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说课稿

时间:2019-05-14 05:0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信息技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信息技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说课稿》。

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说课稿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学科是各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这一节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同学,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介绍的一些有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新的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导致学生的理想和实际技能的不平衡。

基于此点,从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理念,设计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现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这一社会现实,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学情分析:学生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一词也决不过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次上信息技术课之前,学生在机房门口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穿好了鞋套,等着老师的到来。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显示器都会欢欣鼓舞)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我想在学生初步建立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感性认识后,能亲自在网上根据特定的任务,搜索一些信息,来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的内容:了解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表达方式; 重点:信息的特征;

难点:培养能从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思维习惯,以及培养辨析信息的能力。

二、说目标:

1、一个指导思想:

“使学生明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2、两个学会:学会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流程;

3、一种体验和一种培养:

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意识,体验信息从获取到运用的全过程,并在其中享受快乐;

4、多种收获:

养成在获取信息到运用信息的思维习惯,通过聆听、理解老师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听力;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自悟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上机姿势矫正、上机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合理分配,使学生养成劳逸结合的习惯。通过对信息的正确判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1)任务驱动:

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的平台。

(2)讲解演示法:投影一部分图片,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也包括学生只要稍稍动脑就能马上反应过来的,结合课本插图来共同讨论。

2、学法指导:

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设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感受信息的获取方法,二是,“自悟”,针对不同的任务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最佳。三是:“尝试”,通过动手操作来体现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优越性。过程设置分为:创设情境,以境激趣----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1、创设情境:

一公司贴出招聘广告,广告上只有公司名称和该公司所需的聘用职位(仅限三人),其他的信息都没有,如果你是一名应聘者,你该如何处理呢?

目的:创设美好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明确了任务,利用学生对虚拟生活情境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2、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本环节从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了解信息的普遍性和对不良信息的正确识别;

(1)相邻两个同学相互讨论,举手发言,你能在生活中发现获得信息的途径吗?(交通标志、阅读等等)

第二层次:怎样识别不良信息

(1)手机短信:“某某中了大奖后?”

(2)讲一个小故事来激发兴趣:“包不掉毛和毛掉不包”说明怎样去识别信息的好与坏。

(3)让学生自己搜索记忆,你知道哪些与此类似的事例;

本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明白: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优劣之分,培养学生的辨析信息的能力。(借此告诉学生,天上不会掉馅饼)第三层次:学生上网查找新浪主页(投影出上网的基本步骤和查找的关键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某些同学上机的操作姿势和不良习惯;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做科学有效的控制;这一过程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选择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进行辅导。

分层次教学的运用,使全体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突出了课堂的重点,分散了难点。特别是最后的上机操作,让学生过了一把瘾。

3、总结归纳,体验成功: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4、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当一辆汽车突然从我身边驶过,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本节课后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识的迁移;

5、作业布置:

课后调查:无论通过什么合理的途径,了解一些社会上通过误导信息来骗人的实例。要求讲出你获得该信息的途径。

五、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学,让学生自主体会信息技术的普遍性这一特征,在“讨论和实际操作”中体验信息的获得和信息的正确辨析,正是在辨析过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提高学生更大的兴趣,这是我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第二篇:《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说课稿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本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针,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努力为学生以后在信息化社会的学生、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本节课所学的《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是本教材的第一课,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以介绍的相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二、说学生

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但学生对它充满了向往,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鼠标、键盘都会欢欣鼓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是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完成一个个教学任务和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与区别;(2)掌握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传递过程;

(3)能够运用本课知识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获取、分析、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教师引导、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 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仔细听取他人的发言,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和运用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与区别。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本课知识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获取、分析、使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任务驱动法:

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的平台。(2)讲解演示法:

投影一部分图片,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也包括学生只要稍稍动脑就能马上反应过来的,结合课本内容与插图来共同讨论。

2、学法: 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应此在讨论的过程中,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在情境中感悟,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探索,在实践中内化、自悟。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感受信息的获取方法,二是,“自悟”,针对不同的任务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最佳。三是:“尝试”,通过动手操作来体现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优越性。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情境导入——探究新知——总结归纳——协作提高——互评互学。

1、情境导入:

语文老师布置一篇作文,作文的要求是关于青海玉树地震的内容,可以是一篇演讲稿或是讲解地震说明文,你将如何写这篇作文?你将怎样收集关于青海玉树地震的材料?

这样的导入设计意在创设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明确了任务,利用学生对青海玉树地震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2、探究新知:

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任务一:

(1)相邻两个同学相互讨论,举手发言,你能在生活中发现获得信息的 途径吗?(交通标志、电视、报纸、书籍等等)

(2)阅读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给出了哪些信息;

(3)投影一些图片:例如:青海玉树地震图片资料等,学生交流,反馈信息。

这一环节是课堂内容的开始,我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以前知识的迁移,来发散思维,认识到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了解信息的含义。本环节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任务二:

给学生出示几种信息资料(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多媒体等),同时教师讲解信息的表现形式与传递方式(教材P4-5内容),使学生对信息的表现形式与传递方式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学生分小组完成课本第4页和第5页的探究问题。本任务是学生在听取了教师的讲解后完成任务,这样设计就是让学生在进行讨论、探究活动之前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不盲目去讨论、探究,让学习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照顾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理解慢的学生在理解快的学生的指引下可以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和内容。任务三: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第6页至第8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1)人们对信息处理的活动都有哪几个环节?

(2)如果你一个有价值的信息,你怎样实现信息的共享?

(3)你认为信息和信息技术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说一说它们的区别。本任务是在学生完成了任务一和任务二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个任务,前面的两个任务,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小组的讨论探究,对信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课本知识的阅读和自己的思考可以完成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这正是体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向独立学习和主动学习方面发展。

3、总结归纳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4、协作提高

本环节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是本节课最具闪光点的地方,在这里既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计论,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所以我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任务:如果你想制作一个介绍2010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获取这些信息?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对

1、教材的阅读,2、同学之间的帮助,3、教师的指点这三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特点,学习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5、互评互学

学生小组完成协作提高部分内容的题目后,有急切知道自己完成情况的心理,所以这时要对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我采用评价的方法是先自评,再小组互评,最后是教师点评。这样的评价方法,旨在使评价主体多元化,结果的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好和不好。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在我们信息技术所致力求的目标。

6、作业布置:

(1)了解一些社会上的通过误导信息来骗人的实例。要求讲出你获得该信息的途径。

(2)通过观察、访问、记录、分析、归纳等方式,搜集整理有关“学校门口交通安全问题”的信息,最后形成调查报告。总结: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认为有特点的是:

1、导入部分我引用了语文作文和青海玉树地震两个主题,体现了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整合的教育理念,同时与时事密切相关。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的特点。

3、评价方式我采用了自评、互评、师评三评相结合的方法,从一个侧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谢谢各位评委。

第三篇: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 说课稿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XXXX中学的信息技术老师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XXXXX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本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针,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努力为学生以后在信息化社会的学生、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本节课所学的《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是本教材的第一课,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以介绍的相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二、说学生

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但学生对它充满了向往,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点从信息技术课之前学生排好队伍、穿好鞋套、等老师到来就可以看出。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鼠标、键盘都会欢欣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是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完成一个个教学任务和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与区别;

(2)掌握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传递过程;

(3)能够运用本课知识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获取、分析、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教师引导、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仔细听取他人的发言,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新市场营销法则 助推企业成长电子商务营销 食品餐饮营销 建筑房产营销 消费品营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和运用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与区别。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本课知识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获取、分析、使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任务驱动法:

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

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的平台。

(2)讲解演示法:投影一部分图片,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也包括学生只要稍稍动脑就能马上反应过来的,结合课本内容与插图来共同讨论。

2、学法:

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应此在讨论的过程中,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在情境中感悟,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探索,在实践中内化、自悟。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感受信息的获取方法,二是,“自悟”,针对不同的任务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最佳。三是:“尝试”,通过动手操作来体现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情境导入——探究新知——总结归纳——协作提高——互评互学。

1、情境导入:

语文老师布置一篇作文,作文的要求是关于青海玉树地震的内容,可以是一篇演讲稿或是讲解地震说明文,你将如何写这篇作文?你将怎样收集关于青海玉树地震的材料?

这样的导入设计意在创设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明确了任务,利用学生对青海玉树地震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2、探究新知:

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

任务一:

(1)相邻两个同学相互讨论,举手发言,你能在生活中发现获得信息的途径吗?(交通标志、电视、报纸、书籍等等)

(2)阅读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给出了哪些信息;

(3)投影一些图片:例如:青海玉树地震图片资料等,学生交流,反馈信息。

这一环节是课堂内容的开始,我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以前知识的迁移,来发散思维,认识到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了解信息的含义。本环节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任务二:

给学生出示几种信息资料(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多媒体等),同时教师讲解信息的表现形式与

传递方式(教材P4-5内容),使学生对信息的表现形式与传递方式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学生分小组完成课本第4页和第5页的探究问题。

本任务是学生在听取了教师的讲解后完成任务,这样设计就是让学生在进行讨论、探究活动之前有一

定的理论基础,不盲目去讨论、探究,让学习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照顾

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理解慢的学生在理解快的学生的指引下可以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和内容。

任务三: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第6页至第8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1)人们对信息处理的活

动都有哪几个环节?

(2)如果你一个有价值的信息,你怎样实现信息的共享?

(3)你认为信息和信息技术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说一说它们的区别。

本任务是在学生完成了任务一和任务二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个任务,前面的两个任务,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小组的讨论探究,对信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课本知识的阅读和自己的思考可以完成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这正是体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向独立学习和主动学习方面发展。

3、总结归纳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4、协作提高本环节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是本节课最具闪光点的地方,在这里既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计论,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所以我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任务:如果你想制作一个介绍2010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获取这些信息?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对

1、教材的阅读,2、同学之间的帮助,3、教师的指点这三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特点,学习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5、互评互学学生小组完成协作提高部分内容的题目后,有急切知道自己完成情况的心理,所以这时要对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我采用评价的方法是先自评,再小组互评,最后是教师点评。这样的评价方法,旨在使评价主体多元化,结果的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好和不好。

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在我们信息技术所致力求的目标。

6、作业布置:

(1)了解一些社会上的通过误导信息来骗人的实例。要求讲出你获得该信息的途径。

(2)通过观察、访问、记录、分析、归纳等方式,搜集整理有关“学校门口交通安全问题”的信息,最后形成调查报告。

总结: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认为有特点的是:

1、导入部分我引用了语文作文和青海玉树地震两个主题,体现了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整合的教育理念,同时与时事密切相关。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的特点。

3、评价方式我采用了自评、互评、师评三评相结合的方法,从一个侧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谢谢各位评委

第四篇:《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教学设计

《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

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

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师:(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

(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教学反思;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

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七年级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第五篇:我们生活在幸福中国

我们生活在幸福中国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黄荆沟镇中心校 四

(二)班 李忻哲 妈妈常说:“你太幸福了,可未来能这样幸福吗?”是呀,我很幸福,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有爷爷奶奶的呵护,有爸爸妈妈的关爱,有老师的教诲,有同学们的帮助。其实,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幸福,生活在“幸福中国”的所有的少年儿童都很幸福。

50年代出生的爷爷奶奶,小时候渴望的幸福就是想吃一顿饱饭; 30出头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就是希望,吃饭里有一点点肉,过年时有新衣服穿。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才短短的63年,新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爷爷从以前吃不饱饭,到现在领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资,他觉得好幸福,他常说:“我做梦都没想过能过这么幸福的生活,还是新中国好啊!”爸爸妈妈现在的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还奔向了小康。这些变化全都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幸福中国”。

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新中国给了我们许多特殊的照顾,特别是“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让贫困的孩子,再也不会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了。我们班的曾美俐,身人残疾,家庭又特别困难,可自从她上学开始,学校不仅减免了她的书本费,还给她申请了助学金,所以她上学不但什么费用都

不交,每年还能领到好几百元的助学金呢!虽说她得了残疾很不幸,但因为她生活在“幸福中国”,所以她又是幸运的。

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用智慧和汗水,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奋斗才取得的。未来,建设幸福生活任重道远,就要靠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可现在,我们这一代,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捧在手心里,呵护着,关爱着,只顾盲目地追求吃、喝、玩、乐,已缺乏当年前辈们那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怎能把新中国建设得更好,让人们都生活在幸福中呢?此时,我似乎明白了妈妈的担忧:“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可未来能这样幸福吗?”是啊,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肩负着建设幸福中国的重要使命,努力吧,我们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新中国建设地更幸福!

老师评语:

小作者从身边的小事谈到“幸福”的含义,并进一步升华了“幸福”要靠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来创造。文章结构安排层层递进,结尾深化了主题。

指导老师:李小英

下载初中信息技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信息技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们生活在幸福中

    我们生活在幸福中 盼啊,盼!年的脚步近了,更近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采购年货。 早上,妈妈也带着我去商场买过年的新衣。经过了许多柜台,看了数不清的衣服,好不容易才选到了一件“杰米......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视频编辑—方法与工具》说课稿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视频编辑的三种常用方法,以及6种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内容的实用性是连接......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以及

    怎样撰写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控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是XX号考生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学科是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也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学好计算机最有效的......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版面的美化艺术》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版面的美化艺术》选自广西科学技术出版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本课是在......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 首先非常感谢我们教研室的刘勇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今天能和全国的信息技术权威、各省、市的专家坐到一起,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下面我......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信息技术 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 选自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两架飞机翱翔蓝天───图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