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业设计概论论文
摘要:
现在大众越来越喜欢旅行了,不光能脱离尘世的喧嚣,还可以近距离接近大自然,同时又可以放松身心等,但旅行需要带很多东西。所以对所需要带的东西的体积有能小则小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实用、轻便、美观等要求。
为了人们能够出行更加方便,本文根据人们旅行时具体使用水杯的情况分析,找出能够节省空间的各种办法,并结合杯子进行思考与设计,合理的、简约的、美观的、环保的将该杯子的具体要求通过设计来实现。
本设计针对户外使用、携带方便、外形美观的问题考虑,通过杯子的材质及结构的改变来达到携带方便的效果。在节省空间的前提下,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关键词:简约;便携;环保: 技术路线
从现有的杯子入手,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及可以达到的技术范围。找出研究方向和出发点,找出设计的使用人群和分析人群的使用特征分析及心理特征。
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和创新的设计方法相结合,即不能丢掉已有的设计常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明晰的设计思路,做好计划,从结构、材料、功能、外观、消费心理及人机方面进行多个层面分析,力求完善。
查阅有关资料,请教老师同学,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断找出设计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良。
2.1 杯子的种类
杯子,日用器具,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是用来饮酒或茶。基本类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径与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
杯子的类别有:根据材料分,陶瓷杯、玻璃杯、塑料杯、不锈钢杯、景泰蓝杯;根据功能分,日用杯、广告杯、促销杯、保健杯等;根据结构工艺分,单层杯、双层杯、真空杯、纳米杯、能量杯、生态杯。
防烫手的隔热保温茶杯(图2-1)
该款防烫手茶杯在杯体的下部采用的是双层设计,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不过现在这样的制造方式已被广泛应用,在造型上还是很新颖的。
图2-1 防烫手的隔热保温茶杯
0
2.2 杯子风格和材质
现在杯子风格多样,材质也各不相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要求也在改变,以前追究“量”,而现在追究“质”了。其中,乐扣杯(图2-2)相比较而言,尤其自己的风格,同时也追随了绿色环保设计的趋势。星巴克的核心营销策略,就是以欧美根深蒂固的咖啡文化为基础,推出一种高水平、高水准的咖啡价值观。正是这样一种基本价值概念,或者说立足于改变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方法,星巴克的咖啡杯代表了星巴克的文化形象,构建一种文化的体验和文化氛围。
图2-2乐扣杯
杯子常采用玻璃、陶瓷、塑料、金属等坚固、不溶于水的材料制作,并可以安全容纳多种可食用液体(如饮料、酒水等)。塑料水杯常用材质有太空玻璃和AS塑料两种。太空玻璃又称PC工程塑料,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材料。这种材料质轻、耐用,具有优异的绝缘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以及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缺点是和金属相比硬度不足,这导致它的外观较容易刮花。AS塑料耐气候性中等,不受高湿度环境影响,不易产生内应力而开裂,料质透明度高,常用来制作托盘、水杯、餐具、包装盒等塑料制品。杯子的设计 3.1 材料分析
材料的情感个性就像颜料的色彩一样。运用材质进行产品设计与作画很相似,都是为了表达一定的创意,塑造一定的角色形象。材质的相互配合也会产生对比、和谐、运动、统一等意义。一种好的设计有时也需要好的材质来渲染,诱使人去想象和体会,让人心领神会而怦然心动。
3.2 人机分析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动作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 1 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一件产品是如何来评价它在人机工程学方面是否符合规范呢,以德国Sturlgart设计中心为例,在评选每年优良产品时人机工程上所设定的标准为:
1产品与人体的尺寸、形状及用力是否配合; 2产品是否顺手和好使用;
3是否防止了使用人操作时意外伤害和错用时产生的危险;
4各操作单元是否实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义毫无疑问的被辨认; 5产品是否便于清洗、保养及修理。
使用者或受众的情感,表现为杯子使用的舒适、气氛的愉悦以及对特殊群体如老人、小孩、病人、残疾人、孕妇、左撇子等的关怀。因而细部的着重处理如把手的弧度、壶口的倾斜角度和隔热、耐温以及季节、气候、环境的变化对杯子的特殊要求等就成为设计的关键。本文的旅行用便携式水杯尺寸压缩前和普通杯子尺寸相同,杯把部分的长宽都能满足抓握的要求,符合人机要求。同时,压缩后的尺寸很小,满足了携带方便的要求。从材质方面考虑选用的橡胶材质稳定性强,塑料隔热性好,满足了人性化设计的要求。
3.3 色彩分析
色彩是产品视觉设计的第一要素,好的产品色彩设计不但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而 且在展现产品设计艺术的同时,将设计师的情感通过色彩更为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增强 消费者对产品乃至产品品牌的深刻印象。产品色彩的配色应基于产品色彩的功能,兼顾“突出”与“融合”两个方面,既突出提升的方面又融合平稳的方面。旅行用便携式水杯从色彩方面讲,杯子的主体色彩鲜艳,便于人们一眼就能识别。杯子由黄色的橡胶杯体和白色的塑料杯把组成,整体感觉醒目,橡胶杯体的主要配色有:黄、粉、橙。这些颜色淡雅又不失跳跃感,同时具有令人心情清爽舒适的视觉效果,适合年轻人追求新鲜跳跃的审美体验。
图3-1 拟设计杯子效果图
结论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人们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加深,为了放松心情,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旅行。本课题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提出这样的设计思想,旅行用便携式水杯设计,并始终以便携性为指导思想,从造型方面的改变来达到携带方便的效果,杯子压缩后“扣”的方式引发人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本课题属于问题解决型设计课题,主要通过提出旅行时杯子携带占用空间的问题,然后围绕该问题提出设计方案,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考虑功能和造型,突破传统的杯子造型,大胆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产品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2]童慧明.为生活而设计[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1998.[3]赵英新.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材料及加工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5]丁伟.木马工业设计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张凌浩.下一个产品——产品设计专题研究[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7]劳拉·斯莱克.什么是产品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8]王继成.产品中的人机工程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9]文涛 文风.色彩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0]江湘云 刘建华 马良君 李大民.产品模型制作[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4
第二篇:工业设计概论结业论文
包豪斯对工业设计影响
摘要: 本文主要探索包豪斯设计学校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并对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作一简单回顾,同时对包豪斯设计思想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作概论性探讨,着重分析中国设计教育的思想、方法;教育结构,并对现时代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作了个人的、主观的评析。
关键词: 包豪斯 现代设计 中国 设计教育
1.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
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然而大工业产品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标志。
1.119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发起人威廉·莫里斯对当时出现的缺乏艺术性的机械化批量化产品深恶痛绝,他同时十分反对脱离实用和大众的纯艺术。1861年,莫里斯与友人合作成立了一家“绘画、雕刻、家具和金属制品美术工匠公司”,这在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由美术家亲自设计并组织生产的机构,但其背离了工业革命的必然趋势,否定代表新生产力的大工业机器生产,使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机器生产产品技术与艺术的矛盾。
1.2 1900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
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提倡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主要成就体现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主要贡献在于继承了英国“艺术手工艺运动”主张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并使这种新的设计理论和观念在欧洲各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其局限在于否定了工业革命和机器生产的进步性,错误地认为工业产品必然是丑陋的。
1.3 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工业同盟或德国制造同盟
这是一个半官方机构,旨在促进工业产品设计。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支持的促进产品艺术设计的中心,在德国现代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在其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德意志制造同盟。他区别于同代人的是,以极其认真的态度致力于美术和工业化社会之间的调和。包豪斯的理想,就是要把美术家从游离于社会的状态中拯救出来。因此在包豪斯的教学中谋求所有造型艺术间的交流,他把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刻等一切都纳入了包豪斯的教育之中。
2.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
2.1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2.2 第二阶段(1925-1932年)迪索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迈耶(HannesMeyer,1889-1954)继任。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迪索后,被迫关闭包豪斯。
2.3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米斯·凡·德洛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
3.包豪斯思想
3.1包豪斯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可以从包豪斯宣言中得到体现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和所有工艺技师共同奋斗,才能得以自救。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幢建筑是各种美感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可能灌注入建筑的精神,以免迷失流落为‘沙龙艺术’„„
3.2 建筑家、雕刻家和画家们,都应该转向应用艺术
艺术不是一种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在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超出个人意志的珍贵片刻,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为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术的熟练对于每一个艺术家采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真正创造想象力的根源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面。„„
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没有那种足以使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立起自大障壁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创造出一幢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并用干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相之矗立在云霄高处,变成为一种新信念的鲜明标志。”
4.包豪斯对建筑思潮的影响
4.1 包豪斯促使现代义建筑思潮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1927年
在米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4.2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基本的特征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
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
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
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4.3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国际风格”的出现为现代主义提供了理论借口,他们“开拓机器生产时代的新的创造潜能,怀有对机器的热忱”。强调功能决定形式、不讲民族特色、个性特征,力求纯粹、反对装饰,这种国际语言逐渐推向理性、标准化使现代主义最终走向了极端。之后根源于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不断兴起。相继出现诸如:单纯反对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复古的新古典主义;甚至新新古典主义;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的高技术派;和理性、情感的结合、抽象和历史的结合的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等等建筑思潮。
4.4建筑上的革命也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设计产品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产品形态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审美设计没有极致和终点。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
5.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被迫解散后,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纷纷流亡法国、瑞士、英国,而大部分去了美国。欧洲建筑和工业设计的中心转到了美国。如格罗皮乌斯在英国居留三年后又于1937年赴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此后,布鲁耶投奔格罗皮乌斯并在美国执行建筑业务,米斯·凡·德洛暂居德国,1937年赴美国任教于伊利诺工业技术学院,希尔伯西摩和彼得汉斯等也前往该校任教。克利前往瑞士,康丁斯基前往巴黎。巴耶在纽约任一家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1937年包豪斯的教师莫霍利·纳吉在芝加哥筹建了“新包豪斯”,继续弘扬德国时期的包豪斯精神。后来更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以后又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成为美国最着名的设计学院。从此,欧洲设计运动便在美国
蓬勃开展,形成高潮。
包豪斯的建校历史虽仅14年3个月,毕业学生不过520余人,但它却奠定了机械设计文化和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坚实基础。包豪斯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一批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既能认清二十世纪工业时代的潮流和需要,又能充分运用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去创造一个具有人类高度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新环境。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设计师的第一责任是他的业主。”又如纳吉所说:“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一样,事实上,包豪斯在调和“人”与“人为环境”的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已远远超过了十九世纪的科学成就。包豪斯的产生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影响
6.1 包豪斯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最早是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当然新中国最早的设计教育就是工艺美术教育,比如现任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博导的张道一教授,最早就是从事图案教学和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的。在1991年版田自秉着《工艺美术概论》一书中,同样可以清楚的看到包豪斯思想影响的痕迹,尽管当时的理解、认识与现在不完全一样。
格罗彼乌斯和包豪斯的理想“把人作为尺度”“平衡的全面发展”在其教育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特别是作为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的创造者约翰·伊顿教授以东方传统的精神文化与西方的科学进步相结合,以克服所谓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危机,他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分为倾向精神表现的、倾向理性结构的、倾向真实再现的三种类型而予以不同的指导,伊顿的这种体系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许多惊人相似之处,与东方的“以意为之”的表现体系非常吻合。
6.2 我国设计专业名称设置也与70多年前的包豪斯类似
以上海东华大学设计专业本科分类为例:
艺术设计学院:工业造型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电脑艺术设计 装饰艺术设计
服装学院:服装艺术设计 服装设计工程 服装表演艺术
本科课程:以工业造型专业的课程结构为例,其他专业课程设置大体相近。
6.3 设计教育在我国不断发展
设计教育在我国走过二十多个春秋,从弱小到壮大,从幼稚到成熟,已初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逐渐从美术、工艺美术的模式过渡到具有现代设计教育的特点的教育模式。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搭上了快速奔驰的列车,社会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设计教育像雨后春笋迅速成长,据统计国内在近三百所院校开设有设计专业,这无疑给设计教育注入了活力。
6.4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很晚,但发展很快,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问题应当予以解决。有人认为设计实践可以代替设计高等教育,这
等于取代了设计的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和系统性。设计实践常常不能自觉提高设计水平。高等设计院校要以高人一等的教学质量、设计理念、教学设备对学生加以培养、训练,使他们通过实践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设计层次,从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应该体现出高人一等的文化修养。设计教育应与市场相适应,学生用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很快能够接受市场的桃战才是设计教育真正的成功。现在,国内的设计教育与市场出现脱节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恐怕与排课方式有关。国内院校排课的方式是按现有教师来安排具体课程,并非按照逻辑、结构的需求安排。如此,忽略了教学体系的科学件、完整性,实在令人担忧。加强理论课、选修课、理工科课程的教育,重视交叉学科和电脑的教育,是我国设计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随着经济改革的迅速深入,国内将会需要大批的设计人才。根据这种情况,高等设计院校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提高教育质量,来担负起市场对设计人才的庞大需求的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设计史》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设计策划》沈祝华着山东美术出版社 设计家丛书
《设计新潮》2001.1伍江着《现代设计的源泉-访问包豪斯随想》
《工艺美术概论》田自秉着知识出版社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着新世纪出版社
《世界工业设计史略》王受之编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界工业设计史略》王受之编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工业设计毕业论文
第三篇:工业设计概论范文
《工业设计概论》结课论文
题目:手机工业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电话:
题目:手机工业设计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产品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不断追求更多的便捷的享受。十年前手机仅仅作为一个通讯设备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手机俨然成为个人的“超级计算机”,品种多样的手机,纷乱复杂的程序软件,不断改变人们手机使用的态度,也不断催 生人们的好奇心。手机在这么多的苛刻标准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中,该何去何从?工业设计的价值体现在人与所设计的产品的交互过程中,工业设计要求产品在具备实用性、科学性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艺术性,使工业产品表现出合理的个性化元素。本文着重分析工业设计中的造型设计和色彩设计以及设计风格趋向
关键词:手机;工业设计;造型设计;尺寸困局;色彩设计;设计风格趋向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手机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手机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在当今社会,小小的手机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现在手机市场的竞争愈加白热化,竞争已经从简单的价格竞争进入到文化竞争的层次。对于厂商来讲,无论是规划、研发、生产、销售都要求精益求精,必须强调工业设计在产品各个环节中的作用,设计制造出一款多功能整合型产品,使手机能满足用户的多种要求,其中对产品造型和色彩的要求是最直观、最明显的要求之一。
一、手机与工业设计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也成为引领消费时尚的工业产品。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极大提高和功能质量的严重同质化,消费者对手机的差异化要求越来越强烈,对手机中的工业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选购手机时往往更加青睐于符合自己身份和性格特点的产品,而对于那些外观设计同质化严重的手机大多不屑一顾。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日益挑剔的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工业设计在产品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所谓工业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综合学科,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经济与人文等多学科只是想联系的完整体系。工业设计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对产品功能、结构、材料、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工艺等,同时还包括与产品有关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人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它综合运用现代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手段,使现代工业产品尽可能地给使用者带来高效、舒适、美观的感受,最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在手机的设计中要做到人性化设计,以消费者为中心,在手机设计的每个环节中深入调查分析影响消费者需求和消费动机的心理元素,比如:消费者如何理解设计者在产品中蕴含的信息;不同的社会背景的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不同年龄、不同身份消费者对形态、色彩和材质的不同偏好;不同消费者在挑选和购买过程中各种心理元素等,在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基础上,有目的的进行手机设计,从而使设计出来的手机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技术与市场的引导下,手机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通信工具,通话这样一个简单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要求,随着无线网络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全面,带来的服务日益丰富,手机功能也在逐步整合,成为个人通信娱乐终端。虽然现在手机的技术要求标准化已日趋完善,但是由于应用的多样性,还是给设计者留有很大的空间。从手机设计角度来说,如何设计出适应各类人群的手机是至关重要的。如今的手机已经完全个性化,不同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这造就了手机外型的多样化。根据用户的需要,未来手机的外观形象设计将进一步向个性、时尚方向发展。
二、手机中的造型设计
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产品有很多,许多都是国际大品牌,诸如iPhone、SUMSUNG等等。而国内也有很多行业领先的企业,如小米、联想、华为、中兴等,也已经成为国产品牌的消费主流。用户在考虑功能的同时,外观造型也是用户首要考虑的因素。外观造型也正是工业设计在手机中的最重要最直观的体现。
手机造型设计的目的是使产品具备优美的造型效果,使用户的体验更加完美,降低使用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感。手机造型设计在工业设计方面包括手机的外形、颜色、材质、按键排布、人机界面等。在造型设计阶段,同时要对手机的各个侧面进行设计,功能及构造的问题不容忽视。产品功能和结构直接影响产品造型设计,有时为了创造出新的造型,不得不改变产品的功能和结构,所以要在技术上反复斟酌、寻求最适合的条件进行设计。近些年有很多成功的造型设计案例,如iPhone;机身的用料非常的讲究,特殊材质的钢化玻璃非常坚硬,为了加固超薄机身的iPhone的坚实性,苹果在其机身的边缘指出添加了抛光的一体成型金属钢圈,令到iPhone有着超强的抗摔和抗变形能力,以保证机身不受损坏。转过机身的反面,一个缺口的苹果以抛光的的表现方式出现在一片磨砂的金属后盖之上,这也是iPhone整机上唯一的一个Apple标识,毫无标识的正面让我们看到了iPhone的低调,磨砂的金属背面也是一次成型的工艺铸造,很好的将iPhone从机身的背面向正面包围,做工非常的优秀,实在是让人无法挑剔,在简单之中很好的表现出了苹果的美感,超薄机身更是是iPhone完美工业设计的体现。另外一款摩托罗拉ME511也是一款极为有个性的手机。摩托罗拉ME511是ME系列的第二款,造型是方块形旋屏设计,总体定位时尚、年轻,在当时的手机市场中独辟蹊径,得到消费者的极大认可。
尺寸困局:除了看手机的工业用料水准外,尺寸的大小设计又是一个困扰业界的难题。如今,各路商家都在想尽办法把显示屏越做越大。对于手机屏幕终究定格在几英寸才算恰到好处,业界一直没有什么标准的明文规定,大多都按各自的标准做,从市面4.5~5.8英寸五花八门的尺寸应有尽有。这种乱象丛生的尺寸大战,常常令人不知所措,平板电脑与手机的界限被各种眼花缭乱的尺寸所模糊。
大多普通用户的单手大拇指握手机的姿势,所接触划过的屏幕大约在4英寸范围,超过这个范围以上,必须用另一只手来操作。所以4英寸的范围应该是设计屏幕最合适的尺寸。但现在,除苹果外一些主流的手机商上都没固定遵循这个尺寸。反而有一致做大的共识,似乎才能显示出自己不落伍。
尺寸杂乱化的背后,可以看出商家缺乏对用户的认知体验,更是一种妥协的不自信。手机作为丰富的通信工具,一旦超出单手操作的范围,手机的本质意义就会逐渐丧失。以米3为代表的5英寸大屏手机商,在我看来就是违反了用户的单手体验。
三、手机中的色彩设计
手机色彩设计的目的是使产品具备和谐的视觉效果,使手机与人们的心理产生统一、协调的感觉。工业产品的造型、色彩对产品的外观美感起决定性作用,能够使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享受,满足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有助于消费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提高效率,降低视觉疲劳。
在进行产品的色彩设计时,应注意色彩配合,应有“色彩主调”,色彩主调可以延续同公司同系列产品的色调,也可以独树一帜。设计者设计色彩时,应参考市场上已有的产品,避免与现有产品在色彩的过于近似以及色彩面积的完全对等。而且产品本身色相不宜过多,以二到三种为宜。通常情况下,以大面积的低纯度、高明度色调占优势地位,在局部点缀小面积高纯度的色彩进行对比,容易取得和谐、丰富、醒目的效果。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还要注意产品与使用环境、民族风俗、地理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保持良好的适应关系。
与使用者和谐,与自然和谐,是手机色彩设计的最基本设计理念。现在某些手机的色彩设计还存在很多让人觉得不满意的地方。有的设计主旨不清,虽然色彩鲜艳,但是眼花缭乱,让人不知所云;有的设计色彩暧昧,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心理上产生一些不安或不快;有的设计过于冰冷,缺乏情感,似乎要拒人于千里之外;有的设计选材用色不当,缺乏创新,等等。这样失败的色彩设计,技法再高,材质再好,也只能是一个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外壳。对消费者来说不过是充当了其它成功设计的背景,根本不值得回味。一款成功的设计应当使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色彩完美地融合,传达给人一种明确的主旨,给人一种视觉、心理的平衡,让人得到美的视觉享受。只有这样的设计才会让人过目不忘。例如:作为手机中的王者,iPhone系列产品。从问世之初就以简单明快的色彩和强大的功能傲视群雄,iPhone系列每一代产品都采用相同的色调,主体都是采用黑色或者白色,直观的表现出产品的传承性,黑与白的经典配合让用户百看不厌,鲜明的产品特征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是单一色调的成功之作。
四、设计风格趋向
自iPhone问世以来,Apple确立了手机风格的规格设计:一个Home主键,一个3.5英寸的主屏。如今所有的商家都在这种框架里设定机身的设计,这就造成市面所有的手机都是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iPhone之前,你可以用到各种千奇百怪的机形,虽然这些物理按键耗费空间操作复杂,实体的按键无法跟今天的触控技术相比,但多元化的机型,可以看出商家对手机设计的思考。自从iPhone把触控普及到手机这几年,商家对于手机的整体工业思考,明显不如2007年“前智能机时代”来得大胆。可以看作,在这样既有的模式下,其实就是一种对设计思考的偷懒。
在没有新思路打破这种固有的风格设计时,那么以小米为代表的国内商家对于手机工艺的表现,可以从里面看出哪些端倪?
从小米前两代外壳组装结构看,可以明显看出正面主屏和背壳两层黑白坚固的对接的痕迹。这跟其他传统手机的工艺结构没有明显区别,而到了米3这种正反加盖的分界线就被隐蔽的包裹在占据机身主体的背壳主槽里,这种加工的意图就是让你感受不到泾渭分明的工业对接,同时可以降低的机身厚度,整体看上去显得浑然一体。这种工艺的做法同样在Apple的iPhone5S上看到,不同的是各自材质的选用不同,形成的对接表现反应也不相同。
这种一体化的高精度工艺,不会直接影响用户对于一款手机看法的好坏,但这种工艺的好处在于,无需使用两种模块的材质来完成手机主屏和背面的拼接,只需设定一种主体作为机身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这样就可以使机身总体的厚度得到控制。当厚度得到控制、主屏与背面为一体时,手机整体的流畅度就会显现出来,如果再采用高性能的材质,如:金属铝合金一类,那么手机整体的质感将得到大幅提升。
透过米3的工艺,可以看到国产手机商学习摸索的态度。但对于工业外观设计的思考,还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来沉淀。
总结:
一部好手机必然会有一个完美的工业设计,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必需品,手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工业设计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完美的设计既要将工业产品要素与空间、色彩、材质结合起来,也要将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人机工程考虑周全。从创意来源到草图成型,再到最后的工程图,设计师们要不断的修改审核。真正好的产品能够经得起推敲,当产品推向市场后,不同的消费者的眼光有所不同,但是好的设计并不是要让所有人觉得满意,而是要让市场说话,让时间来诠释。工业设计要与生产销售相结合,要考虑到成本和市场,以及材料和环境等方方面面,同时还要考虑主要消费人群的人文历史以及民族宗教信仰等等。让产品创新与工业设计点缀我们的生活。参考文献
[1]曹一华,工业设计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4]杨 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工业设计概论
1.工业设计概论:狭义.产品设计广义.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考验及
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工业设计。
2.工业设计:产品外观造型(产品设计)、广告包装展示(视觉传达)、室内(外)环境设
计
3.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文字 图形 色彩。企业形象CI:企业理念MI企业行
为BI 企业视觉VI
4.企业形象系统CIS: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形象识别系统VIS
5.树立形象——形成品牌——良好品质
6.设计基础与程序: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定位——草图模型——效果图——模
型
7.设计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制约设计设计创造市场(自由设计师、驻厂设计师)
8.设计与消费:消费是设计的消费消费时一切设计的动力与归宿设计为消费服务
设计以消费为导向
9.高附加值商品的特征:具有良好质量和信誉、高科技含量、新材料或特殊材料、新功能、特殊意义、限量生产或少量生产、具有很高的设计意质、鲜明的历史与文化特征
10.商标(10年)实用新型 专利型——特点:地域性、时效性、排他性
11.设计与审美设计元素:对点线面造型自然中文式材质:陶 青铜 漆(四羊尊:
商晚期青铜、莲鹤方壶:战国 碗 春秋中青铜)
12.瓷器:宋代五大民窑 汝、官、哥、定、钧汝:青瓷为主有气泡釉色青而润泽。哥:
裂纹。定:白瓷为主有刻划印的花纹有芒。钧:青中泛红自然流露(青花瓷)色彩变革
13.工业设计标志:1851英 伦敦 水晶宫博览会起源,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
现代工业设计之父或现代艺术设计之父主张:提供师承自然、设计为大多数人服务。局限性:反对机器生产发展——德国包豪斯学校成立 1919.4 德国的魏玛标志着现代设计产生第一校长格罗佩斯包豪斯主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繁荣——美国
14.流线型运动:20世纪30年代由于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
体形状以减少阻力,后来这种造型在家具中得到应用。代表人:雷蒙德·罗维(可口可乐设计)大众汽车:波尔舍日本设计风格:和魄洋才
15.采用化学的方法进行生产——陶器时代设计萌芽阶段——石器时代未来设计
——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虚拟设计
第五篇:工业设计概论总结
工业设计概论总结
不知不觉中,工业设计概论课已经接近尾声,只有几个课时就要结课了,在即将完结的时候,说一下我对这门课的感受!
在开学之初,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因为没有课本,感觉很不习惯,以前上课都是在看着书本来听老师讲课,忽然没有了课本,就像天空没有了太阳,黑夜没有了繁星,上课的时候觉得找不到重点,而且如果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再去听讲的话就会跟不上节奏。不过,幸好,我们的老师将课本上的内容经过简化,把重点加入自己的见解以及添加许多全新的元素,制作成系统的PPT,然后在课堂上生动地讲解给我们。同时,在课堂上,经常与同学们进行互动问答,调动课堂积极性,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使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纯熟,使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知识。
并且,老师在这学期开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让我们感到很新颖。老师让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包括建筑,日常用品,以及创新设计在课堂上对同学们进行介绍,讲解。我们在讲说前,会对自己所选择的产品进行了解,在网上或者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产品的各种介绍,详细的参数,让自己对其更加了解,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它只是一知半解,仅仅知道它的名气,却不知道它因何出名,有哪些出彩的方面。在详细的了解后,还要将它做成PPT,在其中将自己所了解的各种知识表现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成果,使他们也可以知道你所了解的知识。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每次只能上几个人,而且每个人演讲的时间只有五分钟,所以就会有许多人将自己的讲说进行压缩,PPT进行精简,删除掉许多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这些看起来不重要的东西才是人们很少了解的,那些重要的地方许多人也都或多或少听说过。因此,我认为应该给同学们更多发挥的空间,将时间延长,让同学们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让其他的同学们可以对其讲解的内容有一个真正的全面的认识。对于课堂时间的处理,我有一个小建议,将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演讲作为老师授课的一部分,将其融合进课程中,通过同学们的演讲,将课程要讲的内容表达出来。这门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对实际产品的分析,在同学们讲述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就可以围绕此次的产品进行,让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对产品的设计进行剖析,最后老师对各位同学的论述总结,将本节课重点明确出来。这样,既有利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又保证了上课中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又能使同学们对本节课的记忆加深,保证了课堂效率。
还有,就是每节同学讲述完产品后,老师都会加以点评,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我们听完同学的讲述只是对他所讲的产品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并没有过多的思考其他的东西,而老师却把我们带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对产品的各个方面进行讲解,对同学的表现加以评定。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能力进行锻炼,同时,会有一种代入感,是学生不由自主的投入到课堂中来。
我们的专业是工业设计,但中国对工业设计的概念却是在世界上较晚提出来的,总的来说,中国的工业设计还处在初始时期,现代工业设计是从国外发展起来的,在设计发展的进程中,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的设计通常不在一个水平上。每一个历史时期,往往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代表着当时设计发展的主流。当然,暂时落后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成就,对于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前景,我抱有很大的希望。正因为发展晚,所以可以少走弯路,可以借鉴许多国外的工业设计概念,当然,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工业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继承是必要的,主要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艺术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如:“大象无形,大音稀声”,道德经关于形态的释疑与朴素设计观建立;“形随功能,形随形”的形态观衍变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沉厚内敛、无中生有、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艺术哲学,使基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态观建立成为可能。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美学的精华,是应该继承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时代局限性,所以,继承必须是发展的、批判的,要给传统文化赋予生命。
同时要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如:“点、线、面”的元素分析法为科学分析“形态”与“美”开创了可鉴的先例;黄金分割律与圆极限的对称和谐在数理领域内对美学研究形成支撑;设计的生产性与实用性需求使尺度与美之间的距离缩短,数理学科与艺术学科的关联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由工艺美术运动发端,经历功能主义、现代与后现代主义,再到现今的人机工程学、感性工学等多元化设计科学研究趋势,为分析“形态的动因与动量”提供了历史性的开题依据。这些都是西方美学的传统理念,我们要吸收其精华来丰富我们的传统美学和理念,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道路,来推动我国的工业设计的发展。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且文化形式丰富多样,这对工业设计事业来说是巨大的宝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合理地开发这笔宝贵的财富,走出一条继承、借鉴与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之路,这才是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