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何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如何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如何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供大家阅读参考。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的大门,痛快一点的,也是半开半闭。显而易见,老师如不能了解、不能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素质教育无形中就被架空了。从有关调查报道中可以看出,“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必须努力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这就涉及到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对头了,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我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潜心探索,想打造出这样一把改善师生关系的“金钥匙”。我认为这把钥匙应该由四个部件构成:即自身素质+为师观念+处事方法+耐力恒心。
一、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
学生对老师持有敬慕心理,老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开始学生有着很强的上进心,他们愿意学,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多种 方式向 老师表达这样一个信息:老师,希望您能承认我,肯定我,给我鼓励。这个时候师生之间最容易沟通。时间久了。学生与老师熟悉起来,他们获取的知识逐渐增多,追求的目标也不断
地提高。为师者如果不能始终让学生折服,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老师要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永不贬值,我认为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工作、教学能力。“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
2.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座标点。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才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3.要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都能别具一番神韵,别有一番风采。教育者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教师的良好风范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学生才乐意从情感上接纳老师。
二、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摆正师生的位置
在社会主义教育的辞典里,师生关系的概念同封建社会的师徒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教育方式需要的是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教育者不能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摆正师生的位置,认清对学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正所谓“良师诤友”,而不能带有丝毫勉强的
色彩。能做到这些,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尊重,因而就 能尊重 老师,能理解 老师的用心,才 能向 老师敞开心扉。
三、改善师生关系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这一点对 于班主任 老师来说最为重要,也最有条件做到。学生居家、在校总免不了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涉及学习、生活、情感、交往等诸多方面,都需要 老师帮助解决,事情不同,处理方法就不能一概而论。
1.多鼓励、少批评。对学生学习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指出,耐心地帮助他们,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严厉的口吻,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下课后不要夹着课本就回办公室。课 余正是 老师和学生平等、自由地对话,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时间。
2.坚持家访,尊重家长,不可动不动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谈话”。了解和介绍学生情况时,要注意用词,不要让家长难堪,否则,家长就会责罚孩子,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告状”。有了这种感觉,学生就不再相信自己的老师,更甭谈敞开心扉了。
3.尽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我不止一次地自掏腰包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无人做饭的学生买吃的;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不止一次地捐钱、捐衣服。这样还愁搞不好师生关系吗?
4.进入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作为老师此时不能一味强求他们说出心里话,而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利用伟人
故事、英烈遗风等积极健康的内容,再辅以集体活动、大家讨论等形式,把他们从狭小多梦的天地里拉出来。
5.要注意选拔班主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民主气氛,不能把班级变成”一言堂”,更不可搞专制。要把学生之间的交往定格在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个大框框中。在处理学生纠纷时,教师必须本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行事,不可偏袒任何一方。
6.集体活动、公益劳动,教师要起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光说
第二篇:如何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的大门,痛快一点的,也是半开半闭。显而易见,老师如不能了解、不能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素质教育无形中就被架空了。从有关调查报道中可以看出,“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必须努力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这就涉及到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对头了,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我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潜心探索,想打造出这样一把改善师生关系的“金钥匙”。我认为这把钥匙应该由四个部件构成:即自身素质+为师观念+处事方法+耐力恒心。
一、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
学生对老师持有敬慕心理,老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开始学生有着很强的上进心,他们愿意学,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多种 方式向 老师表达这样一个信息:老师,希望您能承认我,肯定我,给我鼓励。这个时候师生之间最容易沟通。时间久了。学生与老师熟悉起来,他们获取的知识逐渐增多,追求的目标也不断地提高。为师者如果不能始终让学生折服,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老师要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永不贬值,我认为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工作、教学能力。“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
2.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座标点。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才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3.要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都能别具一番神韵,别有一番风采。教育者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教师的良好风范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学生才乐意从情感上接纳老师。
二、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摆正师生的位置
在社会主义教育的辞典里,师生关系的概念同封建社会的师徒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教育方式需要的是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教育者不能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摆正师生的位置,认清对学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正所谓“良师诤友”,而不能带有丝毫勉强的色彩。能做到这些,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尊重,因而就 能尊重 老师,能理解 老师的用心,才 能向 老师敞开心扉。
三、改善师生关系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这一点对 于班主任 老师来说最为重要,也最有条件做到。学生居家、在校总免不了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涉及学习、生活、情感、交往等诸多方面,都需要 老师帮助解决,事情不同,处理方法就不能一概而论。
1.多鼓励、少批评。对学生学习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指出,耐心地帮助他们,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严厉的口吻,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下课后不要夹着课本就回办公室。课 余正是 老师和学生平等、自由地对话,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最好时间。
2.坚持家访,尊重家长,不可动不动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谈话”。了解和介绍学生情况时,要注意用词,不要让家长难堪,否则,家长就会责罚孩子,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告状”。有了这种感觉,学生就不再相信自己的老师,更甭谈敞开心扉了。
3.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我不止一次地自掏腰包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无人做饭的学生买吃的;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不止一次地捐钱、捐衣服。这样还愁搞不好师生关系吗?
4.进入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作为老师此时不能一味强求他们说出心里话,而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利用伟人故事、英烈遗风等积极健康的内容,再辅以集体活动、大家讨论等形式,把他们从狭小多梦的天地里拉出来。
5.要注意选拔班主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民主气氛,不能把班级变成“一言堂”,更不可搞专制。要把学生之间的交往定格在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个大框框中。在处理学生纠纷时,教师必须本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行事,不可偏袒任何一方。
6.集体活动、公益劳动,教师要起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光说不干、指手划脚,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7.学生在家有父母,在校靠老师。天冷了,要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头发长了,要提醒学生去剃一剃;要提醒学生晚上要早点睡,早晨要吃好,中午争取休息一会;放假了,不要玩水,水火无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做老师的时刻要为学生想周到一点,既要有严父般的要求,更要有慈母的心怀。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允诺过的事一定要兑现,切不可失信于学生。唯有如此,学生才会觉得自己的老师可亲、可信;也唯有如此,学生才 能向 老师敞开情感的大门,师生关系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
四、管理班级、教育学生要有耐力恒心
学生是不成熟的群体,考虑问题不全面、遇事易冲动。在班级的管理中要做到“三勤三到位”:“三勤”就是:
一、勤到班级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勤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个人学习和生活情况。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对学习后进的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
二、勤与课 任 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情况要及时地解决。与课 任 老师商讨解决的办法。
三、勤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三到位”就是:
一、早晨和中午第一个到班级,督促学生学习;
二、上课铃响时就到班级门口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放学时到班级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告诫学生路上注意安全,到家要进行学习。
三、经常到学生家进行家访。这些工作很烦琐,也很浪费时间,如果没有耐力恒心是办不到的。
当然,我这样一说,有人可能会发出感慨:太理想化了,太神圣了!是的,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正在塑造着国家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如果没有超乎寻常的细心、耐心和恒心不能贯彻整个教学工作的始终,那么,我们是拿不到打开学生情感闸门的“金钥匙”的。
第三篇:如何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的大门,痛快一点的,也是半开半闭。显而易见,老师如不能了解、不能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素质教育无形中就被架空了。从有关调查报道中可以看出,“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必须努力开启
学生心灵的大门,这就涉及到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对头了,才有可能达到目的。我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潜心探索,想打造出这样一把改善师生关系的“金钥匙”。我认为这把钥匙应该由四个部件构成:即自身素质+为师观念+处事方法+耐力恒心。
一、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
学生对老师持有敬慕心理,老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开始学生有着很强的上进心,他们愿意学,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多种 方式向 老师表达这样一个信息:老师,希望您能承认我,肯定我,给我鼓励。这个时候师生之间最容易沟通。时间久了。学生与老师熟悉起来,他们获取的知识逐渐增多,追求的目标也不断地提高。为师者如果不能始终让学生折服,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老师要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永不贬值,我认为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工作、教学能力。“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
2.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座标点。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才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3.要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都能别具一番神韵,别有一番风采。教育者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教师的良好风范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学生才乐意从情感上接纳老师。
二、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摆正师生的位置
在社会主义教育的辞典里,师生关系的概念同封建社会的师徒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教育方式需要的是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教育者不能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摆正师生的位置,认清对学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正所谓“良师诤友”,而不能带有丝毫勉强的色彩。能做到这些,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尊重,因而就 能尊重
老师,能理解 老师的用心,才 能向 老师敞开心扉。
三、改善师生关系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这一点对 于班主任 老师来说最为重要,也最有条件做到。学生居家、在校总免不了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涉及学习、生活、情感、交往等诸多方面,都需要 老师帮助解决,事情不同,处理方法就不能一概而论。
1.多鼓励、少批评。对学生学习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指出,耐心地帮助他们,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严厉的口吻,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下课后不要夹着课本就回办公室。课 余正是 老师和学生平等、自由地对话,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最好时间。
2.坚持家访,尊重家长,不可动不动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谈话”。了解和介绍学生情况时,要注意用词,不要让家长难堪,否则,家长就会责罚孩子,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告状”。有了这种感觉,学生就不再相信自己的老师,更甭谈敞开心扉了。
3.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我不止一次地自掏腰包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无人做饭的学生买吃的;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不止一次地捐钱、捐衣服。这样还愁搞不好师生关系吗?
4.进入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作为老师此时不能一味强求他们说出心里话,而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利用伟人故事、英烈遗风等积极健康的内容,再辅以集体活动、大家讨论等形式,把他们从狭小多梦的天地里拉出来。
5.要注意选拔班主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民主气氛,不能把班级变成“一言堂”,更不可搞专制。要把学生之间的交往定格在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个大框框中。在处理学生纠纷时,教师必须本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行事,不可偏袒任何一方。
6.集体活动、公益劳动,教师要起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光说不干、指手划脚,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7.学生在家有父母,在校靠老师。天冷了,要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头发长了,要提醒学生去剃一剃;要提醒学生晚上要早点睡,早晨要吃好,中午争取休息一会;放假了,不要玩水,水火无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做老师的时刻要为学生想周到一点,既要有严父般的要求,更要有慈母的心怀。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允诺过的事一定要兑现,切不可失信于学生。唯有如此,学生才会觉得自己的老师可亲、可信;也唯有如此,学生才 能向 老师敞开情感的大门,师生关系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p#副标题#e#
四、管理班级、教育学生要有耐力恒心
学生是不成熟的群体,考虑问题不全面、遇事易冲动。在班级的管理中要做到“三勤三到位”:“三勤”就是:
一、勤到班级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勤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个人学习和生活情况。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对学习后进的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
二、勤与课 任 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情况要及时地解决
第四篇:班主任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时代呼唤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构建和谐的学校,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细胞,和谐的班级构成和谐的学校。班主任在构建和谐学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一向以“严”字当头,严密的班级管理规范,严格的班级管理,严厉的班级处罚,班级管理颇有成绩。然而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
一天自习课,我快到教室门口,忽然,教室里传出“城管的来了!”刚才还唧唧喳喳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想不到竟然有学生把我当作“城管的”!我火冒三丈。不过,我还是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我开始反思我的班级管理,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我的一些行为的确有些像城管的。对那些违反班规的学生,我不也是常常没收他们的球拍,没收他们的小玩意,没收他们的漫画书吗?不也是常常摔他们的笔,扔他们的书,撕他们的本子吗?这与某些城管的工作人员不是一样的吗?看来,我的班级管理缺乏人性化,如果不及时矫正,那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迟早会有崩溃的一天,更谈不上和谐了。
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一味强调教师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会抹杀学生的个性,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因此,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通过班级管理的实践,我觉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以热情换取坦诚,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和谐。面对学生缺点与错误,班主任要懂得善待。
1、善待学生的学习困难:
每一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后进生”,他们也常常是老师最不喜欢的人,对他们,老师也最容易产生怨气,老师与他们之间也最易产生不和谐音。其实,“后进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
2、善待学生的顶撞冒犯。
小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冲动,特别的高年级的学生,冒犯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表现为:当面顶撞、背后谩骂,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而班主任,更容易被学生冒犯。对于学生的冒犯,若处理不当,轻则对当事人造成不良后果,重则影响到学校声誉和社会安定。因此,班主任应严肃谨慎地应对学生的冒犯。面对正在发生的冒犯,应冷静,切忌激动、上火。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以确保自己胸怀宽广。”
学生可以不好,但老师不能不善。班主任应该善待学生的冒犯。
3、善待学生的个性表现。
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好动,有的孤僻、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由于学生的个性表现往往影响班级的整体形象和荣誉,因此,有些班主任不能容忍学生的这些表现,并加以限制,从而引发师生间的矛盾。(班主任工作)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潭死水。对于学生的个性表现,班主任必须持宽容态度,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不断地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4、善待学生的讨好心理。
小学生喜欢讨好老师,特别是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他们爱多事,常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然而,作为班主任,要善待他们的一片好心,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我觉得,教师要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学生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只有我们全身心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善待他们,给予他们最大地赏识,最平等而又博大无私的爱,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赢得最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5、善待学生的违规犯错。
学生违规犯错是经常发生的,这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麻烦,师生的冲突也多发生在这里。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我们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教育学生时,不要站在学生的对面,规定:你们能怎样,你们不能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
总之,班主任心中有了“爱”,才能善待学生,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炽热认真,一视同仁。用一颗慈爱的心去善待学生的一切时,和谐的师生关系必然能够建立起来。
阅读了本文的网友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高三班主任要善于给学生鼓劲] [班主任总结:用品质教育彻底改变班风]
第五篇:浅谈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和平县职业技术学校曹军子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细胞,和谐的班级构成和谐的学校。因此构建和谐学校的重担主要落在班主任身上。那么,班主任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信任并真正尊重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会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信任学生,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教育教学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从学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热情换取信任,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
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并与之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改善自我,不自高自大,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炽热认真,一视同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要提高自我,不要不懂装懂。提高学生,培养学生,教育者首先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加强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结合实际,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要摆正自我,不单向沟通。沟通应是双向型的,要改变过去的那种“我讲你听”的陈旧的教育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来了解自己,完备教师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
二、赏识你的学生。
中国有一句俗话:“士为知己者死。”说的是为赏识自己、信任自己的人去死都愿意。成年人需要赏识,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教育似乎已逐渐远离了学生心灵深处这最美好的愿望,他们经常听到的是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难道我们多年的学校教育真的就只是培养了一大批不合格的学生吗?不!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在各行各业都很杰出的人曾经都不是在学校表现最优秀的学生。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深深地反思。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是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无独有偶,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钱致榕先生也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钱先生上中学时期正处于战乱时期,当时学校从三百名学生中挑选了六十名组成了一个“荣誉班”,钱先生既为其中一人。老师告诉这些学生,之所以挑选他们是因为他们有前途。后来,这个班的学生基本上都上了大学,大多数成了才。但是,直到八十年代,钱先生才从当年的老师口中了解到这六十名学生当时是通过抽签决定的。这样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其实,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同时这种期待和赏识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士为知己者死”一般的信赖和真诚。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发挥期待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它方面,如品格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三、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
要了解学生,确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教师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趣的激发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行为的主体,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一被激发,他们就会自觉地要求学习,自然地要求上进,能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做人”为“我要做好人”。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齐认为,教师应该像母亲对待孩子那样,从积极爱护的态度去了解和教育学生。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为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因而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四、做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桥梁。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在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沟通,而应主动做学生与任课老师联系的桥梁。只有在得到了任课老师的积极支持和配合的前提下,也只有在学生尊重、敬爱他们所有老师的前提下,班级建设才会蒸蒸日上,学生的学习成绩才会不断提高。任课老师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班级的重要组成之一。但是,一方面由于任课老师往往不只任教一个班,与学生的课余接触相对较少,对学生的了解因而也不是很全面;另一方面由于任课老师不行使班级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职责,部分自律性欠佳的学生往往会对任课老师布置的任务、提出的要求大打折扣。班主任应及时将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与任课老师通气,同时也应积极配合任课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一名学生的父亲因车祸身亡,导致其精神恍惚,上课萎靡不振,引起任课老师的不满。但这个学生面子观念极强,不愿向老师解释。班主任在了解到任课老师的反映之后,向他们道出了实情,取得了他们对该生的谅解,并请任课老师从侧面给予该生以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帮助他度过了人生中这一最艰难的时期。
五、凡事不浮于口头,要身体力行。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笑上。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中国有句谚语:“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而我们却应该相信我们的每一块“云彩”都会“下雨”。
这些小事常常会发生在你我身边,比如,学生病了,要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把他送回家,住院时要记得都会到医院里去看望。学生病假回校,要能主动为他补课;并且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我们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每每读到学生们发自真心的感激之语时,你我总该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充盈心头。
六、做家长的朋友。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成人社会建构了复杂的社会环境,而这个环境又必然影响和塑造着这个社会中的学生。因此,和谐教育关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园生活,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谐教育要从生态系统论角度出发来考虑学生的成长,致力于优化上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例如提高家长教养水平,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引导和规范传媒内容,发展和利用文化设施,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等。和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努力创造一个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背景,使学生得以成长为和谐的人。
20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