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1
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这种城乡差距大大高于国际标准。国际上的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可见,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业已出现一定程度的相对贫困现象。
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历史上城乡收入的差距就很大。近年来还由于以下原因加剧了此情况的发生:
1、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刚刚脱困,效益不高,下岗和失业的职工还比较多。
2、由于市场化发展不平衡,某些行业仍存在垄断强势,因而一些人收入过高。
3、国家税收杠杆调控不力,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调节税力度不够;而国家转移支付能力不足,致使在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等各项补贴的同时,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出现明显滞后。
4、行政干预不当使劳动力和资本长期分别扭曲地集中于农村和城市。由于劳动力和资本缺乏统一的市场配置,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存在的情况下,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很大,必然引起收入上的巨大反差。
在全国年均GDP增长7.2%以上的同时,还应看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增长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效率不高,职工收入增速减缓,又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使近年来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到底应该是效率优先呢,还是应该首先考虑公平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公平的概念侧重于社会人文价值判断,而效率的概念则更为强调物质成果的有效获得。追求效率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效率只能产生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公平。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形成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制度和实现机制。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分配体系构筑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体现以下几点:
1、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必须要求效率优先。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把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就是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这样才能为有效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的收入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2、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有多层次的社会过程,要将其放在相应的领域中作为侧重点分别加以解决。例如,在生产领域,因为它与生产力发展直接相关,就需要侧重效率优先。而在国民收入和再分配领域,则要侧重考虑解决兼顾公平的问题。还应看到,从普遍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不能超越必要的历史阶段。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体现了构筑社会整体分配体系,全面合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大思路。为了有效地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还需要建立四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其一,在企业层次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其二,在市场层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的流动、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
其三,在政府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必要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其四,在社会层次上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扬扶危济困、敬老爱幼的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社会支持、社会救助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使之在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小组提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就要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利润、工资、地租等要素收入,投入与产出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而社会公平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在经济学理论中,资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状态是“帕累托效应”。在达到“帕累托效应”之前,如果资源配置能够在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称之为“帕累托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在不同领域有其具体涵义。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就是指利润的最大化。在政府部门,就是指既定资源条件下政府行政效率,即为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在公共事业部门,是指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
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个人提纲: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第二篇:《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答案参考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三至第五章之后。
题目与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考核要求:
1、在分析特殊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的影响这一范围内,选择一个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大小适当的论文题目。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答题提示:结合教材P第四章节。
例文1: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内容:
从媒体公开报道的有关利益集团活动的案例,以及笔者经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材料看中国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干部人事任免地方政府机关的职位本身,不仅是一些利益集团试图获取的重要资源,也是实现其他利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影响干部人事的任免决策。一些地方实力派人物,或因经济实力,或因人脉关系,或两者兼而有之,对地方基层政府的干部人事安排,也有着重要影响力。如据笔者参与的某课题组调研获悉,南方某市区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区人大代表,分别是其所在居委会的主任及居委会所属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是典型的地方实力派人物。基于地缘、血缘和共同的经济利益,他们所在的每个居委会及公司,都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而这两位区人大代表,就是其所在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由于长期在当地基层任职,有较高的地方声望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由于其是当地“土著”代表,能影响较多的区人大代表,因而他们常常能够影响、乃至左右该区的党政干部人事任免,甚至能够左右处级重要干部人事任免。一名接受访谈的干部曾指出:“区里的干部一般不敢随便得罪他们,不能说他们有能力想让谁上谁就能上,但他们确有能力在需要由区人大通过投票决定干部任用时,不想让谁上谁就上不成,该区党政领导均对他们礼让三分”。
2)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地方政府为市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所进行的公共投资决策,是一些利益集团竞相角逐的重要领域。有些利益集团,总是想方设法要求建设对自己有利的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公园、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或是这些项目的规划(规模、选址等)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如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由汽车及其配件制造商、经销商、汽车消费者群体等共同形成的利益集团,就可能极力要求所在地方政府,调整城市规划思路,加快城市道路、停车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斥巨资为汽车修造二环、三环乃至四环、五环等道路工程等。
3)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分配由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的财政资金分配预算决策,也是一些利益集团竞相角逐的重要领域。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在编制财政预算计划时,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即各部门、各单位都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或通过主管领导打招呼,或借助上级文件依据,或通过编制发展规划等,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财政预算资金。这是政府内客观存在的特殊利益集团(各部门或单位都有自身的特殊利益,都可以视为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分配决策的典型。
4)地方政府财政税收不少地方企业或企业集团,除了采用作假帐逃税、偷税、漏税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外,还往往与地方政府税务部门公开“讨价还价”,争取少交税。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甚至干脆要求地方政府减免税负,给以税收优待,否则便扬言迁址公司。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也常常不得不许诺和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由一些纳税较多的从业职员组成的专业团体,也可能向地方政府税收决策施加影响。例如,据笔者调研得知,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南方某市从2001年起,要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税项目,对执业律师征收个人所得税。按此计算,执业律师40%以上的业务收入要用于纳税(营业税5.5%,个人所得税35%)。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执业律师们通过该市律师协会,一致要求市政府减轻税赋,否则他们便考虑迁往广州、北京、上海等地执业。为此,市司法局专门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一份紧急报告,促成政府修改了律师条例,并参照北京、上海等地的规定,将律师个人所得税核定为总收入的6%,减轻了律师税赋。
5)地方政府政策法规的制定政策法规是地方政府利益调控和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某些特定利益诉求合法化的重要依据。因而,对地方政策法规的制定施加影响,是利益集团实现利益目标的“高级”手段。如围绕在中国汽车工业周围形成的两个“泛利益集团”,曾推动了不同的政策法规的制定:由汽车及其配件制造商、经销商、油品燃料经销商、汽车消费者群体(主要是运输公司和富人)、交管部门、以及为汽车工业发展进行合理性论证的专家学者等组成的“车族”利益集团,因其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导向,极力要求调整财税政策,特别是消费政策;有计划地实施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大力发展汽车贸易与服务业;推动地方政府出台带有地方保护色彩的汽车贸易条例、政策,取消地方性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等。由深受汽车污染之害的普通居民(尤其是交通要道旁居民、呼吸道病患者)、环保主义者、汽车替代品生产及其经销商、以及对(私人)汽车消费文明持保留或批判态度的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反车族”利益集团,则推动地方政府出台了旨在限制噪音污染、排放污染的管制措施,制定了有关安全、环保与节能方面的强制性标准等。
二、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方式
在中国,利益集团施加影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贿赂即利用金钱、美色及其他有价物券“买通”相关决策者。这是目前中国非法利益集团谋求利益的重要手段,且形式隐蔽,“暗箱”操作。一些利益集团往往通过“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以至贿赂政府官员,使之成为自己的代言人,以便将小集团的利益取向复合到行政决策中,从而获取政策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
2)个人关系网络即利用家族血缘、同学情谊、老乡情结和其它社会关系等为纽带,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这是中国各类利益集团,包括合法利益集团,最常用、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方式。合法利益集团有时会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如报告制度),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中,但更多地则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家族血缘、同学、老乡或私人情谊),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表达其特定利益诉求。
3)说服即采用书信、电话电报、递交研究报告乃至直接造访等方式,对相关决策者进行劝说。劝说的理由,往往不在于劝说者自身的利益,而是投其所好,分析如此这般对各方的好处。与个人联系不同的是,说服活动是通过正式渠道、“公事公办”式进行的。
求助于“精英人物”即让本集团中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成员或集团内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成员,代表本集团的意愿,直接有效地接近相关决策者,影响地方政府决策。或者以人大、政协提案的形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直接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体系。如据南方某市私营企业主协会秘书长向笔者参与的课题组透露,该市私营企业主协会每年都通过组织会员中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以提案的形式,反映相关的利益要求,而且“效果比较好”。
5)通过主管部门及其领导这是目前中国合法利益集团较常用的影响方式。一方面,合法存在的利益集团,一般都有其业务主管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另一方面,政府决策机构和人员又实行分管制度,分管领导既可以直接有效地接近、影响相关决策者,也可能直接参与制定政策决策。这样,利益集团既可以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也可以通过非正式、非制度化的渠道与方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政府决策体系,而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既可以通过批示、批复、召开现场会、协调会、列入会议议程等形式,也可以通过“打招呼”、“写条子”等非正式形式回应利益诉求。
6)借助媒体呼吁,通过舆论间接向政府施加压力即向当地(外地、甚至境外)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主动提供信息,请求其向社会广泛公开之,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民众的关注、支持或同情,从而对相关决策者形成强大压力,使本集团所面临的问题,被提上决策日程或重新考虑。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利用互联网网络,将成为利益集团向决策者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
7)利用既定的规则、惯例或者直接诉诸法律近年来,中国推行的决策听证会,正成为各相关利益集团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行政机关(俗称“民告官”),以使政府改变其与本集团利益目标相冲突的政府行为,这是各利益集团,尤其是民间性利益集团,经常采用的方式。
8)施压性集体行动这种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在政府机关及主管部门门前聚集、静坐、请愿,集体上访,游行示威,非法举行集会游行,围堵和冲击党政机关、甚至打伤政府工作人员等。近年来,施压性集体行动有日益增多趋势。以集体上访为例,2000年,全国31个省(区、市)县级以上党政信访部门,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人次分别比1995年上升2.8倍和2.6倍。2000年,国家信访局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和人次,分别比上年上升36.8%和45.5%,2001年,同比又上升36.4%和38.7%。同时,施压性集体行动的强度也不断提高,而且有些群体往往选择重大政治活动(如人大、政协召开两会期间)和重要节日进行这类行动,以便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9)参与或操纵选举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客观进程,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基层民主的发展,以及党内民主的逐步推进,不同利益集团已经开始有可能通过民主选举等合法程序,参与地方的政治博弈。这将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乡镇换届选举过程中,一些非法利益集团,可能通过暴力手段威胁选民、请吃喝拉拢选民、用金钱美色贿赂乡镇主管干部等各种非法手段,参与甚至操纵基层民主选举,给地方政治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利益集团往往并非只采用单一的方式,对地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也未必沿用上述影响方式的一种或多种。一些利益集团可能会通过向地方政府机关捐款、捐赠交通、通讯工具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地方政府决策。某些公益性利益集团,也可能运用物质性资助等方式,宣传自己的理念,以影响政府决策。
从总体上来讲,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方式,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方式的正式性、合法性、公开性、透明性程度不足。第二,民间性利益集团、公共利益集团、弱势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资源有限,合法渠道不畅,导致它们有时被迫采用施压性集体行动。第三,合法利益集团往往利用非制度性方式,影响地方政府,获取正当利益,也往往利用合法手段(部门立法、地方立法等)实现不当利益。第四,一些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的渗透,往往与权力的寻租相结合,甚至直接利用基层政权的力量,来谋取本集团的特殊利益。特别在乡村社会,与转型期的社会变革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黑恶势力团伙,往往通过各种非法手段,直接染指农村基层政权,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造成极坏的影响。
三、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几点评价
中国利益集团通过游说、精英代理、诉诸既定规则、参与民主选举等方式,对地方政府干部人事任免、公共投资、财政资金分配、税收、政策法规等决策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对促进地方政府科学决策、公平施政乃至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能够化非法的、抗议性的利益表达为合法的、建设性的利益表达。各利益集团在参与过程中,往往由于争夺利益而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会促使竞争性利益表达机制的形成与完善,有效地疏导转型社会的利益表达渠道,及时排除体制内隐患”。各集团若能通过合法的利益表达渠道及程序,来表达其特定的利益诉求,一般就不会通过行贿、非暴力对抗乃至暴力等方式,来谋求其特定利益或宣泄其不满情绪,从而能够化解非法的、抗议性的利益表达,并因而有利于地方政治稳定及其发展。
第二,能够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信息。由于利益集团对多元化、分殊化、异质化的利益诉求,以及反映这种诉求的“民意”,进行了一定程度地整合,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若能充分汲取各不同利益集团所表达的利益聚合和民意整合信息,则能更好地代表“民意”,代表本地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决策更符合实际。同时,利益集团的参与,还有利于减少政府收集信息的成本,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第三,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公正性、合理性。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结果,通常要求政府在制定公共决策时,按照“公平”原则做出回应。这样往往能够减少政府决策的偏颇与恣意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决策的公正性、公开性和合理性。
第四,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发展。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利益集团的积极参与,往往能有效地疏通和拓展利益表达渠道。利益集团进入地方政府决策过程,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从而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公民的政治积极性。
显然,上述积极作用的发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利益博弈规则的公平性与透明性、政策制定者高度的自主性与权威性、地方政府强大的利益整合能力与调控能力等。从实际情况看,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可能、甚至已经在一些层面产生消极后果:
第一,力量强大、资源充裕、组织良好,尤其是与政治权力结合起来的强势利益集团,有可能损害整个地区的公共利益和广大公众的利益,特别是严重损害社区弱势群体的利益,影响社会的正义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第二,一些利益集团,可能因其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无须施压或游说,即可让地方政府俯首听命,使地方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受到影响。如一些地方出现的“领导傍大款” 现象,就很能说明此种情况。
第三,一些利益集团,则可能利用其强大的权力资源,进行“权力寻租”、“钱权”交易或其他违法活动。这是目前“集体腐败”或“组织性腐败”的根源。它既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党风廉政建设,也使有关政策或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如在某地就形成了一个包括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司法人员等在内的庞大的、黑白合流的非法利益集团。这个非法利益集团,几乎控制了当地的正式国家机关组织,危害一方,嚣张至极。
第四,一些经合法组织异化而形成的利益集团,往往以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合法外衣为依托,以经济、政治利益为纽带,运用合法组织的资源,欺压、剥削人民群众,瓜分集体财产,谋取其成员的非法利益。
最后,也是最为严重的后果是,一些利益集团,可能凭借其拥有的组织资源、文化资源、尤其是盘根错节的关系性资源,通过控制地方政权(或某一政府部门、机构),谋取本集团的非法利益。如厦门远华走私集团、湛江海关走私集团,之所以能够长期地、大批量地、反复地从事非法走私贩卖活动,主要就在于此类走私集团,均与当地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海关等执法机关负责人结成特殊利益集团,并编织了一张严密的“关系网”,使这些地方的政权机关实际上掌控在走私集团手中。
例文2:必须警惕特殊利益集团反对权贵资本主义
财产权是一种法律制度,它的实质是创造并保护财富的控制权。这种制度具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功能之一就是划定公权力与私权力的边界。
财产权在每个私人或私人组织的活动的外围,划分了一个界限。在界内,财产人是主人,有较大程度的自由。在界外,他必须证明并解释财产行为,以表明自己可以对这些财产行使支配权的个性主张。
财产权的建立,转移了财产的社会责任。在财产权内,大多数人需要尊重其所有者。保护财产权,就必须保护财产所有人的人格独立、人格尊严,甚至其“非理性”的处置行为。
财产权不是自然权利,而是社会审慎的制度建构,它体现的是完全财产所有人的财产意志。作为一种普遍原则,财产权的确立,是为了保护财产,阻挡与抵制非财产权人的非法干预。
财产权代表了社会分工体系对于个人和私人利益的普遍的、长期的保护,它是由多数人创制的,最终是为了所有人的利益。
因此,直到今天为止,哪怕是在西方国家,人们仍然认为,财产权与自由社会是存在冲突的;“财产权利”与“个人权利”,并不是同一种权利,因为“财产权利”是动态的权利,是经济权利;而“个人权利”是静态的权利,是政治权利。
工业革命时期,财产权从封建约束中解放出来,给财产权以最初的政治解放,人们曾经以为,财产权是政治自由的基础,主张财产权不受国家和社会政治要求的约束。但是随着私人财产权的发展,对其破坏性质的滥用不断出现。在经济社会,个人行使其权利,随时有可能损害其他人的权利。财产权变成了针对他人的特别权力。
财产的巨大聚集,导致个人对能影响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个行业和基础服务业的私人控制。而利益集团对于企业的多人共同所有权形成强大的意志,最终,它们就会寻求国家之间的合作,成为国际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财产的巨大聚集,导致现代金融体制的产生。为完全限制个人的专断权力,为了保护普通储户的利益,财产权被看作政府信用的基础,而非私人信用的基础。
在20世纪前半叶,金融家们将他们的金融理念制定成法律,金融家们相信,私人的信用不能无限扩张。由此,私人财产权必须受到“合法”的限制。相关的金融管制机构,就是这一理念的“政府产品”。
事实上,“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政府管制最终必然导致权利滥用,寻租行为最终必然导致管制失效,这很容易使我们无形之中就忘记了——私人信用本来就是私人财产中的绝对价值所在。
我们不能模糊的问题在于,私人信用是政府信用的基础,除了确保人们有可依靠的基本收入以外,国家应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
金融业的兴起,最终从社会公众手中拿走了决定权,并将它交给政府或是政府执掌的金融机构行使。“货币”所代表的是彻底的“政府信用”,通过货币,政府最终成为所有人的雇主,同时取代了产业资本中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财富分配者。即政府负责分配财富,同时负责社会分工,以完成政府的管理特权。
通过货币的发行,各种利益集团必须与政府体制的某一部分联合起来,或者说,它事实上是通过对于财产权的微观控制,获取并且控制了政府宏观体制的某一部分。无数事实可以证明,在今天的世界,权力阶层可以透过市场,侵犯私人财产的权力,这是政府与某类利益集团的“联合权力”——真正形成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权力,早已不是“原始资本主义”,而是“权贵资本主义”。
权贵资本主义,并不只是经济社会的权力,也不是只做合理事情的权力,它是利益集团用以掠夺他人的政治权力,是一种排斥社会公正的权力。因此,权贵资本必然假定国家发展的利益与大多数人利益是等同的利益,问题在于,并非所有利益都受到利益集团内部的“同等关注”,有些价值被其排斥、被其损害,有些价值因此受益,被过度地保护,甚至得到超常规的扩张。
如果我们反思各种腐败行为以及相关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应该承认,政府分配财富的“不公平”,与利益集团曾经主张的对于穷人及公众福利扩张的压制并无本质不同。对生存的权力,就等于对意志的权力。
我们必须反对权贵资本主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从而更多地从加强全社会的公平机制,限制各种危害公共利益的特权集团,营造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和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动因,是因为在经济领域,我们不能将我们的生存权利毫无保留地交给任何利益集团;我们决不能允许任何技术官僚或强势力量声称自己是公众经济利益的唯一判断者,或唯一的行权代表。
第三篇:《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3答案参考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六至第十章之后。
题目与形式: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调查或工作报告。
房地产增速回落的调查报告
预计今年四季度,随着GDP增速回落和投资、出口增长放缓,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幅将有所回落,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将更加严重,产成品占用资金将会上升,部分行业产销率同比将会下降,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预计四季度,房地产价格涨幅将会进一步趋缓,房地产业增长速度将会下降,部分房地产企业将进入经营不景气状态。
主要原因:一是中央调控政策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今年以来,中央先后推出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10月17日,国务院又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落实情况检查的汇报,强调要把房地产调控措施落实到每个城市,这充分显示了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和决心。
二是房地产业景气指数已出现下滑拐点。三季度,有关部门监测的房地产业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下降2.4和1.7点,这是自去年4季度起这两个指数的首次双降。
三是市场需求泡沫与过剩增加并存。国家统计局调查表明,北京平均每10户居民就有1户至少拥有两套住房。至9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7%,增幅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四是企业筹资成本提高,资金日趋紧张。在房地产企业负债率达70%以上的情况下,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两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这无疑会加大房地产企业经营成本。前三季度,房地产业主要资金来源中,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减少,8月末占比为21.8%,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增长较快,8月末占比为17%,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成为新增资金主要来源。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一旦银行信贷资金供应不上,部分房地产企业资金支付就会出现困难。
五是房地产投资其他资金来源存在一定问题。其他资金在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占比最大,近年来都在30%以上。从上海“社保基金案”波及多家房地产企业来看,在房地产业高额利润诱惑下,一些违规资金已进入房地产市场,这些资金一旦被迫退出,部分房地产企业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局面。
调查报告:大学生眼中的电子商务
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北方交通大学是我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开设了《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选修课,1996年该课被列为物资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新制订的九八级教学大纲中,《电子商务》被列为管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北方交大已经形成由教师的电子教案、学生的电子作业、交互式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网络案例教学模拟试验等构成的全方位多媒体教学体系。作为教育部远程网络教育试点,已经在因特网上实现了“电子商务”课程的远程网络教学。“电子商务”是北方交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之一。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呢?1999年底,由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对北方交大的在校学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受访大学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 20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管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你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吗?
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吗?
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吗?
4、你知道什么是EDI吗?
5、你对电子货币了解吗?
第二部分是获得电子商务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除了上课外,平时你从哪些方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依次举出三种途径)。
2、请列出你阅读电子商务论文的具体报刊名称。
3、你参观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吗?
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
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认为电子商务对社会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这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习,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
对电子商务的学习途径
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习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中国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最后,在没有任何组织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动去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从中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应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都十分感兴趣,不少人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或参加展览了解电子商务,有目的地学习电子商务知识。但是,他们缺少系统全面的学习。在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贸易主要手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与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层楼,将会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壮大。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应该至少包括这样几部分吧:
1.调查什么?
2.什么要调查?
3.怎样调查?用什么方法?
4.调查来的数据怎样?
5.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
第四篇:《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1答案参考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1答案参考
学习完教材第一、第二章之后。
题目: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2、个人的讨论提纲。(30分)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40分)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要求能够全面、准确地指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选择,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证明其观点。
答题题示:
个人提纲: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简略)(可以从小组提纲中选出一部分)
联系实际的例子:找一个案例,并对案例进行点评。
小组提纲: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详细)字数要求在1000字以上。答案1
个人题纲:(从小组提纲中选出一部分出来)
案例1: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一)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如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二)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当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三)法定安置途径的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失去了再次就业机会。
(四)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使失地农民丧失了基本的“国民”待遇。
三、体现政府的效率和公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设。
(一)明确土地是农民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
(二)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三)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
(五)改革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征地补偿安金费的监管。案例2: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这种城乡差距大大高于国际标准。国际上的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可见,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业已出现一定程度的相对贫困现象。
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历史上城乡收入的差距就很大。近年来还由于以下原因加剧了此情况的发生:
1、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刚刚脱困,效益不高,下岗和失业的职工还比较多。
2、由于市场化发展不平衡,某些行业仍存在垄断强势,因而一些人收入过高。
3、国家税收杠杆调控不力,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调节税力度不够;而国家转移支付能力不足,致使在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等各项补贴的同时,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出现明显滞后。
4、行政干预不当使劳动力和资本长期分别扭曲地集中于农村和城市。由于劳动力和资本缺乏统一的市场配置,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存在的情况下,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很大,必然引起收入上的巨大反差。
在全国年均GDP增长7.2%以上的同时,还应看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增长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效率不高,职工收入增速减缓,又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使近年来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到底应该是效率优先呢,还是应该首先考虑公平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公平的概念侧重于社会人文价值判断,而效率的概念则更为强调物质成果的有效获得。追求效率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效率只能产生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公平。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形成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制度和实现机制。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分配体系构筑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体现以下几点:
1、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必须要求效率优先。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把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就是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这样才能为有效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的收入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2、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有多层次的社会过程,要将其放在相应的领域中作为侧重点分别加以解决。例如,在生产领域,因为它与生产力发展直接相关,就需要侧重效率优先。而在国民收入和再分配领域,则要侧重考虑解决兼顾公平的问题。还应看到,从普遍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不能超越必要的历史阶段。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体现了构筑社会整体分配体系,全面合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大思路。为了有效地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还需要建立四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其一,在企业层次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其二,在市场层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的流动、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
其三,在政府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必要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其四,在社会层次上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扬扶危济困、敬老爱幼的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社会支持、社会救助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使之在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案例3: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税收理念的转变及政策的调整
我国当前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到底如何呢? 第一,我国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关个人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基尼系数、(注:基尼系数是国际经济学界所采用的流行指标,取值在0~1之间。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差距悬殊。)收入不良指数、(注:收入不良指数是将所有人口按收入高低分成5等份,以最富有的20%人口所占的收入份额除以最低收入的20%人口所占的收入份额即可得出,主要反映贫富差距的程度。)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等,用得较多的是基尼系数和收入不良指数。据国家统计局和人民网提供的数据,2000~2003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17、0.458、0.454和0.460,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表示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已经很大了。另外,从基尼系数和收入不良指数的国际比较来看(世界银行编写组,2001),我国个人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也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要高。
第二,我国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差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为5870元,最低的西藏为1404元,相差4466元,前者是后者的4.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也是上海,为12833元,最低的是山西,为5391元,相差7442元,前者是后者的2.4倍;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还是上海,为21781元,最低的安徽为7908元,相差13873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2001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9倍。还有人认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于账面上的3:1左右,如果考虑到实际购买力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应该是5:1,甚至是6:1(邱晓华,2002)。即使是2.9:1,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1,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1,中国便是其中之一(李本贵,2004)。
第四,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马晓河(2003)对城镇居民1990年以来不同收入阶层之间收入分配情况的研究,1990年城镇最低收入户居民与最高收入户居民收入之比为1:3.22,而到2001年两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到了1:5.39,11年间最低收入户居民与最高收入户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了将近两倍。
第五,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基本认同(李实、赵人伟,1999)。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基本上是持续上升的,这一判断也得到了不少经验研究结果的支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并呈扩大之势。
税收作为政府参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本身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的抉择问题。就税制建设本身来讲,兼顾了公平与效率的税制才是最好的。一般而言,效率型税收政策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公平型税收政策则更有益于社会稳定。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取向与我国整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基本一致的,但“兼顾”的结果却是“顾不到”,使我国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大打折扣。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我们已开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强调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相应的,治税理念也要及时转变。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治税理念下。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再分配的有效手段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理应在公平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税收政策和制度的调整:
(一)以公平为导向优化调整税制结构
理论上,直接税和间接税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三种类型的税制结构,即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以及间接税与直接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一般而言,直接税通常用以调节和解决公平收入分配问题;而间接税更能体现政府的效率目标;双主体的税制结构则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了以直接税与间接税并行的新税制,并先后于1950年、1958年、1973年、1984年和1994年进行了5次重大的改革,税种设置和税制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税种从1952年的16个发展到2003年的25个;直接税收入所占比重从1952年的50.6%降到了2003年的25.6%,间接税收入所占比重则从49.4%上升到了74.4%;直接税收入占GDP的比率从1952年的7.3%降到2003年的4.4%,间接税收入占GDP的比率则从7.1%上升到了12.7%。应该说,我国当前以间接税为主、直接税为辅的税制结构现状是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和税收征管水平的现状相辅相成的,有其合理性。但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到今天的时候,这种税制结构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由于直接税特别是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以及遗产税和赠与税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功能,直接税收入比重过低,尤其是来自所得税类的比重过低,必然会影响税制公平收入分配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所以,通过改革完善我国现行税制,提高我国直接税收入的比重,降低间接税收入的比重,就成了税制优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完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
1、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
众所周知,在税收政策中,个人所得税是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提高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应该适当地考虑家庭负担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工资和薪金所得的税前扣除标准;创造条件,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计征模式;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水平,减少税率级次,降低税率的累进程度。
2、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
从公平收入分配和优化税制结构的角度看,将我国的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障税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加大征缴力度,提高征收率;也有利于降低征收成本,节省经费开支。
3、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
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开征主要不是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而是协助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对当期财富流量的调节,调节存量财富的分配,防止财产过度集中,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应该采取高起征点和高的累进税率。
4、开征房地产税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把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合并,开征统一规范的房地产税已是当务之急。理论上,开征房地产税不仅能够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来源,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收益公平分配,也是减少房地产投机、遏制房价疯涨、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保证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推进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改革
为了顺利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还需要完善以下征管配套措施: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纳税人单一身份证号码登记系统和支付方强制性预扣制度。可考虑将纳税人的身份证号码作为个人的永久纳税号码与社会保障号码。另外,个人在取得工资、薪金和红利、利息收入时,付款人必须从收款人那里获得其身份证号码,并为收款人预计预扣税款,因为不这样做,这笔支付款项就不会被税务局认可,从而不能作为成本或费用在收入中扣除。
二是个人报酬的完全货币化,个人收入无论现金与否,都应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作为应税所得处理。
三是在个人收入货币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非现金结算,加强现金管理。
四是进一步完善储蓄存款实名制,建立银行储蓄联网制度,并建立税务网络与银行网络的对接。即税务局能够很容易地对纳税人的存款进行联网查询,输入纳税人的身份证号码,纳税人在所有银行账户的存款都会显示出来,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个人收入来源不透明的问题。案例4: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缺失 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在多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工权益?这可以从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作出评估。
——劳动合同制度是实施最久的规范劳动关系的制度,但覆盖范围主要在城镇,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截止到2000年末,全国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达10700万人,占同口径职工总数的95%以上;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有一半以上签订了劳动合同;乡村集体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有2300万人。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法律意识淡漠,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外,也与劳动法律政策的不协调有关。例如,在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的条件下,强调双方协商一致,无异于赋予用人单位的单方自由。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用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以逃避承担相应的劳动法律责任。现行劳动法律政策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和用工形式也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总的来看,劳动合同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和设计缺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劳资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力度非常有限。据全国总工会统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从2001年开始推行后,截至2003年底,全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协议的企业仅有29.31万个,覆盖职工3579万人,且这项制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一些不确定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谈判主体特别是劳工或工会一方的力量。加之目前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大量存在,故这项制度还远未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
——集体谈判制度能否发挥维护劳工权益的作用,有待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已覆盖城镇相当多的企业和职工,根据劳动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63.5万份,涉及职工8000多万人。但目前集体谈判主要在企业一级进行,区域和行业、产业层面的集体谈判还没有法律规定,虽然近年也有一些地方对此进行尝试,但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相当多的企业中存在着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严重流于形式的现象。这表现在:一些工会和企业重签订轻协商,集体合同部分照抄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符合企业实际。由于在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会的谈判能力有限,国家对一些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仍保持相对的控制权,因而在这些企业中工资谈判还难以真正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谈判主体之一工会或劳工力量的薄弱,亟待通过工会内部组织体制的改革和谈判斗争手段的丰富来加以弥补。
——劳动监察制度是最重要的劳动执法手段,但由于劳动执法人员的严重不足和素质低下,加上执法手段单一,且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导致不能有效地威慑和遏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使这项制度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至2003年末,全国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23个,配备劳动保障监察员4.3万人,其中专职监察员1.9万人,兼职监察员2.4万人。但面对全国数以万计的各类企业和2.4亿城镇劳动者,人少案多、执法不力等问题不会很快得到缓解。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许多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已不能适应劳动关系变化和劳动争议激增的现实,亟待变革。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理范围较窄,使相当一部分争议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加剧了劳动关系的不稳。争议处理程序复杂且衔接不畅,争议处理时间长,不利于及时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争议处理程序中的具体制度不完善,仲裁时效不仅时间短,时效的起算点不明确,导致劳动者常常超过仲裁时效,从而丧失通过仲裁和诉讼解决争议的权利。争议仲裁机构案多人少,不堪重负,致使裁决的质量难以提高。法院受理的争议案件由民事审判庭审理,往往以民事审判的思维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容易造成仲裁和审判适用法律的不统一,不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弱化,一些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流失或缺位,使防范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形同虚设。
[点评] 劳工政策是指针对劳动者或劳工阶层而设立的社会政策。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缺失,诸如劳动合同制度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集体谈判制度的完善有待工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谈判斗争手段的丰富;劳动监察制度不能有效地威慑和遏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许多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亟待变革,等等。劳工政策缺失的要害是从属和服务于效率优先的经济增长政策,未能体现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善劳工政策。
笔者认为,我国劳工政策进一步改革的原则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促进市场效率与保持规则公正以及保障企业自主用工和增进劳工权益等三者的关系,使它们都能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改革的建议:
其一,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规范监察执法行为,增强执法力度。
其二,在现阶段,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模式宜以中央政府召集工会和雇主组织,从源头促进政劳资三方协商机制的建立完善,以出台劳动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三方会签文件和政策等形式,调整和解决劳动关系和劳工政策中的重大问题。
其三,帮助工人组建工会,通过工会凝聚劳工的集体力量来争取自身的权益。在市场化的私营和外资企业里,劳资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劳工惟有依靠自身集体的力量——工会,才能争得自身权益。
其四,培育劳动关系两大主体工会和雇主的协商谈判能力,逐步形成劳资双方自主谈判,决定劳动关系事项的格局。其中,培育工会组织的自主协商谈判能力和作用至为重要。
其五,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坚持和拓展劳动仲裁工作的三方性原则,完善办案机制。同时,贯彻《法律援助条例》,推进来自工会和民间的劳动法律援助活动,培养劳工律师,为工人提供收费低廉的法律服务,让他们都能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小组提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就要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利润、工资、地租等要素收入,投入与产出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而社会公平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在经济学理论中,资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状态是“帕累托效应”。在达到“帕累托效应”之前,如果资源配置能够在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称之为“帕累托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在不同领域有其具体涵义。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就是指利润的最大化。在政府部门,就是指既定资源条件下政府行政效率,即为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在公共事业部门,是指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
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第五篇:政府公共关系形考作业
政府公共关系 形成性考核作业1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一些宾馆、酒楼不惜金钱,以苛刻的选美条件来招选几位美女充当“公关小姐”,让她们当“门卫”、迎宾客,这种现象扭曲了公关的真正意义,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A)。A.花瓶公共关系
3.()是公共关系的手段。D.沟通
4.()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D.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5.塑造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径是()。C.政府公共关系 6.在西方,公共关系开始于()。A.古希腊
7.()首先把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推向了纽约大学的讲堂。B.爱德华•伯尼斯
8.公共关系的原则是()。C.互惠
9.公共关系主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总和,一般通称为()B.公共关系状态
10.20世纪初,新闻界开展了一场(),这一运动直接指向政府和大企业,揭露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及大企业的丑恶行径。B.扒粪运动
12.()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被引进我国。B.20世纪70年代
13.公共关系的目标是()。A.美誉 14.()是公共关系的信条。B.真诚
1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告成立。C.1991年
16.从历史角度看,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条件是()。D.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17.公共关系活动中,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我们称为()。
C.政府公共关系 18.罗马第一位运用公关的人是()。C.凯撒大帝
19.()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塑造良好的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的一种管理职能。D.公共关系
20.1900年,乔治迈•克尔利斯、托马斯•马文和赫伯特•斯莫尔在波士顿创办了(),标志着公共关系职业的正式诞生。A.宣传事务所
二、多项选择题
1.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等方面。A.两者的对象不同 同
2.下列选项中,政府公共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两者的性质不同 D.两者的内容和程度不同
3.8、艾维•李的思想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A.说真话 C.公众必须被告知
B.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
C.两者的主客体不同
B.两者的活动范围不同
C.两者的手段不5.政府公共关系具有()等特点。A.主体的惟一性和权威性 性
B.公众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C.目的的社会性和非赢利D.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6.公共关系的要素包括()。A.主体 B.客体
C.手段
7.政府公共关系具有()等性质。A.不可抗拒性 B.职业性
C.公共性
D.社会性 8.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特色表现为()。A.为经济建设服务
B.为对外开放服务
C.为精神建设服务
9.发展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历史必然性,即()。A.政府公共关系是对外开放的前提条件
C.政府公共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D.政府公共关系是政治民主化的客观需求 E.政府公共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10.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主要有()。A.收集信息 B.决策咨询
C.协调沟通 D.宣传引导 E.树立形象
三、判断题
1.与企业相比,政府公共关系所开展的活动形式范围较窄,主要有举办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A.错误B.正确
2.公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民大众或人群。()A.错误B.正确
5.在西方,公共关系开始于古罗马。()A.错误B.正确
6.公共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指“关系公共关系”,即运用宴请、行贿等形式拉拢、软化有关官员,实现所谓的“攻关”。()A.错误B.正确
7.政府的知名度大小、形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领导者的形象有很大的关系。()A.错误B.正确
8.政府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一样的,都是伴随着发达的商品经济、激励的社会竞争等社会条件而产生的。()A.错误B.正确 9.1900年,乔治•迈克尔利斯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美国第一宣传企业——宣传事务所,从此公共关系职业正式诞生。()
A.错误B.正确
10.艾维•李认为以真诚为信条是公共关系的根本特征。()A.错误B.正确
四、案例选择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1983年,文莱苏丹国宣布独立。为了改善国际媒介对其欠客观、公允报道这一现状,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文莱政府委托英国宣传公司一个政府公共关系项目,即建立有关文莱的准确信息源,消除人们对该国不准确的认识和错误的理解。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基础上,宣传公司通过建立文莱新闻信息处、编制并推广《文莱概貌》、制作文莱介绍专题录像、组织海外人事参观访问等手段,使得世界各国消除了关于苏丹的误解和传言。1).案例中,文莱政府处于()公关状态。
B.缺乏知名度,并国际媒介对其报道欠客观、公允 D.缺乏美誉度,并国际媒介对其报道欠客观、公允
2).案例中,英国宣伟公司通过()等手段,使文莱逐渐为世界所认识和了解。A.建立文莱新闻信息处;
B.编制并推广《文莱概貌》 C.制作文莱介绍专题录像 D.组织海外人事参观访问
政府公共关系 形成性考核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政府大量的、经常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是由()承担。A.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机构
2.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向外传播的公关宣传模式是()。B.全员公关
4.我国区政府下设的街道办事处属于()。D.派出机关
5.公务员、政府职能部门等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C.首要公众
6.我国各级政府的办公厅、政策研究室等属于()。C.辅助机关
7.搞好与新闻媒介关系的途径之一是()。D.讲真话
8.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和生命是()。D.真实性
9.制定政府公共关系计划的基本任务是()。C.确定公众
10.从工作性质和作用上来分,我国国务院、省(市)、自治区、县(市)、乡(镇)的各级人民政府属于()。A.领导机关
12.()是政府公共关系部门或机构的核心。
A.领导人员
13.()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起点。A.公共关系调查
14.政府公共关系最常用的一种现代科学方法是()。C.问卷调查法
15.政府形象受损害时,为了挽回声誉,可采用()模式来重塑政府形象。D.矫正性政府公共关系
16.从工作性质和作用上来分,我国监察部、审计署属于()。D.监察机关
17.通常来说,()是指一个组织获得的公众信任的程度。B.美誉度
18.()是根据权力机关的决定和委托,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组织组织起来,依法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执行机关。
C.行政机关
19.下列选项中,()是广播和电视共同的弱点。B.信息储存性差 20.()是一种综合专家意见,就专门问题进行定性预测的方法。
B.专家意见法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2.一般来说,政府公共关系机构主要履行()等职责。A.决策参谋 B.协调关系
C.收集情报
D.宣传教育
E.专业制作
3.按照公众对政府的重要程度来划分,政府公共关系公众可以分为()。B.首要公众 C.次要公众
4.通常我们所说的户外传播媒介包括()等。D..广告牌E.霓虹灯
5.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中,报纸具有()等优点。A.传播面广 E.传播费用较低
6.对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培训途径主要有()。B.高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实践锻炼
B.传播迅速
C.阅读率较高
D.便于保存和查找
7.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包括()。A.国家行政机关 C.政府公共关系机构
D.公共关系人员
8.政府中承担公共关系职能的机构主要有()。A.办公厅、办公室 E.举报中心
9.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环节是()。A.调查 B.策划
C.传播
D.评估
B.调研机构
C.新闻处
D.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
10.政府公共关系人员是由()基本构成的。A.领导人员 B.专业技术人员
D.事务人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仅作出判断即可得分)
1.政府公共关系在沟通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语言、习俗、观念和舆论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的效果。()A.错误B.正确
3.自身传播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沟通交流。()A.错误B.正确 4.根据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内外对象来划分,政府公共关系公众可以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A.错误B.正确
5.宗教团体、企事业单位或国际组织都属于政府的外部公众。()A.错误B.正确
6.广播虽然只有声音没有文字和图像,但丝毫不影响听众对其信息的注意力度。()A.错误B.正确
7.民意测验法又叫德尔菲法,是一种综合专家意见,就专门问题进行定性预测的方法。()A.错误B.正确
8.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比起电视,互联网的使用费用更低廉。()A.错误B.正确
9.政府公共关系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公众是全体公民。()A.错误B.正确
10.矫正性政府公共关系以采集信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为主,通过掌握信息和舆论情况,为政府组织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的一种活动模式。()A.错误B.正确
四、案例选择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案例概况: “炉边谈话”立奇功——引导公众舆论
(具体内容详见该教材P107-108,)
形成性考核作业3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政府组织集体成员和基层公众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管理决策层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就是()。
C.纵向沟通 2.政府同级部门之间是一种()。D.无行政隶属关系的平行关系 3.社会舆论的主体是()。D.社会公众
5.社会舆论的对象是()。C.公众关注的事务或问题 6.行政法规、行政制度、行政传统等属于()范畴。B.行政道德
7.在政府系统内,按照政府明文规定的渠道,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通称为()。D.正式沟通
8.行政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是()。D.政府政策形象管理
9.()是行政组织形象的保证。
C.政府工作全面质量管理
10.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权力集中的问题。C..党政分开
11.()是实现政府理念的根本保证。B.依法治国
13.行政信念、行政理想、行政哲学等属于()范畴。A.行政精神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行使国家立法权,讨论和决定全国性重大问题。C.立法机关 15.在处理政府和事业单位关系时,两者应该()。A.分开 16.()是政府质量提高的关键。D.依法治国
17.下列有关政府与党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和实现者 18.行政动机、行政态度、行政习俗等属于()范畴。C.行政心理
19.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行政活动的行政意识观、行政价值观和行政心理倾向的总和,我们一般称为()。D.行政文化
20.下列选项中,()是行政组织形象人格化的体现。A.政府公务员形象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政府环境形象管理主要包括对()的管理。A.工作环境 B.设备环境
C.生活环境
D.政府外貌环境
2.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沟通中的主观障碍有()。C.知识经验的差距
E.公众的个性因素
3.行政文化具有()等功能。A.导向功能 B.规范功能
C.凝聚功能
D.激励功能
4.影响行政组织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包括()。A.价值观 B.公正性
C.政策
D.廉洁程度
E.信誉
6.行政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有()。B.公众 C.政府
E.公众对行政组织形象的感觉、评价等
7.良好的政府领导者应树立()形象。A.政治立场坚定 奋发向上
8.行政文化主要包括()等内容。A.行政精神 B.行政道德
C.行政心理 B.廉洁奉公
C.团结民主
D.勤奋务实
E.坚忍不拔、9.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沟通的优点的是()。A.沟通方便 B.信息沟通速度快
10.实施监督存在两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即()。A.监督的广度 C.监督的深度
E.监督的力度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仅做出判断即可得分)1.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效率。()A.错误B.正确
2.政府的内部公共关系主要指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和公民个人之间的行政关系。()A.错误B.正确
4.政府与党、政府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属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范畴。()A.错误B.正确
5.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对象是社会公众。()A.错误B.正确 6.党是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国家职能和属性,能直接向政权系统下达命令。()A.错误B.正确
7.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企业事务的直接干预力度。()A.错误B.正确
8.从内容上看,社会舆论可以分为公共舆论、阶级舆论和群体舆论。()A.错误B.正确
9.社会舆论的来源是自上而下的,即由国家机关发出,进而在社会公众中传播公众意见,形成舆论。()A.错误B.正确
10.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接受公众,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不需要信息反馈,这种沟通我们称之为双向沟通。()A.错误B.正确
四、案例选择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20世纪80年代,天津市政建设跟不上,人民群众生活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坐车没有走路快,自来水腌咸菜,临建拆得没有搭得快”,群众意见很大。市政府决心为群众办实事,一件一件地解决落实,说到做到,样样兑现。1983年,首先为市民办了10件实事,从1984年开始每年坚持为城乡人民办20年实事,到1989年已办了130 件。如新建、改建了3000万平方米的住宅,等于解放以来前30年建房总数的3 倍,使一半以上的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花两年时间完成了民用气化工程,使民用炊事煤气化的普及率高居全国之冠;花一年零四个月,完成了震惊中外的引滦入津工程,一扫天津人喝咸水的历史;新铺城市道路2137公里,建起由10来座立交桥和中环线外环线构成的“三环十四射”的城交道路网络等等。广大人民群众对市政府、市领导的满意程度达92 ~99.4%,形成了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社会政治局面。1).案例中,市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将()作为办实事的重点。D.公众最关切、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政府公共关系宗旨是()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形成性考核作业4_0001
一、单项选择题
1.7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的是()。D.所有的人和事要全盘接受
2.()是指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或者公民为公布有关重大新闻而举办的,邀请电视台、报社、电台、杂志社、新闻网站等媒体所属的新闻记者和相关人员出席,发布消息、回答提问的一种特殊会议形式。D.新闻发布会 3.对政府来说,()是新闻宣传的生命。A.真实 4.一般情况,谈判班子由()组成为宜。C.3~4人
5.商品贸易谈判和技术贸易谈判都可归入()范畴。B.经济性谈判
7.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主体是()。B.政府及其政府公关部门
8.超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通常称为()。D.突发事件
9.在政府公共关系诸多专题活动中,()具有突出喜庆和隆重气氛的特点。D.庆典活动
10.影院门口的宣传电影或广告画,我们称为()。A.电影广告 11.静坐、游行示威及罢工属于()突发事件。B.请愿类
12.公文发展的趋势是要求公文语言走向()。B.简明化
14.新闻体式要求中,我们把“胡锦涛„七一‟讲话出版发行单行本”归为()。A.标题
15.()是指双方为了各自特定的利益目标、遵循互利的原则,通过对话、沟通、协调的方式,达成协议(合同)的过程。
C.谈判
16.通过实物、文字图标和图像等来展示成果,树立组织形象的宣传形式和传播媒介是()。A.展览
17.依据(),可将政府公关谈判分为大型谈判、中型谈判和小型谈判。D.谈判规模
18.风暴、地震及火灾属于()突发事件。A.灾害类
19.与一般广告相比,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对象是()。A.国际、国内的社会各界公众
20.正式谈判的诸多环节中,()是进入谈判内容主体,开始进行实质性谈判。B.磋商和交锋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与私人间的人际交往相比,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具有()等特点。A.职业性 B.参与性
C.灵活性
D.持久性
E.自由性
2.一般来说,新闻发布会可以分为()。A.定期举行 布会
D.贵在质朴,追求自然
E.语言拖沓,内容程序化 B.专题发布会
C.临时召集
D.综合发布会
E.常规发4.政府公关人际交往中对服饰的要求应遵循()等原则。A.整体协调,搭配合理 度 D.TPO原则
B.随性而穿,自由为主
C.因人而异,合体合E.服装颜色以亮色为主
5.建立突发事件综合治理机制,应包括()等内容。A.预警机制 制
B.信息披露机制 D.财政资源动员机制
C.干部问责制与纠错机E.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机制
6.政府部门在接受新闻采访时应遵循()等原则,有利于搞好与新闻界的关系。A.尊重 B.真诚
C.平等
D.谨慎
E.冷静
7.政府公共关系广告具有()等作用。A.塑造形象 B.实现盈利
C.体现宗旨
D.推销产品
E.强化实效
8.新闻宣传过程中,应遵循()等原则。A.导向功能 了解宣传途径
9.以谈判主体的多少进行分类,可将谈判分为()。A.双边谈判 B.多边谈判
C.正式谈判
D.非正式谈判
E.经济性谈判 B.规范功能
C.明确宣传意图
D.熟悉宣传对象
E.10.按照广告本身的内容和目的来分,政府公共关系广告可以分为()。A.创意广告 B.社会广告
C.文化广告
D.经济广告
E.电视广告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仅做出判断即可得分)1.宽容待人是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开展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原则。()A.错误B.正确
3.便宴是一种更为简便的宴请形式,宴请的客人边品茶边交谈,也可略备点心。()A.错误B.正确
4.以招待酒水为主,略备小吃,不设坐椅,仅设小桌,可以随便走动,这种宴会形式我们称之为冷餐会。()A.错误B.正确
5.政府在开展宴请专题活动的时候,主人一般是不需要到门口迎接客人的。()A.错误B.正确
6.人际交往中培养自信心的方法之一就是主动与人交往。()A.错误B.正确
7.为了扩大影响,政府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可以控制发布内容,报喜不报忧。()A.错误B.正确
10.与广告相比,政府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大,接受范围广,受信任程度高,因此,其成本也比较高。()A.错误B.正确
四、案例选择题
1.2002年11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降临中国大地,广州、香港、北京、台湾••••••一时间抗击“非典”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非典”迅速蔓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它使得国家的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商业受到影响,使得部分学校不得不中断学习,一些公司歇业关门,许多正常工作无法进行,大量社会公众活动被取消或延缓。
在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损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的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如何面临危机,处理危机,最终妥善解决危机,自然是对我们领导管理水平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对我们政府公众意识的一次实际检查,更是对我们各级政府公众形象如何的一次测试和评估。实际上,“非典”危机爆发后,我们各级政府在危机公关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成绩。1).该案例体现的是政府公关实务中的()。A.新闻宣传 B.突发事件处理
C.专题活动
D.谈判
2).该案例告诉我们,在解决这场危机时还存在()等不足之处。A.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及时通报疫情,延误了时机 B.疫情发生后,反应不够迅速
C.信息沟通不够通畅
D.危机管理意识较差,防范机制不够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