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 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8、货币及其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流通规律: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9、什么是 “劣币驱逐良币” 现象,其导致的结果
现象: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
结果:违背等价交换原则,导致交换下降,市场萎缩。
“道德风险”使价格机制扭曲,产生“经济逆向性”。
10、什么是金本位制度,什么是金本位制度的弊端
含义:货币价值量必须与商品价值量相符。代用货币所执行的是金属货币的职能,虽然不足值,但能在流通中以其信用机制来代表足值的金属货币。弊端:
1)由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必然出现“生产过剩危机”,产品价值不能有效地转换成商品价值,使财富效应下降。造成代用货币的法定价值低于金属货币价值(商品价值),导致代用货币的自然贬值。人们将把实际价值较高的金属货币储备起来,而只用代用(纸币)流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样,使货币的交换功能下降,不利于商品经济顺利发展甚至诱发货币信用危机。
2)一旦发生经济和金融危机,诱发代用货币迅速贬值,必然发生挤兑**。危机转嫁的最终对象:国家(中央银行),导致国家金融与财政危机,使国家经济面临崩溃。
3)金本位制度基本要求:货币发行量必须与商品的价值量相符。当生产商品的价值高于金属货币价值时,如果金属货币不能有效地供给,就会抑制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因此,不利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11、什么是货币乘数,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如何发挥调节经济平衡的作用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总额与原始存款之比;它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投资)创造派生存款的扩张倍数。
12、什么是通胀与通缩,它们产生的机制
通胀指国家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货币贬值。表现为物价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涨的现象 原因:
1、纸币超发(“纸币溢出”)
2、产业结构性利益机制失衡
通缩指流通中供应的货币量不足,引起货币升值、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 原因:
1、为了压制通货膨胀,实行银根紧缩战略。
①减少基础货币发行量
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有效生产能力下降。
①企业融资困难开工不足,导致生产资料需求减少价格下降。
②企业防止产品积压和亏损,导致产品降价出售。
3、有效需求能力停滞。
①预期降价产生“惜购心理”,导致产品积压价格下降。
②由于企业倒闭失业增加,实际购买能力下降,导致产品积压,只有降价出售产品。
③消费停滞,生产出现绝对过剩。
13、经济滞涨的特征
经济停滞、高通胀、高失业以及经济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特征:
1)经济停滞或者经济增长缓慢 2)通货膨胀持久,物价持续性上涨
3)生产与消费长期处于低迷与脱节状态
4)企业不景气导致大量失业。
14、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的手段: 生产性投资; 增加出口; 扩大内需拉动
15、PPI与CPI的关系:
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反映生产成本价格的变动程度。CPI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主要反映消费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
∵PPI最终传导到CPI,∴CPI全面反映物价的变动程度。
在正常情况下(产品价值完全转换为商品价值),PPI走高意味着企业生产需求旺盛,导致生产资料供给不足和价格上涨,说明企业有效生产能力正在增强。
在通胀情况下,由于货币贬值,原材料价格自然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盈利下降,对企业发展不利。
在正常情况下,CPI走高意味着就业程度良好,消费者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有利企业生产与发展。
在通胀情况下,由于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产生“虚假消费”,导致价格扭曲,最终产生实际购买能力的透支和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50个)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规律;商品、使用价值、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通货膨胀、价值规律;资本、劳动力商品、必要劳动、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工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有机构成、相对人口过剩、无产阶级的贫困、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 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总周转;经济周期、经济危机;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银行资本、金融资本、金融寡头、商业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价格。
二、问答题(45个)
1、简述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3、商品经济的含义、产生条件和特点是什么?
4、怎样理解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
5、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试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7、什么是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8、为什么说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9、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何意义?
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联系和区别?
11、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
12、为什么说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3、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
1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性?
15、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6、在资本主义下,商品所有权规律是如何转化的?
17、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怎样影响资本积累。
18、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必然性。
19、相对人口过剩是怎样形成的。20、什么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21、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它要采取哪几种职能形式,其职能又各式什么?
22、产业资本的循环形式有哪些?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3、如何衡量资本周转速度,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24、简述生产资本两种划分方法的依据、内涵和意义有什么不同?
25、什么是固定资本磨损,造成固定资本磨损的原因有哪些?
36、怎样考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37、“不变资本与固定资本都表现为生产资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质内容,因而不变资本实际上就是固定资本。”这中说法对吗?为什么?
38、“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都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因此二者是相同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9、试比较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30、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理论前提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
问题?
31、什么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当依靠要素投入量增加来实现扩大再生产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32、马克思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分析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包含有哪些交换关系?
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34、决定社会生产周期性波动的一般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35、何谓成本价格?它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6、简述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的内在联系。
37、为什么说生产价格不违背价值规律?
38、试说明平均利润下降与利润量增加并行不悖的原因与条件。
39、什么是商业资本? 商业利润的来源和获得途径是什么?
40、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和实际资本经营业绩很不相称,可否据此说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运动背离否定了价值规律?
41、什么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42、简要阐述垄断资本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43、简述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44、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有什么特点?
45、为什么土地价格有上升的趋势?试述土地价格的实质、量的决定及其发展趋势。
三、计算题范围(5个方面)
1、关于流通中货币需要量、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
2、关于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率的计算。
3、关于资本周转时间、速度的计算。
4、关于利润、利润率的计算。
5、关于利息率、股票价格的计算。
四、论述题(14个)
1、试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的原理。
2、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3、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论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5、试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6、试论马克思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7、试比较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的异同点,并
说明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含义。
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9、试说明资本循环与周转的基本原理对搞好我国企业经营的意义。
10、试说明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思想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企业的共同运行机制和规律
11、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及所应采取的对策。
12、什么是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对金融风险防范起什么作用?
13、以国内外跨国公司为例,阐述当代垄断的特点和垄断利润的来源。
14、在垄断阶段,金融资本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试举例说明,金融资本是如何形成的,怎样实现了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的。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梳理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总结笔记 第一节
成本价格和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所费k=c+v(耗)
生产成本(c+v)——〉成本价格(k)
所用预付(不一定耗)w=c+v+m=k+m 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c—过去的(物化劳动)v+m现在的劳动(活劳动)——〉劳动支出
生产费用:C+V ——〉资本支出 意义155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M-〉P(利润)w=c+v+P w=k+P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m`-〉p` ①p`=m/(c+v)
m`=m/v ②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A、经济关系不同(m`表现剥削率;P`表现增值程度);B、数量不同(m`>P`);C、揭示的意义不同
③影响p`高低的因素:①剩余价值率m`(正比);②资本周转速度(正比);③资本有机构成C:V(反比);④不变资本C的节省(反比)。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一)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
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原因
C:V的差别、周转速度的差别——〉P的差别——〉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本质
3、平均利润形成的具体过程
①不同利润的差别;②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一资本周转为特征)
行业内部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和部门利润率 竞争
部门之间的竞争
平均利润率=m`总/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X预付资本总额
(二)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三、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W=c+v+m w=k+p 生产价格=k+平均利润
2、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和超额利润
作用形式发生变化——〉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浮动(各部门存在差异,总的没有变化)。
不违背价值规律P161:①总额一致;②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致的;③价格变动的规律基于价值。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
1、商业资本的形成及其职能
①商业资本:商人资本,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形态。②产生。条件:生产力提高——〉第三次社会分工——〉商人 ③职能: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家:W`—G`
商业资本家:G—W W—G` ④作用
积极作用:A、产业资本集中精力生产;B、节省流通时间;C、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D、提高周转速度;E、扩大销售市场或市场占有率。
消息作用:A、产业资本家——虚假繁荣;B、产、销脱节。
二、商业利润
(一)商业利润的实质和实现途径
1、G—W—G` 转让剩余价值
2、实现的途径:购销差价差额
3、商业利润量的规定性 生产价格=k+P+n
4、商业利润率=m/(产业资本+商业资本)
5、商业利润
三、商业的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一)商业流通费用及其分类
1、含义:生产性流通费用——使用价值——包装、运输、管理;纯粹性流通费用——价值(广告、通讯、邮资、商业工人工资、会计、制费用)——〉加价
(二)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
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 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信用的产生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货币资本。
职能资本家:工商资本家(产业、商业)
2、借贷资本的产生:①闲置的资本:a、折旧费;b、一部分流动资本P177;c、用于积累部分的剩余价值。②自有资本不足。
3、借贷资本的本质
Pm 服务于职能资本家,产生剩余价值的资本。G—G—W A „P„W`„G`„G`
4、借贷利息和利息率:A、借贷利息的质(剩余价值的一部分);B、借贷利息的量
(二)利息和企业利润
1、资本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2、利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 ①含义;②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③影响利息率的因素:A、平均利润;B、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P178;C、传统习惯和法律。第二节
信用制度和银行
一、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一)银行和银行资本:自有资本+借入资本(存款)
表现形态:现金、有价证券(国库券、公债、票据、股票、债券)
(二)银行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 银行利润=贷息-存息-经营银行业务费用
银行利润的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
银行资本获取平均利润:自有资本——〉平均利润;借入资本——〉利息 第三节
资本主义信用
一、资本主义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1、信用。商业,商品买卖——延期付款——商业信用——实物
货币资本的借贷活动——银行信用——货币
2、商业信用:发生在职能资本家之间,采取赊销方式。
局限性:①资本数量的限制(规模、期限的约束)②商品价值流动方向的限制。
3、银行信用 ①含义:P180 ②银行信用的优点:A、扩大信用范围、规模;B、借贷期限延长;C、更灵活的借贷方式(信用)。
4、资本主义信用的作用
①积极作用:A、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B、促进资本积聚和集中(闲资、游资—存款—大的巨额资本,促进大资本兼并小资本,加速股份公司出现);C、节省流通费用(采用非现金的结算方式——资本周转速度加快。);D、信用工具
②消极作用:A、虚假繁荣;B、货币信用危机;C、投机行为;D、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第四节
股份资本和股息
一、股份资本的形式
1、股份资本
发行股份
小资本集中或大资本
2、股份公司:①建立在银行信用之上(发行股票,承销股票——证券公司);②股份公司;
3、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4、股票和股息
①股票(书面凭证)P189 ②特点:不可偿还性;风险性;流通性(可以抵押、转让)。
③股息:含义P190;本质:工人创造的一部分m;特征:无价值,有价格,买卖的是资本的收益权。
股票价格:A、股息收入的资本化;B、影响因素(股息、利息率、经济周期)
二、有价证券和虚拟资本
1、有价证券:
2、资本的双重性:现实资本、虚拟资本
3、现实资本和虚拟资本
性质:现实资本——职能资本(创造和实现剩余价值);虚拟资本——财产资本 所有权资本 量:a、虚拟资本>现实资本
第八章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地租
2、资本主义地租:土地所有者——地租;农业资本家——平均利润;农业雇佣工人——创造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地租)。体现的阶级关系不同。
3、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剩余价值分割部分,相当于平均利润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
(一)级差地租
1、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①定义:根据土地的不同缴纳的地租P205-205。租种较好土地所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与土地等级相联系。②形成的条件。土地的自然条件的差别:A、土地肥沃程度;B、地理位置;C、追加资本。③产生的原因: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土地是有限的,等级确定了+个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
2、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争夺。
(二)绝对地租
1、绝对地租
2、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
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3、源泉: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4、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绝对地租的来源问题 ①消失论(工资、利润扣除论);②市场价格高于价值;③垄断价格;④国家补贴。
三、土地的价格(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 生产社会化和国内垄断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1、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
自由竞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①自由竞争必然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③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④经济危机的爆发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垄断形成的经济条件和必然性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垄断:(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垄断的必然性:A、生产的高度集中会阻碍竞争;B、避免供求矛盾引起的利润缩减;C、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一)银行作用:充当信用中介——自由竞争;垄断——由于服务于工商企业——>控制和监督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 金融资本:垄断银行资本+工业资本
形成途径:A、资本相互渗透(贷款、股票、投资、银行、投资创办);B、人事结合。
三、垄断组织的形式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含义:P268
2、垄断价格:垄断高价——销售时规定价格;垄断低价——购买时规定价格
3、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未违背价值规律:①以价值为基础;②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不变;③来源:剩余价值(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其他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五、垄断和竞争
1、垄断并未消灭竞争P239:①商品经济;②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③不可能出现“纯粹性”垄断。
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A、垄断组织(企业)之间的竞争;B、垄断组织(企业)内部的竞争;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的竞争;D、中小企业的自由竞争——小部分、局布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P239-240:
自由竞争
垄断竞争 主体
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少数垄断企业
目的获取超额利润、平均利润
垄断利润、垄断高额利润 手段
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政治手段+暴力
竞争形式
价格竞争
非价格竞争(品牌、服务广告)范围
国内
扩到国际
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
有限
激烈持久、破坏力大
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的过程
②经历了三个阶段:A、一战前后为形成期(应付战争);B、二战后为稳定的发展期(对付经济危机);C、50年代到现在广大地、高效发展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基本形式:①一体化;②内部结合(合资);③外部结合(进行干预、调节)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双重性)第二节 资本国家化和经济全球化
一、资本的国际化和世界市场
(一)资本国家化和资本输出
①资本国际化:资本运动由国内到国外(动因——追求剩余价值)条件:交通、通讯的发展
②三种形式:商业、产业、借贷的国际化
2、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必然性:国内无利可图、国际竞争;可能性:科技进步、生产进一步社会化,涉外银行的发展。)
3、资本输出的后果:A、截取高额利润;B、经济剥削的工具.输入国:冲击了自然经济,代入科技技术和经验,解决就业,不利于经济独立; 输出国:获得巨额利润,缓和国内矛盾有利于进一步扩张。
总之,引起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造成经济、技术停滞不前。二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①资本输出规模扩大;②私人对外投资比重增大;③对外投资部门发生变化;④流向发生变化。
(二)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国际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2、二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跨国公司出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三)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1、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
2、国际市场和世界市场价格
(四)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2、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趋势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社会主义部分 导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①社会主义名词的来源及含义
强调生产资料共有,分配领域要按劳分配,生产力要巨大发展,最终实行按需分配。②空想社会主义的含义及代表人物的思想:1516年 莫尔 《乌托邦》
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主要内容:1948年,马、恩《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基本的制度特征:P3-4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对私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曲折性、多样性
1、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主义苏联兴亡的历史教训:①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②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缘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是具体模式的失败(苏联模式:a、所有制;b、计划经济体制;c、经济增长模式;政治原因)。③多样性(私有化——证券——激进式(休克疗法));中国——渐进式改革——价格改革,双轨制。
四、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过程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产品的归属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马恩的基本设想;
2、列宁、斯大林的认识和总结;
3、我国的认识过程。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理论发展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遵循基本原理; 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一系列的过渡阶段。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理论创新
三、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意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质的规定及其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提出:经典作家 列宁 ②定义:P27;
③质的规定性:A、社会性质;B、发展程度。P27-28
2、客观依据:①生产力是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较稳定,生产力较活跃,具有阶级性。);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特征P28;③决定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因素:A、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B、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所决定。C、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不平衡性,差异性,多层次性。D、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决定。
3、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大力发展生产力。理由:①要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要满足人们不断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思路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关系(基本经济制度)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范畴
1、归属论;
2、基础论:斯大林;
3、总和轮:于光远(所有——决定作用、占有、使用、支配);
4、回权论:产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
二、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所有制结构
2、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的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经济制度)。
3、这种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国情决定P35:生产力多层次,不平衡;有利于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4、如何认识现阶段的经济制度: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A、公有资产占绝对地位,(数量:内涵扩大——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份;从全国全行业分析。);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掌握国民经济主要命脉(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支柱产业、公共产品)。
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A、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B、由历史发展的原因和现实需求决定。„„
③二者的关系:统一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中,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
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及其实现形式。P36
1、公有制的内涵: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所有制)
2、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①认识:量的伏势、质的提高,控制各种经济命脉。
②理由:公有制是经济基础,生产力客观发展要求,是其它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服务(坚持按劳分配)
3、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①国家(全民)所有制。含义:实质上是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全民是一个整体概念。
②集体所有制。含义:生产社会化程度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A、城镇集体经济;B、农村集体经济;C、村级经济。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①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含义:企业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②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③共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原因:A、生产力参差不齐;B、资本的组织形式;C、利益驱动;D、随着Pm直接占有范围的不同而不同。④公有制实现形式
经营方式:A、国有国营(集体经营);B、承包经营;C、租赁经营。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A、所有者和劳动者联为一体;B、小规模的生产经营;C、小本、灵活、适用性强。
2、私营经济
3、外资经济——国家资本主义
4、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A、国民经济中新增经济增长点;B、劳动产品劳务;C、社会资本、国家财政收入;D、就业;E、公有制经济。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客观必然性:A、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B、由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决定;C、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决定。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原则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按劳动者提供给社会的劳动和劳动质量来分配——〉正确认识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劳动作为唯一尺度)——出现原因:A、生产力发展水平;B、公有制;C、劳动者的特点。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A、主体——企业和社会——〉所以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B、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作为尺度;C、他们不是采用劳动券,而必须按照„„;D、按劳分配是分配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
劳动——劳动券——个人消费品
劳动——货币(工资)——个人消费品
二、确立按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按生产要素分配。
原因:多元化的经济制度。
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 ①按经营效益分配:经营性劳动收入、创新收入、风险收入、机会收入。
②按资分配:A、个人存款收入;B、股息、债息、红利;C、租金;D、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资产收入。③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④按技术、信息、知识产权、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结合点:劳动属于生产要素中的一种)①共同标准:不同生产要素贡献的不同
②劳动是特殊的生产要素,地位较重要,应以按劳分配为主。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分配制度
1、认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元分配制度。
2、个人收入的主要形式:劳动收入、劳动力的价值收入、经营风险收入——即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剥削收入、非剥削收入)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
一、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内涵
1、市场范畴
狭义:有形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
从经济活动的空间上来讲的广义:有形+无形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劳务市场+职业经理评价的市场)
从市场主体角度来看: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从经济运行角度来看: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来调节手段。
2、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商品经济 ①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
②资源配制。定义:P52;最优合理——宏观:全社会、每一种;微观:每一个行业、企业。③经济机制: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动力机制——〉“DIM”分析法 ④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共同:基础+价值规律
区别:A、对应概念不同——商品经济包含在经济形态中,对应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B、生产力;C、层次不同;D、范围。
二、资源配置、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
1、资源配置的含义: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矿场)和社会资源(劳动力、制度、科技、信息、资本)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来分配资源。
2、配置资源的方式(指社会组织形式)
自然配置
市场配置
计划配置
基本经济条件
①以生产者家庭(或部落)为基本生产单位;②交换很少。
①资源归产权明显的自然人和法人;②经济主体独立自主受法律保护。
①资源归国家所有;②企业、个人归属国家。
决策机制
①决策权掌握在家长、酋长、庄园主手里;②依赖传统习惯、强制力
①决策权掌握在经济主体手里;②自主决策、分散决策。
①决策权集中在政府手里;②依靠强制力,所有制、所掌握的信息。
信息机制
封闭、缺乏
①价格信号透明、公开;②横向传递、无限传递、收集成本低。
①计划指标;②纵向、组织成本大。
动力机制
生存需要
物质、货币
精神激励、行政动员、道义劝说
三、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体制)的比较
(一)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
1、优点P56-58:①以市场价格为调节器,使经济自动协调发展;②自动调节资源配置的流向和流量,使产需衔接;③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④优胜劣汰,刺激经济效率的提高。
2、缺点:
①事后调节造成资源浪费 竞争
②市场竞争,导致分配不公
③过度竞争,最终导致垄断
市场失灵:①短期行为出现,生产盲目,产品滞销;②无法解决公共物品的分配;③对“外部不经济”现象无能为力;④引起竞争,竞争又引起垄断从而阻碍竞争,效率损失;⑤收入不公平,引起社会矛盾。
外部不经济:①对宏观经济平衡的无力;②不能抑制经济泡沫的形成及阻止“泡沫”的破灭。
(二)计划配置的优缺点
1、计划:指令性计划(直接);指导性计划(间接)。
2、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的优点:①能够保证生产按比例发展,避免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②能够迅速动员全社会的人、财、物力;③能够保证社会分配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3、确保计划配置资源有效性的隐含前提:①完全信息,假定;②单一利益主体假定。
4、缺点:①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有效性:信息不足、信息失真;②政府决策过程中的管理成本高:“集体行为”、信息复杂性;③计划价格导致资源浪费——不反映价值、不反映分供求;④社会分配的严重平均主义。
三、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耦合:混合经济
1、基本特征(3个结合):①资源:民间所有+国家所有;②市场+计划;③自由竞争+国家干预。
2、结合的原则:市场——微观;计划(国家政府)——宏观
3、“DIM”分析 D——有管理的分散决策;I——价格,辅:政策信息;M——物质和货币:指导性计划;
四、认识一些基本关系
(一)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机制的关系:①决策机制;②信息机制;③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含义:体现一个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具有根本的质的规定性。
2、经济体制:含义:P66 资源配置的手段、经济运行机制;国民经济组织管理体制——集权型:前苏联为代表——激进式;分权型:中国——双轨制:计划市场。
3、二者的关系。区别:经济制度——本质;经济体制——表现形式。联系:①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前提和基础;②一定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按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决定的经济体制实现经济运行和发展的。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及其基本框架
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
(一)深层原因:中国社会历史的特殊道路和特殊矛盾
1、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①理论——〉现象;②国际环境;③发展战略;④文化传统,路径依赖。
2、中国计划经济实践过程中的特殊矛盾:
①政府权力的高度集中VS政企关系危机(企业成了政府附属物):A、政府同企业搞好关系;B、企业办社会;C、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的扭曲行为。
②社会资源的行政化配置VS宏观经济失衡。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政府职能混乱——经济混乱。
③组织结构的条块分割VS社会化大生产 ④平均主义的分配倾向VS经济效率的损失 ⑤“一大二公”所有制VS生产力状况
(二)间接原因:实现的社会主义经济首先是一种商品经济。①商品经济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依然存在。(基本条件:社会分工——社会化大生产;产权——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②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国有经济内部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活动是独立的。
(三)直接原因:计划与市场结合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体制。
(四)外部原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接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1、内涵: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的社会主义体制P76;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红管为辅。
2、市场经济的共性: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运行的开放性和有序性,市场体系的完备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制度,在宏观上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二者的长处。
4、主要特征:①所有制结构;②分配制度;③混合经济。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出贡献(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现代经济的一般框架 “四个基本要素”,市场体系,法人主体——〉规范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国内、国外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和特征。
三个体系、两种制度:①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微观基础;②市场体系;③分配制度;④宏观调控;⑤社会保障体系。
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国际比较
美国(垄断)
德国(市场)法国(计划)
日本(政府)
1、美国的垄断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与市场”柔性结合的市场经济(宏观较弱)
2、德国的社会经济模式:“自由加秩序”。
3、法国的计划主导型模式。
4、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概述
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与构成
(一)、含义及其构成
1、含义。狭义:微观经济主体(即企业、农民、居民个人);广义:微观经济主体+这些主体的基本特征。
2、构成:
企业——生产商品,提供服务,购买生产要素;
农民(家庭)——小生产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剩余劳动的提供者。居民个人——生产力的拥有者,劳动力的提供者,商品服务的购买者。政府——公共产品、公共劳务的提供者,政府采购。
(二)基本特征:判断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依据
1、平等性;
2、自主性;
3、逐利性;
4、自发性
二、市场微观经济基础形成的前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1、产权:法律规定的一组权利。
2、财产所有权:所有权和产权
财物:所有物质的东西,代表一种财富。财产:当财物被某人所有,则成为某人的财产。A、狭义的财产所有权和产权的关系
联系:a、狭义的所有权是产权的一部分;b、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和核心;c、产权是所有权的派生。
区别:a、所有权属于所有制的范畴;b、产权属于财产运营的范畴。
3、产权的基本特征:①排他性——主体只有一个;②有界性——界限;③可分界性——分给不同的主体,利益随之分配;④可交易性。
4、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微观经济基础形成的条件
产权界定:P100——产权主体的界定,产权范围的界定。
原因:①产权主体的界定是市场交换的前提;②产权范围的界定为经济主体产生了激励、约束作用;③产权的界定是微观经济基础自主性和平等性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一、国有企业以及社会主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和企业格局多样化
(一)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1、集合生产要素,利润动机,风险,商品服务,经济单位
2、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形式
自然人企业:个人业主制企业(个体企业、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①企业投资行为:怎么购买生产要素,怎么选择融资市场;
②企业生产行为:最优化的生产规模,既定总成本、总投资的最优化产量。③创新行为问题:成本优势,市场优势。
(二)国有企业以及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1、国有企业的性质——不是自由契约的产物
2、国有企业的特点:①被赋予社会政策目标——缺点:市场竞争力差;②特殊的融资渠道——财政拨款、贷款、向国外发放公债;③较高的信誉——缺点:破产倒闭困难。
3、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取向的改革
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企业制度——一种财产制度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微观经济体制(一种经济体制应该有一个与之适应的企业制度);B、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C、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四个方面16个字):a、产权明晰——明确的出资人、企业法人的财产权明晰;b、债权明确——出资人、经营者、劳动者。D、政企分开。出资者——〉股东——用手投票、用脚投票。
E、管理科学:分权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经营决策机构;经理人——经营决策执行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②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和分类改组
A、保留国有和国家控股的企业——安全、自然垄断(煤炭、矿山、石油)、公共产品; B、竞争性领域的国企区别对待:a、实力、竞争——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股、控股;b、竞争力弱,经营困难——联合、兼并、出售;c、长期亏损,扭转无望和资源耗竭。C、“抓大放小”方针:(a)“抓大”建立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b)“放小”:a开放搞活——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产结构;b、形式——出售、兼并联合、股份制和租赁;c、“扶小”——发展潜力。
③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国资委:全职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经济行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个人经济行为
1、个人消费行为;
2、个人储蓄行为;
3、就业的行为。——受自身资源的限制。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农户
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几经变迁(我国)
事实上和理论上的依据:
1、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理论依据);
2、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第四章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 第一节 市场运行机制
一、市场经济运行流程
投入要素
提供商品、服务
个人(家庭)
企业
个人(家庭)
购买要素
购买商品、服务
支出生产成本
消费支出
企业
个人(家庭)
企业
获取要素收益
获取销售收入
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弥补市场失灵,宏观调控 政府
个人、企业
代表组成政府
财政支出、财政转移、政府采购
政府
个人、企业
二、市场运行机制(市场机制)
(一)市场机制及其构成要素
机制:机器构造和运动原理。
经济机制:一定的经济机体内部各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功能。
市场机制:在市场运行中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制约的作用和方式(价值规律的具体实现形式)。
价格机制:价格作为杠杆调节资源的配置。
供求机制:供求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引起生产要素重新组合。
竞争机制:市场运行的动力机制,引起生产的流向变化,优胜劣汰来调节市场的运行。
风险机制:企业所面临的不同后果,通过具体的决策,改进生产进经营。
1、市场的基本要素:价格、供求、竞争、风险互相作用。
2、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机制,价格变动——生产规模变动——供求变化——价格变化。
3、中国价格体制的改革。
行政统一定价(早期计划经济时期,价格体系不合理)——〉“双轨制”(指令价格、指导价格、市场价格)——〉市场自发形成(商品、劳动力价格,金融市场还未完全做到)
(二)市场机制作用的具体形式
1、供求体制:A、商品、资金、技术;B、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必需通过交换解决;C、需求,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供给:信息、能力受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相关产品价格、预期的影响;D、内容,供求决定价格机制,价格影响供求机制。
2、竞争机制P136:
(1)
竞争与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的联系、作用(概念);
(2)
内容:A、竞争作用于市场价值的形式(个别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化,市场价值的确定。)市场类型:供过于求——生产者之间竞争——买方市场;供不应求——消费者之间的竞争(抢购)——卖方市场;供求均衡——生产者、消费者。
B、竞争作用于市场价格的运行。
3、风险机制。W—G—惊险的跳跃;风险来源——不确定性、竞争。
(三)市场机制的特征
1、作用的自发性;
2、作用的连续性;
3、作用的回归性。
(四)供求理论
1、需求定律(有支配能力的需求):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运动的关系。
2、供给定理:价格与供给之间是呈正向变动关系。
三、市场运行的两种组织形式:市场和企业
1、交易费用理论
(1)交易:人们的经济活动分为两类:生产、交易,除生产以外的一切经济活动。(2)交易费用:概念P131 类型:①偶然因素,发生损失的费用;②鉴定、履行、监督合同产生的费用。
2、决定交易费用的因素:
(1)取决于交易的因素(市场,信息量)市场不确定性,信息成本;(2)人的因素:人的有限理性、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知识。
3、均衡价格问题。成交量影响成交价格。纳什均衡:针对对方策略的最佳选择。
四、怎样降低交易成本(手段、途径)
①制度的功能(合同制度(收银条等交易的契约))核心:产权制度(界定产权)建立(法人产权,法律所有权)第二节 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及其构成
1、市场体系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由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①从客体结构分:商品市场(Pm市场、Km市场,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服务市场、资金市场、A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技术市场、知识产权市场)②从主体结构:生产者、消费者、(交换)中介者、市场调节者。③从空间结构:地区市场(区域)、全国市场、国际市场。④按时间划分:现金市场、期货市场、信用市场。
市场体系的特征:①完备性,市场体系——宏观体系、微观体系;②统一性:结构完整、多层合理、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内外市场统一;③开放性:对内对外开放,有效、合理配置资源;④竞争性:要求公平、公正的竞争、基本前提;⑤规范性(有序性):遵守法律、法规。市场规则P150:
市场进出规则:主体、商品“三无”质量; 市场交易规则:欺诈、走私、债务; 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仲裁规则。
2、市场体系的分类
(1)按市场客体结构划分 客体(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一般的商品市场(有形市场);生产要素——无形的市场。(2)市场主体结构划分
主体:居民、农民、国家:生产者、消费者、交易中介者、调节者。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营、国外(所有者)(3)
按空间结构划分:地区、全国、边界。
(4)
按时间结构划分:现货、期货(商品标准性合同:套期保值、投机获利)、贷款(兼现货与期货特征)。
二、我国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的健全
缺陷:
1、完整性、滞后性、封闭性、垄断性
2、商业信用欠缺。
(1)
商业信用问题
不讲商业道德,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交易链条中断,影响经济运行(赊销)(逃债、假冒伪劣商品)解决:查办、教育。(2)行政垄断问题
指令性计划造成——〉地方保护主义(长期的历史渊源); 改革——〉深化政府部门职能——〉强调外部,开放经济; 建立健全法规,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第三节 市场结构和市场规则
一、市场结构
(一)市场结构的类型
1、完全竞争市场——充分参与者、参与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无差别;
2、垄断市场(边际收益至少等于边际成本,即利润为零)
3、垄断、竞争市场
4、寡头市场
(二)我国目前的市场体系
1、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效率低,成本高
2、行政性垄断企业
第五章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第一节 国民收入分配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1、国民收入的两种含义
物质产品核算体系(东方核算体系):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的社会总产品的净产品的价值。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西方核算体系)广义: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狭义:扣除资本折旧、间接税。
2、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GNP)①含义:
②两种“总值”的关系
区别:统计原则,核算角度;联系:A、GNP=GDP-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GDP+国外净要素收入;B、封闭经济体系GDP=GNP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两种体系区别:①二者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②指标的内容不同。
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两种核算体系的理解
初次
再
MPS
物质生产部门
非物质生产部门
初次
政府调节
SNA
物质与非物质
再分配
第一阶段:初次分配,以企业为中心,效率原则,微观层次,也称功能分配,要素收入分配; 第二阶段:再分配,以政府为中心,公平原则,宏观层次,也称规模分配。
2、政府进行再分配的原因
①控制收入差距拉大的需要;②社会管理者的需要;③宏观经济调控者的需要;④经济产品协调着的需要;⑤社会保证基金、后备基金。
3、政府进行再分配的手段
①税收;②财政转移支付——通会社会保障的措施;③其他政治经济政策:A、价格鉴别;B、希望工程:贫困儿童受教育机会;C、再就业工程。④最终收入:政府财政收入,企业基金、个人收入。
第三次分配: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收入以道德捐赠给社会。
四、按西方体系怎么认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要素收入(五大要素: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土地资源的租金收入、技术专利收入、管理者报酬、人力资本报酬)。
再分配:①理由;②手段:A、财政征税;B、财政转移支付;C、价格杠杆;D、银行信贷 形成三种原始收入:国家(政府)、企业、个人(收入)
四、功能收入分配与规模收入分配
要素收入分配
个人收入(个人、家庭之间收入差距、程度)第二节 收入差距
一、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1、经济学中的效率:经济效率,对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经济增长
2、公平:社会公平——收入平等、机会平等。
3、公平的效率关系:①公平和效率 替代关系 福利国家(瑞典、英国、德国)②一致性:效率促公平、公平促效率。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原则 不同分配领域:微观——效率;宏观——公平分配环节:初次——效率;再分配——公平
分配机制:市场机制分配——效率;政府分配机制——公平
三、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变量标准
1、生产要素数量、种类的不同;
2、分配规则不公平、机会的不均等。标准: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四、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倒U假说”
五、改革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 “两个内部”——城市之间、农村内部;“两个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第三节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一、关于效率与公平投入——〉产出
公平:利益与权力的合理化分配。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西方经济学对效率与公平的三种观点。
三、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分配制度变革——〉生产积极性、差距、资源配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深化改革、创新规则 目标:共同富裕。第四节 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制度保障制度:制度、法律、规章、措施的总称叫做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特点:强制性、普通性、互济性。
②社会福利:财政补贴、集体福利、环境保护、医疗福利 ③社会救济:自然灾害救济、孤寡病残救济、④社会优抚;⑤优抚措施的发展。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和意义
(一)功能:
1、保障功能,稳定功能;
2、调节经济功能;
3、劳动再生产;
4、收入分配功能
(二)意义:
1、社会稳定;
2、增进社会公平;
3、促进经济发展;
4、协调发展。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
1、保障对象社会化;
2、保障水平合理化;
3、保障规模多样化;
4、资金来源多元化(政府拨、企业基金、个人缴纳、社保基金的运营收入、商业保险业);
5、管理法制化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衍变
我国目前当前面临的问题:①覆盖面狭窄;②保障主体错位;③待遇——平均主义和差别对待并存;④筹资单调、管理不科学。
四、改革的思路 适度水平(低保障,覆盖广)
发展的序列:生活救济、医疗保障——〉生育
层次:国有企业者——〉自由职业者——〉乡镇企业者——〉法律依托。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消费 第一节 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
一、欲望、需要、需求与消费(层层推进的关系)
欲望多样性:也是一种社会产物(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关系来联系),也是一种原动力。
需要更具有社会性,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制度相联系所提出的要求。需求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具有现实性,有效的需求通过市场来满足。
消费:人们为了生存发展一种合乎目的经济行为(满足生存发展)生产消费:生产过程中消耗生产资料,或劳动。个人消费(主要考察对象)
二、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
2、生产结构的变化决定消费结构的变化。
3、分配状况、水平、方式影响消费。消费体现了分配状况——〉改革分配制度
4、交换制约消费。交换流通就是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消费。
三、居民消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第二节 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的关系
一、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的异同 都是要求,具有社会性。
需要只是欲望,需求更具有现实性,把想要的东西转化为现实。
2、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
3、消费需求关系到经济健康有序的增长 ①供需协调的意义。
②消费需求直接成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问题。
二、我国在经济运行中的消费需求状况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之前:短缺经济变化——〉两大部类比例不平衡;之后:五个阶段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第三节 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
一、消费水平:按人均计算的消费资料和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二、合理的消费水平
三、消费结构:各类消费资料的比例问题。
消费方式:
1、社会公共方式;
2、个人方式——家庭方式、社会化方式。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1)
发展对外关系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当前历史背景)
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国家化、产品使用国际化、商品劳务贸易国际化、资本流动国际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A、一国资源的有限性;B、各国科技、管理水平差距已经显现;C、国际分工出现(追求国际分工比较利益的需要)(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和平崛起的需要)①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两大部类之间,两大部类内部要协调发展)。②提高经济效益(从粗放性到有效性)。③加速现代化建设
④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需要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1)对外贸易,增加出口;(2)引进先进技术、遵循原则;(3)利用外资的问题;(4)劳务合作。
3、怎样来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
全方位的开放
加入WTO——有利于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
机遇与挑战共存
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问题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异同
2、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①经济发展的速度——解决就业问题;②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
3、经济质量:①经济效益;②社会效益;③环境效益。
4、经济发展的波动和周期问题(持续稳定的增长,避免大起大落的问题)
5、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人口、科学技术;(2)非经济因素:制度因素、法制、劳动力、经济体制。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较长的时间看与社会、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绿色GDP)意义:缓解人口问题、合理理解资源、社会全面进步
1、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第八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一、宏观和宏观经济学
宏观指总量关系,专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政府怎么来调节总量关系的经济学叫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企业内部、资源优化组合、提供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1、定义:一国一定时期内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2、社会总供给来源于总产出
3、影响因素:A、社会总需求;B、物价水平;C、一定时期的资源供给量;D、资源利用效率;E、政府及其政策。
三、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1、定义:一国一定时期 最终产品和劳务需求、购买能力。
2、构成: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国外需求 政府拉动整个经济的“三驾马车”。
四、社会总供给的关系
1、总供求平衡 总量平衡——〉价值
结构平衡——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
2、总供求不平衡 总供给>总需求:过剩经济、有效需求不足。
98-2002年特点:①失业;②通货紧缩;③经济停滞。
总需求>总供给:短缺经济(供给不足)。特点:①就业;②投资、消费需求;③通货膨胀。
四、就业水平、物价水平
1、就业与失业
劳动年龄人口:生理年龄。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
充分就业:保持失业率在4%-5% 失业:有劳动能力的,原就业的,找不到工作的。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
2、失业原因,失业类型
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劳动力的需求(根本原因)。摩擦性失业:职位的空缺,失业人口并存的现象。结构性失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不适应该工作。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性波动。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社会总供求失衡是其根本原因)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普遍上涨(货币贬值)——〉需求变化成本上升,结构性膨胀——〉货币作用扭曲。
通货紧缩——〉物价的下跌(总需求不足,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第三节 政府与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不等于政府行为干预。
微观管制:内部、外部、局部、中央政府。
二、宏观调控目标、基本目标:总供求平衡。具体目标:
1、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增加就业 ①内涵
②表准:失业率≠0 ③充分就业和宏观经济总供求平衡相一致。
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政府有管制经济的职能;
2、管理国有资产(确立产权主体);
3、调节收入分配;
4、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5、市场失灵需要宏观调控。
四、宏观调控方式、手段和政策
手段——指导性计划手段、经济手段(价格、汇率、利率、税收)、法律手段(完善司法制度)、行政手段
政策——财政政策(预算、税收、投资)、货币(利率、公开市场业)、产业政策(调整结构)、收入分配、转移支付。
第四篇:高三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作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②商品的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商品的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因而也不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3)运用商品两个基本属性说明有关现实问题
一、名牌战略(或为什么重视产品质量?)①企业:长期稳定的市场、良好的质量、优质的服务→信誉和形象(无形资本)→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高质量的商品更容易实现价值,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巨大的经济效益,重大的社会影响。②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新形势,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③消费者:高质量的商品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知识链接: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结合“劣质奶粉”事件等)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假冒伪劣商品割裂了二者的联系;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经营者的信誉与形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属于不公平竞争,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产品的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家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自发性表现。应加强法制性;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市场交易的原则的;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应有的职业道德的。也是属于不当竞争;国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行使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与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产品越来越便宜
(3)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创造商品的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盈利→“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4)正确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量、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无论哪个劳动生产率,其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就越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这就会引起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因为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不管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在引起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变化的同时,也带来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反向变化,但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个别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总量变化,则会使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发生相应变化,故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成正比关系。
3.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2)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职能。(原因:货币是商品,有价值;执行的货币:观念的货币)②流通手段职能。(执行的货币: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4.纸币: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能在商品交换中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等货币的某些职能。
5.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销售的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规律)
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①含义: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②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A、纸币发行量超过待售商品总量的增长;B、待售商品总量和货币发行量都没有增加,但人们惧怕物价上涨,把货币尽快出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③通货膨胀的危害: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使价格信息失真,破坏社会正常经济秩序,造成经济混乱和效益低下,危害社会稳定。④控制通货膨胀的方法:首先要控制纸币发行量,使之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数
量增加,价值减小,价格降低。
(2)通货紧缩
①含义: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②原因: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迷,消费不振,固定资产投资放慢,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③影响:商品价格下降,产品积压,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居民“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下岗职工增加,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④措施: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7.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存在于每一场合,而是从整体上说的,要从商品交换的本质上来理解。
(3)价格和供求关系相互制约。
附:价格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价值(决定作用、基础)、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国家宏观调控、商品经营者的策略和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等等。
(4)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5)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交换。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改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③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作用概括讲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8、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1)区别:①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纸币只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②货币是商品有价值,而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③货币具有五种职能,而纸币是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联系:①纸币是货币形态的演变,是国家强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9、价值、交换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价值不是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大小是由价值决定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由货币来表现,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价格,价值决定价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地说,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
可见,价格和交换价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是交换价值产生在物物交换时期,价格是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
10.价格与需求的关系
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关系(负相关)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但不同商品的需求两对价格的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教大。
②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增加对互为替代品的需求;会减少对互补商品的需求。
二、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和关键领域,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二、国有经济要增强自己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它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扩大。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①必要性: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②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③意义: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5.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①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②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具有重要作用。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8.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必然性:根本原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评价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标准:是否适合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具体原因:Ⅰ、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Ⅲ、“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9.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2)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3)按生产要素分配:凭借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①劳动: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收入。②资本:私营企业主取得税后利润;利息;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③土地:出租土地、房屋取得的收入。④技术、信息:科技、信息工作者提供技术和信息取得收入。⑤管理: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4)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分配。
10.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在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因而也就必然会存在多种非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等多种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了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
1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1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平等性:①含义: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平等。②决定:这种平等是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③表现:A、地位平等;B、等价交换(2)竞争性:①含义: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②原因: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③作用: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A、价值决定价格:竞争→压力→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胜劣汰; B、供求影响价格: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保证价格变化的灵敏性→使供求关系尽快得到调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④原则:公平竞争。⑤负面效应:盲目竞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竞争会导致垄断,从而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3)法制性:①含义: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②作用: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原则的依据和准则。③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4)开放性:①含义: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在一起。②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A、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泛发展的要求B、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C、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要求。
13.知识运用:如何认识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1)含义①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地方政府从本地利益出发,或者不让紧缺的原材料等产品流向外地,或者不让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参与竞争,或者对外的产品采取歧视措施,人为地分隔市场。②行业垄断(部门垄断):资源垄断性部门和市场集中度高的部门,限制竞争或搞垄断价格。(2)危害①否定了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等价交换原则②排除竞争,保护落后,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③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④违背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要求,割裂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阻碍资源优化配置(3)措施①宏观调控;②依法治国;③以德治国。
14.市场经济的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15.国家的宏观调控:(1)含义: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2)必要性: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存在固有弱点和缺陷①自发性:产生不正当经济行为;扩大收入差距,造成两极分化,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②盲目性: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分散的,各自独立,信息不全,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③滞后性:事后调节,有时间差,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3)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要求发挥市场的作用,但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市场的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4)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5)手段:
经济手段:①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
济活动的措施。②内容:A、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等);B、经济计划:十年规划、五年计划、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法律手段:①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②作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行政手段:①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用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②特点:直接、迅速③要求: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④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改革主要是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法律和经济手段。
结论①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③宏观调控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16.为什么说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③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的基本特征有: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各部门、各企业及劳动者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可以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第三,共产党有能力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三、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及其作用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表现)①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②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③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基本特征)。大中型企业一般都采取公司形式。
3.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1)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持有股票的人)以自己所持股份的数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它是由持有公司股票的成员组成;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是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或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4.股票和股票价格(1)企业:筹集资本的一种形式,不可退还的永久性证券。(2)股东:入股凭证,是取得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和分享公司的盈利。(3)居民:投资,是为了获得收入→股息或红利;(4)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5.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1)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的作用: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需要的法人和竞争主体,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2)股份制本身不具备制度属性,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6.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1)地位和作用:国民经济的支柱。(注意: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①控制国民经济命脉②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③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④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重大的政治问题)。
(2)目标和措施:①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抓大放小”,“有进有退”,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③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7.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的含义: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2)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①对企业来说,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②对国民来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对社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增加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①科技:依靠科学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单纯依靠增加投资,铺新摊子,扩大规模,增加人员、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也叫外延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在外部规模不扩大,人员、设备不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进机器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也叫内涵型增长方式)转变。②管理: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4)实行兼并和破产,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①企业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价值规律的作用)。②企业兼并和破产只是手段,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③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
8.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
(1)作用意义:①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开发企业的金钥匙。②有利于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维护公平、平等、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④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表现: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名牌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谁的产品好,谁的质量高,谁的牌子过得硬,谁就有竞争力,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名牌产品质量优,信誉高,竞争力强。名牌产品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发展需要名牌,民族振兴需要名牌,国民消费需要名牌,国际竞争更需要名牌,因此,企业产品开发要以创名牌为主导。
(3)措施:①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②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③自觉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④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9.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1)正当竞争:①含义:经营者在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的前提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技术进步为目的,用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②方法: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提高信誉。③意义:保护国家、集体和消费者利益,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2)不正当竞争:①含义:经营者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②方式:通过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的形式,采取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己的手段牟取高额的利润。③危害: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不能增加社会财富,给现有财富带来巨大浪费,是法律所禁止并要受到法律制
裁的。
10.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业务素质
11.我国国有企业:
一个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两对关系:①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②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三个地位:党组织—政治核心;厂长—中心;工人阶级—主人翁
四、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的划分:我国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的总称。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它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2)我国农业的现状
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较脆弱,我国农业发展速度仍相对滞后。表现:首先,我国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比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其次,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最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3)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措施(三农问题)
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新的提法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际上是将农业生产从原来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上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①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③增加农业投入。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⑧完善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4)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②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的发展。
③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④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安定。
⑤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
(5)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
①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
②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
③坚持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
④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⑤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⑥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力度。
3.工业的主导作用
(1)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2)如何发展我国的工业:
①大力振兴我国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信息产品制造等。
支柱产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栋梁,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厦。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而这些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恰恰又是比较薄弱的。只有极大地提高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才能缩短我国同工业发达国家的距离,早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①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
②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③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处理好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关系
④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⑥发展循环经济。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②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③有利于保证我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④有利于扩大就业,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⑤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⑥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分层: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业);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及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四层次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服务的部门。
(2)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必然性:第三产业的普遍兴起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的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3)我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意义:(农家乐)
①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5.优化产业结构
要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6.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这是劳动者依照劳动法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提高职业技能的意义:首先,从国家的角度讲,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其次,从劳动者个人角度讲,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劳动者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
提倡遵守道德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讲,其重要意义在于:遵守职业道德是每个劳动者基本的道德准则。其次,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讲,遵守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7.劳动合同制度
(1)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的原则(核心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平等自愿原则的延伸和结果);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2)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①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8.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原则和作用:
(1)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2)基本内容: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既要有利社会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4)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①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②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③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9.扩大就业
(1)重要性
①就业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
③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现状的严峻性
①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3)措施
①发展经济,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②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④发展中小型企业;⑤国家要采取“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⑥劳动者要提高自身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意义: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②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生产生产力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③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保证国民经
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措施。
1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科技缺乏自主创新,国际竞争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重要性: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④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具体措施
①国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等
②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
③个人: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关键是培养自己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这就需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12.从产业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做到“三个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1)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大力发展农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道路。
(3)调整工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有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
(5)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13.弄清几个综合经济指标
1、社会总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用货币来表示就是社会总产值。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3、GDP和GNP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能反映三大产业的水平和劳务成果,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便于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但GDP不能衡量社会成本;不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衡量效益、效率、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不衡量价值的判断,例如社会公正,例如幸福;不衡量分配等,因此,GDP要让位于绿色GDP。
4、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它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国民收入的积累包括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用于社会物质储备三个方面;国民收入的消费包括用于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两部分。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知识点答案
导论
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叫社会的物质生产力。
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社会关系,叫做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2 2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值得关注的经济问题,需要用经济学来解释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然而,经济学研究什么,或经济学本身是什么,是充满歧义的。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学是“财富之学”,着重研究一国财富的本质、原因及外在因素。其他常见的说法是:经济学研究如何改善社会;经济学研究人类如何安排其消费与生产活动;经济学研究人与人之间交易活动;经济学研究人类如何用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生产不同的产品,以供社会上不同的个体或团体目前或未来的消费,因而要研究资源配置的成本与收益,等等,这些说法虽然都从某一个侧面或某种层次揭示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基本上仅仅停留在现象形态,因而并没有从本质上揭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第一章
名词解释
自然分工:人们在劳动中按性别、年龄进行的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是人类分工的七点。在近代农业和手工业中,也存在自然分工,是与社会分工相对应的一对范畴。
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化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
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2 是封闭型经济 3 是保守型经济 4 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5 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3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实体所有。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分工。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4 商品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1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2 是开放型经济 3 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4 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总之,商品经济是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作用。第二章
名词解释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在同一种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时间,叫做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首先,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它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4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什么?
价值规律要求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要相等,即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一致。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交换价值与价值相背离的情况则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因为,交换价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在以货币为媒介商品交换条件下,商品交换价值表现为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市场中存在着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对比关系,即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的供给量不能满足需求量,即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涨到加之以上;反之,价格就会跌到价值以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是盲目进行的,因而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经常存在不平衡,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也就经常地不一致。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地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
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也就是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跌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一定时期的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
可见,价格的这种上下波动,既不是无限制地上涨,也不是无限制地下跌,他始终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上涨后又下跌,下跌后又上涨。这正表明,商品的价格归根到底要受价值的制约。所以,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使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成为现实。5 试论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自发地调节、配置社会资源。
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所谓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流通中的纸币供应不足、流通量下降而导致的单位纸币升值、物价持续下跌现象,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度量指标。价值形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其发展是由商品交换发展过程来决定的,与不同时期的商品交换相适应,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原始社会末期与那种简单或偶然的商品交换相适应,价值表现为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并成为经常现象于是简单价值形式就发展到扩大价值形式。
3随着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形式必须随着交换的发展而发展,最后,逐渐从无数商品中分离出来一种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通过它来变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这就过度到一般价值形式。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有了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贵金属金银成为
货币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达到最高阶段。3 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即价值尺度 2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流通手段 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即贮藏手段 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充当延期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手段,即支付手段 5 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即世界货币 第四章
名词解释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而绝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不变资本:表现在生产资料上的这部分资本。在工人劳动的作用下其实物形态被耗费掉或转换存在形态,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其价值只是一次或逐渐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只是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可变资本:表现在劳动力上的这部分资本,其实物形态是雇佣劳动者本身,其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由于被工人的活劳动所代替,凝结在产品中能创造新价值,不仅包括自身的价值,还包括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使价值增殖。⒍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是工人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是由于:
第一,劳动要能够当作商品来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已经独立存在。但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与资本家发生买卖关系时,其活劳动是不存在的,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买卖结束之后才进行的。而买卖结束之后,工人的劳动又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进行,已经不属于工人,工人无权出卖。如果工人想使自己的劳动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就必须把活劳动变成物化劳动,即变成劳动产品。但这时,作劳动力主体的不是工人,而是小商品生产者。
第二,商品的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又是怎样决定的呢?只好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来决定的,12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12小时的劳动。这显然是一种毫无内容的同义反复。第三,如果说工人的劳动是商品,又有价值,那么,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应该等于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如此一来,资本家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名词解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积累的结果,又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日趋尖锐化。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终确立起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⑴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并按着有利于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方式去运营; ⑵实行雇佣劳动制度,劳动者在不占有生产资料而有人身自由的条件下,在一定期间把劳动力使用权有偿转让给资本家及其经营者,获得相当于其劳动力价值的工资; ⑶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并在资本家阶级中奉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按资分配原则。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一,国有垄断资本,由资产阶级国家直接经营与掌握的资本。其形成途径有两个:一是国家利用财政手段投资建立国有制企业,主要分布于一些投资数量大、资本周转时间长、利润率比较低,但又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所不可缺少,而私人垄断资本没有能力并且不愿意投资的产业部门;二是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的国有化,即国家用高价收买或其他补偿办法,把一些私人垄断资本创办的企业收归国有。战后初期,英、法、意、奥等国,都对电力、煤炭、城市煤气、铁路运输、航空、邮政、电讯等公共生产服务部门及传统产业部门实行国有化。第二,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这种结合主要有三种途径:
⑴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与制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企业; ⑵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办新的企业;
⑶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企业。
在合资的股份公司中,以国有资本的股份为参照,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国家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
另一类是国家不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即以私人垄断资本为主体,而国家垄断资本参与调节的结合方式,主要是: ⑴在剩余价值生产方面的结合,包括国家通过向私人垄断资本出售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对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给予补贴,提供资助及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直接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还包括通过国家对科学研究、基础设施、教育及社会保险、保障,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及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⑵在剩余价值实现方面的结合。在国内,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组织大量定货,提供稳定市场;在国际上,国家通过国有垄断资本输出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开辟国际市场,促进其商品输出。⑶在剩余价值分配中的结合,即在剩余价值的分配中,私人企业通过上缴税收形式把剩余价值或额利润转到国家手中,国家再通过财政渠道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各种形式保证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如在国有企业与私人垄断资本的采购与供应关系中,通过低价售出、高价购入 的办法,把国有企业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大部分,甚至国家财产转化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的利润或形成新的私人垄断资本。
名词解释
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内容包括:第一,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劳动,才有权参与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第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是全部社会产品,只是社会总产品中的个人消费品;第三,社会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⒌为什么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所谓公有制,是指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生产资料面前都是平等的主人; 第二,公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第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社会产品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个人消费品要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
可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最根本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全体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 ⒎试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必然要求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生产决定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形式取决于生产的形式。按劳分配是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利益实现。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就有与其相适应的消费品分配方式。消费资料分配的形式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因而谁也不可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来不劳而获地取得收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也就是说,公有制决定了个人消费品只能按劳分配。而按劳分配是一种有利于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分配方式,是公有制的实现或落实。
第二,由于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以及劳动还没有成为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仍然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还仍然存在,从而各个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也还存在着很大差别。同时,人们还不能做到无条件地、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仍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只有承认劳动的这种差别,并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才能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使劳动者各尽所能地努力为社会作贡献,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无视劳动的这种差别和特点,对个人消费品一律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就势必会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第三,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恩格斯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按劳分配的实现首先将受到社会产品数量的制约。一般说来,可分配的社会产品数量越多、越丰富,就越能为按劳分配的实现提供较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可分配产品的数量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可分配的产品数量也就不同,因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也就不同。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可分配的消费品数量极少,只有实行平均分配,才能保证人们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从而保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产品大体平均的分配,是生产力极端低下,体现原始社会公有制的要求,符合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唯一可行的分配方式。而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产品极大丰富,则有可能实现按需分配的形式。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高度,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因此,它既不能实行象原始社会那样的平均分配,也不具备实行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的条件,而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总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⒏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目前,在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中,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是工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被定义为劳动者的货币收入。工资的外延奖金和津贴则作为劳动报酬的辅助形式。第七章
⒉我国为什么必须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和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是由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脱胎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践证明,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却不能不经过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阶段就进入比较成熟、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是因为,在生产力落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在社会主义自身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比较充分地建立起来以前,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可能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这就决定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才能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比较充分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发展得比较成熟,从而才能过渡到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在所有制结构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因此,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中占居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第二,只有以公有制为主体,才能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和劳动者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⒋如何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主要经济基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在我国存在着多种经济形式的条件下,它是保证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保证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及其他经济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的决定性条件。
第二,国有制经济拥有现代化的大工业、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它的巩固和发展,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最重要的来源,国家财政收入的60%是由国有企业提供的。
第四,它的生产经营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商业企业沟通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调节全国的商品流向,这对于满足人民的生活
需要起着重要作用。国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途径: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
第一,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 支配地位。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适当集中国有资产,重点加强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在此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可以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首先,国有经济必须从过于宽泛的一些竞争性行业和一般性行业中退出;其次,国有企业之间通过兼并、联合以至破产等形式,围绕优势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以实现规模生产,获得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再次,对小型国有企业放开搞活。这些措施都会提高国有资产整体素质,使国有资产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坚持国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第八章
计划调节: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有计划地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和自觉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叫计划机制。计划机制包括计划的制定、计划的实现形式和宏观计划调节等。计划根据社会资源按比例配置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便是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客观联系,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和自发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叫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便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实质就是价值规律调节。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⑴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式。不存在没有市场的商品经济,离开市场,商品经济无法运行。⑵区别:
但商品经济并不等同于市场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但直到封建社会末期才有市场经济萌芽。
第一,生产要素市场化。不仅产品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而且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
第二,市场调节要素资源配置。不仅有商品市场,通过市场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而且存在要素市场,通过市场调节要素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⒋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有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前两个要素或环节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后两个要素或环节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则为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体系的形成与运转,以及宏观调控系统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提供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安排。第九章 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表示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的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或者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最主要的需求弹性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三种。
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可以区分为完全价格和不完全价格两种。土地的完全价格是土地使用费的资本化,而土地的不完全价格则是地租的资本化,两者之差是土地资本。这里采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价格范畴,是狭义的和不完全的土地价格。⒉什么是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与变动规律? 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一,消费者的客观需要。需要是需求产生的基础,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要强度是不同的。一般生活必需品对任何消费者都是必要的,有些商品则只对某些消费者是需要的,不同的消费者对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需要。第二,购买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或可支配的资产和收入水平或数量。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支配的资产与收入数量决定了可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最大数量。这既适合个人也适合于整个市场。
第三,特定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无论是个人需求还是市场需求,都是在某种价格水平条件下实现的。商品价格不同,需求就不同,商品价格是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第四,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市场上可供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有很多,它们之间有的可能相互替代,例如不同款式的西装等,叫做替代品;有些商品可能相互补充,如汽车与汽油等,称为互补品。无论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相应的商品需求都有影响。一般地说,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其替代品的需求同方向变动,并使互补品的需求按反方向变动。
第五,收入分配的状况。收入分配的状况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集中程度。如果社会收入分配集中程度比较高,少数人在社会收入分配中占有较大比例,就可能将较多的社会收入用于购买奢侈品,同时,低收入阶层用于购买基本生活资料的社会收入就较少,从而基本生活资料的市场需求就会受到限制;相反,如果收入分配的集中程度较低,收入分配范围较大,低收入阶层得到较多的社会收入,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就会较大。因此,收入分配的状况会影响到这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总需求。
第六,预期。预期至少从两个方面影响市场需求。首先,消费者对特定品的价格预期明显地影响需求。例如,在消费者预期价格将上升时会迅速购买,增加当前的需求,预期价格将下降时会延迟购买减少当前的需求;在企业预期原料价格将上升时会增加当前的购买,预期原料价格将下降时会延迟购买减少需求。其次,对某种特定商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而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市场前景的评价对该商品的需求具有显著的影响。例如,如果消费者断定某耐用消费品将被新产品替代,势必延期购买,以等待购买新产品。
第七,广告宣传与消费示范。消费者只能对已经认识、信任和喜爱的商品产生需求。对于新产品和具有替代性的商品而言,广告宣传和消费示范对市场需求具有巨大的影响。第八,政治、法律、宗教和风俗习惯等非经济因素,对某些特殊商品和服务具有特殊的影响。如宗教信徒对宗教用品具有需要,不同的民族也有一些特殊需要,都会形成一些特殊的需求。而政治法律制度则会强制地改变某些消费习惯,从而改变需求结构,等等。
在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商品的价格。需求与价格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即在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愈高,其需求量愈低,反之亦然。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化,是由于两个基本原因。第一,收入效应。价格的变化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如商品价格降低,在货币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从而使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上升,既定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减小,从而使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第二,替代效应。具有替代关系的商品之间,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升降变动时,会出现替代效应。例如,在铁路运价不变时,公路运价下降,会使一些货物运输弃铁路而选公路,增加对公路运输的需求;而公路运价上升,就会使有些货物由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减少对公路运输的需求。
⒊什么是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规律? 单个企业的供给是市场供给的基础,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归根到底是影响单个企业供给的因素。由供给的界定可以推论出单个企业的供给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 第一,供给的愿望; 第二,供给的能力。
供给能力取决于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各种资源,包括具有一定质量的劳动力数量、可使用的土地数量、可投入的资本量和可用的技术等。无论是对一个企业来说,还是对一个社会来说,这些经济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经济条件下都是有限的,因此,供给量都是有限的。从供给愿望来说,主要不是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供给是否有利可图。因此,供给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状态是供给愿望的主要约束。具体地说,商品供给的主要决定或影响因素是:
第一,商品或劳务自身的价格。在一般情况下,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或既定,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越高,生产者供给商品越有利可图,其供给就越多。因此,商品供给与其自身价格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第二,相关商品的价格。无论是替代品的价格变动还是互补品的价格变动,都会影响商品的供给。例如,替代品价格下降,意味着特定商品自身价格的相对上升,从而使其商品的需求减少,进而使该商品价格回落,供给减少;互补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也会使其商品需求减少,抑制供给的增加。
第三,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增减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会改变供给的成本收益比较状态,从而影响供给的愿望。例如,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生产费用的增加必然使供给的效益下降,从而降低供给的愿望,导致供给的减少;相反,生产费用的减少,由于可以提高供给的效益水平从而增强供给的愿望使供给增加。
第四,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决定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决定在既定的投入条件下的供给能力。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使既定的投入实现更多的供给;反之,技术水平的下降,会使既定的投入所提供的供给减少。
第五,企业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因素。预期价格上升会刺激供给增加;反之,预期价格下降必然使商品供给减少。⒌试述市场竞争的功能。市场经济是普遍竞争的经济。竞争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乃至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完善都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市场竞争使各竞争主体的利益能比较充分地实现,维护和实现经济公平。第二,市场竞争能在整个社会经济范围内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优化资源的配置。第三,市场竞争能激励各经济主体改善微观经济行为,促进微观效率的提高。第十章
资本循环:企业资本在运动中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最后回到原来形态的过程叫企业资本的循环。
资本周转:企业资本的循环是不断进行的。企业资本循环的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过程,叫做资本的周转。
⒐加快资本周转有什么作用与意义?
企业的现实资本运动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要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企业资本分别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企业资本在运动中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最后回到原来形态的过程叫企业资本的循环。
企业资本的循环是不断进行的。企业资本循环的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过程,叫做资本的周
转。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合理运用资本,并采取有效措施加速资本的周转,以达到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第一,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时间越短,同一资本的利用率越高,同一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创造的新价值也越多,提供的剩余价值也越多而提高年利润率,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越高。第二,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节省预付资本总额,特别是有利于节省流动资本。合理利用资本,加快资本周转,是减少占有资本量的重要途径。假定企业利润目标和生产规模既定,其他条件不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所需预付资本总量越少,从而达到了节约资本的目的。如果把节省下来的资本投入生产,就可以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第三,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缩短资本回收期,并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本周转速度的提高。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回收期变短,并减少了资本的时间价值(资本未来值与现值的差额),因而降低了企业投资的风险。此外,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加快,还会使整个社会的资本周转速度相应加快,这有利于整个社会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并使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第十一章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当商品交换超出国家界限而发展为国际贸易时,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自己的价值,作为它的价值尺度的货币,也就成为世界范围的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即世界货币。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过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缴的一种税收。⒍试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置,跨越国家界限的经济活动日益增加,从而使各国经济在各个层面上相互渗透、融合和依存。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国际化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的结果。从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市场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起点,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衡量市场全球化的主要指标是国际贸易,市场全球化也叫贸易全球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来实现的。20世纪后半期以来,国际贸易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世界出口总额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1950年为6%,1973年上升到12%,1980年达到19%,此后20年比重再未有显著上升,到2002年仍然为19%。这表明,针对全球市场的生产在各国生产总量中已经达到较高比重;在20世纪最后20年,以国际贸易比重衡量,市场全球化的程度没有明显变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生产分工体系从一个国家内部为主转向全球范围,即全球性生产分工网络已经形成和发展。生产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迅速推进的,因此跨国投资是衡量生产全球化程度的主要指标。生产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加速度。以外资占东道国资本形成总额这个指标计算,1980年,在各国国内投资总额中,外资所占比重平均仅为2.3%;到1990年,这个比重上升到4.3%,此后10年又有较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已升到10.7%。随着跨国公司大量的海外投资,技术、知识、人员和管理模式等也随之大规模跨国转移,推动着更多领域的全球化进程。
金融全球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的流动所引起的,是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的相互连接和价格上相互联动的全球化。跨国投资是长期投资,金融市场交易主要是短期资本流动,其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际银行的贷款总额迅速增长。到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世界每天跨越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1.5万亿到2.0万亿美元,比10年前的1989年增加了10倍。这种
跨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已达到全世界每天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约29亿美元)的700倍,是全球股票市值总额的10%。借助于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实现成千上万亿美元的交易。其他间接资本(主要是债券和股票)的跨国流动规模也成倍放大,资本市场中比重最大的债券资本流动额在1987年底只有1万亿美元,到2002年已经增加到10.8万亿美元。
科技全球化是指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大规模地跨国界转移,科技发展的相关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科技能力中愈来愈多的部分跨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系统。一是科技系统成为全球性的系统。以个人计算机行业为例,从芯片设计和制造、操作系统、主机板这些主要部件和软件到电源、连接线、鼠标这些外部辅助设备等,技术和制造的分工都已经全球化。二是跨国转移的技术中含有更多的先进技术 ,这是技术升级速度加快导致新技术迅速寻求国际市场的必然结果。科技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标志,对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广泛展开,发展成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动和实现最佳配置的过程。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⒎我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拓展和加速,为我国加快发展和推进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也使我国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的重要机遇主要有:
第一,有利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运行一直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总趋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二十年中,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资源结构不平衡,人力资源特别充裕,而一些重要自然资源不能自给,如果不参与全球化,就不能在全球范围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就可能难以为继。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曾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与它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有关。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有必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进去,争取更好的利用外部资源和全球市场,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第二,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最近几年,外商在华投资项目中引进了较多先进技术,外商投资最密集的行业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通讯设备、办公用品、仪器仪表、制药、化工等行业,都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提升了中国的产业结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增长最快的产业,高新技术产品也是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引进外资密切相关,外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中和利税中所占比重超过2/3,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
第三,有利于提升我国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随着制造能力的扩大和成熟、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和配套产业群的出现,我国相当一部分产业开发核心技术的条件逐步出现,并且具备了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更大可能性。在这些领域中,我们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好近几年出现的科技全球化的趋势。要从跨国公司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引进、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技术水平,以便在全球技术与制造分工格局中获得更多利益。
在抓住机遇的同时,我们要做好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准备。
首先,要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合理完善的方向发展。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许多不合理的方面,一些发达国家按照自己的意愿推动全球化进程和方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相同的利益和发展愿望,我们不仅应当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快自身发展,还应当更积极地发挥作用,参与全球化规则 的修改和制定,对全球化的方向和进程施加影响,使未来全球化的格局更加合理、公正。
其次,要防止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第一,全球经济波动有可能传导到国内,引起国内经济不稳定。我国的出口、进口和外资流入受外部因素影响,使间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较明显的波动。如果对出口和外资流入同时产生影响,并且国内经济本身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时,国际环境变化有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较大冲击。
第二,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考虑国内外政策的相互影响,需要增加权衡的因素。如果我们为了刺激经济采取降息政策时,而其他一些大国没有相应政策,就会使外币利息相对处于高位,导致资金流入减少和流出增加,抵消本币降息的作用。
第三,对国家经济安全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影响。跨国公司规模巨大,有全球融资、生产和分销能力,有可能在一些产业中形成垄断力量。垄断会限制竞争,使产品价格处于高位,并对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形成打压力量。对这种状况要严加监管。此外,有一些被少数跨国公司垄断持有的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制造能力不可能通过对外开放获得,还有一些核心技术由于具有军民两用的性质,我们引进时有可能受到外国政府的干预乃至禁止。
面对开放型经济可能产生的风险,要尽早和充分做好应对准备。要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能力,抓紧做好必要的战略物资储备,以增强我国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承受能力。要在一些关键领域中形成自主技术创新和制造能力作为目标,尽快制定国家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形成自主发展能力。要加快制定反垄断政策,防止跨国公司形成垄断力量,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扩大开放的步骤和速度,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改革进展的要求,特别是资本项目的开放要与监测控制短期资本流动的能力相适应,与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相适应。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并将其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十二章 社会总产出:社会总产出是各个社会形态社会总生产共有的经济范畴,也称社会生产的总成果。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供社会消费和使用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是社会总产出。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在国内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反映社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它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凡发生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生产活动,不论由谁经营,归谁所有,都需计入本国的产值。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全社会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社会总需求:是指在既定的生产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下,人们在其收入限度内所能支付、并且相对于一定的价格水平也愿意支付的对于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⒉决定和影响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⑴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现有的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第二,资源的配置方式或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价格的变动。第四,产业结构。
第五,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影响。
第六,对外贸易。
⑵由于社会总需求是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的,因而,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因素可从影响投资需求和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来分别考察。即影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因素就是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
影响投资需求的因素有:
第一,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及其增长率。第二,消费率与投资率。
第三,社会在一定时期(短期和长期)内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
第四,投资效益的高低。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第五,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
此外,物价水平、政府政策、技术创新等,也是影响投资需求的因素。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影响投资需求的前两个因素对消费需求产生相对应的影响外,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还有:
⑴居民收入水平。
⑵利率水平。
⑶物价水平及其预期。
⒊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哪些类型?原因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数量上的大体相等被称为总量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在结构上的大体一致被称为结构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并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或宏观经济均衡,否则,即为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或宏观经济失衡(或非均衡)。⑴总供求失衡的类型
社会总供求在数量上不相等,在结构上不成比例。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总量不平衡、结构不平衡以及总量与结构都不平衡。如果只注重总量上的平衡而结构上不平衡,就会导致某些商品和服务供不应求,形成短缺,另一些商品和服务则供过于求,形成积压。与此相对应,某些部门发展过快,另一些部门发展缓慢,会造成宏观经济局部失衡。当然,如果连总量平衡也达不到,就是宏观经济整体失衡了。总量失衡有两种类型:
一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称为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 二是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称为供给短缺或需求过旺。
这两种类型的总量失衡都会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前者会引起资本、商品、劳动力过剩,社会资源闲置浪费,甚至导致经济危机;后者会引起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市场秩序混乱,经济发展不稳。结构失衡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是各部门的供给均大于需求的“同向过剩”性的失衡; 二是各部门供给均小于需求的“同向短缺”性的失衡;
三是有些部门供过于求、有些部门供小于求、有些部门供求平衡的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异向结构”性的失衡。
长期困扰着中国经济的就是异向结构失衡,并且它是在总需求过度膨胀、有效供给不足的总量失衡的背景下存在的。在我国,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处处可见。比如,在能源、原材料极度短缺的同时,机电产品出现过剩;在瓶颈部门内部,各品种的供求关系也很不相同,全国高标号统配水泥严重缺口,而小水泥产量却超过需求量的1倍还多;与钢材严重短缺(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复合型高效钢材等)不相协调的是,大批小钢厂的钢材库存量日益增加,其中相当部分是无效库存。⑵总供求失衡的原因:
首先,从可能性因素来看: 供给与需求失衡的可能性,源于商品经济的矛盾。商品生产交换,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成为流通的媒介之后,商品生产者不再为使用价值生产,而是为价值而生产,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才能实现其价值。但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往往不能立即转化为商品,卖出商品的货币持有者并不立刻购进商品。于是,便会发生买与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供给与需求的分离,生产与流通的分离,供给大于需求或需求大于供给的失衡就具备了可能性。其次,从现实性因素来看: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发展为现实性,要有一系列的关系。要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要求经济主体行为与国民经济运行目标相适应,货币流通量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在经济主体行为上,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分散的,决策是按各自利益独自进行的,不可能同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发行量同实际需要货币量很难完全适应。同时,由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使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及时性以及国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实现完全平衡是不可能的。尤其社会不能有效地宏观调控,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则现实中出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严重失衡,包括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是难以避免的。
⒍宏观调控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或基本目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经济效率;二是实现社会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具体表现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即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平衡国际收支。中共十六大也提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与以往的宏观调控目标比,这是考虑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要求以及我国宏观经济总体情况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
⑴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目标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持续增长;二是经济均衡增长。经济持续增长并不意味着一国经济要永远保持一个不变的或越来越高的增长速度。实际上,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由于经济、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差别,增长速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就是如此。经济增长不仅具有阶段性,而且还具有周期波动的特点。因此,经济持续增长,实际上是指保持一个与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含常规波动的可持续的、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均衡增长要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
⑵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在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失业。失业有四种类型:一是由于季节变化而导致的季节性失业。这广泛地存在于农业、建筑业、旅游业等季节性较强的行业中;二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而引起的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那些正处在工作变换过程之中但尚未就业的劳动人口;三是由于经济中结构性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产业升级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其特点是在经济生活中既有失业人口,又有职位空缺,只是由于失业者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合适等原因而无法填补职位空缺;四是周期性失业。即由于经济衰退和萧条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致的失业。在西方经济学者看来,充分就业虽然是指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就业状况,但它并不排除诸如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但此时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目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自然失业率是正常的,这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慎重掌握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并通过促进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
建设等手段,来增加就业。
⑶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通常用价格指数的变化来衡量。价格指数是用基期平均物价水平的百分比来衡量某一时期的物价水平。通常以基期的价格指数为100,然后确定各时期的价格指数。需要指出的是,价格指数不是各种商品价格的算术平均数,而是每种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每种商品价格的权数反映了该种商品在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价格指数分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NP deflator)三种。稳定物价作为一个政策目标,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指数绝对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稳定物价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
⑷平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的全部货币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有两种情况:收大于支为顺差;支大于收为逆差。所谓平衡国际收支,即是指既不发生逆差,又不发生较大幅度的顺差。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收支状况对现代开放型经济的国家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必然对其国内经济形成冲击,影响国内经济的增长、就业状况和价格水平;同时也会给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⒎试论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及其运用。
⑴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需要借助一定的调控手段来实现调控目标。一般来说,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计划手段
计划手段是通过政府所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计划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要手段,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形式主要是指导性计划,突出其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价格杠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具有调节杠杆和核算工具两种作用。
价格作为调节杠杆,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的变动,来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方向,调节商品流通和消费结构,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增强适应市场供需变化的竞争能力。
价格作为核算工具,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它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工具,借助价格可以考核经济效益的高低,可以检验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的多少,并可通过价格核算监督企业节约劳动。
价格作为调节杠杆和核算工具,最终能促使宏观经济良好运行。税收杠杆直接影响企业及个人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活动,最终可以起到调节生产和流通、调节市场供求、调节国民收入分配、调节进出口贸易关系等作用。信贷杠杆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调节存贷款利率,能够把闲散的资金动员起来加以利用,支持经济的发展;能够控制投资规模,引导投资方向,促进投资结构合理化;能够控制货币流通量,调节社会总需求,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能够促使企业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工资杠杆的调节作用表现在,通过选择不同的工资形式,确定合理的工资等级差距,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还可通过确定工资总水平,来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工资杠杆作
用的发挥,与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有重要联系。随着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不断完善,工资杠杆的作用也将很好地发挥出来。
由上可见,几种经济杠杆各有长处和局限性,每种经济杠杆的作用范围、作用方向和程度都有所不同,单独运用某种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常常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关键是综合利用经济杠杆。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但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宏观调控的计划、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组成宏观调控手段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由于经济手段较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所以,要以经济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其他手段,发挥各种调节手段总体功能,以便有效地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⑵政府宏观调控政策
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还需要运用经济政策来实现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关于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等组成。
财政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由税种和税率所构成的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如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对某些地区、阶层及人士实行的津贴和补助等)。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按财政政策在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具体分为平衡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平衡财政政策是财政支出根据财政收入的多少来安排,既不要有大量结余,又不要有较大赤字,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从而对总需求不发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以至出现或增加财政盈余,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乃至消除需求膨胀的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则是通过减税而减少财政收入,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来刺激社会总需求。以上各种财政政策各有其针对性,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所确定的指导
原则和行为准则,由信贷政策、利率等政策组成。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与发展经济。根据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矛盾的状况,与财政政策相配套,货币政策可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即均衡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利率、紧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
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占各商业银行所吸收到的存款的比率。
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因再贴现而向中央银行支付的利息率,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上各种货币政策和手段各有其针对性,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和手段。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由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等组成。一项完整的产业政策,包括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手段三个构成要素。政策主体是指政策的制定者,在我国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府,我国产业政策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务院发布实施。
政策目标是指政策预定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规划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步骤及各产业的发展顺序;确定支持什么产业,限制什么产业;选择重点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妥善处理各产业之间的关系,最终促使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政策手段是指为了实现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和工具,如在税收、财政拨款、信贷、投资、价格等方面对不同产业给以优惠或限制,以及采取相关的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调节措施。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及结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一般来讲,收入政策包括政策目标选择和具体实施措施两个部分。收入政策目标选择可分为收入结构政策目标选择和收入总量政策目标选择。前者是政府考虑收入差距的可接受程度,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做出选择。当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影响社会稳定时,政府的收入结构政策就侧重于缩小收入差距,增进公平;反之,如果劳动者缺乏积极性,经济效率低下,政府的收入结构政策则侧重于提高经济效率。后者是政府考虑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进行收入总量的变化,调节总需求,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了促进收入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采取实施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 ⑴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的措施。
⑵税收调节。政府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调节过高收入,增进公平目标的实现。
⑶实施工资和物价管制。这是政府在特定情况下为实现收入政策目标而实行的非常措施。⑷增加转移支付和其他各种福利措施。例如,政府对贫困地区拨付扶贫款,对科技专家支付政府津贴,对失业者和低收入阶层发放失业补助金和救济金等。
宏观调控政策除以上主要政策外,还有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区域政策、汇率政策等等,它们共同构成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各有特点,各自调控的具体对象和力度不
同,各项政策的具体操作有不同的选择。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要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并有选择地采用各项调控政策,形成相互协调配合的总体功能,达到最佳宏观调控效果。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经济的更多产出。它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计算方法: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因技术进步而提高了的效率。现在,通常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工具,它的基本方程是:
....................................(1)
其中Q代表产量,L、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A代表技术等状况,参数α、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收入中的份额权数,反映它们的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相对重要性。通过推导可以得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简单形式,则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式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2)
其中,变量前有△为该变量的改变量。这个公式表明经济增长率是由劳动投入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三部分共同促成的。用公式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则为:
............(3)由此,可以求出全要素生产率△A/A对经济增长△Y/Y的相对贡献。⒎经济增长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周期性?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盲目 自发性必然导致市场运行的周期波动性。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市场需要什么,只能“在市场价格的晴雨表的变动中察觉出来”。价格上涨,市场调节资源向产品供不应求的企业和部门流入,使原来供不应求的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市场调节资源从产品供过于求的企业和部门流出,使原来供不应求的产品供过于求,结果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市场调节是“平衡经常遭到破坏”中发挥着资源配置作用的,伴随着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盲目流出流入并通过经济周期性波动,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所以,经济周期波动是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有的东西。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水平的波动(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它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形式,经济活动的扩展跟着就是经济收缩,而后又继之以进一步的经济扩展。这样的周期大约以产出量的长期趋势轨迹而出现。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关系。⒉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联系。经济增长不仅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而且还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虽然在个别条件下有时也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但从长期看,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持续的经济发展。②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有区别的。经济增长只是指一国经济更多的产出,其增长程度仅仅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以及它们的人均值的增长率这一单一指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进展,其发展程度需要用能反映这种变化的综合性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则较宽,是一个即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在质和量的统一中更注重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虽然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一切经济增长都必然能带来经济发展。如果只是传统经济在原有结构、类型、体制基础上单纯依赖增加资源消耗去实现数量增长,而没有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就不可能带来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这种情况就是只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⒊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比经济增长的内涵宽得多,因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就要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多而复杂。其中,自然因素、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不只缺物质资本(机器设备),更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能与物质资本保持齐头并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极大限制因素。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是教育投资不足和投资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增加教育投资,并通过制定正确的教育发展战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使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