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构和谐师生关系
建构和谐师生关系,提升班级工作效能
学科:语文 作者:倪志英 上传时间:2009-4-29 浏览次数:1
建构和谐师生关系,提升班级工作效能
——谈小班化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技巧 倪志英
有一句广告词说:愿每个孩子都长得像树一样高„„自从开展小班化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这种“小班额,大教育”的实践模式就使得这句广告词变得更付诸现实。教师们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放飞人生”等小班化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后续进行小班化教学实践的老师提供了可贵的财富。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小班化教育的“前沿战士”,我积极参与一系列有关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有关小班化教育实践的众多课题中,“优化小班化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策略”课题的实践和研究无疑是当前实施小班化教育实践的重中之重,是一个迫不及待需要实践和研究的课题之一。其成功与否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到学习环境的创设,更会影响到师生共同的人生发展。
一、问题的缘起
教学班级小班化是一个班的学额概念,是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学生数量,只要每个班级学生控制在30个学生以下就可以叫做一个小班。小班化教育的本质是关注每个学生、促进个性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注重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由此可见,把班额减下来,看上去是一个“数”的变化,实际上是“质”的更动,它不但没有降低对原有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使其工作负担减轻,反而给小班化背景下的班主任提出了更高、更艰巨的挑战。
从上述两表中不难看出,两位班主任只有在“身教”项目上满意度大体相当,而大多数项目的差距甚大,B班的班主任甚至有几个项目的满意度比大班额教育的班主任还低。从测试的项目细表分析,有近50%的学生认为他们与老师的关系处于淡漠状态,缺少爱和关心。这无不说明了即便在小班化教育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的今天,在小班化教育活动展开得得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热潮中,我们仍有少数教师在教育理念上、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上没有跟进,未能充分满足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需要,未能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未能提供一个足够烘托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从而出现了“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的种种与小班化教育不和谐的状况。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得不给我们敲起了警钟,引起我们广大的实践老师的高度重视。
为此,我们在课题的实践和探究中,充分认识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理念及策略在小班化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思路,其目的就是通过构建比较的完善师生关系,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让素质教育在小班化背景下彰显出独特的风格,让学生的个性在小班化背景下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学生的人生在小班化背景下润泽得丰富多彩。
二、问题解决的思路
(一)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建立深厚师生情谊 在师生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师,教师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中起主导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模范,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
1、真爱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动力,师生爱得越真挚,师生关系就越和谐、德育效能就越大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和核动力,没有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没有爱的德育不可能有大的效能。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东西方中心的理查德?维亚教授在他的论著中写道:“我顺便要说一个词儿,虽说我不知道你是否在你的师范培训中心听我说过这个词儿,我想这可能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词儿,这个词儿就是‘爱’”。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
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要让学生真正感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发展潜能;始终以亲切、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们。教师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期待的目光,都会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教师要用博大的爱去关怀学生,感化学生,把爱的甘泉洒向学生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帮助每个同学树立起成功的信心,让学生从老师那儿感受到爱的力量,继而转换成健康成长的内部诱因。事实上,这种群体信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的相互作用和良性循环,会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背景,这种和谐人际环境的情绪效应反映在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往和更多的相助机会,师生间的隔膜会在一次次活动中消失。学生也因此会真正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也愿意主动向老师倾诉内心苦恼和种种愿望,从老师那儿及时得到爱抚和鼓励。
2、平等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试金石,师生民主平等程度越高,师生关系就越和谐、德育效能就越大
师生关系是否平等是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判定标准。德育只有在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前提下才能有大的效能。陈桂生教授认为:“教师是否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只是教师与某个、某些学生之间的个人关系问题,它牵涉到把学生训练成顺民还是国家与社会未来的主人问题。不管学校中的民主教育、法制教育如何进行,师生之间长年累月相处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课程。它或者是一种看不见的民主生活训练,或者是一种捉摸不定的顺民训练。”
平等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看法。教师持有的学生观不同,是他们具有不同的教育观的表现,这会使他们在教育中持有不同的教育态度、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正确的学生观就是把学生视为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独特个体。要认识到学生具有两重性,即既有“向师性”又具有“独立性”。学生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注意、重视和关爱,这些决定了学生具有“向师性”。同时,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都有某种程度的独立倾向和要求,这些决定了学生具有独立性。教师持有正确的学生观,就能产生应有的情感,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运用适当的方法。所以,正确的学生观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
3、沟通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立交桥,师生沟通渠道越畅通,师生关系就越和谐、德育效能就越大
沟通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上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沟通也是德育的重要工作方式,因为沟通的重要目标是师生的相互理解。保持沟通渠道的畅行,促进师生的相互理解,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力保证。师生之间的沟通理解,它不仅是改善师生关系的一种立交桥,同时沟通理解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德育效益。首先,在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中沟通。教师要有一颗童心,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真正理解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师生才可以和谐沟通。教师不能总是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价值观、成人的行为准则和标准去看待学生所做的一切。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客观上的差别是存在的。且因教师的世界观、人生阅历、年龄状况的不同,在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时候,教师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教师总是用成年人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来对学生强求一律,把这些东西强加在他们身上,师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就会不断加大,沟通就必定会出现障碍。当然,这样讲并不是一切去迁就学生,完全按照他们的标准来对待他们,而是要求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适当调整思考的方式。
其次,在学会与学生共同分享中沟通。分享,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分享,往往代表着一个群体共同的喜悦,在分享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友好、融洽的氛围,因此一个聪明的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分享。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许多东西,包括大自然、礼物、作品、书籍、喜讯等。在分享的过程中所有的心灵都能体验到快乐、平等、愉悦,师生之间的心就贴得更紧了。对于教师来说,能和学生分享他的内心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分享更深层次的思想与情感,教师才能用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喜爱之情和学生真实地沟通交流,才能以此感染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喜爱。这样一来,就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与友情。在分享过程中,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评论,每一次快乐和惊叹都是师生沟通的良机。要对学生当时的心情和感受做出回应,顺着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你会发觉,一旦你尊重学生的想法,师生之间的相处就会变得轻松而愉快。教师要敏锐的捕捉住分享的最佳良机,与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
第三,在创设丰富多元的平台中沟通。中国传统的师生沟通方式本身就十分丰富,现代科技又为师生沟通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促进师生的充分理解。诸如面谈、笔谈、家访、电话交谈、网络对话、短信交流等,还可以通过班会活动、团队活动、春游活动、联欢活动、问卷调查、师生辩论等进行沟通。这就要求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创设师生交流的环境,相互敞开胸怀,在和谐中沟通,在沟通中和谐。
4、榜样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航标灯,教师的表率性越强,师生关系也和谐、德育效能越大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崇高的教师形象像航标灯一样指引着学生发展的方向;榜样是重要的德育资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德育。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榜样,提高德育效能需要榜样。
用大方得体的装束亲近学生。当今的学生,跟进时代的能力十分强劲,他们追求个性化的色彩,喜好多元化的装束。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改变过去一味追求庄重严肃的传统观念,在运用主观创设的榜样形象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形象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吸取学生适合时代发展规则、适合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重新建构自己的外在的职业形象。教师的衣着打扮要带给学生新鲜、潇洒、现代、自信的感觉和美的享受。学生有自己的审美观,当你穿上一条大方得体的裙子或衣裳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会毫不吝啬的赞美:“老师,你今天真漂亮!”大方得体的装束,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有利于德育效能的提高
用熊熊燃烧的激情感染学生。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的激情,师生的激情会产生德育效能。教师的激情会感染学生,教师的激情会拉进师生的情感。传统的教师太理性,庄重严肃似乎成了教师的独特标志。现代的学生不愿在冷峻中生活学习,他们需要一个情感的世界,教师在情感上也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要充满生活的激情。教师是生活的热爱者,始终要保持阳光的心态。每天走进学校、走进班级、走进学生,都应保持快乐的情绪,不要宣泄消极的情感,不要把家庭和个人的苦闷情绪带给学生。其次,教师要充满学习的激情。孔子云:此生亦有涯,而学海亦无涯。校园是由知识构成的校园,校园具有文化的属性;教师是知识的代名词,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行为,不爱学习的教师不是真正的教师。教师要满怀激情去学习,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精于研究,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智慧,高强的能力,让学生钦佩效仿。再次,教师要充满工作的激情。可以说,谁选择了教师,谁就选择了奉献。教师既是崇高的职业,也是十分辛苦的职业。作为教师,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生命的需要,对每一项工作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给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德育。
(二)提升班级工作效能,提升学习快乐总量 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从各个学校毕业的三十名同学跨进了同一个教室,拉开了为期三年初中小班化学习的序幕。人数的减少让班主任在充足的时空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释放。为使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充实紧张而有丰富多彩,每个同学都充分发展个性,建立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就显得很是重要。
1、掌握学生的特点,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教师就像黑夜里走路。初中生和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根据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初中学生属于青少年期。身体发育趋于成熟,情感强烈,富于热情和激情,意识在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能够独立、自觉地按照一定的目标和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平时具体表现为:他们更多地要求行为、道德评价和情感上的自主,希望父母、老师对其行为不做过于严格的限制,能够支配自己,对保姆式教育产生抵触甚至厌恶情绪;在人格上需要他人尊重,常用自己的眼光来认识主评价外界事物。要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而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则能帮助班主任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指班级成员共同具有的理想、追求和希望达到的成果,也是班级发展的导向、全班同学人生的导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自身融入到集体中去。当然,制定奋斗目标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价值较高的长远目标,其激励程度高于价值较低的中、短期目标。但如果长远目标目标脱离实际,其价值就会激不起相应的热情。所以制定目标时应把长远的总体目标和中近期的行动目标相结合,以使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直处于新的追求之中。在共同奋斗目标的激励下,同学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逐步就会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2、发扬民主作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民主是一个世界潮流,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推行,人们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地增强,初中学生也不例外。班主任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对班级目标、计划、制度的制定及重大活动,必须经全体同学讨论,采取民主集中制的管理方法。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不再是主宰,而是参谋,起指导作用。
如果说一个班级是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起指导作用的班主任是这条船上的舵手,学生则是奋力划行的船员,只有靠他们,班级之船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所以,班主任要采取民主竞选的方式建立班委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部对班集体的建设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同学们熟悉之后,愿意当班干部的同学通过竞争演讲,其他同学们民主选举选出班干部。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也使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引导学生多为他人着想,使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为他人着想”和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并不矛盾,教育家雅克德洛尔认为一个能够得到较好发展的人,不只是要“学会生存”,还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学会共同生活”。良好的班集体,不仅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还要同学们自觉遵守校纪班规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都是和同学们的“共同生活”分不开的。多学生,在小学是老师的宠儿、同学的宝贝、家中的小太阳。进入新的环境之后,一些同学可能会产生失落心理,从而导致情绪低落、表现孤单。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正视自我,在共同生活中挖掘自身的价值。
首先,抓住良好时机进行教育。初中阶段一系列的集体活动正是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的大好时机。如在运动会上,班主任强调对运动员的服务其实也就是引导学生多为他人着想。只要班主任加强教育,相信通过一次次的集体活动,同学们一定会逐步养成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的习惯。
其次,开展有意义的主题班会。有意义的主体班会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初一的主体班会应以教育学生怎样相处为重点。例如可以开展以“同学们是否能够真的以诚相待”为题目的辩论会,以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学会共同生活。
初中阶段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时期,建立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提供赏心悦目、积极有为的学习环境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它也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
三、思考的问题及后续打算
小班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研究的进程我们思考:
1、如何彰显小班化教育的特色,更好地发挥学校特点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焦点之一。
2、小班化教学因组织形式等的区别,与大班学生在人格因素,如交往水平、责任意识等,这些方面发展的差异性研究。
3、小班化特色教育及相关研究。
“小班化”教育增加了教师和每个学生互动的机会,提高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让教师能灵活运用教育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它就像一朵绚丽的花,一首动人的诗,一幅优美的画,孩子们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张扬着个性,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拥抱着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一)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
1、师生关系的业缘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意指师生关系基于教师的职业身份形成的交往特性。
(1)业缘性的师生关系相对于类血缘性的师生关系而言。在传统中国,教师与学生之间依靠类血缘关系来维持,师生之间有着近似性的 “父子 ”亲情,教师就是学生的家长。师生之间既包含脉脉温情,又包含森严等级,师生关系本质上是宗法社会的家庭组织结构在教育活动中的延伸。师生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纽带,但在个人情感上却达到了类似血缘关系的亲密程度,教师的付出可以得到学生如孝敬父母般的回报,并籍此获得空前的心理安慰。子贡在孔子墓前守孝六年,以及著名的 “程门立雪 ”的典故,就是这种 “视师如父 ”的充满亲情的师生关系最充分的体现。但今天,教师与学生间的类血缘关系已经不复存在,教师是一个纯粹的职业概念,教师之于学生的角色价值处于不定状态。现代学生将教师视为平等的社会主体,将师生关系理解成“教”与“学”的契约关系,将教师的教学过程理解为纯粹的职业活动。这种公民平等意识支配下的师生关系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话题。
教师的业缘性教育与家庭的血缘性教育存在矛盾。血缘性教育是教育者基于血缘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通常是父母、兄长等与受教育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家庭教育是血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业缘性教育则是教育者基于职业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等与受教育者有业缘关系的人,学校教育是业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血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父母。作为爱的直接表达,中国的父母将子女理解为生活的全部,构筑起以子女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血缘性教育也由此走向了以子女为中心的个人本位。血缘性教育的个人本位将受教育者的个人功利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当子女的个人功利有悖于社会利益时,父母通常会给予子女以利益优先权。业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职业使命决定了学校教育必然以社会为本位,它强调的是社会整体价值,追求的是社会公利。业缘性的学校教育与血缘性的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不同,它将社会公利摆在优先位置。教师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职员超越了家庭教育中所包含的血缘关系,其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社会化的价值理念,让学生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学会 “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条件下过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和尊重他人的生活 ”(注: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第 10期。)。业缘性教育与血缘性教育的价值本位的矛盾,往往成为师生冲突的终极根源。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强化而类血缘关系的淡化,直接后果是 “ 师道尊严 ”传统的消解。教师的传统权威靠 “师道尊严 ”来维持,“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 ·泰誓》)荀子提出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 ·礼论》),把师和天、地、君、亲提到同等高度而尊崇。但是,“师道尊严 ”在封建时代就曾经接受挑战,明代杨继盛就说: “凡以师道尊严,不可挟势位以屈之也。”其意是说,教师不可凭借权势与地位来使学生屈服于自己的 “尊严 ”。今天,“师道尊严 ”已经失去存在的根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业缘关系使师生成为平等的教育主体,虽然在“尊卑”的向度上师生之间间距减小,但在“亲疏”的向度上,师生关系也走向了淡化。
[案例分析]
一个高三学生给老师的信:
“近两周以来,我食而无味,寝而不安,常常一个人面对着书本发呆,无心听课、读书和做作业,害怕与同学们交流,甚至害怕与他们目光接触。我总觉得同学们的眼光里都带着炽热的锋芒(也许不都是,但我感觉如此),时刻在刺痈我的心灵。我这个号称品学兼优、活泼开朗、性格刚强的人,如今好像变得非常渺小、孤独、怯懦。令我改变的不是别的,正是你们及全校同学给我的那份‘爱’,即给我的也是我不愿意接受的那份贫困学生资助款。你们在没有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就把我列为资助对象.并在全校大会上,让我接受师生们给我的那份捐款。为了尊重你们的选择,我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份‘爱’。可是,你们知道吗 ?这份‘爱’太苦涩了。我确实需要钱,但我更需要尊重。多年的家境桔据使我养成了刚毅的性格,而你们这份‘爱’的奉献却使我变得脆弱许多„„”
(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5页)。
老师给困难的同学提供资助,本来是向学生表达爱心,融洽师生关系的好机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受资助的同学不仅没有感激,反而感觉受到了尊严上的伤害。为什么?我们通常认为是教师的方法不对,没有事先征求学生意见。其实,追问下来,问题的本质在于,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业缘性”认识不足,忘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教”与“学”的职业关系。教师用“类血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以“父母”的角色来对待学生的贫困,就像父母给孩子钱不需要与孩子商量一样,老师给学生资助也没有想到征求学生意见。但学生却是用“业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并不将老师视做“父母”,因此也不认同老师像父母一样随意给自己钱的权利。所以,严格来说,这里教师并没有伤害学生尊严的故意,之所以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只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产生了区别。
[问题讨论]
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该怎么办?
首先,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应该感到骄傲,学生的借钱行为至少表明,你是一个值得他信赖的老师。如果学生遭遇了严重的生活困难却不愿向老师求助,说明他缺少对老师的信任。
其次,老师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借钱的学生,尤其应该避免言行上的冷漠、无奈或厌烦等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一般而言,学生向教师借钱,往往需要鼓足勇气并可能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不是万不得已,学生不会轻易向老师开口。
再次,教师应该用关爱的语气向学生了解借钱的原因,如果学生确实由于特殊原因而陷入困境,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应该给予适当帮助。最后,即使教师本人不能提供帮助,教师也应该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比如向学校反映具体情况,以期得到组织上的帮助。但在寻求其他帮助以前,最好先征求同学本人意见。注意:如果学生的求助超越了教师的经济能力,教师可以委婉地拒绝,并坦然地向学生说明理由。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没有义务为学生的经济困难承担绝对责任。当然,不管最后老师是否给学生借钱,老师给学生传递的信息必须清晰无误,即老师重视学生的诉求,并由此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心。、师生关系的交互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是指师生关系的交流和互动特性。师生关系的交互性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行为来体现。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交往行为是指至少两个行为主体通过语言的理解活动协调相互间关系的互动行为。一次完整的交往行为由三个步骤构成:说话者通过言语行为对有效性要求的表达和听者对它的理解;听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接受或拒绝说话者提出的有效性要求;最后双方通过对话和相互纠正错误,达到对某一有效性要求的一致理解,并根据一致的意见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师生交往是师生感情的重要表达方式,而师生感情 “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欢乐的强烈情感。换句话说,师生之间的尊重、热爱和情感在他们相互体验到的现在的快乐中和满意中,而不是在将来的利益中。”(马克斯 ·范梅南.教学机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 99页。)
(1)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的平等性。
交互性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专有特点,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向度的服从关系,学生只有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没有与教师自由交流的权利。交互性的发生前提是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确立,唯有平等,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才成为可能。但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不是地位、知识和能力的平等,而是作为公民的人格平等。现在有一种倾向,将平等的师生关系庸俗化,认为师生关系平等是无条件的平等,是以牺牲教师教学主导权和学生管理权的平等,其实这是对师生平等关系的严重误解,只要教师将学生作为平等的公民来对待,并且赋予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师生之间的平等就基本实现了。
(2)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民主性。
交互是对教育专制的反叛,必然也是对民主的追求。在人类的教育历史上,教师的绝对中心地位曾经导致教育的专制,等到教育家认识到学生也是“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 158页。)对教育的道德批判也真正开始。教育家在对教育进行检讨的过程中,特别对强制性灌输的非人道性进行了批判。由于灌输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 31页。)因此灌输被谴责为教育者的文化霸权,是教育者的独语现象,背后隐藏的是特定利益集团的功利意图,故摈弃奴役性的灌输教育几乎成为教育界实现教育自我救赎的必然选择。目前,一些富于民主意味的教育模式应用而生,为师生之间交互性的推进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典型的如商谈教育,以平等身份与受教育者对话,对话双方没有尊卑之分,“无论是哪一方都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学生,也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教师,对话假定人人都有某些知识可供传授,并且人人都需要学习。”(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科学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 252页。)它通过平等和谐气氛的营造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和感;生命叙事教育,通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即“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经验、体验和追求的故事”(刘慧、朱小蔓:《生命叙事与生命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 8期。)实现受教育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反思,进而生成对生命的热爱。
(3)交互性体现着师生关系的增益性。
交互性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受教育者作为交往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等,同时实现受教育者的交往自由,学生在人格上被赋予与教师的平等地位时,必然在道德上寻求与“为人师表”的教师平等,在受尊重的过程中,学生的德性将被不自觉地优化,“ 德性之所以被强调和鼓励,不仅因为它们在一定的地域中确保了人们的行为有所预期,而且,如果人们遵循德性来确定自己的行为,那么就会因此而产生出一个具有主体间性的可靠的活动空间。”(夏宏:《生活世界的伦理学》,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 4期。)而且,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还可以在交往实践中给主体提供利益增量。萧伯纳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各有两种思想。其实,萧伯纳的比喻还可以进行辨证解读,即你和我交换苹果,虽然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彼此却多了一份感情。可见,利益在交往中的传递将不再是简单的零和效应,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创生。
[案例分析]
有两位教师谈起现在学生修养问题,其中一位教师愤愤不平,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问:你何以见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 答:我与学生 A在街上相遇,他居然不跟我打招呼。问:你为什么不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呢?
答:我是老师,哪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
对这位愤愤不平的老师,虽然我们在情感上可以理解他的愤怒,但在理智上,我们不能认同他愤怒的理由。在“师道尊严”的等级制度下,的确没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但在平等的公民社会,教师与学生是交往中的平等主体,学生应该主动与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应该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当教师认为自己不应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时,客观上已经将自己摆在与学生不平等的位置。如果教师总是以这样的心态面对学生,必然与学生的平等认知之间产生冲突,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事实上,教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教师的尊严并没有受到损害,相反,由于教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面对学生,反而会获得学生更大的尊重。
3、师生关系的生成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生成性意指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发生走向发展、由浅表走向深化、由表象触及心灵的过程。师生关系的生成性代表着师生关系的历时性,是对师生关系的动态表述,意味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身份的简单规定,而是师生之间的用心呵护和行动履践。(1)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发展的渐进性。与常人的人际交往一样,师生交往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师生交往的第一印象对师生关系的处理非常重要,但师生良好关系的确立,更多地在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日常交流。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引导具有直接意义。受亲子依恋理论的影响,弗莱斯曼和哈瑞奇将教师行为分为教导和关怀两个层面,两个层面交叉形成四种领导类型,也就是四种师生关系:高教导高关怀、高教导低关怀、低教导高关怀、低教导低关怀;其中以高教导高关怀为最理想的领导方式,低教导低关怀型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张晓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京)2006年 2期第 120~ 124页.)可见,如果教师坚持用高教导和高关怀的方式面对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向融洽。
(2)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可修改性。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可能由于师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变化产生波动和起伏,因此,对师生关系加以修复和维护就成为师生共同的责任。就教师而言,在师生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教师有责任主动寻求修复方法,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师生关系出现不必要的波动。为此,教师就应该用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德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让学生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领悟、自己抉择、自己践行,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自主建构、“自己运动”。(班华:《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 4期。)
(3)生成性意味着意味着师生关系的未来性。师生关系的未来性是由教育目的的未来性所规定的。教育者总是期望教育让受教育者终生受益。中国古代的《大学》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传统教育之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具体路径则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后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即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取道德,最大限度地服务家庭和社会。德国著名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说:“教育的目的非是告之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马丁·布伯 :《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 60页。)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在这里,思想家们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有三个非常明确的特点:一是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为实现主体,教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来展示;二是教育效果必须体现为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塑造,包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优秀品质的养成等;三是教育效果具有鲜明的未来指向性,立足于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对教育效果无限性的追求,反映出教育者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自信,也包含着教育者对教育使命之神圣性的虔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仅仅在此在的意义上评价现有的师生关系,而应该看到 师生关系效应的时间跨越性,师生关系的终极生成,是以学生走向社会后对教师的终极评价为根据的。尽管 教育效果的未来性验证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此在的教育者根本不可能预知彼在的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无法跨越时空建立起受教育者未来生活与现在进行的教育之间的因果关联。即使我们了解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也无法确认受教育者未来的行为与现有教育之间的效应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真诚付出,无论学生在当下的情景下是否可以理解,但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并对老师表示敬意。
[案例分析]
徐老师经常是蓝衣黑裤再加一双青布鞋,朴素得简直象个农民,但同时他身上的书卷气很浓,又不苟言笑,这使得他显得有些特别,也使得他显得有些严肃。高一开学不久的一天,我与另一位同学想回家就去找他请假,一路上我心里都忐忑不安,因为一年前我转到这个县重点中学读书时就为了请假回家的事被班主任关在办公室里批了一个多小时,何况这位老师看起来这么严肃。不想徐老师听了我们的来意后却十分和蔼,微笑着询问我们家里情况,还说想家是应该回去,只是路太远了,跑来跑去太辛苦,也耽误学习,最后用商量的口气对我们说: “两星期回去一次可以吗? ”我们本来是想努力克制自己争取一个月回去一次的还怕老师不同意呢,因此听了这话真是喜出望外。
----来源于“天涯论坛”
这位已经走向社会的网友对自己高中物理老师的浓浓深情,其形成原因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老师给学生一次回家批假,其宽容和理解超越了学生的意料,老师用德性赢得了学生。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生成,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老师的超额付出,只要老师的所为超出了学生的预期,就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并让学生对教师生出特别的敬意。所以,真实了解学生的知识、心理和道德需求,并超越预期给学生以帮助,师生关系的和谐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讨论]
怎样处理与差生的关系?
严格来说,所谓的“差生”是一个伤害教师德性的概念,因为在高尚教师的眼睛里并没有所谓的“差生”。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差生”其实就是“成绩差”的学生,它是以应试体制为杠杆对学生做出的不公正评价。其实,我们都清楚,很多“差生”有着其他方面的特殊才能,只是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现有教育评价机制的认同。
面对差生,老师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内心深处接纳他们并给他们以适当的关注。为了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位教师曾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每个人写出你熟悉的本班的 10位同学的优点,并且每人的优点不少于 50个字。”然后,教师在班中高声朗读这些学生的“作业”,凡是被他人谈及优点的学生都害羞地低下了头,心里都美滋滋的。持续一段时间后,班级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了,相互之间更有礼貌了„„在此建议为师者,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布置这样的作业:“给每位差生写出优点,并且优点不得少于 50个字。”我相信,等这道题目做完,并重复多次以后,当老师的,我们可能会改变对差生的看法。当然,发现差生的优点只是第一步,告知差生的优点则是更进一步。1852年,屠格涅夫无意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惊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在托尔斯泰身上发生的就是所谓著名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当一个人因为受到激励而全身心地倾注热情、怀抱希望的时候,他所钟情和期待的对象往往会因其矢志不渝的执著而天遂人愿,并最终引导他到达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面对差生,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发现差生的优点,并点燃差生心中的激情之火。值得警惕的是,当高考的指挥棒挥动的时候,高考成绩的功利性可能遮蔽教师对差生的尊重和耐心,这个时候,更能考验一个教师的境界,能否坚守对差生那份关爱,就成为老师成就自己职业高尚的试金石。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路径
1、教师权威与学生尊严的同构
[理论阐述]
所谓 “权威 ”,《新编汉语词典》定义为:一是指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二是指在某种范围里享有威望的人或事物。美国学者克利弗顿(Clifton R.A.)和罗伯特(Roberts L.W.)认为,教师权威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制度性因素形成教师的制度性权威,包括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传统权威指社会的文化传统赋予的权威;法定权威指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因素赋予的权威。个人因素形成教师的个人权威,包括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知识权威是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等构成;感召权威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
(1)教师制度性权威与学生尊严
教师的制度性权威,无论是传统权威还是法定权威,都只是一种外在性权威,是依靠习俗力量和法权力量来维持的权威,在此权威面前,教师尊严被充分肯定,学生尊严却被忽略,故学生对教师权威只是表面服从,内心并不悦服。这种制度性权威带来的 “师道尊严 ”,在现代社会遭到强力批判。张宗麟曾经认为,过分的师威会影响学生学习、限制儿童个性发展、养成阿谀逢迎的行为,因此大声疾呼: “打倒师威,建设师爱!”陶行知也曾经认为,“大人赐给小孩子的,是一个恐怖的世界 „„书呆的世界、残酷的世界、奴隶的世界。”教师制度性权威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并不简单否定制度性权威的存在合理性,但我们必须清楚制度性权威包含对学生尊严构成否定的可能,教师绝对不应该仅仅依靠制度性权威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
(2)教师感召权威与学生尊严
感召权威是教师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所获得的权威,是教师的道德付出得到的职业回报。“师者,人之模范也。”(《扬子法言》卷一)教师的感召权威通过为人师表得以体现。“为人师表”是教师展示自己职业骄傲的古训,檀传宝先生对“师表”的解读具有鲜明的传统中国特色,他认为:“师”本身即意味着作为教师必须有供人效法的品质 ,“师”决不是一个职业符号 ,谁佩戴它谁就是“师”。“表”原指外衣、外貌,后引申为表率、标准意。为师的人必须注重仪表、言行、形象,这是“师”足以供人效法的外在前提。所以“师表”合一即指在道德与学问上为人之榜样。(檀传宝:《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江苏高教,2001年第 3期。)教师的为人师表,必然要求教师言教与身教的统一。而身教,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行动上的道德楷模。关于身教的重要性,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样,身教成为教师育人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意味着对教师的身份约束。对教师而言,为人师表意味着教师必须基于道德的最高要求承担行为责任。蔡元培先生主持北大时对教师的德性就做了明确要求: “嫖、赌、娶妾等事,本校进德会所戒也。”中国传统社会,教师的权威很高,除了教师的身份定制,教师本人的人格修养也是特别的原因。舒新城回忆幼时在后溪垅回龙阁读私塾时的情形,他说: “平常遇着乡间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和争执,总是请先生代为解决,而且作了日常实务的顾问。所以一乡有了一个私塾,那乡间的人民都无形中感到一种光荣。”可见,教师感召权威是教师依靠自己的道德行动获得的权威,不是教师依靠优势地位的强加,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完全是一种有尊严的自我选择。
(3)教师的知识权威与学生尊严
学生是求学之人,教师的渊博知识是树立自己权威的重要条件。蔡元培主持北大工作时,就对教师的学问提出了严格要求: “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于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 271、334页。)很显然,元培先生将教师的学问不仅理解为知识的渊博,还包含对知识的敬重,对知识的探求精神。教师依靠知识树立的权威,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值得服从的权威,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既是向教师表达敬意,同时也是向知识表达敬意。所以,教师的知识权威并不构成对学生尊严的否定,因为这种权威并不是老师的外在施与,而是学生的自觉体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推崇。
[案例分析]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对自己高中老师的回忆
记得高中时第一位语文老师是我们看起来像是老太太的张文林老师,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说话不急不慢,声音不高不低,讲课清晰透彻,在她的影响下我的语文学习很见成效。第二位是年轻漂亮的邹老师,虽然说话娇声娇气,连批评人都像是唱歌,唯教学一丝不苟,面对一帮全校闻名的调皮捣蛋的男生班,用出色的教学能力令我们钦服。第三位是马奔老师,老教师,读课文很有激情,读古诗摇头晃脑,还给我们背 “平平仄仄平平仄 „„”,直到现在我还喜欢古诗,尽管不怎么懂,但是喜欢听它的韵律。
----搜狐:中国教师回忆:我的高中老师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对自己曾经的语文老师仍然记忆犹新。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语文老师在这位学生心目中的分量,甚至能感受他们师生之间教学上的享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当然不言而喻。第一位“深度近视”的老太太教师讲课“清晰透彻”,第二位“娇声娇气”的年轻女教师讲课“一丝不苟”,第三位“摇头晃脑”的老教师讲课“很有激情”。三位不同的教师,用他们不同的优点在学生面前树立了相同的权威。可见,教师权威的树立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发挥自己的所长,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接纳自己,乃是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的最好方式。
[问题讨论]
教师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教师是人不是神。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做出正确回答,是对教师的职业不敬。
教师的知识权威并不意味着自己在学生面前无所不能,相反,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考倒老师的机会太多,仅就知识信息而言,教师相对学生已经越来越丧失自己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教师与学生相比正在成为知识的落伍者。教师的知识权威在于,教师对知识拥有强大的解释力,同样的信息,教师能够做出与学生不同的解读,引导学生做出多方位的思考。如果面对学生提出的自己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向学生坦诚自己的“无知”,这样,虽然自己可能面临知识权威的挑战,但自己的坦诚则肯定可以获得感召权威的加分。当然,我们可以在向学生告知自己不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前提下,谈谈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作为负责任的老师,我们可以在课后思考和解决学生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进行针对性解答。这样,我们将有两份收获:学得了一份新知识,做了一个负责任的人。教师尤其要避免不能回答学生问题而导致的自我否定。据载,2001年 5月 7日,江苏某市区一名 30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这是最极端的例证。其实,这老师死的很冤,按照这种死法,没有几个老师有幸活下来,因为每个老师都存在被学生考倒的可能。然而,大学哲学教授不会做高中生的哲学试卷,大学语文教授做中学生语文试卷不及格者大有其人,但大学教授不会选择自杀,甚至不会感到难堪,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不是一张高中试卷所能测量的。同样,高中老师我们也应该告诉自己,自己的知识水平也不是一个学生的问题所能否定的。
请注意,教师不能回答学生问题只能是偶尔而不是经常,只能是难题而不是常识。
2、教师教权与学生学权的平衡 [理论阐述]
教师 “教权 ”的落实,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尊严感,提升对学生的责任心;学生 “学权 ”的落实,则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为师生的教学交往预置前提。
(1)教师教权
教权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权和教学活动的控制权。具体表现为:
教学主导权。教学主导权并不仅仅指教师的教学组织权力,更多地是指教师用教育行动表达教育理念的权力,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付诸实施并籍此实现自己的教育创意,是教师最基本的教权。但当下,教师的教育行动与其秉承的教育理念之间有时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教师的教育行动受到来自体制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困扰,尤其是应试体制正在窒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也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行动。高中教师的教学主导权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应试的教育体制,在应试体制下,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智慧集中于教学大纲和“正确答案”,教师不经意间形成了“萎缩性”思维,失却了教学的创造性。所以有人说,高中教育是使聪明人变愚蠢,愚蠢人变聪明的教育。作为中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在现有的体制下实现教学主导权的最大伸张,教学主导权的最大化实现,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潜能得到最好发挥,最好地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知识权威。
教育批评权。批评学生是教师教权的基本构成内容,也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因子。有一种观点将教师批评权看成是师生关系的对立物,这是严重误解。其实,当教师批评学生时,主要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你是一个值得我关注的人”,表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和信任。假如将学生的进步比喻为汽车的行驶,表扬是给学生提供动力,批评就是给学生提供制动,二者都是保持汽车前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中国封建时代,教师的批评权以“教鞭”为典型表征,体罚成为教师行使批评权的基本方式。今天,随着体罚被禁止,教师的批评权也似乎处于没落之中。原因在于,在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理念下,“批评”被无意间摆在了“非人性”之列;同时,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被过度关爱,对“批评”的心理免疫力大大降低,有时甚至可能做出极端性反应,教师在行使批评权时的顾虑大大增加,担心家长投诉、学生跳楼。但教师批评权的弱化必然导致学生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蔓延,并淡化教师的教育责任心,消解师生关系的紧密性。
教育享受权。依教育的本性来说,教师的最大成就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看到学生的心灵生长和人格进步,并由此获得职业尊严感和归宿感。但是,现代教师却无不受到无形的市场力量的钳制,同时受到技术性的考评体系的威逼,教师不得不以教育对象的符号化表现(如考分和名次等)为追求目标,并将自己的职业价值依附于教育对象的符号化表现。根据调查,世界各国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教学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教学创新、教师对专业发展的参与等。在这 4项指标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居于首位。3/4 的教师认为价值没有得到认可。(中国经济网 2009年 09月 16日 http://edu.ce.cn/foreign/xy/200909/16/t20090916_20025091.shtml)这样,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目的性价值被消解,工具性价值被凸现,教师的教育行为正在沦落为一种纯粹的谋生行动。因此,当代的中国教师有责任矫正自己的教育享受观,将注意力转向学生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心灵的教师,必然也是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2)学生的学权。
自主学习的权利是学生学权的基本内容。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尤其应该拥有独立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纯粹的被动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者。杨振宁教授曾经对学生学权的丧失表示忧郁: “我们的教学没有给学生以适当的位置,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只有他的教案,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思维火花和活力被缺乏敏感的教师忽视,几十个活人围着死的教案转。”今天,中学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应该说是尊重学生学权迈出的重要步骤。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是把 “课程 ”狭隘化为 “教学内容 ”,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所占比例小。新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姜秀珠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 05期第 100~ 103页。)但是,新课程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权的解放,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新课程精神的落实面临困难,特别是实践性内容很难从现有的考试方式中得到落实。学生的知识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以及上课自由权等,在目前的体制下还不可能得到实现。当然,对学生的学权应该有辩证的认识,因为学权的放纵也可能对师生关系造成伤害。蒋梦麟就对五四之后学生权力欲膨胀的后果进行了描述:学生的权力 “竟然取代了学校当局聘请或者解聘教员的权力。如果所求不遂,他们就罢课闹事。教员如果考试严格或者赞成严格一点的纪律,学生就马上罢课反对他们。„„他们沉醉于权力,自私到极点。有人一提到 ‘校规 ’他们就会瞪起眼睛,噘起嘴巴,咬牙切齿,随时预备揍人。”(蒋梦麟:《西潮 ·新潮》,长沙:岳麓书社 2000年版,第 132页。)
所以,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权,有什么程度的学权,怎样在保证教师教权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学权,这都是当代教育界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学生学权的尊重,就是对学生自由的尊重,就是为师生关系的和谐预设空间。
[问题讨论]
怎样对待中学生谈恋爱?
教师在学生谈恋爱的问题上,往往是一个失败者,教师应该有心理准备。常言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当生命在爱情面前都显得渺小时,教师的劝诫的有效性就不值一提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学生恋爱问题上就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恋爱进行引导。
首先,教师应该告知学生,中学生谈恋爱是其作为公民的权利,教师尊重这种权利。其次告知学生,教师在尊重中学生谈恋爱权利的同时,有责任告知中学生谈恋爱的利与弊,并特别对可能出现的弊端加以强化性说明。
再次向学生提出建议,而且必须明确告知教师的建议仅仅是建议而已,最终的决定权在学生手中。
教师一定要非常清楚,用跟踪、威胁等方式面对中学生谈恋爱,绝对是徒劳无功的。
3、教师 “真实 ”与“完美”的平衡 [理论阐述]
教师的 “真实 ”代表着坦诚,教师的 “完美 ”代表着高尚,二者均有利于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感召权威。教师的真实与完美,直接决定着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形象,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和谐。在社会对教师形象的定位上,教师应该是“完美”的人。但对一个在本质上没有达到完美境界的教师,将面临道德上的两难:教师是依生活的常态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诚实,还是在学生面前假装高尚让自己变的虚伪?如果教师不伪装高尚,教师就面临言行不一的道德困扰,学生会问:一个自己都不高尚的老师怎么有资格教我们高尚?如果教师伪装高尚,学生也会问:伪装高尚已经是一种道德虚伪,道德虚伪的老师怎么教学生走向高尚?在实践上,教师形象的完美定位容易使教师发生人格上的道德分裂。在学校之外,教师只是普通的社会公民,教师也以普通公民道德要求自己,其可能是道德上的平凡之人,甚至可能有些许的不良习惯;在学生面前,教师则用超越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让自己变成道德上的崇高之人。于是,教师的道德人格就有了校外与校内的区分,同一个人,校内的这个人总是比校外的这个人显得完美。
因此,教师不能以单纯的完美形象示人,教师还必须让自己走向真实。教师的真实性体现在:
教师是向己的人。教师与其他从业者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是一个向己的存在。马克思说: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 514页。)教师也一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并渗透于全部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职业利益合理合法,教师职业利益的实现过程,正是教师向己性的呈现过程。教师的职业利益形式多样,其中,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是教师职业利益实现的基本形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9年公布了首次由 24个国家参加的 “教与学 ”调查,结果显示,有 85%的教师具有永久性的工作,在丹麦、韩国、马来西亚、马耳他等国家,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拥有永久职位。稳定和安全感,是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所在。(《 教育观察 :全球教师评价指标学生成绩为首位》 中国经济网 2009-09-16日 http://edu.ce.cn/foreign/xy/200909/16/t20090916_20025091.shtml)此外,由于教师职业以学生为对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可能被学生所尊重、欣赏、甚至崇拜,教师也将获得其他职业难以企及的成就感,这也是一份重大的精神利益。如果将教师的向己性理解为“利己 ”,这种利己也是一种高尚的利己,教师是“富有利他主义精神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每一个行动从根本上既是利己又是利他”(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 54页。)从教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健康的自私、一种伟大的自尊和一种不愿作无谓牺牲的倾向。”(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 109页。)简单地说,承认教师的向己性,让教师回归了生活的本真,也让教师作为人走向了道德的真实。
教师是向己的人,并不否定教师是向善的人。教师作为育人之人,向善既是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更是教师职业的神圣性要求。教育是灵魂的塑造活动,凡是被造之物,总是塑造者意志的对象化产物,恰如人类会按自己的意志造神,教师也会按自己的意志育人。当学生成为教师的对象化客体时,事实上已经默认了教师意志对学生的统摄能力,教师的道德走向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着学生的道德走向。所以,教师的向善成为学生向善的必要前提。教师要用言行证明自己是优等的守法公民,善于良心的自我反省,懂得为正义欢呼,为悲情流泪,对乞丐表达同情。往高处走,教师应该懂得伸出援手,与他人分享喜悦和幸福,懂得用行动向祖国表达忠诚。但教师的向善不能也不应该代表教师道德上的完美,而仅仅体现为教师对道德的高尚性追求。
教师是在 “真实 ”中走向 “完美 ”的人,由此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人。[案例分析]
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学教师在点名时,不认识学生张海昶名字中的“昶”字,就自作聪明地漏报,最后装模作样地问:“有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啊 ?”等张海昶同学举起手来,教师继而反问:“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这名男生答道:“我叫张海永”。在一节公开课上,他提问该男生,连叫了几次“张海永”,均无应答。老师走上前:“张海永同学,上课可不能走神,老师叫你呢”。男生忽地站起来:“老师,我叫张海昶,地球人都知道。”全堂哄笑。(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109页)。
其实老师最后的尴尬根源于自己对“真实”地掩盖。本来,不认识一个“昶”字,本不是什么大事,虚心向学生请教乃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选择,但一个“爱面子”的老师却企图用自己的小聪明保住面子,但却被“不给面子”的学生识破。学生的行为虽然带有明显的恶作剧性质,体现出对老师的不尊,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老师“虚伪”的惩罚。所以,在师生交往中,做回“真实”的自己比虚假地维持自己脸面,是一种更明智地选择。“真实”可以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信任,让学生与教师处于心理的开放状态。
[问题讨论]
教师是否可以接受学生礼物?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师道尊严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特点,教师可以适当接受承载师生情谊的小礼物,如一张小卡片。学生的礼物应该是也仅仅是表达师生情谊的载体。
教师接受的学生礼物应该与学生的功利诉求无关,任何与学生利益相关联的礼物接受都有利益交换的嫌疑,都会破坏师生关系的感情纯粹性。
教师切忌接受学生家长尤其是学生的贵重物品或金钱。莎士比亚曾经说,金子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就可以让黑变成白,让丑变成美,让懦夫变成英雄,让老朽变得朝气蓬勃。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金钱只要有那么一点点,也可以让白变成黑,让美变成丑。金钱的力量可以给师生关系带来质地负面影响,让教师人格受到损害。老师应该清楚,当学生将金钱送给自己时,也将鄙夷送给了自己。
4、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 [理论阐述]
心理契约本来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其引申于师生关系之中,也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价值。阿基里斯最初用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表征领导与部属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现在的心理契约已经被广义理解为某一特定关系中一系列的主观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期望假设和义务承诺。-----心理契约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人们的愿望、意向以及契约主体所受到的约束和激励,各方满意互感是心理契约所达成的最佳耦合。”(申来津:《 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教育研究,2003年第 9期。)心理契约在形式上没有明文规定,并处于不断变更和修订状态,但是,“虽然它(心理契约)并没有写明,却是组织中行为的强有力的决定因素。”(波特 ·马金等:《组织和心理契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4页。)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可以实现双方的相互认同与接纳,让师生之间产生 “谐振效应 ”。它带来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这种信任最终延伸到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信任。
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体现着师生间的高度默契,表征着师生之间融洽的交往关系,古人造字时称两串贝为“朋”,两只手为“友”,心理契约达成状态下的师生关系具有典型的挚友特征。具体特点如下:
首先,心理契约给师生关系注入了高度的安全性。师生之间坦诚相待,师生的相处对彼此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师生之间的心理处于不设防状态,相互之间没有猜疑和疑虑。其次,心理契约为师生关系提供了善意的解读方式。师生交往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可以有效化解矛盾。心理契约建立的高度信任让师生之间对彼此的行为表示理解,即使做出了于对方不利的事情,对方也会基于善良愿望予以解读,给以宽容和理解。
再次,心理契约使师生之间的关爱成为高度自觉化的举动。不需要提醒,不需要明示,师生之间已经通过默默地举动表达了彼此的关心和爱护。
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是一个情感积累的复杂过程,需要教师用爱心和行动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开启,用真诚和耐心对学生进行感化,同时还要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跟着自己行动。怎样达成师生间的心理契约?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三步走:
主动给学生以关爱 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默默地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尽量少用语言,让师生用心体验彼此的付出。
附录 :学生最爱听的 <<阳光语录》 .对自己要有信心哦。2.这几天你进步了。3大胆去做吧,做错了可以改。4.加油,赶上莱某某。5.你很聪明的。6.做得太好了,你真能干。7.这事交给你,我根放心。8.能帮老师这个忙吗 ?9.我们班是最棒的。10.老师喜欢你。11.爸爸妈妈为你而自豪门 2.我很能体谅你现在的心情。13.不舒服的话随时和我说。14.有什么困难找我。15.要注意休息啊。16.办法总比困难多的。17.我喜欢你的笑容。18.我对你很有信心。19.我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加油啊!20.孩子,只要你努力,不灰心,就一定行。21.做错了没关系,重要的是认真。
-----引自相关资料 [案例分析] 老师的感叹
那一年冬天,由于一次感冒,引发了我的气管炎,吃了好多药,都不见好转。每天都在不停地咳,上课的时候更是如此。恰巧学校要我上一届公开课,当时,我选在了七(1)班。为了不使学生紧张,在上课的前一天,我跟同学们打了一声招呼,告诉他们第二天要在他们班上一节公开课。在正式上课的那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准备课件,七(1)班的班主任来了,给我讲了一件事:她说,她去教室的时候,发现几个大个子男生,正在安装他们班已经拆掉的阳台门,看到这些,她连忙去制止,因为他们班的阳台门已有些破损,当时是怕影响班容,才拿掉的。但听了几个男生的解释后,班主任没有再制止他们。他们说,孙老师的气管炎犯了,如果吹风,她会咳得更厉害的,会影响她上公开课的效果的,装上门,可以抵挡一些冷风。听着班主任的讲述,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为他们的细心,为他们对我的关心。
----来源于《风中的成路:欣赏型德育的师生关系模式研究》,第 123页。
几个大个子男生,知道老师要上公开课,担心外面的冷风加重老师咳嗽,在老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们想到了对老师的关心,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契约达成状态下的尊师行为。表面上看,这是学生的偶然行动,但却是师生感情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孙老师为学生付出之后学生给予孙老师的真情回报。、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是指师生关系要保持在师生的角色范围之内。师生之间既不是朋友关系,也不是血缘关系,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该基于师生关系承担责任,避免超越彼此角色承担不必要的社会义务。
教师应该避免对学生的责任过度。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责任的过度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责任行为超越了自身的责任能力。富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总是喜欢承担“完全义务”,因为只有履行完全义务才会有道德上的绝对高尚。然而,道德对义务感的无节制推崇却可能让主体义务感与义务能力脱节,从而导致主体道德上的无能。毕竟,“人总是有所不能,必须承认自己不是万能的造物主,而是有限的存在物。”(王效民:《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兼论哲学的根本问题》,理论学刊,2005年第 3期。)教师责任过度的直接后果是,教师可能让学生产生道德上的歉疚感进而躲避老师,或者教师的责任感在事实上构成了对学生自由的干涉,学生同样会躲避自己的老师。
教师超越自己的角色承担义务或者放大自己的角色义务,意味着承担了比社会赋予的更多的道德责任。然而,教师对角色责任的超越却面临着可能的道德风险。超越角色承担道德责任导致的道德过度可能构成对学生道德权利的剥夺,让善成为不自觉的恶。有一种伦理逻辑是,自己的道德义务就是他人的道德权利,自己履行的道德义务越多,他人获得的道德权利也越大。可我们一定要知道,学生履行道德义务本身是一种道德权利,教师履行道德义务的合理性必须以不损害学生的义务性权利为前提,否则,自己的道德义务就不会成为学生的道德权利。
[案例分析]
关于师生恋爱
我的朋友真是傻,竟然喜欢上了一个结了婚的男老师。说说你们的看法吧,我现在不知道如何开解我的朋友诶。
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The Problem Got Serious~
其實無乜焐恏啊!自己中意咪得咯,焐洗理其它魜點唸!中意米得咯...不过结佐婚就悟好喇
我就觉得无咩问题啦,终有一日,学生会陆续毕业,甘就可以自由甘选择自己中意嘅人拉!~~~ 中意老师..可能一半系出于单方面好单纯嘅倾幕 &欣赏.....假如真系中意嘅...米放胆去.....不过...结左婚就米拉!~~~~ 都无咩啊,自己中意就 OK拉
网上就此开展的调查: 你是否赞成师生恋? 共有 163 人参与投票,赞成 12.27%,反对 26.99%,无所谓 60.74%。
(来源:广州学生网论坛)
师生恋爱,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事实。从网上的对话和调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中学生对师生恋爱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说明在中学生中,师生关系转化为恋爱关系的心理与道德阻力并不像社会想象的那样强大。
虽然学生爱上老师有时候不可以避免,但一般来说,老师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严格控制在“师生角色”的范围之内,并从语言和行动上以教师身份规范自己,师生之间产生恋爱关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问题讨论]
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吗? 教师不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因为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可以尽关爱的义务,其前提是教师给与学生的爱永远只能是师生之爱,这是教师角色所规定的道德责任限度。
如果教师超越教师的身份给学生以关爱,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比自己的父母更好,教师的爱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父母的心理排挤,侵占了属于父母专享权利的子女之爱,教师就构成了对学生父母的道德侵权,陷入了对学生父母的不道德。
因此,当教师基于一种崇高的角色责任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时,教师事实上可能已经走向了责任过度,从道德的本质性规定来看,教师既没有义务更没有权利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 ”作为血缘性的范畴并不包含在教师的角色的规定性之中。
(三)师生关系中的危机处理 1、师生关系危机的表现形式 [理论阐述]
(1)师生的信任危机
信任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但是,师生的信任危机已经成为师生关系危机的主要表现。师生的信任危机是指师生对彼此言行的真实性总是处于怀疑状态,学生并不将教师看成是值得信赖的人。就其原因,教师言行的不一致是导致教师缺乏信任的重要原因。本来,言行一致是底线的道德要求,是普通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但是,教师的言行一致却成为对教师严峻的道德考验。普通公民的所“言”是基于自己实际道德水平的现实之言,对自己做不到的道德圣言,只要自己不进行言说,就没有用行动履约的责任。但是,教师不同,为了给受教育者提供至上性的道德目标,必须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进行道德言说,这不是教师的个人选择,而是道德教育的职业性规定。在中国,如果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客观上就是用大公无私的圣人道德要求教师。然而,教师是现实的人,教师并非生活在未来之中,用超越时空的未来性道德对现代人进行规戒,实质上是给教师设置不可逾越的道德障碍。当教师不能践行自己对学生的道德要求时,教师的信誉度就会受到质的影响。
(2)师生的心理冷漠(熟悉的陌生人)
冷漠是 指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交往主体的生活苦乐无动于衷。师生的心理冷漠表现为师生关系的陌化,师生虽然彼此了解对方的背景、习惯及性格,但在心理上并没有相互接受,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彼此将漠不关心、冷淡、退让的消极情绪渗透于师生交往,师生之间出现情感的沙漠化倾向。心理冷漠对师生关系的危害非常大,让教师的职业满足感大大降低,让学生陷入心理上的不安全,制造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双方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痛苦、孤寂和压抑感。
(3)师生的相互怨恨 师生关系推崇仁慈和宽容,倡导彼此的理解和关爱。但是,道德之爱既是一种崇高,也是一种 “感性的病理激情”,它让人感受幸福,同时将人导向怨恨。舍勒对此有深刻论述。他认为,爱是充满伦理价值色彩的情感,是一种“价值性情感”,“爱是倾向或随倾向而来的行为,此行为试图将每个事物引入自己特有的价值完美之方向”,(马克斯 ·舍勒:《爱的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 47页。)“被爱的东西带给我们快感。”(马克斯 ·舍勒:《爱的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 69页。)但爱的快感对人却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世俗生活会泯灭爱的快感。舍勒认为,现代社会充满惊惧而又渴求安稳生活的 “小市民 ”,本质上是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陌化人”,他们不能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 “藏身于花花绿绿的教会窗户之后,在静悄悄的爱情和友情中编织自己的舞环 ”(马克斯 ·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 4页。)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们没有了对自然、对宗教的浪漫的“返回”,人们只有投身于世俗的经济活动,头足倒立地 “用手奔跑 ”。但“用手奔跑”已然不是生活的常态,必然构成对主体精神特质和心灵体验的“价值颠覆”。于是,“爱”转化为“怨恨”。按照舍勒的怨恨理论,师生之间的怨恨也可以理解为“爱”向“怨恨”转化的结果。为了在高考中获胜,教师因为“爱”给学生以超越能力的学习要求,学生由于不堪重负而对教师产生“怨恨”,反过来,教师因为学生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要求也对学生产生“怨恨”。怨恨是一种伤害性心理,在师生的怨恨中,爱的快感伴随道德责任一起消失。
[案例分析]
老师知到你个 Q,要加你 ,你会点做 ? 网友的回答: 5 系想了解我地多 D
只系想知到多 D我地噶私隐.....重要系一晚里加塞全班.........个老师好恐怖啊...........最明智噶选择就系换 Q
我从来都 5+老师 ,1系有代沟 ,2系距地都 5中意我 ,3系我都好讨厌距地 ,所以 ,坚决 5+!!!!!
-----源于广州学生网论坛
当老师的要加学生的 QQ,本来是想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幸的是,学生都惊恐地寻求躲避。很显然,学生并不愿意向教师开放自己的心灵空间,背后隐藏的是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师生关系危机的形成原因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难于处理,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有过生动描述:“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现在青年的误解,也和醉人一样„„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精神,自制能力,他就不受纪律不受训练了。”师生关系处理的不当,就会导向师生关系危机。就目前而言,师生关系危机的形成原因,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社会功利化思潮对师生关系的侵蚀。
社会功利化思潮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师依据功利原则处理与学生关系,对能够直接和间接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学生,教师往往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座位安排、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同样,学生也依据功利原则对教师行为进行无条件解读,将教师的辛勤劳动单纯理解为教师个人的私利性活动,遮蔽了教师活动的奉献性质。功利化思潮对师生关系的危害在于,教师的高尚人格被消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地位大大降低,制造了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排斥。
附录: 依你的感觉,大学的师生关系与中学师生关系有什么不同,你有何评价。高中的师生关系比大学更加紧密
高中学生的成绩直接关系到老师的薪金以及名望
因为高中主要是以应试为主,而且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主要在于应试
大学主要是对学生起到一种指导作用,这类老师在学业上与学生的联系可能不如高中紧密。
高中师生关系可以概括为鱼与水 大学可以理解为更为平等的关系 主要是大学的老师不再以教课为主业 我们的老师对于教学任务并不看重
因为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更多的是一种科研(访谈广州某高校大一学生)(2)应试体制对师生关系的强制。
高考制度是当今中国教育基本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教育公正的基本实现手段,其合理性毋庸置疑。但高考应试制度对师生关系的消极影响也显而易见,其主要表现是,为了提升高考成绩,教师必须对鲜活的知识加以模块化和应试化,从而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当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得不屈从于教师的标准答案时,学生会产生“学权”被侵犯的感觉,会将自己的不满迁怒于老师,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同时,应试体制将教师注意力集中于学生成绩而不是学生的心灵成长,必然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感。
(3)教师个人际遇的不公对师生关系的连带性负面影响。
教师是高贵的职业,国家为保证教师权利专门制定了《教师法》,为向教师表达敬意专门规定了“教师节”,从总体上看,教师的个人权利和教学环境等均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但是,具体到每位教师身上,社会性的不公却可能仍然存在,比如,在有些地区,教师的工资明显比公务员低,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基本肯定等,教师可能对本地政府或者学校管理层产生不满,并且将这种不满延伸于自己的学生,用消极懈怠面对自己的工作,从而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
(4)师生观念差异带来的师生关系冲突。
师生观念差异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如何面对师生观念差异却是一个涉及师生关系的重要问题。师生观念差异主要体现为代际差异和身份差异。代际差异是由于师生年龄不同而产生的观念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与教师和学生认知图式的不同有关。比如,教师告知学生“光阴似箭”,这是教师在年龄增长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但学生年纪轻轻,对时间紧迫的切身体验远远没有教师强烈,教师与学生往往难以取得共鸣。身份差异则是由于教师与学生身份的不同而产生的观念差异,比如,高中生的恋爱问题,教师从教师的立场出发,可能认为高中生应该致力于学习,根本不应该谈恋爱;学生则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认为谈恋爱是自己应有的权利。本来,观念差异应该以彼此尊重为原则,但是,当教师将自己的观念依据教师的优势地位强加于学生时,师生关系的冲突就可能产生。
(5)教师工作方法适当带来的师生关系危机。
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良好的工作方法为前提。假如一位教师用嘲讽、厌恶等恶性方法面对学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附录:
学生最不喜欢听老师讲的话 睇下 D“无赖 ”赖到几时 我都费事理啊
你看 ,还是这些 “老油条 ” 给家长争点光嘛 同我企起身 你点搞呷 笨死啦 神经病啊,你
---来源于“广州学生网”论坛 [案例分析]
刚开始看到老程走进我们班级教室,觉得很奇怪,后来他解释道,原定给我们当班主任的老师调到高三当班主任去了。听起来,不过是换了个班主任,但是对我来说却是换了个未来。这个老程起初给我感觉很正派,教育局长司机的儿子他都敢送耳光子。那耳光子让我有些佩服他。不过他很严厉,严厉到我们觉得那是种压力,严厉到我们没有办法忍受。学校实行积分制度,班级一分和班主任多少工资挂钩,刚刚开始有同学扣分,他没有表现出多大气愤,只是说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我觉得这有道理,但是后来,他开始对分数越来越在意了。记得有一次,女生宿舍因为卫生问题扣了三分,结果他让那宿舍的女生一个挨一个站讲台上,然后开始斥责她们。那件事情之前,我虽然不是多么喜欢这个老师,但是我不讨厌他,但是我觉得,一个老师不管男女,对学生严厉是好事,但是如果对女生,并且是花季女生也不留任何情面的话,我不觉得他的严厉有积极作用。从那件事情后,我开始讨厌老程。
-----来源天涯论坛
老师对学生的严厉管教并不一定为学生所反感,但是,当老师的严厉突破了学生的心理底线,比如对女学生也不留任何情面的时候,学生就开始了心理反抗,尤其是当学生意识到老师的严厉只不过是谋求教师个人利益时,学生的对抗情绪就进一步加深了。因此,做教师的,务必以适当和适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尊重学生尊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并获得学生认同的道德底线。
[问题讨论]
教师应该怎样面对调皮的学生?
调皮是少年学生享受生活获得快乐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这份权利。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杜绝学生调皮,而是将学生的调皮置于可以控制的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调皮带来的负面效应。
调皮的学生往往性格外向,调皮的过程一般也是智慧的展示过程,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加以及时肯定,并通过适当引导让调皮学生的优点得以正向表达。
让最调皮的学生管理调皮的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师生关系危机的处置方式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危机的处理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这里主要是从危机处理的理念展开。(1)以友善的心理处理危机。以友善的心理面对学生,就可以得到学生的友善。教师不管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学生,都应该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护,只要以爱心面对学生,就可以得到学生的理解。有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老板很是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是什么意思?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问老板。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同样,教师要获得学生的友善,教师自己先应该是友善的。
(2)以道德的方式处理危机。
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方式一定要具有道德合理性。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优势主体,教师如果仅仅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对学生进行压制性处理,或者不恰当地动用学生家长的力量威胁学生屈服,教师在道义上就已经失分,师生关系的危机将由此进一步恶化。
(3)用民主手段解决危机
师生危机的处理,一定要有学生的平等参与,而且学生不只是被动的参与者,还必须是积极地行动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赋予学生以必要的权利。民主手段本身就是教师向学生表达的善意,民主手段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关系的和解过程。
(4)用相对正义的结果结束危机
教师不要期望师生关系危机处理结果的绝对正义,事实上,师生关系危机的结束总是会带有某种遗憾,就如弗兰肯纳所言,我们最好选择善减去恶以后所剩最大余额的行为。师生关系危机处理的公正只能是相对公正,只是在全局意义上实现了公正,只要达成师生双方共同满意的结果,师生关系的危机处理也便取得了成功。
[案例分析]
我们当初的集体捣乱:当着听公开课的外校老师的面,课间休息全班用粉笔头打仗;上课之前将教室门开个小缝,上放一只脸盆,里面放只扫帚,准备教训迟到的学生,结果砸在推门而入的老师头上;至于上课说话,考试不忘踢球,课间踢球砸碎玻璃、球被老师没收再要回来再踢的事情,更是家常便饭。值得回忆的是:除了那位“强扭瓜”的班主任被气走之外,其余老师包括新来的班主任,对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举动都很宽容。尽管当年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但是他们没有把我们的这些行为“狠狠上纲”;他们也在不断地批评和管束我们,但是每次都给我们留出了改正的时间和余地,也留足了面子;更重要的是新来的班主任放手让我们自己管理自己,把多余的精力引导到开展文体活动上去,于是我们班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教室后面墙上挂满了优胜锦旗;最后我们也在没有多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考上了大学—— 54人考上了 50人。------天津耀华中学毕业 50年后的校友回忆
面对“ 集体捣乱”的学生,那位“强扭瓜”的班主任被气走了,其他的班主任却体现出了宽容,为“学生留出改正的时间与余地“,给学生“留足面子”,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包容、尊重和信任,成功地避免了师生关系的恶化,最大限度地解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在放松的心情下学习成长,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关怀和管理上的智慧。
[问题讨论]
解决学生的问题应该及时找家长吗?
除非万不得已,解决学生问题一般不要找家长。
找家长必然让学生的问题暴露在家长面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恐惧,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反感。
总是寻求家长的帮助,间接意味着教师的能力不足,不利于教师权威的树立。教师应该在学生没有出现问题时寻求与家长的沟通,而不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以后寻求家长的帮助。
第三篇: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一)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
1、师生关系的业缘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意指师生关系基于教师的职业身份形成的交往特性。
(1)业缘性的师生关系相对于类血缘性的师生关系而言。在传统中国,教师与学生之间依靠类血缘关系来维持,师生之间有着近似性的 “父子 ”亲情,教师就是学生的家长。师生之间既包含脉脉温情,又包含森严等级,师生关系本质上是宗法社会的家庭组织结构在教育活动中的延伸。师生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纽带,但在个人情感上却达到了类似血缘关系的亲密程度,教师的付出可以得到学生如孝敬父母般的回报,并籍此获得空前的心理安慰。子贡在孔子墓前守孝六年,以及著名的 “程门立雪 ”的典故,就是这种 “视师如父 ”的充满亲情的师生关系最充分的体现。但今天,教师与学生间的类血缘关系已经不复存在,教师是一个纯粹的职业概念,教师之于学生的角色价值处于不定状态。现代学生将教师视为平等的社会主体,将师生关系理解成“教”与“学”的契约关系,将教师的教学过程理解为纯粹的职业活动。这种公民平等意识支配下的师生关系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话题。
教师的业缘性教育与家庭的血缘性教育存在矛盾。血缘性教育是教育者基于血缘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通常是父母、兄长等与受教育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家庭教育是血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业缘性教育则是教育者基于职业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等与受教育者有业缘关系的人,学校教育是业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血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父母。作为爱的直接表达,中国的父母将子女理解为生活的全部,构筑起以子女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血缘性教育也由此走向了以子女为中心的个人本位。血缘性教育的个人本位将受教育者的个人功利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当子女的个人功利有悖于社会利益时,父母通常会给予子女以利益优先权。业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职业使命决定了学校教育必然以社会为本位,它强调的是社会整体价值,追求的是社会公利。业缘性的学校教育与血缘性的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不同,它将社会公利摆在优先位置。教师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职员超越了家庭教育中所包含的血缘关系,其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社会化的价值理念,让学生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学会 “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条件下过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和尊重他人的生活 ”(注: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第 10期。)。业缘性教育与血缘性教育的价值本位的矛盾,往往成为师生冲突的终极根源。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强化而类血缘关系的淡化,直接后果是 “ 师道尊严 ”传统的消解。教师的传统权威靠 “师道尊严 ”来维持,“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 ·泰誓》)荀子提出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 ·礼论》),把师和天、地、君、亲提到同等高度而尊崇。但是,“师道尊严 ”在封建时代就曾经接受挑战,明代杨继盛就说: “凡以师道尊严,不可挟势位以屈之也。”其意是说,教师不可凭借权势与地位来使学生屈服于自己的 “尊严 ”。今天,“师道尊严 ”已经失去存在的根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业缘关系使师生成为平等的教育主体,虽然在“尊卑”的向度上师生之间间距减小,但在“亲疏”的向度上,师生关系也走向了淡化。[案例分析]
一个高三学生给老师的信:
“近两周以来,我食而无味,寝而不安,常常一个人面对着书本发呆,无心听课、读书和做作业,害怕与同学们交流,甚至害怕与他们目光接触。我总觉得同学们的眼光里都带着炽热的锋芒(也许不都是,但我感觉如此),时刻在刺痈我的心灵。我这个号称品学兼优、活泼开朗、性格刚强的人,如今好像变得非常渺小、孤独、怯懦。令我改变的不是别的,正是你们及全校同学给我的那份„爱‟,即给我的也是我不愿意接受的那份贫困学生资助款。你们在没有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就把我列为资助对象.并在全校大会上,让我接受师生们给我的那份捐款。为了尊重你们的选择,我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份„爱‟。可是,你们知道吗 ?这份„爱‟太苦涩了。我确实需要钱,但我更需要尊重。多年的家境桔据使我养成了刚毅的性格,而你们这份„爱‟的奉献却使我变得脆弱许多……”
(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5页)。
老师给困难的同学提供资助,本来是向学生表达爱心,融洽师生关系的好机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受资助的同学不仅没有感激,反而感觉受到了尊严上的伤害。为什么?我们通常认为是教师的方法不对,没有事先征求学生意见。其实,追问下来,问题的本质在于,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业缘性”认识不足,忘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教”与“学”的职业关系。教师用“类血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以“父母”的角色来对待学生的贫困,就像父母给孩子钱不需要与孩子商量一样,老师给学生资助也没有想到征求学生意见。但学生却是用“业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并不将老师视做“父母”,因此也不认同老师像父母一样随意给自己钱的权利。所以,严格来说,这里教师并没有伤害学生尊严的故意,之所以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只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产生了区别。
[问题讨论]
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该怎么办?
首先,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应该感到骄傲,学生的借钱行为至少表明,你是一个值得他信赖的老师。如果学生遭遇了严重的生活困难却不愿向老师求助,说明他缺少对老师的信任。
其次,老师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借钱的学生,尤其应该避免言行上的冷漠、无奈或厌烦等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一般而言,学生向教师借钱,往往需要鼓足勇气并可能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不是万不得已,学生不会轻易向老师开口。
再次,教师应该用关爱的语气向学生了解借钱的原因,如果学生确实由于特殊原因而陷入困境,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应该给予适当帮助。
最后,即使教师本人不能提供帮助,教师也应该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比如向学校反映具体情况,以期得到组织上的帮助。但在寻求其他帮助以前,最好先征求同学本人意见。
注意:如果学生的求助超越了教师的经济能力,教师可以委婉地拒绝,并坦然地向学生说明理由。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没有义务为学生的经济困难承担绝对责任。当然,不管最后老师是否给学生借钱,老师给学生传递的信息必须清晰无误,即老师重视学生的诉求,并由此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心。
2、师生关系的交互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是指师生关系的交流和互动特性。师生关系的交互性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行为来体现。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交往行为是指至少两个行为主体通过语言的理解活动协调相互间关系的互动行为。一次完整的交往行为由三个步骤构成:说话者通过言语行为对有效性要求的表达和听者对它的理解;听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接受或拒绝说话者提出的有效性要求;最后双方通过对话和相互纠正错误,达到对某一有效性要求的一致理解,并根据一致的意见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师生交往是师生感情的重要表达方式,而师生感情 “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欢乐的强烈情感。换句话说,师生之间的尊重、热爱和情感在他们相互体验到的现在的快乐中和满意中,而不是在将来的利益中。”(马克斯 ·范梅南.教学机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 99页。)
(1)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的平等性。
交互性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专有特点,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向度的服从关系,学生只有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没有与教师自由交流的权利。交互性的发生前提是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确立,唯有平等,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才成为可能。但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不是地位、知识和能力的平等,而是作为公民的人格平等。现在有一种倾向,将平等的师生关系庸俗化,认为师生关系平等是无条件的平等,是以牺牲教师教学主导权和学生管理权的平等,其实这是对师生平等关系的严重误解,只要教师将学生作为平等的公民来对待,并且赋予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师生之间的平等就基本实现了。
(2)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民主性。
交互是对教育专制的反叛,必然也是对民主的追求。在人类的教育历史上,教师的绝对中心地位曾经导致教育的专制,等到教育家认识到学生也是“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 158页。)对教育的道德批判也真正开始。教育家在对教育进行检讨的过程中,特别对强制性灌输的非人道性进行了批判。由于灌输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 31页。)因此灌输被谴责为教育者的文化霸权,是教育者的独语现象,背后隐藏的是特定利益集团的功利意图,故摈弃奴役性的灌输教育几乎成为教育界实现教育自我救赎的必然选择。目前,一些富于民主意味的教育模式应用而生,为师生之间交互性的推进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典型的如商谈教育,以平等身份与受教育者对话,对话双方没有尊卑之分,“无论是哪一方都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学生,也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教师,对话假定人人都有某些知识可供传授,并且人人都需要学习。”(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科学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 252页。)它通过平等和谐气氛的营造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和感;生命叙事教育,通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即“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经验、体验和追求的故事”(刘慧、朱小蔓:《生命叙事与生命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 8期。)实现受教育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反思,进而生成对生命的热爱。
(3)交互性体现着师生关系的增益性。
交互性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受教育者作为交往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等,同时实现受教育者的交往自由,学生在人格上被赋予与教师的平等地位时,必然在道德上寻求与“为人师表”的教师平等,在受尊重的过程中,学生的德性将被不自觉地优化,“ 德性之所以被强调和鼓励,不仅因为它们在一定的地域中确保了人们的行为有所预期,而且,如果人们遵循德性来确定自己的行为,那么就会因此而产生出一个具有主体间性的可靠的活动空间。”(夏宏:《生活世界的伦理学》,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 4期。)而且,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还可以在交往实践中给主体提供利益增量。萧伯纳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各有两种思想。其实,萧伯纳的比喻还可以进行辨证解读,即你和我交换苹果,虽然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彼此却多了一份感情。可见,利益在交往中的传递将不再是简单的零和效应,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创生。
[案例分析]
有两位教师谈起现在学生修养问题,其中一位教师愤愤不平,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问:你何以见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
答:我与学生 A在街上相遇,他居然不跟我打招呼。
问:你为什么不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呢?
答:我是老师,哪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
对这位愤愤不平的老师,虽然我们在情感上可以理解他的愤怒,但在理智上,我们不能认同他愤怒的理由。在“师道尊严”的等级制度下,的确没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但在平等的公民社会,教师与学生是交往中的平等主体,学生应该主动与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应该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当教师认为自己不应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时,客观上已经将自己摆在与学生不平等的位置。如果教师总是以这样的心态面对学生,必然与学生的平等认知之间产生冲突,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事实上,教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教师的尊严并没有受到损害,相反,由于教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面对学生,反而会获得学生更大的尊重。、师生关系的生成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生成性意指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发生走向发展、由浅表走向深化、由表象触及心灵的过程。师生关系的生成性代表着师生关系的历时性,是对师生关系的动态表述,意味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身份的简单规定,而是师生之间的用心呵护和行动履践。
(1)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发展的渐进性。与常人的人际交往一样,师生交往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师生交往的第一印象对师生关系的处理非常重要,但师生良好关系的确立,更多地在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日常交流。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引导具有直接意义。受亲子依恋理论的影响,弗莱斯曼和哈瑞奇将教师行为分为教导和关怀两个层面,两个层面交叉形成四种领导类型,也就是四种师生关系:高教导高关怀、高教导低关怀、低教导高关怀、低教导低关怀;其中以高教导高关怀为最理想的领导方式,低教导低关怀型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张晓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京)2006年 2期第 120~ 124页.)可见,如果教师坚持用高教导和高关怀的方式面对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向融洽。
(2)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可修改性。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可能由于师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变化产生波动和起伏,因此,对师生关系加以修复和维护就成为师生共同的责任。就教师而言,在师生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教师有责任主动寻求修复方法,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师生关系出现不必要的波动。为此,教师就应该用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德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让学生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领悟、自己抉择、自己践行,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自主建构、“自己运动”。(班华:《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 4期。)
(3)生成性意味着意味着师生关系的未来性。师生关系的未来性是由教育目的的未来性所规定的。教育者总是期望教育让受教育者终生受益。中国古代的《大学》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传统教育之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具体路径则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后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即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取道德,最大限度地服务家庭和社会。德国著名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说:“教育的目的非是告之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马丁·布伯 :《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 60页。)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在这里,思想家们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有三个非常明确的特点:一是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为实现主体,教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来展示;二是教育效果必须体现为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塑造,包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优秀品质的养成等;三是教育效果具有鲜明的未来指向性,立足于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对教育效果无限性的追求,反映出教育者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自信,也包含着教育者对教育使命之神圣性的虔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仅仅在此在的意义上评价现有的师生关系,而应该看到 师生关系效应的时间跨越性,师生关系的终极生成,是以学生走向社会后对教师的终极评价为根据的。尽管 教育效果的未来性验证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此在的教育者根本不可能预知彼在的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无法跨越时空建立起受教育者未来生活与现在进行的教育之间的因果关联。即使我们了解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也无法确认受教育者未来的行为与现有教育之间的效应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真诚付出,无论学生在当下的情景下是否可以理解,但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并对老师表示敬意。
[案例分析]
徐老师经常是蓝衣黑裤再加一双青布鞋,朴素得简直象个农民,但同时他身上的书卷气很浓,又不苟言笑,这使得他显得有些特别,也使得他显得有些严肃。高一开学不久的一天,我与另一位同学想回家就去找他请假,一路上我心里都忐忑不安,因为一年前我转到这个县重点中学读书时就为了请假回家的事被班主任关在办公室里批了一个多小时,何况这位老师看起来这么严肃。不想徐老师听了我们的来意后却十分和蔼,微笑着询问我们家里情况,还说想家是应该回去,只是路太远了,跑来跑去太辛苦,也耽误学习,最后用商量的口气对我们说: “两星期回去一次可以吗? ”我们本来是想努力克制自己争取一个月回去一次的还怕老师不同意呢,因此听了这话真是喜出望外。
----来源于“天涯论坛” 这位已经走向社会的网友对自己高中物理老师的浓浓深情,其形成原因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老师给学生一次回家批假,其宽容和理解超越了学生的意料,老师用德性赢得了学生。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生成,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老师的超额付出,只要老师的所为超出了学生的预期,就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并让学生对教师生出特别的敬意。所以,真实了解学生的知识、心理和道德需求,并超越预期给学生以帮助,师生关系的和谐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讨论]
怎样处理与差生的关系?
严格来说,所谓的“差生”是一个伤害教师德性的概念,因为在高尚教师的眼睛里并没有所谓的“差生”。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差生”其实就是“成绩差”的学生,它是以应试体制为杠杆对学生做出的不公正评价。其实,我们都清楚,很多“差生”有着其他方面的特殊才能,只是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现有教育评价机制的认同。
面对差生,老师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内心深处接纳他们并给他们以适当的关注。为了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位教师曾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每个人写出你熟悉的本班的 10位同学的优点,并且每人的优点不少于 50个字。”然后,教师在班中高声朗读这些学生的“作业”,凡是被他人谈及优点的学生都害羞地低下了头,心里都美滋滋的。持续一段时间后,班级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了,相互之间更有礼貌了……在此建议为师者,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布置这样的作业:“给每位差生写出优点,并且优点不得少于 50个字。”我相信,等这道题目做完,并重复多次以后,当老师的,我们可能会改变对差生的看法。
当然,发现差生的优点只是第一步,告知差生的优点则是更进一步。1852年,屠格涅夫无意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惊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在托尔斯泰身上发生的就是所谓著名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当一个人因为受到激励而全身心地倾注热情、怀抱希望的时候,他所钟情和期待的对象往往会因其矢志不渝的执著而天遂人愿,并最终引导他到达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面对差生,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发现差生的优点,并点燃差生心中的激情之火。
值得警惕的是,当高考的指挥棒挥动的时候,高考成绩的功利性可能遮蔽教师对差生的尊重和耐心,这个时候,更能考验一个教师的境界,能否坚守对差生那份关爱,就成为老师成就自己职业高尚的试金石。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路径
1、教师权威与学生尊严的同构
[理论阐述] 所谓 “权威 ”,《新编汉语词典》定义为:一是指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二是指在某种范围里享有威望的人或事物。美国学者克利弗顿(Clifton R.A.)和罗伯特(Roberts L.W.)认为,教师权威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制度性因素形成教师的制度性权威,包括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传统权威指社会的文化传统赋予的权威;法定权威指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因素赋予的权威。个人因素形成教师的个人权威,包括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知识权威是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等构成;感召权威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
(1)教师制度性权威与学生尊严
教师的制度性权威,无论是传统权威还是法定权威,都只是一种外在性权威,是依靠习俗力量和法权力量来维持的权威,在此权威面前,教师尊严被充分肯定,学生尊严却被忽略,故学生对教师权威只是表面服从,内心并不悦服。这种制度性权威带来的 “师道尊严 ”,在现代社会遭到强力批判。张宗麟曾经认为,过分的师威会影响学生学习、限制儿童个性发展、养成阿谀逢迎的行为,因此大声疾呼: “打倒师威,建设师爱!”陶行知也曾经认为,“大人赐给小孩子的,是一个恐怖的世界 ……书呆的世界、残酷的世界、奴隶的世界。”教师制度性权威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并不简单否定制度性权威的存在合理性,但我们必须清楚制度性权威包含对学生尊严构成否定的可能,教师绝对不应该仅仅依靠制度性权威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
(2)教师感召权威与学生尊严
感召权威是教师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所获得的权威,是教师的道德付出得到的职业回报。“师者,人之模范也。”(《扬子法言》卷一)教师的感召权威通过为人师表得以体现。“为人师表”是教师展示自己职业骄傲的古训,檀传宝先生对“师表”的解读具有鲜明的传统中国特色,他认为:“师”本身即意味着作为教师必须有供人效法的品质 ,“师”决不是一个职业符号 ,谁佩戴它谁就是“师”。“表”原指外衣、外貌,后引申为表率、标准意。为师的人必须注重仪表、言行、形象,这是“师”足以供人效法的外在前提。所以“师表”合一即指在道德与学问上为人之榜样。(檀传宝:《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江苏高教,2001年第 3期。)教师的为人师表,必然要求教师言教与身教的统一。而身教,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行动上的道德楷模。关于身教的重要性,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样,身教成为教师育人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意味着对教师的身份约束。对教师而言,为人师表意味着教师必须基于道德的最高要求承担行为责任。蔡元培先生主持北大时对教师的德性就做了明确要求: “嫖、赌、娶妾等事,本校进德会所戒也。”中国传统社会,教师的权威很高,除了教师的身份定制,教师本人的人格修养也是特别的原因。舒新城回忆幼时在后溪垅回龙阁读私塾时的情形,他说: “平常遇着乡间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和争执,总是请先生代为解决,而且作了日常实务的顾问。所以一乡有了一个私塾,那乡间的人民都无形中感到一种光荣。”可见,教师感召权威是教师依靠自己的道德行动获得的权威,不是教师依靠优势地位的强加,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完全是一种有尊严的自我选择。
(3)教师的知识权威与学生尊严
学生是求学之人,教师的渊博知识是树立自己权威的重要条件。蔡元培主持北大工作时,就对教师的学问提出了严格要求: “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于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 271、334页。)很显然,元培先生将教师的学问不仅理解为知识的渊博,还包含对知识的敬重,对知识的探求精神。教师依靠知识树立的权威,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值得服从的权威,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既是向教师表达敬意,同时也是向知识表达敬意。所以,教师的知识权威并不构成对学生尊严的否定,因为这种权威并不是老师的外在施与,而是学生的自觉体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推崇。
[案例分析]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对自己高中老师的回忆
记得高中时第一位语文老师是我们看起来像是老太太的张文林老师,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说话不急不慢,声音不高不低,讲课清晰透彻,在她的影响下我的语文学习很见成效。第二位是年轻漂亮的邹老师,虽然说话娇声娇气,连批评人都像是唱歌,唯教学一丝不苟,面对一帮全校闻名的调皮捣蛋的男生班,用出色的教学能力令我们钦服。第三位是马奔老师,老教师,读课文很有激情,读古诗摇头晃脑,还给我们背 “平平仄仄平平仄 ……”,直到现在我还喜欢古诗,尽管不怎么懂,但是喜欢听它的韵律。
----搜狐:中国教师回忆:我的高中老师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对自己曾经的语文老师仍然记忆犹新。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语文老师在这位学生心目中的分量,甚至能感受他们师生之间教学上的享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当然不言而喻。第一位“深度近视”的老太太教师讲课“清晰透彻”,第二位“娇声娇气”的年轻女教师讲课“一丝不苟”,第三位“摇头晃脑”的老教师讲课“很有激情”。三位不同的教师,用他们不同的优点在学生面前树立了相同的权威。可见,教师权威的树立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发挥自己的所长,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接纳自己,乃是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的最好方式。
[问题讨论]
教师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教师是人不是神。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做出正确回答,是对教师的职业不敬。
教师的知识权威并不意味着自己在学生面前无所不能,相反,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考倒老师的机会太多,仅就知识信息而言,教师相对学生已经越来越丧失自己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教师与学生相比正在成为知识的落伍者。教师的知识权威在于,教师对知识拥有强大的解释力,同样的信息,教师能够做出与学生不同的解读,引导学生做出多方位的思考。
如果面对学生提出的自己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向学生坦诚自己的“无知”,这样,虽然自己可能面临知识权威的挑战,但自己的坦诚则肯定可以获得感召权威的加分。当然,我们可以在向学生告知自己不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前提下,谈谈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作为负责任的老师,我们可以在课后思考和解决学生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进行针对性解答。这样,我们将有两份收获:学得了一份新知识,做了一个负责任的人。
教师尤其要避免不能回答学生问题而导致的自我否定。据载,2001年 5月 7日,江苏某市区一名 30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这是最极端的例证。其实,这老师死的很冤,按照这种死法,没有几个老师有幸活下来,因为每个老师都存在被学生考倒的可能。然而,大学哲学教授不会做高中生的哲学试卷,大学语文教授做中学生语文试卷不及格者大有其人,但大学教授不会选择自杀,甚至不会感到难堪,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不是一张高中试卷所能测量的。同样,高中老师我们也应该告诉自己,自己的知识水平也不是一个学生的问题所能否定的。
请注意,教师不能回答学生问题只能是偶尔而不是经常,只能是难题而不是常识。
2、教师教权与学生学权的平衡
[理论阐述]
教师 “教权 ”的落实,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尊严感,提升对学生的责任心;学生 “学权 ”的落实,则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为师生的教学交往预置前提。
(1)教师教权
教权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权和教学活动的控制权。具体表现为:
教学主导权。教学主导权并不仅仅指教师的教学组织权力,更多地是指教师用教育行动表达教育理念的权力,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付诸实施并籍此实现自己的教育创意,是教师最基本的教权。但当下,教师的教育行动与其秉承的教育理念之间有时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教师的教育行动受到来自体制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困扰,尤其是应试体制正在窒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也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行动。高中教师的教学主导权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应试的教育体制,在应试体制下,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智慧集中于教学大纲和“正确答案”,教师不经意间形成了“萎缩性”思维,失却了教学的创造性。所以有人说,高中教育是使聪明人变愚蠢,愚蠢人变聪明的教育。作为中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在现有的体制下实现教学主导权的最大伸张,教学主导权的最大化实现,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潜能得到最好发挥,最好地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知识权威。
教育批评权。批评学生是教师教权的基本构成内容,也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因子。有一种观点将教师批评权看成是师生关系的对立物,这是严重误解。其实,当教师批评学生时,主要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你是一个值得我关注的人”,表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和信任。假如将学生的进步比喻为汽车的行驶,表扬是给学生提供动力,批评就是给学生提供制动,二者都是保持汽车前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中国封建时代,教师的批评权以“教鞭”为典型表征,体罚成为教师行使批评权的基本方式。今天,随着体罚被禁止,教师的批评权也似乎处于没落之中。原因在于,在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理念下,“批评”被无意间摆在了“非人性”之列;同时,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被过度关爱,对“批评”的心理免疫力大大降低,有时甚至可能做出极端性反应,教师在行使批评权时的顾虑大大增加,担心家长投诉、学生跳楼。但教师批评权的弱化必然导致学生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蔓延,并淡化教师的教育责任心,消解师生关系的紧密性。
教育享受权。依教育的本性来说,教师的最大成就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看到学生的心灵生长和人格进步,并由此获得职业尊严感和归宿感。但是,现代教师却无不受到无形的市场力量的钳制,同时受到技术性的考评体系的威逼,教师不得不以教育对象的符号化表现(如考分和名次等)为追求目标,并将自己的职业价值依附于教育对象的符号化表现。根据调查,世界各国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教学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教学创新、教师对专业发展的参与等。在这 4项指标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居于首位。3/4 的教师认为价值没有得到认可。(中国经济网 2009年 09月 16日 http://edu.ce.cn/foreign/xy/200909/16/t20090916_20025091.shtml)这样,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目的性价值被消解,工具性价值被凸现,教师的教育行为正在沦落为一种纯粹的谋生行动。因此,当代的中国教师有责任矫正自己的教育享受观,将注意力转向学生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心灵的教师,必然也是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2)学生的学权。
自主学习的权利是学生学权的基本内容。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尤其应该拥有独立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纯粹的被动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者。杨振宁教授曾经对学生学权的丧失表示忧郁: “我们的教学没有给学生以适当的位置,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只有他的教案,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思维火花和活力被缺乏敏感的教师忽视,几十个活人围着死的教案转。”今天,中学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应该说是尊重学生学权迈出的重要步骤。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是把 “课程 ”狭隘化为 “教学内容 ”,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所占比例小。新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姜秀珠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 05期第 100~ 103页。)但是,新课程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权的解放,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新课程精神的落实面临困难,特别是实践性内容很难从现有的考试方式中得到落实。学生的知识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以及上课自由权等,在目前的体制下还不可能得到实现。
当然,对学生的学权应该有辩证的认识,因为学权的放纵也可能对师生关系造成伤害。蒋梦麟就对五四之后学生权力欲膨胀的后果进行了描述:学生的权力 “竟然取代了学校当局聘请或者解聘教员的权力。如果所求不遂,他们就罢课闹事。教员如果考试严格或者赞成严格一点的纪律,学生就马上罢课反对他们。……他们沉醉于权力,自私到极点。有人一提到 „校规 ‟他们就会瞪起眼睛,噘起嘴巴,咬牙切齿,随时预备揍人。”(蒋梦麟:《西潮 ·新潮》,长沙:岳麓书社 2000年版,第 132页。)
所以,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权,有什么程度的学权,怎样在保证教师教权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学权,这都是当代教育界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学生学权的尊重,就是对学生自由的尊重,就是为师生关系的和谐预设空间。
[问题讨论]
怎样对待中学生谈恋爱?
教师在学生谈恋爱的问题上,往往是一个失败者,教师应该有心理准备。常言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当生命在爱情面前都显得渺小时,教师的劝诫的有效性就不值一提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学生恋爱问题上就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恋爱进行引导。
首先,教师应该告知学生,中学生谈恋爱是其作为公民的权利,教师尊重这种权利。
其次告知学生,教师在尊重中学生谈恋爱权利的同时,有责任告知中学生谈恋爱的利与弊,并特别对可能出现的弊端加以强化性说明。再次向学生提出建议,而且必须明确告知教师的建议仅仅是建议而已,最终的决定权在学生手中。
教师一定要非常清楚,用跟踪、威胁等方式面对中学生谈恋爱,绝对是徒劳无功的。
3、教师 “真实 ”与“完美”的平衡
[理论阐述]
教师的 “真实 ”代表着坦诚,教师的 “完美 ”代表着高尚,二者均有利于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感召权威。教师的真实与完美,直接决定着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形象,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和谐。
在社会对教师形象的定位上,教师应该是“完美”的人。但对一个在本质上没有达到完美境界的教师,将面临道德上的两难:教师是依生活的常态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诚实,还是在学生面前假装高尚让自己变的虚伪?如果教师不伪装高尚,教师就面临言行不一的道德困扰,学生会问:一个自己都不高尚的老师怎么有资格教我们高尚?如果教师伪装高尚,学生也会问:伪装高尚已经是一种道德虚伪,道德虚伪的老师怎么教学生走向高尚?在实践上,教师形象的完美定位容易使教师发生人格上的道德分裂。在学校之外,教师只是普通的社会公民,教师也以普通公民道德要求自己,其可能是道德上的平凡之人,甚至可能有些许的不良习惯;在学生面前,教师则用超越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让自己变成道德上的崇高之人。于是,教师的道德人格就有了校外与校内的区分,同一个人,校内的这个人总是比校外的这个人显得完美。
因此,教师不能以单纯的完美形象示人,教师还必须让自己走向真实。教师的真实性体现在:
教师是向己的人。教师与其他从业者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是一个向己的存在。马克思说: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 514页。)教师也一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并渗透于全部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职业利益合理合法,教师职业利益的实现过程,正是教师向己性的呈现过程。教师的职业利益形式多样,其中,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是教师职业利益实现的基本形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9年公布了首次由 24个国家参加的 “教与学 ”调查,结果显示,有 85%的教师具有永久性的工作,在丹麦、韩国、马来西亚、马耳他等国家,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拥有永久职位。稳定和安全感,是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所在。(《 教育观察 :全球教师评价指标学生成绩为首位》 中国经济网 2009-09-16日
http://edu.ce.cn/foreign/xy/200909/16/t20090916_20025091.shtml)此外,由于教师职业以学生为对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可能被学生所尊重、欣赏、甚至崇拜,教师也将获得其他职业难以企及的成就感,这也是一份重大的精神利益。如果将教师的向己性理解为“利己 ”,这种利己也是一种高尚的利己,教师是“富有利他主义精神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每一个行动从根本上既是利己又是利他”(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 54页。)从教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健康的自私、一种伟大的自尊和一种不愿作无谓牺牲的倾向。”(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 109页。)简单地说,承认教师的向己性,让教师回归了生活的本真,也让教师作为人走向了道德的真实。
教师是向己的人,并不否定教师是向善的人。教师作为育人之人,向善既是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更是教师职业的神圣性要求。教育是灵魂的塑造活动,凡是被造之物,总是塑造者意志的对象化产物,恰如人类会按自己的意志造神,教师也会按自己的意志育人。当学生成为教师的对象化客体时,事实上已经默认了教师意志对学生的统摄能力,教师的道德走向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着学生的道德走向。所以,教师的向善成为学生向善的必要前提。教师要用言行证明自己是优等的守法公民,善于良心的自我反省,懂得为正义欢呼,为悲情流泪,对乞丐表达同情。往高处走,教师应该懂得伸出援手,与他人分享喜悦和幸福,懂得用行动向祖国表达忠诚。但教师的向善不能也不应该代表教师道德上的完美,而仅仅体现为教师对道德的高尚性追求。
教师是在 “真实 ”中走向 “完美 ”的人,由此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人。[案例分析]
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学教师在点名时,不认识学生张海昶名字中的“昶”字,就自作聪明地漏报,最后装模作样地问:“有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啊 ?”等张海昶同学举起手来,教师继而反问:“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这名男生答道:“我叫张海永”。在一节公开课上,他提问该男生,连叫了几次“张海永”,均无应答。老师走上前:“张海永同学,上课可不能走神,老师叫你呢”。男生忽地站起来:“老师,我叫张海昶,地球人都知道。”全堂哄笑。(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109页)。
其实老师最后的尴尬根源于自己对“真实”地掩盖。本来,不认识一个“昶”字,本不是什么大事,虚心向学生请教乃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选择,但一个“爱面子”的老师却企图用自己的小聪明保住面子,但却被“不给面子”的学生识破。学生的行为虽然带有明显的恶作剧性质,体现出对老师的不尊,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老师“虚伪”的惩罚。所以,在师生交往中,做回“真实”的自己比虚假地维持自己脸面,是一种更明智地选择。“真实”可以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信任,让学生与教师处于心理的开放状态。
[问题讨论]
教师是否可以接受学生礼物?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师道尊严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特点,教师可以适当接受承载师生情谊的小礼物,如一张小卡片。学生的礼物应该是也仅仅是表达师生情谊的载体。
教师接受的学生礼物应该与学生的功利诉求无关,任何与学生利益相关联的礼物接受都有利益交换的嫌疑,都会破坏师生关系的感情纯粹性。
教师切忌接受学生家长尤其是学生的贵重物品或金钱。莎士比亚曾经说,金子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就可以让黑变成白,让丑变成美,让懦夫变成英雄,让老朽变得朝气蓬勃。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金钱只要有那么一点点,也可以让白变成黑,让美变成丑。金钱的力量可以给师生关系带来质地负面影响,让教师人格受到损害。老师应该清楚,当学生将金钱送给自己时,也将鄙夷送给了自己。
4、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理论阐述] 心理契约本来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其引申于师生关系之中,也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价值。阿基里斯最初用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表征领导与部属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现在的心理契约已经被广义理解为某一特定关系中一系列的主观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期望假设和义务承诺。-----心理契约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人们的愿望、意向以及契约主体所受到的约束和激励,各方满意互感是心理契约所达成的最佳耦合。”(申来津:《 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教育研究,2003年第 9期。)心理契约在形式上没有明文规定,并处于不断变更和修订状态,但是,“虽然它(心理契约)并没有写明,却是组织中行为的强有力的决定因素。”(波特 ·马金等:《组织和心理契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4页。)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可以实现双方的相互认同与接纳,让师生之间产生 “谐振效应 ”。它带来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这种信任最终延伸到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信任。
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体现着师生间的高度默契,表征着师生之间融洽的交往关系,古人造字时称两串贝为“朋”,两只手为“友”,心理契约达成状态下的师生关系具有典型的挚友特征。具体特点如下:
首先,心理契约给师生关系注入了高度的安全性。师生之间坦诚相待,师生的相处对彼此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师生之间的心理处于不设防状态,相互之间没有猜疑和疑虑。
其次,心理契约为师生关系提供了善意的解读方式。师生交往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可以有效化解矛盾。心理契约建立的高度信任让师生之间对彼此的行为表示理解,即使做出了于对方不利的事情,对方也会基于善良愿望予以解读,给以宽容和理解。
再次,心理契约使师生之间的关爱成为高度自觉化的举动。不需要提醒,不需要明示,师生之间已经通过默默地举动表达了彼此的关心和爱护。
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是一个情感积累的复杂过程,需要教师用爱心和行动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开启,用真诚和耐心对学生进行感化,同时还要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跟着自己行动。怎样达成师生间的心理契约?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三步走:
主动给学生以关爱
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默默地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尽量少用语言,让师生用心体验彼此的付出。
附录 :学生最爱听的 <<阳光语录》 .对自己要有信心哦。2.这几天你进步了。3大胆去做吧,做错了可以改。4.加油,赶上莱某某。5.你很聪明的。6.做得太好了,你真能干。7.这事交给你,我根放心。8.能帮老师这个忙吗 ?9.我们班是最棒的。10.老师喜欢你。11.爸爸妈妈为你而自豪门 2.我很能体谅你现在的心情。13.不舒服的话随时和我说。14.有什么困难找我。15.要注意休息啊。16.办法总比困难多的。17.我喜欢你的笑容。18.我对你很有信心。19.我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加油啊!20.孩子,只要你努力,不灰心,就一定行。21.做错了没关系,重要的是认真。-----引自相关资料
[案例分析] 老师的感叹
那一年冬天,由于一次感冒,引发了我的气管炎,吃了好多药,都不见好转。每天都在不停地咳,上课的时候更是如此。恰巧学校要我上一届公开课,当时,我选在了七(1)班。为了不使学生紧张,在上课的前一天,我跟同学们打了一声招呼,告诉他们第二天要在他们班上一节公开课。在正式上课的那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准备课件,七(1)班的班主任来了,给我讲了一件事:她说,她去教室的时候,发现几个大个子男生,正在安装他们班已经拆掉的阳台门,看到这些,她连忙去制止,因为他们班的阳台门已有些破损,当时是怕影响班容,才拿掉的。但听了几个男生的解释后,班主任没有再制止他们。他们说,孙老师的气管炎犯了,如果吹风,她会咳得更厉害的,会影响她上公开课的效果的,装上门,可以抵挡一些冷风。听着班主任的讲述,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为他们的细心,为他们对我的关心。
----来源于《风中的成路:欣赏型德育的师生关系模式研究》,第 123页。
几个大个子男生,知道老师要上公开课,担心外面的冷风加重老师咳嗽,在老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们想到了对老师的关心,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契约达成状态下的尊师行为。表面上看,这是学生的偶然行动,但却是师生感情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孙老师为学生付出之后学生给予孙老师的真情回报。、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是指师生关系要保持在师生的角色范围之内。师生之间既不是朋友关系,也不是血缘关系,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该基于师生关系承担责任,避免超越彼此角色承担不必要的社会义务。
教师应该避免对学生的责任过度。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责任的过度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责任行为超越了自身的责任能力。富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总是喜欢承担“完全义务”,因为只有履行完全义务才会有道德上的绝对高尚。然而,道德对义务感的无节制推崇却可能让主体义务感与义务能力脱节,从而导致主体道德上的无能。毕竟,“人总是有所不能,必须承认自己不是万能的造物主,而是有限的存在物。”(王效民:《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兼论哲学的根本问题》,理论学刊,2005年第 3期。)教师责任过度的直接后果是,教师可能让学生产生道德上的歉疚感进而躲避老师,或者教师的责任感在事实上构成了对学生自由的干涉,学生同样会躲避自己的老师。
教师超越自己的角色承担义务或者放大自己的角色义务,意味着承担了比社会赋予的更多的道德责任。然而,教师对角色责任的超越却面临着可能的道德风险。超越角色承担道德责任导致的道德过度可能构成对学生道德权利的剥夺,让善成为不自觉的恶。有一种伦理逻辑是,自己的道德义务就是他人的道德权利,自己履行的道德义务越多,他人获得的道德权利也越大。可我们一定要知道,学生履行道德义务本身是一种道德权利,教师履行道德义务的合理性必须以不损害学生的义务性权利为前提,否则,自己的道德义务就不会成为学生的道德权利。
[案例分析]
关于师生恋爱
我的朋友真是傻,竟然喜欢上了一个结了婚的男老师。说说你们的看法吧,我现在不知道如何开解我的朋友诶。
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The Problem Got Serious~
其實無乜焐恏啊!自己中意咪得咯,焐洗理其它魜點唸!中意米得咯...不过结佐婚就悟好喇
我就觉得无咩问题啦,终有一日,学生会陆续毕业,甘就可以自由甘选择自己中意嘅人拉!~~~ 中意老师..可能一半系出于单方面好单纯嘅倾幕 &欣赏.....假如真系中意嘅...米放胆去.....不过...结左婚就米拉!~~~~ 都无咩啊,自己中意就 OK拉
网上就此开展的调查: 你是否赞成师生恋? 共有 163 人参与投票,赞成 12.27%,反对 26.99%,无所谓 60.74%。
(来源:广州学生网论坛)
师生恋爱,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事实。从网上的对话和调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中学生对师生恋爱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说明在中学生中,师生关系转化为恋爱关系的心理与道德阻力并不像社会想象的那样强大。
虽然学生爱上老师有时候不可以避免,但一般来说,老师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严格控制在“师生角色”的范围之内,并从语言和行动上以教师身份规范自己,师生之间产生恋爱关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问题讨论]
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吗?
教师不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因为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可以尽关爱的义务,其前提是教师给与学生的爱永远只能是师生之爱,这是教师角色所规定的道德责任限度。如果教师超越教师的身份给学生以关爱,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比自己的父母更好,教师的爱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父母的心理排挤,侵占了属于父母专享权利的子女之爱,教师就构成了对学生父母的道德侵权,陷入了对学生父母的不道德。
因此,当教师基于一种崇高的角色责任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时,教师事实上可能已经走向了责任过度,从道德的本质性规定来看,教师既没有义务更没有权利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 ”作为血缘性的范畴并不包含在教师的角色的规定性之中。
(三)师生关系中的危机处理 1、师生关系危机的表现形式
[理论阐述]
(1)师生的信任危机
信任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但是,师生的信任危机已经成为师生关系危机的主要表现。师生的信任危机是指师生对彼此言行的真实性总是处于怀疑状态,学生并不将教师看成是值得信赖的人。就其原因,教师言行的不一致是导致教师缺乏信任的重要原因。本来,言行一致是底线的道德要求,是普通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但是,教师的言行一致却成为对教师严峻的道德考验。普通公民的所“言”是基于自己实际道德水平的现实之言,对自己做不到的道德圣言,只要自己不进行言说,就没有用行动履约的责任。但是,教师不同,为了给受教育者提供至上性的道德目标,必须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进行道德言说,这不是教师的个人选择,而是道德教育的职业性规定。在中国,如果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客观上就是用大公无私的圣人道德要求教师。然而,教师是现实的人,教师并非生活在未来之中,用超越时空的未来性道德对现代人进行规戒,实质上是给教师设置不可逾越的道德障碍。当教师不能践行自己对学生的道德要求时,教师的信誉度就会受到质的影响。
(2)师生的心理冷漠(熟悉的陌生人)
冷漠是 指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交往主体的生活苦乐无动于衷。师生的心理冷漠表现为师生关系的陌化,师生虽然彼此了解对方的背景、习惯及性格,但在心理上并没有相互接受,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彼此将漠不关心、冷淡、退让的消极情绪渗透于师生交往,师生之间出现情感的沙漠化倾向。心理冷漠对师生关系的危害非常大,让教师的职业满足感大大降低,让学生陷入心理上的不安全,制造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双方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痛苦、孤寂和压抑感。
(3)师生的相互怨恨
师生关系推崇仁慈和宽容,倡导彼此的理解和关爱。但是,道德之爱既是一种崇高,也是一种 “感性的病理激情”,它让人感受幸福,同时将人导向怨恨。舍勒对此有深刻论述。他认为,爱是充满伦理价值色彩的情感,是一种“价值性情感”,“爱是倾向或随倾向而来的行为,此行为试图将每个事物引入自己特有的价值完美之方向”,(马克斯 ·舍勒:《爱的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 47页。)“被爱的东西带给我们快感。”(马克斯 ·舍勒:《爱的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 69页。)但爱的快感对人却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世俗生活会泯灭爱的快感。舍勒认为,现代社会充满惊惧而又渴求安稳生活的 “小市民 ”,本质上是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陌化人”,他们不能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 “藏身于花花绿绿的教会窗户之后,在静悄悄的爱情和友情中编织自己的舞环 ”(马克斯 ·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 4页。)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们没有了对自然、对宗教的浪漫的“返回”,人们只有投身于世俗的经济活动,头足倒立地 “用手奔跑 ”。但“用手奔跑”已然不是生活的常态,必然构成对主体精神特质和心灵体验的“价值颠覆”。于是,“爱”转化为“怨恨”。按照舍勒的怨恨理论,师生之间的怨恨也可以理解为“爱”向“怨恨”转化的结果。为了在高考中获胜,教师因为“爱”给学生以超越能力的学习要求,学生由于不堪重负而对教师产生“怨恨”,反过来,教师因为学生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要求也对学生产生“怨恨”。怨恨是一种伤害性心理,在师生的怨恨中,爱的快感伴随道德责任一起消失。
[案例分析]
老师知到你个 Q,要加你 ,你会点做 ? 网友的回答:系想了解我地多 D
只系想知到多 D我地噶私隐.....重要系一晚里加塞全班.........个老师好恐怖啊...........最明智噶选择就系换 Q
我从来都 5+老师 ,1系有代沟 ,2系距地都 5中意我 ,3系我都好讨厌距地 ,所以 ,坚决 5+!!!!!
-----源于广州学生网论坛
当老师的要加学生的 QQ,本来是想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幸的是,学生都惊恐地寻求躲避。很显然,学生并不愿意向教师开放自己的心灵空间,背后隐藏的是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师生关系危机的形成原因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难于处理,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有过生动描述:“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现在青年的误解,也和醉人一样……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精神,自制能力,他就不受纪律不受训练了。”师生关系处理的不当,就会导向师生关系危机。就目前而言,师生关系危机的形成原因,可以大致归纳如下:(1)社会功利化思潮对师生关系的侵蚀。
社会功利化思潮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师依据功利原则处理与学生关系,对能够直接和间接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学生,教师往往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座位安排、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同样,学生也依据功利原则对教师行为进行无条件解读,将教师的辛勤劳动单纯理解为教师个人的私利性活动,遮蔽了教师活动的奉献性质。功利化思潮对师生关系的危害在于,教师的高尚人格被消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地位大大降低,制造了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排斥。
附录: 依你的感觉,大学的师生关系与中学师生关系有什么不同,你有何评价。高中的师生关系比大学更加紧密
高中学生的成绩直接关系到老师的薪金以及名望
因为高中主要是以应试为主,而且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主要在于应试
大学主要是对学生起到一种指导作用,这类老师在学业上与学生的联系可能不如高中紧密。高中师生关系可以概括为鱼与水
大学可以理解为更为平等的关系
主要是大学的老师不再以教课为主业
我们的老师对于教学任务并不看重
因为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更多的是一种科研(访谈广州某高校大一学生)(2)应试体制对师生关系的强制。
高考制度是当今中国教育基本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教育公正的基本实现手段,其合理性毋庸置疑。但高考应试制度对师生关系的消极影响也显而易见,其主要表现是,为了提升高考成绩,教师必须对鲜活的知识加以模块化和应试化,从而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当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得不屈从于教师的标准答案时,学生会产生“学权”被侵犯的感觉,会将自己的不满迁怒于老师,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同时,应试体制将教师注意力集中于学生成绩而不是学生的心灵成长,必然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感。
(3)教师个人际遇的不公对师生关系的连带性负面影响。
教师是高贵的职业,国家为保证教师权利专门制定了《教师法》,为向教师表达敬意专门规定了“教师节”,从总体上看,教师的个人权利和教学环境等均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但是,具体到每位教师身上,社会性的不公却可能仍然存在,比如,在有些地区,教师的工资明显比公务员低,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基本肯定等,教师可能对本地政府或者学校管理层产生不满,并且将这种不满延伸于自己的学生,用消极懈怠面对自己的工作,从而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
(4)师生观念差异带来的师生关系冲突。
师生观念差异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如何面对师生观念差异却是一个涉及师生关系的重要问题。师生观念差异主要体现为代际差异和身份差异。代际差异是由于师生年龄不同而产生的观念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与教师和学生认知图式的不同有关。比如,教师告知学生“光阴似箭”,这是教师在年龄增长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但学生年纪轻轻,对时间紧迫的切身体验远远没有教师强烈,教师与学生往往难以取得共鸣。身份差异则是由于教师与学生身份的不同而产生的观念差异,比如,高中生的恋爱问题,教师从教师的立场出发,可能认为高中生应该致力于学习,根本不应该谈恋爱;学生则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认为谈恋爱是自己应有的权利。本来,观念差异应该以彼此尊重为原则,但是,当教师将自己的观念依据教师的优势地位强加于学生时,师生关系的冲突就可能产生。
(5)教师工作方法适当带来的师生关系危机。
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良好的工作方法为前提。假如一位教师用嘲讽、厌恶等恶性方法面对学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附录:
学生最不喜欢听老师讲的话
睇下 D“无赖 ”赖到几时 我都费事理啊
你看 ,还是这些 “老油条 ” 给家长争点光嘛 同我企起身
你点搞呷 笨死啦
神经病啊,你
---来源于“广州学生网”论坛 [案例分析]
刚开始看到老程走进我们班级教室,觉得很奇怪,后来他解释道,原定给我们当班主任的老师调到高三当班主任去了。听起来,不过是换了个班主任,但是对我来说却是换了个未来。这个老程起初给我感觉很正派,教育局长司机的儿子他都敢送耳光子。那耳光子让我有些佩服他。不过他很严厉,严厉到我们觉得那是种压力,严厉到我们没有办法忍受。学校实行积分制度,班级一分和班主任多少工资挂钩,刚刚开始有同学扣分,他没有表现出多大气愤,只是说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我觉得这有道理,但是后来,他开始对分数越来越在意了。记得有一次,女生宿舍因为卫生问题扣了三分,结果他让那宿舍的女生一个挨一个站讲台上,然后开始斥责她们。那件事情之前,我虽然不是多么喜欢这个老师,但是我不讨厌他,但是我觉得,一个老师不管男女,对学生严厉是好事,但是如果对女生,并且是花季女生也不留任何情面的话,我不觉得他的严厉有积极作用。从那件事情后,我开始讨厌老程。
-----来源天涯论坛
老师对学生的严厉管教并不一定为学生所反感,但是,当老师的严厉突破了学生的心理底线,比如对女学生也不留任何情面的时候,学生就开始了心理反抗,尤其是当学生意识到老师的严厉只不过是谋求教师个人利益时,学生的对抗情绪就进一步加深了。因此,做教师的,务必以适当和适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尊重学生尊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并获得学生认同的道德底线。
[问题讨论]
教师应该怎样面对调皮的学生?
调皮是少年学生享受生活获得快乐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这份权利。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杜绝学生调皮,而是将学生的调皮置于可以控制的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调皮带来的负面效应。
调皮的学生往往性格外向,调皮的过程一般也是智慧的展示过程,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加以及时肯定,并通过适当引导让调皮学生的优点得以正向表达。
让最调皮的学生管理调皮的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师生关系危机的处置方式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危机的处理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这里主要是从危机处理的理念展开。
(1)以友善的心理处理危机。以友善的心理面对学生,就可以得到学生的友善。教师不管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学生,都应该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护,只要以爱心面对学生,就可以得到学生的理解。有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
老板很是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是什么意思?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问老板。
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同样,教师要获得学生的友善,教师自己先应该是友善的。
(2)以道德的方式处理危机。
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方式一定要具有道德合理性。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优势主体,教师如果仅仅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对学生进行压制性处理,或者不恰当地动用学生家长的力量威胁学生屈服,教师在道义上就已经失分,师生关系的危机将由此进一步恶化。
(3)用民主手段解决危机
师生危机的处理,一定要有学生的平等参与,而且学生不只是被动的参与者,还必须是积极地行动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赋予学生以必要的权利。民主手段本身就是教师向学生表达的善意,民主手段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关系的和解过程。
(4)用相对正义的结果结束危机
教师不要期望师生关系危机处理结果的绝对正义,事实上,师生关系危机的结束总是会带有某种遗憾,就如弗兰肯纳所言,我们最好选择善减去恶以后所剩最大余额的行为。师生关系危机处理的公正只能是相对公正,只是在全局意义上实现了公正,只要达成师生双方共同满意的结果,师生关系的危机处理也便取得了成功。
[案例分析]
我们当初的集体捣乱:当着听公开课的外校老师的面,课间休息全班用粉笔头打仗;上课之前将教室门开个小缝,上放一只脸盆,里面放只扫帚,准备教训迟到的学生,结果砸在推门而入的老师头上;至于上课说话,考试不忘踢球,课间踢球砸碎玻璃、球被老师没收再要回来再踢的事情,更是家常便饭。值得回忆的是:除了那位“强扭瓜”的班主任被气走之外,其余老师包括新来的班主任,对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举动都很宽容。尽管当年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但是他们没有把我们的这些行为“狠狠上纲”;他们也在不断地批评和管束我们,但是每次都给我们留出了改正的时间和余地,也留足了面子;更重要的是新来的班主任放手让我们自己管理自己,把多余的精力引导到开展文体活动上去,于是我们班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教室后面墙上挂满了优胜锦旗;最后我们也在没有多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考上了大学—— 54人考上了 50人。
------天津耀华中学毕业 50年后的校友回忆
面对“ 集体捣乱”的学生,那位“强扭瓜”的班主任被气走了,其他的班主任却体现出了宽容,为“学生留出改正的时间与余地“,给学生“留足面子”,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包容、尊重和信任,成功地避免了师生关系的恶化,最大限度地解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在放松的心情下学习成长,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关怀和管理上的智慧。
[问题讨论]
解决学生的问题应该及时找家长吗? 除非万不得已,解决学生问题一般不要找家长。
找家长必然让学生的问题暴露在家长面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恐惧,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反感。
总是寻求家长的帮助,间接意味着教师的能力不足,不利于教师权威的树立。
教师应该在学生没有出现问题时寻求与家长的沟通,而不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以后寻求家长的帮助。
参考资料
课堂纪律与课堂管理
[美]伦-克拉克 欧-斯塔尔
搞好教学必须要有良好的课堂秩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管理得当。然而,不少教师对课堂纪律与课堂管理深感头痛,这也许是教师碰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在有些学校里,学生不遵守纪律的现象特别严重。但是,也就在这些学校里,对某些教师来说,似乎不存在这一问题;而对另外一些教师来说,则是学生闹翻天,课堂秩序一团糟。原因何在?显然,关键在于教师。大凡备课充分、课堂管理得法、教学方法得当的教师,很少为严重的纪律问题伤脑筋。造成上述差别的原因,并不是教师的个性、仪表、性别、年龄或其他方面的差异。
纪律混乱的原因
学生的每一个错误行为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社会原因外,学生上课时的乱说乱动,大多仅仅出于青少年想要消磨自身过剩精力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在确定与适应自身在社会上的新地位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往往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才导致这些问题严重起来。
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主导原因常常在教师方面。备课是教好课的关键,但是,很多教师似乎从来没有好好备过课。他们讲起课来总是漫无边际,不知所云,因为他们事前本来就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教学内容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布置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弄不清应该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去做。此外,有些教师的言行好象故意在制造学生不遵守纪律的问题。他们上课迟到或者迟迟不开始讲课,浪费时间;工作作风粗枝大叶,组织教学松松垮垮;他们讽刺挖苦学生,责骂学生,取笑他们的缺点,不慎重地训斥学生,把学生看得一文不值。还有些教师不知不觉表现出缺乏礼貌和冷漠无情;他们处事不公正,朝令夕改,今天要学生这样,明天又要学生那样;他们的某些行为看起来似乎在讨厌学生。要知道,如果有人感到你在讨厌他,那么你很难得到他的合作。
预防措施
首先,教师应该尽力赢得学生的尊敬,这种尊敬,只有通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公正无私地富于同情心地对待他们”才能获得。那些不恰当地触痛学生的感情、不喜欢学生的教师,那些重书本轻学生的教师,那些不替学生着想、愁眉苦脸、缺乏幽默感的教师,是不可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合作的。学生愿意与富于同情心、热情、真诚的教师合作。为此,教师需要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尤其要注意,一开始就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上课时要能随时叫得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尊,同时又使他们懂得,任何破坏纪律的行为,教师都会知道是谁干的。另外,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有所了解,就能增强与学生的友谊,有目的地引导他们。
其次,要正确看待自己。教师也是人,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可能一贯正确。何况学生也懂得这个道理,任何伪装都骗不了他们。许多青年教师似乎觉得,学生的每次闹事都是对教师一种人身侮辱,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学生犯错误就象他们缺乏知识一样,你不必过多地烦恼。如果你把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视作对自己的人身侮辱,结果,有可能会弄假成真。换言之,尽量使课堂里既协调又有幽默感。上课时出怪相当然不应提倡,不过,假如事情确属有趣,不妨笑上一阵,然后再把这种良好的气氛转到中心任务上来。师生共同欢笑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活跃的课堂里学起东西来,总是比在死气沉沉的课堂里容易得多。另外,在教学中需要具有一种洞察力,首先要抓住关键问题。你最根本的任务,不是在课堂里实施各种规章制度,而是引导学生学习,不要让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搞得你心烦意乱。你应该把教室变成一个友好的场所,通过你的行动而不是言辞使学生明白,你愿意做他们的朋友。另外,必须避免偏爱或偏憎。
再次,事前要充分备课。备好课是避免课堂纪律混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一般说来,男女学生都是愿意遵守纪律的,只要他们认为课程内容值得学,通常是愿意专心学习的。许多(如果不是大部分的话)课堂问题是由于教学组织不好造成的,认真备课一般就能消除这类问课堂里的“死角”常常会引起麻烦。为了避免出现“死角”,必须注意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应该避免教师在课堂里演独角戏,学生干巴巴坐着听讲的消极局面。你不仅要保证学生有事可做,还要让他们知道具体做法。很多纪律问题都是因为学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或如何去做而造成的。
开学第一天上课应该有个良好的开端。这一天,学生常常处于渴望学习的精神状态,他们期望新课程和新教师会给他们带来有价值的东西。因此,第一次课应是你的最精彩的一堂课。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或示范,讲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提出一个新奇的问题或做点其他具有吸引力的事情。有些教师第一次课用来讨论,在这门课程里能够学到些什么。还有些教师则提出某个有趣的问题,然后在学生寻求答案时,教师则记下学生的学号或做些其他事务性工作。另一种方法是,以游戏或电视测验的形式进行一次复习检查。不论采用哪种方式,第一堂课应该给学生一些新鲜、生动、有意义的东西。
最后,要重视课堂管理的技巧。为了使教学顺利进行,避免“死角”和纪律混乱,必须善于进行“课堂活动的管理”。这是一种把全班学生从一项课堂活动引到另一项课堂活动,使教学顺利进行的技巧.特别注意,学生在忙于其他事情时,不要提出要求或讲课。一项活动紧接着一项活动,不要让学生中途悬在那里。讲课切忌繁琐。一步就能解决的问题,不要分成十步八步走。教师应具备的其他技巧还包括同时观察全班学生动态的能力,使学生觉得你在时时注意他们。人们曾把这种技巧称作“眼观六路”,总之,要求教师眼光灵活。很多初登讲台的教师,总爱把注意力集中在某几个学生身上,应该克服这种倾向。
与之相配合的另一种技巧是“交叉法”,即同时做两件事情的能力。譬如,一边听某个学生在座位上发言,一边注意教室里另一部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其他技巧还有:先提问题,然后再叫学生回答;不要按一定顺序提问学生,班内每个学生都应叫到;经常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进展情况。规定几条具体的课堂纪律。每个班级都必须有规章制度,但不可多。太多了,学生搞不清,很多规则就无法实行。制定几条明确的对师生都有意义的规则是最为有效的。各种规定不可过于严厉,太严了会导致破坏纪律的现象发生。这些规定应该给学生以适当的自由,但同时又要告诉他们界限所在。假如一条规定能够清楚地说明学生必须怎么做,既合理又能实行下去,那么就可以说,这是条较好的规定。各种规则最好在必需时再制定。要想制定学生可以接受的规则,最好让学生自己规定他们的行为准则,因为学生通常愿意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
纠正措施
一、坚决、公正、始终如一地实施各种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就必须实行。要使每个学生明确,破坏规章是不允许的,遵守纪律则会受到应有的奖励。纪律教育的方法要得当,特别要防止唠唠叨叨老是谴责学生,因为这样会影响教学。教师不计较学生的一些小毛病,常常要比没完没了地纠正它们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过分地批评或责骂某个学生,只能引起其他学生对他(她)的同情和支持。如果某个学生好象思想在开小差,就提个问题让他回答。有时,教师仅仅只要带着责备的目光看上一眼,一个手势或者朝即将出事的地方走动一下,就能使尚未来得及出现的麻烦平息下去。高度警觉的教师常常能把各种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教师应避免威胁学生或给学生提出最后通谍,这样会造成学生当众顶牛。如果一个学生做错了事,教师要克制自己,以免为了保持教师的尊严,不得不把这种威胁真的付诸行动。
二、不管规章制度定得多么合理,教师备课多么细致,总还会有学生违反纪律。因此,必要时还须运用惩罚这一手段。惩罚应该恰如其分,富于建设性。一般说来,如果学生认识到惩罚是错误行为的必然结果,那么学生就不会顶牛,以后可能也不会重犯。
实施惩罚要及时、坚决,给被罚者留下深刻印象。千万不可凭一时冲动去惩罚学生,应该三思而后行。一经决定,就要雷厉风行。万一教师感情冲动起来,最好等到心平气和之后再进行惩治。因为,在气头上处理学生,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只有头脑冷静,才能准确地弄清犯错误的究竟是谁,才能选择恰当的处分。要想使惩罚收到良好效果,还须把惩罚与积极措施结合起来。
千万不可将增加学生作业和考试扣分等当作惩戒手段;有必要课后留校时,最好与个别谈话或某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结合进行。
(韩有毅译)
(摘自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方法 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调控、课堂管理与纪律控制》,学苑音像出 版社,2004年版,第 172-176页。)
“师道尊严”的历史分析
“ 师道尊严 ”的历史探源
“ 师道尊严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命题。但对于这样一个命题,人们对它的内涵却不甚了解,以致在其释义上出现偏差或误解。考证 “师道尊严 ”这一古代教育思想的命题;应首先从师道所蕴含的意义入手。据我国古代典籍所记载,“师 ”和 “道 ”原本是两个互不相连的概念,而最早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的论述出现在《周礼》: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不过,最早提出尊师思想的人当属荀子,他提出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把师和天、地、君、亲提到同等高度而尊崇。最早明确 “师道尊严 ”这一理念的著作是《学记》: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从这段话可知,只有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教师所代表的 “道 ”的地位才能受到尊重。韩愈在《师说》中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他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事实上,“师道 ”并非指 “为师之道 ”,而是指 “师 ”及其所传授的 “道 ”。当然,在中国传统社会,这种 “道 ”主要是儒家之道。这样,“师道尊严 ”在我国古代教育理论中便成为一种正统思想,从而也使尊师重教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大优良传统。
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师道尊严 ”一直是师生关系理念的主流。在这种 “师道尊严 ”思想中,一方面给予教师如同君主般至高、至尊的社会地位。师道尊严的背后是君之道,是强大的封建伦常文化。“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对于平民百姓而言,生活的两个基本条件便是君与师,有君之治,有师之教,缺一不可,否则难以正常生活。就是说治国、治天下、治人、治世,师与君同等重要。另一方面,传统的 “师道尊严 ”观念,又在人伦方面将师与亲相提并论,即所谓 “天地君亲师 ”,给予教师如同父亲般的地位和权力,“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的观念深深扎根在国人的心中。
“ 师道尊严 ”的现代流变
由于 “师道尊严 ”与生俱来的与儒家文化的关系而成为儒家文化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表征,随着儒家文化地位的变化,其内涵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自汉以后,经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并被封建统治者不断强化、神圣化。师生关系也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等级性。“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的观念超越了人伦意义上的温情,而在教师权力的角度被无限放大,赋予了教师对学生绝对的控制权,教师拥有任意处罚学生的权利,而学生没有自主权可言,师生文化呈现了严重的失衡状态。“师道尊严 ”作为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被严重的僵化甚至异化,过度强调社会文化所赋予的权威,成为政治上的专制在教育文化领域的相应的体现。“师道尊严 ”似乎渐渐成为 “封建师生关系 ”的代名词,一提 “师道尊严 ”想到的便是与民主、平等相对立的专制、封建腐朽的旧的师生关系。
随着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师道尊严 ”在一片 “打倒孔家店 ”的热潮中也成为人们竞相批判的对象。鲁迅曾经明确指出,“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他还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里,对封建私塾的老学究搞 “师道尊严 ”的言行作了生动的揭露和讽刺。吴虞在《吃人与礼教》中极其激烈地抨击儒家纲常礼教,震动海内,被人誉为 “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陈独秀主张建立西洋式的 “新国家 ”、“新社会 ”、“新信仰 ”,要实现中国的 “欧化 ”,必须铲除 “适与欧化背道而驰 ”的孔孟伦常道德。胡适、李大钊也曾对中国的旧道德,包括 “师道尊严 ”进行过严厉的批判。
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是对 “师道太尊 ”所作出的批判,那么文化大革命则是对 “师道尊严 ”的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 ”期间,林彪、“四人帮 ”反革命集团为了建立封建法西斯专政,将屠刀狠命砍向教育界和学术界,造成了史无前例的一场特大浩劫。他们把 “臭名昭著的复辟狂、政治骗子、大恶霸 ”之类本来属于自己的恶谥罪名,统统推到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和世界古代文化巨人孔子的头上,大搞所谓 “批孔 ”。“师道尊严 ”,一度作为挂在 “臭老九 ”脖子上的 “罪状牌 ”,遭受了最严厉的批判。“师道尊严 ”荡然无存。
改革开放以后,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师道尊严 ”是否需要重新提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师道尊严 ”发展至今,我们虽然仍能依稀的感到我国自古以来对知识与教师劳动的尊重,保存了 “尊师重教 ”的优良传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师道尊严 ”被严重的曲解和异化: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威,从主观上要求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等等。
通过正本溯源和对传统 “师道尊严 ”思想的进一步解读,笔者以为,重新树立 “师道尊严 ”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 “师德 ”。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 “亲其师,信其道 ”,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 “师尊 ”。师欲得其尊,必先尊其道,必先自尊,方可言 “师道尊严 ”。三是 “师威 ”。师有德,道有尊,师道之尊就体现为一定的威性和威严、令人信服和敬畏。
社会主流人际关系制约师生关系的平等
师生关系总是发生于具体的社会背景之中而不是孤立抽象的存在,因此,要考查它的形成也应当首先从它所赖以发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它与这种社会背景的联系着眼。人类社会是阶段性发展的,各阶段之所以被当作独立的对象,是因为具备区别于其它阶段的特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种特征的根源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水平,与其相适应则会形成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并且在各个侧面打上鲜明独特的烙印,在人际关系方面,这种独特烙印就成为该社会人际关系的主流,成为同一历史时期所有范畴 人际关系的同一性。同样,在教育活动中,社会主流人际关系的属性决定着所有发生在 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性质,师生关系也不例外。比如,封建社会中人际关系最 鲜明的烙印是等级性,讲究的是尊卑、贵贱、高低、上下,由此,社会生活中任何一种 人际关系都会表现出这种主流性质,都会被置于等级框架之中,分出尊卑上下。表现在 政治关系中,就有君权至上;表现在亲子关系中,就有家长的绝对权威;同样,表现在 师生关系中,就有 “师道尊严 ”。今天被批评的 “师道尊严 ”,之所以能够成为教育传 统而长期存在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西方国家虽然没有 “师道尊严 ”的提法,但在教育 史上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在世界范围内都曾与整个社会秩序相和谐。
进入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性质随着社会变革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与科学技术为基础 的工业生产及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是强调个人社会和政治权利平等的国家制度,人际关 系的主流逐渐演变为社会成员之间的民主平等。虽然在现实中这种民主平等还远远不够 彻底,还有许多的阶级的和群体的冲突和压迫。然而,从社会发展的整体和趋势而言,没有人能够否认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平等已经基本否定和取代了古代社会的等级性而成为 人际关系的主流,并且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人际互动与交往。通过各种 教育上的交流为国人日渐了解、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的师生之间鲜明的民主平等式人际 关系的色彩,实际上正是这种社会进步的结果。
师生关系的性质在总体上是与社会主流人际关系的性质相一致的。即就具体的社会而言,人际关系的主流是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也就是什么样的,不能想象,在一个等级森 严的社会中,能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样,也不能想象,在一个社会民主高 度发达的国家,师生关系会是不平等或者专制的。师生关系的性质,只能而且必然随着 社会形态本身的变革、以及相应而来的人际关系主流变革而相应的发生演变。这是我们 认识人际关系的前提。
在这里便产生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即:应该如何依据中国社会的现状认定人际关 系的主流和师生关系的性质 ?人们看到普遍的现实是,在中小学的师生关系中,似乎仍 然与民主平等相当遥远,触目而见的是浓重的师道尊严的痕迹。一些教师提出,今天的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平等还未成为广泛的社会现实,反而是作为封建社会残余的等 级意识、长官意志、权力崇拜等等十分普遍,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建立民主平等师 生关系的基础究竟在哪里 ?提倡这样的努力有多少现实依据 ?在此,简单地套用前面所说 的 “公式 ”似乎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倘若说中国社会仍然是封建社会,因此人际关系主 流仍然是等级式的,显然与事实不符,先有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新 中国成立,我国早已从根本制度上确立了民主国家的性质,应该说人际关系主流已经成 为民主平等的,但实际上与人们的常识和日常经验存在着距离,几乎每个人都能够找出 大量相反的事例。在今天,试图对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主流做出准确判断,实非易事。正如韦伯所言,“对于精确的自然科学来说,„规律 ‟愈普遍有效,它们就愈重要和愈 有价值;而对于赋有具体前提条件的关于历史现象的认识来说,最一般的规律因为其内 容最为空洞,所以也就最无价值。”[1]韦伯的观点也许失之极端却精辟透彻,认识到 社会历史阶段、主流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之间的制约从属,毕竟不能说是 “最无价值 ”,但的确无法直接演绎出具体判断。对此,仍然可以从社会学家那里得到启示,迪尔凯 姆在研究自杀时的方法论便是可以迁移的,“我们 ……首先到历史中去探索人们实际上 是如何从道义上评价自杀的,然后尽力确定这种评价的理由是什么。我们只需弄明白,这些理由是否和在什么程度上存在于我们当前社会的性质中。”依据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从分析中国社会当前的特定现状,然后得出有关人际关系主流的判断。从新中 国成立到 21世纪之初的今天,社会主义民主经历了诸多曲折,自上个世纪最后 20年的改 革开放以来,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目标的追求前所未有地 清晰和明朗,党、政府和民间对此的努力也是前所未有地强烈。如果以改革开放为界做 前后对比,人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不同。今天,我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局 面,一方面,存在着大量与民主平等相违的现象,比如官本位、裙带关系;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这类现象的反感与批判也从来没有这样自觉与激烈,这方面只需与十年**之 前稍加对比便不难做出结论。可以说,与整个中国社会正在转型的基本前提相一致,中 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也处于嬗变之中,而且,其中即将成为主流的与即将被淘汰的都已确 定无疑。方向和潮流已成必然,固然可能出现曲折、蹉跎甚至停顿,但却不会逆转和倒 退,平等开放、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会逐渐成为社会成员彼此共处的主旋律。其实,今 天人们经常发出的对于各种与民主平等相悖现象的不满和抱怨,本身就是社会变化的信 号,体现了人们民主平等意识的渴望、觉醒和张扬 ——在 20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
师生关系的心理学考察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它在本质上反映着师生间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其变化与发展取决于师生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如果都能如对方所愿,相互之间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如高兴、愉快、满意等,并保持接近或亲密的心理关系;相反,如果其中一方不能满足对方的期望和需要,或者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相互之间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如抑郁、焦虑、烦躁等,此时双方的友好关系就会中止,或产生疏远、淡漠甚至敌对关系。师生之间无论是亲密关系,疏远、淡漠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师生以情感为中介,以个体的好恶为立足点对对方趋利避害所选择的结果,反映了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彼此越易情感相悦,坦诚相见,无所不谈,互相包容,达成共识,进而实现经验的共享,共同成长。此即 “亲其师,信其道 ”的道理所在。师生间心理距离的疏远则会使双方情感相背,不仅影响各自的身心健康,还会使正常的课堂教学弥散着令人窒息的郁闷气息,甚至是火药味,使教育活动难以开展。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的发展的独特方式。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一种社会角色,虽然其因特定的目的和任务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又常常在互动中摆脱既定的 “教师 ”和 “学生 ”角色的束缚,把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着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人们常常强调教师和学生是两种 “社会角色 ”,而忽视了他们首先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现实的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工具色彩太浓,而情感色彩太淡。其实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仅是知识的授受,更是一种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全方位、深层次的相互交流。在现代教育活动中,任何先进的传播媒介之所以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惟有教师才能创造富有情感的教育氛围。事实上师生关系也正是在这种富有情感的氛围中存在、发展和变化着。教师只有认识到师生关系既有特定角色之间的职能关系,也有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关系,既有教学关系,也有情感关系,才可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投入更多的情感,才可能发挥师生关系中人际情感因素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师生关系存在客观的心理位差
师生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承担着 “教 ”的社会角色,学生承担着 “学 ”的社会角色。社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期待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受一定社会形态下社会关系的制约。教师和学生对角色的期待产生角色意识。教师和学生在角色意识的支配下,彼此又作出行为抉择,“我应该 ……”“我不能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单一个 “受 ”字就使教师处在心理的上位,学生处在心理的下位,使师生间存在着天然的心理位差。更何况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又被赋予了管理学生的权力,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置于半依赖的境地,这种情况尤以集体教学的情景为甚。总之,教育活动的这些特点不仅在客观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且持久的交往机会,而且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特征带有 “先天 ”的心理位差。
“尊师爱生 ”可谓千年古训,很少遭到人们质疑。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依笔者看,为何不可以是 “尊生爱师 ”呢?这一切皆因社会赋予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的定势关系所致。在传统教育背景下,“尊师 ”不以 “爱生 ”为前提,“爱生 ”也不以 “尊师 ”为条件。由于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就导致了学生无条件地 “尊师 ”。即使在应然状态下(如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不管一方如何对待另一方,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由于师者 “闻道在先 ”、“术业有专攻 ”,而且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更担负着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社会责任,因此即使师未必贤于弟子,甚至在年龄上与学生相差无几,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也始终处于心理的上位。学生要实现主体性的发展,必须接受教师的熏陶和教诲,尽管弟子未必不如师,也必须始终居于心理的下位。所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即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半隶属关系,有人称其为 “师生代际关系 ”。像家庭代际关系一样,师生关系中的心理位差虽然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天然障碍,但它也为教师正确地行使和利用权力以完成教育使命提供了外在的优势,使学生的 “听从师命 ”成为自然。研究结果表明,在师生互动中,无论是互动内容、形式还是互动过程,均带有比较明显的两者相互影响和彼此作用的特征,这与师生关系的主体间存在有客观的心理位差有着直接关系。从积极意义上看,师生间的心理位差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主动引导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别是情感的健康发展。实际上,也正是师生间的心理位差使师生关系成为一种教育背景并具有教育性。但同时,在现代教育活动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仅靠教师对学生的支配和管理是难以奏效的。如果教师不注意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师生间的心理位差就有可能加剧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被动地位,对学生的发展和教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心理位差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密切心理联系。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师生间在心理上一旦产生较大的距离,教师也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教育力量。因此,教育的价值内涵和人文旨趣都可以蕴含在师生关系之中,教育过程甚至可以看做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完善的动态过程。
师生关系:从相处到相依
相处:现代教育师生关系的理性规范 相处是一种 “选择的亲和性 ”。在相处中,“他者是被注意的目标;现在,先于相互作用的相互依赖,在相互作用出现而且/或者在偶遇的过程中被构成和修改,获得了话题的相关性,成为思维和决定的对象 ”。相处是现代教育师生关系的特征,它是建立在现代性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关系注重可控性和可预知性,它是经过严密选定的、规范即时性的关系。
1.相处的理性选择性。它意味着他者(学生)必须被选中后才能形成此师生关系,而未被选中则不能享受这种师生关系的 “荫泽 ”。相反,他们被视为这种关系的障碍,必须予以 “清除 ”,如果不能被彻底改造。怎样选择?理性是唯一的尺度。理性要求的是容易或能够被控制遵守规则的人。因此,驯顺、听话和接受师生关系的监督的学生自然是好学生。选择性的另一层含义是,这种师生关系要能够得以良性发展,师生关系必须被限定,否则,情况就会不可收拾,因此,现代教育师生关系被允许在某一范围之内活动,而且这一范围尽可能的小。师生关系等同了教学关系,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的关系,实际上是知识传授和接受关系的附属品。这是我们所谓的教育中的 “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的重要含义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合作关系。(我们的媒体已经使我们对此认识确信无疑)它是建立在契约、合同、规范之上的关系,所以,伙伴关系一定要以理性的算计为先导,因为在合作中,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冷静而非感性、激情。经过理性裁定的师生关系因教学的产生而产生,随教学的终结而终结,虽然我们还以师生相称。脱离了教学的关系属于 “非控区 ”,它易于变化,更致命的是它们会严重损害教学秩序,或者减低师生关系的功能,出现类似于我们所谓的 “5+2≤ 0”的现象。缩小范围增加了师生关系的透明度,这样我们才能清楚这种关系的一举一动,才能使一切掌握在 “掌股 ”之中。模糊带有大量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相处非常头痛的。现代教育师生关系为增加透明度就不能掉以轻心,防止不透明因素 ——“异类 ”分子的入侵。
2.相处是话题式的,我和他者的关系由话题赋予。正如齐格蒙 ·鲍曼(Zygmunt Bauman)所说:被赋予的相关性只是话题式的,而且通常是,手头的话题和限于此时此地的 “专门 ”的兴趣,产生和限制着这种相关性。主题性的限制性影响在双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我不愿意在相处中层开超过话题的内容,他者也不强调手头话题允许之外的内容。话题式由于话题的设计必然使得相处中的人不能作为完整的人。相处是不完全的存在,不完全的自我的相会。话题赋予了该关系生命和生机。就师生关系而言,它具体分化为语文、数学、外语等分门别类的师生关系。完整性为各个单一性所替代。每一个单一性是一个小的秩序,它使师生关系更易于管理和难于脱轨。单一性是师生关系的 “科层制度 ”。单一性只对所辖范围负责,它给予了在范围之外无责任,或对范围之外所发生的事熟视无睹的更好理由。科任教师的责任就是对自身所任之课负责即可,只对自己所授知识负责。相处扩大了师生关系和学生完整性发展的距离。所有的单一性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学生的完整发展,但完整性发展却不是每一个单一性的职责也非单一性自己力所能及,因而,单一性并不对完整性负责。完全有理由说,好教师、好的师生关系只是那些明智地做好自己被规定的任务的人及关系。“为了在更高的水平为人所见,你必须被分化成碎片并且抛弃自身的大部分。”你既不应该注意其他部分,也不应该超越及影响学生的其余的个性。现代性相信控制好每一个单一性并使其高效必然能够保证完整性。但是,良好的部件并不一定兼容,“现代组织是从其不寻常的分裂分化中汲取力量的;另一方面,提供使已分裂的碎片重合的机会,从来不是现代组织的特长 ”。因此,它不能保证完整性的良好发展,有的时候,它会产生 “畸形 ”。然而,现代性从来就忽视了这一点。现代教育师生关系中痛心疾首之事频频涌现就不会停止,而且必然会再次发生。因为,在相处中,师生始终是以一种碎片而存在。作为整体的存在(being as a whole sein)被遮蔽了,师生关系的分化和人的分裂相互促进。
3.相处的规范性。不规范意味着难于处理,它不属于理性花园里栽培的品种。它是杂草,必须被清除。现代教育师生关系是被规定好了的,它以学校、课堂的秩序和制度为标准。学校的各项制度和规章,社会、家长的希望支配和规定着现代教育的师生关系,并成为其主要内容。其余的关系无足轻重,最好不要形成,否则它们就有对规定形成威胁的机会。现代教育对此时刻警惕、严格控制,否则就会失职。学校、社会、家长代替了师生关系中的教师和学生。哪些是应该建构的,哪些是不应该建构的,师生关系只要照办就好。在规范性的相处中,师生面对的是被言明的规范,而不是彼此每一个人。联系师生关系的真正纽带是这些被言明的要求,而不是每一个人的情感。教师 ——规范要求 ——学生是师生关系的模型。规则联系了师生,但同时规则隔离了(Alienate)师生之间的直面的直接的交流。虽然教师面对的是每一位学生,但在教师的心灵中并不以之为取向。在我的心里,首先看到的是规则,不是每一个面孔。这样的师生关系并非是自然流露的。师生之间的感情也不一定真挚。如果理性擅长的法规和规则真的能使师生处于一种完全的和绝对的相互理解中,那么在任何场合几乎都觉察不到激情。感情、感觉、情绪、激情不可预知、不可控制、不可掌握、反复无常,更可怕的是,一旦感情用事,理性最辛劳的最杰出的设计就会毁于一旦。现代教育师生关系满足的是规则,而不是师生作为人的内在生命需要。在相处中,我和他者的关系或联系只是规则控制下的关系的一个样本、一个项目或者是一个案例。
4.相处是一种目的化的状态,它是以完成某个任务而形成的。因此,相处是实用性的。它将师生关系分成有用和无用,师生关系的内在价值变成了有用性。在现代生活中,价值的定义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或满意程度。在实用性、目的化的师生关系中,必须首先发生的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或目的化的关系。现代教育师生关系的出发点首先考虑的是关系所服务的结果,所以,这种关系结果在先行为在后。结果首先就是升学率、学校的声誉、我的教学计划和任务,也包括我的利益,当然,结果也包括学生的发展,但它们是退而求其次的。在相处中,师生双方都会被视为为了结果的某一个工具考虑到学生/教师对目的的影响作用,因而,他们需要掌握关于语言、对方心理等的知识来制约对方,以免对目的不利。相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技术关系。在一节控制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就是按部就班,每个环节都得把关。在这种关系中,他势必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考虑甚少或者不予考虑。学生是教师完成这节好课的资料,是教师移动的棋子,在此性质上,他们和粉笔、器材没有什么区别。他者的被选中主要是因为他是我可为之使用的资料。“资料 ”是没有情感的、是客观的,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理性非常好控制的。在理性的审判下,“它们 ”都是完全合法的良民。
5.相处的此时此地性。相处是预先设置的关系,它需要对环境的谋划、时空的设计,需要一个可视见的世界,一个光亮的世界。在相处中,师生关系的生命在于一种人工的环境中,它的影响力也只在环境之内。所以,在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是短暂的而非持久的,是片段性的而非连续性的。它龟缩于时间和空间网络。在课堂和课外,在学校在校外,人在和人不在它完全不同。自然消失了,需要的是人工。人工才能保证健康,人工状态下才是 “人和人 ”的关系,自然是一种 “狼和狼 ”的关系。当然,在此时此地之外,师生就可以是 “人对狼 ”、“狼对人 ”、“狼对狼 ”——这是合法的推理结果。
相处是理性保障的状态,它加强了师生间表面的形式化的联系,但同样,它经过理性的设计,对非理性的挤压隔离或疏远了师生间心灵的实质性的交流。相处是一种强势的弱性师生关系。师生间的一切责任变成了理性任务,在相处中,道德、感情或者所谓的 “自由 ”没有空间。师生的关系不是以独特的面貌出现和运作,因为我们都不是具有独特性的人。我们都按理性的设计和要求去建构这种相处,任何人都和我们一样。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心尽力当好样本,其余的一切都不用管了。
相依:后现代教育师生关系的情感约定
相依是一种情感的约定,情感的约定使得他者成为一项出于自我的责任,使我必须对他尽责做些什么。“相依在它形成(并且在它能够想象地形成之前)关于他者的一种特定行为过程之前,是一种与他者的情感约定。感情通过三项关键的成就将 „单一的相处 ‟转变为一种相依。首先,感情标志着脱离存在于事物般的他者的冷漠状态。其次,感情将他者推离有限的、陈腐的确定性,将他/她投入到一个待定的、质疑的开放世界中。第三,感情将个体从习俗、惯例和标准化的单一性中解救出来,将他/她送入一个普遍规则不适用的世界。”
1.相依是师生之间的直接面对,理性选择在相依中丧失了原有的光芒
相依不是一种被选中,它无法被选择,对相依的出现,理性选择或谋划不能把握。相依是视线的相撞,面孔的相对,相当于一种因瞬间的约定而起的联系。相依的师生关系无需理性的预定和裁定,准确地说,它的建立并不因师生的理性谋划而成,当师生之间目光相视时,相依就已经形成并发挥作用。一旦相依形成,师生双方对彼此的目光和面孔就无法视而不见。我以一种出于自我内在需要而走近对方,而非是对方经过我的理性的审核后而被拉入到我和他的关系中。我们分别走向对方。当我第一次看到对方的时候,在我的心灵中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正像维拉森(Arne Vetlesen)所言,相依是 “强加于自己的一种与亲近关系的结构有关的性质 ”。我无法逃避和摆脱这种亲近感。当他第一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就从内心产生要对他/她做些什么的震惊,尽管我对之不甚明确。这种震惊和听到无助的脆弱的求救的呼喊声是相同的。这种强烈的震惊使我顾不及所有的理性的思考。我不能对我所看到的稚嫩的面孔、饱满感情的目光进行排序、分类,更不能进行选择。正如列维纳斯所指出的: “这种相依是无条件的 ——它不依赖于这个他者是谁或做了什么;他/她是否是值得我关心并且他/她是否会做同样性质的报答。我们想不出任何理由来证明放弃道德责任 ——将它冷藏、出借或抵押 ——是有道理的,并且我想象不出一个理由,我们可以以任何一种道德权利的名义说:我已经做了分内之事,我的责任结束了。”这将会和我的心灵相冲突并违背我的灵魂。他者在我的心中如此强大,以致于我根本无力将他们清除出去。理性在相依中丧失了原有的光芒。
师生必须直面对方,更重要的是心灵之间的碰撞,否则,师生将不得不对对方进行选择、清除。师生之间关系无需任何中介环节或代理机构,它是一种师生间的自然情感的真挚的流露,是一种基于自然的心灵冲动。相对相视,感情约定油然而生。它的出现是一种偶然,是一种惊讶,也是一种必然。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控制它,它形成时已经冲破了理性的界限,不能自己。它突然间向师生开放,热情突然爆发,师生之间的距离猛然拉近。这种拉近不是回返到这样的事实中去:对方是我已经认识了的。当我和他的距离拉近的时候,他的问题是我无法预知的,我无法回避他对我提出的任何问题,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或其他,尽管我对这些问题并不清楚或比他清楚,尽管他有时有些 “过分 ”,但我知道,我不是也不能做问题的选定者。这不是意味着我只是师生关系中的附庸,而是意味着,在相依中,我就不能以主人的身份出现。
相依无规则、无规范,因为相依是情感的约定。情感、情绪、感觉、激情是不合规则和规范的,是理性胳膊够不着的。企图将情感、情绪、感觉、激情规则化或规范化,那一定是十分荒诞的。在相依中,师生不以规则、规范为取向,或者并不直接向规则、规范负责。师生面对的是彼此,师生关系是可能的世界,他们遵循的是 “没有言明的要求 ”。在朗斯特里普(Knud E.L φ strup)看来,“没有言明的要求是一种对爱的要求,一种对他人的关怀的要求 ”。没有了规则、规范或指示,我们才能突破在相处中师生关系的形式和任务,突破所有外部描绘的形式和模型,我们才能以面孔而不是以面具相对,并且在相依中面对自己不戴面具的本来面目。师生以一个真实的自我出现。现在,师生自己全权负责师生关系,没有了规则、规范或指示,有的只是师生关系完整地留给了老师和学生。师生的命运自己负责,师生都会尽心尽力,倾注大量的心血。师生关系再也不是规则、规范或指示运行中的一个例子,不是一个样本,它有自己的独特性。
相依是情感的约定,这种约定不同于其他,它不是主观目的的产物,也不是想象的产物,用维拉森的话就是,我首先考虑的是他人的爱、关怀和情感。“它的结构是全然不同于在知识中把我们与客体(不管什么是客体,即使客体是他者)联系在一起的意向性关系。”“冷酷无情 ”是追求目标和达成目标不可少的,目标的至高无上赋予了手段的合法性,同时也掩盖了手段的瑕疵。在相处中,师生之间的 “仁慈 ”成了 “犯罪 ”,“博爱 ”行为成了 “胡作非为 ”,前景的光明需要更苦的药物,普遍的自由被严密地监视,理性统治禁止给舒适以信任。现代师生关系的强目的性取向必然产生以客观化、统计学的态度对待对方。目的化处理的是经过检查过的、衡量过的、分类过的事物和行为,不受衡量和目的限制的被认为是 “有情感的 ”、“目的化的障碍 ”。相依要求的是他者的突显,防止主体我的过度膨胀和对他者的过度挤压。相依是一种哲学阐释学中的 “游戏 ”状态:我们都是被师生关系结合在一起,我们都以 “忘我(Selflessness)”的精神参与,但我们都不能决定和控制它的进程和运作,我们都是以积极的行为维持这种 “游戏 ”的发展和继续的参与者,师生关系自身就是目的。在 “游戏 ”中,我们的身份平等,没有所谓的主导者或主体。
相依无法控制,无法预先设置,因为它超出了地域和环境的界限。相依和特定的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所谓的 “选择亲和性 ”。因此,相依的师生关系并不限于特定的教学和学校的环境之中,它的影响也就不限于课堂和学校中。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出现。相依之世界超越于时间和空间网络。
在相依中,师生都卸下了裹在身上的枷锁 ——片面的升学率、单纯的私利、言明的要求等,师生完全以独特的身份自由地行为,行为的结果并不知道也无须知道。没有事先写好的剧本,有的是师生之间的即兴表演;没有了舞台到处却都是表演的场地。剧本和舞台可以使师生依赖它们而作,用事先明确的规定来处理和克服不确定性,这样,师生用自己的自由购买来片刻的 “舒适 ”,以之减轻心灵的巨大痛苦和冲突。他律抚平了我们内心的不安、焦虑和困惑,除了程序安排之外我一概不管。现在,我自由了,我就得负责任。自律是我必须面对的无可替代的责任,我无法逃避程序之外的一切责任,我对对方的整个人负责,完整性和幸福是我必须面对的。我的责任是我保持独特性的关键,保持自我就不能放弃这一责任。这种责任先于认识和意图,它先于我对他者的设计的形象,它和契约性的义务没有任何关系,也和互惠收益的计算不相连。我的责任是我的存在方式,它是我的自我认同。因而,它不是一种负担、一种命令和强制,我乐意承担并将它看成我的价值体现。责任忽视了通向 “有 ”(there is)的世界和通向依附和他律的世界,它是无用的、无理由的、终极的和自由的。
相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师生之间实质性的交流;它是一种责任关系,是弱势的强性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要对完整性的发展负责,它不是理性的任务,而是包括了道德、情感、心灵的 “不安 ”。在相依中,自然突显了,人工隐退了。无依无靠、无所根据,师生自由地建构,敞开心扉并接受对方的敞开。相依克服了现代教育师生关系 ——相处的一些困境。
(曹永国:后现代教育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构《 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2004年 09期第 37~ 41页。)
“ 我 ——你 ”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在此基础上,“教 ”与 “学 ”才能构成对人的发展有意义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和通达,教学才真正的是属于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我 ——你 ”的师生关系就是强调双方真正的平等、沟通和理解,强调对 “对方 ”的敞开和接纳,把 “对方 ”作为 “你 ”而交往。在 “我 ——你 ”关系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把学生看着是完整的人,不把学生视为一系列的属性或需要的单纯集合,而是把学生作为精神整体,来肯定他、接纳他、帮助化,使他实现精神和谐完整的发展。因此,只有在理解和对话基础上建立的 “我 ”与 “你 ”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精神才能获得整体性。在 “我 ——你 ”师生关系中,教师以自己真实的、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他以帮助,并且指导他理解生活、理解世界,同时,教师也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等等,在这些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性的关心和支持,这些都是教育的内容。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发自内心的,并且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真正地体会到了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的独特个性以及自由、创造和选择,并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而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权威。
在 “我 ——你 ”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会变成武断和专横的;同时也不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也不会对学生放任自流,不会把自己的观点、思想以及意见强迫灌输给学生,而是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道路,反思自己的生活,展望自己的未来,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教师为学生真实地揭示了人类历史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在现实中作出有价值的选择,帮助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理解自我、超越自我,使学生意识到他在社会中的价值,使他追求真善美的事物,追求有价值的生活。因此,教育中,师生 “我 ——你 ”的对话关系是寓于 “生活 ”深处的具体经验。
在 “我 ——你 ”关系中,教师向学生 “敞开 ”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因为教育是引导学生精神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必须培育学生的心灵与精神,教师只有以自己整体性的精神,以自己的完整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地影响学生精神的完整性。真正的教育交往是教师与学生精神与精神之间的,也就是真正生活在具体的境遇中的人与人之间的,而不是知识的传授和接受之间的,也不是认知操作之间的,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展开真正的对话与理解。在 “我 ——你 ”关系中,教师关心的是学生现实的活动和将来的可能性、完整性,他只有给予学生信任,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赢得学生真正的直接的精神整体的参与。这样,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对教育、对这种关系、对对话负起责任,学生也才能获得整体和谐的发展。因此,“我 ——你 ”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最大的收获,因为在此关系中,教育真正地内涵被完整地保存了,教育的力量真正地作用到学生的精神的整体发展之中。
教师与学生的 “我 ——你 ”关系,毋宁看作是一种共享,共享精神、知识、智慧、意义等,共享人际之间的对话所召唤来的一切精神的东西,当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性、完整的精神而相遇、而理解,并且在教育中创造,摄取共同关系凝聚的知识、经验、意义时,他们就是在共享。教师在这种共享中不仅实施着教育,而且根本的是在生活,学生在这种共享中接受教育,也就是在生活着、创造着、成长着,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精神有目的的创造和拓展。
“我 ——你 ”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在真正的教育生活中体验生活,体验人际关系,把握和创造自己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把握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建立自己与他人与外界的关系,从而能够积极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和世界。正因为如此,师生关系以及通过师生关系与学生沟通的知识、思想和意义等等都与学生的现实和将来的生活世界相关联,真正地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增长,对学生关于世界和生活的整体的理解,对学生的精神发展构成了有价值的东西。学生从自己独特的 “教育生活 ”中既把握和领受了教育意义,又理解和承领了生活意义,每个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自己的独特性,获得从学校背景进入社会背景的独特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完整的精神世界。
20世纪西方几个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对师生关系的论述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首先向 “传统教育 ”概念挑战。他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继承和发展的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称为 “传统教育 ”,而把自己在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整套教育主张称为 “新教育 ”、“进步教育 ”或 “现代教育 ”。在师生关系的看法上,杜威反对以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为标志的所谓 “传统教育 ”,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他提出了 “儿童中心论 ”,要求把一切措施围绕儿童转动,力图削弱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主张把教育的中心由教师转到儿童。他主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依照儿童的兴趣组织各种活动。教师要以一个成员的身份参加到活动之中,“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愈不觉得一方面是在那里教,那么所得的结果愈好。”(注:王天一等著:《外国教育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 161页。)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再是主导作用,而是起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助手作用了。总之,“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注:吴杰主编:《外国现代主要教育流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 67页。)杜威反对教师忽视儿童的实际,强加给儿童的要求。他指出: “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 „自己的 ‟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荒谬可笑。”(注: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转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第 42页。)
强调合作与民主的教育主张的进步主义教育流派,继承和发展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认为儿童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学习,所以,教师应该与其作为一个有权威的人物不如作为一个指导者或顾问来行动,而教师的职责不是依靠权威来指挥而是提供建议,因为应该由儿童的兴趣决定他们自己的东西。儿童们一起计划他们自己的发展,教师只是学习的向导。只有当儿童的学习活动出现困难时,教师才去帮助他们。教师不指挥活动的进行,而是和学生一起工作,以达到彼此同意的目的。
自称为进步主义教育的真正继承者,改造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布拉梅尔德,从教育改造社会的总目标和必须培植 “社会同意 ”的重要任务出发,提出教师对学生所灌输的东西,是允许学生公开进行辩论的,他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理论,学生对这些理论是接受还是拒绝,要由学生自己来决定,但教师具有 “说服 ”的权利。教师的职责在于说服学生,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相互探讨、公开辩论的关系。
新传统教育派对师生关系的论述
在西方教育史上,通常把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思想看作传统教育派,而 “新传统教育派 ”是指在反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进程中,先后出现的 “要素主义 ”、“永恒主义 ”和 “新托马斯主义 ”等几个教育哲学派别。他们既吸收了赫尔巴特 “传统教育 ”的一些经验,又吸收了实用主义教育的某些合理主张。自 50年代起对现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在师生关系上重申了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从反对进步主义者倡导的 “儿童中心主义 ”出发,认为必须恢复教师的 “权威 ”地位,使教师把握教育的主动权。他们认为,只有教师才能把人类的历史遗产、民族文化的共同要素以及成年人的世界介绍给儿童,而单纯依靠儿童自身是不能理解他必须学习的一切的。另一方面,儿童的智慧、能力的发展也要靠教师的引发、教导才行。他们认为,在重视儿童的兴趣和有目的的活动方面,他们并不比进步教育要求得少。但是,儿童的兴趣与能力则必须由教师给以发展。在使儿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以及情感、道德人格的成长方面,教师都要直接负责对儿童的教育、指导和管理。
同时,要素主义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素主义把教师置于教育宇宙的中心。这位教师必须受过普通教育,有关于学习这一领域的广博知识,对儿童心理学和学习过程有深刻的了解,有向年青一代传授事实和理想的能力,了解教育的历史 ——哲学基础,并且对他的工作有严肃的献身精神。”(注:布里克曼:《要素主义教育的精神》,转引自黄济编著:《教育哲学初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 206页。)
作为 “新传统教育 ”派一支生力军的永恒主义教育流派也主张教师应严格管理学生,促使学生下苦功学习。法国的阿兰就提出,教师的职责在于给儿童提出较高的要求,不要心慈手软地哄儿童游戏,而要铁石无情地对儿童下命令,责令他完成各种作业。他的信条是:人,只有经过严格方法的管理才有希望,拒绝严格方法的人永远不会有所成就。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担负着造就人的责任,就必须冷漠,要变得会冷漠。至于学生则一定要服从教师的权威。
新托马斯主义者出于 “教会具有上帝专赐的权利 ”的信念,也反对无政府主义和放任的主张,重视教师的作用,反对强调儿童的自由兴趣。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对师生关系的论述
作为 50年代以后,直接从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理论中新产生出来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他们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师生关系。它是一种个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是相互人格的尊重,是两个自由的个性之间的相互信任。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应该是 “我 ”和 “你 ”,而不能是 “我 ”和 “物 ”,即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完全当成一个独立自主、自由发展的人,要尊重他的独特而完整的个性,而不能把他当成物,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
存在主义者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但是不同意把教师看作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一个解决问题的顾问,或者是一个人格的表率。在他们看来,教师是一个帮助学生走向自我实现的人。他促使学生进步,帮助未成熟的学生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督促学生对所谈、所听到的每一种知识提出问题加以思考,并从中找到影响个人发展的有意义的答案。总之,教师是促进学生获得自由、自我完成的人。他的任务是:在学生向着发挥个人才能前进的旅程中帮助每一个作为一个人的学生。
当然,存在主义者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他们提出,最重要的是教师首先应是一个自由的人,他要能促进学生的自由人格的完成,他自己先要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不受任何力量左右的人。他是通过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学生的人格的。他的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直继续保持到学生的成人生活中。对于有反抗精神的学生,教师不应企图侮辱他或使同班同学嘲笑他,以至使他失去自尊心,而应指出某种行为是不能容忍的或予以处罚。教师也没有理由斥责比较落后的学生。
人本主义教育流派对师生关系的论述
以德国教育家波尔诺夫、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等为代表的,形成于本世纪 50、60年代的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流派,他们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角度出发,源于当时西方盛行的存在主义和 “教育人说 ”思潮的影响,十分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因此,包括师生关系在内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对人们的认识和理解而展开的。
在波尔诺夫看来,传统教育是把人看作是可以加工的对象,或者把人看作是可以培养的生物体。他提出 “有道德的人格教育 ”,认为只要没有不正当的压制,就可以自然地在年轻人身上培养自由的、有道德的人格,而教育者的重大责任是保护这种自然的成长。
在经过了长期的 “以病人为中心 ”心理治疗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基础上,卡尔 ·罗杰斯提出了 “非指导性教育 ”的思想。他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质量或 “某种独特的心理气氛 ”是决定教育工作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而造成这种气氛的条件不是别的,而是 “感情的态度 ”。早在本世纪 40年代末,他就曾作出一个大胆的假设:愉快活泼、充满理解、信任和友好的气氛能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改观。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要珍视个人的价值,对已对人都必须忠诚,做到与学生之间能双方交流感情,这正是罗杰斯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为了能够在教学中真正实现 “以学生为中心 ”,罗杰斯干脆用 “促进者 ”(Facilitator)这个专门术语来称教师,借以区别同传统教学中的教师(Teacher)的不同,从而使教师 “如同学习的一位向导(Guide),如同解决问题的模范(Model),如同一种发动学习过程的催化剂(Catalyst),如同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助力,以及如同学生能带着他们的问题前来拜访的朋友。”(注:万云英等编:《当代国外教学流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 13页。)同时,罗杰斯还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三个要素,这就是真诚(Realness)、接受(Acceptance)和理解(Understanding)。
以研究 “健康人 ”和 “自我实现的人 ”著称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从他的需要或动机层次说角度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心理需要来正确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成功动机,使外部的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内部的自我需要,从而激发出教与学双方的自我创造力。基于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主张在教学中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生感到他是自己的 “主宰 ”,而教师的职责只是在于促使学习而不是引发学习,在于提供学生的学习机会,使之努力从事真正的学习。
“合作教育学 ”流派对师生关系的论述
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和阿莫纳什维利等人倡导的、被视为前苏联教育新思维突破口的合作教育思潮自 1986年 10月起开始逐步形成。合作教育学的倡导者们十分强调在教育上要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发挥人的潜能。使学生没有强制地学习,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以及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等是合作教育学的核心。
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是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应当突出表现在使学生得到彻底的解放,从而改变以往师生不平等的关系,代之以一种合作、信任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努力使他们乐意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他们主张师生之间要真诚地合作。学生在相互平等和尊重他们人格的基础上努力地与教师进行合作,成为与教师合作的 “志同道合者 ”,教师认真地对待学生并且真诚地与他们合作,成为他们的 “合作者 ”。
第四篇: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路径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路径
1、教师权威与学生尊严的同构 [理论阐述]
所谓 “权威 ”,《新编汉语词典》定义为:一是指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二是指在某种范围里享有威望的人或事物。美国学者克利弗顿(Clifton R.A.)和罗伯特(Roberts L.W.)认为,教师权威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制度性因素形成教师的制度性权威,包括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传统权威指社会的文化传统赋予的权威;法定权威指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因素赋予的权威。个人因素形成教师的个人权威,包括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知识权威是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等构成;感召权威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
(1)教师制度性权威与学生尊严
教师的制度性权威,无论是传统权威还是法定权威,都只是一种外在性权威,是依靠习俗力量和法权力量来维持的权威,在此权威面前,教师尊严被充分肯定,学生尊严却被忽略,故学生对教师权威只是表面服从,内心并不悦服。这种制度性权威带来的 “师道尊严 ”,在现代社会遭到强力批判。张宗麟曾经认为,过分的师威会影响学生学习、限制儿童个性发展、养成阿谀逢迎的行为,因此大声疾呼: “打倒师威,建设师爱!”陶行知也曾经认为,“大人赐给小孩子的,是一个恐怖的世界 „„书呆的世界、残酷的世界、奴隶的世界。”教师制度性权威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并不简单否定制度性权威的存在合理性,但我们必须清楚制度性权威包含对学生尊严构成否定的可能,教师绝对不应该仅仅依靠制度性权威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
(2)教师感召权威与学生尊严
感召权威是教师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所获得的权威,是教师的道德付出得到的职业回报。“师者,人之模范也。”(《扬子法言》卷一)教师的感召权威通过为人师表得以体现。“为人师表”是教师展示自己职业骄傲的古训,檀传宝先生对“师表”的解读具有鲜明的传统中国特色,他认为:“师”本身即意味着作为教师必须有供人效法的品质 ,“师”决不是一个职业符号 ,谁佩戴它谁就是“师”。“表”原指外衣、外貌,后引申为表率、标准意。为师的人必须注重仪表、言行、形象,这是“师”足以供人效法的外在前提。所以“师表”合一即指在道德与学问上为人之榜样。(檀传宝:《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江苏高教,2001年第 3期。)教师的为人师表,必然要求教师言教与身教的统一。而身教,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行动上的道德楷模。关于身教的重要性,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样,身教成为教师育人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意味着对教师的身份约束。对教师而言,为人师表意味着教师必须基于道德的最高要求承担行为责任。蔡元培先生主持北大时对教师的德性就做了明确要求: “嫖、赌、娶妾等事,本校进德会所戒也。”中国传统社会,教师的权威很高,除了教师的身份定制,教师本人的人格修养也是特别的原因。舒新城回忆幼时在后溪垅回龙阁读私塾时的情形,他说: “平常遇着乡间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和争执,总是请先生代为解决,而且作了日常实务的顾问。所以一乡有了一个私塾,那乡间的人民都无形中感到一种光荣。”可见,教师感召权威是教师依靠自己的道德行动获得的权威,不是教师依靠优势地位的强加,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完全是一种有尊严的自我选择。
(3)教师的知识权威与学生尊严
学生是求学之人,教师的渊博知识是树立自己权威的重要条件。蔡元培主持北大工作时,就对教师的学问提出了严格要求: “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于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 271、334页。)很显然,元培先生将教师的学问不仅理解为知识的渊博,还包含对知识的敬重,对知识的探求精神。教师依靠知识树立的权威,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值得服从的权威,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既是向教师表达敬意,同时也是向知识表达敬意。所以,教师的知识权威并不构成对学生尊严的否定,因为这种权威并不是老师的外在施与,而是学生的自觉体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推崇。
[案例分析]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对自己高中老师的回忆
记得高中时第一位语文老师是我们看起来像是老太太的张文林老师,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说话不急不慢,声音不高不低,讲课清晰透彻,在她的影响下我的语文学习很见成效。第二位是年轻漂亮的邹老师,虽然说话娇声娇气,连批评人都像是唱歌,唯教学一丝不苟,面对一帮全校闻名的调皮捣蛋的男生班,用出色的教学能力令我们钦服。第三位是马奔老师,老教师,读课文很有激情,读古诗摇头晃脑,还给我们背 “平平仄仄平平仄 „„”,直到现在我还喜欢古诗,尽管不怎么懂,但是喜欢听它的韵律。
----搜狐:中国教师回忆:我的高中老师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对自己曾经的语文老师仍然记忆犹新。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语文老师在这位学生心目中的分量,甚至能感受他们师生之间教学上的享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当然不言而喻。第一位“深度近视”的老太太教师讲课“清晰透彻”,第二位“娇声娇气”的年轻女教师讲课“一丝不苟”,第三位“摇头晃脑”的老教师讲课“很有激情”。三位不同的教师,用他们不同的优点在学生面前树立了相同的权威。可见,教师权威的树立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发挥自己的所长,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接纳自己,乃是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的最好方式。
[问题讨论]
教师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教师是人不是神。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做出正确回答,是对教师的职业不敬。
教师的知识权威并不意味着自己在学生面前无所不能,相反,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考倒老师的机会太多,仅就知识信息而言,教师相对学生已经越来越丧失自己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教师与学生相比正在成为知识的落伍者。教师的知识权威在于,教师对知识拥有强大的解释力,同样的信息,教师能够做出与学生不同的解读,引导学生做出多方位的思考。
如果面对学生提出的自己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向学生坦诚自己的“无知”,这样,虽然自己可能面临知识权威的挑战,但自己的坦诚则肯定可以获得感召权威的加分。当然,我们可以在向学生告知自己不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前提下,谈谈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作为负责任的老师,我们可以在课后思考和解决学生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进行针对性解答。这样,我们将有两份收获:学得了一份新知识,做了一个负责任的人。
教师尤其要避免不能回答学生问题而导致的自我否定。据载,2001年 5月 7日,江苏某市区一名 30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这是最极端的例证。其实,这老师死的很冤,按照这种死法,没有几个老师有幸活下来,因为每个老师都存在被学生考倒的可能。然而,大学哲学教授不会做高中生的哲学试卷,大学语文教授做中学生语文试卷不及格者大有其人,但大学教授不会选择自杀,甚至不会感到难堪,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不是一张高中试卷所能测量的。同样,高中老师我们也应该告诉自己,自己的知识水平也不是一个学生的问题所能否定的。
请注意,教师不能回答学生问题只能是偶尔而不是经常,只能是难题而不是常识。
2、教师教权与学生学权的平衡 [理论阐述]
教师 “教权 ”的落实,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尊严感,提升对学生的责任心;学生 “学权 ”的落实,则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为师生的教学交往预置前提。
(1)教师教权
教权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权和教学活动的控制权。具体表现为:
教学主导权。教学主导权并不仅仅指教师的教学组织权力,更多地是指教师用教育行动表达教育理念的权力,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付诸实施并籍此实现自己的教育创意,是教师最基本的教权。但当下,教师的教育行动与其秉承的教育理念之间有时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教师的教育行动受到来自体制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困扰,尤其是应试体制正在窒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也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行动。高中教师的教学主导权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应试的教育体制,在应试体制下,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智慧集中于教学大纲和“正确答案”,教师不经意间形成了“萎缩性”思维,失却了教学的创造性。所以有人说,高中教育是使聪明人变愚蠢,愚蠢人变聪明的教育。作为中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在现有的体制下实现教学主导权的最大伸张,教学主导权的最大化实现,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潜能得到最好发挥,最好地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知识权威。
教育批评权。批评学生是教师教权的基本构成内容,也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因子。有一种观点将教师批评权看成是师生关系的对立物,这是严重误解。其实,当教师批评学生时,主要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你是一个值得我关注的人”,表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和信任。假如将学生的进步比喻为汽车的行驶,表扬是给学生提供动力,批评就是给学生提供制动,二者都是保持汽车前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中国封建时代,教师的批评权以“教鞭”为典型表征,体罚成为教师行使批评权的基本方式。今天,随着体罚被禁止,教师的批评权也似乎处于没落之中。原因在于,在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理念下,“批评”被无意间摆在了“非人性”之列;同时,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被过度关爱,对“批评”的心理免疫力大大降低,有时甚至可能做出极端性反应,教师在行使批评权时的顾虑大大增加,担心家长投诉、学生跳楼。但教师批评权的弱化必然导致学生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蔓延,并淡化教师的教育责任心,消解师生关系的紧密性。
教育享受权。依教育的本性来说,教师的最大成就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看到学生的心灵生长和人格进步,并由此获得职业尊严感和归宿感。但是,现代教师却无不受到无形的市场力量的钳制,同时受到技术性的考评体系的威逼,教师不得不以教育对象的符号化表现(如考分和名次等)为追求目标,并将自己的职业价值依附于教育对象的符号化表现。根据调查,世界各国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教学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教学创新、教师对专业发展的参与等。在这 4项指标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居于首位。3/4 的教师认为价值没有得到认可。(中国经济网 2009年 09月 16日
http://edu.ce.cn/foreign/xy/200909/16/t20090916_20025091.shtml)这样,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目的性价值被消解,工具性价值被凸现,教师的教育行为正在沦落为一种纯粹的谋生行动。因此,当代的中国教师有责任矫正自己的教育享受观,将注意力转向学生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心灵的教师,必然也是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2)学生的学权。
自主学习的权利是学生学权的基本内容。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尤其应该拥有独立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纯粹的被动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者。杨振宁教授曾经对学生学权的丧失表示忧郁: “我们的教学没有给学生以适当的位置,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只有他的教案,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思维火花和活力被缺乏敏感的教师忽视,几十个活人围着死的教案转。”今天,中学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应该说是尊重学生学权迈出的重要步骤。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是把 “课程 ”狭隘化为 “教学内容 ”,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所占比例小。新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姜秀珠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 05期第 100~ 103页。)但是,新课程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权的解放,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新课程精神的落实面临困难,特别是实践性内容很难从现有的考试方式中得到落实。学生的知识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以及上课自由权等,在目前的体制下还不可能得到实现。
当然,对学生的学权应该有辩证的认识,因为学权的放纵也可能对师生关系造成伤害。蒋梦麟就对五四之后学生权力欲膨胀的后果进行了描述:学生的权力 “竟然取代了学校当局聘请或者解聘教员的权力。如果所求不遂,他们就罢课闹事。教员如果考试严格或者赞成严格一点的纪律,学生就马上罢课反对他们。„„他们沉醉于权力,自私到极点。有人一提到 ‘校规 ’他们就会瞪起眼睛,噘起嘴巴,咬牙切齿,随时预备揍人。”(蒋梦麟:《西潮 ·新潮》,长沙:岳麓书社 2000年版,第 132页。)
所以,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权,有什么程度的学权,怎样在保证教师教权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学权,这都是当代教育界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学生学权的尊重,就是对学生自由的尊重,就是为师生关系的和谐预设空间。
[问题讨论]
怎样对待中学生谈恋爱?
教师在学生谈恋爱的问题上,往往是一个失败者,教师应该有心理准备。常言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当生命在爱情面前都显得渺小时,教师的劝诫的有效性就不值一提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学生恋爱问题上就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恋爱进行引导。
首先,教师应该告知学生,中学生谈恋爱是其作为公民的权利,教师尊重这种权利。其次告知学生,教师在尊重中学生谈恋爱权利的同时,有责任告知中学生谈恋爱的利与弊,并特别对可能出现的弊端加以强化性说明。
再次向学生提出建议,而且必须明确告知教师的建议仅仅是建议而已,最终的决定权在学生手中。
教师一定要非常清楚,用跟踪、威胁等方式面对中学生谈恋爱,绝对是徒劳无功的。
3、教师 “真实 ”与“完美”的平衡 [理论阐述]
教师的 “真实 ”代表着坦诚,教师的 “完美 ”代表着高尚,二者均有利于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感召权威。教师的真实与完美,直接决定着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形象,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和谐。
在社会对教师形象的定位上,教师应该是“完美”的人。但对一个在本质上没有达到完美境界的教师,将面临道德上的两难:教师是依生活的常态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诚实,还是在学生面前假装高尚让自己变的虚伪?如果教师不伪装高尚,教师就面临言行不一的道德困扰,学生会问:一个自己都不高尚的老师怎么有资格教我们高尚?如果教师伪装高尚,学生也会问:伪装高尚已经是一种道德虚伪,道德虚伪的老师怎么教学生走向高尚?在实践上,教师形象的完美定位容易使教师发生人格上的道德分裂。在学校之外,教师只是普通的社会公民,教师也以普通公民道德要求自己,其可能是道德上的平凡之人,甚至可能有些许的不良习惯;在学生面前,教师则用超越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让自己变成道德上的崇高之人。于是,教师的道德人格就有了校外与校内的区分,同一个人,校内的这个人总是比校外的这个人显得完美。
因此,教师不能以单纯的完美形象示人,教师还必须让自己走向真实。教师的真实性体现在:
教师是向己的人。教师与其他从业者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是一个向己的存在。马克思说: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 514页。)教师也一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并渗透于全部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职业利益合理合法,教师职业利益的实现过程,正是教师向己性的呈现过程。教师的职业利益形式多样,其中,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是教师职业利益实现的基本形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9年公布了首次由 24个国家参加的 “教与学 ”调查,结果显示,有 85%的教师具有永久性的工作,在丹麦、韩国、马来西亚、马耳他等国家,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拥有永久职位。稳定和安全感,是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所在。(《 教育观察 :全球教师评价指标学生成绩为首位》 中国经济网 2009-09-16日 http://edu.ce.cn/foreign/xy/200909/16/t20090916_20025091.shtml)此外,由于教师职业以学生为对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可能被学生所尊重、欣赏、甚至崇拜,教师也将获得其他职业难以企及的成就感,这也是一份重大的精神利益。如果将教师的向己性理解为“利己 ”,这种利己也是一种高尚的利己,教师是“富有利他主义精神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每一个行动从根本上既是利己又是利他”(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 54页。)从教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健康的自私、一种伟大的自尊和一种不愿作无谓牺牲的倾向。”(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 109页。)简单地说,承认教师的向己性,让教师回归了生活的本真,也让教师作为人走向了道德的真实。
教师是向己的人,并不否定教师是向善的人。教师作为育人之人,向善既是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更是教师职业的神圣性要求。教育是灵魂的塑造活动,凡是被造之物,总是塑造者意志的对象化产物,恰如人类会按自己的意志造神,教师也会按自己的意志育人。当学生成为教师的对象化客体时,事实上已经默认了教师意志对学生的统摄能力,教师的道德走向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着学生的道德走向。所以,教师的向善成为学生向善的必要前提。教师要用言行证明自己是优等的守法公民,善于良心的自我反省,懂得为正义欢呼,为悲情流泪,对乞丐表达同情。往高处走,教师应该懂得伸出援手,与他人分享喜悦和幸福,懂得用行动向祖国表达忠诚。但教师的向善不能也不应该代表教师道德上的完美,而仅仅体现为教师对道德的高尚性追求。
教师是在 “真实 ”中走向 “完美 ”的人,由此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人。[案例分析]
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学教师在点名时,不认识学生张海昶名字中的“昶”字,就自作聪明地漏报,最后装模作样地问:“有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啊 ?”等张海昶同学举起手来,教师继而反问:“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这名男生答道:“我叫张海永”。在一节公开课上,他提问该男生,连叫了几次“张海永”,均无应答。老师走上前:“张海永同学,上课可不能走神,老师叫你呢”。男生忽地站起来:“老师,我叫张海昶,地球人都知道。”全堂哄笑。(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109页)。
其实老师最后的尴尬根源于自己对“真实”地掩盖。本来,不认识一个“昶”字,本不是什么大事,虚心向学生请教乃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选择,但一个“爱面子”的老师却企图用自己的小聪明保住面子,但却被“不给面子”的学生识破。学生的行为虽然带有明显的恶作剧性质,体现出对老师的不尊,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老师“虚伪”的惩罚。所以,在师生交往中,做回“真实”的自己比虚假地维持自己脸面,是一种更明智地选择。“真实”可以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信任,让学生与教师处于心理的开放状态。
[问题讨论]
教师是否可以接受学生礼物?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师道尊严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特点,教师可以适当接受承载师生情谊的小礼物,如一张小卡片。学生的礼物应该是也仅仅是表达师生情谊的载体。
教师接受的学生礼物应该与学生的功利诉求无关,任何与学生利益相关联的礼物接受都有利益交换的嫌疑,都会破坏师生关系的感情纯粹性。
教师切忌接受学生家长尤其是学生的贵重物品或金钱。莎士比亚曾经说,金子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就可以让黑变成白,让丑变成美,让懦夫变成英雄,让老朽变得朝气蓬勃。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金钱只要有那么一点点,也可以让白变成黑,让美变成丑。金钱的力量可以给师生关系带来质地负面影响,让教师人格受到损害。老师应该清楚,当学生将金钱送给自己时,也将鄙夷送给了自己。
4、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 [理论阐述]
心理契约本来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其引申于师生关系之中,也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价值。阿基里斯最初用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表征领导与部属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现在的心理契约已经被广义理解为某一特定关系中一系列的主观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期望假设和义务承诺。-----心理契约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人们的愿望、意向以及契约主体所受到的约束和激励,各方满意互感是心理契约所达成的最佳耦合。”(申来津:《 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教育研究,2003年第 9期。)心理契约在形式上没有明文规定,并处于不断变更和修订状态,但是,“虽然它(心理契约)并没有写明,却是组织中行为的强有力的决定因素。”(波特 ·马金等:《组织和心理契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4页。)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可以实现双方的相互认同与接纳,让师生之间产生 “谐振效应 ”。它带来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这种信任最终延伸到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信任。
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体现着师生间的高度默契,表征着师生之间融洽的交往关系,古人造字时称两串贝为“朋”,两只手为“友”,心理契约达成状态下的师生关系具有典型的挚友特征。具体特点如下:
首先,心理契约给师生关系注入了高度的安全性。师生之间坦诚相待,师生的相处对彼此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师生之间的心理处于不设防状态,相互之间没有猜疑和疑虑。
其次,心理契约为师生关系提供了善意的解读方式。师生交往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可以有效化解矛盾。心理契约建立的高度信任让师生之间对彼此的行为表示理解,即使做出了于对方不利的事情,对方也会基于善良愿望予以解读,给以宽容和理解。
再次,心理契约使师生之间的关爱成为高度自觉化的举动。不需要提醒,不需要明示,师生之间已经通过默默地举动表达了彼此的关心和爱护。
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是一个情感积累的复杂过程,需要教师用爱心和行动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开启,用真诚和耐心对学生进行感化,同时还要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跟着自己行动。怎样达成师生间的心理契约?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三步走:
主动给学生以关爱 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默默地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尽量少用语言,让师生用心体验彼此的付出。
附录 :学生最爱听的 <<阳光语录》 .对自己要有信心哦。2.这几天你进步了。3大胆去做吧,做错了可以改。4.加油,赶上莱某某。5.你很聪明的。6.做得太好了,你真能干。7.这事交给你,我根放心。8.能帮老师这个忙吗 ?9.我们班是最棒的。10.老师喜欢你。11.爸爸妈妈为你而自豪门 2.我很能体谅你现在的心情。13.不舒服的话随时和我说。14.有什么困难找我。15.要注意休息啊。16.办法总比困难多的。17.我喜欢你的笑容。18.我对你很有信心。19.我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加油啊!20.孩子,只要你努力,不灰心,就一定行。21.做错了没关系,重要的是认真。-----引自相关资料 [案例分析]
老师的感叹
那一年冬天,由于一次感冒,引发了我的气管炎,吃了好多药,都不见好转。每天都在不停地咳,上课的时候更是如此。恰巧学校要我上一届公开课,当时,我选在了七(1)班。为了不使学生紧张,在上课的前一天,我跟同学们打了一声招呼,告诉他们第二天要在他们班上一节公开课。在正式上课的那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准备课件,七(1)班的班主任来了,给我讲了一件事:她说,她去教室的时候,发现几个大个子男生,正在安装他们班已经拆掉的阳台门,看到这些,她连忙去制止,因为他们班的阳台门已有些破损,当时是怕影响班容,才拿掉的。但听了几个男生的解释后,班主任没有再制止他们。他们说,孙老师的气管炎犯了,如果吹风,她会咳得更厉害的,会影响她上公开课的效果的,装上门,可以抵挡一些冷风。听着班主任的讲述,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为他们的细心,为他们对我的关心。
----来源于《风中的成路:欣赏型德育的师生关系模式研究》,第 123页。
几个大个子男生,知道老师要上公开课,担心外面的冷风加重老师咳嗽,在老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们想到了对老师的关心,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契约达成状态下的尊师行为。表面上看,这是学生的偶然行动,但却是师生感情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孙老师为学生付出之后学生给予孙老师的真情回报。、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是指师生关系要保持在师生的角色范围之内。师生之间既不是朋友关系,也不是血缘关系,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该基于师生关系承担责任,避免超越彼此角色承担不必要的社会义务。
教师应该避免对学生的责任过度。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责任的过度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责任行为超越了自身的责任能力。富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总是喜欢承担“完全义务”,因为只有履行完全义务才会有道德上的绝对高尚。然而,道德对义务感的无节制推崇却可能让主体义务感与义务能力脱节,从而导致主体道德上的无能。毕竟,“人总是有所不能,必须承认自己不是万能的造物主,而是有限的存在物。”(王效民:《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兼论哲学的根本问题》,理论学刊,2005年第 3期。)教师责任过度的直接后果是,教师可能让学生产生道德上的歉疚感进而躲避老师,或者教师的责任感在事实上构成了对学生自由的干涉,学生同样会躲避自己的老师。
教师超越自己的角色承担义务或者放大自己的角色义务,意味着承担了比社会赋予的更多的道德责任。然而,教师对角色责任的超越却面临着可能的道德风险。超越角色承担道德责任导致的道德过度可能构成对学生道德权利的剥夺,让善成为不自觉的恶。有一种伦理逻辑是,自己的道德义务就是他人的道德权利,自己履行的道德义务越多,他人获得的道德权利也越大。可我们一定要知道,学生履行道德义务本身是一种道德权利,教师履行道德义务的合理性必须以不损害学生的义务性权利为前提,否则,自己的道德义务就不会成为学生的道德权利。
[案例分析]
关于师生恋爱
我的朋友真是傻,竟然喜欢上了一个结了婚的男老师。说说你们的看法吧,我现在不知道如何开解我的朋友诶。
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The Problem Got Serious~
其實無乜焐恏啊!自己中意咪得咯,焐洗理其它魜點唸!中意米得咯...不过结佐婚就悟好喇
我就觉得无咩问题啦,终有一日,学生会陆续毕业,甘就可以自由甘选择自己中意嘅人拉!~~~ 中意老师..可能一半系出于单方面好单纯嘅倾幕 &欣赏.....假如真系中意嘅...米放胆去.....不过...结左婚就米拉!~~~~ 都无咩啊,自己中意就 OK拉
网上就此开展的调查: 你是否赞成师生恋? 共有 163 人参与投票,赞成 12.27%,反对 26.99%,无所谓 60.74%。
(来源:广州学生网论坛)
师生恋爱,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事实。从网上的对话和调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中学生对师生恋爱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说明在中学生中,师生关系转化为恋爱关系的心理与道德阻力并不像社会想象的那样强大。
虽然学生爱上老师有时候不可以避免,但一般来说,老师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严格控制在“师生角色”的范围之内,并从语言和行动上以教师身份规范自己,师生之间产生恋爱关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问题讨论]
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吗?
教师不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因为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可以尽关爱的义务,其前提是教师给与学生的爱永远只能是师生之爱,这是教师角色所规定的道德责任限度。
如果教师超越教师的身份给学生以关爱,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比自己的父母更好,教师的爱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父母的心理排挤,侵占了属于父母专享权利的子女之爱,教师就构成了对学生父母的道德侵权,陷入了对学生父母的不道德。
因此,当教师基于一种崇高的角色责任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时,教师事实上可能已经走向了责任过度,从道德的本质性规定来看,教师既没有义务更没有权利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 ”作为血缘性的范畴并不包含在教师的角色的规定性之中。
第五篇:01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一):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一、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
1、师生关系的业缘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意指师生关系基于教师的职业身份形成的交往特性。
(1)业缘性的师生关系相对于类血缘性的师生关系而言。在传统中国,教师与学生之间依靠类血缘关系来维持,师生之间有着近似性的 “父子 ”亲情,教师就是学生的家长。师生之间既包含脉脉温情,又包含森严等级,师生关系本质上是宗法社会的家庭组织结构在教育活动中的延伸。师生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纽带,但在个人情感上却达到了类似血缘关系的亲密程度,教师的付出可以得到学生如孝敬父母般的回报,并籍此获得空前的心理安慰。子贡在孔子墓前守孝六年,以及著名的 “程门立雪 ”的典故,就是这种 “视师如父 ”的充满亲情的师生关系最充分的体现。但今天,教师与学生间的类血缘关系已经不复存在,教师是一个纯粹的职业概念,教师之于学生的角色价值处于不定状态。现代学生将教师视为平等的社会主体,将师生关系理解成“教”与“学”的契约关系,将教师的教学过程理解为纯粹的职业活动。这种公民平等意识支配下的师生关系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话题。
教师的业缘性教育与家庭的血缘性教育存在矛盾。血缘性教育是教育者基于血缘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通常是父母、兄长等与受教育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家庭教育是血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业缘性教育则是教育者基于职业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等与受教育者有业缘关系的人,学校教育是业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血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父母。作为爱的直接表达,中国的父母将子女理解为生活的全部,构筑起以子女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血缘性教育也由此走向了以子女为中心的个人本位。血缘性教育的个人本位将受教育者的个人功利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当子女的个人功利有悖于社会利益时,父母通常会给予子女以利益优先权。业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职业使命决定了学校教育必然以社会为本位,它强调的是社会整体价值,追求的是社会公利。业缘性的学校教育与血缘性的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不同,它将社会公利摆在优先位置。教师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职员超越了家庭教育中所包含的血缘关系,其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社会化的价值理念,让学生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学会 “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条件下过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和尊重他人的生活 ”(注: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第 10期。)。业缘性教育与血缘性教育的价值本位的矛盾,往往成为师生冲突的终级根源。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强化而类血缘关系的淡化,直接后果是 “ 师道尊严 ”传统的消解。教师的传统权威靠 “师道尊严 ”来维持,“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 ·泰 誓》)荀子提出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 ·礼论》),把师和天、地、君、亲提到同等高度而尊崇。但是,“师道尊严 ”在封建时代就曾经接受挑战,明代杨继盛就说: “凡以师道尊严,不可挟势位以屈之也。”其意是说,教师不可凭借权势与地位来使学生屈服于自己的 “尊严 ”。今天,“师道尊严 ”已经失去存在的根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业缘关系使师生成为平等的教育主体,虽然在“尊卑”的向度上师生之间间距减小,但在“亲疏”的向度上,师生关系也走向了淡化。
[案例分析]
一个高三学生给老师的信:
“近两周以来,我食而无味,寝而不安,常常一个人面对着书本发呆,无心听课、读书和做作业,害怕与同学们交流,甚至害怕与他们目光接触。我总觉得同学们的眼光里都带着炽热的锋芒(也许不都是,但我感觉如此),时刻在刺痈我的心灵。我这个号称品学兼优、活泼开朗、性格刚强的人,如今好像变得非常渺小、孤独、怯懦。令我改变的不是别的,正是你们及全校同学给我的那份‘爱’,即给我的也是我不愿意接受的那份贫困学生资助款。你们在没有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就把我列为资助对象.并在全校大会上,让我接受师生们给我的那份捐款。为了尊重你们的选择,我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份‘爱’。可是,你们知道吗 ?这份‘爱’太苦涩了。我确实需要钱,但我更需要尊重。多年的家境桔据使我养成了刚毅的性格,而你们这份‘爱’的奉献却使我变得脆弱许多„„”
(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5页)。
老师给困难的同学提供资助,本来是向学生表达爱心,融洽师生关系的好机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受资助的同学不仅没有感激,反而感觉受到了尊严上的伤害。为什么?我们通常认为是教师的方法不对,没有事先征求学生意见。其实,追问下来,问题的本质在于,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业缘性”认识不足,忘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教”与“学”的职业关系。教师用“类血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以“父母”的角色来对待学生的贫困,就像父母给孩子钱不需要与孩子商量一样,老师给学生资助也没有想到征求学生意见。但学生却是用“业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并不将老师视做“父母”,因此也不认同老师像父母一样随意给自己钱的权利。所以,严格来说,这里教师并没有伤害学生尊严的故意,之所以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只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产生了区别。
[问题讨论]
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该怎么办?
首先,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应该感到骄傲,学生的借钱行为至少表明,你是一个值得他信赖的老师。如果学生遭遇了严重的生活困难却不愿向老师求助,说明他缺少对老师的信任。
其次,老师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借钱的学生,尤其应该避免言行上的冷漠、无奈或厌烦等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一般而言,学生向教师借钱,往往需要鼓足勇气并可能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不是万不得已,学生不会轻易向老师开口。
再次,教师应该用关爱的语气向学生了解借钱的原因,如果学生确实由于特殊原因而陷入困境,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应该给予适当帮助。
最后,即使教师本人不能提供帮助,教师也应该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比如向学校反映具体情况,以期得到组织上的帮助。但在寻求其他帮助以前,最好先征求同学本人意见。
注意:如果学生的求助超越了教师的经济能力,教师可以委婉地拒绝,并坦然地向学生说明理由。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没有义务为学生的经济困难承担绝对责任。当然,不管最后老师是否给学生借钱,老师给学生传递的信息必须清晰无误,即老师重视学生的诉求,并由此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心。、师生关系的交互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是指师生关系的交流和互动特性。师生关系的交互性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行为来体现。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交往行为是指至少两个行为主体通过语言的理解活动协调相互间关系的互动行为。一次完整的交往行为由三个步骤构成:说话者通过言语行为对有效性要求的表达和听者对它的理解;听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接受或拒绝说话者提出的有效性要求;最后双方通过对话和相互纠正错误,达到对某一有效性要求的一致理解,并根据一致的意见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师生交往是师生感情的重要表达方式,而师生感情 “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欢乐的强烈情感。换句话说,师生之间的尊重、热爱和情感在他们相互体验到的现在的快乐中和满意中,而不是在将来的利益中。”(马克斯 ·范梅南.教学机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 99页。)
(1)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的平等性。
交互性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专有特点,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向度的服从关系,学生只有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没有与教师自由交流的权利。交互性的发生前提是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确立,唯有平等,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才成为可能。但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不是地位、知识和能力的平等,而是作为公民的人格平等。现在有一种倾向,将平等的师生关系庸俗化,认为师生关系平等是无条件的平等,是以牺牲教师教学主导权和学生管理权的平等,其实这是对师生平等关系的严重误解,只要教师将学生作为平等的公民来对待,并且赋予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师生之间的平等就基本实现了。
(2)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民主性。
交互是对教育专制的反叛,必然也是对民主的追求。在人类的教育历史上,教师的绝对中心地位曾经导致教育的专制,等到教育家认识到学生也是“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 158页。)对教育的道德批 判也真正开始。教育家在对教育进行检讨的过程中,特别对强制性灌输的非人道性进行了批判。由于灌输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 31页。)因此灌输被谴责为教育者的文化霸权,是教育者的独语现象,背后隐藏的是特定利益集团的功利意图,故摈弃奴役性的灌输教育几乎成为教育界实现教育自我救赎的必然选择。目前,一些富于民主意味的教育模式应用而生,为师生之间交互性的推进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典型的如商谈教育,以平等身份与受教育者对话,对话双方没有尊卑之分,“无论是哪一方都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学生,也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教师,对话假定人人都有某些知识可供传授,并且人人都需要学习。”(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科学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 252页。)它通过平等和谐气氛的营造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和感;生命叙事教育,通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即“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经验、体验和追求的故事”(刘慧、朱小蔓:《生命叙事与生命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 8期。)实现受教育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反思,进而生成对生命的热爱。
(3)交互性体现着师生关系的增益性。
交互性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受教育者作为交往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等,同时实现受教育者的交往自由,学生在人格上被赋予与教师的平等地位时,必然在道德上寻求与“为人师表”的教师平等,在受尊重的过程中,学生的德性将被不自觉地优化,“ 德性之所以被强调和鼓励,不仅因为它们在一定的地域中确保了人们的行为有所预期,而且,如果人们遵循德性来确定自己的行为,那么就会因此而产生出一个具有主体间性的可靠的活动空间。”(夏宏:《生活世界的伦理学》,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 4期。)而且,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还可以在交往实践中给主体提供利益增量。萧伯纳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各有两种思想。其实,萧伯纳的比喻还可以进行辨证解读,即你和我交换苹果,虽然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彼此却多了一份感情。可见,利益在交往中的传递将不再是简单的零和效应,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创生。
[案例分析]
有两位教师谈起现在学生修养问题,其中一位教师愤愤不平,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问:你何以见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 答:我与学生 A在街上相遇,他居然不跟我打招呼。问:你为什么不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呢?
答:我是老师,哪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
对这位愤愤不平的老师,虽然我们在情感上可以理解他的愤怒,但在理智上,我们不能认同他愤怒的理由。在“师道尊严”的等级制度下,的确没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但在平等的公民社会,教师与学生是交往中的平等主体,学生应该主动与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应该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当教师认为自己不应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时,客观上已经将自己摆在与学生不平等的位置。如果教师总是以这样的心态面对学生,必然与学生的平等认知之间产生冲突,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事实上,教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教师的尊严并没有受到损害,相反,由于教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面对学生,反而会获得学生更大的尊重。
3、师生关系的生成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生成性意指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发生走向发展、由浅表走向深化、由表象触及心灵的过程。师生关系的生成性代表着师生关系的历时性,是对师生关系的动态表述,意味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身份的简单规定,而是师生之间的用心呵护和行动履践。
(1)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发展的渐进性。与常人的人际交往一样,师生交往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师生交往的第一印象对师生关系的处理非常重要,但师生良好关系的确立,更多地在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日常交流。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引导具有直接意义。受亲子依恋理论的影响,弗莱斯曼和哈瑞奇将教师行为分为教导和关怀两个层面,两个层面交叉形成四种领导类型,也就是四种师生关系:高教导高关怀、高教导低关怀、低教导高关怀、低教导低关怀;其中以高教导高关怀为最理想的领导方式,低教导低关怀型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张晓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京)2006年 2期第 120~ 124页.)可见,如果教师坚持用高教导和高关怀的方式面对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向融洽。
(2)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可修改性。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可能由于师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变化产生波动和起伏,因此,对师生关系加以修复和维护就成为师生共同的责任。就教师而言,在师生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教师有责任主动寻求修复方法,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师生关系出现不必要的波动。为此,教师就应该用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德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让学生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领悟、自己抉择、自己践行,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自主建构、“自己运动”。(班华:《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 4期。)
(3)生成性意味着意味着师生关系的未来性。师生关系的未来性是由教育目的的未来性所规定的。教育者总是期望教育让受教育者终生受益。中国古代的《大学》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传统教育之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具体路径则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后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即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取道德,最大限度地服务家庭和社会。德国著名宗教哲 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说:“教育的目的非是告之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马丁·布伯 :《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 60页。)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在这里,思想家们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有三个非常明确的特点:一是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为实现主体,教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来展示;二是教育效果必须体现为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塑造,包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优秀品质的养成等;三是教育效果具有鲜明的未来指向性,立足于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对教育效果无限性的追求,反映出教育者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自信,也包含着教育者对教育使命之神圣性的虔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仅仅在此在的意义上评价现有的师生关系,而应该看到 师生关系效应的时间跨越性,师生关系的终极生成,是以学生走向社会后对教师的终极评价为根据的。尽管 教育效果的未来性验证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此在的教育者根本不可能预知彼在的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无法跨越时空建立起受教育者未来生活与现在进行的教育之间的因果关联。即使我们了解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也无法确认受教育者未来的行为与现有教育之间的效应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真诚付出,无论学生在当下的情景下是否可以理解,但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并对老师表示敬意。
[案例分析]
徐老师经常是蓝衣黑裤再加一双青布鞋,朴素得简直象个农民,但同时他身上的书卷气很浓,又不苟言笑,这使得他显得有些特别,也使得他显得有些严肃。高一开学不久的一天,我与另一位同学想回家就去找他请假,一路上我心里都忐忑不安,因为一年前我转到这个县重点中学读书时就为了请假回家的事被班主任关在办公室里批了一个多小时,何况这位老师看起来这么严肃。不想徐老师听了我们的来意后却十分和蔼,微笑着询问我们家里情况,还说想家是应该回去,只是路太远了,跑来跑去太辛苦,也耽误学习,最后用商量的口气对我们说: “两星期回去一次可以吗? ”我们本来是想努力克制自己争取一个月回去一次的还怕老师不同意呢,因此听了这话真是喜出望外。
----来源于“天涯论坛”
这位已经走向社会的网友对自己高中物理老师的浓浓深情,其形成原因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老师给学生一次回家批假,其宽容和理解超越了学生的意料,老师用德性赢得了学生。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生成,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老师的超额付出,只要老师的所为超出了学生的预期,就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并让学生对教师生出特别的敬意。所以,真实了解学生的知识、心理和道德需求,并超越预期给学生以帮助,师生关系的和谐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讨论]
怎样处理与差生的关系? 严格来说,所谓的“差生”是一个伤害教师德性的概念,因为在高尚教师的眼睛里并没有所谓的“差生”。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差生”其实就是“成绩差”的学生,它是以应试体制为杠杆对学生做出的不公正评价。其实,我们都清楚,很多“差生”有着其他方面的特殊才能,只是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现有教育评价机制的认同。
面对差生,老师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内心深处接纳他们并给他们以适当的关注。为了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位教师曾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每个人写出你熟悉的本班的 10位同学的优点,并且每人的优点不少于 50个字。”然后,教师在班中高声朗读这些学生的“作业”,凡是被他人谈及优点的学生都害羞地低下了头,心里都美滋滋的。持续一段时间后,班级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了,相互之间更有礼貌了„„在此建议为师者,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布置这样的作业:“给每位差生写出优点,并且优点不得少于 50个字。”我相信,等这道题目做完,并重复多次以后,当老师的,我们可能会改变对差生的看法。
当然,发现差生的优点只是第一步,告知差生的优点则是更进一步。1852年,屠格涅夫无意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惊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在托尔斯泰身上发生的就是所谓著名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当一个人因为受到激励而全身心地倾注热情、怀抱希望的时候,他所钟情和期待的对象往往会因其矢志不渝的执著而天遂人愿,并最终引导他到达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面对差生,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发现差生的优点,并点燃差生心中的激情之火。
值得警惕的是,当高考的指挥棒挥动的时候,高考成绩的功利性可能遮蔽教师对差生的尊重和耐心,这个时候,更能考验一个教师的境界,能否坚守对差生那份关爱,就成为老师成就自己职业高尚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