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水,正因为有了水,人类才得以生存、发展繁衍生息。近年来,伴随经济的发展进步,大量水体受到污染,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要想人类社会合理的健康的发展,必须保护水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水 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目前却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不仅使得农作物灌溉、工业生产、甚至连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水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3号文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国务院对实行该制度作出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工作十分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据介绍,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短缺、粗放利用、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水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突出,不少地方水资源开发已经远远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引发了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用水浪费严重,现状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达120立方米(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是发达国家的3~4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0,与世界先进水平0.7~0.8有较大差距。水体污染严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水资源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
1、我国水资源现状
(1)水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和单位耕地占有量少
中国陆地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1990亿立方米,河川年平均径流量约270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约8700亿立方米,扣除河川径流量和浅层地下水量统计中的重复计算量7700亿立方米,则淡水资源总量约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多,年人均量只有2545 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美国的1/5,加拿大的1/50,居世界第88位,可见我国是个贫水国家。除去洪水期间放掉的径流量和边远地区不便大量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外,实际能够发挥作用的水资源量也就在10000亿立方米左右。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农村有3.6亿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成为健康问题,北方和西北农村有5000多万人和3000多万
头牲畜得不到饮水保障,受干旱影响的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由于缺水得不到有效灌溉,每年造成粮食严重减产50亿公斤以上。
(2)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平衡,年内和年际间变化大
中国的降水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和径流量在一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很大。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干旱少雪,夏季湿润多雨,每年汛期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占全年的60%~80%,易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严重枯水。降水量的年际剧烈变化,造成江河湖泊的特大洪水和连续枯水年的现象。例如:黄河在近70年中曾出现过连续11年(1922~1932)的少水期,和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间上的剧烈变化,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极大困难,造成枯水期无水可用,丰水期有水难用,使可用水资源的数量远远低于全国陆地水资源总量。
(3)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包括长江在内的南方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6.5%,人口约占全国的55%,但其水资源却占全国水资源的81%;而长江以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3.5%,人口约占全国的44%,其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9%,其中,西北内陆地区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5.3%,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4.6%。水资源分布的严重失衡,不仅加剧我国水资源供需的矛盾,而且还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易沙漠化、干旱,南方地区易形成洪涝灾害。
(4)水污染的蔓延,极大地减少了水资源的可用量
大量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排入水体,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减少了可以利用的水源。据统计,全国有1/3以上的河段受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地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在本来水资源丰富的许多南方城市中,因水污染所导致的缺水量占这些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而水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更加剧了淡水的供求矛盾。落后的灌溉方式和生产工艺,以及城市供水管道的跑、冒、滴、漏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另一主要原因。
二、我国水资源利用目前存在问题
1、在水资源开发方面,我国存在着水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地区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水资源需求,加大了水资源的开发力度。我国北方江河普遍存在开发过度的问题。黄河、辽河、淮河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大大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的河流开发利用率上限,海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接近90%。部分地区地下水也存在着开采过量问题。地下淡水资源量占国内水资源总量的1/3,最近20年来,全国地下水开采量平均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全国总计有46个城市因为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而发生地面沉降,其中沉降中心累计最大沉降量超过2米的有上海、天津、太原。因地面沉降,一些城市经济损失严重。
2、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中国对水资源污染的治理力度远远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用水量急剧增加的同时,污水排放量也相应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大超出水环境容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水资源污染治理力度一直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污水处理设施落后,污水处理率低。我国城市排水设施普遍比供水设施落后,由此导致我国水环境恶化状况难以缓解或好转,进而加剧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
3、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
农业、工业及城市是我国水资源的三大用户,都普遍存在用水浪费的现象。农业用水是我国用水的大头,约占总用水量的72%,但真正被有效利用的水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1/3左右,多半损失在送水过程和漫灌之中;工业上,我国万元产值的耗水量是225立方米,发达国家却仅有100多立方米;城市生活中浪费水的情况可以概括成:刷牙时不关水龙头、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时修理、随意开启消防龙头用水、老式便器水箱容量过大等。
三、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涵义和要求可持续发展在1980年左右被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兼有资源与环境的双重作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一切与水有关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都是为了使水资源在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如何保护水资源
针对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保护、合理开发、调配水资源是当务之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战略应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支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是一个涉及多水体、多部门、多领域的复杂问题,必须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多种因素。为此,需要积极开发潜在的水资源(开源),节约利用已有的水资源(节流),尽快整治严重的水污染(治污),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以缓解目前严重的缺水危机,使有限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
1、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被屏蔽广告]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黄河水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2、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
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属于国家所用,因此,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作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如果中水利用能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行,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能令社会形成一种珍惜水资源的良好
风气。目前,许多大中型企业已经开发利用中水,如霍州煤电集团各个矿井都利用中水返回井下洒水和地面冲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长流水现象发生,而有些地方会“捧碗祈天”,因此,必须安装有效的水计量装置,执行多用水多计费的原则,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额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它是在科学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坚持分类对待的原则,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业用水、机关事业团体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定额内平价,超额部分适当加价,以培养公民节约用水的习惯。
4、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5、完善法规政策,保护水资源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法规政策,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应建立一系列的水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五、结语
水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是否能傲立于民族之林。
作为公民,我们更加应该积极参与到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来,在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人们都应该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要让眼泪成为我们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只有人人节约用水,个个珍惜和保护水资源,那么重建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河水清清、鱼儿欢畅的美好生活环境将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曦,雷海章.中国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李巍.陈俊旭.于磊.张士峰.朱新军 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海河
水利2011(1)
3、张立新.田军仓 一种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设计 [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
学2011(2)
4、郝爱兵.地下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问题[C]//中国地质学会21世纪研
究分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第二篇: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在中日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上的致辞
2007年12月18日,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学学院共同主办的“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支持会议。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副司长刘友宾出席会议并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在中日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上的致辞 刘友宾
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上来自中日两国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汇聚一堂,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必将增进双方的理解,对推进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把环境保护摆在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十七大报告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前进中面临的首要突出困难和问题,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内容,把“环保上互相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了党章总纲,标志着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和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已经列入了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紧迫任务。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为新时期的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传播生态文明观念重要的精神工程。我们要深入思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掌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时代要求,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源头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觉醒,宣言把“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作为共同的信念和原则,这正是日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滥觞。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在重申《人类环境宣言》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2002年9月,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进一步重申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并将“环境保护、社会与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进一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从“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再到将“环境保护、社会与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30多年来,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正是对解决环境问题的不倦探索,可持续发展思想才应运而生。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深入思考,它不是就环境论环境,而是把环境问题放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格局中通盘考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互相联系,密不可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指出,“环境给予人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发展的机会”,“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不可分割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强调,“消除贫困、改变消费和生产方式,保护和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人类社会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保障,离开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了根基。必须把环境保护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对环境教育的再认识,是对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加强。
环境保护是当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
可持续发展教育涉及面广,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可持续发展教育有不同的侧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大为改善。但同时,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改变,一些地方和领导同志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频发,全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05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006年4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温家宝总理指出,作好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向人民做出庄严承诺,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消减10%作为约束型指标。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政治意愿和当务之急,成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时代要求和重要内容。
这次研讨会以水为主题,切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实际。污染防治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是首要任务。加强中日之间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国际交流,对形成全社会参与水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引导公众正确看待水环境形势。当前,我国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要教育公众树立水环境忧患意识。同时,也要看到,水环境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要引导公众用理性的、发展的、建设性眼光看待中国的水环境问题,树立解决中国水环境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让公众了解水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水环境问题。特别是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以后,在总结水污染防治的经验教训后,提出“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成为新时期中国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部署。
三是在全社会树立保护水环境的道德观。水环境教育,既要传播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更要加强水环境伦理研究。只有保护水环境的道德观、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才能在公众心中激发起自觉自愿保护环境的热情和动力。
四是积极开展保护水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保护水环境,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开展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要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并把公众参与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参照。
五是加强水环境保护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要积极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在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研究水环境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发挥其解决水环境问题的特殊作用。
第三篇: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环境现状、环境问题成因,得出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认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论文关键词:环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问题现状
环境问题是指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及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世界环境从区域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从少数工业城市扩展为全球,包括城市和乡村。环境问题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第一世界扩展到第三世界,成为全世界所有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工业升级的过程中把淘汰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向第三世界输出垃圾;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由于贫穷和债务迫使他们过度开发自己的环境资源,其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样就使全球环境朝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
环境污染图片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以来,开发新能源成为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共同出路。与化石 燃料相比,新能源具有可再生、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更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中,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和潮汐能,是开发较早的新能源,已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曾一度被人们看好的核能,有着极高的能量值,可是其高额的研究经费和潜在的 巨大危害,令世界大多数国家望而却步。而作为新能源中“排行”靠后的生物能源,却在最近几年内忽然人气锐增,势如破竹,被看作是“新能源家族中可实现度最高的未来能源”。建筑 和建筑环境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之所到 今天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快乐和舒服的同时,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也摆在 人类的面前: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建筑活动对空气造成 的污染等。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于是绿色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我国 而言,人口数量巨大,年新增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尤为重要。
风能
太阳能
三、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一)经济活动的盲目扩大,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
1、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在迅速的往前推进,带来人口和工厂企业的集中。而大工业生产以及工厂门类和数量的增多,居民使用燃料、工厂采用化工产品排放的大量烟尘,极大地改变了大气的组成。
汽车尾气污染
2、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从而减少了渗透,增加了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的补充,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导致地球表面总体供水紧张。
3、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生物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产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出现失调。房屋密集,街道交错,到处是水泥建筑和马路,阻断了生物群体之间的通道,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态,使一些适应性差的生物被现实环境所淘汰。
4、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噪声污染。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经济、交通运输等活动都产生的噪声,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城市居民水污染
噪音污染宣传标语
(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环境恶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人口问题,西方学者称为“人口爆炸”,是指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了60亿,而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增长的90%。这些地区多属于人口素质低、资源开发状况差、经济贫困的国家,是世界人类与环境矛盾较突出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现在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了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较快。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从1980年的243个增加到2001年的390个。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人口压力
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
(三)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首先,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比传统农家有机肥含量纯度高,作物吸收快,能迅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大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日益突显出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造成水质污染,化肥含量高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导致鱼、虾、蟹等水生动物减少直到灭绝。
其次,农药污染近年来也逐年加重。菜农、果农为了追求高产量大量喷洒农药。其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对实施者本人造成了皮肤的污染;长期过量对粮作物施用农药,使害虫产生很强的抗药免疫性,还将导致农药的更严重的过量施用,如此恶性循环,使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加大,长期食用这种过量使用农药的瓜果蔬菜,对人体的健康严重有害。
最后,地膜覆盖和各种暖房生产的出现,有效提高了蔬菜、水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冲破了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生产限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惠。但是据科学资料显示,现在使用的这类塑料薄膜,埋在土壤中200年也不会腐烂,塑料大棚之类的使用和不恰当的废旧处理,已经形成了“白色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农业污染
谁来阻击“农业污染”?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1.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的布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必须统筹规划,综合平衡。首先,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城市的工业布局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其次,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多中心格局、放射状布局,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以地租地价来调节土地需求,就可以使城市既具有凝聚力,又具有排斥力。有偿使用土地,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土地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的矛盾,使城市经济的运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量上,减少了盲目向外扩张。
广泛宣传《城市规划法》
2.适当控制人口增长
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鼓励控制生育,实行计划生育,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对于少生优生者给予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计划生育宣传图 3.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
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由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控制环境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我们可利用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把由于物质利用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治理成本的方法来削减污染,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确保“污染者负担”,又能为政府进行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解决污染的根本思路。保护环境的经济手段,主要有环境费、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
国际环境法
中国节能认证
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具体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设计保持环境系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的延续,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在全民中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使企业树立“清洁生产观”,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
倡导绿色消费宣传图
参考文献
[1] 陈国阶.生态市建设的若干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4):3-7.[2]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 刘富刚.环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2001(4):77-79.[4] 陈景.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新西部,2006(12):67,69.[5] 何全先.论环境问题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
第四篇: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
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最基本的企盼。因为有了粮食安全、有了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才能不断地追求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静态的政策或成果,而是一个随着现代化进程而逐渐巩固、逐渐提高的渐进过程。在我国这样一个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大国,人口多、家底薄,粮食问题尤为复杂和重要。而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粮食安全并不会发生实质性影响。中国粮食发展政策应是,在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逐步开放粮食市场,并逐步提高市场准入程度,以实现国内粮食供求的实物平衡,争取更多的交换价值。
关键词
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保护
0 前言
长期以来,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粮食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粮安天下,本文便就粮食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做了浅析。其中包括有粮食安全的内容、世界粮食安全的背景、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以及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四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对粮食安全方面的学习及研究提供一些帮助。粮食安全的内容
粮食安全的概念在70年代中期粮食危机中由粮农组织(AFO)首先提出的。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在不断演变,但基本内容仍然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能得到最起码的营养。1983年,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新的定义,并得到广泛的认同。新定义的内容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新定义包括三项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前两条是保证“买得到”,最后一条是保证“买得起”,即支付能力。
1.1耕地——粮食安全的基础 1.1.1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需求
人类把土地改造成耕地来生产粮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农耕历史悠久,耕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深远。生产粮食是耕地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加强耕地保护,是维持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1.1.2 耕地资源分布与潜力制约
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二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就世界目前及未来可能供给耕地的分布情况来看,未来耕地供给日益偏紧,现有耕地增产潜力释放面临制约。通过这两条途径来实现粮食增产,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1.1.3 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
从对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耕地变动趋势分析,我们会发现世界优质耕地资源不断在减少,耕地质量出现下降趋势。这无疑会制约粮食产量的增长,未来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与粮食增产难度加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1.2 淡水——粮食安全的命脉 1.2.1 淡水资源与粮食生产需求
淡水资源的特征及分布,决定了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必备要素,而且还有多种用途。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各部门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淡水资源面临着多种利用途径和领域的竞争。从总体上看,淡水资源可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淡水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1.2.2 淡水资源分布与潜力制约
从总体上看,随着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人口增加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给世界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1.2.3 淡水资源的利用与粮食安全
从淡水资源利用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程中,对淡水资源的利用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形式上不断丰富。人类对淡水资源的利用在很多地方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世界淡水资源状况堪忧,淡水供需矛盾加剧。世界粮食安全的背景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粮食短缺不仅会引发社会动荡、局部冲突,更有甚者能够导致文明的消亡。
2.1国际粮食安全概念
国际社会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粮食危机爆发之后。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问题。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将粮食安全定义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这一定义又加入了质量上的需求:“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2世界粮食危机的概况和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初,连续几年的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导致世界粮食歉收,主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国的粮食产量同时下降。与此同时,前苏联一改过去国内粮食歉收就屠宰牲畜以降低粮食需求的做法,出人意料地进军了国际粮食市场,大量购买粮食。这些状况导致世界范围内粮食供求关系出现异常紧张状况,从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据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的粮食危机中,世界粮食库存锐减,世界粮食库存量与当年世界粮食消费量的比值由18%降到了14%,粮食供不应求的矛盾促使粮食价格上涨2倍多。在这次粮食危机中受危害最大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根据第四次世界粮食普查,受粮食危机影响最严重国家的儿童近1/2处于营养不足状态,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婴儿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5-8倍;一些最贫困的国家,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由于无钱购买粮食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援助,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人口非正常死亡率急剧上升。
这次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少国家被卷入其中,各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社会民众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特别是在传统的粮食匮乏地区和贫困国家,遭受的粮食危机最为严重。相当数量的国家已失去对粮食的购买能力,社会陷入动荡。对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国内粮食供给依赖进口的发展中国家,过高的粮价也给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而那些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可以提供粮食出口的主要粮食生产国,国内也出现了粮价暴涨和供给不足的情况,迫使政府采取措施限制粮食出口。此外,一些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也受到了粮食危机的波及,出现了局部的粮食抢购现象。
2.3世界粮食安全现状
长期以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徘徊在每年20亿吨左右。而世界人口却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保持在12亿左右,生产的粮食接近全球粮食总产量的一半;而全球新增加的人口几乎都来自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非均衡增长造成了粮食分配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在短期内粮食生产与供应不能相应增长的条件下,粮食需求与消费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粮食库存的大量消耗。近年来世界粮食储备量已经多次低于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粮食库存消费比17%-18%的安全线。
尽管1996年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和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峰会,都提出了在2015年之前将世界饥饿人口减半的目标,但是本世纪以来,全球饥饿人口数量有增无减。2000年全球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2007年达到9.23亿,2009年突破了10亿。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正面临传统和非传统的多种挑战。除受人口增长、土地匮乏、水资源紧缺等传统因素制约外,全球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自我保护主义倾向等也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长期和深远的影响。
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涉及农业生产、自然保护、持续发展、国际贸易、人口控制、社会分配、消除贫困、科学研究、技术转让等诸多方面的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就需要动员整个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做出共同努力。
3.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3.1中国人口与粮食的矛盾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到5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了一倍以上。目前人口总量已经突破了12亿。人口的快速增长加重了有限的耕地的压力,这是中国的生态环境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恶化的原因之一。
人口问题使得中国的粮食安全异常突出。自从1959-1961年三年大饥荒以后,中国政府已深切感受到粮食安全对于人民福祉和国家稳定的重要性,不敢再在粮食安全上出现任何严重的问题。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粮食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到1984年,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在1985年以后,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滑坡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说明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仍未过关。以后中国政府在粮食问题上采取了谨慎的改革步骤,一切以粮食增产稳产为出发点。
3.2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粮食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取得长足进展,1978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只有97.5亿美元,到1998年骤增至1838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近19倍,平均年增长率达17.2%,大大高于80年代世界出口贸易平均增长5.5%的速度,也明显高于同期亚洲国家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约10%的速度,同时也比同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高出约7个百分点,中国出口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由1980年的不足1%提高到1998年的3.4%,一跃成为世界第9位出口贸易国,并成为出口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非常充足,目前稳定在1400亿美元的水平。中国加入WTO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放弃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配额限制,中国出口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外汇储备也将更加充足。因此,那种担心中国缺乏足够的外汇来购买所需粮食是没有根据的。
当然,中国人口众多,完全把粮食放到世界粮食市场上,其风险也是有的。这些风险主要是来自政治和军事的风险。1950—1980年,全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85次经济制裁,其中涉及食物的出口贸易禁运为10次,有一半左右属于部分或全部中断援助性粮食出口。余下的粮食禁运都是广义的粮食禁运,即对象覆盖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量乃至全部商品贸易的禁运。真正属于我国有关政策讨论中假设的以粮食为主要对象的商业性粮食出口禁运只有一次,是前苏联在1980—1981年,入侵阿富汗引发的,其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这说明,发生像前苏联那样的食品禁运是非常少见的。退一步讲,万一发生针对我国的有效粮食禁运,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程度,至少受两个方面影响:(1)粮食进口的用途;(2)粮食还原的可能性。这两类因素都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加以监控。这进一步说明,我国加入WTO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发生实质性影响。
4.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4.1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现实中粮食的刚性需求和日渐增长的潜在需求,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是粮食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而国际粮源偏紧和供需矛盾加大的形势及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构成了我国粮食必须持续发展的经济背景。而粮食产量的波动性构成了推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期性。
4.2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现行政策制度为粮食持续发展在市场条件下构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农业资源的多宜性和开发利用技术潜力的潜在性,为粮食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粮食需求的强刚性和不可替代性及增长性,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经济拉力;粮食的耐储性、生产规模的易调控性和对资源的保育性,构成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性。
4.3推动粮食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正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问题,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制度,推动农业及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全方位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上保证农业及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及农业基本建设,力争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生产环境方面保证农业及粮食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挖掘现有农业资源和技术的生产潜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改革和完善土地承包制,逐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推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粮食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搞好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和区域协作,协调好粮食生产发展和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研究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粮食生产的资源和空间。
以上是我对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点拙见,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予以指正,谢谢!
第五篇: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损害
一.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区(或空间)的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变异和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它通常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种多样性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物种多样性构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反过来,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为物种进化和种内遗传变异提供保证。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当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1.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2.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药物来源。
3.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工农业原料。
4.生物多样性保存了物种的遗传基因,为人类繁殖良种提供遗传材料。
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为人类建立生态农业提供了可能性。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
目前,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物种,恐怕还难以准确地断定。经过近200年的研究,人类已将其中170多万种进行了分类和定名。其中动物130多万种占70%多,植物40万种,占20%多。实际上,物种的总数远远高于此数据,其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热带生物所知甚少。生物学家普遍认为生物种类的最少数目约500万种,有些人认为可达3000万种。根据近年来发现物种的速率推算,动物可能有400多万种。
新的物种的形成伴随着旧物种的灭绝,这已成为进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整个物种谱经历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今天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物种灭绝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物种自然灭绝和自然形成过程仍在继续进行,但是,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物种形成和灭绝除受自然因素制约以外,更多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最近几个世纪,由于人口的猛增,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物种的灭绝的速率。
从公元初到1600年,全球共丧失724个物种,而从1900-1950年的50年间就丧失了60个物种。
应用种-面积曲线,科学家发现在20世纪初-1986年,中美洲湿润热带森林的砍伐可能导致15%的植物种灭绝,亚马逊河流域12%的鸟类灭绝。从理论上讲,如果继续毁林,直到所有的森林消失,将会有66%的植物种和69%的鸟类将要消失。
四.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1.大面积森林采伐,火烧和垦殖农作物造成的。
2.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
3.生物资源的过分利用
在所有濒危、渐危和罕见的脊椎动物中,大约37%是由于过分利用而濒临
灭绝境地的。比如,许多毛皮兽像灰鼠、骆马、大水獭的种群已下降到临界水平,大多是由于为了利用其毛皮造成的。非洲象在1981-1987年从120万头到76.4万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获取象牙造成的。海龟、犀牛和某些种类的猴子也都处于这种状况。世界珍稀野生动物走私是仅次于毒品和军火的第三大国际走私活动,每年金额达50亿美元。1987年从中国走私到日本的麝香达700多千克,相当于迫捕猎了10万头麝。
4.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5.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和侵入
所有濒危、渐危和稀有脊椎动物的19%都受到外来种的大量引进或侵入的威胁。这也影响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特别是在岛屿上更为明显。外来种可能通过捕食或竞争直接威胁动植物区系,或通过改变自然生境发生间接影响。例如,在厄瓜多尔格拉帕戈斯群岛上,黑鼠通过觅食蛋而降低巨龟和暗尾燕的种群,并且消灭了群岛上的一些啮齿动物。这个群岛上的许多外来种,例如牛、山羊、野猪已经大大改变了岛上的植被,包括高原上的林木和类似南美草原的草地,也破坏了仙人掌灌丛。
第七章 环境问题原由剖析
第一节人口与环境
一、人口增长的特点及世界人口的现状
1.世界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
1998年世界人口达到60亿。据有关资料推测,公元前8000年人类还以采集食物为生时,世界人口只有500万,当时人口增加1倍约需1700年。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人口增加迅速。1650年世界人口为5亿,工业革命后仅过150年,到1800年,世界人口就增加了1倍,达到10亿。从第1个10亿到1930年第二个10亿历时130年。此后,人口增长更加迅速,到第三个10亿仅用了30时间,到第4个10亿只用了15年的时间,到第5个10亿用了13年的时间。
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间隔愈来愈短。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人口几乎按等比级数增加,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大关,1990年5月底达到53亿。这就是说不到一年的时间,世界人口就增加了1亿。现在,全世界人口在10年内将会增加一个欧洲人口,每14个月增加一个英国人口,每月增加一个瑞典或两个新西兰的人口,每秒钟增加3人。如果世界人口一直按这个速度继续增加,到2330年,整个地球的表面包括南极、北极、沙漠等,每平方米就有一个人。到3545年,世界人口的总质量将等于地球的总质量。
2.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南亚、非洲愈贫穷的国家,人口增长愈快(年增长率在3%左右),中国由于大力提倡计划生育,到1990年已降至
1.56%,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西欧人口增长率一直在0.1%,北美洲目前为0.7% 左右,澳大利亚、新西兰为1%左右。这种差距与传统、文化、经
济等因素有关。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人口的老龄化。
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文化、卫生和医疗条件较好,所以死亡率低,老年人所占比例高。一般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4%以上,即可称为老龄化社会。1986年英国65岁以上人数占15.3%,瑞典为16.0%。
中国情况有些特殊,由于大力提倡计划生育,迫使出生率下降,加上经济发展良好,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使死亡率大大降低。因此,目前30-50岁人数较多,老人比例有所增加,而儿童比例呈下降趋势。
二、人口剧增的后果
1.粮食供应不足
人口的增长意味着对粮食和其他食品要求增加,从而加重了土地资源的负荷。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率远远超过粮食的增长率,加上土地退化,大量占有耕地,民族冲突和战乱,非洲许多地方的饥荒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据1986年世界银行报道,非洲多数国家人口增长率为2.92%,而粮食增长率仅有0.2%。中国粮食增长基本上与人口增长相近,创造了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但是在有限的耕地和粮食产量,不可能满足人口的无限制增长,如果不加以协调则国人将面临饥饿,国家的发展也将受到阻碍。
2.环境严重损害
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包括森林面积减少,淡水不足,能源短缺,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破坏,环境污染等。如人口增长必然导致能源需求总量增加。目前,全世界能源主要不是以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等为主,非洲、南美洲、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则大量使用柴薪。这不但加大了能源的耗竭速度,也增加了大气中的CO2、NOX、SO2和尘等污染物,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第二,人口增长是造成森林资源破坏、海洋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四川省是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之一,由于人口增长,其森林覆盖率从1949年的19%降至1955年的9%。另外,人口增长使其对鱼类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导致的过度捕捞,造成了世界许多地区鱼类资源锐减,不少珍贵鱼类,几乎灭绝。例如,中国东海,以往每年黄鱼汛期,黄鱼几乎在船边成群结队地跳跃,而现在绝迹了。第三,人口的过度增长制约了经济发展。首先它降低了人均享用量;其次,不利于自动化和新技术的推广,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四,人口的增加,使环境污染更为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口过密本身就是一种污染,而且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迫使他们进一步破坏自己的环境。
3.使社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人类既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又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人口的过快增长,会使社会环境恶化。首先,人口剧增使就业问题严重。其次导致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均GNP低。
人口迅速增长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问题,特别是在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人口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人口迅速增长,威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所以,必须立即采取对策,限制人口的过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