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2019-05-14 05:2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第一篇: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190.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7·江苏盐城三模·1)“乐”原指早期人们用以表达情感的文化活动,如诗歌、音乐、舞蹈等。西周时出现了十分严格的乐舞制度。祭祀时“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少八风。”这样的变化()A.遵循血缘政治传统 B.带有鲜明等级色彩 C.强化了皇权的专制 D.顺应了儒学的发展 2.(2017·江苏盐城三模·2)唐代元植 织女词》 中吟道:“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在中国古代,手工业者为了技术的世代传承,不惜牺牲儿女婚姻幸福,使民间技术的传承走向封闭。这一现象源于()A.手工业者为防止技术外流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古代传统手工业没有产品交易的市场 C.手工业工艺水平低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迟缓 D.官营手工业服务对象和技术传承具有特殊性

3.(2017·江苏盐城三模·3)“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首关于张献忠沉银的传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成为无数人的“寻银诀”。2016年四川彭山“江口沉银”加经水下考古发掘见诸世人。下列说法最具合理性的是()A.传说可能雄含历史真相 B.考古研究主要依据历史传说 C.一切传说皆有历史依据 D.历史口述详略决定史实真伪

4.(2017·江苏盐城三模·4)吴晗《历史的镜子》 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山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A.认为探究“理”,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 B.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 C.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 D.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5.(2017·江苏盐城三模·5)最近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收视热潮。1723年,雍正帝曾推行“养廉银”制度,即政府给予官员足够高的俸禄,以此杜绝官场贪污腐败现象。但事实上最终只剩下“高薪”而没有实现“养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惩治腐败不能仅靠制度建设 B.雍正“养廉”制度不够完善 C.“人治”之下的腐败难以根治 D.自古至今腐败现象不能根除

6.(2017·江苏盐城三模·6)“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宜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 B.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7.(2017·江苏盐城三模·7)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从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 12 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 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 8.(2017·江苏盐城三模·8)罗兹·墨菲在《亚洲史》提出:“近代中国最伟大作家鲁迅那样的一些抱怨最深的人完全拒绝它(传统文化),鲁迅和其他一些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外国的侵略、占领和特权,而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腐朽之中,这个传统曾经一度光荣且成就辉煌,但现在已经可悲地无能而道德沦丧。”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A.传统文化遭到鲁迅等人的绝对否定 B.“完全拒绝”是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沦丧 C.鲁迅等人的觉醒不在于外来的侵略 D.接受西方文化是中国近代化必由之路

9.(2017·江苏盐城三模·9)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 B.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 D.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

10.(2017·江苏盐城三模·10)“吾国向来闭关自守,深绝因拒。故当铁路萌芽之时,人民则惊疑,政府则顾虑,及后知铁路之不能不筑矣,而犹有拒外资,争路权之事,然以国力不胜,资本缺乏,争之不得,则路机与主权并落于列强之手。”造成近代中国此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传统观念的束缚 ②列强对路权的激烈争夺

③国家资金的匮乏 ④政府对铁路的一贯轻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17·江苏盐城三模·12)非洲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这是自2000年以来第11个国家与台湾“断交”。最近巴拿马“驻台湾代表”即将卸任,但并没有宣布新任人选。这表明()A.国际社会通力促成中国统一 B.台湾当局谋求同大陆的和解 C.“一个中国”的认同度增加 D.两岸关系迎来了更大的进展

12.(2017·江苏盐城三模·13)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它()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探 B.作为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 C.改革开放新时期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D.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3.(2017·江苏盐城三模·14)西方学者安德鲁斯指出:“对于雅典来说,公元前6世纪初,它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是减少公民的人数而把他们降为奴隶,还是从国外大量进口奴隶?唯有通过巨大的技术革新如近代工业革命,才可能有效地扭转这样的奴隶制局面。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希腊民主政治存在着严重弊端 B.技术革新利于解决雅典社会问题 C.希波战争促进了奴隶贸易的繁荣 D.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地位逐步增强

14.(2017·江苏盐城三模·15)列宁曾提出“我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将作为国际社会主义的火炬,俄国人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但革命后他又提出“俄/ 12 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必然要一方面团结各国先进工人的苏维埃运动,另一方面团结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的一切民族解放运动”。由此可知十月革命()A.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C.实现了俄国的民族独立 D.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

15.(2017·江苏盐城三模·16)下图为19世纪末期关于稗斯麦的一幅讽刺漫画,由此可以得知当时德国()

A.尚未确立近代代议制度 B.民众毫无民主自由权利 C.宰相享有最高的立法权 D.虚拟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6.(2017·江苏盐城三模·17)“这是很紧要的一个时期,上承着培根、洛克的实验哲学,下启了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所以17世纪是启蒙的启蒙时期,近代的科学思维是在这个时期酝酿的。”能为17世纪成为“很紧要的一个时期”奠基的是()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展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17.(2017·江苏盐城三模·18)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就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l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来说是非常糟糕的。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把自己问题的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材料表明()A.美俄两国的意识形态有分歧 B.全球化是“寄生虫”出现的根源 C.二战以来美国经济持续衰退 D.美国寄生主要依靠美元垄断地位

18.(2017·江苏盐城三模·19)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领导人多次提出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使日本成为“得到国际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国家”。但事实上日本大国道路却是步履维艰。制约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是()A.对历史战争问逝缺乏诚恳态度 B.唯美国马首是瞻缺乏独立的外交 C.长期遏制中国恶化了中日关系 D.经济持续低迷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19.(2017·江苏盐城三模·20)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悄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12

二、材料阅读

20.(2017·江苏盐城三模·21)(12分)家训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至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

——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二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封建社会使走上了日益衰落的穷途末路。除了洋务派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来一股‚新风‛之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然而,从总体上看,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家训历史已由清前期的鼎盛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则标志着中国传统家训已近尾声。

——摘编自陈延斌《家训:中国人的家庭教科书》

材料三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走上正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文化,我们深切地感到: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又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家训中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

——摘编自牛志平《“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家训的主要特征。(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传统家训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5分)(3)据材料三指出家训的现世价值。(2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传统家训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21.(2017·江苏盐城三模·22)(14分)近代以来,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日益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正是在北部,伟大的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崛起,通货膨胀由南而北——受新的金银资源的刺激、受新的信贷形式及其扩展刺激、受人口增长创造的雷求的刺激,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摘编自(美)F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 12 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三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他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欧洲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具体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3分)(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近现代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2分)

22.(2017·江苏盐城三模·23)(14分)政治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草歌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材料二 政治现代化最关键的方面大致可以归纳为:第一,将国家的权力集中在举国公认的全国性的立法机构手里,第二,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且建立专业化的机构来执行这些职能。第三,增加社会上所有的集团参政的程度。

——摘编自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材料三 政治系统的运行和政治活动的展开,其根基在于政治文化的取向模式,在于由民众的政治认知,情感及价值观念所交织而成的一种信念体系,否则政治系统本身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条件与意义。

——摘编自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缘由。(3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为例,围绕“政治现代化的特征”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1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23.(2017·江苏盐城三模·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商欺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辄。……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12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抖二 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4分)(2)材料二中张之洞分别评价了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你如何看待他的评价,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24.(2017·江苏盐城三模·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拿破仑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位颇具争议的杰出的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尽管在政治上实行个人集权并恢复帝制,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但他试图完成革命。早在法国大革命之初,革命的领袖们曾宣布他们的理想是推翻全欧洲的专制政体,扫除额外特权,普及共和体制,然而这一理想只是在拿破仑手中,严格地说,是在他的武力征服中,开始输出到欧洲其他国家。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郎琪罗。他是重建度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

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

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摘自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最终“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的原因。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如何“完成革命”的。(7分)

(2)据材料二,指出雨果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并由此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纂本原则。(3分)/ 12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遵循血缘政治传统是指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少八风‛表明森严的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强化了皇权的专制是在秦朝之后,故C项错误;儒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发展,故D项错误。2.【答案】A 【解析】‚手工业者为了技术的世代传承,不惜牺牲儿女婚姻幸福,使民间技术的传承走向封闭‛这是为了防止技术外流采取的保护措施,故A项正确;古代传统手工业没有产品交易的市场与史实不符,材料也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手工业工艺水平低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迟缓,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服务对象和技术传承具有特殊性,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3.【答案】A 【解析】2016年四川彭山‚江口沉银‛加经水下考古发掘见诸世人,表明传说可能包含历史真相,故A项正确;考古研究主要依据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不是历史传说,故B项错误;一切传说皆有历史依据说法不符合史实,传说可能有历史依据,故C项错误;史实真伪是由证据决定的,不是历史口述详略,故D项错误。4.【答案】C 【解析】‚他这种从实际山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指的是经世致用的主张,他是指顾炎武,认为探究‚理‛,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是王阳明的主张,故A项错误;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是黄宗羲的主张,故B项错误;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是顾炎武的主张,故C项正确;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是王夫之的主张,故D项错误。5.【答案】D 【解析】雍正帝推行‚养廉‛制度,没有杜绝贪污腐败现象,表明惩治腐败不能仅靠制度建设,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雍正帝推行‚养廉‛制度,最终只剩下‚高薪‛而没有实现‚养廉‛,表明‚养廉‛制度不够完善,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在‚人治‛之下腐败现象无法根除,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腐败现象在古代封建社会无法根除,但在当今的法治社会是可以根除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6.【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臵专管外事的机构‛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清政府没有彻底放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宜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表明清政府外交衙门的建立是被动的,故C项错误;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名称上看,衙门体现了封建性,总理各国事务体现了殖民地的特征,故D项正确。7.【答案】A 【解析】1936年国民政府对长江航道进行了梳理,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交通的改善,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全面抗战是在1937年,故B项错误;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强化了经济统治政策是在全面抗战时期,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8.【答案】D 【解析】‚近代中国最伟大作家鲁迅那样的一些抱怨最深的人完全拒绝它(传统文化)‛表明鲁迅等人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这个传统曾经一度光荣且成就辉煌,但现在已经可悲地无能而道德沦丧‛表明‚完全拒绝‛是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沦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所有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外国的侵略、占领和特权,而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腐朽之中‛表明鲁迅等人的觉醒不在于外来的侵略,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接受西方文化是中国近代化必由之路,材料没有涉及/ 12 到,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9.【答案】D 【解析】1927年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但革命性质没有变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故A项错误;‚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是对乡村的权力结构进行改造,不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故B项错误;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中共对乡村的权力改造,不是乡村民众的政治追求,故C项错误;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中共对乡村的权力改造,表明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故D项正确。10.【答案】B 【解析】‚吾国向来闭关自守,深绝因拒。故当铁路萌芽之时,人民则惊疑,政府则顾虑‛表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故①正确;‚及后知铁路之不能不筑矣,而犹有拒外资,争路权之事‛表明列强对路权的激烈争夺,故②正确;‚然以国力不胜,资本缺乏,争之不得‛表明国家资本的匮乏,故③正确,政府对铁路一贯轻视,材料没有涉及到,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11.【答案】C 【解析】国际社会通力促成中国统一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台湾当局谋求同大陆的和解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自2000年以来第11个国家与台湾‚断交‛,巴拿马没有宣布新任‚驻台湾代表‛表明认可‚一个中国‛的国家在增多,故C项正确;两岸关系迎来更大的发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12.【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A项错误;作为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是上海,故B项错误;雄安新区对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故C项正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13.【答案】B 【解析】古希腊民主政治存在着严重弊端,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唯有通过巨大的技术革新如近代工业革命,才可能有效地扭转这样的奴隶制局面‛表明技术革新有利于解决雅典社会问题,故B项正确;希波战争是在公元前5世纪,故C项错误;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地位逐步增强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14.【答案】A 【解析】‚我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将作为国际社会主义的火炬,俄国人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表明要把社会主义扩展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必然要一方面团结各国先进工人的苏维埃运动,另一方面团结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的一切民族解放运动‛表明要把社会主义延伸到被压迫民族,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表明十月革命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故A项正确;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是马克思,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不是反对外来侵略,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阵营是在二战后建立的,故D项错误。15.【答案】D 【解析】通过漫画中的‚选举‛和‚宪法‛等词语可知当时德国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故A项错误;从‚新闻自由‛和‚法治‛可知民众毫无民主自由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宰相享有最高立法权不符合史实,最高立法权属于议会,但受到皇帝的控制,故C项错误;从漫画可知资产阶级的民主受封建势力的控制,立宪是虚,专制是实,是虚拟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D项正确。16.【答案】A 【解析】为17世纪启蒙运动、牛顿经典力学奠基的是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5—17世纪的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导致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理论的进步,故A项正确;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17世纪的科学成就,是思想解放运动奠定基础取得的成就,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D项错误。17.【答案】D 【解析】美俄两国的意识形态有分歧体现在政治领域,材料没有涉及到,故/ 12 A项错误;美国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经济全球化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根源在于美元的垄断地位,美元贬值,损害了大量持有美债的国家,故B项错误;二战以来美国经济持续衰退与史实不符,因为二战后到7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故C项错误;美国寄生主要依靠美元垄断地位,美国靠举债生活,美国发生债务问题美元贬值,将损害大量持有美债国家的利益,故D项正确。18.【答案】A 【解析】日本在政治大国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主要是因为在历史战争问题没有深刻反省,没有得到亚洲国家的认同,故A项正确;唯美国马首是瞻缺乏独立的外交是美国谋求政治大国的原因,不是限制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长期遏制中国恶化了中日关系与史实不符,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故C项错误;经济持续低迷对日本成为政治大国有一定的影响,制约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是没有得到国际公认,故D项错误。19.【答案】A 【解析】‚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悄节线索‛表明其是现代主义风格,《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风格,故A项正确;《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风格,故B项错误;《红与黑》是现实主义风格,故C项错误;《约翰.克利斯多夫》是现实主义风格,故D项错误。20.【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家国情怀。(任答4 点,4分)

(2)表现:呈现新气息,但总体走向衰落。(2分)

原因:封建制度衰落;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辛亥革命的冲击。(3分)

(3)价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紧扣时代主题,唱响时代生旋律。(2分)原因:时代变迁。(1分)【解析】(1)据材料一‚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得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据材料一‚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得出来源广泛,形式多样,方式灵活。

(2)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除了洋务派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来一股‘新风’之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然而,从总体上看,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家训历史已由清前期的鼎盛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得出呈现新的气息,但总体走向衰落,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得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据材料二‚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则标志着中国传统家训已近尾声‛得出辛亥革命的冲击。

(3)第一小问价值,据材料三‚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又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家训中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得出家训的内容可以古为中用,推陈出新,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唱响时代主旋律,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第二小问原因,综合材料得出传统家训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代变迁。21.【答案】(1)表现:商业中心的转移;新型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的出现;通货膨胀出现。(4分)

(2)条件: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和市场。(2分)影响:拓展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推动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如答到“推动世界币场的初步形成,亦可给1分)。(3分)

(3)特点:大量农业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国际贸易额总最增长:欧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贸易,但发展不平衡。(3分)/ 12(4)趋势:地区贸易到全球贸易主导地位(局部市场到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分)【解析】(1)据材料一‚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得出新型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商业中心的转移,据材料一‚正是在北部,伟大的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崛起,通货膨胀由南而北‛得出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的出现,通货膨胀的出现。

(2)第一小问历史条件,据材料二‚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得出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和市场;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得出工业革命拓展了国际市场,据材料二‚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得出工业革命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推动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

(3)据材料三‚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他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得出大量农业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据材料三‚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得出国际贸易总额增长迅速,据材料三‚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得出欧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贸易,但发展不平衡。

(4)从材料一、二可知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形成,从个地区贸易逐步发展到全球贸易,从材料三可以得出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22.【答案】(1)缘由: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西方民主制度的彭响;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丰厚土壤。(3分)

(2)特征:成熟的政党政治;健全的立法机构;专业化的政治职能机构;民众的政治认知及其信念。

示例1:成熟的政党政治:中国同盟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如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 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此后,又通过《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确保了政治运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示例2:健全的立法机构: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示例3:专业化的政治职能机构:中华民国三权分立、贵任内阁;新中国全国人大、国务院等部门。

示例4:民众的政治认知及其信念;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观念;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

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7~11分):论点把握推确;论据充实、有力、典型;论证严通、清晰,流畅;符合字数要求。

第二层次(4~6分):论点把握基本准确:论据基本充实;论证基本清晰:基本符合字数要求。

第三层次(0~3分)。论点把握不够准确;能够列出基本论据;论证不够清晰:100字以上。(字数不够,可适当扣分,30字以下,一律0分)【解析】(1)据材料一‚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 12 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据材料一‚‘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得出西方民主制度的彭响,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丰厚土壤。

(2)首先明确观点,然后史论结合进行论证,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明确观点,概括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的特征,以‚曲折发展和逐步法治化的民主政治‛为题,曲折发展通过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文革时期民主政治遭遇的挫折,改革开放时期民主法治的不断健全;法治化的民主政治通过《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和法治不断健全。23.【答案】(1)目的:控制民众,强化集权;实现富国强兵。(2分)

举措:严刑峻法;什伍连坐;实行“分异令”(小家庭制);奖励耕战。(任意两点得2分)

(2)看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符合事实,有一定道理。既看到商鞅变法在废除旧制度,确立封建制度,增强秦国综合国力的积极作用;也看到变法压榨民众的一面。(3分)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偏见;失之片面。只看到变法剥夺民众导致社会**的一面;没有看到变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作用。(3分)【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一‚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得出强化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控制民众,第二小问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实行严刑峻法,什伍连坐制度,实行‚分异令‛,奖励耕战。

(2)第一小问如何看待评价,据材料二‚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得出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比较客观,对王安石的评价具有片面性;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在评价商鞅变法时,既看到在废除旧制度,确立封建制度,增强秦国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又看到压榨民众的局限性,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只看到剥夺民众反面的局限性,没有看到积极作用。24.【答案】(1)原因:拿破仑个人性格孤僻、好胜;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大革命后,动荡的法国需要强权人物的出现;对外战争树立拿破仑的政治威信。(3分,答出3点即可)

说明: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他编撰《民法典》,集中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也在欧洲大陆广为传播。(4分)

(2)评价:雨果从法国大革命摧毁欧洲封建制度的角度出发,肯定了拿破仑的战争。(l分)

原则;坚持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时代条件全面评价。(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政治上,法国大革命后,社会政局动荡,需要强有力地人物来执掌法国政权,在对外战争中,拿破仑树立了政治威信,经济上,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个人原因,拿破仑性格孤僻、好胜;第二小问说明,拿破仑完成革命是指对欧洲封建势力的扫荡,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他编撰《民法典》在欧洲大陆传播了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2)第一小问评价,据材料二‚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郎琪罗。他是重建度墟的宗师巨/ 12 匠,是查理大帝、路易

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

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得出雨果肯定了拿破仑战争的功绩,他是从拿破仑战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的角度对拿破仑战争进行评价的;第二小问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坚持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时代条件全面评价。/ 12

第二篇: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身怀济世宏愿的汤显祖,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由身居庙堂的仕宦沦落为游走江湖的剧优,曾经的 之梦破灭,他只能为戏曲世界中的儿女申诉。的际遇使他阅尽世事沦桑,于是他以诗以剧的艺术形式描绘出一个、人鬼通情的艺术世界。A.经天纬地 急转直下 惊心动魄 B.经国济世 江河日下 惊心动魄 C.经天纬地 江河日下 勾魂摄魄 D.经国济世 急转直下 勾魂摄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首先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

经天纬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经国济世:指拯救人世,治理国家。根据文中的“身居庙堂的仕宦”可知用“经国济世”。

急转直下:形容形势或文笔等突然转变,并且很快地顺势发展下去。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格局后文“际遇”可知用“急转直下”。

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勾魂摄魄:形容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或威吓的力量。根据后文的“艺术世界”可知应用“勾魂摄魄”。

2.对下面一段文字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天啊,宝宝》有谈到关于媒体的一段:“宝宝,我为什么一直对媒体很有戒心,是因为媒体老是让你以为,你听过那首歌了,但其实你没听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看过那个人了,但其实你没看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知道灾难与死亡了,但其实你不知道。媒体好像渔网,把有生命的鱼都拦截在网子的那一边,到这一边流出来的,都只是水而已。” A.媒体隔绝生活中的生命现象,留给我们无味的东西。B.媒体对世界进行虚假的解读,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C.媒体宣传了这个世界的虚假,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D.媒体欺骗孩子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精神的独立性。【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要求分析对文段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媒体老是让你认为……,但其实你没……”可知“媒体隔绝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媒体对世界进行虚假的解读”“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 “影响他们精神的独立性”正确,根据“到这一边流出来的,都只是水而已”可知“留给我们无味的东西”“媒体欺骗孩子的精神世界”正确,材料中“媒体宣传了这个世界的虚假”没有依据,因此选C项。3.下列对联与可使用场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三代鼎彝昭日月 一堂图画灿云霞 ②龙蛇蜿蜒归梨枣 鸟兽飞腾入简笺 ③有迹可寻模传墨本 无体不备意在笔先 ④白首壮心写大海 青春浩气画高山

A.①古董行 ②刻印社 ③碑帖馆 ④书画社 B.①古董行 ②书画社 ③刻印社 ④碑帖馆 C.①碑帖馆 ②刻印社 ③古董行 ④书画社 D.①碑帖馆 ②书画社 ③刻印社 ④古董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要求回答对联使用的场合,注意对联中的关键字句,根据这些字句进行判断,此题根据①中的“鼎彝(dǐng yí: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可知应用于“古董行”;根据②中的“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简笺(jiān,本指狭条形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笺,也可以指的是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可知应用于“刻印社”;根据③中“墨本(碑帖的拓本。)”可知应用于“碑帖馆”;根据④中的“写大海”“画高山”可知应用于“书画社”。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汉代陶塑在艺术风格上没有直接继承秦代的具象写实,汉兵马俑较之秦兵马俑,在形式处理上“取大势去繁缛”,不造作不雕饰。这种风格的形成,不是因为汉代生产技术的落后,而是因为受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自然审美观的影响。A.虽然有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但没有了精雕细刻的精致 B.虽然没有了精雕细刻的精致,但反而有了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 C.只有没有了自然朴拙的亲切,才会有一种精雕细刻的精致 D.即使没有精雕细刻的精致,也会有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属于选填衔接句的类型,注意从句式和内容上和上下文的联系,题中空格前文是“不造作不雕饰”,是事实,后面用“虽然”,不用“即使”,“没有了精雕细刻的精致”和前文的“不造作不雕饰”语意承接,由此选B。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画里常写空山,一人观竹听风。人问空山何在,空山即是心中。B.风中孤雁南去,无端生出闲愁。秋山秋水伴我,何人在你心头? C.秋水时深时浅,春色有淡有浓。年年来此树下,心情总是不同。D.关河万里萧索,心中三分寂寥。闲看几枝新花,乱了一本芭蕉。【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漫画的意境的题目,要求选出和漫画内涵最吻合的一项是,注意诗中的意象,A项,“空山即是心中”应该是虚,不应出现在画面中,“年年来此树下”“闲看几枝新花,乱了一本芭蕉”都是实景,画面中应该出现,可是画面中没有,由此选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箫洞虚小传 傳占衡

今箫非箫也,盖古“尺八”。近予临川车衮(gǔn)擅其巧,今世称“洞虚子”者是也。衮,戴湖村人,字龙文。幼涉学,凡艺近文史者皆工,而尤妙于竹,凡竹之属皆善,而最善者窍尺八也。自言年七岁,弄俗箫成声,辄恶其声。十岁时得吴市箫吹之,亦不厌已意。然好弥甚,至妨语食。剡(yǎn尖,锐利shàn)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刻镂,大变旧法。昼则操造水滨怪石旁,或入幽岫(xiù山洞,山)林樾(yuè路旁遮阴的树;树阴,借指别人的护庇)苍蒨(qiàn,义同“茜”,用以形容草长得茂盛的状貌。)中。当月野霜庭、鸟睡虫醒之际,启塞抑按,未尝去手。一日悟其法,起舞拍床,骂前人聋钝,不闻此妙矣。

顷之,其乡人持一管万里外,遇解音客,购之万钱双绢。自是洞虚子箫闻天下。顾产僻左,足不到吴越歌舞场,客居十指不给。其后俗箫稍稍窃其粗似,丹碧之,名“洞虚”,乱吴市中,暴得直。而真洞虚子家故贫自若也。时澹(dàn)荡以酒人客高门雅士间,语次骂座,众欲殴之。已而闻箫声,满坐皆欢,又相与洗盏更酌。盖其为人如此。

四方之知洞虚子者,至今莫知其何许人也。其箫表里濯治,得议制之妙;无瑕声,无累气,饰以行草秀句,山水渔钓,宫观烟树,人物花鸟虫豸(zhì)杂工,写描勒入神。而其独得之妙在选竹,竹至千尺取十一,盖有柯亭、爨(cuàn)下遗识乎?啸咏之顷,辄以斤锯自随。园公林监或訾(zǐ)病之,好事者赏其僻,不问也。

予尝得二焉,其一潇湘合流,八景分峙,隙间题咏,毫发可数;其一十八尊者图,李龙眠笔、苏子瞻赞、秦太虚记皆具。尝置酒倚琴而吹之,因谓:“子是艺如北方佳人,绝世独立,余粉黛皆土耳。昔人品庾信月明孤吹,然非洞虚箫,宁称子山文乎?”衮大喜,遂别作一枝遗予,彤以一丘一壑,一觞一咏,而题其上云:“青筠欲托王褒赋,明月吹成庾信文。”且曰:“箫之寿计年计十,人之寿计十计百,先生作传,洞虚之寿不可计。敢请!”予笑诺之,因访其利病最要处。衮乃曰:“箫孔下出贯纶者两,宜差后而斜睨,勿作中而径往。”予爱其聪巧绝伦,戏为《箫洞虚传》传之。嗟夫!恐亦如流马木牛,尺寸具诸葛书中,人不能用也。

(选自张潮《虞初新志》,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启塞抑按,未尝去手 抑:或者 .B.乱吴市中,暴得直 直:价值 .C.园公林监或訾病之 訾:指责 .D.彤以一丘一壑 彤:用红色涂饰器物 .【答案】6.A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A项,抑:吹箫的动作,压。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虚子自己介绍说,他在年少的时候就能吹奏市面上的箫,但他并不喜欢那些箫发出的声音。然而他对制箫的痴迷却越来越深,不断地探索着技术的革新

B.洞虚子箫里外都处理得法,吹奏起来音色完美无瑕,气息流畅而不呆滞,用来装饰的书法及绘画都很精美,而最重要的在于所选用的竹子质地优良。

C.作者曾经拥有两支洞虚子箫,一支箫上刻绘潇湘合流、八景分峙的美景及题咏的文字,另一支箫上刻绘李龙眠的十八罗汉图,以及苏东坡题写的赞和秦观作的记。

D.洞虛子清楚一支箫的使用年限不长,人的寿命也有限,而传主的声名却会随着文字而永远流传,所以请求作者为他作传,并主动向作者介绍了箫制作的关键。【答案】7.D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顷之,其乡人持一管万里外,遇解音客,购之万钱双绢。

【答案】8.(1)不久,他的同乡帯着他所制作的一支洞箫到了万里之外的地方,碰到到一个懂得音律的行家,那人用万钱双绢买下那支箫。

(2)恐亦如流马木牛,尺寸具诸葛书中,人不能用也。

【答案】8.(2)(洞虚子的制作方法)恐怕也会像流马木牛那样,制作的尺寸都在诸葛亮书里,但人们就是无法运用。

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解析】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其:代词,他;持:帯着;解:懂得;购之万钱双绢:主语后置句,用万钱双绢买下那支箫;具:详细;用:运用。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9.根据文本,简要概括洞虚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答案】9.淡泊闲适,直率坦荡。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以简答的方式出现,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物象的特征的分析等,注意找到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此题要求概括洞虚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起舞拍床,骂前人聋钝,不闻此妙矣”“顾产僻左,足不到吴越歌舞场,客居十指不给”概括其“淡泊闲适,直率坦荡”的性格特征。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秋夜作 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遂。

注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注】蟏蛸(xiāo shāo):蜘蛛的一种,脚很长,通称蟢子。飙biāo:暴风。砧杵zhēn chǔ:指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10.请说说诗歌的前三联是如何扣住“早秋”二字展开描写的。

10.首联通过“翠初清”“送轻”写出早秋天气给人“暑半销”的触觉感受;颌联从视听【答案】

两方面,写了早秋的露水和砧杵声;颈联进一步从视听角度写了鳞蛸织网和蟋蟀鸣叫的早秋之景。【解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的写景特征的题目,要求概括诗歌的前三联是如何扣住“早秋”二字展开描写的,注意从描写的着眼点分析,首联“署半销”“送轻飙”从触觉的角度着眼,颔联“莎庭露”“砧杵遂”,颈联“鸣蟋蟀”“红树”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着眼,描写“早秋”。点睛: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11.用典。作者借王粲辞家的典故,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以及思乡念亲之情。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分析尾联的表达效果,答题时注意从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角度切入,此诗的尾联“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从手法上看,作者借王粲辞家的典故,从情感上看,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以及思乡念亲之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强》)(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史之所学也。(荀子《劝学》)(3)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4)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5)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干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栏”“砌”“笃”的写法。

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黄宝 聂鑫森

(1)黄宝惨烈的叫声,是在农历冬至节的凌晨突然爆发的。下了一夜的雪停住了,雪光如万道刀光从窗口反射到屋里来,墙上的大挂钟正好清脆地敲了五下。

(2)妻子说:“刘乾生开杀戒了!”

(3)我蓦地坐起来,然后又躺下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4)黄宝必定要死的,我早就预感到了。

(5)昨天傍晚,我走出这栋楼三单元的铁栅门去散步。在刘乾生杂物间的门外,有一个用小木杉支起的三角架,这个“绞架”当然是为黄宝准备的。

(6)刘乾生看见我,尴尬地搓搓手,说:“明日冬至哩。厂长的爹七十大寿哩,我……没别的送,就送这条狗吧。”

(7)黄宝摆着尾巴跑过来,眼里分明有泪。

(8)我解开一个小塑料袋,把切好的香肠倒在雪地上。黄宝低低地叫喚了一声,然后大口地嚼起来。

(9)我转过脸走向庭院中。往常,黄宝在吃过这些美食后,都会欢叫看跟上来,陪着我散步。但这次没有!我回过头去,看见黄宝吃完后,又回到刘乾生的身边,去嗅主人的裤脚。

(10)黄宝的叫声渐小渐弱,然后戛然而止。(11)我是先认识黄宝,尔后才认识刘乾生的。

(12)在一个初秋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出门去散步。顺便提着垃圾袋朝墙边那一排塑料桶走去。突然一条黄毛土狗跑了过来,不停地摇着尾巴,眼巴巴地望着我,嘴边流着涎水。它眼神里透出的恳求感染了我。我从大塑料袋里,翻寻出那个专装肉骨头的小塑料袋,解开口子,放到地上,然后我去散步了。

(13)十分钟后,我觉得身后有了动静,一看竟是这条黄毛土狗跟来了。刚刚走到后院,斜刺然蹿出一条不大不小的狼狗,张牙舞爪地吼叫着。老实说我有些慌乱。黄毛土狗飞快地从我身后跳到前面,大张着嘴,露出两排利齿,愤怒地嘶吼着,逼得那条狼狗慢慢地往后退去。在这一刻,我对这条黄毛土狗,有了极好的印象。

(14)以后我毎次下楼,如果塑料袋里没有肉骨头,就会切好一截香肠。黄毛土狗吃过后,会陪着我在庭院中一圈一圈地散步。

(15)后来我知道了它的名字叫黄宝。(16)因为认识黄宝,所以对它的主人也开始留心打听起来。

(17)黄宝的主人叫刘乾生,住在这栋楼二单元二层靠右边的一个两居室里。他是城东一家中型锻压机厂的工人,是个锻工。这厂是个特困企业,常常发不出工资。眼下正在搞改制,他能否继续留用还是个未知数。老婆早几年和他分手了,另找了个开小饭馆的老板过快活日子

(18)去了,把一个读初中的儿子扔给了他。刘乾生当然买不起这里的房子,是房产商开发这块地皮时,拆迁了他一栋土砖瓦房,将一套两居室和一个杂物间赔偿给了他。

(19)黄宝就孤零零地住在一楼的杂物间里,里面空空荡荡的,刘乾生有时带一点剩饭剩菜倒在杂物间门边的破盆里,有时什么也没带。因此,黄宝常常处在一种饥饿之中,这栋楼的人,都觉得黄宝太可冷了,出门时总带些肉骨头和拌了肉汤的米饭,倒进那只破盆里。出于条件反射,黄宝一听见铁栅门响,就会欢叫着跑过来,那是它最快乐的时候。

(20)黄宝一天天长高长壮了。

(21)有一个傍晚,黄宝跟着我散步走到社区门口时,正碰到刘乾生下班回来。萧索的秋风里,他的脸色很憔悴,矮矮墩墩的身子显得很沉重。他对我笑了一下,然后问:“我听说你是写文章的,你认识我们厂长吗?他将来肯定是董事长,权力大着哩。”

(22)我摇了摇头。

(23)他叹了口气,说:“幸亏我早打听到了他爹的寿诞是哪一天,老爷子平生特爱吃狗肉。”(24)说完,竟自走了

(25)书房里,空调呼呼地吐着热风。大概是八点多钟的样子,我听见有人敲门。我走出书房,踱到大门后,从猫眼里往外望去。竟是刘乾生,手里提着一腿狗肉。我觉得心里非常难受,便又蹑手蹑脚回到了书房,任敲门声断断续续地响。

(26)刘乾生终于走了。

(27)傍晚,我下楼散步的时候,雪下得挺大。黄宝住的杂物间的门关紧了,雪地上洁白如故。

(28)住在这栋楼的几个邻居居,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围聚到我身边。他们的脸上积淀着愤懣,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29)“黄宝被他杀了,哪个忍心吃黄宝的肉!”(30)“刘乾生心很,不可交。没有人会再理他。”

(31)我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听,一转身,走向漫天风雪中。(32)这栋楼的人真的不再搭理刘乾生了。

(33)到春节前夕,我听说刘乾生在改制后企业留用人员的红榜上名落孙山,厂里以三万元的低额款买断了他的工龄。按规定,满了45岁的人才不再留用,刘乾生还差三个月哩。

(34)我决定去看望终日缩在家里不敢出门的刘乾生,他应该得到更多的同情和关爱。

(选自《最后的绝招》,有删改)13.简要分析第一段的作用。

【答案】13.黄宝的叫声突然爆发,设置悬念,引出下文黄宝和刘乾生的遭遇;雪光的描写渲染了惨烈的气氛,烘托了我内心的震动动有悲伤。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语段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回答第一段的作用,注意从语段的内容、手法和结构的角度分析,此段从内容上看,写黄宝的叫声突然爆发和雪光;从结构上看,黄宝的叫声突然爆发,设置悬念,引出下文黄宝和刘乾生的遭遇;从手法上看,雪光的描写渲染了惨烈的气氛;从内容上看,烘托了我内心的震动和悲伤。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14.小说画线语句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答案】14.表现了我对黄宝之死的悲伤,对刘乾生的厌恶;还表现了刘乾生对我的讨好,以及内心的犹豫、愧疚和矛盾挣扎。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题目,要求分析“我觉得心里非常难受,便又蹑手蹑脚回到了书房,任敲门声断断续续地响”体现人物的什么心理,注意根据前文的情节,自己刘乾生拒之门外的原因等,分析心理感受,主要是“悲伤”“厌烦”“内心的犹豫、愧疚和矛盾挣扎”。15.小说对刘乾生的刻画大量运用了侧面描写,请结合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15.从黄宝的生活境遇侧面展现了刘乾生落魄的生活,并表现出他性格的冷漠;从我对刘生既厌恶又同情的态度,侧面体现了刘乾生人格的卑劣和身份的卑微;从邻居对他的评价,側面表现了他被人鄙弃的境地。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塑造人物的手法的题目,要求回答小说如何通过运用侧面描写刻画刘乾生的性格特征的,侧面描写一般有环境的烘托,其他人物的烘托等,此题注意要是通过次要人物的烘托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特征,具体为:从黄宝悲的悲惨境遇侧面展现了刘乾生落魄的生活,并表现出他性格的冷漠;从我对刘生既厌恶又同情的态度侧面体现了刘乾生人格的卑劣和身份的卑微;从邻居对他的评价側面表现了他被人鄙弃的境地。

16.有人说小说最后一段可以省去,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答案】16.不可以省去。最后一段与前文“我”不想说也不想听邻居的议论相呼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终日缩在家里不敢出门又体现了刘乾生的可怜之处,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我决定看塑刘乾生表达出对草根命运的同情,丰富了主旨。

可以省去。黄宝命运起因就是刘乾生改制事件,以刘乾生在改后的结果为结尾,情节已经完整;刘乾生杀狗送给厂长却没有得到留用,极具讽刺意味;以此结尾,戛然而止,出人意料,引发读者思考。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文章的结构的题目,要求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是否可以省去,答题时首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结构,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等角度分析原因,如,不能删掉,然后明确理由:从结构看,最后一段与前文“我”不想说也不想听邻居的议论相呼应,使情节更加完整;从人物的塑造看,终日缩在家里不敢出门又体现了刘乾生的可怜之处,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主旨的角度看,我决定看望刘乾生表达出对草根命运的同情,丰富了主旨。

六、现代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厚度 温度 气度

n)赵峰旻(mí①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这是《西游记》的开篇诗,每当提起中华文化,人们往往要从“盘古开天地”说起。这源于它既标志着中华儿女征服自然的精神气魄,又可借此厘清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来龙去脉。

②《三五历纪》记载:人类历史太初,没有天,没有地,世界混沌黑暗中,孕育出大力神盘古,神斧一挥,天扇地裂,轻的气往上浮,成为天,重的气往下坠,成了地。盘古像一根擎天大柱,顶立于天地之间,阻止天地重归混沌,一万八千年之后,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更厚,盘古也累倒了,身体变成了高山、河流、草木等自然物体,成为天地间最伟大的神。

③盘古开天辟地只是人类成长的开始,这种成长,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行,中华文明的渐渐演变,走向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是世界公认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

④人类一旦接近了历史,就接近了文明,而是能证明华夏文明标志的莫过于城,青铜和文字。河南淮阳一座黄帝时代的古城遗址考古,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而与甲骨文一脉相承的“陶文”距今约有五千年,我们可以从距今约五六千年龟甲上的河图和洛书中去寻根问祖,可以从“河洛文化”的历史脉络中,触摸中华文化的温度。

③中华文化就像一堆篝火,在文明中不断扩大,历经尧、舜、禹,走过夏,商、周,日臻成熟,不断发光。尤其自西周建立礼乐文明之后,穿过春秋,越过汉唐与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早期的主体——华夏文化。而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坛,以及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又将华夏文化上推五千年以上。

④盘古开天地“一日九变”。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精进求变,自由翱翔和于“秦皇汉武”“唐诗宋词”“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天地里,传导着盘古开天的饱和力量。这种力量凝聚成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变得更加深厚,这种深厚力敌千钧。

⑦人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文化的触角变得更加犀利,影响力也变得日益壮大。诸子百家文化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经典,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诸多文化大融合,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更加融入人的内心、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达到天人合一的极致。

⑧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诞生,美国等欧美国家也相继开设孔子学院,汲取儒家哲学精髓,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以及全球开枝散叶。

⑨以神话开头的世界,为人类留下意志力的骄傲。当神话走向现实,蓄积了几千年文脉温度的古老中国,一下子有了文化厚度、精神气度。变得离天空更远,离苍生更近。

选自《烟火流年》,有删改)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答案】17.首先,以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引出话题,阐明中华文明渐渐演变走向深厚的过程;接着,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华文化在岁月中变得更加深厚,更有温度,更具力量;最后总结有厚度的中华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的结构的题目,要求回答本文的论述层次,答题时要提炼段落的内容,然后进行相应的归纳,注意各段落之间的联系,同时注意文中的句子,尤其是“盘古开天辟地只是人类成长的开始,这种成长,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行,中华文明的渐渐演变,走向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是文章的观点,“变得离天空更远,离苍生更近”是其意义和影响,中间的段落具体的论述“中华文化在岁月中变得更加深厚,更有温度,更具力量”。18.文化厚度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哪些意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让中华文化拥有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并从中触摸到文化的温度,使文明不断扩大融合;让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精进求变,更加有气度,有力量。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的观点的题目,要求概括文化厚度对中华文化的发展的意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的重点句子概括,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这种成长,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行,中华文明的渐渐演变,走向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以从‘河洛文化’的历史脉络中,触摸中华文化的温度”“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精进求变”“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变得更加深厚,这种深厚力敌千钧”“诸子百家文化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经典,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诸多文化大融合”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信息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19.请结合文章阐述文末“变得离天空更远,离苍生更近”的内涵。

【答案】中华文化从神话走向现实;变得更有温度,更接地气;也更融入了人的内心和灵魂,天人合一。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句子含义题目,注意句不离段的原则,同时注意句子的位置,词句在文章的结尾,注意和主旨的联系,此题可根据本段和上文的句子“当神话走向现实,蓄积了几千年文脉温度的古老中国,一下子有了文化厚度、精神气度”“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更加融入人的内心、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达到天人合一的极致”概括句子的含义。

七、写作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个人,可以高到云层里,也可以低到泥土里。愿你高到云层时,还会想到泥土的气息;也愿你低到泥土中,还会留有云层的味道。

【答案】不忘初心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小时候,总是对着星空许愿: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好学生!至今依旧妈妈所说的那句话:即使路在坎坷,即使有再多风浪,记得你最初的决心,奋力拼搏,就算是失败,也要漂漂亮亮地下台!

长大以后,现实泯灭了童真,梦想逐渐被抛在脑后,不知不觉中,我与梦想背道而驰,直到那一天,翻开幼师的笔记本,用幼稚的字体写下的梦想和母亲的话语,我猛然醒悟,我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

第二天,到了学校,考试的试卷安安静静的躺在桌面上,不及格的分数令我大脑一阵空白,我已经堕落成这个样子了吗?我心中暗想。大家来看啊,他又是不及格,只会拖班平均的废物!是啊是啊,从开学到现在基本没及格过。这种人留在学校干什么?直接去捡垃圾算了。一句句话像尖刀般撕扯开我的心房,血流不止,算了,不是早就习惯了么,我苦笑。你就甘心堕落吗?老师略微有些严肃。我想起了妈妈的话,我怎能甘于堕落?我还有理想,我还有决心!我我我会加油的!一咬牙,我这样说。嗯,我期待你的表现。老师笑笑。后来的日子里,我每日熬夜恶补以前的知识,已经堕落了一次,我又怎么再次忘怀最初的决心?考试成绩公布的那天,我终于第一次及格了,用决心拿回来属于我的荣耀,终于觉得了一些成就。妈妈的话,依旧被我牢记在心底,在放松懈怠时,给我警醒;在我沾沾自喜时,给予警报;在我失败丧气时,给予鼓励。

不忘初心,我又怎能忘却最初的决心?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畏惧,不要退缩,路上有荆棘,我们便劈荆斩棘。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尽全力拼搏,即使是输!不忘初心,成功,永远是留给有决心的人!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就一句话,“一个人,可以高到云层里,也可以低到泥土里。愿你高到云层时,还会想到泥土的气息;也愿你低到泥土中,还会留有云层的味道。”注意抓住句子中的词语“云端”“泥土”和“气息”“味道”,前面的两个词语讲的是“位置”,后面讲的是“本质”“品行”。由此立意为“位置的改变不意味着本质的改变”;“位置变化不要影响本质”“不忘初心”等;还可以立意为“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有点”等问题。行文时注意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论述中要照顾两个方面,“云端不忘泥土”“泥土不忘云端”,不要只说一个方面。可结合当下的“不忘初心”等鲜活事例进行论述,使文章有一定的深度。

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抓住“云端”和“泥土”的象征意义分析立意。

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 附加题

(总分:40分 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先生注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

(选自《人间词话》)

【注】先生:即周邦彦。

【注】耆卿:柳永。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终老。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大历十才子”是指活跃于大历时期的一个诗歌群体,其称号及所指人名最早见于姚合的《极玄集》:“李端,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hóng)、钱起、司空曙、i)苗发、崔峒(tóng)、耿湋(wé、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处).5..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答案】21.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22.“欧、秦似摩诘”一句中“秦”指______,“摩诘”指__________。【答案】22.(1)秦观

(2)王维

【解析】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要求答出“欧、秦似摩诘”中的“秦”“摩诘”分别指谁,注意根据记忆答出秦观、王维。

23.作者认为“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23.周邦彦作品本身精工博大,以宋词和唐诗比,柳永(耆卿)只可和白乐天比,而词中老杜,则非周邦彦不可。

【解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要求回答作者认为“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的原因,回答此类题目一般要根据文中的句子概括,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耆卿似乐天”“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概括答题要点。

二、名著阅读题。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呐喊》中《**》的主人公七斤住在农村,作品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五四时期中国农村破败的真实情景,深刻提示了危机背后的社会危机。

B.《老人与海》中的男孩曼诺林的形象与老人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他既是老人经历的见证者,也是老人的精神传人。

C.“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茶馆》中唐铁嘴的这段话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精神毒害。

D.《欧也妮·葛朗台》中,因为看上了葛朗台女儿欧也妮的品貌,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德·格拉桑经常出入葛朗台家。

E.觉新是巴金《家》中高家的第三代“觉”字辈的大少爷,觉新的亲事最终是由他父亲用拈阄的办法决定的。【答案】AD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A项,《呐喊》中《**》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后的乡村;D项,“因为看上了葛朗台女儿欧也妮的品貌”错误,是因为看上了葛朗台女儿欧也妮的家产。

《**》的主人公七斤住在农村,靠撑船度日,经常来回于鲁镇与城里之间,•因此知道这些时事。七斤在辛亥革命时剪了辫子,然而“皇帝坐龙庭”(即复辟)了又要辫子了。作品通过七斤家庭剪辫子**,表现了农村封闭落后,气氛灰暗,从而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经常出入葛朗台家门的客人有他的放债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台·格拉桑,他们巴结葛朗台的原因是:为了欧也妮·葛朗台金钱和赔嫁。25.简答题

(1)《红楼梦》第30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中“双敲”指什么?“痴及局外”指什么?

【答案】(1)宝钗借靛儿来找扇子,发泄对宝、黛的不满;宝钗又借“李逵负荆”,讽刺宝、黛。宝玉看到蔷薇架下龄官划“蔷”字,产生同情恻隐之心;宝玉在自己雨中浑身湿透的情况下,还舍不得龄官。

(2)《三国演义》中,“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是指哪三件事?

【答案】(2)第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第二,两位嫂嫂请给俸禄养赡;第三,但知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考核《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情节,要求回答《红楼梦》中“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中“双敲”和《三国演义》中的“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是指哪三件事,注意根据原文的内容作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是人格的流露,一个文人先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有了这个基础,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就成就了他的独到的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是上品文字。除着这个基点以外,如果还....有什么资禀文使文人成为文人的话,依我想,一是对于人生世相的敏感。事事物物的哀乐可以变成自己的哀乐,事事物物的奥妙可以变成自己的奥妙。“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有了这种境界、自然也就有同情,就有想象,就有彻悟。其次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语言文字是流通到光滑污滥的货币,可是每个字在每一个地位有它的特殊价值,丝毫增损不得,丝毫搬动不得,许多人在这上面苟且敷衍,得过且过,对于语言文字有敏感的人便觉得这是一种罪过,发生嫌憎。只有这种人才能有所谓“艺术上的良心”,也只有这种人才能真正创造文学,欣赏文学。诗人济慈说:“看一个好句如一个爱人。”在恋爱中除着恋爱以外,一切都无足轻重;在文艺活动中,除着字句的恰当选择与安排以外,也一切都无足轻重。在那一刻中(无论是恋爱或是创作文艺),全世界就只有我所经心的那一点真实,其余都是虚幻。在这两种敏感之中,对于文人,最重要的是第二种。古今有许多哲人和神秘主义的宗教家不愿用文字泄露他们的敏感,像柏拉图所说的,他们宁愿在诗里过生活、不愿意写诗。世间也有许多匹夫匹妇在幸运的时候中偶然发见生死是一件沉痛的事,或是墙角一片阴影是一幅美炒的景象,可是他们无法用语言文字把心中的感触说出来,或是说得不是那么一回事。文人的本领不只在见得到,尤其在说得出。说得出,必须说得“恰到好处”,这需要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有这敏感,他才能找到恰好的字,给它一个恰好的安排。

(选自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有删改)

26.“上品文字”的特征有哪些?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26.来自作者的真实体验,是本色的表达,有独到的风格。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中词语的含义的题目,要求概括“上品文字”的特征,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作答,此题根据文中的句子“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就成就了他的独到的风格”概括“来自作者的真实体验”“是本色的表达”“有独到的风格”等要点。

27.“看一个好句如一个爱人”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27.文人要有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在文艺活动中,除着字句的恰当选择与安排以外,一切都无足轻重;表现了文人对语言的执迷。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中的句子含义的题目,要求概括“看一个好句如一个爱人”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时注意句不离段的原则,还要结合语句的位置作答,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句子“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在文艺活动中,除着字句的恰当选择与安排以外也一切都无足轻重”概括句子的含义。

28.请结合文章谈谈如何才能“使文人成为文人”。

【答案】28.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具备对于人生世相的敏感;有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能给文字一个恰到好处的安排。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要求结合文章谈谈如何才能“使文人成为文人”,答题时注意筛选文章的相关要点,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作答,此题可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对于人生世相的敏感”“需要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有这敏感,他才能找到恰好的字,给它一个恰好的安排”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第三篇:南京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南京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对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创新人才大都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充满人文情怀和自由学风的环境里 ▲

出来的。当前中国大学教育

▲ 的关键在于开设能够改变思维方式和世界观的通识课程,而不是可以

▲ 的实用课程。要重视“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A.熏染

另起炉灶

立竿见影

B.熏陶

改弦易辙

立竿见影 C.熏陶

另起炉灶

卓有成效

D.熏染

改弦易辙

卓有成效

2.下列诗句填入所给《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一诗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A.疏柳映新塘

B.潮平路带沙

C.花开水上槎

D.胡霜拂剑花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从汽车驶过褒城以后,水的颜色就由墨黑变成浅绿了。

。,真是美人脸上的娥眉吧? ①作为背景的远山是黛色的,扁而弯的一痕 ②深黑浅灰,编成了奇突的笔触,斧削的残迹 ③对面的山层,覆着一行行的嫩绿 ④岸边的水成岩,露着深深浅浅的水痕

⑤一个个小艇在碧色的涟漪上飘着,确是扁舟叶叶 ⑥浅黄色的公路,好像是一条束在山腰间的带子

A.⑤④②③①⑥

B.⑤③⑥④②①

C.①②④③⑤⑥

D.③④②⑤⑥①

4.下列四种不同的表达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恋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毕业赠言)

B.工会提议用探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过“五一”,这很有意义,群众积极响应,没有一点异议。(广播稿)

C.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寻物启事)D.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邀请函)5.下面几个等式是某班墙壁上励志宣传栏材料,为它配置解说不准确一项是(3分)(▲)

①(1+0.01)365=37.8

②(1+0.01+0.01)365=1377.4 ③(1-0.01)365=0.03

④(1-0.01-0.01)365=0.0006 A.等式①②告诉我们:每天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超你很远。B.等式③④告诉我们:每天你比别人怠惰一点,其实已远远落后别人。

C.等式①③告诉我们:每日比别人进步多一点或少一点,你的人生将不相同。D.等式②④告诉我们:每日多进一步可致千里,每日多退一点可致深渊。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屯田郎中石君墓志铭 [宋]文同

公字君瑜,世居关中。少举进士,授扶沟县主簿。民狃悍猾,务不直以乱治,亡所尊畏,侮慢骄狠。公至,不能耐,绳以国律,无所借宥。久之,恶少相教敕避去,曰:“是不如他人,慎无犯,入即齑汝肉矣。”令尝间语公,谓寰内之治,难以比诸外,当少宽,取无事以去;不尔,忽失虑,中其奇,安可悔?公曰:“用法有内外之异,非朝廷所以待天下之意也。愚职在奉助,惟知以殉公为称,不知其余矣。”

改知虹县。虹俗尚杂恶,昧利而嗜讼。公初来,谒守。守视公少年,易之。撼以虹治,留公假州局。公曰:“奉诏书,不敢私自免,试往临之。苟有可以上关,愿府无见爽相庇赖,事不枝柱,政无难为矣。”守颔之,曰:“然。”既至,严肃闭默,众莫测其端涯。但密记奸桀,疏捕几辈,白府逐他所。自是一境平静,以善誉闻。

富人责租,使其奴殴逋者。公曰:“奴罪当然,教之者主耳。”并录之。主惧,匿不出;捕急,其徒计赂人代焉。至廷下,公曰:“是富人耶?衣冠则尔,其质乃贱隶。”袒视之,肤革皲瘠,果其家役仆也。杖去,直得其主而坐之。自是强宗大姓,俯首蹑地,谓神为公矣。

移绵州罗江县,蜀人柔良畏事,索摩抚,公易虹治,一用清简。未逾时,县事已告无所设。簿书凝然,械杻积蠹,庑下徒吏,偃居门宇终日。居甿不识追胥之扰,尽力田事。新黉舍,聚良子弟,置师教之,亲为讲说义训,使循服,其父兄感泣入谢。

迁屯田郎中,宰相方将汲用,而公遂病至不起,享年五十二。呜呼!公为人器宇傥荡,望之魁崛伟人也。喜大节,善论议,于世务纤悉无不该究,听之灼灼,皆可立施用者。与人款曲,接以恩决,无一不相能,故死之日,上下咸嗟悼之。

(选自《全宋文》卷一一○七,有删节)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绳以国律,无所借宥

借:宽容 B.富人责租,使其奴殴逋者

逋:拖欠 C.居甿不识追胥之扰

胥:差吏 D.迁屯田郎中,宰相方将汲用

汲:引导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石公认为朝廷立法的用意是天下无别,所以治理京城近处不应与外地有所不同,执法不可稍加宽松。B.虽然虹县难以治理,石公并不畏缩,毅然赴任,他希望如有政务需要禀报,州府不要对自己的差失加以庇护。

C.有富人教唆奴仆催租伤人,为逃避治罪,逼迫奴仆冒充自己去顶罪,被石公识破,最终被抓捕到案,依法治罪。

D.石公善于品评人事是非,洞悉世情时势,分析问题清楚明白,处置方法切实可行,他对人殷勤应酬,与人亲善相处。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尔,忽失虑,中其奇,安可悔?(4分)

(2)簿书凝然,械杻积蠹,庑下徒吏,偃居门宇终日。(4分)

9.石公治理虹县与罗江县,施政方略主要有哪些不同?为什么?(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晚蝉 卢殷

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注。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闻蝉 来鹄

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注】轸,此处意为拨弄。围,腰围。

10.诗人各用哪个字概括了蝉的特点?蝉声分别引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6分)

1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最后两句表现方式的特色。(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 ▲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3)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杜甫《登高》)(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李商隐《锦瑟》)(5)日星隐曜,____ ▲______;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 ▲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精诚所至,____ ▲______。(王充《论衡·感虚篇》)

(8)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小铜匠 叶绍钧 陆根元跟着六七个同学被先生带进高等小学里,觉得周身不大舒服,但是形容不出。高等小学里的学生围着他看,都放出好奇的目光。根元只想什么地方有个洞,自己隐藏在那里。

他看那高等小学里的运动场也十分可怪,广阔到难以言说。他站在廊下望对面的围墙,低矮且渺茫,他想,总有两三里的距离吧。许多学生在场中踢球,足尖触着球身,那球突然升腾空际。空洞的音响散布开来,似乎一切都有点儿震动。他觉得自己差不多不能稳定地站立。他的先生平时穿着蓝布的大褂,今天换了件新的深蓝纺绸的,还加上一件玄纱的马褂;衣服上纵横的褶纹十分清楚,可知被搁在箱子里的时候久了。先生举步时,头向前微俯。先生带了自己的几个学生走进高等小学的办事室,室中人便请他坐下。他只坐着椅子的一角,上体向前两手支在膝上,这才坐稳了。他和婉且谨慎地恳求学校收下他的初等小学的学生。说罢,他的头俯得更低,上体前屈算是鞠躬。

一位头发梳得很光,戴着玳瑁边圆眼镜的先生随意答说:“他们在本校念书就是了。但是,停一会有个测验,请关照他们等着。”

“是,是。”根元的先生连忙答应,仿佛属僚受了上司的命令。根元看着那位头发梳得很光,戴着玳瑁边圆眼镜的先生,见他受先生的十分的敬礼,只觉得害怕。再看其他不认识的先生们,个个有一种异样的威严,他非常不好过,仿佛周身有压迫拢来。

根元有三四天不到学校了。级任先生点名时问起,有学生回答说:“他的母亲死了。”级任先生随即浮荡起―种无着的伤感。

第二课正开始,根元推开了室门走进来。他穿着一件宽大的白布长衫,上边很有些油污的痕迹;束着白带,形成难看的皱褶;然而白布长衫依旧嫌长,下缘只是在地上扫。他掩上了门,双手下垂,便隐藏在长而宽的衣袖里。当他向先生行了礼,走向他的座位时,中空的衣袖口轻轻拂动,正像街上走过的道士。这使全堂的同学觉得有趣而低笑了。

根元的没表情的脸面与往日一样,只瞪视着前方,口略张开,颧颊微泛红晕。他被笑得羞愧了。全堂的同学端详着他的脸面和白衣。他觉得四周全是眼光,于是更为惘然了。

“你的母亲死了?”级任先生忧愁地问。“死了。”根元很平淡地回答。“患的什么病?”

“不知道。”根元摇着头。他觉得这差不多像被考问功课一样,懦怯的心使他的头低着,又慢又轻地继续说道,“只听她说不好过,在床上躺了两天,便死了。”

“家中什么人守着?”

“锁着。”他的手在衣襟那里按了一按,又说,“父亲出去了,钥匙在我的衣袋里。”

级任先生无可再问,望着根元只是出神。

此后根元照常到学校。他的功课做得很不好,全校的教师都说他是低能儿。尤其是教算术的田先生,他曾指着根元的额角说:“你这么笨,今生学不会算术了!希望你不要来吧!”

过了重阳,根元果真不到学校了。

这一天学校里整理房屋,预备暑假后开学。有几处门窗的旋手和窗钩已经损坏了,须唤个铜匠来重新装过。唤来的铜匠便是根元。他穿着破旧的青夏布衫,裤管卷到膝上,赤足拖着草鞋,正和平常的小工匠一模一样。他的脸很脏,全蒙着铜污;手里拿着铁椎锉子等工具。

他见了学校里的诸位先生,都叫一声,不等先生们答应,便走了过去。他工作了两三点钟工夫,应行修理的门窗都弄好了。他用脏黑的手拭了脸上的汗,带着工具自去。

这真是一件细微的事情,但感动了田先生。晚上他和几个同事在运动场中乘凉,忽然拍着葵扇说道:“我们不如那个铜匠,不如那个铜匠!”他又说道:“陆根元这孩子,我们用尽了方法,总不能凿开他的浑沌的窍。谁知他学铜匠倒有点儿近情!”

根元的级任先生听田先生说道,便表示自己的意见:“用尽了方法么?这还不能说。像根元这一类的孩子,我们不能使他们受一点儿影响。我们与他们,差不多站在两个国度里,中间隔着一座又高又厚的墙,彼此绝不相通。我们怎么能把他们教好呢!”

田先生说:“你先生何不把这座墙打破了?”大家默然。他又说:“我们与他们中间并没有什么墙,只是我们所用的教法太柔弱无力了。根元的师父铜匠王三,镇上人都叫他烂醉鬼;但是他教徒弟并不烂醉。他不问怎样,不听他的话就是打!这才使徒弟有个惧怕,不敢不用一点儿心。我们也能照他那样命令学生就好了,可惜不能!”

“这就根本怀疑了?”级任先生失望地说。

田先生不回答。但他想:“学生如能同艺徒一样,因惧怕先生的责打而绝对服从先生的命令,那多好呢。当那样的先生才有效而多趣味呢!”

他望着运动场中夏夜的幽景,又想:“如果自己就是铜匠王三,此刻不在窄隘的小铺子里凑着昏晕的煤油灯工作,便在酒气熏人的小酒店里靠着墙壁醉倒了。总之,决不会在这夜景清幽的运动场中乘凉。”想到这里,他又觉得当学校教师究竟还有些意思。

1922年12月10日作。

(选自《叶圣陶集》,有删改)

13.下列句中加点词传达出人物什么样的内心感受?请具体解说。(4分)(1)“死了。”根元很平淡地回答。

(2)想到这里,他又觉得当学校教师究竟还有些意思。14.在进入高等小学时,小说以陆根元的视角来观察描写学校的运动场和他的先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5.请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16.小说题为“小铜匠”,但写陆根元的学生生活多,写他的铜匠生活少。请探究这样安排的用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谈美

[英]毛姆

①我发现美是个终点。我仔细考虑美的东西,觉得我所能做的惟有凝视和赞赏。它们对我引起的情绪是高雅优美的,可是我既不能保持这情绪,又不能重复感受它;世上最美的东西最终也使我厌腻。我注意到,从未臻完善的作品中,我倒能获得更持久的满足。正因为它们还没有达到十全十美,所以它们使我的想象力得以有更大的活动范围。最伟大的艺术品已经是尽善尽美,我无以复加,我不安宁的心灵只能疲于消极的沉思默想。我觉得美好高山的顶峰,你攀上了那里,就只有重新回下来。完美无缺是我们都追求的,却又最好不要真正达到这境界。②我曾试图从美学家那里寻找出人性中有什么因素使我们可能产生美的情感。我们惯常认为美源于人要求表现的本能,而我得说这是一种身心的状态。或许在身心的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生理功能,使某些声音、某些节奏、某些色彩特别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也因为我们爱某些东西、某些人、某些地方,或者时光的流逝增添了感情价值,所以我们觉得美。

③还没有人研究过时间对于美的作品的影响。不仅仅是我们越熟悉它们,越看到它们的美,而且历代的赞赏不知不觉地增加它们的美。济慈的颂歌现在比他刚写下它们的时候更美,所有从这些优美的诗歌中得到安慰和力量的人们积聚的感情使它们诗意更加丰富了。审美情绪决不是一桩简单明确的玩意儿,它是非常复杂的,是由各种不同、而且往往相互矛盾的因素综合形成的。美学家们教你不要因为一幅画或一曲交响乐激起了你的本能冲动,或者因为它们挑动了你忘怀已久的往事,或者因为通过它们引起的联想,使你进入了神秘的狂欢状态,就为这些图画或音乐所感动。这样的劝诫没有用,事实上你还是被感动。

④一个人对于一件伟人的艺术作品的反应究竟是怎样的呢?比如说,他在罗浮宫观看提香的《埋葬》,或者在听着《歌唱大师》中的五重唱的时候,他所感觉到的是什么?我知道我所感觉到的是什么。那是一种刺激,使我感到既是心灵上、却又是肉体上的高度兴奋,使我感到幸福,似乎觉察到自己的力量,摆脱了人生的羁绊;同时又感到自己产生一种充满仁爱的温厚心情。我觉得安定舒泰,而精神上又似超脱人世。但是我问自己,这种情绪有什么用处呢?当然,它令人愉快,而欢乐本身是美好的。

⑤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的效果。倘若它只能给予快乐,无论是怎样的精神上的快乐,它也没有多大意思,或者至少不比一打牡蛎和一盅葡萄美酒有更多的意思。倘若它是一种安慰,那是够好的;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邪恶,人们能够常有个隐逸的去处,确是好的,但并不是逃避邪恶,而是积聚力量去迎战邪恶。艺术若要作为人生的一大价值,它必须培育人们谦逊、宽容、智慧和高尚的品德。事实很奇怪,艺术家只有在无意之中才能收到这个效果,正如蜜蜂是为了自己需要而制造蜂蜡,全然不知人类会拿去派各种各样的用处。

(选自《毛姆随想录》,有删改)

17.作者为什么说“美是个终点”?请结合第①段简要分析。(6分)18.从全文来看,影响人们产生美感的因素有哪些方面?(6分)

19.根据④ ⑤两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的艺术价值观。(6分)

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绝大多数的人用感觉来思考,而我却用思考来感觉。(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

南京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

注意事项: 1.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本试卷总分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书法之坏,自颜真卿始。自颜而下,终晚唐无晋韵矣。至五代李后主,始知病之,谓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足如田舍郎翁耳。李之论一出,至宋米元章评之曰:颜书笔头如蒸饼,大丑恶可厌。又曰颜行书可观真便入俗品米之言虽近风不为无理然能言而行不逮。至赵子昂出,一洗颜、柳之病,直以晋人为师,右军之后,一人而已。(选自《墨池琐录》)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又 曰 颜 行 书 可 观 真 便 入 俗 品 米 之 言 虽近风 不 为 无理 然 能 言 而 行 不逮。

22.《墨池琐录》作者与《三国演义》开篇的《临江仙》词作者为同一人,请写出其朝代和姓名。(2分)

23.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颜真卿书法之“病”。(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袁绍向曹操借兵攻公孙瓒,操因其言辞骄慢恨不能力讨之,荀彧以十胜十败之说劝其不必在意袁绍,而应先讨吕布。

B.《呐喊》中不少作品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但形象各有不同,如《社戏》中是向往田园生活的孩子,而《故乡》中是对未来困惑的现代知识分子。C.《子夜》中李玉亭周旋于吴荪甫和赵伯韬之间,多次为吴出力,如向吴报告赵的阴谋、受吴所托去和赵交涉,迫切希望吴荪甫在竞争中取胜。

D.《茶馆》第一幕,当一个乡妇拉着自己的女儿进来寻买主时,常四爷要赏给她们面吃,而秦仲义和王利发并没有怜悯和同情,要把她们撵出去。

E.《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在对付大马林鱼的过程中,多次自言自语“孩子在这儿就好了”,说明他也需要有人给他信心和支持。

25.简答题(10分)(1)《边城》中,顺顺怎样从陆军什长一步步成为了茶峒掌管水码头的人?(4分)

(2)《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当得知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走后,薛姨妈、薛宝钗、薛蟠三人各有什么态度?(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8题。休茶屋

[日]永井荷风

里昂市郊外,索恩河畔。三月下旬,午后三点多。

日光渐薄。带着雨的风,丝丝渗入肌肤。灰色的石堤修长。石桥桥廓下长着两棵高大的冬枯的梧桐树,树下搁着许多闲置的铁制桌椅。这里坐着两位肩上挎着绘画工具的画家。一边喝着白葡萄酒,讲着话,一边眺望远处的风景。隔着大道有住家,红瓦白墙黑色的门。被藤蔓遮盖着的露台栏杆上挂着炸河鱼的牌子,野玫瑰已经枯萎了的小窗前打出旅店的小旗,里面漆黑不见人影。流水中央有着树木枯黄的小岛。透过岛上的枯枝可以看到对岸景色、住家和来往的车辆。

再后面是小丘陵,丘陵上的葡萄园已经是一片黑黑的荒芜。随着流水向前望,天空越来越宽广。离里昂市很远的地方,在高耸的工厂烟囱上,有彩云飞快地移动着。

桥廓下有条小路,顺堤而下的河流被阻在那里。水中有一棵很大的柳树,长枝摇曳一直伸展到小路上。树枝既细又密,而且并不缠绕。停着四五只小船的船屋墙上写着“出租船只”的字样。水面平静如镜,水中倒影是那样清晰而静谧,时而会有灰尘一般的小虫使水中荡起一层涟漪。丘陵的山麓上有汽车飞驶而过。

突然有一对端庄高雅的青年男女挽着胳膊向石桥走来。那细巧鞋尖特别漂亮,走到桥中央,两人依着栏杆,用手比划,商量着要借哪只小船。说话声音连在岸上的人都听得到。

画家们拍着桌子,要干第二杯酒。

旅店那里飘出饭菜的香味。系着围裙的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进进出出忙得不可开交。

有声声犬吠入耳。

(选自《法兰西物语》)

26.请概括本文作者所抒发的情感。(4分)

27.文中叙写画家有什么作用?(5分)

28.文末“有声声犬吠入耳”与下面的俳句异曲同工,请简要分析。(6分)古池

[日]松尾芭蕉

闲寂古池旁

青蛙跳进水中央

扑通一声响

南京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

1.B(3分)2.C(3分)3.B(3分)4.A(3分)5.C(3分)

6.D(3分。汲:提拔)

7.C(3分。不是逼迫奴仆冒充他去顶罪,而是他的党羽谋划收买别人来代他顶罪)

8.(1)不如此,一旦考虑疏忽,中了他们的诡计,哪里还有后悔的机会呢?(4分。每句1分)(2)公文簿册静置不用,刑具都生了蛀虫,堂下厢房中的差吏们,整天闲居在屋里。(《报任安书》有“受械于陈”句)(4分。每句1分)9.治理虹县打击奸邪与豪强;治理罗江县无为而治,兴办教育。因为两县民风不同,虹县民俗驳杂而邪恶,蜀人柔弱驯良,胆小怕事。(4分。每问2分)

10.晚、新。(2分)《晚蝉》,羁旅之愁;《闻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4分。每点2分)

11.《晚蝉》:抒情和描写相结合,怨蝉声惹人愁,无理而有情。《闻蝉》:以议论入诗;力翻陈案,出人意表。(5分。每点1分)

12.(1)扈江离与辟芷兮(2)飞漱其间(3)潦倒新停浊酒杯(4)只是当时已惘然(5)山岳潜形(6)赢得仓皇北顾(7)金石为开(8)观千剑而后识器(8分。每句1分)

13.(1)表现陆根元面对母亲去世的悲哀和无奈,面对先生询问的紧张和胆怯,面对同学关注的羞愧和惘然。(2分)(2)虽然不能像铜匠那样在学生面前有绝对权威,但不必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可以享受美景和舒适。(2分)14.以陆根元的视角来观察环境和人物就带上了他的感情色彩。(2分)他看到的运动场古怪广阔,表现他对这一环境的内心恐惧,为下文的退学埋下伏笔。(2分)他看到自己的先生衣着不同寻常,举止谨慎恭敬,反衬出高等小学先生的威严,增加了他的内心压力。(2分)

15.肖像(细节)描写,表现陆根元自然随意的性格和艰苦辛劳的职业特征。(4分。每点2分)

16.可从详写、略写、对比等材料安排方法及用意这两方面做探究。示例:(1)写他的学生生活多,是为了通过他的学习过程批判旧式的学校教育。(2)写他的铜匠生活少,是为了引出他的师父,并与学校的先生作比较,引出对教育问题的讨论。

(3)把他的两方面生活结合起来,是为了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发展变化。(4)把他的两方面生活结合起来,是为了形成对比,突出对教育的批判。(6分。每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

17.(1)美的东西让人只有凝视和赞赏;(2)人们常常追求完美无缺(十全十美)这个终极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后就没有持久的美感了(完美无缺常常使人厌腻);(3)美带给人消极的感受。(6分。每点2分)

18.艺术品(审美对象)的完美程度;审美者的身心状态、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时间。(6分。每点2分)

19.艺术要使人愉快;要能给人安慰,教人积聚力量迎战邪恶;培育人高尚的品德。(6分。每点2分)

20.见评分建议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石公字君瑜,其家世代在关中定居。年轻时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扶沟县主簿。当地百姓习于凶悍、狡猾,做非法的事来破坏法治,心中无所敬畏,轻侮散漫,骄横凶狠。石公到任之后,不能容忍,以国法来制成他们,绝无宽恕。一段时间之后,那些卑劣胡为的年轻人相互商量决定要逃离,他们说:“这个官员和别人不一样,小心不要触犯他,一旦被他抓住,那就粉身碎骨了。”县令曾经私下对石公说,认为京城近处的治理,难以和外地相比,执法应当稍加宽松,争取能平安无事地离任。如果不能这样,一旦考虑疏忽,中了他们的诡计,哪里还有后悔的机会呢?石公说:“执法如果京城近处和外地有所不同,这不是朝廷用来公平对待天下人的用意。属下的职责在于辅佐上级,我只知道为国家利益而献身,不懂得还有其他的选择。” 改任虹县知县。虹县的习俗多驳杂而邪恶,贪图利益且嗜好诉讼。石公初到任,拜谒知州。知州见石公年轻,轻视他,就以虹县难以治理来动摇他,要留他暂且辅助处理州府事务。石公说:“我奉朝廷诏令,不能为个人考虑不去赴任,我想尝试前往。如果有需要向上禀报的政务,希望州府不要因见我有了差失就庇护我。事情如果没有抵触,政务就没有难办的了。”知州同意他的意见,说:“好的。”到任之后,他态度严正庄重,不与外界往来,保持缄默,那些挑衅闹事的人无法揣测他的底细。他只是秘密地查清了那些奸邪暴横的坏人,搜捕了几批,上报州府将他们驱逐到别处。从此全县境内平安无事,他因政绩优异而闻名。

有一个富人催逼租粮,让他的奴仆打伤了拖欠租粮的人。石公说:“奴仆的罪责应当惩处,然而教唆者是他的主人。”下令一并抓捕审讯。主人害怕,藏匿不出。官府追捕得很急迫,他的党羽就谋划收买别人来代他顶罪。人犯被抓到了公堂,石公说:“这是富人吗?衣服和帽子的确是富人的,但本人却是个低贱的奴仆。”剥下衣服一看,这个人皮肤皴裂,身体瘦弱,果然是富人家的奴仆。石公对他处以杖刑后把他赶走,直到最后抓捕到了他的主人,依法治罪。从此豪门大族,对石公低头蹑足,认为石公真是神人。

调任绵州罗江县令,蜀地百姓柔弱驯良,胆小怕事,需要安抚,石公改变了在虹县的治理之道,全都采用清静简单的方式。不久,县府已没有多少政务布置。官府公文簿册静置不用,刑具都生了蛀虫,堂下厢房中的差吏们,整天闲居在屋里。百姓都没见过有催交赋税的官吏来骚扰,都尽力于耕作。石公新建了学校,招集了良家子弟入学,任用良师教诲他们,并亲自给他们讲授道义,让他们遵从,他们的父兄为此感动流泪,前来致谢。

升任屯田郎中,宰相正要提拔任用他,可是石公却卧病不治,享年五十二岁。呜呼,石公器宇轩昂,洒脱不羁,看上去魁梧高大。他重气节,善于品评人事是非,对于世情时势的精细之处无不分析得完备详细,让人听得明白清楚,都可以立即实施使用。他对人殷勤应酬,以恩意待人,没有人不能亲善和睦相处。所以他逝世的时候,所有的人们都嗟叹悼念他。

附加题

21.又曰/颜行书可观/真便入俗品/米之言虽近风/不为无理/然能言而行不逮。(每处1分。少于5处,见对给分;多于5处,见错扣分)22.明、杨慎(2分。每空1分)

23.粗,俗,缺乏晋人气韵。(3分。每点1分)

24.A、C(A不是荀彧是郭嘉;C李玉亭是希望从中调和)(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25.(1)因病从军队回乡,用积蓄的钱买船租给别人;娶了一个略有产业的寡妇;慷慨能济人之急,为人公正无私,赢得人心;原先高年硕德的人物去世,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代替者。(4分。每点1分)

(2)薛姨妈:遗憾哀叹。薛宝钗:并不在意,认为是前生命定,不必伤感。薛蟠:悲伤焦急。(6分。每点2分)

26.对自然风物的陶醉;对悠闲生活状态的满足。(4分。每点2分)

27.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人对美景的陶醉,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分);侧面表现环境的优美宁静(1分);前后照应,丰富画面内容,使画面富有生气(2分)。28.异:本文更突出宁静中的生活气息;俳句更给人古寂幽深之感。(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3分)同:以动衬静,语言简练质朴,给人想象的空间(3分)。

第四篇:江苏省盐城市201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英语答案

七彩教育网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

2009—2010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听力:

1—20 ACBBCCCBABCBCABAACAB

单选填空:

21—35 DDDBAABCADACDCB

完形填空:

36—55 ACBBC DDABDCACDAABCDB

阅读理解:

56—70 DCCACABDACCBAAC

任务型阅读

71.Green72.creation 73.presence/chats74.impressive

75.young 76.Donating77.rebuild 78.Using/Adopting79.rides80.chemical(s)

书面表达: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Bow able to afford a car, Some families may have more than one.As a result,traffic jams are seen everywhere,which causes people a lot of trouble.What if an ambulance rushing a seriously sick patient to the hospital gets stuck in it? What if the fire engine is On its way to a fire accident? What if a businessman is driving to an important appointment? All these and other cases may possibly result in heavy losses.To help prevent or even solve this problem,l think we must respond positively to the government’s call to make better use of public vehicles,thus reducing the number of ears occupying the already crowded streets and roads By doing this, we Call also help decrease the release of waste gas.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五篇:江苏省苏锡常镇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锡常镇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 A.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 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 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解释了姓氏的来源以及作用,显然说明西周时期姓氏是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B正确;姓氏是确定宗法制基础,不是分封制,A错误;等级制度和晋升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和D。

点睛: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怎样?

(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3)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2.法国《人权宣言》称:“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下列与此类似的先秦思想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爱、非攻、尚贤” C.“不尚贤,使民不争” 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答案】A 【解析】“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就是不把自己的厉害关系强加于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符合这一思想,A正确;B是墨家大爱思想;C是老子思想;D是法家思想。点睛:本题解答关键是“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

3.唐朝李嘉祐诗曰:“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宋朝苏轼又说:“(居民)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众。”南宋年间鄂州的南草市,“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由此可见草市

A.唐宋时期开始出现 B.打破贸易时空限制 C.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受到政府严格管理 【答案】C 【解析】草市属于民间集市,往往出现于交通发达的地区,草市出现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C正确;草市出现于南北朝时期,A错误;.打破贸易时空限制是北宋时期,B错误;草市并不受到政府严格限制,D错误。

点睛: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福建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江西等地称扵,北方称集。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

4.“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下列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作品是

A.《离骚》 B.《子虚赋》 C.《窦娥冤》 D.《水浒传》 【答案】C 【解析】元朝是蒙古族建立,“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符合元朝的社会特征,《窦娥冤》是元朝的作品,C正确;A是战国时期;B是西汉时期;D是明末时期。点睛: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5.清乾隆年间的《苏州碑刻》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这说明当时会馆的主要功能包括 ① 商人停宿场所 ② 商品储运场所 ③ 商人贸易场所 ④ 政治诉求场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会馆是明清时期统一地域商人群体居住地方,主要是从事住宿、储藏货物以及贸易场所,但并不是政治诉求场所,排除④,选择C符合题意。

6.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玕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主要是看重他 A.领导抗击西方列强侵略 B.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最早进行“师夷”实践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答案】D 【解析】洪仁玕著有《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符合社会发展和近代化,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抗击西方列强侵略,A错误;民主共和思想属于辛亥革命主张,B错误;C是魏源思想主张。

7.漫画为1900年俄国人创作,画面中的人物为中国人,或是义和团或是清政府,壶中为众多荷枪实弹的洋兵和轰鸣的大炮。该漫画

A.讽刺清政府不自量力 B.谴责英法火烧圆明园 C.反对俄国参与八国联军 D.客观反映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A 【解析】190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壶中为众多荷枪实弹的洋兵和轰鸣的大炮”说明清政府对于洋人的枪炮技术认识不足,A正确;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漫画是讽刺清朝,不是反对俄国,C错误;D是1894-1895年。

8.“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毛泽东的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于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B 【解析】“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井冈山的斗争》属于该时期著作,B正确;A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C属于解放战争时期;D是抗日战争时期。

9.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上海久益烟公司立即生产出“三省”烟,烟盒上绘有东北三省地图,并印有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而思”,告诫国人勿忘国耻,一时畅销全国。由此可知

A.日本全面侵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B.国民政府唤醒国民的爱国意识 C.民族资本家讲究商业营销策略 D.中华民族工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答案】C 【解析】“三省”烟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资本家利用民族危机机会宣扬销售烟草,说明民族资本家讲究商业营销策略,C正确;日本全面侵华是七七事变时期,A错误;材料中是民族资本家,不代表政府,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0.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上海鳞爪》一书中记载:“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同一时期,河南督军冯玉祥却下令:“着绸服则加税,而丝袜缎鞋尤甚,每一只须纳税一元。”上述现象说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基本特点是

A.全盘西化 B.男女平等 C.西风东渐 D.新旧杂陈 【答案】D 【解析】“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属于改良的服装,“着绸服则加税”属于倡导传统服饰,体现出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基本特点是新旧杂陈,D正确;A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B中男女平等说法错误。

11.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 【答案】D 【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和美国关系进行改善,D正确;当时中苏关系正处于恶化时期,A错误;中国当时已经突破意识形态外交,B错误;中国并不能拯救美国的衰落,C错误。点睛:中美关系发展

12.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33 4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4%。这主要得益于

A.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 B.当时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落实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答案】D 【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市场经济开始进入中国,材料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得益于该体制建立,D正确;A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B是2001年;C是1978年之后。

13.“这场运动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它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该运动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B 【解析】文艺复兴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倡导人文化主义思想,B正确;A是古代希腊人文主义起源;C是宣扬宗教仪式改革,D属于倡导理性,批判封建等级制度。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杰弗逊称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新版”,乔治·梅逊也说总统将会“一步登上美国王位”。这是因为美国总统权力很大。下列对美国总统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B.任期四年,掌握行政大权 C.掌握军权,是军事最高统帅 D.国会批准,可签国际条约 【答案】A 【解析】美国国家元首由选民间接选出,A错误,符合题意;B、C和D均是关于美国总统的正确表述,排除。

15.《共产党宣言》指出:“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迅速发展的革命因素是指 A.农民阶级力量壮大 B.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殖民贸易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导致封建势力逐渐走向崩溃,B正确;此时主要是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农民和无产阶级不是主要力量,A和C错误;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6.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创作的一幅漫画,对漫画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 B.结果以苏联妥协而告终 C.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 D.是“冷战”时期的局部热战 【答案】D 【解析】材料漫画论述的是古巴导弹危机,属于美苏对抗冷战形式,并没有诉诸武力,D错误,符合题意;A、B和C均是关于漫画正确表述,排除。点睛:冷战背景下国际关系

17.1958年,苏共中央计划三到五年内,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但在赫鲁晓夫的要求下,不到一年就完成了。结果,大多数集体农庄由于要花费大笔钱财购买机械设备,不得不取消或推迟许多计划内的项目;由于缺乏技术人员,许多拖拉机处于闲置状态,这项改革最终不了了之。由此可见,“拖拉机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A.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旧模式 B.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C.操之过急,缺乏科学规划 D.未能调动农民积极性 【答案】C........................18.经济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认为,罗斯福所开创的新政,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浪费性支出”提供有力依据的是

A.兴办公共工程 B.开展蓝鹰运动 C.实行通货紧缩 D.政府整顿银行 【答案】A 【解析】罗斯福新政时期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实行国家出资兴办公共工程,这一措施被认为是“浪费性支出”,A正确;B主要是为企业生产提供信誉保障;C属于货币问题;D属于金融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

19.仔细观察下图, 对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析有误的是

A.作为创始国之一理应有大国担当 B.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具有曲折性 C.英国将难以再依托欧盟发展自己 D.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目标真正实现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寓意是英国脱离欧盟,英国加入欧共体时间是1973年,不是创始国之一,A错误,符合题意;B、C和D均是关于英国脱离欧洲的正确表述,排除。

20.1953年,一出戏剧在巴黎上演后引起全城轰动,以至于当时熟人打招呼都说:“你在,干嘛?”“我在等待戈多。”有人认为该剧的寓意是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诞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与该剧创作风格类似的作品是

A.B.C.D.【答案】B 【解析】等待多戈属于现代主义荒诞剧,《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二者风格一致,B正确;A是浪漫主义;C是现实主义;D是无产阶级文学。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共4题,考生只能选做两题,多答无效。21.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君主专制的演变伴随着宰相权力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至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

材料二 唐朝在遇到重大或复杂的军国大事时,特殊情况下可召开百官会议讨论,它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需皇帝最后批准。……皇帝和宰相召开百官决策会议的目的,除了可以提供决策时的参考外,主要还是寻求整个统治集团对自己政策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以上材料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元代的丞相很跋扈,这给朱元璋深刻的印象,使他对整个丞相制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曾经饱受磨难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克服不了的自卑,变成对能力不凡的开国元勋们的猜忌防范,终于使他决定借胡惟庸之狱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死后,没有丞相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给他的后代们带来巨大的麻烦。——摘编自谭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2)史学家钱穆指出,唐代“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穆的观点。

(3)据材料三,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

【答案】(1)影响: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减轻皇帝负担;职责无所不统,影响皇权专制。中央官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2)三省宰相共同议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实施);宰相拥有较大决定权;皇帝批准决策:决策需要统治集团的支持与参与。(3)原因:元朝丞相跋扈的教训;出生社会底层的自卑;胡惟庸之狱。(4)特点: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至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回答。(2)依据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机构以及决策方式回答即可。

(3)依据材料三“整个丞相制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借胡惟庸之狱废除丞相制度”的信息归纳回答。

22.近代中西启蒙运动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伏尔泰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并“提倡不念旧恶、不忘善行、友爱、谦恭”,“他的弟子们彼此亲如手足”。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编自高毅《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热”》

材料二 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在民族救亡图存的现实压力下展开的。当时所有中国知识精英几乎有一个共识:“救亡的唯一途径就是启蒙”,而这个启蒙又是(西方)外来的,不是源自本身,这就导致了没有任何实现可能的极端偏执的“西化论”。……把矛头指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也正因为如此,类似于“孝道”“礼教”“男权”“纲常”“名教”等儒家所崇尚的核心价值,就成为五四时启蒙思想家们激烈批判的主要目标。材料三 尽管“启蒙”的批判对象是“具有主宰性地位的传统思想体系”,但“启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一方面,自古以来,儒学思想始终洋溢着对人的高度关注,而由此展开对人的道德情怀、伦理关切和人文精神的阐发和诉求,这些是儒学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儒学的“和谐”“中庸”“仁爱”的价值主题和由此彰显的人文情怀,再次受到关注。

——以上材料摘自李宁宁《启蒙语境中儒学的命运与现代性》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对中国儒学所持的态度,并指出伏尔泰心目中理想的政治模式(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启蒙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的主要目的、主要影响、不足之处分别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儒学的现代价值。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东西方对儒学持不同态度的主要因素。【答案】(1)态度:推崇儒学。模式:开明君主制。(2)事件:新文化运动。目的:救亡图存。

主要影响:动摇儒学正统地位。

不足: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3)现代价值:重视伦理道德,彰显人文情怀。(4)因素:时代的需要;国情的差异。

【解析】(1)依据材料“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的信息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把矛头指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可知是新文化运动;第二小问从民族救亡图存信息归纳回答;第三小问从动摇儒学正统地位回答;第四小问从对待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角度思考回答。

(3)依据材料三“儒学思想始终洋溢着对人的高度关注,而由此展开对人的道德情怀、伦理关切和人文精神的阐发和诉求”归纳回答。(4)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时代和国情回答即可。点睛:依据材料概括型

(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3)五个步骤:读(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

23.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形成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斯大林语)。显然,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误入了歧途,充其量也只能称其为“半球化”。

——摘自李扬《“一带一路”将成全球化新引擎》

材料二 实际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相对而言,它是弱势与受害群体对全球化黑暗面的微弱抗争,是对全球化的所谓不可规避性的挑战。

2000年9月下旬,捷克首都布拉格,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在这里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分子跟踪而来。……示威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因为它们竭尽所能控制第三世界,使这些国家更加贫穷。……他们认为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负,地球环境将因为全球化而受到最后的致命一击。

材料三 目前,反移民浪潮也成为反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约有三分之一的移民从发展中国家前往发达国家。……非法移民会抢走工作,消耗税收,增加犯罪,改变民族认同。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国之所以选择脱欧,就与这种担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伊朗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代表,出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因,也是反全球化的主要支持者。1996年10月,伊朗按照对伊斯兰女孩的期望生产出萨拉娃娃,欲取代在伊朗流行的美国产的芭比娃娃。……伊斯兰圣战组织的兴起和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袭击此起彼伏,也是反全球化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极端体现。

——以上材料摘编自庞中英《“反全球化”:另一种全球化》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充其量只能被称为“半球化”的?并指出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及这一局面结束的标志。

(2)“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1)半球化: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根本原因:两极格局的存在。

结束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2)反全球化浪潮客观上有助于解决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全球化良性发展,所以它是另一种全球化。

反全球化浪潮是在全球化过程产生的,是全球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

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利益的冲突。第三世界的移民涌入发达国家影响就业、消耗税收、增加犯罪,改变民族认同等。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文明和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冲突。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社会主义阵营以及美国主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两极格局角度回答;第三小问从苏联解体和世贸组织建立回答。

(2)本题属于小论文撰写,依据材料中信息从反全球化浪潮客观上有助于解决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利益的冲突以及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文明和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冲突等角度思考回答。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古希腊有些城邦,贵族委托一个德高望重的公民负责改革法律,以消除最明显的不公正现象。雅典的梭伦就是其中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出身贵族,所以他有资格当选首席执政,但他不是那些作威作福的贵族显族。他的家境中平,早年曾兼营贸易,与商旅为伍,并且周游海外,成为饱学之士,被时人誉为“七贤”之一。他同情平民,又曾在雅典与邻邦麦加拉的战斗中勇立战功,率众攻克应属雅典的萨拉米岛,因此他在群众中很有威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梭伦:“我给予民众足够的好处,而毫不剥削也不增加他们的权利。对于那些具有实力,并且利用自己的财富施展实力的人,我也注意不使他们受到丝毫损失。”“对于民众如果不过分放纵,也不粗暴地对待他们,他们对首领也会极其顺从。”

——摘编自[法]阿尔德伯特《欧洲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从梭伦的出身和经历分析,雅典贵族为什么委托梭伦“负责改革法律”?(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是如何给下层平民“足够的好处”但又“不过分放纵”的?(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 【答案】(1)出身贵族,与商旅为伍,饱有学识,同情平民,勇立战功。(2)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成立陪审法庭:恢复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财产等级制规定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公职;第四等级不能参加四百人会议。(3)阶级性原则,一分为二原则。

【解析】(1)依据材料一“梭伦出身贵族、家境中平、与商旅为伍,并且周游海外,成为饱学之士、同情平民,又曾在雅典与邻邦麦加拉的战斗中勇立战功”的信息归纳回答。

(2)依据所学从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成立陪审法庭、恢复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以及 财产等级制规定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公职等角度思考回答。

(3)依据所学从阶级性原则,一分为二原则思考回答。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孙中山在创立民国后,政体的理想经历了从“民主”政体到“党国”政体的思想变化,以实现其“民国再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政治,“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三项主义的意思,是要把全国的主权,都放在本族人民手内;一国的政令,都是由人民所出;所得的国家利益,由人民共享。这三项意思,便可用民有、民治、民享六个字包括起来”。因此,三民主义集中体现了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

——摘编自殷啸虎《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探析》

材料二 孙中山所心仪的政体制度显然已不再是当初创立民国时所效仿的英、美式宪政民主,取而代之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一党制”。本着“此后欲以党治国,应效仿俄人”之思想,孙中山为自己的“师俄”确立了重点。孙中山在选择了“师俄”和“党治”路径后,迅速兴起的国民革命也为迷失中的秩序重建提供了一个可能而又现实的解决之道。

——摘编自申晓云《从“宪政”到“党治”:孙中山“再造民国”思想转换透视》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核心内容在三民主义中是如何体现的?并指出其民主宪政思想的基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从“宪政”到“党治”思想转变的原因,并指出孙中山为建立党治国家进行了哪些政治实践?(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政体思想变化及其对政治道路的选择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1)体现:民族主义体现夺取主权归人民所有,民权主义体现建立人民政权,民生主义体现人民共享国家利益。基础:主权在民。

(2)原因:效仿俄国以党治国,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失败,军阀混战割据。实践:改组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3)启示:根据国情,坚持民主,与时俱进。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学习俄国败以及领导领导的一系列革命失败,军阀混战割据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改组国民党以及组建黄埔军校回答。(3)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根据国情,坚持民主,与时俱进回答。2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

——摘编自《世界遗产公约》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就提出应将文化多样性视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因此,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而且保护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遗产面临哪些威胁?并概括指出应如何保护世界遗产?(2)据材料二指出,文化遗产具有怎样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应坚持怎样的原则?(3)综合上述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概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答案】(1)威胁: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建设。保护:有关国家采取行动,国际社会集体性援助。

(2)价值: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

(3)认识: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建设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归纳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真实性和完整性回答。

(3)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和文化可持续发展角度思考回答。27.【探索历史的奥秘】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星堆文物所反映的古蜀人的精神世界,正是这样一种原始宗教居于统治地位的特定历史阶段。当时出现了以树崇拜为代表的自然崇拜、以鸟崇拜为代表的图腾崇拜、以“纵目神”崇拜为代表的祖先崇拜,和以人像群体为代表的“灵人”巫祭崇拜,组成了三星堆文明原始宗教的基本框架。这种原始宗教结构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鲜明的特殊性,它不仅大大丰富了原始人类精神发展历史研究的实物证据,而且也成为我们揭示三星堆古国精神世界的枢纽。

——摘编自赵殿增《三星堆文明原始宗教的构架特征》

材料二 古蜀文明逐步走向兴旺发达,出现了灿烂的三星堆青铜文化,城市生活方式也基本确立,并初步形成了以广汉三星堆古城为中心,以成都、四川雅安、陕西汉中盆地等为战略支撑点的政治上分级、在功能上分区的广阔的空间构架。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神权政治臻于极盛,经济空前繁荣,青铜文化步入高峰,表明古蜀文明日益走向成熟。——摘编自段渝《古蜀文明的演进特点及其在先秦史上的地位》 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三星堆文物反映了以灵神崇拜为精神基础的原始宗教包括哪几种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蜀文明政治上呈现怎样的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灿烂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丰富的内涵反映了古蜀文明在政治、社会、城市和思想等方面怎样的面貌? 【答案】(1)形态: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巫祭崇拜。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2)政治等级化,社会生活多样化,城市功能分区化,思想宗教化。(3)证实了古蜀文明,丰富了古蜀历史,反映了古蜀社会。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以树崇拜为代表的自然崇拜、以鸟崇拜为代表的图腾崇拜、以“纵目神”崇拜为代表的祖先崇拜,和以人像群体为代表的“灵人”巫祭崇拜”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从神权与王权结合角度回答。(2)依据材料二“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神权政治臻于极盛,经济空前繁荣,青铜文化步入高峰”归纳回答即可。

(3)依据材料信息从三星堆文化对于古蜀文化作用回答即可。

下载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