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经验交流
七年级数学经验交流
实验二中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给我的这次机会。说实话,站在这里我很惭愧,因为我没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更谈不上什么教学经验。下面我把平时教学中特别注重的几点做法向老师们汇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在性格特征、知识水平、基础能力、学习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在课堂和平时训练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通过半年多来和孩子们的接触,感到大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低、解答问题思路不是特别明了、大部分学生理解能力差,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课堂和平时的训练中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静心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每节课前两分钟计算题)。这也是为我们后面的教学,特别是为七年级的总复习打基础。
二、注重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是看似小事的大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而课堂纪律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的教学质量。有时宁可耽误时间整顿课堂纪律,也比一节课按时完成课堂流程效果好。
三、深挖教材,加强二次备课,把课本由薄变厚。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人教版数学教材,这套教材看似简单,实则知识涵盖面广,考察知识点较多,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解答的过程和方法。虽然平时我们组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提前说课,备课,但上课前教师应该做好巩固,加强复备,适当修改补充,应适应自己的学生。
四、注重错题的积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周练、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记错本有了,我还注意让学生及时反馈,规定每周五自习课,为“一周错题回顾”把本周自己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逐本检查落实。
五、同伴助学,发挥小组作用。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一种现象:有时教师的讲解学困生听不懂,而有时让周围的同学讲解,学困生反而能听明白。这可能就是“童言相通”吧。基于这一发现,我给每个学困生安排一位“小导生”。平时,“小导生”像老师一样检查、批改学困生的作业(这是特殊的针对性作业,和其他同学的作业不一定一样),并督促学困生及时完成和改正作业。当学困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小老师”们会及时帮助他们,如果帮助不了就报告给老师,老师能够及时给学困生提供指导。在这种互助学习活动中,“小导生”负责“点”,老师负责“面”,点面紧密结合,能有效地督促学困生认真对待学习,不断取得进步。“小老师”们在帮助学困生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增强了综合素质。
六、分层教学、加强辅导。
十根手指都有长有短,更何况是来自各个家庭性格各异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能力、方法和态度上都有所不同。为了提高整体班级的数学水平,课后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差生,我们更应该在课后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只有当转差工作正真得到实效时,我们整个班级体的数学水平、数学成绩才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总而言之,我认为我们的七年级数学教学需要朝更精、更细、更深入的方向发展,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保证学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还保证整体提高。
第二篇:数学经验交流材料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临湘市第二完全小学
王安志
课堂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下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好坏。
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个人的观点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必须首先熟悉教材体系
我认为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必须要熟悉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教材体系及知识的编排情况。教师要通览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数学教材,作为小学教师至少要了解到七年级的情况。这样在教学中才能了解学生现在所学的知识在学生后续学习中的作用,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我们在教学中掌握教学的重点!所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我以为,只有重点明确、突出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二、实行小步子、分层教学
原来我们曾经提出过数学课堂教学要大容量。因为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优生“吃得饱”,并且教学进度也能保证,也能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并且把这种教学法叫做“高效率,大容量”,这样一来,优生是“吃饱了”,教学进度也得到了保证,复习时间时间也挤出来
了。可是那部分中差生呢?他们“吃”得了吗?教师的教学进度是上去了,可是那部分中差生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吗?我看未必!那么势必会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我以为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是高效率的。我以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容量应该小!也就是实行“小步子”教学法。将课堂教学的容量减小,将教师教学进度的步伐减小,小步前进。课前精心设计,课堂上精心引导,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掌握每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每节课所学知识不多,但是通过反复的练习,却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样,课堂教学效率会不会高一些呢?而对于优生会吃不饱的担心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来解决它。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给教师拓展的空间很大,给学生探究的内容也很多,这样就解决了优生“吃不饱”的情况:让优生积极的去探究,去拓展,让中后的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小步子分层教学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他必须学会的!得到他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地、高效率 的利用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
三、优化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手段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东西直观形象化。例如:我在上简单的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电视屏幕上有声有图地出现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快感,教学效率高。又如我在上旋转平移时,教学生怎样在格子图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时,用到投影仪比在黑板上画要简单直观的多„„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探索,总结。俗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要不断的改进,寻求适合自己,适合不同学生的好的教学方法。
第三篇:数学经验交流材料
数学经验交流材料: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数学有其自身特点,即严谨性、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严谨性是指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要归纳、推理。数学的概括性表现在对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一特性的抽象,它抛开较多的事物的具体的特性,并将具体过程符号化。数学的这些特点对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小学生来说,无疑会有一些难度。怎样使他们轻松、快乐地学数学,有主动学习愿望,教师就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达到学习的主动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借助电化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内容或事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钟表的认识》的时候,我播放了一段录像,内容大意是“有一天,老虎要召开动物王国运动会,猴子7:00入场参加爬杆比赛,青蛙8:35入场参加跳远比赛,大象9:30入场参加拔河比赛。它们身边分别有一个拨了时间的钟,让学生看看谁找对了入场比赛时间。
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情景同学们立即被吸引了。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果然,学生们七嘴八舌展开了议论,通过这个情境设立,问题的设立给学生导向同一个方向:钟表的认识。这些情境的出现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快乐,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信心,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二,增强学生自信,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一个人一旦有了自信,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后成功的喜悦,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在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但是有部分学生回答是错误的,这个时候老师要积极引导,首先要表扬这些
同学,千万不要斥责,保护这些学生的自信。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胆怯,不喜欢回答老师的提问,不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对于这部分学生,老师可以先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抽他们回答,回答完后,老师一定要多加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还要多加鼓励,鼓励他们向积极举手的同学学习,让他们大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激发兴趣,激起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信心,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三、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体验快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知道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喜欢参与活动,但是注意力不能持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直接去讲数学符号化的知识,必然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事实证明:把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夺红旗、拔河、开火车、小猫钓鱼、找朋友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讲10以内数字的组成这些课中,我就设计了这几个游戏,夺红旗,在黑板上画出两架梯子组合形状,梯子的顶端画上红旗,梯子画四级台阶,上让孩子们上来贴卡片,谁最先贴出和是正确的两组数字,谁就夺得小红旗。找朋友,如讲7的组成,我找6个学生到讲台前站好,把1-6的数字卡分别发给6个同学,让他们找能和自己组成7的数字的同学。这个活动把知识用活了,也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小猫钓鱼,即让学生找出和正确的数字。对低年级学生采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突出一个“活”字,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兴趣浓,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教学质量得到了大的提高。
四、深入生活,理解数学,激发乐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学习数学就应该深入生活,服务生活。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带给自己的快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如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应用题:在队列训练中,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3个,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3个,从前往后数小明是第3个,从后往前数小明是第4个,问这个队列有多少人?这个题是一个思考题,学生很容易做错,我就把他们带到操场上站好队列,选择一个同学来扮演小明,来探究这个问题,发现规律。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规律,为以后遇到类似题目打下了基础。再如:在教学认识长方
体和正方体时,我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街道、社区,找一找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后,让学生回家量一量自己客厅的面积。通过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明白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是为了服务生活。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带给自己的快乐。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重视评价,巩固兴趣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认可,小学生更是如此。在课堂上,对于回答问题积极并答对的学生当然要大加表扬,对于不喜欢答问和答错的学生,千万不要斥责和挖苦,要帮他分析原因,多加鼓励。在活动中,害羞和胆怯的同学,活动积极性不高,老师要加以鼓励,可以用“你行”,“你真行”来为他们打气、加油。在作业评价时,不是按对错打上“√”“×”了之,而是要加上鼓励性的评语。这些鼓励性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在这个集体和老师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激发和巩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在学习之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通过以上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了数学带给自己的快乐,能够自觉、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发展。
第四篇:数学教学经验交流2014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各位老师早上好,在此我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样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可以说我的一点一滴的经验都是在各位老前辈的耐心指导下积累起来的,在这十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主要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我认为对于数学教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今年我刚好快教完一届学生,这群孩子在成长,我也在他们的成长中积累我的教学经验,回首这六年我觉得有几个教学片断一直深深的落在了我的脑海里,在这些教学片断中我悟出了一些想法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第一个片断:孩子的识图能力和解图能力的培养
我的女儿快上小学了,很多朋友会问我一年级的数学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你们一年级会教孩子们什么?我回顾一下很肯定的告诉她们我一年级的时候20以内的加减法没有费很大劲去教,家长很吃惊,问我为什么?其实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基本掌握了,我们要教的是家长们教不了的,例如:孩子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图画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第一学段的学生认识事物正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表现最突出的阶段,也就是由实物向具体的数的概念抽象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讲授一节课时一定要从图画开始,让学生在图画中发现数学信息,用已经看明白的数学信息来进一步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图画中发现数学信息,用已经看明白的数学信息来学进一步学习数学。
我在讲课时,培训孩子们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直接提出“在这幅图画中你看懂了哪些数学信息?”一点一滴培养孩子的识图能力,只有孩子看懂了,能表达出来,他才真正弄懂了你要教给他的知识。这个方法不仅低年级实用,高年级也同样适用,如我班这学期由于课程结束的较早,卷纸做了很多,可是关于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有的孩子总是出错,特别是文字叙述题,于是我就反其道而行之让他们从机械重复的做题中解脱出来,让孩子从图形进行讲解,说一说他把图形看成了几部分,每部分用到的知识是那些,然后再说解法。有时我还把文字题还原成图形,再对图形进行分析,看似浪费了时间,其实孩子们分析一次比做十遍印象更深。所以数学教学识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他们会识图了就能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图象化,形象化、具体化。
第二个片断:淡化公式,呈现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为了追求“高效”,教师往往会总结出了一些解题模式,如“把结果或规律提前出示”“大数-小数=相差数”,而学生也喜欢用这些模式或规律直接去套题,从而导致学生思想僵化没有创新意识。孩子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解题,他只明白老师教我这样解我就照着这样解。可能对于一些简单的题或者已知条件少的题这个方法确实“高效”可是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套公式凑数字的习惯,完全丧失数学思想,到中年级后已知条件变多了,题型也多变了,孩子们就越学越笨,老师越教越困难。我班有个孩子是四年级才转学过来,孩子十分乖巧,上课能专心听讲,课后作业也完成的不错,可是
一测验他的成绩就忽高忽低,经过我仔细观察和研究后发现他的数学思维是错误的,在孩子的印象中解题就是机械的套公式和拼凑数字,这样的数学模式已经深深的植入在他的大脑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避免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因此,在新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实施开放教学。在教学中设计一些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类比、概括等活动,寻找到数学中本来就存在的共同规律,如果没有求异的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这个共同规律学生就难以获得,也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必须重结果,更重过程,在过程中寻求规律,在过程中寻求结果,切莫盲目把规律结果提前出示。我在复习时常常会要求孩子错题只改一遍,但是改错的重头戏在复述上,我让孩子复述他做错的题目是怎么解出来的,为什么会出错,正确的解题的过程是什么,开始也是十分耗时耗力,可是挺过这个阶段后孩子出错的几率就越来越少了。我常说我不要你的结果,结果可以脖子一伸就得到,我要的是你解题的过程。在我的复习卷上常常会看到孩子们在每个填空题下面做批注。每次看到他们的批注我就会感到特别欣慰。
第三个片断:注重建模思想的点滴建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理解运用。”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利用数学语言、符号、式子或图象模拟现实的模型,是把现实世界中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求得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孩子的数学思想的建立就像搭建一座房子,低年级准备石料,石料这里可以理解成各种计算,计算不过关就像准备的砖头不够,房子搭高后忽然发现材料不够了,所以低段的计算一定要又牢又稳。然后是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数学思想的建立犹如房子的四根柱子,教学时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清晰的利用四种运算来解决问题,最后就是如何装修房子的问题了,我们的小数、分数就像装修材料,只要前面的基础打的好,那么小数、分数的计算和运用就没有问题,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数学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协同发展的过程。通过数学建模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在孩子心中建一栋装满数学知识的房子,它要根基扎实,要精益求精,要经得住考验,这是我的愿望,也是孩子们通向更高知识殿堂的必经之路。以上是我的一点感受,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望大家给予批评和指正。
第五篇: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凝心聚力勤耕耘 春暖花开结硕果
各位老师,大家好!
有幸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就我自身而言,是一次锻炼,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我之所以能在教学上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离不开各位领导一直以来的重视和培养,离不开同事们的理解和支持,更离不开学生的信任和努力,还有就是自己一直以来坚持了一条原则:凡事尽力而为,但求问心无愧。在这里只是谈谈我在教学上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勉,不当之处,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魏书生曾说过:“采百花,酿自己的蜜”,这一句话,深深影响着我,鞭策着我,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实践。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的教育方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二、抓好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深化学校改革的基本任务,也是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有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益。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发展。
1、备好课 也就是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每上一堂课,好比带领学生攻占一个知识高地。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包括教材的处理,讲课的安排,例子的选取,以及采用的方法。
2、上好课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是受多种因素相制约的。如: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目的,方法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根本因素,占中心地位,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内容、目的、方法是实质性因素。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是通过具体的内容、方法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透彻理解教材,对学生做充分全面的估计,即对教材、对学生了如指掌。应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加工,善于在知识的形成与发展阶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安排,进行创造的劳动,使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及认识规律,使学生处于一个准数学发明者的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思考,主动去获取数学知识,达到学习、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教师的语言、节奏、板书等素养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必备条件。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精当,思路清晰,运用得体,快慢适度。力求达到生动、形象、清晰流畅,使之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提出的问题要紧扣中心,有系统,有坡度,一环紧扣一环,逐步深入。对教材的处理与安排富于弹性。根据学生课堂的反映反映调节教学节奏。形成好的课堂气氛:有疑问、有沉思、有猜想、有争议、有联想、有创新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去联想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适度的点拔,激励其主动地去获取数学知识,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氛围。
3、精心设计练习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如摘取智慧星、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另外,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也就是说练习要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三、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1、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不懂就问,合作学习,自我评价等等。像学习语文一样,学数学,也要勤做笔记。做批注。
2、让学生学会做课后作业:
指导学生在做课后作业前,先浏览课本,复习课本上的知识点,然后再开始做作业,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错误。
3、让学生及时纠错:
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纠错本,将每天作业或练习中的错题及时记录下来,并简单描述错误产生的原因。如果他是一个作业粗心,学习惰性心理强的同学,做作业时肯定会特别认真,因为他懒呀,如果不细心或因为其他原因做错了,还得再抄一遍。每当一个单元学完时,学生就可以对照自己的纠错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避免了盲目地进行复习。
四、尊重每一位学生,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们应该给后进生寻找一个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有放弃我们,老师很关爱我们”的一个足够尊重孩子的座位,把这些后进生安排与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同坐,而且离讲台比较近,上课时将目光在他们身上多停留一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尊重,布置一些有弹性的作业,课堂上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让差生回答,并及时表扬,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往往有厌学情绪,不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对后进生要求,让他们在适合于自己的尺度中去找回自己的信心,找回自己的尊严,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习并不是一件难的事情。对他们布置作业可以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循序渐进,但始终要把握好适合他们的度。
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每一个鲜花与掌声的背后,都会凝聚着不同于别人的辛勤和汗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更不会掉下好成绩。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探索,向各位老师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一如既往,争取把教学教育工作搞得更好!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以上所谈的是我自已几年来的教学体会,有的只是自已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习惯做法,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201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