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6第一讲 民俗概1
06第一讲 民俗概论
一、什么是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为什么要过节?衣服为什么里朝内面朝外穿?过年北方为什么要吃饺子?南方为什么要吃年糕?端午节要吃粽子?喜庆为什么要贴红穿红?丧乱为什么要穿黑戴白?为什么中国跟人打招呼时喜欢问:“您吃了吗”? 为什么劳动时要高唱劳动号子?
这都是生活最自然而然的状态,如果穷根问底,却有许多学问,这种学问就是民俗。民俗悄然支配着我们:指导规范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礼仪礼貌、待人接物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民俗呢?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东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认为,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俗”。民俗是民间所创造﹐又为民间所通行和传习﹐为人们共同传承的民间风俗。
(一)民俗是一种生活方式
民俗是什么 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什么是“相”,这是佛家的用语。佛家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比如说什么是火,佛家认为火是一种焰相;水是一种流相。至于什么是民俗?借用佛家的用语,民俗就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当初没有文字或人规定人们这么做,但人们却会不自觉地采取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
大家熟悉的传统民俗譬如春节,它就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相。春节怎么过?按传统习俗,在过年前半个月(腊八)就开始忙碌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才能歇下来,前后差不多一个月整天都有事情干,要干的事情有几十项,如祭灶、除尘、置年货、吃年饭、守岁、祭祖先、法压岁钱、拜年等等,而且没做一样事,都有规矩禁忌,比如年饭要有肉有鱼(暗示年年有鱼),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把垃圾丢掉(暗示不能把钱丢到外面去),等等,没有任何文字规定我们一定要怎么做,而这就是一种程式化的风行的规范,是一种生活相。
(二)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
从文化层面来讲,民俗是一种文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是无形的,口头的和非物质的,但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对于这种无形的、口头的非物质的民俗文化现象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我们要知道人类有两个共同的课题,一个是生存,一个是发展。也就是说任何民族在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是一要生存,二要发展。没有区别。区别在于什么呢?区别在于你如何生存,你如何发展。正是这种不同的方式,生存的方式,发展的方式,构成了不同的文化,构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
比方说,西方人见面握手“Hello”你好,伸出手去握手。关系再好一点,拥抱。中国人见面呢?点头,作揖,握手。又比方说,西方人吃饭用刀用叉,中国人吃饭用筷子。不同的方式吧?人和人交往见了面要打招呼,这是一样的。要吃饭这也是一样的。问题是如何打招呼如何吃饭,方式不一样。如果我们把这些不同的方式集中起来进行比较,我们又会发现它们有内在联系的。有什么联系呢?就是西方人性格外向,中国人性格内向。性格外向所以伸出手去握别人的手,性格内向所以伸出手去握自己的手。性格外向所以用刀用叉向外用力,性格内向所以用筷子向内用力。这种性格的不同又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说明文化模式的不同。一种文化模式总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在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比较中反映出来的。例如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中国学生在澳大利亚学习,请当地老师来家里吃饭,其中有一道汤,老师喝完觉得很鲜美。于是问那个中国学生是什么汤。中国学生说是野鸭子汤。老师大吃一惊,马上说澳大利亚抓野鸭子是犯法的。学生恍然大悟,说下次一定注意。可没料到过了三天,一张罚款单来了,动物保险委员会罚他5000澳元,把他一年半勤工俭学的钱全罚走了。在中国看来这个老师有问题,无情无义,鸭子也吃了人家的还告状,有悖世俗人情。但在澳大利亚,这样做是很正常的,老师不告发反而有问题。这就是一个文化模式的问题,反映的是文化模式的区别。
再譬如,中国人具有荷花情结,认为荷花清丽高雅,处污泥而不染,象征超凡脱俗,品质纯洁,精神高尚。而日本人却崇尚樱花,具有很深的樱花情结。在日本一到樱花要开的时候,整个国民都会很兴奋。一到樱花节,即使天气寒冷,樱花树下挤满了人。当地气象预报还会每天报道樱花的开放凋谢情况。外国人对樱花的感觉是不太艳丽,但是日本人就感觉到樱花和自己的生命差不多,不求生命的长短,而是求生命的灿烂。日本的武士道,谈情说爱都和这个有联系。例如,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情节很简单:中年男子外遇一个少妇,两家的家庭条件都很好。但两人想结合在一起,开始双方家庭都不同意。后来两个人可以自由自在地住在一起了,结果却在做爱过程中自杀了。这就是日本典型的生命文化,在他们看来,生命和爱情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能不能达到最高点。他们感到把各种困难都排除的时候,他们的爱情是最辉煌的。如果再相守下去,两人感情温度肯定会下降,所以还不如在爱情至高点死去,最美好的就成了永恒。所以他们把樱花当作生命的象征。
在1980年中国作家代表团到美国去访问参加一个国际会议,然后大家在休息厅里面坐着,坐下来以后服务员就过来说:“女生们先生们你们喝点什么?”中国代表团非常有礼貌地说“不客气”。好,过一会就开始上饮料了,美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印度人都有喝的,就中国人没有喝的。那个时候国门刚刚打开,中国代表团联想到是不是政治问题“歧视我们?”提出严重抗议。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有喝得就我们中国人没有。主办方一脸的委屈无辜地说:“女士们先生们已经说过NO啦。”这你们说不客气嘛,他理解的就是不喝。他不知道我们中国人越说不客气就是越要喝。他听不懂这个。这就是文化模式的差别所引起的误会。
二、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地理根源和文化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在人类之初,茹毛饮血、巢居穴处是当时原始人类的共同习俗。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具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以及婚、丧、礼俗等也日益形成,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民俗。
(一)社会因素
民俗为整个民族成员所共有,流行于整个民族之中,渗透到民族成员的日常生活里。一个民族为了加强团结,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风格等,并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所以,民俗的形成也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的形成,并表现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
1、社会生活决定了民俗的产生
民俗来源于社会生活。人类在社会群体生活中生存和繁衍。要维系群体生活,需要种种社会制度。以婚姻民俗为例:人类在本能的驱使下,必须追求异性满足性欲,繁衍后代;但是,如果听任群体中每个人毫无限制地争夺异性,放任乱交,对配偶和后代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那就必然招致社会生活的混乱,甚至使整个种族灭亡。为了即满足个体繁衍后代的需要,又不影响群体生活,必须有一套恰当的行为规则,限制人们只能向什么样的异性求爱,如何求爱,以及怎样结合,怎样养育后代等等。这样,各种婚姻制度就应运而生。这些制度在特定民族中以模式化的行为方式反复出现,世代传承,就成为婚姻的民俗。婚姻民俗产生于人类社会两性生活(本能)的需要,并为这种需要服务。
2、社会生活的需要决定着民俗的发展与演变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种民俗都必然发生着或大或小、或迟或速的变化,有属自然法则的洗练,也有人为因素的净化,有的日趋繁荣,有的逐渐衰落。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取决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各种民俗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状态。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研究过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些民俗活动的功能演变问题,他指出: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从起源上讲,大都与原始宗教和法术相关。然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宗教和法术的功能却不知不觉被淘汰和净化了。“现在清明节放风筝,谁再想到“放晦气”的古代法术呢?端阳划龙船,谁还理会到那驱逐瘟疫的固有意义呢?中秋节儿童们玩兔儿爷这种土偶,哪里还会想到供奉月里的神仙的事呢?”这种民俗的功能变化,正是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使然。
(二)历史因素
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
在这里,历史的变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我国汉族妇女缠足恶俗,所以延续那样久,主要是封建时期对妇女压迫的主导思想和制度在漫长的年代里持续不变的原因。辛亥革命后,尽管推翻了帝制,但是并未解放妇女,因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妇女缠足习俗仍很流行。直到全国解放,从根本上保护了妇女利益,才彻底废除了缠足恶俗。社会变革、人民解放、妇女翻身,成为缠足恶俗最终废止的历史依据。
同样,日常仪礼中的叩头跪拜,打f请安,作揖拱手等礼节,都是旧时代的产物,随着新时代的变革,逐渐被鞠躬、握手等新礼节所取代。封建婚俗的三书六礼,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几乎束缚了我国古代婚姻制度长达数千年。它们十分典型地标志了婚俗的封建历史性。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在新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文明婚礼与自由恋爱、自己作主结婚的新式婚俗,越来越多地取代了旧式婚俗,标志了新历史时期的特征。
(三)地理因素
许多民俗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生产活动的原始阶段,生产工具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这时表现了对自然环境条件明显的直接的依赖关系。民族之间由于地域的不同,条件的不同,生产活动或经济生活方式也有明显差异。
如蒙古族原为游牧民族,今天仍以牧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更适宜发展牧业。再如居住在大兴安岭中的鄂伦春族,目前狩猎仍是他们重要的生产方式。居住在三江平原乌苏里江上的赫哲族,目前仍以渔猎为主。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在生产力低的情况下发展其它行业困难较大。
在中国从地理来看,地域分为东南西北,其中有可以主要地分两大块,即北方和南方。南方人和北方人有很多不一样。比如说吃的主食,南米北面。睡眠,南床北炕。交通,南船北马。可 以找出差异来。还有个现象,北方地域往往是一马平川,城市都是四四方方的就可以说东西南北。你在北方问路,他一般对你说东西南北。到北京问路你应该这么说:大爷,请问到什么地方怎么怎么走?他就告诉你往东或者往南。甚至北方老头子和老太太睡一炕上,老头把老太太挤着了,老太太就会用胳膊肘捣他一下说:“老头,往南边去”。最可笑的是在北方的一些城市进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然后酒店的大堂助理非常客气的把房卡交给你说“先生(小姐),请您上电梯,出了电梯往东。”这封闭的酒店,客人在里面哪知道哪是哪边?但北方人习惯了。而在南方地域的地势少有平坦,南方一条船在水上走,根本分不清楚东西南北。城市街道曲曲折折,方位一般说前后左右,问路应该这样说:大姐,到某地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向左拐还是朝右转。
我们广东的许多民俗就与自然环境地理因素有关。例如,潮州人服饰中最具潮汕特色的水腰布,其主要功能为擦汗和方便水中劳作,这与潮汕滨海,水资源丰富有关。再从语言来看,与北方语言相比较,给人的感觉是北方语言是从泥土中来的,而粤语是从水中来的。
洪三泰(广东遂溪人,国家一级作家、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珠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就讲过:粤语是属“水”的,而“水”字在粤语里正是被使用得最多的单字之一:醒水(机灵)、反水(背叛)、散水(分手)、一头雾水(不明白)、心水(心爱的)、威水(威风)……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它们表达的意思也千差万别。粤语为什么钟情“水”字?因为广东是“咸淡水交汇”的地方,同海洋文明有着天然的接触;珠江日夜奔流,咸淡水最后交融在一起。广东的“粤”字,是古代土著语言的音译,意思是水。以前也用过“越”字。“越人”,就是“水上之人”,或者居住在海边的人。水润古今,它赋予了广东人什么样的文化禀性?开放、包容、平和、灵活。
(四)文化因素
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可以分为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属于“表层”的东西,制度文化属于“中层”的东西,精神文化属于“深层”的东西。精神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即人们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思想品格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民俗的产生与精神文化有密切联系。
民俗与宗教信仰有密切联系。
例如欧美一些国家,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门牌号码、楼层以及各种编号,也不用13这个数字。在西方人眼里,“13”是个十分不吉利的数字,它由来于基督教的一个传说: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吃饭,其中的第13个门徒就叫犹大。他为了贪图30块银币,将耶稣出卖给当权者,并为捉拿耶稣的人带路。结果,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圣经》上的故事广为流传,使西方人禁忌“13”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俄罗斯人也不喜欢666这个数字,认为它是魔鬼。俄罗斯人喜欢7这个数字,可能与东正教有关,因为7得到上帝的宠爱,上帝用6天时间创造了世界,一天休息,这就是一周的来历。在俄语里,7经常被用来形容好的事情。例如,中国人说“三思而后行”,俄罗斯人却说:“七次量体,一次裁衣”;中国人说:“九重天”,俄罗斯人却说,他高兴得好像在“七重天”。
再如雷州人爱用古石狗看家的习俗,就与雷州人崇拜雷神有关。在雷州,放眼古城门、村口、古道、巷口、门口、水口或古墓前,定会看到或坐、或蹲、或伏的一尊尊用玄武岩石雕刻而成的石狗,这些石狗刻工粗犷、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有的面目狰狞,有的咧嘴含笑,有的鼻大耳肥,有的憨态可掬。由于长久受风雨剥蚀,它们或是灰色,或呈青黛色。.雷州有古老的传说,雷神爱 惜万物,怕太阳把万物晒枯,常派遣天狗去食太阳,有“日蚀”现象就说是“天狗食日”。各自图腾文化的融会贯通,对雷神的崇敬,对狗图腾的崇拜,成为俚僚 僮人的共同信仰,因而逐步形成并铸就了独具特色的石狗文化。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雷州人爱用古石狗看家。
另有一些民俗事象,如腊八节食腊八粥,宋代兴起的火葬习俗,观音菩萨取代女娲成为民间香火最盛的“送子娘娘”等,都与佛教传入有关。..民俗与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密切联系。
例如,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是个体意识,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
由于西方人的思想内核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吃饭是个人的事情,谁点的菜谁吃。即便我是在别人的误导下点了榨菜肉丝汤,我也喝下去,因为我说了OK。我说OK我负责,我做决策我埋单。这是我个人事情,和你们没有关系,也不要你们来替我分担这碗榨菜肉丝汤,我也不吃你的清蒸桂鱼或者红烧豆腐。个人的事情个人负责。每个人都是有独立意识和个人意志的单独的个人,这个就叫做个体意识。
而中国人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人的意志都要服从群体的意志,每个人的选择都应该是为群体意识而作出的选择,因此每个人的荣辱进退都跟这个群体密切相关,都属于某一个群体。比方说在中国我们要评一个先进工作者,评一个劳动模范,把这个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选出来以后呢,该同志必须要这样说:他说,我直是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热心帮助下,做了一点份内的微不足道的工作。他们是这么说的,这句话西方人就听不懂,尤其是美国人就听不懂。他说你就做了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贡献,还是分内的工作,还是在别人的领导和别人的帮助下,凭什么你当劳模啊?凭什么?他听不懂啊。但是我们必须这样说。我们在做总结的时候不能这样说“啊,今年我做了什么什么工作。啊,我怎么怎么样,啊。你看这个这个礼堂我盖的,啊,那个湖是我挖的啊,那条路是我决策要修的„„”这样是不行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思想文化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人的文化思想内核是个体意识。
三、民俗的主要特点
(一)民众性 每年的“清明”、“春节”时期,不管什么民族,任何一个人,就会不自觉地放下手里的工作,去感受春天,去看望亲人,去祭神祝福,去除旧迎新。别小看这司空见惯的事,就连在中国“阶级斗争”最严重时,也没停下来、中断过。这证明大区域产生的文化背景,是有一定的精神需求和生存需要的;这个文化载体一定包含着非常多的神秘和不可知的因素在内,它所产生的文化信息素必定是这些民族共识的。这应该就是节庆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伟人也不能脱俗。例如,虽然他在家乡仅仅生活了十六年,并且以后再没有回过家乡,但家乡的风俗习惯一生都在影响着他。无论是在战争年代的对敌斗争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都能在他身上感受到民俗文化的力量。只要条件允许,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碟盐渍的辣椒,就是川地“尚滋味”、“好辛香”的习俗在他身上的体现。邓小平在人间经历了九十三个寒暑,在许多地方生活过,但他一直乡音不改。外国人说他四川口音很重。另外,邓小平爱好京剧、游泳、爬山等这些能表现和张扬民俗的活动,都说明邓小平既是一个伟人,又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始终站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
再如邓小平与卓林的婚礼,显示了邓小平对婚礼习俗的熟谙。婚宴上共有两对新人,一对是邓小平与卓林,一对是孔原与许明。这是一次特殊的聚餐婚宴。由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黄土 窑洞外面,摆放着同样是平时吃的延安特有的金黄色的小米饭,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奢华的场面,简简单单,但又欢天喜地。参加婚宴者,尽管都是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但也一样地摆脱不了民俗的控制,去捉弄新郎官。孔原被灌醉了。邓小平是有敬酒就饮,竟然不醉。不是邓小平有多大的酒量,而是邓小平事先弄了一瓶白水充作酒,应付了过去。说明邓小平有很广博的中国风情民俗知识。
毛泽东也不能脱俗。平素最喜欢吃具有湖南风味的 湖南腊味,炒虾仁、素炒干贝、鱼香肉丝、醋溜鱼片、红烧狮子头、鱼头豆腐汤、冬菇白菜、红烧肉,凉拌辣椒等。并注重对民俗的了解和研究。
“辣椒湖南有钱人家和贫穷人家都喜欢吃,不吃点辣椒,仿佛什么菜也没有味道。”在一次进餐中,有客人见毛主席不断夹辣椒往嘴送,钦佩地说:“主席先生真能吃辣椒,就我所接触过的各国领导人当中,您是最能吃辣椒,一点也不怕辣!”“你说的对,四川人吃辣椒,不怕辣;江西人吃辣椒,辣不怕,我们湖南人吃辣椒,怕不辣!”毛主席又夹了一筷子往嘴里送,津津有味地说。“主席先生妙喻,把„怕‟字的位置一颠倒,就可以看出三省的人对辣椒的不同态度,言简而意。
(二)差异性
1、民族的差异
民俗,总是受到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信仰、艺术、语言等文化传统的多方面制约,形成了民族民俗的特点。是个民族之间在民俗方面具有差异性。
在颜色方面,汉族以红色为富贵吉庆的正色,藏族却以白色为尊崇;明清时代的汉族妇女以缠足为美,满族却以天足为荣。
在饮食方面,从主食来看,藏族农牧民都喜欢吃“糌粑”。糌粑可以意译为炒面。维吾尔族和新疆各族人民喜欢吃“帕罗”。“帕罗”通常的汉语叫法是“抓饭”。黎族、傣族(还有南方好几个少数民族)喜欢吃竹筒饭。在肉食方面,傣族的“剁生”食品也较多,有猪肉、牛肉、鱼肉、黄鳝、青蛙、马鹿肉、麂子肉等数十种。所谓剁生就是生吃,不用烹炒煎炸蒸煮烤烧焗,但要加入葱、蒜、姜、芜荽、野花椒、辣椒面、盐、味精、香油、柠檬汁等调料。剁生的肉都是新鲜的无病菌的。鄂伦春猎人喜欢吃生的狍肝和半生半熟的肉;藏族牧民喜食生牛羊肉干;赫哲族不论冬夏,都有吃生鱼的许多方法;苗族、侗族也有一些吃生鱼的制作方法 ……
在婚俗方面婚,我国东北满族的下茶、插车、坐帐,蒙古族的奶茶会,骑马迎娶时的男女双方答辩,女方老人的祝福赐装;朝鲜族的迎娶,男方到女方家 “接大桌”等等,都各有本民族的风情和惯例。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抢婚”、“偷亲”仪式,拦路开路、对歌跳舞;以及 “不落夫家”、“从妻居”、“试婚”等多种多样的习俗,也部各具民族特色。同样道理,我国各族习俗与世界其他各国各民族的民俗也各有差异。
2、地方的差异
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这种特征也可以叫做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因为这个特征是在民俗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并显示出来的。俗语说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这种地方性特征的很好说明。民俗的地方性具有十分普遍萎的意义,无论哪一类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所制约,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方色彩。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风情”。
比如食俗,我国民间常说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不大准确,但却大致反映出饮食习俗的地区特点。又如标志我国特殊风味的八大名菜(鲁、川、粤、闽、苏、浙、湘、皖),就具有十分清晰的地方差异性,都是从地方饮食中发展起来的。
再如城镇名食品的分布,像北京东来顺唰羊肉,天津狗不理包子,沈阳老边家饺子,老那家坛肉,四平李连贵大饼熏肉,沟帮子熏鸡,海城馅饼等等,都以其特殊风味代表了地方饮食。同样,许多名牌产品也以地方性为标志,如贵州茅台镇的茅台名酒与山西汾阳县的汾酒,这种地方性十分鲜明。
除食俗外,其他民俗事象像民间小搬运惯习,各地在挑、抬、顶、背、扛、抱、提、挎、搭、拉,推等方式上,分别有惯用方式一、二种,甚至同是挑担,各地也各有不同,有的就连使用的小搬运工具也千差万别,各有特色。民俗常因地制宜,展现出特有的乡土气味。像东北农村的兀拉爬犁;中原农村的勒鞋和推车;大江南北的草鞋和扁担;西南山寨的赤脚和背篓;西北的皮靴和驮子等等;都是各地行旅的特殊标记。
正由于民俗具有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所以民俗志成为地方志或乡土志的重要内容。我国自古以来方志学的建立,正是密切联系了历代各地方民俗的搜集、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3、阶级、阶层的差异 阶级、阶层的差异性是民俗的 重要社会属性之一。例如提到湖南腊味 毛泽东就说过“这腊味是我们湖南菜。湖南„几乎每家‟都有腊味,我说的几乎每家不完全确切,应该说几乎每个有钱人家都有腊味;如果贫无立锥之地,日愁三餐,夜愁一宿,饭都吃不上,就谈不上腊味了”,“ 要先有饭吃,才能谈到菜。”
同样是饮食习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贾府举行螃蟹宴的饮食习俗与刘姥姥迸府馈送乡下新鲜瓜菜的饮食习俗放到一起,形成了对比。豪门一席宴是农家一年的生计,这正好标志了消费习俗的阶级差别。《白毛女》中过大年的习俗是从黄家向杨家逼债展开的,黄家的年夜饭与杨白劳家用仅有的二斤面包饺子的差别,也正标志了两个阶级除夕习俗的差别。鲁迅在 《祝福》中写出了鲁四老爷家过旧历除夕的祝福习俗,对雇工祥林嫂过除夕的巨大精神压力,也标明了不同阶级过除夕习俗的差异“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民俗所显示出的阶级差异是很鲜明的。《红楼梦》中贾府贵妇人秦可卿的葬礼与佣人晴雯的出丧,同是丧葬习俗,却展现出两个对立阶级的极大差距来。在某些民俗调查材料中,往往只有笼统的记载,如某民族婚俗中宴席的规模,婚礼的繁缛程序等,只有一般的介绍,并没有标明阶级或阶层的差别,这是不科学的,是不足为据的。
(三)共通性
前面讲过,阶级、阶层的差异是民俗的重要社会属性之一。对这个特征的理解,我们和形而上学的看法完全不同,在形而上学曲解了的阶级学说中,把阶级的对立原则绝对化,以为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习俗,敌对阶级只能有绝然对立的风俗。这种认识显然不符合民俗传承的规律,它不是从民俗发展的实践中概括出来的,而是从阶级学说中简单化地臆造出来的。事实上,从人类社会有了民俗事象以来,就不是由不同阶级的集团来区分的,而是从整个民族文化积层世世代代传袭发展来的。在一个民族内部,各个阶级都要生育、结婚、死丧;都要有衣、食、住等消费习俗,也都要过传统的各种节日,也都要遵守本民族的传统信仰,也都要有本民族的文化游艺活动;也都流传着共通形式的口头传承。了解这一各个阶级的民俗共通性是很重要的。
全人类的共通性:这是民俗具备的十分厂泛而深刻的属性。各个民族的民俗,在形成过程中,都有许多相似相近的因素,也都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们往往具有人类共通的深刻内容。
比如;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如采集时期、渔猎时期、畜牧时期,相应地形成了原始采集,原始渔猎及原始畜牧的经济民俗,又如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时代相应形成的新旧石 器文化、陶器文化及青铜文化,都在人类民俗史的古老年代形成了许多人类共通的经济、文化传承。古老的原始信仰,为人类共通的信仰习俗奠定了基础,如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火的崇拜,从来就具有全人类的广泛性。不仅如此,即使是像婚姻、丧葬这样的习俗,也都具有全人类共通的特征。婚姻,是人类繁衍自己后代的文明形式;是 ”生物人“转向”社会人“的高度理性化社会化的发展结果;因此,人类世界 的各地方、各部落,从来都把结婚视为人生大礼。在婚礼习俗 中,祝吉祈福几乎成为全人类共通的意愿。丧葬是人类自然淘汰的社会化发展结果,是全人类共通的处理死者的文明形式,因此,把对死者的哀悼或对祖先的追念用一定的仪礼展现出来,也同样是人类共通的意愿。人类的服饰、饮食、居住等习俗惯制,也都形成了共通的特征。这种现象,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应阶段所形成的相似、相近、相同的文化创造在民俗中的反映。
同时,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由民族化逐渐被转化为国际化的民俗,成为人类共同的民俗事象,这儿乎是带有规律性的特征。比如火葬习俗,逐渐以其科学性取代土葬、水葬、天葬等旧俗,文明婚礼逐渐以其进步性质荡涤旧式婚礼的繁缛与陈腐,各民族以其先进的饮食、衣着习俗丰富着人类的衣食,使之更加国际化与现代化。人类的交往,越来越趋向于习惯渡过全世界共同的节日。科学的发展,在全人类范围内越来越快地革除那些野蛮的恶俗。人类共通的习俗惯例,在国际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深人的今天,必将不断形成现代化形式。这种全人类的共通性,在民俗的比较研究中,不仅十分醒目,而且有其重要的科学意义。
(四)传承性
传承性是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这个特征对民俗事象的存在和发展来说,应当说是一个主要特征,它具有普遍性。
比如岁时节日习俗,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和吃元宵;三月清明节的祭祖扫墓与踏青郊游;五月初五端阳节的莒蒲艾叶、赛龙舟及吃棕子、饮雄黄酒;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除夕辞岁的年祭和吃团圆饭,都是传袭了千年以上的岁时习俗。不论各代各地有多少差异,标志该节日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却始终被承袭下来。
又如我国自古以来就己完备的结婚习俗,包括它的繁杂程序及操办方式,也一直传袭了下来,不仅在整个封建时代不断因袭,甚至在现代,仍有不同程度的继承或沿用,给当代婚俗套上了较为沉重的封建婚俗的枷锁。丧葬习俗同样如此,那些充满了迷信色彩的形式和手段,经过了几千年传至今日的城乡各地,仍在许多方面与科学文明抗衡。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民俗本身所具有的传承特征十分鲜明,即使民俗事象有了某些改变,往往也可以找到这种传承特点所显示的继承与发展的脉络。
民俗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三种。
1、群体传承
有很多民俗是通过群体传承的方式世代相传至今天的。这种被称之为“群体传承”的传承方式,也可以借用现在时髦的话叫做“民间记忆”或者叫“群体记忆”,例如,风俗礼俗、岁时节令和大型民俗活动,等等。
2、家庭(家族)传承
所谓家庭传承或家族传承,指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中间进行传授和修习,一般不传外人,有的甚至传男不传女。主要表现在手工艺、中医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性、技艺性比较强的行业中。
3、社会传承
所谓社会传承,是指赖于熟练的传承人才能得以传承和延续下去,不至于绝种。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如某种手工技艺,如戏剧曲艺;
二、没有拜师,而是常听多看艺人或把式的演唱、表演、操作,无师自通而习得的。这两种传承情况的共同点是,有关民俗比较单纯,不需要多种因素和多种技艺介入。
民俗习惯以朴实、方便、合理、易操作的行为模式规范人们做什么、如何做,实体内容与程序内容混杂。它不像法律那般硬性、周延,与制定法相比缺少理性、严密的科学色彩,大多没有严格的正式程序手段可供遵循。它飘忽在人们的举止言谈中,人人都不知道民俗习惯存在哪里,但人人都会遵守它。似乎很随意,却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切不言自明。
(五)变异性
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与否,决定了民俗的发生、发展、演变和存亡,因此具有变异性。
变异性是与传承性密切相联系、相适应的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特征。它同时又与历史性、地方性特征有千丝万缕联系,标志着民俗事象在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流传所出现的种种变化。换句话说,民俗的传承性,绝不可以理解为原封不动的代代照搬、各地照办,毫不走样,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有些变化,有时甚至是剧烈的变化。因此,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是两个矛盾统一的特征,是民俗发展过程中的一对连体儿,只有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绝没有只传承不变异或一味变革而没有传承的民俗事象。
比如,从我国解放前的清明祭祖上坟,到解放后祭扫烈士墓,在清明节日传承中表现出许多变异;从清代满洲族的旗袍到现代服装的旗袍;从辛亥革命以前的唐装到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山装,同样在传承中表现了许多变异。从古代婚礼用五谷杂粮撒向新娘,做驱邪祝吉仪式,到当代用五彩纸屑撒向新娘以致庆贺,同样也可以看到古代信仰、仪礼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轨迹。还有一些民俗事象,虽形式上长期延续,但实质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在传统的节日习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年节燃爆竹原是一种驱除鬼魅的手段,后世却被用来制造欢乐喜庆的气氛。宋代,人们已能制作双响的爆仗和连响的鞭炮,并创制了各式各样的烟花,除夕之夜,通宵达旦,声震如雷的爆仗、绚丽奇幻的烟花与鼓乐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元宵节源出以灯火祭神、礼佛的举动,后来也充满了观赏花灯的娱乐成分。
这种变异性特征在民俗发展中,多少世纪以来大多是在自发状态下自然而然形成的。随着时代条件不同,地方生活不同,民族传统不同,在流传中变异各种民俗,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也应当看到,往往人为的有意识的改革,只要为人们广泛承认和接受,也可以形成民俗的变异。我国历史上运用政治手段采集民风、改革习俗的事例是很多的。像古代六朝时太原地区寒食节冷食习俗长达百日以上,造成疾病伤亡,危害严重,皇帝下令革除,改禁火三日。侗族山寨为革除旧婚俗六礼的繁缛奢费,曾于上个世纪中拟订乡约,刻石树碑,予以改革。我国多少世纪以来,汉族盛行的表亲(近亲)婚,得不到革除,现在由新婚姻法规定下来,禁止近亲配偶,用科学与法制反掉了恶俗。因此,不可把变异性的自发形成强调到绝对的程度。但是,也应当看到,人为的变异是有条件的,是从民俗中有意引导出来的,是符合社会前进方向和民心所向的,绝不可以把变异性理解为任何人都可以以个人意志强行改变习俗。我国历史己经证明,十年内乱时期,极左思潮和林彪、”四人帮“所推行的”横扫“、”砸烂“所谓 ”四旧“的政策,不但扫不掉旧习陋俗,反而把优良习俗也砍掉了,当时所采取的手段和所提倡的风气,又恰恰助长了恶俗与不正之风的蔓延,祸害非浅。那种不按民俗规律强行发展民俗、革除民俗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六)丰富性
我们中华民俗的魅力在于它的差异性与地域性,一方水土一方风俗,形成了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民风习俗,从而使中华风俗千姿百态,非常丰富多彩。
民俗涉及的内容很多,风俗的内容包括非常广泛,种类也非常繁多,内容也非常庞杂,直至今日它所研究的疆域仍在不断的拓展,就今日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而言,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 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包括各种物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迁徙﹑岁时﹑婚丧礼仪以及工艺﹑农业﹑贸易﹑行业﹑游艺等习俗。它依靠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约束﹐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现。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心理、行为和语言三个大类。
1、心理民俗
心理民俗主要是指以信仰为核心反映在人们心理上的习尚,也称为无形风俗。主要包括各种禁忌、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等;
2、行为民俗
行为风俗主要是指与心理风俗密切关联而表现出的行为习惯。包括祭礼、婚仪、祈禳等仪式和岁时节日、纪念、游艺等活动习俗,也称有形风俗;
3、语言民俗
语言民俗主要指以语言为手段表现人们思想感情和意愿要求的传统性艺术,如神话、传说、谜语、谚语、歌谣、说唱等。
每一种民俗又可以划分为多类别。例如劳动号子,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从历年已经采录到的音乐资料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等。.船渔号子。
四、民俗的社会功能——指民俗在社会生活和文化系统中的位置,它与其它社会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具有的客观效用
各民族、各地区、各时代的文化千差万别,人类生活的需要多种多样,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俗事象千姿百态,它们的功能十分复杂。
(一)民俗社会功能的主要特点
1、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
民俗的功能具有差异性和同一性。不同的民俗有着不同的功能,这是它的差异性,同样的功能可以由不同的民俗来完成,这是它的同一性。
以民歌为例,内容不同的民歌一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劳动号子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功能,情歌具有传情求爱的功能,儿歌具有娱乐游戏的功能,时政歌具有针砭时弊的功能,等等,这就反映了民俗功能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内容不同的民歌也有相同的功能,即情感的表达、宣泄或调解。
再如衣食住行、婚育丧祭的民俗其功能一方面具有差异性,例如衣具有满足遮羞蔽体、御寒装扮的功能,食具有满足人们充饥饱肚、试味尝鲜的功能;另一方面衣食住行、婚育丧祭的民俗又具有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同一功能。
2、既有单一性又有综合性
一个民俗只服务于某种特定社会需要,这是民俗功能的单一性。例如农历七月的祭祖,就是在特定的时间为特定的目的服务的功能单一的节日民俗。而春节、端午等节日民俗,其功能就是综合性的了。一般来说,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民俗事象,常比只有单一功能的民俗影响更大,并且更能适应文化环境的变异,在历史上传承的时间更长。而单一功能的民俗,虽然受特定的时间、空间和文化群体的限制,但却往往更富有民族的和地区的特色。
民俗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其功能可以发展和变异。某些单一功能的民俗,可能会逐渐发展为具有综合性的功能。例如清明扫墓,就由古代单一的墓祭,发展为祭祖、郊游、缅怀革命先烈等功能综合为一体的民俗。民俗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异,如前所述,古代一些具有宗教和法术含意的民俗活动,今天大多变为以娱乐功能为主了。
3、既有直接性又有间接性
所有民俗都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婚礼完成成年男女的结合;葬礼处理死者的尸体和渲泄生者的情感;劳动号子使人们在集体劳作中协调动作,巫术使人们与想象中的神秘世界沟通等等。除了直接功能外,许多民俗还有一些间接的功能。儿童的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是对成年生活的模仿与演习。社会称谓不仅是一种实用符号,而且间接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权利义务。民俗的直接功能与间接功能往往是同一种功能的不同层面,前者更为直观、外显,后者则比较稳蔽,属于更深的层次。
4、既有正功能(积极性)又有反功能(消极性)
民俗的“正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功能;“反功能”则指民俗阻碍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消极功能。我们常常说某某民俗是“良俗”或“陋俗”,其实就是指该民俗所具有的正功能或反功能。区别一个民俗的正、反功能不能简单化,必须将民俗放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文化群体的背景中进行考察。有的民俗在产生时和历史发展中曾有正功能,但在今天却具有反功能。例如民间宗教,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们常常利用民间宗教召号和团结人民反对残暴的封建统治,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太平道、天地会、白莲教等等,它们在当时起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但是今天的民间宗教,在社会生活中主要起着愚弄群众、诈骗钱财,甚至残害性命的反功能。有时,民俗的正、反功能并存于同一种民俗活动中,例如清明扫墓,有的人在纪念革命先烈或缅怀先祖、教育后代;有的人却乘机大搞封建迷信活动。还有少数民俗既无明显的正功能,也无明显的反功能,仅仅是一种群体习惯,例如一些食俗。科学灶认识民俗的正功能与反功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俗社会功能的主要内容
对于民俗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众说纷纭。有人概括为“历史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陶立潘);有人概括为 “法约性”、“软控性”和“本位偏移性”的“特殊功效性能”。(陈勤建)《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将民俗的功能归纳为娱乐、教育、社会控制、社会权威、社会心理消释、保持文化连续性和政治用途七种功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则归纳为逃避现实、解释起源(原因论)、维护社会制度、教育和社会控制五种功能。钟敬文先生(1903.3.20—2002.1.10,广东海丰人,中国民俗学之父、民间文艺学家、诗人、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指出:“民俗现象的功能,主要在于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使这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根据这一思路,笔者从民俗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出发,将民俗的功能概括为下列四个方面:
1、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成员行为方式的制约作用。
任何社会,都必须有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招待的行为准则,如法令、契约、文字、纪律、戒律、禁忌等等。其中,民俗是产生最早(时间)、约束面最广(空间)的一种行为规范。
从起源上讲,民俗可以说是法律之父。在成文法产生之前,民俗是远古社会唯一的行为规范。近年来,西南少数民族中还发现了不少各种民俗习惯法的遗存,可见法律的确源于民俗。
民俗是一种约束面最广的社会行为规范。成文法律无论多么细致,都不过是社会行为中需要强制执行的一小部分,如杀人放火之类。民俗却以习惯的力量,象一只看不见的手,暗中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从吃穿住行到心理活动,从行为到语言,人们都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命令,并对此毫无觉察。例如,随便上街溜溜,就会看到没有哪个女子赤着膊(除非是精神病人),也没有哪个男子穿条超短裙的。可以说,几乎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受着民俗的制约。
民俗还是一种深层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有四个层次,即法律、纪律、道德、民俗。其中民俗作为社会规范对我们的约束力是最强有力的。民俗之所以强有力地支配着我们,乃是因为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当然也就不会对它加以反抗了。这种所谓的“软控”,实在是一种最有力的控制。所以培根说:“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为,则多半取决于习惯(这种习惯久而久之便形成民俗)。”
2、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的个体社会化和文化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民俗的教化作用贯穿于人的一生。人的一生在特定的民俗中开始和结束。从某种角度上说,人的确是民俗的产物。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诞生礼就为他拉开了人生的第一道帷幕。他在母亲的催眠曲中入睡,在与小伙伴的游戏中模仿着成人的生活,他从不同的称呼与社交礼节中了解人际关系,经过婚礼组成家庭并繁衍后代,直到死去,葬礼送他离开人间。民俗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起的教化作用,别的东西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恩格在讲到德国民间故事书的重要作用时,说民间故事象《圣经》一样培养着人民的道德感,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权利和自由,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民俗的教化功能,是人类保存、积累和传承文化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人类社会要保存前辈创造的文化成果,必须将他们的文化行为不断复制。一代代人的文化复制,相沿成习,就成为民俗传统。每一代人在当时的民俗中得到教化,并加入新的创造,引起新的传习,化为新的民俗,一代复一代,人类的文化创造就这样积累了起来,传承下去。
3、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使人们生活安定,社会运行有序,并使整个群体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作用。
人类的基本需要大体相似,但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却有许多。人必须满足食欲和性欲,但吃什么,怎么获得食物,怎么进食;向谁求爱,怎么求爱,怎样做爱,却有许许多多可供选择的方式。民俗的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历史、地理、文化条件,将群体所选择的某一种行为方式予以肯定,成为一种标准的行为模式,统一大家的行动,维系社会生活有规律地进行。
民俗不仅统一群体的行为,而且维系着群体的心理。社会成员从同一类型或模式的文化环境得到教化,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共同的民俗心理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人们与他们的文化共存亡。
人是社会的动物,无论哪个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团体归宿愿望。而相同的民俗,正是人们从行为到心理上认同自己所归属的群体的旗帜。今天,世界各地一千几百万华侨,许多人都坚持讲汉语、写中文、吃中餐、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些民俗活动使他们保持着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了他们与祖国的心理纽带。
利用民俗这种文化模式对国家进行管理,这在中国古代就有了。汉代史学家曾说:”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要正确处理风俗,驾驭它以为统治服务,各个朝代都有相应的措施,效果和 对现代影响比较大的就是清朝满族的措施——满汉一体化的政策。
例如,当时清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出发,采取认同汉族人婚俗文化模式的政策规定,男女婚姻.不能强抢,要明媒正娶。不仅如此,满人娶汉女还要向上级报告;相反,汉人娶满族的女孩,不用打报告,只要按照汉人的六礼娶回来就可以。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满人与汉人的民族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最后使只有三十多万满族人得以统治一亿多汉族人。统一了整个中国。当然,,清统治者在某些方面也坚持了他们自己的民俗文化模式,比如发式方面.因为满族人认为头发是天和人相互沟通的载体,所以一定要坚持满族人的习惯,结果出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惨烈的文化整合。
一个国家或民族、集团的凝聚力由多种因素决定,民俗的维系力是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支力量。民俗的维系功能在急剧的文化变迁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适应外在物质环境与内部个人与团体间关系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4、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即民俗通过协调、娱乐、渲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与心理得到调适的功能。(1)协调的功能。
主要表现在对人际关系的协调。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节日、游戏、文艺、体育的民俗,这些民俗就具有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2)娱乐功能
民俗的娱乐作用是民俗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一种最显而易见的调节功能。人类创造了文化,目的是为了享用它。人民不仅创造了民俗,而且要享用它。民间传承下来的许多民俗活动,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越是到近代,民俗的娱乐功能越是突出。例如各个民族的年节民俗活动,几乎都是以娱乐为主。人不可能日复一日,永无休止的劳作,必须在适当时间举行适当的活动休息体力,调适精神,享受自己的创造成果,进行求偶、社交等活动。年节期间人们的娱乐活动,正是满足这种需要。(3)宣泄功能。
民俗也有渲泄的功能。个体本能在群体生活中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无论是肉体行为压抑,还是心理压抑,对人类来说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宣泄,一旦积郁起来集中爆发,其后果不堪设想。有的民俗就是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如古希腊罗马的酒神节,人们在节日里饮酒狂欢,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禁忌这时全被打破。
美国民俗学家发现,在一些美洲印第安人的部落,例如阿伯切和祖尼人中,十分流行女婿与岳母私通的民间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实行严格的岳母回避制度,他们认为:这是民间故事在发挥着一种安全阀的渲泄功能。不少民族历史上都有过放荡性的狂欢节日,这也是一种被压抑的性本能的渲泄。婚礼上的哭嫁歌,葬礼上的跳丧舞,时政讽刺歌谣等等,都有渲泄的功能。人们在节日中的各种狂欢,像傣族的泼水,西班牙的斗牛等等。起着渲泄平日循规蹈矩生活中所积压的心理能量的作用。(4)补偿功能
民俗的还有补偿的功能。恩格斯在评论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中,说民间故事能“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它的的田地变为馥郁的花园。”“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这就是一 种心理补偿。
以上这些功能只是民俗最主要的而非全部的功能。例如,民俗还有补偿功能。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的种种需求,往往在民俗中得到某种补偿。恩格斯在谈到德国的民间故事书时曾说:“民间故事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籍,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贫瘠的田地变为馥郁的花园”。我们认识民俗功能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改善它的功能,使民俗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生活的幸福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了解民情,增加社会知识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民众最基层、最本原的文化。劈土植谷,通财鬻货,亲戚往来,儿婚女嫁,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些琐琐细细将一个民族的历史意蕴、事态人情、风土习尚、信仰氛围、审美追求乃至道德规范、伦理标准等鲜明、真切地袒露在民俗文化之中。因而了解民俗,就是了解我们的民族,就是了解我们自己。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就是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就是实事求是地对待我们自己;重视民俗文化,就是重视下层社会的生活史,就是关心群众的利益。
(二)有利于入乡随俗,与人和谐相处
入乡随俗解释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出处 《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这个成语现仍为原意,常形容随遇而安。为什么要入乡随俗?一则有利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也许正是你远行的意图;二则表示对异乡人民生活习惯的尊重,自己的随和,容易与人打成一片; 三则不要为别人带来太多的麻烦。
(三)有利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民俗文化同其他古代文化遗产一样,由于社会时代的局限,也存在“良俗”与“陋习”之分。特别是在我国古代,封建迷信、风水测字、手相八字、属相生克、姓名测命等迷信落后的陈规陋习严重毒害着人们的思想,如果不加以剔除,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们应择优而取、因陋而弃,保留和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不论我们的民族怎么发展,我们都可以从风俗文化中了解到我国的历史,分析我国的现在,规划我国的未来,就一定会使传统风俗能为今人树立时代新风尚再作贡献。
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全国各族人民都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奔小康,我们有批判地发扬、整理和继承民俗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我们继承历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移风易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使传统风俗获得健康有益的发展。本书在介绍民俗文化时力争做到雅俗共赏,使广大读者能够吸取民俗文化的精华,吸取那些符合时代的、科学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东西,自觉剔除那些不符合时代的、不科学的,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的糟粕,达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删繁就简,使民俗中许多事象逐渐从落后变为进步,从愚昧变为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008年7月18日
第二篇:精华讲稿:第一讲 民俗概论
第一讲 民俗概论
一、什么是民俗?
民俗学发展到今天,有关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这样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念。分析其中原因,正如民俗学家陶立璠所说:“为什么一个看来似乎简单明了的问题,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却非常困难?关键在于‘民俗’发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大家又熟视无睹。”要了解“民俗”这个概念,我们必须要知道作为词汇的“民俗”与作为学科的“民俗”之间是有差异的:作为词汇的“民俗”作为词汇的“民俗”在中国早就出现:《礼记·淄衣》曰:“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管子·正世》曰:“料事务,察民俗。”《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作为学科的“民俗”:民俗一词是有“民”(folk)和“俗”(lore)这两个部分组成,但是从民俗学这个学科诞生的那天起,有关“民”和“俗”的定义的争论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什么是“民”和什么是“俗”的观点非常多,而且不断发展,正因为如此,“民俗”一词的概念的界定也是难以把握,以致于众说纷纭,观点庞杂。世纪 40 年代,美国出版的《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一书,就载有民俗一词的简明定义达 21 条之多。比如有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等。
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民俗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它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一、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的;
三、民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二、民俗如何分类?
民俗的最早分类标准出现在英国。英国民俗学会于 1890 年出版的由高莫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的分类是:
(1)观念和信仰民俗,包括迷信的信念和举动、关于自然物的迷信、关于树木百草的迷信、动物迷信、精怪、禁厌术、土医术、法术和占卜、关于冥界生活的信条和一般迷信等;(2)旧传的风俗,包括节俗、礼俗、嬉戏和地方风俗等;
(3)旧传的叙事谭,包括童话、民间故事、趣谈、寓言、深化、叙事曲、民歌、地方传说和旧传等;
(4)民间成语,包括韵言、母歌、谜语、谚语、诨名和方言等。显然,这四类民俗事象中,民间文学占有绝大部分,至于其他民俗类别也仅是作为旧有的遗留物被看待的,范围是比较狭窄的。
英国民俗学家博尔尼在其《民俗学手册》一书中把民俗事象分为三类:
(1)信仰与行为,包括大地与天空、植物界、动物界、人类、人工制品、灵魂与冥世、超人的神灵、预兆和占卜、巫术、疾病和民间医术。
(2)习俗,包括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人生礼仪、职业和工艺、历法、斋戒和节庆、游艺、体育和娱乐。
(3)故事、歌谣、俗语,包括故事、歌曲和民谣,谚语和谜语,有韵的俗语和俚语。这种分类虽对以前之分类有一些修正,但仍没有摆脱民俗研究对象异常狭窄的弊端。
日本学者柳田国男也采取了民俗事象三部分分类的方法,他于 1932 年在民俗学会上的讲演中指出,民俗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习惯(生活技术),包括居住、服装、食物、生产、劳动组织、家庭、村落、交际、婚姻、诞生、成年礼和青年集团、死亡、法事活动、祭神、占卜、舞蹈、竞技与音乐、儿童游戏等;
(2)口碑(语言艺术),包括新语创作、新词、谚语、谜语、诵词、小儿语、歌谣、说唱、民间故事、传说等;
(3)感情、观念和信仰,包括情趣、趣味、禁忌、畏惧、崇信、祈祷等。柳田的分类标准对于日本民俗学界影响较大,其后的日本学者仅是对这种分类方法给予必要的补充和修正。
陶立璠《民俗学概论》分为三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乌丙安《中国民俗学》分四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分十一类: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信仰民俗、科学技术民俗、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
在这里,我们将民俗大致分为三类:物质民俗、行为民俗、意识民俗。所谓物质民俗,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依赖的和能够感觉到的有形的实体性民俗,因而又被称为“实体民俗”。根据文化物质可以分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种标准,可以将物质民俗划分为生活民俗和器用习俗两大类。生活习俗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习俗等三大类。器用习俗包括生产工具习俗、劳动对象习俗和民间工艺习俗等。
所谓行为民俗,指的是受思想和观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在的各种风俗习惯活动。它可以划分为行为活动规范民俗和行为活动方式民俗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生产民俗、交通民俗两大类,后者主要包括技术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游戏娱乐民俗等。
所谓意识民俗,是指意识在民俗中占主导地位的民俗。通常,人们又称之为“精神民俗”、“心意民俗”、“信仰民俗”等。它可以分为信仰民俗、语言民俗、禁忌民俗等几大类。
语言民俗指的是民间依靠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和继承的民俗事象,又称“民间口头文学”或“口碑文学”。按照语言民俗的内容和传承表现,这种社会生活民俗事象可以划分为讲述、歌唱和讲唱等三类。
所谓讲述语言民俗,指的是依靠叙述性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和继承的一类语言民俗事象,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和熟语等四种不同类型。
所谓歌唱语言民俗,指的是以歌谣或民歌的形式来予以表达的语言民俗事象,又称之为“歌谣”,主要有情歌、礼仪歌、劳动歌、生活歌、时政歌和儿歌等类别。
所谓讲唱语言民俗,指的是既说又唱、韵散兼行的一种语言民俗。这种语言民俗或以讲述为主,或以歌唱为主,往往带有叙事长诗的性质。比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等。
三、民俗的本质是什么?
民俗作为一种包容异常广泛的文化事象,其属性是多方面的,并不是一种属性就能够较为全面而深刻地揭示民俗的全部本质所在。
(1)民俗:生活与文化的复合体民俗既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文化,它具有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属性。以饮食为例。民俗作为文化与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外在的、表面的生活属性是内含的、深刻的文化属性的一种物化,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化的生活、生活化的文化。生活一旦被民俗化后并非永远处在模式阶段,生活的模式也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当这些新内容融入到生活当中,又会在承传原来生活模式的基础上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生活模式,进入民俗又一轮的传承与变异。
★思考:一般的生活事象与民俗事象的区别?
(2)民俗:原生态文化(3)民俗:不成文程式化规矩
四、民俗的基本特征
1.社会性与集体性 2.稳定性与模式性 3.传承性与变异性
五、民俗的功能
关于民俗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在钟敬文看来,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实际上,这四种社会功能都是以规范功能为核心的,其他功能都是由规范功能派生的。在这里,我们认为民俗拥有两大社会功能。
(1)民俗的社会调节与控制功能
所谓民俗的社会调节与控制功能,指的是民俗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不成文程式化规矩属性,对其流行范围内的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识所具有的约束作用,通过对社会各种关系和行为及意识进行规范,以维护这种民俗所流行区域内民众群体利益的一种社会管理效应。在社会规范中,参与社会调节和控制的文化事象大体有法律、纪律、道德和民俗等四 种。而民俗是这四种中存在最为广泛的、约束面最宽的调节与规范。民俗能对社会进行调节和控制,根本的原因在于民俗自身所具有的不成文程式化规矩属性。某种民俗一旦形成,便会产生一种法约性效应,能够对人们的生活、言行乃至意识等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民俗对社会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力,表现为一种软控制的特征。这种控制有时甚于法律的控制。
(2)人生塑造与教育功能
民俗在个人成长和修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功能不同于前面所提到的调节与控制功能,这种功能往往是通过个体仪对于已有民俗的规矩和约束力的接受并认可而予以实现的,只有当个体认可并接受民俗的规矩和约束力,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才能够使民俗对于个人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民俗对于人生塑造和教育的功能呈现为全方位的特点,带有异常明显的广博性。民俗对于人生的教育和塑造内容涉及到道德品质、生产技能、生活技能、体能训练、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民俗的教育重点在于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
第三篇:第一讲 管理概论及班组基础管理大纲
杰出班组长
第一讲 管理概论及班组管理大纲
为什么要学管理知识?“三为”:
1、为使我国的管理水平能跻身于世界之林。
2、为学会竞争、学会致富。
3、为学以致用。
一、管理概论
(一)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1、管理是管辖、控制、处理的意思,是指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的重要作用:“一广泛”即运用的广泛性,管理与科技是“两个车轮”、管理、科学、技术“三根支柱”。内容:
社会效益1)管理目标——以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 经济效益
2)管理手段——方法:行政、经济、法律、思政、信息工程
3)管理对象——人、财、物、时间和信息。
4)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领导者与全体职工
6)管理的依据是——管理学原理(规律、原则)
有效性
2、管理的特征(点):五种
1)动态性——内、外环境
程序型管理原理2)科学性,管理活动分为
非程序性边做边探讨
成本上体现在资源配置的机会3)经济性(效益性) 成本之比上体现在管理方式选择的4)创造性(创新)——企业家的精神就是创新的精神
5)艺术性——管理技巧、管理方式、管理成效
3、管理的发展:
管理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的集体劳动。国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早期管理阶段(18下~19世纪末)
2)、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
3)、现代(中期)管理阶段(20世纪40~50年代)
4)、最新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六大学派
(二)管理原理
[原理]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运动的基本规律。“原”即“源”,原本的意思;“理”即道理、基准、规律。[管理原理]主要指管理活动的规则。它反映了管理系统的客观要求,即反映规律性,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一种抽象;也有人称为管理指导思想。
管理原理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原理、系统、人本、责任、效益、封闭原理、能级原理、弹性原理、动力原理等。
1、道德原理——“德”、“得”是相通的,应具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做人道德职业道德
2、系统原理——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1)、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大于它各部分的简单总和。其特征六个股:
(3)集合性(2)整体性(3)相关性(4)开放性(5)层次性
2)、用系统原理进行班组管理
班组的微观管理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机动、多样。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是相反的。在班组管理中运用系统原理必须进行六个分析和把握三个系统特性。
六个分析是:(1)系统要素方面:班组系统是由什么组成?要素是什么?可分哪些子系统?(2)系统结构方面:班组系统内部组织结构如何?各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系的?(3)系统功能方面:班组系统要完成什么功能?这一功能与各要素间有什么影响、制约关系?(4)系统改进方面:维持、完善、发展系统的源泉和因素是什么?(5)系统联系方面:班组系统在纵向、横向方面的联系如何?在更大系统(车间、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如何?(6)系统历史方面:班组系统是怎样产生的?经历了哪些阶段?发展前景如何?
在这些分析基础上,更要把握好其特征:(1)目的性,一个系统通常只有一个目的。(2)整体性,系统的基本思想是整体性、综合性。整体效应是系统论最重要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3)层次性,系统的运动是否有效、效率高低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层次性。(4)开放性(5)相关性(6)集合性。(主要是前三个特性)
3)、管理追求的目标是输出>输入,即产出>投入
3、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企业共同理想为引导。
1)、对人认识的深化
2)、人本原理对现代班组管理的几点启示
(1)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参与管理(领导)
(2)给员工一个领域
(3)工作内容丰富化
(4)适才适用。
4、班组管理中的整分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1)、整分合原理主要含意
①整体把握,即要提高管理的效益,对班组来说,对如何完成班组的总体目标和整体工作必须有充分细致的了解;②.科学分解,即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将整体分解成一个个基本要素;③.组织综合,即在明确分工后,要进行合理的组织综合。
分解正确,分工就合理、规范才科学。
2)、班组内的分工
3)、分工基础上的综合(即分工不分家)
5、能级原理:把各状态的能量按大小排列,犹如梯级,叫能级。班组长应对不同的能级应授予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
二、班组长及班组管理
(一)班组长
1、定义
班组长是指在生产现场,直接管辖20人左右的生产线作业员工,并对其生产结果负责的人。班组长是不脱产的“将”,指挥一班人的“兵”;是“兵头将尾”。
2、班组长自我角色的认知(地位作用)
(二)班组长
1、定义
班组长是指在生产现场,直接管辖20人左右的生产线作业员工,并对其生产结果负责的人。班组长是不脱产的“将”,指挥一班人的“兵”。古话说:兵不在多在于精,将不在勇而在于谋。兵要“精悍”,将要“谋略”,班组是集“兵、将”特色于一身,必须有“兵”的实干,“将”的韬略。班组长是“兵头将尾”,是“现场的管理者”,他们虽有直接从事操作,但主要是推动组员完成工作任务,这就是人们称班组长为管理者的理由。
2、班组长自我角色的认知和对企业的正确认识
一般来说,班组长首先是出色的工人:一名多功能的工作,一个“多面手”。当新工人到班组后,班组长要帮助其了解、掌握其将要担任的工作;当班组成员由于某种原因而暂离岗位,班组长往往要充当一名最佳的替补人员;当生产中出现疑难问题或技术关键问题,班组长又成解决问题的核心人物。
3、班组长的使命和任务P5-7:
使命:服务企业,完成任务。如果把企业当作一部大机器,班组为
齿轮,个人为螺丝钉,那么,齿轮就是为企业这部大机器运转服务的。完成任务即完成企业目标和各项任务。
任务:指挥、领导、管理和协调。纵向协调,就是上传下达,上传
下达一是传达执行上级的指令,当然不能象录音机一样传达给组员,而应补充说明本班组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二是听
取和采纳职工意见,向上级反映职工的建议和意见。横向协调,就
是调整与协调班组内外的关系。必须加强兄弟班组、班组内部和班
组与车间科室的各方面关系,特别是加强前后工序的联系,彼此配
合和调整,协同解决问题。
4、那么,如何做杰出班组长?
(三)班组管理
1、班组的概念及特点
班组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从事生产工作等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职工参加企业管理和日常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企业的设备、工具、原材料等劳动手段,都在班组中落实,所有的企业都有班组,班组是企业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一个前沿阵地。既然班组是企业的基础,那么每一个班组就是一块奠定企业基础的基石。基石的质量影响基础的质量,进而又影响到建筑在它之上的大厦(企业)的质量。所以要搞好企业,必须搞好班组。
严格地说,“班”是生产班次,如早班、中班、晚班,或甲班、乙班等。“组”是生产小组,在实际生产中,一班次中包括若干小组,一个小组的工人又分好几个班次。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班组,是根据产品或工艺要求,由若干相同或不同工种的工人及相应的设备、工具、材料等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和管理单位。分为生产班组和非生产班组(后勤)。其特点是管理范围小而内容全,分工细而综合性强,方法实而难度高(因直接与人打交道,是矛盾和问题的焦点)。具体特点:
2、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
1)班组在企业中的的地位P7
2)班组在企业中的作用P73、加强班组管理
班组管理,一是要管,二是要理。具体说来,抓好各项班组管理主要内容是:
1)抓好生产管理:编制和执行生产作业计划,安排好本班组生产,搞
好班组在制品管理,做到均衡生产,按时按量完成、超额完成生产
任务;这是班组的最主要的管理工作。
2)抓好经济核算,进行成本核算,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活动,制订消耗
定额,包括降低能耗,合理进行核算和考核奖惩;(吃不穷、1:3
美元)
3)基础管理:要制订、健全各项制度,开展职工教育和岗位练兵,设
置原始记录和台账;
4)抓好劳动管理:考核和计算出勤率、提高工时利用率(一切的节约
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列宁: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一切),制订劳动定额(或工时定额),开展劳动竞赛,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
和经济效益(西德、步行速度;
5)抓好技术质量管理,执行工艺规程,开展质量、标准化、计量等工
作检查,提高产品和工作质量;
6)抓好设备和工具管理,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点检和设备检查,保证
设备完整和完好;
7)抓好安全生产,贯彻安全、环保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环保生产责
任制避免事故发生,消除事故隐患,有了事故做到“三不放过”(不
查明原因、不落实责任奖惩、不接受教训);
8)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关心本组职工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调
动本班组人员积极性。
9)主持开好班委会、班前会或班务会,班组民主生活会等,搞好班组
团结,做好表扬与批评工作。
三)班组的基础工作
管理基础工作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它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有效地执行各项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等不可缺少的工作,是管理中带有基础性和起点性的工作,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立足点;其主要内容是七点: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规章制度、信息工作、基础教育、班组工作安全文明生产等。
(一)标准化工作:将班组管理工作的非制度化、非程序化、非标准化转变为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二)、定额工作
1、概念与分类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占用及利用程度方面达到或遵守的数量界限,是企业编制、检查、考核、计划的依据,是科学组织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依据。[定额工作]指各项技术经济定额的制订、执行、考核和修正工作。
2、制定定额。定员定岗定位后就要定额定责。
3、定额制定后,一般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4、制定定额管理制度。
(三)计量工作
(四)信息工作
1、[信息]是指根据一定的需要而收集起来,经过加工整理后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图形、文字、公式、方法、数据、指令等知识元素的总称
班组信息工作内容:
1)原始记录、台账和统计工作
2)情报工作、科技档案工作、数据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
3)传递与使用
1、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是搞好班组管理的必要条件。
2、搞好原始记录
(五)、规章制度
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制度第一,管理者第二”,这句话强调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1、[规章制度]指对生产、技术等活动制定的各种条例、规定、细则、章程、程序和方法等的总称。它是以为核心。内容包括:基本制度、责任制、管理工作制度、奖惩制度。
2.班组应建立哪些规章制度?
(六)、基础教育
指为了使企业每个职工具备从事本职业、本岗位工作所必需的道德品质和基本的能力,而进行的思想、纪律和技术业务等基本素质的教育。
(七)、加强班组建设
即班组建设的内容,集中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组织建设;二是思
想建设;三是制度建设;四是业务建设。四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承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现场观念:1%的细节失误=100%的失败
第四篇:党课第一讲
党课第一讲
大家好!
我们今天讲党课学习的课程是,学做统一,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在这里呢,我们要学习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章关于党员标准的规定。二,“四讲四有”是检验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更高的要求。三,做一名合格党员要做到知行合一。四,从四个方面努力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章关于党员标准的规定
下面我们先学习第一个方面,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章关于党员标准的规定。什么是党员标准,这个大家我们可能都比较熟悉,也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那么这些标准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那么第一个方面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条件,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三个方面就是,党员的基本义务和权利。
(一)中国共产党员的条件
我们先看共产党的条件。党章第一条规定,年满18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缴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么这是做一名共产党员的起码条件,也是对申请入党条件的全面表述,它具体包括了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个是国籍和身份的要求,我们大家看到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他必须是年满18岁的对吧,是中国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理解这句话,我们就要注意三点,第一点年满18岁才能够申请入党是吧。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年满18岁的时候,才是一个成年人,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才趋于稳定,才能确定自己的信仰和终生志向。那么第二点就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第三点就是,凡属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都可以申请入党。那么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呢,也是中国特别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把这些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有利于党的先进性。同时在这个范围内,不受职业、性别、出身等条件的限制,这是这个条件里面需要把握的第一点。
第二个就是,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那么党章规定呢就是,党的纲领和章程,是申请入党的最基本的政治思想要求。党员承认党章章程,是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着实的模范,又应成为学习的模范。从毛泽东同志这一段重要论述来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共产党员的光荣传统。
共产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我们群众会经常用什么话来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我们共产党员,平时的时候能看得出来,关键的时刻能够站得出来,危机的关头能够豁得出来,那么这三句话很形象也很生动对吧,总书记也强调过。
那么什么叫平时能够看得出来呢?就是指我们共产党员要在日常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从日常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处处率先垂范,事事以身作则,让群众一眼就能够看出你是共产党员。
关键时刻能看得出来是什么呢?它是指共产党员在困难时刻,能够什么?迎难而上,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挑重担,勇敢的接受党的考验,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
什么是危机关头能够豁得出来呢?它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危险面前毫不畏惧,敢于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那么这三个出来,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什么啊?生动、形象、完整的体现。
第三项义务就是,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克己奉公,做多贡献。
第四项义务就是,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第五项义务是,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第六项义务是,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
第七项义务是,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应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第八项义务是,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这就是这个共产党员的八项义务。
共产党员的八项权利,那么共产党员这个权利,它是指党章规定,赋予共产党员参加或从事党内某种事项或者活动的行为权利,它是我们党内民主的具体体现。那么党章的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党员享有的权利,那么我们也就是八项权利。
第一项就是,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第二项权利是,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第三项权利是,对于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第四项权利是,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的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的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违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第五项权利是,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第六项权利是,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者做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或辩护。
第七项权利是,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第八项权利是,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予负责的答复。
那么党章中规定的这个八项义务和八项权利,它要求我们的党所有党员无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贡献大小,在党员义务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党员都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才能够使党成为团结的,有战斗力的党,才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使命。
那么共产党员也要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不能轻易放弃和错误的使用党员权利。党章中规定的党员权利,是健全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条件,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有利保证。所以各级党组织要疏通各种渠道,保证党员权利的行使,那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正确对待和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是我们党章中,关于这个党员标准的什么,一些规定,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方面。
二、“四有四讲”是检验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也是更高的要求
第二个方面就是,“四讲四有”是检验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也是更高的要求。我们大家知道,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党员的标准也是历史的,具体的。那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党员的标准进行了具体化,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大家知道,这个2015年的6月30日,也就是在建党94周年前夕,那么总书记呢在同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这个会见的时候啊,总书记就对广大的县委书记提出了这个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吧,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这是对我们县委书记提出的要求。
那么两学一做学习方案,对我们党员提出的是什么?这个“四讲四有”这个合格党员的标准,哪“四讲四有”呢?也就是讲政治,有信念,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什么啊?讲规矩有纪律。第三个就是,讲道德有品行,第四个,讲奉献有作为,是这个提出了四讲四有。那么四讲四有我们从这个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这个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所以对我们党员提出了一个衡量的标准,当然也是这个更高的要求。
那么从四讲四有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四讲它侧重于强调什么?这个知,四有呢是强调侧重于行对吧,这个我们大家知道这个,这个首先知,你要内化以行,然后行,就外化于行,我们这次中央下发的学习教育方案,就提出在四讲四有前面,提出了这个叫坚持以知促行这样的一个要求。
那么尽管我们说,四讲侧重于什么?强调知,四有侧重于强调行,但是四讲和四有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我们可以举例子来看,你比如说,这个讲政治有信念对吧,讲政治同时又包含了这个对有信念的要求,但是不代表一个人说他,这个人口头上很讲政治,他一定就有信念,所以呢,讲政治和有信念它本身就是辩证统一的,只是有一个侧重而已对吧,那么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还是这个,讲奉献有作为,它也是一样的,一样的。这就是第二个方面。
三、做一名合格党员要做到“知行合一”
第三个就是,就是要做一名合格党员,要做到知行合一,那么这次呢这个学习教育方案,专门强调要知行合一,我们从这次学习教育的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出,叫做两学一做,这个教育,学习教育方案明确提出对吧,基础在于什么?学,关键在于做。那么基础学好了,关键我们又做到了,最终达到什么?就是知行合一,所以要做一名合格党员,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前面我们刚才讲了,党员的标准是历史的、具体的。也就是说,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员的标准对吧,提出了新的概念,提出的什么,新的要求,但是知行合一,作为一个总的要求,那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要做到,四讲四有合格党员,首先必须遵循知行合一这个首要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对吧。我们大家知道这个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重要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就认为,不仅要在认识,也就知,而且要在实践,也就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散,所谓的知是什么呢?它就是思想,指的是思想,行指的一个人实践,具体到一名合格党员中的知行合一,就是要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并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用思想锤炼自己的品行,指导自身的行为,践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学上下功夫,做到什么啊,要记住才学啊,那怎么学,我们就要深学,深学真信,你只有深学真信,你才能够达到什么啊,讲政治对吧,讲规矩、讲道德、讲奉献对吧,同时我们要什么啊,把立足点和落脚点放在做,所以学习教育方案什么,关键在做。我们只有做,学习方案里面提出,要带着问题去改,我们才能够什么啊,才能够达到有信念,有纪律,有品行,有作为。
四、从四个方面努力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一是讲政治、有信念,做到政治上合格。讲政治是对共产党员第一位的要求,要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理论上的坚定,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定力、牢记政治责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守对党忠诚这条“生命线”,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作为最最紧要的政治,经常、主动、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挺起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加强理论武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努力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要做管党治党的“担当者”,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扛起来、传导好、落实到位,勇于担当,对党组织负责、对党员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要在今年区县、乡镇换届工作中,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以严的要求、严的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二是讲规矩、有纪律,做到遵守纪律合格。严守党的纪律规矩,贵在经常、重在日常、也要做在寻常。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入党誓词,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党纪,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的秘密,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做,入心入脑、执行到位,使党的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刚性约束。要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参加组织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着力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纯洁的党内同志关系。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是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必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严格遵循组织程序和请示报告制度,坚决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在这次学习教育中,要对交纳党费工作进行全面自查自纠,不断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
三是讲道德、有品行,做到品德上合格。要把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作为人生的必修课,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要始终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自觉树立为追求理想而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勇于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境界。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培养良好的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感染身边群众,培养良好家风。要慎独慎微,从一点一滴中加强修养、规范自己、完善自己,切实做到“大节”不偏离、“小节”不丧失。
四是讲奉献、有作为,做到发挥作用合格。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上,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主动作为、善于作为、敢于作为,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当标兵、作示范。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切实把劲鼓起来,把精神振作起来,甩开膀子干事业,扑下身子抓落实,立足岗位作奉献,努力实现新作为。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深入学习理解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做学习型党员干部,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廉政三条底线,确保干成事不出事。要敢干实干使命干,党员带头干,干部用心干,努力在发展、改革、改善民生上出实招、见实效,切实完成好党赋予的使命。
所以我们要把抓好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用心把握、用心推动、用心落实。要认真落实“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要求,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学与做、知与行相结合。要认真落实“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的要求,以解决问题为牵引开展学习教育。要认真落实“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的要求,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注重区分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组织特点和不同群体党员实际,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要认真落实“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的要求,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开展。要认真落实“两不误、两促进”的要求,为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凝心聚力,不断开创美丽建设的新局面。
第五篇:第一讲:自我介绍
分类作文
第一讲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介绍自己的方法。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 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写法,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教学过程:
一、拉近师生关系,教师作自我介绍。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不是来给你们上课的,而是来和你们交朋友的。要是欢迎的话,就鼓掌表示一下吧。谢谢小朋友们。朋友啊!是要互相了解的,我这个大朋友就先来作个自我介绍吧!(板书:自我介绍)
教师自我介绍。
现在,你们已经认识我了,我也想认识你们啊!谁愿和我交朋友?就作个自我介绍吧。
二、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主动介绍自己。
1、指名或点名。
2、读一读第一页的要求:
一是可以先简单地写写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二是选取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来写。
三、师生共商如何展开自我介绍。
师:真开心,刚来就认识了这么几位小朋友。刚刚这几位小朋友介绍自己时都提到了自己的什么啊?
师:(随机板书)
师:如果是你来介绍自己你还想说说自己的什么呢?
学生汇报。(在生的回答过程中补充板书)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貌、爱好、优点„„小朋友们也是有了这些才有一个完整的自己。不过:老师想知道你最想把自己的什么介绍给别人?
生:„„
师:(在学生的回答中将其引入外貌描写)
师:现在啊,我们就来个“自卖自夸”。小朋友们夸夸自己长得最好的、自己最喜欢的部位。
生练说。指名说。
阅读范文。引出写作要“抓住特点”。
师:小朋友:想让别人了解你什么你就说什么,就是要说你最有特点的地方。这样别人就很快认识你了。
同桌互动:抓住自己的特点向同桌介绍自己。
选题目:你给你的短文取了个什么题目?
四、学生写作
要求:
1、先写开头,要求最多只用50个字!但要交代明白你是个什么样性格。
2、中间列举几件小事,用这些小事来反应我的性格。你可以把你写成调皮捣
蛋型的、活泼可爱型的、普普通通勤奋好学型的等,但一定要和第一段相对应,否则就跑题了。
3、结尾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要求只用30个字。
五、作文讲评。
1、总结写作情况。
师:你们不仅说得好,还写得很好。看了你们的自我介绍以后啊,我就找到了好多新朋友哦。如„„(挑词用得好、句写得好的读)还有谁把自己写得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3、朗读范文、师生共评。
师:这个小朋友写的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老师范读。
师:你觉得好在哪里?
学生汇报。
师: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文中的好词好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谁来读读? 学生读自己作文中的好词好句。
师:现在我们到诊疗室去。我们都是小医生帮老师一起看看这篇小短文。教师读用词不当短文。边读边引导学生修改。
师:总结:小小医生真聪明。我们都知道了:词语虽美不可乱用,一定要选一个最合适的。(用词恰当)
4、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师: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作文来,为了让他更好,提起笔来,修改修改。有问题举手,老师和你一起商量。
5、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
6、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