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05:4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最终版)》。

第一篇:关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最终版)

关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关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三峡工程是综合治理和开发长江水利资源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促进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三峡库区经济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峡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按期实现了各个阶段目标。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新变化、新格局,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对促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将对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三峡工程运行及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的发挥,涉及三峡库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诸多领域,包括水库综合调度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环境质量与安全等各个方面。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

当前,三峡库区正面临着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艰巨任务,这迫切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可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库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种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目前经济发展较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如何实现三峡库区跨越式发展,尽快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移民安稳致富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谋划好库区后续工作规划,构建移民安稳致富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合理的水电工程效益分享机制,建立移民利益表达、平等协商和矛盾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维护好广大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移民在经济上享受应有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平等地位,构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和谐稳定的新型库区。

(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库区生态安全,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大自然整体运行的宏观视野全面审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既要考虑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提高库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缓解水库上游及库区经济发展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的压力,保护水库水质及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确保库区生态安全、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促进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建设的现实需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如重庆库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占重庆市的一半,可gdp总量仅占全市的30%。重庆市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库区。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优化库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库区城集镇建设,这将有利于加快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使之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并对加快湖北库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三峡库区地形复杂、经济落后、人口密集、土地垦殖系数高,面临着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库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超荷承载。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匮乏,有效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加之水库175米蓄水淹没大量耕地以及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使本来已很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库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

(二)水质安全潜在隐患,环境污染严重。据中科院调查,到,重庆市排放的

废水将达到24亿吨(含约100万吨污染物),加上上游排放的20多亿吨废水,每年流入三峡水库的废水达40多亿吨。随着水库蓄水,尤其是在冬季,上游来水量减少,使水库内的水体流速减缓,水的自净能力降低,将加重局部江段水质污染,甚至威胁到一些城镇生活用水的水源地。此外,水库消落区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升降幅度达30米,可能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同时,库区每年排放的生活垃圾约300万吨,工业废弃物约500多万吨;库区酸雨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是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三)地质安全受到威胁,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一定影响。三峡工程建设加剧了人类在库区的开发活动,难免对库区地质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水库蓄水后,绝大部分老滑坡体的中前部将处于175米水位之下,江水的侵蚀作用和反复交替消落上涨,可能会诱发危岩崩塌、部分古滑坡复活和新滑坡体产生。与此同时,库区部分峡谷的近景景观受到蓄水影响,库区部分文物古迹被淹没,需要做好库区景观保护和开发规划,并加大对地面和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

(四)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目前,库区相当一部分搬迁重组企业经济实力不足,进一步发展十分困难;库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运行质量不高。同时,库区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匮乏将会增加库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本与难度,其影响极其广泛而深远。

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库区各地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库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财富观和消费观,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加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当前,要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防治并举,把保护放到优先位置,绝不能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边治理边破坏;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与百万移民安稳致富相结合,把“治山、治水、治污、治穷”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水库周边生态屏障区建设,抓紧研究消落区治理方案和相关措施;坚持把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和水污染治理力度,优先安排水环境保护治理项目,建立健全库区水质预警预报及监测子系统。同时,加快推进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和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水库蓄水后生态变化规律研究,努力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库区新型产业体系。在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要紧密结合库区实际,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由高碳发展方式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向集约环保的发展方式转变。要创新库区新型产业发展的思路,将生态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库区发展具有现有优势和潜在优势的产业,鼓励产业向移民城镇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集聚,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的库区优势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对口支援政策和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引进一批生态型、环保型、密集型、效益好的项目。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绿色旅游、观光农业等生态服务业。努力构建库区新型产业体系,推动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四)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长江流域多个省(市)、国家多个部门,跨学科、跨领域,是事关库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构建综合协调机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建立省(市)、部门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联动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其次,要制定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结合库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要素,研究提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确定不同类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有针对性地指导库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再次,要加快建立库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为辅,政府为主、社会参与为辅,政府、社会、市场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库区因生态环境保护而造成的经济发展机会损失,体现发展机会的公平。第四,要改革完善政绩考评机制。建立健全环境问责制度,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硬政绩;试行“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新的评价体系,把资源、环境、民生等纳入考核内容,使原来主要关心经济增长速度,变为全面关心经济、资源、环境、民生的协调发展。

第二篇:关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三峡工程是综合治理和开发长江水利资源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促进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

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三峡库区经济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峡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按期实现了各个阶段目标。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新变化、新格局,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对促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将对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三峡工程运行及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的发挥,涉及三峡库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诸多领域,包括水库综合调度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环境质量与安全等各个方面。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

当前,三峡库区正面临着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艰巨任务,这迫切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可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库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种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目前经济发展较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如何实现三峡库区跨越式发展,尽快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移民安稳致富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谋划好库区后续工作规划,构建移民安稳致富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合理的水电工程效益分享机制,建立移民利益表达、平等协商和矛盾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维护好广大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移民在经济上享受应有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平等地位,构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和谐稳定的新型库区。

(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库区生态安全,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大自然整体运行的宏观视野全面审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既要考虑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提高库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缓解水库上游及库区经济发展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的压力,保护水库水质及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确保库区生态安全、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促进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建设的现实需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如重庆库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占重庆市的一半,可gdp总量仅占全市的30%。重庆市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库区。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优化库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库区城集镇建设,这将有利于加快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使之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并对加快湖北库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三峡库区地形复杂、经济落后、人口密集、土地垦殖系数高,面临着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库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超荷承载。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匮乏,有效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加之水库175米蓄水淹没大量耕地以及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使本来已很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库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

(二)水质安全潜在隐患,环境污染严重。据中科院调查,到,重庆市排放的

第三篇:保护三峡库区水资源问题研究

保护三峡库区水资源问题研究

古往今来,人们歌颂长江雄伟壮丽的山水景色,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现在,长江因建设三峡工程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将会更加爱护长江,关注三峡。建设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中国各代领导人长期以来的梦想,中国的奠基人孙中山先生早在1919年就曾设想要利用三峡筑坝以改善川江航道、利用水能发电;而坚信人定胜天的毛泽东更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句来表达他的愿望。在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和诸多质疑情况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终于在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随着这个工程的开工建设,在这十几年时间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随着移民搬迁、清库、验收和分阶段蓄水等任务的圆满完成,已发挥出发电、防洪、航运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使这个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基础薄弱,环保投入很少,三峡水库蓄水后,水深增加,流速大大减缓,库区水域将从自净能力较强的天然河流突变为环境容量降低、生态功能相对脆弱的巨大的人工湖泊,干流城市江段近岸水域纳污能力减小,部分支流回水区和库湾成为富营养化的敏感水域,库区次级河流水污染严重。

据国家环保局有关水环境监测评价数据表明:三峡库区范围内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等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各城市江段水质以三类为主。对三峡库区水资源的规划和保护是三峡水库蓄水后面临的首要的严峻问题。因此,研究三峡库区水资源问题具有带生态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具有现实的经济和生态意义。作者在多次考察三峡库区水资源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水资源的作用、为什么要保护和保护措施及对策作了初步探讨,旨在为三峡库区水资源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提供依据。一、三峡库区水资源解释(一)水及水资源的概念

水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全球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亿立方千米。

水资源指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和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资源,它包含水量与水质两个方面。从广义来说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这些仅仅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8%左右,在这其中固体冰川占了约65%,地下水占了约33%;湖泊、内陆海和河流里的淡水占了约0.7%;大气中的水蒸气又约占了0.04%,由于固体冰川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也就是说,目前人类真正可以被利用的水源不到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值得说明的是,“水”与“水资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水的范围比水资源大得多。随着水资源短缺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水资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成为政府、学术界的重要议题。

(二)三峡库区的概念

三峡库区这一个相对较新的地名词它由于修建三峡大坝而在中国地理词汇里产生的,它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包含了长江流域因三峡水电站的修建从而被淹没的湖北省所辖的宜昌县、秭归县、兴山县、恩施州所辖的巴东县;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忠县、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石柱县、长寿县、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区及重庆核心城区。二、三峡库区水资源的作用:

(一)调节气候

水是大气的重要成分。大气和水之间的循环相互作用,确定了地球水循环运动,形成支持生物的气候,大气中的水帮助调节能量平衡。由于三峡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夏季容易爆发洪涝灾害,冬季容易干旱,三峡库区储水后水资源能为重庆、湖北两地25个县(市、区)的277个乡镇传输能量调节这种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气候。

(二)提供饮用水保障

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生物的主体,生物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60—80%,甚至90%以上。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不论是生活或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又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介质,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2/3,维持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每天每人至少需要2~3L水。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城市生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水是决定植被群落和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三峡库区面积超过630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万,涉及湖北省、重庆市21个县(市、区)的277个乡镇,其中重庆所属的库区面积约占整个库区面积的70%以上,整个库区85%以上的居民生活于此,这1100多万人口的生活、工作、灌溉、饮用水就由库区水资源提供。

(三)水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三峡库区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夏热冬暖。本区地质构成复杂,主要由川东隆起褶皱带和川鄂湘黔褶皱带构成,属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抬升区。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山峰林立,河流深切,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中。海拔33。6~3005m。库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土地肥沃,年均温度15~19℃,大于10℃积温5 000~6 000℃。年平均降水量1 200mm。长江横贯全区,过境客水丰富,水资源总量约4 000

亿m3。且降水集中,4~10月份的月降水量在宜昌等地占全年降水量的85%,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均日降水量不小于50mm的暴雨日数为2~3d,年均蒸发量为1300~1700mm。区内水能蕴藏量除长江干流外,尚有409万kW,其中可开发利用220万k W。水资源开发潜力非常大。

(四)改善航道

据悉,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提高到175米以来,结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 千百年看水走船的历史,改善了湖北宜昌至重庆段660公里的水运条件,平均江面宽达1.1公里,库区增加小型通航河流106条,具备通航能力或提高了航道等级的支流增加到73条。新增通航里程约2000公里,升级航道1760多公里,长江干线宜昌至重庆660公里航道从三级升级为一级。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港,长江中上游成为黄金水道。三峡船闸运行6年多来,累计通过三峡坝区的货运量突破3亿吨,超过三峡蓄水前葛洲坝船闸22年货运量的总和。此外,三峡水库每年枯水季节利用蓄积的水量为下游补水,可提高中下游通航能力,缓解中下游用水紧张状况。

三、保护三峡库区水资源的原因

长江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据统计长江流域生产了全国1/3的粮食,创造了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三峡库区刚好就地处这个地区,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1800毫米,分布均匀,水域面积达到1084平方公里、总库容393亿立方米。目前该流域内蕴藏着全国1/3的水资源和3/5的水能资源,拥有全国1/2的内河通航里程,是我国水资源配臵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改善我国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保护三峡库区水资源不仅有利于维护健康长江,更有利于加快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社会 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使重庆在西部崛起中占有更加重要的位臵、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关系到流域4亿多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一)三峡库区水资源接影响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功能的发挥

由于三峡工程是一个以防洪为首要任务的多功能综合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根据设计规定,三峡库区江段要求达到二类水质的标准,才能保证工程对水质的要求。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发电,库区水体固体物污染对三峡工程发电功能有严重影响。葛州坝水电站每天出动数艘清污船清污,仍不能保证发电的正常进行。如果三峡库区水污染问题得不到彻底整治,势必导致三峡库区水质继续恶化,影响三峡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三峡库区水资源直接影响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臵和种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目前经济发展较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减弱。乌江和其它次级河流,受水库回水顶托影响,河口江段污染将有所加重。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古人语:“人之所生,衣与食也。衣食所生,水与土也。”这就说明水土是人们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水资源要是被工农业生产活动污染了,那么水质污染就会给工农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制约工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从农业的角度来说水源被污染会导致农产品品质持续下降,从而使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和优势性,给农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工业的角度来说,2001-2009年这几年期间重庆西部地区爆发了几次历史上罕见的大汗灾害,对各个工厂、企业实行限时限量供水,严重阻碍了工业的生产。因此,三峡库区的工农业发展都需要充足的,优质的水资源做坚强支撑,水源的匮乏和水质的下降在较长时期内成为阻挠库区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阻碍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原因。

(三)三峡库区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影响生态环境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水资源属于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范畴,水资源的好坏直接影响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三峡库区水资源的好坏是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2009年三峡库区建成蓄水后,库区将由一个流速快、流量大的河流变成一个流速缓、滞留时间长,回水面积大的人工湖,水体稀释自净能力下降,因此库区入江支流的富营养化状态不断加剧。据官方公开的资料,重庆库区有23条主要的支流,至少有一半以上在每年的5-10月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水华现象。特别是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这一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迅速不断加快,导致污染问题随之增加,水质不断恶化。根据预测,三峡工程建成后,湖区上游岸边污染带主要污染物浓度将比建坝前增加2-10倍,将成为重污染区,水资源一旦受到严重污染,将对三峡库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我国淮河、太湖、洞庭湖等水污染的教训已十分深刻,据估计要彻底治理太湖与洞庭湖需上千亿元资金,而三峡库区库容面积之大远非太湖、洞庭湖所能相比,再大的投资也无法换回库区自然平衡机制和优美生态环境。

四、如何保护三峡库区水资源

长江三峡库区中上游流域辽阔,水系组成结构庞大,上承上游干流江段及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乌江等大支流来水。涉及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及湖北5省(直辖市),这些地区又多属西部欠经济发达地区,扎实开展三峡库区支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不仅是三峡水库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而且也是对居住在流域内人民和子孙后代健康生活负责。库区水污染防治不应孤立看待,而应从源头抓起,从根源抓起,全面考虑,总体部署,长远规划。

(一)三峡水利工程建设时代我们在库区水资源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 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以来重庆市政府就在努力推进“五个重庆”建设,着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高度重视宜居重庆建设,以科学发展观统

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以强化污水排放监管为重点,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提高工程减排能力,充分发挥治理设施的环境效益,确保“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圆满完成,保护好三峡库区水环境。还记得2001年重庆市水务集团成立之初时,全市水情为:“源水恶化、水厂老化、管网陈旧化、二次污染严重化”,三峡工程截流后库区污水治理成为世界级难题,如何保障重庆人民的饮用水安全、怎样保住三峡库区的一江碧水?迫在眉睫,责重如山。九年来重庆市水务集团紧紧围绕“五个重庆”建设,坚持依法管水,科学管水,坚持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中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方面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1、水资源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编制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明确了“十一五”(2006年-2010年)期间库区水资源规划、管理、配臵、利用和保护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

二是加大了库区重庆段的供排水续建配套与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建设,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节约利用奠定了工程基础。

三是水资源评价、监测工作有较大改善,基础数据更加准确、规范,管理手段更加科学完备。2008年底,重庆市水务集团启动了为期两年的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项工作,全面细致地进行了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调查评价工作,及时提出准确、真实、权威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可利用量,摸清流域水资源的家底,找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此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将为库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节约、积极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

2、水资源管理得到了不断深化

一是按照“整体、整合、整效”的思路,开西部水务改革之先河,加强了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组建了供排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重庆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强化了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统筹协调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实行计划用水、合同供水、定额管理。

二是与外国集团公司合作,用智慧创造“巧妇能为无米之炊”的现代神话。与外国公司由单体项目合作转向公司治理、股权投资、企业营运、技术合作、人员培训和市场开拓等全方位、战略性合作,搭建起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直接利用外资、分享全球最新水务技术、拓展投资领域的重要平台,促进了融资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

三是为保障我市饮用水安全,改善水资源环境,完善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我市水务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积极稳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推动水价改革,探索用经济手段管水和节水。

3、水资源保护取得的进展

一是积极开展了水法规宣传工作,提高了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群众的守法和环保意识。

二是加大了水质的监督检查力度。制定和完善了集团水质检测的各项制度、办法和规程,开展了化验人员的考核、培训,加强了对供排水企业水质的抽查监督,有效地制止了侵害三峡水利工程权益和污染三峡库区水资源现象的发生。

三是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要求,严格加强对沿三峡库区排污口的管理,禁止新增排污口。对老排污口采取加强监管、限期治理、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管理方法。

四是重庆市水务集团经过8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供排水事业形成了供排

水投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水务产业链。拥有主城区90%的供水业务和全市97%的污水处理能力,供排水网络基本覆盖重庆市域。供排水水质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其中城市供水水质位列全国46个大中城市前十位,在4个直辖市中列第二位。

五是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水务集团成立以来多次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呼吁高度重视并加强水源环境保护工作,引起了重庆市政府及各级其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如主城排水工程,它是我市建国以来最大的城市环境项目,也是水务人以科学发展理念和顽强拼搏精神打造的一个典范性工程。该工程涉及两厂一站、四条管线、195线二级管;64个合同段,8家设计院、6家监理单位、41家施工单位、5家设备总包商,15个国家和地区160余家生产厂商,施工条件复杂,需要逢山穿洞,遇水架桥,在夹缝中安管道,在江河底挖隧道,其间还遭遇了抗洪抢险和过境拆迁,针对该工程,重庆市人民政府组建“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城排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除设立无障碍绿色通道,确定工程问题处理不过夜、工程困难特事特办的原则;专门为协调工程召开的10次领导小组会议、32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200余次专题会议。

六是把握了有利契机,收购了9家区县自来水公司和中央在渝企业的自备水厂,扩大了供水区域,增大了供水能力。

此外,重庆市水务集团还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乃至国际上的资金的投入,努力改善库区水资源环境。其一是实施战略合作,与世界500强联姻,引外商投资26亿元;其二是发行债券融资、境外贷款和上市融资;其三是多渠道争取国家投入19.4亿元,成为承接国家投入重庆水务行业的重要业主。力求利用多种途径争取资金,通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项目建设和集中整治,大力改善三峡库区重庆段的生态质量和水源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重庆市水务集团通过市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新建城镇污

水处理厂95座,完善排污管网164Km,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18万吨/日,新建或改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148项,每年累计将削减COD约12万吨。通过建设好、运行好、管理好污水处理厂,创造了长江干流重庆段“入境断面水质为Ⅲ类,出境断面为Ⅱ类”的奇迹,保住了三峡一库碧水。

(二)后三峡时代我们该如何继续保护库区水资源防治对策如下:

1、以科学发展观为治水思路,指导实施水资源保护工作

据统计三峡工程目前平均每年可发电847亿千瓦时,相当于14座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一年的发电量,每年可节约5000万吨原煤,减排1亿吨二氧化碳,从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说,三峡工程就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治水工程。为此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积极实施水资源保护战略。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水资源与环境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生活质量的关系。

2、搞好政策对接,认真作好库区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

积极主动地关注、研究和用好国家政策,认真作好库区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一是要对接好“十二五”规划,积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编制好上报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规划棋盘;二是准确把握国务院即将出台的“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认真作好库区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储备项目的落实工作;三是建议地方各级政府在作好“三峡工程后续工作”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还要重点作好水环境保护、生态功能保护区、农业污染综合治理、高效生态农业、小城镇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地质灾害防治等阶段性建设规划,多方力争纳入国家资金投入计划,着力减轻各类污染源对长江以及各支流域的污染,减少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发生,确保三峡库区运行安全。

3、抓住机遇,完善多渠道水污治理资金投入机制

紧紧抓住中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三峡工程建设国家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给予资金投入以及水务集团上市的多种机遇,形成水污染治理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一是要“先人一拍、快人一步”用好用活用够国家的投资政策、财税及货币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政策效益;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水污染治理经费。在申报“三峡后续工作”项目中,要着力打造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在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方面要做好文章,争取国家在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方面有政策和资金上的更大投入;三是通过上市、贷款等多种途径,融好资金,保障投资、建设和运行的资金平衡。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共识

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不是一个部门的职能,而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任务,需要充分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中。一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三峡库区水资源的作用和保护三峡库区水资源的原因,增强对水资源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共识和支持;二是推行生态农业,在全库区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控制人畜禽粪便随意排放流失,采取“一池三改”、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防止乱施滥施农药、化肥等综合措施,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减少化肥在土壤和河流中的流失,降低污染排放;三是推广使用可回收的包装物品和无磷洗衣粉,严格限制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从而减少磷的排放和“白色污染”,控制水污染的总磷指标;四是实现供排水一体化,改革现行排污收费标准。目前排污费收费标准不仅偏低,还有许多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鉴于此,建议取消排污收费,通过在用水时收取排污费来达到刺激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的目的,同时继续采取政府拨款的形式保障水污染治理经费,让排污费与水污染治理工作相结合通过这些方法,促使广大群众树自己保护水资源的观念,自觉地减少和防治污染,积极参与水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库区水资源环境良性发展。

5、加大水污染防治监管力度

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要做到沿江城区、支流影响区和上游区同步防治,要从源头上抓工业污染,重点整治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和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一是按照水污染防治标准,建立建全库区内水环境目标责任制;二是会同环保部门、水务集团、以及库区内各河道管理所等政府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对库区共内42个区县市居民,包括沿滩区、自流井区、各个河道排污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强化对船舶污染的防治和监管,以防止船舶油污染、垃圾及毒化物污染为重点;加强环保思想意识的宣传教育及防污监测;完善客轮垃圾定点交付制度;提高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制定完善管理法规;四是建立健全、充实、统一三峡库区的水质监测管理系统,监测研究水库水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改善措施。

6、进行有关理论、科技、政策和管理创新

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出现了如水库生态调度、水环境保护与恢复等重大问题及新问题,需要及时研究,并进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一是要在综合分析三峡水库现状调度方式对水生态影响及存在问题基础上,积极探索模拟自然水文情势的水库泄流方式、降低水库温度分层影响、库区泥沙调控及水库富营养化、防污调控、维持库区水生态健康及下游河道基本功能需水量等理论及方法,研究和创新“蓄清排浑”、“人造洪峰”、“干支流错峰调度”等水库生态调度方式及技术。二是水环境保护与恢复应研究、引进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综合进行水资源和水污染管理的理论,如水资源综合管理、面向可持续的水管理、需水管理及水区管理等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结合三峡水库实际进行创新发展,从以往单纯的水污染控制转变为全方位的水环境恢复,由单项技术研究转向综合治理策略研究。三是应研究建立崭新的用水模式和技术,发展健康的社会水循环工程,包括节制用水、污水深度

处理和有效利用、污水厂污泥回归农田、恢复城市雨水循环途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水资源统筹管理等。

总而言之,前面我们抓住了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的机遇,用了十多年时间对库区水资源进行了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重庆国资委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三峡库区重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6%,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8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II类以上水质标准。但是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历经了17年,已经告一段落,在即将到来的后三峡时代,加强水资源的综合整治,保护好库区水环境,是三峡工程长久安全运行的保障,构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需要;它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地区或者是那些人的任务,而是社会、全球乃至全人类共同的任务,我们相信我们以最终将以最科学的治水方略、组织管理、统筹规划来传承水文化,开拓创新,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境界。

第四篇: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2014级免费师范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 姓名: 黄慧贞 学号: 2014171527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关乎人类的生存,是人类和其他文明的基础。本文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为什么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如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前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这是“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文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则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大会报告的一个专门章节进行论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任务,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相提并论 [2],更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新党章,使其成为党的历史责任和战略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巨大理论飞跃,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和谐发展和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为家庭(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现在通常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随着个体生物研究的深入,“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和领域也越来越广,其也常常被定义为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好的、和谐的、绿色的等事物。

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的先贤们就已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其本质是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道家推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们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并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强烈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中国历朝历代也有一些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逸周书》所谓“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和《周礼》所谓“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等概莫如此,而“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更是把治理“弃灰于公道”不良行为的律令推向极致,看起来虽然残酷,但古人重视环境保护的决心和意志决不含糊,这并非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所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和谐发展和文明发展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点的生态文明。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各国长期主导的物质文明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负面影响的深刻反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有着极其深刻和广泛的重要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普世价值观。三百多年的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已使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生态文明意识:人类社会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非自然世界的主宰,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身,呵护自然、呵护生命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进、和谐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无论选择何种社会制度、走何种发展道路,都应尊重和秉承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这一生态文明意识,那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先污染,后治理”的口号和做法,已经被证明是背离自然规律、背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普世价值观的愚蠢和盲动行为。

(2)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含义是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顺应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前者是内涵于后者的科学发展观,后者是涵盖前者的科学发展观。

(3)它是“建设美丽中国”奋斗目标的社会实践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其关键在于践行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任务,而生态文明的达成更需要科学技术、生态产业、资源利用、循环经济等广泛的社会实践支撑。因此,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不只是理念,更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和具体行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治理环境污染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2010年GDP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是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在取得经济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土壤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石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4]。” 世界银行《 2007世界发展指标索引》表明,全球 111个空气污染城市中,中国榜上有名的竟有24个。《 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有近四成的城市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在监测的 500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 281个,占 56.2% [5]。30年前,人们做梦不会想到中国有今天这样巨大的经济成就;同样,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中国有今天如此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频繁的生态危机,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吞噬着既有经济建设成就。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存量污染并任由环境生态问题不断进行增量的积累,必将迟滞和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功亏一篑。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是应时应景的时髦口号,而是治理当前严重环境污染的现实需要。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3]。”中国是人口大国,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发展不足和资源不足并存、生产巨大和消费巨大同在。一方面,人均资源有限,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资源消耗巨大,从 1990年到 2001年,中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 92%、钢增长 143%、铜增长 189%、铅增长 380%、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5],世界几乎到了中国需要什么,什么紧缺、中国购买什么,什么涨价地步。严重的资源紧缺和能源紧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已经激化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固有矛盾。如果中国继续沿袭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源、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老路,不仅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2]”的宏伟奋斗目标无法达成,即使维持现有的GDP存量也将是中国自然和资源生态环境无法承受之重,甚至是世界自然和资源生态环境无法承受之重。因此,走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发展道路,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面对层出不穷的水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生态环境事件,见多不怪的中国人开始清醒和觉悟,他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一般问题,而是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左手拿存折右手拿病例”、“一手拎着钱袋子一手提着药袋子”的生活不是小康,“城市越来越多乡村越来越少”、“高楼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汽车越来越多蓝天越来越少”、“高铁越来越多悠闲越来越少”的小康不是幸福。他们越来越怀念已经远去的蓝天白云、绿树成荫、鱼翔浅底、鹰击长空,越来越憧憬已经失去的新鲜空气、洁净河水、有机蔬菜、明亮星星,他们强烈要求远离污水、远离浊气、远离沙尘、远离不安全食品。即使面对一些已经有所改善的城市和乡村生态环境,他们也因为生态和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因为对幸福生活向往的越来越迫切、因为对生态文明建设期待值的越来越高,而对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越来越不满意、越来越强烈要求党和政府进一步改善生存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强烈需求和美好向往,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应尽义务,而且是党和政府的历史责任。正如总书记在十八大会后记者招待会上所表达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国际责任

毫无疑问,源自于工业化以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生态恶化,并已转化成影响甚至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国际经济政治问题。尽管目前80%以上的温室气体积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但气候、环境、生态问题的全球性、公共性、后发性和不可逆转性,注定全球各国在解决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时必须加强全球合作、承担各自的国际责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已经最早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最快推行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实施了最大力度的节能减排行动、种植了最大面积的人工林,但仍不能改变中国作为资源特别是煤炭消耗大国的现实。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统计,2011年中国煤炭资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49.4%、石油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1.4%,2009年国际钢铁协会公布的我国钢铁消费量占世界的46.4%,《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趋势2012》公布的中国2011年CO2排放量占世界的29%,位居全球第一,SO2的排放从2005年就以成为世界第一位。[6]中国如此巨量和比重的资源消耗及气体排放,必然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生态安全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甚至决定性影响,必然引起那些已度过生态环境危机高峰期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泛道德化指责甚至一些低海拔发展中国家的非理性埋怨。中国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基础上,主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自主确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率先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必将有助于加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必将有助于维护世界生态稳定和环境安全。从这一点讲,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中国承担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国际责任的具体体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离开了人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离开了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自我的道德约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已从总体上解决温饱问题,但不少欠发展地区的数千万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仍然没有树立起完全的生态文明意识。即使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公民,也存在不少利益驱动下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形成全民的环境保护自觉和生态道德约束。因此,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生态文明宣传,培育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使各个阶层和领域的人都能接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难以承载人类无限度的生产与消费”等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并将其渗透到社会生产、消费、生活的各个层面。要在各个层级的学校课堂上开设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邀请相关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定期到学校讲授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组织学生到企业和相关机构参观学习,努力使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要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中国保护母亲河日、中国土地日等环境节日,广泛开展环境知识的社会化教育和宣传,努力动员和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热情。要着力改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积极培养全社会环保、绿色、生态、低碳、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和消费习惯,努力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集体自觉和道德约束力量。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生命安全

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食品安全事件和重大项目污染诱发群体性事件等突出环境问题频发。以2012年为例,在食品安全方面,先后出现“修正”毒胶囊事件、“健康元”地沟油制药事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立顿”高毒农药事件、“雅培”奶粉事件、“肯特基”速生鸡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在重大项目方面,先后出现天津PC项目、四川什邡钼铜项目、江苏启东污水排海项目、宁波镇海PX项目等多起环境污染诱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这些突出的环境生态问题,不仅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恐慌和强烈不满,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命安全,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着力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食品、蔬菜、饮水、药品等的检疫检测力度,加大酒店、饭馆以及机关、企业、学校食堂等的卫生检查频度,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非法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严厉查处企业违法排污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努力多还环保生态旧账、减少和避免环保生态新账,坚决遏止环境生态污染事件持续上升势头。要建立和完善环境生态的预警预报机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努力防患于未然。要完善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体系,严格环评标准,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环评准入门槛。要建立重特大建设项目的群众通报协商机制和专家评估论证机制,加强突发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努力将重大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构建新的经济评价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工程,仅靠全体国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做保证、有新的经济评价体系作支撑。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2]要建立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体系。要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 GDP”核算体系,努力通过扣除GDP总量中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外部效应价值,有效地遏制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要改革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地考虑经济、生态、社会等众多因素,将环境良好和社会和谐与地方及官员的政绩挂钩,对只注重经济增长,不计资源环境成本,不顾社会问题的官员,坚决不予提拔重用。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以消耗大量资源为成本、污染环境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继续沿袭“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的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窄并最终是死路一条。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改变为主攻方向,大幅降低水、土地、煤炭消耗,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支持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实行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控制措施。要以信息化、高端化、服务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坚决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低端产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污染企业,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提升、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提升。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规模化应用水平为主攻方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发展,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潜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金融、物流、信息、中介服务等非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商贸、旅游、文化、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动漫、创意设计、服务外包、会展、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要以提高集约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引导企业向集约集中的产业集群发展,向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配套、高能力协作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集结。要以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五)加大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加快生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撑。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和众多企业、科研机构已经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但与我国的众多的生态类型、丰富的物种相比,与我国生态退化的严重性和保育恢复的要求相比,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仍很不足,在生态科学方面的研究机构、研究力量、基础研究、技术研究仍很薄弱,对生态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仍很不力,必须采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术推广。要提高中央和地方环保专项资金总量和比重,加大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努力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特大环境污染及生态修复项目、生态环境基础及应用科技研究项目、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等。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环境科研领军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计划‟等,结合环保领域特点和需求,培养造就一批环境科研领军人才。” [7]要引导企业加大环保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为公益性环保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要集中力量实施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土壤污染防治、绿色经济和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领域、环境与健康、境监管技术、环境基准与标准、核与辐射安全、全球环境问题研究、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培育等领域的科技重大科技研究专项[7],迅速形成一批环境生态的重大科技成果。要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重点研发火电厂脱硫脱硝成套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高效除尘与细微粉尘控制技术、大型垃圾焚烧及烟气处理技术、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清洁燃料技术、生态保护及修复技术、环境监测新技术等。要尽快完善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环保产业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装备制造业,努力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优势环保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要有针对性地遴选先进成熟的环境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推广示范;建设一批国家和地方环保科普基地,加强环保科技成果推广和环保科普工作。

(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力度

国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一个国家进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活动的场所,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国土空间开发是以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通过人类的生产建设活动,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资资料的过程。随着中国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有限国土空间与无限经济社会活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有限的国土空间范围内,通过国土空间优化布局、合理开发,以承载更多的人口增长、更大的经济扩张,使我国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改善,使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为此,国家要尽快审批和实施历时3年编制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使之迅速成为指导我国未来10-20年国土规划、开发、利用的纲领文件,成为引导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刚性政策,优先限制不建设区域控制,严格实行耕地面积保护,坚决防止土地无序利用。“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要根据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国土空间开发分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坚决走国土空间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要积极规划和有序引导已经兴起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打造国家级重点经济带,着力构建有影响力的经济区,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重点发展城市群,推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防止城镇建设“泡沫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倾向。“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

(七)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尽力履行气候变化国际责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大的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共同的家园,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也已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应该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无论各国承认与否、意愿如何,保护环境都是世界各国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恢复生态都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是经济发展大国,又是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在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上,中国必须承担自己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必须成为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的建设性力量,努力为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做出一个负责人大国应有的积极贡献。要全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大力推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行动,坚持不懈地推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努力实现中国政府自主确定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要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边谈判和国际协商,广泛凝聚各方共识,不断巩固既有谈判成果,尽快达成“大家都不满意、大家都能接受”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要积极参与全球及区域性的深度环境科技合作,不断加强全球性、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国际协作,努力为解决全球及区域性环境难题做出贡献。要强化与世界知名环境科研机构、大学、跨国公司的合作,密切跟踪国际环境科技前沿,积极引进国外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强化自主创新,扩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科技成果,提升我国环境科技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资本输出、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保护,坚决遏制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外投资项目“产业转移、污染转移”的环境污染现象,切实维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人民出版社 2007年 20页

[2] 胡锦涛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人民出版社 2012年 39、17、40页

[3]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讲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 194、196页

[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5 中央政府网(http://)[7]《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国家环保部网(http://)

第五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建议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生活方式是以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价值尺度 ,与自然界充分和谐的 ,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产力和资源劳动率以及绿色消费是阻扼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支持生态系统发展的强大力量。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以2004年为例,中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在50亿吨左右;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

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 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中国 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持续加大。据有关方面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因为长期以来,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其结果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损害。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所以,以牺牲能源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某种经济增长,带来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却留下了长远的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所谓人的生态化,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朝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和谐的方向发展。它包括人的个性、素质和精神世界的充分发展。人的生态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手段和最佳途径。这里所讲的生态化是一个从经济学层面上规定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概念,蕴涵有人类经济发展的意义。人的生态化实现要纳入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中来,以人类经济发展为基础,将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的生态发展和建立在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人的生态化发展的立体模式。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这就为人的生态化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用好这个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使人的生态化发展目标能够实现。

下载关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 作为当代学生的我,在入学前对于“生态文明”没有具体的概念。入学后,在授课老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专题后,我对生态文明建......

    环境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环境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措施: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1102班学号:11101140228 姓名: 余叙 系列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为此,党的十五......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环保工作者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做好......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3、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两型社会?如何过“低碳生活”?国家怎么办?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③实施依法治国方......

    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定稿)

    专题六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蓝天碧水 命题角度一巴黎气候大会 1.为什么世界各国要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大会受到世界广泛关注,说明了什么?) (1)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

    昨日下午,2012年“深圳市民环保奖”颁奖仪式举行,来自深圳大学的90后大学生张意全等10位市民代表捧走了这一被誉为“绿色奥斯卡”的环保大奖。他们中有为率先开展PM2.5数据民......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而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