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现代学校 奠基幸福人生--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创建现代学校 奠基幸福人生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桂,名不虚传。”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隆冬季节,来到十里长堤的松花江畔,吉林雾凇以它奇特的魅力景观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那垂柳苍松银装素裹,洁白晶莹的霜花挂满了枝头。棵棵杨柳宛如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盛开。“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在北国江城,魅力的松花江畔,一所现代化的学校以它先进的教育理念,拼搏的奋斗精神,独特的办学优势,诱人的教学特色,辉煌的教育成果成为江城学子瞩目和向往的地方。现代学校为孩子的幸福人生——
奠基(字幕)
走进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就走进了数字化的校园。这里是现代文明的窗口,记载了90余年教育的苍桑;这里是现代教育流动的风景,158名教师以网络为载体带领2000余名学子畅游知识的海洋。
以现代的教育理念引领发展(字幕)
领先一步,将领先一个时代,面对着世界经济的挑战,在全国小学十佳校长陈福“立德、和谐”的思想引领下,专家型的校领导班子运筹帷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普惠、优质、均衡和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要求,建立了平等、开放的价值讨论空间,开展“假如我是校长,未来的三年我将这样规划……”为学校发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确定了“稳定、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继承了“创建现代学校,奠基幸福人生”的理念,明确了“同心同德促和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工作要求,提出了“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学生成长目标。构建了“理解、宽容、沟通、民主”的校园人际氛围,培育了“底气、文气、正气、大气”的二实验人气质。积极实施“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从严求实谋质量,开拓创新求发展,不断进取图卓越”的办学战略,坚持解放思想、立足破解难题、广泛发扬民主、通过精细化管理,突出实践特色,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崭新的局面,实现了“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目标。
以现代网络环境陶冶情操(字幕)
学校坚持校本开发与建设,在我省率先建成千兆校园网、率先开发远程教育系列资源。现学校拥有5个“多媒体课室”,有微机400余台,平均5名学生一台计算机、电子图书馆、电子备课室1个,开发了“吉林市教育信息网”“雾凇网上学园”“校园网信息系统”“德育资源网”“凤凰教师博客”等资源网站。建成了一流的综合体育场馆、建设了可容纳600人的大型多功能演播厅,多媒体电子白板进到每个班级、实现班班通。另有机器人训练室、科学探究馆、天文馆、电钢琴房、蒙氏工作室、奥尔夫音乐教室、感统训练室等20多个专业教室。现代化的环境与建筑小品、假山水池、蔬菜园、百果园等朝相辉映,为师生在感受现代气息的同时,感受宁静、自然与和谐。
以校本培训打造现代队伍(字幕)
培养现代中国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为师德为先,通过主题师德教育、团队师德演讲、师德典型报告等,提高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学校实施了《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建设书香校园,开展教师读书学习“五个一”和文化早餐活动。通过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三功一绝”训练、课题发表、课堂教学竞赛、教师基本功竞赛、教材教学目标的达标测试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还与时俱进,对教师开展现代功的培训,教师娴熟的信息技术操作,生动活泼的课件、充满课改理念的电子教案、富有特色的专题网页、色彩明快的演示文稿、体现文采与风采的教师博客等,无不彰显出这是一支具有先进的理念和充满智慧的教师团队。目前,学校有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21人,市级骨干教师35人,形成了梯次成长的骨干队伍。全体教师都承担着各级研究课题,有90%以上的教师攻读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在学校承办的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现场会、全国小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现场会、吉林地区校本课程开发应用开放日现场会上,课堂教学、教师论坛等出色的展示。标志着一支“德艺双馨”现代化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开发校本课程培养现代人(字幕)
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他会带给你无尽的惊喜;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会创造出无限的奇迹;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他会为人生涂抹亮丽的一笔。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实现我校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目标,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突出了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特色,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实施策略。
突出民族性,开设经典系列课程,筑牢学生的中国根。(字幕)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铸民族魂,深扎中国根,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开发了《经典积累诵读》系列教材,实行经典过级制。早读课与阅读课让学生在国学经典中寻根探源;书法课让学生在笔墨纸砚里纵情驰骋;剪纸、围棋使学生在指尖与对弈中领悟神韵;鲁班锁、九边环使学生在古典益智玩具中启迪智慧;竹笛、葫芦丝等课程使学生在丝竹管乐中陶冶性情。
体现现代性,深化科技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字幕)现代人教育英语是基础,学校将现代的点读手段引进英语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学生奠定国际化的基础。五岁上机、七岁上网,为学生学习与探究世界掌握了现代化的手段。五年级的“电子摆拼”,上百个电子原件,可以拼摆出几百种电子电路,实现个性化的探究。高年级的电脑机器人,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进行了智能化社会教育的启蒙。科技教师指导学生操作乐高CAD软件、研制《空间对接模拟系统》等内容,无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注重整合性,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字幕)学校提出了建构“学科与活动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模式。做到主题共享,拓展课程资源的长度;内容多元,增加课程资源的厚度;学科整合,拓展课程资源的宽度。
主题共享。(字幕)将同一主题的课程内容在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年级共享。如:围绕“松花江”这一主题在低年级开展“我爱你,松花江”;中年的“松花江的昨天和今天”;高年级的“松花江——我的母亲河”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松花江与家乡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护和治理的措施等,学生在研究中受到教育。
内容多元。(字幕)在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从不同角度去开发和利用。我们建设了社会实践系列课程:走进工厂,了解现代企业技术与管理;走进乡村,体会了“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内涵。走进社区,感受现代科技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变化。走进自然,充分体现人与动物、自然的友好和谐。走进军营,了解国防知识,树立国防意识。这种校本课程,以社区的生态资源作为整合的核心内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获得了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学科整合。(字幕)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课程整合。语文课上识昆虫字、计算机课上查昆虫资料、数学课上算昆虫数量、科学课上观察昆虫等,这种对同一内容的学科整合,实现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发挥自主性,进行学科课程的调试,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字幕)现代学校要建立多样性的、弹性的课程体系,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的课程来选择,使他们获得较好的发展。为此,学校设置规定性活动课,例如,班队活动、开学式、升旗、艺术节、读书节、运动会等。自修的活动课程包括趣味作文、思维训练、书法、美术、声乐、舞蹈、合唱、棋类、陶吧、篮球、乒乓球40等多个自修课程,以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发展个性。
体现衔接性,开发幼小衔接课程,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字幕)幼儿启蒙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之基础,孩子2岁入园,幼小衔接在二实验10年发展,育人责任沉重。办园七年来,学校将幼小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联系起来考虑,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在目标、习惯、环境、方法、人员等方面进行衔接,体现层次性和弹性化,让儿童逐渐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在内容上开展国学、英语、IBM电脑项目、蒙特梭利、奥尔夫音乐、感统等品牌项目的衔接研究。教师全视野的品牌服务,专家管理、园本培训,打造了一批品牌教师团队,办园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海纳百川谋发展,壁立千仞铸辉煌。用智慧播撒的教海,浇灌出朵朵娇艳的花朵。一批批全面发展的学生脱颖而出。近年来学校参加各级电脑机器人竞赛,学生获得30多项殊荣。学校篮球队连年参加全国比赛成绩优异,学校乒乓球队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个人与团体冠军、亚军,参加中国和新加坡乒乓球文化交流活动。学校创编的舞蹈《醉雪》获全国艺术节一等奖。学校的特色教育活动被中央电视台分八期播出……
90年苍桑、30载辉煌,市二实验小学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走出一条以学校网络科技为特色的教育之路,实现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使学校成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课程改革示范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少先队先进集体……
创建现代学校,奠基幸福人生。前瞻的办学理念赋予了二实验人广阔的视野和创业的激情。回首几十年,理性的思考,艰苦的实践,几多感慨,几多豪情。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使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驶上了教育现代化的高速公路。面对着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面对着迅猛发展的未来社会,二实验人任重而道远。相信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二实验人一定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以他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撰稿:陈福 马丽杰)
第二篇:创建现代学校 奠基幸福人生--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电子白板进到每个班级、实现班班通。另有机器人训练室、科学探究馆、天文馆、电钢琴房、蒙氏工作室、奥尔夫音乐教室、感统训练室等20多个专业教室。现代化的环境与建筑小品、假山水池、蔬菜园、百果园等朝相辉映,为师生在感受现代气息的同时,感受宁静、自然与和谐。
以校本培训打造现代队伍(字幕)
培养现代中国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为师德为先,通过主题师德教育、团队师德演讲、师德典型报告等,提高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学校实施了《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建设书香校园,开展教师读书学习“五个一”和文化早餐活动。通过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三功一绝”训练、课题发表、课堂教学竞赛、教师基本功竞赛、教材教学目标的达标测试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还与时俱进,对教师开展现代功的培训,教师娴熟的信息技术操作,生动活泼的课件、充满课改理念的电子教案、富有特色的专题网页、色彩明快的演示文稿、体现文采与风采的教师博客等,无不彰显出这是一支具有先进的理念和充满智慧的教师团队。目前,学校有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21人,市级骨干教师35人,形成了梯次成长的骨干队伍。全体教师都承担着各级研究课题,有90%以上的教师攻读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在学校承办的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现场会、全国小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现场会、吉林地区校本课程开发应用开放日现场会上,课堂教学、教师论坛等出色的展示。标志着一支“德艺双馨”现代化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开发校本课程培养现代人(字幕)
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他会带给你无尽的惊喜;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会创造出无限的奇迹;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他会为人生涂抹亮丽的一笔。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实现我校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目标,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突出了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特色,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实施策略。
突出民族性,开设经典系列课程,筑牢学生的中国根。(字幕)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铸民族魂,深扎中国根,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开发了《经典积累诵读》系列教材,实行经典过级制。早读课与阅读课让学生在国学经典中寻根探源;书法课让学生在笔墨纸砚里纵情驰骋;剪纸、围棋使学生在指尖与对弈中领悟神韵;鲁班锁、九边环使学生在古典益智玩具中启迪智慧;竹笛、葫芦丝等课程使学生在丝竹管乐中陶冶性情。
体现现代性,深化科技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字幕)现代人教育英语是基础,学校将现代的点读手段引进英语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学生奠定国际化的基础。五岁上机、七岁上网,为学生学习与探究世界掌握了现代化的手段。五年级的“电子摆拼”,上百个电子原件,可以拼摆出几百种电子电路,实现个性化的探究。高年级的电脑机器人,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进行了智能化社会教育的启蒙。科技教师指导学生操作乐高CAD软件、研制《空间对接模拟系统》等内容,无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注重整合性,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字幕)学校提出了建构“学科与活动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模式。做到主题共享,拓展课程资源的长度;内容多元,增加课程资源的厚度;学科整合,拓展课程资源的宽度。
主题共享。(字幕)将同一主题的课程内容在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年级共享。如:围绕“松花江”这一主题在低年级开展“我爱你,松花江”;中年的“松花江的昨天和今天”;高年级的“松花江——我的母亲河”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松花江与家乡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护和治理的措施等,学生在研究中受到教育。
内容多元。(字幕)在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从不同角度去开发和利用。我们建设了社会实践系列课程:走进工厂,了解现代企业技术与管理;走进乡村,体会了“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内涵。走进社区,感受现代科技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变化。走进自然,充分体现人与动物、自然的友好和谐。走进军营,了解国防知识,树立国防意识。这种校本课程,以社区的生态资源作为整合的核心内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获得了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学科整合。(字幕)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课程整合。语文课上识昆虫字、计算机课上查昆虫资料、数学课上算昆虫数量、科学课上观察昆虫等,这种对同一内容的学科整合,实现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发挥自主性,进行学科课程的调试,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字幕)现代学校要建立多样性的、弹性的课程体系,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的课程来选择,使他们获得较好的发展。为此,学校设置规定性活动课,例如,班队活动、开学式、升旗、艺术节、读书节、运动会等。自修的活动课程包括趣味作文、思维训练、书法、美术、声乐、舞蹈、合唱、棋类、陶吧、篮球、乒乓球40等多个自修课程,以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发展个性。
体现衔接性,开发幼小衔接课程,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字幕)幼儿启蒙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之基础,孩子2岁入园,幼小衔接在二实验10年发展,育人责任沉重。办园七年来,学校将幼小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联系起来考虑,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在目标、习惯、环境、方法、人员等方面进行衔接,体现层次性和弹性化,让儿童逐渐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在内容上开展国学、英语、IBM电脑项目、蒙特梭利、奥尔夫音乐、感统等品牌项目的衔接研究。教师全视野的品牌服务,专家管理、园本培训,打造了一批品牌教师团队,办园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海纳百川谋发展,壁立千仞铸辉煌。用智慧播撒的教海,浇灌出朵朵娇艳的花朵。一批批全面发展的学生脱颖而出。近年来学校参加各级电脑机器人竞赛,学生获得30多项殊荣。学校篮球队连年参加全国比赛成绩优异,学校乒乓球队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个人与团体冠军、亚军,参加中国和新加坡乒乓球文化交流活动。学校创编的舞蹈《醉雪》获全国艺术节一等奖。学校的特色教育活动被中央电视台分八期播出……
90年苍桑、30载辉煌,市二实验小学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走出一条以学校网络科技为特色的教育之路,实现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使学校成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课程改革示范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少先队先进集体……
创建现代学校,奠基幸福人生。前瞻的办学理念赋予了二实验人广阔的视野和创业的激情。回首几十年,理性的思考,艰苦的实践,几多感慨,几多豪情。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使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驶上了教育现代化的高速公路。面对着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面对着迅猛发展的未来社会,二实验人任重而道远。相信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二实验人一定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以他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撰稿:陈福 马丽杰)
第三篇: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2008年学校工作计划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2008年工作要点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 陈 福
2008年我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市教育局工作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业务部门的教育教学要求,坚持“稳定、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明确“同心同德促和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办人民满意学校、育全面发展人才”为宗旨。构建“理解、宽容、沟通、自主”的校园人际氛围,培育“正气、底气、大气、文气”的二实验人气质。走“以德治校、质量立校、师资兴校、科研强校、文化名校、特色亮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立足新水平,开创新局面,构筑新特色,发掘新优势,在原有的办学基础上,力求各项工作都有新突破,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以德治校,学校办学形象有新提升
1.加强班子建设,促进学校发展。一是在班子中开展“三学一建一创”活动(学理论、学业务、学法规,建一流班子,创一流业绩),着力培养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干部队伍。二是建立一岗双责制和问责制、对所属部门工作和教职工进行业务和思想双重管理。建立问责制,对工作的执行情况要督促检查、评价、总结。三是确立“四种意识”,要拓宽视野,确立大局意识;要围绕中心,确立服务意识;要坚持原则,确立团结意识;要与时俱进,确立创新意识。
2.建好中层队伍,发挥中坚力量。一是工作作风要扎实。要对各自分管的工作尽职尽责,做求真务实的表率。二是思维要创新。忌惰性严重、疲塌拖拉、工作效率低,要大力弘扬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作风,争做创新的模范,三是方法要改变。不能安于现状、因循守旧,要不断学习,灵活机动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四是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同时提高。当好学科和专业带头人,争做教职员工的表率。
3.加强党建和师德建设,树立学生楷模。以“党徽在岗位上闪光”为主题开展先锋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爱生理念为指导,本着以“培养什么的人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评聘的重要条件之一,树立各类典型,开展各项师德模范评选活动。促进广大教师增强事业心和责任 1
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敬业乐教的自觉性。做好老干部工作,选举新一届教职工委员会,积极开展以“文化、和谐、绿色”为主题的优秀团队之家评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关心职工生活,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4.强化行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依法治教,提高法制水平,做好“五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学校办事公开,做好阳光招生、阳光采购和阳光收费工作,开展好“廉洁文化进校园”、“学校教育教学公开日”和“千名家长评学校”活动。
5、严格安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健全学校综治、安全、保卫机构,认真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深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做好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学校消防安全、校舍安全,保证学生交通安全、集体活动等安全。加强对校园基础设施的安全监管,做好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治。开展经常性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
二、坚持质量立校,学校教学工作提升新水平
6.以现代教育思想进行校本课程建设。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努力构建学校个性化课程。开设“因特尔课程”、“电脑机器人”、“快乐科技”、奥尔夫音乐、蒙式教育、快乐数学、星空探索、绿色教育体验综合实践课程;开展好阅读感悟人生课程;并将每年4月定为校读书节(因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通过好书推荐、读书海报、读书超市及读书讲坛系列活动,毕业生《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达标率100%,中学优秀古诗文至少会背30篇。着眼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开设的体艺类、心理咨询课程等等。
7.以实效教学为核心进行教学管理创新。认真实施教育局提出的“质量十一五”工程。一是抓好备课环节,关注学生发展,重视“动态生成”。如在语文学科相关学年,大胆将优秀的语言材料引入课堂,使学生大量吸收优秀的语言文字营养,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再创造,以便激活教材, 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二是要分层次进行教案书写,提倡写个性化教案,允许不同风格的教案并存。探索“共性教案、个性教案相结合”模式的可行性,在共性教案的基础上, 教师再写出个性教案。个性化教案要求教师针对本班班情、学情、师情, 对共性教案进行调整、补充、拓展、创新, 进行凸现个人特色的、鲜活的教案设计。
8.以现代的人文思想构筑新课堂。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主二合三分”的教学模式为着眼点,努力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要有新进展,出新成果。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督导的作用,在加强毕业班督导的基础上,本学期要加大督导的学科范围和教师的层面,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均有收获。积极开展“教师主动参
与式教研”,变“评课”为“议课”,不再将研究课活动的重心放在对主讲教师的评价上,而将重心转移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这里所说的“问题”,可能是大家在教学中都会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不一定是主讲教师在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通过研讨,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力迎接市教育局为期半个月的教学调研工作,积极参加全市教学校长交流日、教务主任活动日、教学管理专题日、教师说课竞赛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市第二届小学、幼儿园“星光杯”教学竞赛活动和全市中小学教学管理示范校经验交流展示会,并在各项活动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9.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完善评价体系。探索小学生结合素质测评工作,在评价内容方法上实行等级评价和特长发展结合;课堂检测、期末验收和综合汇报结合;动口、动手和动脑相结合。既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评价。争创全市首批“高质量管理示范校”。
三、经营现代德育,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呈现新局面
10.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工作培训,实行班主任上岗竞聘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开展”德育沙龙”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对班主任工作科学管理,及时客观地考核评价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逐渐提高班主任的各项待遇,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开展特色班级建设活动,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构建积极向上、文明现代的班级文化场和道德场,争创优秀班集体。
11.突出德育主渠道。建立学校教育教学协作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建立全员参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机制,加强课堂教学中德育要素的挖掘,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仍以责任教育为系列,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德育方式、方法,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严格落实《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规范学生行为,进一步做好各类问题学生的转化,努力实现管理育人
1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切实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和优势,开办每天半小学家长学校课程(利用对外广播)。对《家庭教育指导》校刊进行全面改版,立足原创、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给师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共同实现育人的目标。
13.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充分利用好少先队的阵地进行教育,形成制度化,坚持经常性。突出主题做好迎奥运教育、国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四五”爱英雄教育,五年级到北山列士陵园祭扫。加强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使其发挥引领作用。用好广播、电视阵地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以国家级绿色学校创建为载体,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关爱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关心人类生存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养成讲卫生、爱清洁、节能源等文明习惯。
四、坚持师资兴校,队伍建设机制有新活力
14.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由 “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转变。多渠道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深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网联”培训。建立青年教师协会,定期开展教育活动。优化教师的学历,鼓励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提高,争取有相当一部分人达到本科学历;加大教师岗位培训的力度,改善、优化知识结构。
15.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学校将积极实施“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导师”培养工程,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方案,促进教师全面提高。发挥现有各级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优秀教师送课下乡,培养新一批骨干教师,促进教师均衡发展。鼓励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设立教师发展档案袋,引导教师收集个人资料,记录发展经历。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提出发展要求。
16.建设书香校园。以“共闻书香、同享书韵”为主题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学校。学校将加大对教师读书的投入力度,开设读书俱乐部、私家书推荐共享;分三个层次进行师生读书管理,中层以上领导由党总支负责、教师由科研室负责、学生由教导处负责的读书管理与指导,通过设专款购书、变生日赠糕为生日赠书糕相结合、评读书积极分子进行奖励等,以促进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
17.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加强教师管理,坚持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自主成长,进一步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不断完善教师考评激励机制,探索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评价时坚持团队评价、常规评价、个性评价等结合;做到目标多元、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不断进取。
五、强化科研强校,使学校科研工作有新突破
18.整合课题,明确分工。对已有课题,根据学校实际,适当取舍,确定主研课题,使研究方向更清晰,研究力量更集中,研究效果更显著。调整研究队伍,组织实施研究工作,强化科研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科研室、教导处、政教处联动共管的科研管理机制,以制度确保课题的正常运行。
19.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的组织制度,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聘请课改专家、名优教师到学校做专题培训,做到研究前有培训,研究中有指导,研究后有提升,倡导“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和学科联动式教研、跨学科综合式教研。
20.建立学校学术委员会。聘请资深的教育专家、学科名师做顾问,由校级领导指导,校科研室负责具体工作,将有能力、有精力、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吸纳其中,在教科研、教改实验中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坚持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各学科品牌教师,壮大学校名优教师的队伍。
21.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定期、分专题召开教师网络论谈、学术沙龙活动,提升教师业务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本年始,年末召开教育研究发表会,对当年的研究工作做好总结、疏理工作,明确下一步研究方向,向兄弟学校介绍研究成果,出台教师教育成果奖励办法,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在各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保障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继续办好《科研通讯》,为教师研究提供相应理论学习、反思积累、交流研讨的平台。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尝试开展以科研课题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做好过程资料的积累,编撰《研究纪要》。
六、坚持文化名校,学校核心文化展示有新魅力
22.重视学校现代观念文化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以育人为本,以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总目标。将“创建现代学校,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和“以德治校、全面育人”的校长理念深入人心,师生要领会校风、校训,并积极践行。完成校史的编辑工作,并通过多种形式以学校的历史的传统的文化来激励和教育师生不断前进,从而促进学校管理模式从“学校科学管理”向“学校文化管理”方向转变。
23.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学校环境文化。继续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建设,体现园林风格,增加校园内雕塑、建筑小品等作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新主教学楼地面,主教学楼班级和科室增加上下水,外墙面颜色重新设计,新建天津街正大门、收发室,电动伸缩门、门库。新建食堂投入使用。系统进行学校标识文化CI设计,如校牌、校服、校徽、校旗、校标等学校标志性的物品。进一步规范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确保资料完整齐全,各部门继续负责做好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材料齐全,完整规范、数字准确。同时,全面实行电子化管理文书档案材料的方法,努力实现学校行政办公的自动化和无纸化,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24.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文化。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遵循“从严
治教、规范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注重人文化管理,变刚性规定为软性的自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渐出台《全员聘任制实施办法》、《绩效工资制实施办法》、《教职工考核条例》、《教职工奖励条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条例》、《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和奖励办法》、《教师专业化成长实施办法》等,引导教职工在目标上自励、在道德上自律、在工作中自勉。坚持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制度,召开第八届教工代表大会,广开民主渠道,倾听各方意见,建立办学规范、管理有序、监督有效、保障安全的现代学校管理新制度,促进学校发展。
25.建设学校行为文化。以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将学校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渗透在学校管理活动之中,把学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自觉地转化为师生内心的信念和行动的准则,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规范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党宣誓仪式、新老教师师徒结对仪式、元旦文艺汇演、节日纪念活动。建设学生社团组织,学生文学社、“江城日报”记者团、“校园之声”广播站、舞蹈团、合唱团、网络技术联盟、英语乐园等社团。开展学校特色节日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网络节、读书节等。综合办要做好日事务管理,突出抓好学校的宣传工作,学校成立宣传报道组,把影像制作、网络开发、文学创作等人才组织起来,整合智力资源,广泛而深入地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学校专门设立专项奖,奖励那些为学校对外宣传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七、坚持特色亮校,凸显学校的办学新优势
26.发展现代化的教育特色,建设数字化校园。根据需要,添置信息技术教育新的专用设备;每个班级增设投影仪(包括多媒体主控台);更新部分学生机房电脑、更换硬件防火墙、更换服务器蓄电设备等。在逐渐完善硬件建设中,着力应用研究,深入开发学校的资源网,由应用型向应用与取得经济效益并行发展;开发特色的教师电子备课平台,并将其作为强化教师信息素养,强化校本教研、强化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构建网络环境下区域学习“共同体”策略,发挥学校在推进吉林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发展完善视频案例系统;教师博客空间系统,开展“校园名博”评选活动,开展网络专题研讨,鼓励教师在网上与同行交流、与大师对话。
27.办好特色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凝聚多方合力,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开放、互动式的大教育体系,以蒙式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为突破口,提高办园品质,努力打造品牌项目、品牌教师、品牌服务、品牌质量,具有国际化、开放性的示范幼儿园。开展幼儿园学术交流与开放活动,实现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格局。积极参加全市首届幼儿教育科学论坛,争创省级示范幼儿园。
28.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弘扬体育运动传统。学校将保持和发扬篮球运动的传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校园集体舞,开好学校春季运动会,将培养体育人才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相结合。进一步探索通过合作办学进行乒乓球和羽毛球、跆拳道等项目的开发,形成学校体育运动项目持续发展的能力,使校体育代表队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要保持领先位置。
29.以“露一手”素质教育为载体,大力开展艺术教育。要重视队伍建设,艺术教师要做到人人有绝活;开发特色课程,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开展好课前一歌常规化管理,办好艺术活动队,全力发展学生的艺术的特长,加大力度,保证学校的校级队的训练。使学校在省、市各项艺术类比赛中始终获得好名次,并通过开展以迎奥运为主题的“露一手”艺术节扩大学校影响力。
30.完善学校办学体制,为学校发展助力。经过五年合作办学实践和教育局人事制度的改革,合作的内容和相关要素发生了变化,办学双方应进一步明晰权责、厘清利益关系,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以实现办学双方的共同发展。从而使学校的合作办学与艺术教育整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幼儿教育相衔接,形成新的办学特色;与合作方研讨,探索合作办学新途径。
新学期,各部门要转变作风,跟上形势的发展,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做到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评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要面对挑战,自我加压,对工作要有感情、有热情、有激情。有感情,就是自己愿意为工作付出你的一切能力,它寄托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成了你的一种生活方式。有热情,就是一种动力,是在自己遇到逆境、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它会给自己的力量,引导自己去行动,迈向成功,它可以把全身的细胞激活,完成心中渴望的事情,取得工作的最大价值和成功。激情和热情紧密相连,热情是帆,激情是扬帆之风,船有帆可以航行,有风相助,船就可以乘风破浪、逆流而上。怎样有激情?和工作谈恋爱,爱上她!不断挖掘工作的新的魅力,不断征服她。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实践、创新,把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连接起来,我想说:今天的成就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努力,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把简单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做一个在其位,谋其政的二实验人,全身心的投入到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创建现代化品牌学校三年规划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 创建现代化品牌学校三年规划
(2008.1——2010.12)
二〇〇八年一月十日
目录
一、学校办学经验与问题反思…………………………………………………………………1
(一)办学经验
1.坚持现代化的育人理念,初步形成办学特色…………
……………………1 2.强化优质意识,注重质量提高,赢得了社会的赞誉…………………………1 3.坚持科研兴校,抓实课题研究,形成较浓的学术氛围………………………2 4.发挥团队优势,打造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 5.进行办学体制创新,深化内部改革,初步形成有效的学校管理机制………2
(二)问题反思……………………………………………………………………………3 1.坚持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但对现代化的理念缺乏深层次的思考……………3 2.坚持质量核心,但缺乏对质量内涵的突破……………………………………3 3.重视了教育科研,但没有将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3 4.形成了教师团队精神,但缺乏个体发展的活力………………………………3 5.重视建章立制,但缺乏必要的制度创新………………………………………4 6.探索了办学新体制,但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4
二、今后三年学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4
(一)指导思想……………………………………………………………………………4
(二)总体思路……………………………………………………………………………5
(三)发展目标……………………………………………………………………………5 1.总目标………………………………………………………………………………5 2.具体目标……………………………………………………………………………5 ——高质量……………………………………………………………………………5 ——有特色……………………………………………………………………………5 ——现代化……………………………………………………………………………5
三、今后三年的主要工作任务…………………………………………………………………6
(一)以和谐发展的理念,建设现代学校文化新体系…………………………………6
(二)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提升学校办学品位……………………………………7
(三)开展名优队伍建设,增强学校发展后力…………………………………………8
(四)经营现代德育,增强德育的实效力………………………………………………9
(五)强化科研引领,推动学校发展……………………………………………………10
(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1
(七)经营学校的办学特色,凸显学校的办学形象……………………………………13
(八)努力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保障 ……………………13
四、落实三年规划的保障措施…………………………………………………………………15
(一)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15
(二)创建和谐、廉政、高效的校级领导班子…………………………………………15
(三)加强同省内外知名学校的交流与合作……………………………………………15
(四)开辟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15
(五)重视对外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广泛认同…… ………… …15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 创建现代化品牌学校三年规划
(2008.1——2010.12)
吉林市二实验小学创办于1917年3月,前身是永吉县城区第十三小学、吉林市大马路国民优级学校、吉林市朝阳中心国民学校、昌邑区第一九年一贯制学校、昌邑区十七小学,1980年定名为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至今。二实验小学具有九十余年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浓郁的优良的文化传统。二实验小学以育人为本、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各项工作与时共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现代化办学特色,办学绩效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吉林市享有很高的声誉。依据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问题的相关政策,根据吉林市普惠和谐、优质均衡的教育要求,结合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对学校今后三年发展规划如下。
一、学校办学经验与问题反思
(一)办学经验
1.坚持现代化的育人理念,初步形成办学特色。
在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按照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方针,启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学校在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特别是师资队伍培养方面取得可喜成果,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成为教育部首批挂牌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质教育实验校等。学校在办学体制创新、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构建等方面的实践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强化优质意识,注重质量提高,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多年来,学校领导和老师深刻认识到,随着学校之间生存竞争的加剧,只有把教育尤其是教学质量臵于核心地位,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学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学校一直强化教职员工的质量意识,注重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成绩显著,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吉林市小学界的前列,教学质量尤为突出,始终在吉林市名列前茅。因此,学校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的广泛认可,从而初步形成了竞争优势。
3.坚持科研兴校,抓实课题研究,形成较浓的学术氛围。
作为一所实验学校,学校始终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的“先导”,形成了优良的教育科研传统。在2000—2005年规划实施期间,学校以“龙头”课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全校确立了30余个子课题,整体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校研发的“教师信息技术电子培训教材”等数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省、市奖项,在全国推广。近年来学校又在幼小衔接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经过长期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了课题管理网络与课题研究运行机制,保证了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序、稳步推进。
4.发挥团队优势,打造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以团队文化为凝聚力,注重骨干教师团体的建设,形成了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团队,打造了学校的团队精神。学校坚持校本培训,以开办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素质。校现有教职工152人,中学高级教师10人,小学高级70人,初级教师59人,教师特级教师2名,国家级骨干和优秀教师2人,省级骨干21人,市级骨干35人。
5.进行办学体制创新,深化内部改革,初步形成有效的学校管理机制。
学校大胆地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尝试,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发挥了优质教育的资源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学校注重规章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把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从目前学校管理的现状看,学校风气好,教师积极性高,敏学敬业;学生乐学,探究意识强。可以说,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有效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二)问题反思
1.坚持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但对现代化的理念缺乏深层次的思考。
二实验小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已经使得现代化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教职员工心中,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心中。但是,还应认识到,学校上下对理念的坚持与弘扬还没有达到较高层次,还缺乏对“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诠释现代学校”、“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深入思考,从而很难把学校纳入以现代化理念为内涵追求的有意识发展之中,很难在此基础上,打造学校的品牌,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
2.坚持质量核心,但缺乏对质量内涵的突破。
通过多年的努力,质量意识已经牢固地刻印在每位教师的心中——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在关于质量内涵的理解上,广大教师还存有问题,即把教育质量仅仅理解为教学质量。在一所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一所学校未来的发展,因为这是学校生源的重要保证,但是,对于一所走向追求卓越的学校而言,这种对质量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无疑会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桎梏。因此,就二实验小学而言,还缺乏对教育质量内涵的整体把握,缺乏对以往质量内涵的突破。
3.重视了教育科研,但没有将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
学校教育的发展,课程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教育科研是突破点。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课程的实施直到后勤服务保障工作,都可以作为教育科研的内容来进行研究,予以改进。在这一过程中,既解决了学校各个方面工作的难题,从而也为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创造了条件。学校一直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格而规范的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但是,从科研的现状来看,教育科研形式化、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教育科研并没有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
4.形成了教师团队精神,但缺乏个体发展的活力。
学校教师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大部分教师能够做到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但是从教师个体而言,很多教师缺乏一种在专业发展方面的更高目标,仅限于做好本职工作,小富即安的思想占据了思想的主流,因此,学校在关注教师团队精神形成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激励教师自己主动发展,从而使每个教师的发展各具特色,充满活力。
5.重视建章立制,但缺乏必要的制度创新。规章制度建设是立校之本,也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与保障。学校重视建章立制,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从而使学校走上依法治校、以规范治校之路。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制度也需要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制度是用来约束人的,是人建设的,如果缺乏制度创新意识,那就会陷入因循守旧的泥潭,制度也会沦落为学校发展的桎梏。从这个意义而言,学校在制度创新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因此,如何充分挖掘学校各种资源,有效决策,进行制度创新,也是二实验小学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6.探索了办学新体制,但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
2003年,学校与明德学校开始合作办学,合作办学5年来,办学双方都有相应的发展,但在合作过程中也不断地出现新问题,有的是办学合作前没有预想到的,如办学管理主体、办学特色、利益分配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制约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因此,寻求新的合作办学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今后三年学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吉林市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为统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普惠和谐教育;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学校的转型式发展;努力构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创新体系,即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课程创新、教育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健康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和促进社区文化发展,使学校全面步入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学校轨道。
(二)总体思路
坚持“稳定、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明确“同心同德促和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办人民满意学校、育全面发展人才”为宗旨。构建“理解、宽容、沟通、自主”的校园人际氛围,培育“底气、文气、正气、大气”的二实验人气质。积极实施“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从严求实谋质量,开拓创新求发展,不断进取图卓越”的办学战略,走“质量立校、师资兴校、科研强校、特色亮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争取把二实验小学建设成为“市内龙头、省内一流、全国闻名、世界接轨”的示范名校。重振二实验雄风、再创二实验辉煌。
(三)学校发展目标: 1.总目标:
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2.具体目标:
(1)高质量:教师队伍高素质;学校教书育人高质量,即“双赢”。
——优化教师队伍,形成良师团队。教师100%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都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培养市级以上教学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60名以上,占教师总数的50%左右,争取培养出特级教师。90%以上的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形成“严谨、爱生、博学、敏思”的二实验小学教师形象。打造一流的管理队伍,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和业务引领作用。
——扎实文化基础,培养健全人格学生。在原有“四会四能”的基础上(能生存,会生活;能合作,会学习;能负责,会创造;能关心,会健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个性追求、合作 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扎实基础文化的基础上,会乐器、会篮球、会书法、会英语、会微机等特色成长目标,表现出二实验小学生特有的气质形象,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新课程实施与特色办学有机融合,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彰显学校的课程特色。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引导学生运用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实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强化科研的教学服务和推动功能,提升学校核心课题加以研究,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整合教育研究资源,提高科研水平。构建学校德育新体系,探讨有效的学生自我教育机制,形成富有个性的班队文化,强化课程教学与德育工作的融合,充分发挥课堂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从而使学校学校教育总体质量在市内名列前茅,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2)有特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开展幼小衔接,体育艺术传统,办学体制创新。——建成数字化校园环境,进行校园环境改造,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特色教育主题校园文化。
——完善办学体制。实施适度发展规模策略,达到36个班级规模,每班生数控制在48人以内,全校生数控制在1800人左右。校代幼儿园儿童在300人,教师数量控制在140人左右。开展幼小衔接,弘扬学校体育艺术传统,培养学生的体育艺术特长。
(3)现代化
——现代化的管理。实现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积极探讨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创办学习化学校组织,将学校管理转型的核心确定为从行政事务型转向发展策划型,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探索高效的管理策略,并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完善学校制度建设,突显办学特色。
——现代化的德育观。学校的道德教育应直面生命,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传统的道德教育被看作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对象化活动,学生被看作接受教育的客体。未来三年我们将致力于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实践研究,打破师生间教育与被教育、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关系,在道德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主体地位,注重他们的自由建构。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探索使师生共同获得发展的德育途径。
——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观。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将关注点从聚焦“教”与“学”两个不同的层面,转化为关注“教学”如何“互动生成”。整体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将教书看成育人的组成部分及资源与手段。避免割裂地看待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把为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看作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立足点。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作为课堂教学追求的核心价值。引导教师发现、挖掘各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逐步引导教师在这种课堂教学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现代化的课程设臵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开放度大大提高,赋予学校相应的自主选择和编制课程的权力,因此未来三年学校将致力于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生、完善有特色的、符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礼仪、公民、器乐、篮球……)
——现代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直接实践者,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直接关 系到学校的发展走向,未来三年学校将致力于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身职业的价值,认识到自身工作不是一种为了学生成长而作出的纯粹的单向的付出。完成教学工作的过程也是教师建立自己的生命与精神家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完成自身发展的过程。引导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地体验职业所特有的内在尊严与欢乐,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好学习、善研究、能合作、会创造、求发展的反思型教师,并努力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此外,现代化的学校还包括现代化的文化观,现代化的环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
三、今后三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以和谐发展的理念,建设现代学校文化新体系。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现代学校文化的选择、设计、转化和生成。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以育人为本,以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总目标。具体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以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形成、完善学校鲜明的特色和优良的校风;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理想文化氛围。
——抓基础,建设学校环境文化。系统进行学校CI设计,如校牌、校服、校徽、校旗、校标等学校标志性的物品,以及学校的外部环境美化等。
——重关键,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师生的价值观、行为理念在内的精神成果,是学校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形式。用制度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尊重师生的人格发展,激励师生的教学热情,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为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搭载体,建设学校行为文化。以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将学校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渗透在学校管理活动之中,把学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自觉地转化为师生内心的信念和行动的准则,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规范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党宣誓仪式、新老教师师徒结对仪式、元旦文艺汇演、节日纪念活动。建设学生社团组织,学生文学社、“江城日报”记者团、“校园之声”广播站、舞蹈团、合唱团、网络技术联盟、英语乐园等社团。开展学校特色节日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网络节、读书节等。
——明方向,建设学校观念文化。观念文化是指学校本质的具有个性的精神风貌集中反映的隐性的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学校的观念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校风:“立志、勤奋、求实、文明”。校训:“尚德、乐学”。
办学理念:创建现代学校,奠基幸福人生。
校长理念:以德治校,全面育人。(让每个二实验的师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成为赢家,使每个家庭都感受到孩子成长的幸福!)
教师理念:严谨治学,敬业爱生,博学善思,以身立教。
学生理念:对学习有上进心、对社会有责任心、对长辈有孝心、对他人有爱心、对自己有信心。
家长理念:欲教子成材,先教子成人。行为理念:明理养成、参与体验、差异评价、和谐发展。
学校观念文化集中体现了“双赢”思想,即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实现师生“两个发展”的教育理念,从而促进学校管理模式从“学校科学管理”向“学校文化管理”方向转变。
(二)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人的素质提高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是现代学校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遵循“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探索学校教育资源合理配臵与协同运行机制,促使学校整体结构进行优化组合。注重人文化管理,变刚性规定为软性的自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渐出台《全员聘任制实施办法》、《绩效工资制实施办法》、《教职工考核条例》、《教职工奖励条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条例》、《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和奖励办法》、《教师专业化成长评定暂行办法》,引导教职工在目标上自励、在道德上自律、在工作中自勉。
坚持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会和教代会制度,自觉接受党组织和教代会监督,定期向校务会、教代会、教职工大会通报校务重大事项,广开民主渠道,倾听各方意见,将组织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办学规范、管理有序、监督有效、保障安全的现代学校管理新制度,促进学校发展。
进一步完善学校办学体制。使学校的合作办学与艺术教育整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相衔接,形成新的办学特色;与合作方研讨,探索合作办学新途径。
(三)开展名优队伍建设,增强学校发展后力。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科学设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促进教师由 “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转变。全力打造省内小学教育专家3-5名(德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各学科在吉林省有影响的领军人物5-8人,市级名师20人,各级特色教师60名。
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以爱生理念为指导,本着以“培养什么的人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评聘的重要条件之一,开展师德标兵、师德先进评选活动。促进广大教师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敬业乐教的自觉性。
整体提升教师素质, 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多渠道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注重培养教师的人文素质,提高教师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与研究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优化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等。进一步鼓励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提高,争取有相当一部分人达到本科学历;加大教师岗位培训的力度,改善、优化知识结构。
学校将积极实施“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导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全面提高。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资源,采用结、帮、带等形式,签订互帮互学协议,为骨干教师创设施展才能的平台,培养新一批骨干教师,促进教师均衡发展。鼓励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设立教师发展档案袋,引导教师收集个人资料,记录发展经历。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提出发展要求。建设书香校园,教师开展读书学习“五个一”:即每天上网学习一小时;每课教后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写一篇 案例;每个假期读一本好书;每年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每年看一本教育专著等。
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坚持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自主成长,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坚持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自主成长,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管理。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不断完善教师考评激励机制,探索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评价时坚持“两全”策略——全员评价、全面评价;实行三多策略——目标多元、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不断进取。
(四)经营现代德育,增强德育的实效力。
加强以现代养成教育研究,建立养成教育具体、可操作、可评价的目标体系,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倡导生命教育的新世纪,现代人养成教育是教师的神圣使命。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培训,开展”德育沙龙”活动,严格对班主任的管理,及时客观地考核评价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逐渐提高班主任的各项待遇,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使班主任成为学校最重要、最可依赖的德育主体。
加强德育工作主渠道建设。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建立全员参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机制,加强课堂教学中德育要素的挖掘,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加强德育工作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开创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领域,开展特色班级建设活动,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构建积极向上、文明现代的班级文化场和道德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切实发挥班集体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国家级绿色学校创建为载体,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关爱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关心人类生存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养成讲卫生、爱清洁、节能源等文明习惯。
以责任教育为系列,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德育方式、方法,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严格落实《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规范学生行为,进一步做好各类问题学生的转化,努力实现管理育人。
拓宽校外道德实践基地的新途径。建立系列校外实践活动基地,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学生活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磨练学生的道德意志。
探索家庭教育指导与配合的新渠道。切实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和优势,提高家长的教育理论素养,改进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办好《家庭教育指导》校刊,加强学校与家长沟通联系,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
(五)强化科研引领,推动学校发展。
在科研实践中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打造各学科科研名师团队,带动教师专业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科研实践中发展学校的学术文化,与其他处室紧密结合共同提高学校办学品位,突显办学特色。
1.疏理、整合已有课题,确定主研课题。对已有课题,根据学校实际,适当取舍,使研究方向更清晰,研究力量更集中,研究效果更显著。
2.建设研究队伍,明确责任分工,组织实施研究工作,强化科研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科研室、教导处、政教处联动共管的科研管理机制,以制度确保课题的正常运行。3.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的组织制度,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聘请课改专家、名优教师到学校做专题培训,参与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做到研究前有培训,研究中有指导,研究后有提升。
4.建立学校学术委员会,聘请资深的教育专家、学科名师做顾问,由校级领导指导,校科研室负责具体工作,将有能力、有精力、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吸纳其中,在教科研、教改实验中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坚持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各学科品牌教师,壮大学校名优教师的队伍。
5.定期、分专题召开教师网络论谈、学术沙龙活动,提升教师业务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每年一届的教育研究发表会为载体,对当年的研究工作做好总结、疏理工作,明确下一步研究方向,向兄弟学校介绍研究成果,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在各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保障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6.继续办好《科研通讯》,为教师研究提供相应理论学习、反思积累、交流研讨的平台。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尝试开展以科研课题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做好过程资料的积累,编撰《研究纪要》。
(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坚持一年求稳定、二年求发展、三年求跨越的思路,切实发挥二实验小学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1、以现代教育思想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创新。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努力构建学校个性化课程。
着眼于学生动手创新能力培养和信息素养提高,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开设的“因特尔课程”;
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所开设的“电脑机器人”和“快乐科技”课程;开发应用《快乐数学》、《星空探索》。
着眼于节约社会、生态环保、绿色教育所开设的天文观测和绿色教育体验综合实践课程; 着眼于学生读书工程开设的阅读感悟人生课程;并将每年四月定为校读书节(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通过好书推荐、读书海报、读书超市及读书讲坛系列活动,毕业生《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达标率100%,中学优秀古诗文至少会背30篇。
着眼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开设的体艺类、心理咨询课程等等。
2、以实效教学为核心——教学管理创新。
抓好备课环节,关注学生发展,重视“动态生成”,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备课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想着学生的发展, 我们的课堂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 回归教育的真实, 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 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如在语文学科相关学年,大胆将优秀的语言材料引入课堂,使学生大量吸收优秀的语言文字营养,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再创造,以便激活教材, 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要分层次进行教案书写,提倡写个性化教案,允许不同风格的教案并存。探索“共性教案、个性教案相结合”模式的可行性,在共性教案的基础上, 教师再写出个性教案。个性化教案要求教师针对本班班情、学情、师情 , 对共性教案进行调整、补充、拓展、创新 , 进行凸现个人特色的、鲜活的教案设计。积极开展“教师主动参与式教研”,变“评课”为“ 议课”, 不再将研究课活动的重心放在对主讲教师的评价上, 而将重心转移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这里所说的“问题”, 可能是大家在教学中都会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不一定是主讲教师在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通过研讨,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现代的人文思想构筑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以“一主二合三分”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完善为着眼点,努力构建生成性课堂,“一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二合”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情感融合;“三分”即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分类指导。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研究要有新进展,出新成果。
4、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完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创新。
构建多元化的可操作的适应学校实际的科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功能、激励性功能、发展性功能。
评价内容多元化。建设一整套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强化常规教学过程检测评价,既看整体成绩又看优秀率、提高率,既看卷面成绩也看动手动口创新能力,既看主科也看体艺科技全面素质。概括为等级评价和特长发展结合;课堂检测、期末验收和综合汇报结合;动口、动手和动脑相结合。
评价方法途径多元化。既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评价,除了学校领导、同行评价外,还要有家长、学生、社会的评价等等。概括为:主动、严格和愉快地评价。
评价手段现代化。充分利用学校“校务公开网”对各项评价做到公开、公正、民主、透明、及时反馈、检查指导及时,接受广大教工的监督。
(七)经营学校的办学特色,凸显学校的办学形象。
1.发展现代化的教育特色,建设数字化校园。在原有的基础上,添臵信息技术教育新的专用设备,校园网升级换代;每个班级增设投影仪(包括多媒体主控台);更新部分学生机房电脑、更换硬件防火墙、更换服务器蓄电设备等。
在逐渐完善硬件建设中,着力应用研究,深入开发学校的资源网,由应用型向应用与取得经济效益并行发展;开发特色的教师电子备课平台,并将其作为强化教师信息素养,强化校本教研、强化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构建网络环境下区域学习“共同体”策略,发挥学校在推进吉林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发展完善视频案例系统;教师博客空间系统。
2.办好特色幼儿园。凝聚多方合力,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开放、互动式的大教育体系,以蒙式、奥尔夫音乐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办园品质,实现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格局,争创省级示范幼儿园。
3.弘扬体育运动传统,保持和发扬篮球运动的传统,培养体育人才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相结合。进一步探索通过合作办学进行乒乓球和羽毛球、跆拳道等项目的开发,形成学校体育运动项目持续发展的能力,使校体育代表队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要保持领先位臵。
4.大力开展艺术教育。要重视队伍建设,艺术教师要做到人人有绝活;开发特色课程,大 面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办好艺术教育活动队,发展学生的艺术的特长,加大力度,保证学校的校级队的训练。使学校在省、市各项艺术类比赛中始终获得好名次,并通过办好艺术节扩大学校知名度。
(八)努力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保障。
校园建设。构建园林式、人性化的校园环境,使校园内的绿化效果呈现出品种的多样性、外观的层次性,力争体现出园林式、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增加校园内雕塑、建筑小品等作品,完善假山水池,增强动感,使其富有灵性。增强学校师生员工对校园绿化植物的了解,对引进的植物品种及时悬挂标识牌,标明品名、分布地域、种植方法及生活习性,并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宣传和介绍。校园操场更新硬覆盖方砖,篮球场地面更新为平面塑胶面或者是沥青面。
校舍建设。更新主教学楼地面,主教学楼班级和科室增加上下水,外墙面颜色重新设计,新建天津街正大门。收发室,电动伸缩门、门库。新建重庆路收发室,新建食堂并投入使用。
继续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建设,体现园林风格。办学目标、教风、学风、办学宗旨等全部装饰上墙上栏,让办学理念成为师生共同追求,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利用警句名言、理想信念用语和学生自己的书画作品布臵校园环境,班级融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努力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建设新教学辅助用房;整修教学楼、专用室。进一步完善各项卫生设施,使其符合现代学校教学辅助设施的基本要求。每年拨出一定经费更新、添臵图书,不断扩大师生阅读的规模,提高阅览信息化程度,建设省级示范图书馆。
不断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制订防范措施,落实上级、学校《校园安全管理条例》精神,建立应急机制,排除隐患,确保校园安全,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后勤部门要树立管理育人,管理服务的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杜绝乱收费,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标”等规定。实施收费、招生“阳光工程”。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财产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做到购物登记造册,借出登记办理手续。要管好、用好现代化教学设施,发挥其最大效益。全体教职工要强化校产保护管理意识,倡导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养成良好习惯,构建节约型学校。
进一步规范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确保资料完整齐全,各部门继续负责做好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材料齐全,完整规范、数字准确。同时,全面实行电子化管理文书档案材料的方法,提高管理的效率。
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关心职工生活,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开源节流、减少浪费,将更多的才力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上。
四、落实三年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政府及上级行政部门大力支持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事业,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办学过程中,也同样离不开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认识到,竞 争和机遇是并存的。学校应加强对外联系,一是以此来强化学校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二是可以使学校的公共关系更加专业化,确保学校能把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二)创建和谐、廉政、高效的校级领导班子。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和谐、普惠和人民满意的学校,领导班子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切实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增强领导、指导教育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教工代表大会作用、发扬民主,班子之间相互关心、团结协作;切实关心教职工生活,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认真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学校领导成员要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凡有利于学校的事必办,对损害学校利益的事要坚决制止和反对;继续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中层干部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大对中层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力度,努力建立一支想事、干事、成事的和谐高效的中层干部队伍,有效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力和执行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三)加强同省内外知名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一方面加强与本地同类学校的协作,同时要放眼四周,积极主动地与周边地区的知名学校加强联系和沟通,互相学习和促进。另外,学校应同本地区以及长春、北京等地高校、研究院(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争取他们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和一些知名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充分借鉴他们办学的成功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定期邀请他们的骨干教师到学校上示范课,请他们的领导到我们学校传授办学经验。
(四)开辟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情况下,学校要广开财源,使学校的经费筹措渠道多样化,以解决学校发展与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学校要发展,资金困难是当前的最大困难。学校可以一靠政策,争取政府多投资;二靠社区,三是靠社会,学校以优质的办学资源吸纳社会资金对学校的投入;四要搞好校相关产业,认真经营好现有地产,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学校发展服务。
(五)重视对外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广泛认同。
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上,当代学校教育是开放的教育。只有将学校教育纳入社会整体发展之中,才能获得发展的外推力并增强内生力;只有广泛运用社会资源的教育支撑功能,才能增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同、关心和支持,是学校有效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学校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地方宣传媒体展示学校的经验、成绩及发展需求,从而让社会了解学校、认识学校、支持学校,推动学校与社会的和谐互动。为此,学校要成立宣传报道组,把影像制作、网络开发、文学创作等人才组织起来,整合智力资源,广泛而深入地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学校专门设立专项奖,奖励那些为学校对外宣传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第五篇: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概况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发展概况
学校历史沿革
1917年3月,永吉县城区第十三小学校成立。
1936年至1945年,大马路国民优级学校。
1945年至1948年,吉林市朝阳区中心国民学校。
1948年至1949年,吉林市朝阳区完全小学校。
1950年至1952年,吉林市实验完全小学校。
1953年至1956年,吉林市一区中心小学校。
1956年至1961年,吉林市昌邑区中心小学。
1961年至1968年,吉林市昌邑区第一中心小学。
1968年至1970年,吉林市二化抗大学校。
1971年至1974年,吉林市昌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
1978年至1980年,吉林市昌邑十七小学校。
1980年至今,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学校现有小学和幼儿两个部,小学部37个教学班,有学生1570人,幼儿部15个班,幼儿560人,教职工159人,在编129人。学校占地面积1.4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934.6平方米。从1980年定名为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后的学校发展概况如下。
一、三年打基础,五年做贡献
李勃生任校长兼支部书记,副书记及副校长孙平、肖洪延、杜秀莲、杨玉玲、郝文祥等。提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做贡献”的整体目标,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创办学前教育班、开展电化教学实验研究,组建学校女子篮球队,建成了全市第一家实验室,建立了英雄中队,开展“创造杯”活动,开办“地下联营商场”,建设了托儿所,完成了“小百树园”的建设,学校被市局评为文明学校、普及教育先进学校、吉林市城乡绿化先进集体等。
二、抓教育特色,实现新发展
一九八七年,郝文祥任校长,书记许淑琴,副校长杨玉玲。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开发的软件有7项通过省级签定并参加全国电教教材展览。88年全部实行五年制教学,建立师范附小,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活动,教师在各级教学大赛中多人获奖。德育工作在全省领先,学校获“全国红旗大队”。篮球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获第四名的好成绩。校办企业产值年年攀升,修建了“五爱”喷水池。与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国的一些学校建立了友好往来。学校获市“教书育人先进校”等称号。
三、抢占制高点,育人有特色
1992年,许淑琴任校长兼书记,副校长杨玉玲、丁桂兰、朱晓东、陈福、王萍、张晓华等。提出“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目标,投资100多万元进行硬件建设,建设了吉林市教育信息网、中国德育网等网站。研发的“教师信息技术电子培训教材”出版发行。召开六次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现场会、研讨会。学校成为首批挂牌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坚持校本培训,开办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等形式,成长一批许淑琴、张晓华、陈福、邹春红等省特级教师。在烟达木建立学生实践基地,承办全国小学生篮球赛,获第一名。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网络文化节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购买昌邑区教育局土地,开展合作办学,建立了校带幼儿园,收到很好教育的效果。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
四、站在新起点,学校大发展
2007年,陈福任校长,由书记路增垚、副校长张晓华、龚秀芬、张楠组成新的领导班子,2012年王百艺调入任副校长(正校级)。学校坚持现代学校建设,顺应学生天性,实施开放教育,重视学校内涵发展。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现场会在我校成功召开,2012年学校领导班子被市教育局评为五好班子。
围绕“创建现代学校,奠基幸福人生”的理念,实施精细化管理。坚持“抓队伍,提质量”的方略,教师素质整体提高,教师有210人次在全国教学大赛上获奖,4名班主任获全国优秀班主任。办学质量整体越升,以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为目标,经典诵读、书法、剪纸、围棋、竹笛等民族课程铸牢中国根,机器人、电子摆拼、益智玩具等科技课程系列对学生科学启蒙。开设篮球、乒乓球、舞蹈、合唱、陶泥、器乐等40多个自修课程,为学生的个性成长和特长发展提供了平台,我校毕业生王祎夫2010年获中考状元。孙士雅同学因篮球特长2011年被清华附中录取。学校2012年被列入全国小学课程改革联盟、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坚持实践育人。学校开辟了校内体验的基地蔬菜园、百果园。同时开展走进社会进行绿色实践活动。建设绿色网站,以绿色健康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内容的“手指尖工程“获吉林省德育创新工作案例一等奖,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在我校召开现场会推广了我校经验。2010年中央电视台分八期对我校实践活动专题报导。2009年获“全国优秀少先大队集体”,2010年学校获国际生态学校。
坚持幼小衔接,九年奠基幸福人生,三岁入园进从目标、人员、理念、环境、课程、习惯等方面进行衔接,孩子接受国学、IBM电脑项目、蒙特梭利、奥尔夫音乐、感统等品牌课程,专家治园,优秀的教师团队进行全视野的品牌服务,使办园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2011年获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中国青少年科普及活动研究示范基地等称号。
坚持特色育人,着力现代学校建设,全校电子白板进课堂,学校科技、机器人、艺术教育成果突出,创编的舞蹈《醉雪》获全国艺术节优秀节目奖,《快乐校园》获省艺术大赛一等奖。合唱、器乐均获市一等奖。2010年乒乓球队参加中新国际文化交流活动。2011年篮球队获全国比赛一等奖。机器人连续三年参加全国比赛均获一二等奖,“太阳能集水灌溉照明科”技作品国际金奖。2011年学校获全国宋庆龄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创新型学校学校、全国绿色学校。
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先进单位、2012年获吉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先进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