹,文章思路畅达清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在这些高分的原创文章中,语言比较流畅,有些句子还有文采。
更可喜的是,原创作文越来越多。尽管有些原创作文还显得思想稚嫩,有些论据欠准确,但比起那些用早已背熟的材料和文段来牵强附会的套作,“原创”更值得鼓励和肯定。例如,在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中,写陈光标高调慈善的很多,但评卷时强调,这是“不约而同”,评分绝不能因写的人多而判其雷同平庸;应首先充分肯定考生关注社会并贴切选用论据的能力,同时强调应客观地根据其论证水平评分。2013年广东高分作文评分,强调对原创作文宽容,对原创文章给予鼓励性评分。
六、2014年作文备考建议
(一)依纲备考,落实考点
依纲备考,是最科学最奏效的备考。每年,教育部下发语文考试大纲,广东教育厅下发语文考试大纲说明,这些事全国或全省统一考试的纲领性文件,出题的依纲出,备考的依纲而训练,评价的也必须依纲而评,环环紧扣考试大纲,有条而不紊。因此,教高三的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和钻研考试大纲和省考试大纲说明,科学而及时地发现考试动态,科学地设计备考方案。
(二)强化审题训练
“材料引„„”这种作文题型已经考两年了,学生对这种题型日渐熟悉,对这种题型的审题方法也已基本掌握。在此基础上,应该将审题训练的重点落实在对“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的准确把握上。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提供给学生训练的作文题,其质量要高。有些人备考喜欢搞“题海战术”,在网上搜寻一大堆作文题,不筛选就印发给学生训练,结果是越训练越糊涂。根据以往曾对“材料引„„”作文题型提出的疑惑来看,多数是由质量差的“材
料”引出的。
另外,审题训练的重点也要落实在角度的选择上。确保“在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内”选择角度;并且要处理出“单一”的角度;尽量甄别出“有价值”的角度。
(三)强化原创作文“中心突出”的训练
沿着2013年的命题趋势,以后的“材料引„„”作文题,其审题将会控制在考生易于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审题难度降低后,作文分数的区分度,就自然回归到考生应试作文水平的比拼上了。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分,主要看两方面:其一是判审题;其二是判作文。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审题划定的等级为“一等的符合题意”“二等的符合题意”“三等的基本符合题意”“四等的偏离题意”。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文章评判的项目是很具体的,评“内容”项的细目有“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评“表达”项的细目有“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这6项细目,便是作文评价的得分点或失分点了。
所以,作文备考不能只训练审题,还要训练写文章,按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所制定的评分细目,认真训练学生,达到能写出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以及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的文章。但是,目前学生写文章的水平,距离评分标准所定细目还挺远。比如,文章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材料欠丰富,结构混乱,语病较多,等等。还有些学生甚至连“原创”的信心都没有。确实,作文备考任重道远。正视困难重重,不是放弃而是重视。套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越来越多人写原创作文了,再不原创“蒙”不到分了!
面对学生作文诸多问题,建议在培养学生“原创‘写作能力时,试试以训练“训练中心突出”为突破口,辐射性地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1、训练想清楚才写
造成写文章中心不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乱写”,不是想清楚了再写,而总是“边写边想”,于是写到哪想到哪,想到哪写到哪,写好写不好全平凭运气。这种不好的写作习惯,是中心不明确的“罪魁祸首”,必须先解决!
高考作文与平时写作不同,平时写作文可以先写初稿,然后修改,再定稿,如果不满意还可以重写。但高考作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写即定稿,因此,想清楚了才动笔表达,这是管住思路,“中心突出”的保障。现在学生普遍处于“不写思路出不来”的状态,总是写了一句才想得出下一句。这种状态实质就是一种写作习惯,这种习惯是经过了好些年悄悄养成的。这种不良的写作习惯,只保证了能写出800字,却保证不了“中心突出”,所以必须要改。而较长时间养成的不良写作习惯,要在较短的备考日子里改掉,确实不容易,需要强化训练,由不习惯训练到习惯,由“乱写”训练为“清清楚楚地写”,由“动了笔才逐渐清楚”到“动笔前就清清楚楚”。
2、训练动笔前确立“中心”
许多学生,审题选择了角度后,就动笔写作文了。他们不知道,还需要确立文章“中心”,才能动笔写,这才有可能写出“中心突出”的高分文章。什么是文章“中心”?文章“中心”指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看法。例如,《点亮万家灯火》这篇文章的“中心”是:赞扬家庭一“感激地接受”好。
动笔前确立“中心”,就能避免东拉西扯。角度与“中心”有密切关系,往往一个角度可以确立出N个“中心”。例如,《点亮万家灯火》的角度是“家庭一”,这个角度,可以写“接受捐助好”的中心;也可以写“接受捐助不好”的中心;还可以写“知恩图报”的中心„„800字的文章,一般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写,才有可能写得深刻,才能写得“中心突出”。
确立“中心”是在动笔前,选定角度之后。这是个构思的思维步骤,一定要通过训练,让学生习得并形成写作的好习惯。
3、训练动笔前想清楚怎么展开“中心”
怎样将“中心”展开,形成800字的文章,这需要在动笔前想清楚。例如,“赞家庭一感激地接受好”,这一“中心”如何展开?《点亮万家灯火》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通过三个家庭作比较展开的。“家庭一”为什么好?其一,家庭一没有家庭二的多余顾虑;其二,家庭一没有家庭三的无谓戒心;其三家庭一接受了善意,温暖了他人,学会了感激,点亮了内心。这就围绕“中心”展开了三个分论点。
动笔前花时间去想清楚怎样展开“中心”,“中心”更清楚了,全文的思路也呈现了,结构也就随之有眉目了。
4、训练动笔前想清楚了用哪些题材表现“中心”
目前不少学生在考场上写作文,靠的是将考前准备好的那几个材料,不管它贴不贴切,只管往题意上“扯”,专注着怎样“扯”的靠“近”些,“套”的痕迹淡一些,这样的“写作”(这是制作)哪还有“中心”?
在“中心”确立前就准备好的“题材”,被称之为“万能题材”“口袋材料”,用这些题材制作文章,一般写不出“中心突出”的文章。科学的写作过程,应该是想好了“中心”及其展开,然后才根据“中心”及其展开的需要选用题材。这样的题材才能有效地表现“中心”。
在训练学生选择题材时,除了强化围绕“中心”选材的原则外,还有必要辨正以往对题材甄别与评价的误区。甄别与评价题材好与不好,不是看其数量或掌握材料所体现的知识面,也不是看其用的人多人寡,而主要评价器与“中心”的逻辑关系,主要评价其对“中心”的表现力。
5、训练动笔过程中将“中心”表达清楚
表达过程如何紧扣“中心”写作,这是“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如何将想清楚的“中心”表达得清楚,同样是需要下大力气训练的。
【第二篇】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审题(陈妙云教授)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高考资源网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关于题型
今天高考的作文题是由材料和写作要求两部分构成,材料提供了富翁资助三个贫民的事件材料,材料引出的写作要求共有4个,其中第二个要求跟往年不同,它要求考生“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这一点显然是跟全国卷接轨,它影响了评卷的范围,与去年相比,是一个大的变化。
二、关于材料的内容
材料内容包含的范围:1.整体理解材料,中心内容是“捐助与接收捐助”;2.隐含的角度,围绕以下四个内容就可以了:①富翁捐助贫困家庭;②家庭1高兴;③家庭2犹豫后接收,但答应偿还;④家庭3拒绝富翁的好意,拒绝施舍。
三、关于材料的含意(含意不同于含义,“意”即意思,而不是引申的)材料含有以下意思:1.含有慈善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贴紧材料,对富翁的捐助发议论,但应该认定富翁的行为是善举,只能做正面评价,但可以和别的富翁作对比,还可以围绕“慈善”的意义、本质、模式等发表议论,如慈善的本质是物质经济的扶贫,也是在传递一种爱心,接受慈善是在接受一份爱意;围绕着感激慈善展开议论,它本身是一种释放爱意的意思;回报慈善,更是进一步扩大爱,因而,慈善本身是传递爱,最终消灭贫穷;写作时可以就某个具体富翁来说,也可谈一个抽象的“慈善”;可写富翁与家庭3的出乎意料的结果来探究慈善的模式。
2.关于接受捐助的心态。材料呈现目前常见的三种心态:①受之不报,如家庭1,它高兴接受,没有考虑回报,可以这样推断,他们认为捐助本身就是无偿,不必回报,认为不要白不要的,这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思想,懒惰,无作为;②受之必报,如家庭2,他很自觉地从经济思考,认为不管捐助者有没有要求都必须还,只要还了,就能心安理得;这种人为了证明自己不贪不懒,把偿还当作接受的心里平衡,当然,从知恩图报去推断家庭2也是可以的;③只谢而不受,这种心态缘于内心的自尊,从心里认为接受会丢脸,也包括它可以认为不依赖别人,自立可以自强,凭自己的努力可以渡过难关。
3.富人和穷人的关系。①从数量看,富人少,穷人多,因此可分析当前社会富少穷多,中产阶层不壮大的不合理现象。②从捐与受捐的关系看,捐助的人少,受助的人多,因而捐助这种方式显得杯水车薪,捐助只能帮助别人解决一时困难,不能帮助整个社会脱贫。③从富人的善举被误解可透射出当前社会富人和穷人的关系不和谐的现状。
四、关于自选角度
材料提供的角度很多,至少有7个可选:①富翁的角度。如论他行善的模式。②家庭1③家庭2④家庭3(对这三个家庭肯定也行,否定也行,只要言之成理就行)⑤把家庭2和家庭3概括起来写。⑥家庭1和家庭3的比较。⑦把三个家庭对比展开分析评论,只要角度集中就可以。
如果从含意的角度去写也可以三个角度角度:①慈善的角度。如慈善是传递爱心,论慈善的模式、本质等。②从受捐者的角度。如论应该接受捐助或知恩图报。③从贫富翁这个话题,论富人为何要捐助,该怎么捐助,穷人为何要受,如何接受等。
总之,只要立意在材料内容的含意范围内就可以了,没有优劣之分。
五、关于评判细则
对不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的五条细则:①在材料的内容和范围内选择角度,判符合题意。②在材料范围内的其他角度立意,判基本符合题意。如:离开了捐与受捐的主要内容,写一个白手起家的故事,非主流的角度;从材料中只抽象论做人要慷慨大方也基本符合题意;离开捐助只泛泛谈帮助,也是基本符合题意③仅以材料内容为引入,然后离开材料内容与含意也判基本符合题意(如写家庭1家庭2家庭3,然后就引申开来写勇气)。④完全离开材料内容和范围,判偏离题意。⑤暗合材料意思的写法不能判离题。
六、关于执行等级评分标准的解释。
内容方面:既要看他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处在哪个等级,也可以看他文章内容来判等级,依据全文中心是否突出还是明白,内容具体不具体,分析透不透等几个方面做一个综
合的评价打分。如符合题意,但内容一般,中心基本明确,综合起来可打二等末或三等。
表达方面:要综合看,要看语言面貌,也要注意文体。(内容分与表达分可以交叉)发展等级:只要一方面突出,就可以打满分,一般打分时要参考内容和表达分。其他方面:
1.判偏离题意的文章,如抄袭或套作,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如不是,即使内容在四等,表达也可在三等四等考虑。
2.关于扣字数分: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
400字内的文章,按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
200字内的文章,按10分内评分,不再扣字数。
只写一两句的,给1到2分,不打0分。
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打0分。
第五篇:陈妙云: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陈妙云: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发表于《语文月刊》2012第8期
一、作文题型分析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卷依然是由广东省自主命题,作文题是一道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写作题型。
材料有两段文字,第1段文字是汤因比曾经说过的话;第2段文字是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的信中说过的话。
引出的写作范围有两方面,其一是“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其二是“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这道写作题,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比较有了变化。变化一,是把导语变成材料;变化二,是没有直接给出标题。题型虽然有变化,但没有超纲,依然在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的作文题型示例范围之内,与示例第30题题型大体相同。
二、关于材料的解读
1.材料第1段,汤因比的话,表层包括了两个意思:其一,汤因比选择出生的时代是公元一世纪,他愿意选择的出生地点是中国的新疆。其二,汤因比选择“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的原因,是“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汤因比的话,表面在谈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深层是要表达他喜欢文化,并且喜欢多种文化交汇。更深一层是要表达他对文化的重视。汤因比为什么喜欢文化,并且喜欢多种文化交汇?因为他“醉心于古文化研宄”。汤因比为什么重视文化?因为他在研究文化的过程中,深深地感悟到文化之于生活的重要影响。人的生活,需要物质,更离不开文化。所以,他向往能生活在文化丰富的时代和地方。这是汤因比所说的这段话的深层意蕴。
2.材料第2段,表层包括了三个意思:其一,涵娜愿意选择生在一世纪以前。其二,伊雷娜宁可生在未来的世纪里。其三,居里夫人并不在乎出生在哪个时代,因为她认为“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涵娜、伊雷娜都选择出生的时代,而居里夫人却不选择,为什么?因为居里夫人认为,生活不是被动地受制于时代,生活是由人主动去创建的。这就是居里夫人认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的深层意蕴。
将两段文字结合起来解读,这个材料主要是谈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汤因比、涵娜和伊雷娜三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时代影响着人的生活,生活在怎么样的时代,就会有怎样的生活。而居里夫人却与三人的看法相反,居里夫人则认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三、关于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
1.题干中“上面的材料”明确指示了材料与写作范围有密切关系,因此不能脱离材料的表层意或引申义作文。但可以将材科引入文章,也可以不引入文章。
2.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因此,可以从材料的第1段自选角度,或从材料的第2段自选角度;也可以将材料的第1段和第2段结合起来自选角度。
3.可以在材料的表层意中自选角度;也可以在符合材料表层意的引申义中自选角度;“表层意”角度与“引申义”角度没有优劣之分。
例如,“表层意”角度有:“选择出生的时代”、“选择出生的地点”、“选择出生”在“多种文化交汇的地带”、“愿意出生”在“以前”、“宁可”、“生在未来的世纪里”、“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例如,“引申义”角度有:
①由汤因比选择的结果与原因,引申出“文化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申出相关的角度。如:针砭当下人们重物质轻文化、谈人类生活为什么不能缺失文化、在多种文化交汇的地带生活,日子一定有趣,等等。
②由汤因比、涵娜、伊雷娜的选择,引申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出相关的角度。如:选择生活在唐代、活在当下、论改革开放时代与80后人的生活观、哪个时代的人生活最幸福,等等。
③由居里夫人的话,引申出“人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出相关的角度。如:我的生活我做主、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靠我们创建、21世纪,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等等。
4.不能只选材料中的某个词作为“自选角度”。例如,只选“选择”、“文化”、“写信”等词写文章。5.不能脱离材料表层意任意引申出角度。例如,享受生活、中国文化璀璨,等等。
四、考生应试作文分析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平均分37.8分,比往年低。很多人问,为什么低?这确实值得分析思考。
(一)从得分数据看平均分低的原因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51分至60分的作文仅有0.9%,高分段作文太少,与合理的高分分布占10%-15%,相距很远。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0分至20分的作文高到3%,低分作文太多。一字未写的0分作文竟有1917篇,多得出奇(缺考另算)。1-10分的作文8274篇,比往年多了很多。11-20分的作文34593篇,占2.3%,为新课标考试以来之最。20分以下的作文,主要是没写完。因为写够800字的文章,即使在四类评分,也可超出20分;况且内容判“偏离题意”(四类)的,表达也可依据实际水平在三等评分,得分就肯定不止20分了。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21分至30分作文占11.8%,这个分数段的文章主要是内容偏离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表达水平较差,结构混乱,语无伦次,语病较多,或书写难以辨识。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31-40分作文占45.81%,这个分数段的文章,是接近及格线左右的文章,这个分数段比例大于下一个分数段比例,不理想。这个分数段与上几个分数段相加,显示不及格的文章约占40%。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41分至50分作文占39.12%,比例少于上一个分数段,不理想。
(二)从评分细则看平均分低的原因
考生作文得分偏低,是不是把握评分标准严了呢?细分析,2012年作文评分把握适度,并没有比去年严。2012年作文评卷依然执行与2011年完全相同的“等级评分标准”。2012年作文评卷一再强调“稳定”意识,一再强调题型变化,一再强调重视考生应试实际水平。对两段文字材料的把握,试评时虽然有过“可分开”和“不可分开”的争论,但出于对中学生阅读与理解水平的考虑,制定出了“可以从材料的第1段自选角度,或从材料的第2段自选角度;也可以将材料的第1段和第2段结合起来自选角度”的把握原则。还是出于对中学生阅读与理解水平的考虑,允许考生在材料中直接选某句话作为角度作文,其目的很显然是降低审题的难度。“表层意”角度与引申义角度没有优劣之分,又再次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考虑到作文题型变了,而且不容易套作,考生独立思考,临场构思,真实表达的文章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所以,评卷培训阶段,反复提醒阅卷老师,对原创作文给予包容,对考生在写作过程表现出来的创新和探究行为,给予鼓励。
在以上原则指导下选出来的标杆卷,其评分、评价以及导向意图,均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和执行。
(三)从考生作文看平均分低的原因
从考生作文反映出考生普遍对材料的阅读与理解是粗浅的。可能有些学生因读不懂材料,所以不写作文,这有可能是2012年0分作文多的原因之一。有些同学因没有接受过材料作文的训练,以致不知道怎样处理这两段文字,只好继续沿用“导语”的应试方法,简单挑一句话来写。水平差的考生,竟糊涂到只挑某个词来写。有些同学在题千里找不到标题,找不到话题,心就慌了,什么“思考”?什么“体验”?什么“感悟”?浑然一片空白。不少同学不知道可以从材料引申出话题或标题,不敢超越材料生怕偏离题意,以为贴紧材料挑“原话”写保险。更普遍的问题是,不少考生向来就不愿意花时间阅读与理解材料,把审题异化为“审套”,只关注自己“宿构的文章”,“口袋的材料”怎样与作文题的那句话联系上。这种应试“技巧”干扰了原本具有读懂材料水平的考生却写出了读不准材科的应试文章。而这种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应试水平的比拼,首先就在材料阅读和理解水平的区分上。今年高分作文如此少,失分的原因首先就在阅读和理解材料这一重要环节上了。
从考生自选的角度,可看出考生对材料的理解粗浅。将近1/4的考生自选了偏离题意的角度。将近3/4的考生选“表层意”角度,其中“选择出生的时代”较多;其次是“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选“引申义”角度的少,能从“文化与生活”、“时代与生活”、“人与生活”这些深层义去展开思考的考生很少。
从考生作文的内容看,思想深刻、内容充实的文章很少,试评找不出满分标杆卷,评卷将近结束,还是找不到公认的好文,以致我曾申请今年不在报刊发表优秀作文。难道高中毕业生对“文化与生活”、“时代与生活”、“人与生活”这些话题感到生僻和玄幽?不应该呀。更让人不解的是,选择生活在当下的考生,竟连活在当下的体验和感悟都写不充实,连为什么要选择活在当下的理由都写不清楚。这很值得反思。
从考生作文看,考生的思维能力迫切需要提高。那些写“活在当下”的文章,思维能力强的考生,就能紧扣材料,将应试的文章思路,扣紧在“为什么”选择活在当下或“怎么样”让当下的生活“有趣而且有用”去展开思考,建构出清晰的论述思路,从容地写出“立意深刻”或“内容充实”的高分作文。而思维能力差的考生,虽然选对了“活在当下”的角度,但写出的却是偏离题意或若即若离的文章,例如“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当下人喜欢‘穿越”’等等。还有些文章,思路是松散的,混乱的,导致全文中心不突出,中心不明确,东拉西扯,让人不知所云。文章思路不清,不仅仅是结构技巧问题,更主要的是写作主体思维能力差的问题,想不清楚必然写不清楚。写不清楚的文章,肯定分数低。
从考生作文看,考生的论证水平仍需要培养。今年,95%的考生自选议论文体。议论文是以论证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好议论文的关键是论证要好。目前不少考生误以为论据多就好,因此普遍以堆摆论据代替论证。从文章交流的目的看,议论文不可能以论据数量竞高低,而以说服他人的质量评优劣。现在考生写议论文,无视论据贴切不贴切,写上去OK;无视述与论的比例,写够字数了事。不少议论文述多论少,搞得文体特征模糊。不少议论文主体的三段,是断裂的互不“干涉”的“独联体”,横式排列,但这三个主要段落,究竟想构成全文一个什么中心,通俗地说,全文想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却浑然不清不楚。这样写议论文,得分肯定不高。
五、应试作文备考建议
(一)依纲备考,落实考点。依纲备考,是最科学最奏效的备考。每年,教育部下发语文考试大纲,广东省教育厅下发语文考试大纲说明,这些是全国或全省统一考试的纲领性文件,出题的依纲出,备考的依纲而准备,评价的也必须依纲而评,环环紧扣考试大纲,有条而不紊。因此,教高三的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和钻研考试大纲和省考试大纲说明,科学而及时发现考试动态,科学地设计备考方案,不应该仅凭经验而主观臆测,不能够道听途说胡乱揣测。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型,明明在考试说明的范围之内,却因为这种题型的考点没得到落实,导致考生没有准备而不知所措。这就是教训。
(二)回到写作的原点,夯实写作基本功。
写作的原点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既诠释了写作的原点,也指明了写作的三项基本功:其一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与交流的基本功;其二是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的基本功;其三是创造性表述的基本功。所以,高考作文备考,需要夯实的写作基本功有:
1.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写作是实行书面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会不会写作,其本质是会不会表达和会不会与人交流,所以,学写作实质是学习与人交流。为什么国际公认“能说会写”是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因为优秀人才一定是能很好地与人交流,通过他(她)优秀的口头或书面表达,不但能沟通而且能影响他人。教写作,不能只教开头结尾和三段模板这些表层的表达技巧,而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实现优秀交流的能力。
2.思想的培养。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课程标准揭示了写作是促进学生思想成熟的过程。写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写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内心有感悟才有话可说,脑袋有想法才能与人交流。让学生背材料,能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困难吗?能让学生写出高分的应试作文吗?显然不行!因为忽视思想的学生,会把材料作为“知识”积累,应试时只作简单的“知识”迁移,误以为用这些万能的“口袋材料”,很容易对付高考作文。殊不知作文不是考“知识”而是考智慧。思想幼稚的文章是不可能得高分的。只有将“口袋材料”意化为“思想”,才能写出高分的作文。
“思想”来自“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养成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的习惯,通过思考积累思想,促进思想成熟。“思想”是写作的源头,“唯有源头活水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才能写出高分的应试作文。
3.思维的培养。
写作是“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课程标准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写作是创作而非制作,模式化的应试作文将写作异化为制作。“创造性表述”需要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好的思维能力,才能抛弃模式,自主地创建文章思路,形成新颖的结构,突显表达的个性,形成独具一格的语言风格,出色地与人交流。
总之,认认真真学写作,扎扎实实地把表达、思想与思维这三项基本功练好,自然就能写出高分作文来了。
(三)强化“材料引写作范围”题型的应试训练。
广东省高考自主命题,作文题型主要有三种:其一是直接给标题或话题;其二是导语引出标题或话题或写作范围;其三是材料引出标题或话题或写作范围。广东省高考自主命题还有一个规律,一种作文题型会连续考几年。2012年考生面对第三种作文题型的陌生,反映了语文备考对第三种作文题型训练不足,所以2013年作文备考要强化第三种作文题型的应试训练。
“材料引出写作范围”题型的应试训练,主要训练的内容有:1.解读材料的训练;2.自选角度的训练;3.明写与暗合的训练;4.引用材料的训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