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

时间:2019-05-14 04:3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

第一篇: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

24? 发现后及时拆除。临近芒果收获季节时,因有人数次潜入芒果园偷摘芒果,胡某极为愤怒,便重新安装了电网并通上了电。? 5月9日晚7时许,××农场职工子弟王某饭后出门散步,途经胡某的芒果地旁边时,不慎触到胡某安装的电网,即刻被电击倒地。刚好路过该地的龙某见状,立即大声呼救,并上拉扯王某,也被电击倒。附近群众闻声赶到现场,切断电源,并将龙某和王某送往医院抢救。王某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龙某半月后痊愈。?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1)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对其行为应当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定罪处罚。(2分)?(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4分)?(3)胡某明知安装电网后可能致人触电伤亡,但其却臵他人安危于不顾而私自安装电网,以致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完全符合故意犯罪的构成特征,应当按故意犯罪定罪处罚。(4分)?(4)胡某私自安装电网的行为,主观上并非希望致人伤亡,而是对于他人伤亡与否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而非直接故意。(4分)?(5)胡某安装电网后并未采取任何防止他人触电的措施,因而其心理态度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2分)?25.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 吴某,男,18岁,陈某的外甥,无业。?朱某,男,17岁,无业。? 陈某因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000元钱。2009年6月到9月间,陈某带着吴某、朱某数次观察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二人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 为往返路费。2009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吴某搂住许某某的颈部,朱某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吴某又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等处,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2分)?(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陈某、吴某、朱某经过商议,并采取残忍手段杀害许某某,既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又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完全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因此构成共同犯罪。(2分)?(3)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2分)。陈某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2分)。?(4)吴某、朱某直接实施了杀害许某某的行为,同属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且作用相当(2分);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而且在整个犯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陈某与吴某、朱某居于同等地位,而不属于从犯(2分)。?(5)陈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朱某犯罪,应当从重处罚。(2分)?(6)朱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2分)?25.案情:? 胡某,男,17岁。2009年2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09年11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驾车兜风,行至一个夜市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某、王某。张某被撞倒卷入车下,挂在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横拉杆上,王某被撞倒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向前开。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胡某说:“管他呢!”继续驾车逃跑。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下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扔啤酒瓶、饮料盒,进行阻拦。但胡某仍不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快速行驶。车行至县城南郊一加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张某被拖带长达 ? ? 25? 2000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予车下。?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犯罪。(2分)?(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

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3分)?(3)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且在陈某提醒、路人阻拦的情况下,明知车下有人,继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猛跑,以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故意犯罪。(4分)?(4)胡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基础上,将原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3分)?(5)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分)(6)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能适用死刑。(2分)?25.案情:? 徐某某,男,1992年10月21日出生,某校初三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08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在街上闲逛时发现赵某(女,13岁)一人在家学习,便从赵某家窗口跳了进去,要赵某拿点钱给他。赵某说没钱。徐某某抬手就打了赵某两个嘴巴,并说“你老老实实待着,不许喊不许跑!”随后便在赵某家中翻箱倒柜,结果只搜到160元钱。这时,徐某某听见外面有说话声传来,便立即从窗口跳出逃跑。赵某随即大喊抓贼。正好经过此地的王某夫妇听见喊声,便追赶过去,将徐某某抓住并送至派出所。?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评分要点:? 1.徐某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分)?(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分)?3.本案中,徐某某以暴力手段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构成犯罪,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6分)? 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因此,在对徐某某进行处罚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包括死缓)。(5分)?(视论述情况适当给分)?25.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吴某(陈某的外甥),男,25岁,无业。?

朱某(吴某的朋友),男,20岁,无业。?陈某因为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5000元钱。2008年6月到9月,陈某带着吴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08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便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评分要点:? 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2分)?(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陈某为达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3分)? ? ? 26? 3.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而且在整个犯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陈某属于主,犯。吴某直接实施杀人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因此也属于主犯。(6分)? 4.朱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朱某在参与犯罪过程中未直接实行犯罪行为,只是帮助吴某望风。因此属于从犯。(3分)? 5.对于陈某和吴某,应当按照本案全部犯罪处罚。对于朱某,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分)?(视论述情况适当给分)?25.案情:? 于某,男,17岁。2006年9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07年10月,于某到某烤鸭店打工,与老板黄某(女,40岁)相好后发生了两性关系,并一直保持到2008年4月初。4月电旬,于某开始与刘某谈恋爱,并向黄某提出分手。黄某不同意,要求于某与自己保持关系,否则就要将此事告诉刘某。5月14?E1晚8时许,于某在烤鸭店内再次向黄某提出分手。双方发生激烈争执。黄某恼怒无比,从厨房拿来一把菜刀边骂边向于某猛地砍过来,砍伤

了于某的胳膊。于某见势不好,顺手操起一把椅子抵挡并将黄某打倒在地。黄某倒地时菜刀脱手但仍然大骂于某,并说要杀死于某。于某便继续用椅子砸打黄某,直至其不再出声才住手。于某发现黄某已死,非常惊慌,遂仓皇逃离现场。?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 1.于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间接故意犯罪。(2分)?(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于某在受到黄某暴力侵害时用椅子抵挡并将其打倒在地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但在黄某倒地侵害已停止的情况下继续用椅子打击黄某以致其死亡的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因而属于防卫过当,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分)? 3.于某明知用椅子打击黄某可能会致其受伤甚至死亡却放任不管,以致造成黄某死亡的结果发 生,但纵观全案于某并无希望致黄某重伤或者死亡 的故意,故对其防卫过当行为应当以间接故意犯罪论处。(4分)?4.于某犯罪时未满l8周岁,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2分)? 5.于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基础上,将前罪所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3分)? 25.案情:? 王某,男,25岁。? 王某于2007年在江某开办的厂子里找了份临时工作。2008年3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由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l至3月份的工资。王某不服,但几次与江某交涉均不欢而散。4月1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双方发生激烈争执,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感觉吃了亏的王某遂起意报复。4月14日中午,王某提着一桶汽油出现在江某家门前。江某开门发现是王某,便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没你好果子吃!”王某一边说一边晃了晃手中的汽油桶。江某一闻到汽油味,马上返身进屋并锁上门,然后打电话给保安员。王某则在门外高声叫骂并将汽油泼在江某的门口。保安员赶到时,正好听见王某说“你再不出来,我就烧死你!”保安员立即将王某扑倒在地,并从其衣袋中搜出一只打火机。?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 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2分)?(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

,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3分)?3.本案中,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为实施犯罪而事先准备好汽油并且带到现场泼洒在地,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即被保安员扑倒制服而未能着手实施放火的实行行为,因此,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犯罪预备的规定,属于犯罪预备而非犯罪未遂。(7分)? 4.根据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孝免除处罚。因此,对于王某的行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分)? ? ? 27? 25.案情:? 王某,男,25岁。l998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1年4月26日刑满释放。王某于2005年12月在江某开办的工厂找了份临时工作。2006年3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名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1至3月份工资。王某不服,几次与江某交涉,均不欢而散。4月2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结果发生争执,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次日中午,王某抱着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心理,揣着一把剔骨刀(刃长l5cm)出现在江某家门前。江某出门时与王某碰个正着,他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听到江某很不客气地说出“没门”二个字后,王某一下子火了,大叫一声“好,你有种!”从怀里掏出刀来就刺向江某的胸部。江某躲闪了一下,但还是被刺中腹部。江某随即与王某展开搏斗,并抓住王某的手将刀夺下。保安员闻讯赶来协同江某将王某制服。搏斗中,江某的胳膊和手指又被刀划伤。经鉴定,江某的伤情属于轻伤。?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 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分)?(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3分)? 3.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以刀刺杀他人,欲致其于死地,只是由于被害人的反抗这一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其犯罪行为,未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犯罪结果,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因此,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7分)? 4.王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前罪刑满释放后5年以内又故意犯罪,且根据其犯罪情节,所犯新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完全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4分)?25

.案情:? 胡某,男,17岁。2005年2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l年,缓刑2年。? 2005年ll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驾车兜风,行至 一个夜市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 某、王某。张某被撞倒卷入车下,挂在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横拉杆上,王某被撞倒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向前开。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胡某说:“管他呢!”继续驾车逃跑。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下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扔啤酒瓶、饮料盒,进行阻拦。但胡某不仅不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快速行驶。车行至县城南郊-/Jn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张某被拖带长达2000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于车下。?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 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犯罪。(2分)(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3分)? 3.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且在陈某提醒、路人阻拦的情况下,明知车下有人,继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猛跑,以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故意犯罪。(4分)? 4.胡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基础上,将原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3分)? 5.胡某犯罪时未满l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分)? 6.胡某犯罪时未满l8周岁,不能适用死刑。(2分)?25.案情:? 徐某某,男,l989年10月21日出生。?2005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在街上闲逛时发现赵某(女,l2岁)一个人在家里学习,便从赵某家窗口跳了进去,要赵某拿点钱给他。赵某说没钱。徐某某抬手就打了赵某两个耳光,并说“你老老实实待着,不许喊不许跑!”随后便在赵某家中

第二篇:「最新」国开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最新]国开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7月2日,资料涵盖2007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1分)

1.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2.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想报复某乙。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C)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3.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5年之久的货款3万余元,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后,打电话给李妻,称2天内交清货款和利息后放人,否则就打断李某一条腿。二天后,李妻如数交清了货款和利息,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敲诈勒索罪

B.非法拘禁罪

C.绑架罪

D.抢劫罪

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某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某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A.走私罪

B.走私罪从重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6.某甲将吴某等人藏在集装箱内组织偷渡,过关时,为防止箱内人员出声暴露,便将预留的通气孔遮盖,结果造成吴某窒息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B)处罚。

A.故意杀人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

7.徇私枉法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

A.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

B.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之受追诉

C.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D.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组织、____、_____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的,应当依照分裂国家罪从重处罚。

策划;实施

9._____周岁_____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10.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主体包括_____和_____。

自然人;单位

11.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_____、_____、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性质和来源的行为,构成洗钱罪。

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

12.过失伤害他人,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_____。

过失致人死亡罪

13.针对女性实施的强制猥亵、侮辱罪,其犯罪对象只能是_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14.以_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_____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明知

15.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_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1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_____或者_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职权;地位

17.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通常是指_____。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8.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19.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0.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21.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3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2分)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分)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1分)

23.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行为指向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2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2分)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2分)

(4)主观方面是故意。(2分)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20年3月中旬,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处于缓刑考验期内的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已于当月13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了缅甸境内玩耍。其间,吴某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回国后“赚大钱”。当月20日,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缉毒民警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缉毒民警扎伤后逃跑,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2000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过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2

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3)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4)昊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5)吴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并将其所犯走私毒品罪判处的刑罚与原判刑罚合并,实行数罪并罚。

(6)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1分)

1.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自制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B)以上的,构成逃税罪。

A.5%

B.10%

C.15%

D.20%

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4.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5.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

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_、_____与概括罪名。

单一罪名;选择罪名

9.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0.保险诈骗罪,是指_____、_____受益人,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投保人;被保险人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_____后又走私的行为。

应缴税额;行政处罚

12.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_____、_____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伤残;死亡(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3.以_____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论处。

勒索财物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_____、_____。

遗忘物;埋藏物

15.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_周岁。

14;16

16.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17.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_,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的行为。

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8.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20.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1.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2.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3.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分)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2分)

(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2分)

24.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3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分)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1分)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1分)

五、分析案例

25.案情:

李某,男,35岁,无业。

方某,女,20岁,无业。

张某,女,19岁,无业。

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19年8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得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离开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8万元后将马某放走。经查,李某此时尚处于假释考验期限内。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合并处罚。(2分)

【全部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只答出李某犯抢劫罪、未答出犯绑架罪并应数罪并罚者,全题得分不得超过9分;未答出方某、张某构成抢劫罪的,全题得分不得超过8分】

(2)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4分)

(3)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又单独构成绑架罪。(3分)

(4)李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了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合并处罚。(3分)

(5)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分)

(视论述情况适当给分)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上司刘某,趁刘某一人值班时在其所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下列犯罪中,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ABD)。

A.信用卡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

C.合同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

3.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的信用卡

D.恶意透支

4.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5.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的有(ABD)。

A.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

B.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

C.纪检机关的纪检人员

D.海关的缉私人员

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间,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对刘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刑讯逼供罪

B.非法拘禁罪

C.故意伤害罪

D.暴力遥证罪

7.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人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后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B)。

A.以非法侵人住宅罪论处

B.以盗窃罪论处

C.依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依非法侵人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二、填空题

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组织;策划

9.只有_____或者_____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10.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均是_____的人。

已满14周岁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_较大或者_____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应缴税额;一年

12.以_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不同。

造成的危害结果

14.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_。

合法从业的医务人员;就诊人

15.在_____和_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主体是传销活动的_____、_____。

组织者;领导者

17.为谋取_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0.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新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21.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3.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展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19年3月中旬,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处于缓刑考验期内的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已于当月13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了缅甸境内玩耍,其间,吴某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回国后“赚大钱”。当月20日,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缉毒民警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缉毒民警扎伤后逃跑,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2

000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昊某的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过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2

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3)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4)昊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5)吴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并将其所犯走私毒品罪判处的刑罚与原判刑罚合并,实行数罪并罚。

(6)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自制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C)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3.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B)以上的,构成逃税罪。

A.5%

B.10%

C.15%

D.20%

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应当以(D)定罪处罚。

A.伪证罪

B.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D.保险诈骗罪

5.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铺设的一段铁路专用通讯电缆(价值3万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并导致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C)。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盗窃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二、填空题

8.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_、_____与概括罪名。

单一罪名;选择罪名

9.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车、_____、_____、船只、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

汽车;电车

10.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_____后又走私的行为。

应缴税额;行政处罚

11.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处罚。

处罚较重的规定

12.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_____、_____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伤残;死亡

13.捏造_____,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_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犯罪事实;受刑事追究

14.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15.故意阻碍_____、_____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16.国家工作人员在_____或者_____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国内公务活动;对外交往

17.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_,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_的行为。

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19.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1.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

23.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胡某,男,40岁,农民。

胡某到刘某承包的鱼塘中挑水浇地时双方发生争执,刘某骂胡某脸皮厚并将胡某的一只水桶砸烂。胡某说:“你砸烂了我的桶,你要赔我。”随即向刘家方向走去,刘某尾随其后。快到刘某家时,刘某捡起一块小石子向胡某扔去,击中胡某的小腿。胡某停下,刘某上前对着胡某的腹部又打了两拳。胡某对围观的群众说:“大家看到了,是他先打我。”刘某说:“我打了你怎么样?想要桶?休想!”刘某一边说一边转身向家中走去。见刘某要走,胡某便举起手中的竹扁担朝刘某打去,刚好打中刘某的头部。刘某当即倒地,头上流血不止。胡某见此情景,慌忙叫上围观的群众一同将刘某送往医院。因医院较远,刘某被送到医院时已因流血过多死亡。胡某随即到当地派出所投案,说明了整个事情经过。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胡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胡某因受到刘某的打骂而用竹扁担打刘并造成刘某死亡,危害后果严重,其行为显然已构成犯罪。

(3)胡某明知用竹扁担打人会致人受伤,却因气忿而故意为之,因而其行为属于故意犯罪而非过失犯罪。

(4)胡某打刘只是气头上的行为,并无预谋和准备,也不具有希望或放任刘某死亡的心理,当发现刘某倒地且头上流血不止时便急忙送刘某往医院,显然胡某的行为是且只是想伤害刘某而非杀害刘某,刘某的死亡是由于受伤过重所致,因而胡某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致死而非故意杀人。

(5)胡某向派出所投案并说明事实情况的行为符合刑法关于一般自首的规定,属于自首,量刑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入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莱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医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

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土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8.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9.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_____处罚。

伪造货币罪;从重

10.保险诈骗罪,是指_____、_____受益人,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投保人;被保险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_____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论处。

勒索财物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_____、_____。

遗忘物;埋藏物

15.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依照_____、_____定罪处罚。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6.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_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_周岁。

14;16

17.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间谍罪;是措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20.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1.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二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及其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

答: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前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和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而后者侵犯的是公共安全。

(3)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前罪发生在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中,而后者则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25岁,无业。

方某,女,20岁,无业。

张某,女,19岁,无业。

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17年2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得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离开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8万元后将马某放走。经查,李某此时尚处于缓刑考验期限内。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撤销缓刑,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合并处罚。

(2)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3)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叉单独构成绑架罪。

(4)李某在缓珊考验期限内,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剐构成了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撤销缓刑,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合并处罚。

(5)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上司刘某,趁刘某一人值班时在其所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下列犯罪中,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ABD)。

A.信用卡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

C.合同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

3.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全选)。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4.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5.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的有(ABD)。

A.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

B.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

C.纪检机关的纪检人员

D.海关的缉私人员

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对刘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刑讯逼供罪

B.非法拘禁罪

C.故意伤害罪

D.暴力逼证罪

7.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B)。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

B.以盗窃罪论处

C.依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依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二、填空题

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组织;策划

9.只有_____或者_____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10.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均是_____的人。

已满14周岁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_较大或者_____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应缴税额;一年

12.以_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不同。

造成的危害结果

14.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_。

合法从业的医务人员;就诊人

15.在_____和_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主体是传销活动的_____、_____。

组织者;领导者

17.为谋取_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0.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1.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3.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15岁,某校学生。

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刃长12cm)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李某随后扬长而去。吴某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以前在同学王某家,以“过家家”为名与王某之妹(13岁)发生过性行为,离开时还偷拿了王某一台照相机(价值3000余元),卖后获款800余元,经查属实。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李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应当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强奸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3)李某明知用水果刀捅人会致人受伤甚至死亡,却不计后果,将吴某捅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故意伤害罪。

(4)李某明知其同学王某之妹不满14周岁,而采取哄骗手段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奸淫幼女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5)李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构成特征,但因其不满16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条件,因而不构成盗窃罪。

(6)李某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鉴于李某所犯强奸罪是其自己主动交代的,属于自首,因而在对其强奸罪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7)李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上司刘某,趁刘某一人值班时在其所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下列犯罪中,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ABD)。

A.信用卡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

C.合同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

3.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全选)。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4.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5.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的有(ABD)。

A.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

B.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

C.纪检机关的纪检人员

D.海关的缉私人员

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对刘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刑讯逼供罪

B.非法拘禁罪

C.故意伤害罪

D.暴力逼证罪

7.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B)。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

B.以盗窃罪论处

C.依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依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二、填空题

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组织;策划

9.只有_____或者_____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10.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均是_____的人。

已满14周岁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_较大或者_____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应缴税额;一年

12.以_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不同。

造成的危害结果

14.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_。

合法从业的医务人员;就诊人

15.在_____和_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主体是传销活动的_____、_____。

组织者;领导者

17.为谋取_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0.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1.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3.简述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及其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

答: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前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和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而后者侵犯的是公共安全。

(3)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前罪发生在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中,而后者则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15岁,某校学生。

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刃长12cm)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李某随后扬长而去。吴某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以前在同学王某家,以“过家家”为名与王某之妹(13岁)发生过性行为,离开时还偷拿了王某一台照相机(价值3000余元),卖后获款800余元,经查属实。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李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应当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强奸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3)李某明知用水果刀捅人会致人受伤甚至死亡,却不计后果,将吴某捅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故意伤害罪。

(4)李某明知其同学王某之妹不满14周岁,而采取哄骗手段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奸淫幼女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5)李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构成特征,但因其不满16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条件,因而不构成盗窃罪。

(6)李某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鉴于李某所犯强奸罪是其自己主动交代的,属于自首,因而在对其强奸罪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7)李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刘某,将刘某的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叶某以食品原料生产号称对急重病症有特效的“药品”,销售金额达10万余元。经检验,该“药品”根本没有药效,纯粹就是食品。对叶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C.生产、销售假药罪

3.下列犯罪中,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ABD)。

A.信用卡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

C.合同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

4.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5.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的有(ABD)。

A.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

B.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

C.纪检机关的纪检人员

D.海关的缉私人员

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一小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对刘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刑讯逼供罪

B.非法拘禁罪

C.故意伤害罪

D.暴力逼证罪

7.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人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余元、牡丹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B)。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

B.以盗窃罪论处

C.依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依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二、填空题

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____、____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策划;实施

9.只有____在____期间才有可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

10.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的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____后又走私的行为。

应缴税额;二次行政处罚

12.以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

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14.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

医务人员;就诊人

15.在____和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贩卖毒品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和____。

已满14周岁的自然人;单位

17.为谋取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0.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1.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23.简述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

答: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前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和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而后者侵犯的是公共安全。

(3)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前罪发生在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中,而后者则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六、案例分析

24.案情

李某,男,15岁,某校学生。

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刃长8cm)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李某随后扬长而去。吴某经医院怆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以前在同学王某家,以“过家家”为名与王某之妹(13岁)发生过性行为,离开时还偷拿了王某一台照相机,卖后获款800余元,经查属实。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

(2)李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应当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强奸的行为负刑事贵任。

(3)李某明知用水果刀捅人会致人受伤,却不计后果,将吴某捅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故意伤害罪。

(4)李某明知其同学王菜之妹不满14周岁,而采取哄骗手段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奸淫幼女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5)李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构成特征,但因其不满16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条件,因而不构成盗窃罪。

(6)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鉴于李某所犯强奸罪是其自己主动交代的,属于自首因而在对其强奸罪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7)李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C)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3.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B)以上的,就可以构成偷税罪(逃税罪)。

A.5%

B.10%

C.15%

D.20%

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应当以(D)定罪处罚。

A.伪证罪

B.(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D.保险诈骗罪

5.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C)。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盗窃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二、填空题

8.以罪名所包含的____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

犯罪构成9.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____、____等交通运输工具。

船只;航空器

10.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____处罚。

应缴税额;应缴税额

11.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处罚。

处罚较重的规定

12.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____、______定罪处罚。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3.捏造____,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犯罪事实;受刑事追究

14.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15.故意阻碍____、____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16.国家工作人员在____或者____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国内公务活动;对外交往

17.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19.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1.饲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御私枉法、衔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

23.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己满

周岁不满

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六、案例分析

24.案情:

张某,男,35岁,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2010年1月20日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11年12月刑满释放。

2016年3月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15岁的卖淫女李某。张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

”,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元比恼怒,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衣时才发现李某已窒息死亡。张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2)强奸罪的概念: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3)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构成强奸罪。

(4)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实施强奸造成的,属于提高法定刑标准的情形,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不构成数罪。

(5)张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

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强奸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依照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陆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8.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包括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

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9.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____处罚。

伪造货币罪;从重

10.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被保险人;受益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婴幼儿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____、埋藏物。

代为保管;遗忘物

15.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__和____。

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

16.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周岁。

14;16

17.伺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分则的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20.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当的其他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1.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2.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

四、简答题

23.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4.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法院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行为指向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

六、案例分析(16分)

25.案情:吴某,男,27

岁,无业。

2016月初,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遂开展侦查。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当月

10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

2000

克,纯度为

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品罪。

(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2000

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

30%

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

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刘某,将刘某的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叶某利用回收的“贵州茅台”酒瓶等外包装材料用工业酒精勾兑灌装了大批所谓名牌白酒,销售后获利金额达30余万元。对叶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诈骗罪

C.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D.假冒注册商标罪

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全选)。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4.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5.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BCD)。

A.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B.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

C.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D.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8.只有____或者____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9.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包括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

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0.保险诈骗罪的主体只能由投保人、____或者____构成。

被保险人;受益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偷盗婴幼儿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____。

代为保管;埋藏物

15.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

医务人员;就诊人

16.对____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人民法院;拒不执行

17.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分则的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0.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1.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4)主观方面是故意。

23.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是…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的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承担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15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晶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莱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晶罪。

(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童。违及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沼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晶罪实行数罪并罚。

(7)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2.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想报复某乙。一天,某甲邀集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C)定罪处罚。

C.故意杀人罪

3.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ABCD)。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

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某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某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

A.抢劫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6.某甲将吴某等人藏在集装箱内组织偷渡,受到检查时,为防止吴某咳嗽导致暴露,便将其口鼻捂住,结果造成吴某窒息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D)处罚。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二、填空题

8.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构成_____。

背叛国家罪

9._____周岁_____周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10.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_____,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_____的食品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非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

11.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_____、_____、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

12.过失伤害他人,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____。

过失致人死亡罪

13.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14.以_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电信设备、设施

15.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_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1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_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_____贿论处。

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17.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19.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0.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21.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张某,男,35岁,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2008年1月20日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9年12月刑满释放。

2014年3月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15岁的卖淫女李某。张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无比恼怒,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农时才发现李某已窒息死亡。张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2)强奸罪的概念: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3)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构成强奸罪。

(4)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实施强奸造成的,属于提高法定刑标准的情形,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不构成数罪。

(5)张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强奸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依照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上司刘某,趁刘某一人值班时在其所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D.放火罪

2.叶某以食品原料生产号称对急重病症有特效的“药品”,销售金额达10万余元。经检验,该“药品”根本没有药效,纯粹就是食品。对叶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C.生产、销售假药罪

3.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是(ABD)。

A.广告经营者

B.广告发布者

D.广告主

4.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5.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控告人

B.批评人

C.申诉人

D.举报人

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对刘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C.故意伤害罪

7.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牡丹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B)。

B.以盗窃罪论处

二、填空题

8.对于策动、胁迫、勾引、收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____、____、民兵进行武装叛乱或者武装**的,应当依照武装叛乱、**罪从重处罚。

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

9.叛逃罪是指____在____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

10.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的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____处罚。

应缴税额;应缴税额

12.以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破坏军婚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与____的配偶结婚或者

一的行为。

现役军人;同居

14.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

医务人员;就诊人

15.在____和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贩卖毒品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和____。

已满14周岁的自然人单位

17.为谋取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0.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1.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3.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胡某,男,40岁,农民。

胡某到刘某承包的鱼塘中挑水浇地时双方发生争执,刘某骂胡某脸皮厚并将胡某的一只水桶砸烂。胡某说:“你砸烂了我的桶,你要赔我。”随即向刘家方向走去,刘某尾随其后。快到刘某家时,刘某捡起一块小石子向胡某扔去,击中胡某的小腿。胡某停下,刘某上前对着胡某的腹部又打了两拳。胡某对围观的群众说:“大家看到了,是他先打我。”刘某说:“我打了你怎么样?想要桶?休想!”刘某一边说一边转身向家中走去。见刘某要走,胡某便举起手中的竹扁担朝刘某打去,刚好打中刘某的头部。刘某当即倒地,头上流血不止。胡某见此情景,慌忙叫上围观的群众一同将刘某送往医院。因医院较远,刘某被送到医院时已因流血过多死亡。胡某随即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说明了整个事情经过。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胡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胡某因受到刘某的打骂而用竹扁担打刘并造成刘某死亡,危害后果严重,其行为显然已构成犯罪。

(3)胡某明知用竹扁担打人会致人受伤,却因气忿而故意为之,因而其行为属于故意犯罪而非过失犯罪。

(4)胡某打刘只是气头上的行为,并无预谋和准备,也不具有希望或放任刘某死亡的心理,当发现刘某倒地且头上流血不止时便急忙送刘某往医院,显然胡某的行为是且只是想伤害刘某而非杀害刘某,刘某的死亡是由于受伤过重所致,因而胡某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致死而非故意杀人。

(5)胡某向派出所报案并说明事实情况的行为符合刑法关于一般自首的规定,属于自首,量刑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甲出于泄愤报复工头某乙的目的,在某乙值守的机床上安放了炸弹。炸弹爆炸后,某乙被炸死,正在运行的机器设备被炸毁,并将当班工人某丙炸成重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B.爆炸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有(BCD)。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4.刘某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后,打电话给李某之妻,称交清李某所欠几年的货款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的一只手。二天后,李某之妻交清了货款。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非法拘禁罪

5.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牡丹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0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D)。

D.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6.某甲在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为逃避检查,将偷渡人员藏在一集装箱内,结果造成偷渡人员某乙因缺氧而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B)处罚。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7.滥用职权罪只能由(A)构成。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填空题

8.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和____。

单一罪名;选择罪名

9.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____,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

10.以____或者____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的,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

牟利;传播

11.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投保人____、____。

被保险人;受益人

12.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13.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____,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罪事实;受刑事追究

14.将____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____、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代为保管;埋藏物

15.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1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17.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____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行为。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19.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0.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1.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筒答题

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本罪属于危险犯。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抢劫罪的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张某,男,34岁,某厂业务员。

王某,男,25岁,出租车司机。

一天晚上,王某载着张某在街上转悠,遇到卖淫女李某。张某让王某把车停下并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却要张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说“那就算了”,转身要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的头发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并将李强行拖进车内,然后让王某把车开到郊外。王某下车后,张某要李脱衣服,李不从,并打了张一耳光。张某恼羞成怒,掐住李的脖子,打了李几拳,并让王某从其车后备厢中拿来一根绳子,将李的双手捆绑在身后,随即脱下李的衣服与其发生了性行为。事后,-张某将李扔在路旁,并丢下100元钱,随后让王某开车离去。李某因奋力挣扎反抗,脖子、手腕被造成轻伤。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

答:(1)张某、王某的行为属于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2)张某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违背李某意志,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3)张某强奸李某造成其轻伤的行为,属于构成强奸罪的暴力行为,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而不构成数罪。

(4)王某从张某的言行中已明知其是在实施强奸犯罪,却仍为其提供交通、犯罪地点、犯罪工具等方面的帮助,致使张某犯罪得逞,其行为符合共同犯罪中帮助犯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5)王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甲将某乙所开公共汽车的刹车损坏,意图制造行车事故,使某乙受处分。汽车开出后,某乙发现刹车有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而未造成严重后果。对某甲应当以(C)论处。

A.交通肇事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C)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3.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A.走私罪

B.妨害公务罪

C.走私罪从重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4.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ABCD)。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

5.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必要条件是(ACD)。

A.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B.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C.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D.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6.吴某明知某仓库被盗案是刘某所为,但当侦查人员向其调查时,他却谎称刘某当时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刘某的嫌疑排除,侦查工作因而受到严重影响。吴某的行为(B)。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包庇罪

C.构成伪证罪

D.构成妨害作证罪

7.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二、填空题

8.叛逃罪是指____在____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

9.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依照____的规定处罚。

数罪并罚

10.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____,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____的食品的行为。

非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____处罚。

应缴税额;应缴税额

12.以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情节的,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4.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____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____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电信码号;电信设备、设施

15.在____和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__和____。

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

1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的,是受贿罪。

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武装叛乱、**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的行为。

19.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1.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筒答题

22.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3.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钟某,男,28岁,矿山工人。2009年3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半。

钟某与李某曾经关系密切并多次发生两性关系。后来,李某离开钟某而与王某确立了恋爱关系。钟某对此无比愤恨,遂蓄意报复李某。钟某用自己工作所用的雷管和炸药自制了一个装有定时起爆器的炸弹。2009年8月20日晚上,钟某发现李某在其单位露天电影场看电影,觉得机会来了,遂回家将事先准备好的自制炸弹取出拿到电影场,定好时间后放置在李某坐的板凳下面。炸弹爆炸后,李某当场被炸死,同时,在场观众多人被炸伤,其中2人重伤。钟某被抓获后交待,之所以选择在电影场炸李某,是因为他觉得电影场人多,事后可以不被发现。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钟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钟某的行为构成爆炸罪。

(2)钟某为了杀害李某,在电影场这样的公共场所实施爆炸,不仅造成李某死亡,而且造成周围群众受伤,其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因而构成爆炸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3)钟某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行为本已构成犯罪,但由于该行为与爆炸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依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应以爆炸罪定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4)钟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实施新的犯罪,依法应当撤销缓刑,并对其所犯爆炸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ABC)。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2.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3.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C)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不备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A.走私罪

B.走私罪从重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二、填空题

8.以罪名所包含的____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

犯罪构成9.已满____周岁不满____周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4;16

10.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处罚。

处罚较重的规定

11.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____、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

12.强制狠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13.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____定罪处罚。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4.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15.故意阻碍____、____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16.国家工作人员在____或者____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国内公务活动;对外交往

17.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19.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0.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1.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四、筒答题

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侵犯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25岁,无业。

方某,女,15岁,无业。

张某,女,17岁,无业。

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11年2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了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走了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经过讨价还价,双方以8万元成交。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钱后将马某放走。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2)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且三人均已达到抢劫罪犯罪主体的年龄阶段,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3)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又单独构成绑架罪。

(4)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5)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方某、张某犯罪时均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刘某,将刘某的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叶某以食品原料生产号称对急重病症有特效的“药品”,销售金额达10万余元。经检验,该“药品”根本没有药效,纯粹就是食品。对叶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C.生产、销售假药罪

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4.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5.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C.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

D.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8.叛逃罪是指____在____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

9.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的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

10.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被保险人;受益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婴幼儿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_____。

代为保管;埋藏物

15.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

医务人员;就诊人

16.对____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人民法院;拒不执行

17.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分则的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0.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1.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4)主观方面是故意。

23.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是…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的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承担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15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晶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莱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晶罪。

(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童。违及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沼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晶罪实行数罪并罚。

(7)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2.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C)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3.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ABCD)。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

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不备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A.走私罪

B.走私罪从重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6.某甲将吴某等人藏在集装箱内组织偷渡,受到检查时,为防止吴某咳嗽导致暴露,便将其口鼻捂住,结果造成吴某窒息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D)处罚。

A.故意杀人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二、填空题

8.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构成____。

背叛国家罪

9.已满____周岁不满____周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4;16

10.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人有毒、有害的____,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____的食品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非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

11.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____、____、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

12.过失伤害他人,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____。

过失致人死亡罪

13.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14.以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____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电信设备、设施

15.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1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17.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19.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20.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1.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

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张某,男,30岁,出租车司机。曾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6年2月刑满释放。

2010年10月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卖淫女李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恼怒无比,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衣时才发现李某已窒息死亡。张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2)强奸罪的概念: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3)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构成强奸罪。

(4)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实施强奸造成的,属于提高法定刑标准的情形,不应单独定罪。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不构成数罪。

(5)张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强奸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依照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存包处工作人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一牛皮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一起吃饭玩耍,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8.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_____的规定处罚。

数罪并罚

9.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从重处罚。

伪造货币罪

10.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被保险人;受益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婴幼儿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_____。

代为保管;埋藏物

15.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___和_____。

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

16.对_____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_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人民法院;拒不执行

17.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1.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的行为。

四、筒答题

22.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市场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要求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人民币以上,方能构成犯罪。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又包括单位。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且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23.简述诬告陷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诬告陷害罪,简称诬陷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10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品罪。

(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

(7)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叶某非法向走私分子王某收购其走私进口的彩电、照相机等价值250多万元(偷逃关税近60万元)的物品后倒卖,获利近80万元。叶某的行为构成(D)。

A.非法经营罪

B.逃税罪(偷税罪)

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D.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2.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C)。

A.广告经营者

B.广告发布者

C.广告管理者

D.广告主

3.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4.王某和张某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出纳员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B)。

A.抢夺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旅客某乙将一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已有。某甲的行为构成(B)。

A.贪污罪

B.侵占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6.某县民政局干部刘某从自己掌管的救灾款中挪用了1万元,交给其弟作流动资金去广州进服装。半个月后,刘某之弟将借款本息全部归还。刘某的行为构成(A)。

A.挪用公款罪

B.贪污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

D.滥用职权罪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伙

二、填空题

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____、____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策划;实施

9.纳税人采取____、____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构成逃税罪(偷税罪)。

欺骗;隐瞒

10.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____处罚。

伪造货币罪;从重

1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____或者____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重伤;死亡

12.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____、贩卖、接送或者____妇女、儿童的行为。

收买;中转

13.以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____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电信设备、设施

14.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未答“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者不扣分)

15.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周岁。

14;16

16.行为人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____、____的,构成传播性病罪。

卖淫;嫖娼

17.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只能发生在____活动中。

民事、行政审判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非法劫持、控制他人的行为。

20.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1.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抗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抗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和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必须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或者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扣缴义务人。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答: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的主要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1993年11月10日出生,某校学生。

2009年10月23日,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刃长12cm)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李某随后扬长而去。吴某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以前在同学王某家,以“过家家”为名与王某之妹(12岁)发生了性行为,离开时还偷拿了王某一台照相机,卖后获款800余元,经查属实。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

(2)李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应当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强奸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3)李某明知用水果刀捅人会致人受伤,却不计后果,将吴某捅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故意伤害罪。

(4)李某明知其同学王某之妹不满14周岁而采取哄骗手段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奸淫幼女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5)李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构成特征,但因其不满16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条件,因而不构成盗窃罪。

(6)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鉴于李某所犯强奸罪是其自己主动交代的,属于自首,因而在对其强奸罪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不满上司刘某对其扣发工资的决定,将刘某值夜班所在的门市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达2万余元。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B)。

A.故意杀人罪

B.放火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2.叶某以普通食品原料生产“药品”,销售金额达10万余元。经检验,该“药品”根本没有药效,纯粹是小型食品。叶某的行为构成(A)。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生产、销售劣药罪

C.生产、销售假药罪

D.诈骗罪

3.陈某伙同吴某将自己制作的“美元”5000元兑换给赵某,获人民币40000余元。陈某和吴某的行为构成(A)。

A.伪造货币罪

B.持有、使用假币罪

C.出售假币罪

D.诈骗罪

4.叶某乘王某家保姆不备,将王某之子(1岁)偷偷抱走送给张某“收养”,并向张某索要“抚养费“6000余元。叶某的行为构成(D)。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拐骗儿童罪

D.拐卖儿童罪

5.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控告人

B.批评人

C.申诉人

D.举报人

6.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D)。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盗窃罪

7.构成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ABCD)。

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B.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

C.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

D.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

二、填空题

8.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____,或者为敌人指示____,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构成间谍罪。

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轰击目标

9.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的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

10.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____、____、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电车;船只

11.侵犯著作权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以____为目的。

营利

12.犯刑讯逼供罪,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____、____定罪从重处罚。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13.明知是____的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____的,构成破坏军婚罪。

现役军人;同居

14.故意阻碍____、____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15.明知是____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____,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构成窝藏、包庇罪。

犯罪的人;财物

16.国家工作人员在____或者____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国内公务活动;对外交往

17.为谋取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19.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20.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

21.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四、筒答题

22.简述虚假广告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的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23.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犯罪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包括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27岁,无业。方某,女,17岁,无业。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在得知其“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商议,利用其“生意”弄钱。2010年3月的一天,方某将事主马某约到了自己的租住地。当马某脱下衣服欲与方某发生性关系时,等候多时的李某即踹开房门进屋,拍下了马某与方某的裸体照,然后用手把着马某的头,声称马某强奸自己的女友,要想私了就必须赔偿,否则就要将马某送交派出所让其坐牢。马某马上表示只要不送其去派出所,愿意将随身所带的钱物全部奉送。李某遂将马某的手机(价值3000余元)、钱包(内有现金2000余元)等财物留下后放马某离开。经查,李某于2002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005年12月获得假释,2007年2月假释期满。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方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方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2)李某、方某经过事先商议,然后分工配合,以拍摄裸照、向公安机关告发相要挟,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完全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特征,因而二人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3)李某、方某虽是当场劫取财物,但其犯罪时未使用暴力手段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因而其行为不属于抢劫罪。

(4)李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前罪假释期满5年以内又犯敲诈勒索罪,且在共同犯罪中居于主要地位,属于主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因而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5)方某在共同犯罪中居于次要地位,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方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罪名所包含的____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

犯罪构成2.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____、____等交通运输工具。

船只;航空器

3.走私淫秽物品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是以____或者____

为目的。

牟利;传播

4.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处罚。

处罚较重的规定

5.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____、____定罪处罚。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6.捏造____,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犯罪事实;受刑事追究

7.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8.故意阻碍____、____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9.国家工作人员在____或者____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国内公务活动;对外交往

10.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二、选择题

1.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C)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3.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B)以上的,就可以构成偷税罪(逃税罪)。

A.5%

B.10%

C.15%

D.20%

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应当以(D)定罪处罚。

A.伪证罪

B.(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D.保险诈骗罪

5.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C)。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盗窃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三、名词解释

1.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

3.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4.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简答题

1.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

2.简述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

答: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侵犯的则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既包括钱财等物质性利益,也包括非物质性利益;后者的对象则仅限于钱财。

(3)构成犯罪的手段不同。前者只能是采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地位、职称的方法进行欺骗;后者则可以用任何方法进行诈骗。

(4)犯罪数额不同。前者的成立不以诈骗财物数额较大为要件;后者则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额才构成犯罪。

(5)犯罪目的不同。前者行为人可以是追求物质性利益,也可以是追求非物质性利益;后者则仅限于非法占有物质性利益(公私财物)。

五、分析案例

案情:

李某,男,25岁,无业。

方某,女,15岁,无业。

张某,女,17岁,无业。

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05年2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得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走了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8万元后将马某放走。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2.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3.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又单独构成绑架罪。

4.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5.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且均已达到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方某、张某犯罪时均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____的规定处罚。

数罪并罚

2.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____处罚。

伪造货币罪;从重

3.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被保险人;受益人

4.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5.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婴幼儿

6.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7.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____、埋藏物。

代为保管;遗忘物

8.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__和____。

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

9.脱逃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____、____。

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10.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存包处工作人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一牛皮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一起吃饭玩耍,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三、名词解释

1.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2.武装叛乱、**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的行为。

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四、简答题

1.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JL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一般主体,但在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况下,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也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犯罪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08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8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品罪。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80%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

7.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_____的规定处罚。

数罪并罚

2.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从重处罚。

伪造货币罪

3.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被保险人;受益人

4.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5.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偷盗婴幼儿

6.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7.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_____。

代为保管;埋藏物

8.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___和_____。

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

9.对_____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_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人民法院;拒不执行

10.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_构成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存包处工作人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一牛皮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一起吃饭玩耍,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三、名词解释

1.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2.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国家对药品生产、销售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2.简述诬告陷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诬告陷害罪,简称诬陷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05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品罪。

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

7.吴某犯罪时不满l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构成_____。

背叛国家罪

2._____周岁_____周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即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不满l6

3.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_____,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_____的食品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非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

4.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_____、_____、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

5.过失伤害他人,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_____。

过失致人死亡罪

6.强制狠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7.以_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电信设备、设施

8.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

_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9.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_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10.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

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2.桌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C)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3.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ABCD)。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

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某乘赵某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某乘机将赵某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A.走私罪

B.走私罪从重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6.某甲将吴某等人藏在集装箱内组织偷渡,受到检查时,为防止吴某咳嗽导致暴露,便将其口鼻捂住,结果造成吴某窒息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D)处罚。

A.故意杀人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三、名词解释

1.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2.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3.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4.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案情:

张某,男,30岁,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2001年3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3年2月刑满释放。

2007年10月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卖淫女李某。张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恼怒无比,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衣时才发现李某已窒息死亡。张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2.强奸罪的概念: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3.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构成强奸罪。

4.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实施强奸造成的,属于提高法定刑标准的情形,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不构成数罪。

5.张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强奸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依照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

200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_____、_____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策划;实施

2.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款的_____以上且偷税总额在_____以上的,构成偷税罪。

10%;1万元

3.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_____处罚。

伪造货币罪;从重

4.已满l4周岁不满l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_____或者_____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重伤;死亡

5.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_____、贩卖、接送、_____妇女、儿童的行为。

收买;中转

6.以_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_____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电信设备、设施

7.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未答“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者不扣分)

8.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_周岁。

14;16

9.行为人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_____、_____的,构成传播性病罪。

卖淫;嫖娼

10.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只能发生在_____活动中。

民事、行政审判

二、选择题

1.叶某非法向走私分子王某收购其走私进l21的彩电、照相机等价值50多万元(偷逃关税近6万元)的物品后倒卖,获利近80万元。叶某的行为构成(D)。

A.非法经营罪

B.偷税罪

C.收购、销售赃物罪

D.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2.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C)。

A.广告经营者

B.广告发布者

C.广告管理者

D.广告主

3.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4.王某和张某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出纳员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B)。

A.抢夺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旅客某乙将一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己有。某甲的行为构成(B)。

A.贪污罪

B.侵占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6.某县民政局干部刘某从自己掌管的救灾款中挪用了1万元,交给其弟作流动资金去广州进服装。半个月后,刘某之弟将借款本息全部归还。刘某的行为构成(A)。

A.挪用公款罪

B.贪污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

D.滥用职权罪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三、名词解释

1.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2.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非法劫持、控制他人的行为。

3.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ff,造成就诊人夕匕L或者严重埘占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抗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抗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和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必须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或者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扣缴义务人。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简述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答: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的主要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

五、分析案例

案情:

李某,男,1989年11月10日出生,某校学生。

2005年10月23日,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刃长l2cm)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李某随后扬长而去。吴某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以前在同学王某家,以“过家家”为名与王某之妹(12岁)发生了性行为,离开时还偷拿了王某一台照相机,卖后获款800余元,经查属实。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

2.李某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属于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应当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强奸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3.李某明知用水果刀捅人会致人受伤,却不计后果,将吴某捅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故意伤害罪。

4.李某明知其同学王某之妹不满l4周岁,而采取哄骗手段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奸淫幼女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5.李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构成特征,但因其不满l6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条件,因而不构成盗窃罪。

6.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鉴于李某所犯强奸罪是其自己主动交代的,属于自首,因而在对其强奸罪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00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_和_____。

单一罪名;选择罪名

2.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_____,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

3.以_____或者_____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的,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

牟利;传播

4.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投保人、_____、_____。

被保险人;受益人

5.强制狠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6.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_____,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_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罪事实;受刑事追究

7.将_____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_____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代为保管;埋藏物

8.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

_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9.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_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10.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_____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犯罪行为。

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某甲出于泄愤报复工头某乙的目的,在某乙值守的机床上安放了炸弹。炸弹爆炸后,某乙被炸死,正在运行的机器设备被炸毁,并将当班工人某丙炸成重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杀人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有(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刘某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后,打电话给李某之妻,称交清李某所欠几年的货款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的一只手。二天后,李某之妻交清了货款。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5.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牡丹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1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D)。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

B.以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C.以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6.某甲在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为逃避检查,将偷渡人员藏在一集装箱内,结果造成偷渡人员某乙因缺氧而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B)处罚。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合并

7.滥用职权罪只能由(A)构成。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三、名词解释

1.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2.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阿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4.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本罪属于危险犯。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案情:

张某,男,34岁,某厂业务员。王某,男,25岁,出租车司机。

一天晚上,王某载着张某在街上转悠,遇到卖淫女李某。张某让王某把车停下并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却要张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说“那就算了”,转身要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的头发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并将李强行拖进车内,然后让王某把车开到郊外。王某下车后,张某要李脱衣服,李不从,并打了张一耳光。张某恼羞成怒,掐住李的脖子,打了李几拳,并让王某从其车后备厢中拿来一根绳子,将李的双手捆绑在身后,随即脱下李的衣服与其发生了性行为。事后,张某将李扔在路旁,并丢下100元钱,随后让王某开车离去。李某因奋力挣扎反抗,脖子、手腕被造成轻伤。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

答:1.张某、王某的行为属于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2.张某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违背李某意志,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3.张某强奸李某造成其轻伤的行为,属于构成强奸罪的暴力行为,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而不构成数罪。

4.王某从张某的言行中已明知其是在实施强奸犯罪,却仍为其提供交通、犯罪地点、犯罪工具等方面的帮助,致使张某犯罪得逞,其行为符合共同犯罪中帮助犯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5.王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0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_和_____。

单一罪名;选择罪名

2.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_____,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

3.以_____或者_____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的,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

牟利;传播

4.强制狠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5.侵占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_____的行为。

拒不交出

6.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

_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谋取不正当利益

8.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_____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罪犯的行为。

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有(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2.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3.刘某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后,打电话给李某之妻,称交清李某所欠几年的货款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的一只手。二天后,李某之妻交清了货款。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4.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1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D)。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

B.以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C.以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5.某甲在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为逃避检查,将偷渡人员藏在一集装箱内,结蘖遥成偷渡人员某乙因缺氧而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B)处罚。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合并

6.滥用职权罪只能由(A)构成。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三、名词解释

1.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2.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5.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简述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答: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侵犯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诈骗罪侵犯的则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同。招摇撞骗罪的对象既包括钱财等物质性利益,也包括非物质性利益;诈骗罪的对象则仅限于钱财。

(3)构成犯罪的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行为人是采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职务、职称的方法进行欺骗;诈骗罪行为人则可以用任何方法进行诈骗。

(4)犯罪数额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成立不以诈骗财物数额较大为要件;诈骗罪则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额才构成犯罪。

(5)犯罪目的不同。招摇撞骗罪行为人的目的可以是追求物质性利益,也可以是追求非物质性利益;诈骗罪行为人的目的则仅限于非法占有物质性利益(公私财物)。

五、分析案例

案情:

钟某,男,28岁,矿山工人。

钟某与女青年李某曾经关系密切并多次发生两性关系。后来,李某离开钟某而与王某确立了恋爱关系。钟某对此无比愤恨,遂蓄意报复李某。钟某用自己工作使用的雷管和炸药自制了一个装有定时起爆器的炸弹。一天晚上,钟某发现李某在其单位露天电影场看电影,觉得机会来了,遂回家将事先准备好的自制炸弹取出拿到电影场,定好时间后放置在李某坐的板凳下面。炸弹爆炸后,李某当场被炸死,同时,在场观众多人被炸伤,其中2人重伤。钟某被抓获后交待,之所以选择在电影场炸李某,是因为他觉得电影场人多,事后可以不被发现。经查,事发时钟某正在缓刑考验期限内。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钟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钟某的行为构成爆炸罪。

2.钟某为了杀害李某,在电影场这样的公共场所实施爆炸,不仅造成李某死亡,而且造成周围群众受伤,其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因而构成爆炸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3.钟某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行为本已构成犯罪,但由于该行为与爆炸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依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应以爆炸罪定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4.钟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实施新的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对所犯爆炸罪作出判决,并将新罪所判刑罚与前罪所判刑罚实行并罚。

200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刑法分则条文通常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罪状;法定刑

2.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_____。

已满14周岁

3.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款的_____以上且偷税总额在_____以上的,构成偷税罪。

10%;1万元

4.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从重处罚。

伪造货币罪

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_____或者_____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重伤;死亡

6.倒卖文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倒卖_____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国家禁止经营

7.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_____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有能力

8.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ABC)。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2.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C)。

A.广告经营者

B.广告发布者

C.广告管理者

D.广告主

3.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4.王某和张莱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出纳员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B)。

A.抢夺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想报复某乙。一天,某甲邀集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A)定罪处罚。

A.故意杀人罪

B.聚众斗殴罪

C.寻衅滋事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6.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旅客某乙将——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已有。某甲的行为构成(B)。

A.贪污罪

B.侵占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三、名词解释

1.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2.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非法劫持、控制他人的行为。

3.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5.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国家对药品生产、钔售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般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2.简述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概念及其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答: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

五、分析案例

案情:

张某,男,34岁,某厂业务员。

王某,男,25岁,出租车司机。

一天晚上,王某载着张某在街上转悠,遇到卖淫女李某。张某让王某把车停下并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却要张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丁一会儿,李说“那就算了”,转身要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的头发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并将李强行拖进车内,然后让王某把车开到郊外。王某下车后,张某要李脱衣服,李不干,并打了张一耳光。张某恼羞成怒,掐住李的脖子,打了李几拳,并让王某从其车后备厢中拿来一根绳子,将李的双手捆绑在身后,随即脱下李的衣服与其发生了性行为。事后,张某将李扔在路旁,并丢下100元钱.随后让王某开车离去。李某因奋力挣扎反抗,脖子、手腕被造成轻伤。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

答:1.张某、王某的行为属于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2.张某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违背李某意志,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井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3.张某强奸李某造成其轻伤的行为,属于构成强奸罪的暴力行为,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而不构成数罪。

4.王某从张某的言行中已明知其是在实施强奸犯罪,却仍为其提供交通、犯罪地点、犯罪工具等方面的帮助,致使张某犯罪得逞,其行为符合共同犯罪中帮助犯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5.王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篇: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国际经济法》期末考试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国际经济法》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

1.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判断一个合同是否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标准是()D.当事人的营业地位于不同的缔约国

2.依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之有关规定,FOB条件下货物风险转移的界限是()D.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

3.关于信用证支付方式的基本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信用证业务是一种纯单据业务

4.在提单收货人一栏填写的是“凭指示”的字样,船名一栏写明“远大号”(某一远 洋货轮的名字),运费一栏写明“运费到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本提单为指示的、已装船、运费到付提单

5.依据我国《海商法》,承运人应负赔偿责任的是()B.因船上冷冻舱冷冻设备失灵造成的冻猪肉腐烂

6.一批投保了海洋运输货物险“一切险”的货物发生了损失,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C.由于船长超速驾驶使船舶触礁沉没而造成的货物损失

7.某外商向我国大量低价销售陶瓷制品,给我国陶瓷行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我国陶瓷行业协会可以向外商提起贸易救济申请,依据的是《对外贸易法》中的()C.反倾销条款

8.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是()C.无形的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使用权

10.国际税法所调整的国际税收关系是指()A.国家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及其各自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

1.泰国A公司向法国B公司出口一批泰国香米,双方签订CIF合同。在约定的装船日

期,A公司将符合合同要求的香米装船并 及时投保,但在海上航行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 海水浸泡,质量降低。应承担这批货物损失的是()C.B公司

2.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不能适用该公约的是()B.我国某造船厂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签订买卖一艘万吨油轮的合同

3.依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银行可拒绝付款的情况是()D.信用证与提单不符

4.甲国A公司(买方)与乙国B公司(卖 方)签订一进口水果合同,价格条件为CFR,装运港的检验证书作为议付货款的依据,但 约定买方在目的港有复验权。货物在装运港检验合格后交由C公司运输。由于乙国当时发生疫情,船舶到达甲国目的港外时,甲国有关当局对船舶进行了熏蒸消毒,该工作进行了数天。之后,A公司在目的港复验时发现该批水果已全部腐烂。依据《海牙规则》及 有关国际公约,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公司可以免责

5.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保险人常用的责任期间是()A.仓至仓

6.美国某公司与法国某公司签订进口货物的合同,货物抵达目的港后,美国公司发 现部分货物因受雨淋已经霉变,而且该批货物在途中还发生了共同海损。如果保险单注 明投保的是水渍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保险公司应赔偿货物的共同海损

7.属于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一般义务和纪律”的选项是()C.最惠国待遇

8.国际许可合同中的保密条款适用于转 让()B.专有技术使用权

9.依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之规定,下列属于合格东道国的国家是()B.发展中国家会员国

10.针对跨国联属企业利用转移定价来实施国际避税的行为,各国通常采用的反避税原则是()D.正常交易原则

1.甲国A公司向乙国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后因乙国另一当事人指控这批货物侵犯其在乙国享有的商标权而遭到乙国海关的扣押。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之规定,A公司可以主张免责,理由是()。D.买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该批货物存在第三人权利

2.B公司购买A公司一批货物,约定价格条件为CIF(大连)。货物由C公司承运。货物 保险费用的支出应该由()。B.A公司

3.甲公司(卖方)与乙公司(买方)订立一单货物买卖合同。乙公司申请开出的不可撤销信用证规定装船时间为2010年10月10日前。甲公司由于货源上的原因,最早要到 2010年10月15日才能备齐货物并装船付运。甲公司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B.征得乙公司同意,由乙公司请求开证行修改信用证

4.已装船提单日期应理解为()。D.货物 装船完毕的日期

7.关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上诉审查程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上诉审理的范围是专家小组报告中涉及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

8.国际投资法主要调整的关系是()。C.国际间私人直接投资关系

9.如下关于海外投资保证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C.任何保险公司均可参与海外投资保险业务

3.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卖方知识产权担保义务的规定,在如下情况下,卖方承担责任的是()。C.第三方在第三国对货物主张知识产权,而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该货物将转售第三国

4.某远洋运输公司签发了一份提单,收货人一栏中填写为“交持有人”,该提单的转 让适 用()。A.交付即转让

7.我国甲厂、乙厂和丙厂代表中国新闻纸产业向主管部门提出对原产于A国、B国和C国的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经审查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并对国内产业造成 了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的纳税人应是()。A.A国、B国和C国新闻纸的进口商

8.在国际许可合同中,如果规定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和期限内,只允许被许可人使用该技术,许可人不得在该地域内使用该技术,也不得将此项技术向第三方转让。这种许可合同属于()D.独占许可合同

9.下列有关《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 争议公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缔约国对于它本国的国民和另一缔约国根据本公约已交付仲裁的争端,可以给予外交保护

10.按照1958年联合国《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执行裁决将和被请求国的公共秩序相抵触,可拒绝执行

1.在贸易术语EXW中,卖方的责任不包括()。C.自费办理出口和进口结关手续等

2.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对合同的适用范围作了规定,下列应适 用公约的是()。B.缔约国中营业地分处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的买卖

5.依据《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即海牙规则)之规定,下列关于承运人适 航义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承运人应在整个航程中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6.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三种基本险别中,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最小的是()。A.平安险

9.下列关于《华盛顿公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有关投资争议必须是关于法律问题的争议

10.下述有关ADR的说法,正确的是()。D.ADR体现了当事人的自愿性

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B.根本违反合同

2.在CFR术语下,卖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毁的风险直至()。D.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

5.中国鸿运公司与日本阪井公司于2001年5月签订了购买3500吨钢材的合同,由中国远洋公司的“青远”号将该批货物从日本神户运至宁波,“青远”号在途中遇小雨,因舱盖不严使部分货物生锈。关于货物责任的选项正确的是()。D.承运人应赔偿货物锈损的损失

6.有一批货物,投保了平安险,由货轮装运,驶往目的港。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的下述几种情况中,保险公司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的是()。A.货轮遭遇暴风雨的袭击,因船身倾覆进水导致该批货物发生的部分损失

7.中国甲厂、乙厂和丙厂代表中国新闻纸产业向主管部门提出了对原产于.A国、B国和C国的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经审查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并对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的纳税人应是()。B.新闻纸的进口经营者

5.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在平安险下,保险人予以赔付的损失为()。B.意外事故造成的部分损失

6.在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签发的一份提单中,收货人一栏的填写为“凭××指示”,该提单的转让适用()。A.背书转让

9.《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订所形成的牙买加货币制度其主要内容是()。C.确认浮动汇率制合法化

10.我国某法院接到一位中国公民提出的要求承认一项外国法院判决的申请。依我国法律规定,关于承认该外国判决,下列选项错误的是()。B.如我国与该外国间存在司法协助协定,则我国必须承认与执行该判决

1.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有关规定,判定合同是否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标准是()。C.当事人的营业地位于不同的国家

5.()是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保险人的责任期间。C.仓至仓

7.GATT 1994最惠国待遇原则不适用于()。D.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措施

9.根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规定,下列()类国家是合格的东道国。A.发展中国家会员国

10.下列有关ADR的说法正确的是()。B.ADR体现了当事人的自愿性

2.泰国A公司向法国B公司出口一批泰国香米,双方签订CIF合同。在约定的装船日期,A公司将符合合同要求的香米装船并及时投保,但在海上航行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质量降低。()应承担这批货物的损失。B.B公司

4.中国甲公司于5月9日发商务电传至加拿大乙公司,该电传称:“可供白糖1500公吨,每公吨500美元,CFR温哥华,10月装 船,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本月内答复有效。”乙公司于6月9日回电:“你方5月9日报盘我接受,除提供通常单据外,需提供卫生检验证明。”甲公司未予答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是()。B.乙公司未在要约的有效时间内作出承诺,该逾期承诺原则上无效

5.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如果卖方宣告合同无效,他仍可以要求买方()。C.损害赔偿

6.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在风险转移方面采取()原则。B.以交货时间确定风险转移

7.下述有关信用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开证行对货物的质量要进行实质查验

8.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三种基本险别中,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最大的是()。C.一切险

2.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分三批履行,其中第二批出现了质量问题。请问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选项是正确的。A.只要第二批货物的质量问题构成根本违约,买方即可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

5.甲乙公司签订一项进口商品合同的协议,规定的价格术语为CIF,卖方公司委托中 国某航运公司丙作为承运人,丙签发了清洁提单。货物运抵收货港后,买方检验货物时发现,货物发生损失,经查明,该损失是由于丙公司的船员为排水而用铁棒疏通排水管道,但不慎将排水管道冲破,水顺着破洞流入船舱,致使货物湿损。该批货物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货物的损失应由()来负担。C.买方甲

6.下列()项公约首次在一定范围内承认了保函的效力,即规定托运人为了换取清洁提单可向承运人出具保函,但保函只在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有效。C.《汉堡规则》

7.在乙国设立的甲国保险公司向乙国的消费者出售保险,这种服务贸易是通过下述()种方式提供的。D.商业存在8.根据保护知识产权的《巴黎公约》,下列()种说法是正确的。D.对于北京农展馆举行的农业产品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的产品中可以取得专利的发明,我国给予临时保护

4.不清洁提单是指单据上附有声明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的附加条文或批注的提单。那么,注明()的是不清洁提单。D.外包装有 油渍和水渍 6.依据《海牙规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承运人适航义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承运人应在整个航程中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10.某外商向我国大量低价销售陶瓷制品,给我国陶瓷行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我国陶瓷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对外贸易法》中的()项规定向外商提起贸易救济申请。B.反倾销反补贴条款

6.下列有关《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华盛顿公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投资者在寻求争端在中心解决之前,要用尽东道国当地救济 9.《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76年修订所确立的牙买加制度的实质内容是()。D.确认浮动汇率制合法化

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需买方自费办理出口结关手续的有()A.EXW

2.2000年6月10日,香港甲公司给厦门乙公司发出要约称:“螺纹钢1000吨,单价CIF厦门250美元/吨,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 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厦门乙公司还盘:“接受你方发盘,在订立合同后请立即装船”。对此香港甲公司没有回复,也一直没有装船。厦门乙公司认为香港甲公司违约。在此情形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该合同没有成立

3.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可以适用于()B.确定买卖双方的风险承担

4.《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对所运货物的责任期限为()C.从货物装上船时起到货物卸下船时止

5.国际投资法调整的关系是()B.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

6.香港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于2002年3月2日签订买卖服装的合同,3月10日货物出运,4月1日香港公司与瑞士公司签订合同将该批货物转卖,4月6日货物到达指定目的港。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该货物风险原则上在()转移至瑞士公司。C.4月1日

7.中国A公司要将其从美国8公司处通过普通许可合同购得的一项技术再许可给香港 C公司使用(原合同中有允许再许可的条款),A公司和C公司签订的合同只能是()B.普通许可合同

8.下列损失中不属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中平安险承保范围的是()D.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货物的部分损失

9.开证行开出的信用证又经另一家银行担保付款的信用证属于()D.保兑信用证

10.根据WT0的有关协议,如果关税减让的后果使某种进口产品大量增加,给进口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该进l21国可以采取临时限制进口措施。该措施是()A.保障措施

多项选择题库

11.如下货物买卖适用<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是()B.-列高速列车

C.400辆福特牌轿车

12.下列属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 最惠国待遇适用的范围的选项是()(备用:下列()选项属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适用的范围。)A.与进出口有关的任何关税和费用 B.进出口关税和费用的征收方法 C.与进出口有关的规则和手续D.影响产品的国内销售、推销、购买、运输、经销和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

13.《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所禁止的投资措施有()A.出口实绩要求 B.外汇平衡要求D.当地成分要求

14.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资本输出国政府为了鼓励本国资本向海外投资,并预防和补偿因资本输入国发生政治风险而使本国投资者遭受损失而开办的一种政府保险。下列选项属于这种投资保险制度特点的是()A.该制度的实施只限于海外私人直接投资B.该制度的保证对象只限于政治风险

15.政府贷款的特点主要有()B.政府贷款主要为项目贷款 C.政府贷款多附加贸易条款 D.政府贷款利率低

11.中国大华公司与美国美利公司签订了一出口棉花的合同,合同约定货物品质为三级,信用证支付。交货时大华公司因库存三级棉花缺货,便改装二级货物,并在发票上注明货品二级,货款仍按原定三级货价格计收。在办理议付时,银行认为发票注明该批 货物的品级与信用证规定的三级品质不符,因而拒绝收单付款。美利公司认为该货有特殊用途,因而不能接受大华公司所交的二级货,并主张大华公司应承担未按合同规定交货的责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B.大华公司所交货物品级比合同规定的高,故大华公司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C.银行不应拒绝收单付款

12.商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构成倾销,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有()A.出口商品的本国销售价格 B.替代价格 C.出口产品对第三国的出口价格 D.推定价格

13.关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上诉审查程序,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在专家组报告发布后的60天内,任何争端方均可向上诉机构提起上诉B.上诉机构可以推翻、修改或维持专家组的结论D.上诉机构的裁决为最后裁决,当事方应接受,除非争端解决机构一致反对

14.下列投资东道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或 要求,违背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选项是()A.出口实绩要求 B。外汇平衡要求 D.当地成分要求

15.下列有关国际融资租赁的说法正确的有()A.国际融资租赁是指一国的出租人按照另一国承租人的要求购买租赁物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而租赁物的维修和保养由承租人负责的一种租赁方式 B.典型的融资租赁 涉及三方当事人以及两个合同 D.国际融资租赁的租赁期限通常较长

11.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下列关于卖方义务表述正确的是()。A.卖方应保证对其出售的货物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权利和要求(备用:D.卖方应保证对其出售的货物享有完全的所有权)B.货物应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C.如果买卖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没有规定货物的最终使用地或转卖地,则卖方对买方不承担向不知明的转卖地转卖的知识产权的担保义务

12.2006年10月,中国云南A茶厂与英国B贸易公司签订了出口一批陈年普洱茶出口合同,合同选用了CFR(利物浦)的贸易术语。英国B贸易公司在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海洋货物运输险时,特别考虑的是要转嫁茶叶在运输途中因串味可能发生的损失。请问下列选项中,适用合于英国B贸易公司投保的险别是()。A.投保平安险附加串味险D.投保一切险

14.各国税法上确定自然人居民身份的标准主要有()。A.住所标准 C.居所标准 D.居住时间标准

12.依据我国《海商法》之规定,货物承运人可以免责的情形有()。B.船长和船员在驾驶或管理船舶中的疏忽引起的货损 D.包装不良引起的货损

14.依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规定,合格东道国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是发展中国家会员国 B.必须经这个发展中国家同意承保 D.必须是投资可以得到公平待遇和法律保护的国家

15.在国际税法意义上,下述情形中构成甲国公司在乙国有常设机构的情形是()。A.该公司在乙国正式设有分机构 B.该公司在乙国东海开采石油 D.该公司在乙国设有工厂

11.我国大华公司向美国S公司发出传真:购一级康涅狄格大米200吨,每吨600美元CIF深圳,2009年1月9日至21日装船。”美国小山公司回电称:“接受你方条件,2009年1月4日装船。”正确的选择是()。B.合同未成立 D.美国S公司未作出有效的承诺

13.关于TRIPS协议,如下表述正确的是()。A.TRIPS协议对所有WTO成员方从事国际技术转让交易的当事人均具有法律拘束力 B.是国际上第一个明确与国际贸易相联系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C.最惠国待遇原则是该协议基本原则之一

15.国际税法中的法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有()标准。A.法人实际管理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 B.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C.居所标准

11.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之规定,一项要约必须()。A.有明确的货物名称和规格 B.明确规定货物的价格 C.明确规定货物的数量

13.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贸易争端,是国家政府间的贸易争端,其解决可以根据下述方式解决()。A.争端方之间的磋商 B.专家组或上诉机构程序C.仲裁程序

13.中方向日方转让一种食品加工机制造专利技术,允许日方在日本享有该专利产品独占生产销售权,这意味着在技术转让合同有效期内()。C.中方不得在日本使用该技术D.中方不得允许第三人在日本使用该技术

15.为避免或缓解国际重复征税,纳税人居住国可以采用的方法有()。B.免税法 C.抵免法 D.扣除法

2.一国甲公司与另一国乙公司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假设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于该买卖合同,那么依该公约的规定,甲公司对于所售货物的权利担保事项包括()。A.交付的货物为甲方所有 C.交付的货物在买方所在国或转售国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4.国际许可协议中限制性的做法主要体现的条款为(A.搭售条款B.限制受方自由选择从不同来源购买材料、零部件或设备C.限制受方发展和改进所引进的技术D.不合理地限制被许可方在合同期满后继续使用许可技术

13.下列有关《华盛顿公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提交中心调解或者仲裁的争端,仅限于依缔约国政府与另一缔约国国民因国际直接投资而引起的法律争端B.将争端提交中心解决,必须有双方当事人的书面同意,一经作出,不得单方面撤销D.《华盛顿公约》的每一缔约国都应承认中心仲裁裁决的约束力,不得对裁决进行审查或者拒绝承认执行

114.关于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重叠征税的正确表述是()。A.二者均缘于国家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C.国际重叠征税主要表现在两个国家分别同时对在各自境内公司的利 润和股东从公司取得的股息予以征税上D.二者均违背了税收中立和税负公平的原则

15.根据《纽约公约》的规定,一国法院可以拒绝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理由有()A.仲裁协议不当 B.仲裁程序不当 C.裁决超出了仲裁协议规定的范围 D.仲裁裁决的作出基于一般法律规则

2.一批货物投保了海洋运输货物险“一切险”的货物发生了损失。在此情况下,可导致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的事故原因有()。A.货物损失是发货人在发运货物前包装不当造成的B.货物损失是由于货物在装船前已经有虫卵,运输途中孵化而导致的C.货物损失是由于运输迟延引起的3.政府贷款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区别是()。A.政府贷款的利率低 B.政府贷款多根据政府协定贷款 C.政府贷款多附加贸易条款

2.《llIIl示货币基金协定》第8条规定成员国的一般义务,除非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成员国不得采取下述措施()。A.限制经常项目下的兑换 C.歧视性的差别汇率措施 D.复汇率措施

1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实施保障措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产品的进口数量激增B.进口数量激增是由于未曾预见的发展和成员履行世贸组织义务的结果D.进口激增对国内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14.与原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相比,《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新增加的内容有()。A.规定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 B.规定了专利的定义、范围 D.WT0成员知识产权保护最低标准

1.根据《海牙规则》,承运人可以免责的事项有()B.船长管理船舶的过失D.检疫限制

2.某国A公司(卖方)与中国B公司(买方)订立了一份向中国进口化肥的合同。合同规定,l994年1月30 E1前开出信用证,2月5日前装船。1月28日买方开来信用证,有效期至2月10日。由于卖方按期装货发生困难,故电请买方将装船期限延至2月15日并将信用证有效期延长至2月20日,买方回电表示同意,但未通知开证银行。2月14日货物装船后,卖方到银行议付时,遭到拒绝。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银行有权拒付,因为单证不符,买卖双方修改信用证并 未通知银行D.本案开证申请人应为中国8公司

3.设甲乙两国均为l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可以适用该公约的情况是()B.营业地位于甲国的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C公司之间订立的电视机买卖合同C.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甲国F公司之间订立的白糖买卖合同

4.关于F组贸易术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FAS贸易术语与FOB术语在交货上的区别是:FAS在船边交货,而FOB在船上交货D.FOB和FAS贸易术语主要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而FCA则主要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5.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基本险别包括()A.水渍险 8.一切险 D.平安险

(国际经济法)名词解释1:

1.象征性交货:以卖方把代表货物所有权的证书(提单、发票等)交给买方,作为完成交货义务的交货方式,买方付款以卖方交单为条件。

2.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在组织上取代关贸总协定,协调和约束成员国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3.专利权商标权的独立性原则:这是巴黎公约规定的重要原则,是指各国授予商标和专利的权利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一缔约国对某项专利、商标权申请的处理对另一缔约国没有影响。

4.外资企业:根据东道国法律设立,全部资本属于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属于东道国法人。

5.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以属地原则确定的税收管辖权,据此,一国对非居民来源于本国的所得有征税权。

6.根本违约: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蒙受损害,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

7.提单: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成立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8.征用:东道国政府采取任何立法或行政的作为或不作为,实际上剥夺了投资者对其投资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9.WT0:世界贸易组织,是在组织上取代关贸总协定,协调和约束成员国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10.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根据属人原则确立的管辖权,它是指一国对其本国居民在世界范围内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电视大学资料学习,电大答案,国内较大的电大学生专业交流论坛8}2B"S$v$k,G7?

11.先期违约:在合同订立之后履行期到来之 前,一方表示拒绝履行合同的意图。

12.共同海损:共同海损指海上运输中,船舶、货物遭到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和合理地作出特别牺牲或支出的特别费用。

13.提单:是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14.信用证:是指一项约定,不论其名称或描述如何,一家银行(开证行)依照开证申请人(买方)的要求和指示或以自身名义,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凭规定单据由自己或授权另一家银行向第三者(受益人)或其指定人付款或承兑并支付受益人出具的汇票。

15.国际重复征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同时课税。国际税法上通常所说的国际双重征税就是指国际重复征税。

16.提单: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成立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17.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是指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18.直接投资:伴有对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

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5年正式成立。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协调成员国货币政策的国际组织。

20.国际贷款:又称“国际借贷”,“国际信贷”,它是指借款人以贷款协议方式向其它国家或地区的贷款人借贷资金的国际融资方式。

21.信用证:由一家银行依照客户要求和指示或以自身名义,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情况下,凭规定单据由自己或授权另一家银行向第三者或其指定人付款或承兑并支付受益人出具的汇票。

22.国际许可协议:就是指位于不同国家境内的当事人之间以让渡技术使用权为目的所签订的合同。

23.专利权商标权的独立性原则:这是巴黎公约规定的重要原则,是指各国授予商标和专利的权利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一缔约国对某项专利、商标权申请的处理对 另一缔约国没有影响。

24.国际重叠征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就同一征税对象对同一经济来源的不同纳税人分别课税。

25.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指依据属地原则确定的管辖权。它是一国对非居民来源于本国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

26.贸易术语:是以不同的交货地点为标准,用简短的概念或英文缩写字母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以及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费用、责任与风险的划分。

27.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在组织上取代关贸总协定,协调和约束成员国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28.GATT保障措施:是GATT允许的进口国,在外国产品正常进口的数量大幅增加,给国内相关工业造成损害时采取进口限制措施。

29.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30.不质疑条款: 对转让的技术的合法性不得提出异议。

31.先期违约:在合同订立之后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表示拒绝履行合同的意图。

32《海牙规则》:全称为《1924年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是最早规范海运承运人责任的国际公约。

33.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在组织上取代关贸总协定,协调和约束成员国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34.倾销: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如果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已经建立的相关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或对某一国内工业新建产生实质性阻碍,构成倾销。

35.共同海损:指海上运输中,船舶、货物遭到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和合理地做出特别牺牲或支出的特别费用。

36.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指依据属地原则确定的管辖权。它是一国对非居民来源于本国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

37.象征性交货:以卖方把代表货物所有权的证书(提单、发票等)交给买方,作为完成交货义务的交货方式,买方付款以卖方交单为条件。

38.先期违约:在合同订立之后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表示拒绝履行合同的意图。

39.提单:是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40.海牙规则:是调整海上货物运输的一个重要公约,是世界上制订最早的,也是成员国数量最多的关于海上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

41.共同海损:指海上运输中,船舶、货物遭到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和合理地做出特别牺牲或支出的特别费用。

42.代位求偿权:当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在支付保险金后,所取得的向负有赔偿 责任的第三人请求赔偿的权利。

43.GATT保障措施:是GATT允许的进口国,在外国产品正常进口的数量大幅增加,给国内相关工业造成损害时采取进口限制措施。

44.专利权商标权的独立性原则:这是巴黎公约规定的重要原则,是指各国授予商标和专利的权利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一缔约国对某项专利、商标权申请的处理对另一缔约国没有影响。

45.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服务提供者的标志,通常由文字、图形或其结合组成。

46.国际投资法:是调整跨国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有关国内法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

47.直接投资:伴有对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

48.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指一国商业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以贷款协议方式向其他国家的借款人提供的商业贷款。

4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1944年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正式成立。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是协调成员国货币政策的国际组织。

50.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根据属人原则确立的管辖权,它是指一国对其本国居民在世界范围内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

51.国际重复征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同时课税。国际税法上通常所说的国际双重征税就是指国际重复征税。

52.国际经济争议:是指国际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纠纷。

53.协商:协商是争议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最先选择采用的争议解决方法。它是指国际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在发生争议后,以双方的自愿为基础,针对所发生的争议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磋商或谈判,自行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的方式。

54提单:是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55.海牙规则:是调整海上货物运输的一个重要公约,是世界上制订最早的,也是成员国数量最多的关于海上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

56.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的运输。

57.定期租船合同:是指出租人在一定期限内把船舶出租给承租人供其按约定的用途使用的书面协议。

58.实际全损:指货物全部毁灭或因受损而失去原有用途,或被保险人已无挽回地丧失了保险标的。

59.推定全损:指货物受损后对货物的修理费用加上续运到目的地的费用超过其运到后的价值。

60单独海损:是指货物因承保风险引起的不属于共同海损的部分损失。

61.单独费用:是指为了防止货物遭受承保风 险造成的损失和灭失而支出的费用。

62.流动保险单:指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就总的承保条件,如承保风险、费率、总保险金额、承保期限等事先予以约定,细节留待以后商定的保单。

63.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64.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服务提供者的标志,通常由文字、图形或其结合组成。

65.不质疑条款: 对转让的技术的合法性不得提出异议。

66.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对法律确认并给予保护的商标所享有的权利,通常包括商标专用权、商标续展权、商标转让权、商标许可权等。

67.BOT(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 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68.融资租赁:是指由出租方融通资金为承租方提供所需设备,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的租赁交易。

69.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指依据属地原则确定的管辖权。它是一国对非居民来源于本国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

70.专利权商标权的独立性原则:是巴黎公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指成员国国民向各成员国申请的专利或商标,与其在其他成员国包括申请人所属国的专利或商标无关。规定专利权、商标权的独立性原则主要是考虑到各国具有不同的法律制度和申请程序。(另外:专利权的独立性原则是指成员国国民向各成员国申请的专利与其在其他成员国或非成员 国为同一发明而取得的专利互相独立、各不干涉。

商标权的独立性原则是指对成员国国民在任何成员国中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不能以未在本国申请、注册或续展之理由而加以拒绝或使其注册失效。)

71.直接投资:伴有对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

72.要约: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

73.外资企业:根据东道国法律设立,全部资本属于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属于东道国法人。

74.反倾销税:是进口国对于来自外国的倾销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目的是阻止倾销产品进口和消除倾销造成的损害。

75.倾销::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如果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已经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或对某一国内工业新建产生实质性阻碍,就构成倾销。

76.信用证受益人:是有权享受信用证利益的人,一般为出口方或中间商。

77.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是指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人向借款人以贷款协议方式提供的优惠性国际贷款。

78.承诺:是受要约人对要约表示无条件接受的意思表示。

79.商品检验:指由商品检验机关对进出口商品的品质、数量、重量、包装、标记、产地、残损等进行查验分析与公证鉴定,并出具检验证明。

80.许可协议中的限制性商业条款:是国际贸易中各种限制性商业条款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供方对受让方在技术的使用、改进、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限制,当然也有少部分属于受让方对供方的限制规定。限制性商业条款又称限制性商业行为、限制性商业惯例、限制性贸易做法、违背公平贸易条款等。

8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5年正式成立。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协调成员国货币政策的国际组织。

82.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根据属人原则确立的管辖权,它是指一国对其本国居民在世界范围内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

83.国际重复征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同时课税。国际税法上通常所说的国际双重征税就是指 国际重复征税。

84.代位求偿权:当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在支付保险金后,所取得的向负有赔偿责任的第三人请求赔偿的权利。

85.仲裁协议的独立性:是指仲裁协议(包括仲裁条款和仲裁协议书)应视为与合同的其它条款分离地、独立地存在的条款或部分,国际商事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无效或失效以及存在与否,均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一方当事人仍可依据仲裁协议提交双方约定的仲裁机构仲裁。

86.信用证:由一家银行依照客户要求和指示或以自身名义,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情况下,凭规定单据由自己或授权另一家银行向第三者或其指定人付款或承兑并支付受益人出具的汇票。

87.国际投资法:是调整跨国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有关国内法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

88.共同海损:指海上运输中,船舶、货物遭到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和合理地作出特别牺牲或支出的特别费用。

89.象征性交货:是卖方只把代表货物所有权的证书(提单、发票等)交到买方手中,完成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即为完成交货义务。

90.国际贸易术语:是以不同的交货地点为标准,用简短的概念或英文缩写字母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以及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费用、责任与风险的划分。

9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指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92.要约: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

93.根本违反合同:指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蒙受损害,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

94.汇票:在国际贸易中,是出口方开给进口方的要求其在见票或见票后的一定时间内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命令。

95.跟单托收:指卖方将汇票连同商业单据一齐交银行委托代收货款。

96.不可撤消信用证:指信用证一经开出,在有效期内不经受益人或有关当事人同意,开证行不得单方加以修改或撤消的信用证。

97.提单:是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98.《海牙规则》:全称《1924年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1931年6月2日生效。目前有87个成员国。《海牙规则》在 制定时代表当时主要航运大国的利益,侧重 于对船东利益的保护,因此,在执行中颇受非议。

99.清洁提单:指单据上无明显地声明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的附加条文或批注的提单。

100.已装船提单:指在货物装船以后,承运人签发的载明船名及装船日期的提单.(国际经济法)名词解释2:

1.航次租船合同:是为完成特定航次运输,由船舶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船舶或船舶的部分舱位,装运约定的货物,从一港运至另一港,由承租人支付约定运费的合同。

2.定期租船合同:是指出租人在一定期限内把船舶出租给承租人供其按约定的用途使用的书面协议。

3.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是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的运输。

4.共同海损:指海上运输中,船舶、货物遭到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和合理地作出特别牺牲或支出特别费用。

5.代位求偿权:当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有权获得保险人所支付的保险金,保险人在支付保险金后,代位取得被保险人基于保险事故对东道国所享有的索赔及其它权益,向东道国索赔。

6.WTO: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所管辖的体现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的全部框架协议与之同时生效。世界贸易组织,是在组织上取代关贸总协定,协调和约束成员国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7.GATT保障措施:是GATT允许的进口国,在外国产品正常进门的数量大幅增加,给国内相关工业造成损害时采取进口限制措施。

8.关贸总协定: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美英法等23个国家的政府间缔结的旨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以及在协定动作中逐渐形成的一个事实上的国际组织。

9.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所管辖的体现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的全部框架协议与之同时生效。世界贸易组织,是在组织上取代关贸总协定,协调和约束成 员国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10.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1986年9月15日,GATT缔约方部长级会议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顺利召开,乌拉圭回合谈判正式拉开帷幕,会议通过了部长宣言,阐述了这次谈判的目标、原则和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11.GATT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一国在经济关系中给予另一国国民的优惠待遇不应低于该国现在和未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

12.GATT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一国在经济活动和民事权利方面给予其境内的外国国民不低于其给予本国国民享受的待遇。

13.约束关税:是指每一成员通过谈判达成的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的承诺载入减让表中,形成有约束力的义务,各成员不得随意实施超过减让表水平的关税率或增加其他税费。

14.自由贸易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组成的贸易集团,其内部实现了货物贸易自由,实质上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有的在投资、服务贸易自由方面也作出安排,但集团对外没有共同的关税和贸易政策,其成员在与第三国的关系上保持独立。

15.保障条款:当一成员国关税减让造成进口产品大量增加,以致对国内生产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该成员可以实施临时性限制进口措施(保障措施),以保护相关产业。

16.GATT授权条款:1979年东京回合谈判结束时,GATT缔约方通过一项决议,题为《对发展中国家差别和更优惠待遇、互惠和更全面参与的决定》,因为其内容主要是授权发达国家可以背离最惠国待遇原则,给予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差别的和更优惠待遇,也因为它不是一项强制性义务,该项决议通称“授权条款”。

17.普惠制:即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给予的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18.专利权独立性原则:是指成员国国民向各成员国申请的专利与其在其他成员国或非成员国为同一发明而取得的专利相互独立、各 不相涉。

19.商标权独立性原则:是指对成员国国民在任何成员国中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不能以未在本国申请、注册或续展为理由而加以拒绝或使其注册失败。在一个成员国内正式注册的商标,应视为与在其他成员包括申请人 所属国注册的商标无关。

20.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服务提供者的标志,通常由文字、图形或其 结合组成。

21.专有技术:也称技术决窍、技术秘密、商业秘密。指未公开的、未取得工业产权法律 保护的制造某产品或者应用某项工艺以及产品设计、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22.许可协议:是指供方将其技术使用权在一定条件下让渡给受让方,而由受让方支付使用费的合同。

23.限制性商业条款:又称限制性商业行为、限制性商业惯例、限制性贸易做法、违背公平贸易条款等等。是国际贸易中各种限制性商业条款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供方对受让方在技术的使用、改进、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限制,当然也有少部分属于受让方对供方的限制规定。

24.国际投资法:是指调整跨国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有关国内法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

25.直接投资:是投资者跨越国界,通过掌握和控制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谋取利润的一类投资活动。伴有对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

26.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又称“国际商业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它是指一国的商业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以贷款协议方式向其他国家的借款人提供的商业贷款。

2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联合 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5年正式成立。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协调成员国货币政策的国际组织。

28.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根据属人原则确立的管辖权,它是指一国对其本国居民在世界范围内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

29.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各自依据其税收管辖权,对同一纳税主体或同一纳税客体在同一征税期间征收同样或类似的税收。

30.跨国纳税人: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承担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

31.国家税收管辖权:是指国家在主权范围内对一定的人和一定对象形势的征税权力。

32.税收抵免:是指居住国允许居民纳税人在本国税法规定的限额内,用已向来源国缴纳的税款抵免就其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所得向居住国缴纳税额的一部分。

33.国际逃税:是指跨国 纳税人故意违反国家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规定,采取各种隐蔽的非法手段,以减少本应承担的国际纳税 义务的行为。

34.国际经济争议:是指国际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纠纷。

35.协商:是争议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最先选择采用的争议解决方法。它是指国际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在发生争议后,以双方的自愿为基础,针对所发生的争议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磋商贡谈判,自行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的方式。

36.调解:是在当事人之外的中立第三方的主持下,由第三方以中间人的身份在分清是非和责任的基础上,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参考国际惯例,从中帮助和促使争议各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公平的调解协议,解决各方争议。

37.仲裁协议:是指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38.实际全损:指货物全部毁灭或因受损而失去原有用途,或被保险人已无挽回地丧失了保险标的。

39.推定全损:指货物受损后对货物的修理费用加上续运到目的地的费用超过其运到后的价值。

40.单独海损:是指货物因承保风险险引起的不属于共同海损的部分损失。

41.反倾销税:是进口国对于来自外国的倾销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目的是阻止倾销产品进口和消除倾销造成的损害。

42.不质疑条款: 对转让的技术的合法性不得提出异议。

43.征用(征收):东道国政府采取任何立法或行政的作为或不作为,实际上剥夺了投资者对其投资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44.外资企业:根据东道国法律设立,全部资本属于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属于东道国法人。

45.融资租赁:是指由出租方融通资金为承租方提供所需设备,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的租赁交易。

46.国际经济诉讼:也称国际民事诉讼,它是指国际经济争议当事人将其争议提交某一国家的法院予以审理并做出判决的争议解决方法。

47.仲裁协议的独立性:是指仲裁协议(包括仲裁条款和仲裁协议书)应视为与合同的其它条款分离地、独立地存在的条款或部分,国际商事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无效或失效以及存在与否,均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一方当事人仍可依据仲裁协议提交双方约定的仲裁机构仲裁。

48.承诺:是受要约人对要约表示无条件接受的意思表示。

49.倾销: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如果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已经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或对某一国内工业新建产生实质性阻碍,就构成倾销。

50.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对法律确认并给予保护的商标所享有的权利,通常包括商标专用权、商标续展权、商标转让权、商标许可权等。

51.BOT(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52.商品检验指由商品检验机关对进出口商品的品质、数量、重量、包装、标记、产地、残损等进行查验分析与公证鉴定,并出具检验证明。

53.意外事故指与航行有关的如触礁、颠覆、碰撞、失踪等意外事故。

54.单独费用是为了防止货物遭受承保风造成的损失或灭失而支出的费用。由于保险单上通常都载用“诉讼与营救条款”,因此,单独费用都能从保险公司得到补偿。

55.流动保险单指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就总的承保条件,如承保风险、费率、总保险金额、承保期限等事先预以约定,细节留待以后商定的保单。

56.信用证中的受益人:指有权享有信用证利益的人,一般为出口方和中间商。

(国际经济法)名词解释3:

1.《海牙规则》:全称为《1924年统一提单的 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是最早规范海运承运人责任的国际公约。

2.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在组织上取代关贸总协定,协调和约束成员国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3.专利权商标权的独立性原则:这是巴黎公约规定的重要原则,是指各国授予商标和专利的权利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一缔约国对某项专利、商标权申请的处理对 另一缔约国没有影响。

4.GATT保障措施:是GATT允许的进口国,在外国产品正常进口的数量大幅增加,给国内相关工业造成损害时采取进口限制措施。

5.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6.意外事故:指与航行有关的如触礁、颠覆、碰撞、失踪等意外事故。

7.流动保险单:指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就总的承保条件,如承保风险、费率、总保险金额、承保期限等事先预以约定,细节留待以后商定的保单。8.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对法律确认并给予保护的商标所享有的权利,通常包括商标专用权、商标续展权、商标转让权、商标许可权等。

9.直接投资:是投资者跨越国界,通过掌握和控制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谋取利润10.外资企业:根据东道国法律设立,全部资本属于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属于东道国法人。

11.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又称“国际商业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它是指一国的商业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以贷款协议 方式向其他国家的借款人提供的商业贷款。

12.代位求偿权:当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有权获得保险人所支付的保险金,保险人在支付保险金后,代位取得被保险人基于保险事故对东道国所享有的索赔及其它权益,向东道国索赔。13.仲裁协议的独立性:是指仲裁协议(包括仲裁条款和仲裁协议书)应视为与合同的其它条款分离地、独立地存在的条款或部分,国际商事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无效或失效以及存在与否,均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一方当事人仍可依据仲裁协议提交双方约定的仲裁机构仲裁。

第四篇:国开(中央电大)专科《西方经济学》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西方经济学》十年期末考试题库(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号码:2143。

适用专业及层次: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金融(保险方向)、金融(货币银行方向)、金融(金融与财务方向);

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26日,收集了中央电大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规范方法(C)。

A.描述经济如何运行 B.研究“是什么”的问题 C.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D.预测行动结果 2.下列那种情况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而不是需求的变动(D)。

A.消费者收入的变化 B.技术水平的变动 C.消费者预期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3.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D)。

A.欲望最大化 B.偏好最大化 C.利润最大化 D.效用最大化 4.内在经济是指(A)。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5.在短期,典型的平均成本曲线是(C)。

A.向上倾斜 B.向下倾斜 C.U型 D.水平线 6.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的市场是(A)。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市场 7.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劳动,这一措施会导致(B)。

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B.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8.公共物品的特征是(B)。

A.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竞争性和排他性 D.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C)。

A.有形的产品 B.无形的产品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D.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人的产品 10.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C)。

A.资本 B.劳动 C.技术 D.制度 11.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B)。

A.财产效应 B.利率效应 C.汇率效应 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 1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C)。

A.调节债券价格 B.实现利润最大化 C.调节货币供给量 D.调节价格水平13.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由于(A)。

A.货币供给量增加 B.货币供给量减少 C.自发总支出增加 D.自发总支出减少 14.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B)。

A.144 B.150 C.160 D.216 15.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指(A)。

A.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为1:0.25 B.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为1:0.18 C.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5:1变为2:0.4 D.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为2:0.4 二、判断正误题 16.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答案]错 1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休闲类书籍的价格会上升,需求量会增加。

[答案]对 18.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答案]错 19.利用等产量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都可以生产出同一数量的产品。

[答案]对 20.平等与效率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答案]对 21.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是失业。

[答案]错 22.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答案]错 23.价格黏性的原因在于调整价格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答案]对 24.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答案]对 25.在萧条时期,中央银行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则要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答案]对 三、填空题 26.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向上方移动是供给量_______,向下方移动是供给量_______。

增加;

减少 27.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_______弹性的商品。

富有 28.垄断企业是价格的_______,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_______,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决定者;

接受者(追随者)29.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是,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价值是由_______决定的。

流通中货币的数量 30.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物价水平_______。

增加;

上升 31.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_______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_______失业。

自然;

周期性 四、计算题 32.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解:(1)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人:

ECX=(△Qx/Qx)÷(△Py/Py)=-50%÷200%=-0.25(2)由于交叉弹性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33.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至900亿元,请计算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解:(1)边际消费倾向MPC=△C/△Y=(900-800)/(1200-1000)=0.5;

(2)边际储蓄倾向MPS=△S/△Y=(1200-900)-(1000-800)/(1200-1000)=0.5。

(也可以用1-MPC得出)(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 34.如果你是一家服装企业的经理,你在这个垄断竞争市场上如何创造自己的产品差别? 答:(1)产品差别是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

(2)实际差别的创造。企业创造产品差别就要使自己的产品在质量、外形、包装等方面不同于同类其他产品。这些不同差别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在一部分消费者中形成垄断地位。

(3)广告与营销手段的应用。广告的作用是要使消费者认识那些不易辨认的产品差别,甚至使消费者承认本无差别的产品有差别。

(4)创名牌。在产品差别中,品牌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差别,它既有实际差别,又有消费者对它的认知。但名牌还要靠广告宣传,让消费者认知。在垄断竞争行业中,企业创造名牌是十分重要的。

35.各国在不同时期都采用过赤字财政政策,分析赤字财政政策的筹资方式及对经济的 影响。

答:(1)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即政府收入小于支出。

(2)赤字财政用货币筹资与债务筹资来筹资。货币筹资就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政府不必还本付息,从而减轻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但缺点是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引起通货膨胀。债务筹资就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这种筹资方法相当于向公众借钱,不会增加货币量,也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但政府必须还本付息,这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3)赤字财政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尤其是可以较快使经济走出衰退。

(4)赤字财政会加重财政负担,并引起通货膨胀,减少储蓄。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B)。

A.价值理论 B.价格理论 C.生产理论 D.分配理论 2.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B)。

A.增加 B.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3.计算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是(B)。

A.需求量与价格之比 B.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C.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除以价格变动的绝对值 D.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4.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B)。

A.边际效用分析法 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等产量线分析法 D.成本收益分析法 5.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A)。

A.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B.边际产量达到最大 C.边际产量为零 D.平均产量最低 6.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B)。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7.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C)。

A.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B.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 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D.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 8.在以下四种方式中,工会为了提高工资,所采用的方式是(C)。

A.要求政府增加进口产品 B.要求政府鼓励移民入境 C.要求政府限制女工和童工的使用 D.要求政府取消工作年龄限制 9.在经济学中,Mi是指(C)。

A.现金和一切形式的储蓄存款 B.现金或通货 C.现金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D.近似货币 10.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C)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需求 D.国外的需求 11.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

A.2亿元 B.3亿元 C.4亿元 D.5亿元 12.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会导致(C)。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提高 B.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提高 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 D.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降低 13.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14.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解释,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A)。

A.消费的过度增长 B.利润的过度增加 C.工资的过度增长 D.原材料价格的过度上升 15.政府支出中的政府购买的增加可以(A)。

A.增加投资 B.少投资 C.增加消费 D.少消费 二、判断正误题 16.规范方法的结论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答案]对 17.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民的总收益将增加。

[答案]对 18.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答案]错 19.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 MC= AR=AC。

[答案]错 20.造纸厂附近的居民会受到造纸厂污染的影响,这就是负的外部性。

[答案]对 21.只要有技术进步,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增长。

[答案]错 22.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失业。

[答案]错 23.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答案]错 24.货币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作出了一致的解释。

[答案]错 25.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

[答案]错 三、填空题 26.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__有限性。

相对 27.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____;

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____。

达到最大;

减少 28.假设某一市场的销售额为1000亿元,在该市场上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200亿元、160亿元、140亿元和100亿元,则该市场上的四家集中率为____。

60% 29.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____的曲线。

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 30.个人收入减去____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所得税 31.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____与____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国内生产总值;

利率 3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____政策、____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 四、计算题 33.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购布料及其他原料支出40万元,工人工资为5万元,其他支出(税收、运输等)5万元,厂房租金5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请计算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各是多少? 答:(1)会计成本为:40万元+5万元+5万元+5万元=55万元。

(2)机会成本为:2万元+2万元+2.5(50万元×5%)万元=6.5万元。

34.某个国家共有1亿人,16岁以下儿童200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10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学生1400万人,家庭妇女500万人,残疾人和其他没有劳动能力者1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这个经济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 答:(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为:7000-2000=5000万人,劳动力参工率为:5000/7000=0.714。

(2)该国的失业率为:500/5000=0.1,即该国的失业率为10%。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 35.如果中东地区动荡会使石油减产,根据价格理论分析这种变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答:(1)石油减产,石油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由S1移动到S2。

(2)石油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使汽油的价格上升(从P1上升到P2),数量减少(由Q2减少为Q1)。

(3)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油价格上升会引起汽车的需求减少。

(4)作图占3分。

36.什么是汇率?为什么一些国家在国内经济衰退时实行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 答:(1)汇率又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单位同他国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

(2)一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时,如果外国产品价格不变,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产品的价格就上升,从而进口减少,但用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国产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出口增加。

(3)汇率下降引起二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净出口是总需求的一部分,净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是规范方法的说法?(D)A.医生挣的钱比工人多 B.今年一台25英寸彩电的平均价格为1600元人民币 C.通货膨胀率下降了 D.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平等 2.需求定理表明(C)。

A.随着汽油的价格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 B.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 D.随着乒乓球价格下降,对球拍的需求量会增加 3.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96,需求量变动20%,则它的弹性系数为(D)。

A.10% B.30% C.1/2 D.2 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5.在正常情况下,经济成本与经济利润(C)。

A.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与会计利润小 B.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与会计利润大 C.前者比会计成本大,后者比会计利润小 D.前者比会计成本小,后者比会计利润大 6.在实行单一定价时,垄断企业对需求(A)的产品采用低价多销的办法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单位弹性 D.有无限弹性 7.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的临界点为(C)。

A.0.2 B.0.3 C.0.4 D.0.5 8.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A)。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搭便车 9.国内生产总值是指(C)。

A.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 B.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扣去折旧的部分 C.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D.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0.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A)。

A.制度、资源、技术 B.劳动、资本、资源 C.资本、劳动、制度 D.劳动、资源、技术 11.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C)。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不变 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 12.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l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

A.2亿元 B.3亿元 C.4亿元 D.5亿元 13.简单货币乘数是指(B)。

A.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进行贴现时所付的利息率 B.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C.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 D.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 1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C)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总需求。

A.贴现率 B.准备率 C.货币供给量 D.货币需求量 15.汇率贬值将引起(A)。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二、判断正误题 1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答案]对 17.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答案]对 18.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答案]错 19.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正常利润为零。

[答案]错 20.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个别企业销售量的变动会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动。

[答案]错 21.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机制。

[答案]错 22.Mz就是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答案]错 23.当利率变动时,投资量的变动表现为投资函数曲线本身的移动。

[答案]错 24.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

[答案]对 25.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答案]对 三、填空题 26.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________,供给的变动表现为________。

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27.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________的一条曲线。

相等产量 28.寡头市场的特征是________。

几家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29.工资是________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劳动 30.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________,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下降称为________。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31.在短期,价格的黏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________变动。

同方向 32.边际进口倾向是指________增加在________增加中所占的比例。

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 四、计算题 33.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10%,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5%,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 答:(1)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

Ecx=15%/10%=1.50。

(2)由于交叉弹性为正值,故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

34.一个经济中的消费需求为8000亿元,投资需求为1800亿元,出口为1000亿元,进口为800亿元,计算该经济的总需求,并计算各部分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

答:(1)根据题意,C=8000亿元,I=1800亿元,NX=1000-800=200亿元,因此:YD=C+I+NX=8000+1800+200=10000亿元。

(2)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8000/10000=0.8,即80%。

(3)投资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1800/10000=0.18,即18%。

(4)国外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200/10000=0.02,即2%。

五、问答题 35.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答:(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4)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在使平均产量最大和总产量最大之间。

36.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当一个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总需求增加会引起什么结果。

答:(1)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的分析,当宏观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时,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均衡的GDP正好等于充分就业的GDP。

(2)总需求增加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从ADo移动到ADi,物价水平由Po上升到Pl,这样就由于总需求过度而引起了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3)在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时,总需求增加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GDP也会暂时增加(资源超充分利用),但会受到资源与技术的限制。

(4)作图占3分。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B)。

A.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C.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D.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2.下列哪-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3.供给的变动引起(C)。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4.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从5元上升至5.50元,需求量从200下降至190,因此该种商品的需求(B)。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有无限弹性 D.单位弹性 5.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C)。

A.边际产量为正 B.边际产量为负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等 6.每个企业都可以充分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的市场是(A)。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市场 7.在垄断市场上,企业数量是(A)。

A.一家 B.二家 C.三家 D.四家 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9.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A)。

A.个人所得税 B.间接税 C.公司未分配利润 D.折旧 10.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C)。

A.最低工资法 B.效率工资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工会的存在 11.产生价格黏性的原因在于(C)。

A.垄断企业控制着价格 B.价格的变动与物品供求的变动同步 C.调整价格需要花费成本 D.价格的变动与工资的变动不同步 12.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13.奥肯定理是说明(C)。

A.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B.通货膨胀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关系的规律 C.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D.人口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统计规律 14.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A.社会福利支出 B.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C.政府购买 D.货币供给 15.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是(B)。

A.国内总需求 B.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 C.国内支出 D.消费与投资之和 二、判断正误题 16.“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答案]错 17.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答案]对 18.消费者要获得最大的效用,就应该把某种商品平均地分配到不同的用途中去。

[答案]错 19.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答案]对 20.成本加成法就是根据估算的成本来决定产品的价格。

[答案]错 21.造纸厂附近的居民会受到造纸厂污染的影响,这就是负的外部性。

[答案]对 22.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认为资本一产量比率是可变的。

[答案]错 23.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

[答案]对 24.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

[答案]对 25.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答案]对 三、填空题 26.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呈____变动;

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呈____变动。

反方向;

同方向 27.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____。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28.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____;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____。

越平均;

越不平均 29.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般用____来表示。

物价指数 30.繁荣的最高点是____,萧条的最低点是____。

顶峰;

谷底 31.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____,最终目标是____。

利率;

总需求的变动 四、计算题 32.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测算,一年中的各种支出为55万元,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请说明该处长下海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答:(1)会计成本是55万元,机会成本为:2万元+2万元+2.5(50万元×5%)万元=6.5万元。

(2)经济利润=总收益-计成本-机会成本=60万元-55万元-6.5万元=-1.5万元。

或者用: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5万元(60-55)-6.5万元=-1.5万元。

(3)经济利润为负(即亏损1.5万元),说明下海不明智。

33.如果现金一存款率为0.38,准备率为0.18,货币乘数是多少?如果增加100亿元的基础货币,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多少? 答: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mm=M/H=(cu+1)/(cu+r),已知cu=0.38,r=0.18,则mm=(cu+1)/(cu+r)=1.38/0.56=2.46。

(2)如果增加100亿元的基础货币,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2.46×100=246亿元。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 34.用图形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答:(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X、Y)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如图中的I1或I2或I3。

(2)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领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如图I1,I2,I3是三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效用,其顺序为:I1﹤I2﹤I3。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35.根据总需求分析说明增加国内总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1)总需求指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与国外的需求。

(2)根据总需求分析原理,GDP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它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3)如何增加消费。

(4)如何增加投资。

(5)如何增加出口。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是(A)。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开放经济理论 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3.需求的变动引起(A)。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4.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D)。

A.欲望最大化 B.偏好最大化 C.利润最大化 D.效用最大化 5.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C)。

A.边际产量为正 B.边际产量为负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等 6.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B)。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7.下列哪种情况所对应的收入分配最为平均?(A)A.基尼系数为0.15 B.基尼系数为0.25 C.基尼系数为0.3 D.基尼系数为0.45 8.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A)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搭便车 9.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A)。

A.制度、资源、技术 B.劳动、资本、资源 C.资本、劳动、制度 D.劳动、资源、技术 10.通货是指(C)。

A.纸币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B.纸币和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 C.纸币和铸币 D.所有的银行储蓄存款 11.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 12.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13.公开市场活动是指(C)。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D.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14.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C)。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15.在以下四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C)。

A.收入政策 B.人力政策 C.货币政策 D.指数化政策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分,共20分)16.“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答案]错 17.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答案]对 18.在同一条消费可能线上,消费者的支出是不同的。

[答案]错 19.在短期,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生产工人的工资都是固定成本。

[答案]错 20.平等与效率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答案]对 21.用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所计算出的物价指数是相同的。

[答案]错 22.利率效应是指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净出口。

[答案]错 23.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答案]对 24.根据IS-LM模型,自发总支出的变动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

[答案]对 25.在萧条时期,中央银行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则要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答案]对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向上方移动是供给量____,向下方移动是供给量。

增加;

减少 27.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____的一条曲线。

相等产量 28.成本加成法就是在估算的____的基础上加一个固定百分率的利润。

平均成本 29.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____。

道德危险 30.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____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____失业。

自然;

周期性 31.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____、____以及____。

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

各种转移支付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2.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10%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答:已知Ed=1.5,△P/P=10%,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Ed=△Q/Q÷△P/P 需求量会增加:△Q/Q=Ed×△P/P=1.5×10%=15% 33.根据下列给出的数字,用支出法计算GDP。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个人耐用品消费 10亿元 居民住房 10亿元 工资收入 19亿元 年底存货 3亿元 公司支付红利 1亿元 年初存货 2亿元 个人非耐用消费品 5亿元 政府间接税收入 12亿元 净利息收入 1亿元 资本折旧 5亿元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亿元 政府支出 13亿元 企业厂房与设备投资 10亿元 净出口 -1亿元 答:GDP=个人消费品支出+私人国内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 =(10亿元+5亿元)+(10亿元+10亿元+3亿元-2亿元)+13亿元-1亿元 =48亿元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4.用图形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答:(1)假设在短期内整个行业供给小于需求。此时价格高(图1中的P1),企业有超额利润(图1中的ABCP1);

(2)在长期中,各个企业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充分调整产量,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企业会扩大生产或其他企业涌入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到P0,需求曲线移动为d1d1,这时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总收益与总成本均为OQ10DP0),实现了长期均衡。

(3)作图占5分。(可以分别画出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图,也可以将两个图合在一起)说明:此题学生只需分析一种情况即可。也可以假设在短期内整个行业供给大于需求。此时价格低,企业有亏损;

在长期中,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企业会减少生产或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到P0,需求曲线移动为d1d1,这时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总收益与总成本均为OQ10DP0),实现了长期均衡。

35.在开放经济中,增加出口对一国经济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增加出口? 答:(1)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使总需求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2)国内总需求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影响取决于乘数的大小。开放经济中的乘数要考虑到进口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中所占的比例,即边际进口倾向。

(3)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但由于这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是由出口增加引起的,一般来说,出口增加所引起的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不会全用于进口(即边际进口倾向是小于一的),所以,贸易收支状况改善(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4)在加入WTO后,我们应该如何增加出口(学生只要答出一条言之有理的建议就可以)。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D.国民收入的决定 2.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果该种商品的一种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则会引起(D)。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3.序数效用是指(D)。

A.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 B.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来表示 C.效用是不可以比较的 D.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用序数来表示 4.内在经济是指(A)。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5.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B)。

A.管理人员的工资 B.生产工人的工资 C.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 D.正常利润 6.每个企业都可以充分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的市场是(A)。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市场 7.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生产没有替代品的产品,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B)。

A.垄断竞争 B.垄断 C.寡头 D.完全竞争 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9.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C)。

A.有形的产品 B.无形的产品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D.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 10.下列哪一种效应使物价水平的变动对投资产生反方向的影响?(B)A.财产效应 B.利率效应 C.汇率效应 D.乘数效应 1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下降 12.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会引起(A)。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不变 C.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13.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解释,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A)。

A.消费的过度增长 B.利润的过度增加 C.工资的过度增长 D.原材料价格的过度上升 14.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A.社会福利支出 B.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C.政府购买 D.货币供给 15.开放经济中的乘数(C)。

A.大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B.等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C.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D.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无关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分,共20分)16.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

[答案]错 17.当出租汽车更为方便和便宜时,私人所购买的汽车会减少。

[答案]对 18.消费者均衡之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也可以是它们的切点。

[答案]错 1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曲线。

[答案]对 20.累进所得税就是按一定的比例对各种收入征收同样税率的税收。

[答案]错 21.在工作年龄人口中,所有人都是劳动力。

[答案]错 22.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答案]错 23.根据黏性工资理论,物价水平的上升在短期内会增加就业。

[答案]对 24.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答案]对 25.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答案]错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市场机制又称价格机制,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____。

方式与规律 27.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____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富有弹性则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____价格变动的比率。

小于;

大于 28.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____竞争。

产品差别 29.经济学家把失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各种难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称为____。另一种是由于经济中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称为____。

自然失业;

周期性失业 30.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物价水平____。

增加;

上升 31.内在均衡是指____,外在均衡是指____。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2.出租车与私人汽车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2,当出租车服务价格上升20%时,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增加或减少多少? 答:已知Ecx=0.2,△Px/Py=20%。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0.2=△Qx/Qx ÷20%。△Qx/Qx=4%,即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增加4%。

33.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 答: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mm=M/H=cu+1/cu+r,已知cu=0.2, r=0.1,则mm=cu+1/cu+r= 1.2/0.3=4。

已知M=1200,mm=4,根据公式mm=M/H,H=300万,即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 M买300万元的政府债券。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4.国防、钢铁厂的污染、特大企业的存在都会引起市场失灵,它们各自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答:(1)国防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它是一种公共物品。

(2)钢铁厂的污染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

(3)特大企业会引起市场失灵,是由于垄断的存在。

(4)用政府干预来解决这些问题:

国防—由政府提供;

污染—可以使用立法或行政手段,或者采用经济或市场手段;

垄断—政府可以用价格管制、反垄断法或国有化来消除垄断。

35.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应该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答:(1)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

(2)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素质。

(3)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一项是规范方法的说法?(D)A.医生挣的钱比工人多 B.今年一台25英寸彩电的平均价格为1600元人民币 C.通货膨胀率下降了 D.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平等 2.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从5元上升至5.50元,需求量从200下降至160,因此该种商品的需求(A)。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有无限弹性 D.单位弹性 3.边际效用为零时的总效用(D)。

A.等于O B.等于1 C.降至最小 D.达到最大 4.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D)。

A.产量将保持不变 B.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C.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D.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C)。

A.1年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6.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C)。

A.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B.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 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D.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 7.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劳动,这一措施会导致(B)。

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B.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劳动的需求啮线向右移动 D.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8.市场失灵指的是(C)。

A.依靠价格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B.不能生产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场过程 C.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D.只有计划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9.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C)。

A.个人购买的小汽车 B.个人购买的冰箱 C.个人购买的住房 D.个人的住房租金 10.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C)。

A.最低工资法 B.效率工资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工会的存在 11.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边际储蓄倾向是(B)。

A.O B.0.20 C.0.80 D.1.25 12.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由于(A)。

A.货币供给量增加 B.货币供给量减少 C.自发总支出增加 D.自发总支出减少 13.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

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小 B.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大 14.货币筹资是指政府把债券卖给(A)。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个人 D.企业 15.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指(A)。

A.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为1:0.25 B.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为1:0.18 C.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5:1变为2:0.4 D.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为2:0.4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分,共20分)16.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答案]错 1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休闲类书籍的价格会上升,需求量会增加。

[答案]对 18.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答案]错 19.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

[答案]错 20.在收入分配中,分配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答案]对 21.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是失业。

[答案]错 22.当利率变动时,投资量的变动表现为投资函数曲线本身的移动。

[答案]错 23.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上升。

[答案]错 24.在解释菲利普斯曲线时,货币主义运用的是理性预期的概念。

[答案]错 25.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答案]错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____,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

计量并加总求和 27.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____,长期均衡的条件是____。

MR=MC;

MR=MC、AR=AC 28.当收入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为____;

当收入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为____。

零 29.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唯一原因是____。

货币量增加 3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

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

增加;

减少 31.需求管理包括____和____。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2.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供给量增加了25%,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是多少? 答:根据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Es=△Q/Q÷△P/P=25%÷10%=2.5 33.设实际储蓄率为0.4,实际资本一产量比率为3,合意储蓄率为o.5,合意的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自然增长率为8%,根据哈罗德模型计算: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最适宜的储蓄率。

答:(1)实际增长率G=S/C=0.4/3=13.3%;

(2)有保证的增长率GW=Sd/Cr=0.5/4=12.5%;

(3)最适宜的储蓄率So=Gn×Cr=8%×4=32%。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4.现在许多企业都要成为“学习型企业”,这使市场上财经管理类图书走俏,分析这种变化对财经管理类图书市场的影响。

答:(1)这种变化引起对这类图书的需求变化,但并不直接影响供给。因此引起需求曲线变动,而供给曲线不变。

(2)这种变化引起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方平行移动。

(3)这种变化引起均衡价格(成交价)上升,均衡数量(成交量)增加,这个市场繁荣。

(4)作图占3分。

35.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说明一国居民购买住房的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答:(1)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均衡的物价水平。这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

(2)购买住房为投资需求,它会影响总需求。

(3)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由AD1移动到AD2。

(4)变动的结果是GDP增加(由Y1增加为Y2),物价水平上升(由P1上升为P2)。

(5)作图3分。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C)。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完全相同的 2.在一般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一般会导致(B)。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D.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在某种物品市场上,出现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的原因必定是(A)。

A.人们的收入增加 B.替代品的价格下降 C.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D.生产该物品的技术进步了 4.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

A.递增 B.递减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5.内在经济是指(A)。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6.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D)。

A.边际效用递减 B.内在经济 C.规模经济 D.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7.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C)。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市场 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9.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被称为(A)。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 10.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生产的产量为50万,则资本一产量比率为(B)。

A.50万/100万=0.5 B.100万/50万=2 C.100万/(100万+50万)=0.67 D.50万/(100万+50万)≈0.33 11.产生价格黏性的原因在于(C)。

A.垄断企业控制着价格 B.价格的变动与物品供求的变动同步 C.调整价格需要花费成本 D.价格的变动与工资的变动不同步 12.IS曲线是描述(A)。

A.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C.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D.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13.如果经济中发生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那么(C)。

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失 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 C.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D.债务人受损失而债权人受益 14.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C)。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增加消费 D.减少消费 15.清洁浮动是指(A)。

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B.汇率基本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但中央银行加以适当调控 C.汇率由中央银行确定 D.固定汇率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分,共20分)16.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答案]错 17.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答案]对 18.卖者提高价格肯定能增加总收益。

[答案]错 19.在同一条消费可能线上,消费者的支出是不同的。

[答案]错 20.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不论企业的收益能否弥补可变成本,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进行生产了。

[答案]错 21.M0就是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答案]错 22.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答案]错 23.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45。线和总支出曲线相交时,收入与消费相等。

[答案]错 24.货币供给量就是指基础货币的变动量。

[答案]错 25.在萧条时期,中央银行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则要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答案]对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向上方移动是供给量____,向下方移动是供给量____。

增加;

减少 27.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____曲线的最低点。

长期平均成本 28.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____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

劳伦斯;

基尼系数 29.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工资被称为____。

效率工资 30.凯恩斯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____,决定投资需求的因素是____。

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

预期的未来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水平31.边际进口倾向是指____增加在____增加中所占的比例。

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2.某种商品在价格由6元下降为5元时,需求量由8单位增加为1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答:(1)已知P1=6,P2=5,Q1=8,Q2=1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Ed=[(△Q÷(Q1+Q2)/2] ÷[(△P÷(P1+P2)/2] =(2/9)÷(-1/5.5)=-1.2(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33.计算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年份 名义GDP(亿元)实际GDP(亿元)GDP平减指数 1998 3055 3170 94 1999 3280 100 2000 3410 3500 2001 108 答:

根据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公式:

GDP平减指数=(某一年名义GDP/某一年实际GDP)×100 具体计算结果见下表:

年份 名义GDP(亿元)实际GDP(亿元)GDP平减指数 1998 3055 3170 94 1999 3170 3280 100 2000 3410 3500 104 2001 3780 3500 108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4.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为什么会引起市场失灵? 答:(1)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不必花钱购买,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

(3)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35.目前,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增加国内需求,用消费函数理论说明如何才能增加消费需求。

答:(1)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为:C=f(Y)。

(2)消费函数说明增加收入是增加消费的关键。

(3)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

(4)通过改革,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价格由1元上升到1.02元会导致需求量(C)。

C.减少4% 3.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D)。

D.效用最大化 4.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B)。

B.边际产量 5.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的市场是(A)。

A.完全竞争市场 6.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A)A.企业数量很少 7.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时的基尼系数为(D)。

D.0.5以上 8.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通常是用来指(C)。

C.公共物品 9.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C)。

C.技术 10.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B)。

B.摩擦性失业 11.当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长期总供给曲线在交点的左边,这时(B)。

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12.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

A.消费减少 13.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会引起(A)。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14.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C)。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15.开放经济中的乘数(C)。

C.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二、判断正误题 1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答案]对 17.当咖啡的价格上升时,茶叶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答案]对 18.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答案]对 19.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

[答案]错 20.利润最大化就是实现无限的利润。

[答案]错 21.用先进的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会使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答案]错 22.利率效应是指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净出口。

[答案]错 23.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和准备率都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

[答案]对 24.无论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存在的失业就是自然失业。

[答案]错 25.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不能有任何变动。

[答案]错 三、填空题 26.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___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___分析法。

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 27.短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____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固定成本 28.在垄断市场的长期中,垄断企业可以通过调节____与____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产量;

价格 29.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____中所占的比例,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____中所占的比例。

收入;

收入 30.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____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大于 31.内在均衡是指____,外在均衡是指____。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四、计算题 32.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购布料及其他原料支出40万元,工人工资为5万元,其他支出(税收、运输等)5万元,厂房租金5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请计算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各是多少? 32.(1)会计成本为:40万元+5万元+5万元+5万元=55万元。

(2)机会成本为:2万元+2万元+2.5(50万元×5%)万元=6.5万元。

33.根据下列给出的数字,用支出法计算GDP。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个人耐用品消费 10亿元 居民住房 10亿元 工资收入 19亿元 年底存货 3亿元 公司支付红利 1亿元 年初存货 2亿元 个人非耐用品消费 5亿元 政府间接税收入 12亿元 净利息收入 1亿元 资本折旧 5亿元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亿元 政府支出 13亿元 企业厂房与设备投资 10亿元 净出口 -1亿元 答:GDP=个人消费支出+私人国内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 =(10亿元+5亿元)+(10亿元+10亿元+3亿元-2亿元)+13亿元-1亿元 =48亿元。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4.如果中东地区动荡会使石油减产,根据价格理论分析这种变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答:(1)石油减产,石油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由S1移动到S2。

(2)石油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使汽油的价格上升(从P1上升到P2),数量减少(由Q2减少为Q1)。

(3)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油价格上升会引起汽车的需求减少。

(4)作图占3分。

35.各国在不同时期都采用过赤字财政政策,分析赤字财政政策的筹资方式及对经济的影响。

答:(1)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即政府收入小于支出。

(2)赤字财政用货币筹资与债务簿资来筹资。

货币筹资就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政府不必还本付息,从而减轻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但缺点是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引起通货膨胀。

债务筹资就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这种筹资方法相当于向公众借钱,不会增加货币量,也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但政府必须还本付息,这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3)赤字财政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尤其是可以较快使经济走出衰退。

(4)赤字财政会加重财政负担,并引起通货膨胀,减少储蓄。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是(A)。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D)。A.决定收入分配B.传达信息C.提供刺激。

D.以上都对 3.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5,那么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B)。

B.2.5% 4.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D)。

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5.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A)。

A.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6.与短期相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变化特征是(B)。

B.比较平坦 7.在实行单一定价时,垄断企业对需求(B)的产品采用高价少销的办法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B.缺乏弹性 8.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C)C.国防 9.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B)。

B.国内生产总值 10.根据哈罗德模型,当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储蓄率为20%时,则经济增长率为(A)。

A.5% 11.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C)。

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12.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

C.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 13.公开市场活动是指(C)。

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14.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解释,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A)。

A.消费的过度增长 15.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是(B)。

B.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 二、判断正误题 16.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之一。

[答案]对 17.消费者从物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总效用一定是不断增加的,边际效用总是正的。

[答案]错 18.产品差别是指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别。

[答案]错 19.寡头市场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答案]对 20.某项政策实施前,基尼系数为0.68,该政策实施后,基尼系数为0.72,所以说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答案]错 21.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答案]错 22.效率工资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

[答案]错 23.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答案]对 24.周期性失业就是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答案]对 25.减少经济波动就是要消灭经济周期。

[答案]错 三、填空题 26.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____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的变动。

供给量供给 27.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____曲线的最低点。

短期平均成本 28.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____和____。

税收政策;

社会福利政策 2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____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____,利率____。

右下方;

增加;

下降 30.浮动汇率制分为____和____两种。

自由浮动;

管理浮动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1.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测算,一年中的各种支出为55万元,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请说明该处长下海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答:(1)会计成本是55万元,机会成本为:2万元+2万元+2.5(50万元×5%)万元=6.5万元。

(2)经济利润=总收益-计成本-机会成本=60万元-55万元-6.5万元=-1.5万元。

或者用: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5万元(60-55)-6.5万元=-1.5万元。

(3)经济利润为负(即亏损1.5万元),说明下海不明智。

32.某个国家共有1亿人,16岁以下儿童200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10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学生1400万人,家庭妇女500万人,残疾人和其他没有劳动能力者1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这个经济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 答:(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为:7000-2000=5000万人,劳动力参工率为:5000/7000=0.714。

(2)该国的失业率为:500/5000=0.1,即该国的失业率为10%。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3.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弹性理论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要求画图)答:(1)供求定理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第二,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第三,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第四,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2)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产量,是因为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的价格将上升。如图,限制产量使石油的供给曲线由S1向左平移至S2,引起价格从P1上升至P2。(5分,其中作图3分)(3)由于石油是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弹性较小,从而其需求量下降的幅度会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使得价格上升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必定大于需求量减少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益将增加。如图,价格上升后,需求量由Q1减少为Q2,但Q2AE1Q1小于P1AE2P2,即总收益增加。(7分,其中作图3分)34.在经济衰退时应该采取什么财政政策? 答:(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2)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3)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的政策。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增加;

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增加,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

(4)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C)。

C.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2.供给的变动引起(C)。

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如果需求的弹性系数为1.5渐格下降时总收益将(A)。

A.增加 4.边际效用为零时的总效用(D)。

D.达到最大 5.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意味着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B)。

B.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6.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C)。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7.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8.搭便车通常多被看作是公共物品,是指(C)。

C.无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人消费这些商品 9.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A)。

A.制度、资源、技术 10.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A)。

A.收入增加 11.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会引起(A)。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12.凯恩斯认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因素是(B)。

B.预期的未来利润率与利率水平13.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C)。

C.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 14.货币供给量增加,债券价格和利率的变动分别为(B)。

B.上升下降 15.实行浮动汇率将(B)。

B.不利于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稳定,会加剧经济波动 二、判断正误题 16.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答案]错 17.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答案]对 18.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答案]错 19.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答案]错 20.某项政策实施前,基尼系数为0.68,该政策实施后,基尼系数为0.72,所以说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答案]错 21.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内。

[答案]对 22.M2就是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答案]错 23.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答案]对 24.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答案]错 25.政府采用赤字财政政策发行债券时,主要是直接将公债卖给个人或企业。

[答案]错 三、填空题 26.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__有限性。

相对 27.等产量线是一条向____倾斜的线,其斜率为____。

右下方;

负值 28.在正常情况下,会计利润____经济利润。

大于 29.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这种情况被称为____。

逆向选择 30.总需求指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包括____、____政府需求与国外的需求。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31.紧缩性缺口引起____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____的通货膨胀。

周期性需求;

拉上 32.开放经济中的乘数____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小于 四、计算题 33.根据短期总成本、短期固定成本、短期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下表中已给出的数字进行计算,并填写所有的空格。

产量 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总成本 边际成本平均固 定成本平均可 变成本平均成本 1 120 154 2 120 63 3 120 210 答:(1)根据总成本=固定成本十可变成本,可以计算出总成本与可变成本;

(2)短期总成本的增加量除以产量的增加量就是边际成本;

(3)固定成本除以产量可以计算出平均固定成本;

(4)可变成本除以产量可以计算出平均可变成本;

(5)总成本除以产量可以计算出平均成本,或者用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相加也可以计算出平均成本。

具体计算结果见下表:

产量 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总成本 边际成本平均固 定成本平均可 变成本平均成本 1 120 34 154 34 120 34 154 2 120 63 183 29 60 31.5 91.5 3 120 90 210 27 40 30 70 34.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失业率。

答:(1)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即该国的劳动力为1000+100 =1100万人。

(2)该国的失业率为:100/1100=0.09,即9%。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5.如果你是一家服装企业的经理,你在这个垄断竞争市场上如何创造自己的产品差别? 答:(1)产品差别是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

(2)实际差别的创造。企业创造产品差别就要使自己的产品在质量、外形、包装等方面不同于同类其他产品。这些不同差别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在一部分消费者中形成垄断地位。

(3)广告与营销手段的应用。广告的作用是要使消费者认识那些不易辨认的产品差别,甚至使消费者承认本无差别的产品有差别。

(4)创名牌。在产品差别中,品牌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差别,它既有实际差别,又有消费者对它的认知。但名牌还要靠广告宣传,让消费者认知。在垄断竞争行业中,企业创造名牌是十分重要的。

36.石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果中东政治动荡引起石油产量减少,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说明它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答:(1)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均衡的物价水平。这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

(2)石油产量减少,价格上升,从而生产其他相关产品的成本增加,这会影响短期总供给。

(3)短期总供给曲线从SAS1向上移动至SAS2。

(4)当AD和LAS不变时,SAS的向上移动引起GDP减少(从Y1减少到Y2),物价水平上升(从P1上升到P2)。

(5)作图占3分。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B)。

B.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在均衡价格下(C)。

C.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3.如果一个企业提高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减少,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B)。

B.需求富有弹性 4.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D)。

D.效用最大化 5.如果要使总产量达到最大,则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应该使(C)。

C.边际产量为正数 6.在短期,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A)。

A.先减后增 7.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C)。

C.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 8.公共物品的特征是(D)。

D.不用购买就可消费 9.劳动力总量包括(A)。

A.工作年龄人口中的所有就业者和失业者 10.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C)。

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11.根据凯恩斯的黏性工资理论,当劳动的供大于求时,名义工资(D)。

D.滞后下降 12.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

A.消费减少 13.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会导致(C)。

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 14.周期性失业是指(B)。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15.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二、判断正误题 16.世界石油价格下降有助于增加汽车的需求。

[答案]对 17.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答案]错 18.利用等产量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都可以生产出同一数量的产品。

[答案]对 19.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正常利润为零。

[答案]错 20.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均。

[答案]对 21.充分就业就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都有工作。

[答案]错 22.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失业。

[答案]错 23.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

[答案]对 24.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就很小。

[答案]对 25.在萧条时期,中央银行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则要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箫。

[答案]对 三、填空题 26.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____,规范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____。

是什么;

应该是什么 27.供给曲线向____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____变动。

右上方;

同方向 28.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____。

经济成本 29.Mi=____+____。

通货商业银行;

活期存款 30.引致消费的大小取决于____与____。

收入边际;

消费倾向 31.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为____。

零 四、计算题 32.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10%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答:已知Ed=1.5,△P/P=10%,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Ed=△Q/Q÷△P/P 需求量会增加:△Q/Q=Ed×△P/P=1.5×10%=15% 33.根据下列给出的数字,用支出法计算GDP。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个人耐用品消费 10亿元 居民住房 10亿元 工资收入 19亿元 年底存货 3亿元 公司支付红利 1亿元 年初存货 2亿元 个人非耐用消费品 5亿元 政府间接税收入 12亿元 净利息收入 1亿元 资本折旧 5亿元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亿元 政府支出 13亿元 企业厂房与设备投资 10亿元 净出口 -1亿元 答:GDP=个人消费品支出+私人国内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 =(10亿元+5亿元)+(10亿元+10亿元+3亿元-2亿元)+13亿元-1亿元 =48亿元(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 34.用图形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答:(1)假设在短期内整个行业供给小于需求。此时价格高(图1中的P1),企业有超额利润(图1中的ABCP1);

(2)在长期中,各个企业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充分调整产量,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企业会扩大生产或其他企业涌入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到P0,需求曲线移动为d1d1,这时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总收益与总成本均为OQ10DP0),实现了长期均衡。

(3)作图占5分。(可以分别画出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图,也可以将两个图合在一起)说明:此题学生只需分析一种情况即可。也可以假设在短期内整个行业供给大于需求。此时价格低,企业有亏损;

在长期中,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企业会减少生产或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到P0,需求曲线移动为d1d1,这时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总收益与总成本均为OQ10DP0),实现了长期均衡。

35.在开放经济中,增加出口对一国经济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增加出口? 答:(1)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使总需求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2)国内总需求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影响取决于乘数的大小。开放经济中的乘数要考虑到进口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中所占的比例,即边际进口倾向。

(3)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但由于这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是由出口增加引起的,一般来说,出口增加所引起的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不会全用于进口(即边际进口倾向是小于一的),所以,贸易收支状况改善(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4)在加入WTO后,我们应该如何增加出口(学生只要答出一条言之有理的建议就可以)。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C)。

C.食盐 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A)。

A.边际效用分析法 4.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哪一种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C)。

C.MPK/PK=MPL/PL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C)。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C)。

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 7.劳动的供给曲线(C)。

C.向后弯曲 8.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A)。

A.正外部性 9.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被称为(A)。

A.国民生产总值 10.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B)。

B.利率效应 11.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

D.5亿元 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来说明(A)。

A.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C)。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14.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C)。

C.增加消费 15.开放经济中的乘数(C)。

C.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二、判断正误题 16.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公斤3元时,消费者购买500公斤香蕉,而水果商愿意提供600公斤香蕉。所以,3元是香蕉的均衡价格。

[答案]错 17.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表示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越小。

[答案]错 18.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错 19.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答案]对 20.不确定性和风险是一回事,都可以用概率的大小表示。

[答案]错 21.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答案]对 22.短期总供给不变时n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

[答案]对 23.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答案]对 24.凯恩斯认为,引起总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答案]错 25.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答案]对 三、填空题 26.是否以一定的____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价值判断 27.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____;

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____。

达到最大;

减少 28.垄断企业是价格的____,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____,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决定者;

接受者(追随者)29.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____的曲线。

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 30.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____移动;

货币供给量减少,LM曲线向____移动。

右下方;

左上方 31.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____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____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

紧缩性 四、计算题 32.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如果其价格下降2596,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 答:(1)已知Ed=2,△P/P=25%,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Ed=(△Q/Q)/(△P/P)需求量会增加:△Q/Q=Ed×△P/P=2×25%=50%,即降价后的需求量为:

2000+2000×50%=3000(瓶)(2)降价前的总收益TR1=2×2000=4000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TR2=2(1-25%)×3000=4500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该商品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4500-4000=500元。

33.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 答: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mm=M/H=(cu+1)/(cu+r),已知cu=0.2, r=0.1,则 mm=M/H=(cu+1)/(cu+r)=1.2/0.3=4。

已知M=1200,mm=4,根据公式mm=M/H,H=300万,即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300万元的政府债券。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4.汽车价格下降、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都会使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量增加。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图形说明这三种因素引起的汽车购买量增加有什么不同。

答:(1)汽车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量增加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由a点移动到b点,见图1。(4分)(2)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这种需求增加表现为需求陷线的移动,即从D1移动到D2,见图2。

(3)本题作图各占3分,共6分。

35.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应该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答:(1)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

(2)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素质;

(3)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A)。

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鸡蛋的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D)。

D.医生告诉人们吃鸡蛋会增加胆固醇而引发高血压与心脏病 3.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0.5.价格____会导致总收益_____。(D)。

D.上升,增加 4.总效用达到最大时(B)。

B.边际效用为零 5.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C)。

C.总产量先增后减 6.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

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7.在以下四种方式中,工会为了提高工资,所采用的方式是(C)。

C.要求政府限制女工和童工的使用 8.市场失灵指的是(C)。

C.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9.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C)。

C.技术 10.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B)。

B.摩擦性失业 11.产生价格粘性的原因在于(C)。

C.调整价格需要花费成本 12.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乘数是()。

D.1/MPS 1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C)。

C.调节货币供给量 14.根据需求管理的原理,应该抑制总需求的条件是(A)。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15.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指(A)。

A.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l:0.2变为1:O.25 二、判断正误题 16.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答案]对 17.价格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答案]对 18.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答案]错 19.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

[答案]错 2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曲线。

[答案]对 21.成本加成法就是根据估算的成本来决定产品的价格。

[答案]错 22.失业率就是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

[答案]错 23.利息是投资的成本。

[答案]对 24.根据IS-LM模型,自发总支出的变动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

[答案]对 25.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是一项刺激总需求的政策。

[答案]错 三、填空题 26.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__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___方向变动。

反;

同 27.由于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支出,没有反映在会计账目上,因此被称为____成本。

隐性 28.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____的曲线。

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 29.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物价水平____。

增加;

上升 30.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____以及___。

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各种转移支付 31.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____。

净出口(或:出口一进口)四、计算题 32.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供给量增加了25%,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是多少? 答:根据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Es=△Q/Q÷△P/P=25%÷10%=2.5 33.已知:折旧380亿元、个人所得税580亿元、公司未分配利润80亿元、间接税49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400亿元、企业所得税640亿元、转移支付430亿元、政府给居民户支付的利息190亿元。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答:(1)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5400-380=5020(亿元)。

(2)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5020-490=4530(亿元)。

(3)个人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4530-80-640+430+190=430(亿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4430-580=3850(亿元)。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4.划分市场结构根据什么标准?市场结构有哪几种类型? 答:(1)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程度,各个市场的竞争与垄断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结构,根据三个标准来划分市场结构。

第一,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即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

第二,行业的进入限制,它来自自然原因和立法原因。

第三,产品差别。是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

(2)根据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和产品差别,可以把市场结构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完全竞争。它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第二、垄断竞争。它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市场。

第三、寡头。它是只有几家大企业的市场。

第四、垄断。它是只有一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供给。

35.用图形说明,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上升引起了哪一种类型的通货膨胀。

答:

(1)石油是成本中重要的一部分,石油价格上升使成本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从SAS1向上移动至SAS2。

(2)石油价格上升只影响短期总供给,并不影响总需求和长期总供给。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决定了价格水平为P2,价格水平从Pl上升到P2是由于成本的增加所引起的。这种由于成本增加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3)当AD和LAS不变时,SAS的向上移动引起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GDP减少由Yl减少到Y2)。

(4)作图占3分。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B)。

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2.需求定理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B)。

B.随着汽车价格上升,汽车需求量将减少 3.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市场经济的特征(B)。

B.生产者按主管部门指令生产 4.下列哪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大(D)。

D.高档化妆品 5.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D)。

D.效用最大化 6.内在经济是指(A)。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7.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A)。

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C)。

C.MR=MC=AR=AC 9.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10.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B)。

B.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1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

D.以上都是 12.如果经济中发生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那么(C)。

C.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13.经济周期的中心是(C)。

C.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4.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5.汇率贬值将引起(A)。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二、判断正误题 16.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答案]错 1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答案]对 18.消费者均衡之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也可以是它们的切点。

[答案]错 19.利润最大化就是实现无限的利润。

[答案]错 20.寡头市场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答案]对 21.正常利润是对承担风险的报酬。

[答案]错 22.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

[答案]对 23.短期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

[答案]对 24.简单货币乘数就是法定准备率。

[答案]错 25.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是相同的,都是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通过利率来影响总需求。

[答案]错 三、填空题 26.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__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___方向变动。

同;

同 27.等产量线是一条向____倾斜的线,其斜率为____。

右下方;

负值 28.垄断企业对卖给不同消费者的同样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称薹____。

歧视定价 29.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____变动。

同方向 30.消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不取决于收入的____消费,另一部分是随收夕变动而变动的____消费。

自发;

引致 31.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____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____失业。

自然;

周期性 四、计算题 32.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1)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人:

ECX=(△Qx/Qx)÷(△Py/Py)=-50%÷200%=-0.25(2)由于交叉弹性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33.某个国家共有1亿人,16岁以下儿童200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10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学生1400万人,家庭妇女500万人,残疾人和其他没有劳动能力者1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这个经济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 答:(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为:7000-2000=5000万人,劳动力参工率为:5000/7000=0.714。

(2)该国的失业率为:500/5000=0.1,即该国的失业率为10%。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 34.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为什么会引起市场失灵? 答:(1)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不必花钱购买,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

(3)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35.用IS-LM模型分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答:(1)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

(2)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使自发总支出增加。

(3)当自发总支出增加时,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即从ISo移动到IS1。

(4)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引起GDP增加(从Y0增加到Yl),利率上升(从i0上升到i1)。

(5)作图占3分。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

A.资源配置 2.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B)。

B.减少 3.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C)。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4.边际效用为零时的总效用(D)。

D.达到最大 5.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B)。

B.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 6.边际收益是(B)。

B.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收益 7.在垄断市场上,价格(C)。

C.受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劳动的需求主要取决于(B)。

B.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9.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根据价格变化调整过的数值被称为(B)。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10.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A)。

A.制度、资源、技术 11.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B)。

B.投资 12.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B)。

B.自发总支出减少 13.凯恩斯所说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条件是(A)。

A.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 14.在以下四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C)。

C.货币政策 15.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是(B)。

B.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 二、判断正误题 16.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答案]对 17.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答案]对 18.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

[答案]对 19.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答案]对 20.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答案]错 21.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答案]错 22.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答案]对 23.周期性失业就是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答案]对 24.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答案]错 25.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各有其优缺点。

[答案]对 三、填空题 26.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____,供给的变动表现为____。

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27.短期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____的工资。

管理人员 28.当收入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为____;

当收入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为____。

零;

一 29.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称为____。

劳动力参工率 30.公开市场活动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____。

有价证券 31.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____与____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失业率;

通货膨胀率 32.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____。

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 四、计算题 33.假定某一市场的年销售额为450亿元,其中销售额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150亿元、100亿元、85亿元、70亿元。计算该市场的四家集中率是多少? 答:已知T=450亿元,A1=150亿元,A2=100亿元,A3=85亿元,A4=70亿元。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R=(150亿元+100亿元+85亿元+70亿元)/450亿元=90%。

34.假设某银行吸收存款100万元,按规定要留准备金15万元,请计算:

(1)准备率为多少?(2)能创造出多少货币? 答:(1)准备率=准备金/存款总额×100%=15/100×100%=15%。

(2)已知R=100,r=15%,根据公式:D=R/r=100/15%=666.7(万元)。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5.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

答:(1)“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2)“谷贱伤农”是指粮食丰收了,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在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36.从投资的角度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用图形说明物价水平的变动如何引起总需求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增加如何引起总需求水平的变动? 答:(1)从投资的角度看,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即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点可以用利率效应来解释。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总需求。

(2)物价水平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用同一条总需求曲线上的上下移动来表示,即物价上升(从P2上升到P1),引起沿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b点到a点),总需求减少(从Y2减少到Y1);

物价下降(从P1下降到P2),引起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a点到b点),总需求增加(从Y1增加到Y2)。(5分,其中作图2分)(3)当物价不变而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变动时,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政府支出增加引起总需求的增加表现为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即从AD1移动到AD2。(5分,其中作图2分)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5,价格由1元上升到1.04元会导致需求量(D)。

D.减少2% 3.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B)。

B.需求富有弹性 4.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假设(D)。

D.消费者的嗜好、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 5.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A)。

A.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C)。

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 7.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B)。

B.等于一 8.搭便车通常多被看作是公共物品,是指(C)。

C.无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人消费这些商品 9.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C)。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10.下列哪一种是Mz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Mi的一个组成部分(B)。

B.储蓄存款 11.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12.在商业银行的准备率达到了法定要求时,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会导致(C)。

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 13.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C.周期性失业 14.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C)。

C.增加消费 15.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将引起(A)。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二、判断正误题 16.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答案]对 17.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效用。

[答案]错 18.在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答案]对 19.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

[答案]错 20.价格管制就是政府对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进行控制。

[答案]错 21.利率效应是指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答案]错 22.根据总需求决定原理,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答案]对 23.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交替关系在短期与长期内都存在,主张政府干预经济。

[答案]错 24.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

[答案]错 25.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不能有任何变动。

[答案]错 三、填空题 26.是否以一定的____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价值判断 27.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有:____、____、____。

行业的市场集中;

程度行业的进入;

限制产品差别 28.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____的曲线。

向后弯曲 29.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这些制度上的原因主要包括:____、____和工会的存在。

最低工资法;

效率工资 30.自发总支出增加时,IS曲线向____移动;

自发总支出减少时,IS曲线向____移动。

右上方;

左下方 3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____。

物价指数 四、计算题 32.下面是某企业的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情况:

边际成本(元)产量 边际收益(元)2 2 10 4 4 8 6 6 6 8 8 4 10 10 2 这个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为什么? 答:(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根据题意,当产量为6单位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2)在产量小于6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表明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

在产量大于6时,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这对该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亏损,因此企业必然要减少产量;

只有生产6单位产量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企业就不再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33.195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300元,200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4000元。以1950年的物价指数为100,2000年的物价指数为2100,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答:2000年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1950年的名义工资×(2000年物价指数÷1950年物价指数)=300元×(2100÷100)=6300元。

从计算结果来看,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减少了。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 34.如果中东地区动荡会使石油减产,根据价格理论分析这种变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答:(1)石油减产,石油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由Sl移动到S2。

(2)石油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使汽油的价格上升(从Pl上升到P2),数量减少(由Q2减少为Qi)。

(3)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油价格上升会引起汽车的需求减少。

(4)作图占3分。

35.目前,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增加国内需求,用消费函数理论说明如何才能增加消费需求。

答:(1)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为:C—f(Y)。

(2)消费函数说明增加收入是增加消费的关键。

(3)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

(4)通过改革,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替代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A)。

A.增加 2.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做不到的是(D)。

D.实现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3.如果需求的弹性系数为1.5,价格下降时总收益将(A)。

A.增加 4.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D)。

D.75 5.企业生产额外的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成本是(B)。

B.边际成本 6.下列哪一项是造成进入限制的自然原因(D)。

D.资源控制 7.在寡头市场上(B)。

B.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 8.基尼系数可以根据劳伦斯曲线来计算,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A)。

A.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增加 9.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A)。

A.个人所得税 10.在经济学中,Mi是指(C)。

C.现金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11.总需求曲线表明,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A)。

A.实际GDP增加 12.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B)。

B.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3.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会导致(C)。

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 14.周期性失业是指(B)。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15.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C)。

C.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二、判断正误题 1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答案]对 1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手机的技术提高时,手机价格会下降,产量会减少。

[答案]错 18.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答案]错 19.垄断市场上,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企业均可获得超额利润。

[答案]错 20.造纸厂附近的居民会受到造纸厂污染的影响,这就是负的外部性。

[答案]对 21.只要有技术进步,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增长。

[答案]错 22.短期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

[答案]对 23.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答案]错 24.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就很小。

[答案]对 25.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答案]错 三、填空题 26.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__有限性。

相对 27.总收益减去____就是会计利润,会计利润减去____就是经济利润。

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 28.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____的曲线,这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____变动。

向右下方倾斜;

反方向 29.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工资被称为____。

效率工资 3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____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____,利率____。

右上方;

增加;

上升 31.财政赤字就是政府收入____支出。

小于 四、计算题 32.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答:已知Ed=0.15,P=1.2,△Q/Q=10%,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

Ed=△Q/Q÷△P/P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0.15=10%÷△P/1.2 △P=O.8(元),该商品的价格上涨0.8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33.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失业率。

答:(1)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即该国的劳动力为1000+100=1100万人。

(2)该国的失业率为:100÷1100=0.09,即9%。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4.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答:(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4)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在使平均产量最大和总产量最大之间。

35.在开放经济中,增加出口对一国经济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增加出口? 答:(1)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使总需求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2)国内总需求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影响取决于乘数的大小。开放经济中的乘数要考虑到进口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中所占的比例,即边际进口倾向。

(3)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但由于这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是由出口增加引起的,一般来说,出口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不会全用于进口(即边际进口倾向是小于一的),所以,贸易收支状况改善(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4)在加入WTO后,我们应该如何增加出口(学生只要答出一条言之有理的建议就可以)。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B)。

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D)。A.决定收入分配B.传达信息C.提供刺激。

D.以上都对 3.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价格由1元上升到1.02元会导致需求量(C)。

C.减少4% 4.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

B.递减 5.如果要使总产量达到最大,则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应该使(C)。

C.边际产量为正数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C)。

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 7.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B)。

B.MR=MC,AR=AC 8.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B)。

B.等于零 9.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C)。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10.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生产的产量为50万,则资本一产量比率为(B)。

B.100万/50万=2 11.引致消费取决于(C)。

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2.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由于(A)。

A.货币供给量增加 13.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C.周期性失业 14.如果经济中发生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那么(C)。

C.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15.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C)。

C.增加消费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分,共20分)16.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答案]错 17.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民的总收益将增加。

[答案]对 18.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答案]错 19.在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答案]对 20.公共物品的存在说明了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答案]错 21.失业率就是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

[答案]错 22.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答案]错 23.粘性工资理论是指短期中名义工资的调整慢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

[答案]对 24.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正比,与最初存款成反比。

[答案]错 25.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和封闭经济中的总需求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错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影响供给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

时间 27.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____与____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生产者的成本;

生产要素价格 28.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____。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29.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通过____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

累进所得税制度 30.说明长期中货币决定价格的理论是____。

货币数量论 31.乘数的大小取决于____。

边际消费倾向 32.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就是____。

货币乘数 33.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____比,与利率的高低成____比。

正;

反 四、计算题 34.计算并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销售量 价格 总收益平均收益 边际收益 1 10 2 8 3 6 4 5 5 4 答:(1)价格乘以销售量就是总收益;

(2)总收益除以销售量就是平均收益;

(3)总收益的增加量除以销售量的增加量就是边际收益。

具体计算结果见下表:

销售量 价格 总收益平均收益 边际收益 1 10 10 10 2 8 16 8 6 3 6 18 6 2 4 5 20 5 2 5 4 20 4 0 35.某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进口倾向为0.2,请计算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

答: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1÷(1-0.6+0.2)=1.67。

(35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6.汽车价格下降、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都会使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量增加。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图形说明这三种因素引起的汽车购买量增加有什么不同。

答:(1)汽车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量增加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由a点移动到b点,见图1。

(2)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这种需求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即从Di移动到D2,见图2。

(3)本题作图各占3分,共6分。

37.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说明一国居民购买住房的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答:(1)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均衡的物价水平。这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

(2)购买住房为投资需求,它会影响总需求。

(3)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由AD1移动到AD2。

(4)变动的结果是GDP增加(由Y1增加为Y2),物价水平上升(由Pl上升为P2)。

(5)作图3分。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____,均衡数量____。

上升减少 2.一般用____、____两个标准来判断一个市场的集中程度。

四家集中率;

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或HHI)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____的曲线。

向后弯曲 4.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____。

货币量增加 5.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____变动。

同方向 6.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____。

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 7.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____政策、____ 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规范方法(C)。

C.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在图形上,某种商品随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表现为(B)。

B.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3.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C)的商品。

C.需求富有弹性 4.如果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则消费可能线(B)。

B.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5.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D)。

D.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6.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的市场是(A)。

A.完全竞争市场 7.一个行业只有少数几个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C)。

C.寡头 8.如果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劳伦斯曲线将(B)。

B.与45度线重合 9.国内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别是(B)。

B.折旧 10.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A)。

A.制度、资源、技术 11.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12.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

C.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 13.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14.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15.边际进口倾向反映的是(A)。

A.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三、判断正误题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答案]错 2.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量的增加。

[答案]错 3.需求的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

[答案]错 4.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

[答案]错 5.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正常利润为零。

[答案]错 6.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

[答案]错 7.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答案]对 8.利率效应是指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净出口。

[答案]错 9.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对货币供给有决定作用。

[答案]对 10.如果美元与日元的汇率由1:120变为1:130,这意味着美元升值了。

[答案]对 四、计算题 1.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1)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人:

ECX=(△Qx/Qx)÷(△Py/Py)=-50%÷200%=-0.25(2)由于交叉弹性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2.某个国家共有1亿人,16岁以下儿童200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10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学生1400万人,家庭妇女500万人,残疾人和其他没有劳动能力者1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这个经济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 答:(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为:7000-2000=5000万人,劳动力参工率为:5000/7000=0.714。

(2)该国的失业率为:500/5000=0.1,即该国的失业率为10%。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如何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答:(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2)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

(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所发生的影响。

(4)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和产量绝对减少三个阶段。

2.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当一个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总需求增加会弓起什么结果。

答:(1)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的分析,当宏观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时,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均衡的GDP正好等于充分就业的GDP。

(2)总需求增加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从ADo移动到ADi,物价水平由Po上升到Pl,这样就由于总需求过度而引起了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3)在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时,总需求增加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GDP也会暂时增加(资源超充分利用),但会受到资源与技术的限制。

(4)作图占3分。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___,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___。

减少;

减少 2.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____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____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富有;

缺乏 3.如果一件事件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____。

风险 4.乘数的大小取决于____。

边际消费倾向 5.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____。

简单货币乘数 6.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1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5年到2001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____。

20% 7.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____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____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

紧缩性 二、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B)。

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3,价格上升30%时需求量将(B)。

B.减少10% 3.边际效用为零时的总效用(D)。

D.达到最大 4.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意味着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B)。

B.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5.机会成本是指(C)。

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6.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是(B)。

B.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 7.基尼系数可以根据劳伦斯曲线来计算,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A)。

A.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增加 8.公共物品的特征是(B)。

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根据价格变化调整过的数值被称为(B)。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10.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B)。

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 11.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A)。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12.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

B.收入增加 13.LM衄线向右下方移动是由于(A)。

A.货币供给量增加 14.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

C.提高失业率 15.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C)。

C.增加消费 三、判断正误题 1.实证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答案]错 2.在同一条消费可能线上,消费者的支出是不同的。

[答案]错 3.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

[答案]错 4.在短期,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答案]对 5.寡头市场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答案]对 6.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答案]错 7.一般所说的通货膨胀率就是指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

[答案]对 8.经济增长的最简单定义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增加以及个人福利的增加。

[答案]错 9.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失业。

[答案]错 10.无论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存在的失业就是自然失业。

[答案]错 四、计算题 1.假定某一市场的年销售额为450亿元,其中销售额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150亿元、100亿元、85亿元、70亿元。计算该市场的四家集中率是多少? 答:已知T=450亿元,A1=150亿元,A2=100亿元,A3=85亿元,A4=70亿元。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R=(150亿元+100亿元+85亿元+70亿元)/450亿元=90%。

2.如果现金一存款率为0.38,准备率为0.18,货币乘数是多少?如果增加100亿元的基础货币,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多少? 答: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mm=M/H=(cu+1)/(cu+r),已知cu=0.38, r=0.18, 则mm=(cu+1)/(cu+r)=1.38/0.56=2.46。

(2)如果增加100亿元的基础货币,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2.46×100=246亿元。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图形,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弹性理论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 答:(1)供求定理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第二,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第三,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第四,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2)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产量,是因为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的价格将上升。如图,限制产量使石油的供给曲线由S1向左平移至S2,引起价格从P1上升至P2。(5分,其中作图3分)(3)由于石油是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弹性较小,从而其需求量下降的幅度会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使得价格上升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必定大于需求量减少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益将增加。如图,价格上升后,需求量由Q1减少为Q2,但Q2AE1Q1小于P1AE2P2,即总收益增加。(7分,其中作图3分)2.什么是汇率?为什么一些国家在国内经济衰退时实行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 答:(1)汇率又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单位同他国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

(2)一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时,如果外国产品价格不变,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产品的价格就上升,从而进口减少,但用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国产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出口增加。

(3)汇率下降引起二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净出口是总需求的一部分,净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

第五篇:「最新」国开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分学期版)

[最新]国开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分学期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7月1日,资料涵盖2007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题库

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2.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3.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犯罪中。B.直接故意

4.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

5.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D.间接故意犯罪

6.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7.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

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3.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

4.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

5.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

6.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一年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2.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D.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A.危害行为

4.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人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B)的犯罪。B.间接故意

5.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

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

7.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8.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D)。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D.没有故意犯罪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ABCD)。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

3.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为前提a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BCD)。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

4.犯罪既遂是指(D)。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

6.缓刑适用于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B.拘役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7.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三年

8.某甲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对其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经(D),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ABCD)。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

3.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为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BCD)。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

4.犯罪既遂是指(D)。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

6.缓刑适用于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B.拘役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7.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三年

8.某甲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对其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经(D),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3.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

4.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

5.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

6.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一年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3.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犯罪中。B.直接故意

4.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D.间接故意犯罪

5.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

6.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

7.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3.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犯罪中。B.直接故意

4.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D.间接故意犯罪

5.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动罪

6.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

7.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情形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2.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A.危害行为

3.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D.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

5.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B)的犯罪。B.间接故意

6.犯罪既遂的类型有(全选)。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

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D)。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D.没有故意犯罪

8.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

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刑法第93

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B)。B.立法解释

2.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

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3.某甲因交通肇事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的犯罪。D.间接故意

4.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ABD)。A.时空性B.自动性D.彻底性

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A.想象竞合犯

7.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C)决定罚金数额。C.犯罪情节

8.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年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C.作为与不作为

4.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5.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处罚。A.减轻或者免除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7.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对于(ABD)也不适用死刑。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一年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

4.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6.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无期徒刑B.死刑

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一年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全选)。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

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C.作为与不作为

3.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为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BCD)。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

4.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

5.犯罪既遂是指(D)。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6.某甲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对其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经(D),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7.缓刑适用于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B.拘役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8.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三年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A)。A.立法解释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A)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A.危害行为

4.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B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B.抢劫罪C.放火罪D.贩卖毒品罪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ABD)。A.时空性B.自动性D.彻底性

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D)。D.想象竞合犯

7.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C)决定罚金数额。C.犯罪情节

8.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年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CD)。A.对前段的补充C.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D)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D.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C)。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犯罪既遂是指(B)。B.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D)全部罪行处罚。D.集团所犯的6.对于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B.无期徒刑C.死刑

7.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A)。A.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B)。B.立法解释

2.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3.某甲因交通肇事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的犯罪。D.间接故意

4.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ABD)。A.时空性B.自动性D.彻底性

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7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A.想象竞合犯

7.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C)决定罚金数额。C.犯罪情节

8.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年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BD)。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C)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3.盲人犯罪后可以(B)。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犯罪既遂是指(B)。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

5.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D)全部罪行处罚。D.他指挥的6.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无期徒刑B.死刑

7.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C)。C.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2.按照(B)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

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

4.犯罪既遂是指(D)。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A)。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某甲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C)。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故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

4.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处罚。A.减轻或者免除

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A.想象竞合犯

7.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不适用死刑;对于(ABD)也不适用死刑。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一年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B)。B.立法解释

2.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C.作为与不作为

4.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的犯罪。D.间接故意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ABD)。A.时空性B.自动性D.彻底性

6.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C)。C.三年

7.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无期徒刑B.死刑

8.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年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

4.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6.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一年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3.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犯罪中。B.直接故意

4.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D.间接故意犯罪

5.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

6.管制的执行机关是(C)。C.公安机关

7.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2.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A.危害行为

3.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D.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

5.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B)的犯罪。B.间接故意

6.犯罪既遂的类型有(全选)。A.行为犯

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

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D)。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D.没有故意犯罪

8.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2.按照(B)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

3.已满14周岁不满l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

4.犯罪既遂是指(D)。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A)。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某甲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C)。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故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BD)。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C)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3.盲人犯罪后可以(B)。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某甲故意用言语和行动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D)。D.防卫挑拨

5.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A)全部罪行处罚。A.集团所犯的6.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无期徒刑B.死刑

7.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l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C)。C.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

200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BD)。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C)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3.盲人犯罪后可以(B)。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某甲故意用言语和行动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D)。D.防卫挑拨

5.犯罪既遂的类型有(全选)。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

6.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A)全部罪行处罚。A.集团所犯的7.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C)决定罚金数额。C.犯罪情节

8.某甲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C)。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200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某甲已满l5周岁不满l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

4.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6.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l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l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一年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

2007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ACD)。A.对前段的补充

C.对前段的限制D.对前段的例外

2.在刑法理论上,以(B)为划分标准,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三种。B.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3.已满l4周岁不满l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

4.犯罪既遂的类型有(全选)。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

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

6.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A)全部罪行处罚。A.集团所犯的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B)决定罚金数额。B.犯罪情节

8.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故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200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3.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来源于(BCD)。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

4.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D.间接故意犯罪

5.犯罪既遂是指(D)。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6.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C)。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管制的执行机关是(C)。C.公安机关

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

二、填空题题库

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

9.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______。

从旧兼从轻原则

10.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____、司法解释和______。

立法解释;学理解释

11.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______及其______,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社会危害性;程度

12.犯罪主体是指实施______、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______。

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

13.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______依法对______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国家审判机关;犯罪人

14.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__和______。

作为;不作为

15.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______与______。

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16.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______和正在______,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

被告人;服刑的罪犯

1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______决定罚金数额。

犯罪情节

18.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__;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__。

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十三年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9.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______、司法解释和______。

立法解释;学理解释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______和______。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______及其______,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社会危害性;程度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__和______。

作为;不作为

13.精神病人在______或者______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不能辨认;不能控制

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______与______。

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15.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______和______。

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16.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______给不法侵害人造成______,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

1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______决定罚金数额。

犯罪情节

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_____之日起计算。

裁定减刑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9.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强制性最为严厉

10.我国的______和______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国家工作人员;军人

11.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______和______判处刑罚。

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12.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______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______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

可能;放任

13.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处罚。

免除

14.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______或______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方法行为;结果行为

15.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实行______的刑罚方法。

强迫劳动改造

16.缓刑考验期限应从______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

17.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______原则和______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是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

吸收(原则);并科(原则)

18.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______、______的犯罪分子。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9.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______、______、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犯罪主体

10.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______、______或者是前段的例外。

对前段的补充;对前段限制

11.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______和______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12.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______或者具体______。

人;物

13.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______。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14.为了犯罪,______、______的,是犯罪预备。

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15.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______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______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公共利益;财产

16.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______、______的量刑原则。

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17.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______或者______处罚。

减轻;免除

18.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______年后,不再追诉。

15(年)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9.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______、______、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犯罪主体

10.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______、______或者是前段的例外。

对前段的补充;对前段的限制

11.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______和______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12.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______或者具体______。

人;物

13.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______。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14.为了犯罪,______、______的,是犯罪预备。

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15.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______、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______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公共利益;财产

16.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______、______的量刑原则。

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刊事法律为准绳

17.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______或者______处罚。

减轻;免除

18.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______年后,不再追诉。

15(年)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9.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______、司法解释和______。

立法解释;学理解释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______和______。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______及其______,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社会危害性;程度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__和______。

作为;不作为

13.精神病人在______或者______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不能辨认;不能控制

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______与______。

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15.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______和______。

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16.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____,给不法侵害人造成____,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

1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______决定罚金数额。

犯罪情节

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_____之日起计算。

裁定减刑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9.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______、司法解释和______。

立法解释;学理解释

10.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______。

从旧兼从轻原则

11.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______及其______,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社会危害性;程度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__和______。

作为;不作为

13.犯罪主体是指实施______、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______。

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

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______与______。

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15.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______依法对______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国家审判机关;犯罪人

16.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______决定罚金数额。

犯罪情节

17.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______和正在______,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

被告人;服刑的罪犯

18.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__;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__。

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十三年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9.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____和____。

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10.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____。

从旧兼从轻原则

11.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____及其____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社会危害性;程度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和____。

作为;不作为

13.犯罪主体就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____和____。

自然人;单位

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____与____。

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15.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____依法对____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国家审判机关;犯罪人

16.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____决定罚金数额。

犯罪情节

17.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____和正在____,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

被告人;服刑的罪犯

18.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

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十年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9.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强制性最为严厉

10.我国的______和______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国家工作人员;军人

11.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______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______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

可能;放任

12.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______和_______判处刑罚。

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13.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处罚。

免除

14.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______或_______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方法行为;结果行为

15.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实行______的刑罚方法。

强迫劳动改造

16.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_______原则和_______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吸收(原则);并科(原则)

17.缓刑考验期限应从_______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

18.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_______、_______的犯罪分子。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9.刑法就是规定犯罪、______和_______。

刑事责任;刑罚

10.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_______。

从旧兼从轻原则

11.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_______及其_______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社会危害性;程度

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我国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______和_______。

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13.精神病人在_______或者_______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不能辨认;不能控制

14.为了使国家、_______、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_______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公共利益;财产

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包括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特殊预防;一般预防

16.管制的期限为_______以上_______以下。

三个月;二年

17.对于_______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能造用缓刑。

累犯

18.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_______。

5年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9.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对前段的补充、____或者是____。

对前段的限制;(是)前段的例外

10.根据属人原则,我国的____和____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国家工作人员;军人

11.享有____和____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外交特权;豁免权

12.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____。

已满16周岁

13.____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间歇性

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____与____。

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15.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____处罚;教唆____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满18

16.拘役的期限,为____以上____以下。

一个月;六个月

17.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___之日起计算。

裁定减刑

18.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____年后不再追诉。

15(年)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9.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____和____的科学。

刑事责任;刑罚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____和____。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享有____和____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____解决。

外交特权;豁免权

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般客体、____和____。

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13.精神病人在____或者____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

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不能辨认;不能控制

14.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____,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

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特殊预防;一般预防

16.拘役的期限,为____以上____以下。

一个月;六个月

17.对于构成____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累犯

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___之日起计算。

裁定减刑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9.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____、____或者是前段的例外。

对前段的补充;对前段的限制

10.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____或者具体____。

人;物

11.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____和____。

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

12.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____和____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1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____。

已满16周岁

14.为了使国家、____、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____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公共利益;财产

15.为了犯罪,____、____的,是犯罪预备。

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16.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____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情节

17.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____的原则。

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18.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____年后,不再追诉。

15(年)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9.刑法就是规定____、刑事责任和____的法律。

犯罪;刑罚

10.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____。

从旧兼从轻原则

11.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____及其____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社会危害性;程度

12.按照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我国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分为二种,即____和

____。

单一(简单)客体;复杂客体

13.犯罪主体就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____或____。

自然人;单位

14.违反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进行____或者____的情形,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防卫不适时。

事先防卫;事后防卫

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特殊预防;一般预防

16.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____以上____以下。

六个月;十五年

17.缓刑只能适用于被判处____或者____的犯罪分子。

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

18.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____年。

5(年)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9.按照解释的效力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____、司法解释和____。

立法解释;学理解释

10.我国刑法典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有:____、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____。

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____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____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属地;普遍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和____。

作为;不作为

13.所谓刑事责任能力,就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

和____自己行为的能力。

辨认;控制

14.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____与____。

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15.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____造成____,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

1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____或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方法行为;结果行为

17.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____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____。

2年;3年

18.我国刑法中的量刑原则是:以____为根据,以____为准绳。

犯罪事实;刑事法律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9.刑法就是规定犯罪、____和____的法律。

刑事责任;刑罚

10.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____。

从旧兼从轻原则

11.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____及其____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社会危害性;程度

12.按照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个数不同,我国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二种,即:____和____。

单一(简单)客体;复杂客体

13.精神病人在____或者____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不能辨认;不能控制

14.为了使国家____、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____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公共利益;财产

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特殊预防;一般预防

16.管制的期限为____以上____以下。

三个月;二年

17.对于____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能适用缓刑。

累犯

18.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____。

5年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9.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文理解释;论理解释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______和______。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______原则和______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保护;普遍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__和______。

作为;不作为

13.刑事贵任能力是指行为人______和______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14.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______与______。

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15.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______造成______,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

1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______或_____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方法行为;结果行为

17.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______。

一年

1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不得少于______。

一年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9.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____、____、司法解释和____。

立法解释;学理解释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____和____。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____、刑事违法性和____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和____。

作为;不作为

13.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____和____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14.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____造成____,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

15.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____以上____以下。

六个月;十五年

16.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____和____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吸收原则;并科原则

17.缓刑考验期限从____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

18.追诉期限通常应当从____之日起计算。

犯罪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9.刑法就是规定犯罪、____和____的法律。

刑事责任;刑罚

10.根据属人原则,我国的____和____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国家工作人员;军人

11.享有____和____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外交特权;豁免权

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我国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____和____。

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13.精神病人在____或者____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不能辨认;不能控制

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____与____。

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特殊预防;一般预防

16.拘役的期限,为____以上____以下。

一个月;六个月

17.对于____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能适用缓刑。

累犯

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___之日起计算。

裁定减刑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9.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对前段的补充、____或者是____。

是前段的例外;对前段的限制

10.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____或者____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行为;结果

11.____、____、____和____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12.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____。

已满16周岁

13.____的精神病人在____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正常

14.为了使国家、____、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____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公共利益;财产

1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处罚。

免除;减轻

16.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____决定罚金数额。

犯罪情节

17.犯罪分子被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

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十年

18.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____年后不再追诉。

15(年)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9.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____和____的科学。

刑事责任;刑罚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____和____。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享有____和____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外交特权;豁免权

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____和____。

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13.精神病人在____或者____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不能辨认;不能控制

14.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____造成____,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

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特殊预防;一般预防

16.拘役的期限,为____以上____以下。

一个月;六个月

17.对于构成____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累犯

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___之日起计算。

裁定减刑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____和____。

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2.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____。

从旧兼从轻原则

3.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____及其____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社会危害性;程度

4.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和____。

作为;不作为

5.犯罪主体就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____和____。

自然人;单位

6.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____与____。

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7.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____依法对____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国家审判机关;犯罪人

8.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____决定罚金数额。

犯罪情节

9.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____和正在____,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

被告人;服刑的罪犯

10.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

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十年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____,二是____。

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强制性最为严厉

2.我国的____和____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国家工作人员;军人

3.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____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____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

可能;放任

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____和____判处刑罚。

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处罚。

免除

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____或____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方法行为;结果行为

7.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____并接受____的刑罚方法。

参加劳动;教育改造

8.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____原则和____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吸收(原则);并科(原则)

9.缓刑考验期限应从____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

10.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____、____的犯罪分子。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______、司法解释和______。

立法解释;学理解释

2.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______和______。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______、刑事违法性和______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4.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__和______。

作为;不作为

5.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______和______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6.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______造成______,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

7.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______以上______以下。

六个月;十五年

8.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______和______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吸收原则;并科原则

9.缓刑考验期限从______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

10.追诉期限通常应当从______之日起计算。

犯罪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文理解释;论理解释

2.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______和______相适应。

所犯罪行;承担的刑事责任

3.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______原则和______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保护;普遍

4.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是指______与______之间的因果关系。

危害行为;危害结果

5.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______,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______判处刑罚。

罚金;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6.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______与______。

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7.为了犯罪,______、______的,是犯罪预备。

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8.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______或______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方法行为;结果行为

9.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______。

一年

10.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不得少于______。

一年

200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文理解释:论理解释

2.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______

原则和______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保护:普遍

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______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______处罚的行为。

严重危害:刑罚

4.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是指______与______之间的因果关系。

危害行为:危害结果

5.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______周岁______周岁。

已满14:不满l6

6.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______与______。

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7.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______处罚。教唆______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满18

8.管制的期限为______以上______以下。

三个月:二年

9.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______。

一年

10.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不得少于______。

一年

200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刑事责任;刑罚

2.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______和______。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享有——和——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外交特权;豁免权

4.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______和______。

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5.精神病人在______或者______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不能辨认;不能控制

6.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______造成______,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

7.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特殊预防;一般预防

8.拘役的期限,为______以上______以下。

一个月;六个月

9.对于构成______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累犯

10.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_____之日起计算。

裁定减刑

2007年7月试题及答案

1.我国的______和______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国家工作人员;军人

2.精神病人在______或者______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不能辨认;不能控制

3.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______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______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

可能;放任

4.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______,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重大损害

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处罚。

免除;毒

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______或______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方法行为;结果行为

7.对于______,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累犯

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_____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

200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______。

从旧兼从轻原则

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

作为;不作为

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_____。

已满16周岁

4.为了犯罪,_____、______的,是犯罪预备。

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5.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______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情节

6.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______、______的原则。

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______决定罚金数额。

犯罪情节

8.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_;判处尤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__。

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十年

三、名词解释题库

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0.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1.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

22.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2.犯罪集团:又称特殊共犯或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且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0.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21.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22.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部或全部强制元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的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20.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21.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22.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由于其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的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20.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21.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22.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由于其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2.犯罪集团:又称特殊共犯或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0.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1.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

22.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0.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1.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

22.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且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0.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21.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22.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部或全部强制元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23.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1.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2.累犯:是指因被判处一定刑罚处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情况。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且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0.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21.结果加重犯: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22.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方法。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21.犯罪集团;又称特殊共犯或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2.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的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20.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21.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22.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由于其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括罪过(即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几种因素。

2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22.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0.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2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2.刑罚执行:简称行刑,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1.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2.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0.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2.刑罚执行:简称行刑,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0.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1.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22.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21.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2.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19.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0.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21.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22.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21.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2.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

4.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3.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4.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3.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4.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2.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3.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4.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犯罪分子又犯新罪而使前罪所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的制度。

200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3.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4.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犯罪分子又犯新罪而使前罪所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的制度。

200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3.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4.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2007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2.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3.刑罚裁量情节:又称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量刑轻重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

4.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200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4.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

四、简答题题库

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2分)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2分)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2分)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2分)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2分)

24.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答: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4分)

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减刑的对象条件,即刑法对减刑适用范围的限定。(2分)

(2)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实质条件,也是决定性要件。(2分)

(3)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减刑的限度条件。(2分)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4.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答: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

(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

24.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

答: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是:

(1)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

(2)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

(3)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

(4)有效性。指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了他已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答:共同犯罪,就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主体要件。必须是二人以上。

(2)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主观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24.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答: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

(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

(2)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都是年满18周岁的人。此为构成累犯的主体条件。

(3)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此为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

(4)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

(5)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罪质条件。这是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所在。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答: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

(1)前罪与厝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

(2)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都是年满18周岁的人。此为构成累犯的主体条件。

(3)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此为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

(4)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

(5)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罪质条件。这是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所在。

24.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

答: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是:

(1)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4)在时效延长的情况下,追诉期限不受限制,即: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4.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答: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4.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

答: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是:

(1)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4)在时效延长的情况下,追诉期限不受限制,即: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已经产生与存在。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4.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

答: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是:

(1)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4)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24.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行为人禾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5.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

答: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是:

(1)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

(2)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

(3)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

(4)有效性。指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了他已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即犯罪未达既遂形态而停止了下来。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24.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答: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合并处罚,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不能超过法定的最高刑期。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

(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

24.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答: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减刑的对象条件,即刑法对减刑适用范围的限定。

(2)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实质条件,也是决定性要件。

(3)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减刑的限度条件。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

(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

24.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答: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答: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

(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

(2)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都是年满18周岁的人。此为构成累犯的主体条件。

(3)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珊罚。此为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

(4)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

(5)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罪质条件。这是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所在。

24.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答: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减刑的对象条件,即刑法对减刑适用范围的限定。

(2)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实质条件,也是决定性要件。

(3)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减刑的限度条件。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即犯罪未达既遂形态而停止了下来。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24.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答: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

(1)自动投案。即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分子按照实际情况彻底供述自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23.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

答: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典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不满14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6周岁。

24.什么是犯罪中止?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有何特征?

答: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1)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成立的客观前提特征。

(2)自动性。即行为人在主观上自动放弃了犯罪意图,在客观上自动停止了犯罪的继续实施和完成。这是犯罪中止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的未遂形态和预备形态的根本区别所在。

(3)彻底性。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彻底打消了原来的犯罪意图,在客观上彻底放弃了自认为本可继续进行的犯罪行为,而且也不打算以后再继续实施此项犯罪。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即犯罪未达既遂形态而停止了下来。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24.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答: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

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23.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

答: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贵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典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不满14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6周岁。

24.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答: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

(1)自动投案。即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分子按照实际情况彻底供述自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23.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

答: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典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不满14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6周岁。

24.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答:共同犯罪,就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主体要件。必须是二人以上。

(2)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主观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答: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

(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

24.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答: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即犯罪未达既遂形态而停止了下来。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24.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答: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减刑的对象条件,即刑法对减刑适用范围的限定。

(2)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实质条件,也是决定性要件。

(3)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减刑的限度条件。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23.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

(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

24.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答: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已经产生与存在。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

答: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是:

(1)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4)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

答: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是:

(1)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

(2)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

(3)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

(4)有效性。指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

答: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典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不满l4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6周岁。

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答:共同犯罪,就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主体要件。必须是二人以上。

(2)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主观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简述适用假释应遵守的条件。

答: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1)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假释的对象条件,即对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定。

(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这是假释的限制条仟,也是前提条件。

(3)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假释的实质条件,也是关键性条件。

(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这是假森的排除性条件,即假释对象条件的例外。

200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简述适用假释应遵守的条件。

答: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1)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假释的对象条件,即对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定。

(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这是假释的限制条件,也是前提条件。

(3)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假释的实质条件,也是关键性条件。

(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这是假释的排除性条件,即假释对象条件的例外。

200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

(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

2.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答: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2007年7月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箍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简述适用假释应遵守的条件。

答: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1)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假释的对象条件,即对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定。

(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这是假释的限制条件,也是前提条件。

(3)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假释的实质条件,也是关键性条件。

(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葑、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这是假释的排除性条件,即假释对象条件的例外。

200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简达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已经产生与存在。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筛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答: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

(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

(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此为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

(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

(4)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此为构成累犯的罪质条件。这是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所在。

五、案例分析题库

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胡某,男,1991年5月出生。2008年6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2014年4月刑满释放。

2019年3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驾车兜风,行至一个夜市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某、王某。张某被撞倒卷入车下,挂在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横拉杆上,王某被撞倒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向前开。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胡某说:“管他呢!”继续驾车逃跑。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下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扔啤酒瓶、饮料盒,进行阻拦。但胡某仍不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快速行驶。车行至县城南郊一加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张某被拖带长达2000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于车下。

请根据刑法总则理论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犯罪。(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本题不得分)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3分)

(3)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且在陈某提醒、路人阻拦的情况下,明知车下有人,继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猛跑,以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伞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故意犯罪。(6分)

(4)胡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新罪,符合一般累犯的构成特征,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对其从重处罚。(5分)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

吴某,男,25岁,无业。陈某的外甥。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因犯故意伤害罪服刑2年半。

朱某,男,17岁,无业。吴某的朋友。

陈某因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住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万元钱。2017年11月的上中旬,陈某带着吴某和朱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和朱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和朱某2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17年11月22日下午,吴某和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人许某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却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根据刑法总则理论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陈某为达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

(3)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而且在整个犯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陈某属于主犯。吴某直接实施杀人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因此也属于主犯。

(4)朱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朱某在参与犯罪过程中未直接实行杀人行为,只是帮助吴某望风,因此属于从犯。

(5)对于陈某和吴某,应当按照本案全部犯罪处罚。陈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朱某犯罪,应当从重处罚。对于朱某,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吴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新罪,属于累犯,应当对其从重处罚。

(7)朱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于某,男,17岁。2018年3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2018年9月刑满释放。

2018年10月,于某到某烤鸭店打工,与老板黄某(女,40岁)相好后发生了两性关系,并一直保持到2019年2月初,2月中旬,于某开始与刘某谈恋爱,并向黄某提出分手。黄某不同意,要求于某与自己保持关系,否则就要将此事告诉刘某。2月27日晚8时许,于某在烤鸭店内再次向黄某提出分手。双方发生激烈争执。黄某恼怒无比,从厨房拿来-把菜刀边骂边向于某猛地砍过来,砍伤了于某的胳膊。于某见势不好,顺手操起―把椅子抵挡并将黄某打倒在地。黄某倒地时菜刀脱手但仍然大骂于某,并说要杀死于某。于某便继续用椅子砸打黄某,直至其不再出声才住手。于某发现黄某已死,非常惊慌,遂仓皇逃离现场。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于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2)于某在受到黄某暴力侵害时用椅子抵挡并将其打倒在地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但在黄某倒地、侵害已停止的情况下继续用椅子打击黄某以致其死亡的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因而属于防卫过当,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于某明知用椅子打击黄某可能会致其受伤甚至死亡却放任不管,以致造成黄某死亡的结果发生,但纵观全案于某并无希望致黄某重伤或者死亡的故意,故对其防卫过当行为应当以间接故意犯罪论处。

(4)于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5)于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以后不到一年时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行,符合累犯构成条件,属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徐某某,男,2003年4月21日出生,某校初三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因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19年3月17日晚上,徐某某在街上闲逛时发现赵某(女,13岁)一人在家学习,便从赵某家窗口跳了进去,对赵某说要跟她玩玩(指发生性关系),赵某骂他流氓,要他滚出去。徐某某打了赵某两耳光,随即脱下赵某的裤子与赵某发生了性关系。临走,徐某某要赵某拿点钱给他。赵某说没钱。徐某某又打了赵某一巴掌,并说“你老老实实待着,不许喊不许跑!”随后便在赵某家中翻箱倒柜,结果只搜到160元钱。这时,徐某某听见外面有说话声,便立即从窗口跳出逃跑。赵某即大喊起来。经过此地的王某夫妇听见喊声追赶过去,将徐某某抓住并送至派出所。

请根据刑法总则理论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并说明理由:对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徐某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本案中,徐某某以暴力手段强行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并劫取其家中财物,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构成犯罪,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徐某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其行为符合两个犯罪构成,因而应当对其实行数罪并罚。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因此,在对徐某某进行处罚时,应当从轻或者诚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徐某某,男,2001年4月21日出生,某校初三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因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17年3月17日晚上,徐某某在街上闲逛时发现赵某(女,13岁)一人在家学习,便从赵某家窗口跳了进去,对赵某说要跟她玩玩(指发生性关系),赵某骂他流氓,要他滚出去。徐某某打了赵某两耳光,随即脱下赵某的裤子与赵某发生了性关系。临走,徐某某要赵菜拿点钱给他。赵某说没钱。徐某某又打了赵某一巴掌,并说舢你老老实实待着,不许喊不许跑!”随后便在赵某家中翻箱倒柜,结果只搜到‘160元钱。这时,徐某某听见外面有说话声,便立即从窗口跳出逃跑。赵某随即大喊起来。经过此地的王某夫妇听见喊声追赶过去,将徐某某抓住并送至派出所。

请根据刑法总则理论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并说明理由:对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徐某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本案中,徐某某以暴力手段强行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并劫取其家中财物,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构成犯罪,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徐某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其行为符合两个犯罪构成,因而应当对其实行数罪并罚。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因此,在对徐某某进行处罚时,应当从轻或者诚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

吴某,男,25岁,无业。陈某的外甥。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因犯故意伤害罪服刑2年半。

朱某,男,17岁,无业。吴某的朋友。

陈某因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住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万元钱。2017年11月的上中旬,陈某带着吴某和朱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和朱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和朱某2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17年11月22日下午,吴某和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许莱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却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根据刑法总则理论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陈某为达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

(3)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而且在整个犯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陈某属于主犯。吴某直接实施杀人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因此也属于主犯。

(4)朱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朱某在参与犯罪过程中未直接实行杀人行为,只是帮助吴某望风,因此属于从犯。

(5)对于陈某和吴某,应当按照本案全部犯罪处罚。陈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朱某犯罪,应当从重处罚。对于朱某,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吴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新罪,属于累犯,应当对其从重处罚。

(7)朱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胡某,男,1989年5月出生。2006年6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2012年4月刑满释放。

2017年3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驾车兜风,行至一个夜市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某、王某。张某被撞倒卷入车下,挂在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横拉杆上,王某被撞倒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向前开。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胡某说:“管他呢!”继续驾车逃跑。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下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扔啤酒瓶、饮料盒,进行阻拦。但胡某仍不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快速行驶。车行至县城南郊一加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张某被拖带长达2000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于车下。

请根据刑法总则理论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

(3)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且在陈某提醒、路人阻拦的情况下,明知车下有人,继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猛跑,以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故意犯罪。

(4)胡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新罪,符合一般累犯的构成特征,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对其从重处罚。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韩某,男,50岁,某外国籍,该国驻中国某地领事馆职员(无外交豁免权)。

韩某于2014年3月25日晚与被害人胡某(女,20岁,某公司文员)相识后,以请胡某喝酒为名,将胡某带至自己宿舍,并向胡某提出发生性关系的要求。在遭到拒绝后,韩某将胡某按压在床上,扯下自己的领带将胡某的双手捆在床架上,又用毛巾塞住胡某的嘴,随后与胡某发生了性行为。期间,胡某由于不断反抗以致身体多处受伤(经鉴定属轻微伤)。凌晨2时许,胡某觉得韩某已经入睡便悄悄挣脱捆手的领带溜出韩某宿舍,不料却碰倒了门口的衣架。响声惊醒了韩某,韩某随即赶出来将胡某抓住并拖回房间。胡某大声喊叫,韩某便死死掐住胡某的脖子,直至胡某不再动弹为止。当韩某将胡某的尸体运出领事馆准备抛弃时被巡警发现抓获。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韩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我国法院是否有权管辖?如果我国法院有权管辖,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韩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由我国法院管辖;对其所犯两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本案中,韩某采取捆绑等暴力手段强奸胡某,后又为了掩盖罪行而将胡某杀害,出于两个故意实施两个行为,其行为显然已分别构成犯罪。

(3)韩某的犯罪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而且韩某虽是外国人,但其并不享有外交豁免权,此案中并无法律特别规定的例外情形,因此,根据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此案应由我国法院管辖。

(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韩某所犯两罪应当先分别定罪量刑,然后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26.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

吴某,男,25岁,无业。陈某的外甥。

朱某,男,20岁,无业。吴某的朋友。

陈某因为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万元钱。2015年6月到9月,陈某带着吴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2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15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便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

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陈某为达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元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

(3)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而且在整个犯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陈某属于主犯。吴某直接实施杀人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因此也属于主犯。

(4)朱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朱某在参与犯罪过程中未直接实行犯罪行为,只是帮助吴某望风,因此属于从犯。

(5)对于陈某和吴某,应当按照本案全部犯罪处罚。对于朱某,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黄某,男,36岁,农民。

孙某,男,16岁,中学生。

2015年4月17日晚6时许,黄某驾驶一辆二轮摩托车载着孙某,从某镇驶往某市途中,不小心撞上在公路边同向行走的刘某,致使刘某颅骨粉碎性骨折昏迷。黄某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在与孙某商议后,两人将刘某抬上肇事摩托车,运至离案发现场约一公里以外,将刘某抛入1.5米深的一条沟内,并用干草覆盖在刘某身上进行伪装。第二天中午,刘某的尸体被村民发现。警方现场勘查证实,刘某在沟内曾从昏迷中苏醒过,其手上有明显的抓挖沟内物体的伤痕。经查,黄某

2009年5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2014年11月被假释。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黄某、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如何处罚(处理原则)?

答:(1)黄某与孙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2)所谓共同犯罪,就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3)黄某交通肇事致人受伤后本应将被害人送医抢救,但其为逃避法律追究,反而与孙某合谋,共同将被害人带离现场予以遗弃、隐藏,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其行为符合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因而构成共同犯罪。

(4)孙某犯罪时未满

周岁,且属于从犯,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5)黄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并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胡某,男,58岁,××市××农场退休职工。

胡某退休回家后种了3亩多地的芒果。2015年3月份,芒果开花结果时,胡某担心有人会偷摘果实,便私自在芒果园四周安装了电网,其子回家发现后及时拆除。临近芒果收获季节时,因有人数次潜入芒果园偷摘芒果,胡某极为愤怒,便重新安装了电网并通上了电。

5月9日晚7时许,××农场职工子弟王某饭后出门散步,途经胡某的芒果地旁边时,不慎触到胡某安装的电网,即刻被电击倒地。刚好路过该地的龙某见状,立即大声呼救,并上前拉扯王某,也被电击倒。附近群众闻声赶到现场,切断电源,并将龙某和王某送往医院抢救。王某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龙某半月后痊愈。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对其行为应当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定罪处罚。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

(3)胡某明知安装电网后可能致人触电伤亡,但其却置他人安危于不顾而私自安装电网,以致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完全符合故意犯罪的构成特征,应当按故意犯罪定罪处罚。

(4)胡某私自安装电网的行为,主观上并非希望致人伤亡,而是对于他人伤亡与否采取了昕之任之的放任态度,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而非直接故意。

(5)胡某安装电网后并未采取任何防止他人触电的措施,因而其心理态度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胡某,男,1996年5月出生。2013年2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14年3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驾车兜风,行至一个夜市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某、王某。张某被撞倒卷入车下,挂在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横拉杆上,王某被撞倒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向前开。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胡某说:“管他呢!”继续驾车逃跑。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下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扔啤酒瓶、饮料盒,进行阻拦。但胡某仍不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快速行驶。车行至县城南郊一加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张某被拖带长达2000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于车下。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

(3)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且在陈某提醒、路人阻拦的情况下,明知车下有人,继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猛跑,以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故意犯罪。

(4)胡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基础上,将原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5)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能适用死刑。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韩某,男,50岁,某外国籍,该国驻中国某地领事馆职员(无外交豁免权)。

韩某于2014年3月25日晚与被害人胡某(女,20岁,某公司文员)相识后,以请胡某喝酒为名,将胡某带至自己宿舍,并向胡某提出发生性关系的要求。在遭到拒绝后,韩某将胡某按压在床上,扯下自己的领带将胡某的双手捆在床架上,又用毛巾塞住胡某的嘴,随后与胡某发生了性行为。期间,胡某由于不断反抗以致身体多处受伤(经鉴定属轻微伤)。凌晨2时许,胡某觉得韩某已经入睡便悄悄挣脱捆手的领带溜出韩某宿舍,不料却碰倒了门口的衣架。响声惊醒了韩某,韩某随即赶出来将胡某抓住并拖回房间。胡某大声喊叫,韩某便死死掐住胡某的脖子,直至胡某不再动弹为止。当韩某将胡某的尸体运出领事馆准备抛弃时被巡警发现抓获。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韩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我国法院是否有权管辖?如果我国法院有权管辖,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韩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由我国法院管辖;对其所犯两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本案中,韩某采取捆绑等暴力手段强奸胡某,后又为了掩盖罪行而将胡某杀害,出于两个故意实施两个行为,其行为显然已分别构成犯罪。

(3)韩某的犯罪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而且韩某虽是外国人,但其并不享有外交豁免权,此案中并无法律特别规定的例外情形,因此,根据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此案应由我国法院管辖。

(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韩某所犯两罪应当先分别定罪量刑,然后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于某,男,27岁,聋哑人。

2012年3月,于某到某饭店打工,女老板黄某(43岁)见其英俊魁梧,很是喜欢,不久就与其相好同居,并一直保持到2013年2月初。2月下旬,于某开始与刘某谈恋爱,并向黄某提出分手。黄某不同意,要求于某与自己保持关系,否则就要将此事告诉刘某。2月27日晚10时许,于某再次向黄某提出分手。双方发生激烈争执。黄某恼怒无比,跑到厨房拿来一把菜刀边骂边向于某猛地砍过来,划伤了于某的胳膊。于某见势不好,顺手操起一把椅子抵挡并将黄某打倒在地。黄某倒地时菜刀脱手但仍然用身边找得到的所有物品打击于某。于某便又用椅子砸打了黄某数下,直至其不再动弹才住手。于某以为黄某已死,遂仓皇逃离现场。经鉴定,黄某所受为重伤。经查,2011年10月,于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其行为的性质是什么?对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于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间接故意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2)于某在受到黄某暴力侵害时用椅子抵挡并将其打倒在地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但在黄某倒地菜刀脱手、严重暴力侵害已被基本制止的情况下继续用椅子打击黄某致其重伤的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因而属于防卫过当,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于某明知用椅子打击黄某可能会致其受伤甚至死亡却放任不管,以致造成黄某重伤,但纵观全案于某并无希望致黄某重伤的故意,故对其防卫过当行为应当以间接故意犯罪论处。

(4)于某属于聋哑人,依法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于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又犯新罪,依法应当撤销缓刑,并对其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胡某,男,63岁,退休职工。

2012年12月,胡某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了很多名贵花草,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为了防止他人偷窃,胡某在院墙上私自安装了电网,并在院墙上书写了“有电,危险!”的警告语,还在墙外插了两块写有同样内容的警告牌。

2013年5月9日晚8时许,××农场职工王某和龙某扛着钢筋、电线等物经过胡某家时,王某不慎将钢筋触碰到胡某安装的电网,即刻被电击倒地。龙某见状,立即大声呼救,并上前拉扯王某,也被电击倒。胡某听到喊声,知道出事,马上切断电源,并同闻声赶到现场的附近群众一起将龙某和王某送往医院抢救。随后,胡某向所在地派出所报案并详细说明了全部情况。

王某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龙某半月后痊愈。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罚原则)?

答:(1)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其行为应当按照(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定罪处罚。

(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胡某预见到了私自安装电网后可能致人触电伤亡的后果,但其轻信以书写警告语、插警告牌等方式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完全符合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的构成特征,应当按过失犯罪定罪处罚。

(4)胡某安装电网的行为,主观上并非希望或者放任致人伤亡,而是由于其预防措施不足以避免发生危害结果,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非故意。

(5)胡某预见到了可能产生的后果并采取了自认为有效的措施,因而其心理态度也不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6)胡某报案并详细说明情况的行为符合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属于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黄某,男,36岁,农民。

孙某,男,16岁,中学生。

2011年4月17日晚6时许,黄某驾驶一辆二轮摩托车载着孙某,从某镇驶往某市途中,不小心撞上在公路边同向行走的刘某,致使刘某颅骨粉碎性骨折昏迷。黄某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在与孙某商议后,两人将刘某抬上肇事摩托车,运至离案发现场约一公里以外,将刘某抛入1.5米深的一条沟内,并用于草覆盖在刘某身上进行伪装。第二天中午,刘某的尸体被村民发现。警方现场勘查证实,刘某在沟内曾从昏迷中苏醒过,其手上有明显的抓挖沟内物体的伤痕。经查,黄某2005年5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2010年11月被假释。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黄某、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如何处罚(处理原则)?

答:(1)黄某与孙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2)所谓共同犯罪,就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3)黄某交通肇事致人受伤后本应将被害人送医抢救,但其为逃避法律追究,反而与孙某合谋,共同将被害人带离现场予以遗弃、隐藏,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其行为符合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因而构成共同犯罪。

(4)孙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且属于从犯,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5)黄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并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王某,男,25岁。2009年5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王某于2010年在江某开办的厂子里找了份临时工作。2011年3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由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1至3月份的工资。王某不服,但几次与江某交涉均不欢而散。4月1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双方发生激烈争执,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感觉吃了亏的王某遂起意报复。第二天中午,王某提着一桶汽油出现在江某家门前。江某开门发现是王某,便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没你好果子吃!”王某一边说一边晃了晃手中的汽油桶。江某一闻到汽油味,马上返身进屋并锁上门,然后打电话给保安员。王某则在门外高声叫骂并将汽油泼在江某的门口。保安员赶到时,正好听见王某说“你再不出来我就烧死你!”保安员立即将王某扑倒在地并从其衣袋中搜出一只打火机。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2)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本案中,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为实施犯罪而事先准备好汽油并且带到现场泼洒在地,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即被保安员扑倒制服)而未能着手实施放火的实行行为,因此,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犯罪预备的规定,属于犯罪预备而非犯罪未遂。

(4)根据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对于王某的行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王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于某,男,17岁。2009年9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10年10月,于某到某烤鸭店打工,与老板黄某(女,40岁)相好后发生了两性关系,并一直保持到2011年2月初。2月中旬,于某开始与刘某谈恋爱,并向黄某提出分手。黄某不同意,要求于某与自己保持关系,否则就要将此事告诉刘某。3月14日晚8时许,于某在烤鸭店内再次向黄某提出分手。双方发生激烈争执。黄某恼怒无比,从厨房拿来一把菜刀边骂边向于某猛地砍过来,砍伤了于某的胳膊。于某见势不好,顺手操起一把椅子抵挡并将黄某打倒在地。黄某倒地时菜刀脱手但仍然大骂于某,并说要杀死于某。于某便继续用椅子砸打黄某,直至其不再出声才住手。于某发现黄某已死,非常惊慌,遂仓皇逃离现场。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于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2)于某在受到黄某暴力侵害时用椅子抵挡并将其打倒在地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但在黄某倒地、侵害已停止的情况下继续用椅子打击黄某以致其死亡的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因而属于防卫过当,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于某明知用椅子打击黄某可能会致其受伤甚至死亡却放任不管,以致造成黄某死亡的结果发生,但纵观全案于某并无希望致黄某重伤或者死亡的故意,故对其防卫过当行为应当以间接故意犯罪论处。

(4)于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5)于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基础上,将前罪所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胡某,男,58岁,××市××农场退休职工。

胡某退休回家后种了3亩多地的芒果。2010年3月份,芒果开花结果时,胡某担心有人会偷摘果实,便私自在芒果园四周安装了电网,其子回家发现后及时拆除。临近芒果收获季节时,因有人数次潜入芒果园偷摘芒果,胡某极为愤怒,便重新安装了电网并通上了电。

5月9日晚7时许,××农场职工子弟王某饭后出门散步,途经胡某的芒果地旁边时,不慎触到胡某安装的电网,即刻被电击倒地。刚好路过该地的龙某见状,立即大声呼救,并上前拉扯王某,也被电击倒。附近群众闻声赶到现场,切断电源,并将龙某和王某送往医院抢救。王某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龙某半月后痊愈。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对其行为应当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定罪处罚。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

(3)胡某明知安装电网后可能致人触电伤亡,但其却置他人安危于不顾而私自安装电网,以致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完全符合故意犯罪的构成特征,应当按故意犯罪定罪处罚。

(4)胡某私自安装电网的行为,主观上并非希望致人伤亡,而是对于他人伤亡与否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而非直接故意。

(5)胡某安装电网后并未采取任何防止他人触电的措施,因而其心理态度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

吴某,男,18岁,陈某的外甥,无业。

朱某,男,17岁,无业。

陈某因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000元钱。2009年6月到9月间,陈某带着吴某、朱某数次观察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二人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09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吴某搂住许某某的颈部,朱某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吴某又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等处,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2)陈某、吴某、朱某经过商议,并采取残忍手段杀害许某某,既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又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完全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因此构成共同犯罪。

(3)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陈某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

(4)吴某、朱某直接实施了杀害许某某的行为,同属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且作用相当;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而且在整个犯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陈某与吴某、朱某居于同等地位,而不属于从犯。

(5)陈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朱某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6)朱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25.案情:

胡某,男,17岁。2009年2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09年11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驾车兜风,行至一个夜市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某、王某。张某被撞倒卷入车下,挂在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横拉杆上,王某被撞倒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向前开。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胡某说:“管他呢!”继续驾车逃跑。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下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扔啤酒瓶、饮料盒,进行阻拦。但胡某仍不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快速行驶。车行至县城南郊一加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张某被拖带长达2000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予车下。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

(3)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且在陈某提醒、路人阻拦的情况下,明知车下有人,继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猛跑,以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故意犯罪。

(4)胡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基础上,将原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5)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能适用死刑。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案情:

徐某某,男,1992年10月21日出生,某校初三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08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在街上闲逛时发现赵某(女,13岁)一人在家学习,便从赵某家窗口跳了进去,要赵某拿点钱给他。赵某说没钱。徐某某抬手就打了赵某两个嘴巴,并说“你老老实实待着,不许喊不许跑!”随后便在赵某家中翻箱倒柜,结果只搜到160元钱。这时,徐某某听见外面有说话声传来,便立即从窗口跳出逃跑。赵某随即大喊抓贼。正好经过此地的王某夫妇听见喊声,便追赶过去,将徐某某抓住并送至派出所。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徐某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本案中,徐某某以暴力手段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构成犯罪,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因此,在对徐某某进行处罚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吴某(陈某的外甥),男,25岁,无业。朱某(吴某的朋友),男,20岁,无业。

陈某因为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5000元钱。2008年6月到9月,陈某带着吴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08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便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陈某为达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

3.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而且在整个犯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陈某属于主,犯。吴某直接实施杀人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因此也属于主犯。

4.朱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朱某在参与犯罪过程中未直接实行犯罪行为,只是帮助吴某望风。因此属于从犯。

5.对于陈某和吴某,应当按照本案全部犯罪处罚。对于朱某,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案情:

于某,男,17岁。2006年9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07年10月,于某到某烤鸭店打工,与老板黄某(女,40岁)相好后发生了两性关系,并一直保持到2008年4月初。4月电旬,于某开始与刘某谈恋爱,并向黄某提出分手。黄某不同意,要求于某与自己保持关系,否则就要将此事告诉刘某。5月14

E1晚8时许,于某在烤鸭店内再次向黄某提出分手。双方发生激烈争执。黄某恼怒无比,从厨房拿来一把菜刀边骂边向于某猛地砍过来,砍伤了于某的胳膊。于某见势不好,顺手操起一把椅子抵挡并将黄某打倒在地。黄某倒地时菜刀脱手但仍然大骂于某,并说要杀死于某。于某便继续用椅子砸打黄某,直至其不再出声才住手。于某发现黄某已死,非常惊慌,遂仓皇逃离现场。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于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2.于某在受到黄某暴力侵害时用椅子抵挡并将其打倒在地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但在黄某倒地侵害已停止的情况下继续用椅子打击黄某以致其死亡的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因而属于防卫过当,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于某明知用椅子打击黄某可能会致其受伤甚至死亡却放任不管,以致造成黄某死亡的结果发生,但纵观全案于某并无希望致黄某重伤或者死亡的故意,故对其防卫过当行为应当以间接故意犯罪论处。

4.于某犯罪时未满l8周岁,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5.于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基础上,将前罪所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案情:

王某,男,25岁。

王某于2007年在江某开办的厂子里找了份临时工作。2008年3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由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l至3月份的工资。王某不服,但几次与江某交涉均不欢而散。4月1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双方发生激烈争执,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感觉吃了亏的王某遂起意报复。4月14日中午,王某提着一桶汽油出现在江某家门前。江某开门发现是王某,便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没你好果子吃!”王某一边说一边晃了晃手中的汽油桶。江某一闻到汽油味,马上返身进屋并锁上门,然后打电话给保安员。王某则在门外高声叫骂并将汽油泼在江某的门口。保安员赶到时,正好听见王某说“你再不出来,我就烧死你!”保安员立即将王某扑倒在地,并从其衣袋中搜出一只打火机。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2.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本案中,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为实施犯罪而事先准备好汽油并且带到现场泼洒在地,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即被保安员扑倒制服而未能着手实施放火的实行行为,因此,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犯罪预备的规定,属于犯罪预备而非犯罪未遂。

4.根据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孝免除处罚。因此,对于王某的行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08年7月试题及答案

案情:

王某,男,25岁。l998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1年4月26日刑满释放。王某于2005年12月在江某开办的工厂找了份临时工作。2006年3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名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1至3月份工资。王某不服,几次与江某交涉,均不欢而散。4月2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结果发生争执,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次日中午,王某抱着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心理,揣着一把剔骨刀(刃长l5cm)出现在江某家门前。江某出门时与王某碰个正着,他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听到江某很不客气地说出“没门”二个字后,王某一下子火了,大叫一声“好,你有种!”从怀里掏出刀来就刺向江某的胸部。江某躲闪了一下,但还是被刺中腹部。江某随即与王某展开搏斗,并抓住王某的手将刀夺下。保安员闻讯赶来协同江某将王某制服。搏斗中,江某的胳膊和手指又被刀划伤。经鉴定,江某的伤情属于轻伤。

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以刀刺杀他人,欲致其于死地,只是由于被害人的反抗这一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其犯罪行为,未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犯罪结果,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因此,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4.王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前罪刑满释放后5年以内又故意犯罪,且根据其犯罪情节,所犯新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完全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2008年1月试题及答案

案情:

胡某,男,17岁。2005年2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l年,缓刑2年。

2005年11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驾车兜风,行至一个夜市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某、王某。张某被撞倒卷入车下,挂在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横拉杆上,王某被撞倒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向前开。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胡某说:“管他呢!”继续驾车逃跑。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下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扔啤酒瓶、饮料盒,进行阻拦。但胡某不仅不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快速行驶。车行至县城南郊加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张某被拖带长达2000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于车下。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

3.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且在陈某提醒、路人阻拦的情况下,明知车下有人,继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猛跑,以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故意犯罪。

4.胡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基础上,将原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5.胡某犯罪时未满l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胡某犯罪时未满l8周岁,不能适用死刑。

2007年7月试题及答案

案情:

徐某某,男,l989年10月21日出生。

2005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在街上闲逛时发现赵某(女,l2岁)一个人在家里学习,便从赵某家窗口跳了进去,要赵某拿点钱给他。赵某说没钱。徐某某抬手就打了赵某两个耳光,并说“你老老实实待着,不许喊不许跑!”随后便在赵某家中翻箱倒柜,结果只搜到160元钱。这时,徐某某听见外面有说话声传来,便立即从窗口跳出逃跑。赵某随即大喊抓贼。路经此地的王某夫妇听见喊声追赶过去,将徐某某抓住并送至派出所。徐某某供述了全部事实,并且交待自己曾于一个月以前将王某扎伤(轻伤)的事实,经查属实。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徐某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徐某某以暴力手段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构成犯罪,且徐某某时已年满l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徐某某将王某扎成轻伤的行为不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的范围,不构成犯罪,因而其交待不能成立自首。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l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犯罪的时候不满l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因此,在对徐某某进行处罚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2007年1月试题及答案

案情:

韩某,男,40岁,外国籍,该国驻中国某地领事馆职员(不享有外交豁免权)。

2005年6月25日晚,韩某以向胡某(女,20岁,该领事馆雇员)表示感谢为名,将胡某带至自己宿舍喝酒。随后,韩某向胡某提出发生性关系的要求。在遭到拒绝后,韩某将胡某按压在床上,扯下自己的领带将胡某的双手捆在床架上,又用毛巾塞住胡某的嘴,随后与胡某发生了性行为。期间,胡某由于不断反抗以致身体多处受伤(经鉴定属轻微伤)。凌晨2时许,胡某觉得韩某已经入睡便悄悄挣脱捆手的领带溜出韩某宿舍,不料却碰倒了门口的衣架.响声惊醒了韩某,韩某随即赶出来将胡某抓住并拖回房间。胡某大声喊叫,韩某便死死掐住胡某的脖子,直至胡某不再动弹为止。当韩某将胡莱的尸体运出领事馆准备抛弃时被巡警发现抓获。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韩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我国法院是否有权管辖?如果我国法院有权管辖,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韩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由我国法院管辖,对其所犯两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韩某采取捆绑等暴力手段强奸胡某,后又为了掩盖罪行而将胡某杀害,出于两个故意实施两个行为,其行为显然已分别构成犯罪。

3.韩某的犯罪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而且韩某虽是外国人,但其并不享有外交豁免权,此案中并无法律特别规定的例外情形,因此,根据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此案应由我国法院管辖。

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韩某所犯两罪应当先分别定罪量刑,然后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下载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