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生活在巨大差距里美文
四十多年前,也就是“文革”后期,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当时男生和女生之间是不能说话的,虽然非常想说话,可是不敢说,就是爱慕对方,也只能偷偷地用眼睛看看而已。四十多年以后的今天,中学生谈情说爱早已在心理上合法化,甚至有女中学生竟然穿着校服去医院做人流。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国这几十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在这个光荣的数据后面,却是一个让人不安的数据——人均年收入始终在世界的九十多位和一百位之间徘徊。
当上海、北京和广州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摩天大厦此起彼伏,商店、超市和饭店里人声鼎沸时,西部的贫穷落后地区仍然是一片萧条景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沿海地区城市里的人普遍在喝可乐了;可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湖南山区外出打工的人,在回家过年时,给乡亲带去的礼物还是可乐,因为他们的乡亲没有见过可乐。
社会生活的不平衡必然带来心理诉求的不平衡,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央电视台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采访了中国各地的孩子,问他们六一的时候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的小男孩狮子大开口,说想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一个西北的小女孩却羞怯地说,她想要一双白球鞋。两个同龄的中国孩子,梦想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这是令人震惊的。对这个西北小女孩来说,她想得到一双普通的白球鞋,也许和那个北京小男孩想得到的波音飞机一样遥远。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不平衡的生活,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等等,然后就是心理的不平衡了。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财富,也是每个人最后的希望,可是我们今天的梦想已经失去平衡了。
我举的两个例子中,两个孩子的梦想,显示的是现实的差距,四十多年前的女生和今天的女中学生,显示的是历史的差距。历史的差距让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欧洲四百年的动荡巨变,而现实的差距又将同时代的中国人分裂到不同的时代里去了。就像前面说到的北京小男孩和西北小女孩,让人恍惚觉得一个生活在今天的欧洲,另一个生活在四百年前的欧洲。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现实和历史双重的巨大差距里,可以说我们都是病人,也可以说我们全体健康,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两种极端里,今天和过去相比较是这样,今天和今天相比较仍然是这样。
第二篇: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有感
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有感
作者:陶梦柯
余华文字,给大家的印象多是血腥和暴力,例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以及《兄弟》。《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里的余华,文笔随和,关于差距、关于现实、关于梦想,向我们娓娓道来。
差距,无处不在。书中,余华通过一次次的追忆,一段段的旅程,将现实与历史的差距、个人与他人的差距、地区之间的差距生动展现在读者面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现在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可是人均收入排名很靠后,收入差距带来了生活差距,生活差距带来了心理诉求的差距。
差距,带来了不平衡,最后甚至让梦想都不平衡了。余华说,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财富,也是每个人最后的希望。只要还有梦想,就能够卷土重来。可是,不平衡的生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带来了心理的不平衡,最后连那梦想都不平衡了。这是作者发出的呐喊,饱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伤感。在书中,余华举了六一儿童节的一个新闻报道为例,问小朋友想要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小男孩想要的礼物是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而一个西北的小女孩却羞涩地希望得到一双白球鞋。小朋友的话总是最真实,最能反应现实。同样纯真的童年时代,愿望却是两个极端,这种生活上的差距导致了梦想的不平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小朋友的梦想都这么不平衡,大人们的世界该是什么样呢?
巨大差距里的我们还好吗?余华在书中反问道,这四十年来,中国人的心理变化就像社会社会变化那样天翻地覆。当社会面目全非之后,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他直言到,我们人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和害怕,这样的心理或多或少地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我想,深处时代浪潮里的我们,问问自己,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每个人沿着自己的答案试着找找人生的方向,寻寻人生的真谛。
正视差距,直面差距,将差距化为我们前行的动力。现实的差距,我们没法逃避,也无法摆脱,差距,是我们上升的动力,努力的空间。差距,让我们清醒,差距,让我们明智,差距,让我们勇敢。挪威的易卜生说过: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通过我们每个个体的自身努力,就有打破固有差距的权利,就有改变现状创造新未来的可能。
认识之旅
读着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仿佛是跟着他的生活脚步经历了一次对差距的认识之旅。面对差距的我们,不要沮丧颓废,让我们将差距化作前进的动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读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异里》有感
读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有感
初遇此书,是在南京依旧闷热的秋夜。去年的九月下旬,当年的夏蝉早已完成了使命,接受另一个轮回,庆幸着不用再为夏秋更迭的余热而撕喊了。初至金陵,这一座古色古香的除我的出生地杭州外的另一个古都,却是两样光景。
闷得热得吃不下东西,便闲庭信步地走下宿舍楼,想寻一些大自然的清净与舒凉。转角便看到了快要收摊的书摊,便留步瞥了几眼,捡了几本夺人眼球的新鲜标题的本子,就成交了老板今天的最后一笔生意。
其中便有这本书。初至大学,有着对新城市新景象的未灭的新鲜感,还没有完完全全涉及到真正的社会与现实。对所谓的“社会差距”一词还一直处于新闻联播程度,说不上原委,一知半解。出于对真实世界的好奇以及自己年轻的物质,我对这本书瞬间产生了强烈的渴求与疑虑。虽然在高中学的文科,但也只是浅浅粗泛地懂得一些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不具体,更不透彻。
我原以为这是一本经国伟略、针砭时弊的时论文,是一剂具体到要开几斤几两药草的医治社会畸形的救世良方。
我错了。
说来惭愧,从前未有拜读过余华的任何著作。也许是所谓的舆论导向,也许是备受争议的作者作品,也许是害怕披“先锋文学”外衣的文字所暴露出的深意过于露骨和禁忌,也许是犹豫自己是否已经有接受摒弃传统打破陈旧这类思想的心境与层次。说到底,还是年轻时的胆怯和逃避。也许,不因读一本书而认为这就是全世界,也是人走向成熟与理性的一点吧。
老实说,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活着》以及《许三观卖血记》更有读者基础,毕竟出版的时间更早。在读完《差异》之后,我也读了几本余华的长篇小说,以加深扩充我对余华的认识与了解。包括这本杂文集,他的作品大多反映的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聚焦点——现实。作者用近乎冷漠的笔触,用完全从众抽身出来的旁观者的客观角度,平铺直叙地陈述着剧中人现世的因果,无关痛痒,无足轻重。别人的现实,都很难成其为故事。正如作者在本文集中提到的,“与其说我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我是在寻求治疗,因为我是一个病人。”他以一双犀利和决然不同的目光审视每个人的生平,有点像鲁迅笔下那些麻木不仁的悠闲的看客,嘻嘻哈哈的闹剧一过,自己的生活还是照过。而那个所谓的主人公,只是在没有高潮的一生中就走入结局。余华叙述的就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
这本文集是余华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以同样严冷的眼光的余角用看似无意粗放实则细致入微的笔法刻画了中国当今社会现实中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没有从公众所看到的大视角去着手,而是以小角度切入的创举,也是继承了其“先锋文学”的精髓所在。同样的冰冷,现如今更多的是一种难掩的戏谑,戏谑之中,又不难看出担忧与愁惘。当我们走入灯红酒绿的大城市,摩天大楼和高架大桥之下,有谁注意过那些隐藏域华美锦绣下密密麻麻深深浅浅的针刺下可怕的针脚。这些错综复杂和利益相关,又何以解开?
余华口中的差距已经不仅仅是物质、金钱与权力的不平衡了。外部因素的不平衡必定会走向内部的极端差异,即心理差异。而这种心理的不平衡着实让人更加辛酸与无力。正如余华在杂文集中的同名文章中举的例子所说,一个大城市的男孩所想要的节日礼物是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然而,对一个西北女孩来说,一双白球鞋已经是难以企及的奢侈品了。“两个同龄的中国孩子,就是梦想都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这是令人震惊的。”
余华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他可以用阴暗冷漠的笔触去申诉社会的不公与残酷,也可以用同样冷淡的言语去讲生活中的热情和欢愉,比如去南非看世界杯和与作家朋友们的交往,却也能从中得出完全与本书主旨相搭调的论述与结论。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看这样的文笔的。就好比是一杯苦茶,你品出苦味感叹人生的五味杂陈没什么难得,伤春悲秋,多愁善感谁不会;而要从一杯甜到心里的糖水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并拥有新的社会认知,却着实很难。
渐渐读下去,你会完全改变初读时候的看法与初衷。就像一本前任留下来私密性很强的日记本,记叙了日常的心理活动和出游出访经历与一些私人的看法,这却给了读者一些通过透视文人心理从而透视生活的机会。我从来都觉得描写日常生活,特别是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的日常文字最为难写,就像曹公在写《红楼梦》时一些府内无事的光景,仿佛午后的暖阳斜斜地照下来,每个人都闲闲懒懒地打着哈欠伸着懒腰,慵懒的丫头们倚在门廊上,整个叙述节奏变得缓慢,无事却不乏味,这实在是写作的最高境界。
这本杂文集中的叙事就是闲散和慵懒的,但绝不是没有思想。也并不是说余华的文辞就没有原来的激烈了。虽然表面平平淡淡,却处处藏了隐喻和暗喻,深深浅浅,错综复杂。有时明明平淡无奇结尾却实实的“欧亨利”了一把,想来意味深长,读来实在快哉妙哉!
我自己是一直跟着父亲看球的,也算是半个球迷了,因此对其中的《南非笔记》印象颇深。文章以简简单单的日记形式,记录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各型各色的球迷以及球队,还不忘调侃性地“吐槽”以下国足以及国媒,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国足的不争气让外国人知道,中国有时候是没有“民族主义情绪”,比如世界杯。而国媒对朝鲜队忽冷忽热的态度,反而显得自己的幼稚可笑,到最后也是啪啪打脸引人嗤笑。这些都是一些大众可以看得到的时事现状,而且我们也会冷嘲热讽地说上一句国足的笑话,可我们大没有看到的是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人性。
总而概之,只是一本集游记、时论、叙事、文学研究于一体的标准的杂文集。虽然看似主旨不定,难以捉摸,实则万流同源,平淡之中实有意趣,冰霜般的文字背后却是一颗忧国忧民的热血与渴望。希望今后,在我真正历经社会之后,再回首,会因看过此书而更有顿悟,看透更多,这也是人生难得的一大幸事。
每一本书都有它的灵魂,我能在躺着几千本书中的快要收摊的书摊上遇上它,也是我们之间的缘分。当我们的灵魂在时空中面对面时,有彼此的交流和感受,那它便是我值得读上一遍又一遍的好书,更是值得深交的挚友和偕同。
这短短几千字难以谈尽我对这本书的感想,只能作一个自己粗浅的评论。老实说,我并没有对此书作一个完完全全的细读和精读,还只处于浏览的状态,加上自己学术不精,涉世未深,就写了这样一篇洋洋洒洒的千字文,以有感自称,实在难堪。(地科院 1503班 10150317 吴劲草 ***)
第四篇:生活在思想里随笔
生活在思想里随笔
生活,希望有多一点点的时间,将一切杂念忘却。生活,记录过那么多得精彩瞬间,我们为次哭过、笑过、迷茫过。我们的一切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记忆深刻的,有记忆模糊的,那都是源于我们的生活。小时候的我常常在想,长大以后我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该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如今看来,一切都是这么的记忆犹新,有时候自己也曾今迷茫过,现在的我能做什么,到了如今的年纪,已经不是小时候的样子,开始懂事了,不会在爸爸妈妈的身上撒娇,懂得不让爸爸妈妈操心,懂得为爸爸妈妈着想,懂得孝敬爷爷奶奶。
有时候自己就在不知不觉中蜕变,这是思想上的蜕变,精神上的变化,一些以前爱钻的牛角尖一下子变的开朗了,现在的我更多的是在憧憬自己的未来,我的大脑在不停的思考,渐渐的养成了一个习惯,喜欢一个人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发呆,思绪随着思想飞扬,长大后的自己还有小时候的天真快乐吗,自己的生活已经悄悄的改变了。
自己的生活里,有的只是升学的压力,生存的压力。社会早早的让我体验了生活的悲凉,有时候自己打开窗户,晚风轻轻的吹过脸颊,头发轻轻的舞动,我的心,是否感到迷茫,我的生活在思想中不断的变化,如同城市中的霓虹,没有方向,有时候也许感觉到了不是自己一个人,我的生活中还有默默支持我的人存在,我的生活应该有他们的一份。
生活的美好、忧伤、无奈、迷茫都在自己的心底,我应该高高兴兴的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在脑海里默默的告诉自己,你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脆弱。
第五篇: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不管富贵,还是贫穷,不管是关爱还是被爱,都是幸福的,开心的,快乐的。因为他们有爱的保护。在这个的世界里,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只有活在爱的世界里,你才会健康成长,无忧无虑的成长。
在每个人的眼中,爱的感觉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家庭和睦就是幸福。而对自己创业的人来说,妻儿支持,就是幸福。而对老人来说,儿女孝顺就是幸福。
在身边都有爱,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只要你拥有宽阔的胸怀,有一颗包容他人的心,那么爱和幸福就会找上你,让你快乐。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这么一件事情那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老远看见一辆自行车横在前面的路口,车周围还有两三个人。走近一看,只见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一只脚被别在了自行车后的车条里,孩子的父亲托着女孩的上身,母亲扶着车。这一急需别人帮助的一幕就发生在我眼前,可我在一旁,却帮不上任何忙。两位家长谁也脱不开身,面对着这意外的事故,只有面面相觑,谁也无能为力。
“嘀嘀”,一辆满载着乘客的出租车驶了过来,开到自行车旁,出租车突然停住了,司机一纵身跳下车,顺手把车上的钳子拿了下来,说道:“孩子的脚别在车里了吧,我这有钳子。”他一边说,一边就搬弄起来。
围观的人渐渐多了,虽然帮不上忙,但我能感觉到大家都在奉献着自己的一片爱心。有的人在提醒家长:“孩子坐在车后,可千万要小心呀!”有的说:“前面不远就有医院,如果孩子需要去医院,我带你们去。”有的人在哄吓得惊恐万分的孩子:“好孩子,别怕,一会儿就好了。”两位家长早已感动的不知说什么为好。不一会儿,女孩的脚安全地从车条里出来了,周围的人也都松了一口气。当家长看完孩子的脚,想表示感谢的时候,那辆出租车早已悄悄离去,而周围的好心人也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了。
我原以为这种事情只有在电视剧中才会出现,可回想着发生的一切,眼中的泪水早已情不自禁的滑落下来。
时间多点爱,就少点痛苦。每人一点爱,那么世界就充满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