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中国读后感
了解让我们更好的相处
——读《美国与中国》有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
该书作者费正清教授是一位正直的美国学者,曾在中国的燕京大学任过教,做过美国驻中国的外交官,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和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教授致力于中国问题的研究长达50年,他的著作大多数是论述中国问题的,而《美国与中国》则是其中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本书不同于其他史学专著的严肃风格,作者用清新、生动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让我从中也学习、了解到了许多。
正如心理学上所说“不了解就会产生偏见与歧视“。那么彼此之间更多的了解才会让彼此更好的相处。近年来,中美关系一直都是中国外交上较为关心的话题,中美之间有着合作,也有着分歧与冲突,但我们明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彼此之间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互利共赢才能维护世界局势稳定,为各国人民提供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
一、更好了解中国历史,全面看待中国发展
在本书中,作者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全面的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及其发展情况。
我们对于中国历史了解大多仅来自于中学及现在大学里一些相关课程与书本上来的。关于中国与外国的了解本身也是片面的。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不得不说就算在思想自由的今天,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或多或少对于当年的历史还是会有所隐藏的。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本身也会对自己祖先的过往,对本民族的历史有着美化的倾向。
而本书中,费正清教授则以一位美国人,一位较为客观的身份来为我们讲述他眼中的中国历史及中国发展是怎样的。
该书一开始就从中国的景观入手,分析中国这样的地形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产生的影响。作者把中国南北对比描述得一清二楚,更是把中国的农业与美国相比较,阐明了中国南北方分别克服盐碱与缺肥养活了如此庞大的一群人民的不易。中国自然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精耕细作,而它对人的意义可以从依赖水稻的经济生活和思想方面看得最为明显。美国某经济学家曾认为,水稻田的插秧是世界上体力的最大花费,强劲的体力多于良田。中国农民他们缺少土地和资本去进行机械化的或者大规模方式的耕作,这就直接性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脆弱性。在思想方面,自然经济的自然惯性使得人们树立起自身关于人的价值的标准。中国人注重劳动,劳动光荣是中国人几千年坚定的价值取向。
费正清先生认为中国人注重劳动,所以直接导致把节省劳力的创造发明视为异端,而这一点从清代末期中国人民反对铁路可以看出来。但是关于这一点我却不怎么赞同,中国人民热爱劳动这是我们的优良美德,我认为爱劳动和创造节省劳动的方法之间并不冲突。
不过费正清教授对于中国的分析确实是很深刻,很透彻的。同时由于是以西方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必然也存在着与我们传统观点不同的地方,比如费正清教授在文中提出的“士绅阶级“。费正清在研究中国古代史时,特别注意到了士绅阶级对于中国的影响。
按照我的理解,费正清所谓的“士绅阶级”,指的就是一个地方有钱有势同时又有着相应的文化知识的一部分人,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大地主阶级“。在费正清教授看来,这一阶级由于在地方上拥有大量钱财从而控制了当地的经济,而由于这些士绅在当地有着一定的权威与地位,所以在当地掌握了一定的政治势力,同时又由于这些乡绅有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因此主导了当地的文化。因此按照费正清教授的观点,士绅阶级,或者叫大地主阶级由于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占据统治地位,所以他们才是推动古代中国或者叫农业中国发展进步的主导力量。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阶级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力军,而将士绅阶级,或者说大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和推翻的对象的历史观显然是大相径庭的。所以可见中西方的观点还是存在着不同,而且从这里或许可以看出,西方人倾向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历史观称作“精英史观”,而中国人则倾向认为是人民创造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历史观称作“群众史观”。这是我在书中读到的最大的不同。
而且从这些不同角度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历史,看待中国发展。
二、更多了解中美交往,客观看待中美关系
在本书中,费正清教授除了以客观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中国历史及其发展,而且还客观的阐述了中美之间的关系。
在书中,费正清教授客观的写道“首先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的动力是总的西方帝国主义扩张行为的一部分。“并没有过度粉饰或是美化自身。
同时,费正清教授十分关注中美关系,也直接便是过撰写此书的直接朴素的目的便是“向美国人介绍中国,使双方能够和平友好地共处”。同时在本书中也指出美国的对华政策正“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对现实的关注,并且提出了对华政策的建议。同时在书中回顾了美国历来对华政策,反思了美国与国民党之间的纠葛,预见了与共产党中国交往的前景,因而也可看作是对华政策发展史。而读罢本书,也了解到美国对与中美关系也是有着客观公正的看法的,了解到美国也是有着想要与中国和平共处的希望与愿景的。
总之,《美国与中国》真本书以较为客观全面的态度为我们分析了中国历史及其发展、中美关系及其发展。我从另一个角度对本国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更多的了解到了中美之间的关系。或许在以前,由于认识的片面性,对于中国美之间有着许多的不解甚至是误解,但是现在我更多的明白其实和平是每个国家及其人民所追求与渴望的。
同时,更主要的是,我知道了在西方学者眼中,中国什么样——他们眼中是有一个基本真实的中国的;中国也进一步照了一下镜子,让我们也能更仔细地看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有点与不足。
第二篇:中国与美国读后感
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演讲!(信念与道德)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演讲!(信念与道德)---(刘亚洲原系大陆军队作家,亦系原中共国家主席李先念之女婿,其夫人李小琳现任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中国与美国读后感。刘亚洲曾在美国留学数年,加上间断生活,在美国居住接近十年,数年前开始在大陆军队及中共高层领导人中间推销其个人关于国际军事分析观点及中共军队改革方案。据了解,该观点曾得到相当部分文官支持及少部分军队专业人士的支持,其中主要是中下级别军官的支持。目前,刘亚洲将军现任中共空军副政委.)我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中华文化的批判者。过去,我首先是它继承者,其次才是它的批判者。现在,我首先是它的批判者,然后才是它的继承者。西方的历史是一部改恶从善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则是一部改善从恶的历史。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黑格尔说:“中国无哲学。”我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产生过思想家。我指的思想家,是像黑格尔、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对人类文明进程有重大贡献的思想家。老聃,你说他是思想家吗?仅凭五千字的《道德经》能当思想家吗?且不说他的《道德经》有问题。孔子能算思想家吗?我们后人怎么审视他?怎么审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中国不可能有思想家,只有谋略家。中国社会是个兵法社会。我们民族只崇尚谋略家。一个事业上并不怎么成功的诸葛亮被人反复的纪念着。他心胸不开阔,用人也不当。有资料表明他也是弄权者。但恰恰是这么一个人,被抬到了吓人的高度,这也是我们民族心灵的一种写照。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有三种行为大行其道:①诡辩术。我儿子今年考上了某大学新闻系,该大学新闻系是中国最好的新闻系之一。我对儿子说:拿教材来我看看。看过后我说,这不值得看。里面有这么一个论断:中国发明了火药。火药传到欧洲之后,冲破了欧洲中世纪封建的堡垒。真是笑话。你发明的火药冲破了人家的封建堡垒,你自己的堡垒怎么没被冲破?反而更加坚挺?在国防大学讨论台湾问题时,有一个观点颇有市场:台湾象一把锁。如果台湾问题解决不了,台湾这把锁就会把中国的大门锁住。中国将没有出海的通道。这是诡辩。我一句话就可以给你顶回去。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后,并没有能阻止它的近邻葡萄牙也成为海上强国。法国多佛海峡离英国只有二十八海里,英国阻挡法国成为海上强国了吗?中国失去海洋关键是历代统治者没有海权观念。②对外怀柔,对内残忍。欧洲文明和中国文明几乎同时起步,但是欧洲形成了许多小国家,中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谈及此,我们往往沾沾自喜。其实,欧洲形成这么多国家正是它自由思想的一种体现。它虽然形成了这么多小国家,但是,多少与人类文明有关的东西是从这些分裂的小国中产生出来的,而我们为世界文明做些什么呢?统一江山肯定与统一思想有某种必然的联系。谋略社会是个内向性的社会。我曾经仔细研究过中美两国的差异:中国在国际事务方面基本是柔,在国内事物则是刚。美国正相反,在国际事物方面刚,在国内事务方面柔。我不记得我在哪本著作中提到过这个问题,可能是《对台作战,危险评估》,并做出这样的结论:这是由于文化不同所决定的。中国文化是封闭的,内敛的,内向的;美国文化就是开放的、外向的。大一统的理念也是个内向形的理念。这也是解释我们为什么在外国侵略者面前是羊,在自己同胞面前是狼的原因。近百个日本兵,就能够押着五万名国民party军俘虏到燕子矶去枪杀。不要说反抗,他们连逃跑的勇气都没有。解放战争中莱芜战役,仅三日,我军歼灭敌七个整师,五万六千人。战后,王耀武抱怨:“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而中国人要自己打自己人,那才叫勇猛!③鄙俗。精神鄙俗必然带来行为的鄙俗。精神高贵必然带来行为的高贵。大约二十年前吧,我住的小区发生这么一件事:一对夫妻闹离婚,丈夫把新欢带进家,大吵。妻子跑到楼顶,欲往下跳。围观的人很多。有的人兴灾乐祸地大叫:“快跳快跳!”后来police把人救下来,围观者甚至感到遗憾。我长叹一声,回到家里,打开电视。正播着一个在欧洲刚发生的真实故事:某国,依稀记得是匈牙利,七十年前,一个年轻的矿工马上要和新娘举行婚礼,婚礼前最后一次下井,但发生了塌方,矿工永远没有回来。新娘子不相信她的爱人就此离她而去,苦苦等了七十年。前些日子重新整理矿井,在坑道深处一汪积水中发现一具尸体,正是七十年前被埋在井里的新郎。由于没有空气,又浸泡在饱含矿物质的水中,他仍如七十年前一般年轻。新娘子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妪。她扑在心爱的人身上痛哭。她做了一个决定,继续与爱人完成他们的婚礼。那一幕太动人了:八十多岁的新娘子一身盛装,洁白如雪。头发也如雪。她的爱人,依然那么年轻,闭着眼睛躺在一驾马车上。婚礼与葬礼同时举行。多少人都落泪了。最能考验我们民族道德水准的事情就是美国发生的“9.11”事件了。9.11“虽然没有改变世界,但是改变了美国。同时,”9.11“之后的世界很难回到”9.11“之前去。当”9.11“事件发生的时候,在我们国家,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弥漫着一股不健康的气氛。9月12号的那天晚上,北大和清华的学生正在敲锣打鼓。我说中国足球队还没有出线呢,中国队出线要到10月7号,那是最后一场,中国对阿联酋。赢了就提前出线进世界杯。隔了片刻才知道是中国大学生在庆祝美国”双子星“大楼被炸。我国有一个记者代表团,当时正在美国访问,看到世贸大楼被撞,这些记者团的成员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是一种文化的浸濡,这不能怨他们,他们已经控制不了自己了。结果被宣布为永远不受欢迎的人。我在北空,那几天部队来人看我,我都问他们对”9.11“什么看法。众口一词:炸得好。后来我讲,这是很悲哀的。如果是这样的人爱中国,那中国还有救吗?媒体就更不用提了,中国最没有新闻的地方就是在报纸上。1997年戴安娜遇车祸去世。你不管戴安娜这个人怎么样,英国王室怎么样,她至少具有新闻价值。世界各大报纸都在第一版登了这条消息,唯独中国的报纸不登这条消息。那天北京各大报纸的头版新闻是”北京市中小学开学了“。这条新闻就等同报道”北京人今天吃早饭了“一样,就这个价值。”9.11“第二天晚上,我坐在电视机旁看《焦点访谈》,我想看看那些国嘴们如何评介”9.11“这个焦点,结果那天的《焦点访谈》的内容是关于农村party支部加强自身建设什么的。你想看什么?偏没有。你不想听的,偏讲给你。国嘴当然无辜。1999年美国打南斯拉夫,中国出了一次头。那次出头的代价就是大使馆被炸。这次差点又出了一次头,后来还是以.同志为首的party中央及时扭转了局面。我们这个文化的列车,带着巨大的惯性,载着我们这批有道德缺陷的人,风驰电掣地驶向终点。有人还在这个时候提出,趁机打台湾。此时动手,一鼓可下。这些同志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现在委实不是一个恰当的时机。当时我想,”9.11“死了这么多人,都是无辜的人。丧失的是人的生命,是世界上最有尊严的东西。这些生命本身与美国government没有关系。我们以这种态度对待别人,别人却不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就是多佛惨案。去年,一批福建偷渡客乘闷罐车从多佛海峡进入英国的时候,由于在空气不畅的车里呆了几十个小时,人都闷死,只有两个活的。这个事件曝光后,中国大使馆的官员没有一个出面。最后是英国老百姓在多佛这个地方自发地举行追悼会和烛光晚会,悼念那些死去的人。很多孩子来参加,手里拿着玩具,中国制造的玩具。顺便说一句,现在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玩具是MADEINCHINA。记者问孩子:为什么来参加追悼会?孩子说,他们也是人嘛。我们现在手里拿的玩具,有可能就是他们当中的人生产的。在整个追悼会中,没有一个中国人在场。什么叫文明,什么叫不文明?我在思考。①为KB叫好很KB。中国文化教育出来的中国人。首先漠视和轻视自己的生命,才会对他人、他国的生命也视如儿戏。自己没有珍惜生命的权力,也不许别人有。鲁迅早年前批判过的”看客“心态就是这么炼成的。中国人看杀别人,无不兴高采烈。统治阶级故意把人放在大庭广众下去杀。被统治者就在大庭广众下享受了统治者的快感。特别在凌迟处死犯人时,连续三天,人山人海。连小摊贩都在那儿摆摊。刽子手还出售沾血的馒头。今天没有凌迟了,但当众审判也是这种习惯的延伸。当年如同过节一般去看杀谭嗣同六君子的国人,甲午之役中怎么能不丢掉台湾?他们的子孙--我们,如果还和他们一样,又如何解放台湾?公共汽车上一个歹徒逞凶,万马齐喑。就凭这样的人去解放台湾?就凭这样的人怎么去实现四个现代化?你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又有什么用?我早上锻炼的时候看电视,《早间新闻》的广告节目,最畅销的产品是什么?防盗门。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你看我们住的就像笼子一样。我在成都住的是前几任成空政委的房子。我进去一看,哎哟,我进监狱了。窗子上、阳台上到处都是防盗栅栏。我让拆掉。前些天有一本书叫《中国可以说不》。我说,你是可以说不,但你是在防盗门后面说不。这不是勇士,而是懦夫。乔良说的好:”连看见鸡鸣狗盗之徒都要躲着走的爱国者,偏偏胆气粗豪地对遥远的列强说不!“②要客观、全面地看待美国,读后感《中国与美国读后感》。美国是什么样的国家?记得早年听过这样一句形容纽约的话:世界上最好的和世界上最坏的加起来就是纽约。用这句话来套用今天的美国,是不是也合适呢?我们这一代军人,担负祖国未来希望的军人,既不当”亲美派“,也不能当简单的”反美派“,而应当做成熟的”知美派“。知道敌人才能战胜敌人。贬低对手便是贬低自己。拓跋焘把柔然的国名改为”蠕蠕“,意即虫子,可他偏偏被这条虫子打败。那你连虫子都不如。美国不希望中国强大就如同中国不希望美国称霸一样。中美关系有冲突,但也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如何化解冲突,发展共同利益,是当前中国外交家们应当努力去做的。中国要发展就不能断绝与世界的交往。现在世界是单级的。只有美国衰落才能出现多极世界。我们既不能断绝与美国的关系,又不能对美国抱有太大期望。目前与美国对抗并非是最适当的时机。国家利益应当永远是我们行动的最高准则。我们需要忍耐。忍耐并不是软弱。只有屈服才是软弱。美国当然亡社会主义心不死。美国当然不希望中国崛起,不希望中国经济发展上去。但我们应切记:与对手做斗争,一定要让你的对手见到一种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美国人希望中国人打内战,我们就真打内战了。他不在被窝里笑得浑身发抖才怪哩。当然,一味地”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也不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可能象古代一个武侠一样躲进深山里苦练武功,待武艺高强了再出来与敌人决胜吗?以中国的人口和资源。特别是以中国的文化,中国不可能和美国一样强大,况且美国也不是停止不前。还是Mao.ZD说得好:”打还是要打,谈还是要谈,和还是要和。“人要机智。外交斗争更要机智。要牵着别人的鼻子走而不是被别人牵着走。赫鲁晓夫就是个机智的家伙。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在一次大会上,赫鲁晓夫大肆揭露并批判斯大林的暴政。有人递上纸条,质问赫鲁晓夫,赫氏本人在斯大林当政时期也是权力核心集团的一员,为什么他在当时不起而反对斯大林的独断?赫鲁晓夫把质问的纸条高声念一遍,随即当众大声道:这是谁递上的条子?站出来!站出来.下面轻轻骚动了片刻,但是没有人站出来。赫鲁晓夫道:”你们瞧,我们现在这样民主,这样无须恐惧的情况下,递条子的同志尚且不敢站出来;试想想,在斯大林统治时期的那种气氛中,有人胆敢站出来顶撞斯大林么?“全场鼓掌。我们对美斗争。应该具有赫鲁晓夫这种机智。该韬光养晦时,就韬晦到家。就象小平同志当年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讲的一段话:我们所讲的韬光养晦,包括不要脸面,也一定要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保持关系。(大意)Dengxp的意思是,中国一定要与世界文明同步。不能远离世界文明。在”9.11“事件中,除了个别国家,中国一部分老百姓(而不是government)是离世界主流文明最遥远的。该斗争时,寸步不让。”崇美“不对,”亲美“不对。”仇美“也不对。美国government和政客与美国人民既一样,又不一样。有共同处,有异处。你要有高度的智慧把他们区分开来。过去,美国人民为了帮助中国摆脱殖民统治,打败日本,为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两国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今天因为美国利益遍布全球,两国有了冲突。但我们仍要以道德之心来评判事物,不可冲动。我曾讲过,对屠杀了我几千万同胞并且没有认错的日本,我们经常说”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对帮助我们打败了日本的美国人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仇视呢?③美国真正的可怕之处在哪儿?美国虽然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最先进的科技,但我认为这并不可怕。据说它的隐形飞机来去中国很自由,但这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它可怕的东西不是这些。1972年我在武汉大学读书,上政治课,一个政治老师讲:”美国是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我,工农兵大学生,一身军装,立即站起来,反驳:”老师,我觉得你说得不对。美国虽然不象中国一样,是早晨八、九点钟喷薄而出的太阳,但它也不是什么夕阳,而是正午的太阳。“老师气白了脸,结结巴巴地说:”你这个同学,怎么敢说这话!“他没有问我为什么要说这话,却用了一个”敢“字。其间心态,一眼看穿。就是这个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领导了世界上最新的一场科技革命。我大学毕业后,正逢改革开放。我又有一个观点:美国是由千千万万不爱自己祖国的人组成的国家、但他们都很爱美国。那时很多领导人,一边骂美国,一边把子女往美国送。反差巨大!讲了半天,美国可怕之处何在呢?我自己感觉有三点:第一,美国的精英体制不可小觑。他的干部制度,他的竞选机制,能够确保决策者是一批精英。我们中国的悲剧,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单位,多数的情况是,有思想的人不决策,决策的人没有思想。有脑子就没位子,有位子就没脑子。美国正好相反,他的宝塔尖体制,正好把一批精英弄上去了。因此,第一,他不犯错误,第二,他少犯错误,第三,犯了错误他能很快改正错误。我们是犯错误,这是第一。第二,常犯错误。第三,犯了错误很难改正错误。美国用一个小小的台湾牵制了中国整整半个世纪。他把这个棋子走活了,走神了,一个台湾,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政治生态。我最担心的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战略框架因为台湾而扭曲。现在对强势民族来说,领土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已经变追求领土为追求国势。美国人对任何国家都没有领土要求。它不在乎领土,它在二十世纪的全部作为都是造势,什么叫造势?除了经济强大以外,民心啊!有了民心国家就有凝聚力,失去的领土可以回来;没有民心,你拥有的土地肯定会失去。有的国家领导只看一步。美国行事往往看十步。因为如此,所以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事件都在加强美国的地位。如果我们被它牵着走,就可能丢掉所有的战略筹码。我一再讲,美国的战略重心不会移到亚洲来,但不意味着它不包围中国。很多同志只看到美国在军事上包围中国,就象很多人只看到中美双方在科技和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而没有看到在大战略、尤其是外交层次上比装备落后更严重的失衡。我们的对美外交,要么有措施没有境界,要么有细节没有全局。”9.11“之后,美国迅速在两个月之内拿下阿富汗,从西面包抄中国。日本、台湾、印度的军事压力也未减轻。看起来我们从”9.11“中得到了一些眼前的利益,但这些利益不出一两年可能就会消失。我认为对我国的战略包围是另外一种,不是军事,超乎军事。你看,近些年,我国周围的国家纷纷改变社会制度,变成所谓的”民主“国家,俄罗斯、蒙古变了,哈萨克斯坦变了。再加上原先的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这种威胁对我国而言比军事威胁更厉害。军事威胁或许是短期效应,而被所谓的”民主“国家包围则是长期效应。第二,美国的大气与宽容。你要到欧洲去,再去美国,你会发现一个重大差异:欧洲早晨大街上没有什么人,而美国早晨大街小巷有很多健身的人,甚至全天如此。我有句言论:健身是一种品质。健身代表一种蓬勃向上的文化。一个国家有没有朝气,看看它有多少人健身就知道了。美国人可以把国旗当裤衩穿在身上。我在美国买过一条星条旗裤衩。我常穿。我穿它是为了蔑视它,是出气,是一种心理的渲泄和满足。美国人穿则是一种调侃。本质不同。美国人可以在大街上焚烧自己的国旗。戴旭(作者朋友,《空军军事学术》编辑)说: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国旗都可以烧的话,你还有什么理由去焚烧它呢?第三,精神和道德的伟大力量。这是最可怕的。”9.11“是一场灾难。当灾难袭来时,最先倒下的是躯体,但站的是灵魂。有的民族逢灾难,躯体未倒,灵魂已缴械。”9.11“事件中发生了三件事,都可以让我们从中看到美国人的力量。第一件,世贸大楼顶部被飞机撞击之后,烈焰奔腾,形势千钧一发。楼上的人们通过EXIT向下逃生的时候,并不特别慌乱。人往下走,消防队员往上冲。互相让道,并不冲突。有妇女、小孩、盲人到时,人们都自动地让出一条道来,让他们先走。甚至还给一条宠物小狗让道。一个民族的精神不强悍到一定的程度,断然做不出这种举动。面对死亡,冷静如斯,恐怕不是圣人也接近圣人了吧。第二件事,”9.11“的第二天,世界就知道这是阿拉伯KB分子所为。很多阿拉伯商店、餐馆被愤怒的美国人砸了。一些阿拉伯商人也受到袭击。这个时刻,有相当一批美国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到阿拉伯人的商店、饭馆为他们站岗。到阿拉伯人居住区巡逻,阻止悲剧的进一步发生。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我们自古就有报复的传统。我住在成都。邓艾破成都后,庞德的儿子把关羽一家老幼全杀光了。血腥报复,斑斑点点,不绝于史籍。第三件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坠毁的那架767客机,本来是要撞向白宫的。后来机上乘客与KB分子搏斗,才使飞机坠毁。因为当时他们已经知道世贸大楼、五角大楼被撞的消息,他们决定,不能无所作为,要和KB分子进行殊死斗争。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做了一件事:决定投票通过,是不是要和KB分子作斗争。在这么一个生死悠关的时刻,我都不把我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后来全体同意,才去与劫机者搏斗。什么叫民主,这就是民主。民主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他们的生命中、血液里、骨髓中。这样的民族,他不兴盛谁兴盛;这样的民族,他不统治世界,谁能统治世界。我常作奇想:世界最尖端的武器、最新的科学技术、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掌握在这些人手中,还是挺合适的。总比掌握在日本人手中强吧,总比掌握在利比亚、伊拉克人手中强吧?就是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能做出些什么,也未可知。美国这个国家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的借鉴。”9.11“事件后,美国没有成立”9.11“委员会,没有成立什么应急指挥部。我非常反对不实在的东西。我到成空以后,要么不开会,要么就少开会。非开不可的会,开短会。我来成空,首先就把常委学习改成自学。拿着文件念,学习的什么呀。我在同习惯势力抗争。我个人力量有限,但我不能不抗争。哪怕碰得头破血流也不气馁。比方说我一般下部队不吃饭,只要一天能回来的,我都带着干粮,我不吃部队。我到三十三师,在北空也是这样。如果不得不吃,我只吃简单的。虽说一两酒喝不倒红旗,一顿饭吃不垮江山。但是太多了,太浪费了,积少成多,就难说。有人说打台湾不要用什么新式武器,派几个”真正的.员“上岛去吃喝他两三年,绝对把他吃光了。还有一个笑话是说开会的,有一个局长,病得要死了,就是不咽气。老婆说,孩子都来了,你放心上路吧,不行,死不了。老婆说,一切事都安排完了,你放心上路吧,不行,死不了。老婆说,家里财产都放好了,你走吧,不行。后来还是秘书比较了解他,凑过去悄悄在他耳边说:”局长,人到齐了,开会吧。“局长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这故事当然是编的,但是,说明人们对这种东西的反感、厌恶。”9.11“不仅是美国的机会,也是中国的机会。搞不好中国就是”9.11“最大的牺牲品,关键是你怎么把握,全世界都面临重新洗牌。研究美国,我们应把握它真正的内涵。不能光看小的,要看大处。有一句话说的好:经常议论别人的缺点,你就是一个道德水准低下者;经常议论人类的缺点,你就是一个思想家。今天给你们讲了三个多小时,我的目标和我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的解放。我相信,今天,我来跟大家讲课,与其说是我认识你们,不如说,是你们认识我。我十分坦荡,把我自己全部交给你们。我在你们面前展示我自己思想的裸体。尤其是我在最后谈了对西方、对美国的看法,并没有离开今天讲话的主题。有两条我要再补充讲一讲,第一,我是一个纯正的民族主义者。我讲的一切,都是为自己的国家好,自己的民族好。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以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为了它,我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我脑海中常留着朝鲜战争的一幕:1951年冬,我爸爸所在的部队向美军进攻。因为武器不如美军,必须在夜间潜伏在接敌最近处。一个连队悄悄潜伏下来,整整一晚上。那晚天降大雪,奇寒。天亮时,我军冲锋号吹响了,可潜伏的一百多个战士没有一个跃起来。原来他们全部被冻死了。至死他们仍保持着战斗队形。后来毛主席听了这件事的汇报,他当即脱下帽子,站立,久久不语。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歼灭了印军一个部队,这个部队当年曾编成在英军序列中,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过圆明园。毛主席接到电报后,拍案而起,说:”百年国耻!"同时,同志们还应看到,中国国情和西方不一样。有些事情虽然看到了,但不能一蹴而就。有些事情还没有看到。有些观念的差距,有待时日,方能减小。譬如,前几天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竞选时,就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差点败北。什么问题?他染了头发。在我国,染头发算什么?爱美之心,人皆有嘛。爱年轻之心人皆有嘛!几乎没有领导不染发。但在西方则不行。因为你染头发,就是给人一假象,就是不真实的表现,就是欺骗。而政治家这样做,则被人打问号。你看,苛刻到任何地步第一次和昆明基地的营以上干部见面,就非常率真地、大胆地讲这么多,这都是我研究的成果,我对自己的讲话负责。讲对的地方,你们就往心里去,讲错的地方,你们就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莞尔一笑,不要当回事。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个体都是自由的。我不能要求我的思想都给你们。我更不能要求把你们的思想都统一到某一个思想上来,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偏要追求那种可能,这是非常虚无飘渺的,实际上做不到。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第三篇:《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同样的历史,不同的解读
——读《美国与中国》有感
统计学院2班 学号:2014201566 手机***
电子邮箱2890886931@qq.com 首先,我的坦诚地说,阅读这一本书的吃力程度并不亚于我读的第一本书《乡土中国》,究其原因,我认为书中的一些与社会科学相关的理论对于我来说是相当的陌生,但通过查阅网上的资料,我也对这些理论有了一点肤浅的认识。同时,我也被作者费正清先生富有洞察力的描写与生动的分析所吸引,总的来说,阅读完这本书后,我还是收获颇多的!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也稍微了解了费正清其人,费正清是哈弗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可以说是一个中国通。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在论述中国问题的,所以我认为费正清先生比当代中国绝大多数人更了解中国。所以,有人说这是有思想的人案头必备的一本书!这本书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中国的早期历史;第二部分是中国近代革命史的描述,从西方入侵直至中国共产党建立;第三部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作者用清新生动的笔触,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
本书的第一章,作者用一种生动的写实手法,对南北中国的自然景观进行了对比。作者提到的人与自然协调的观点,中国人过分密集在太少的土地上,从而使人们为了维护生命,耗竭了土地资源以及人的智慧和耐力。在接下来的一章中,费正清先生对中国的社会本质进行了论述,在提到中国的商人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创业力量时,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的原因,商人的利益必须得要官府的保护与支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阻碍了中国商人的自由发展,使中国的资本主义变得不成熟。
在提到孔孟主义与中国的朝代更替时,作者认为儒家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虽有很大差异,但是也有类似之处。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儒家主张忍耐、和平以及妥协的美德,主张中庸之道,主张守旧和知足,主张尊崇祖先、老人和饱学之士,主张一种温和的人本主义。读到这里时,我获得了一些有异于教科书的观点,使我大受启发。中国的军人始终是国家官僚机构的一部分,靠国家经费供养,并且易于贪污腐化。中国的军事传统含有许多非暴力的方法:通过第三者进行斡旋,协商,搞间谍活动,行贿颠覆,拆墙角(拉走对方的追随者),威胁利诱,以及采用一切欺诈手段。
本书的第二章,作者论述了中国的革命历程,在这里由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也有中华儿女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革命史,让我感到无比欣慰的是,在这一章的阅读中,我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认识到了中国变革的艰辛历程,在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如今美好的生活是几代人的鲜血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换来的,所以我们得倍加珍惜。
同样作者提到了一些很有魄力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比如作者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他分析道:该运动没有争取到儒士和反满秘密会社的支持,因而不可能完成传统式的改朝换代的革命。另一方面,它的宗教太浅薄,它的社会和经济主张太不充分,不足以取代儒家思想。鞭辟入里的分析,使我不得不叹服作者文笔之犀利与思想之深刻!
我个人认为,本书的第三章论述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在谈到中国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费正清的论述可以说是既深刻又全面的,他把原因一方面归结于毛,他说:作为一个浪漫的革命者,他只想做他擅长的,以阶级斗争为名发动群众批判现行机构。毛后来同样疑神疑鬼,急躁冒进,希望一夜之间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但是,作者表扬了中国共产党的负责任性,远胜于美国政党选举时的陈词滥调,作者为此还特意提到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共中央发出的二十份文件,对文革中的错误进行了自我检讨。在最后,他也说:不管毛的声名毁誉如何,他的丰碑是建立在农村的。
占人类1 / 4 的中国人口,不仅唾弃了基督教,而且也唾弃了法律的最高权力、个人主义的理想、多党竞选制、公民自由权,总之,唾弃了我们的整个政治秩序,以及通过合法手续得到自由和安全的种种观念。我们感到我们的基本价值标准直接受到威胁。如果中国人自愿选择共产主义,那就可以断定,人类的大多数是不会走我们的路的——至少目前是如此。
在文章的最后,费正清说道:“总之,中国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美国人应优先考虑了解它。自1784 年中美接触以来的两个世纪,中国从遥远的太平洋彼岸的国度来到我们的门前。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飞快而难以预知。中美关系步入第三个世纪时不应以此为开端,因为中国对人类现代面临的问题解决之道对我们非常珍视的文化品质构成强有力的挑战;中国人的生存能力可能远胜于我们。我们应了解与中国的分歧所在。这是符合我们共同面对的人类首要利益的惟一方法。”费正清认为中国人的生存能力比美国人强,但对我们来说,美国的科技与教育现在也远胜于我们,美国对我们的发展和进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不仅影响着两国的发展,也会在未来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从一个客观全面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中国的历史,从某些方面看来,我既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同时,我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这是一本好书,很幸运自己能在二十岁前能读到它,总之,我很受感触!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1、通过一个不一样的视角看中国,是我客观的看到,我们自己在许多方面都有可喜的优点,比如师夷长技的民主革命,中国人以自然为上等等,我感到特别的欣慰。
2、但同时,作者对中国共产党也做出了客观地评价,我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不断地进步,这一点是很可喜的,这也许就是一中连思修课上都不能感受到的正能量!
3、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在当今时代潮流下,只有合理取舍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才能不断前进而不至于过往矫正。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
1、在作者谈到中美关系时,有一句话让我不解,他说中国以合法手续得到自由和安全的种种观念我不太理解这里的合法手续指的是什么?
2、我很疑惑,为什么只有少数西方人能正确认识中国,而绝大多数是都在带着政治的有色眼镜看中国呢?
第四篇:《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费正清教授是一位正直的美官,后来著书立说,了美学者,曾在中研究中的燕京大学任过教,做过美驻中的外问题的泰斗。据说现在美
与中的几乎所有的研究中》,对中美两的问题的专家,都是他的学生。近拜读费教授名著《美
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为书中一些精彩的描述和论断所叹服。
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这本书,翻看几页之后,就会发现它不同于其他史学专著的严肃风格。作者用清新、生动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
该书一开始就从中国的景观入手,分析中国这样的地形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产生的影响。作者把中国南北对比描述得一清二楚,更是把中国的农业与美国相比较,阐明了中国南北方分别克服盐碱与缺肥养活了如此庞大的一群人民的不易。并通过分析得出,中国能始终维持一个政治统一体发展到现在,是因为维系整个中国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在举例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西方人不同的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那就是中国画的注重点和西方的明显不同。中国自古强调“天人合一”,“听天由命”,所以在中国画里多是山山水水,而人基本上是渺小的陪衬。相反在西方的画里,会重点突出人的重要性,而自然风景往往是模糊的背景。
说到中国肯定不会不提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之大。作者认为儒家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虽有很大差异,但是也有有类似之处。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儒家主张忍耐、和平以及妥
协的美德,主张中庸之道,主张守旧和知足,主张尊崇祖先、老人和饱学之士,主张一种温和的人本主义。中国统治阶级坚持的儒家原则就是孔孟治国之道,它们根深蒂固,直到近代才触动它的根本。对于内战的那段历史我们的教科书并没有过多的描述,而《美国与中国》这本书却给我了很多不一样的材料和观点,大大地扩展了我对这段历史的视野。
作者认为,19世纪和20世纪的技术进步和其他种种进步的萌芽地和发明者都在西方,西方能从自身文明内部实现现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的文化传统迥异,非借鉴外界来实现现代化不可。我觉得这有点夸大了西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不过,书中处处可以见到作者做的中国与西方的比较,从一个方面来说体现了西方中心观,但也正是通过比较突出了中国的特点,并且重视了从中国内部寻找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从费正清的视角,可以看到美国人对中国的观感,可以让中国人看到与历史书中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中国,无疑能使我们受益。阅读中,我强烈地感受到费正清这位美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中国认识的深入,联系时下许多人对美国的看法,不由得让人感到双方互相了解的不对等。若说此书揭示了美国主流社会或者一般的知识阶层对中国的看法的话,那么相应地,对美国的历史与社会,对美国如何看待中国,中国的知识阶层或普通大众的了解就不怎么够了。这一点体会对我来说是很深刻的,以后,我更加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对美国的误读或不了解之处,从而有利于获得客观正确的认识。
基本资料
作 者:(美)费正清 著,张理京 译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字 数: 307000
版 次: 1
页 数: 473
印刷时间: 2008/01/01
开 本:
印 次: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1212316
包 装: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政治 军事>>政治>>外交、国际关系 2
第五篇: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从外国人的视角对中国革命史的简析
——《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作为一名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但一直以来自己对历史的某些理解总是不全面的、缺乏公正的。正好利用这次机会我读了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吧,原本我以为费正清是中国人,直到最后我才知道他竟是美国人,让我更加对他佩服不已。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可以说是一个中国通。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所以我觉得这位作者比我们当代中国人都要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有人这样评价他:“费正清笔下对于中国人与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所发的精简、深入、权威之论,史学界无出其右者”;“费正清博学而不拘泥于传统的风格,大师风范以及风趣、清晰在他的著作中可以一览无余,有充分的学术资料,也有奥妙的个人领会。”
《美国与中国》这本书,翻看几页之后,就会发现它不同于其他史学专著的严肃风格。虽然是一部历史书,但是作者写书时却是每每叙述一段历史后进行一些分析,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也是不断穿插自己的见解。一个个小的观点最后使读者形成一个认识中国历史情况的思维。在叙述一些历史事件时总会穿插一些对当时所处历史环境的说明,从而便于对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有说服性的分析。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全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中国早期的历史;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革命史的描述,从西方入侵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三部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中美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费正清对中国的认识是独具建树的,书中占重要地位的一个词是“思想文化”。开篇既是谈由“中国景观”为一个主要原因引起的“中国文化”。之后又讲孔孟之道,统治者一向是以文化思想的控制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后来外族入侵的成败与否,稳定与否也是与其所具备的文化相关。有较强的中原文化基础则可以进行稳定的统治。自己本身只有草原文化却没有中原文化的话就统治不久。
该书一开始就从中国的景观入手,分析中国这样的地形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产生的影响。作者把中国南北对比描述得一清二楚,更是把中国的农业与美国相比较,阐明了中国南北方分别克服盐碱与缺肥养活了如此庞大的一群人民的不易。并通过分析得出,中国能始终维持一个政治统一体发展到现在,是因为维系整个中国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在举例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西方人不同的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那就是中国画的注重点和西方的明显不同。中国自古强调“天人合一”,“听天由命”,所以在中国画里多是山山水水,而人基本上是渺小的陪衬。相反在西方的画里,会重点突出人的重要性,而自然风景往往是模糊的背景。
说到中国肯定不会不提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之大。作者认为儒家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虽有很大差异,但是也有有类似之处。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儒家主张忍耐、和平以及妥协的美德,主张中庸之道,主张守旧和知足,主张尊崇祖先、老人和饱学之士,主张一种温和的人本主义。中国统治阶级坚持的儒家原则就是孔孟治国之道,它们根深蒂固,直到近代才触动它的根本。
对于内战的那段历史我们的教科书并没有过多的描述,而《美国与中国》这本书却给我了很多不一样的材料和观点,大大地扩展了我对这段历史的视野。
而整本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主要从西方的侵入、叛乱与复辟、维新与革命、国名党的兴起、南京政府、共产党的兴起这几个章节入手。其对中国革命史的描述,可以说是公正客观的将中国的现实社会展现在我们眼前。虽说不上百分百正确,但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就拿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来说,费正清对于他的评价可以说是客观,公正的。曾经对于革命时期的领导人物毛泽东,我总是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并不会犯任何错误,他的思想都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无条件的遵守,这是从没学过中国历史在小学时自己的真实想法。随着不断地学习,我逐渐发现毛泽东的思想并非都是正确的。但是通过费正清对毛泽东的描写让我认识到了历史的真实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开辟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他主张开展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过于急进的要求发展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随后毛泽东又发起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费正清在对文化大革命的论述中,他把原因一方面归结于毛,他说:“作为一个浪漫的革命者,他只想继续做他擅长的,以阶级斗争为名发动群众批判现行的机构。其次,他权炙可热,判断失误。”“毛后来同样疑神疑鬼,急躁冒进,希冀一夜间完成巨大的社会变革。他同斯大林一样。从他们身上人们可以看到革命如何产生堪称暴君的独裁者。他们毁掉自己的革命同志。中国的方式是“再教育”,而不是秘密处决。”这些事实我还是第一次了解,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毛泽东作为一位革命领导人也是有失误存在的,但是纵观整个革命历史的发展进程毛泽东的功是大于过,我们不能因为他的一些失误而把整个人的贡献及其思想全盘否定,熟话说:“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坚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
在文章的最后,费正清说道:“总之,中国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美国人应优先考虑了解它。自1784 年中美接触以来的两个世纪,中国从遥远的太平洋彼岸的国度来到我们的门前。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飞快而难以预知。中美关系步入第三个世纪时不应以此为开端,因为中国对人类现代面临的问题解决之道对我们非常珍视的文化品质构成强有力的挑战;中国人的生存能力可能远胜于我们。我们应了解与中国的分歧所在。这是符合我们共同面对的人类首要利益的惟一方法。”
费正清认为中国人的生存能力比美国人强,但对我们来说,美国的科技与教育现在也远胜于我们,美国对我们的发展和进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不仅影响着两国的发展,也会在未来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美国与中国的争端问题并不是美国要吞掉中国,而是美国希望同化中国,破坏中国的政治制度,美国做出维护世界和平的姿态,一方面吃力不讨好,另一反面也确实为了自己本国人民过的更好而压迫其他国家,但是不进行国家侵略以抢夺资源。
在最后,我想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也得知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历史史实,并有机会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从外界的角度了解了我们的执政党。从费正清的视角,可以看到美国人对中国的观感,可以让中国人看到与历史书中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中国,无疑能使我们受益。阅读中,我强烈地感受到费正清这位美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中国认识的深入,联系时下许多人对美国的看法,不由得让人感到双方互相了解的不对等。若说此书揭示了美国主流社会或者一般的知识阶层对中国的看法的话,那么相应地,对美国的历史与社会,对美国如何看待中国,中国的知识阶层或普通大众的了解就不怎么够了。这一点体会对我来说是很深刻的,以后,我更加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对美国的误读或不了解之处,从而有利于获得客观正确的认识。同时我也获得了不少史实与认识的,更准确的来说是获得思想与独立观点的过程,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吃力不讨好的分析应该是到位了,比之于那些不是说美国全好,就是说美国全坏的认识进步多了。这样的读书需要不断坚持,不需要像史学家,历史学家那般博览,只是为了对自己所处的国家社会了解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