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律长征诗句的意思
七律长征诗句的意思
篇一:七律长征阅读精选(含答案)2014、11、28 【译诗】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一、根据注音书写词语
1.wēi yí________ 2.páng bó________
三、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七律
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
磅礴—— 逶迤—— 云崖——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6.默写一首毛泽东描绘长征的其他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wēi yí páng bó
ní
wán wū
méng(逶 迤)(磅
礴)(泥 丸)(乌
蒙)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只等闲:
平平常常的意思。
尽开颜: 全都喜笑颜开。
云崖暖:
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铁索寒: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3、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 金沙江
和
大渡河
为代表,而“千山”则是以
五岭
和
乌蒙山 为代表。
4、在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件大事(请用短语概括):
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暖”字表达了红军
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
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整句诗表现了红军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
夸张
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
山势雄险,这是实际的山; 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渺小,这是红军眼里的山。整句诗表现了红军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长征是中共红军的一大历史壮举,其间经过十一
个省,翻越 十八座大山,跨过
二十四
条大河,行程约
二万五千里。你知道长征中有名的故事吗?写出三则故事名称:《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倔强的小红军》
七、(一)
1.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4分)
2.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5分)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4分)
⑴ 巧渡金沙江
⑵飞夺泸定桥
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
一、1.逶迤 2.磅礴
二、lǐng līn mín méng jǐn héng hèng
三、略
四、蜿蜒曲折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庞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小小的泥丸在流动。
五、1.等闲:寻常,平常。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2.红军不怕远征难3.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4.抒情七律(近体诗、旧体诗)5.C 6.略
六、1.ānlán hān è
duò
zhǔ
2.C 3.D 4.略
8.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眼:“不怕”。
9.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用字的赏析。如“腾”“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的壮举,是红军精神的外显。又如:“暖”“寒”是一对反义词,这两个形容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情感穴位,“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10.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11.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七律·长征
1.诗中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2.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3.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
”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物象。表达了红军战胜自然险阻的豪迈精神
3.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闯过长征中一道又一道难关后喜悦的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乐观主义和革命必胜信心。
4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篇二: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执教:刘静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全诗。
3.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重点难点] 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
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长征背景。
教师准备:搜集视频、图片等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了解背景。
1、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首曾经让父辈、祖辈热血沸腾的歌 曲《七律 长征》。请大家认真欣赏。
2、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七律诗——长征。
(板书:七律长征)齐读课题。
3、4、教师问:对长征,你有多少了解?(指名说)教师讲解长征背景:
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非常感人的事情,(投影出示)大家看,这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被迫长征,他们从江西的瑞金出发,攻克遵义,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行程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所以说长征时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辉历程,再读课题:七律长征,长征时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引以为豪的历史,再读课题:七律长征,长征的作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板书:毛泽东)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情的呼唤她的名字——毛泽东。今天,我们就随着这位伟人走进长征。
二、朗读感知,了解内容
(一)、读诗,整体感悟。
1、自由读诗。提出要求: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指导正音:“礴”的读音,“磅”是多音字,“岷”是前鼻音。
2、指名读诗。(指导纠正)
3、教师示范朗读。
4、了解七律诗。(1)、读读课题,发现了什么?七律是诗体名,它有什么特点?打开课本,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
(2)、这样的诗叫做——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第2、4、6、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诗的第一句是首联,第二句是颔联,第三句是颈联,第四句是尾联。(投影出示)
5、齐读古诗。
(二)、质疑解惑,学习第一句诗。
1、提疑问:学贵有疑,同学们在读诗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疑惑?(学生提出问题)
2、敢于质疑还不够,还要能解疑,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这首诗是围绕哪一句开展叙述的?(指名回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万水千山”(板书:万水千山)是什么意思?“等闲”的意思呢?(板书:等闲)“只等闲”的意思呢?(板书:只)师:这万水千山,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平平常常的小事情,老师还有一个疑惑:课文说远征难,这远征是指什么?(长征)长征到底难在什么地方?(指名说)这真是“远征难”。(板书:远征难)这些困难加在一起使长征之路千难万难,但是红军战士怕不怕?(板书:不怕)红军战士的回答多么坚定。(齐读:不
怕)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板书:乐观英勇)
(1)、有感情的朗读诗句:谁来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
(2)、说诗意:谁来把这句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指名说、同桌说)
3、总结学习方法。
(1)、刚才学习诗的第一句,理解这一句,我们做了哪些事情?(指名回答)
(2)、出示学习诗的方法:老师总结了四字学习法,各小组按四字学习法,共同讨论剩下的诗句,不懂的查工具书或问老师。
(三)、学习第二句诗。
1、请汇报一下解决了哪些问题?(指名作答)
五岭是哪五岭?五岭什么样的?你能用图画表示这五岭吗?
2、刚才讲到了乌蒙山,这乌蒙山啊,高2200多米,多么的高大,雄伟,会用图画表示吗?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多么乐观的红军战士,谁来读一读?
(2)、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一行的前四个字,女生读后三个字。老师为什么这样安排?
(四)学习第三句诗。
1、学生汇报。
2、深入感知。
(1)、理解“寒”字。师:意思理解了,我们读诗不仅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了解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出示:大渡河)大渡河河水湍急,13根铁索,高悬于上,长百余米,当年红军的23位勇士,为了让后边的大部队能顺利过桥,他们一手拿着木板扶桥,一手握着铁索匍匐前进,看着这铁索,你认为“寒”从何而来?(指名作答)刚刚讲到的仅仅是地形之寒,请大家来看一段录像,再想想,你们认为“寒”还从何而来?(指名说)当后来的大部队走过泸定桥的时候,弥漫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铁索上还留有这些勇士的鲜血,飞夺泸定桥的胜利,万里长征的胜利是我们红军战士用一条条生命铺设的道路,所以说,大渡桥的这个“寒”仅仅是13条铁索难走吗?还有我们的战士的鲜血在那里流淌。
(2)、理解“暖”。
理解了“寒”字,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暖”字,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说)
(3)、指导朗读:这一句是欢乐之“暖”,后一句是悲壮之“寒”,怎么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
齐读)
(五)、学习第四句诗。
1、继续汇报。(指名作答)篇三:七律长征
20、七律 长征
主备学校:南徐小学审核 :实验片区五语组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诗共四联,56个字,记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既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学习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2、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3、指导学生能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利用暖与寒对比突破体会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资料链接】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鉴于此,以色列军人伍大卫曾经评价长征,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值得世界各国军人景仰和学习。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四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但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兵到绞车渡奇袭 守敌,缴获渡船,活捉了守
卫在对岸的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
飞夺泸定桥
大渡河在四川西部,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有十三根铁索,横跨东西两岸,又叫铁索桥。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寒气逼人。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学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2、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3、指导学生能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用“——”画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远征难(nán nàn)
更(gēng gang)喜岷(mín míng)山
尽(jǐn jìn)开颜 五岭逶(wēi wěi)迤(yí yǐ)
2、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3、填空。
《七律长征》是在红军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 了,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
表现出的和精神。
4、理解词语。
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 逶迤 磅礴
5、读一读长征的故事或者看一看长征故事的视频,特别是《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二、课堂助学(1)、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在长征即将结束的前夕,一代伟人毛泽东写下了诗史上这首著名的七律《长征》。风云历史,浓缩成一首诗。今天我们就顺着伟人的笔迹,去触摸长征的风景。
(教师板书课题:七律.长征)
(2)、解释“七律”。(七言八句,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2、预习反馈
3、整体感知:现在让我们一起领略这首气魄宏伟的七律诗长征。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能够把这首读通、读准。思考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呢?(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诗读通顺,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2)、指名学生读,正音并检查生字:逶迤磅礴 泥丸 岷山。
(3)、刚才在读诗歌的时候,哪儿些字词的意思你不太明白,你可以提出来。谁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预设: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三军、尽开颜。随着我们深入学习,我想对“暖”“寒”这两个字的含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4)、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红军长征,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哪句话看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理解着句诗。只等闲:平平凡凡的小事。
(5)、指导学生朗读
4.合作探究
(一):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几幅图?为什么?
出示学习步骤:
(1)细读诗歌,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2)思考:哪几幅具体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圈出让你有感受的词语。
(3)你最欣赏其中哪幅图,把诗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预设:(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说说自己的理解。抓住诗句中的词语“万水千山”“远征难”。“不怕”和“只等闲”理解。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有语气朗读,并试着背一背。
(2)山势逶迤的五岭图、群峰叠嶂的乌蒙图。
展示南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理解“逶迤”和“磅礴”。
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却像什么?
“腾”能否换成“流”呢?“走”能否换成“跋”呢?
指导、练习朗读。
这一路长征,红军可谓是跋山涉水,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一直到达陕北延安,这就是长征的整个路线图。(出示长征路线图)。
“腾细浪”、“走泥丸”
说感受
预:绵延不绝的五岭只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不过是滚动着的小泥丸。
引导:说得真好,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看图。师板画引导学生比较:逶迤——细浪,磅礴——泥丸。
引导:五岭山脉纵横四省、绵延千里,乌蒙山海拔2300多米,气势磅礴。拖着病残之躯,忍饥挨饿翻越这样的大山,他们走了一天又一天,山是翻了一座又一座,战士们的草鞋走破了一双又一双,有的战士累倒了,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永远留在了山上。但这样的困难红军怕不怕?(不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生合作读)
学生练读
引导:多么强烈的对比呀,谁能读出山的雄伟,细浪、泥丸的轻巧?为什么毛主席和他所领导的红军会这样看待?(革命乐观主义)(生自己练读之后,老师引领学生分组读。)这样的事情在红军的眼里都是小事。只因为——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水拍云崖的金沙图、桥横铁索的大渡图。
出示金沙江图: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当时敌人疯狂地说,一只鸟飞过去都是妄想,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金沙江吗?(师介绍故事: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敌人戒备森严。我们的红军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昆明,迷惑敌军,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而另一面我军主力队悄悄到皎车渡袭击,缴获渡船,活捉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我军个个欢欣鼓舞)
现在你知道“暖”字表达的感情了吗?
(描写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欢快的心情。)
出示:铁索桥
为什么用“寒”字来描写铁索桥呢?由“寒”你联想到了什么?
(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师小结: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斗智斗勇,有巧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是恶战,二者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指导朗读,把感受读出来。
(4)千里雪盖的岷山图
出示图片,描述红军过雪山的故事。感受过雪山的艰难。
读出自己的感受。(5)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领略到的只是自然环境带给红军战士长征的“难”,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中,战士们一面要面临着自然环境的艰苦,天上还有蒋介石的飞机在轰炸,地上有蒋介石的步兵在围追堵截,再有党中央的分裂,真是难上加难,他们跋山涉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是多么了不起啊,下节课,我们再去具体感受他们的勇敢与乐观。
(6)齐读诗文,读出感情。
三、当堂训练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寒:①冷;②害怕;③贫困
心惊胆寒()家境贫寒()大渡桥横铁索寒()...
(2)、颜:①脸,脸上的表情;②体面,面子;③颜色
无颜见人()五颜六色()三军过后尽开颜()...
2、写出诗句的意思。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四、巩固练习
读长征故事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 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 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 定桥!” 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 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
第二篇:七律长征的意思
七律长征的意思 译文
(一)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由于红军在度过这里时没有费一兵一卒,所以让人感到温暖;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相比起金沙江,这里的伤亡惨重,所以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让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译文
(二)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第三篇:《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教案
编写:仇恒亮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2、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难点:
1、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难点: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逶迤(wēi yí)磅礴(páng bó)岷山(mín)
.....2.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3.口头回答讲义中其他问题,整体感知课文
二、导入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教师介绍长征的历史事实,并让学生欣赏歌曲《七律 长征》,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
三、听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学生朗读诗歌之后,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其中的一句诗,并说说理由。
四、自主探究,精要赏析
1、学生结合注释,说说全诗的大意。
讨论交流后,明确: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2、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游戏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尾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这里的“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想念他们定能战胜天
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五、合作探究。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明确: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谈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六、拓展阅读
推荐书目:《毛泽东诗歌鉴赏》《毛泽东诗词探索》《毛泽东和诗》等。学生交流毛泽东描绘长征的诗词,如《忆秦娥 娄山关》等,做读书笔记。
七、小结
1、中心意思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2、写作特点
具体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附:长征知识
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民党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後,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
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背景:1934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动员近100万人攻打各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农村根据地,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王明决定采纳军事顾问李德德建议,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国共之间的决战,决定在国民党之前抢先行动,发动所有红军展开全面进攻。但中央苏区只有1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数万民兵,在抢险进攻后不久即遭到巨大损失。这时共产党方面决定进行阵地防御,辅以“短促突击”,意图抵挡国民革命军的前进。但这个行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的北大门广昌陷落,红军死伤一万馀人。标志着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战斗的失败。
突破封锁线
在长征开始的时候,中央红军实际上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转移目标,在出发后部分红军将士甚至不知军队将前往何处,仅仅是盲目的逃跑。10月21日中央红军在赣县至信丰县一代突破国民革命军的第一道封锁线,并沿粤赣、湘粤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第二、第三道封锁线。并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後,仅剩下3万余人。不久,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将部队开赴湖南西部,与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和当地武装力量汇合。但这个计划被蒋介石等人所洞悉,在红军前往湘西的必经之路上安排了大量兵力。
同年12月28日,当时尚未恢复权利的毛泽东在黎平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力主放弃原有的汇合计划,提议向四川、贵州边界进军。这个计划得到了政治局的批准。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克贵州遵义,进行了10余天的休整。在这段时间,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旨在研判今后的军事、政治方针。
红军长征的大致路线是:
瑞金→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夹金山→穿过草地→陕甘会师
《长征组歌》两首
萧 华
教学目标:
⒈ 再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 ⒉ 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长征的路线导入:;瑞金→乌江→赤水→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岷山→陕北(1935.10)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避孕药,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二、作者简介:萧华,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共委员。
三、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⒈正音
皑ái
黔qián
毡zhān
草毯 tǎn
扎zhā
⒉辨形 黔─铃
皑─铠
锤─捶
⒊释意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千锤百炼: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
4、口头回答预习案中其他问题,整体感知课文。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㈠《四渡赤水出奇兵》
齐读
⒈红军面临的困境有哪些?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⑪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⑫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⒉对这些困境的渲染有什么作用?(为后文突出红军的神勇作了铺垫)
⒊课文中是如何表现红军的胜利的?
⑪红军涉赤水渡天险的英勇,又写了军民鱼水般的感人亲情;
⑫毛泽东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神奇出兵;
⑬讽刺的手法把敌人溃不成军的丑态展示在我们面前。
⒋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用凝炼的语言、丰富的画面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
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㈡《过雪山草地》
齐读
⒈红军战士过雪山草地时所遇到的自然环境怎么样?所面临的生活状况怎么样?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
⑪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
⑫炊断粮;
⑬为下文描写部队战胜困难作铺垫,衬托了战士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以及革命战斗的精神。
⒉“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⑪拟人、比喻、对偶
⑫用语形象、生动歌颂了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战斗精神,又与诗的首句相呼应。
⒊“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偶的手法。句式整齐,充分再现了红军战士饥寒交迫的处境和藐视困难的精神。
六、拓展总结
1、结合有关诗句谈谈红军为什么能够“翻越雪山”“走过草地”?
(千锤百炼不怕难
最后一句)
2、比较一下两首歌词的异同
同:两首歌词都歌颂了红军战胜严寒酷暑、克服险恶环境与生活险状的战斗精神和乐观态度。
异:中心不同。
第一首表现了军民鱼水情和毛泽东神奇的用兵之道;
第二首表现了红军部队上下团结、同甘共苦的追求理想、战天斗地的崇高精神。
3、两首歌词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异同?这样的比较有什么好处?
同:都描绘了部队所处的险恶环境;
异:
第一首:⑪横断山阻挡路途,道路难行,部队条件艰苦,天气炎热无比;
⑫敌人围追堵截,重兵把守,意欲消灭红军部队,部队面临生死攸关的生死关头;
第二首:⑪雪山挡道,草地茫茫,荒无人烟,高原奇寒,风雨交加; ⑬部队断粮断炊,忍饥挨饿,以野菜充饥,共度难关。
4、两首歌词在句式上有什么特色?
⑪以七言这主。
结合组歌来分析,总结:整齐的句式、和谐的韵脚,表现了一种壮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表现了红军战士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情怀。
⑫三言句。
结合课文,这些句子都描绘了红军部队所处的险恶环境(酷暑如火、雪域厅寒、道路艰难、敌兵围堵、断粮断炊),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庄严残酷的气氛,对塑造红军战士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
5、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又有哪些特征?
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交流体会。
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各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学生交流、教师明确:
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气势宏伟壮丽,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影响深广。
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从大处着眼,面对强敌时,必须发扬长征精神,审时度势,正确决策,一往无前,也可以联系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来谈,还可以联系本人实际来谈体会。
七、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老山界》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
二、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特点;
三、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观察方法;勾画关键语句,揣摩其含义及作用;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布置预习:
1、仔细阅读课文,解决字词疑难(识记注释中的词语:攀谈、苛捐杂税、奇观、绝壁、峭壁、骨碌、酣然入梦、蜷、缀、细切、澎湃)
2.读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说明理由。
教学步骤
一、导入:我们学习的前两篇课文是用诗歌形式写长征壮举的,今天学习课文《老山界》,它是一篇回忆录,真实地记叙了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
二、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要求学生复述课文,要突出文中关键词语,做到语言简洁连贯,声音响亮,内容周全(常规要求)教师可边引导学生叙述,边课件出示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行踪图。
三、自主探究
启发学生理解课文的思路和思想内容课文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山高,摆出困难。点题
第二部分(2—33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按翻山经过将这部分分为四层,标上“│”号(常规要求),编写各层提纲。
第一层:(第2---11段)山脚访瑶家。(表现了军民关系,既不脱离中心,第二层:(第12---23段)从天黑以后写道黎明之前,主要内容有:
1.在“之”字拐的路上;
2.山腰露宿(表现登山艰苦和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层:(第24—31段)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主要内容:1.攀登雷公岩;2.继续登山,到达山顶;3.山顶所思。(表现红军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点明翻山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
第四层:(32—33段)下山的情景。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呼应开头,小结全文,回顾了整个长征。本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四、合作交流
1.仔细读第3、6段,一处写“照着习惯”,一处写“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各反映了什么现实?课文中写了:“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请你以一个红军宣传干部的身份向瑶民说明红军是什么。
2.学生勾画写红军翻山艰难的语句,用如“走路难”三字的形式概括几难(还有“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3.学生议论:红军为何能战胜困难?人民的军队,坚强的革命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力量等。
五、布置作业:
读全文,重点读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两段,边阅读、边思考、边勾画关键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继续研究课文
(一)理解作者如何观察、反映生活,研读生动描写的段落。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读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两段。
1.星夜登山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选择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调动了什么感官进行观察?观察什么?怎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红军战士的喊声笑声(听觉),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2.半夜山腰露宿。“半夜里„„睡不着。”写挨冻的感觉,冻醒了,冻得怎样?勾画关键词:逼、刺入、更卷、蜷。这些词的使用使冷的程度具体化。“天上„„几堆火没有熄”。观察方法:定点观察;写景顺序:由远及近,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视线:仰视、平视、环视。形象描述:运用比喻。(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像巨人矗立;山谷像一口井)“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既是所见,也是所闻,由视觉到听觉,转入自然。
“除此以外,„„又睡着了。”所闻:以声写静谧,用比喻描写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所见所闻既表现征途生活的艰苦,又有乐观情趣。
前文写登山的热烈,这里写夜宿的静溢,使文势变化多姿,起伏跌宕。
三、合作交流,讨论完成课后习题二、三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归纳中心意思:本文记叙了_______实况,通过对老山界____________的描写,对红军___________的描写,歌颂了红军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精神。
2.提示学习重点。
3.写作特色:朴素与生动的语言相结合,文风质朴,真实可信。
五、布置作业: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参考下列题目写一篇观察日记。《望星空》《在阳台上》《窗前》
《草》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如何通过文学语言展现人格魅力
3、理清课文的线索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紧扣线索安排情节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教学准备:有关长征题材的录象带、投影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理清文章的脉络
2、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学准备:录象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今天我们所学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二、简介文章体裁和作者:
1、本文是小说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2、作者是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人,当代作家。本文是作者从1976年底到1977年7月连续写的十篇以长城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中 的第四篇。
三、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1、给加点的词注音:
焦灼(zhuó)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愠怒(yùn)霎那(shà)
蔫巴(niān)抽噎(yān)
2、口头回答预习案中的其他问题。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五、抓住线索理情节:
1、战士误食野草
班长摸黑报告(开端)
2、撇开毒草忙救人
引出担架设悬念(发展)
3、主席下令辨毒草
不顾安危尝毒草(发展和高潮)
4、平易近人议吃草
启迪战士悟真理(结局)
六、自主探究
学生划出对杨光和副主席描写的语句:教师重点分析第三段,提问:
1、当杨光得知担架上的危重病人就是病重而昏迷的周副主席时,他有哪些反应?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些反应的?
2、作者写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时,运用了哪些描写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动作描写有“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闭住”、“抖动”、“吐掉”等;神态描写有“一
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贵品质和非凡气质。
七、揣摩妙点,分析人物形象:
1、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高潮部分对周副主席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
2、作者重点描写了主席的哪方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3、分角色演读,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高潮部分,并能通过一定神态和动作来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要求:小组成员自选认为自己最有把握的角色,并确保每一个人都担当一定的角色,组长注意调控。)教师点拨:要求能抓住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草时的一系列动作和神态,以体现主席的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高度关注战士生命的高尚品质。
4、评析人物:同学们可以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说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或认识。教师点拨:周副主席有着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人格,有着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5、说说你以前对周副主席的哪些事迹有所了解,结合本文提供的材料,谈谈自己对他的认识。
5、理解正文前的引文中的“最甜”一词的双关义明确:“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八、体味生动、准确的语言:找出文中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九、比较阅读显能力比较阅读《七根火柴》思考:
1、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主人公是谁?
2、假如让你来围绕这篇小说的情节设计一次活动,你准备如何安排?写出你的方案。(可以以历史博物馆的解说员的身份介绍七根火柴,可以以招聘导演和演员的形式从人物入手理清情节)
3、阅读同一位作家的两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可以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去思考)
十、从课文提供的材料说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十一、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十二、作业:选择一位你熟悉的人物,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长征》节选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2、理解故事情节,体会环境的作用,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3、学习红军指战员对待困难不屈不饶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故事情节,体会环境的作用,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学习难点: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教学设想: 预习要求:
1、查找有关影视艺术及红军过草地的资料
2、认真朗读课文,查找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填写读书卡 学法设计:
基于本文的体裁是剧本,学习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运用朗读,观看影片,讨论,模拟播音员等方式进行有效地学习。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长征》第22集碟片,影碟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题导入:上课之前先来测一测大家的IQ(智商),请听题,四个提示:草地、雪山、二万五千里、红军。答案两个字。(长征)请说明理由。
请同学讲述红军过草地时发生的感人故事。
这样感人肺腑的故事还有很多,作家王朝柱也充满激情地讲述了一个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自主积累,展示预习
交流读书卡(说明摘录理由并领读)由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其他同学可补充。
读书卡
课题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 生字 词语 资料 备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四、自主研读,合作学习
a)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挑读段落,四人小组合作,提出问题或寻找亮点。
b)预备题目
①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为什么不勇往直前,却要爬进水塘赴死?
②一副铮铮铁骨的彭德怀,既然下决心枪杀了自己的战马,又为何要“溢出串串泪水”?
③作为导演,可以根据剧本在拍摄时加以修改,请发挥想象,你认为“周团长回身看了看再也爬不起来的战士,又转身全力向水塘爬去”能否给予特写。
说明:若小组通过合作学习能提出一些问题,发现一些亮点,且讨论较到位,见解较独特,理由较充分,预备题可不用。
五、课堂延伸,畅谈感受
在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的英雄,有忍痛杀马的彭德怀、有舍己为人的周团长,那么你心目中的英雄又是怎样呢?请以“走近英雄”为题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欣赏影片,品味环境
1、观看《长征》第24集的片断,“让面杀马”,回味课文内容,注意片中环境描写。
2、结合剧本,体会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及其在剧中的作用。
二、模拟配音,性格凸现
1、四人小组合作,任选某一部分进行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讨论人物性格
2、由小组选择要配音的片断,播放影片,消去声音,由学生用话筒配音。(可以选两组左右)
3、采用互评,自评等方式对“配音演员”进行评价,结合背景,环境,人物性格,提出合理性建议。引导同学们从语言中体会剧中人物的崇高精神魅力。
三、拓宽视野,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及平时看电视剧的体会联系有关影视作品的资料,举一反三,拓宽视野归纳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资料)影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造型艺术,它熔文学、表演、摄影、音乐、美术于一炉。以推、拉、摇,跟移空格等各种镜头为基本结构单位,通过镜头的组接创作出运动的,有连续性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画面,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圆满地满足人们视觉感受的需要。
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
2、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
3、特点镜头的恰当运用
(说明:这个特点的归纳以学生的发言为主进行恰当引导归纳,不强求字词不差,若时间空余,可请同学们就这三个特点对此剧本进行分析。)
四、简谈感受,总结全文
通过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两个特写镜头的恰当运用,使得那一个个具有坚定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红军指战员栩栩如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你想对他们对长征说些什么呢?
板书 《长征》节选 断粮晕倒 泥泞的草地 舍己为人 坚定的信念 让面杀马 乐观的精神
歌舞战饥 光明的大道
《诗人 领袖》
编写:吴有宏
教学目的:1.了解毛泽东诗人与领袖的双重身份
2.体会诗文中精当的比喻和巧妙的构思 教学重点难点:作者怎样把毛泽东的双重身份融合一起 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歌颂毛泽东的歌曲渲染气氛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学期学习了两首毛泽东诗词,谁能说说是什么?你能背诵吗?
——《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
请初读《诗人 领袖》这首诗找出我们学过的诗句,另外本诗中还化用了毛泽东许多诗句,它们分别出自毛泽东的哪一首诗词。找找看,比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战地黄花”《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血残阳”《忆秦娥·娄山关》 “望断南飞雁”《清平乐·六盘山》 “梅花漫天”《七律 冬云》
七律《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风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北国风光” 《沁园春·雪》
通过刚才的整理我们已经了解到毛泽东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很多诗篇不仅响彻中国,而且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是开国元勋,有很多歌颂毛泽东歌曲为我们熟
知——《东方红》《北京的金山上》《万丈高楼平地起》„„下面我们选择其中的两首听一听,感受一下毛泽东作为政治领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确实如诗题所写.诗人 领袖
二、请你再读诗篇找出体现 诗人 领袖 两者结合的诗句 组织讨论:(诗歌的最后一句“嘹亮了东方”是什么意义?这样写好不好?)
1节: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最长一行——入笔诗的形式
比喻 枪声-诗韵 长征路-诗行
2节:马背上构思——诗的内容 战略谋划与战斗生活-马背行吟与意象的选择
3节:刻画诗人形象与风格-
细节描写-潇洒抽烟、雪天畅想 挥洒自若、想象丰富、豁达豪放诗人气质与领袖风范
4节: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用代表诗妙喻-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比作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5节: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诗歌吟诵来比喻“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宣言,“嘹亮了东方”写出了毛泽东功绩的历史地位诗歌看似闲散,实则笔笔关紧两面,内部结构非常严密
三、请带着赞美与崇敬的感情朗诵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准确把握节奏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诗文
2、写一首赞美诗赞美你最敬佩的一个人(叙事诗)
第四篇:七律长征
《七律 长征》案例 及反思
福利二校 张素雪
教学案例:
(1)情境导入任务驱动 边演示课件(音乐:《长征组歌》中的《大会师》乐曲 图片 五岭山脉、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雪山——夹金山、草地)边导入。
生1:“金沙水拍云崖暖”这句我读不懂。
师:读不懂的举手我看看(有大半的学生都举手)。谁能具体说说哪儿读不懂?
生2:这句中的“暖”字我不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3:“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我也有点读不懂。
生4:为什么要说“更喜欢岷山千里雪”?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难问题再读读这首诗,边读边联系已获取的信息资料认真体会,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2)探究感悟。
师:谁来谈谈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生1:我通过看课后的注释,知道红军巧渡金沙江是1935年5月,天气比较暖和,体会到金沙江畔暖气蒸腾。
生2:我认为这里的“暖”不仅仅说天气暖和,还可以体会到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心情。
师:你是怎么体会的?
生2:通过看历史书,我知道毛主席善用佯攻战术,假装要攻打贵阳,让蒋介石将滇军东调,这时毛立即将军队直插云南,从而巧渡金沙江,作者用“暖”字来形容红军战士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师:真会利用信息资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得很好,还有补充的吗?
生3毛主席除了用佯攻的战术外,还成功地用佯装战术智擒敌军,不用一枪一炮缴获了六条渡江的船,战士们会为有这样英明的指挥而感到特别高兴。
播放红军巧渡金沙江片断,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暖”的意蕴。
师:我们怎么读这句诗才能体现出红军战士这种欢快、喜悦的心情呢?
生:很投入地练习感情朗读。
指名读——评议——范读——练读——再读(朗读节奏明快)
师:大家还解决了什么困难?
生4:“寒”字不仅写出了泸定桥的奇险,而且也说明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艰难。
生5:我从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体会到了飞夺泸桥的艰难。
生6:我还知道泸定桥是由13根碗粗的铁索组成的,长101米,宽2.6米,离水面14.5米,东西悬挂在大渡河上,从中体会到泸定桥确实很奇险。
生7:通过学习《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知道这次战斗由1营2连连长廖大珠率领22名突击队员,勇敢地冲进火海,冒着枪林弹雨边攀缘铁索边向东岸发起进攻。王友才率第2梯队铺好桥板,随后冲进泸定城,与敌人展开了2个小时的激烈巷战后才占领了泸定城。这个战斗场面令人心惊胆寒,给人寒气逼人的感觉。
生8:听了他的描述,我觉得红军飞夺泸定桥是多么的奇险悲壮啊!
师:是啊!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使我们感受到这种悲壮的气氛?
师:同学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9:因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心情特别高兴,后来又战胜重重困难,在翻过岷山即将进入甘肃时,心情就会更加激动、兴奋,所以有“更喜岷山千里雪”的诗句。
师:请大家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这两句诗。
生10:我还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体会到工农红军不把困难放在眼里,十分的乐观。
师:谁能具体谈谈是怎么体会的?
生11:我从“只”这个字体会到长征中的困难在红军眼里仅仅是件小事,战胜困难的信心很足。
生12:“腾细浪”、“走泥丸”说明这些艰难险阻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值得一提,真豪迈乐观。
师:围绕第一句诗,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生13:还想知道红军长征时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14:我知道。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公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生15: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十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开进和顺利通过了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当时中国军队从没有到过的。
生16:除了军事和自然界方面的困难外,还有政治上的困难。比方说,一、四方面会师后,毛主席坚持北上抗日,张国焘试图分裂党,坚持南下,这是长征中遇到的政治困难。
通过拓展,不仅使学生认识到长征行程之长,路途之险,困难之巨,还可以进一步体会红军乐观豪迈的情怀,为感情朗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感情朗读
练读——指名读——评议——范读——比赛读——优胜者配乐朗读表演——课下朗读录音,并欣赏、交流。
由于学生探究感悟的方式、途径、程度不同,对诗的情感体验也不同,所以学生对诗的节奏、语气、语速、轻重音处理极富个性,体现了诗歌学习的个性化行为特征。
(4)总结迁移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形成了举世钦佩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真可谓,天地英雄气,浩然固长存!课后请同学们认真开展“长征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我试图以《长征》教学为例,以信息技术的运用 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突破口,尝试探究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
1信息与学科整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时代赋予小学语文的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加工信息和运用价值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并通过信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作为语文学科,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信息来丰富封闭孤立的课堂教学,填补教材“空白”,使信息成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Learn with IT)。这种 探究性学习方式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2感悟与朗读结合,探索诗歌教学途径
传统的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应树立“以人为本,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因为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郭沫若把音乐性看作是诗的生命,只有吟咏、诵读,才能把诗歌的音乐美充分表现出来。所以,朗读自然也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朗读不仅是感悟诗歌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如果说学生的语感能力体现为学生突出的语文学习智力特征的话,那么,朗读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它极为重要的基石。特别是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因此,朗读应该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在《长征》教学中,笔者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边读边联系已获取的信息,探究、感悟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和乐观精神。从整个教学来看,所有的认知与感悟都不是由教师施与的,而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语文实践获得的,真正把探究 的权力交给了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五篇: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2、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难点: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逶迤(wēi yí)磅礴(páng bó)岷山(mín)
2、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二、导入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借助多媒体播放红军长征的录像,教师介绍长征的历史事实,并让学生哲学歌曲《七律 长征》,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
三、听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学生朗读诗歌之后,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其中的一句诗,并说说理由。
四、学习新课
1、学生结合注释,说说全诗的大意。
讨论交流后,明确:
2、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游戏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尾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这里的“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想念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3、探究。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谈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五、拓展阅读
推荐书目:《毛泽东诗歌鉴赏》《毛泽东诗词探索》《毛泽东和诗》等。学生交流毛泽东描绘长征的诗词,如《忆秦娥 娄山关》等,做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