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刘杜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DOC)

时间:2019-05-14 05:1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刘杜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刘杜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DOC)》。

第一篇: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刘杜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DOC)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刘杜中心中学八年级(下)

期中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依据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于我,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3.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4.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5.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和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下列哪两次会议上()

A.中共十二大和十四大 B.中共十二大和十五大 C.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 D.中共十五大和十八大

6.下列哪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第1页(共17页)

7.“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流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建立经济特区

C.南方讲话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D.实施改革开放

8.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主要得益于()A.推行了土地改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贯彻

9.1958年,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这些严重失误的原因是()

①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自然灾害的影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0.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11.“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12.对联折射了社会生话,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3.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4.“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严重 B.苏联撤走专家

C.“左”的错误泛滥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15.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2页(共17页)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美国乒乓队访华 16.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7.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8. “人有多大胆,“土地潜力无穷尽,地有多大产”、亩产多少在人为”等口号应产生于()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9.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21世纪初 20.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阶级斗争为纲 D.“两个凡是”的方针

21.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22.下列内容反映的会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②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2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4.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25.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

第3页(共17页)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6.“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27.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28.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幺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0.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八大召开 ②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③西藏和平解放 ④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二、简答题

31.材料

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

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胡锦涛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探索的“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请概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材料

二、2012年12月,总书记到广东部分地区调研时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第4页(共17页)

(3)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4)对外开放政策实行后,我国率先在广东的哪三个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日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5页(共17页)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刘杜中心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历史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依据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是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通过图表掌握历史史实的能力.

1953﹣﹣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解答】表格中的内容是《1953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分析数据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钢、原油、煤的产量增长最快,原因是我国政府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 故选C.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于我,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考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解答】由“20世纪50年代中期”“失去…剥削所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荣毅仁说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其中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三大改造之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我国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种剥削关系;在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因此荣毅仁说,他失去了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 故选C.

3.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6页(共17页)

A.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答】由图知,B到C段即1957﹣1960年我国农业经济在走下坡路.根据所学,20世纪50年代中国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由于“左”倾错误严重泛滥,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被严重挫伤,导致我国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影响.自然灾害出现于1959﹣1961年,不是农业经济从1957年就迅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且从图中可以看到1960年起农业经济开始上扬,这也说明导致农业经济下滑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故选B.

4.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时对城市进行改革的相关历史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由题干中给出的“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主题是国有企业改革. 故选D.

5.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和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下列哪两次会议上()

A.中共十二大和十四大 B.中共十二大和十五大 C.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 D.中共十五大和十八大

【考点】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故选C.

6.下列哪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考点】中共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的内容.

第7页(共17页)

【解答】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故选B.

7.“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流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建立经济特区

C.南方讲话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D.实施改革开放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解答】解题的关键是1992年这个时间点,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向纵深发展.“一国两制”是80年代初提出来的,建立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实族改革开放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故选C.

8.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主要得益于()A.推行了土地改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贯彻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解答】A.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B.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C.1953﹣1957年,我国实行了“一五”计划.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D.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故选C.

9.1958年,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这些严重失误的原因是()

①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自然灾害的影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答】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为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958

第8页(共17页)

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因此,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故选A.

10.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和掌握.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改革开放,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故选C.

11.“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深圳经济特区.

1980【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年,我国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就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故选D.

12.对联折射了社会生话,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考点】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准确识记,以学生喜欢的春联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乐趣.

【解答】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说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是文革时期的历史史实;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史实;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中的“自主权”指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责任制”则指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故选D.

13.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第9页(共17页)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知识点,重点掌握“一五计划”的任务及完成情况.【解答】1953年至1957年的“一五计划”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该计划的完成是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 故选B.

14.“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严重 B.苏联撤走专家

C.“左”的错误泛滥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所给材料的分析.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个是典型的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是典型的“左”倾错误的表现. 故选C.

15.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美国乒乓队访华

【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史实.

【解答】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意思是中国来了,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主要原因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故选B.

16.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考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掌握情况.

第10页(共17页)

【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故选C.

17.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特区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厦门、汕头、珠海,不包括上海. 故选D.

18. “人有多大胆,“土地潜力无穷尽,地有多大产”、亩产多少在人为”等口号应产生于()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答】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它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

“人幅度提高计划指标.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竞相虚报夸大粮食亩产量.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等口号正是“浮夸风”盛行的表现. 故选A.

19.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21世纪初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图片的能力.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

【解答】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了“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故选B.

20.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第11页(共17页)

C.阶级斗争为纲 D.“两个凡是”的方针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解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他大力支持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指出这场大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故选D.

21.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对外开放始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的标志.我国首先开放的区域是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故选A.

22.下列内容反映的会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②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考点】史实辨析题;中共七大;中共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近现代史上重大决策的时间.

①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是1945年召开的【解答】中国七大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报告的内容;

②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1956年中国八大的召开; 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1995年中国十五大; 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 因而正确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④③. 故选B.

2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的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和掌握.

第12页(共17页)

【解答】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转折主要是指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故选D.

24.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考点】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政策.

【解答】四个选项中B选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可以直接排除,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虽然A选项土地改革和C选项农业合作化运动也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但它不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属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和政府在农村进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选D.

25.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考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知识点,重点掌握“一五计划”的任务及完成情况.【解答】1953年至1957年的“一五计划”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选B.

26.“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考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考查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

【解答】A.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第13页(共17页)

B.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在1952年底. C.大跃进运动发生在1958年.

D.改革开放发生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故选A.

27.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考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知识,正确解读图片是解答本题关键.

【解答】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国民收入还是商品零售额、工业总产值等,都是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三大改造完成后,因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故选B.

28.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幺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准确识记.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农村进行改革,主要形式就是分田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故选D.

30.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八大召开 ②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③西藏和平解放 ④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考点】中共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的意义;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平常注意记忆相关史实.

【解答】①中共八大召开在1956年,②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在1952年,③西藏和平解放在1951年 ④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在1953年.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③②④①.

第14页(共17页)

故选D.

二、简答题

31.材料

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

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胡锦涛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探索的“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请概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材料

二、2012年12月,总书记到广东部分地区调研时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3)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4)对外开放政策实行后,我国率先在广东的哪三个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日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考点】材料解析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共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革命道路.(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3)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4)考查的是经济特区的建立. 【解答】(1)面对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的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并且在此过程中,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2)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依据所学知识,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明确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

略决策.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依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后,我国率先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三个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故答案为: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目标: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15页(共17页)

3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考点】阐述见解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故答案为: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第16页(共17页)

2016年10月25日

第17页(共17页)

第二篇:试卷分析八年级下期中历史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份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共有四道大题,相应地设计了四种题型,即:选择题、简答题、材料题、探究题。)综观本份试题,85%左右的题目是属于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15%左右的题目是属于检测学生基本技能的。试题涵盖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的历史内容,命题者紧密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相关题目,涉及到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及历史现象等内容。另外,本份试题的难易程度也适合用来检测学生。依我来看,本份试题能够全面地科学地检测学生半个学期以来的学习现状。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100%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都比较差。这个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题选择题方面,30分的选择题,得20分以上的学生不到15%。简答题、材料题和探究题的回答情况也是比较差的。这些情况表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我震惊之余,冷静分析,我发现在平常的历史学习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学生课堂预习流于形式。在预习时,有的学生不会筛选过滤重要的历史信息,稀里糊涂勾画一通;有的学生在组内自己不亲自认真阅读课文,有的学生甚至一目十行粗枝大叶地阅读课文,尽管对学生的预习活动有小组评价,但是,学习小组评价时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学生真实的预习状况。这就使学生的预习活动大打折扣。

2、学生在小组内所提问题的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所提的问题,从难易程度上来讲,有的过浅,有的过深;老师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尽管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蛮高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不少,所得的效益甚低。学生自主提问题这个活动用去了日常课内教学的一半时间,大大延缓了教学的正常进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并不轻松。

3、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学习小组对各组所提问题的评价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为是一个小组评价另一个小组,所以对班内所有的组而言,相对来讲都缺乏统一的尺度,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公平性和公正性。

4、在学生和老师筛选出学生所提的精品问题之后,小组内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答题表现来看,有半数左右的同学能够积极踊跃地思考并回答问题,但有1/3的同学游离于活动之外,在其中滥竽充数;从答题质量来看,有的不能扣题,有的拼凑失当,有的自由发挥使之散漫。

5、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在评价时老师也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因为老师的评价并不是基于学生回答同一个问题时对他们进行评价,难免挫伤一些同学的学习热情、自信心和积极性,难免使一些同学流于追求浮华的表扬和赞美,甚而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老师的评价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呵,得小心使用!

6、在对一篇课文学习结束时,老师没有能够比较好地引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小结。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内容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此处确实是一个大漏洞。

7、学生对作业本的完成也不够及时,比较滞后,很不利于学生科学有效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虽然老师对学生的作业有比较认真的批阅,但是除了在发作业本时当众宣布一下学生所做作业的等级外,并没有认真研究出现的问题。

8、在接近期中考试的半个月内没有引领学生对这段时间来所学的内容做认真的系统的回顾复习。虽然客观上由于学生参与一些活动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与老师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也有很大关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发展及评价现状,现在我下决心要大胆地尝试的教学模式,即:

1、精讲巧练,以练代讲;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3、刚性管理,学案学习。我初步想把这三种模式糅合为以下一条课堂教学的教学链,即:

1、先练习——

2、后评价——

3、再练习——

4、再评价,共有四个课堂学习阶段。

具体来讲是这样的:第一步先练习阶段,让学生边阅读课文边完成教学辅导书(比如:历史目标与检测辅导书)内的练习题。通过这步,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预习,也从中让学生确立学习重点和发现学习难点。第二步后评价阶段,学生在老师引领下,对学生所做的练习进行评价。通过这步,进一步让学生确立学习重点和发现学习难点,与此同时,让同学们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第三步再练习阶段,学生在老师安排和指导下,利用有关资料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资料的使用可以统一,也可以不统一,最好是统一的。第四步再评价阶段,学生在老师引领下,对学生所做的第二次练习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同样让同学们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通过这步,让学生全面完成学习目。

希望我能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希望学生们能在反思中得到进步。珍惜每一次考试的机会,吸取经验教训,以迎接更大的挑战。

臧寨中心校历史

孙淑莲

第三篇:山东省新泰市2018年六年级下期中综合试卷及答案(数学)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3·a2=a6

(B)a5+a5=a10(C)(-3a3)2=6a

2(D)(a3)2·a=a7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C=BC,则点C为线段AB的中点(B)若∠AOC=∠AOB,则OC是∠AOB的平分线(C)延长直线AB(D)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3.3-1等于()(A)3

(B)

(C)-3(D)

4.下面计算正确的是()(A)3x2·4x=12x2

(B)x3·x5=x15(C)x4÷x=x(D)(x5)2=x7

5.如图,林林的爸爸只用两枚钉子就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下列语句能解释这个原理的是()(A)木条是直的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D)将钉子钉结实,木条就能固定

6.已知AB=10 cm,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16 cm,则线段AB的中点D与AC的中点E的距离为()(A)5 cm

(B)4 cm

(C)3 cm

(D)2 cm 7.计算(0.04)2 013×[(-5)2 013]2得()(A)1

(B)-1

(C)

5131312

(D)2 0131152 013

8.图(1)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m>n)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是()

(A)2mn

(B)(m+n)2

(C)(m-n)2

(D)m2-n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化简:6a6÷3a3=________.10.计算:77°53′26″+33.3°=________.11.若3x=a,3y=b,则32x-y=________.12.如图,∠AOB,∠COD都是直角,那么∠DOB与∠AOC的大小关系是 ∠DOB________∠AOC.13.如图所示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30°,40°,50°,则剩下扇形是圆的________.14.已知a+b=2,ab=-1,则3a+ab+3b=________,a+b2=________.三、解答题(共52分)15.(10分)计算:

2(1)-2-3+8-1×(-1)3×()-2×70.(2)x(x+1)-(x-1)(x+1).16.(10分)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是一条射线,OD平分∠AOC,∠BOC=70°,12(1)画出∠BOC的平分线OE.(2)求∠COD和∠DOE的度数.17.(10分)方框的尺寸如图所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8.(10分)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已知AC∶CD∶DB=1∶2∶3,M,N分别为AC,DB的中点,且AB=18 cm,求线段MN的长.19.(12分)先阅读下面例题的解答过程,再解答后面的问题: 例:已知代数式9-6y-4y2=7,求2y2+3y+7的值.解:由9-6y-4y2=7,得-6y-4y2=7-9,即6y+4y2=2, 因此3y+2y2=1,所以2y2+3y+7=1+7=8.问题:已知代数式14x+5-21x2=-2,求6x2-4x+5的值.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3·a2=a5;a5+a5=2a5;(-3a3)2=9a6;(a3)2·a=a6·a=a7.2.【解析】选D.A中的点C不一定是AB的中点,如图;B中的OC也不一定是∠AOB的平分线,如图:均错,所以选D.;C中的直线AB不能延长,故A,B,C

133.【解析】选D.根据负指数幂的定义易得3-1=.4.【解析】选C.A,B两个选项中,同底数幂的乘法应该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C选项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是正确的;D选项根据幂的乘方法则,应该是x10.5.【解析】选B.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B.6.【解析】选C.如图:

11因为AB=10 cm,AC=16 cm,D,E分别是AB,AC的中点,所以AD=AB=5 cm,AE=AC=

228 cm,所以DE=AE-AD=8-5=3(cm),故选C.7.【解析】选A.逆用幂的乘方的性质进行计算,转化为积的乘方,即(0.04)2 013×[(-5)2 013]2=[(0.2)2]2 013×[(-5)2 013]2=[0.2×(-5)]4 026=(-1)4 026=1.8.【解析】选C.空白面积=(m+n)2-4×mn=m2+2mn+n2-4mn=m2-2mn+n2=(m-n)2.9.【解析】6a6÷3a3=(6÷3)×(a6÷a3)=2a3.答案:2a3

10.【解析】77°53'26″+33.3°=77°53'26″+33°18' =110°71'26″=111°11'26″.答案:111°11'26″

11.【解析】因为3x=a,所以(3x)2=a2,所以32x=a2, 32xa2则3=y=.3ba2答案:

b2x-y12.【解析】由题意∠AOB,∠COD都是直角,所以∠AOC+∠AOD=∠AOD+∠BOD= 90°,所以∠DOB=∠AOC.答案:= 13.【解析】因为30°+40°+50°=120°,所以余下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360°-120°=240°,240°÷360°=,所以剩下扇形是圆的.答案:

14.【解析】因为a+b=2,ab=-1, 所以3a+ab+3b=3(a+b)+ab=3×2+(-1)=5, a2+b2=(a+b)2-2ab=22-2×(-1)=6.答案:5 6 15.【解析】(1)原式=+×(-1)×4×1=.(2)原式=x2+x-(x2-1)=x2+x-x2+1=x+1.16.【解析】(1)如图,***32323

(2)因为∠BOC=70°,OE平分∠BOC,所以∠AOC=180°-∠BOC=110°,∠COE= 11∠COB=35°,因为OD平分∠AOC,所以∠COD=∠AOC=55°,所以∠DOE=∠COD+22∠COE=90°.17.【解析】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a+2b)(2a+3b)-(2b+1)(a-1).而(3a+2b)(2a+3b)-(2b+1)(a-1)=6a2+9ab+4ab+6b2-(2ab-2b+a-1)=6a2+13ab+6b2-2ab+2b-a+1 =6a2+11ab+6b2+2b-a+1.故所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a2+11ab+6b2+2b-a+1.18.【解析】设AC,CD,DB的长分别为x cm、2x cm、3x cm,则因为AC+CD+DB=AB,所以x+2x+3x=18,解得:x=3, 所以AC=3 cm,CD=6 cm,DB=9 cm,因为M,N分别为AC,DB的中点,所以MC=AC= 319 cm,DN=DB= cm, 22239所以MN=MC+CD+DN=+6+=12(cm).2212答:MN的长为12 cm.19.【解析】由14x+5-21x2=-2,得14x-21x2=-7, 所以2x-3x2=-1,即3x2-2x=1, 所以6x2-4x=2,所以6x2-4x+5=2+5=7.

第四篇:八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满分70分,每小题2分)1.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A.九龙司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保护鸦片贸易 B.掠夺原料和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4.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石达开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丁汝昌 6.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某础。“它“是指()A.鸦片战争失败 B.戊戌变法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7.清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四月“和议成……日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贺。”材料中的“和议”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理解最合理的是()A.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战后列强获得贸易特权 C.战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侵华方式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9.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以“求富”为口号,洋务派创办的工业不包括()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0.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广州起义 B.萍浏醴陵起义 C.安庆起义 D.武昌起义 12.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制为礼服,喻意深刻的政治含义:衣襟的五粒纽扣代表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粒纽扣蕴含的政治理念是()A.三皇五帝 B.三权分立 C.三座大山 D.三民主义 13.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救中国是在()A.上书李鸿章遭拒后 B.兴中会成立以后 C.广州起义失败以后 D.《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14.相比此游儿次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目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为了()A.侵占中国领土 B.获得开办工厂特权 C.开故通商口岸 D.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15.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6.《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7.2014年2月17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到大陆参访交流。他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晤,针对共同关切问题交换了意见。而90年前,国共两党就曾合作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为创建革命军奠定基础 ③彻底完成反封建任务 ④建立民主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的历史歌曲唱出一个时代的革命目标。这场革命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五四”运动的胜利 B.工人武装起义的成功 C.国共合作的顺利开展 D.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 19.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搭配错误的是()选项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A 八七会议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 秋收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 三湾改编 决定攻打敌人的中心城市 D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A B.B C.C D.D 20.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最能印证这一史实的事件是()A.任职黄埔军校 B.领导南昌起义 C.解决西安事变 D.出席万隆会议 21.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A.瑞金﹣﹣遵义﹣﹣吴起镇﹣﹣金沙江 B.瑞金﹣﹣金沙江﹣﹣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金沙江﹣﹣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金沙江﹣﹣遵义 22.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C.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D.避免了新的内战 23.如图是汪新、王相坤所著的《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的封面。这本书真实地 记录了西安事变的始末。“历史在这里拐弯”的含义是理()A.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 B.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C.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4.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A.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D.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25.2018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以下对这一公祭仪式理解正确的是()①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 ②加强军备,积极备战,打击日本侵略者 ③维护和平、正义、良知,避免悲剧重演 ④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图片略).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图片说明:

①在东北坚持抗日的义勇军战士 ②李宗仁在台儿庄 ③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 ④八路军与民兵配合拆毁正太铁路。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 D.全民族抗战 27.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包括()①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③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④发展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大 29.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东方的小国日本打败,举国震惊。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却以中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国共两党的合作 B.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C.国际社会的援助 D.中共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30.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建立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D.争取国内民主和平31.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32.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他的作品《乡愁》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那头。”表达了作者在台湾隔着台湾海峡对祖国大陆的无限思念。造成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现在分离的原因是()A.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B.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台湾 C.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 D.西班牙人占据台湾 33.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A.近代民族工业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B.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C.国家独立是展开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前提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4.从晚清到民国,伴随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都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 B.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C.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了民主和平的时代心声 D.1905年清政府宣布“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被废除 35.“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A.《申报》 B.《解放日报》 C.《民报》 D.《中外纪闻》 二.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30分)3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初二一班历史小组在学习完中国近代史以后,准备举办专题屐览,要布置以下四块展板,请你也参与其中。

(1)结合所学知识,请为图二命制一个主题。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写出与“南湖游船”“生死攸关”相关的历史事件。

(3)这一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综合材料一、二,你得出怎样的认识? 3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被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即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陈独秀等人认为,这两位先生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近代欧洲的时代精神。于是他们就掀起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材料二 学生的爱国举动震动全国。天津、上海多地的学生罢课游行,社会各界也纷纷通电声援。恼羞成怒的列强随即向中国政府施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到6月5日以后,该事件发生了剧变。

(1)材料一 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什么?这场“思想启蒙运动”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 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在6月5日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出该事件中的两个口号。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2018-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满分70分,每小题2分)1.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A.九龙司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分析】本题以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

【解答】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期间,正值道光帝在位,中国战败,被迫签定《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鸦片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保护鸦片贸易 B.掠夺原料和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分析】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把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解答】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鸦片战争。其中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大门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是根本原因。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分析】本题以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解答】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可以说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劫掠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珍宝并放火烧园,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4.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石达开 【分析】本题以:“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为切入点,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 【解答】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北伐和西征,全盛时拥有中国半壁江山。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丁汝昌 【分析】本题考查了左宗棠收复新疆. 【解答】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军,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后攻占吐鲁番,挺进南疆,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我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勒索大量赔款。1884年,根据左宗棠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左宗棠收复新疆. 6.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某础。“它“是指()A.鸦片战争失败 B.戊戌变法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战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解答】据“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指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发起的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但它们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故选:C。

【点评】掌握甲午战争的危害。

7.清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四月“和议成……日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贺。”材料中的“和议”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以“和议成……日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贺。”为依托,考查《马关条约》。

【解答】据“(即1895年)四月”“和议成……日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贺。”可知,材料中的“和议”是指《马关条约》。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内容和影响。

8.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理解最合理的是()A.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战后列强获得贸易特权 C.战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侵华方式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分析】本题以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为依托,考查《马关条约》。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理解最合理的是侵华方式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发展,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9.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以“求富”为口号,洋务派创办的工业不包括()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分析】本题以李鸿章的话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中的“先富”“后强”可知,李鸿章的言论反映了“求富”的主张。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选项中ABC三项都属于民用工业,D项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

故选:D。

【点评】注意识记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10.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

【解答】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其中一项内容是:清政府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这表明清廷的主权已经尽丧,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极力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帝国主义的“以华制华”说明清廷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故选:D。

【点评】本题掌握《辛丑条约》的影响相关知识。

1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广州起义 B.萍浏醴陵起义 C.安庆起义 D.武昌起义 【分析】本题以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萍浏醴起义。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是由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联合当地的会党发动的,参加者达3万余人,范围波及湘赣两省,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并掌握萍浏醴起义的相关史实。同盟会成立后,领导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做了军事上的准备。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同盟会作为领导力量进行的。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约法,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12.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制为礼服,喻意深刻的政治含义:衣襟的五粒纽扣代表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粒纽扣蕴含的政治理念是()A.三皇五帝 B.三权分立 C.三座大山 D.三民主义 【分析】本题以中山装袖口三粒纽扣蕴含的政治理念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

【解答】依据所学,中山装袖口三粒纽扣蕴含的政治理念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故选:D。

【点评】本题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救中国是在()A.上书李鸿章遭拒后 B.兴中会成立以后 C.广州起义失败以后 D.《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分析】本题考查了孙中山。孙中山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解答】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救中国是在上书李鸿章遭拒后。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孙中山的相关事迹。

14.相比此游儿次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目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为了()A.侵占中国领土 B.获得开办工厂特权 C.开故通商口岸 D.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分析】本题以“190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为切入点,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答】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损害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华利益,1900年,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故190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

15.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知道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解答】在兴中会、华兴会的基础上,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故陈嘉庚加入的是同盟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6.《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分析】本题以《申报》时评为依托,考查北洋军阀的知识点。

【解答】据“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几个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军阀割据混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时期的相关知识。

17.2014年2月17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到大陆参访交流。他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晤,针对共同关切问题交换了意见。而90年前,国共两党就曾合作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为创建革命军奠定基础 ③彻底完成反封建任务 ④建立民主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黄埔军校。

【解答】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开始,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大量培养军事政治人才,为创建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故选:A。

【点评】掌握黄埔军校的相关知识。

18.“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的历史歌曲唱出一个时代的革命目标。这场革命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五四”运动的胜利 B.工人武装起义的成功 C.国共合作的顺利开展 D.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了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解答】“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的历史歌曲唱出一个时代的革命目标。这场革命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国共合作的顺利开展。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主要得益于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发挥的积极作用。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导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相关史实。

19.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搭配错误的是()选项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A 八七会议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 秋收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 三湾改编 决定攻打敌人的中心城市 D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A B.B C.C D.D 【分析】本题以我国近代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

【解答】三湾改编是秋收起义失败后对部队进行的改编,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他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在人民军队建军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C选项内容或意义搭配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点。

20.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最能印证这一史实的事件是()A.任职黄埔军校 B.领导南昌起义 C.解决西安事变 D.出席万隆会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解答】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最能印证这一史实的事件是领导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

21.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A.瑞金﹣﹣遵义﹣﹣吴起镇﹣﹣金沙江 B.瑞金﹣﹣金沙江﹣﹣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金沙江﹣﹣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金沙江﹣﹣遵义 【分析】本题考查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三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长征的过程和影响。

22.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C.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D.避免了新的内战 【分析】本题以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所以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故选:B。

【点评】注意识记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23.如图是汪新、王相坤所著的《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的封面。这本书真实地 记录了西安事变的始末。“历史在这里拐弯”的含义是理()A.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 B.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C.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解答】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的关系开始缓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所以这里“拐弯儿”的含义应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D。

【点评】注意识记西安事变的背景、过程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24.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A.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D.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分析】本题以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为依托,考查淞沪会战。

【解答】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于8月3日,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为保卫上海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25.2018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以下对这一公祭仪式理解正确的是()①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 ②加强军备,积极备战,打击日本侵略者 ③维护和平、正义、良知,避免悲剧重演 ④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题目考查的是南京大屠杀;

重点理解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

【解答】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有助于铭记胜利和光荣,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有助于培养人们缅怀先烈,珍爱和平的情感,促使人们维护和平、正义、良知。选项②理解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再结合具体的选项即可解答本题。

26.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图片略).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图片说明:

①在东北坚持抗日的义勇军战士 ②李宗仁在台儿庄 ③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 ④八路军与民兵配合拆毁正太铁路。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 D.全民族抗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民族抗战的有关内容,掌握抗日战争中的史实。

【解答】图片①在东北坚持抗日的义勇军战士、②李宗仁在台儿庄、③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④八路军与民兵配合拆毁正太铁路都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史实,其中有国民党抗战,也有共产党抗战,因而主题为全民族抗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并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27.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包括()①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③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④发展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相关史实。

28.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大 【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七大的相关知识。1945年中共七大上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将毛泽东思想确立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掌握中共七大的内容和意义。

29.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东方的小国日本打败,举国震惊。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却以中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国共两党的合作 B.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C.国际社会的援助 D.中共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解答】据所学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许多,题目中ABCD四项都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集中了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这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最根本的原因。

故选:B。

【点评】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30.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建立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D.争取国内民主和平【分析】本题以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为切入点,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

【解答】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争取国内民主和平。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

31.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分析】本题以解放军解放上海的情景切入考查其认识。

【解答】题干中“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这张照片表明解放军没有扰民,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这反映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观点。

32.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他的作品《乡愁》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那头。”表达了作者在台湾隔着台湾海峡对祖国大陆的无限思念。造成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现在分离的原因是()A.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B.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台湾 C.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 D.西班牙人占据台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现在分离的原因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渡江战役使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退到台湾,台湾问题由此形成。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台湾是造成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现在分离的原因。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渡江战役的相关史实。

33.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A.近代民族工业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B.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C.国家独立是展开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前提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

【解答】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可知,材料强调一战后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走向萧条,由此可以得出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34.从晚清到民国,伴随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都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 B.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C.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了民主和平的时代心声 D.1905年清政府宣布“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被废除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我国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中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它们不是反映了民主和平的时代心声,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的相关史实。

35.“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A.《申报》 B.《解放日报》 C.《民报》 D.《中外纪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申报》。《申报》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

【解答】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题干中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申报》。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生活的变迁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30分)3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初二一班历史小组在学习完中国近代史以后,准备举办专题屐览,要布置以下四块展板,请你也参与其中。

(1)结合所学知识,请为图二命制一个主题。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写出与“南湖游船”“生死攸关”相关的历史事件。

(3)这一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综合材料一、二,你得出怎样的认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一大、遵义会议、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1898年,在清政府外忧内患的情形之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并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戊戌变法期间,作为“新政”,创立了京师大学堂,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故为图二命制的主题可以是维新之路或变法之路或改革之路。据材料一可知,这四块展板依次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是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呈现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特点。

(2)观察材料二中的四幅图片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与“南湖游船”相关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或中共一大召开。与“生死攸关”相关的历史事件是遵义会议。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35年,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井冈山道路。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不能带领中国取得革命的成功,他们的救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的革命道路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等。

故答案为:

(1)主题:维新之路或变法之路或改革之路。特点: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是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呈现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特点。(回答一点即可)(2)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事件:南湖游船﹣﹣中国共产党成立或中共一大召开;

生死攸关一遵义会议。

(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井冈山道路。认识:①中国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不能带领中国取得革命的成功,他们的救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国的革命道路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一大、遵义会议、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相关史实。

3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被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即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陈独秀等人认为,这两位先生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近代欧洲的时代精神。于是他们就掀起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材料二 学生的爱国举动震动全国。天津、上海多地的学生罢课游行,社会各界也纷纷通电声援。恼羞成怒的列强随即向中国政府施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到6月5日以后,该事件发生了剧变。

(1)材料一 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什么?这场“思想启蒙运动”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 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在6月5日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出该事件中的两个口号。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

【解答】(1)材料一 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民主、科学;

这场“思想启蒙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2)据材料二内容可知,材料二反映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在6月5日以后,运动主力由青年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学生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提出罢免曹、陆、章等要求;

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也参加罢工。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故答案为:

(1)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2)五四运动;

运动主力由青年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任意两个)(3)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第五篇: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是()A.林则徐 B.康有为 C.关天培 D.陈化成 3.中国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4.清朝的北洋海军创始于19世纪70年代,覆没于90年代。要想了解北洋海军的兴衰史,寻访历史遗迹,选择参观考察的地方应当是()A.广州虎门 B.福建马尾 C.天津大沽 D.山东威海卫 5.右图是被誉为“万园之园”中的建筑,被焚毁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6.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A.开平矿务局 B.上海机器织布局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8.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9.“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如图所示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

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D.孙中山﹣﹣辛亥革命 1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朝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3.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如果要在《历史的拐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A.1871:伊犁记 B.1894:甲午记 C.1898:变法记 D.1900:庚子记 15.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16.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湘鄂边革命根据地

17.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A.突破乌江 B.巧渡盒抄江 C.四渡赤水河 D.强渡大渡河 18.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曾国藩

20.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两支部队合编为()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D.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二、材料题(共60分)21.(1)请你写出如图所示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并写出每一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图1﹣《 条约》影响

图2﹣《 条约》影响

图3﹣《 条约》影响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3)在这几次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2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向西方学习,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的历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不少于三例)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出了什么口号?洋务派在教育上有何举措?

(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思想上的大解放”指的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中,“Democracy”和“Science”这两个英文单词使用频率较高,你知道它们的中文含义是什么吗?

23.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西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二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请回答:

(1)材料一中谈及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些仁人志士作出了怎样的探索?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想”是通过哪次运动实现的?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请根据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4)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不少于3个)

(5)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回顾历程,展望未来,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两点)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八年级(上)期中历

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

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解答】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使中国的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而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故选A.

2.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是()A.林则徐 B.康有为 C.关天培 D.陈化成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分析】本题考查虎门销烟领导人,要熟练掌握虎门销烟相关的历史史实.

【解答】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再看选项,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关天培和陈化成是鸦片战争期间的民族英雄,故答案选A.

3.中国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考点】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侵略中国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课本所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故选B.

4.清朝的北洋海军创始于19世纪70年代,覆没于90年代。要想了解北洋海军的兴衰史,寻访历史遗迹,选择参观考察的地方应当是()A.广州虎门 B.福建马尾 C.天津大沽 D.山东威海卫 【考点】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夹击威海卫,威海卫是北洋舰队的基地,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故选D.

5.右图是被誉为“万园之园”中的建筑,被焚毁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分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56年10月至1860【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抢夺珍宝,最后放火焚烧.图片就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遗址,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重点掌握其影响.

【解答】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故选C.

7.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A.开平矿务局 B.上海机器织布局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解答】结合所学,军事工业主要是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而民用工业是为了满足军事工业的资金、燃料、原料、交通等问题而兴办的,分析选项,只有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军事工业,而且也是洋务运动兴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 故选D.

8.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绪帝进行戊戌变法.

【解答】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被称为“戊戌变法”,因这次变法仅历时103天又称它为“百日维新”. 故选C.

9.“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解答】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

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故选D.

10.如图所示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考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解答】年代尺上的三个时间点都是中国近代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的时间.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侵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甲午战争中惨败的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三者反映了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A项“全过程”的表述错误,C项“瓦解”的表述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故选B.

1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

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D.孙中山﹣﹣辛亥革命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化探索相关知识.

【解答】A项、林则徐的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魏源的主要功绩是撰写《海国图志》,他们并未参加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要倡导“民主”和“科学”,主要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故A项错误.

B项,李鸿章、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等.故B项正确.

C项,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故C项正确. D项,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袖.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BCD正确,A错误. 故选A.

1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朝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考点】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本题要求选择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故选D.

13.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五四运动的掌握,属识记题.

【解答】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故选C.

14.如果要在《历史的拐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A.1871:伊犁记 B.1894:甲午记 C.1898:变法记 D.1900:庚子记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分析】本题考查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

【解答】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所以A符合题意. 故选A.

15.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考点】八一南昌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的意义.

【解答】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故选A.

16.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湘鄂边革命根据地 【考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之后,由于进攻大城市的计划受挫,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故选B.

17.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A.突破乌江 B.巧渡盒抄江 C.四渡赤水河 D.强渡大渡河 【考点】红军长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有关知识的认识.

【解答】分析此题时,紧扣题干的关键信息“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 1935年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故选C.

18.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解答】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没有割地、通商内容,中俄《北京条约》没有赔款、通商内容.故选A.

19.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曾国藩 【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解答】孙中山于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全国范围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同时也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故选B.

20.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两支部队合编为()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D.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考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分析】本题考查人民军队的建立.

【解答】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存的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由湖南南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之后,将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故选B.

二、材料题(共60分)21.(1)请你写出如图所示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并写出每一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图1﹣《 南京 条约》影响 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2﹣《 马关 条约》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图3﹣《 辛丑 条约》影响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3)在这几次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林则徐虎门销烟;《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影响.(2)本题考查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3)本题考查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以及带来启示 【解答】(1)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变,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大大加深.1900年至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2)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3)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说明落后就要挨打,要积极对外开放,解放思想,吸取外国优秀成果,不能固步自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发展国防力量等.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大战等.

(3)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

2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向西方学习,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的历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不少于三例)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出了什么口号?洋务派在教育上有何举措?

(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思想上的大解放”指的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中,“Democracy”和“Science”这两个英文单词使用频率较高,你知道它们的中文含义是什么吗?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人民的抗争.(2)本题考查洋务运动.(3)本题考查辛亥革命.(4)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解答】(1)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反抗,才使中国摆脱了灭亡的命运.根据课本所学,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抗击洋枪队,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的民族英雄,在军舰即将沉没之际,他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最终被敌舰鱼雷击沉,壮烈殉国.左宗棠率领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抗争事例: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或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海战激战日军;义和团运动.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先后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派在教育上的举措是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

(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思想上的大解放”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新文化运动中,“Democracy”和“Science”这两个英文单词使用频率较高,它们的中文含义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 故答案为:

(1)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或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海战激战日军.(2)自强、求富;兴办新式学堂.

(3)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民主、科学.

23.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西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二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请回答:

(1)材料一中谈及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些仁人志士作出了怎样的探索?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想”是通过哪次运动实现的?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请根据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4)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不少于3个)

(5)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回顾历程,展望未来,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两点)

【考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2)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3)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4)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政治派别.(5)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谈及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探索是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想”是通过新文化运动实现的.(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反映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以上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是在学习西方问题上,从学习科技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4)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们先后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领导了戊戌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从1915年起,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或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曲折,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要敢于创新,要与时俱进;中国要发展,必须走符合国情的道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走强国之路等等.

故答案为:

(1)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2)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3)特点:由科技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4)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或进步的知识分子.(写出三个即可)

(5)认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曲折,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要敢于创新,要与时俱进;中国要发展,必须走符合国情的道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走强国之路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2016年11月12日

下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刘杜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刘杜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