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规划

时间:2019-05-14 04:4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规划》。

第一篇:有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规划

有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

有机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是生产、生活及生态三生一体的产业,覆盖优质农业、生态农业、安全农业、休闲农业四大领域,既可提供消费者健康与安全的农产品,又能维护环境与生态。

“有机农产品”是指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也可称为“生态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

近年来世界各国相当重视生态环境维护及食品安全,使得有机农业蓬勃发展。据第七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博览会,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至30%的速度增长,国际市场对中国有机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中国国内需求也呈上升趋势,中国有机食品产业正从一个处于市场教育期的新兴产业向产品整合和消费多元化的方向高速发展,呈现出集团化栽培、高科技支撑、专业团队营销等趋势。预计到2015年,中国有机农产品消费将会达到约5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近报道,汇源集团已大手笔进军有机农业并成立了相应的技术研发中心,许多有机农业生产企业也纷纷成立相应的研发机构以确保企业长期可持续的竞争力。

二、组建形式

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因此,企业应独立自主建立研发中心,以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同时,为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国家项目申报、试验仪器、研究实习生等方面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从而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在建设初期,依托具体的有机农业项目,作为其中的一个项目团队开展业务,等运作成熟后独立组建公司运营。

三、研究定位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一般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公益性研究机构实施,研 1 究成果往往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因此企业的研发中心一般不涉及此类研究,而应面向企业经营需要开展应用型研究。

四、拟开展的研究内容

1.有机农业专业区规划及设置研究

有机农业专业区设置条件及规划;有机农业专业区设施配置及农场规划;有机农业专业区农民组织及经营辅导。

2.有机栽培专用作物品种的培育、引进与改良

针对特定区域的有机农场,培育、引进风土适应好、品质优良的作物品种,筛选获得有机栽培专用品种并开发配套的有机栽培技术体系。

3.有机栽培土壤保育及肥料产品开发研究

建立设施及露天有机栽培土壤培育模式,开发有机质肥料配方技术及有益微生物。

4.有机栽培植物保护产品及防治技术开发

天然矿物及生物制剂开发;生物防治技术开发;物理防治技术开发;栽培技术开发应用。

5.重点作物有机栽培、贮运及加工技术研究

针对特定的有机农场,研究重点作物的有机栽培、贮运及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

6.无土有机栽培技术研究

育苗及栽培介质配方调制技术;专用有机液体肥料配方调制及施用技术;有机蔬果生产技术。

7.市场开发研究

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产加工品市场开发及营销策略研究。

五、投入分析

投入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科研用房、基本仪器设备与耗材、文献信息、差旅、水电、办公用品等。研发中心要求员工的素质较高,因此人力资源成本较高,可以通过与相关院校联合培养或者招收实习生等方式降低成本;仪器设备在保证基本需求基础上通过与相关机构合作以降低成本。

六、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拓宽资金来源

积极承担国家省市面向农业企业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是拓宽投资渠道、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国家面向企业的各类科技计划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这些计划均为无偿资助,资助额度在50~100万左右。

浙江省面向企业的各类科技计划包括: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补助、火炬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行动、初创期企业补助、风险投资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项目信贷申请等、发明专利授权补助、引进发明专利补助、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介机构、重大科技专项和成果转化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这些计划的资助一般为无偿资助或提供优惠政策,资助额度在数千万至数十万之间。

设区市也有类似的项目可以申报。

七、盈利点分析

盈利方式一般包括为公司项目运作提供技术支持、对外开展技术咨询培训和指导、专利技术的转移出售、专利技术产品的开发销售等。

第二篇:研发中心建设交流材料

研发中心建设交流材料

汉阴禾烨麦迪森植物药业有限公司胡子朗

汉阴禾烨麦迪森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位于汉阴县城关镇军民路1号。是专业从事植物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外贸出口的民营科技企业。主要经营范围:植物化工产品、林特产品、中药原料、保健品及医药原料中间体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贸易。公司下设有一个专门从事生物资源开发和技术攻关的研究所(安康市志朗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一个营销中心(安康市市场部)和一个办事处(西安办事处)。现有员工 6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1 人,占职工总数的 15 %。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多名,参与公司技术攻关和创新。并长期与中科院化学所、医科院药物所、北京大学药学院应用药物研究所、北京协和药厂、上海交大昂立集团、联合利华(中国)研究所、陕西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等科研单位和知名厂家保持着技术与产品的合作。公司2010年销售收入970余万元。主要经营特点为:依托当地资源,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适销对路的中药提取物。以质量赢得市场,诚信赢得客户,持续健康发展。公司先后被评为“安康市先进民营科技企业”,“汉阴县纳税先进单位”,“安康市诚信纳税模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法人代表胡子朗,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安康市第二届政协委员,安康市工商联副主席,汉阴县劳动模范,公司下属的安康市志朗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专门从事生物资源研发和技术攻关,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后续产品技术,以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紧跟市场变化,持续健康发展。研究所现有研发人员9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3名。设有资源开发室、工艺研究室、质量检测室。每年研究课题3项以上。研究所现有实验用房200余平方米,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高端仪器设备和常规设备20余台(套),总资产达 万元。先后荣获省、市科技成果奖4项,申报发明专利五项,已有三项获发明专利证书,一项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荣获各种奖励十多项。

近年来,公司的研发工作主要以解决企业自己生产中的问题,产品质量提升,后续产品开发和废旧原料再利用为重点,一是完成了杜仲胶生产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完善,使其杜仲胶生产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研发的“一种杜仲胶和杜仲叶浸出粉的制取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00135457.4。二是研发葛根素提取工艺,在葛根素市场竞争激烈,不少厂家停产的情况下,我们利用自己研发的工艺生产葛根素,赢得了市场,站稳了脚跟,“一种葛根素提取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26033X。三是针对生产葛根素遗留大 量废液,我们研发了“一种综合利用葛根素精制过程产生的废液的方法”,使多年存放的废品变废为宝,为企业换回百万元的效益,该方法同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6 1014548.6。四是针对葛根异黄酮水溶性差、有机溶剂残留和有异味三大行业问题,研究人员通过技术攻关,研发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用于生产葛根黄酮。该工艺较传统工艺不仅解决了葛根黄酮水溶性差、溶剂残料、有异味的三大难题,还使产品成本下降,得率提高。为企业带来较大利润空间,产品市场十分走俏,产品还得到国外客户的认可,出口额大幅度提高。该工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查程序。五是桑枝桑叶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利用当地大量废弃的桑枝和老桑叶成功分离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桑叶多糖提取物,该产品对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好副作用小,是国家二类降糖新药,该项目是一项重大创新。它被确认为陕西省科技成果,获安康市科技进步与创新一等奖。

几点体会

1、领导的重视是企业研发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企业是以利润为第一要务的,领导大多对生产效益关心多,对研发关心少,甚至有不少领导错误的认为,效益是真金白银,以研发是水中月,镜中花,看得见,摸不着。还有的人为,花人力、物力、财力搞研发,还不知道何时受益。因此,企业的研发工作普遍开展不好,几年来,我们这个小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金融危机中挺过来,站稳脚,靠的是研发工作。如果没有自己的研发,没有自己所具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很难说我们现在的状况。我们之所以在研发上有些成效,领导的重视是非常关键的,公司董事长亲自兼任研究所所长,经常深入研究所了解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题。这不仅大大的鼓舞了研发人员的士气,也促进了研发进度,坚定了研发人员专心致志做好研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精干的科研队伍是科研工作取胜的关键,一支具有扎实功底,科学态度严谨,工作作风正派,团结协作精神强的科研队伍,是研发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我们之所以能够在研发工作中初显成效,关键是有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术娴熟,事业心强,具有良好科研道德的研发人员。在我们的研发团队中有三位享受政府津贴的老知识分子和40—50岁的中坚力量,也有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他们将公司的兴衰视为自己的荣辱,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认认真真搞科研,兢兢业业做事业。

3、广交朋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科研工作注入活力。

企业的研发中心规模小,人员较少,知识面相对的窄,技术领域单一,而科研工作往往是跨学科涉及多个领域,我们的研发工作也存在同样问题。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不耻下问,并与多个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院校的有关单位建立合作关 2 系。如与中科院化学所、医科院药物所、北京大学药学院等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还长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定期、不定期的来指导。这也是我们的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发的重要因素。

研发中心建设的建议:

1、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规范和产品的更新还代,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和相关产品的检测的要求愈来愈高。而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所限是难以做到应有的投入。所以建议:以政府层面建立一些区域性的面向社会的研发、检测平台,价格合理的为中小企业服务。

2、对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研发中心,以项目经费上优先倾斜的给予支持。

3.不定期举办不同行业的学术、研发交流,评估出有社会、经济效益的研发奖项,鼓励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篇:平民有机农业技术探讨及建议2

平民有机农业技术探讨及建议

黄山 范道佳

最近,从很多媒体了解到关注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能人志士很多,行动者也不少。本人仅从技术角度对有机农业的发展以及当前一些做法谈点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开场白 中国有机农业定义

国家标准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遵照一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国家认证后,认证机构会根据认证的地块大小和种植杂粮的种类等,计算出大概的产量,然后配发相应数量的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标志分绿色的“中国有机产品”和“中国有机转换产品”两种,在有机产品转换期内生产的产品或者以转化期内生产的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只能加贴“转换”标志。

因此,按照我的理解,大家所说所倡导的中国安农产业实际上是指农产品品质达到或接近有机认证标准的,可大规模普通化展开生产的未必参与有机认证的,以健康无各项农残、肥残,自然、原滋原味为追求和标准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也即大众有机或平民有机。

有机农业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片面强调有机认证。很多人认为只有取得有机认证的农产品或食品才是有机食品才是健康放心的产品。

其实未必。前些时候到杭州参加胡珊老师主持的新生态有机生活论坛。会上得知一个消息,就是国家农业部针对我国有机农业及其认证现状,将会做出一系列举措,其中,有机认证机构从目前的几百家削减到个位数,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将从几千家至少砍掉一半。

话就不用多说了。

误区之二:所谓自然农耕式有机农业

直接了当的说,如果种植地或养殖场地是处女地,所有的种子或畜禽都是健康无病源的,能与外界绝对隔离,保证任何病毒病菌永不被带入或侵入,那么那种最多只采用物理和原始生物相生相克原理方法的生产才可得以为继。即便是这样,生产的地域、规模、产量等也是极为有限。说到底,除了倡导宣传一种有机生活纯理念之外,也就是“贵族有机”,只有达官贵人财主老爷们能够有能力消费。显然,这与我们倡导的安农产业的宗旨不吻合。

何况,我国的耕地绝大多数已经严重板结,长期的化肥农药的大剂量过度使用已经造成对环境、耕地和人类健康严重的危害。养殖也是,大量长期的抗生素、化学药物、激素、类激素的使用愈演愈烈。非法的手段和产品危害就不说了。

去年初,也就是2011年3月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银香伟业集团董事长王银香拿出了几个政府部门的最新统计。国土资源部最新调查结果,全国耕地平均等级仅为9.8等(共分15等级,1等最好,15等最 差),其中低于平均等级的耕地超过57%,生产能力大于1000千克/亩的耕地仅占6.09%;农业部近期统计分析表明,全国大部分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在0.5%~2.5%之间,属较低水平;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北平原耕地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 10~30厘米,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正在迅速降低……

上述数据仅仅从化肥对土壤的破坏层面做出考证。

所以说,要在这样的土地上实现绿色生态农业生产仅靠返古式农耕不依靠“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是不行的。

复古式农耕模式的最大缺陷是回避现代化学农业造成的综合污染现实,采取被动的原始的生产模式,因而不够现实也不具备可持续性生产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

这里我首先借用一句一语中的农业俗语:种田先养地,养鱼先养水。

从可持续性发展农业科技的角度说,就是种养环境的改善、保持是第一位的。有了肥沃疏松、病虫害得到有效遏制的有机土壤,才能种植出绿色安全的农产品;有了生态系统平衡的养殖环境才能养殖出健康生态的畜禽产品。

那么,什么技术能够较快在已经遭到破坏的土壤中产出绿色生态农产品,能够在病害频繁只能依靠大量抗生素化学兽药维系的养殖场产出健康生态畜禽产品? 说到这里,不得不回过头看看造成土壤板结、病菌猖獗、种养困难、食品有毒的根本原因。

从种植方面说,第一、大规模高效种植首先破坏了大自然的植物多样性,原本的益虫益鸟无法生存而迁徙他乡。植物链亦被斩断,相得益彰的优势不复存在。第二、由于追求产量加上农家肥肥效慢用工多不便捷,化肥逐步一统天下。直接造成的就是土壤活性赖以为继的有机质逐步损耗殆尽,土壤板结甚至死亡逐步形成。第三,由于物种多样性的破坏、规模化生产,病虫害问题的防和治成了农业生产的一大环节。于是,农药的使用普遍开来。这里又派生出两大问题。一是病虫害作为物种,其为了生存,耐药性不断增强;二是大量的长期的使用不具备识别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抗生素、化学杀菌剂、杀虫剂的过程中,土壤原本自然平衡的微生物系统被彻底摧毁,从而,以种群和数量取胜的各种有益菌军团不复存在,有害菌则以其特性快速变异迅速适应本土环境。加上板结土壤很适应大部厌氧的有害菌群生存。虫害问题也大体一样。至此,恶性循环从此开始。大量的化肥残留、农药残留沉积在耕地土壤,造成土壤板结。由于不能被充分分解,残留进入农作物内,食品“有毒”就此产生。这些残留进入水循环,造成地下水及江河湖泊水污染……

从养殖方面讲,道理差不多。我在养殖指导中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第一次养殖的时候,什么都不懂,鸡还养得挺好,有了经验了,第二年病还多了,第三年开始就更不得了了,每年的预防和治疗的兽药费用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道理很简单,动物机体内自有与生俱来的微生态菌群平衡系统,我们称之为微生境菌群。该系统就是自然维护机体健康的防御系统。现代规模养殖为了预防疾病,在日常饲喂中就预先使用各种抗生素,意欲灭杀饲料、饮水以及其体内可能存在的病菌。殊不知,动物机体的内生的微生境菌群也就给灭杀了。不仅严重影响消化吸收养分、抑制自然生长,还造成有益菌群失调甚至灭亡给病菌一旦进入留下真空阵地;为了保障养殖环境的无病菌,养殖者经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杀菌剂的环境喷洒,美其名曰“环境消毒”,同样的恶果是,在灭杀了有害菌群的同时,整个养殖区域内大自然赋予的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一个宏大的微生态平衡系统自此覆灭。于是疾病不断,没法根治。不仅养殖者效益低下,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抗生素、化学药品、激素、类激素残留进入动物机体,成为极大的食品健康隐患。

综上所述,有机农业的生产要求是很高的。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与其退回去寻求原始的耕作方式来发展有机农业,不如运用科技的力量来让全民都享受“有机”。即我们倡导的大众有机。

大众有机全民享受,是个广普群性问题,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农产品的价格。原始的耕作方法是高成本的作业方式,其效率低成本高。只有在科学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科技产品技术,生产出质优价廉的有机产品,才是大众有机的唯一出路。

有幸的是微生物技术的出现给有机农业发展的提供了技术支持。本人以多年的经验认为,能够标本兼治的最有效、最关键的就是微生物农业科技。微生态制剂技术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之一,曾历经几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我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受各种因素,尤其是生物科技的制约,也是几经潮起潮落。但是,微生物技术发展到今天,与当年的技术比较,已是不能同日而语了。其中的唐氏绿宁生物农业科技研发团队就是值得信赖和推崇的。其十六年磨一剑的唐氏绿宁生物腐熟剂、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有机冲施肥、动物营养液,不仅具有广谱性,还有很多的独到之处。

微生物农业科技,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用科学的方法去修复被破坏的微生态平衡。即采用科技的手段,提取大自然中的各种有益微生物菌群,用微生物科技的方法加以提纯,复壮,复合成浓缩的微生物制剂。然后利用这些有益菌群的整体功效,去修复被破坏或坏死的耕地、养殖环境,还原其大自然属性的微生态平衡,从而使植物、动物健康成长。

就是采取“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用高品质的微生物技术,配合农家肥以及可行的其它技术,达到绿色有机种植效果;采取“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用高品质的微生态制剂技术,有效改善畜禽肠道及其养殖环境的微生态平衡系统,达到生产无残留的健康畜禽产品目的。

下面就以我所比较了解的唐氏微生物农业系列科技为例,简要阐述大众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包括绿色生态种植模式、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和绿色健康种养循环模式。

三、唐氏绿宁生物农业科技及其机理作用 绿宁简介

唐氏绿宁生物团队技术的绿宁微生物肥料(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540192.7,201010540183.8),动物营养液(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540308.7),在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上皆能达到绿色生态的种养目标。

在农业种植上,绿宁微生物肥料不仅是一种绿色肥料,更是无毒无害的纯微生物的农残分解剂、肥残分解剂、土壤改良剂、抗重茬制剂、多病菌抑制剂、肥效增效剂、增产剂、品质品相改善剂、粗纤维分解剂、畜禽粪便除臭剂的多菌种多功能复合技术制品。该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成果,突破了目前很多同类产品的技术难点,具有独特的科技进步点。

这项技术就是通过常规的耕作管理(下底肥和叶面喷洒)使用,就能在种植上取得如下功效:

一高: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种植效益收入提高。

二少:根系旺、植株壮、病虫少;施肥利用率高、成本投入少。三多:多供养;多吸收;多增产。四无:无毒;无害;无污染;无副作用。

五改:改良修复微生态;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吸收能力;改变施用方法;改善产品质量。

六抗:抗根腐;抗重茬;抗旱;抗寒;抗病;抗早衰。这项技术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在于,即使是在化肥农药参与种植的情况下,也能迅速改善土壤结构,分解消除农残肥残,提高农产品品 质品相,达到绿色生态种植目标。

在畜禽养殖上,绿宁动物营养液,也就是唐氏绿宁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制作生物发酵床、环境喷洒、拌合饲料、发酵粗饲料、饮水添加和制作微生物防虫液等方法,相互配合使用,能直接和间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减少各种病害,促进自然生长,分解清除抗生素、兽药残留。

在水产养殖上,用唐氏绿宁微生态制剂制作生物有机肥进行肥水培藻,或用制剂喷洒水面,改善水质、抑制病菌、预防各种鱼病,提高产量。同时利用微生态制剂的生物特性,自然分解消除体内各种残留,达到绿色水产品品质。

这里强调说明一下,绿宁动物营养液做设计之初就是按照广谱性的概念进行的,因此,所有的畜禽水产养殖都是该一个产品,既便捷又经济。不像其他的微生态制剂技术,是按禽类、畜类、水产类分门别类配方生产的。

至于具体运用和操作都有相关详细使用说明,这里就不赘述了。

四、运用唐氏绿宁生物科技打造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我的设想是,在同一生产地域,用唐氏绿宁生物科技系列制品,科学规范地把粮食油料果蔬等农业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有机串联并联起来,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打造一个较为完美的种植+养殖+农业休闲观光的倡导有机生活理念的立体经营模式。

首先、制定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发展目标思路安排各区域 园区,诸如种植区及其品种选择、布局;养殖区舍房选址,注意与种植区域的衔接,既不影响风景又利于禽类的收放;选址开挖池塘则要考虑多方因素,要利于灌溉、观光、垂钓和取景等。假如还有游客住宿生活区,则更要统筹规划妥当。

其次、无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还是作物、果蔬等种植都必须全程规范使用高品质的唐氏绿宁生物技术。这是健康生态种养的保障。

最后、采取农业种养循环原理,将空间、废弃物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如葡萄架下、果园里散养禽类;菜皮疏花疏果喂畜禽;畜禽粪便制作生物有机肥;禽粪制作发酵饲料喂畜等。我在分类介绍的同时将其穿插其中。

一、健康生态养殖模式饲养禽类(如鸡鸭)

即采用生物技术发酵床或环境喷洒+饮水+拌料的模式饲养生态家禽。

用绿宁动物营养液+垫料(锯末、稻壳、秸秆等)+辅料制作生物发酵床。发酵床为禽类养殖提供一个优良的无蚊蝇无臭味无有害菌的高品质生活居住空间。后面介绍的健康生态种植、水产养殖则为鸡鸭提供了一个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的绿色乐园。

通过日常饮水添加和拌合饲料饲喂的方法,全程规范使用绿宁动物营养液制品,饲养家禽。还可用营养液将廉价的粗饲料(稻糠、玉米秸秆粉、花生藤粉、花生壳粉等)+少量的麸皮和豆粕制作成功效显著的生物发酵饲料,按一定比例参合饲料喂禽,既 能预防各类病菌性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又直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收益。

这个模式即可用于规模放养也可适用规模圈养或半放养。

二、健康生态养殖模式饲养畜类(如猪兔)

即采用动物营养液做环境喷洒+饮水+拌料的模式饲养生态家畜。

全程规范使用绿宁动物营养液制品,通过日常饮水和拌合饲料饲喂的方法饲养家畜。既可用产品将廉价的粗饲料(稻糠、玉米秸秆粉、花生藤或壳粉等)+少量的麸皮和豆粕制作成功效显著的生物发酵饲料,又可将新鲜鸡鸭等禽类粪便,用动物营养液制作成极好的生物发酵饲料,均按一定比例参合饲料喂家畜,既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又极大地直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综合收益。

简言之,绿宁动物营养液的功效可归纳为:

1、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

2、分解转化抗 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

3、缓解抗生素滥用问题;

4、促进生长,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时间;

5、明显提高繁殖率;

6、改善饲养环境卫生条件、除臭、基本解决肠道疾病及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

7、最主要的是提高产品品质。改善肉、蛋、奶的品质,生产出鲜嫩无公害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据实验测试,鸡蛋的蛋白质可提高百分之五点五六,而脂肪和胆固醇分别下降百分之七十三点六和八十二点二,且蛋黄颜色较深,蛋白粘稠,没有任何残留。猪肉也能生吃。前年央视媒体曾经报道过,相信大家已不陌生。

三、健康生态模式养殖水产类(鱼虾)

即全程使用绿宁动物营养液制剂,采取环境喷洒处理+调节水质+直接饲喂(直接拌料或制作发酵料)+快速培藻、肥水+食台处理的模式养殖生态鱼虾。

使用营养液可把鸡鸭猪兔等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成优质的生物发酵肥水肥料和饲料。既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难题又变废为宝,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总之,绿宁动物营养液在水产养殖中能起到以下作用:

1、抑制有害微生物,与有害微生物竞争养分和附着体;

2、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3、改善机体代谢,补充机体营养成分,促进生长;

4、参与生物降解,分解消除有机污染物,净化水体环境;

5、提高养殖品种的品质。达到无药残、无病菌,外观美、倍鲜活、味更佳的优良品质。

四、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生产粮油果蔬类

即采用施自制生物有机肥作底肥追肥+浇灌或灌根+喷洒(含自制生物防虫液)模式种植生态粮油果蔬等农产品。

唐氏绿宁生物肥技术包含生物腐熟剂,生物除臭剂,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冲施肥等。都是有别于其他同类产品并享有国家发明专利的技术(详见相关资料)

科学运用绿宁生物肥技术,能够有效并轻而易举地将秸秆、粪尿、绿肥等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料,使生物有机肥在中国的简单 化大规模普及应用成为现实。也有效地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难题,变废为宝,极大地降低种植成本,显著增加效益。

其使用方法简便易行,通过浇地、灌根、植株及叶面喷洒、制作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防虫液达到绿色生态种植的目的。

概括的说,绿宁生物菌肥和绿宁生物有机肥能达到以下作用:

1、解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使土地越种越肥;

2、降解化肥残留、农药残留范围广、速度快;3降低种植成本;

4、抑制与消除杂草;

5、增强植物的代谢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种子发芽、根系发育、开花、结果,成熟期提前;

6、加速养分分解转化,提高促进植物生长,增产效果显著;

7、有效抑制各种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

8、最重要的是真正改善品质,生产各大色正,味美可口,无毒、无残留,达到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另外,将鸡自由散养在果园中,捉虫啄草松土,鸡粪还可自然养地肥地(由于日常饮食动物营养液,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群)。菜皮疏果还可制作青贮饲料喂猪。

五、大众有机新生活宣传平台和生态农庄型观光休闲旅游 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资源,这么好的系列农产品,假如有条件的话,做有机生活理念宣传或搞观光休闲旅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吧。这里就没必要展开了。

五、唐氏绿宁生物肥、动物营养液的生产投资概述

为什么在这要介绍该项目的投资?因为该项目的投入,不仅能有 效利用解决当地的大量有机物料,更重要的是省却了大宗生物有机肥在物流运输、层层经销过程中的成本。这也是有效降低大众有机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针对以下现状,即:目前国内微生态制剂技术和微生物肥料技术繁多,大部功能单一或较少,甚至劣质产品层出不穷。即使是货真价实,价格也较高。尤其是生物有机肥或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作为固体肥料在采购中长途运输层层经销增加了不少成本。诸多主客观因素严重制约了该科技产业的推广和发展。

因此,唐氏绿宁生物团队根据自身优势,制订了一个发展策划方案,就是《唐氏绿宁生物科技下农村到基地》。(详见策划书)

按照该计划,技术团队就可将生物肥和动物营养液生产加工技术送到企业送到基地。即使几万元投资自制设备就可月产20吨唐氏绿宁生物菌肥以及动物营养液。即便是简陋的厂房,手工作业也能自制生物有机肥。大规模机械化甚至自动化生产就不必说了。

唐氏绿宁生物的宗旨与田园诗俱乐部的大众有机理念是一致的。那就是:打造农民用得起市民消费得起的“大众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平台!

第四篇:研发中心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规章制度(草案)

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家的潜能,科学、合理、高效地完成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工作,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总则

1、本着“互帮互学,资源共享”的宗旨开展新产品研究工作。本部所有人员必须坚持“团队利益第一”,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力争在高分子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2、追求“合作,创新,严谨,勤奋,高效”的工作方式。

3、发扬“先做人,后做事”、“敢于超越,自我否定”的企业精神,从严要求自己,做一个“积极上进、勇挑重担、谦虚好学、文明诚信”的人,还要敢于挑战自我,不屈不挠,在业务技术上追求创新,在知识水平上不断更新,紧跟科技先进水平,永不满足现有水平。

4、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达到“规范、安全、整洁、有序”的要求。实验记录的填写要求及时、规范、完整。

岗位职责

1、根据公司总体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

2、围绕商品部制订的产品计划,制订公司各产品的产品开发计划;

3、对公司现有产品与市场部沟通,进行销售跟踪;

4、根据市场反馈情报资料,及时在设计上进行改良,调整不理想因素,使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增加竞争力;

5、负责组织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评审,技术验证和技术确认;

6、负责相关技术、工艺文件、标准样品件的制定、审批、归档和保管;

7、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8、负责与设计开发有关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新产品开发管理

一、新产品(项目)的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企业实际运用新的技术原理,新的构思设计,采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具有新的功能、新的用途或开拓新的市场的产品(项目),或运用新的技术改造企业现有传统产业,提高原有产品性能、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更有质量技术优势,更能稳固和满足市场发展,即在原理、用途、性能、结构、材质、成本及市场等方面有新的改进突破。

二、新产品(项目)的开发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及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新产品(项目)的开发必须牢固树立“新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三位一体”的经营战略,采用“低投入、高起点、高产出、高效益、高速度”的科技发展战略,坚持“研制为导、生产转化为主、储备为辅、专利为重”的自主创新方针,注重开发培育科技含量高且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和产品。

三、新产品(项目)的开发方式主要包括:自主独立研发、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产学研合作开发四种方式。

四、新产品(项目)开发程序

新产品(项目)开发主要程序包括:构思;调查分析;决策审批;技术开发设计;实验试制;用户试用;鉴定验收;改进阶段;小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和销售等。

1、构思:根据市场调查和预测市场需求,在充分分板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新产品(项目)提出初步构思。

2、调查分析:根据新产品(项目)的构思,广泛收集有关新产品(项目)设计、制造技术工艺、原辅材料、销售市场、社会影响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汇总,提出开发方式和一种或多种可行性建设方案,报公司决策审批。

3、开发决策审批:分司根据提供的新产品(项目)开发方式和可行性建议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和评审,择优确定审批。

4、技术开发设计:对新产品(项目)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方案论证,提出丰富的有实质性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申请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立项审批,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

5、实验试制:在新产品(项目)试制期内,通过对其设计质量、产品结构性能及主要工艺进行评价考核,以便找出缺陷,加以改进,在新产品(项目)基本定型 后,报相关检测机构检测,并制定各种必要的及时文件。

6、用户试用:经检测达到预期效果后,制定用户进行试用和市场预热、听取用户对新产品(项目)的评价。

7、鉴定、验收:根据新产品(项目)研制开发、检测、试用等情况,整理编织相关鉴定、验收材料,申请组织鉴定验收(权威机构)。注:也可在小批量或批量生产后进行鉴定、验收。

8、改进阶段:根据试制、试用情况新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按必要性和可能性分别纳入产品开发实际文件和质量改进计划,以便修正开发设计中的失误和考虑不周造成的缺陷。

9、小批量生产:其任务是对开发设计和生产工艺再次进行实际验证,并进一步进行试销和宣传,逐渐打开市场。

10、批量生产和销售:产品定型,协作定点,生产成线工作,新产品(项目)市场打开,批量生产和销售。

五、新产品(项目)保证:

新产品(项目)开发过程中,从方案确定审批、试制到批量生产、销售每一阶段都应进行技术经济评价考核,并予以关心和支持,如确定不适应公司发展的新产品(项目),要及时予以通知,并停止实施,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开发研制任务的顺利完成。

六、新产品(项目)开发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

1、项目工程师的职责:新产品(项目)开发工作是公司自主创新的先导,必须运用现代化管理办法,抓好新产品(项目)特别是高端产品的开发,了解国内外相关信息,运用预测、分析、规划和决定手段,对新产品(项目)的开发的各种阶段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决定,并对决定负责。

2、技术开发部门(包括技术中心、公司技术科室)职责: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参与对新产品(项目)开发决策工作,并承担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技术分析、工艺分析等主要任务,并对设计质量负责。负责做好样品试测、改进设计、小批量生产及批量生产的及时服务等工作,在新产品(项目)开发完成后,负责编写总结报告。

3、供应部门职责:在新产品(项目)开发任务审批后,应积极配合做好采购所 需的原辅材料,落实购置必要的工具、器具和设备,并对此质量负责。

4、相关部门职责:各部门按照项目研发的任务分工和要求,相关

研发投入资金管理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确保科研研发的有效实施,加强研发投入资金的核算管理,特制定本研发投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二条

研发投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公司新产品(项目)科研、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产学研合作和工艺改进等项目、产品的使用和管理。

第二章

资金来源

第三条

研发投入专项资金的主要来源:

1、研发费用预提:公司每年根据研发中心的研发计划预算,可根据不同情况按销售收入的4-5%的比例预提并纳入专项管理;

2、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经费;

第三章

资金使用范围

第四条

研发投入专项资金主要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1、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4、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5、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7、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8、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9、其他需要开支的科目。

第四章

资金报批与管理

第五条

资金报批与管理:

1、研发中心负责项目专项资金的预算、报批、使用管理,对资金使用负责。

2、财务部负责项目研发费用的专项财务核算、把关,并及时核算项目费用的使用情况。

3、研发投入专项资金实行单独核算、单独管理、专款专用。财务应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并按照研发项目或者承担研发任务的项目组,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

4、当研发费用使用不足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追加,当年经费结余时可结转至第二使用。公司第二研发费用预算可依据上的追加及结转情况适应调整其所在销售收入的比例。

第五章

附则

第六条

本办法由公司财务部和技术中心负责解释。办法中所规定的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公司审批备案。

第七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试行,与之相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

技术创新奖励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公司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根据国家科技奖励政策并结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公司技术创新奖厉办法。

第二条

根据技术创新成果情况,公司设立下列技术创新奖项:

1、技术进步奖

2、专利发明奖

3、合理化建议奖

第三条

科技技术奖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由公司授予奖励证书和奖金。第四条

公司技术创新奖励每年评定一次。由各部门负责推荐,公司评审委员会评审,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

第二章

公司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第五条

对在科研、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中做出贡献或有重大突破者授予技术进步奖,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第六条

专利发明奖:获得中国或其它国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授权的,专利发明人授予专利发明奖。

第三章

奖励实施细则

第七条

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择优可得奖金5-10万元。

1、获省级以上(含省及)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获得者。

2、在本行业中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增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或新增利润100万元以上的技术开发项目。

3、重大技术的改进,重大技术难题的攻克,获得1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的项目。二等奖: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择优可得奖金1-5万元。

1、凡在当年被评上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天津市优秀新产品新技术一、二等奖以上的项目。

2、取得经济效益在30万元以上的技术创新项目。三等奖: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择优可得奖金1000-10000元。

1、凡在当年被评上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优秀新产品新技术三等奖以上,以及临安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项目。

2、取得经济效益在5万元以上的技术创新项目。第八条

专利发明奖:

获得其它国家专利或中国发明专利的,每项奖金为5000-30000元;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奖金为3000元和800元。第九条

合理化建议奖:

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按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作用意义和技术难度的大小分为三等,一等奖1000-5000元,二等奖500-1000元,三等奖200-500元,鼓励奖100-200元。

第四章

奖金分配原则

第十条

项目主要人员应得奖金不低于40%。

第十一条 按第十条分配后余额奖金,按在项目中的贡献大小分配给项目组成员。

第五章

第十二条 同一项目,同一中获得多个奖项,以最高奖为准。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总经理批准之日起实施,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技术保密制度

为了加强研发中心的科研资料管理工作,保证保密资料的完整和安全,便于查阅,提高资料的利用率,特制订内部保密资料管理制度如下:

1.保密资料的归档 1 保密资料的范围 1.1所有申报资料。

1.2原始记录、包括各种记录本(工艺、质量研究、检验记录等)。

1.3 各种与申报有关的审批意见、通知及批件,包括审查意见、补充资料通知等。

1.4质量标准及使用说明书、包装、标签等 1.5 供试样品、对照品及相关技术资料。

2所有内部资料由研发中心指定兼职或专职人员统一保管),各类资料均应登记在册,软盘、优盘、光盘等数据盘应单独、妥善存放。

3课题负责人对申报资料的归档负责。

4所有申报资料必须保持成套性、完整性,由交接双方在移交清单上签字。5申报资料必须在上报同时存档,资料包括原件、复印件各1套。

6完成申报资料1周内必须将原始记录存档,原始记录包括各种记录本(工艺、质量研究、检验记录等)、包括软盘等电子资料。

7完成新产品投产后,所有工艺资料、内控质量标准等资料应及时归档。8取得新证书、生产批件后一周内,课题负责人必须将所有申报资料(原件)移交公司档案室。

2.奖惩 对以任何形式泄露公司机密的行为均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公司将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者,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2保管人因保管不善,或课题负责人使用保密资料时没有尽到注意义务,无意或故意造成资料泄露,均被视为泄露公司机密行为,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公司将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者,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及时制止他人泄露技术秘密或举报他人泄密属实者,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 励。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研发中心管理制度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我公司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2.管理职责

①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②建立并完善产品设计、新产品试制、标准化技术规程、技术信息管理制度

③组织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技术研究计划,并组织实施

④按计划开展新产品设计、试验和研究、测试工作,负责产品的试验,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⑤根据设计要求编制先进、合理的产品方案、文件,对产品图样、技术文件进行审查

⑥根据产品方案、文件,提供生产设备的参数,申请购置生产设备 ⑦负责完成权限范围内技术谈判工作,以及对所引进技术的消化和转化工作

⑧技术部、生产部、采购部,安装部,工程部,销售部等部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3.新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

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的前期工作,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3.1.2 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1.3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3.2 可行性分析:

3.2.1 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3.2.2 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3.2.3 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3.2.4 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3.2.5 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4.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4.1 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提出的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存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的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研发人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规则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现对其编写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4.1.1 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a.国内外技术情报:在市场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在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b.市场经济情报: 在产品功能、特点、形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1.2 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4.1.3 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方面的改进意见.4.1.4 基本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4.1.5 总体布局及主要构件结构叙述.4.1.6 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需简略勾画出产品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4.1.7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

4.1.8 标准化要求:

a 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b 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的通用件、标准件系数指标。

c 对材料和零配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的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

d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并预测标准化的经济效果。

4.1.9 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零配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4.1.10 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并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4.1.11 根据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的评议情况(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1.12 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4.1.13 新产品设计实施、试调周期和经费估算。

4.2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件设计.4.2.1 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需的实验研究(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和模具实验),并写出实验研究大纲和实验研究报告。

4.2.2 做出产品设计核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控制电路、安装效率等方面的核算)。

4.2.3 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2.4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编制技术。

4.2.5 绘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并作简要说明.4.2.6 提出特殊原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4.2.7 对技术任务书提出的某些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4.2.8 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

4.3 工作图设计: 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设计基础上完成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用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5.新产品试制的管理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5.1 样品试制: 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或数十件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实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

5.2小批试制: 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小批试产,其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的工艺性,检验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设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以研发部为主导,由技术部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工装设计图纸的完成,部分试制工作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5.3 编制技术文件: 在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编制下列文件:

5.3.1 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简略的工艺路线。

5.3.2 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的工艺分析。

5.3.3 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5.3.4 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5.3.5 设计产品试验的工装.5.3.6 计算试制用材料消耗和加工工时.5.3.7 编写试制记录.5.3.8 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5.3.9 编写定型实验报告.定型实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实验后所编的文件,内容包括定型实验所进行的实验项目和方法、技术条件、试验程序、实验步骤、参照的有关规定等。定型实验报告由检验科编制。

5.3.10 编写试用(运行)报告。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部门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由研究部设计室负责编制。

5.3.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6.新产品鉴定的管理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要求应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系列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

6.1鉴定工作需准备的文件:

6.1.1 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成套资料。

6.1.2 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

6.1.3 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6.2 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技术鉴定结论的内容是:

6.2.1 样品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

6.2.2 小批试制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性与可靠性,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明确批量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 评价)。

6.2.3 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照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原则和有关的审批程序办理。

7.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7.1 新产品移交投产应具备的文件:

7.1.1 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7.1.2 产品的主要参数、形式、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7.1.3 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验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品试制、小批试制均由总工程师召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决定投产与否个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产品,经技术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小批试制,在样品试制后,直接投产。

7.1.4 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工程师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召开由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资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7.1.5 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2 技术资料验收:

7.2.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7.2.2 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7.2.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应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7.2.4 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7.2.5 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归口管理由研发部门负责。

下载有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发中心总结

    研发中心2009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度工作计划 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研发中心上半年度工作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强三优”和“三抓一创”的总体要求,以《二OO六年-......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规章制度(草案)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家的潜能,科学、合理、高效地完成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工作,特制订本规章制度。总则1......

    研发中心岗位职责

    部门职责: 1.参与新产品开发,负责产品研发设计; 2.主持成本定额的制定和修订,标准工时的制定和修订,标准用料的制定和修订; 3.现有产品在设计上的研究与改良; 4.订单标准用量的制定......

    研发中心规章制度

    研发中心规章制度1. 所有进入研发中心的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公司技术中心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2. 所有进入研发中心的人员应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人......

    研发中心工作汇报材料2011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研发部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首先,我代表研发部全体成员对各位领导及专家来我公司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 本公司创建于XXXX年,注册......

    研发中心章程 - 副本

    研 发 中 心 管 理 章 程 1. 总则与目的 1.1. 产品研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重要阶段,它对企......

    2011研发中心工作总结

    *******公司研发 中心****年工作总结******公司成立于****年**月,中心组建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研发投资万元,运用设备包括************设备等,引进的研发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极......

    研发中心申请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企业研发中心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单位: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凡是被纳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项目投资申报时必须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是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