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混凝土案例(精选)
纳税评估案例。
一、基本情况。
某商品混凝土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注册资金1200万元,于2006年3月取得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承包三级资质,拥有“三一重工HZS120”生产线2条,泵送车2台,输送车辆20台,年设计生产商品混凝土20万立方米,企业员工40人。
2010年申报增值税销售收入39469727.66元,应纳增值税2368183.6596元。
2010年财务报表营业收入39469727.66元,营业成本37575010.39元,收入成本率95%。利润总额149,130.93元,利润率0.38%。
2010年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中,企业申报纳税调整增加额373000.81元,调整后所得522,131.74,应纳所得税130,532.94,已入库。调整项目为:业务招待费187427.88元,行政性罚款、滞纳金185572.93元。
二、案头分析。
经过案头分析,我们确定以下疑点:
1、企业存货余额由727万元增至1571万元,如全部为材料,则全年材料周转明显偏低。如存在在产品、产成品库存,则有未及时申报销售收入现象。
2、应付帐款833增至2231万元,是否有收入隐藏。
3、营业收入39469727.66元,营业成本37575010.39元,收入成本率95%,毛利率仅5%,低于同行平均毛利率(约10%)。
三、实地核查。
1、查企业系统控制台数据,结果未能找到。企业反映因前期遭雷击导致设备损坏,维修后系统原数据丢失。2、2010年全年耗电情况:该企业变压器为200千伏,每月变损2293千瓦时,线损279千瓦时,企业即使不生产经营,每月也需要交纳变压器
-1- 损耗2572千瓦时。全年共计耗电480419千瓦时,扣除损耗2572*12=30864千瓦时,再扣除生活用电约占15%计67433千瓦时,生产耗电约382122千瓦时。按该企业设备情况,每方混凝土约耗电2.5千瓦时,全年约生产混凝土152849方。实际已申报销售为123343方,误差为29506方。
3、根据该企业产品每立方米混凝土耗用的原材料平均配比,全年耗用水泥49027吨,可以生产混凝土152965立方米;耗用砂子123123吨,可以生产混凝土189421立方米;耗用石子173408吨,可以生产混凝土178611立方米;耗用粉煤灰2056吨,可以生产混凝土34269立方米;耗用添加剂612吨,可以生产混凝土153052立方米。
4、应付账款科目:应付某建设公司账款389万元。经核查,该建设公司为企业客户,而不是供应商,明显是将销售收入挂在应付账款中。
5、计至十二月底,账面产成品存货3.05万方,金额976万元。
四、举证约谈。
1、关于耗电情况。企业认为根据耗电来测算混凝土生产方量大致准确,企业确有部分产品尚未申报。
2、关于耗用原材料情况。企业承认根据水泥、添加剂耗用测算较为准确,砂、石子及添加剂因企业发票入账不及时,核算较为混乱。其中根据砂和石子耗用测算的生产方量远大于根据水泥耗用测算的生产方量,企业承认有多转砂和石子成本的问题。
3、应付账款科目。应付某建设公司账款389万元。确为企业销售款,因未开具发票,还没有做销售处理。
4、账面产成品存货。产成品存货3.05万方,确为未开票销售。此问题和上面耗电、耗用原材料(水泥)测算的未作销售处理的生产方量基本相符,也包括某建设公司将销售挂应付账款中的收入。
-2- 未开票的原因为:
1、部分商品已经发出,但有质量争议,正在协商,暂时无法开票。
2、混凝土有28天养护期后双方对账,因此开票普遍存在一个时间差。根据企业去年混凝土产品加权价格,未开票销售为1052万元。
5、公司成本较高原因:国家宏观力度加大,目前建筑行业等在下滑,混凝土行业形势也在下滑,成本普遍上升;公司地理位臵,没有货运码头,所有材料必须通过自卸车短驳进入生产场地,成本上升较别公司有所提高;存在多转砂和石子成本的问题。
五、评估处理。
经辅导企业自查,该企业应补申报销售1052万元,应补增值税63万元。所得税方面,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21万元(调增收入1052万元,减对应销售成本946万元,加多转的砂和石子成本215万元),补征企业所得税80.25万元。并同时加收滞纳金。
-3-
第二篇:三峡大坝混凝土施工案例
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新技术
1.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施工特点
三峡水利枢纽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建成后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三大部分组成。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81m。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厂房,总装机容量1 820万kW。根据三峡工程建设方案,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施工主要有以下特点。
(1)工程量巨大。三峡工程混凝土工程总量为2 800万m3,是长江葛洲坝工程的2.5倍,为世界上已建最大的巴西伊泰普工程的2倍。第二阶段工程1 860万m3混凝土中,厂坝工 程1 200万m3。(2)高峰强度高,高峰期持续时间长。首先,枢纽工程年浇筑高峰强度特高,最高达548万m3,最大月强度55.35万m3,其中第二阶段厂坝工程年最高强度达400万m3,最高月强度达45万m3,强度在40万m3左右的月份将持续9~10个月。金属结构安装以及其它项目的施工强度高,大坝和厂房各类闸门、埋件及钢管等共约14.8万t,年高峰强度约5万t,而且安装与混凝土施工同步进行,相互干扰很大。其它工序如开挖、清基交面、固接灌浆、接缝灌浆等无论总量,或是施工强度也都是国内外水电建设史上罕见的。其次,夏季浇筑基础约束区混凝土强度高。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在夏季大量浇筑约束区混凝土,这既是一个施工组织难题,也是重大的技术和质量控制难题。第三,初期混凝土施工强度高。大坝下部仓面面积大,从满足大坝均匀、连续上升,间歇期尽可能短的角度,必须要做到高强度。而初期则由于主要浇筑设备形成需要时间、操作熟练需要有个过程,使这一矛盾十分突出。(3)施工干扰大、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施工干扰大,一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工序交叉或平行作业,相互之间干扰很大;二是由于工程巨大,必须分几个标段施工,各承包商之间在界面交接、设备使用、进度协调等方面必然存在大量分歧,干扰很大。
(4)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长江洪水峰高、量大、水深;施工期通航要求高,第二阶段工程施工期间,导流明渠要通航,使左、右岸分割不能支援,这些都给施工安排带来困难。
2.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带来的技术难题
(1)在当时情况下,国内已有的浇筑手段如大型门塔机、缆式起重机等,均难以满足施工强度要求;如果增加数量,按国内类似水平推算,需120余台,施工场地又布置不下。同时,与传统浇筑手段相应的传统施工工艺也难以满足施工强度和质量要求。加之三峡大坝结构复杂、混凝土的标号、级配种类繁多,给混凝土快速施工更增加了复杂性和难度。(2)为满足三峡混凝土强度需要,必须设计和建设当今国内外最大规模的人工砂石料和混凝土、制冷生产系统以及与之相配套设施及管理。(3)三峡工程是千年大计、国运所系,必须从原材料及混凝土的各环节高度重视三峡工程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要求高性能的混凝土。(4)第二阶段混凝土浇筑高峰持续三年,而本地区夏季持续时间长,不利混凝土浇筑,温控防裂问题异常突出,为确保夏季混凝土的照常施工,特别是基础强约束区部位的混凝土。以往各工程所采取的单项或多项温控措施联用都已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须采取全过程、全方位、高标准大容量的综合温控措施,尽可能减少一般性表面裂缝,避免产生危害性的基本贯穿性裂缝。(5)传统的混凝土浇筑仓位安排采取人工调度方法,大多靠经验主观判断,随意性较大,不能满足大规模高强度施工需求。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排仓方法和现代测控技术,保证混凝土连续、高效、均衡地施工。上述几方面的问题,正是三峡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必须攻克的关键难题。十分显然,如果这些难题不能在三峡工程施工中按期攻克,势必严重拖延工程的建设工期,使国家蒙受巨大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抓住混凝土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立项并在工程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中开展系统科技攻关。3 三峡大坝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及创新
三峡工程混凝土总量达2 800万m,其中第二阶段工程为1 860万m,工程量巨大,施工强度特高,高峰期持续时间长。同时金属结构安装及其它项目的施工强度也非常高,施工期有通航要求,施工干扰大。三峡工程是国运所系的民族工程,技术要求高,质量要求严,因而在施工技术上必须有重大突破和创新。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新技术研究和实践的主要技术突破和创新点如下。
3.1 创造了水电施工混凝土浇筑强度的世界记录 经过充分反复论证,选定以塔带机为主、辅以大型门塔机和缆机的综合施工方案。从传统常规的吊罐浇筑系统升华为混凝土连续浇筑的系统,由各混凝土拌和楼通过皮带机系统输送到塔带机直接入仓浇筑,浇筑速度远远超过了常规方式。1999年~2001年是三峡第二阶段工程混凝土浇筑持续高峰年,年混凝土33浇筑强度均在400万m以上,2000年最高混凝土浇筑强度达548万m,月最高混凝土浇筑33强度55.35万m,日最高混凝土浇筑强度2.2万m,连续三年混凝土浇筑总量高达1 409333万m。远超过了由古比雪夫水电站创造的年浇筑313万m、月浇筑38.9万m和日浇筑1.93万m的世界最高水平,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
与混凝土快速施工相配套的还有砂石料特高强度生产及供应。为实现砂石料的特高强度生产和供应,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生产加工成套设备,充分利用基坑开挖石碴料等有效措施,首创了巴马克9000与棒磨机联合制砂新工艺,有效地保证了混凝土施工需要。
3图1 三峡第二阶段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布置
3.2 创立了一整套混凝土快速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体系 塔带机可实现混凝土生产工厂化和混凝土水平垂直运输的一体化,具有连续浇筑、生产率高的特点。三峡工程大坝共
3布置 6台塔带机,每台理论设计生产率可达420m/h,这是在世界水电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为了与选定的特高强度浇筑方案相配套,确保混凝土浇筑进度和质量,建立了一整套新的施工工艺和现代施工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推行仓面工艺设计,制定一整套严密的浇筑施工工艺,配备与入仓强度相匹配的仓面资源,形成了具有三峡工程特色的混凝土快速施工工法,创造了塔带机浇筑四级配和一个仓号多品种混凝土的首例。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是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融入现代测控技术的一次创新,实现了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动态调整和优化调度,开创了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立足于自主技术,实现了施工计算机综合监控。混凝土浇筑施工计算机模拟系统针对混凝土浇筑的复杂状况,对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进行更科学的选择和安排,突破了传统的经验决策模式,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施工效率。
3.3 首创二次风冷骨料新技术 三峡工程采用二次风冷骨料技术为国内外首创,它解决了混凝土制冷系统规模大,施工场地不足,系统难以布置的困难,节省了大量施工用地及工程投资。该技术高效可靠,为三峡工程快速优质施工提供了重要保证,为混凝土预冷工程提供了一项先进可靠的新技术。混凝土生产系统采用了二次风冷技术,5个系统9座拌和楼,3夏季月生产低温混凝土可达45万m,其配置的制冷容量大大低于原有的制冷方法。经过1999年~2001年3个夏季高峰的运行,实测混凝土出机口平均温度为6.85℃,小于7℃合格率均在80%以上,确保了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3.4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优化达到一流水平混凝土原材料采用具有微膨胀性能的#中热525硅酸盐水泥;选用品质优良的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中将Ⅰ级粉煤灰作为功能材料掺用;采用缩小水胶比加大粉煤灰掺量的技术路线;限制原材料的碱含量和混凝土总碱量,满足了三峡混凝土耐久性的特殊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先进。用花岗岩人工骨料的大坝四级配混凝土在塔带机为主的运输浇筑方式情况下,其用水量仅为90kg/m3左右,并能满足高性能大坝混凝土的要求。
3.5 首次全面实施全过程综合温控技术 三峡工程大坝柱状块尺寸大,基础温差标准高,温控措施要求严格。为此,在广泛分析国内外工程已采取单项或多项温控措施现状的基础上,首次实施全过程、全方位、高标准、大容量的综合温控技术,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尤其是高温季节塔带机快速高强度浇筑坝体约束区混凝土,在国内外为首次,没有可借鉴的施工经验及有关计算分析方法确定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温度回升率。对此,建立新的计算模型采用差分法求解,解决了混凝土温度回升计算的难题。三峡工程各建筑物孔洞多,结构复杂,混凝土温控防裂难度大,更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坝区气温骤降频繁,混凝土表面防裂难度大。所采用的大柱状块温差标准及综合温控防裂措施的规模和难度,均超过国内外其它己建和在建工程的水平。
通过实施全过程综合温控措施,减少了裂缝的产生。三峡第二阶段工程3年连续高强度施工共完成混凝土浇筑1 400余万m3,未发现危害性贯穿裂缝,大坝工程表面裂缝的最大出现机率仅为0.16条/万m3,远远低于《三峡工程质量标准》(TGPS)的0.5条/万m3的控制标准。4 与国内外水平的综合比较
国外在20世纪前70年,水电开发迅猛。据不完全统计,200m以上的高混凝土坝就达20多座,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在建大型水电站不多,规模也较小。在建的大型工程主要分布于第三世界委内瑞拉、印度、阿根廷等。在传统的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方面,除继续采用柱状分块、栈桥门机或缆机运输,冷却水管散热和纵缝灌浆的一整套施工工艺外,通仓薄层浇筑的方法也得到发展,在日本大河内施工中采用的先通仓浇筑,再用切缝机切出横缝也属此类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强度方面,3国外高混凝土坝最高月浇筑强度水平较高的有:美国大古力坝37.8万m,巴西、巴
33拉圭合建的伊泰普大坝34.8万m,古比雪夫坝38.9万m。年浇筑强度较高的前几
333位有伊泰普坝304万m,大古力坝260万m,德沃歇克坝221万m,古比雪夫坝曾3达到313万m。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工兴建一批100m级的高混凝土坝,随后,葛洲坝、乌江渡、潘家口、龙羊峡、东江、隔河岩、水口、二滩等一批大型工程相继兴建,在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工作都存在“三边”现象,多采用半机械化工作,施工不能成龙配套,效率较低。进入70年代后,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一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在工程上使用,施工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在混凝土浇筑强度方面,最高月浇筑强度水平较高的有:葛洲坝24万m,二滩
33324.5万m。最高年浇筑强度水平较高的有三门峡96万m,葛洲坝203万m,二滩3212万m。
三峡工程枢纽设计混凝土总量为2 800万m,分为3个阶段施工,其中,第二阶段大坝混凝土工程是控制第二阶段的主要项目,1998年进入第二阶段工程混凝土
33施工后,其混凝土年强度都在400万m以上,最高年强度达548万m。表1给出了三峡工程与国内外大型工程混凝土浇筑强度比较。
综上所述,在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的强度水平方面,国外混凝土浇筑最高年、333月、日记录为古比雪夫大坝所创造,分别为313万m、38.9万m和1.9万m。国内
33混凝土浇筑的最高年、月强度为二滩工程所创造,分别为212万m、24.5万m,最
3高日强度为葛洲坝工程的1.69万m。而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最高年、月、日浇筑强333度分别达548万m、55.35万m、2.2万m,1999年~2001年3年的年强度在40033万m以上,月均浇筑强度达39万m,连续三年破世界纪录。在大坝混凝土浇筑方案和配套工艺方面,国外如墨西哥惠特斯水电工程大坝已采用了3台以内小规模的塔带机浇筑方案及其仓面配套工艺。国内沿用传统的大型门塔机或缆机等浇筑方案及其传统的以人工为主的仓面工艺,浇筑施工中,所配备的机械设备和人员都比较多。而三峡工程大坝采用6台大规模塔(顶)带机,并独创了一整套快速施工工艺,同时,研究开发并实施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综合监控系统和计算机模拟系统,使工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和综合施工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混凝土拌和制冷生产工艺方面,国内外实施7℃低温混凝土工程的代表有伊泰普和葛洲坝工程,但它们都只采用了水冷+风冷+冰的工艺,不仅占地较大,而且造价较高。而三峡工程首创二次风冷+冰新工艺,在有效地解决系统规模大,施工场地不足,系统难以布置的难题的同时,还节省了大量施工用地和工程投资。在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优化方面,混凝土用水量多少直接反应了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水平和特性。国内外161座大坝
3混凝土配合比参数表明,以花岗岩作骨料的大坝混凝土最低用水量为100kg/m,而
33三峡工程经过优化后的混凝土用水量仅90kg/m左右,且混凝土各项性能均满足大坝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在大坝混凝土温度控制和防裂技术方面,国内外资料仅见有单项温控措施或几种温控措施联用的报道,更没有塔带机输送混凝土温控措施的报道。而三峡工程首次全面实施全过程、全方位、高标准、大容量的综合温控技术,使大坝混凝土未出现危害性贯穿裂缝,表面裂缝出现机率也少于国内外其它工程,创造了世界最新水平。结论
3该项研究成果自1998年底三峡第二阶段工程大坝混凝土开始浇筑以来,在施工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该项成果有力地保证了三峡第二阶段工程的顺利实施,为确保2003年初期蓄水、船闸通航和首批机组发电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约1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该成果可在溪洛渡、向家坝、龙滩、小湾、水布垭等大型水电工程推广应用,将会取得更大的综合效益。
第三篇:关于混凝土生产管理中的几个案例
关于生产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混凝土行业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一些地方混凝土市场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激烈的无序竞争,造成不少混凝土企业亏损。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下生存,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难题。我公司作为一个在混凝土行业经营了十多年的的老企业,经历过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也在全国最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苦苦挣扎过,至今仍能够稳步发展。但如何在逆境下生存?这里,先从内部管理上谈谈怎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实现新的盈利点。
市场透明化、成本透明化,靠高价垄断倾销的年代已经过去,而混凝土原材料成本也不可能无限优化下去,各个企业的混凝土配合比已经相差无几,企业要生存,必须找新的利润点,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市场利润点在哪里?企业如何管理?还是那句老话,向管理要效益。建议把这些年的生产销售报表统一分析,抓紧开会研究,找出一些生产和管理上的漏洞,先从内部管理开始,抓内耗促生产。
混凝土成本中,除去原材料成本外,运输成本是最大的,占整个成本的 12% 左右,一年一千多万(按照一个站产能50万立方来计算),如果管理得好,节约一个点,一年就可以增加利润一百多万,故公司应该重视车队管理这一块。但很多公司都局限于抓司机偷油,控制运输里程等,往往收效都不大,我原单位以前对车队的管理也是经历了几个过程。开始主要抓偷油,在油盖上加锁,装油量控制器,装 GPS 等,有一定效果,但不明显。后实行承包制和外租车,然而这样实施后发现管理脱节,不利于工地的服务和公司的统筹管理,生产调度常常要乞求着司机出车到不好的工地,司机也常常和工地闹纠纷。最后,成立了专门的运输公司承包运输,结果也是有利有弊,不好定论。经历了各种模式后,公司综合了各种办法的优点,还是把车队收回公司,作为一个单独的成本核算部门来管理,以内部客户的关系来划分部门关系。通过整合,运输部门统一管理调度、车队、汽车修理车间三部分。之所以把调度从生产部门划入运输部门,是因为调度指挥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运输成本的增减,故车队长还兼任调度之责。
公司以市场租车价格作为运输部门的考核标准,高于这个标准,运输部就是亏本;低于这个标准,运输部就是盈利。如公司的外租车每方的单价是30元/方,运输部的工人工资、油费、汽车配件费等总的费用除以当月的运输方量,低于这个外租车单价的,那么运输部是盈利的,司机和管理人员都可以享受盈利部分的奖金,如高于这个单价,则是亏损,大家都没有奖金。具体管理细节有:
(1)一车一档案,单独核算,档案内容有运输的车数、方数、油耗、工人的奖金等;
(2)车辆维修及配件更换建档,特别是轮胎的更换,按计划审核后更换;
(3)建立车辆管理系统软件,每车装 GPS 和油量检测器;
(4)车队长兼调度统一管理,提高车辆的使用率和运载率。
经过综合管理,车队从以前的每方运输成本高于市场租车价格,到年底运输部单独核算盈利过百万,解决了混凝土企业中最难管理的问题,增加了企业的盈利点。
另外混凝土企业中原材料的损耗是惊人的,我记得之前原单位在统计财务报表时发现,在市场很好的时候,我们的原材料损耗达到利润的 9%,将近200 万,如此一大笔利润就无影无踪了,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浪费一点不觉得,在市场环境恶劣的时候,这可是企业是否盈利的关键。下面把过去曾经发生处理过的一些案例提供给您参考预防,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案例一 偷油
油料作为砼企业最大的生产原材之一,相信公司也曾发生过各种偷油的事件,方法众多,公司现应该有专人管理,重点应对这一块,这里就不多说了。
案例二 偷材料
水泥、矿粉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直接决定混凝土的成本价格。一些材料商为了利益最大化,有的会和混凝土公司材料过磅员相勾结,修改或虚开磅单。现在一些混凝土公司磅房实行智能化管理和监控后,过磅员难以做假,于是又出现新的方法,通常的作法是过磅时司机和随从人员不下车,等下货后空车过磅时都一起下车,这样,按车上两个人体重 140 公斤计算,每车要损失一两百公斤水泥,按每月五万方混凝土计算,要 200 多车水泥,每月要损失 40 多吨水泥,合计一万多元钱。而我之前在公司曾经发现一个更让人惊讶的巧妙方法,在观察了很久以后才悟出来。一个水泥槽罐车司机每次送水泥到公司时,卸完货后都要去洗车放水,再来过空车磅,长期以来大家熟视无睹。原来,这种大型水泥槽罐车的水箱很大,一般都可以装 800 到 1200 多公斤水,每次放完水后再过磅,公司就会损失 800 多公斤水泥,每个月损失就会数万元,几年下来也有几十万了。(包含之前)。
案例三 偷换空车磅单
水泥槽罐车是封闭的,罐里的水泥或矿粉有没有泵到储存罐内,主要是靠材料员现场检查和车辆过磅。然而,一些材料员不负责,或是晚上人员不够时,经常会出现偷换磅单的情况。方法是三辆或更多辆水泥槽罐车一起送货来,排队过磅,排队卸货,如果没人看管,一辆已经卸完货空车已经过磅的罐车,会由不同的司机多次过磅,在磅房内的过磅员一般不会出去核实车牌,只会根据司机本人所报车号出单,这样,那些没卸完货的车,甚至没卸货的车,在工厂转一圈后,拉着一整车的货就跑了。我就曾发现一个装满材料的货车从公司里出去,问他为什么不卸料就出厂,他说出去修车,但神情很紧张,检查单据发现手续都已经办完。于是我们派材料员去敲罐,发现水泥罐水泥没装满,又当场揭开槽罐车的灌装口盖板,满满一车水泥,当场揭穿了他们的把戏。如果不是及时发现,这样的损失就大了,曾经有一次库房显示还有 400 吨水泥,可是生产几十方就没有了,后来一敲罐,发现根本就没有水泥了,公司盘存不到 20 天 280 吨水泥就消失了,所以这种行为对公司造成很大损失。
案例四 往砂石料灌水
之前有几次公司的路上,发现几辆给公司运送砂石的大货车停在路边,车边插了几根管子。不做声,尾随着运料车去公司,果然,检查那些运砂车倒下的砂子,面上是干砂,下面是湿砂,公司按面上干砂的检测结果扣水,由于砂的用量很大,这样一来,混凝土公司每月损失数万元。
案例五 以次充优
在好的材料里掺少量差的材料,也是一些材料商惯用的方法。曾经发现的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是一个长期给公司送粉煤灰的材料商,他送货的罐车长期以来 Ⅱ 级灰就只能装49吨粉煤灰,有一次来了一个新司机送货,公司过磅后发现多了两吨,遂安排实验室抽查,结果发现里面掺了很多煤矸石磨的粉末,材料商知道后赶紧过来赔礼道歉,原来新来的司机没经验,掺过头了。至于那些买通实验室出虚假检验报告的,是自己公司管理出了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生产环节一直是各混凝土企业控制的重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和办法,相信公司对节约成本的管理方面有许多经验和方法。但人为因素还是防不胜防的,主要在操作员和司机调度岗位上。
案例六 操作员偷料
如司机或业务员碰到一些小工地,对混凝土质量又不是很严格的,在报单时是五方,操作员在放料时往往多放一两方。现在操作楼管理严格了,系统都有记录,经常改单会引起怀疑,如是,一些操作员就会在半夜管理松散的时候启动手动操作系统,这样系统就不会自动记录了。这些小偷小摸行为经常会有,一般金额不会很大。从我们装的监控系统观察,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手动系统操作有几千方,其中近千方是没有登记上报生产报表的。
案例七 调度偷料
调度是整个生产管理的核心,如果调度要作假的话真的是防不胜防,而且一旦发生都是损失数额较大。业内人士闲聊曾说在内蒙就有一个公司曾经发生一起大案,涉及司机、业务员、调度操作员等十人,最后调度等两个人被判刑坐牢。这起案件中的核心人物是调度,他组织了这么多人参与偷运公司的混凝土。他们的做法是,业务员接到单后,由调度安排熟悉的操作员出料,再由同伙的司机运送,出货单由调度和司机分别销毁,业务员收款后大家分配赃款。此法非常隐蔽,后因同伙分赃不均才被告发。这种合作的隐秘性非常高,据说那个公司曾经有个经理在调度室生产部检查工作呆了几天,总是感觉不对头,发现一些人神情不对,就是查不出来原因。直到整个案子破了,才恍然大悟。
案例八 司机偷料
司机由于长期给工地送货,有时也能接到一些零星的工地订单。其一般的做法是少卸料,就是在工地卸料时还没卸完,就找个理由走了,把剩料卸到其他工地,或者干脆提前卸到其他工地一部分后再到工地卸料。胆子大的,干脆和工地签单员勾结,给签单员几百元钱签个字,就拉到其他工地卸料去了。更有胆子大的,干脆自己签字冒充工地人员。我们曾和一工地对帐时发现有八种签名,大部分被工地拒绝认账。
案例九 质检员偷料 质检员偷料相对要少些,但是还是发现几次,一般要司机配合。司机装好料后出去转一圈,回来报告调度说料质量有问题,工地拒收,于是拉回来质检员检查,这时质检员就签字无法使用,做报废处理。接着,司机就把料送到联系好的工地去。我们曾发现公司的一个质检员家里做了一栋私宅,从没买过一方混凝土,发现这段时间里他签字报废的混凝土最多,经过向司机核实这些废料倒哪里去了,司机交代,全部送到这个质检员家里去了。
销售是企业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实现利润不可缺少的手段,然而,销售也是出问题最多的地方,手法众多,业务员可能参与以上任何一种偷料的方法中,防不胜防,而且更可怕的是,他们的一些行为很可能造成企业重大损失。
案例十 业务员改单
改单也分几种,改出货单,偷换混凝土强度等级,如工地报 C25的混凝土,业务员要操作员按 C30 的配合比下料,打单出来还是按 C25 的送货单出厂,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成本要高些,高一个强度等级就相差 15 元。以前曾经发现一个工地,一个公路的路面混凝土,出货单上出现了 C25、C30、C35、C40 等多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而且低强度等级的占很多,派现场调度跟踪车子到工地,发现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在了主要路面上。回来查看配合比没问题,当我们把生产记录调出来看时,才发现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C25 都是按照 C35 的配合比下的料,公司每方混凝土损失几块钱。原来是工地方和公司的业务员串通好了。这样一来,原来计算这个工地可以赚几十万的,按正常配合比核算后该工地没赚钱。
案例十一 业务员偷换工地
这是业务员最大胆也是最疯狂的作法,隐蔽性也很高,特别是在一些以图纸作为结算依据的工地。现在的大型工地,里面施工的队伍很多,有时一个工地有三四个标段在同时施工,作为司机不一定知道自己的这车混凝土到底是卸到哪里,一般有业务员指引还有工地的配合。也是行内人曾经说过昆明一个工地的结算纠纷,工地报的底板的数量是 1200 方,可是公司送货送出去了 2100 方,当时现场没统计,但工程结算时工地提出来,不可能,这些都是地下隐秘工程,事后去找原因很难。然而我们在核对送货单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同一个部位同时有多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还有多个人签字的笔迹。经过几个月的走访查问,询问每个司机,最后,发现工地里边有一个做绿化工程的施工队,没有购买混凝土的记录,可是工地的绿化工程却完成施工了,按图纸整个的绿化工程的混凝土用量超过 4000 多方。最后经过核实,用的就是我公司的混凝土,案子大白于天下,业务员一走了之。像这种案例,使用办法隐秘,需要格外注意。
案例十二 质量索赔
之所以把这个作为重点提出来,是因为这种比较那些以工地之名吃拿卡要的业务员要恶劣的多。混凝土公司最怕的是质量问题,一般工地拖欠货款也就是找这个问题,但一般都是说说而已,为了拖延支付货款。但有些质量问题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比如一个工地同时浇灌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发现泵错了强度等级,马上改过来,就没事了,可是有的人故意以错就错,还有的故意试块养护不合格,或者有裂缝,说质监站检查强度不够。于是,一些本来事实比较清楚或情况不严重的事情,被业务员和工地的一串通,就变得很严重。一般混凝土公司怕影响名声和耽误付款,大多忍气吞声赔点钱算了。结果,这些钱就被业务员和工地的相关人员私分了。曾经碰到过几次业务员打报告说出现质量问题了,混凝土款要不回来。派实验室人员去查看,现场说的和看到的确实有点问题,但在工程的可控范围内,且谁也分不清到底是谁造成的。想到工地要几千或万把块钱也不多,于是当场给钱了事。回头和对方项目经理和监理聊天时,对方根本就不知道,且认为这些都是符合正常范围之内的。于是,深挖一下,对方施工员承认是公司业务员要他配合搞点钱花。因此,在发现有质量问题时,特别是裂缝和起灰等一般常见问题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现场弄清楚情况,然后再来决定怎么处理。
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方案、加强管理,堵住生产管理上的漏洞,才能把内部损耗降到合理范围内,才能真正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原材料、运输、销售作为混凝土公司的三大块,只要管理得当,控制到位,还是有很多潜力可挖的。通过科学管理运输车队,提高车辆运输效率,提高设备使用率、增加设备完好率、节约了油料,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对原材料的管控,减少了原材料的损耗和人为损耗,节约了成本;而对业务员的监督管理则堵住了营销管理上的漏洞。故,企业要想在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管理上处处要从细节上着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科学细致的来抓,堵住这些漏洞,斩断这些黑手,让这些微小的看不见的利润,汇集成为企业报表上实实在在的不可忽视的利润,成为企业新的盈利点,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培养利润点增长办法总结:外找市场,盘活资金,抱团取暖;内查成本,降低损耗,提高效益。
第四篇:【案例】混凝土质量问题上14大案例
【案例】混凝土质量问题上14大案例
例1 某工程对原有建筑进行接建从8层开始。工程部位为剪力墙,C40混凝土。拆模后发现墙面出现竖向裂缝,裂缝很有规律,每隔1.5m~1.8m一条竖向裂缝,裂缝两头尖,中间宽,最宽处约0.2mm ~0.3mm。个别裂缝为贯通裂缝。混凝土强度均可达到C45 左右。处理:请省检测中心予以检测并出具修补方案。原因分析:1.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偏大,混凝土自收缩产生拉裂。2.设计箍筋少、间距大。3.混凝土养护不到位。防止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应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2.建议设计增加箍筋用量,缩小箍筋间距。3.加强养护,当强度达到1N/mm2时,可使模板脱离混凝土,再将模板合上继续养护到最后拆模,这样可以加强混凝土的湿养护,防止干缩引起裂缝加大。例2 施工单位验收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不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某工程从夏季开始施工,混凝土强度一直稳定合格。而进入秋冬季施工以来,混凝土强度却出现偏低现象。甚至有的试件不合格,采用非破损检测工程部位混凝土,强度却合格。处理:搅拌站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发现工地试验员做完混凝土试件后,对试件并没有进行“标准养护”而是将试件散落在工地上。原因分析:1.工地试验员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对混凝土的试件制作养护缺乏应有的知识,不了解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对“标准养护”缺乏应有的认识。2.夏季施工气温偏高,混凝土试件在自然养护条件下气温高,强度也高,秋冬季气温偏低,混凝土试件强度也随之偏低。防止措施:对工地施工单位的试验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学习,对预拌混凝土的取样制作养护应执行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例3 混凝土试件制作不合格某工程混凝土试件强度出现忽高忽低问题,混凝土试件离差太大,混凝土强度评定判为不合格,而在同一时间,同样部位,同一配合比的其他工地的混凝土却全部评定为合格,且混凝土离差小。处理:搅拌站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联系,共同分析。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采用混凝土试模不合格,试模本身尺寸误差偏大,有的试模对角线误差≥3mm,因而出现试件误差偏大的问题。2.混凝土试件制作粗糙,不按有关标准和规范制作,试件有缺棱掉角等问题。3.因试件本身不合格,固而混凝土试件在压力机上受压面积达不到要求出现局部受压,致使强度偏低。防止措施:1.建议施工单位试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有关试验的标准和规范。2.建议施工单位更换不合格的试模。对采用的试模应加强检测,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用。例4 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某工程在施工首层梁、板、柱时,混凝土为C30。当混凝土拆模后发现墙板和柱的混凝土部位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气泡,虽然混凝土强度均可以达到设计要求,但气泡影响观瞻。处理:对气泡大的部分进行修补。原因分析:1.外加剂中含有引气成分多。2.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时间偏短,没有掌握振动棒应该“快插慢拔”对混凝土进行振捣。3.混凝土浇筑投料过多一些气泡浮不到混凝土表面。防止措施:1.重新调整外加剂配方,减少引气组分,适当添加消泡剂。2.对混凝土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例5 同一部位浇筑严禁使用不同等级水泥和粉煤灰某搅拌站生产C30 基础混凝土,基础总方量为2100m3,厚1.1m。属于大体积基础混凝土,当混凝土生产到1/ 2 时,由于粉煤灰料仓的灰已用完,搅拌站为解决“燃眉之急”临时从其他电厂调来一车Ⅲ级粉煤灰而原来料仓中用的是Ⅱ级粉煤灰。施工完后第二天发现,用Ⅲ级粉煤灰生产的混凝土强度明显偏低,且用Ⅲ级粉煤灰生产的混凝土颜色明显与其它混凝土颜色深浅不一。处理:建议施工单位加强混凝土养护,地下大体积混凝土验收执行CTBJ 146,验收期为90d。原因分析:同一工程部位浇筑混凝土除水泥不能不同等级混用外,粉煤灰不同厂家,不同等级也不能混用。因为不同厂家的粉煤灰存在不同的原材料来源问题;同时不同等级的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含碳量等均有差别。如果在同一工程部位混用势必会造成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差异。防止措施:1.搅拌站在生产大体积、大方量混凝土时应提前做好备料准备防止出现生产中材料“断档”问题的发生。2.搅拌站严禁在同一施工部位混凝土生产中采用两种水泥或粉煤灰。例6 在冬春或秋冬季节交换期间施工,搅拌站应选用不同品种的外加剂,防止由于气温的突变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某工程3月初施工混凝土12层墙板C30,北方春季3月初由于气温不太稳定,施工时恰逢出现大风降温情况,平常最低气温为0 ℃以上,而施工时最低温度突然降至-10 ℃,施工后发现混凝土出现近20h不凝固的问题。处理:延缓拆模板时间,加强保温养护。原因分析:泵送外加剂选用不合适。平常最低气温为0 ℃以上可以选用不带防冻成分的泵送剂。施工时气温突降,应选用带有防冻成分的泵送剂。防止措施:1.搅拌站应备有二个以上的外加剂储备罐,分别装有不同型号的外加剂,以防在冬春或秋冬季节交换期气温不稳定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选用,防止搅拌站生产混凝土出现凝结时间偏差过大的问题发生。2.在季节交换期气温不太稳定的情况下,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例7 泵送缓凝型外加剂不可超量掺加,防止混凝土出现异常现象。某搅拌站夏季施工中由于工地停电近4h,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太大,搅拌站为增加坍落度而不增大水灰比,采用添加泵送剂的办法调节坍落度,但由于泵送剂掺加过多,混凝土施工后12h 不凝固。处理:通知施工单位延缓拆模并禁止上人乱踩,加强养护。混凝土凝结时间虽然延缓,但不会影响后期强度。原因分析:夏季混凝土生产用的泵送剂是一种带有缓凝组分的复合型外加剂,如果一味采用掺泵送剂来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必然将缓凝组分带入混凝土中,致使缓凝成分超量,混凝土凝结时间大大加长。防止措施:1.出现坍落度损失过大时,搅拌站技术人员应分析原因,即使掺外加剂也要适量,坍落度的调整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掺加外加剂或补充少量水,不应由施工人员随意加水,防止水灰比增大而降低混凝土强度。2.可将难以调整以达到坍落度要求的混凝土降级其它工地使用。例8 外加剂计量失控,混凝土出现异常状态某工程施工顶板C30 混凝土,搅拌车到达工地卸料后,发现一车混凝土坍落度明显偏大并有离析现象,混凝土呈黄色。处理:将这部分异常现象混凝土全部拆除返工。原因分析:搅拌站外加剂计量部分失控,外加剂掺量严重超过正常计量值。防止措施:1.加强搅拌站各部分的维修和保养,尤其注意计量部分的检修,防止生产中某一部分的失控。2.搅拌站操作人员和质检部门加强责任心,不合格的产品或有异常状态的混凝土决不马虎出厂。例9 混凝土经常出现坍落度偏大或偏小问题,影响混凝土的泵送效果和混凝土质量某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时,经常出现混凝土坍落度偏大或偏小问题,严重影响施工单位的泵送效果,混凝土强度离差过大。处理:搅拌站质检部门或技术部门严格管理,对混凝土出现的异常状况如坍落度加强监管,不合格的混凝土决不出厂。原因分析:1.搅拌站操作人员对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缺乏经验或责任心不强2.砂石骨料含水率不稳定或波动太大。3.试验室出具配合比不当。4.有关部门监管不利。防止措施:1.对搅拌站混凝土生产操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责任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操作工应熟练掌握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技能,如观察混凝土搅拌时电流表的电流数值或观察混凝土卸料时的混凝土状态,并根据天气变化,白天黑夜等情况在生产时用水量随时予以增减以便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一个稳定数值上。2.试验室应对各种原材料的试验情况加强预控。对粗细骨料含水率情况,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情况,以及水泥和粉煤灰的需水量情况。这些原始试验资料予以分析比较,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判断以便对混凝土用水量给予调整。3.砂、石骨料堆放场地有条件的单位应设防雨棚,以便粗细骨料含水率能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避免因砂、石含水率变化,直接影响混凝土坍落度。4.质检部门或技术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加强混凝土的出厂检验,尤其是坍落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例10 基础抗渗混凝土施工,应加强混凝土湿养护某工程基础混凝土C30P8,混凝土施工后发现凡覆盖塑料薄膜的部位没有出现裂缝,因在有钢筋部位塑料薄膜无法覆盖,混凝土出现了一些不规则的小裂缝。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处理:加强混凝土不能覆盖养护部位的浇水养护,并清除钢筋部位的混凝土碎渣,以便下次浇筑混凝土的粘结。原因分析:由于钢筋裸露部位无法覆盖塑料薄膜,施工方在混凝土养护期间没有经常向此部位进行浇水养护,使该部位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防止措施:1.推广基础混凝土尤其是抗渗要求的混凝土进行“即时带水养护”。尤其基础有钢筋部位塑料薄膜不能覆盖,一定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后,向这些部位加强浇水养护,以免混凝土失水后产生干缩裂缝。2.搅拌站应加强和施工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将预拌混凝土的特点介绍给施工方,以便紧密配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例11 拖式泵泵送基础混凝土反复出现堵泵某工程施工基础混凝土,采用拖式泵车输送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泵管堵塞问题。为排除堵管故障,搅拌车在工地等待时间过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水予以调整,导致水灰比加大,混凝土强度降低;且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更容易出现堵管,如此往复产生“恶性循环”。处理:拖式泵安装不合理,重新予以安装。原因分析:1.泵管安装时水平管过短,只有115m左右。2.水平管安装应向上倾斜与水平夹角约6°~8°。但水平管却向下倾斜,混凝土坍落度偏大时,产生自流,上部充气出现堵管。3.混凝土坍落度偏大。4.泵管弯头安装太多。防止措施:1.对拖式泵操作工加强培训,学习有关泵送或拖式泵操作知识。2.混凝土坍落度不应太大,调整混凝土水灰比或配合比。例12 冬季施工必须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某工程冬季12 月中旬施工6 层顶板混凝土,平均气温为-6 ℃,C30 混凝土顶板,施工单位自认为冬季施工,搅拌站掺用防冻泵送剂就可以防冻。固而在施工中只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没有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致使顶板混凝土在边、棱角部位出现冻伤。处理:对冻伤部位混凝土全部予以凿除,重新支模予以补修。原因分析:施工单位误认为冬季施工只要搅拌站在混凝土中掺用防冻泵送剂就完事大吉,没有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防止措施:1.搅拌站和施工单位进入冬季施工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范》例13 同样一个强度等级,不同施工部位混凝土的配比不应一样某工程施工楼房散水部位C10 混凝土,散水厚625px。随打压光。结果混凝土凝结后发现在散水部位的上部出现一层粉煤灰,如同酥皮,一刮就掉。处理:全部拆除,返工重打。原因分析:1.C10混凝土散水设计不合理,散水部位C10 强度设计偏低。2.散水部位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由于随打压光,粉煤灰容重小极易上浮,造成混凝土表面粉煤灰聚集,表面硬度极低而起皮。防止措施: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由于施工部位不同而不应采用一个配合比。C10混凝土一般做为垫层,泵送混凝土时,需要采用大掺量粉煤灰。但此配合比做为地上散水部位的混凝土配合比就不合理。由于粉煤灰掺量多,极易上浮而起皮。例14 预拌混凝土易采用塑料薄膜保湿养护,而且必须随时搓平随时覆盖某工程百货楼进行楼房接建,工程部位为五层顶板C30 混凝土。施工时正值春季,4 月份某日施工,混凝土浇筑时风力达5 级~6 级,气候干燥。施工第二天顶板混凝土出现了大面积裂缝,裂缝宽度为1mm~2mm。有些裂缝为贯穿裂缝,最长达1500px~1750px,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处理:对于不贯穿裂缝,采用107 胶调制水泥净浆加膨胀剂进行灌缝,对于贯通裂缝委托检测中心予以环氧树脂灌缝。原因分析:施工时由于气候干燥、风大,顶板混凝土表面水分极易蒸发,而施工方对已浇筑的混凝土没有进行任何措施的保湿养护。致使混凝土水分急剧蒸发,而出现干缩裂缝属于典型干缩裂缝。防止措施:1.应加强施工方对预拌混凝土的认识,预拌混凝土和现场搅拌混凝土是不一样的。预拌混凝土必须加强混凝土的早期保湿养护。一般可以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护。方法是混凝土浇筑振捣后,当对混凝土进行最后一次搓平或压光时,应对混凝土随即用塑料薄膜加以覆盖,防止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而引起干缩裂缝的出现,一般养护12d~24d。搅拌站对这种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应与施工方取得联系或沟通,甚至发书面通知,引起施工方注意,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2.调整,导致水灰比加大,混凝土强度降低。
第五篇:混凝土浇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一起混凝土浇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某年10:10,某建筑公司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正在现场施工的民工和电视台工作人员6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70.78万元。
一、事故经过
某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由市电视台投资兴建,某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某建设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
该工程在市招标办公室进行公开招投标,该市某建筑公司于1月13日中标,并于3月31日与市电视台签订了施工合同。
该建筑公司组建了项目经理部,史某任项目经理,成某任项目副经理。4月1日工程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第二年7月31日。工地总人数约250人,民工主要来自南方各地。
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地下2层、地上18层,建筑面积34 000m2,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演播中心工程的大演播厅总高38 m(其中地下8.70m,地上29.30m),面积为624 m2。7月份开始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支架,支架钢管、扣件等总吨位约290 t,钢管和扣件分别由甲方、市建工局材料供应处、某物资公司提供或租用。原计划9月底前完成屋面混凝土浇筑,预计10月25日16:00完成混凝土浇筑。
在大演播厅舞台支撑系统支架搭设前,项目部在没有施工方案的情况下,按搭设顶部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先后完成了三个演播厅、门厅观众厅的搭设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施工。1月,该建筑公司工程师茅某编制了“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并于当月30日经项目副经理成某和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赵某批准实施。月22日开始搭设施工后时断时续。搭设时设有施工方案,没有图纸,没有进行技术交底。由项目副经理成某决定支架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的搭设尺寸按常规(即前五个厅的支架尺寸)进行搭设,由项目部施工员丁某在现场指挥搭设。搭设开始约15天后,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赵某将“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交给丁某。丁看到施工方案后,向项目副经理成某作了汇报,成答复还按以前的规格搭架子,到最后再加固。模板支撑系统支架由该建筑公司的劳务公司组织进场的朱某工程队进行搭设(朱某是市标牌厂职工,以个人名义挂靠在该建筑公司劳务公司事故发生时朱某工程队共17名民工6月份进入施工工地从事脚手架搭设,其中5人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地上25~29 m最上边一段由木工工长孙某负责指挥木工搭设。10月15日完成搭设,支架总面积约624m2,高度38m。搭设支架的全过程中,没有办理自检、互检、交接检、专职检的手续,搭设完毕后未按规定进行整体验收。
10月17日开始进行模板安装,10月24日完成。23日木工工长孙某向项目部副经理成某反映水平杆加固没有到位,成某即安排架子工加固支架,25日浇筑混凝土时仍有6名架子工在继续加固支架。月25日06:55开始浇筑混凝土,08:00多,项目部资料质量员姜×才补填混凝土浇捣令,并送监理公司总监韩某签字,韩某将日期签为24日。浇筑现场由项目部混凝土工长邢某负责指挥。该建筑公司的混凝土分公司负责为本工程供应混凝土,为B区屋面浇筑C40混凝土,坍落度16~18 cm,用两台混凝土泵同时向上输送(输送高度约40 m、泵管长度约60 m×2)。浇筑时,现场有混凝土工工长1人,木工8人,架子工8人,钢筋工2人,混凝土工20人,以及电视台3名工作人员(为拍摄现场资料)等。自10月25日06:55分开始至10:10分,输送机械设备一直运行正常。到事故发生止,输送至屋面混凝土约139 m3,重约342 t,占原计划输送屋面混凝土总量的51%。
10:10,当浇筑混凝土由北向南单向推进,浇至主次梁交叉点区域时,模板支架立杆失稳,引起支撑系统整体倒塌。屋顶模板上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工人纷纷随塌落的支架和模板坠落,部分工人被塌落的支架、模板和混凝土浆掩埋。
事故发生后,该建筑项目经理部向有关部门紧急报告事故情况。闻讯赶到的领导,指挥公安民警、武警战士和现场工人实施了紧急抢险工作,将伤者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最后,造成正在现场施工的民工和电视台工作人员6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70.78万元。
1、请分析发生事故的可能原因
2、能否对责任进行划分并进行处理
3、请根据分析到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集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