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事业单位人员考核暂行办法2009年
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甘人发[2007]35号
各市、州人事(人事劳动)局,省直各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完善和规范我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科学、准确地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 作实绩,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奖惩、兑现有关待遇和解聘提供重要依据,在总结以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现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印发,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〇七年十月十七日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的通知》(人核培发[1995]15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简便易行、宜于操作的原则。
第三条
考核围绕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及遵守聘用合同等方面,采取群众评议、领导评定、实绩分析和综合评价等符合单位性质、岗位特点和工作性质的方式方法进行。
第四条
本办法中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不适用本办法。考核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本办法所指考核除特指平时考核和聘期考核外,一般指年度考核。
第二章
考核内容和标准
第六条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
能:主要考核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知识更新情况。
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
绩:主要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廉:主要考核廉洁自律、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情况。考核内容可以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第七条
考核标准以聘用合同中约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完成任务的具体标准在各级人事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指导下,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细化量化。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不同类别岗位及不同内部等级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
第八条
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均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第九条
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精通业务,工作勤奋,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业绩突出,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业务,工作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聘用合同。
基本合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政治、业务素质一般,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未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一定失误。
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低,组织纪律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未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
第十条
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廉洁奉公,工作责任心强,勤奋敬业,专业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工作负责,业务熟练,专业技术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完成工作任务,参加继续教育,履行聘用合同。第十一条
工勤技能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政治思想表现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业务精通,工作勤奋,责任心强,确保劳动安全,工作成绩突出,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政治思想表现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业务,工作积极,注重劳动安全,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聘用合同。
基本合格:政治思想表现一般,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未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忽视劳动安全,出现事故苗头或发生轻微事故。
不合格:政治思想表现和组织纪律性差,责任心不强,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未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聘用合同,忽视劳动安全,造成严重失误或发生事故。
第十二条
年度考核的优秀比例执行如下规定:
(一)被确定为优秀的人数,一般掌握在本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百分之十五,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二)下列单位的优秀比例当年可上浮百分之五,但上浮后本单位优秀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1、国家部委有关司(局)、省直厅(局)及市(州)以上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
2、经国家部委或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评定后晋升等级的医院、学校、设计院、档案馆、期刊编辑部等单位。
(三)下列人员年度考核等次可直接确定为优秀,不占本单位优秀比例:
1、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农业丰收、教学成果、社会科学、中国新闻、中国图书以及文化部文华奖等同类奖项的个人。
2、获市(州)以上党委、政府授予的先进称号,或省直部门授予的全省系统先进称号。
3、工勤技能人员在省部级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全国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以上的。
第十三条
管理岗位人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和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优秀比例应分别确定,不得相互挤占。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负责人员的考核,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应当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考核的,主管部门应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考核实施的具体办法,按时完成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同级人事行政部门。考核事业单位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应当组织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
第三章
考核方法和程序
第十五条
考核工作由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必要时可授权同级副职或有关机构负责人负责。
第十六条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平时考核随时进行,由被考核人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定期记实,部门直接领导随时检查。
年度考核是对工作人员进行的年度综合评价,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必须在每年年末完成,最迟不得超过翌年一月底。
聘期考核以年度考核为基础,主要适用于实行人员聘用制的事业单位。聘期考核可参照年度考核程序进行,一般在聘期结束前一个月内完成。聘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聘期考核须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受聘人员聘期考核登记表》。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要在当年11月份前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及人数核定表》(附表一),到同级人事行政部门核定本年度的优秀比例和人数,在核定的优秀比例和人数范围内确定优秀人员。事业单位有符合直接确定优秀条件工作人员的,核定优秀比例和人数时须持相关证明材料。
事业单位机构或人数未发生较大变化的,优秀比例和人数保持相对稳定,下年度不再核定。机构或人数发生变化时,按变化后的机构或人数核定优秀比例和人数。
第十八条
年度考核的基本程序是:
(一)被考核人个人总结、述职,填写由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二)被考核人接受民主测评或量化打分等多种形式测评。
(三)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在民主测评或量化等综合考核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建议。
(四)单位考核工作组织在民主测评或量化等综合考评结果和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建议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五)单位负责人员集体研究确定考核等次,并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人员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3天。
(六)单位考核工作组织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结果通知册》(包括年度和聘期考核结果),送达被考核人。
第十九条
被考核人对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结果不合格不服的,可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原作出决定的单位考核工作组织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原作出决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也可不经复核,自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第二十条
考核工作结束后,事业单位应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及《甘肃省事业单位受聘人员聘期考核登记表》存入被考核人档案。
第四章
几类特殊人员的考核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具有兼任岗位的工作人员,按其主要岗位和兼任岗位同时考核。
第二十二条
非因公受伤工作不足半年的工作人员不参加年度考核。因公受伤的工作人员应参加考核并确定等次,一般应确定为合格。
第二十三条
下列各类人员的考核按如下规定办理:(一)单位派出学习、培训超过半年的工作人员,由学习、培训单位提供有关情况,原工作单位进行考核。(二)对新招聘人员应进行考核,但在年度考核时只写评语,不定等次,考核情况只作为聘用、定级的依据。
(三)经组织选调的工作人员(含政策性安置人员),由现工作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等次。
(四)挂职锻炼和下乡支农、支教等工作人员,在挂职单位工作半年以上且考核时仍在挂职单位的,由挂职单位负责考核并确定等次。挂职不足半年或考核时已回原工作单位的,由原工作单位考核并确定等次。
(五)被借用的工作人员,由借用单位向原工作单位提供情况,由原工作单位确定考核等次。
(六)接受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工作人员,只进行年度考核,暂不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待问题查清后再行确定。
(七)受警告处分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记过(不含开除)以上处分的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只参加考核,不确定等次。解除处分(不含警告处分)当年工作不足半年的,只参加考核,不定等次;工作超过半年的,参加考核且确定等次,以后按正常情况对待。
(八)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年度考核、经批评教育仍拒绝参加的工作人员,可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第五章 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
考核结果是岗位竞聘、奖惩、培训、调整工资待遇以及解聘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按照国家有关工资政策规定,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可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规定申报高一级职务资格。
(三)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可考评、考核高一级工种。
岗位竞聘中,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工作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被优先聘用。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现工作岗位以来,凡年度考核有一次基本合格的,推迟一年竞聘高一等级岗位。有两次基本合格的,视为一次不合格。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聘用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在新岗位考核仍不合格的,事业单位可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但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予以通知。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考核中有弄虚作假等违纪违法行为的,考核等次直接确定为不合格。
第二十九条
事业单位应按时完成年度考核工作。除国家和省上有特殊规定的外,未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年度考核工作的,不得兑现工资及其他需要有考核结果才能兑现的待遇;不按规定组织考核的,按国家有关考核结果和工资等待遇挂钩的规定,有关部门不得兑现工资等相关待遇,同时在下一年度不得进行新的岗位结构调整、岗位聘用、公开招聘人员及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等工作。
第六章
考核的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
事业单位在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时应成立非常设性的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等考核工作组织,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工作组织由本单位负责人、人事部门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和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工作人员代表组成。考核工作组织的日常事务由本单位人事部门承担。
第三十一条
考核工作组织的职责是:
(一)制定本单位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实施办法。
(二)组织、指导、监督本单位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工作。
(三)审核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写出的考核评语及提出的考核等次建议。
(四)审核本单位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服的复核申请。
第三十二条
事业单位负责人及考核工作组织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对考核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行为的,必须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
建立并严格执行考核工作监督检查制度。事业单位在年度考核结束后,须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及人数核定表》(附表一)、《甘肃省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审核统计表》(附表二)及《甘肃省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审核花名册》(附表三)一并报主管部门和同级人事行政部门审核。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事行政部门负责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对考核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督促。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单位考核工作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txt同志们: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
2007年10月24日 15时55分 1551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
“事业单位” “考核”
甘肃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甘人发[2007]35号
各市、州人事(人事劳动)局,省直各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完善和规范我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科学、准确地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 作实绩,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奖惩、兑现有关待遇和解聘提供重要依据,在总结以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现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印发,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〇七年十月十七日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客观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的通知》(人核培发[1995]15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简便易行、宜于操作的原则。
第三条 考核围绕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及遵守聘用合同等方面,采取群众评议、领导评定、实绩分析和综合评价等符合单位性质、岗位特点和工作性质的方式方法进行。
第四条 本办法中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
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考核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本办法所指考核除特指平时考核和聘期考核外,一般指考核。
第二章 考核内容和标准
第六条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
能:主要考核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知识更新情况。
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
绩:主要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廉:主要考核廉洁自律、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情况。
考核内容可以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第七条 考核标准以聘用合同中约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完成任务的具体标准在各级人事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指导下,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细化量化。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不同类别岗位及不同内部等级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
第八条 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均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第九条 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精通业务,工作勤奋,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业绩突出,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业务,工作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聘用合同。
基本合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政治、业务素质一般,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未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一定失误。
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低,组织纪律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未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
第十条 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廉洁奉公,工作责任心强,勤奋敬业,专业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工作负责,业务熟练,专业技术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完成工作任务,参加继续教育,履行聘用合同。
基本合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政治、业务素质一般,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未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一定失误。
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低,组织纪律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能履行岗位职责,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未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
第十一条 工勤技能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政治思想表现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业务精通,工作勤奋,责任心强,确保劳动安全,工作成绩突出,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政治思想表现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业务,工作积极,注重劳动安全,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聘用合同。
基本合格:政治思想表现一般,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未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忽视劳动安全,出现事故苗头或发生轻微事故。
不合格:政治思想表现和组织纪律性差,责任心不强,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未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聘用合同,忽视劳动安全,造成严重失误或发生事故。
第十二条 考核的优秀比例执行如下规定:
(一)被确定为优秀的人数,一般掌握在本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百分之十五,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二)下列单位的优秀比例当年可上浮百分之五,但上浮后本单位优秀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1、国家部委有关司(局)、省直厅(局)及市(州)以上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
2、经国家部委或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评定后晋升等级的医院、学校、设计院、档案馆、期刊编辑部等单位。
(三)下列人员考核等次可直接确定为优秀,不占本单位优秀比例:
1、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农业丰收、教学成果、社会科学、中国新闻、中国图书以及文化部文华奖等同类奖项的个人。
2、获市(州)以上党委、政府授予的先进称号,或省直部门授予的全省系统先进称号。
3、工勤技能人员在省部级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全国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以上的。
第十三条 管理岗位人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和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优秀比例应分别确定,不得相互挤占。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负责人员的考核,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应当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考核的,主管部门应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考核实施的具体办法,按时完成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同级人事行政部门。考核事业单位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应当组织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
第三章 考核方法和程序
第十五条 考核工作由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必要时可授权同级副职或有关机构负责人负责。
第十六条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考核和聘期考核。
平时考核随时进行,由被考核人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定期记实,部门直接领导随时检查。
考核是对工作人员进行的综合评价,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必须在每年年末完成,最迟不得超过翌年一月底。
聘期考核以考核为基础,主要适用于实行人员聘用制的事业单位。聘期考核可参照考核程序进行,一般在聘期结束前一个月内完成。聘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聘期考核须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受聘人员聘期考核登记表》。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要在当年11月份前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比例及人数核定表》(附表一),到同级人事行政部门核定本的优秀比例和人数,在核定的优秀比例和人数范围内确定优秀人员。事业单位有符合直接确定优秀条件工作人员的,核定优秀比例和人数时须持相关证明材料。
事业单位机构或人数未发生较大变化的,优秀比例和人数保持相对稳定,下不再核定。机构或人数发生变化时,按变化后的机构或人数核定优秀比例和人数。
第十八条 考核的基本程序是:
(一)被考核人个人总结、述职,填写由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
(二)被考核人接受民主测评或量化打分等多种形式测评。
(三)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在民主测评或量化等综合考核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建议。
(四)单位考核工作组织在民主测评或量化等综合考评结果和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建议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五)单位负责人员集体研究确定考核等次,并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人员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3天。
(六)单位考核工作组织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结果通知册》(包括和聘期考核结果),送达被考核人。
第十九条 被考核人对考核和聘期考核结果不合格不服的,可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原作出决定的单位考核工作组织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原作出决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也可不经复核,自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第二十条 考核工作结束后,事业单位应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及《甘肃省事业单位受聘人员聘期考核登记表》存入被考核人档案。
第四章 几类特殊人员的考核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具有兼任岗位的工作人员,按其主要岗位和兼任岗位同时考核。
第二十二条 非因公受伤工作不足半年的工作人员不参加考核。因公受伤的工作人员应参加考核并确定等次,一般应确定为合格。
第二十三条 下列各类人员的考核按如下规定办理:
(一)单位派出学习、培训超过半年的工作人员,由学习、培训单位提供有关情况,原工作单位进行考核。
(二)对新招聘人员应进行考核,但在考核时只写评语,不定等次,考核情况只作为聘用、定级的依据。
(三)经组织选调的工作人员(含政策性安置人员),由现工作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等次。
(四)挂职锻炼和下乡支农、支教等工作人员,在挂职单位工作半年以上且考核时仍在挂职单位的,由挂职单位负责考核并确定等次。挂职不足半年或考核时已回原工作单位的,由原工作单位考核并确定等次。
(五)被借用的工作人员,由借用单位向原工作单位提供情况,由原工作单位确定考核等次。
(六)接受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工作人员,只进行考核,暂不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待问题查清后再行确定。
(七)受警告处分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记过(不含开除)以上处分的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只参加考核,不确定等次。解除处分(不含警告处分)当年工作不足半年的,只参加考核,不定等次;工作超过半年的,参加考核且确定等次,以后按正常情况对待。
(八)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考核、经批评教育仍拒绝参加的工作人员,可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第五章 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 考核结果是岗位竞聘、奖惩、培训、调整工资待遇以及解聘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按照国家有关工资政策规定,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可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规定申报高一级职务资格。
(三)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可考评、考核高一级工种。
岗位竞聘中,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工作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被优先聘用。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现工作岗位以来,凡考核有一次基本合格的,推迟一年竞聘高一等级岗位。有两次基本合格的,视为一次不合格。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聘用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在新岗位考核仍不合格的,事业单位可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但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予以通知。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考核中有弄虚作假等违纪违法行为的,考核等次直接确定为不合格。
第二十九条 事业单位应按时完成考核工作。除国家和省上有特殊规定的外,未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考核工作的,不得兑现工资及其他需要有考核结果才能兑现的待遇;不按规定组织考核的,按国家有关考核结果和工资等待遇挂钩的规定,有关部门不得兑现工资等相关待遇,同时在下一不得进行新的岗位结构调整、岗位聘用、公开招聘人员及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等工作。
第六章 考核的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 事业单位在考核和聘期考核时应成立非常设性的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等考核工作组织,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工作组织由本单位负责人、人事部门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和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工作人员代表组成。考核工作组织的日常事务由本单位人事部门承担。
第三十一条 考核工作组织的职责是:
(一)制定本单位考核和聘期考核实施办法。
(二)组织、指导、监督本单位考核和聘期考核工作。
(三)审核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写出的考核评语及提出的考核等次建议。
(四)审核本单位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服的复核申请。
第三十二条 事业单位负责人及考核工作组织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对考核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行为的,必须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 建立并严格执行考核工作监督检查制度。事业单位在考核结束后,须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比例及人数核定表》(附表一)、《甘肃省事业单位考核审核统计表》(附表二)及《甘肃省事业单位考核审核花名册》(附表三)一并报主管部门和同级人事行政部门审核。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事行政部门负责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对考核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督促。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单位考核工作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
1、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比例及人数核定表事业单位考核
2、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二OO年考核审核统计表事业单位考核
3、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二OO年考核审核花名册事业单位考核
附表1: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比例及人数核定表
填报单位(盖章)200年月日
单位名称
正式在册人数
应参加考核人数 管理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
符合单位优秀比例上浮条件及依据
可直接确定为优秀的人员及相关证明材料
经核准的优秀等次比例(%)
经核准的优秀等次人数
其中 管理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
主管部门(盖章):年月日 人事行政部门(盖章):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两份,事业单位、人事行政部门各一份。
附表2: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二OO年考核审核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200年月日单位:人
项目 应参加考核人数 实际参加考核人数 未参加考核人数
小计 优秀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未定等次
合计
比例
其中 管理岗位人员
专业技术岗位人员
工勤技能岗位人员
主管部门(盖章):年月日 人事行政部门(盖章):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两份,事业单位、人事行政部门各一份。
附表3: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二OO年考核审核花名册
填报单位:200年月日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所在岗位 所在工作部门
上上考核等次 上考核等次 本考核等次 备注
注:本花名册一式两份,事业单位保留一份,一份用于兑现工资。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依次分别填写。
第三篇: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
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素质,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事业单位招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实施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工勤技能人员,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招聘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或批准聘用的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第四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以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及组织部门、人社部门核准的岗位为依据。在编制及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出现岗位空缺时,才能招聘人员。
第五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党委、政府宏观管理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实行考试、考核的方法。
第六条 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是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主管机关,负责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政策指导、监督检查、管理、招聘计划的审定备案,按照权限分别负责省直党群系统和政府系统所属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工作;市(州)主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部门负责审定本辖区招聘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本辖区的招聘工作;县(市、区)承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部门负责审核、制定本辖区招聘计划,配合市(州)做好公开招聘的具体工作。
省直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指导管理,招聘计划审核及组织实施工作。市(州)以下事业单位管部门在公开招聘工作中的职责由市(州)确定。
事业单位提出本单位的招聘计划,按照组织部门、人社部门及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成立由本单位人事(干部)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职工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招聘工作机构,负责招聘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招聘范围、条件与资格审查
第七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应面向社会,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应聘。已有工作单位的人员,须经原工作单位出具同意应聘的证明方可报名。
第八条 事业单位公共招聘人员原则上一年进行一次。
第九条 应聘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
(三)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四)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工勤技能岗位应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具备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或要求。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或者招聘工作组织部门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和证明、证件等进行审查,确定符合招聘符件的人员。
第十二条 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人员须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登记表》,进行报名登记。
第三章招聘程序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基本程序是:
(一)事业单位提出招聘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按照核准的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空缺情况,提出招聘岗位的数量、名称等;
2.招聘人员的数量、资格、条件、招聘方式等;
3.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计划申报表》;
4.本单位关于落实招聘工作的准备情况;
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二)主管部门审核招聘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核查事业单位的编制和岗位情况;
2.审核招聘岗位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招聘方式是否符合要求;
3.审核《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计划申报表》;
4.需要审核的其他情况。
(三)审定、备案招聘计划。省直事业单位将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计划申报表》报省编办审核编制后,按管理权限分别报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审定;市(州)的招聘计划报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审查备案,并填写《甘肃省市(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计划备案表》;县(市、区)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报市(州)审定。
(四)发布招聘公告。
(五)报名与资格审查。
(六)考试、考核。
(七)公布成绩。
(八)考察。
(九)体检(体检标准暂参照《公务员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十)根据考试、考核结查,提出拟招聘人员。
(十一)公示拟招聘人员。
(十二)上报批拟招聘人员。
(十三)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公开发布招聘公告。省直事业单位按管理权限分别由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发布。市(州)、县(市、区)由市(州)主管部门发布。招聘公告的内容包括:招聘单位名称、招聘岗位和人数;招聘岗位所需资格条件;招聘办法;考试、考核时间及范围;报名方法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四章考试与考核
第十五条 考试内容应为招聘岗位所必需的职来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原则上不将职业能力作为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笔试内容。管理岗位应进行职业能力考试。考试成绩必须量化。
第十六条 考试科目与方式应根据行业、专业及岗位特点确定。
第十七条 考试可采用笔试、面试、实际能力测试等多种方式。个别紧缺专业的岗位,省直事业单位按管理权限分别经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批准可单独招考。市(州)、县(市、区)事业单位由市(州)批准。
对于应聘工勤技能岗位的人员,可根据需要重点进行实际操作能力测试。
第十八条 招聘岗位至少有3人以上(含3人)报考方可开考。报考人员省于3人时,按紧缺专业的岗位招聘。
第十九条 考核应侧重于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
第二十条 考试的组织实施。省直事业单位的职业能力考试工作按管理权限分别由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组织;专业能力考试考核和实际操作测试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组织。市(州)、县(市、区)的考试工作由市(州)统一组织。
组织部门、人社部门可委托考试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提供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各市(州)、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制定公开招聘考试工作规程,规范考试命题、笔试阅卷、面试组织等环节。要完善保密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考务安全。要加强公开招聘考官培训工作,提高面试、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工作水平,增强考试公正度。有条件的市(州)和单位要加强题库建设。
第二十二条 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中,是否面试由招聘单位决定,决定面试的,面试成绩所占比例不得超过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面试必须规范。
第二十三条 纳入公开招聘的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原则上都要进行考试。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省直事业单位按管理权限分别经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审批同意,市(州)及县(市、区)事业单位由市(州)审批同意,按照公开招聘程序采取直接考核方式招聘:
(一)具有博士学位的。
(二)紧缺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学历的。
(三)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四)符合省上有关引进高层次人才条件的(五)其他需要采取考核方式招聘的。
第五章岗位聘用
第二十四条 对通过考试、考核的应聘人员,由事业单位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工作实绩(学习成绩)等情况进行考察,并对其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第二十五条 根据考试、考核、体检、考察的结果,经事业单位领导集体研究,择优确定拟聘人员。对拟聘人贡由事业单位或组织招聘的部门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审批表》,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省直事业单位按管理权限分别报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审批;市(州)、县(市、区)所属事业单位报市(州)审批。
第二十七条 对经批准的招聘人员,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确定岗位等级、签订聘用合同、实施岗位聘用、兑现相应待遇。
第二十八 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第六章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行回避制度。
凡与事业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
事业单位负责人员和招聘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聘用事项时,涉及与本人有上述亲属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招聘公正的,应当回避。
第三十条 招聘工作要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一条 各级组织部门、人社部门要切实履行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职责,建立严格的制度规范,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指导事业单位依法行使用人自主权,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指导和管理职责。公开招聘工作要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
第三十二条 严格公开招聘纪律。对有下列行为的,必须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应聘人员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
(二)应聘人员在考试考核过程中作弊的。
(三)招聘工作人员指使、纵容他人作弊,或在考试考核过程中参与作弊的。
(四)招聘工作人员故意泄露考试题目的。
(五)事业单位负责人违反规定私自聘用人员的。
(六)招聘工作组织机构及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招聘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影响招聘公平、公正的进行的。
(七)违返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第三十三条 建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诚信记录制度。对于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将其违纪情况载入本入诚信记录,并在三年内不得参加事业单位招聘;对违反本办法招聘的人员,一经查实,应当解除聘用合同,予以清退。
第三十四条 对违返纪律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调离招聘工作岗位或给予处分;对违返招聘纪律的其他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需要招聘外国国籍人员的,须报省级以上组织、人社部门核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聘。
第三十六条 经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及市(州)批准聘用的人员,可以办理户籍迁转等有关手续。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3.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
(甘人发〔2007〕35号 2007年10月17日)(甘人社厅发〔2011〕60号 2011年11月19日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的通知〙(人核培发[1995]15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简便易行、宜于操作的原则。
第三条 考核围绕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及遵守聘用合同等方面,采取群众评议、领导评定、实绩分析和综合评价等符合单位性质、岗位特点和工作性质的方式方法进行。
第四条 本办法中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
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考核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
定执行。
第五条 本办法所指考核除特指平时考核和聘期考核外,一般指考核。
第二章 考核内容和标准
第六条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能:主要考核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知识更新情况。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绩:主要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廉:主要考核廉洁自律、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情况。考核内容可以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第七条 考核标准以聘用合同中约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完成任务的具体标准在各级人事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指导下,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细化量化。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不同类别岗位及不同内部等级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
第八条 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均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第九条 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精通业务,工作勤奋,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业绩突出,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业务,工作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聘用合同。
基本合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政治、业务素质一般,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未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一定失误。
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低,组织纪律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未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
第十条 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廉洁奉公,工作责任心强,勤奋敬业,专业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工作负责,业务熟练,专业技术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完成工作任务,参加继续教育,履行聘用合同。
基本合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政治、业务素质一般,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未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一定失误。
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低,组织纪律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能履行岗位职责,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未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
第十一条 工勤技能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政治思想表现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业务精通,工作勤奋,责任心强,确保劳动安全,工作成绩突出,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政治思想表现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业务,工作积极,注重劳动安全,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聘用合同。
基本合格:政治思想表现一般,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未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忽视劳动安全,出现事故苗头或发生轻微事故。
不合格:政治思想表现和组织纪律性差,责任心不强,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未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聘用合同,忽视劳动安全,造成严重失误或发生事故。
第十二条 考核的优秀比例执行如下规定:
(一)被确定为优秀的人数,一般控制在本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15%以内,其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适当浮动本单位优秀等次的比例:
1、国家部委、市州以上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当年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最多不超过20%。
2、当年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或受到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单位,当年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最多不超过10%。
在应对重大事件或自然灾害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可不占单位优秀等次名额,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
(二)当年获得下列奖项的人员,在评定优秀等次时,可综合考核、优先考虑:
1、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农业丰收、教学成果、社会科学、中国新闻、中国图书、以及文化部文华奖等同类
奖项的人员。
2、获市州以上党委、政府授予先进称号,或省直部门授予全省系统先进称号的人员。
3、在省部级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全国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工勤人员。
[〘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关于修订〖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甘人社厅发〔2011〕60号)文件修订] 第十三条 管理岗位人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和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优秀比例应分别确定,不得相互挤占。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负责人员的考核,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应当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考核的,主管部门应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考核实施的具体办法,按时完成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同级人事行政部门。考核事业单位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应当组织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
第三章 考核方法和程序
第十五条 考核工作由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必要时可授权同级副职或有关机构负责人负责。
第十六条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考核和聘期考核。平时考核随时进行,由被考核人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定期记实,部门直接领导随时检查。
考核是对工作人员进行的综合评价,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必须在每年年末完成,最迟不得超过翌年一月底。
聘期考核以考核为基础,主要适用于实行人员聘用制的事业单位。聘期考核可参照考核程序进行,一般在聘期结束前一个月内完成。聘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聘期考核须填写〘甘肃
省事业单位受聘人员聘期考核登记表〙。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要在当年11月份前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比例及人数核定表〙(附表一),到同级人事行政部门核定本的优秀比例和人数,在核定的优秀比例和人数范围内确定优秀人员。事业单位有符合直接确定优秀条件工作人员的,核定优秀比例和人数时须持相关证明材料。
事业单位机构或人数未发生较大变化的,优秀比例和人数保持相对稳定,下不再核定。机构或人数发生变化时,按变化后的机构或人数核定优秀比例和人数。
第十八条 考核的基本程序是:
(一)被考核人个人总结、述职,填写由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
(二)被考核人接受民主测评或量化打分等多种形式测评。
(三)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在民主测评或量化等综合考核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建议。
(四)单位考核工作组织在民主测评或量化等综合考评结果和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建议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五)单位负责人员集体研究确定考核等次,并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人员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3天。
(六)单位考核工作组织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结果通知册〙(包括和聘期考核结果),送达被考核人。
第十九条 被考核人对考核和聘期考核结果不合格不服的,可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原作出决定的单位考核工作组织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原作出决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提
出申诉;也可不经复核,自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第二十条 考核工作结束后,事业单位应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及〘甘肃省事业单位受聘人员聘期考核登记表〙存入被考核人档案。
第四章 几类特殊人员的考核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具有兼任岗位的工作人员,按其主要岗位和兼任岗位同时考核。
第二十二条 非因公受伤工作不足半年的工作人员不参加考核。因公受伤的工作人员应参加考核并确定等次,一般应确定为合格。
第二十三条 下列各类人员的考核按如下规定办理:
(一)单位派出学习、培训超过半年的工作人员,由学习、培训单位提供有关情况,原工作单位进行考核。
(二)对新招聘人员应进行考核,但在考核时只写评语,不定等次,考核情况只作为聘用、定级的依据。
(三)经组织选调的工作人员(含政策性安置人员),由现工作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等次。
(四)挂职锻炼和下乡支农、支教等工作人员,在挂职单位工作半年以上且考核时仍在挂职单位的,由挂职单位负责考核并确定等次。挂职不足半年或考核时已回原工作单位的,由原工作单位考核并确定等次。
(五)被借用的工作人员,由借用单位向原工作单位提供情况,由原工作单位确定考核等次。
(六)接受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工作人员,只进行考核,暂不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待问题查清后再行确定。
(七)受警告处分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当年不得
定为优秀等次。受记过(不含开除)以上处分的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只参加考核,不确定等次。解除处分(不含警告处分)当年工作不足半年的,只参加考核,不定等次;工作超过半年的,参加考核且确定等次,以后按正常情况对待。
(八)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考核、经批评教育仍拒绝参加的工作人员,可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第五章 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 考核结果是岗位竞聘、奖惩、培训、调整工资待遇以及解聘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按照国家有关工资政策规定,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可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规定申报高一级职务资格。
(三)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可考评、考核高一级工种。
岗位竞聘中,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工作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被优先聘用。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现工作岗位以来,凡考核有一次基本合格的,推迟一年竞聘高一等级岗位。有两次基本合格的,视为一次不合格。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聘用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在新岗位考核仍不合格的,事业单位可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但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予以通知。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考核中有弄虚作假等违纪违法
行为的,考核等次直接确定为不合格。
第二十九条 事业单位应按时完成考核工作。除国家和省上有特殊规定的外,未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考核工作的,不得兑现工资及其他需要有考核结果才能兑现的待遇;不按规定组织考核的,按国家有关考核结果和工资等待遇挂钩的规定,有关部门不得兑现工资等相关待遇,同时在下一不得进行新的岗位结构调整、岗位聘用、公开招聘人员及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等工作。
第六章 考核的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 事业单位在考核和聘期考核时应成立非常设性的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等考核工作组织,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工作组织由本单位负责人、人事部门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和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工作人员代表组成。考核工作组织的日常事务由本单位人事部门承担。
第三十一条 考核工作组织的职责是:
(一)制定本单位考核和聘期考核实施办法。
(二)组织、指导、监督本单位考核和聘期考核工作。
(三)审核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写出的考核评语及提出的考核等次建议。
(四)审核本单位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服的复核申请。第三十二条 事业单位负责人及考核工作组织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对考核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行为的,必须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 建立并严格执行考核工作监督检查制度。事业单位在考核结束后,须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比例
及人数核定表〙(附表一)、〘甘肃省事业单位考核审核统计表〙(附表二)及〘甘肃省事业单位考核审核花名册〙(附表三)一并报主管部门和同级人事行政部门审核。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事行政部门负责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对考核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督促。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单位考核工作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甘人发[2007]35号
各市、州人事(人事劳动)局,省直各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完善和规范我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科学、准确地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 作实绩,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奖惩、兑现有关待遇和解聘提供重要依据,在总结以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现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印发,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〇七年十月十七日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的通知》(人核培发[1995]15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简便易行、宜于操作的原则。
第三条
考核围绕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及遵守聘用合同等方面,采取群众评议、领导评定、实绩分析和综合评价等符合单位性质、岗位特点和工作性质的方式方法进行。第四条
本办法中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考核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本办法所指考核除特指平时考核和聘期考核外,一般指考核。
第二章
考核内容和标准
第六条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能:主要考核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知识更新情况。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绩:主要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廉:主要考核廉洁自律、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情况。考核内容可以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第七条
考核标准以聘用合同中约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完成任务的具体标准在各级人事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指导下,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细化量化。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不同类别岗位及不同内部等级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
第八条
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均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第九条
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精通业务,工作勤奋,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业绩突出,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业务,工作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聘用合同。
基本合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政治、业务素质一般,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未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一定失误。
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低,组织纪律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未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
第十条
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廉洁奉公,工作责任心强,勤奋敬业,专业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工作负责,业务熟练,专业技术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完成工作任务,参加继续教育,履行聘用合同。
基本合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政治、业务素质一般,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未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一定失误。
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低,组织纪律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能履行岗位职责,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未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第十一条
工勤技能岗位工作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政治思想表现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业务精通,工作勤奋,责任心强,确保劳动安全,工作成绩突出,完全履行聘用合同。
合格:政治思想表现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业务,工作积极,注重劳动安全,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聘用合同。
基本合格:政治思想表现一般,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未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忽视劳动安全,出现事故苗头或发生轻微事故。
不合格:政治思想表现和组织纪律性差,责任心不强,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未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聘用合同,忽视劳动安全,造成严重失误或发生事故。
第十二条
考核的优秀比例执行如下规定:
(一)被确定为优秀的人数,一般掌握在本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百分之十五,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二)下列单位的优秀比例当年可上浮百分之五,但上浮后本单位优秀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1、国家部委有关司(局)、省直厅(局)及市(州)以上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
2、经国家部委或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评定后晋升等级的医院、学校、设计院、档案馆、期刊编辑部等单位。
(三)下列人员考核等次可直接确定为优秀,不占本单位优秀比例:
1、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农业丰收、教学成果、社会科学、中国新闻、中国图书以及文化部文华奖等同类奖项的个人。
2、获市(州)以上党委、政府授予的先进称号,或省直部门授予的全省系统先进称号。
3、工勤技能人员在省部级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全国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以上的。
第十三条
管理岗位人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和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优秀比例应分别确定,不得相互挤占。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负责人员的考核,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应当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考核的,主管部门应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考核实施的具体办法,按时完成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同级人事行政部门。考核事业单位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应当组织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第三章
考核方法和程序
第十五条
考核工作由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必要时可授权同级副职或有关机构负责人负责。
第十六条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考核和聘期考核。平时考核随时进行,由被考核人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定期记实,部门直接领导随时检查。
考核是对工作人员进行的综合评价,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必须在每年年末完成,最迟不得超过翌年一月底。聘期考核以考核为基础,主要适用于实行人员聘用制的事业单位。聘期考核可参照考核程序进行,一般在聘期结束前一个月内完成。聘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聘期考核须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受聘人员聘期考核登记表》。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要在当年11月份前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比例及人数核定表》(附表一),到同级人事行政部门核定本的优秀比例和人数,在核定的优秀比例和人数范围内确定优秀人员。事业单位有符合直接确定优秀条件工作人员的,核定优秀比例和人数时须持相关证明材料。
事业单位机构或人数未发生较大变化的,优秀比例和人数保持相对稳定,下不再核定。机构或人数发生变化时,按变化后的机构或人数核定优秀比例和人数。第十八条
考核的基本程序是:
(一)被考核人个人总结、述职,填写由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
(二)被考核人接受民主测评或量化打分等多种形式测评。
(三)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在民主测评或量化等综合考核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建议。
(四)单位考核工作组织在民主测评或量化等综合考评结果和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建议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五)单位负责人员集体研究确定考核等次,并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人员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3天。
(六)单位考核工作组织填写《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结果通知册》(包括和聘期考核结果),送达被考核人。第十九条
被考核人对考核和聘期考核结果不合格不服的,可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原作出决定的单位考核工作组织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原作出决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也可不经复核,自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第二十条
考核工作结束后,事业单位应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及《甘肃省事业单位受聘人员聘期考核登记表》存入被考核人档案。第四章
几类特殊人员的考核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具有兼任岗位的工作人员,按其主要岗位和兼任岗位同时考核。
第二十二条
非因公受伤工作不足半年的工作人员不参加考核。因公受伤的工作人员应参加考核并确定等次,一般应确定为合格。
第二十三条
下列各类人员的考核按如下规定办理:(一)单位派出学习、培训超过半年的工作人员,由学习、培训单位提供有关情况,原工作单位进行考核。
(二)对新招聘人员应进行考核,但在考核时只写评语,不定等次,考核情况只作为聘用、定级的依据。
(三)经组织选调的工作人员(含政策性安置人员),由现工作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等次。
(四)挂职锻炼和下乡支农、支教等工作人员,在挂职单位工作半年以上且考核时仍在挂职单位的,由挂职单位负责考核并确定等次。挂职不足半年或考核时已回原工作单位的,由原工作单位考核并确定等次。
(五)被借用的工作人员,由借用单位向原工作单位提供情况,由原工作单位确定考核等次。
(六)接受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工作人员,只进行考核,暂不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待问题查清后再行确定。(七)受警告处分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记过(不含开除)以上处分的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只参加考核,不确定等次。解除处分(不含警告处分)当年工作不足半年的,只参加考核,不定等次;工作超过半年的,参加考核且确定等次,以后按正常情况对待。
(八)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考核、经批评教育仍拒绝参加的工作人员,可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第五章
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
考核结果是岗位竞聘、奖惩、培训、调整工资待遇以及解聘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按照国家有关工资政策规定,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可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规定申报高一级职务资格。
(三)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可考评、考核高一级工种。岗位竞聘中,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工作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被优先聘用。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现工作岗位以来,凡考核有一次基本合格的,推迟一年竞聘高一等级岗位。有两次基本合格的,视为一次不合格。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聘用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在新岗位考核仍不合格的,事业单位可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但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予以通知。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考核中有弄虚作假等违纪违法行为的,考核等次直接确定为不合格。
第二十九条
事业单位应按时完成考核工作。除国家和省上有特殊规定的外,未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考核工作的,不得兑现工资及其他需要有考核结果才能兑现的待遇;不按规定组织考核的,按国家有关考核结果和工资等待遇挂钩的规定,有关部门不得兑现工资等相关待遇,同时在下一不得进行新的岗位结构调整、岗位聘用、公开招聘人员及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等工作。第六章
考核的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
事业单位在考核和聘期考核时应成立非常设性的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等考核工作组织,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工作组织由本单位负责人、人事部门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和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工作人员代表组成。考核工作组织的日常事务由本单位人事部门承担。
第三十一条
考核工作组织的职责是:
(一)制定本单位考核和聘期考核实施办法。
(二)组织、指导、监督本单位考核和聘期考核工作。
(三)审核被考核人部门直接领导写出的考核评语及提出的考核等次建议。
(四)审核本单位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服的复核申请。第三十二条
事业单位负责人及考核工作组织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对考核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行为的,必须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
建立并严格执行考核工作监督检查制度。事业单位在考核结束后,须将《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比例及人数核定表》(附表一)、《甘肃省事业单位考核审核统计表》(附表二)及《甘肃省事业单位考核审核花名册》(附表三)一并报主管部门和同级人事行政部门审核。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事行政部门负责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对考核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督促。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单位考核工作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一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比例及人数核定表事业单位考核附表一.doc 附表二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二OO
年考核审核统计表事业单位考核附表二.doc 附表三
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二OO 年考核审核花名册事业单位考核附表三.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