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经济困难生帮扶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活动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求的理目标。学校作为教育人的场所,它不仅影响着社会其他层面,而且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师生关系的和谐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学校的教学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出现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着正常的教育教学,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施帮扶活动,帮助“经济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业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目的,紧密结合市教育局和谐校园创建工作,深入实施帮扶活动,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经济困难生帮扶活动,可以进一步弘扬全社会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激发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确保“经济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
实施经济困难生帮扶活动,能够解决他们的暂时困难,让他们度过难关,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的关爱。
当前教育,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师生往往急功近利,不仅造成大量学生厌学,而且造成许多教师厌教,产生职业倦怠。反映在师生关系上,一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的 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没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二是师生之间情感关系冷漠、缺乏沟通,不仅没有建立师生情谊,个别甚至有师生对立现象。
中共中央作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决定、教育系统创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和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要求和任务。这为我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
二、课题研究目标、内容(一)研究目标:
1、通过帮扶活动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通过帮扶活动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增强自立、自强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
3、通过帮扶活动使家庭经济困难生,战胜自卑、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二)内容:
1、如何转变经济贫困生的思想,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如何解决经济困难生的生活需要,帮他们度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如何实现和谐共生,促进教学相长。师生真诚相处,和谐合作,和谐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策略、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经济困难生帮扶活动,帮助“经济困难生”完成学业,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相关组织,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职责明确,安排周密,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2、建立“经济困难生”信息档案,做好经济困难生帮扶对象的资料归档工作。通过健全档案制度,实施科学有效的动态管理,及时、全面地掌握经济贫困生状况,进一步提高经济困难生帮扶的实效。
3、经济困难生建立公示制度。学校要将经济困难生帮扶对象、条件、标准,申办时间、地点、程序及资金发放办法等具体事项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布,确保扶贫助学公平、公正、公开。
4、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拓宽活动内容。围绕活动的总体安排,搞好与日常工作的结合,把关注细节、发展内涵的工作做实做细。结合帮扶活动,深化学校管理,把学校档案管理、校务公开、安全教育、师德建设、课堂教学、规范办学行为等系列制度与措施深化到活动当中。要多载体、多形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要广泛宣传,层层发动,建立社区、家庭、学校相沟通的社会教育体系,争取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关心、支持,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四、课题研究的要求
1、助工作应保持持续性、稳定性
2、学生的教育引导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在学习上,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促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分阶段成果
1、启动阶段(2008年3月—2008年4月)
(1)成立课题研究组。选择子课题开展研究,成立相应的子课题研究小组。
(2)课题方案的制订、论证和定稿。起草总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 组成员研讨,邀请专家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3)召开课题研究启动会议。部署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明确人员分工、职责及要求。形成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氛围。(负责人:宋平均)
2、课题实验阶段(2008年5月—2009年10月)
⑴家庭经济困难生、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在各年级各班抽样调查,并形成分析报告。
⑵实验研究。课题组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围绕研究任务深入进行实验研究,积累实验资料,撰写案例,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工作总结,评选优秀案例和论文。(负责人:宋平均)
3、课题阶段性总结阶段(2009年10月—2009年12月)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分类汇总课题研究成果,写出研究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进行课题成果推广。(负责人:宋平均)
六、保障机制
为有效地协调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建、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局面,使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经研究决定: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组 长:宋平均
成 员:王学升 连松玲 邵利素 常奉宇 李春英
2、把课题研究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专家指导。我校定期聘请高等院校一些专家给予教科研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莘县妹冢中学教研处
2008年5月
第二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教育局提出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借鉴“校本研究”的经验,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行动研究为手段,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平台,坚持文化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和学生观,努力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师生之间不和谐的因素,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人生的家园,成为学生美丽成长的沃土。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创新教育机制,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改革课堂教学,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能体现教师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也能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通过理论引领和专家指导,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一批科研型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要教育和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审美素质;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加强“感恩”教育,使学生养成尊敬父母、尊重老师、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习惯。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学校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校园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班级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学校精神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4)学校管理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5)师生行为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6)教师管理制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7)学生管理制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8)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2.思想道德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家长学校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3.教学活动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文化课的教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4)学校艺术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4.学生培养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主题班会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感恩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特长生培养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4)学习后进生转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5)经济困难生帮扶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6)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7)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5.地方课程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法制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安全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特色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4)环境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5)人生指导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6.教师专业成长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理论学习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校本教研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教师论坛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4)名师培养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四、实施策略
1.在校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形成课题研究优势,推动办学特色的生成。
2.实施课题带动战略,要根据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研究总体方案和目标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对课题全方位研究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地研究所承担的子课题,通过“以点带面”的课题研究,推动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要借鉴校本研究的经验,继续采取“理论引领、专家引领”的措施。教育科研的突出特点是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做指导,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形成真实可靠的事实和案例。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工作的讲话精神,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理念,用超前的意识选择研究课题,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用科学的方法规范研究过程。不断地组织、邀请教育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具体的指导,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引领课题研究过程侧重实践,引领课题研究结果在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4.要加强课题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要不断组织开展工作会、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等,为研究课题成员提供信息交流、经验介绍、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快乐成长的平台。通过交流与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的目的。
5.要重视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宣传与推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修正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学校和教育科研部门要及时发现典型,总结和提升经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网的作用,开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专栏”,宣传和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五、实施步骤
1.召开会议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2.召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会议,具体安排课题研究活动的有关事宜。3.根据教育科研“区域推进”的工作思路,要求各成员认真完成安排本课题研究活动的具体任务。
4.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按照教育局的具体要求,制定2015年课题研究方案。
5.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专题报告。
(二)研究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0月)
1.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和进行研究指导。
2.经常性地深入各成员了解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加强对课题研究活动的管理。
3.有计划地召开课题调度会、研讨会,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课题研究活动健康发展。
4.在教育信息网栏目开辟课题研究专栏,对课题研究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宣传和推广。
5.评选“优秀案例”,促进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
(三)总结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1.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分类汇总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
2.评选课题研究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六、实施要求
1.在全校开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局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兴校、科研强校的具体内容,要高度重视教育局党组提出的这一重大决策,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作为我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活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谐化,从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要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认真查摆学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建立以史广秋副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加强教科室的建设,增强服务意识,营造教科研氛围。制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细化课题研究活动的阶段内容、活动形式、活动预期结果。建立家长学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研究活动、共同享受研究成果。建立健全后勤保障机制,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所需的学习资料、活动时间、场地、资金。建立课题研究活动的激励政策,将课题研究活动的成果纳入对教师和学生的年终评定,作为晋级、评优的依据。
3.鼓励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活动,将课题研究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提升研究能力,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自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感悟教育的幸福人生。
4.广大的受教育者既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的参与者,也是课题研究成果的受益者。短暂的学生生涯不仅要收获知识和技能,还要收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谐促进交流,和谐促进发展,和谐促进共享。广大的受教育者要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主动与教师、家长、学生进行沟通,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要开展好主题班会活动,要学会感恩、学会尊敬、学会自重、学会自强,通过快乐学习,感悟成长的美丽。
七、保障机制
1.弓棚子镇第一中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殿凤 副组长:史广秋
2.弓棚子镇第一中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执行小组 组长:张殿凤
成员:业务副校长 教务主任 各年级教师教师
3.弓棚子镇第一中学中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专家组 聘请部分教育专家、扶余名师、优秀教师参加
弓棚子镇第一中学
2015年3月1日
第三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亲近或疏远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心理上的反映。许多教育实践证明:融洽师生关系的建构本身就表现出教育性,富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决定、教育系统创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和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山东省教育厅和我市教育局相继出台了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我市、县教育局也相继出台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2008年9月11号,在全县中小学教科研工作会议上,楚局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孙石山副局长做了题为“转变思想,明确方向,大力推进我县教科研工作”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我县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进行了具体部署。我校为切实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特制订相应的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我国古哲先贤们所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把社会矛盾调节到适度、适时、适量、适当的和谐状态的哲理学说。和谐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学生和教师同作为“人”,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师生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性情和灵魂可以共同提升。“和谐”是从音乐中呈现的强与弱、密与疏、1 急与缓的差异和变化中而产生的,渐而延伸到社会的和谐、人的和谐、教育的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全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接受、相容和相互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师生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性情和灵魂可以共同提升。
二、研究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及所处的环境特点,结合新课程中的要求,我们思考: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中有怎样的需求?学生渴望与老师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有怎样的教学功效?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主要通过以下的途径加以研究:
1、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对话是师生之间交往的主要形式。通过对话,师生形成真正的沟通交流,形成真正的相互作用。对话不仅仅只是二者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包括双方的“敞开”和“接纳”,包括对对方的倾听,是“双方情感和精神的互相承领”。对话还可以使知识、意义和真理通过讨论而被接受。对话过程就是思想、情感、意义的呈现和彼此渗透的过程,是师生的精神境界发生变革的过程。通过对话氛围的有效营造,逐步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相互关怀的良好关系”。
(1)对话要遵从平等原则,摒弃主从关系。它强调主体双方是平等的,都有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权利,双方因此能够敞开真实自我进行交流和沟通。
(2)对话要发生于“你—我”之间,具有直接性。对话双方之间没有 2 任何中介,是直接的面对面关系。正如马丁布伯所言:“这种关系直接无间,没有任何概念体系、天赋良知、梦幻想象横亘于„我‟与„你‟之间,一切中介皆为阻碍。”
(3)对话要使双方步入“之间”领域,具有相遇性。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对话的实质就是相遇。相遇是相互沟通的前提。相遇使主体摆脱自我中心,为对话创造条件。
2、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有着丰富情感生活的个体而存在的,彼此因信息交流、互相了解和评价而形成特定的情感关系。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过去、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会对学生个体和群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如喜欢、满意、不满意、失望等等。学生也通过对教师的言行举止的观察和对教师教育水平的评价而形成尊重、亲近或敬畏、疏远等态度。
(1)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师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就会提高,对自己和对方的信心就会增强,师生情感就将朝积极的方向转化。
(2)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师生情感关系的建设上,教师同样是主导,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
(3)完善个性,展现人格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有效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表现自身的人格力量,并努力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舞台。
3、建立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师生关系的建立,从外部条件上讲,还需要有适宜的制度环境,推进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学校教育中的诸多问题,3 都可以在教育评价制度上找到一些原因,师生关系也不例外。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对于师生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会对师生交往产生明显影响。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3)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法,实施发展性评价,减轻学生的压力。
三、研究的阶段
1、课题立项:2009、4~2009、5
完成课题申报表,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初步探索:2009、6~2009、7
课题组成员深入工作实际,收集初步的研究案例及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学生方面:对被实验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目前师生关系的看法期待以及建议。教师方面:了解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和教师之间存在的不和谐的因袭有哪些,学生方面:了解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尤其是对学生的不满之处,分析不满形成原因。
3、初步实验:2009、9~2009、12 设计研究的步骤、方法,整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关系的资料。开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大讨论。从学校管理方面入手探索影响干群关系的制约因素;从考试评价因素入手,探究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因素,积极探索利用新的考试评价理念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和模式,努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新时代教师重新定位,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树立和谐师生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深入实验:2009、9~2010、12 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进一步 4 探究、总结经验、矫正失误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进一步探究、总结经验、矫正失误
5、总结思考:2011、1~2011、9
撰写研究报告、实验论文和案例,并准备结题。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写出结题报告,展示实验成果,进行成果推广,在总结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使实验向高层次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四、保障措施
1、实行校长负责则,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
2、由学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全额报销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参观期间的一切费用。
3、每周召开一次课题研究进展发布会,每月进行一次课题实验总结,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实验成果展示。
4、对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突出表现者,在评模、晋级中加分。
五、课题实验分工
1、课题召集人:柴林亭校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
2、课题执行负责人:谢保民校长,负责全校课题实验的具体实施工作工作。
3、学科领导执行人:谢保民、庞同才、赵淑华分别负责语文、数学、综合中心备课组的具体指导工作。
4、教科室:刘章剑负责课题实验技术指导、质量评估、实验设计、档案管理等工作。
5、陈相军负责宣传工作。及时将课题实验最新动态传导到各实验小组,将最新实验成果及时上报或发表。
6、谢建法负责课题实验期间信息技术服务。
六、课题实验具体操作
1、领导方面
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投身课题实验,全力协调,尽职做好自己分管的课题研究工作。(1)各学科抓典型,树样板,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奖罚条例(《学科奖罚条例》《年级奖罚条例》)。(2)语文、数学、综合在本学期要分别带出一个课题研究先进备课组,一至三个教学班,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带动全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3)定期召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讨会、交流会、展示会,让老师学有样板,做有方法。(4)每学期进行研究效果评价,评选优秀科室、学科、优秀备课组、优秀实验教师、优秀班级、优秀学生,并进行适当的奖励。(5)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实验总结暨表彰会。
2、年级部
因本次活动涉及到全体教师和学生,所以成了年级部是本次活动的关键科室,年级主任是本次活动一线指挥员。年级部除指定具体的年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规划、实施方案外,还要把任务逐项落实到教学班和每位教师。年级部要有独立的有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专题,并指导任课教师每人确立自己的研究专题,(教师的研究专题一定要符合自己实际,与自己教学有密切联系,教师之间的研究专题可以相同)年级主任要抓典型,树样板,制定年级惩罚条例,全面掌控实验的高效运行。为使这项活动研究的痕迹,每个年级部要指定一位兼职档案员,将有关活动材料及时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教师和学生的材料送到教科室存档。(一年级、二年级不要学生的书面材料)
3、教师方面
教师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要素,全体教师从自身做起,担当起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任,每位教师要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围绕自己研究的专题,写一篇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自查报告(自查报告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层层展开,如,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等),并附一改善师生关系的建议,每人每周至少记录两篇工作中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案例或实验中的体会、感悟等,每周教科研记录不少于1500 6 字,(不能下载文献材料,记录内容必须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事情),年级部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围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班主任每学期要召开2次以上的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题班会,并指导学生将活动中的感受、体会、收获等及时写下来,各班要制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秀学生评选的相关条例。
4、学生方面
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体。各班要成立“和谐师生关系监督小组”,小组成员负责向班主任反映本班学生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关情况,帮助老师协调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监督本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落实情况,对监督小组成员汇报材料要整理存档,材料报表各年级要用统一。(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材料由班主任及时整理、存档)
5、教科室方面
教科室是负责制定规划,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方法培训,解决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跟踪指导、总结提升,组织经验交流,进行阶段评价,成果推广,并做好实验材料建档、收集、传播实验信息,加强与上级科研机构领导、专家的联系,主动配合领导,高质量地完成实验任务。
该方案自2008年9月22日下发之日起实施。方案实施后,校委会将安排多项活动,相继出台一系列措施和指导建议,不明事宜及时向有关领导和科室咨询。
许营乡第二中心小学
2009年9月22日
第四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根本,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亲近或疏远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心理上的反映。许多教育实践证明:融洽师生关系的建构本身就表现出教育性,富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决定、教育系统创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和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山东省教育厅和我市教育局相继出台了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我市、县教育局也相继出台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2008年9月11号,在全县中小学教科研工作会议上,楚局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孙石山副局长做了题为“转变思想,明确方向,大力推进我县教科研工作”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我县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进行了具体部署。我校为切实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特制订相应的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我国古哲先贤们所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把社会矛盾调节到适度、适时、适量、适当的和谐状态的哲理学说。和谐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学生和教师同作为“人”,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师生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1 性情和灵魂可以共同提升。“和谐”是从音乐中呈现的强与弱、密与疏、急与缓的差异和变化中而产生的,渐而延伸到社会的和谐、人的和谐、教育的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全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接受、相容和相互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师生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性情和灵魂可以共同提升。
二、研究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及所处的环境特点,结合新课程中的要求,我们思考: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中有怎样的需求?学生渴望与老师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有怎样的教学功效?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主要通过以下的途径加以研究:
1、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对话是师生之间交往的主要形式。通过对话,师生形成真正的沟通交流,形成真正的相互作用。对话不仅仅只是二者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包括双方的“敞开”和“接纳”,包括对对方的倾听,是“双方情感和精神的互相承领”。对话还可以使知识、意义和真理通过讨论而被接受。对话过程就是思想、情感、意义的呈现和彼此渗透的过程,是师生的精神境界发生变革的过程。通过对话氛围的有效营造,逐步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相互关怀的良好关系”。
(1)对话要遵从平等原则,摒弃主从关系。它强调主体双方是平等的,都有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权利,双方因此能够敞开真实自我进行交流和沟通。
2(2)对话要发生于“你—我”之间,具有直接性。对话双方之间没有任何中介,是直接的面对面关系。正如马丁布伯所言:“这种关系直接无间,没有任何概念体系、天赋良知、梦幻想象横亘于„我‟与„你‟之间,一切中介皆为阻碍。”
(3)对话要使双方步入“之间”领域,具有相遇性。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对话的实质就是相遇。相遇是相互沟通的前提。相遇使主体摆脱自我中心,为对话创造条件。
2、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有着丰富情感生活的个体而存在的,彼此因信息交流、互相了解和评价而形成特定的情感关系。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过去、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会对学生个体和群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如喜欢、满意、不满意、失望等等。学生也通过对教师的言行举止的观察和对教师教育水平的评价而形成尊重、亲近或敬畏、疏远等态度。
(1)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师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就会提高,对自己和对方的信心就会增强,师生情感就将朝积极的方向转化。
(2)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师生情感关系的建设上,教师同样是主导,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
(3)完善个性,展现人格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有效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表现自身的人格力量,并努力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舞台。
3、建立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师生关系的建立,从外部条件上讲,还需要有适宜的制度环境,推 3 进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学校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在教育评价制度上找到一些原因,师生关系也不例外。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对于师生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会对师生交往产生明显影响。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3)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法,实施发展性评价,减轻学生的压力。
三、研究的阶段
1、课题立项:2009、4~2009、5
完成课题申报表,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初步探索:2009、6~2009、7
课题组成员深入工作实际,收集初步的研究案例及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学生方面:对被实验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目前师生关系的看法期待以及建议。教师方面:了解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和教师之间存在的不和谐的因袭有哪些,学生方面:了解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尤其是对学生的不满之处,分析不满形成原因。
3、初步实验:2009、9~2009、12 设计研究的步骤、方法,整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关系的资料。开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大讨论。从学校管理方面入手探索影响干群关系的制约因素;从考试评价因素入手,探究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因素,积极探索利用新的考试评价理念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和模式,努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新时代教师重新定位,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树立和谐师生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深入实验:2009、9~2010、12 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进一步探究、总结经验、矫正失误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进一步探究、总结经验、矫正失误
5、总结思考:2011、1~2011、9
撰写研究报告、实验论文和案例,并准备结题。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写出结题报告,展示实验成果,进行成果推广,在总结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使实验向高层次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四、保障措施
1、实行校长负责则,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
2、由学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全额报销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参观期间的一切费用。
3、每周召开一次课题研究进展发布会,每月进行一次课题实验总结,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实验成果展示。
4、对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突出表现者,在评模、晋级中加分。
五、课题实验分工
1、课题召集人:柴林亭校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
2、课题执行负责人:谢保民校长,负责全校课题实验的具体实施工作工作。
3、学科领导执行人:谢保民、庞同才、赵淑华分别负责语文、数学、综合中心备课组的具体指导工作。
4、教科室:刘章剑负责课题实验技术指导、质量评估、实验设计、档案管理等工作。
5、陈相军负责宣传工作。及时将课题实验最新动态传导到各实验小组,将最新实验成果及时上报或发表。
6、谢建法负责课题实验期间信息技术服务。
六、课题实验具体操作
1、领导方面
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投身课题实验,全力协调,尽职做好自己分管的课题研究工作。(1)各学科抓典型,树样板,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奖罚条例(《学科奖罚条例》《年级奖罚条例》)。(2)语文、数学、综合在本学期要分别带出一个课题研究先进备课组,一至三个教学班,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带动全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3)定期召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讨会、交流会、展示会,让老师学有样板,做有方法。(4)每学期进行研究效果评价,评选优秀科室、学科、优秀备课组、优秀实验教师、优秀班级、优秀学生,并进行适当的奖励。(5)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实验总结暨表彰会。
2、年级部
因本次活动涉及到全体教师和学生,所以成了年级部是本次活动的关键科室,年级主任是本次活动一线指挥员。年级部除指定具体的年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规划、实施方案外,还要把任务逐项落实到教学班和每位教师。年级部要有独立的有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专题,并指导任课教师每人确立自己的研究专题,(教师的研究专题一定要符合自己实际,与自己教学有密切联系,教师之间的研究专题可以相同)年级主任要抓典型,树样板,制定年级惩罚条例,全面掌控实验的高效运行。为使这项活动研究的痕迹,每个年级部要指定一位兼职档案员,将有关活动材料及时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教师和学生的材料送到教科室存档。(一年级、二年级不要学生的书面材料)
3、教师方面
教师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要素,全体教师从自身做起,担当起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任,每位教师要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围绕自己研究的专题,写一篇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自查报告(自查报告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层层展开,如,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等),并附一改善师生关系的建议,每人每周至少记录两篇工作中关于构建和谐师 6 生关系的案例或实验中的体会、感悟等,每周教科研记录不少于1500字,(不能下载文献材料,记录内容必须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事情),年级部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围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班主任每学期要召开2次以上的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题班会,并指导学生将活动中的感受、体会、收获等及时写下来,各班要制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秀学生评选的相关条例。
4、学生方面
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体。各班要成立“和谐师生关系监督小组”,小组成员负责向班主任反映本班学生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关情况,帮助老师协调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监督本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落实情况,对监督小组成员汇报材料要整理存档,材料报表各年级要用统一。(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材料由班主任及时整理、存档)
5、教科室方面
教科室是负责制定规划,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方法培训,解决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跟踪指导、总结提升,组织经验交流,进行阶段评价,成果推广,并做好实验材料建档、收集、传播实验信息,加强与上级科研机构领导、专家的联系,主动配合领导,高质量地完成实验任务。
该方案自2008年9月22日下发之日起实施。方案实施后,校委会将安排多项活动,相继出台一系列措施和指导建议,不明事宜及时向有关领导和科室咨询。
许营乡第二中心小学
2009年9月22日
第五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一、研究的意义
师生关系式学校中最基本也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哲学、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长期以来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也是世界性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师生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近年我国主要教育理论研究为依据,探讨现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寻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流行的现代师生关系研究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相互作用模式,另一种是社会体系模式。前者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威特的“小团体沟通模式”、美国心理学家贝勒斯的“师生相互作用过程模式”、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佛兰德斯的“师生交互作用模式”,后者如盖慈尔和塞伦的“班级师生社会体系”阿什勒的“班级师生关系模式”等。这些研究方法值得借鉴。目前,我国学者提出了师生关系研究模式、师生关系本质、师生关系类型及调节机制、师生冲突的冲突及其价值。
1980-200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中央教科所《教育研究》、山西省教科所《教育理论及实践》等3本教育理论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统计数据中论文总数为15373篇,其中关于教师问题489篇,关于学生问题312篇,专门研究师生关系问题的226篇,占论文总数的1.5%。在这226篇当中论述师生关系的148篇,道德关系的19篇,情感关系的35篇,师生关系实验的15篇,研究综述9篇。总体来看,专门探讨教师问题或学生问题的较多,对二者关系较少探讨。从师生关系研究本身来看,教学角度的研究数量最多,质量较高。而对师生之间心理、道德、文化、法律、经济、政治关系的探讨过少,甚至无人问津。
三、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相关课题,由攀枝花市红格小学承担。现在学校教学课堂上存在的一种现象:老师感觉“学生难教,教师难做”、学生不懂如何“敬爱师长、尊师重道”,师生之间缺乏一种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实质上,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全过程,师生之间的和谐合作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是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保证课堂任务和效果完成好与坏的关键。对师生关系的探讨由来已久,不过由于学者们理论假设、研究视角不同,对师生关系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师生关系的探讨都局限于对师生关系性质的探讨,即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而缺乏对其现状的研究,或者说缺乏对当下师生关系现状的现实关注。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我们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还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对学生和社会来讲,就是要尊师重教。两者必须结合”。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必须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本课题主要以老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已有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重点探究现今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问题产生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探究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必要条件,力图达到构建真正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由此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是一种回答和解决问题的尝试性策略,具有实验假说的性质。因此,要考虑实验成果的普遍意义及其可行性。因此在学校6个年级中每个年级抽取2个班师生进行抽样调查。
(二)研究时间
2013年9月——2014年1月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比较研究法、实验法,并对阶段和最终成果进行检侧和综合展示。
文献法:查阅相关理论及成果,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问卷法:通过分别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总结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比较研究法,实验法:对研究班级的师生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及与学生的交往策略,研究实施阶段与原有师生关系相比较,总结研究过程中的进展并不断改善研究方法。
(四)研究原则
针对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分析良好的师生和谐关系是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教师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教师的学识水平、师德修养、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学态度和方法等,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研究工作的进行中要以老师为关键,并将以下几点作为研究指导原则:
1、教师自身魅力对学生的吸引是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
2、对学生的尊重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3、对学生的关怀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4、对学生的理解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五)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开学前的暑假-2013年9月);讨论研究实施过程及影响因素的控制方法,查阅已有经验及研究成果,总结影响师生关系的原因,正对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群体,分别制定合理的问卷调查表。
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12月):
(1)开展对老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工作,总结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原因并整理资料。
(2)利用每次教师集体会议时间将资料分发给实验班级的老师,让教师能够了解自己与学生交往中的主要问题并做到及时纠正。(3)每月针对实验班级的老师召开讨论会,讨论改善与学生交往方法后师生关系是否得到改善并对相关疑惑的地方做出讨论及解答,在讨论过程中记录有关研究内容,针对相关研究难点做出研究方案改善。每月针对研究人员召开一次讨论会,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交流各自的具体做法,研究次月工作开展方式。
3.总结阶段(2014年1月):分析调查问卷表和积累的资料,编写简明直观的统计图或统计表,写出总结报告。
(六)研究条件
实验设计适合学校现行教学管理,教师队伍较为整齐,学校领导大力支持,拨有实验专款。
(七)研究人员及分工
组长及组员5人,组长给每位组员分配任务并做好学校领导及试验班级的老师的协调工作。准备阶段:组员们负责相关理论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制作问卷调查表。实施阶段:组长再次与学校领导及老师协调试验班级事宜;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问卷调查工作;每个月组长负责召开讨论会,组员负责记录研究相关内容。总结阶段:全体成员分析调查问卷表和积累的资料,编写简明直观的统计图或统计表,写出总结报告。
五、经费预算
资料印刷费:150元
会议费:200元
材料费:200元
总计:550元
六、预期成果
对师生关系的理论探讨为我们理清了师生关系的实质,而对师生关系的实证研究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理论对现状缺乏现实关注的不足,有利于我们对师生关系的全面了解。随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引入,通过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针对调查问卷总结影响师生关系问题的原因,并根据相应有问题的师生关系总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并及时做出纠正,改善其教育教学策略,达到构建真正的和谐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课堂效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孩子,使学生和自己协调一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总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师及学生间的交流,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