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政府审计是受人民委托对公共财产管理者承担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进行的经济监督行为。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公共性等特点,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它对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和效率,强化权力制衡,健全民主与法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内部审计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所实施的审计。为了健全我国审计体系,明确各种审计主体的责任,提高各种审计的效率,充分发挥各种审计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我国现行《审计法》规定,政府审计机关有责任对政府各部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指导和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制定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部门单位依据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推广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宣传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制定发布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帮助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训审计人员;指导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内部审计协会的工作;指导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工作等。
(一)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
1、审计主体不同。
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政府审计的主体是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审计;内部审计则由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及人员进行。
2、开展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标准不同。
政府审计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审准则准;内部审计则依据的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内部审计准则。
3、独立性不同
政府审计的独立性较强且是双向独立,独立于授权(委托)单位及被审计单位;而内部审计的独立是相对独立,主要是独立于所审的其他职能部门,所以独立相对较弱。
4、审计方式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都是授权审计,只不过政府审计的授权单位为同级政府,内部审计由单位主要领导或者其相应管理机构。
5、审计目标各异。就内部审计而言,其主要目的是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减少管理风险、经济效益审计为其主要审计目标;政府审计是对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
6、审计服务的对象有别。一般情况下,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为本单位主要领导及其相应管理层,为其提供有关业务工作信息并对其负责;政府审计的服务对象为同级政府及其相关管理机构。
7、审计的取证权限不同。
审计机关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取证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证明材料;而内部审计在完成工作任务时,虽然没有审计机关的行政强制性,但往往是受单位主要领导授权开展审计,配合和支持力度相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要好一些。
8、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
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做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依法予以处理、处罚,在法定职权内做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单位提出处理处罚意见。内部审计在发现问题的处理上比上述外部审计要相对灵活,一切以促进单位规范管理、提高单位运行效能为基准。
9、审计结果效力不一样。
因不同的审计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所以效力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外部审计的效力远远大于内部审计,尤其是政府审计,因其结果要向同级政府或人大进行报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所以倍受被审计单位重视。对于内部审计,因其监督的对象同属于一个领导决策层,审计的结果只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只能作为本部门、本单位改进管理的参考,对外不起鉴证作用,并向外界保密,效力相对较弱。
10、审计服务的有偿性不同。一直以来,审计工作是以监督作为自己的第一面目。但是监督的目的不是拈过拿错,而是促进管理的改善和机构效能的提高,所以笔者认为审计工作的实质是一种服务。对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其履行职责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内部审计则纳入本单位预算),开展审计工作本是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是分内的事,所以被审计单位只需配合其完成工作任务就好,不需要单独为完成某个审计项目而付费,因而可以说是无偿的。
11、被审计单位的主动性不同。对被审计单位而言,内部审计往往是自身加强风险防范的主动措施,在审计项目及其时间的选择、审计结果的运用等诸多方面较少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而主动性较强。政府审计由政府审计机关拟定项目计划,什么时候、审计什么项目则完全不由被审计单位说了算,因而被审计单位往往是被动接受审计,主动性较差,情绪比较紧张。
12、审计的职责与作用
政府审计依法监督,保证政府财政资金的安全,能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和效率。而内部审计的结果不对外公开,对外无鉴证作用。
(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联系 第一,不论是政府审计还是内部审计,都是审计工作,这是三者最本质的联系。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审计和内部审计三者构成完整的审计监督体系,相互不可替代,没有主导与从属的关系。我国目前的审计监督体系是以国家审计为主题,以内部审计为基础,以民间审计为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
第二,工作的方法具有一致性。不论是何种审计,尽管依据的法律和审计标准不同,关注的重点也不尽一致,但作为审计业务操作者,其审计的方法大体是一致的。
第三,外部审计的结果对内部审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通常,外部审计(不论是政府审计还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因其接触的社会面广、业务种类多,比内部审计更容易了解业内动态、掌握新的规则及其运作方式,所以其审计结果有时会起到为内部审计指点方向的作用,从而对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特别是政府审计,其结果往往会作为一个单位内部控制不可逾越的标杆、作为单位内部审计的标准树在那里。
第四,审计结果可以互相参考,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通常,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部审计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评时,就须对内部审计的设置及其工作进行了解,还可利用内部审计结果。
为了健全我国审计体系,明确各种审计主体的责任,提高各种审计的效率,充分发挥各种审计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我国现行《审计法》规定,政府审计机关有责任对政府各部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指导和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制定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部门单位依据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推广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宣传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制定发布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帮助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训审计人员;指导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内部审计协会的工作;指导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工作等。
第二篇: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11124557 黄承玮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特征;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而且是经济监督,是以第三者身份所实施的监督。审计的主体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专职机构或专职的人员,是独立的第三者,如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这就是说审计对象不仅包括会计信息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还包括其他经济信息及其所反映的其他经济活动。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审查和评价,也即是搜集证据,查明事实,对照标准,做出好坏优劣的判断。审计的主要目标,不仅要审查评价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还要审查评价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
审计一般分为三种: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及其他公共机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运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审计。民间审计则是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所组成的社会会计、社会审计组织,即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对有关经济组织的有关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
而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这三种审计都需要遵守客观公正,合法合理,效应性独立性的原则。不同的是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所归为的外部审计处于比较超脱的地位,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及客观公证性。其基本职能都是监督,尽管在监督的纯粹性、完整性上不一致,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各自的审计监督活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但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还有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表现的是审计的主体不同,政府审计的主体是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属政府序列,行使经济监督的职能,其所需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财政拨款解决。而民间审计组织的审计主体是经国家有权机关批准成立的社会会计组织,是依法独立承办审计查证和咨询服务的事业单位,不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也不是政府公职人员。正式成立开办业务后经济来源是从承办委托项目,通过有偿服务取得收入,实行自收自支的独立核算。
同时,在执行审计职能时,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宪法与有关规定可以主动地制定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而民间审计组织因其机构业务要受国家财政和审计机关管理和指导,而它的审计活动是从第二者立场,实行受托审计按照委托人的委托项目内容要求进行依法审计或会计技术鉴定向委托人负责,因此,它的审计内容的目的受委托人的限制。同时,只有在接受委托之后承诺履行职责,不能像国家审计工作机关那样实行强制性审计,不能直接安排审计任务。所以这种委托审计的方式形成了民间审计组织在履行职能上的被动性,同时还要向被审计单位和委托单位承担一定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其次,在权限方面,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也有很大的不同。政府审计机关依照宪法规定有权对国家所有经济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主动的,强制性审计监督,监督职能是基本职能,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中,在职能运用过程中它的检查权和处理权是统一的。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报送有关资料,有检查权,调查权,调查权和临时处置权等。审计之后有权依法进行处理,包括经济处罚权、通报权、建议处分权,以及实施紧措施权等,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而民间审计组织是事业性质的单位,它不能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直接的审计监督,无权进行指令性审计,只能接受有权机关和单位委托,在被受命时才有检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所以民间审计组织在审计过程中的职权是由委托方授予的,其范围不超过委托方的职权。通过自己审计业务为其他监督部门服务,所做出的审计公证结论报告给委托者采纳,明示强制性,需由监督部门根据国家法规进行处理。
最后,政府审计的范围主要是政府各部门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而民间审计的范围则比较广泛,它可以接受任何单位的委托对任何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查证和提供咨询服务。当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旧的审计模式就会由无组织到有组织地被新的审计模式所替代。当审计模式同社会经济环境部分不相适应时,就会对原有审计模式有组织地进行调整。从变换方向看,一种是受本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引导而生成新的审计模式,如英国的审计主要是在本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发展起来并为本国经济服务的,具有一定的超然性,其社会经济环境内部的矛盾运动具有独立性,受他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另一种是审计模式的变换受到因输入外来社会经济环境而带来的本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的引导而生成新的审计模式。因而这种新的审计模式则类似于输入国的审计模式,当然随着本国经济环境与输入国社会经济环境的背离,也会导致审计模式与输入国审计模式的分道扬镳。
而内部审计相比外部审计而言,共同点为掌握基本的财务审计技术,审计结果可能存在相互借鉴。当然,内审和外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包括了以下六点: 1,独立性不同。
根据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11年发布的IPPF内部审计实务框架第1100、1110章节,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受威胁,另外一方面指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即与董事会的汇报关系的独立。相比外部审计常用的《独立审计准则》,因两者的目标不同和服务对象不同,导致两者独立性不相同。
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外部审计的目标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务合同的限制,如常见业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3,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不同。
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领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例如财务报表审计中,外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规性,也就是对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目标达成、经营效率等方面。
4,业务范围不同。
外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如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鉴证审计、尽职调查等业务。而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
5,审计标准不同。
内部审计的标准是非法定的公认方针和程序,如IPPF;外部审计的标准是法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6,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同。
内部审计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运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水平。
案例1:
为开展玉树抗震救灾跟踪审计工作提供实务参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情牵动整个国家,也同样牵动着苏州审计人。根据审计署和江苏省审计厅对玉树抗震救灾跟踪审计的工作部署,苏州市审计局于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议,迅速成立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协调小组,组织各县区审计机关以分管领导为组长,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审计组,严格按照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开展工作。市局审计组借阅了四川抗震救灾跟踪审计的档案,借鉴和发扬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动态跟踪审计经验,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跟踪审计工作中来。务必把灾后跟踪审计作为当前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务必把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廉洁、安全、高效使用作为跟踪审计的目标,务必全力跟踪救灾款物从捐赠到接收、划转、使用、管理的整个流程,迅速高质做好跟踪审计工作。
全市两级审计机关一共开展了3次阶段性跟踪审计和1次收尾阶段跟踪审计。共在地方报纸、网站等媒体公告审计结果7次。全市共上报信息、宣传、专报、综合分析等12篇,获各级采用8篇次,其中,《江苏昆山第一时间实施玉树抗震救灾跟踪审计》获审计署网站和江苏省审计厅采用,统计分析《为大爱护航》获省厅采用。苏州审计专报《关于玉树抗震救灾资金物资阶段性审计情况的专报》获苏州市市长阎立批示,“审计监督及时有效很好,请督促完成后续事宜确保资金到位,使用有效。”共提出审计建议7条。主要为督促各地救灾捐赠款物及时汇缴,均已落实到位。昆山市有关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出台了2项制度,《青海玉树地震财务管理办法》和《抗震救灾款物账目每日清理制度》。(政府审计)
案例2:
公司成立10年经营业绩平平。1719年至1720年之间,公司趁股份投机热在英国方兴未艾之机,发行巨额股票,同时公司董事对外散布公司利好消息,致使公众对股价上扬增加了信心,带动了公司股价上升。1719年,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到1720年3月股价升至300英镑,1721年7月公司股票价格高达1050英镑,公司老板不伦特决定以高于面值数倍的价格发行新股。一时间南海公司股价扶摇直上,一场股票投机浪潮席卷全国。
英国议会为了制止国内“泡沫公司”的膨胀,于1720年6月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随之一些公司被解散。许多投资者开始清醒,并抛售手中所持股票。股票投资热的降温,致使“南海公司”股价一路下滑,到1720年12月,“南海公司”股价跌至124英镑。年底,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所剩无几。而后,“南海公司”宣布破产。
南海公司破产,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公司投资人和债权人,数以万计的股东及债权人蒙受损失。当证实了百万英镑的损失落在自己头上时,纷纷向英国议会提出严惩欺诈者并给予赔偿损失的要求。
英国议会面对舆论压力,为平息“南海公司”破产引发的**,于1720年9月成立了由13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秘密查证“南海公司”破产事件。在查证中发现该公司的会计记录严重失真,并有明显的篡改舞弊行为。为此,特别委员会特聘请伦敦市霍斯特·莱思学校的会计教师查尔斯·斯内尔对“南海公司”账目进行审查。斯内尔应议会特别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对“南海公司”会计账目的审核,于1721年编制了一份题为(伦敦市霍斯特·莱思学校的习字教师兼会计师查尔斯·斯内尔对索布里奇商社会计账簿检查的意见》的查账报告书,指出了公司存在的舞弊行为,但没有对公司编制虚假账目的目的表示自己的意见。英国议会根据斯内尔的审计报告书,没收了全部公司董事的个人财产,将公司一名直接责任经理押进了英国伦敦塔监狱。为此,查尔斯·斯内尔成为世界民间审计的最早先驱者,他编制的查账报告是世界最早由会计师编制的审计报告。
与此同时,英政府颁布了《泡沫公司取缔法》,主要目的是防止不正常的股份投机,对股份公司的成立严加限制,以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保护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不受侵害。1828年,英国政府根据国内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高度需求,重新认识股份公司的经济意义,撒消了1720年的《泡沫公司取缔法》,1834年以后又通过了由国王授予特许证来设立股份公司的法案。英国议会又于1844年颁布了公司法,从而促进并规范了股份公司的发展。
案例3:
2009年8月26日至28日,湖南郴州天泰公司三标一体化体系内审组根据内审工作计划,分成三个小组,对公司的各个活动单元进行了内审,各内审小组深入到公司的各个部门、车间、仓库,采取现场询问、查看记录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公司的三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审核,经过审核,内审组认为:公司的三标一体化体系基本上符合GB/T19001-2000;GB/T24001-2004;GB/T28001-2001标准的要求,体系运行是有效的,在审核过程中,审核组发现了部门体系运行中的一些亮点,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审核组共开出11份不符合项报告,其中生产部一项、技术中心一项、设备物资部一项、业务部一项、党群工作部两项,安环部一项,财务部一项、人力资源部一项、综合部两项,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将要求部门进行整改并提出纠正措施。(内部审计)
以上列出的三个案例分别是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典型事例。其中南海公司的审计更是民间审计的先河。从这三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异同点。
从苏州市审计局这一案例可以明显地看出政府审计的程序和标准。政府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对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进行独立检查,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监督。政府审计对财务行政起监督作用,并促进财政监督的实施。同时,政府审计对财务行政活动符合有关政策、制度规定起保证作用,并且,政府审计还对财务行政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起保证作用,有助于提高财务行政的效益。
我国政府审计包括中央、地方以及行政单位预决算审计。政府审计的目的,一方面是监督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另一方面是对财政决算情况作出客观 的鉴定与公证,为财政管理提供改进措施,并揭露违法行为。政府审计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审计分析、审计检查、审计调整和审计报告四种方式。
政府审计人员不仅要出具审计意见书,而且对相关违规行为要做出在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政府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审计准则》等进行的审计,国家审计机关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也就是说政府审计具有行政强制力。这点尤其重要,需要相关审计人员清楚相关的法规,因为不同的法规对某一事物的认定可能存在明显差距,如果在审计工作中错用了相关法规,会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
而在实施民间审计时,注册会计师有责任为达到审计目标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进行相应审查。恰当的审计程序有助于审计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达到审计目的。由于民间审计是委托审计,是按委托者的要求进行的,所以它与国家审计的程序不完全相同。民间审计的程序一般可分为委托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立卷归档阶段等四个阶段。
民间审计只有在接受委托人委托后才能开展工作,这种委托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审计机关的委托,另一个是社会其它单位、部门的委托,审计的目的、内容和范围是由委托审计单位指定的。因此,在民间审计组织与委托审计单位存在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为了准确无误的行使和承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委托方委托时认为可以接受委托,双方要签订协议。这样委托阶段就必然要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要进行洽谈、签约的委托过程;另一个是研究制订出审计方案的准备过程。
民间审计的实施阶段是审计方案具体执行的过程,是按照协议书的内容要求,围绕审计目标采取必要的审计手续,运用各种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取得各种证据和资料,查清情况和问题的过程。这是审计过程中的最主要工作,也是把审计方案化为具体实施行动的一种手段。实施阶段一般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1)拟定调查提纲;
2)审阅核对报表、账册、凭证;
3)清查库存现金和财产物资;
4)做好审计记录和取证工作;
5)对索取的各种证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6)调整错弊事项,校正核算资料;
7)做出审计评价。
审计工作按照委托书(协议或合同)的内容要求基本查完以后,就要转入报告阶段,它是在审计实施基础上对审计事项做出实事求是结论,提出审计建议的过程,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归纳问题,进一步核实资料;
(2)座谈讨论,做出审计结论;
(3)写好审计报告书;
(4)征求意见,审定审计报告;
(5)发送报告,总结工作。
每一项审计业务结束后,应将审计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系列审计文书,包括审计报告、证据、分类汇总表和原始材料等应由有关审计人员对这些材料进行集中整理和鉴别。根据合理取舍的标准进行立卷归档。审计档案要区分定期或长期分类保管,以便参考,未批准不得任意销毁。总之,审计材料的整理、鉴别以及立卷工作,应当由原审计人员在审计告一段落后及时做好。
内部审计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顺查法,逆查法,抽查法,审阅法和分析法。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l.选定项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提出内部审计准则备选项目,经专家咨询论证,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审批立项。
2.拟定初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根据确定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起草初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征询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修订后提交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
4.修改定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征求意见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征询专家及有关方面意见后定稿。
中国的内部审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在传统观念中,“独立”是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被认为是保证内部审计效果的一个重要要求。然而,从本质上说,客观是一个更为根本和广泛的概念。[2]在新定义的草拟过程中,指导任务小组最初并未使用“独立”这一概念,也没打算界定它。他们认为含义更广的“客观”是内部审计职业的显著特点。而目前“独立”的要求,则对内部审计人员造成了不必要的约束,它限制了由谁来提供服务以及可以提供哪些服务。而且,把“独立”凌驾于其他概念之上,会使内部审计部门在提供服务时相对于外部服务提供者处于竞争的劣势,因为后者往往处于“更独立”的位置上。
内部审计部门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就是因为他们对改进经营与控制的分析与建议是客观的。独立是为了保证客观,是一种手段,而客观才是最终的目标。试想如果审计活动是独立的,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反映事物的客观面貌,那这种活动就没有效率和效果,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十分有害。反过来,只要保证了客观,就不必要死守独立不放。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其形式上的独立性肯定不如外部审计,如果就此认为内部审计不如外部审计,那是十分荒谬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不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都需要不断完善,各种监管机制就会越来越重要,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不同点和长处,才能在今后开展审计工作时更好地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第三篇: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知识点
政府审计复习知识点
政府审计目标
什么是财政审计,财政审计的范围
审计体制
政府绩效审计
审计决定书
审计通知书
政府绩效审计的本质
审计结果报告
审计工作报告
什么是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客体、依据、目的、主要特点 财政审计
政府审计的起因
政府绩效审计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国家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的职责范围
什么是审计管辖范围,确定审计管辖范围的依据
政府审计税收征管审计的内容
海关税收征管情况审计的内容
审计人员需要使用有关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等已经形成的工作结果为审计证据的,应当对该工作结果的哪些方面作出判断
审计机关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
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审计机关如何确定初选项目、必选项目
审计人员如何分析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记录包括
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
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审计过程和结论主要包括哪些
审计组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情况为哪些职业判断提供基础
审计机关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质量控制制度的内容
审计人员认为应当测试内部控制情形
审计机关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包括哪些
论述绩效审计中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论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
试论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特点
内部审计复习知识点
内部审计的功能
内部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主要包括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基本途径
内部审计工作基本步骤
制定内部审计工作方案运用分析程序的目的公司內部控制环境要素
财务控制的内容
内部审计的主要形式
内部审计报告的相关使用者
审计证据的分类、获取方式特征
内部审计的目的内部控制的目的内部控制评审的原因
内部审计对象选择的方法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的组织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评估审计风险
选择内部审计对象需经历的步骤
内部审计对象的划分方法包括
抽样风险的种类及含义
非抽样风险
一个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内部审计在后续审计中各相关方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包括
审计方案编制经历的工作步骤
内部审计战略中属于新兴审计战略的有哪些
管理审计的内容包括
人际关系的基本类型
与传统审计相比,价值增值审计的变革有何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试述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系,及二者进行相互合作的动因。审计委员会应具备的基本职责。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第四篇: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
摘要:为配合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推行,阐述了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审计和内部控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内部控制 审计 关系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而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使审计工作从详细审计发展成为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首先要研究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这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这就对注册会计师发挥“经济警察”的监督作用,做好研究与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单位的管理层建立的,为了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促进企业贯彻既定的经营方针,所设计的总体规划及所采用的与总体规划相适应的一切方法、程序和措施。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它是为达成一个或一些目标而实施的。内部控制是为达成一个或一些目标而进行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内部控制本身是一种手段而非一种目的。内部控制不是单一事件或某一状况,它与企业的经营过程相结合,它是散布在企业作业中的一连串行动。内部控制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影响企业控制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既对其所负责的作业实施控制又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监督。所以,他们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内部控制都是针对人设立和实施的,直接影响企业的控制效果与效率。
二、审计的含义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赖、利用内部控制,依法对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鉴定、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经济监督活动。审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制约性作用,即通过揭露和制止、处罚手段,来制约经济活动中各种消极因素,从而有助于受托经济责任者正确履行经济责任,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建设性作用,即在执行指导性监督活动中,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起到改善、促进、提高等作用。
三、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重要工具,也是现代审计工作用以确定审计程序的重要依据。对一个被审单位究竟如何进行审计,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贯彻执行的好坏程度。内部控制良好,各职能部门提供的各种资料是可以信赖的,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的目标。反之,就会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既费时又费用。由此可见,要做好审计工作,必须要了解和掌握内部控制制度,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还必须依靠审计工作来检验、促进和推动。这两者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
1、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评价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基础
现代审计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在审查和评价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抽样规模、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取决于评审的结果。审计员可以通过对被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测试和评价,以观察其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哪些是薄弱环节,那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审查这些薄弱环节,而其健全部分只作抽样检查,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开始部分。审计工作开始时,也就是在审计会计报表之前,审计人员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先行审计,了解情况。只有在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才能明确审计工作重点,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和程序,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从而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而有效地完成。因此,对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现代内部控制推动审计方法不断革新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现代审计的发展,促使审计工作方法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审计工作,往往是对被审单位的全部会计帐目、凭证和报表进行逐一详细审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经营规模的迅速发展,审计人员已不可能详细审查大中型企业单位的全年所有的业务事项。同时对那些内部控制健全、执行好的单位也没有完全必要。因此,审计工作开始转向依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应减少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的审计数量,而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纳入审计,使审计方法逐步从详细审计和抽样审计转向以内部控制制度测试为基础的审计。这一审计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采用。在我国现代审计中将有力地推动审计方法、审计技术和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有效控制审计风险的同时,还收到缩小了检查范围,节省了审计人力、时间和费用的效果。
3、内部控制审计可以促进企业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它只有不断完善和严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达到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内部控制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对象和首审部分,审计人员通过对它进行研究和评价,提示内部控制中的缺陷及薄弱环节,并将发现的问题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或后果,提供企业管理当局改进管理时参考,从而帮助企业采取消除弊端的措施,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和完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四、小结
因此,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是制度基础审计产生的基石,而制度基础审计的广泛应用又促进了内部控制的改进与完善。两者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焕敬.内部控制和审计关系分析.辽宁经济,2009(3).[2]陈晖.论内部控制与审计.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闫松岭.浅析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中外企业家,2009(7).
第五篇:浅议如何完善政府内部控制与审计
浅议如何完善政府内部控制与审计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政府机关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在合理的程度上提高政府各部门业绩,保护国家资产,确保财政策略的可行性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当前我国很多政府机关为了加强内部经济监督、管理与控制,纷纷设立内审部门。相对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而言,内部审计受组织内部的干预、控制、阻挠的可能性很大,其所处的位置使其地位非常微妙。本文以我国政府内部控制与审计现状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当前政府内部控制以及内部审计中所出现的各个问题,探索完善政府内部控制与审计的相关对策,以促进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现状、完善
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政府内部控制的规范力度,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规范。
然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会计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政府内部控制的失灵。
总体来讲,我国政府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侧重于政府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政府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政府文化环境的建设等。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政府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它涵盖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政府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和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经营观念,政府各种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业绩评价机制等。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
1.政府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大多政府未制订完善的、成文的内控制度,这一事实反映出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政府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即使已经制订出相应内控制度的政府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给人看”的表面文章上,制度的落实方面问题很多。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不少政府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政府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政府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3.政府制度不健全。一是政府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例如厂长(经理)缴纳的风险数额只是象征性的,对他们无法构成压力。多数政府领导人还不能负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责任来,一旦出了问题仍由国家来承担损失。政府经营者可能基于利己动机而利用职权侵吞资产或大肆挥霍。为满足这种欲望,有些经营者不会重视内控的建设,甚至有意忽略或阻挠,反过来又加重了政府制度的不健全,形成恶性循环。二是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雇佣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有许多是凭关系挤入政府;对职工未形成一套关于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的制度;未根据不同情况对职工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政府职工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值得环疑,即使有良好的内控也会因执行者的能力不强或道德败坏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三是政府制度不全面,没有针对政府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顾此失彼现象严重。
4.管理者素质较低。许多政府的管理者素质较低,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政府亦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这样低素质的管理者即使有全心全意为政府服务的素质,也因他们的能力所限而无法真正地管理好政府。
5.政府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文化是政府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政府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政府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政府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因为政府文化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政府文化是将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统一和融合,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政府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有机的结合,政府文化是一个政府的中枢神经,它所支配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良好的政府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成为人们行为规范,从而才能很好地解决因制度失灵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二)政府内控部门责权不对称,内部控制和监督不力
政府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而我国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内部会计控制。作为承担内部控制主要部门的财会、审计部门存在严重的责权不对称现象。
1.内审部门形同虚设。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但是,在我国,政府的内部审计并没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其存在问题主要有:
(1)组建的非自愿性。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在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很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而这种过多依靠行政干预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很难受到政府重视。被调查政府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从财会部门转来的或由财会部门兼任或是从其他部门调来,有的未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内审部门成为政府安置干部的一个部门,这种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内部审计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
(2)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本身就应从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对政府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它的地位应当是超然独立的。而目前对内审部门是界定在“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这说明我国内部审计只是服务于政府负责人。这就造成内部审计既不能监督上司,也不能监督同级,因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政府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各项经营行为尤其是重大行为大多是在厂长经理的授权下进行的,是厂长经理意志的直接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又如何开展工作呢?基于以上两点,内部审计无法在地位上实现超然独立,其工作范围大大受限,也很难赢得威信。
(3)重审计监督,轻服务建设。内部审计是适应政府的内在需要设立的,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它能为政府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而实际中内部审计却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在各种正式的文件规定中,强调“监督”的多,提倡“服务”的少;强调“事后监督”的多,提倡“事前、事中监督”的少。这种过分强调事后监督的指导思想是我国审计认识上的一大误区,也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思想因素。
(4)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不甚理解。政府管理人员经常将“内审监督”,与“会计监督”混淆不清,使人们产生“政府内部审计没什么意义”的想法。由于指导思想上的误区,多数审计人员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将自己等同于厂长经理的行为工具,处处依厂长经理的旨意行事,有些则由于工作不好开展而心灰意冷或充当好人,使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2.责权不对等。权利、义务与责任对等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之一。而目前有关法规中明确内部控制机构既代表国家执行行政监督职责,又要为政府领导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服务。这种理论上的双向服务机制将内部控制机构经济责任和义务确定得大于其实际的功能和拥有的权力,只能把内部控制机构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二、我国政府机关现行内部审计机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除交通、教育等部门外,大多政府机关都未建立起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机构,配置专门的审计人员。而内部审计工作随组织流程的推进而不断跟进,程序严密、技术复杂,从拟定审计计划、内部控制评估、审计报告及后续追踪,没有专职机构和专有人力,是难以顺利而有效地完成的。
2、相关内部审计职能由人事、纪检监察、党办、效能办、会计、法制等部门来共同履行。由于审计工作既非各部门的最重要工作,限于人力和专业素养,各部门难以全心全意地投入,且这些部门处于平行的同级位阶,职;权行使难免受限,尤其是面对上;吸正副职领导时,更难发挥监督 和评价功能。这就使审计工作形式重于实质。
3、内部审计工作分散由各部门独立运作,事权不一,结果是各部门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不同侧面的审计,不仅所需文件繁多,而且极可能重复提供,使被审计单位不胜其扰;各部门之间因缺乏协调互动机制,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使得审计力量分散,审计资源不能共享。如此审计工作非但不能发挥整体监督和评价之效,而且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效果。
4、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按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要求,内部审计旨在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组织治理和风险管理,所以,内部审计人员须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 际经验。但我国现行政府机关办理内部审计业务的部门像会计,人事、纪检监察、党办、效能办、法制等部门工作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素养,恐怕很难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要求。这样,各部门分头提供的缺乏足够专业水准的审计报告就很难引起上级正副职领导的重视,使审计报告流于形式。同时,审计报告先是分送给本部门的分管领导,现实中这些分管领导之间又缺乏信息沟通渠道,从而无法共享审计成果,影响审计效果。
5、政府内部审计工作包括财务审计、管理审计、集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于一体的经济责任审计和各类专项审计。这其中财务审计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是作为财务审计对象的政府财务报告存有诸多问题:(1)政府财务报告侧重于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而较少提供有关政府产出或施政效果的信息;(2)未充分披露隐性负债,使得政府财务报告无法真实反映政府债务,从而误导政府公共政策制定;(3)相对于政府财务报告,政府财务报告科目多、报表多,且不够通俗、难于理解,使一般人无法于短时间内全然了解政府财务状况的全貌;(4)政府财务报告缺乏统一的编制原则和会计处理准则,使许多争议事项难以解决;
(5)政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完整,比如对固定资产、长期投资、长期负债等信息的披露,对土地或投资相关信息的披露,对未偿公债余额信息的披露等,都存在严重缺陷,这使得政府财务报告难以公允地表达政府的财务实况,(6)重预算轻会计的传统,使政府会计实质上变成一种预算导向会计,各个政府机关重视预算的获得和执行,轻视长期资源使用的评估,这使政府会计在整体上无法计量和评估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7)现行《会计法》的很多条文,无法适应时代潮流的要求,亟待研讨修订。政府财务报告的七大问题,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功能的整体发挥。
三、加强内部审计是完善内部控制的基础,完善内部控制为内部审计提供组织保障
针对目前政府机关内部控制梯子的问题所在,政府部门应深入分析各个机构存在内控薄弱的“症结”所在,并通过内部审计的检查和评价不断促进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健全法律机制。
《审计法》、《中国内部审计规范》以及相关的会计法、内部审计准则等应
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以及监督政策,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有
章可循”。
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未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政府部门应尽快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已设立内部审计
机构的部门应逐渐把内审部门从财经监察部门中独立出来,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不仅要对政府内部
控制的建立、执行效果进行评价,更要逐渐评估政府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
率性和效果性,审计目标向兴利和增值转变。
保证内审人员数量。
调研发现,我国平均每一政府机构配备3至4名内审人员,而发达国家政府
机构配备的内审人员达8至12人,审计力量薄弱,导致我国内审人员执行
任务往往“力不从心”。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将高素
质的内审人员扩充到审计才队伍中。
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审计不是风暴,而是透明。”前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说道。
加强阳光工程建设,明确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使审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为了促进审计的公开、公正,每年的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应定期向
社会公众公开,政府审计机构自身也要接受其他机构的监督,尤其是让
其长期置于新闻媒体的监督之下,迫使其自觉地保持其独立性,维护自
身形象。具体措施总结起来有以下两点:一方面利用各种传播媒体或网
络,建立一个审计信息共享平台,开发和完善审计统计指标体系,全方
位地向社会介绍、说明审计机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对存在重大违规问题
或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单位,可以在报纸、电台、电视台上进行曝光,调动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
结束语,加强内部审计是完善内部控制的基础,完善内部控制为内部审计提供组织保障。Shallow re-debate how perfect government internal control and audit
Abstra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product, is a modern government authoritie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overnment internal various forms the floorboard of the management control.The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helps in reasonable extent, improve the departments of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protect state assets, ensure financial strategy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follow.Many government agencies in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supervis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set up in succession.Relative to the social auditing and national audit, internal audit organization concerned by internal intervention, control, obstruct possibility is very large, its position makes its position is very subtle.Based on our government internal control and auditing situ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China's present government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internal audit occurred in the various problems, explore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perfect the government auditing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our country govern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country'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Keywords: internal control, internal audi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erfect 参考文献:
1、《内部 会计 控制制度》课题组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北京 科学 技术出版社
2、秦荣生 受托 经济 责任论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阎达伍 宋建波 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 现代 企业 会计控制的新思考 会计 研究
4、《商业研究》 2008年第05期
5、《商业会计》2008年7月 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