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时间:2019-05-14 05:0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第一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中共黑龙江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召开 吉炳轩代表省委常委会作重要讲话

中共黑龙江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在哈尔滨召开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吉炳轩代表省委常委会作重要讲话 王宪魁作总结讲话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于24日至25日在哈尔滨召开,图为全会

会场。邵国良摄影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于24日至25日在哈尔滨召开,省委书记吉炳轩代表省委常委会作重要讲话。邵国良摄影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于2012年4月在哈尔滨召开

指导思想: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文化改革发展工程为主要抓手,加快打造龙江特色文化精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文化传播载体,加快培养各类优秀文化人才,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为促进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努力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极大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龙江特色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尽快建立,文化产业发挥支柱作用;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文化发展动力显著增强;文化交流传播能力大幅提高,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人才支撑。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24日至25日在哈尔滨召开。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省委委员64人,省委候补委员4人。现职副省级领导同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负责同志,省纪委副书记,各市(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中省直单位、部分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本科院校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地)党委宣传部长和文化局长,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文化工作者列席会议。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吉炳轩代表省委常委会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宪魁作总结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省委副书记杜家毫就《实施意见(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泽洲就《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草案)》和新一届市(地)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推荐人选情况作了说明。全会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坚决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全会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从而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推动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要充分认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强大支撑,是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建设的显著标志。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充分认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有效途径。文化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而且与经济日益交融,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越来越大。只有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有效保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顺利推进,实现龙江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要充分认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民生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化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人们思想道德和精神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更加健康文明、更加昂扬向上的社会风尚。要充分认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迫切需要。政治治理需要一种政治文化作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治理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其服务。只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把这个良好政治局面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从而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全会指出,近些年来,省委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全省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今后文化改革发展实践中,还会面临更多的困难、更重的压力、更大的挑战。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给文化改革发展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我省当前经济发展、社会安宁、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有利基础条件,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努力推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提出当前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打牢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必须着眼于提高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努力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要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理想信念、责任使命、形势政策、革命传统、改革开放教育,用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战略规划、建设平安和谐幸福龙江的美好目标凝聚全省干事创业谋发展的强大力量。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弘扬“闯关东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兴安岭精神”和“龙江交通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积极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充分发挥人民军队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打造文化精品力作,扎实推进龙江特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生产出更多更好具有龙江特色、龙江风格、龙江气派的文化精品。要挖掘龙江特色文化资源,紧紧围绕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流寓文化、外来文化、革命文化、创业文化以及冰雪文化、山水文化和生态文化等,加强学术研究、开发利用和宣传推介。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出一批具有龙江特色的优秀研究成果。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着力打造龙江特色文化产品,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深入实施精品图书出版工程,叫响龙江特色文化品牌。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三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培育健康文明社会风尚。必须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精神文明创建热潮。深化“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使讲文明重礼仪、讲公德重诚信、讲秩序重规范蔚然成风。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扎实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层次和水平。积极探索和创新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和城镇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群众在参与中享受美好生活、陶冶思想情操、升华道德境界、提高自身素质。

四是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着眼于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功能,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巩固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成果,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电视难问题。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为城乡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积极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加大对特定区域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使他们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延长文化资源产业开发链条,不断提高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五是提升文化产业实力,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必须着眼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以大开发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切实把文化产业打造成龙江经济支柱性产业。依托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以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努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以园区建设承载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培植规模效益好、产业贡献率高、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文化产业园区。要以新城开发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新城。要以旅游开发牵动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要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

六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着眼于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步伐,全面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投融资体制,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和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扎实推进文化领域结构调整,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健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发展产品市场,加快培育要素市场,扩大文化消费市场,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七是推进文化交流合作,提升黑龙江对外开放的影响力。必须着眼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黑龙江对外交往的影响力,健全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中介组织为辅助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和各类国内国际会展活动,努力促进我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强外宣媒体建设,加强与国内外主流媒体合作,介绍龙江、宣传龙江,让世界了解龙江,让龙江走向世界。发挥口岸城市作用,努力把口岸城市打造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前沿阵地。构建人文交流机制,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广泛吸收一切有益营养丰富发展壮大自己。

八是抓好文化队伍建设,强化文化繁荣发展人才支撑。必须着眼于夯实文化科学发展的人才基础,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抓好文化党政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文化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文化队伍结构,提升我省文化创造经营水平。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造就一大批与党同心同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理论家、思想家、新闻出版家、文学艺术家,更好地承担起推动龙江文化繁荣发展的崇高使命。抓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文化创造活力,带动基层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全会强调,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改进领导方式方法,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要健全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各部门要把文化建设与本部门工作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自觉承担起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要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支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各尽其能,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挥作用。要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和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扩大已有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强化对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和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税收扶持,完善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等优惠政策,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支持,制定出台一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法规措施。要勇于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要狠抓工程落实。《实施意见》提出的全省文化改革发展重点实施的文化素质提升工程、文化事业惠民工程、文化产业开发工程、文化体制创新工程、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文化传播促进工程、文化人才建设工程、文化发展保障工程,都是一件一件实事,都是一个一个目标,突出了文化建设重点任务,是我们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各市(地)、各有关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各自责任,细化工程方案,着力狠抓落实,确保每一项文化建设工程都成为精品工程、发展工程、民心工程。

全会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农业再获大丰收,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增势强劲,民生得到切实保障和改善,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做好当前工作事关全年乃至明年发展。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部署和这次省委全会精神,毫不动摇地抓好“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年底前的各项工作。要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抓好项目谋划储备,搞好项目建设服务保障。要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加大扭亏增盈力度,加强运行保障。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抓紧搞好农产品销售,抓好秋翻整地、秋季农田水利建设和秋季水田基础建设,做好明年农业生产准备。要抓好对外经贸和第三产业发展,在“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上狠下功夫,尽快在第三产业中打造出一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新生力量。要全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扶贫解困、央企分离办社会、城镇冬季取暖和清冰雪等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40件民生实事,兑现向全省人民做出的承诺。要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年终岁尾是安全生产事故、不稳定事件、治安案件的上升期,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高度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

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黑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于2012年4月在哈尔滨召开。全会还审议表决了新一届市(地)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推荐人选。

全会号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发进取,扎实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①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④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⑤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力。③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那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它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篇:胡锦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胡锦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年08月24日13: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3日上午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蒯大申研究员、中央宣传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李伟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胡锦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二是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四是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要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入研究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能力。要加强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成效。

第四篇:如何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范文

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Liuzh

通过这几天在地区党校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对《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就对如何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实现。这个“自觉”的核心也就是要求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略对待和实施文化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过6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体现规律性的鲜明特点。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如何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呢?

首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为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传播作为核心内容。

其次,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文化工作者要辨清哪些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哪些文化是落后文化。只有意识清醒,我们才能在文化事业或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困惑、不迷惘,自觉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再次,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强化其引领作用,以之增强人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历史认同和价值观认同,从而使我们的民族更有凝聚力,核心价值体系更有吸引力,经济物质发展更有人文方向感。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统一起来。

重视物质力量建设的同时,也重视文化力量的建设,这是我们党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就葆有的一个优良传统。物质力量的发展为文化力量建设奠定经济基础,并决定着文化力量的性质;同时,文化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力量可以辅助、促进物质力量的发挥,并且能够支撑、引领物质力量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反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给予文化力量建设对物质力量建设保障和引领功能的肯定和重视。

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和坚持科学精神相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以上四个坚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也是其基本特点和规律。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方面,始终坚持批判和吸收相结合,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结合,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相结合,使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外来文化中国化,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又一特点和规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遵循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规律性方针和原则。

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注重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以经济效益损害社会效益,更不能以商品属性排斥意识形态属性,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两种属性”和“两个效益”的关系。这是新的实践探索得出的新的文化建设的规律。不断地探索规律、发现规律、遵循规律,按照规律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六、发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文化制度上的有力推动和切实保障。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优势前提下,确立起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科学的文化体制机制就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文化服务人民的体制机制。文化发展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根本目的,但这个目的不能停留于观念,而是要付诸实践,真正实现文化利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这就需要构建一系列体制机制来予以落实。文化服务人民主要体现为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文化服务人民、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要建立健全文化促进经济的体制机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文化生产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和现代化大生产的一部分。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乃至广告、信息、传播、娱乐等产业,已发展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同时,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越来越大。因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围绕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打造一批文化领域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大幅度提高我国文化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建构和完善促进文化经济发展、提高文化生产力的体制,使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的重要功能和独特优势。

三是要建立健全促进文化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文化的本

质特征,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条件。在文化生产领域,我们也要更新观念,调整结构,力求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和提升。诚然,文化本身意味着积淀和传承,但如果没有创新性要素的参与和主导,文化就不能充分反映与时俱进的社会生活,就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文化创新最终要体现于文化产品的创新,因此,文化生产也必须纳入到创新型国家建设体制,使之参与到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之中。文化创新还要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敏锐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努力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四是要建立健全加强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文化发展繁荣。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要切实加强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深化认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管理体制,为各类文化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将其贯穿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地贡献!

2012年3月10日

第五篇:9-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案

姓名:组别: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生活导学案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为什么?

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学习目标】

1、明确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与途径。

2、能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参与意识。

知识归纳联系、回顾在本册书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些内容与“教育”有关? ① ② ③

(2)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

【导入】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以上信息反映了什么社会文化现象?(概括材料主题)

2、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新课讲授】

一、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意义:精神文明搞好了——人心凝聚,各项事业全面兴盛;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必要性:

知识拓展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需要。

这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深度思考

“四有”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每一项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内容,相辅相成。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样理解其中每一项的内容吗?

①优先发展教育,人民满意

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水平③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1)为什么?

(2)怎样做?——对应练习《新课堂》P116即学即练第一题

①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②普及科学知识

③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哲学社会科学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1)为什么?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怎样做?

①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②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创新 ③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4、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为什么?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2)怎样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

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②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③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抓住中心环节(第十课)

【课后反思】本课的重点知识你都掌握了吗?

下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