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贯彻十七大党建的提问
学习贯彻十七大党建的提问 1、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A、10月12日-14日B、10月15日-21日C、10月22日-23日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闭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A、10月20日B、10月21日C、10月22日
3、()选举了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政治局常委。
A、十六届七中全会B、十七大C、十七届一中全会
4、党的十七大,是我们党在()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代表大会。
A、改革发展B、改革调整C、开放巩固
5、(),是十七大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6、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新民主主义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7、目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之间的矛盾。
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8、党的十七大提出未来五年是()的关键时期。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过渡C、建设新民主主义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改革B、环保C、发展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执政为民
1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统筹兼顾B、保护生态环境C、全面协调可持续
12、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年。
A、2010B、2015C、2020
13、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总产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的指标。
A、一番B、两番C、三番
14、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进出口总额全球排名()。
A、第四,第三B、第五,第三C、第四,第二
15、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增添入了党章。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16、十七大提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改革开放B、经济建设C、科学发展
17、十七大提出,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
A、改革开放B、快速发展C、经济增长
18、十七大提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
A、改革开放B、社会福利C、与时俱进
19、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关键是()
A、保护生态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节约能源
20、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加强文化建设
21、十七大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加快文化建设B、加快发展社会事业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我国目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为特征的。
A、个体经济为主体B、民营经济为主体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3、()是我国提高开放性经济的基本国策。
A、坚持对外开放B、建设生态文明C、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A、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B、人民具有更高的文明素质C、人民当家作主
25、()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A、推进政治协商B、依法治国C、参政议政
26、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应贯彻()的方针。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B、公正文明执法C、有序政治参与
2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是()。
A、决策科学化B、城乡按人口比例选举代表C、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8、()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民主与法制C、马列主义
29、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
A、科学发展B、和谐文化C、社会主义荣辱观
30、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
A、孔孟之道B、中华文化C、儒释法
31、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的重要基础。
A、社会公平B、社会建设C、改善民生
32、新时期我国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之一是()。
A、大学扩招B、多办工厂C、以创业带动就业
3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处理好()的关系。
A、按劳分配B、多种分配C、效率与公平
34、十七大对军队提出的“三化”是()。
A、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B、国际化、现代化、正规化C、革命化、国际化、现代化
35、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未来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实现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B、实现现代化、国际化、革命化C、一国两制、国防现代化、加快发展
36、十七大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建设。
A、社会B、国防C、思想
37、十七大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性收入。
A、工资B、财产C、分配
38、十七大提出,要推行任用重要干部()制。
A、任命B、票决C、选举
39、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A、农业B、科技C、信息
40、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发展B、建设C、推进
41、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A、环境友好型社会B、资源节约型社会C、生态文明
42、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由()等发起,在上海首先建立的。
A.陈独秀B、瞿秋白C、李大钊4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举行。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上海崇明B、嘉兴南湖C、无锡太湖
44、中共二大的历史贡献是确定了党的()。
A、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B、三民主义的政策C、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45、“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号是()提出的。
A、张奚若B、陶行知C、黄炎培46、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
A、三项原则B、四项原则C、五项原则47、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在()试办经济特区。
A、深圳、珠海、B、深圳、上海C、深圳、青岛48、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第一次提出了()崭新的命题。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发展是硬道理” 49、1988年,邓小平在正确判断和总结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时,提出了()的著名论断。
A、改革是第二次革命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0、()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A、1997年7月1日B、1999年12月20日C、1993年1月1日
第二篇:十七大学习
政治理论学习
1、十七大的主题是什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一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四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其基本内涵分别是什么?
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即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5、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发展上必须做到什么?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6、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哪“三个协调”?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7、坚持统筹兼顾必须统筹好哪些关系?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20 政治理论学习
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睦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期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政治理论学习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跟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8、怎样认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关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9、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主要的把握之点是什么?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1、‘‘四个坚定不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四个坚定不移”是: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O二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20 政治理论学习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3、我国现阶段“两个不变”是指什么?
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14、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5、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6、“四个一定要”的要求是什么?
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关于科学发展观论述摘编 毛泽东论科学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一一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8月)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20 政治理论学习
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一一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
社会主义经济法则是发展生产,保障需要,这是主要的、基本的,是起领导作用的经济法则。
一一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 9 5 3年7月29日)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一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 9 5 6年4月2 5日)
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而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但是,像我们常说的那样,道路总是曲折的,前途总是光明的。
一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 9 5 6年4月2 5日)
革命是为建设扫清道路。革命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以改变,把经济制度加以改变,把政府、意识形态、法律、政治、文化、艺术这些上层建筑加以改变,但目的不在于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一个新的生产关系,而在于发展生产。
一一毛泽东《同工商界人士的谈话》(19 5 6年1 2月8日)
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
一一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 95 7年1月27日)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20 政治理论学习
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我们今后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继续解决上述的各种矛盾。当然,在解决这些矛盾以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又需要人们去解决。
一一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 9 57年2月2 7日)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一一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 95 7年2月2 7日)
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
’
一一毛泽东《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1 9 5 9年6月1 1日)
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一一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 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 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 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 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 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 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
一一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1 9 6 2年1月3 0日)
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 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政治理论学习
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 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 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 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 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种自然科学史所 反映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
一一毛泽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论和辩证法》(1 964年1 2月l 3日)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 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一一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 实行改革》(1 9 8 5年4月1 5日)
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 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 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 都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 有的。
一一邓小平《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1 9 8 5年6月29日)20 政治理论学习
我们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 办事。搞得好,有可能为今后五十年以至 七十年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下基础。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勇气,胆 子要大,步子要稳。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当 前压倒一切的最艰巨的任务。
一一邓小平《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1985年6月2 9日)
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 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
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 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 现。
一一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1 9 8 6年9月3日)
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 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 离不开科学。
一一邓小平《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 学》(1 9 8 6年10月1 8日)
中国把自己的发展看作是对人类贡 献的问题,是保证世界和平的问题。我们 要为人类做贡献主要靠自己努力。政治理论学习
一一邓小平会见巴西总统若泽·萨尔 内时的谈话(1 9 8 8年7月5日)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 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
一一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9 8 8年9月5日)
讲发展,第一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设 想,第二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谨慎。既要大 胆,坚持现行的方针和政策,又要步伐稳 妥。要求过急,往往是犯大错的根源。
一一邓小平会见肯尼亚总统丹尼尔。阿拉普·莫伊时的谈话(1 98 8年10月 5日)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 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 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 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 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 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 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 政治理论学习
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 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 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 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 得„„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 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 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 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 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 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一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 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一 2月21日)
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 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 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 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 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一一邓小平《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 治体制》(1 9 8 7年3月2 7日)20 政治理论学习
我们现在要注意的是发展速度不要 太快,要适当控制速度,否则配套跟不上,能源、原材料、资金都跟不上,特别是不能 为下个世纪发展的后劲打下很好的基础。我们计划连续几十年的发展,要避免曲 折,更要避免倒退。总的是要加快步伐,在 加快步伐中,头脑要冷静,步子要稳妥。
一一邓小平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巴 伐利亚州州长、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弗朗 茨一约瑟夫.施特劳斯时的谈话
(1 9 87年1 0月1 6日)
要从全人类的高度来研究发展问题。我们欢迎发达国家继续发展,但是发达国 家的继续发展不能建立在众多发展中国 家继续贫困的基础上。前几天我同拉美朋 友讲过,不仅希望下个世纪出现太平洋时 代,而且希望出现拉美时代,出现西亚时 代,出现非洲时代,这样全球就能真正稳 定起来。
一一邓小平会见美国大通·曼哈顿银 行国际咨询委员会代表团时的谈话(1 9 88年5月24日),《邓小平年谱(一九七 五一九九七)=》(下)第1 233页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 政治理论学习
己的发展。
一一邓小平《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 步子更快一些》(1 9 8 8年5月2 5日)江泽民论科学发展
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和发展,目的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推 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既要克服过去体 制中存在的弊端,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在 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 和好传统,并且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地 有所创造。如果不坚决改变那些不适应社 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和办法,革除过 去体制中的弊端,我们的事业就无法前 进。
一一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 闭幕时的讲话》(1 9 9 O年1 2月30 日)
当前,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 展,有条件能搞快一些的就快一些,只要 是质量高、效益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 变化的,就应当鼓励发展。要坚持从实际 出发,注意量力而行,搞好综合平衡,不要 一讲加快发展,就一哄而起,走到过去那 政治理论学习
种忽视效益,片面追求产值,争相攀比,盲 目上新项目,一味扩大基建规模的考路。要真抓实干,大胆而又细致地工作,齐心 协力办好几件大事,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 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一一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更大胜利》(1 9 9 2年l 0月1 2日)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是 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要 战略方针。越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越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教 育、科学、文化事业,加强人民正确的思想 道德武装,弘扬崇高的民族正气,维护良 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这样才能为物 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才 能确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 展。
一一江泽民《以人民群众为本>(1 9 94年1月1日)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 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 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 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 政治理论学习
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所以把 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现代化建 设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
一一江泽民《在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议上海代表团讨论会上的讲话》(1 994 年3月1 1日),《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2 ll页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 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 治久安。这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 时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一一江泽民《在接见全国农村基层组 织建设工作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1 9 94年1 0月29日)
国民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健康这两个字很重要。它包含的内容 很多,比如说,它要求质量要高,成本要 低,技术要优良,产品性能要好,等等。持 续、快速、健康这六个字,我们要一直坚持 下去,这是积多年正反两方面经验才确立 起来的我国经济顺利运行的唯一正确的 路子。
一一江泽民《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政治理论学习
健康发展=》(19944年12月9日~14 日)
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 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 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 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 上来。
一一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年9 月2 8日)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 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 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 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一一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 99 5年9 月2 8日)发展高技术,要始终突出自主创新。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才能减 少对技术弓l进的依赖,提高参与国际市 场竞争的能力。政治理论学习
一一江泽民《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 9 96年4月4日)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的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 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 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 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
一一江泽民《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 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97年5月2 6日)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生 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 生产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 高。
一一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 历史经验》(1 99 8年1 2月1 8日)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 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 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 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 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 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 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水 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 政治理论学习
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 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 发展。
一一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 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现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越来越明确 的共识,就是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 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 标。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 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 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 切实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按照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入和自然的 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一江泽民《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 源环境协调发展》(2 002年3月1 0 日)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 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一流,不断开拓促 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政治理论学习
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 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 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 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发展必须相 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 力。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 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一一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 年1 1月8日)胡锦涛论科学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 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全面实现这 个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 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 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 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
一一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 003年l 0月1 4日)20 政治理论学习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 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 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一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 利而奋斗》(2 007年1 0月1 5日)
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中 国在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 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 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 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 生问题比较突出。为更好地解决这些突出 矛盾和问题,我们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 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 展质量,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 进中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一胡锦涛《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 繁荣》(20066年11月1 7日)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 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 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 政治理论学习
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 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 入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 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一一《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 会上的讲话》(2 0 04年3月1 O日)
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 进展,统筹安排和推进各项改革,既积极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又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 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相协调,经济领 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 和农村改革相协调,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一一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 0 月1 4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 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 政治理论学习
路线。党的Yi一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 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 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 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 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 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 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 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 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一一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 利而奋斗》(2 007年l 0月l 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又件 汇编》第l 6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 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 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 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 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 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 政治理论学习
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 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 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 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 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 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 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 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一一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 利而奋斗》(2 007年1 O月1 5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 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 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 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 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 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 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 政治理论学习
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 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 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一一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 利而奋斗》(2 007年1 0月l 5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
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 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 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 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 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一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 利而奋斗》(2007年1 0月1 5日)
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 验。要经受住这个最根本的考验,关键是 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 政治理论学习
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建设工作更富有 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历史和现实 都告诉我们,只有创新型的国家才能实现 繁荣富强,只有创新型的民族才能兴旺发 达,只有创新型的政党才能永葆先进性。
一一胡锦涛《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2008年2月18日)
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 设的发展,必须是融人国家现代化战略全 局、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发 展,是注重全面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 化相统一的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 军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相一致的 发展,是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速度质量 效益相协调的发展,一句话,必须努力实 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一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 建军八十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
上的讲话》(2007年8月1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 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 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政治理论学习
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一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而奋斗))(2007年10月l 5日)
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掌握 科学的思想方法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 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 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
一一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 展的整个过程》(2004年5月5日)“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就没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发展成就,但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决 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夜郎自大。面对当 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 对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 革,面对实现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繁 重任务,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 想,才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已经 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才能更好地 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 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才能 更好地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 政治理论学习
制、社会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才 能更好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
一一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政治理论学习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2 月27日)
第三篇: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党建党委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国文秘工作者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现实课题,提到了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首先必须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历经半个多世纪艰辛探索、不懈奋斗而获得的认识成果,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而作出的重要结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也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理念和富民兴邦的行动纲领。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实现他们的根本利益,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放眼全球: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环顾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们必须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国文秘工作者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推动河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义尤其重大。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北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局面,但在长期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开始凸显,城乡差距在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明显,社会事业相对滞后,贫富差距有拉大趋势。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依然存在。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目光短浅,重局部轻全局、重眼前轻长远,甚至不惜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致使矿难和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受到影响。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河北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以和谐河北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已经摆到我们面前。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它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六中全会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学习十七大有感
学习十七大有感
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拉开序幕。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做了报告,不仅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历史进程,展望了未来五年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早已不复存在。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计民生不仅是作为一名合格公民的义务,更是未来国家栋梁的我们必须做好的本分。而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更觉得任重而道远,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组织,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先锋。我为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而荣幸,更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而自豪!
中共十七大精神依然高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面旗帜,是我党经过八十多年,特别是执政近六十年,尤其是近三十年改革开放艰辛探索而逐步确立和擎起的。它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面旗帜就像党旗上镌有镰刀斧头、国旗上镌有五颗五角星一样,也镌刻着四行醒目的大字:一行是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一行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一行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一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高举这面旗帜,必须掌握法宝、给足动力、落实要求、紧盯目标。
从胡锦涛书记的这段报告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还注意到了十七大报告文化方面的相关信息。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华的力量不容忽视。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这些正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几点要求。自从建国以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再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目前我国的文化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众所周知,中华的文化沉淀了五千多年的精华。在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我们的部分传统文化在不经意间被我们悄悄地忽视;我们的普遍的国民素质仍需提高„„然而我相信这只是中国发展路上的一个小小的困难,我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学习完十七大精神,我对中国的现状、对中国的发展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共十七大精神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回望自建国以来,中国一路的坎坷历程,我深深为中国的伟大而自豪。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肩负着一个崇高的任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第五篇:学习十七大体会
学习十七大体会
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通过了胡锦涛总书记所做的报告,描绘了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国上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联系实际,努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就是要把学习十七大精神的收获转化为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昂扬锐气;就是要从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两个方面入手,坚持“四个统一”,营造四个环境,努力构建文明和谐新工商。
一、坚持监管与发展的统一,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立足监管、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我们工商部门依法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职能作用,积极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助推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准入服务体系,改善准入机制,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要助推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加快信息化体系建设进程,进一步强化政务信息系统、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系统、12315举报投诉等系统的应用,全面推行网上注册、网上年检、网上投诉等服务举措;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强系统协作能力,特别是在企业信用监管上,要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平台,实现全方位掌握市场主体的信用情况,使我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信息资源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得到扩大,而且在质量得到进一步升级。
二、坚持监管与服务的统一,努力营造公平诚信的竞争环境。一是要在服务中依法加强监管,在监管中体现良好的服务,积极支持和服务于海曙经济协调发展。二是要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行政监管过程中真正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中,把握管理与服务中的平衡点,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
三、坚持做到监管与维权的统一,努力营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海曙位于商贸中心区,消费是基本面,而和谐消费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客观要求。我们基层工商部门一要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领域热点问题,加强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积极倡导科学、环保、文明、节俭的消费理念,建立完善工商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消费维权体系,大力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做大做强工商执法为民品牌。二要进一步完善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制度,进一步健全、落实经营主体自律制度,以食品等商品为重点品种,以商场、超市、菜市场为重点区域,进一步扩大商品经营者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协议准入、商品质量承诺、不合格商品退市以及市场开办者质量管理责任等自律制度的覆盖面。利用现有的“你点我检”,提高检测后处理力度,逐步完善“经营者自检、工商部门抽检、消费者送检”三结合的流通环节商品质量检测体系。三是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真正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深入开展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从思想认识、工作措施和机制制度建设等方面继续狠抓落实,积极探索和推行分类监管、分类指导的措施和经验, 认真抓好薄弱环节,宣传推广好的经验,抓两头带中间,坚持引导与规范并举,突出监管重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四、坚持做到监管与执法的统一,努力营造依法效能的法制环境。依法监管,规范执法行为,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与保护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关系,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这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也是提高执法效能、树立良好形象的保障。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要做到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与规范执法行为的统一。一要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坚决克服滥用职权、违法行政和执法的随意性,树立人性化执法理念,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二要加强法制监督和执法检查,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开展效能监察,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三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加强作风纪律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职能,推进管理创新,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商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总之,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围绕 2008分局工作计划,抓住工作基本点,依托职能,催生区域发展的助动力;强化管理基础面,履行职责,发挥依法行政的原动力;重视队伍的基层线,行使职权,提升窗口部位的公信力。坚定思想,务实创新,人做一等,事争一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勤奋的工作,全面实现全年整体工作的新突破、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