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本站推荐)
《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论文
题 目:院(系):专 业:学 号:姓 名:授课教师:完成日期:
南方有机农业及对北方的借鉴意义
机械电气学院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2016年11月3日
南方有机农业及对北方的借鉴意义
摘要:现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我国农业确的存在着许多类似于过度施药、过度施用化肥、使用激素类物质等。因此,绿色有机农产品在社会中的需求一直有增无减。由于有机农业的限制性,大规模有机农业的生产还存在许多困难,例如,病虫害的治理、土地肥力不足、有机肥的高成本等都限制了有机农业的规模。南方以山地为主的地形,使得农业在规模化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南方农业地区农业逐渐向着中等规模高品质化转变。在许多南方的农村地区,受发达城市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开始发展起有机农业。主有大棚有机蔬菜、林地放养式有机畜禽。关键词: 有机农业、放养畜禽、有机蔬菜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越来越多地关注自身的健康,俗话说病从口入,健康问题往往第一针对的就是食品安全。农业发展至今,2015年我国的粮食生产总量为62143万吨,在世界首屈一指,但是在中国发现的食品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绿色有机农业的推广和规模化成为了当下的一大热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是,规模小,以植物类产品为主,动物类产品较少,并且加工产品少,多以初级产品面向市场。
南方对于有机产品的热衷度一直居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发达地区,人们在生活得到保障之余对于食物健康的关注度也相对较高。许多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户,多多少少会种植一块有机肥田,甚至城市地区人们会在阳台利用有限的空间,种植一些蔬菜供自家食用。
人们对于有机农业十分向往,却久久未能在各地市场出现长期的有机农产品供应。即使偶尔出现,没有国家有效的认证,人们害怕受骗。自从农家土鸡蛋的的火热,现在在市场与超市里的鸡蛋大多都挂上了‘土鸡蛋’的牌子。
北方农业以旱田为主,地形较为开阔可以实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相对于南方的小农经济,北方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高一些。但是由于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北方农业偏向于粗犷,经常采用大面积的施药施肥,这导致了大量的药物残留,影响了作物品质。南方有机农业
1.1 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1] 中国有机农业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目前,中国有机产品以植物类产品为主,动物性产品相当缺乏,野生采集产品增长较快。植物类产品中,茶叶、豆类和粮食作物比重很大;有机茶、有机大豆和有机大米等已经成为中国有机产品的主要出口品种。而作为日常消费量很大的果蔬类有机产品的发展则跟不上国内外的需求。我国有机食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国内市场发展潜力更大。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4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2] 1.2 有机蔬菜
有机蔬菜的种植是一种环保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种植方式,它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但这并不是回归到古老的传统种植体系。而是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集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知识等一系列农业科学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方式。
南方的有机蔬菜种植,在城乡反倒更为常见,因为城乡有机肥更易得到,并且使用方便。大型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现在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病虫害的防治。南方气候多湿,病虫种类繁多,且繁育里极快。
当下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一、物理防治
(1)利用遮阳网、防虫网对蔬菜进行浮面覆盖,组织多种害虫的侵入和产卵;(2)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色纸等;
(3)育苗时在苗床上方悬挂银灰色反光塑料薄膜,可避蚜:(4)在温室悬挂黄色粘板,诱杀白粉虱、美洲潜斑蝇、有翅蚜:(5)在农事活动时,可人工摘除斜纹夜蛾等卵块,用水冲刷等。
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在农事活动中,注重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或人工繁殖、释放、引进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有塔六点蓟马、小花蝽、小黑隐翅甲、中华草蛉、大草蛉、瓢虫和捕食螨等;寄生性天敌有赤眼蜂、茧蜂、土蜂、线虫、平腹小蜂等。另外还可以用苏云金杆菌各种多角体病毒防治病虫害。
三、药物防治
可以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防治蔬菜多种病害;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含铜的材料,如氢氧化铜、硫酸铜等杀真菌剂来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可以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软皂、植物制剂、醋等物质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高锰酸钾是一种很好的杀菌剂。能防治多种病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鱼藤酮、植物来源的除虫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来杀虫。[3] 这些防护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相互结合,从而达到更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作用。比如,在装防虫网与诱虫灯的同时施撒一些对人体无害的绿色药剂。这些防护措施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用也是十分明显,但是实施较复杂,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而且有些设备投入较高,如大面积覆盖防虫网。
有机蔬菜的施肥主要是氨基酸营养液与一些生物粪便制造的有机肥。
氨基酸营养液无毒无害无污染;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原料资源丰富,同时还能解决因动、植物残体堆放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不同蔬菜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增收效果,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经济实用的新型液体生物肥料。[4] 1.3 林地放养式畜禽
林地放养,是近几年来十分热门的一种养殖方式。拿林地养殖鸡来说,经疏林草地放养的土鸡,肉质鲜嫩,肉味鲜美,风味独特;鸡蛋蛋黄比例大、颜色黄亮,蛋清粘稠、色泽清鲜,口感良好。疏林草地放养土鸡不仅可使土鸡采食大量的青草、昆虫、牧草籽实而降低饲料成本,而且林间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可满足土鸡生长的各项生理条件,是发展绿色土鸡产品的良好场地。[5] 放养式养殖,并不是不管理。
在雏鸡脱温后可开始放养,初春气温不稳定,应选择天气晴好时放养,白天气温不低于20℃,如遇阴雨天,应舍饲并注意保温防冻。放养驯导与调教为使鸡按时返回棚舍,便于饲喂。[6] 放养中最主要的问题也是防疫、驱虫消毒防害。
在林地环境里防范各类疾病发生是很有必要的。及时给鸡注射相应疫苗,定时驱虫,对舍棚进行消毒。
由于畜禽的用药,在屠宰前需要有一段休药期,让其体内残留的药物排净。从而做到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对北方农业的借鉴意义
北方农业在城乡地区可成立相应的绿色农业合作社。在合适土地上种植适当的作物,尽可能利用前文所提的有机农业防虫治害的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减少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的使用。
在施肥上可有机肥与化肥相配合进行施撒。有机肥所含的种类丰富的有益物质为植物提供全面的营养。以有机肥为主,兼施化肥,补充植物需求量大的氮肥等。这样不仅不会对土壤有所破坏,还能提高所种植作物的品质。
北方大型规模化种植基地应精量施肥与喷药,也可尝试投入有机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在大型农田采用生物防治法治理虫害,兼顾产品的产量、质量与食用安全。
政府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支持,并且加大市场监管的手段与力度。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由于有机农产品很难直观判断其真伪,消费者消费后也难以感觉其和常规农产品的区别,这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乘之机。[7] 3 结语
机农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前景很大。如今,有机农业的规模化还没有进行大面积推广。国家政府应当对有机食品的审核与认证上加大力度。有机农业投入较大,产品辨识度低,国家机构没有强有力的认证既给不法商贩可乘之机,同时也阻碍了有机农业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大对有机农业的关注度和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超市与市场有机农场品的上架必将越来越多。吃上健康无公害、无残留的食品不应该成为梦想。
[参考文献] [1]丁朝玉;浅谈有机农业[J];农村科学实验;2009年08期
[2]王晓娴;蒋术;张可;张利沙;崔清德;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相关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5期 [3]韩海东;陈敏健;刘明香;闽台有机农业发展概况与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10年02期
[4]张夫道,孙羲;机肥料的主要有机氮组成及猪粪在腐解过程中的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1984年04期
[5]李平;穆淑琴;李鹏;田向学;陈立焕;徐璇;林下散养蛋鸡适宜饲养量的研究进展[J];家禽科学;2012年04期
[6]邰胜萍,陶宇航;林下草地放牧养鸡的生态观察[J];贵州畜牧兽医;2004年03期 [7]高振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有机农业[J];农村生态环境;2001年02期
Organic agriculture in South China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North
YeYongsheng
Abstract:The food safety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the agriculture of our country that there are many similar to the excessive use of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 excessive use of hormones and other substances.Therefore, green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mand in the society has been increasing.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production of large-scale organic agriculture, such as the management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the lack of land fertility, the high cost of organic fertilizer and so on.In the south to the mountainous terrain, the agriculture has been restricted in scale, so the agriculture in the south of agriculture is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the middle scale and high quality.In many southern rural areas, the pursuit of healthy food by developed cities, began to develop organic agriculture.Main greenhouse organic vegetables, forest land type of organic livestock and poultry.Key Words:Organic agriculture;Organic vegetable;Stockinglivestock
第二篇:农业工程可持续发展论文
东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作业)封面
(2013 至
2014 学 第二学期)
课 程 名 称: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学 生 姓 名:
冯 泰 龙
学
号:
A07110678
班
级:
农机化1103班
任 课 教 师:
左 彦 军
提 交 日 期:
2014 年 5 月 19 日
成 绩:__________________
教 师 签 字:__________________
开课---结课:第 一 周---第 十 周
评 阅 日 期:
****年**月**日
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机化1103班 冯泰龙 A07110678
摘要:本文揭示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是机制滞后,因而,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就是进行机制创新,它主要包括: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对策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就是这样紧缺的农业资源,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它们日趋减少。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
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现行的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在这种模式下的农业,环境被农业生产者当作资源自由获取和废弃物自由排放的载体,其结果导致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制滞后: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作为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农业的新的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公众的热情支持,而恰恰是在这几个方面,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
1.政府推动机制紊乱。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表明,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和驱动力量,循环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基本上靠的是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法可依。第二,政府各个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央政府
还没有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地方各级政府有关规划也不明确。第三,各级政府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第四,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第五,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不顺。第六,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正因为如此,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并不大,与我们的期望值相比差之甚远。
2.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生产者内在动力不足,对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强,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污染了环境。第二,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不足。第三,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3.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参与的权利、责任以及具体程序的规定不明确。第二,由于信息闭塞,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造成他们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意识淡薄。第三,中国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非官方的绿色环保组织,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少了一些必需的中间环节,极大地影响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三、机制创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1)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除了认真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已有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法可依,同时,还应注意立法的质量,使该法律的可操作性强,用它来规范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合理规划,整体协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可“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3)完善政策。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4)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5)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2.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农业生产者的成本——效益驱动机制和公众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驱动机制,将“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转变为“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激励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政府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以解决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的难题。
(3)通过政策调整,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可图,使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3.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农业生产者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明确三者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三者互动的参与机制,这是十分重要的。
(1)规范政府参与职责。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各个部门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管理体制和制度,搞好规划,引导、激励农业生产者和社会共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各个部门应彼此协调合作,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促使农业生产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2)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农业生产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业循环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在于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清洁生产,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者宣传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行为能落到实处。
(3)增强公众的参与责任意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广大公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经济效益,才能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和印发宣传品等,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农业循环经济知识,定期发布有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享有知情权,通过参与,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使公众能把环境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从而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变成公众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
[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冯之浚.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黄王景,雷海章,黄智敏.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1,(6):44~46.[4] 朱俊林.三峡工程与江汉平原农业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7,16(2):36~41.[5] 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6]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44~245.
第三篇: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结课论文
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题目 浅谈农业机械化与可持续发展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生姓名 魏 斌学号 13204021指导老师 王德福
撰写时间: 2013年12月24日
浅谈农业机械化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之一,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农业机械化的问题,本文通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及保护性耕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等农业生产环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农业; 农业机械化; 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我国经济在快速、稳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稳定与支持,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升级,农业耕地不断地被占用。自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均以其作为发展的衡量,农业发展同样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要以农业发展为主,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逐渐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自动化作业能力,为了提升农产品产量、质量,就必须采用农业机械化产品,通过技术与资金密集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和资源利用率。因此使用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推动力量。
一 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率不足,粮食产量的提高无法解决我国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2)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环境问题严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这就带来诸多的问题。3)淡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紧缺,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缺水的问题,再加上农业淡水利用率低,就更加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4)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农产品加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农产品的安全也存在着较大漏洞,尤其在我国的广大农村。
二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1 农业机械化能保护农业耕地资源
我国的人口基数在不断增加,大量的人口需要发展、生活、住宿等各种资源的支持,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以每年33 133万hm2的速度减少,并且已经开荒的耕地由于保护不善,护理不及时,导致了水土不断流失,从2011年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上看,我国当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 km?,严重威胁生态安全。
保护耕地资源, 除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抑制耕地过量占用外,应用农业机械拓展新的可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也是有效措施之一。而且在开垦荒地、改造中低长耕地和草地改造,开发沙地、治理荒沙盐碱都需要农业机械控制和农业器材。通过工厂化的农业发展,可以有利于资金进一步集中至农业,而且可以通过集团改造和发展,还可以向空间、时间上发展,这都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工厂农业化的发展就必须要有足够配套的机械装备。随着我国近年来对于耕地的保护与种植,有效的防止我国耕地进一步沙漠化,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问题,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保护耕地依然任重道远,通过减少农业农药、化肥等污染可以降低耕地的损坏。所以说,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成部分。
2.2 保护淡水资源需要发展节水农业机械 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平均,为了保证耕地的使用和水资源的利用,长期以来,我国均采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不科学灌溉方法, 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每年灌溉浪费的水相当于全国总用水量的40%。浪费的水资源不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调水已经占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要保障水灌溉的正常进行,保护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的困饭中应当逐渐开发灌溉技术。
1.工程节水措施
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工程节水是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就必须重视工程技术措施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2.农业节水措施
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农业节水措施,是对水利灌溉技术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这项重要的时代工程而言,要想将这项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就必须充分地正视技术创新在这项工作中所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水利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将整个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细节工作纳入到农业节水的系统工程中来。在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工程技术,这些工程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果。对这些工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用水利用和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3.覆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1%—4%,节水20%—30%,增产30%—40%。
4.考虑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而且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问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荫率低,棵间蒸发量大。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墒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秸秆、地膜覆盖技术;喷洒抗旱剂如旱地龙;使用保水剂;采用抗旱新品种等。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区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
5.加强节水工程管理
节水灌溉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有的生产方式下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的有关专家认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总效益的50%,由此可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工程建设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的例子并不鲜见,哪里工程管理好,哪里
效益就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农业的关注度也有所上升,在我国出现了一些较为新兴的灌溉服务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节水抗旱服务组织,在工程的管理运行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各地推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对于明晰产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2.3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防护技术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指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带来的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问题。在我国,当前主要是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和焚烧秸秆造成污染加剧的问题。长期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引起化肥、农药大量流失到空气、土壤、水中。粮食、水果、蔬菜等受到污染, 每年都有多起残留药物中毒事件发生,残留在土地里的地膜造成“白色污染”,每年6亿多吨的秸秆,大量被丢弃在田间或焚烧,成为农业环境的新污染源,甚至影响涉及国计民生的消防、航空安全。农业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结语
由于我国的耕地面积不足,淡水资源分配不均,而且能源利用率存在着各种局限性。因此面临着断增长的庞大的人口负担和日益恶化的农业环境的巨大压力, 依靠农业科学技术, 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消耗源、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靠天吃饭发展农业的路子, 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机械化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通过集团化的工厂耕地和农业发展,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必须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参考文献
[1] 许继光.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代农机,2006(5)68-99.[2] 姜涛、李树军.我国农机科研事业的发展研究.农业机械,2007(9)120-134.
第四篇:农业工程概论
公选课之【农业工程概论】问答题:
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技术支撑 发挥农业工程技术优势,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技术与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手段和动力。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历史的和发展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传统农业通过不断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以实现农业总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技术性、创新性、效率性和持续性。效率与持续是目标,技术与创新是手段,更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动力。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要保证,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业生产和农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农业科技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用机械装备农业,“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发展农机事业, 振兴农村经济,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最根本的标志。
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把大工业成果、自然科学和自然力引入农业生产过程,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转化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从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推进非农产业发展,也使现代生物技术由于有现代装备和工程技术手段支持而得以实施和进一步发展。所以机械化发展必然推进现代化发展。二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机械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机械化的支撑。发达国家大多在20世纪40-6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大体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后先后实现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机械化是现代化的先行因素而不是同步因素,基本实现机械化的时间比基本实现现代化一般要早20-30年,农业现代化是在机械化基础上的更高级发展阶段。
二、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到社会大系统各个领域的协调与配合。就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讲,农业工程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工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与改善)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正是农业工程所追求的目标。这是因为,农业工程学科从它创立之初,就是把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发挥农业生产潜力,为充分满足人口日益增加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环境保持与改善是基础目标,环境保护与改善做好了,才能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可持续利用才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了,又对环境保护与改善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农业工程的研究重点也应该放在环境保护与改善上面。
总之,农业工程技术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条件,特别是在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资源与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坚持实施依靠工程技术要素的投入代替传统的扩大资源投入的模式,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是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反过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生产工具的创新也有促进作用,这种周而复始的互动作用,全面地推动了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总量不断增加;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均产值不断增加。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以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靠天吃饭发展农业的路子,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21世纪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的代表,不仅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现代化的标志,而且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农业新技术革命得以实现的载体和手段。要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
第五篇: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10工作总结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10年团总支工作总结
2010年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年初学院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确立,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学院建设有了新的成效,学院管理工作得到了新的规范,党建工作出现了新的面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营造了教育要改革发展、师生要奋发有为、学院要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现将学院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工作(一)党建工作
1、重视团总支的建设
年初,团总支经过认真研究,制定了学院团总支建设总体规划,在定期分析党员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教育、党员发展计划、党团组织建设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
第一,建立健全总支委员会目标考核责任制。委员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严格要求自己,起好表帅作用,把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团总支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切实做好党员和预备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教育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二,认真听取党员对总支工作的意见,了解党员思想状况,改进团总支工作。组织召开全体党员民主评议动员大会,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使党员都认识到开展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学院党委的要求,认真搞好党员评议工作,既对党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同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差距,明确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第三,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抓紧抓好各班党章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通过进一步学习,增强要求进步的学生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各班团支部,院团总支层层把关、审核,并广泛听取辅导员和群众意见,把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思想认识明确,积极上进的学生推荐上来,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培养联系人的培养和教育,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让他们参加业余党校的学习,成绩合格者,院团总支指定谈话人进行专门的谈话和了解,学生党支部予以发展。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以保证党员的发展质量。
(二)团组织建设
抓好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团建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院团建整体水平
1.坚持基层党建带团建,切实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建立、完善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将基层团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格局。制定推优工作细则,做到标准明确、程序完备、重在培养、民主公正。2.开展好团员民主评议活动。以集体带个人,以先进带后进,不断完善团员量化评估办法和团队工作制度,以切实增强团员意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3.做好团员发展、团籍管理、团费收缴和管理、团的组织统计等基础团务工作,评选表彰优秀团员、团干部和团支部,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对违纪团员、团干部进行组织处理。
一年来,学院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了学院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我院团总支按照校党委的部署正在扎扎实实地开展这项活动。我院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重点是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员工、加强基层组织为总体目标;以确保博士点建设验收通过为头等任务;以较好的完成任期目标和目标为重点;以解决当前制约我院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抓手;以每个党组织都要争创理工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要争当理工先锋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实施学院创先争优的六大载体工程,以实现在全院师生中党员发挥作用的无缝隙、全覆盖。把我院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推向新高潮,为实现学院的十二五宏伟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学风建设工作
学风建设一直就是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对学生就业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建设的意义,院学生工作组按照学校部署,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结合我院学风的现状,在学风建设方面求真务实、与时俱进采取了一些措施,努力开创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学风建设新局面:
1、继续研究和探讨学分制改革后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和方法,表彰先进,督促后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树立学习标兵,评选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宿舍,并利用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大力宣传,以激励广大学生努力学习。
3、抓好考研工作,为考研同学创造合适的条件,并努力抓好学校研究生优质生源的组织工作,做好考研动员、考研分流与分专业及考研表彰工作,对学生分专业进行考研辅导,组织考研经验交流活动,力争使考研率达30%以上。
4、强化措施,加强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杜绝考试作弊现象。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二 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学习目的,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课堂出勤率,激励学生成才
(一):严格课堂出勤,狠抓晚自习,提高学习质量
课堂出勤率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师的心情、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且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观念,进而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高校和教师应当高度关注出勤率问题,研究其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以确保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1、通过专家讲座,师生交流会等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课堂听课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励学生成才。
2、授课老师要严格要求,通过点名等有效措施提高出勤率,打消部分学生的侥幸心理,并且平时课堂出勤率在期末考试中占据一定的分数,无故旷课达三分之一者取消考试资格。其次,老师可以采取课堂小测验、课堂互动、定期摸底考试等形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课堂上人人参与,同时也方便检测学生的听课效率以督促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避免突击学习应付考试的现象。
3、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情况。
4、按时上晚自习,晚自习期间不得私自外出,学院安排学生会工作人员不定期的抽查,无故不到者是为旷课,按学院对旷课的相关规定给予处分。
(二):加强宿舍管理,严格考试纪律。
1、加强宿舍管理,加大宿舍检查力度,及时控制玩游戏成瘾、睡懒觉等破坏学风的现象。
2、上课期间,宿舍不得留人。学院安排相关工作人员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对于违纪者按相关规定给予处分。
3、狠抓考风考纪,打消部分同学考试作弊以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二、重视课堂导入,明确课堂纪律,严格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纪律是整个集体的表现,是整体性的。而整体的状态,又离不开老师的调控,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当有了好的课堂纪律,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每一位学生只有在专心听讲的前提下,才能把教师讲的知识理解到位,教师才能把知识点讲完,讲透.1、制定相关的课堂纪律,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如机电大赛,挑战杯等,尤其是在做实验的时候,不要只是看,要多动手操作。我们会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报上级部门希望加强一下硬件设施,多给同学动手的能力。
3、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与信息传递与反馈,智慧与思想接触与交换的地方,也是进行情感交流的地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做到以情传情,以感动感。激起学生高昂愉快的情绪,诱发出学生的内驱力。
4、增强课堂教学主体的效率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与此同时要做到信息的及时反馈与传递。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自学可以锻炼自己的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且自学者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去学东西,可以把精力都放到专门的一样学问上,学习效果比在校学习还要强。
1、图书馆为广大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同学平时多去图书馆学习读书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要求学生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帮组他们提高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督促他们养成自觉预习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在学院网站组建专门的题库,收集历年考研真题及复习资料,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4、把考研同学与非考研同学分开,把大
二、大
三、大四同学分开对待,不同的人群侧重点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
四、整顿宿舍风气,加强素质管理
宿舍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基地,搞好宿舍文化,深入挖掘其功能,对于促进德育建设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开展宿舍文化月活动。班级组建宿舍风气督导小组,由班长、生活委员和各宿舍长组成,负责督促检查班级的宿舍风气,提高班级凝聚力。
2、学院组建宿舍风气督导组,由我院学生会宿管部成员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成。每周对宿舍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予以公布。
3、实行优良学风宿舍制度,加大对优秀宿舍的奖励程度,同时对脏乱差的宿舍加大惩罚力度,让大家对舍风对一个人的发展影响之深加以重视。
4、定期召开宿舍长例会,对前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状况作总结。
5、各年级辅导员对各自负责专业班级的宿舍风气进行不定期检查。一年来,学风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学院学风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院总体成绩也有所提高。
三、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
1、坚持标准,加大力度,严守程序,逐步扩大党员在学生中的比例,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坚持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制度,使学生党员真正成为大学生中的骨干。
2、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进一步建好院业余党校,发挥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发展优秀学生入党的力度,尤其要重视在中、低年级中发展学生党员。今年的党课分两批进行,入党积极分子每学期评定一次,表现差的,不予评定。党员发展问题,宁缺毋滥,保证质量。
3、加强培养,注重提高,通过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其尽快成长。
4、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会、各班委、团支部独立开展工作和活动的能力,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四、学生工作
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成才意识,确立成才目标,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文明修身活动、新生养成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2、继续开展“五心”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胸怀祖国,心系社会,关爱他人,孝敬父母,自信自强,切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以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3、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克服困难,经受挫折的能力,要不定期地邀请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和优秀校友来校为学生作报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想和创业精神。
4、利用网络教育阵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了解世界、陶冶情操的重要媒介。要加大力度,确定专人负责,组成工作小组,办好学院网站,使学院网站成为宣传学院、服务师生的窗口。
5、继续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好诚信档案,开展诚信承诺活动。
加强资助工作,为学生办实事
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精神,根据往年经验继续完善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办法,发挥好奖助学金的激励导向作用,做好贫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帮助其解决好勤工助学岗位。第一个学期,次方面的工作主要是毕业生的奖学金,下个学期,将发放大批量的奖助学金(包括巨明奖助学金)。学院还要继续加强与企业交流,拓宽资助面,为更多的家庭困难和品学兼优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做好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的评选工作。根据贫困生和特困生档案信息,把真正困难的学生评选出来,帮助真正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配合学生处、团委做好 “姚福生助学金”、“国家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等奖助学金的评定、审核工作,以及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审请、审核工作,努力作到使绝大多数学生满意,学生投诉率为零。
大力开展科技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调整组建学生社团,形成学院的特色社团,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点搞好校园吉尼斯、趣味运动会等几项学院传统活动。
2、发挥学院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等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重点做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山东省机电设计创新大赛等竞赛的组织工作,力争再创佳绩。
3、建立和巩固社会实践基地和“学士后流动站”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国情,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本,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学院先后开展了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学生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教务处、宣传部、团委、学生会举办的 “感恩月”、“激扬青春”英文演讲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与参与,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素质。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学生创造就业条件
1)在毕业生离校前,专门安排时间,由院长、总支书记亲自向毕业生作就业知识讲座。通过讲座使学生学会介绍自己,推荐自己,掌握就业技巧,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避免等、靠、要的懒惰思想,鼓励积极地走出去,在社会这一大舞台上历练、成长。
2)学院积极联系与用人单位,并和就业指导中心配合,努力作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
3)学院加强与我院在外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的联系,让他们也提供就业信息,使更多的学生有广泛的就业渠道。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要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完善就业服务系统,拓宽就业渠道,深入用人单位加强就业调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巩固和创建就业基地,使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与老师沟通
举办各种形式的师生联谊活动,鼓励老师进公寓、进教室,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普通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联作用,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切实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学院。
五、2011年的工作思路
1、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引进步伐,不断提高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
2、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凝练专业方向;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培养教学名师,争取名牌专业。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
3、加强科研、推广项目的申报争取和管理工作,力争2011年到位经费数、发表论文数较10年有所增加。
4、进一步加强重点实验室和生态定位站的建设与管理,理顺管理体制。
5、加强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开放办法,增加开放率,利用现有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
6、深化改革,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7、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