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贾明
(观点已简约到“指导思想”文件夹)一九七八年召开的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迫切需要从战略高度确立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走出一条新的党建之路。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并首次郑重地把它写进党章,这标志着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总结,我们党在新时期党的建设方面,理论上更加成熟,实践上更加自觉,开始找到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正确道路。党的建设是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的,这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九年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由我党的长期历史经验证明了的一个客观规律。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随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贯彻过程而逐步形成的,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
从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一九八二年召开党的十二大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指导思想形成发展的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从而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几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在确定工作中心转移的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针对拨乱反正中出现的错误思潮,及时地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在这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关头,邓小平同志以他的远见卓识,及时预见并向全党提出要及时研究各方面的新情况,解决各方面的新问题,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新学习。
十二大政治报告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这标志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任务提上了日程,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导思想开始形成。从十二大到十三人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指导思想形成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特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又孕育了伟大的理论。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是理论的发展和先导作用。一九八七年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形成,标志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基本路线的确立,我们党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十三大政治报告首次明确地提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应当体现这个指导思想。”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十三大提出“必须从严治党”,做好经常性的党建工作。还指出,“我们有可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十二大到十三大,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指导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到十三大召开,我们党初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套理论,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同时,基于对十二大以后两年时间的政治运动式的整党的反思和总结,我们党对新时期党的建设要走新路子的思想更加明确,从而为新时期党建指导思想的形成准备理论条件、政治条件和实践基础。从十三大到去年十月召开十四大,是新时期党建指导思想的成熟和完善阶段。如前所述,十二大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建设上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搞政治运动式整党的新路子。显然,这里的“有可能”还是一种探索和尝试,因为保证基本路线贯彻执行的党建新路子,还有待问题的充分暴露,实践经验的检验。十三大以后,在贯彻基本路线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八九年爆发了一场政治**,紧接着苏东巨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转入低潮。以此为契机,浅们党及时总结经验,一方面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另一方面更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从严治党。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我们党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党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坚持和发展了十三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段时间党的建设的理论发展,以江泽民年月在党建理论研究班上的讲话为代表,取得了长足进展。在讲话中,再次强调确立新时期党的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性。根据当时的情况,作为研究和探讨,讲话中指出:“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住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什么样的要求呢?当前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坚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样的先锋队,必须理论上更加成熟,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坚强,内部更加团结,同群众的关系更加亲密,真正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这个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因而应当作为我们在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前进目标。”这个指导思想的特点,针对当时的情况,特别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党的十四大,以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为指导,总结了十三大和十三大以来关于党的建设指导思想的认识成果,从而丰富、发展并在党章中确立了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十四大政治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使我们这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的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十四大部分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并以概括规范的表述写进党章总纲,即“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党的战斗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同时,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分别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写进党章。这样,就以党章这一根本党规党法的形式,确立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指导思想的内容和地位,使之具有全局性、稳定性、权威性和普遍的约束力。
总而言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新时期党的建设指导思想的确立过程,就是党的建设与基本路线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指导思想以现在的内容载入党章,正是这一过程的必然结果。要认识十四大确立的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除了要考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的历史,还要深入领会指导思想本身。
什么是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人把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或者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甚至把党的建设的某些具体方针原则作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其实是混淆了各个层次党建理论的界限。我认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建设的战略问题,简单地讲,就是党的建设的“基本路线”。它以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为指导,与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相联系,确定党的建设的战略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其核心问题是党的建设与政治路线的关系间题。可见,党建指导思想,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对于党的自身建设乃至党领导的整个革命和建设事业,都有重要意义。
党的建设理论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按照它们与党的建设实际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即通常讲的党的指导思想,它是党的一切活动的理论基础,是世界观、方法论;第二个层次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它是党的建设的直接理论依据,与马克思主义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三个层次即我们所讲的党建指导思想;第四个层次即党的建设的具体方针、原则和规范。这四个环节中,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一定历史时期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关键。没有这一环,就不可能从战略上解决“结合”间题,党的建设的具体方针、原则和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就难以切合实际,党的建设与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就可能出现不协调,实践中就会顾此失彼。
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不同于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指导思想属于党的性质范畴,它对党的建设起着最终的指导作用,但它本身并不解决党的建设的目标、途径问题。党建指导思想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建党理论是党的建设的理论依据,对党建指导思想的确立是直接相关的,但它不是党建指导思想本身。党建指导思想是建党理论与一定时期党建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建党理论的外化。党建指导思想也不同于具体的党建方针政策和原则规范。前者是后者的直接依据,是统帅、是纲,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实现和保障,是目的。因此,党建指导思想是党建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层次,其主要任务和内容,就是确定一定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实现途径,是关系党的建设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不仅如此,党建指导思想还是联系党的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的纽带,因而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只有确立正确的党建指导思想,党的建设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党才能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作为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执政党,不仅要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找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且要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找到执政党建设的正确道路。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强调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而关键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以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就从思想理论的高度解决了紧密联系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问题。道理在于,基本路线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如果不在思想理论上解决问题,贯彻执行基本路线就会左右摇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更好更快地进行,基本路线就会因为缺乏思想理论基础,特别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作支柱而走向僵化,窒息其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基本路线是理论基础与实践道路的关系,前者是后者制定、执行和发展的理论#}础。十四大从党的建设指导思想上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基本路线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把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十四大关于党建指导思想的一大发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十三大就提出了从严治党问题,但没有提到指导思想的高度。我们知道,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千条万条,归根结蒂,要落实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八个字上。党不管党、治党不严,是党建实践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尤其容易发生。这种现象不克服,党的建设的一切都是空话。如果说过去出现的一些重大事件,“问题主要出在党内”,那么,党内之所以出现问题,原因之一就在于党不管党、治党不严。今后要抓住邓小平所说的“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这个关键.就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第三,把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是十四大对确立新时期党建指导思想的又一重大贡献。特别是把坚持从严治党写进党章,作为党的建设的一击重要指导方针,这还是第一次。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它具有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党章的这些特点,使它在党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重大的建党原则写进党章,进而作为规范性,权威性的法规指导和约束党的行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规律。我们党一贯坚持从严治党,十三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从严治党,但它毕竟还是处于一般的方针政策形态,不可能具有作为党章内容后才具有的“法”的规范性、权威性和普遍约束力。
第二篇: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其趋势论文
【论文摘要】新时期小学语丈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小学语丈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语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丈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丈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丈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化社会对语丈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小学语丈教学改革的趋势表现为教学观变革;教学体系建立;课程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变革;考试内容与形式变革。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改革趋势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表现为教学观变革;教学体系建立:课程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变革;考试内容与形式变革。
1.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1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基础,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
1.1.1正确运用中华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是每位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之一,这是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语言的习得是人发展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标准之一。只有每位公民都具有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正常交际的能力,才能保证每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1.1.2语文教学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同时,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形成创造性地应付社会的能力,成为自觉、自治和负责的公民奠定基础。
1.2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都能够达到最基木的要求。
1.3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在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创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课堂和自然环境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体验,获得语言的发展。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Z.4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从而缩短理解语言文字与认识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语文内容和意义的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开放和实践的特点,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需要反复的实践与运用。语文教学要突破仅局限于课堂、学校的狭窄范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和实践领域。
1,5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汉语汉字的象形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汉语文的文化精神,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遵循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6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现代小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也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语文教学的视野,开阔语文教学的思路。
2.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2.1小学语文教学观变革的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从以内容分析为重点转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从以教师讲、教师问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中心;从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向以发展能力为核心:从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2.2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建立的趋势。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建立合理、科学、层次明确的语言教学新体系。
2.3小学语文课程变革的趋势。传统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理论,把知识放在首位,其次是能力,最后是情感、态度。然而,现代课程理论目标认为,目标体系应该是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与态度环绕在知识与能力之中。
传统语文课程强调内容的思想性、政治倾向性,现代语文课程更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和生活化,强调课程内容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内容。
2.4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变革的趋势。倡导个性化教学,摒弃僵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新型教学模式。
2.5考试内容与形式李革的趋势。讲一步研究考试导向和考试功能,使其向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向转化;发展多种形式的、灵活多样的考试制度和方法,摈弃烦琐、形式化的考试制度和方法。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将向着更加科学、灵活、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范文)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
院
毕业
论文
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
学生姓名 黄锦文
专业名称 司法警务
论文提交日期
指导教师姓名 龚亭亭
****年**月**日
目 录
摘 要…………………………………………………………1 引 言…………………………………………………………2
一、服务服从于审判工作、为执行工作提供优质服务……………4
二、遵守职业道德,注重执法形象…………………5
三、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协作…………………6
四、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权…………………6
五、注重程序,规范操作,讲究效率…………………7
结 论………………………………………………………………7 参考文献……………………………………………………………8 致 谢………………………………………………………………9
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
【内容摘要】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关系司法警察专业化的发展,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是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和专业化的先导,本文试从服务审判、业务道德、组织纪律、尊重人权、程序保障五个方面阐述新时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业务指导思想,探索坚持司法警察队伍业务指导思想和加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关键词 司法警察 队伍建设 业务指导思想
当前,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已进入了实质性攻坚阶段,一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亟待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就目前形势来看,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和坚持正确的业务指导思想,将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到日常的业务工作当中,以此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法警队伍专业化的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认真履行职责与全面服从、服务于审判工作之间的关系,全面服从、服务于审判工作,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我国,司法警察是现行人民警察序列中一个独立的警种,是国家司法机关担负特定任务的警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是司法警察的业务性质和职责任务决定的,属于国家司法人员业务体系。因此,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应体现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应体现司法警察所具备的各项职能和特征。司法警察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司法警察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其队伍建设必须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是加强队伍建设和专业化的先
导,探究新时期司法警察的业务指导思想,并将这种思想指导司法警察的工作实践,是进行司法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专业化司法警察队伍的关键。根据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任务和司法警察工作的特点,本人认为新时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遵循以下五种业务指导思想:
一、服务服从于审判工作、为执行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服从于审判工作,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执行工作提供优质服务,这是司法警察的服务审判指导思想,也是司法警察的最基本业务指导思想。一方面,司法警察具有服务性特征。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肩负着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提押、看管人犯;值庭时传带证人、鉴定人,传递证据材料;送达法律文书;参与民事执行;执行传唤、拘传、拘留;执行死刑,以及法律规定的其它工作八大职责可得知司法警察业务工作具有服务性特征。司法警察作为审判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业务工作出发点就是为审判工作服务,为审判工作提供良好环境,满足审判工作的需要。如按时地将人犯提押到指定地点;庭审中维护法庭秩序,做好法庭警卫;根据庭审工作需要,传唤证人、出示证据;在执行现场,维护执行现场秩序、协助执行人员完成执行任务等。另一方面,司法警察业务工作具有服从性特征。如在维护法庭秩序工作中,法警要服从审判长指挥,根据审判长的指令,传递证据,提押犯人,处置违反法庭纪律的行为;在执行现场,要根据执行人员的要求,协助执行等。可见,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基本职责,是为审判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因此,服务服从于审判工作的思想必须作为司法警察最基本的业务指导思想。
笔者认为,要树立并遵循服务审判的业务指导思想,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要从思想上明确法警工作的性质、作用和地位,树立警务工作无小事的意识。司法警察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开动脑筋,克服消极被动、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崭新的思维方式,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做好各项警务保障工作。其次要改变警务保障的工作方式,在保障功能上从重刑轻民转为全面保障,在工作重点上从防止人
犯脱逃转移到营造法庭庄严氛围上来。防止人犯脱逃是法警工作永恒的主题,抓安全防脱逃固然重要,但随着审判方式的改革,法警工作需要一种更高层次的工作水准,需要通过司法警察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密的工作组织,严肃的工作态度,严格的执法行为,营造出一种庄重威严的法庭氛围,使试图串供,哄闹法庭的人不敢妄为,使旁听人员肃然起敬,受到教育。再次要充分发挥司法警察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应变能力。无论是参加庭审活动,还是参加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由于结果的多变性和不可预见性,这就要求司法警察具有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有较强的适应性,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保持沉着冷静,灵活应变。配合审执人员做好法制宣传、说服教育,及时有效地劝阻制止不当行为,从而使审理、执行工作达到最佳效果。最后要全面提升司法警察服务审判工作水平,不断加强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理顺法警队伍管理体制,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加强调警工作力度。要狠抓法警教育训练工作,提高专业技能。要重视法警队伍的物资装备建设,增强司法警察的保障水平。
二、遵守职业道德,注重执法形象
这是司法警察业务的道德指导思想。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是为人民法院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的一个重要部门,司法警察的性质和业务,决定其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道德思想作为指导。在我国,司法警察是现行人民警察序列中的一个独立的警种,它的业务,是通过行使职权,来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从司法警察的业务性质和职责任务不难看出,警察是一种面对社会公众的职业,其业务活动既反映人民法院的作风形象,又体现司法警察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水准。因此,司法警察在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司法警察业务道德,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不要眼高手低,不安心本职工作;要忠诚于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爱憎分明,刚正不阿,公正执法;要纪律严明,服从指挥,不搞自由主义,不能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作风踏实、严谨,不浮躁,不自由散漫;要业务精通,训练有素,关健时刻能拉得出,打得响;要注重效率,及时、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不拖沓;要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不言而无信;要清正
廉洁,甘守清贫,不贪赃枉法,受礼受贿;要注意着装规范、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三、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协作
这是司法警察业务的组织纪律指导思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一支准军事化的力量,是带有武装性质的组织,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规定实行单独管理、编队管理、双重领导,其组织管理和职务行为,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军事化,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司法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会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不确定的突发情况,所以,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协作对于司法警察来说尤其重要。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时,必须要有高度的依法办事意识和很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特别是执行重要警务或遇到重大情况,必须听从指挥,不可擅自行事,在处置突发性事件中,要注意协调配合,发扬集体精神。当然,司法警察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并不是无原则的,或是完全被动的,遇到一些根本不属司法警察职责范围的或明显违法的指令,司法警察有权予以拒绝。在执行命令中遇到的与自己理解不相一致的,甚至有不同看法的,司法警察可以向发出命令的领导提出,供领导参考,若意见未被采纳,则仍应按原命令执行,个人意见予以保留。
四、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权
这是司法警察业务工作的管理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实质和核心,宪法修正案中加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法制化。司法机关作为法律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对保障和促进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作为国家司法机关一个重要部门的司法警察队伍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要与时俱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践行司法为民,在平时的工作中处处贯彻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权的思想,无论是对民事,执行案件的当事人,还是对刑事案件的被告人,都应当充分尊重它们的人格,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在执行押解、值庭、拘传、拘留、查封、扣押职责时,要给
予执行对象以人文关怀,对于他们提出的诸如喝水、上厕所、站累了想坐坐等基本需求应予以满足,不应一概拒绝,不能对他们进行体罚或用侮辱性的语言进行训斥,让当事人特别是被告人在感受到法制威严的同时,也享受到基本的人格尊严。目前,有的法院将枪击执行死刑改为注射执行死刑等做法,就是法警工作人性化的有益尝试。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还体现在法警队领导的警务管理、警员与警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方面。在警务管理中,队领导应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干警对警务管理工作好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关心干警的政治进步和个人生活,从优待警,使干警能安心本职工作。干警与干警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在执行任务时发扬集体精神,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各项警务保障任务。
五、注重程序,规范操作,讲究效率
这是司法警察业务的程序保障指导思想。司法警察的业务工作,主要是提押、值庭、看管、送达诉讼文书、执行死刑和协助民事执行等,这些工作都是严格依照有关程序法的规定来进行规范操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最近新通过的《值庭、看管、押解、安检规则》,是司法警察履行职责的法律基础和重要程序规范。因此要求司法警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熟悉与警务工作有关的规定,树立程序公正思想观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操作规程办事,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克服粗疏马虎和随意性。以执行司法拘留任务为例,司法警察应当持有加盖人民法院印章、由院长签发的,写明被拘留人的自然情况,采取拘留措施的理由和法律依据的拘留决定书,做到法律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对于手续不完备的,司法警察有权退给承办案件的法官,待法律手续齐全完备后方可执行,不能不加审查就去执行拘留任务,这样会增加工作的被动性,从而承担对自己不利的后果。由于司法警察没有裁决权,履行职责时是根据法官的指令行事,为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司法警察应当尊重法官对案件的裁决权,不得发表对案件处理的看法,不得泄露具体案情。要注意在诉讼程序上与法官协调配合,完成送达、提押、值庭、执行等工作,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讲究效率,按照程序法的规定,及时、有效、审慎、适当地完成各项保障工作。
坚持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加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建设和落实不仅能加强司法警察的思想素质,还能更好的服务和保障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执行工作依法有序的进行。加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每一位司法警察应当以积极的姿态投身到这场改革中去,以正确的业务指导思想指导日常工作,以过硬的业务指导思想武装自己,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大力加强专业技能和体能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使法警队伍成为一支忠诚可靠、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保障有力,能够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因此,在新时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业务指导必须坚持服务服从于审判工作、为执行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坚持遵守职业道德,注重执法形象;必须坚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协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权;必须坚持注重程序,规范操作,讲究效率。只有将以上五种基本的业务指导思想牢记于心,将其始终贯彻和落实到日常的法警工作当中,才能更好的服务和保障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执行工作依法有序的进行;才能提高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才能更好的保障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才能更好的体现体现出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应体现司法警察所具备的各项职能和特征和建设专业化的法警队伍。
参考文献:《浅谈如何做好司法警察业务指导思想工作》 任永毅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警察业务建设》 李俊军
《 司法警察工作指导思想之我见》 刘宁
《 新时期司法警察工作理念》 于开国
第四篇:论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论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利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从而确保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词:群众路线;基本原理;必要性;现实意义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在党的领导方法上的具体运用和具体体现。说群众路线的方法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就在于它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统一起来,从而保证党的领导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群众的行动不脱离党的领导,从而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1、党的群众路线揭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内在联系。执政党是执掌国家政权的党,必须正确认识党与权力的关系。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党的历史上看,人民群众必须有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就不能胜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就得不到保障,就不能建设自己文明、富裕、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从党的工作实践上看,党又必须联系人民群众,党一旦脱离了群众,就失去了自己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成功。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种权力应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应该了解和集中人民群众的意愿。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可以使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加牢固地树立起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观点,真正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
2、形式主义损害了党的执政能力。形式主义重形式轻内容,务虚多务实少,其后果只能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高投入,而在实际效益上没有产出,最终劳民伤财,丢失了广大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心。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潜下心来及时、系统而又深入的去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困难,及时给与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领导们每天忙忙碌碌,迎来送往,百姓寻找不到干部,事情一拖再拖不得解决,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3、官僚主义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与群众路线的正确方法是根本对立的,其根本特征是不关心群众,不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从而失去群众的信任。党和政府的威信,要通过各级领导干部扎实而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建立起来。不解决官僚主义的问题,就不能取得群众对党的信任。由此可见,官僚主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问题,而是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4、享乐主义威胁着执政党的存亡。总书记曾作出批示:“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应强烈。”·愈演愈烈的奢靡之风,不仅危害社会公平,也与构建和谐社会、走群众路线背道而驰。艰苦奋斗,并不是意味着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抛弃一切合理的物质利益和正当的生活享受,而是要反对一味的追求物质和肉体上的享受。享乐主义和党的优良作风背道而驰,是艰苦奋斗的大敌,是腐败堕落的渊薮,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走向衰亡的起始。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1、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确保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措施。一个政党能否夺取政权,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认真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可以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能够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充分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能够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能够有效掌握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够有机地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利于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 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创造,集中群众智慧,使人民群众的力量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我们的工作就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就有强大的生命力。能不能更加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造,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充分挖掘运用各方面的文化资源,畅通人们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途径,使群众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角。
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新的形势下,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更加纷繁复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它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人民群众对参与各方面决策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个党如果得不到人民的真正支持,就要出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效应,而这样的党是不可能有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也不会得到人民真正支持,当然就更谈不上领导好国家了。走群众路线,合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不是个人的实践,而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和提出的任务,如果不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拥护,任何工作都不可能做好。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只有牢牢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看成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生活主人,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生存、发展和壮大。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第五篇: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古浪鑫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指导思想:古浪鑫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将班组安全建设和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整体工作,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为目的,以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和作业场所安全管理为手段,以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优秀安全员和班组安全建设优秀企业“四优创建”活动为载体,突出健全班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班组安全责任、完善班组岗位操作标准、加强班组安全现场管理、深化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五个重点,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将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延伸到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下功夫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建设目标:古浪鑫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通过企业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达到“654321”(六化、五全、四到位、三优、两书、一目标)为标准的班组安全建设活动。即:六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程序规范化,岗位操作准确化,工作环境优良化,安全警示标识化,劳动保护齐全化;五全:组织机构齐全,工作职责齐全,安全管理制度齐全,台账资料齐全,各种证照齐全,持证率达到100%;四到位:隐患排查到位,整改措施到位,责任追究到位,管理落实到位;三优:创建优秀班组,评选优秀班组长,争当优秀安全员;两书:签订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覆盖率达到100%),落实安全生产承诺书(承诺率达到100%);一个目标:企业生产安全零事故。切实把班组安全建设管理落实到制度上,把责任落实到岗位上,把措施落实到班组的每个工作环节上,把安全投入落实到生产上,为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打下扎实的基
础。
通过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和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提高班组防范事故、保证安全的五种能力,即:抓好班组长选拔使用,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班组员工自觉抵制“三违”行为的能力;强化班组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的技能培训,提高业务保障能力;严格班组现场安全管理,改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状况,提高预防职业危害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能力;搞好班组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提高防灾、避灾和自救等应急处理的能力。通过持续、有效地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不断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使班组员工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班组安全生产,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