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南与广东两省综合自然地理各方面的比较

时间:2019-05-14 04:2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海南与广东两省综合自然地理各方面的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海南与广东两省综合自然地理各方面的比较》。

第一篇:浅谈海南与广东两省综合自然地理各方面的比较

浅谈海南与广东两省综合自然地理各方面的比较

资环院 2012级地理科学 李雨薇

学号2012120723 摘要:海南与广东两省相距不远,都属于中国东部地区,两省之间仅隔琼州海峡,且海南早期是从广东分离出来独立成省,故两省气候、地理条件、土壤等综合自然地理方面差异不算太大。关键字:中国东部 综合自然地理 气候 土壤 广东 海南

一、两省地理位置概况

海南岛位于中国雷州半岛的南部。从飞机上看,海南岛是像悉尼,趴在中国南海的万顷碧波之上。海南西南向东北,长轴约300公里的西北向东南与短轴,约180公里的面积,33900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大岛。海南岛,跨越琼州海峡,北部和整个雷州半岛。琼州海峡宽20公里,是海南岛和中国大陆的海上“走廊”,是北部湾和中国南海航道之间之间。由于其接近大陆,再加上岛上的山势雄伟,高耸的手指,所以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时候,站在俯瞰雷州半岛的南部海岸,海南岛将若隐若现。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南部,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之间。北回归线从南澳—从化—封开一线横贯广东。陆域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全省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内陆江河,主要有珠江、韩江、漠阳江和鉴江等。

二、两省的气候概况及比较

海南“四经常花长夏无冬,”在特殊的气候条件。海南海洋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6,NE 22,NE之间,1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仍然在19以上,东北,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8 32,NE,NE A。年降水量1600毫米或以上,其中最丰富的,当你看到大到暴雨,降雨量在8月和9月,还经常台风。长荣季节,一年四季都盛开的安全旅行。海南独特的旅游资源,有“东方夏威夷”,是世界上最大的“冬天。” 7月是气温最高的一个月,但平均气温只有28.4℃,海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个非常炎热的烈日,一月是最冷的月份,但平均气温为17.2℃,它是温暖的如春。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多毫米,其中最丰富的,当你看到大到暴雨,降雨量在8月和9月,还经常台风。海南是中国最独特的地方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温暖,雨量充沛,潮湿和干燥的季节明显,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气候资源和多样化的。海南岛的太阳辐射约110-14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间为1750年至2650年时,光率50-60%。阳光通过了西海岸地区,中部山区最少;根据季节点,根据夏季,春,秋,冬的顺序,从多到少。年平均气温约23-25?之间的中部山区较低,东北,西南高。纵观全年无冬,从1月到2月是最冷,平均气温16-24℃,平均极端最低温在5以上,NE。夏季从3月中旬到11月上旬,从7月到8月是一月平均最高气温在25-29℃。西,南,中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气候,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为26.5℃左右。海南岛,该岛在1600毫米以上年均降雨量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西干东湿明显。多雨中心在中部东部山区,年降雨量2000-2400毫米左右,西部干旱地区年降水量约1000-1200毫米。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冬春干旱,旱季从11月至次年的4月和5月,长达6-7个月。夏季降雨多,从五月到十月是雨季,雨季总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70-90%,雨源有锋面雨,雷暴和台湾炎热的天气等等。海南一年四季湿度,年平均水汽压约23百帕(琼中)至26百帕(三亚)。

而广东没有具体的气候类型,只能说广东的气候大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广东地处亚热带,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而因为广东省以丘陵为主,大体上属于东南丘陵地区 山地和丘陵约占62%,台地和平原约占38%.所以全省年平均气温由摄氏19度升到23度左右 达不到热带水平。北回归线以南的广东沿海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分布在夏季。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由于两省相距不远,故广东的气候跟海南的气候差别不大,尤其是在南部的雷州半岛气候基本一样,到广州、深圳、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气候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三、两省的土壤概况及比较 海南省土壤普查面积为4262.42万亩,共划分15个土类、27个亚类、117个土属。砖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53.42%,全省19个市县均有分布,是海南省的主要土壤类型。赤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10.01%。分布于本省东部、西部的高丘低山上。黄壤占土地总面积的3.56%。主要分布于五指山脉东部、西部的中山山地。占土地总面积1%以上的自然土壤还有燥红土、新积土、滨海沙土、火山灰土。占土地面积1%以下的有:石灰(岩)土、珊瑚沙土、石质土、沼泽土、滨海盐土、酸性硫酸盐土等7类,其中珊瑚沙土分布于西沙、中沙和南沙等海南诸岛。沼泽土仅零星分布于琼海、儋州的河流两侧或山前山间局部低洼地。水稻土面积为425.0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3%,是本省的主要耕作土壤。

广东省最重要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其分布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壤面积的37.96%,24.8%,5.15%。

红壤主要分布在广东北部的丘陵、山地,大致在北纬25°-31°之间。红壤又分红壤、黄红壤、褐红壤、紫红壤。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且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红壤地区是稻米、茶、丝、甘蔗的主要产区,山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红壤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其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铁氧化物,呈酸性红色。一般质地较重,粘粒含量可达40%以上,且粘粒有淋溶淀积现象。赤红壤在广东的分布与面积:赤红壤是南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北纬21°35′—24°30′之间,海拔300—450m以下的丘陵台地。面积约为658万ha,占全省土壤面积的45%。其中惠阳地区(占22.6%)、肇庆地区(占17.2%)、江门市(占13.4)、广州市(占11.2%)、梅县地区(占10.96%)等面积较大。其次,茂名、汕头、佛山、深圳、湛江、珠海等面积较小,分别占其总面积的7.49%、7.45%、4.44%、2.04%、1.79%、0.94%、0.91%。其中耕种的旱地仅占该土地的4.5%。由其可见,我省尚未开发利用的赤红壤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

赤红壤的基本特征:赤红壤剖面发育完整,具有A-B-C构型,表土层多呈灰棕色,厚度不一,约为10-25cm之间;淀积层厚度在40-100cm左右,多呈棕红色,开垦后表土层逐渐形成淡褐色的疏松耕作层,淀积层一般因机械淋溶而粘粒含量相对增高,质地也比较粘重、紧实。

砖红壤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康、钦州湾北岸、遂溪、廉江、徐闻等县以及湛江市郊。大致水平分布在北纬22度以南地区的低山、丘陵、缓坡台地和阶梯上、垂直分布在450m以下,原生植被热带雨林或季雨林,树种繁多,树冠茂密,林内攀缘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而且有板状根和老茎开花现象。基本特征:砖红壤颜色类似烧红的红砖而得名。砖红壤是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棕红色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雷州半岛的由玄武岩母质发育的砖红色呈暗红色。土层深厚,质地粘重,粘粒含量高达60%以上,肥力较差,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砖红壤表层由于生物积累作用强,呈灰棕色,厚度可在15-30厘米以上。分散性大,絮固作用小,形成的团聚体不稳固。

两省相比,都有砖红壤和赤红壤。主要原因可能是两省相隔不远,地理形成条件差异不大。但两省的土壤都呈地带性分布。

总而言之,两省由于相距不远,且中间相隔琼州海峡,气候、土壤、地理形成条件差异不大,但是差异还是存在的,气候上海南与广东的夏季相差不大,但是广东的冬季比海南冷,而海南冬季时气温并不是总体低温,三亚就是个特例。土壤方面两省存在相同情况,即都有砖红壤和赤红壤,且都呈地带性分布,但分布状况不同,土地用途也不一样。以上即我的个人观点及总结。

第二篇:综合自然地理

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

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是从事自然区划工作的准则,是选取区划标志、指标,采用区划方法,以及建立区划等级单位系统的准则。

发生学原则——发生统一性原则和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

发生学原则:发生统一性和相对一致性是一切区域的本质属性,在自然区划中,必须阐明区域自然综合体的统一形成过程和古地理分化过程,即必须遵循发生统一性原则和相对一致性原则,统称为发生学原则。

1.区域共轭性:自然区划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区域,区域共轭性是一切自然区域的基本属性——统一性、唯一性、地域上的不可分割性。

1.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在自然区划工作中,必须查明区域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的各个方面,用全力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从事自然区划工作应当遵循的综合性原则。

自然区划的主要方法

一、古地理方法

1、基本思路:在自然区划工作中,运用古地理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去查明区域分异的历史过程,揭示地表区域分异规律,认识自然区域的发生统一性,是贯彻自然区域发生学原则的主要方法。

二、部门区划叠置法与地理相关分析法

1、部门区划叠置法

(1)基本思路:主要是利用部门自然区划的成果,直接将部门区划图(如气候区划图、地质地貌区划图、土壤区划图以及植被区划图等)相互重叠和对比分析,进行分区划界。

三、主导标志法

1、基本思路:就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某种能够反映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标志和指标作为分区划界的客观依据,是贯彻主导因素原则的基本方法。

四、地域聚类法

1、基本思路

地域聚类法:就是在土地类型制图或景观类型制图的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聚类分析,把具有发生学联系和共轭关系的不同土地类型单位或景观类型单位合并为一定的自然区域,是贯彻发生统一性和地域共轭性原则的一种区划方法。

五、自然区划工作程序

1、两种基本类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进行自然区划,就是根据大、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性,在大的地域单位内逐级揭示其内在差异性,先划分高级区域单位,后划分低级区域单位。自下而上进行自然区划,就是运用地域聚类方法,去编制自然区划方案。

一、热力分异与纬度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地表自然景观和它的各个组成要素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这个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性就称为纬度地带性。

1综合自然地理学:以各部门地理学为基础,以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特征,即着重研究整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揭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结构特点、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变化发展规律。

2耗散结构:任何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不论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还是地理的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

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借助于外界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而维持的一种空间或时间的有序结构,随着外界的输入而不断地变化,并能进行自组织,导致体系本身的熵减少。

3生态效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会百分之百地被逐级输送,而是按照一定的转化效率,沿着食物链,在各营养级上逐级明显下降,这个转化效率就称为生态效率。在生态系统中,生态效率平均约为10%。

4、地域分异: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以及它的整个景观,按地理坐标所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

5水平地带:是具有鲜明特征的自然综合体,不仅在气候上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可以代表自然地理环境水平地带性分异特征的土类和植被群系纲。

6土地分类: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对土地单元的类型划分,即根据各个土地单元发生过程和现代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组,使同组的土地单元尽量相似,不同组的土地单元差异明显,从而概括出各种土地类型。7土地评价:是针对具体服务目的的对土地的可用性进行评价,包括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8人地关系:一是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二是地理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分布。人地关系的地域性或地域组合正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9或然论(人地相关论):人类的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社会、历史、心理)的复合体,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某些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人类对自然环境有生理适应能力,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10负熵:就是对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表示对熵的抵消。

1944年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首先提出负熵,认为生命有机体如果趋于接近最大值的熵的状态,就是死亡。11省性分异:存在于一定的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即地带性条件下的非地带性分异,称为省性分异。

2、形成机制

①地表的热量来源:地表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地表获得太阳能的数量决定于太阳辐射强度、日地距离、太阳光线对该地区的入射角、以及太阳光经过大气圈时所发生的变化等。

由于地表太阳辐射分布随纬度变化,从而产生了全球性热力差异,并导致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和过程、以及整个自然景观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②地表的热量分布: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沿纬度呈带状分布决定于行星-宇宙因素,地带性主要表现在地球的自然表面,主要决定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态和运动。

3、基本格局(环境效应):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划分出五个天文地理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划分五带的具体标志:有无直射的太阳光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1)大陆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特点:同类自然景观和自然地理成分沿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呈带状分布,超过一定带幅后即被另一类景观及其组成成分所取代。表现——热量带(自然带):赤道带、热带、(边缘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极地带)。

地带性表现为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性质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并且形成一系列东西延伸的区域单位。

(2)海洋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海洋的地带性分异表现在大洋表层的沿纬线延伸的自然带即大洋表层性质按纬度方向的有规律变化。

二、海陆分异与经度(干湿度)地带性

1、经度地带性:在大陆上,当人们从沿海走向内陆,就会感觉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干湿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自然景观沿经度方向发生显著的有规律的变化,这个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性就称为经度地带性或干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是非地带性规律在地表的具体表现。

2、形成机制

(1)海陆分异是经度地带性发生的前提条件;(2)海陆相互作用是经度地带性发生的必要条件;

(3)经度地带性是在海陆分异的背景上产生的一种非地带性分异;(4)地球内能是导致海陆分异的主导因素。

3、海陆分布的基本特征

(1)地球上海陆面积对比差异大;

(2)海洋和陆地在地表各个纬度带分布不均;(3)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4)某些大陆东部边缘被一连串花环状岛屿群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岛弧外侧是一系列深邃的海沟。

第三篇:综合自然地理论文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课 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庞有智老师 班 级 2009级2班 姓 名 祁 秀 珍 学 号 20091541008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简言之,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地整体性与地域分异,并强调运用综合观点和方法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因此它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理所当然应发挥重要作用。综合自然地理学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应用性自然区划、自然保护、景观生态设计、区域开发, 以及自然环境发展变化的预测等方面所做的贡献, 归根结底都是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总目标服务的。

一、为农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农业生产是人们依靠自己的劳动, 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 利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因此, 农业生产并非单纯的经济再生产, 也是自然再生产。农业生产比任何其他生产都更紧密地联系着和依赖着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不仅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环境并作为农业生产力的一部分参与生产过程, 而且影响农业地域分工, 决定其季节性和生产周期。更重要的是, 自然条件并不是只以其某一组成成分作为一种因素或资源制约农业生产,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农业生产发生作用。因此, 仅仅依靠对自然界“ 分割的部分”即个别成分的研究, 是不可能成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

作为农业生产目标的生物产量, 除人类生产活动的作用之外, 实际上是自然地理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或者说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效应的体现。关于生产综合体结构特征和农业生产潜力的研究, 是使农业获得预期产量的前提。此外, 自然地理综合体某一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体的相应变化。在这方面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无疑有助于防止农业生产中诸如由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因破坏植被而加剧水土流失, 因土地及其他资源利用不当造成土地紧张、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等弊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是现代化农业的指导方针,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土地类型研究, 以及自然条件和资源的评价, 对于指导农业贯彻因地制宜原则可以发挥最显著的作用。

1、综合自然区划的农业应用

我国的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具有为农业服务的优良传统。20 世纪50 年代末期制定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着重反映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农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区划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时, 特别重视与作物生长关系密切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 并从中选取对农业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或指标作为区划依据。因此, 所划分的自然区既能反映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 又能反映农业生产潜力和发展方向的区域差别。1984 年正式出版的《中国自然区划概要》, 该区划把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依据当作主要的任务, 把“ 重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当作区划原则之一;在等级单位系统的确定与各级自然单元的划分指标上也优先考虑农业生产需要;区划报告还专设一章进行农业自然资源评价, 探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阐述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 以及加强自然保护等众多方面的问题。

2、土地类型研究的农业应用

土地类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只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第一步,对农业土地类型单元建立土地清册。农业土地类型是在通用的土地类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分类的主要标准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其次是他的利用特点。

第二步,开展农业土地类型的质量评价。农业土地类型的质量评价与一般土地类型的评价有区别, 其特点在于选取评价项目和确定指标都有明确的针对性。第三步,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制定土地开发利用与综合整治规划。为因地制宜地布局农牧业生产,建立科学的用地结构,以及定向改造土地和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种种实际问题服务。

二、城市和工程建设中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1、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自然条件是城市生存的根本条件,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于城市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始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影响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改变自然环境整体。因此,综合自然地理学可以在城市建设的许多方面做出贡献, 例如, 城镇体系的布局、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城市形象策划及城市用地评价等等。

任何城市都包含许多地段。这些地段尽管不可能存在地带性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方面的差异, 但仍具有不同的综合自然特征, 相对于城市中心的地理区位也有差别。通过对城市用地的综合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土地分等, 编制土地分析图和评价图, 可以为合理选择城市用地, 正确划分其功能区及制定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进行一般性工程评价时, 通常应编制景观级应用自然区划图, 并以景观作为基本评价单位, 最后还需进行景观的工程评价分类。对于特定的工程评价, 例如公路、铁路的工程评价, 则需要具体分析各路段的地方性条件, 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地方性标志。《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在这方面提供了比较系统的成功经验。

三、为旅游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旅游地开发建设必须首先进行旅游地规划。综合自然地理学可以在区域背景条件分析、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旅游功能区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旅游活动将对旅游地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且主要是不利的影响,并可能最终破坏其地理系统的稳定性。破坏和挖取表土、捕捉动物、采摘植物枝叶花卉、损毁建筑物、污染环境、引发火灾等, 是旅游地经常发生的情况。因此,需要按不同土地类型进行旅游地的稳定性评价、容量分析和自然保护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也很明显。

四、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景观学与生态学相结合形成的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具有运用地理学方法研究生态系统的特色。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则是现代地理学领域中的新兴应用研究方向。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是地理学中的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 只不过从前偏重于探讨自然对人类的影响, 而现在愈来愈注重两者的相互作用, 尤其是人对自然的作用。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及国民经济各部门, 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四篇:综合自然地理总结

综合自然地理总结

通过这次综合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实习技能得到了提高,班级凝聚力得到加强,回归大自然,体会到科学理论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践,锻炼了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首先,我们认真听老师的讲解,知道了地质罗盘的使用和保护,会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培养了实践技能。其次,观察每一个实习点的自然状况,有疑问马上和同学讨论,主动找老师帮忙,解决疑惑,不但丰富了知识还加强了师生情感和同学间的凝聚力。再次,我们对构造运动、褶皱、背向斜、风化、化石、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流水地貌、河床地貌、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地理分布、土壤调研、水文物理特性、河流污染及治理、峡谷地貌、植被分布、植被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形图使用及气候气象相关运动、作用、现象、地貌等有了更加深层的认识,尤其是喀斯特地貌中的钙华、峰林、峰丛、波痕、溶洞、峡谷、刃脊、孤峰等的认识以及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与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的区别有了深入的理解,为我们以后的学习、科研、管理工作、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这次野外实习不断巩固了我们的自然地理学的综合知识,还提高了野外综合素质,让我们能够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我们野外实际操作能力与分析能力,并学会了许多也野外实习的基本要领,从中得到更加充分地领会。

我们在获得众多的收获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带的地质罗盘过少,准备的资料过少,在某些风景区个别同学注重拍照纪念忽略了对自然本身的观察、认识和了解。因此,在以后的野外实习中我们应当以此为鉴,吸取经验,克服不足,力求全面。最后,感谢老师们的指导,辛苦讲解。

第五篇:山东广东两省农产品批发市场考察报告

山东广东两省农产品批发市场考察报告

根据2007年3月8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向群在娄底市湘中果品蔬菜批发大市场主持召开的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规划局、市规划设计院和瑞隆经贸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立即组成联合考察组,考察组一行8人于3月11日至14日对山东省寿光市(县级市)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和广东省东莞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基本情况。该市场是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企业。始建于1984年3月,20年来,市场本着“先育市、后建场”的发展思路,先后9次进行大规模扩建,现占地面积600亩。建有全封闭钢架结构交易大厅3.2万平方米;钢架交易棚8000平方米;特菜专营区5000平方米;外省市蔬菜交易中心2万平方米。市场还建有分捡包装车间、物流配送中心、电子拍卖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安全监控中心、电子结算中心等,总投资达2亿余元。年上市蔬菜品种300多个,年成交蔬菜15亿公斤,年交易额28亿元。全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30多个省、区、直辖市的蔬菜在该市场大量销售。

寿光市80万亩蔬菜基地生产的蔬菜占该市场交易量的百分之三十,外来菜占百分之七十。交易旺季日交易量为5000吨,两广、海南三省区仅辣椒一个品种在该市场的交易量达1000吨以上。市场管理人员300多人,(不含清洁工和搬运装卸工),交易旺季场内务工人员达到万人以上。带动周边200多家汽车修配厂,100多家餐饮店,带动农户100万户以上。

(二)东莞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情况。该市场位于东莞市中堂镇。地处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三角区的中心位置,市场占 1

地面积600亩,于2004年4月破土动工,2004年12月30日投入运营。市场第一期工程占地22万平方米,建有1500个固定铺位,1.2万吨冷库、1500吨级码头、2万平方米鲜活专区、8万平方米的库房、400亩仓储冷库基地、1100多亩加工基地、7000平方米专用农产品展览馆和1000多个专用停车泊位。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

市场干品类已形成粮油、调味品、干货、副食、腊味、香料6大系列的批发客户群,并均已成为广东省内的一级批发点。鲜品类现已形成鲜蛋、蔬菜、鲜肉、水产、野味、家禽、冻品7个系列的批发客户群。该市场还将引进水果、高档淡水产品、特色蔬菜、进口辅料、酒店用品等配套产品入驻市场经营。江南农批硬件设施完善,有铺位、仓库(常温仓库、配送仓库)、冷库(高温冷库、低温冷库即冷藏库、冷冻库)、码头、加工基地、商务中心、展览馆、科技平台等8类专用设施,合成多快好省(nb)购销一条龙服务平台。

二、山东、广东两地市场建设与培育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高度重视。据我们考察了解,自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自批示开辟全国第一条寿光至北京的“绿色通道”以来,寿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建设和市场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寿光市财政已累计安排资金1亿多元,落实贴息贷款2亿多元,用于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市场建设。在蔬菜基地建设上,市政府扶持发展蔬菜基地80万亩,冬暖式大棚30万个,建成5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其中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累计投资1.6亿元,该示范园集示范种植、科研组培、品种展示、加工销售于一体。2005年全市26万亩果菜基地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3万亩果菜基地获绿色食品认证基地,1000亩蔬菜基地获有机食品基地认证,27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定,33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4个农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1986年到2003年6月寿光市先后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103个品牌商标。有力推动了寿光农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在市场培育方面,寿光市财政已投入6000余万元,投入1200万元建立了寿光市农产品质检中心。投入200万元在15个种菜镇、街道配置了速测室,投入20多万元购置了农产品安全流动检测车。投入40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的农资市场,对全市750多家农药、肥料生产经营户,230家种子,全部实行档案化管理,集中到市场内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较好地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市场和进入生产环节。成立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分片划区对全市农资经营户进行监管。投资1.2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为蔬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东莞江南农批是东莞市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市场创建过程中,得到了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扶持该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市政府将位于珠江水系东江岸边600多亩闲置低洼地、沼泽地低价租赁给开发商,租期为60年。并多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为市场的快速发展排忧解难。市场建成运营后,2005年8月12日~14日,广东省农业厅、东莞市人民政府为搞活市场,扩大市场知名度,在该市场成功举办了首届泛珠三角农产品交易会。2006年12月12日~14日,又在该市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泛珠三角农产品交易会。两届泛珠三角农交会的成功举办,引进全国各地农产品生产商和经销企业入驻江南农批,使江南农批迅猛崛起。

(二)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山东寿光市公安局为支持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在市场内设立公安分局。山东省公安厅还批准寿光市场成立专门的市场护卫中队(原为经警中队),定编56人,市农业局成立行政执法大队形成了强大的市场保障体系,从而有效地维持了市场的治安秩序。寿光市和东莞市为确保市场的发展,工商局、银行在市场内

设点,满足市场交易双方结算需要。广东省海关在江南农批设点,为开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提供方便。

(三)政策保障措施到位。寿光市和东莞市为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寿光市政府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初期,对市场按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定编定员、定工资,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又对市场进行改制并入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中塘镇为支持江南市场的发展,在立项、建设及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投资经营者提供一个开放、集中、高效的重农惠农扶农和亲商护商助商环境。对市场建设用地给予了最优惠的政策,特事特办,以土地租赁的形式为市场提供建设用地600亩,而且对部分沼泽用地仅象征性地收取租赁费用。政策的扶植,让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和江南农批轻装上阵迈向快速的发展道路。

三、思考与启示

(一)要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理念。通过考察我们思考,山东省寿光市一个城市人口仅20万,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都不占优势的县级城市,经济为什么能如此又快又好地发展?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了“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理念。寿光市提出的口号是:“兴建一个市场,带动一批产业,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就是政府通过建设培育市场,带动了农业产业规模化,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崛起,带动了城市的繁荣,带动了地方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东莞市政府利用泛珠三角的优势,建成了泛珠三角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物流配送的方式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配送到香港、澳门等地和广东省各厂矿企业,形成了大规模农产品集散地和物流配送枢纽,物流配送集散地和促进了东莞市经济的发展。外地的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需要现代化的流通业作支撑。从我市的情况看,由于受传统的流通观念束缚,市场布点多,特别是农产品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多数是菜农、小担小贩占路为市,既阻碍交通,又影响市容,不能形成现代化的大市场、大流通的商贸氛围,阻碍着我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因此,要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就必须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理念。也只有树立这种理念,才能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才能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要强化政府建设培育市场的宏观管理和引导。通过对山东、广东两地市场的专项考察,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的规划布局建设培育仍然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和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市场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对搞活经济和满足城乡居民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调控不力,措施不到位,功能不配套,市场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的问题:一是规划布局失控;二是市场多而不专,辐射力不强,难以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三是市场管理理念落后,不能适应现代流通发展的新形势。通过考察,我们认为,娄底市场建设的现状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需要,不能满足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不能满足娄底实现“后发赶超”发展目标的需要。娄底需要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辐射力强的大市场,特别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因此也需要政府加强对市场建设的宏观调控和培育引导。在这方面我们感到山东省寿光市和广东省东莞市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能力很强、培育扶植市场的力度很大,特别是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用地调控的做法值得我市借鉴。

(三)要标准化建设好我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是商务部联合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标准委提出的今后农产品发展目标,是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和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山东、广东农产品标准化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我市农产品标准化工作还没有起步。目前,湘中果蔬批发大市场提出标准化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我们认为符合我市实际,符合娄底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应当着力引导和培育。要按照国家颁发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和商务部颁发的相关标准,把该市场建设成为全省交易面积最大、配套设施最好、功能服务最全、经营环境最优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四)要建立和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农产品市场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在体制上很难统一,单靠哪一个部门很难实现。东莞市政府在江南农批市场建设和培育过程中专门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部门工作联动机制。为把我市湘中果品批发大市场建设成为湘中地区一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就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目标任务到位,部门职责分工到位。

四、建议及请求

(一)搞好市场定位。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和东莞江南农批市场“创建一流大市场、面向全国大流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将农产品批发市场做大做强,才能全面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才能实现农民、消费者、市场和政府“四赢”。结合娄底实际,建议湘中果品蔬菜批发大市场以“立足娄底、辐射湘中、服务‘3+5’城市群、面向全国”作为市场定位。

(二)做好市场规划。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创建市场20多年来,先后9次进行大规模扩建,仍不能满足农产品大流通的需要,今年计划扩建200多亩,市场总占地面积达到800亩。东莞江南农批市场一期工程400亩,第二期工程1500亩,合计为1900亩。我国北方的农业部定点市场的占地面积均在300亩以上。我省常德中心城区的市场规模和品位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在此次考察过程中,湘中果蔬批发

市场已与东莞江南农批达成意向,将我市的农产品直销广东“珠三角”各城市和港澳地区,并与新化奉家蔬菜

基地签订了6000亩反季蔬菜种植协议,近期内将与涟源桥头河、水洞底、白马镇、双峰青树坪、娄底经济开发区大埠桥办事处和娄星区万宝、茶园、百亩、双江等乡镇的农村合作组织进行商谈,建设蔬菜基地。近年来,蔬菜基地总面积在5万亩以上。实行“市场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同时,引进市内和省内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市场设点经营和知名品牌入市经销。我们认为,湘中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应高起点、高品位,其市场用地规模应在300亩以上。目前该市场仅占地50亩,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此,建议将市场周边闲置的土地和清潭社区部分居民生活用地计86.95亩(其中军供站5120平方米,原涟邵矿务局仓库19880平方米,铁四局五处仓库16070平方米,市场两边20余户清潭居民生活用地16900平方米,合计57970平方米)列入市场规划范围,由政府统一征购,加上市场已征用的30余亩,总计120亩,进行资源整合,连成一体,建成蔬菜交易区,另就近择地规划180亩至200亩,作为二期工程用地。修建农产品常温库、冷藏库、冷冻库、果蔬加工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和废弃物处理中心。

(三)请求出台市场建设过程中的优惠扶持政策。娄底市湘中果品蔬菜批发市场由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农业部定点市场,娄底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长办公会议确定为娄底市首家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和首家农产品市场准入示范市场,同时,正积极筹备申报国家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和农业部“升级拓展5520工程”,为加快推进市场的建设与发展,请求市政府出台市场规划、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基础设施、资金筹措和蔬菜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确保该市场各项建设顺利进行。

下载浅谈海南与广东两省综合自然地理各方面的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海南与广东两省综合自然地理各方面的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广东两省农产品批发市场考察报告

    根据2007年3月8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向群在娄底市湘中果品蔬菜批发大市场主持召开的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规划局、市规划设计院和瑞隆经贸有限公司......

    最新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品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绪论: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绪论: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就餐安排炒菜组:邓老师 李豪杰 吴敏 李帅华 侯发平陆美美 唐开元 高康李超曾慧 切菜组:周佳俐 邓泉 杨 晴 王玉萍 郎欢 庄榆佳 胡春辉 饺子组:穆京宝 傅......

    综合自然地理 练习题一

    中外美术简史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 1.《江帆楼阁图》这幅作品的作者是( )。 A李思训 B 展子虔 C 黄公望 D李昭道 2.元初擅画人物、鞍马、花鸟等,且人物画被后人评为“用笔催龙......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 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二、实习地点翠华山三、实习目的1、复习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

    广东与浙江两省的会展经济现状(5篇)

    广东与浙江两省的会展经济现状据商务部有关部门的统计,2003年,在全国的展览总收入的86.35亿元中,广东为32.4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比重超过37%。浙江为11.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3......

    关于今年四月山西与海南两省整治蒸汽锅炉的报告

    关于今年四月山西与海南两省整治蒸汽锅炉的报告 转载自:河南四通锅炉厂www.xiexiebang.com 每日一报: 从今年两会过后,各地就不停的传来整治当地小型燃煤蒸汽锅炉和土锅炉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