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点钞机通病处理方法
点钞机通病处理方法
1:鉴伪部分
荧光灵敏度低 1.光传感器有灰2,灵敏度没调好
荧光检测真钞报警,1钞票洗过2,灵敏度高3,室内有强光照
荧光检测假钞不报警 1,不反射荧光的2,光传感器老化3,灵敏度低
磁检真钞报警 1,钞票上贴有纸片 2,钞票飞钞或放钞方法不对 3,磁性传感器表面有异物
2: 捻钞部分、磁性检测假钞不报警 1,周围有强磁场 2,磁性传感器故障
漏记张数 1,捻钞胶轮和阻力片摩擦力不够 2,送钞舌过前,3,捻钞胶轮齿磨损 4.阻力橡皮磨损凹槽过深
落钞不畅 1,捻钞胶轮和阻力橡皮摩擦力太大 2,出错标志 出错部位 排除方法
左计数 左计数传感器 清除传感器灰尘
右计数 右计数传感器 清除传感器灰尘
防漏 接钞传感器 清除传感器灰尘 或取走接钞台上纸币
电机错 转速传感器积灰、电机或传动带故障 扫灰或更换
左红外 左红外传感器 清除传感器灰尘
右红外 右红外传感器 清除传感器灰尘
纸质1 中光检可疑币 嘟嘟嘟
纸质2 左右光检可疑币 嘟嘟嘟
纸质3 左右磁信号可疑币 嘟嘟嘟
纸质4 安全线信号可疑币 嘟嘟嘟
纸质5 红外可疑币 嘟嘟嘟
残币 残钞或下钞斜 嘟嘟嘟
券别错 面值错误 嘟嘟嘟
◆点钞机常用传感器故障简易判别方法:
点钞机中主要使用的传感器有如下三种: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磁头(下计数红外管)1)磁头故障判别(包括长磁头与小磁头)
a.拔下磁头接插件;
b.用三用表电阻2KΩ档测量磁头1 脚与3 脚,其阻值应为几百欧姆。若开路或短路均无磁信号,会造成相应票面张张误报。
c.用三用表测量磁头第二脚与磁头外壳应相连通且与机壳无短路现象,否则会造成磁信号干扰,相应票面误报会较高。
2)红外发射管(包括下计数红外管、防漏发射管、码盘发射管、启停发射部分)a.拔下相应接插件;
b.将三用表置二极管档位,用红表笔接A 脚,黑表笔接K 脚,其管压降应为1.1V 左右,如短路或断路均为连线或传感器故障。红黑表笔互换测量应为开路。
3)红外接收管(包括上计数红外管、防漏接收管、码盘接收管、启停接收部分)a.关机拔下接插件;
b.将三用表置2MΩ档,用红表笔接C 脚,黑表笔接e 脚测量电阻值应为几百KΩ,如短路或断路均为连线或传感器故障。红黑表笔互换测量阻值应大于20M Ω(本阻值为红外接收管置于暗处时测量数值,如红外发射管亮或置于阳光下时该阻值会减小很多)。)
◆点钞机常见故障与排除: 1)开机无反应、无显示
a.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有电,插头是否松动; b.检查保险管是否熔断,熔断则更换保险管; c.检查接插件是否松动,后盖板连线是否被损坏;
d.测量变压器次级是否有电源输出,无则更换变压器; e.检查显示板连线的好坏,连线坏则更换连线;
f.检查显示板连线接插件J101 是否松动,拔下重新插好,还未显示则更换显示板。2)开机出现错误提示符“电机错”
a.检查电机是否运转,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电机不转则更换电机; b.电机运转正常,检查转速传感器连线接插件J107 是否松动; c.再检查转速传感器的好坏,坏则更换传感器。3)开机出现错误提示符“防漏”
a.接钞传感器上积灰,用毛刷清洁传感器; b.传感器是否对着强光,是则移开;
c.检查接钞传感器连线接插件J105 是否松动。4)开机出现错误提示符“左计数(左红外)”或“右计数(右红外)”
a.计数或红外传感器积灰,则用毛刷清除传感器上的灰尘;
b.查看接插件J106、J102是否插好;
c.进入参数调节,查看JL(HL)或JR(HR)电压,按“▲”或“▼”进行电压调节,如果显示值还为0.00 则为相应的传感器或其连线有故障,应更换传感器;
d.如果显示正常,对电压重新进行调节,在挡70g 打印纸的条件下把JL(HL)或JR(HR)电压调节在0.5±0.05。
5)下钞不流畅
a.阻钞轮与捻钞轮之间的间隙过小,调节下钞间隙调节旋扭,使阻钞轮与捻钞轮之间的间隙为一张钞票的厚度;
b.下钞限位片位置调节是否合适。6)计数不准确或多张一起下:
a.阻钞轮与捻钞轮之间的间隙过大,调节下钞间隙调节旋扭,使间隙为一张钞票的厚度; b.下钞限位片位置调节是否合适。7)卡钞、损钞
a.检查下钞通道是否落入异物;
b.打开后盖,检查下钞通道各传动轮是否粘屑,磁头位置是否调节过高。8)异常噪声
检查下钞通道金属传动轮是否粘屑,如有粘屑则运转机器,用合适工具去除。9)误报“纸质1”
按“设置”键进入灵敏度调节状态,将“光检”的档位值降低。10)误报“纸质2”
按“设置”键进入灵敏度调节状态,将“UVLR”的档位值降低。
11)误报“纸质3”
a.检查左右磁头位置,按附图1 调节左右磁头与橡胶轮间隙为1-3 张钞票; b.按附图2 检查左右磁头接插件(J300、J302、J400、J402)是否松动; c.用三用表测试左右磁头是否正常。12)误报“纸质4”
a.检查长磁头位置,按附图1 调节长磁头与橡胶轮间隙为1-3 张钞票; b.按附图2 检查长磁头接插件(J303)是否松动;
c.下钞限位片位置调节是否合适,是否过于靠边放钞票;
d.检查阻钞轮与捻钞轮之间的间隙,调节下钞间隙调节旋扭,使阻钞轮与捻钞轮之间的间隙为一张钞票的厚度且左右保持一致。13)误报“纸质5”
进入参数调节,调节红外电压。
14)误报“券别错”
a.检查计数电平是否满足要求;
b.检查阻钞轮与捻钞轮之间的间隙,调节下钞间隙调节旋扭,使阻钞轮与捻钞轮之间的间隙为一张钞票的厚度且左右保持一致;
c.检查左右磁头位置,调节左右磁头与橡胶轮间隙为1-3 张钞票。
开机自检后,出现错误标志的部位及排除方法
出错标志 出错部位 排除方法
FE2 左计数传感器 清除灰尘,重新开机
FE3 右计数传感器 清除灰尘,重新开机
FE4 接钞传感器 清除灰尘,重新开机
FE5 转速传感器 等待一分钟自动校准,如无法进入则清除灰尘,重新开机
FE7 左红外传感器 清除灰尘,重新开机
FE8 右红外传感器 清除灰尘,重新开机
(字幕:可将上表做
出钞过程中,检测出可疑币停机后,显示内容及排除方法: 显示内容
排除方法:
EH 半张纸币 剔除该纸币,按start/stop 键继续清点
Ed 重张、连张及双张纸币 检查该纸币,若纸币很旧,可能是误报,按start/stop 键继续清点。
dd 窄幅面 取出该纸币,按start/stop 键继续清点
JA 停机保护 取出接钞台纸币,重新放置进钞台上,按start/stop 键继续清点。
SU 有荧光的可疑纸币 取出该纸币,进行检查,按start/stop键继续清点。
EC 无磁性的可疑纸币 取出接钞台纸币,重新放在进钞台上,按start/stop 键继续清 点。
注意:
前三张纸币出错停机时,必须从接钞台取出纸币,重新放置在进钞台上,按start/stop 键重新开始。
问题的检查和排除
1、开始排除一般故障之前,请检查以确保每一连线与插头的正常连接。传感器问题的检查与排除
a、磁头故障判别(包括长磁头与左右磁头)拔下磁头接插件;
用三用表电阻2KΩ档测量磁头1 脚与3 脚,其阻值应为200~800 欧姆。如开路或短路均无磁信号,会造成相应票面张张误报。用三用表测量磁头第二脚与磁头外壳应相连通且与机壳应无短路现象,或则会造成磁信号干扰,相应票面误报会较高。
b、红外发射管(包括下计数红外管、接钞发射管、测速发射管、送钞发射部分)
拔下相应接插件,将三用表置二极管档位,用红表笔接A 脚,黑表笔接K 脚其管压降应为1.1V 左右,如短路或断路均为连线或传感器故障。红黑表笔互换测量应为开路。c、红外接收管(包括上计数红外管、接钞光敏管、测速光敏管、送钞光敏管部分):
关机拔下接插件;
将万用表置2MΩ档,用红表笔接C 脚,黑表笔接e 脚测量电阻值应小于1M Ω,如短路或断路均为连线或传感器故障。红黑表笔互换测量阻值应大于20MΩ。(本阻值为红外接收管置于暗处时测量数值,如红外发射管亮或置于阳光下时该阻值会减小很多)、开机出现错误提示符FE5:
a.检查电机是否运转,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电机不转则更换电机;
b.电机运转正常,检查转速传感器连线及传感器的好坏,坏则换掉传感器;、开机出现错误提示符FE4:
a.接钞传感器上积灰,小数码显示值小于1.30 且不为0,用毛刷清洁传器; b.检查接钞传感器连线接插件J105 是否松动;
c.小数码管显示值为0.00 则为传感器或其连线有故障则更换接钞传感器;、开机出现FE2 或FE3:
a.小数码管显示值为0.00 则为相应的左计数或右计数传感器或其连线有故障,应更换传感器;
b.小数码显示值小于1.30 且不为0.00,则用毛刷清除传感器上的灰尘;
c.按数字键2004进入参数调试状态,大数码管显示参数名称,小数码管显示参数值,按数字键4和6分别是切换参数名称,按数字键8和2则分别增大或减小参数值,按9和3是快速调整参数值。在左右计数管中插入70g 打印纸,将参数JSL 和JSr 均调整到0.50。
5、点钞时报Ed:
a.清除左右计数传感器上的灰尘;
b.按第4项C步骤调整参数;
c.下钞间隙太大,调小下钞间隙,保证阻钞轮与捻钞轮之间为一张钞票能插入但有明显阻力;、误报SU:
a.按数字键2006 进入灵敏度调节状态,增大SU 的档位值;
b.主板上电位器RW302 为荧光发射管亮度调节, 逆时针调节亮度减小,SU 灵敏度减小,顺时针调节亮度增大,SU灵敏度增加;
c.主板上(J100第1、2 脚)无24V 电压,有可能电源板上24V 输出短路,此时不要长时间开机,否则易造成变压器烧坏。、误报EC 较多:
a.检查左右磁头及中间磁头与送钞轮的间隙保证符合要求。
b.卢布误报:检查左中右三个磁头是否有损坏,确认无损坏后逆时针调节主板上电位器RW301 和RW300,直至不误报;
c.美元欧元误报:确认磁头无损坏后逆时针调节主板上电位器RW303,直至不误报;、下钞不流畅:
a.调节下钞间隙调节旋扭,使阻钞轮与捻钞轮之间的间隙为一张钞票的厚度; b.检查进钞轮胶片、捻钞胶片的磨损程度,若磨损大,则更换;、卡钞、堵转、多张一起下:
a.阻钞轮与捻钞轮间的间隙过大,调下钞间隙调节旋扭,使间隙为一张钞票的厚度;
b..阻钞轮正反都能转,阻钞支架上的超越离合器坏,更换超越离合器;
10、噪音:
a.活动导钞板上的压钞轮上粘有杂物,去掉杂物;
b.判断是否是轴承的噪音,是则更换有噪音的轴承;
11、按键无反应: 更换显示面板;
12、轴流风机不转或转动无力:
a、电源板上电阻R20 由1.8K 更换为680Ω;
b、轴流风机损坏则更换轴流风机。
13、开机无反应、无显示:
a.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有电,插头是否松动; b.检查保险管是否熔断,熔断则更换保险管; c.检查接插件是否松动,后盖板连线是否被损坏;
d.测量变压器次级是否有电源输出,无则更换变压器; e.检查显示板连线的好坏,连线坏则更换连线;
f.检查显示板连线接插件J101 是否松动,拔下重新插上,还未显示则更换显示板。)
(解说:◆开机自检后,出现错误标志的部位及排除方法: 出错标志 出错部位 排除方法
JSL 左计数传感器 清除传感器灰尘,重新开机
JSr 右计数传感器 清除传感器灰尘,重新开机
FLC 接钞传感器 清除传感器灰尘及拿走接钞台上物体
DJ 转速传感器 清除灰尘,重新开机
HJL1 左红外传感器 清除传感器灰尘,重新开机
HJr1 右红外传感器 清除传感器灰尘,重新开机
◆在清点过程中出现报警,在小数码管显示相应提示符的含义如下: 报警提示符 报警原因 报警声
gJC 光检可疑币 嘟嘟嘟
CJ1、CJ2、CJ3 磁检可疑币 嘟嘟嘟
CJ4、CJ5 安全线可疑币 嘟嘟嘟
cbc、qbc 卷别错、残币可疑币 嘟嘟嘟
HJC 红外、纸质可疑币 嘟嘟嘟
在清点过程中若出现报警,则会在小数码管上显示如下参数,排除方法:
1、gJC―光检报错;
a.按“设置”键进入灵敏度调节状态,gJ的档位值设置在3;b.主板上电位器RW302 为荧光发射管亮度调节, 逆时针调节亮度减小,gJ 灵敏度减小,顺时针调节亮度增大,gJ灵敏度增加;
2、CJ1―左右磁头没有检测到磁信号或脉冲数量少(指第四套100 元、50 元与第五套100 元),可能为磁头连线坏或是增益小,增益小可调节电位器RW300(左磁)和RW301(右磁),逆时针为放大;
3、CJ2―增益偏大或是磁信号异常引起磁间隔数不对,可调节左右磁头增益,增 益越小中断值越小,间隔值越大;
4、CJ3―左右磁头所测的磁信号异常引起(第四套人民币100 元、50 元两边均测得了磁间隔,第五套人民币100 元两边均测到磁检值),可按3)项检测调试;
5、CJ4―长磁头测得信号不满足要求(第四套人民币信号太多,第五套人民币信号乱),可调节中磁位置及中磁增益;
6、误报qbc—卷别错:
a.第四版100 元误报为50 元:检查左中右三个磁头是否有损坏,确认无损坏后逆时针调节主板上电位器RW301 或RW300,直至不误报;
b.第四版50 元误报为100 元:检查左中右三个磁头是否有损坏,确认无损坏后顺时针调节主板上电位器RW301 或RW300,直至不误报;c.第五版人民币误报:确认磁头无损坏后逆时针调节主板上电位器RW303,直至不误报;
7、HJC-红外值所测的信号值不对引起
8、出现如上报错,按数字键“2003”进入故障诊断状态,然后分别按“荧光”、“磁性”、“数码”“红外”进入各种参数诊断,
第二篇:点钞机故障处理方法
怎样处理点钞机故障?
一般故障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排除方法
紫光误报:(原因分析:灵敏度太高 避开强光源)逆时针适当调节电位器
紫光漏报:(原因分析:灵敏度太低 清除灰尘)顺时针适当调节电位器
紫光管损坏:
更换紫光管
紫光传感器插头接触不良: 重新插好插头
磁性误报:(原因分析:磁头信号弱)逆时针调节电位器
磁头插头接触不良: 重新插好插头
磁头间隙太大: 调小间隙
宽度异常:
(各种币全部误报时)清除码盘及光耦灰尘,查看光耦是否脱落
运转时调节码盘电位器使第脚电压为
更换码盘光耦
磁路放大器异常 : 更换主板
磁性漏报:(原因分析:槽轮上有杂物干扰)启动机器用毛刷清除杂物 磁头比较电压过低: 调高磁头比较电压
磁头损坏: 更换磁头
磁头间隙太小: 调整间隙
磁路放大器异常: 更换主板
主板与电源板的电源连线接触不良: 重新插好插子
不计数 计数对管有灰尘或移位: 清除灰尘对准光轴
接收管电压偏差: 调节相应电位器
计数少张:(原因分析:喂钞台磨擦力过松)顺时针调节喂钞台旋钮
计数对管有灰尘: 用毛刷清除灰尘
不启动:(原因:启动光耦连接线脱落)重新插好启动光耦各段接插件
自动清零对管插子接触不良或损坏: 重新插好清零插子或更换对管
喂钞台调节过紧或纸币卡住: 逆时针调松喂钞台或清除纸币
启动光耦损坏: 更换启动光耦
电源板损坏: 更换电源板
大电机转动慢或震动:(原因:电源板损坏)更换电源板
开机大电机转,接钞轮不转:(原因:信号线插子脱落)重新插好信号线插子
开机蜂鸣器一直叫或显示乱码:(原因:单片机损坏或晶振损坏)更换单片机或晶振
显示器缺笔:(原因:数码管坏)更换显示器
报警无声音:(原因:蜂鸣器损坏)更换蜂鸣器
开机全无:(原因:保险丝烧毁 电源板损坏)更换电源板
大电机损坏: 更换大电机
电源变压器损坏: 更换电源变压器 启动时其它正常显示器无显示:
(原因分析:显示器连接线接触不好或显示器不行)
重新插好或更换显示器连接线、更换显示器 开机自检显示代码
代码 故障部位 光检 左计数 右计数 进钞光耦 磁头 接钞光耦
数据读取,(同时按下功能与复位键开机)光检机无此功能
项目 磁性 宽度/ mm
数据 >-
如不符合上表数据即会停机报警,(注:以上数据为十六进制显示)参数显示位置:
计数显示窗
预置显示窗
磁性
宽度
各电位器电压围表: 名称 磁头 左右计数 码盘 紫光
电位器电压V V 2.2-2.8 1.7-1.8 1.6-1.9 0.1-0.5
适当效果 磁检无漏无误 计数准确 IC2 第 1 脚电压为2.8V 光检无漏无误
注:磁头与槽轮间隙为0.2-0.4 mm
第三篇:砼常见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砼常见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目录
一、质量通病防法安排 ………………………………………3
二、主要通病预防及法理 ……………………………………3
1、墙烂根………………………………………………………3
2、夹渣…………………………………………………………5
3、裂纹…………………………………………………………5
4、窝蜂…………………………………………………………6
5、麻面…………………………………………………………6
6、气泡…………………………………………………………7
7、后期强度增长较慢…………………………………………7
8、孔洞…………………………………………………………8
9、露筋…………………………………………………………9
10、缺棱掉角…………………………………………………10
11、表面不平整………………………………………………10
一、质量通病防治安排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施工时稍不注意,或受其他客观因素影响,不在事前采取预防措施,极容易出现所谓的混凝土质量通病,结构的质量也会因质量通病的存在而受到极大的危害:因此,对质量通病的预防、整治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有:墙烂根现象、混凝上夹渣现象、局部尤其是混凝土楼板裂纹现象、墙板面气泡现象,个别部位甚至有蜂窝、麻面、狗洞等漏振现象。
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质量通病,必须了解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整治,施工负责人员要认真对待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时要安排专人全权负责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施工,采取过程控制。
虽然造成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有多种原因,但主要还是持棒人员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质量通病因素多一些:应负的责任大一些。因此;必须对持棒操作人员进行振捣方面的技术交底等事前预控工作。
二、主要通病预防及治理
针对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缺陷)和需要整改、修补的部分项目,本文计划从造成和产生其质量通病(缺陷)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三个方面分别阐述。目的在于使施工人员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尤其是持棒的操作人员明白,需要整治的质量缺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预防。以便在今后的施工中杜绝,至少避免同类缺陷再次发生。下面对常见的几种混凝土质量通病进行原因分析。
1、墙烂根(1)原因: ①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致使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
②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根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有效半径不够。
③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或振捣不够,产生漏振。
④振捣混凝土时引发个别模板根部移位或模板距地面的缝隙没有堵严,导致跑装。
另外,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砂子颗拉过细或含砂率较低,导致混凝土拌和后含不住浆,砂石与水进行沉淀分离,也是墙、柱烂根及其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2)预防措施: ①混凝土下料前,要在墙体根部均匀铺撤10一15mm。厚等同混凝土强度同水泥品种的水泥砂浆,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因本工程墙体较薄而无法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时,因此混凝土浇筑要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第一步下料高度不得超过40cm,以后每步下料高度不得超过45cm。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有效作用半径的1/2。对混凝土根部要进行二次振捣,提高接缝处的强度、密实度。再进行下一步混凝土浇筑。
②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振捣棒括点要按40-50cm等距离行列式顺序移动,不应乱插、以免漏振,振捣时要采取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呈垂直状。如斜向振捣,不能小于45°。
③浇筑混凝上时、要经常观察模板、支架、缝、眼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严防漏装。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模板的边角也以填满充实并见到缝隙处已出灰浆。
(3)治理方法: 烂根现象较小时,可用清水冲洗干净,经质监人员认可后用其它部位使用的混凝土原浆抹平,对烂根较大的部位要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的颗粒进行剔凿,尽量别成喇叭口,外边大一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高一个强度等级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
修补工作,包括其它如蜂窝、麻面、狗洞、气泡、裂纹等所有问题的修补工作,必须待结构验收后,经监理允许处理时再按止述方法进行,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任何修补处理。
2、夹渣(1)原因
在墙、梁、柱与板接缝处经常出现有夫渣现象: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前没有认真处理和清理施工缝上表面存留的木渣、锯末、聚苯颗粒及其它等杂物;浇筑时振捣不够。〔2)预防措施
浇筑前认真清理施工缝表面存留的木渣、锯末等一切杂物,用水冲洗干净,浇筑混凝土时先铺撒10-15mm厚等同混凝土强度同水泥品种的水泥砂桨,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对主要部位要进行二次振捣,提高接缝处的强度、密实度。再进行下一步混凝土浇筑。〔3)治理方法
当表面夹渣缝隙较小时,可用清水冲洗干净,经质监认可后用混凝土原装抹平。对夹渣较大且明显的部位要进行剔凿,将杂物等清除干净,以后允许处理时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并认真养护。
3.裂纹(1)原因
混凝土施工后表面出现裂纹的原因很多,不一一列举,单就常见的混凝土施工后表面出现的裂纹较浅,形状较规则,且长短不一,初步分析为塑性收缩裂缝作一介绍。此种裂纹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和浇水养护,受风吹日晒气温高的外界条件影响,混凝土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体积也即急剧收缩,而此时的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抵抗不了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另外,泵送混凝土掺加粉煤灰。散装水泥收缩率大且稳定性差的客观因素,也都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2)预防措施
①要求商硷站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砂、石,减小空隙率和砂率。
②施工时振捣要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的杭裂强度。混凝土浇筑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排专人及时洒水养护。(3)治理方法
表面出现裂纹的混凝土如已硬化,可向较大的裂纹内扫入千水泥粉,然后加水湿润。宽度小于0.2m的细小裂纹可以不进行处理,但要延长浇水养护的时间。
如混凝土仍保持塑性,可采取撮、抹、压的办法来消除裂纹。
4、蜂窝(1)原因
①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够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因局部漏振而成蜂窝。
②未按操作规程浇注混凝土,下料不当,以致石子集中而振不出水泥浆,导致混凝土离析。
③模板有孔隙未堵好现象,造成漏装而形成蜂窝。(2)预防措施
①墙体混凝土浇筑要分层下料,分层振捣,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板施工如采用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要搭接振捣3-5cm。
②浇筑混凝土时,要安排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缝、隙、眼等情况,发现异常,立即修整。
(3)治理方法
当混凝土表面有小蜂窝时,可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5水泥砂装修补。如蜂窝较大,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的颗粒别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边大一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
5、麻面(1)原因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一部分气泡未排出,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钢模板脱模剂涂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强度较低,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2)预防措施
模板面清理千净,不得粘有干硬混凝土浆等杂物。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不得漏。混凝土振捣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振捣程度以混凝土表面出装呈水平状态为准。
(3)治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对混凝土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要用水泥素装或1: 2水泥砂浆抹平。
6、气泡(1)原因
塌落度较大,尤其是钢模板不吸水,混凝土的一部分水分挤到钢模板上排不出去,形成气泡。浇筑时振捣不够。混凝土不密实,一部分气泡未排出,停留在模板表面。
(2)预防措施
同其它问题一样,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振捣棒插点要按40cm。等距离行列式顺序移动,不应乱插、以免漏振。振捣时要采取垂直振捣方法,根据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现象判断是否已振捣密实。如塌落度偏大,必要时进行二次振捣,以利充分排出气泡。
(3)治理方法
气泡主要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对混凝土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要用水泥素装抹平。
7、后期强度增长较慢(强度不够、均质性差)(1)原因
①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高,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②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7 ③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不匀;④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⑤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过早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2)预防措施
①随着今后气温越来越高,尤其顶板较薄,更容易失水,因此必须在墙体模板拆除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安排专人经常浇水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②±0.000以下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3)治理方法
①如发现确因养护不到位引发的混凝土强度上不来,要立即安排专人经常浇水以保证混凝土尽快达到设计的强度等级标准。
②与设计院联系,给出处理方案。
8、孔洞(1)原因分析: ①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硅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②未按顺序振捣硷,产生漏振。③砼离析,或严重跑浆。
④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⑤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⑥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欲状态。
(2)预防措施: ①在钢筋密集处,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②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③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A.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科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硷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B.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④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砼灌注时不产生离析,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⑤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发现砼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⑥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3)对硷孔洞的处理,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9、露筋(1)原因分析: ①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②钢筋硷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③因配合比不当硷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装。
④硷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⑤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硷缺棱掉角。(2)预防措施: ①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②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l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③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砼浇注。
④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9 ⑤砼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⑥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
⑦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3)治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硷捣实,认真养护。
10、缺棱掉角(1)原因分析: ①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②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③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④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2)预防措施: 木模板在灌注砼前充分湿润,砼浇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砼结构承重模板时,砼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校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硷阳角,拆模后可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砼浇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3)治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 : 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
11、表面不平整(1)产生的原因
①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10 ②模板未支撑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③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现象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2)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势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²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11
第四篇:浅谈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技术措施及处理方法
浅谈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预防技术措施及处理方法
【摘 要】 建筑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许多施工质量缺陷、问题。文章根据理论和施工经验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 混凝土;质量缺陷、通病;预防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无论是土建工程,还是安装工程,其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其影响程度和范围包括从结构安全到装饰观感。工程质量缺陷是指影响工程结构、使用功能和外形观感的损伤。我现所在的朝阳地产1#商住楼工程,位于太原市民营区经园路东,新建三路北,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40527.62m2,地下3层,地上28层。为了减少质量缺陷、问题的发生,最大可能地保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现对朝阳地产1#商住楼工程的主体结构制定相应的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
一、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技术措施及处理方法
(一)钢筋加工通病现象:
(1)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处理方法: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截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它级别帯肋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二)钢筋绑扎与安装通病现象: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偏移;(2)保护层大理石垫块厚度不准确;(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钢丝应绑成八字形。处理方法: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钢筋偏度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垫块间距应适宜,板筋垫块间距不大于1000mm,梅花形放置,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板底露筋,上层板筋应加马凳;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按规定检查钢筋的绑扎质量,绑扎缺扣数量不超过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在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值班,纠正和修复因混凝土工操作时对钢筋的踩踏。混凝土振捣时发现钢筋移位立即纠正,随时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是在现浇板的中部和与梁的交接处。
(三)混凝土浇筑后钢筋通病现象:
柱筋偏位。防治措施:(1)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墙、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2)加强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混凝土浇捣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3)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箍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墙柱的钢筋、绑扎箍筋既安全,又能保证框架柱钢筋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处理方法:按照 1∶6 的斜率调整柱筋位置,并在钢筋底部加设倒“7”字形相同钢筋型号规 2 格的加强筋。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技术措施及处理方法
(一)轴线、尺寸偏差产生原因:
(1)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变形和位移;(2)模板自身变形,支撑不牢,支撑点高低不平;(3)混凝土浇筑时一次注入料过多,一次浇筑高度超过规定,使模板变形;(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5)施工测量放线有误;(6)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当,造成模板倾斜等。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2)模板要有模板施工方案,方案要经过计算,保证足够刚度、强度和稳定性;(3)下料高度不大于2m;(4)振捣时振捣棒不要接触模板;(5)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检查核对,确保轴线、尺寸准确无误。处理方法: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偏差较大时,需经项目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
(1)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2)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出现裂缝;(3)养护不好引起裂缝;(4)拆模不当,引起开裂;(5)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使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6)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7)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开裂;(8)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引起开裂等。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过计算,保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 3 定性;(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3)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4)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处理方法:对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无影响的细小裂缝,可将裂缝处加以冲洗,用水泥砂浆抹补。当裂缝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缝附近混凝土凿成 V型凹槽,扫净并湿润,先刷一道水泥砂浆,然后用1∶2水泥砂浆分 2~3 层涂抹,总厚度在 10~20mm,压实抹光,并加强养护。
(三)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产生原因:
(1)模板接缝不严,板缝处漏浆;(2)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模板未满涂脱模剂;(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漏振造成蜂窝麻面、不严实;(4)混凝土搅拌不均,和易性不好;混凝土入模时自由倾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5)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6)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出现蜂窝麻面等。预防措施:(1)混凝土浇捣前应检查模板缝隙严密性,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不超过2m,超过 2m 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等进行下料;(3)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 20~30 秒,使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处理方法:(1)麻面主要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应加以修补,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砂 4 浆抹平;(2)如果蜂窝较小,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 1∶2或 2∶5 水泥砂浆修补;(3)如果蜂窝较大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4)如果是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管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涂纯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或用压力灌浆。孔洞较严重时,则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进行处理。
(四)露筋产生原因:
(1)混凝土振捣时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构件截面尺寸较小,钢筋过密,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造成露筋等。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垫足垫块,固定好,同时保证保护层厚度;(2)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如遇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处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压平整。
(五)混凝土缺棱掉角产生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湿润或浇水不够;(2)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混凝土强度低;(3)木模板吸水膨胀,边角被拉裂;(4)拆模时过于大力,棱角被刮掉;(5)低温施工过早拆掉侧面非承重模板;(6)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涂隔离剂或涂刷不均匀。预防措施:(1)混凝土 5 浇筑前将模板充分湿润;(2)浇筑后要加强养护;(3)拆模时避免使用蛮力,注意保护棱角;(4)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时才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处理方法:将松散地方凿除,冲洗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或支好模板用高一级混凝土捣好抹平,并加强养护。
(六)混凝土板面不平整产生原因:
(1)混凝土浇捣完后,表面仅用铁揪拍几下未用抹子找平压光;(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3)模板没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或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预防措施:(1)混凝土浇捣完后,应严格按施工规范用抹子找平、压光;(2)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时才可在板面上走动;(3)模板要有施工方案并经过计算,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支在坚实的地基上,垫板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防止下沉。
(七)通病现象:
1、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根端和梯板脚。预防措施:浇筑前对墙柱根端、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等。处理方法:按照蜂窝、麻面、孔洞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2、墙柱底部缺陷(烂脚)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未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预防措施:采取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墙、柱根部支设模板处分别用4m和2m 6 刮杠刮平,并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标高,标高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并用铁抹子找平,支模时加设海棉条或橡胶软管。处理方法:按照蜂窝、麻面、孔洞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三、结 语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加强砼质量通病的预控和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消除砼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砼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受人为因素影响,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施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想要消除砼质量通病,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要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完善质量管理条例和质量保证体系,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再者要认真贯彻执行技术交底、技术负责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最后认真总结砼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第五篇:网络点钞机视频叠加器安装方法
网络点钞机视频叠加器安装方法
网络点钞机视频叠加器(NE-GQ6000-YH)
工作原理
网络点钞机视频叠加器将点钞机发送到外显屏的数据采集进行分析后与摄像机的视频画面进行融合,融合后新的视频信号可通过网线传输到硬盘录像机中进行保存。
设备安装(1)电源
系统有专门的稳压电路,可以输入电源DC12V—DC24V;供电正常后,电源指示灯(PWR)亮,系统工作指示(RUN)闪烁。(2)通讯数据线连接
使用一条网线将叠加器的网口连接到摄像机所在局域网内的交换机的网口。(3)点钞机连接
使用出厂配带的一分二连接线,公共接头连接点钞机的外显屏接口,另外两头,15孔的接头接到采集器的15针座,另外一头接外显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