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桥头堡发展[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5:5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桥头堡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桥头堡发展》。

第一篇:云南桥头堡发展

序列一:中国通向印度洋的桥头堡

“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国务院即将出台《关于实施“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指导性意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加快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09年,胡锦涛在视察云南时指出,云南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企业走出去上水平,尤其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2009年8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组成调研组两次赴滇调研;2010年7月,国家46个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就制定桥头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专项规划赴云南深入调研。现在,随着规划出台,云南在“桥头堡”战略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云南在“桥头堡”战略中还须破解怎样的难题?

三重战略深意[/I]

“桥头堡战略”,是我国最大的机遇。所谓“桥头堡战略”是指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昆交会期间,美国联邦快递集团亚太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云南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的辐射功能,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航运输网络。联邦快递将积极开拓云南物流市场;泰国TCC集团投资3亿元人民币引进洲际酒店管理集团改造装修并管理邦克酒店和樱花酒店项目;新加坡三德集团更是投资3000万美元将中国总部从福建搬迁到昆明项目„„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将有效拓展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市场,进而拓展到西亚和非洲东部等印度洋沿岸地区,云南的通道优势将转化为切实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无限商机

“桥头堡”建设不同于我国其他的区域发展规划,其在国家战略、地缘政治与周边外交、沿边开放与能源安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和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等方面,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周边是首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重要外交方针,营造稳定的周边环境,深化我国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互利合作。推进这项战略,有利于深化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和友好合作,确保国家的长远战略利益。

二是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开辟新的从陆路连接印度洋的贸易和能源资源通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边地区的开放和发展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打通从云南到缅甸的交通和油气管道,可从缅甸西南海岸直通印度洋,有利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三是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推动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随着“桥头堡”建设的推进,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将由内陆边远地区变为开放前沿,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改变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封闭落后的面貌。“桥头堡”建设条件成熟[/B] 云南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云南毗邻缅甸、老挝和越南等东盟国家,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东南亚、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国家的重要通道。由云南通往印度的“史迪威”公路在“二战”时期就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目前,云南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通道已经初具雏形,与泰国、越南、老挝和印度均建立了多边会商机制。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贸易额达40%,同周边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位居全国前列。东南亚、南亚在云南的留学生近8000人。

“桥头堡”建设已被确定为云南新时期三大战略发展目标之一。在2009年底举行的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上,云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三大战略目标。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思路中提出,要紧紧抓住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历史机遇,不断拓展开放空间,全面提升开放质量和水平。

面向印度洋的建设思路[/I]

关于桥头堡建设的区域指向。我国向西南开放,主要是面向印度洋开放,即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辐射印度洋沿岸,延伸至西亚及非洲东部等广大区域。这些区域涵盖55个国家,总人口28亿,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与我国东部“引进来”为主的开放不同,我国向西南开放是以“走出去”为主的开放,是以发展中国家相互合作为主的开放,需要做多方面的政策创新和探索。

桥头堡建设的战略定位概括为:

一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

二是我国沿边开放开发合作的试验区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

三是外向型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四是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示范区;五是西南重要流域的生态安全屏障。为此,围绕建设“通道、基地、平台、窗口”,云南省提出力争通过两个五年规划的努力,把云南建成名副其实的桥头堡。

一是加快建设国际大通道。构筑与东南亚、南亚以及印度洋沿岸国家互联互通的交通、油气、电力、通讯等国际通道和枢纽,建设滇中经济圈、沿边开放经济带和昆明至仰光、昆明至曼谷、昆明至河内、昆明至加尔各答等经济走廊。二是打造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把云南打造成为外向型出口加工贸易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清洁新型载能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三是完善开放合作平台。深化与东南亚、南亚的全方位合作,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升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办好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积极创办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各种会展和论坛。

四是建设文化交流窗口。稳步推进教育、医疗、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合作,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使云南成为展示中华文化、增进了解互信、促进国际友谊的示范窗口。多重挑战交织多重机遇[/I]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云南仍然存在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桥头堡建设面临多重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云南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交通网络尚不完善。全省面积近40万平方公里,但铁路通车里程仅2000公里,网密度排名位于全国倒数第2位,货物请运满足率长期仅20%左右。全省规划建设高速公路6000公里,建成运营的不到3000公里,沿边公路网亟待完善。水资源总量大但利用率低,去年特大旱灾充分暴露了水利设施的严重滞后。口岸建设还需要加强。

二是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在全国产业分工格局中,云南长期处于资源供给地位,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优势。云南人均生产总值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居全国第29位。去年地方财政收入871亿元,财政自给率仅38%,可用于建设的财力不足。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7个省级贫困县,截至2009年底还有贫困人口555万人,云南边境一带、乌蒙山区、哀牢山区、石漠化地区和迪庆藏区等地集中连片贫困现象仍然严重。

三是边境维稳任务艰巨。东南亚、南亚长期以来是世界政治敏感地区,也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热点地区。跨境犯罪、移民走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均对我边境安全造成影响。

序列二:国务院最新文件精神

2011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意见主要精神解读如下:

培育滇中地区成为经济增长极

根据《意见》,要提升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能力,将滇中地区培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即加快建设以昆明为中心,包括曲靖、玉溪、楚雄的滇中城市经济圈,使之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烟草、旅游、文化、能源和商贸物流基地,以化工、有色冶炼加工、生物为重点的区域性资源深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

在产业布局上,加快昆明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商贸流通、信息、旅游、文化和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和南亚,服务广阔腹地的西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作用;加快曲靖煤电及新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基地和省内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建设;加快玉溪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设休闲旅游基地;加快楚雄绿色产业基地、冶金化工基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加快滇南、滇西城市群发展,合理引导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滇东北城市布局。

可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意见》明确,待具备条件时,建设中缅瑞丽—木姐、中越河口—老街、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和麻栗坡(天保)、耿马(孟定)、腾冲(猴桥)、孟连(勐阿)、泸水(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瑞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规范并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区(点)的发展,积极发展保税物流、跨境旅游。

三条经济走廊内联外通

完善三条对外经济走廊:依托昆明—河口高速公路及国际航空港,加快推进昆明—河内经济走廊建设;以个(旧)开(远)蒙(自)城市群和河口为载体,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矿产开采加工和烟草生产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与南宁—河内经济走廊、环北部湾经济圈协调互动、合作发展;以泛亚铁路中线、昆曼高速公路及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为依托,稳步推进昆明—曼谷经济走廊建设。

增强对外经济走廊的纽带作用,以南昆铁路、云桂铁路、广昆高速公路和西江航运干线为依托,建设昆明—文山—广西北部湾—广东珠三角经济走廊,重点发展特色旅游、生物医药及矿冶加工产业;以成昆铁路、沪昆铁路和沪昆客运专线、内昆铁路、渝昆高速公路和兰州至磨憨213国道为依托,建设昆明—昭通—成渝经济走廊,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石油化工产业;以滇藏铁路、滇藏公路为依托,建设昆明—丽江—香格里拉—西藏昌都经济走廊,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可再生清洁能源、雪域高原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支持昆明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推进现代物流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把昆明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在昆明逐步培育和建设国际性矿业交易综合市场。支持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增加云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数量,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建立双边银行间的支付清算机制,为双边贸易、投资提供支持。

推进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加快自由兑换进程。支持符合条件的云南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及集合票据。鼓励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支持云南举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为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云南自然和文化历史资源,形成滇中昆明国际旅游休闲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西南大湄公河跨境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文化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哈尼梯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山水文化旅游区和滇东北生态及历史文化旅游区,加快推进旅游业综合改革。支持云南举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旅游体育活动。将云南有条件的旅游城市机场建成对外开放口岸。云南将试点电力价格改革

把云南作为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省,实施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开展国际重要湿地、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等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根据国家规定,逐步提高云南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动态调整机制,中央财政按规定政策给予适当补助。

桥头堡建设区域跨度大、工作内容多、建设周期长,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任务,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给予更具体的指导和更有力的支持。

第二篇:云南桥头堡建设

云南桥头堡建设

今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定位,旨在更好地利用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已有的经济基础,充分发挥云南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区位优势,多方面挖掘云南的发展潜力,体现云南的发展特色,明确云南在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特色和应发挥的作用。一是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二是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三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四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五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

《意见》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合作、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确立了云南2015年及2020年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工作重点: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二是依托重点城市和内外通道,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三是加强经贸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四是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七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建设稳定繁荣边疆。

《意见》从财税、金融、投资与产业、土地、价格和生态补偿、人才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和投资力度;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对云南利用境外资源并且具有特色优势的项目适当给予倾斜;对于边境地区矿业与水电开发相结合、技术水平先进的清洁载能工业给予优惠政策;对云南省建设用地计划实行倾斜,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用地;把云南作为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省;鼓励先行先试,形成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体制机制。

第三篇:云南桥头堡战略

云南省“桥头堡”战略概述

云南“桥头堡”建设分为两个阶段。2011---2015年第一阶段,云南将加快实施互联互通的通道路网建设、加快通关便利、综合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缅甸皎漂到昆明油气管道建设、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连通云南到印度洋的口岸建设。2016-2020年是第二阶段,建成昆明、曲靖、大理、蒙自四大枢纽为核心的公路、铁道、航空、水运对内对外运输网络运输体系的建设;建设石油、化工天然气、新能源、特色农业、矿产加工、生物制药、旅游文化、金融交通运输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构建南北方向的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包括泛亚铁路、泛亚公路,从深圳到广州、到南宁到昆明,到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大陆桥,是支撑“桥头堡”的重要骨架。

云南将借助桥头堡战略打造“滇中城市经济圈”、八个“沿边经济区“和四条”经济走廊“。滇中城市经济圈是以昆明为核心,统领玉溪、曲靖、楚雄。八个沿边经济区将建成为加快口岸经济港、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跨境合作区、三头在外的产业聚集区、无障碍跨境旅游区、民族保护及生态保护试验区。四条经济走廊包括云南-河内、云南—曼谷、云南-皎漂、云南-印度加尔各答等。构建直达印度洋国际大通道

2009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上,桥头堡建设被确定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三大战略目标之一。对于桥头堡建设的内涵,顾朝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按照字面意思,‘桥’‘头’‘堡’可以理解为大通道、大前沿、大基地。而其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就是:建设一条通道,即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贸易大通道;形成两个基地,即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商品基地和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基地;搭建一个平台,即通过进一步办好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和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等重要展会,把云南建成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交流合作的平台。”

对于大通道建设,顾朝曦在许多场合作出过这样的论述:“直达印度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选择。”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云南省一直关注直达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构建,即从西南方向形成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而连接欧洲的新通道。“这条从云南经由缅甸直达印度洋的大通道,要比目前经东南沿海绕道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行程短3000公里左右。”

顾朝曦说,在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趋势下,经济走廊的开发已成为世界性潮流。云南地处我国与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结合部,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是我国不绕经马六甲海峡通往南亚、中亚、印度洋,进入欧洲、非洲最为便捷的陆上通道,具有地理位置最优、面临市场最广、与东盟及南亚和中东国家互补性最强、对外连通条件最好等优势。国际大通道建设将大大改善这一区域的交通运输布局状况,从而扩大和深化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和合作,发展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将成为一条现代丝绸之路。

带动西南省份跨越式发展

顾朝曦接着分析,“直达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将促使云南发挥连接我国腹地与东南亚、南亚市场的优势,有效提高西部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整体协调和国际竞争能力。”

云南是南亚次大陆经济圈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汇点和重合点,如今,这两大区域的崛起,也给云南乃至西南省份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有助于西南地区从改革开放的后方,跃升为改革开放的前沿。

西南地区自然资源富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等制约了发展。国际大通道将为西南地区对外开放打开一个便捷的通道,提高西南地区对外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西部地区“走出去”,形成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信息、商品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促进整个西南地区的大发展。“而作为窗口,云南也将承担起我国向东南亚、南亚展示友好合作诚意、展示改革开放成果、展示中华文化、促进相互了解与友谊的窗口。”顾朝曦说。

南亚国家商品展落户昆明

2007年12月,首届南亚国家商品展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经过云南省的争取,200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亚国家商品展即落户昆明,与昆交会同期举办。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从今年起南亚展由商务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与昆交会同期同地举办。这也意味着,中国与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永久落户云南。

云南与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历史悠久,古代的“南方丝绸之路”承担着传播友谊、交流文化、互通有无的作用,是千百年来中国与南亚国家人民友好交往的象征。“昆明气候宜人,与南亚国家气候相近,南亚国家的客商前来更容易适应。加上云南的沟通语言很多,有些南亚国家的客商甚至能与云南当地人直接沟通。”顾朝曦这样阐述昆明举办南亚国家商品展的地缘优势。事实上,在对南亚开放上,云南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早在2004年,昆交会就设立了南亚馆,近年来,南亚国家参展企业和客商逐年增多,南亚馆规模也逐步扩大。许多南亚国家的参展商通过参展,学会了如何与中国的参展商合作,通过在中国的访问,也发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顾朝曦与南亚许多国家的驻华大使都是多年的朋友,也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南亚国家的沟通与合作。对于南亚国家对昆交会及南亚国家商品展表现出的热情,他表示深感欣慰。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据悉已经开启,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规划的5条思路,其中,结构调整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富民任务须明确提出“富民”任务

做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应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具体到“十二五”规划,之所以应将“富民”做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便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

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30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

“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中国传统上本就是一个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中都存在一个大政府观念。所以,要在政府权力过大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另一方面,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现在的情况是,虽然高层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要解决起来相当困难,否则,它也不会积累到今天这个程度。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的不当干预造成的。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该增长方式的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

在这样一种增长方式下,经济越是高速发展,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获利就越大。原因很简单,政府掌握着切蛋糕的刀,他当然会把最大的一块留给自己。而利益一旦累积,要改变起来就非常难。这也是调整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喊了多少年却一直进展不大的根源。不但如此,当遇到外部的危机时,就像本次金融危机一样,为了保增长,还会进一步强化结构失衡和政府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

政府变革

以外部力量促进政府变革

所以,要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各种结构调整,关键在于变革政府的治理方式。政府若不放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权,不将自身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要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空话。

但在政府成为市场最大获利群体的情况下,要政府放弃自身利益,主动改革,谈何容易?这个时候,就需要靠非政府的外部力量去促使政府变革。外部的力量可以通过立法等手段对行政权力进行修正性、补充性的约束和重新界定,或者以严格的程序防止行政权力的过度使用,或者通过加强社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从而迫使政府做到:

(一)转变和缩减政府的行政职能,限制行政权力;

(二)规范行政行为,控制行政权;

(三)加强社会自治,将一部分行政权转化为社会的权力,使公民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以此建立起政府的公共治理结构。

应该说,在目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博弈成为基本现实的背景下,依靠包括经济主体的市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促进政府变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已越来越大。总之,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须使政府形成一个稳定和完善的权力运作机制和框架。当政府用一种比较规范的方式来行使公权力时,经济主体自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然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而无须政府劳神费力。就此而言,“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取决于政府变革的程度。

第四篇:云南桥头堡建设规划

三云南桥头堡建设规划

桥头堡是“桥”与“堡”的统一体,“桥”是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通道,“堡”是里应外合、进退自如的基地。“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简称“桥头堡战略”),是指我国以和谐共赢、科学发展为指南、云南为主体、缅老越为桥梁、南亚次大陆为核心、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基础,以实施西南周边区域性国际交通便捷化、出入境便利化、进出口规模效益化、产业实体化、市场多元化、合作规范化、发展科学化为目标,面向广大印度洋周边区域的区域性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大和谐的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国务院高位推动沿边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对云南战略地位的最新定位,是省委省政府统筹云南开放发展全局的关键举措,事关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云南小康、沿边腾飞、西南周边和谐。内容包括:内联外通的中国—印度洋的综合性国际大通道、国际贸易与相互投资合作机制体制、旅游文化交流窗口、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出入境便利化通关体系。区域范围涵盖中国、东盟、南亚乃至西亚、东非。重点是深化与缅老越三国的合作,借道进入印度洋及其周边国家。

云南桥头堡建设将是一个为期十年的中长期规划,分为两个阶段,2011---2015年是云南桥头堡战略重点的突破阶段,云南将加快实施互联互通的通道路网建设、加快通关便利、综合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缅甸皎漂到昆明油气管道建设、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连通云南到印度洋的口岸建设。2016-2020年则是重点突破,建成昆明、曲靖、大理、蒙自四大枢纽为核心的公路、铁道、航空、水运对内对外运输网络运输体系的建设;建设石油、化工天然气、新能源、特色农业、矿产加工、生物制药、旅游文化、金融交通运输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构建南北方向的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包括泛亚铁路、泛亚公路,从深圳到广州、到南宁到昆明,到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大陆桥,是支撑“桥头堡”的重要骨架。其中连接云南与缅甸的,主要包括经德宏从瑞丽出境的滇缅陆水联运通道、昆明—仰光高等级公路和泛亚铁路西线。

二云南桥头堡建设要求

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养,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学以致用的水平,更有效地促进全省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更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着眼于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优化配置,提高善谋善断、宏观管理、协调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三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匡正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强化素质培养,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和基层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努力建设一支能担重任、党和人民放心的干部队伍。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完善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四是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和拓展“云岭先锋”工程和“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切实做到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工作,加大在党组织空白领域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五是要推进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从严要求和管理干部,强化目标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严厉问责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为全省加快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第五篇:云南桥头堡建设促进西南经济快速发展

云南桥头堡建设促进西南经济快速发展

桥头堡建设的规划

桥头堡是“桥”与“堡”的统一体,“桥”是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通道,“堡”是里应外合、进退自如的基地。“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简称“桥头堡战略”),是指我国以和谐共赢、科学发展为指南、云南为主体、缅老越为桥梁、南亚次大陆为核心、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基础,以实施西南周边区域性国际交通便捷化、出入境便利化、进出口规模效益化、产业实体化、市场多元化、合作规范化、发展科学化为目标,面向广大印度洋周边区域的区域性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大和谐的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国务院高位推动沿边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对云南战略地位的最新定位,是省委省政府统筹云南开放发展全局的关键举措,事关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云南小康、沿边腾飞、西南周边和谐。内容包括:内联外通的中国—印度洋的综合性国际大通道、国际贸易与相互投资合作机制体制、旅游文化交流窗口、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出入境便利化通关体系。区域范围涵盖中国、东盟、南亚乃至西亚、东非。重点是深化与缅老越三国的合作,借道进入印度洋及其周边国家。

云南桥头堡建设将是一个为期十年的中长期规划,分为两个阶段,2011---2015年是云南桥头堡战略重点的突破阶段,云南将加快实施互联互通的通道路网建设、加快通关便利、综合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缅甸皎漂到昆明油气管道建设、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连通云南到印度洋的口岸建设。2016-2020年则是重点突破,建成昆明、曲靖、大理、蒙自四大枢纽为核心的公路、铁道、航空、水运对内对外运输网络运输体系的建设;建设石油、化工天然气、新能源、特色农业、矿产加工、生物制药、旅游文化、金融交通运输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构建南北方向的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包括泛亚铁路、泛亚公路,从深圳到广州、到南宁到昆明,到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大陆桥,是支撑“桥头堡”的重要骨架。其中连接云南与缅甸的,主要包括经德宏从瑞丽出境的滇缅陆水联运通道、昆明—仰光高等级公路和泛亚铁路西线。

桥头堡建设的要求

云南实施桥头堡建设应遵循“统筹内外,互利双赢,以外促内,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我国沿边开放开发的合作试验区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外向型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示范区,以及西南重要流域的生态安全屏障。到2020年,力争实现GDP总量是2010年的3倍、财政收入翻两番、农民纯收入和人均GDP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或更高水平的目标。桥头堡建设的过程,同时也应是逐步消除交通、水利、教育、生态脆弱等瓶颈制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云南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是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惠及各族群众的过程;是不断改革创新,最终形成符合桥头堡建设需要的体制机制的过程。

云南桥头堡的建设给云南人民乃至西南人民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我们团结一心、与时俱进、共克时艰、继续解放思想、积极为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继续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加强与国家各部委的沟通、协调,努力提供良好服务,保证桥头堡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扎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负国家各部委的关心和支持,不负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与厚爱。

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意义

“桥头堡”建设不同于我国其他的区域发展规划,其在国家战略、地缘政治与周边外交、沿边开放与能源安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和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等方面,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周边是首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重要外交方针,营造稳定的周边环境,深化我国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互利合作。推进这项战略,有利于深化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和友好合作,确保国家的长远战略利益。

二是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开辟新的从陆路连接印度洋的贸易和能源资源通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边地区的开放和发展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打通从云南到缅甸的交通和油气管道,可从缅甸西南海岸直通印度洋,有利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三是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推动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随着“桥头堡”建设的推进,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将由内陆边远地区变为开放前沿,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改变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封闭落后的面貌。

因此,云南桥头堡的建设不只是为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打通南亚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托起西南经济建设的高地,加速西南地区经济融合,提升彼此互补的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各省区的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进一步由边沿地区的快速发展延伸至内陆,统领整个西南地区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又好又快协调地发展。

桥头堡建设促进西南经济快速发展

1,加速农业贸易发展

云南桥头堡的建设,首先最突出的是加速通往南亚大通道的建设,这为西南地区特色农业出口奠定了物流基础,其次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增强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按照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解决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规模化、市场化开发程度不高,农业经营组织规模小,风险承受能力低,对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和能力弱,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产品流通困难等问题。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不断注入现代化元素,使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而云南桥头堡的建设不但得到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而且更好地引领着市场的良性发展,带动市场的活跃程度,充分发挥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使得西南地区农业发展有了更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西南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因此,将以农业作为“桥头堡”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以农业产业化统领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抓住培育龙头这个重点,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引进大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带动产业转型提升,另一方面,重视支持市内有实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新理念促进新发展。以新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高度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高素质的劳动者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业贸易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云南桥头堡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首先是面向西南开放的经济前沿,同时是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前沿,也是祖国边疆和谐安宁的前沿。从经济意义上看“桥头堡”首先要有产业支撑,产业是“桥头堡”的经济基础,开放的经济前沿要有现代产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因此,优化的产业结构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对于桥头堡的建设至关重要。

第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使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加快农业产业链再造,提升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业附加值。

第二,调整第二产业结构,走开放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加快对外互动。云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与周边国家的收入水平、消费习俗、资源状况、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云南形成面向周边国家的加工制造业基地。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二五”要按照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发展轻工业。使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明显提升,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二是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三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显著增强,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形成一批先导性产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第三,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发展服务业是云南建设桥头堡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一是大力发展物流、商业等服务业。二是提升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如娱乐、休闲、养生和体育服务。三是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四是发展文化、会展、创意等服务业。五是提升电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六是努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服务,环境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七是增强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的能力,积极拓展面向西南的周边市场。

第四,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型材料、能源资源、生态环保、信息网络、医药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不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云南桥头堡的建设有利于加快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市场环境,云南桥头堡的建设正好为云南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同时以为整个西南地区在加快改善民生方面提供交流与合作,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首先,面对与国际的合作,我们在政治方面要让国际市场信任:我们是一个开放、稳定、民主的政治环境,我们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完善的,我们的法制环境是健全的,我们的合作是有诚意的,而且是公开,透明、平等、双赢的过程。同时通过与国际的合作反作用于我们的政治的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其次,在经济方面,通过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为我们的企业走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能够进一步发挥地区特色产业的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为我省转型跨越发展,顺应转型潮流,遵循经济规律,充分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地区成功转型的经验,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坚持把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作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明晰方向、探索路径、完善政策措施,力求尽快实现重大突破;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云南桥头堡的建设势必为新一轮西部大开拉开了序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既为云南的社会事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也为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也对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桥头堡的过程,本身就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过程,是以开发促进云南社会事业发展的过程。桥头堡建设为西南各地区社会事业的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各地区的人文交流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为云南及周边省份的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在新世纪更好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桥头堡战略对云南具有划时代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不久前正式出台,这不仅是云南全省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喜事,也标志着国家对桥头堡建设的部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云南省省长秦光荣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对云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云南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据秦光荣省长介绍,国务院在上述“意见”中,提出了云南加快建设桥头堡的16大战略目标:1.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从陆上通往印度洋的战略大通道;2.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3.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4.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5.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6.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7.国家重要的锗、铟金稀贵金属和铜、铅、锌、磷等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8.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新材料、清洁载能基地;9.我国重要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和出口加工贸易基地;10.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11.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基地;12.跨区域电力交换枢纽;13.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14.面向东南亚的农业技术推广枢纽;15.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繁荣发展;16.将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培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把昆明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医疗和技术、人才交流区域中心。

秦光荣阐述道:“这16大战略目标,分别从区位、通道、开放、产业、生态等方面明确了云南在全国的地位,凸显了云南的优势和特色。国务院文件还明确了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云南设立机构、开办业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周边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优势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和发行债券;鼓励先行先试,形成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特别是提出30条的突破性政策。”

秦光荣说:“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涵盖了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争取早日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下载云南桥头堡发展[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桥头堡发展[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云南桥头堡建设促进西南经济快速发展

    云南桥头堡建设促进西南经济快速发展 一 桥头堡建设的规划 桥头堡是“桥”与“堡”的统一体,“桥”是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通道,“堡”是里应外合、进退自如的基地。“使云南......

    云南桥头堡建设相关政策解读

    云南桥头堡建设相关政策解读 2009年7月,胡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要求。 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主要是以东南亚、南亚为重......

    云南桥头堡规划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桥头堡 桥头堡是陆桥经济研究中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重要概念。港口的性质、运输线路的便捷和政府部门的定位是确定桥头堡的主要依据。桥头堡是陆桥经济研究中一个具......

    抓住桥头堡建设历史机遇 推动云南跨越发展

    抓住桥头堡建设历史机遇 推动云南跨越发展 所有的期待在这一刻汇聚,崭新的征途从这一天开启——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挺立潮头,云南正乘风破浪。5月30日,云南省加快建设......

    云南桥头堡战略对昆明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云南桥头堡战略对昆明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我认为写桥头堡对昆明旅游业的影响时,要重点突出昆明在桥头堡建设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

    云南大力推进西南桥头堡建设

    云南大力推进西南桥头堡建设 2011-05-29 15:53:38 星期日 来源:光明日报 毗邻越南、老挝、缅甸的云南省,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

    科技创新讲座课程论文(云南桥头堡)

    科 技 创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新 讲 座 课 程 论 文 —桥头堡建设 云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分析 云南的对外贸易有久远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四川、云南就和缅甸、印......

    关于云南建设桥头堡认识误区的思考

    关于云南建设桥头堡认识误区的思考 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建设桥头堡,是云南“十二五”时期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当前云南推进“桥头堡”建设,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