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服务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服务工作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对统计资料需求的数量与质量都在日益提高,统计工作也在从“事后总结”向提前指导、预警分析和专题性调查转变,统计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目前如何切实做好统计工作,显得相当重要。本人认为,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决策、民众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从“四个强化”入手,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全面提升统计能力。
一、强化时效性,及时准确报送统计数据
统计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做好与市统计局、县经济部门、各镇(办)及企业的衔接和沟通,报送数据要及时,报表数据客观准确,提高公信力。及时把市、县考核的各项经济指标逐一罗列、分析,让县委、县政府全方位了解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要开发启用统计资料库,办好统计信息网,及时发布统计公告,提高为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
二、强化优质服务,大力开发统计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拥有大量统计信息资源的优势,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水平,拓宽统计服务领域,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认真做好统计政务信息的报送工作,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强时效,改进信息工作方式,疏通信息报送渠道,丰富信息服务内容。强化统计预警预测功能,紧密跟踪、准确反映当地经济运行特点和趋势,定期向党政领导和各部门报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和《统计月报》。二是加大统计资源开发力度,提供全面细致的“分析服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各项经济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统计部门定量分析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及重大问题、重要课题的分析,形成有价值、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文章。加强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的统计调查,真实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及要求,提高为党委、政府宏观调控的服务水平。
三、强化服务重点,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监测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服务”。统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锐性,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针对博罗县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对月、季、年度经济形势的监测预警工作,让县领导及时掌握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坚持统计调研与统计服务相结合,捕捉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热点,做好统计数据的分析,把数据诠释成文字,形成观点,把观点提炼成真知灼见的工作发展的思路或改进的建议。特别是对于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隐患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统计监测预警,通过调研写出有见地、有分量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同时,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围绕群众和领导关心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信息报送;力所能及地开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居民生活、资源消耗以及节能减排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
四、强化依法统计,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依法统计有双重含义,一是要求全社会依法配合支持统计工作;二是要求统计工作自身必须严格依法做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质量。为此,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坚决做到应统尽统,核实瞒报、虚报,查处迟报、拒报,敢于负责,排除干扰,最终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真实反映社会,优质服务决策”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统计工作只有充分利用职能优势,充分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的功能作用,才能为博罗县的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如何做好统计服务工作
如何做好统计服务工作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对统计资料需求的数量与质量都在日益提高,统计工作也在从“事后总结”向提前指导、预警分析和专题性调查转变,统计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目前如何切实做好统计工作,显得相当重要。个人认为,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决策、民众需求提供优质服务,须从“四个强化”入手,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全面提升统计能力。
一、强化时效性,及时准确报送统计数据
统计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做好与市统计局、县经济部门、各镇(办)及企业的衔接和沟通,报送数据要及时,报表数据客观准确,提高公信力。及时把市、县考核的各项经济指标逐一罗列、分析,让县委、县政府全方位了解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要开发启用统计资料库,办好统计信息网,及时发布统计公告,提高为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
二、强化优质服务,大力开发统计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拥有大量统计信息资源的优势,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水平,拓宽统计服务领域,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认真做好统计政务信息的报送工作,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强时效,改进信息工作方式,疏通信息报送渠道,丰富信息服务内容。强化统计预警预测功能,紧密跟踪、准确反映当地经济运行特点和趋势,定期向党政领导和各部门报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和《宁县统计月报》。二是加大统计资源开发力度,提供全面细致的“分析服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各项经济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统计部门定量分析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及重大问题、重要课题的分析,形成有价值、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文章。加强关
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的统计调查,真实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及要求,提高为党委、政府宏观调控的服务水平。
三、强化服务重点,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监测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服务”。统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锐性,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针对宁县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对月、季、经济形势的监测预警工作,让县领导及时掌握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坚持统计调研与统计服务相结合,捕捉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热点,做好统计数据的分析,把数据诠释成文字,形成观点,把观点提炼成真知灼见的工作发展的思路或改进的建议。特别是对于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隐患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统计监测预警,通过调研写出有见地、有分量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同时,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围绕群众和领导关心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信息报送;力所能及地开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居民生活、资源消耗以及节能减排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
四、强化依法统计,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依法统计有双重含义,一是要求全社会依法配合支持统计工作;二是要求统计工作自身必须严格依法做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质量。为此,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坚决做到应统尽统,核实瞒报、虚报,查处迟报、拒报,敢于负责,排除干扰,最终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真实反映社会,优质服务决策”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统计工作只有充分利用职能优势,充分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的功能作用,才能为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纳税服务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纳税服务工作
纳税服务是税收工作的核心业务之一,是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基础性工作。全面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不仅是新形势发展和省市局“四个更加注重”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纳税人的热切期盼。如何正确认识纳税服务面临的新形势,有效破解纳税服务遇到的新难题,让纳税服务更高效、更便捷、更优质,全面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成为了我们地税部门不容回避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就当前纳税服务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进行探讨。
一、目前纳税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各级地税部门按照“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要求,通过规范建设办税服务厅,不断丰富纳税服务手段,拓宽服务渠道,切实推进纳税人权益保护,稳步搭建纳税服务平台,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理念和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日益增强。以邢台县地税局为例,该局通过狠抓硬件、软件建设,并结合当地特色创新纳税服务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抓硬件建设,提供良好环境。为了给纳税人提供良好的办税环境,该局严格按照全市地税系统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标准,对现有的办税服务厅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除工作区外还设置了咨询台、纳税人排队休息区,并配备了LED显示屏、排队叫号机、触摸查询机和网上办税自助电脑等设备。规范化建设后的办税服务厅更为宽敞明亮,设施更齐全,功能更人性化,让纳税人切实感受到了办税环境的舒适、温馨。
(二)抓软件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为了给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该局立足工作实际,采取措施努力实现“零距离”、“零障碍”服务要求:一是采取“窗口受理、后台复核、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回复”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纳税人多头跑的问题;二是积极推进“免填单”服务、网上申报、发票查询、绿色通道等服务,并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三是积极推进“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机制,明确专人负责为纳税人提供接待受理、咨询答疑、全程导引、办结回复等“一条龙”服务模式;四是成立纳税人学校,纳税人维权服务站和纳税服务志愿者组织机构,为全县纳税人提供纳税辅导咨询、流动服务、征询监督、解难维权等服务。
(三)推行“特殊涉税业务”应急处理。“特殊涉税业务”是该局落实纳税服务具体措施之一,以办税服务厅和其他窗口为问题征集提交单位,将纳税人所涉及的特殊办税业务先按类别和缓急程度进行登记、及时提交县局应急处理小组研究处理,对提交特殊涉税业务的处理情况,及时准确回复纳税人,并建立特殊涉税业务处理档案。该局还成立了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处理特殊涉税业务,统一对外解答口径,统一制定问题的处理方案和方法,监督事项办理的进度。“特殊涉税业务”推行以来,收到纳税人锦旗3面,并得到了市长热线通报表扬。
二、现阶段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服务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管理、轻服务,漠视纳税人的合法权利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和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日益增长的税收服务需求往往缺乏应有的重视,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抱有抵触情绪,被动地履行纳税义务。
(二)税务人员纳税服务意识淡漠,有的认为纳税服务是完成税收任务的附属工作,可抓可不抓。有的认为强调纳税服务势必削弱管理,影响执法。有的甚至认为现阶段纳税人整体的纳税意识不强,提供纳税服务不可能提高纳税遵从度,因此工作态度生硬、方法简单、作风浮澡。
(三)纳税服务行为尚未完全融入征管工作,即使提到服务,也往往认为是征收大厅和窗口的事,只与文明礼貌、微笑服务等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范畴联系起来,对纳税人反映强烈的程序复杂、环节过多、办税效率低下,纳税成本过高等深层次问题研究不够,纳税服务游离于征管工作之外的现象。
(四)干部队伍素质不高引起的执法随意性损害了纳税服务工作的形象。有的地税执法人员政治思想觉悟不高、执法业务水平不精、误解、曲解税收法律法规的现象还存在。少数地税干部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知识结构陈旧,无法适应纳税人多元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新形势下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措施
1.建立税企良性互动制度。坚持局长包企业制度,定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构建税企信息传递的“直通车”,通过广泛征求和收集纳税人在办税效率、优质服务、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税务行政处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倾听纳税人的呼声,实现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给纳税人一个满意的服务,让纳税人办税舒心、缴税放心。
2.完善纳税服务的评价考核机制。开展“纳税服务之星”评选活动,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3.健全服务监督和考评机制。利用举报箱、12366举报电话、意见簿、评价服务器、第三方评价座谈会等途径,确保社会各界意见反馈渠道畅通。
4.全面落实《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的推行,有效解决了纳税人在不同地区办理同一项涉税业务,需要的时间、可选择的方式、能够享受的服务不尽相同,基层操作不一,纳税人难以满意等问题,从而实现纳税服务“流程更优、环节更简、耗时更短、效果更佳”,并推动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作为基层一线单位和人员,只有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部门职责,进一步细化绩效考核指标,做到责任清晰明确、落实到人,纳税服务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才能促进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的有效提升。
5、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有针对性的开展税收、财会、法律、计算机等相关知识的自学和集中学习,提高税务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综合技能。要想方设法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要积极为年轻同志的成长进步铺路搭桥,又要鼓励老同志自觉更新观念搞好“传、帮、带”,激发大家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真正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和本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浅析做好新形势下价格公共服务工作
加强价格公共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荣成市物价局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变迁、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伴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诸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价格矛盾表现出来。利益格局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各方面对价格工作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价格部门责任越来越大。如何适应形势变化,转变服务观念,全面开展价格公共服务呢?
一、加强价格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物价部门是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最终践行者,开展价格公共服务不仅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全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社会舆论关注、各方面反映比较强烈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而且使消费者与经营者、购买者与售卖者之间,人与人、市场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减少冲突和摩擦,顺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同时为企业脱困增效、农民减负增收,为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等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价格服务,切实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目前,物价部门的价格公共服务途径主要是:一方面,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涵
盖了社会各个领域;另一方面,实行了物价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加了物价职能的透明度;另外,开展宣传政策法规、解答投诉咨询、沟通社情民意等活动,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价格权益。这些活动的开展较好地协调了社会各方价格的利益关系,及时化解各种价格争议和纠纷,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认识不够。一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形式单一,影响面小,社会上对公共服务理念缺乏了解和认识。二是面对价格服务社会的认识不深,没有把工作重心从常规的定调价、监督检查,进一步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把价格监管和公共服务放到同等重要的位臵,想问题、谋工作的角度还不够高,缺乏整体和全局意识。
2、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多元化经济发展格局下开展价格服务工作的调查研究力度不够,面临的困难、问题研究还不够深、不够透,有时只等上级定调子,创新意识不强。
3、经费保障不足。突出表现在开展价格服务活动时标准不高,层次偏低,还仅仅停留在发传单,贴公告上,对运用各种高技术的现代传媒方法进行宣传和服务还比较缺乏,致使价格公共服务活动出现宣传漏洞,服务死角。
三、几点建议
1、价格工作服务立足于民生改善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价格和收费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价格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价格是调节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价格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物业等民生价费问题仍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价格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理顺价格决策机制,改善民生价格管理,加大民生价格与收费监管与服务力度。
2、价格工作服务立足于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扩大内需和消费增长,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尤为重要。通过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价格改革,围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价格优惠政策,鼓励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发,积极引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进一步加大清费治乱减负力度,引导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
3、价格工作服务立足于和谐稳定。
价格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甚至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以
开展价格公共服务活动为契机,公开政务信息、宣传政策法规、解答投诉咨询、沟通社情民意、维护群众合法价格权益,使消费者与经营者、购买者与售卖者之间,人与人、市场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减少冲突和摩擦,顺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全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社会舆论关注、各方面反映比较强烈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为企业脱困增效、农民减负增收,为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等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价格服务,切实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平竞争价格秩序,对于巩固执政党地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价格工作服务立足于自身功能转换
通过大力开展价格公共活动,把工作重心从常规的定调价、监督检查,进一步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把价格监管和公共服务放到同等重要的位臵,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实施人性化、高效率、高水平监管,促进作风不断转变,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只有端正服务态度,转变工作观念,增强工作效能,提高服务质量,把服务寓于管理和监督之中,在服务中促进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才能真正为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当好“服务员”,才能有效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价格权益。
第五篇: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就业服务工作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就业服务工作
【摘要】 随着地下石油资源自然递减,油气主业用工量逐年压缩。企业多次重组整合、提前退休、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等改革政策的实施,使社区的失待业人员逐渐增多。加之每年都有新的大中专毕业生和高考落榜生出现,也使待业青年群众呈逐年递增态势。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发展之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事关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群众的生计利益和千家万户的稳定幸福。本文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就业服务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社区 就业
1.对社区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促进就业工作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减震器”,社区就业状况是反映就业问题的“晴雨表”、“风向标”,解决就业问题,关键在社区,基础在社区,落脚点在社区。
一是社区在就业工作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社区是为广大失待业人员提供服务的窗口,“一根针穿着千条线”,就业的许多工作都是通过社区这“一根针”来完成的。充分发挥这一桥梁纽带作用,才使得社区的就业工作得以健康、有序地开展。它对下联系着广大失待业人员,掌握着人员基本情况和就业需求,横向联系着辖区内的单位,掌握着用工信息,对上联系油田就业服务中心,及时把政策传达给居民,并把群众所需和所想反映到上级部门,更好的发挥职能为居民做好服务。
二是做好就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和谐社区的首要前提就是群众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这就要求每个居民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拥有一个就业的岗位,使人们的创造欲望和要求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做好就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做好就业工作是维护社区稳定的重要前提。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三是做好就业工作是居民安居乐业的根本前提。劳动就业是民心工程,不论是就业和再就业,还是社会保障和劳动者权益维护,都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息息相关。解决了就业问题,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2.目前社区开展就业服务采取的措施
依托油田对就业工作的扶持,开发大量公益性岗位,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出台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帮扶有能力的人员创业,积极为失待业人员提供更好、更快、更全面的的就业服务。
2.1加强基础建设,构筑服务网络,为促进就业工作提供保障
一是加强信息建设。社区以居民管理站为依托,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基层就业服务机构,配备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明确工作职能,印制《就业意向调查表》,组织工作人员登门入户对失待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新入住的居民,实行入住一户,跟踪一户,了解一户,更新一户,全面了解失业人员的失业原因、家庭情况、社保关系、技能水平、就业意愿等,努力做到“五清”管理。协理员定期不定期对失待业人员进行跟踪回访,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信息,实行跟踪服务工作,确保掌握的信息准确有效。
二是建立服务网络。建立起由市再就业服务中心、油田职业指导服务中心、社区劳动就业站、小区劳动就业工作指导站组成的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并将网络纵横延伸,纵向与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广泛联系,横向向居民群众延伸,在小区区片长、楼栋长、离退休职工党支部书记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群众中发展信息员,有力地保障了就业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2.2宣传发动到位,全力教育引导,为就业服务工作提供导向
一是充利用宣传工具,提供广泛服务。在就业宣传栏内开辟法律法规、就业政策、创业典型、用工信息等栏目,不定期更换内容。为让更多的人走出择业误区,解决目前大多数待业人员存在的“等企业安排、靠油田就业”,“既想少付出、又要高待遇”的择业误区。组织待业子女参观就业服务图片展,学习外出务工人员不等不靠,积极就业和创业的精神,有些待业子女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走出油田到外出就业。
二是利用择业平台,提供交流服务。定期举办春季大型人才广场交流会,引进周边企业,提供社会就业岗位。在各小区悬挂横幅、张贴油田人才劳动力市场“2011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暨企业展示会”邀请函,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机会。
三是送信息上门,提供一对一服务。在每个小区筛选出一些就业困难家庭,由劳动保障协理员一对一送信息上门服务,将油田各类就业信息打电话或上门服务,使他们及时了解就业信息。
2.3坚持多措并举,拓展就业渠道,为失待业人员就业提供帮助
一是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面对弱势群体、特困群体家庭子女就业难的现状,积极开展“结对子、群帮一”就业帮扶活动,不断拓展扶贫就业渠道。社区两级干部人人与特困户“手拉手、结对子”,为特困家庭失待业人员就业出主意、想办法,较好地推动了就业帮扶工作的健康发展。落实社保补贴政策,使社区符合条件的“4050”人员全部得以享受补贴。
二是多渠道挖掘岗位。社区围绕居民生活所需,通过提供房屋、场所等,鼓励失业人员开办家政服务、托幼托老、修理维护、小饭桌等项目,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与当地一些企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掌握企业用工信息,建立用工信息平台。
三是开发再就业岗位。以帮助一批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针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夫妻双失业家庭人员技能单
一、文化素质偏低的实际,重点对这部分人员开发了环卫、保安等业务技能要求不高的公益性岗位。
四是搞好技能培训。为了解决失待业子女的就业问题,拓展就业渠道,使他们多掌握一些就业本领,社区结合实际需求,先后开办了计算机、创业指导、保健按摩、家政服务、编织等培训班。在创业培训班上,社区把有创业愿望的人员组织起来,强化SYB创业培训,从规划人生、创业者的责任、建立自信、应对挫折等方面提高他们的创业技巧。
五是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社区根据对失待业人员摸底调查,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帮扶计划,将有创业愿望和已经创业有经济困难的人员列为重点扶持对象,从申请到找担保人实行一条龙服务,使那些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失业人员成功实现了就业或再就业。
3.对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要合理谋划,着眼长远,逐步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探索建立创业带动就业长效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劳动就业部门要根据自主创业者的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就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搭建创业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不断激发劳动者的创业激情,增强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失待业人员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二是探索建立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在失待业群体中,存在一些因年龄相对较大、身体状况相对较差、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职业技能相对单一的人员,这些人员是就业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社区将摸清各小区内就业困难人员的数量和有关详细情况,并继续通过开展“一对一结对”的帮扶手段,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尽早实现就业。
三是探索建立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培训工作是就业工作的“助推器”,是打开就业之门的“金钥匙”。在就业培训工作上,针对不同群体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根据他们的求职意向、身体条件、技能特长等因素,为他们量身制定“一对
一、心贴心”就业培训计划,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主体作用。
实践证明,社区不断探索和完善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将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着力点,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第十社区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