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外电影文化差异看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19-05-14 05:2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中外电影文化差异看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中外电影文化差异看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篇:从中外电影文化差异看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外电影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陈若昕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作为每个民族长时间智慧的沉淀,文化有着其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设置了一些障碍,如何引导当代学生尽可能的摆脱这个困境,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这个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视、电影也成为了我们认识不同文化重要的方式,现代社会的文化体验都已经深刻的受到了大众传媒交际的影响,电影在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也必定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影、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教育

1.漫谈中外电影中跨文化交际元素

1.1好莱坞电影与中国元素

功夫:《功夫熊猫》中的盖世五侠,就《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来看,里面涉及到了“中原五侠”,即蛇、虎、鹤、螳螂、猴,这主要是依据中国南方拳法里极为有名的“五形拳”所设计的角色。原本“五形”是指虎、蛇、龙、豹、鹤,但是由于成龙主演的诸多武侠电影在好莱坞极为影响力,因而这部电影的武侠取材主要来源于五形拳却受到1978 年,先后出现于荧屏的成龙主演的武侠电影《蛇鹤八步》以及《蛇形刁手》的影响,影片将其作以细微改动,主要是将鹤拳以及蛇拳作为主題。,《冰河世纪2》里总会像李小龙那样“啊”的一声的小松鼠,《黑客帝国》里摆起了黄飞鸿的经典动作的尼奥。

中国话:《赤焰战场》里飙了一句中文“几年前,我住在,武汉。”的布鲁斯·威利斯让底下的观众骚动了好一会儿。电影里外国人说中文的例子并不少见,早在2001年《珍珠港》的开头,亚历克·鲍德温饰演的军官就临时教了即将参与战斗的美国兵一句中文:“我是一个美国人。”以防遭遇空袭,美国军人迫降在中国,向当地人传达信息,能有得救的可能。《碟中谍3》里,汤姆·克鲁斯在路上狂奔大喊:“让开!让开!小心!”一句简单的中文,在阿汤哥中国横冲直撞。中国话不仅限于普通话,在《当幸福敲门时》,或者一些有唐人街背景的电影里,就会出现很多广东话。尼古拉斯·凯奇在《魔法师的学徒》里也用粤语夸奖别人有一头秀发。但是他最经典的中文对白还是《战争之王》那句“我比较喜欢打枪。”

旗袍:当年《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穿的23件旗袍,优雅的气质让欧美人看得陶醉,以至于四年后的《蜘蛛侠2》也安排克尔斯滕·邓斯特穿上一件“中国红”旗袍,以博取眼球。妮可·基德曼在《澳大利亚》里的几身旗袍装也是该片宣传的利器,片中穿着红色旗袍的妮可与休·杰克曼在雨中激吻的那场戏也成了经典画面。

而《花木兰》、《末代皇帝》、《面纱》则完全是采用了中国故事作为主线和情节选材或者对中国、中国人的生活进行了描绘。

1.2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元素

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肇始于1993年。从那时起,国家决定每年从国外引进10部“代表世界电影艺术与技术最高成就”的影片。好莱坞高成本大制作全明星阵容的电影的登陆,不仅使广大中国观众耳目一新,也令萎靡已久的中国电影票房市场重获生机。国人被好莱坞大片耳目一新的故事情节、精美绝伦的电影画面所深深吸引,传统国产片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失去了大量观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而在这种情势下,中国电影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尝试探索—--向好莱坞借鉴学习。从1930年代“多寡头垄断 商人出力银行家出钱”,1970年代“标准化管理 产品策略上的革新”,1970年代“创意经济主导 掮客逆袭好莱坞”,1980年代“多渠道开发与本质的蜕变”到,1990年代后至今“新玩家的加入 被资本全面夺权”。了解、吸收了这些特点之后的中国化大片可谓继承了好莱坞大片的全部衣钵,无论是从发行制作,还是影片上映前期后期的宣传,电影届对好莱坞模式的学习不可谓不到家。以张艺谋导演作品《英雄》(2002)为代表,一系列中国大片系数登场:《满城尽带黄金甲》、《手机》、《天下无贼》、《十面埋伏》、《夜宴》、《无极》„„2005年可以看作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转折点:《无极》在年度电影排行榜中打破数年来外国电影独占鳌头的状况,位列第一,正所谓“从十年前面对好莱坞大片惊呼‘狼来了’的恐惧,到如今中国式大片的崛起,夺回票房冠军的宝座,并努力拓展了国际市场,大片在中国电影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而从影片的题材类型角度来说,中国式大片也具有自身之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特点:古装电影是中国式大片的主要类型。从《英雄》的开创,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无极》,古装大片一路走来,不仅重新激发了国人对于国产片的兴趣,也使得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不断在世界性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在肯定民族电影取得的巨大的成绩同时,笔者认为人

们更应该看清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单一古装大片“一枝独秀”现象的深层困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这类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2.从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对比看文化差异

2.1好莱坞电影中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形象

今日看来,立国两百多年的美国是年轻的,但其所经历的历史的洗礼却是无比丰富,这些社会更迭的起承转合,影响了美国的经济政策、政党制度,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文化,影响了他们所铸就的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关于英雄,词典上是这样定义的:a man distinguished by exceptional courage and nobility and strength 拥有卓越的勇气、高尚品质和能力的人。

随着历史的变迁,美国文化艺术领域中涌现了性格各异的英雄人物,其中一类英雄是,在一战、二战后,逐渐走向强大的,美国社会中诞生的,以拯救世界为己任的,拥有超能力或卓越科技装备的”超级英雄”人物形象,以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为代表。

从独立战争前被殖民压迫的美国和南北战争前社会充斥的剥削黑奴的不正之风的美国,到一战、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逐渐强大的美国,美国文化艺术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在随之不断改变,从反压迫反剥削的具有革命思想的普通民众到能够拯救世界,期望通过自身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安定的”超级英雄”。可以说,正是由于美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其文化艺术领域才会涌现出如此多的英雄人物形象。

2.2中国电影中的英雄人物

而中国电影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如乔峰、叶问、陈真、黄飞鸿等普遍都是经过自己后天努力,坚持不懈才最终慢慢获得了个人的能力和本事,乔峰的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自己习得的少林七十二绝技龙爪手、降魔掌,陈真也更是凭实力在精武门创立之初起到了决定作用,使精武日后发扬光大、黄飞鸿用尽心血将洪拳整理,使其以飞铊入埕、采高青、五郎八卦棍、无影脚等绝技闻名,叶问七岁时,便拜师入陈华顺门下。十六岁那年,叶问远离佛山,赴港求学,才开始自己打拼…….这一系列的中国式英雄人物都是靠着自己的顽强斗志和坚韧毅力创造出了一个有又一个神话,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辉煌,为抗击敌人保家卫国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3电影中反映出的民族精神差异

3.1美国民族精神

辗转200多年的美国文化,其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不断发展变化,但同时其所代表的美国英雄主义内在精神,那种美国性格却是永恒不变的。

什么是英雄主义?按照《辞海》的解释,就是“主动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气概和行为”。美国人的英雄主义依靠他们具体的英雄人物形象来体现,但其价值内核显然是能够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永恒。

美国社会崇尚的英雄主义主要具有个人主义和霸权主义两个特性。

3.1.1个人主义

在美国性格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论是汤姆、海丝特、斯嘉丽所代表的反抗压迫和剥削,勇于斗争的传统人物形象或者是近代不断涌现的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等”超级英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独立的个人形象,美国文化十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甚至片面的夸大,认为个人超越一切,能够改变一切。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只要是他们愿意做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有能力做,有了能力之后,他们会更加自信而坚持的去获得成功和胜利,他们认为人的力量是强大的,美国人的力量更是强大的,因而美国如今的地位,是他们喜而乐见的,也是他们对于自身能力一种自信的表现。

3.1.2霸权主义

过度膨胀的个人主义势必导致霸权主义,美国人逐渐期望由他们拯救世界、引领世界、乃至操纵世界。

以蝙蝠侠这一人物形象为例,从前他是面带微笑的正义朋友,轻松取胜的侠客,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现实性和局限性都加强了,他变得越来越彷徨和孤独,日益走向偏执和黑暗。他的性格变化就是美国社会发展的缩影,象征美国从之前崇尚自由美好生活的光明积极的革命者、反抗者逐渐成长为被战争的胜利和自身的强大而冲昏头脑,想打击谁就打击谁的霸主。

然而美国的霸权主义给世界带来了担忧和威胁。

根据美国官方统计资料,无论是冷战期间或冷战后,美国一直对外频繁使用武力:1798年至1993年期间,美国以武力解决冲突的案例高达234次;冷战期间美国对外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约有125次。1990年以来,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维持和平、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侵略以及保护美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各种借口,先后对外出兵达40多次,其中对他国进行强力军事干预就有10次。

3.2中华民族精神

无论是古代中国武侠电影中抗金、抗倭寇的各种情节、近代为不是东亚病夫而振臂高呼的陈真、叶问等系列电影,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作出许多以战争为题材的优秀电影。这些影片或描述重大历史性战役和革命历史事件,或以战争为背景反映普通人民的战斗精神,或以娱乐方式呈现战争中人民与敌人的斗争,这些战争电影无不传达出它们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仁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秀战争电影中民族精神形成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观念和集体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深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这种对于社会、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国家、民族濒临危难时,表现就愈为突出,从而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动力。

4将电影运用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育中

电影将精美的画面与丰富的语言联系在一起,学生观赏电影时其视觉和听觉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学生们可以通过演员们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流语调、服装道具等,来加深不同文化中各种等语言修辞概念, 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以及中外语言系统的不同。

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受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教学中, 单纯传授语言不足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应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英文电影掌握西方国家的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基本情况,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而减少双方的分歧或误会。学生们而且还能够了解其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通过电影, 学生们还可以接触各种文化知识在真实场景中灵活运用的情景, 潜移默化地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随着文化知识的积累,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用英文电影作为视听说教学材料, 不仅因为其语言和所呈现文化的真实性与直观性, 还因为它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因为其具有故事性, 可以让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再加以强调, 学生们很容易便印在脑海里, 终身难。此外,英语原版电影深受学生的喜爱、电影随处可得、原版电影形式多样、观看时间可随意控制、小标题或者字幕可以随意导入和编辑这些优点也更便于在跨文化交际教育中使用电影这一多媒体工具。

5结论

仅仅从电影的这一点上,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文化上的冲突和差异。实际上跨文化的交流之中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通过电影,我们可以充分意识到各国文化存在的差异性、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并进而可以利用电影,这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促进来自不同文化中的人的交流。将电影用于教学中,可以摆脱原本枯燥的课堂,是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感受西方的文化。同时也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强瑛.《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J]. 电影文学,2010(15). [2] 鲁 琦.电影中的跨文化交际 [J].2009(148)[3]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4] 龚红霞.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6)[5]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 [M].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6] E.Summerfiel.Crossing Cultures Through Film,Intercul-tural Press, 1993.

第二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餐桌礼仪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On the Integrativ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 广告英语的特色与翻译技巧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 《天路历程》与《西游记》的精神共鸣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论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汉英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关于支架式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讨论

苔丝悲剧的原因与托马斯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 The Influences of the Bible on Some American Movies Influence, Barriers and Soft Cultural Powe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天使还是悲剧制造者——浅析安吉克莱尔对苔丝悲剧的影响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分析奥利弗退斯特悲剧生活的原因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商务电子邮件中礼貌用语的运用

Feminism under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e Standards 英语网络语言特点研究

从适应与选择角度看公示语翻译方法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浅析英语委婉语功能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朱厄特的《白苍鹭》 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 《夏日鸟笼》的女性主义解读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主题及其与题目的关系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An Analysis of Symbolism in The Awakening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 中英文数字文化对比及其翻译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Aesthetic Fairy Tale -The Happy Prince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汉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

用弗洛伊德理论解析品特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房间》和《看管人》为例 白鲸中的自传元素

浅析美国俚语及其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象征意蕴和影响 人性的堕落——解析《蝇王》人性恶的主题 任务型教学在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英汉广告语篇中语法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文艺复兴及浪漫主义时期希腊神话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

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 论《宠儿》中的母爱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 You-attitude 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An Analysis of Gender in Oh,Pioneers!探究希腊神话对英国戏剧及诗歌的影响

认知语境与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基于《红楼梦》英译文的个案研究 英汉含文化植物词谚语对比研究 浅析英语外加状语的语用功能 从歧义和语用角度分析幽默 浅析小学汉英双语教学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Sexism in English and Its Causes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全球商务中基于文化差异的品牌名称翻译 88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孤独的割麦女》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 90 《马太福音》对话中语气的人际意义研究 91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初探 92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94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下《嘉莉妹妹》主人公命运评析 97 佩克拉的忧伤--解读《最蓝的眼睛》 98 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99 分析《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的恶性影响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开题报告+论)102 顺应论视野下茶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103 翻译腔成因浅探

The “Monstrosity” of Science: an analysis of Frankenstein 105 Roads to Happy Marriage: a New Conception of Feminism in Doris Lessing’s Novels 106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 107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 108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09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

林语堂翻译思想探究——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111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死亡情节成因 112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分析

灰姑娘文学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研究 114 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115 《达洛维夫人》中的生死观初探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 117 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成长 119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120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餐具文化的差异

对《绝望主妇》中加布丽尔的解读与阐明 122 中英文化背景下的金融英语翻译分析 123 论《格列佛游记》的社会意义 124 语境策略在词汇学习中的有效性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 126 福克纳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叙事技巧研究 1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8 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的语用失误及其文化透视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The Portrait of a Lady from the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3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131 论《皮格马利翁》的结局 132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从目的论的角度浅析美国电影字幕翻译

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 135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 136 从委婉语的研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137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Idioms 139 英文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40 《青春》中的孤独主题分析 141 论《紫色》中的姐妹情谊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 143 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翻译

An Analysis of Symbols in Young Goodman Brown 145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147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研究

关于《飘》的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 149 英汉饮食习语对比研究 150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

151 《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困惑 152 从异化与归化看网络上美剧的字幕翻译 15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55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O.Henry’s Short Stories 156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

157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

158 从对等功能理论看《卡斯特桥市长》中的比喻修辞 159 论英汉机器翻译中被动语态翻译的缺点 160 《都柏林人》——一座城市的精神瘫痪

161 理想之梦的破灭——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 162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163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164 改写理论视角下看葛浩文《狼图腾》的英译 165 论贫困对简爱性格发展的影响 166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167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168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中的语用因素

169 解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人物形象

170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 171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分析

172 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3 从“房间”意象看英国当代社会悲剧——哈罗德•品特作品解读 174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 175 浅谈《永别了,武器》中的感伤主义 176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效率的调查与分析 177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178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179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社会理想

180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 181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82 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鲁迅小说《祝福》的英译本为例 183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道歉语及其策略 184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185 苔丝德蒙娜性格中的悲剧因素

186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 187 从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188 如何降低英语专业学生课堂焦虑 189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190 从《彼得潘》看儿童世界

191 An Analy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192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93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 194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195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 196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 197 论《织工马南》中的象征意义 198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餐桌礼仪

199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2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agonists’ Characters in Great Expectations

第三篇:从电影《世界是平的》看东西方文化差异及跨文化适应

○杨勇萍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1)[摘 要] 电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又名《服务外包》是美国导演约翰·杰夫考特(John Jeffcoat)2006年推出的一部作品。本文通过分析影片情节,突显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东西方文化从相互冲突到和平共处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关键词] “外包”;文化差异;跨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 G 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2-0095-02 电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又名《服务外包》,改编自同名畅销书,获西雅图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奖,讲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很多电话网络销售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将自己的客服部门迁到工资低廉的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培训当地人取代美国人做同样的工作。这就是俗称的“外包”。“外包”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非常普遍。我们很熟悉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男主人公贾玛尔在影片中即是在印度“外包”中心送茶水的工作人员。新锐导演约翰·杰夫考特(John Jeffcoat)将“外包”这一火热的话题与文化、爱情等主题结合,通过许多有趣好玩、啼笑皆非的情节给我们展示了东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差异。

一、剧情介绍

电影中的主人公陶德·安德森是西雅图一家小产品公司的客服中心的主管。为了节省成本,公司决定将男主角所在的部门外包给远在东半球的印度,即用低廉的待遇雇佣印度当地的客服人员,为远在西半球的美国客户服务。而陶德也被指派前往培训当地客服人员以及自己的下一任接班人。公司许诺他如果业绩达到公司要求的话可以提拔为高级副总裁,否则将被解雇。陶德迫不得已前往印度,成为派驻国外的外包高管,去培训客服人员如何以美国方式工作、说话。看似跳升为高管的派驻,却遭遇陶德想不到的大灾难。初到孟买的脏乱吵嚷与诸多文化方面的差异让陶德抓狂,种种不适应使得陶德非常想回国。但是随着对印度文化的逐步了解,陶德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关于印度,关于美国,关于自己,明白对抗远不如接纳并继而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去。他与印度姑娘亚莎萌生一段美妙的异国恋情。影片吸引观众的是陶德在印度这一东方国家遇到的文化冲击和随后的文化适应的精彩过程。

二、影片折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影片生动、诙谐、有趣,令人啼笑皆非,而贯穿于整部影片的文化冲突更让我们深思。这所有冲突都根源于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人生观、生活习俗、个人隐私,对待爱情、婚姻、家庭的态度方面的差异。下面我们着重通过情节,比较东西方文化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1.生活习俗。在西方英语国家,人们在公共场合或交谈中视交谈双方的关系和交际的需要而保持不同的距离,称之为体距。[1]在体距方面,西方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人群拥挤的不适应。而陶德一出机场看到拥挤的人群,到处是拉客的车主,一下子被搞懵了。看着互相争抢乘客的的士司机,陶德吓得只能坐上看着非常危险的黄包车落荒而逃。转乘火车时,印度的火车破旧拥挤,火车顶部、车门处、车窗上都爬满了人,陶德不知所措,最后是站台上的热心人硬是将他推进车厢。镜头里陶德眼神里充满了诧异。来到加拉普利,一群群的小孩围着陶德不停撕扯,陶德害怕得大喊“别碰我,离我远点”。印度对于人际交往的体距没有过多要求。来到居住的民宅,陶德品尝房东给他准备的茶点时用左手进食,而且吮吸完手指又再一次的用手拿东西吃。房东一家人极为诧异,问其原因,在印度碰过嘴巴的手是不能再拿食物的,而且人们认为左手不干净是不能用来进食的。

影片中陶德没有看到同事避免外出的警告,穿着干净整洁的正装出门,不明就里地被街上的人群投掷彩粉,搞得狼狈不堪、左右逃窜的形象是这一影片的一个小高潮。原来这是一年一度的印度传统节日荷丽节(Holi),它是印度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源于古人期盼丰收的活动,并迎接春天的到来。庆祝方式可能会让人紧张,不管是否认识,人们都用手或类似水枪的工具把各种色彩的颜料泼洒到别人身上表示祝福,且认为颜色越多越美丽。很多在印度的外国人都被告诫在这一天不要出门。陶德不知道印度的这一风俗就意外中枪了。

2.隐私。陶德居住的民宅房东很是热情,刚刚落座就问“你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你的薪水多少?”、“你结婚了吗?”、“你有女朋友吗?”等等。陶德皱起眉头不知如何是好。听到陶德说他还没有准备好结婚所以分手,女房东更是诧异地说出“为什么,你的年龄足可以当祖父了。你在等什么啊?”、“你是同性恋吗?”女房东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让陶德疲惫不堪,无所适从,不知作何应答,只能一笑了之。因为在西方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占有核心地位,是美国文化的价值核心,美国人信奉个人尊严,尊重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涉及个人年龄、身体、家庭、健康、财产、工资、婚恋等个人经历都是隐私,是他们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西方都注重隐私,在精神上需要独处、清净。东方人个体隐私意识薄弱,个人隐私维护方面没有太大的期望。如果没有了解东西方在隐私方面的文化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中断或交际障碍。

3.家庭观念。影片中,陶德和下属普洛闲聊时说到他在美国不和家人住一起、一年见不了几次面时,普洛显得很是惊讶,表示很不理解。因为个人主义和自立精神是典型的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本位,崇尚独立,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公民在18岁成年之后,对于职业、婚姻、家庭等事情都是自行选择。尤其在美国,大多数孩子在18岁以后就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自谋出路。孩子成年后少有回去看父母是常有的事,这与多数东方国家的家庭关系的表现方式不同。

影片中男主人公陶德和公司的职员、印度女孩亚莎日久生情,互生爱意,当陶德询问亚莎能否和他一起回美国生活,亚莎回答说那样她会想念父母,日子将会很难熬。亚莎反问陶德同样的问题,陶德也因为会想念自己爱吃的热狗而不能在印度一直生活。所以家庭文化给每个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4.爱情、婚姻。电影中,陶德和亚莎外出约会时,亚莎告诉陶德在公共场合不能和她有身体接触。当陶德邀请亚莎到他暂住的公寓喝点饮料,却被亚莎以担心别人看到说闲话为由拒绝了,陶德很是纳闷,问道:“你是一个自由人,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议论呢?”因为西方社会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个人利益,个体自由选择各自的生活方式。亚莎回答说她已经订婚即将结婚了,是家长的安排。陶德对此更是十分的不解。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人们崇尚爱情,认为爱是婚姻的基础,婚姻纯属个人私事,即一个人有权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到谴责。而在印度,一个人刚出生就可能被安排了婚姻和未来。在东方婚姻观中多是从一而终,由于亲情、责任、道德等种种原因,婚姻即使没有了爱情,还要尽力维持下去。影片中主人公陶德认为没有爱情基础,接受父母之命结婚是疯狂的,而美国人50%的惊人的离婚率更是让亚莎对西方的爱情婚姻心生恐惧。

5.词汇文化含义的差异。早在15世纪英语就随着英国商人进入了印度,至今仍保留 “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英语在日常商业活动和政府交流中仍然非常流行且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印度英语口音重,语速快,乍听起来很难懂。陶德的名字Mr.Tod,在印度就总被称为Mr.Toad(意为蟾蜍)。陶德很是恼火。陶德培训员工的重要内容就是纠正当地客服人员的发音,努力练习到与美国人发音相似,让客户感觉是和真正的美国客服人员对话。另外在用词方面和美国英语也有很大的不同,影片中有客户打来电话要给自己的孩子订购文具用品,客服人员直接建议客户买一些rubber,结果搞得客户异常气愤,挂断电话。从陶德那里才知道,在美国英语中橡皮要用eraser,rubber被用来特指condom(安全套)。电影最后在机场陶德与普洛告别时,陶德高兴地对他说:“break the leg”,普洛甚是纳闷,陶德解释说那是“good luck”的意思,普洛方才转惊为乐。

了解文化差异是我们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是跨文化交际顺畅的保证。为了达到和谐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就必须了解原文化与异文化的差异,从而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和摩擦。

三、跨文化适应

1.跨文化适应(intercultural adaptation)。人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在文化方面感到不适应即文化休克是很普遍的现象[2]。而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在专业文献中,跨文化适应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intercultural adaptation”,“acculturation”,“enculturation”,在汉语中都是“跨文化适应”的含义,但是内涵有一定区别。我们这里主要指intercultural adaptation指的是“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不同的异文化中后,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多用于短期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3]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原文化群体的人心理上达到了一种平衡,开始积极接受,不再埋怨或者失落,努力理解跨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如果想要在新文化中快乐地生活,跨文化适应的阶段是必须经历的。

Mansell提出跨文化适应感情的四阶段:疏离感、边缘化、儒化和二元化,主要是指旅居者内心感情高低起伏的变化,逐渐改善及慢慢适应异国文化的个人成长经历[4]。影片中,刚到印度的陶德一切都不适应,孤独、郁闷、无奈、抱怨、不知所措。转而陶德从同样作为外包人员来到印度的一个美国人那里明白“所有来印度的西方人开始都很抗拒这里,只要你放下身段,感觉就好多了”。为了提高外包客服的效率,陶德逐渐认识到客服效率低下的原因是文化差异,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客服人员应该了解美国文化。同时在和同事的相处中,他也明白了自己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陶德从房东那里得知在印度不能用左手进食时,马上换成右手吃东西。陶德从同事普洛那边得知荷丽节的风俗、看到欢快的人群时,主动加入了大家欢快的庆祝队伍,互掷颜料,和当地人一起共同庆祝这盛大的节日,直到把自己也变成大彩人。随着陶德一点点开始了解印度,参与、接受印度的文化,试图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诸如可以摆放家人照片、当地文化尊奉的神像、用公司最热销的产品奖励客服效率最高的员工来激励大家。通过培训课程,陶德和当地客服员工越来越融入到彼此的文化当中,大家互相包容,其乐融融,客服效率大大提高,一点点向陶德和公司约定的目标靠近。这种跨文化的适应更使得客服中心面临大水浸泡几乎瘫痪的时候,所有员工同心协力、献计献策,周围群众赶来帮忙而摆脱困境,并在恶劣的环境下客服效率超过了公司的要求。跨文化适应促成了陶德的成功。彼此接纳绝对比互相抗拒来得好。电影生动地表现了东西方文化从相互冲突到和平共处的过程。

2.启示。电影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无限的。世界文化因民族历史传统、生活环境、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但文化之间都是平等的,文化并没有好坏之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应该尝试着去包容、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撇开偏见,平等地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平等意识是双向文化导入、交流的基础。跨文化交际就是基于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以无歧视、无偏见的态度充分理解的平等交际。在交际中应树立文化平等意识,克服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或判断对方的言行,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求同存异”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秉承的原则。

相互了解包容多元文化,当今社会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自然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多元文化并存是全球化的必然归宿。东西方生存空间彼此交叉渗透,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不能独自封闭发展。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是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趋势,文化冲突也必然走向和谐和融合。跨文化交际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冲破固有思维模式,培养全球意识,避免自我文化的优越感,用包容吸收的态度理解多种文化,善于发现其他文化中的优点,努力消除对异质文化的隔膜。随着我们不断了解东西方文化,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就会慢慢减少,跨文化交际就会更加畅通。

第四篇:从中美学生写检讨书看文化差异

从中美学生写检讨书看文化差异

从上周以来,中国某校初二学生的一封检讨书就在不少网站上流传,有人将这封检讨书称为最牛的检讨书。好几位位网友给我发来邮件,让我读读这篇牛文并谈谈看法。看了这位10几岁孩子因在课堂上吃零食而写的检讨书之后,只能是莞尔一笑,评价是“你太有才了”。

这封检讨书的原文如下:

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海枯石烂,神圣的五班正在知识中遨游,而我,我居然在吃辣鱼仔,玷污了二(5)班这一脉清泉,影响了同学们学习,在摧残祖国的花朵,我简直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party,对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能我吃东西会影响了同学们在思考,可能影响了他们未来科学家大脑,影响了他们为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而我毛病特多,打瞌睡,大声喧哗,说粗口,迟到,上课吃东西等等,数之不尽,多如天上繁星。如果打瞌睡是罪,我已经犯下滔天大罪,如果迟到是一种错,我已经一错再错,感谢您,my dear miss Gu,你宽宏大量的气度令我得到重生,我感激的泪水可以填满塔里木盆地;我感激的心跳好比汶川大地震;我浪子回头的决心赛过女娲补天,感激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贴在公告栏,令同学们可以监督我,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报答XXX,报答社会,报答Communist party,报答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报答xxx!最后,还是万分感激下老师,给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令我由一摊烂泥变为祖国的花朵,祝同学们身体健康,老师工作如意。

这位初中生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深刻,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上知天命、下晓是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能防微杜渐、于无声处响惊雷。中英文并茂,声泪俱下,不相信他不是发自于内心。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的花朵谁说不娇艳。最后,如果我打分,一定给满分,而且比赵本山还有才。如果改几个字,检讨书变成一封情书,不知会让多少少女为之怀春、多少少男为之动情。

不过这封情真意切的检讨书,如果去掉那些华丽的词藻和无限上纲的内容,剩下的恐怕就是有点假、大、空话了。从这封检讨书人们可以看到现在的文风甚至是社会之风。官话、套话、假话、废话、华而不实的话,我们听得还不多?还不够吗?看起来孩子们耳闻目睹,多少也有些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了

美国的学校一般会教学生如何写感谢信,但很少教学生写检讨书。美国的检讨书也叫道歉信,通常学生犯了错误或是违规,口头上表达歉意也就可以了。有一天有一名中学生在课堂上嚼口香糖让老师发现了,因这名学生平常学习成绩很好,老师说你要写一封长长的道歉信。这位高才生憋了半天,就想出三句话,我对课堂上角口香糖表示歉意;这是愚蠢和不尊重人的行为;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按道理一份检讨书写出这么个三点也就算可以了吗。但与老师的要求距离太大,所以

这位学生就写了一封稍长的检讨书贴到网上,让写检讨书的高手给他指点指点。

这位学生的检讨书是这样写的:亲爱的XXX女士,在你的课堂上嚼口香糖我感到万分的遗憾。经过在网络上和图书馆所作的大量资讯收集和研究,我现在意识到,在课堂上嚼口香糖是有多么的危险。如果口香糖堵住了我的喉咙,我会一下子喘不过气来,然后就会倒地死在你的面前,这会给你和班上的同学带来很多麻烦。我多么希望在我做出课堂上嚼口香糖这样不计后果的蠢事之前能够想到这么可怕的后果,我是多么的无脑筋。我向你保证,在课堂上嚼口香糖这样的事绝不会再发生。对你十分尊敬的学生XXX。

一位中学生看了这封检讨书后,认为写的不好,他写了一封检讨书供这位犯错的学生参考。检讨书如下:亲爱的XXX,对于我违反了您设立的课堂上不能嚼口香糖规定这样的行为,我向您表示最诚挚的道歉。我没有按照您的要求去做,这反映出我的失礼和不成熟。我理解课堂上学生不能嚼口香糖的原因,将嚼过的口香糖贴在桌子下面对其他学生而言是不卫生也是不礼貌的,嚼口香糖出现的泡泡会出现杂音,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我一个人在课堂上嚼口香糖,对我周围的同学也不公平,为什么他们不能这样做,而我可以这样做呢?我做了一件很差劲的事情,从这件事上我学到教训,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在我身上再度发生。最后,我再一次为我不遵守课堂规则而道歉。真诚的XXX。

美国学生写的检讨书平淡如水,既不豪气冲天也无凌云壮志,把对错误的认识说清楚了也就达到目的了。所以说美国学生写检讨书一定要向中国学生学习,不触及灵魂深处怎么能成为美丽的花朵?

如果说中学生的检讨书还带着喜剧的味道,那大学生的检讨书就是成年人的如何看事做人表现了。美国大学一名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做研究文章的标准模式,一位大学生因提前写好了,就同老师讲他可不可以不上这堂课。老师回答说不行。学生说我已完成了作业,呆在这里没事。老师说,你可以复习复习功课。学生向老师说,我交学费到大学是为了学知识的。老师回答,你交了学费,所以我才可以让你得到毕业证书。这位学生听了火大了,向老师叫板,我付学费是让你来教我,你不教我,我怎么能拿到毕业文凭,说完这名学生就离开了教室。后来这名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不恰当,就给老师写了一封检讨书,文中这样写道,我对昨天对你让我留在课堂上决定的反应十分不恰当,虽然我已完成了作业,我不应当在同学面前公然顶撞你。经过反复思考,我意识到我的做法是错误的,对此我向您道歉,希望能得到你的谅解。

有一位中国大学生逃课,后来写了一封检讨书,洋洋洒洒有4000字,被称之为最牛最长的检讨书。读了之后感觉就和上面那位初中生写的检讨书是从一个模子出来的一样,只不过篇幅更长。就是一个逃课,咱们这位大学生的检讨书可以成为一篇优秀的大学毕业论文了。首先写检讨要有高度,所以检讨书中写道:“守时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的品质,是……。”其次检讨书要有名人为例,所以检讨书会写:“古往今来,多少开明之士…… 比如春秋时期,有个叫李离的司法官,……。在他面前,我岂能不惭愧。”再次,检讨书要说自己是一身毛病,所以检讨书中会有:“自从上你的课以来,本人表现欠佳。诸多缺点仍像饭堂里的苍蝇一样未能完全清除,老师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改掉自己的缺点,仍会被吸引。但我觉得自己比以前努力了,未有变本加厉之势,偶有犯之,实属无奈。偷懒之心仍被我保留,迟到之类的事还是常犯,更难得的是还从未认真地旷课过,以前不幸事情的发生纯属我的职业病,不知道为什么?我老是把上课铃声当成下课铃声,而下课铃声又被我当成是饭堂要关门的信号,我病得的确很重,为此我多次到卫生科、学生处等等部门进行救治,但总是失望而归,他们都说我没得救了,但我并没有气馁,通过这次的检讨,我已经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老师能让我写检讨,说明老师还信任我,在此我对老师的高风亮节感到由衷地钦佩,真可谓是:马遇伯乐,士遇知己。” 最后这位大学生找到了11个逃课的原因,然后详细加以论述,让人哭笑不得。

看起来,写个检讨书还真有大学问。据说现在国内小孩子在学校犯了点错就要写检讨书,而且不少家长也要当其孩子的高参,看如何把这个检讨书写的声情并茂,看起来现在的家长也是久经考验了。从小到大没写过检讨书,所以还真不知道这检讨书如何写的好才能过关,看了初二这位小朋友的检讨书,才感觉到别小看了这检讨书,检讨书写好了也是人才。

最近看了美国的一些教育高参教导小朋友如何写检讨书,挺简明扼要的,不妨供那些需要帮助孩子写检讨书的家长朋友参考。首先,开头一定要写“亲爱的XX老师”,接下来,如果学生要向老师道歉,那说明学生在尊敬老师上出了问题,所以检讨书要写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做错,然后正式地向老师道歉。如果老师也有一定的责任,最好不要直接点出老师的错,检讨自己最重要。检讨书中一定要不停地表达歉意,而最重要的是检讨书中一定要明确表达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要使老师信服,检讨书中还得写清楚为什么不会再犯,这很关键。最后,一定要写上“真诚地”这样的字眼,表明你是真心在悔改,然后写上你的名字,否则教师会认为你的检讨不诚恳。当然这是美国学生白开水式的检讨书,要符合国情,还是初二小朋友才华横溢。平心而论,写个检讨书实在不需要“海誓山盟”,只要诚恳就够了。而我们初二这位小朋友的检讨书不是不诚恳,而是“太诚恳”了,最后就成了小沈阳春晚的语言,让大家高兴一天

第五篇:印度电影折射出的中印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分析

影片表现出了几个很强的印度文化特征:

①父权,男权文化。男性的勇气和荣誉是受人尊敬的基础,婚姻由父亲安排,婚礼由父亲操办。

②集体主义散漫型关系。人与人之间只要进入对方的公共空间,就很容易进入私人空间,大家无所不谈,无所不分享。

③情绪外露感性。人们动作表情夸张,通过非语言的间接方式沟通情绪和冲突。

④相当森严的社会等级,通过广为人知的种姓制度表现出来。

①男权文化

男权文化,包括男权主义和男权运动,是指一个主要以男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男权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男性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影片中虽然女性很多,但可以看出真正能做主的有影响力的都是男性。父亲包办婚姻,父亲操办婚礼,虽有与母亲商量的镜头,但决定都是父亲做的。有妇之夫抛弃准新娘,新郎又原谅新娘,都是男权的显示。

男权表现最鲜明的就是那个多年来不为人知的家庭秘密。新娘的表妹丽尔性格开朗,懂事,知书达理。由于父母早逝,所以从小与新娘一家关系亲近,甚至将新娘之父看成自己的“父亲”。然而多年以来她心里却始终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在她年幼时,曾遭到一个颇有权势的远房叔叔泰迦的猥亵。因为其显著地位,这位叔叔也被邀请来参加婚礼,依然是道貌岸然的样子,受到所有亲戚的尊敬和款待。在婚礼前的傍晚,大家围坐一起聊天时,由于一个小女孩(某个亲戚的孩子)不舒服躺着,叔叔走过来,邀请小女孩跟他去坐车兜风,表妹丽尔非常警觉,就跟着过去,当面指出了自己当年曾经遭到的侮辱,并要求他放开女孩。众亲友闻声而来,表妹只能忍住愤怒离开现场。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思想斗争,她终于决定将此事告诉父亲,向他求救。父亲开始不信,相信之后却不能立刻决定,因为他不希望得罪叔叔,更不希望当面冲突。表妹失望之极,决定离开,不参加婚礼。最后父亲决定保护侄女,当众宣布了与叔叔切断关系,并要求他当场离开,不得参加婚礼。叔叔猥亵侄女,侄女忍受这个侮辱多年,最后还得通过父亲来声张正义,更加戏剧性地显示了印度文化中的男权思想。

②集体主义散漫型关系

影片多处都表现了印度文化的集体主义和散漫型的人际关系。首先婚姻是由双方父母包办的,而不是自由恋爱的结果。这个习俗至今存在,而且被社会的知识阶层接受和实践,就说明个人的欲望诉求得服从于家庭利益的倾向。其次,众多亲戚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婚礼,亲戚之间非但不是无话可说,而且显示出许多彼此之间的了解。虽然大家平时不见面,但见了以后就没有隔阂,可以尽情尽兴地交谈各种隐私话题,比如性生活、结婚的需求、个人对家庭的价值等等,完全表现出卢温提出的G类人际交往模式,即关系散漫型。③情绪外露感性

印度文化的情绪外露感性在影片中暴露无遗。影片中的人物从头到尾都是七嘴八舌、高声说话。与其他印度影片相似,舞蹈也是该片的一个重要表现部分。那些美丽直露的舞蹈动作,亲密的身体接触,强烈的肢体语言,都表达了浓烈的情绪感受和体验。影片的色彩也是异常浓烈,以大红金黄为主调。女人的沙丽色彩鲜艳,妆容浓厚。

比如从澳洲回来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在婚礼上认识的女孩,半夜里偷偷跑去对方的房间与之亲热,正好被夜半归来的新娘撞见,也没有表现出不好意思。后来还在公开场合上台与之跳激情舞表达感情,被大家叫好。然而,在描述婚礼承办人杜比与女侍爱丽丝的爱情发展时,影片却表现了另外一种感情表达方式:含蓄深沉。也许是由于社会地位的关系,这二人之间从来没有直接大胆的爱情表白。侍女从来不敢正眼看别人,在低声下气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尊严。她也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婚礼承办人,只是通过细微的肢体动作表示出自己的好感。婚礼承办人虽然装酷,但见了女性似乎更加羞怯,说不清话,与他跟父亲谈生意时的表现判若两人。最后,他鼓足了勇气,也只是用鲜花做了一个心型的花球,捧在自己的胸前,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去向女侍求爱。这一段感情的表现说明在整个文化具有浓烈情感色彩之下,依然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

④森严的社会等级

以家庭为背景安排婚姻本身就显示社会等级的重要:重要的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这个人所属的家庭。这可能是印度社会得以延续种姓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等级层面是使用的语言:英语和印度语。说英语的似乎比说印度语的要高人一等。从澳洲回来的儿子,从美国回来的新郎,甚至间或说几句英语的婚礼承办人,都从侧面表现出这一点。

最明显的是女侍爱丽丝的行为举止。她因为深知自己社会地位的低下,所以总是归顺服从,低眉顺眼,从来不奢望得到来自比自己社会阶层高的人的青睐。当她感觉到婚礼承办人杜比对她的感情时,心中充满了喜悦。同时在新娘找不到自己的头饰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女侍偷了头簪。若不是杜比偷偷看见爱丽丝在整理新娘的房间时在镜子前悄悄试头饰,然后看见她把头饰放回去,并为她出来讨回清白的话,女侍就可能被冤枉开除赶出大门。

另外的表现是杜比发现自己爱上爱丽丝之后的复杂心态,因为女侍的社会等级比他要低,所以他思想斗争很厉害,这种思想斗争本身反映的就是对社会等级的敏感。最后他战胜了这个障碍,则说明他自己追求的现代思想占了上风。

⑤本部影片围绕一个印度家庭中的女儿的婚礼展开,由婚礼中的人物关系剖析了印度社会典型的问题。男权文化明显,父亲包办婚姻,父亲操办婚礼有妇之夫抛弃准新娘,新郎又原谅新娘,都充分体现了印度社会中男性地位凌驾于女性之上。影片中的集体主义和散漫行的关系也得到充分体现,以家庭利益为上的婚姻结合和久不联系但却没有隔阂的聊天跳舞就足够说明。影片中那些美丽直露的舞蹈动作,亲密的身体接触,强烈的肢体语言,都表达了浓烈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以家庭为背景安排婚姻本身就显示社会等级的重要,女侍低下的社会地位也充分体现出印度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下载从中外电影文化差异看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中外电影文化差异看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2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

    从跨文化角度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从跨文化角度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摘要】好电影离不开好片名。作为叩响观众心灵之门的声音,电影片名直接反映了其美学欣赏和商业宣传的双重价值。不仅简洁明了地介绍故事......

    看教育电影有感5篇范文

    《心中有爱,目中有人》 ---看《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赵庆菊 2016.09.14 看《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不止一次了,每一次看过之后都有不同的收获,片中的马修老师用自己的宽容、......

    陈 谊.从中外快递业竞争看我国快递业今后的发展策略

    从中外快递业竞争看我国快递业今后的发展策略 2006-05-24 14:48:42 来源: 中外企业家网友评论 0 条 陈 谊 在去年12月11日物流快递业全面对外开放之际,我国国际快递市场80%的......

    以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分析电影《喜宴》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流不断增多,文化碰撞问题日渐凸显。文学、影视作品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碰撞问题。李安执导的电影《喜宴......

    适合1--6年级看的教育电影(精选五篇)

    适合1—6年级电影教育片收集一年级电影:《红气球》、《青蛙的预言》、《国王和小鸟》、《小世界》、《幻想曲》二年级电影:《海底总动员》、《南海变成熊》《虎兄虎弟》、《狮......

    适合孩子看的20部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适合孩子看的20部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1、《指环王》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 TRILOGY) 《指环王》三部曲宛如一部史诗,讲述着友谊、信念、勇气、责任、信任和爱。虽然对于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