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天津师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及重点难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 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难 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思考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4、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列宁:《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
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整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
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重 点: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意识观。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5、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6、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7、辩证否定观原理 难 点:
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4、辩证的否定观 思考题: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
3、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试述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5、论述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及其意义。
6、简述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及其意义?
7、联系实际思考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8、试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9、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0、试述辩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意义。参考书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论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于结》、《反杜林论》(节选)、《自然辩证法》(节选)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谈谈辩证法问题》
4、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
5、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明确认识的任务是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重 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
难 点: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问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思考题:
1、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2、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4、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5、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书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人是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唯物史观的讲授,要求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根本动力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历史观。重 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难 点:
1、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系问题 思考题:
1、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意义。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4、如何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参考书目:
1、马克思:《1844年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于结》、《反杜林论》(节选)、《自然辩证法》(节选)
4、毛泽东:《人是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
3、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4、试述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5、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6、如何评价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历史作用? 阅读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第二——七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l年版。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一——三章,第九章《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重 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3、如何看待资本、知识和技术在现代生产中的作用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难 点:
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科学认识资本、信息、知识和技术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2、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授课时间:6课时 思考题:
1、简述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和实现的途径。
2、如何认识资本、信息、知识和技术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本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重 点:
1、垄断的含义、垄断中的竞争和自由竞争异同点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5、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难 点:
1、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调控手段和实质
3、如何正确全面地经济全球化的二重作用
4、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授课时间:4课时 思考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2、垄断中的竞争和自由竞争相比有什么不同?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5、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6、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如何理解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阅读文献:
1、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三章3,第四章4,第五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 200l年版。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重 点: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如何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难 点: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2、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
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4、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5、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学时安排:3课时 思考题: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如何认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艰巨性和长期性?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能否说明社会主义是失败的、没有前途的?为什么?
参考文献:
1、《共产党宣言》,《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共产主义原理》,《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哥达纲领批判》,《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法兰西内战》,《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论粮食税》,《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
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 点:
1、共产主义社会的含义、基本特征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难 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4、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学时安排:3课时 思考题:
1、简述共产主义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老师们注意:这道题不留给学生)
阅读文献:
1、《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版。
2、《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国家与革命》第五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
7、《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版。
9、胡锦涛:《在“≥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Marxism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适用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春、秋
总学时:51学时
总学分:2学时
预修课程(编号):
并修课程(编号):
课程简介:该课程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内容上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目的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深刻认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责任感。建议教材:
全国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书目:
[1]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资本论》
[2]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4] 毛泽东:《实践论》 《矛盾论》
[5] 陶德麟、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二、课程教育目标
该课程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其教育目标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贯彻和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教学时数:6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这一单元实质是一个总论,主要阐述的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信念,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4)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四)本单元的具体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2.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阶段
(2)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运用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1.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 2.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五)思考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教学时数:21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原理课教学应该突出的重点。本单元主要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树立科学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列宁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意识的本质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 4.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8.真理及真理的客观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9.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2.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本单元的具体内容: 第一讲: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人类对物质本质的探索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意识的本质)2.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原理的意义 第二讲: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
二、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什么是联系的观点 2.什么是发展的观点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最基本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四、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1.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渐进性和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讲: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的本质
1. 划清认识论上的三条界限
2.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 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2.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1. 真理及真理的客观性 2.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第四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本质的揭示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改革和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个人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思考题: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简述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4、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指导意义。
5、什么是联系的观点?什么是发展的观点?
6、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
8、过程论思想及其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
9、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10、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1、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12、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3、如何看待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14、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
15、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16、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17、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8、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三单元 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时数:15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的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本质和特征,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及其历史发展趋势,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3.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扩展和深化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5.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质 6.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7.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后果
8.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
(四)本单元的具体内容:
第一讲 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经济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政治条件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资本主义是高度商品化的社会 2.资本主义是雇佣劳动制度 3.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二讲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和历史趋势
一、现代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三、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和后果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五)思考题: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3、如何理解资本、知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4、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6、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7、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8、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9、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10、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简述经济全球化定义、表现及后果。
1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四单元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发展前途
(一)教学时数:6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单元主要阐述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发展的两次飞跃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苏联解体的成因及历史教训4.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本单元的具体内容: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共产主义的含义
2.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五)思考题:
1、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哪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和艰巨的?
4、苏联剧变能否说明社会主义是失败的、没有前途的?
5、为什么说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四、考核方式 :
1.平时考核:由出勤情况、笔记情况、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情况、小论文等构成。由任课教师自己掌握。2.期末统一考试:根据情况选择开卷或闭卷(根据学生的实际,试卷分艺术类和非艺术类)。3.期末试卷题目由选择题、辨析题、材料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构成。试题在经过教师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
五、成绩评定:
以百分制的形式确定成绩,平时占总成绩20%,期末占50%,实践教学占30%。
六、补充说明:
1.依据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本教学大纲以专题形式制定,力求在教学内容上更凝练、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体现我校特点。2.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形成授课大纲。
执笔人:陈英
第三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 B11090002
(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The Principles of Marxist
(三)修读对象:全校本科生
(四)总学时与学分:54
(五)考核方式:考试
(六)相关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七)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等院校本科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具体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打下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50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选用教材:
国家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教学参考书: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的发展》、《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四节、《致约·布洛赫的信》。
3、列宁:《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谈谈辩证法问题》、《国家与革命》
4、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十大关系》
5、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6、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主要讲授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超过的继承与创新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难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思考题:
1、如何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含义?
2、联系实际,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讲授内容
通过本整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 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2、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这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2、世界的普遍联系
3、事物的永恒发展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及其在辩证法中的地位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4、质变与量变、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
三、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3、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客观性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1、意识的本质
2、意识的作用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 教学时数:11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联系与发展
2、对立统一规律 难点:
1、世界物质性
2、否定之否定规律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科学的实践概念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及其认识的能动反作用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2、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
1、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
2、真理的一元性
3、真理的发展是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无限过程
4、真理与谬误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三、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
1、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2、真理及其特性
3、价值认识及其特点
4、价值认识的功能及其价值观
5、价值与真理的辨证统一
6、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时数:9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认识的本质与发展规律
2、真理与价值 难点:
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性与相对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弄清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向学生讲清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非少数“英雄人物”,让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科学内涵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原理的意义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4、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与曲折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2、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2、革命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2、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3、从必然与自由、必然与偶然的辨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的原则 教学时数:9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社会基本矛盾
2、社会发展动力
3、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难点:
1、社会形态
2、评价历史人物 思考题
1、联系实际,论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2、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1、资本主义的萌芽
2、资本的原始积累
3、资本主义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2、商品及其货币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商品化与雇佣劳动制度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1、所有制和所有权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的本质与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4、剩余价值的分配
5、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四、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
1、时间节约规律
2、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
3、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和职能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来源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特点和本质 教学时数:5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价值规律
2、剩余价值规律 难点: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2、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及其发展?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本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形成
2、生产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5、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实质
2、垄断资本的国际统治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全球化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2、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教学时数:5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生产集中与垄断
2、全球化 难点: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2、垄断与竞争 思考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发生”论
2、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列宁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初期探索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确立
2、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3、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1、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
2、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和概括
二、经济比较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2、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新的辉煌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
3、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
2、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 难点:
1、一国论与多国论
2、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专政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
2、联系实际,论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意义。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1、立足历史规律科学预见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若干特点
3、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的方向和原则,而不做空想的详尽描绘
4、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二、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宏伟蓝图
1、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3、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分配
4、阶级、国家消亡,社会实现高度和谐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1、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2、西方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3、近现代世界工人阶级和先进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2、当代资本主义是衰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跳过社会主义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时数:3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难点:
1、“两个决不会”
2、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思考题
1、论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其意义。
2、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部分,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延伸和深化,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考察“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教学理念落实情况的具体步骤。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加坚定地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其目的在于:切实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原则
1、实践教学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围绕社会时事热点,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课中深入理解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理论,并能够自觉熟练地掌握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实社会实际问题。
2、实践教学要本着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任课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缩短“知”、“行”之间的距离,以提高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效果。
3、思政课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本着灵活多样性原则,采取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读、写、听、看、讲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思政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相结合,利用课下阅读、参观、演讲、辩论、电教等各种形式,多渠道开拓实践教学模式,不拘一格地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与水平。
三、具体内容
1.经典阅读
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课余时间阅读一至二篇与马克思主义原理高度相关的著作、名人传记等,抑或观看一部以此为宏观背景的历史纪录片、影片等,之后撰写读后感或观后感,不少于1500字。
组织方案:教师需提前布置本实践教学内容作业,提供一批篇幅适中、深浅适中,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容可读性、学术性于一体的书目,抑或一部容观赏性与客观真实性为一体的视频资料。在读书活动期间,任课老师要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帮助学习上的帮助。要求学生阅读后写下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并上交任课老师。任课老师要根据所写读书笔记的情况给出评分,择优课堂展示。2.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探讨理论重点、难点和热点,使学生更深刻、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配合能力,检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组织方案:教师联系当前实际选择1-2个热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讨论前都要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准备好讨论提纲。讨论后各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课堂设一名记录人,记录讨论情况。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即兴发言、相互辩论。教师不应因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了错误观点而追求责任。在讨论结束前,任课教师应对课堂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课堂讨论发言情况和发言稿写作情况,纳入学生平时考核之中。
3、专家讲座
教学内容:邀请学者作学术报告,帮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提高理论水平,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组织方案:一方面,积极发掘利用校内教师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场喜闻乐见的学术报告;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战略,邀请本地或省内及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莅校讲学。要求学生认真听取学者报告,并依据讲座内容,撰写听后心得体会,不少于1500字。任课老师要根据所写读书笔记的情况给出评分。
4、社会调查
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理论,深入社会,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运用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思考、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可以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社会、个人学习、生活中的现象;也可以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分析社会生活或校园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组织方案: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任务,调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对学生进行调查方法和调查报告撰写的指导。形成不少于3000字的调查报告,并附上小组成员的分工。老师根据小组调查报告质量及小组成员贡献分别给每位学生打分。
5、主题演讲
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的内容,根据当前的社会热点、理论热点以及同学们的关注点,举办专题演讲活动。通过让学生亲自去查阅资料组织文稿,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了解和认识,以利于学生总结经验,凝炼精神,陶冶情操。
组织方案:开展主题演讲活动,要强化学生的全员参与,演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小组每学期至少一次。任课教师根据开课时间选择相应时间段内的热点,布置选题,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撰写演讲稿,每次上课由小组派代表展示,时间5-8分钟。老师根据演讲稿及现场表现为小组打分。
6、课堂辩论
教学内容:根据原理课特点,着力培养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辨析能力。辩论赛主题的选择应与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如社会发展与个人前途的问题、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问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等问题。
组织方案:辩论采取以班为单位组成正反方进行。老师提前告知辩题,以班为单位抽取,2个班组成正反双方,全班参与收集资料,各班推选4人作班级辩手,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每班推举2名同学作为评委,为每组打分并评选出最佳辩手予以额外加分。教师做总结发言,从不同角度明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7、视频拍摄
教学内容: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原理和观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制作5分钟的哲学小视频。
组织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小视频,视频格式为 avi.mkv.mpg.mp4或flv 格式。将5分钟哲学小视频的脚本以组为单位记录在册。
四、考核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占40%,由课任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各项实践活动进行评定。
泸州医学院原理教研室
2017-2-25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2012)
开放式实践教学大纲(2012)
专题一:解读经典,聆听智者声音
1,实践教学环节:
1.读一本伟人传记,感受伟人风采
2.读一篇经典原著,聆听智者声音
2,实践教学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
专题二:认识自我,改造世界
1,实践教学环节:
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
2.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调查
3.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调查
4.大学生流行语调查
5.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
2,实践教学要求:
从以上五个方向中任选其一,写出一篇调查报告(1000字左右)
具体要求:
1.要求在第一页只写班级、姓名、学号和论文题目,论文先交给各班学委,学委排好顺序后统一交给老师(第十七周<12月17那周>上课时交);
2.每个同学任选两项,或者两篇论文(装订在一起),或者一篇论文加一次课堂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中心
2012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