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与子女赡养方式的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与子女赡养方式的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前言:
农村老年人是推动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的主体。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2014年,全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农村老年人相对于城市老年人而言处于弱势,容易被大众所忽视。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在生活状况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收入来源单
一、子女赡养问题矛盾突出、健康状况欠佳、文化娱乐活动欠缺等。因此,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调查目的
老年人生活状况不但反应了经济的增长,制度的变迁,还反映了社会的全面进步。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问题往往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作用的强度则往往具有乘数效应,因此解决老年人生活质量问题必须具有战略性和超前性的思想。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关系着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应该在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上作出努力,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二.调查内容
(一)居住情况
调查显示,有 42% 的老人是独自居住,极少数的老人在养老院居住占调查的3%,和子女居住的有两种情况,第一,48%的老年人长期固定和子女居住,由于日常饮食习惯不同而呈现“同在屋檐下却不同桌”的现象,[2]而这一现象在调查过程中占主要部分;第二,有7%的老年人定期轮流到子女家中短暂生活。在农村还存在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一传统观念,因此老人住在儿子家的居多,但儿子要为家庭谋生,儿媳又忙于照顾儿女及耕种庄稼,老人的生活起居并没有得到全面的照顾。
(二)经济收入
在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子女供给和自己劳动所得,少部分来源于养老保险和政府资助,据调查问卷统计,依靠子女供给的占19%,自己劳动所得的占15%,养老保险占总数的15%,政府资助占8%。对于退休企业职工来说,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退休金,这部分老人的比例达到41%。
(三)赡养情况
据调查显示,年轻人赡养老人的主要压力是金钱和时间。在关于对老年人的赡养态度上,子女都希望能与父母朝夕相处,使他们能够安享晚年。但由于经济收入紧张、时间不足等原因,大多数子女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调查对象中,这种现象占总数的79%。由于上述原因,致使老人在生病期间,主要由子女照顾的仅占37%,其余的63%则是老伴、邻居、朋友及亲戚照顾。
(四)娱乐方式
据调查,农村老年人主要工作有纯务农、做临时工、拾废品及企业职工。对于纯务农的老年人,娱乐方式非常单一,主要就是看电视和串门。而对于做临时工的老人来说,他们是“背井离乡”,对于娱乐方面并不是生活的主题,只是在闲暇的时候去邻里或老乡家去走走串串。相比较纯务农和拾废品的老人来说,企业职工的生活方式则较丰富,由于有退休工资可以满足生活的基本消费,所谓“不愁吃,不愁穿”,他们主要的娱乐包 括散步、扑克和麻将。
(五)医疗状况
对不同家庭情况的老年人医疗状况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农村老年人都是“大病不犯,小病不断”,但他们都是不太在意身体健康状况,只有在疼痛难忍的时候,才准备一些止痛片或头痛粉之类的药物,而很少会考虑真正的治好。企业职工则不同,他们比较注重健康,生病就及时入院就医,同时企业也为他们买了相应的保险。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农村家庭规涵义模缩小、家庭弱化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大部分家庭仅有老人或老人带着孙辈在家,常住家中的主要家庭成员只有老人和小孩。有的甚至只有两个老人独居家中,空巢家庭成换增趋势。另一方面,传统的养老模式是父母与成家后的儿子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现在的年轻人都向往独立,成家后大都与父母分开生活,只是在逢年过节时才团聚在一起。这些使得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的涵义逐渐弱化。2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养老负担的加大
由于农村医疗保险的普及,使得农村人均寿命有所提高。受我国农村传统思想的影响,养老几乎是儿子的责任。在调查对象中,一户家庭承担赡养两个老人的责任的占调查的70%。在这个经济发展的时代,每一户农村家庭抚养孩子也是一笔不少的经济支出,致使家庭经济负担更加艰巨。3传统养老观念的转变
据调查显示,在传统的养老模式中,家中的财政权及一些重大事项决定权主要掌握于父母手中。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人走出家乡接触新元素的机会增多,思想观念发生一定的改变。导致年轻人与老人的代
[8]沟越来越大,尊老、敬老的观念逐渐淡化,从而父母对年轻人生活的参与程度降低,老人对年轻人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导致传统养老模式发生转变。
4老年人缺少晚年陪伴造成的影响
在农村,由于大部分子女常年不在老年人身边,老年人晚年缺乏应有的陪伴。久而久之,有一部分老人把饮酒、赌博等生活习惯扩大,便出现老人有过度饮酒、常年赌博等现象,增加了养老负担,农村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提供老人的花费,儿女渐渐淡化对父母的孝敬心。5婆媳关系不和谐
在农村,有的家庭是男方在外挣钱养家,女方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但普遍的婆媳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儿媳对公婆的照顾没有做到尽心。其次,在调查中,有80%以上的老人有四个含四个以上的孩子,老年人在分配财产时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导致儿媳在赡养老人方面会变得比较敏感,对老人的赡养就出现了互相指望的现象。最后,谁也不愿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
四、对策与建议
(一)推动农村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劳动力外流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托当地的环境资源,各级政府应加快探索经济发展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湾镇镇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环境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加大推动农村经济的力度,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少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量。如可以利用发达的交通网,加大对韭菜坪的旅游业资源的投入,加大对旅游点的宣传力度,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留住农村劳动力,增强家庭养老能力。
(二)政府重视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需求 由于农村空巢家庭偏多,多数老人选择呆在家里,休闲方式单一,政府应重视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需求,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可由社区(村委)成立老人互助组织,将老人们集中起来,定期组织开展活动,观看节目、参加游戏等,同时增大各中小学组织志愿者定期去关爱老人、帮助老人(表演节目等)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完善地方医疗所硬件设施,加大对医学常识的普及。目前地方卫生所存在缺药、少药等情况,医疗资源大城市相对集中,而居住在山区的老年人交通不便利,且收入微薄,经济承受能力弱,多数老年人患病后需要的治疗费用无法承担,导致老年人去大城市就医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应加大地方医疗投入,提高医疗条件,使得老年人能够就近就医。还有些家庭对老年人的疾病不太重视,如果小孩得病,家庭会很重视,如果老人得病,他们则会认为花那么多钱不值得,会采取能拖就拖,而老年人也会采取能忍则忍。政府应最大程度上的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让老年人老有所医。
(四)完善社区功能、加大社区养老院硬件设施建设
老年人是新农村的建设者,也应该是新农村的受益者,养老院是地方政府集中供养没有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政府应加大社区养老院硬件设施建设,定期对硬件设施进行更新,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使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应该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加快兴办农村社区医疗保健网点,加快研究推行适合农民的养老金筹措方式。
(五)增设模范养老家庭奖项
由于儿子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日常老人的生活起居主要由儿媳负责。生活起居大部分靠儿媳来照顾。(政府考虑奖惩机制,对孝顺的妇女提供 奖励,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可以是物质奖励)对于长期居住在儿子家的老人,大多数家庭儿媳能够做到对老人细心照顾,并不会产生任何怨言。但同时存在有些家庭婆媳关系、公媳关系紧张,儿媳由于这种关系出现不照顾老人,甚至出现不尊老、不敬老甚至刁难、虐待老年人的情况,使得家庭不和睦,老年人不能得到很好的环境养老。政府对此应进行相应的奖励与惩罚,进行教育,多开展关于赡养父母的知识学习,印发手册,对全村赡养情况进行统计,对父母非常满意子女的赡养的家庭进行一定的奖励,给予以模范的称号,激励全村学习,成为全村学习的榜样。
五.总结
伴随着社会对农村老年人问题关注度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经济收入、赡养情况等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通过深入钟山区大湾镇调研,发现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医疗制度不健全、经济来源单一等,导致农村生活水平较低。本调研队从客观实际出发,经数天的走访调查及总结,找出钟山区大湾镇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旨在为钟山区大湾镇乃至整个西南片区及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提出参考建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老年人家庭赡养调研报告
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
调
研
报
告
学
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团
队:“助力幸福新乡”调研服务队
调研项目:老年人家庭赡养与养老保险
状况的调研 作
者:毛永霞 指导老师:苗山根
目录
第一部分: 调研背景 社会背景
一、城市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
二、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
三、相关法律的内容及要求
第二部分:调研概要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成员
三、调研范围
四、调研方法
第三部分:调研结果
一、调查人群概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调研结论与建议 第五部分:附录
调查问卷原稿
老年人家庭赡养与养老保险状况的调研
第一部分: 调研背景
社会背景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以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普查时,我国的老龄化比例为7.0%,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到 2011年第六次全国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由此可看出我国人口龄化的速度极剧加快。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增长如此之快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目最多的国家。因此,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20世纪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和推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最终到2011年出生率下降至“严重少子化”程度。而中年人口数不变,且依然在衰老,相对而言,我国的老龄化阶段逐渐到来。
其二是随着社会的进度以及科技的发达,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加强,医疗水平提高,公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导致老龄人口数目上升。
二者共同作用,导致我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如劳动力相对变少,劳动生产创造的财富要更多的分配给老年人,老年人的养老费用剧烈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养老问题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提到“应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那么城市和农村的家庭赡养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这些要求是否贯彻落实了呢
一、城市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城市的老年人赡养问题相对于农村并不严重。这不仅因为城市受教育程度总体水平比农村高,还因为城市的老年人保障机制比农村更为健全,实施更加到位。
中国的养老,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目前主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无论商品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家庭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仍然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因为,在家庭中,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是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替代的。
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载体的,老人们在家庭中所遇到的养老问题可归结于以下方面:
一、生活方面
城市的公民工作较忙,一方面要不耽误工作,另一方面要照顾孩子,最后还要照顾老人,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大,因此日常生活照料就会出现照顾不周的现象。
二、医疗保健:
城市生活条件整体水平比农村高,医疗保健制度较为健全,老人们生活较为富裕,因此,医疗保健就成为老人们忽视的一个方面。
三、心理保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理素质逐渐弱化,表现出进取心差、风险承受能力弱、害怕估计、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心理症状。这些症状比寂寞更折磨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派遣和慰藉,会导致老年人痴呆等一系列精神和生理疾病。
四、文化娱乐
城市的健身器材和设施相对农村较齐全,老人们健身运动的机会相对农村老人较多。另外城市的经济较发达,老人们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情况下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参与文化娱乐活动。
五、参与社会: 城市老人一般是上世纪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掌握着熟练的知识技能,是年轻一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劳力去学习的东西,他们渴望发挥余热,因此还希望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去,因此老人们并不缺少精神上的补充。
六、权益保护:
城市老年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自身的权益有更高的认识,因此,老人们的权益保护更容易落实到位。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虽然有效地控制和解决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和矛盾,但是也随之出现了家庭中“上有四个老人,中间有一对夫妻,下有一个子女”的家庭结构,给未来老年人和独生子女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和众多压力。
二、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
近年来随着工业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急剧增加。由于体制和生活中的诸多原因,使得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面临诸多问题: 家庭状况
(一)健康问题:
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技能随之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目前我国老年人中有70%以上患有各种老年疾病,其中15%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二)缺乏精神慰藉:
子女工作忙,没时间陪伴照顾老人。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长期导致亲情上的疏离和心灵上的煎熬。
(三)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弱化:
古代的“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已经极度弱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家庭赡养老人的意识薄弱,甚至逐渐淡化。
其他状况:
一、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农村的经济比较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像城市那样顺利地完成。另外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
二、劳动经济负担大:
农村不仅要管理田地还要通过其他劳动来维持家庭的经济,劳动量大,导致生活上照顾老人不足;经济负担重,导致不能完全满足老人生活和医疗等其它方面的经济需要;两种因素综合起来间接地导致老人的生活幸福感不足。
三、老人自身的难题:
老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和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还有些农村老人存在封建的家庭观念,老人必须有儿子抚养,且不愿接受社会的帮助,一旦儿子经济不足或赡养意识薄弱,老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四、缺少社会的帮助:
农村老人存在的困难多,老人人口数量大,需要的社会帮助尤其多。
五、隔代教育心理负担重:
子女们外出打工,留下正在成长的子女陪伴老人,老人们就担负起教育抚养孙子孙女的责任和义务。由于祖孙间年龄相差较大,心理差异也很大,导致老年人照顾和教育孩子不到位,心理产生担忧和焦虑。
六、部分子女养老意识弱: 农村受教育水平相对于城市较低,部分子女赡养老人意识薄弱,甚至拒绝赡养老人。另外还存在农村老人生活条件差,生活形式单一,医疗保障和养老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农村老人不仅缺乏物质生活的保障,更渴望得到心理的沟通和心灵上的慰藉。
三、相关法律的内容及要求
我国《宪法》、《婚姻法》、《老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均有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相关要求: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一条: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第七条: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关注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奖励。
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第十二条:赡养人对患病老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第十五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第二十条: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成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制度,在我国已经持续了20年。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的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有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00%—500%。
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养老基本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见,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1997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起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基本实现了基本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邮局)发放,2001年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98%。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是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纳、集体补助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新农保的创新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仪式上形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政府对基础养老金全额补贴,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第二部分:调研概要
一、调研目的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加快新乡市“爱我家园,创建和谐幸福新乡”的政府工作目标的实施,落实老年人赡养及社会保障的要求,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解决民众养老问题,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提高民众的幸福感,为创建和谐幸福新乡的工程贡献一份大学生的力量。特此,我们河南师范大学“助力幸福新乡”调研服务队作此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研,旨在发现当前社会中家庭养老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出解决方案,帮助改善新乡市的养老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二、调研成员
河南师范大学“助力幸福新乡”调研服务队志愿者:毛永霞
三、调研范围
新乡市牧野区绿营小区、新乡市向阳小区、新乡市大朱庄村(绿营小区和向阳小区是城市代表,大朱庄村是农村的代表,以下简称城市和农村,不再说明)。
四、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分别进行调查,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另外还从老人自身和子女方面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由这些对比分析分别找出城市和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可实行的解决办法。
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88份,收回率达96%。调查地区的情况:大朱庄村位于行洪渠东岸,河师大北两公里,占地面积3100亩,村民505户,农业总人口2072人,8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50名(正式党员47名,预备党员37名)。绿营小区的状况
绿营小区社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东干道办事处,北至朱庄村,南至建设路,东至128厂,西至东干道,约0.45km2。将原东干道北段居委会、128厂居委会、精神病院居委会的一部分有机整合而成,所辖居民区有红旗棉织厂家属院、128厂家属院、54774部队家属院,共1600户,4700人。绿营小E社区位于128厂门口处,有主任两名,社区服务人员五名,所有社区工作者在东干道办事处的直接领导支持下,在主任付同英和副主任赵芳的带领下,以社区为家,吃苦耐劳,辛苦能干,圆满完成了计划生育低保再就业、综合治理、“五创”等各项工作,且营造了社区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社区服务宗旨: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第三部分:调研结果
一、调查人群概况 调查人群年龄分布:
人数比例30岁以下18%60岁以上43%30-6039%
调查分析:
虽然调查具有随机性,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由调查人群年龄分布图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出老年人相对其它年龄段的人比例较高。无论是在绿营小区、向阳小区还是在河南师范大学社区抑或是在大朱庄村,被调查人群中老年人的人口数所占的比例都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人口数量加剧,老年人的人口数目在总人口数目中所占的比重有逐年攀高的趋势,中国正处于或者即将处于老龄化社会。
30岁以下30-6060岁以上调查人群城市和农村分布:
调查分析:
此次调查中,虽然城市代表(向阳小区、绿营小区)所占的调查人群总数的比例略微高于农村代表(大朱庄村)被调查人群总数。但是,总体来看差异不大,因此,此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题 选择题
1、您有几个子女()
A、无 B、一个 C、二个 D、三个及以上
无50.00%40.00%30.00%比例20.00%10.00%0.00%一个两个三个及以上子女个数无一个两个三个及以上
调查结果分析:
横向比较:调查显示,现代家庭中家庭结构趋于一个或两个子女,无子女和三个以上子女的家庭仅占较小的比例。在城市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无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三个及三个以上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以此减少;在农村家庭结构中两个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三个及三个以上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独生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无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逐次减少。
纵向比较:由调查结果还可看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占的比例较大,农村两个子女的家庭所占比重较大。
由比较可以得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家庭结构趋于“四个老人,两个子女,一个后代”的类型,家庭赡养老人负担更重;相比之下,农村的子女更多,赡养老人时子女共同分担负担,压力较小。
2、您们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如何()
A、相当融恰 B、基本融洽 C、不算融洽 D、很不融洽
关系融洽度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非常融洽基本融洽不算融洽很不融洽24.10%16.30%6.40%非常融洽基本融洽不算融洽很不融洽53.20%
调查结果分析: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融洽度是衡量公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由图可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关系都基本融洽,但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家庭关系并不和谐。社会生活中,只有家庭关系融洽了,老年人的晚年精神生活才更有保障。
3、您(您家退休老人)退休养老的主要生活来源()
A、退休金 B、家庭的(包括子女)支持 C、财产性收入(如租金,股息)D、政府生活补贴 E、积蓄(即无收入)F、其他
生活来源18.02%6.33%32%14.30%29.65%退休金家庭及子女的支持财产性收入积蓄(无收入)其他
调查结果分析:
分析数据可知,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退休金,其次是家庭及子女的支持,然后是财产性收入,最后是积蓄(即无收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资金来源有退休金的支持,子女再担负一部分费用就能保证老年人安逸幸福的晚年生活,因此,城市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主要靠社会的保障。
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家庭及子女的支持,其次是依赖积蓄,然后是国家的补助养老金。农村老人除了子女的支持外基本没有其他生活收入来源,因此,农村养老依然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一旦家庭出现矛盾或其他困难,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将陷入极其困难的处境。总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相当一部分的生活来源都来自其子女的支持,因此,家庭养老在我国社会养老体系中还是占据主导地位。
4、您(您家退休老人)为什么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A、已经参加了养老保险 B、养老金水平低 C、不了解保险内容 D、家庭供养可以支撑,不必要 E、认为政策 F、镇府机关不可靠 G、没有钱
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及原因8.30%9.30%39.90%14.30%14.70%已经参加养老金水平低不了解保险内容家庭供养足够政府机关不可靠没有钱13.50%
调查结果分析:
在城市,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都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而农村很少甚至基本没有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调查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原因时,城市老人大多由于养老金水平低或者家庭供养足够的原因拒绝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而农村老人多数是因为不了解保险内容、没有钱抑或以政府机关不可靠为由拒绝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其中,产生这样的差异主要有三个,第一:城市老年人年轻时大都有固定工作,家庭经济也比较宽裕,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为养老做打算,提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相比之下,农村的老人年轻时大都从事体力劳动,家庭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积蓄不足,无力为养老投资;第二:城市的教育水平要高于农村的教育水平,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容更为了解,城市老人的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相比农村子女有更强的赡养意识,因此家庭供养相对农村更为充足;第三: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思想更为根深蒂固,因此农村老人相对城市老人更倾向于家庭养老。
5、您认为养老的费用是花费的多少()
A、1/4以上 B、1/4以下,1/10以上 C、1/10以下 D、很小的一部分
养老费用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很小的一部分561/10以下1051/4到1/10901/4及以上1/4到1/101/10以下很小的一部分1/4及以上***20
6、养老费用在生活上对您(您的家庭)是否造成重大压力()A、是 B、否 C、不清楚
养老费用是否给生活造成压力200150人数1001195090是否不清楚160是否不清楚
调查结果分析:
由调查图表显示可知,家庭养老费用占生活费用的十分之一左右,对家庭经济并未造成沉重负担,但调查比对表明,城市家庭养老费用占生活费用的比例较农村的大,比较之下这加重了城市市民的生活负担。
6、您(您子女)对您养老方式的意向是()
A、有子女照顾日常生活 B、住养老院 C、我们自己料理 D、请家政保姆照料 E、其他
子女对老人养老方式的意向16%8%32%由子女照顾住养老院自己料理请家政保姆其他29%15%
调查结果分析: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子女们更愿意子女照顾老人和老人们自己照顾自己,还有一部分子女选择送老人去养老院。
由于城市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较大,近四成城市老人的子女选择让老人自己照顾自己的方式或者送老人去养老院,而农村因为家庭经济负担重,子女们近三成选择了老人自己照顾自己的方式,只有不到三成的子女选择子女照顾老人。
7、请问您希望的养老方式是哪种?()
A、家庭养老(传统的由子女来赡养照顾)B、社区养老(普通社区,有养老协管员)C、老人公寓(由民政部门监管,由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社区,有专业的生活和保健护理)D、敬老院(由民政部门兴办的养老福利院)E、请家政服务人员 F、其他
调查结果分析: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绝大多数的老人都愿意选择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因为老人们辛苦劳动一生,组建了家庭,把子女们抚养大,进而结婚生子。他们对生活上物质的要求并不高,但都希望看着自己建立的家庭越来越兴旺,子女们都能陪伴在身边,颐养天年,过着安逸幸福的生活。
8、如果您(您的父母)选择去养老机构养老,请问属于以下哪种情况()
A、自己解决养老问题 B、子女位长辈解决养老问题 C、子女工作忙,长辈住在养老机构有专业的服务和护理,子女感到放心 D、原来的房子给子女住,自己住到养老院,以减轻子女的负担
调查结果分析:
老人们选择去养老院的原因是:自己解决养老问题、子女们为老人的打算、子女因为工作忙无力照顾老人,这三种原因各占四分之一左右,由以上分析可看出,老人和子女虽然可能都有意愿以家庭养老的方式安享晚年,但因为老人和家庭方面的种种原因难以实现,老人最终选择了养老院。
9、您(您家退休老人)居家平日主要活动包括哪些?()(多选)
A、照顾小孩 B、看报纸电视 C、与老年朋友共同玩乐 D、运动散步 E、外出旅游 F、从事比较清闲的工作 G、继续为社会服 H、养宠 I、其他
调查结果分析: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相当一部分退休老人在家帮子女照看孩子,但是在农村,此现象更为明显;其次,看报纸、养宠、外出旅游、与老年朋友同乐、运动散步是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活动项目。但农村老人主要的活动项目是与老年朋友共同玩乐,从事比较清闲的工作、继续为社会服务。
10、您觉得老年的幸福是怎样的?()
A、身体健康 B、儿女孝顺 C、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D、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 E、有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F、能够继续发挥余热
调查结果分析: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市民都认为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是晚年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基础,其次儿女孝顺、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是晚年享受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孩子们忙着上学、青年人忙着工作、中年人忙着家庭和事业,只有老人无所事事,无聊的生活加上被家庭和社会的忽视让老人产生了极度的空虚感。他们也渴望被关注、渴望被尊重,因此老人们认为晚年能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老人们为家庭、为社会忙碌了一生,他们渴望和孩子们、子孙们沟通交流,渴望得到孩子们的感恩和孝敬。此外,一定的经济来源可以满足他们自己年轻时未达成的愿望,去做自己今生想做的事,有时生活中也可以帮助子女,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相当一部分城市老人认为有丰富的业余娱乐生活是幸福的,晚年的时候能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是幸福的;但农村的老人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这两项的差别主要在于城市老人更注重精神上的充实,子女们孝顺是幸福的,身体健康是幸福的,由于他们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晚年就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农村的老人们操劳了一生,身体素质下降,他们不奢望能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只愿晚年能看着孩子们幸福,他们就满足了。
11、您觉得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面对的困难是什么?()A、生活照料风险 B、精神赡养风险 C、经济供养风险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36%的人认为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时会有经济供养风险。不难理解,一个家庭不仅要赡养四位老人(甚至更多,如果祖父祖母健在),还要抚养子女,这必然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大部分人认为这类家庭最可能面临经济供养风险。
35%的人认为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时会有生活照料风险。一对夫妻要照顾至少五个人的生活,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其他方面的事情,显而易见,他们的精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有29%的人认为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时会遇到精神赡养风险。、由上面两条的分析也不难看出,一对夫妻要照料好各个方面,精力明显不够用。因此在保证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的基础上很可能忽视老人的精神生活。
总之,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时要面临种种困难,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养老保险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当下在解决人口问题,除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外,还要统筹兼顾,考虑到独生子女以后要面临的各种困难,及早准备,以绝后患。
13、您认为当前养老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A、子女不尽责任,抛弃老人 B、孤寡老人很多,得不到管理 C、老人的养老金得不到及时发放,造成养老困难 D、老人身体不好,造成医药费花费太多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中发现:城市的老人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养老金得不到及时发放以及老人的身体不好造成养老费用太多。而农村的老人面临的困难后三者比例相当,还有小部分农村老人表示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抛弃年迈老人。
农村的空巢老人较多,他们精神生活空虚,面临相同的困难,需要统一管理;另外农村的养老机制不健全,老人又无固定的生活来源,养老金得不到及时发放,造成老人生活困难。第二题 简答题
14、您对相关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建议是:
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是家庭养老的一个补充,在调查中发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市民建议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养老体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养老保险体制都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有部分市民建议落实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
第四部分:调研结论与建议
从总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在经济方面,随着新乡市近几年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实力的提高,养老责任逐渐由家庭向社会转移,家庭养老最终会让位于社会养老。在生活方面,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存的局面今后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在精神慰藉方面,父母与子女的亲情仍是老年人的精神寄托之一。因此,养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国家、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就新乡市养老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展思想教育,巩固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我国最传统的养老方式,也是民众最认可的养老方式。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更注重精神方面的修养,古人很早就提出:“百善孝为先”、“孝子之心,莫大乎尊亲”等家庭养老的理念。
中国子女与父母的亲情是其他感情无法替代的。老年人辛苦了一生,晚年都希望子女孝顺,陪伴在自己身边,因此家庭养老不仅保障了老人生活上的照料,还满足了老人心灵上的需求,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起着)积极作用。
即使社会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但养老机构只是社会养老的一种补充形式,即使在发达国家,居家养老仍是一种普遍形式。由此可见,家庭养老依然是养老的核心形式。
二、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社会养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居家养老形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核心辅以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新型养老体系。
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以及家庭要求的客观需求。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9月4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近些年来,城市养老保障制度推进较快,城市老年人养老待遇不断提高,但是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养老保障制度一直未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于广大农民来说是有失公平的,也可说是农民尚未充分享受普遍国民待遇的体现与反映。而新农保制度的推行,表明传统的城乡二元制保障模式正在逐步向着城乡一体化保障模式转变,表明农民平等享受国家保障的权利正在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尊重,农民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普遍国民待遇正在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新农保正在逐步实现,城市居民养老保险迈出了实施城乡一体化保障的关键一步,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缩小,城乡的保障水平也必会不断趋于接近,并使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同等化保障得到实现。政府也应确定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探索建立合理的增长机制。
在城镇,有一片养老保险的“真空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或者说无法保持基本的生活条件,被称为养老真空),那就是一些60岁以上、无职业、无单位、无收入的未参保城镇老年居民群体,他们没有享受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府应针对这部分人群优先进行财政预算,加大人员和经费的投入,确保政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彻底消除养老真空的现象。
新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提供的资助构成。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建立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其它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相结合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城乡居民老年基本生活。建议:
1、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加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在社区兴办老年食堂、茶室、托老所等,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建立专业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开办老年护理技能培训班,对老年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老年人护理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护理技能,为老年人提供优良服务。为社区配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成立老年服务公司,为社区老人提供有偿服务,并不断增加服务功能和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和档次。
2、兴办养老福利机构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社会化养老福利机构,提供与福利机构配套的老人医疗机制,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3加大扶贫力度
对农村养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扶贫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体系,加大就业率,着实规划外出务工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对农村的空巢老人统一管理,建立公共的娱乐场所,保障他们的精神生活。
三、扩大知识宣传,扶持商业养老
商业养老保险的定义: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
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基本都是期限缴费的年金保险,即投保人按期交付保险费到特定年限时开始领取养老金。如果年金受领者在领取年龄前死亡,保险公司或者退还所交保险费和现金价值中的较高者,或者按照规定的保额付给保险金。商业养老有多种形式,可以更全面的补充家庭养老形式。
每一朵花都有它最灿烂的时候,但每一朵花也都有它凋落的时候,人总是要老,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老年人年轻时为社会做了贡献,社会应保障他们年迈体弱时的生活,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关爱老年人,建设我们更加和谐幸福的新乡。
附:
调查问卷原稿
老年人家庭赡养与养老保险状况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市民: 您好!
为调查老年人家庭赡养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情况以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特作此调查问卷,为以后解决老年人的家庭赡养问题提供依据。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完成我们的这份问卷,感谢您对我们调查的支持与配合。此问卷仅用于社会调查,我们对您所填写的信息绝对保密。第一题 选择题
1、您有几个子女()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更多
2、您们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如何()
A、相当融洽 B、还算融洽 C、一般 D、很不好
3、您(您家退休老人)退休养老的主要生活来源()
A、退休金 B、家庭的(包括子女)支持 C、财产性收入(如租金,股息)D、政府生活补贴 E、积蓄(即无收入)F、其他
4、您(您家退休老人)为什么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A、已经参加了养老保险 B、养老金水平低 C、不了解保险内容 D、家庭供养可以支撑 不必要 E、认为政策 F、镇府机关不可靠 G、没有钱
5、您认为养老的费用是花费的多少()
A、1/4以上 B、1/4以下,1/10以上 C、1/10以下 D、很小的一部分 是否构成了生活的重大压力()A、是 B、否 C、不清楚
6、您子女对您养老方式的意向是()
A、有子女照顾日常生活 B、住养老院 C、我们自己料理 D、请家政保姆照料 E、其他
7、请问您希望的养老方式是哪种?()
A、家庭养老(传统的由子女来赡养照顾)B、社区养老(普通社区,有养老协管员)C、老人公寓(由民政部门监管,由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社区,有专业的生活和保健护理)D、敬老院(由民政部门兴办的养老福利院)E、请家政服务人员 F、其他
8、如果您选择去养老机构养老,请问属于以下哪种情况()
A、自己解决养老问题 B、子女位长辈解决养老问题 C、子女工作忙,长辈住在养老机构有专业的服务和护理,子女感到放心 D、原来的房子给子女住,自己住到养老院,以减轻子女的负担
9、您(您家退休老人)居家平日主要活动包括哪些?()(多选)
A、照顾小孩 B、看报纸电视 C、与老年朋友共同玩乐 D、运动散步 E、外出旅游 F、从事比较清闲的工作 G、继续为社会服务 H、养宠 I、其他
10、您觉得老年的幸福是怎样的?()
A、身体健康 B、儿女孝顺 C、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D、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 E、有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F、能够继续发挥余热
11、您觉得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面对的困难是什么?()A、生活照料风险 B、精神赡养风险 C、经济供养风险
12、您身边有没有侮辱、虐待、遗弃老人的现象()A、有 B、没有 C、不清楚
13、您认为当前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A、子女不尽责任,抛弃老人 B、孤寡老人很多,得不到管理 C、老人的养老金得不到及时发放,造成养老困难 D、老人身体不好,造成医药费花费太多 第一题 简答题
14、针对生活中存在的养老问题,您希望国家先管部门采取的措施是:
15、您对相关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建议是: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定义:
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的;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各国有不同的标准)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参考资料: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文编号:新政办(2012)62号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市辖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 通知 文件编号(2011)26号
第三篇:农村收入与生活现状实践调查报告
2014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地点:摘要:
农村收入与生活现状调查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一向是中国的头等大事,而农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表现,是关乎国际民生的大问题,对于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和生活状况的调查,有利于我们更好更直接的了解农村现状。实际上,农民在人口基数上占了很大的比例,国家要想繁荣稳定,农民日子是否好过关系重大。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够直接接触农村,了解农村生活状态的机会并不多,但是作为中国未来的脊梁,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国家真丝的状况,认识到中国大多数农民在怎样的环境下。清醒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形成踏实与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查对象: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唐八里村村民 调查途径:
实地走访 主要内容:
一、农村收入来源
(一)农民收入多元化
现在的农村居民,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他们不但有农业、牧业、副业的收入,更加懂得充分利用时间,获得更大收益。大部分年轻人不会呆在家里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而这些农业生产大都是他们的父辈完成的。当地的年轻人一般会选择本地的一些公司‘饭店’商场等地上班,也有一部分人选择外出打工,还有一部分年轻人通过学习一门技术来养活自己。、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来源,使农民收入不再单一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农民收入有所增加
国家近几年来不断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三农问题一直处于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这些政策落实到,便是一系列的农民政策。从减少到免除农业税,提高余量购价,给农民补贴等,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由原来的人均年收入2000元增加到5000元。
(三)、增收速度缓慢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右。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四)城乡差距加大
1、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200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05元,欠发达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为800-1500元,城乡差别为4.12至7.62。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40%,如果考虑到农民收入中生产投入占较大比重,城乡差距则达到1000,有的家庭甚至达到2000。
2、与富裕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县与县之间农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7年,城区农民人均收入为3420元,村镇为2077元,相差约1333 元;2001年相差约1500元,2007年相差约1540元。同一个县中,乡镇与乡镇之间农民人均收入也有较大差别,相差在一倍甚至几倍。
(五)地区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上海、北京和浙江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云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的3~4倍。由于城市居民在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差异较小,因此,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的递增趋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小,而西部地区城乡差别更大一些.
二、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
(一)、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
突出表现:一是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 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 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二是思想僵化,心理承受能力较 差。在结构调整上,思路狭窄,不敢主动出击,存在等靠思想和过份 依赖政府心理,瞻前顾后,怕担风险,不敢大胆地调整产品结构,不 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三是绝大多数农民对市场把握不准。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农民不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对市场需要什么,既不去研究,也不会去搞深入细致的调查,捕捉不到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在组织农业生产时,不是先看市场后抓生产,而是今年的生产看去年,对市场判断不准把握不准,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赚钱种什么,种出什么就赔钱”。
(二)、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
总体看,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农业产业化经 营率还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 益共同体,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 值水平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 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 低。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缺乏在内在质量提高上 下功夫。以蔬菜为例,近两年来,有的地区蔬菜种植特别是设施蔬菜 种植,面积连年快速增长,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种植结构 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 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如不抓紧研究对策,将有可能出现新 一轮的结构过剩,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农民的负担比较重.
据调查显示,该村大部分农民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孩子要上学会需要一笔很大的投资,现在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学,不一辈子像他们一样只是个农民,供一个子女上大学几乎要花掉农民家庭三分之二的开支;家庭长辈的供养也需要一笔的开支.除此之外,还有农作物每年的成本开支.家庭生活费,子女教育费,农业成本费,三个最基本的方面的开支累加起来,对与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生活就难上加难了。
三、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
(一)、农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每到夏夜里,村民们也会走到村里的广场上跳广场舞来强身健体,老人们多选择下象棋等。极大的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村民们的身心健康。
(二)、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中国自古是一个养儿防老的国家,特别是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民无法向城市里的工人,领导干部那样,有养老保险,所以他们只能在年老时依靠子女赡养,现在国家正在普及养老保险可以在60岁后定期领取养老金:医疗保险则是当地居民每年缴纳10元,在患重大疾病史可以得到80%的报销额。农村医疗保险以做到家家户户都有的情况,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当地普通农民很少能支付飞起昂贵的医疗费用,有些人患病时为了省钱只好放弃治疗。农村医疗保险,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也为和谐社会的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交通与环境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村村通的工作,对农村的交通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使得农村路面平整,通车方便,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路面的破坏有些严重,需得到即时的修缮,为村民带来便利的交通,提供更好的条件。
农村的绿化较城市来讲高于城市,但是由于缺少垃圾处理厂,城市与农村所产生的垃圾不能得到即时的处理,造成垃圾堆积,对于农村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白色污染对于农田有很大的危害,如不进行即时的处理,将造成严重破坏。
四、农民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一)、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素质低下,专业技术落后。
所以,外出打工只能靠卖苦力,而且工薪微薄。而社会就业形势的日趋紧张,劳工素质要求的高标准化,使得农民外出打工的路上充满了荆棘。由于外出打工赚大钱的梦想破灭,加之城市对农民的歧视,一些打工仔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严重的影响了社会治安。
(二)、农民普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没有先进的思想、科学的致富之路。
加上个别村干部工作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积极的为农民致富出谋划策,为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出点子。
五、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在村子规划上,做到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 了村民;路旁可以栽种果子树,这样既美化了农村环境, 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
(二)调整农业结构,引进适合当地环境的经济农作物,因地制宜,帮助农民发展经济作物。让科技与农业接轨,引导农民发展高科技农 业。多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扶持农民发展农副产业,便为其提供 技术指导,经济援助农民创业的经济忧虑和技术忧虑,积极鼓励农民 创业。
(三)大力扶持,创办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
民收入的同时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的问题。让一家人可以经常团聚,父母都在孩子和老人的身边。
(四)完善农村邮政,通讯,医疗,卫生,教育,保健等基础设 施的建设,特别是农村的教育设施。
六、社会实践体会
社会实践是一种动力。看到在土地上耕种的农民,在工地上挥汗的工人,在边防上守卫的战士,我明白了书桌的分量,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是人民哺育了我,是国家陪养了我,给了我知识和一切。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会无条件地把所学的知识和一切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社会实践是体味人生的“百味筒。”让我深刻体味了一下生活的酸甜苦辣咸,为以后出了社会后将所面对的现实作好了心理准备,是自己到时候不在迷茫、不在彷徨。
社会实践是验证实力的“试金石”。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大舞台,我们才真正体验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行不行,实践中看!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的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就很了不起,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我们需要虚心的向前辈向同行请教,不断的充实自己壮大自己。
总之这次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给予我了很多启发。但实践也只是个过程,真正的目的是要我们改变思想观念,学会学习,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不被社会淘汰,才能为建设祖国、奉献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四篇: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工作单位:镇雄一中
姓名:裴祥友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富裕了,寿命也在不断提高,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农村百姓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着力点。在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群体――农村老年人。他们的生活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于是,我就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并形成了以下调查研究报告。云南省镇雄县大湾镇雨萨村是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的一个普通的农村,拥有人口1778人,是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村,也是一个很好的调查点。
一.调查简介
调查时间:2011年7月20日到2011年8月5日
调查地点:云南省镇雄县大湾镇雨洒村
调查对象和范围:雨萨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及其子女、村干部
调查手段:问卷调查、座谈会、特别访谈
二.调查意义及目的对当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根据调查所得得出一些结论,获取农村老人的身体、心理、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的状况.分析得出当地老年人生活状况的问题、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当地党政部门把握当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三.调查内容
1.老年人的个人基本情况
2.老年人的生活来源
3.老年人子女的供给情况
4.老年人的医疗状况
5.老年人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调查过程
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资料,我采取了大面积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6份,收回有效问卷285份,发放对象为村里部分老年人。同时也向子女发放问卷297份,收回有效问卷239份,以更加系统准确的把握老年人的生活动态。为了得到详尽具体的事例典型,特别开展了两次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村委会干部和老年人代表。座谈会上,一些老年人积极发言,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情况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村干部也讲述了近几年村中发生的关于老年人的典型事件,并向他们介绍了关于老年人的一些法律法规。
另外,还对养老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老年场所进行了特别的访谈。
五.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存在颇多问题。
(一)调查数据
1.生活来源。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占第一位的是劳动收入,占43.2%,占第二位的是子女供给,占56.2%,另外,还有靠国家补贴等情况。
2.赡养状况。农村老年人的赡养占第一位的是靠子女占66.7%,占第二位的是自养,占30.5%,另外,还有寄住在亲戚家、养老院等。
3.健康状况。患有各种疾病的占83.3%;无疾病者占16.2%。
4.医疗状况。经常去医院就诊的占15.1%,不去医院看病的占84.9%。
5.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和睦的占12.1%,家庭关系一般的占64.9%,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占21.4%,不回答或情况不明的占1.6%。
6.精神生活。精神生活丰富的占2.3%,一般的占36.5%,匮乏的占61.2%。
(二)调查结论
总体来看,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农村老年人年龄已经大了,劳动能力减弱,生活已经逐渐不能自理,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们的医疗保障也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子女赡养情况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置之不理的情况。同时,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关系不够融洽、精神生活十分匮乏,这就造成了身心的不愉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自身的健康状况。
六.调查分析
(一)出现的问题
1.生活来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老年人生活的负担。
2.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与子女相比差距较大。子女虽然尽了赡养义务,却仅仅满足于维持老人生活的温饱水平。
3.老人孤独寂寞,精神上缺少慰藉。许多老人独立生活,平时只能收到子女的赡养费,却很难看到人影,即使生病,儿女也只是来看一下就走。
4.老人看病、打针、吃药负担很大。农村老年人平均每年的医疗费用为200元左右,在如此负担之下,老年人往往是得了病能抗则抗,能拖则拖,错过治病最佳良机,极大地影响了身体健康。
5.农村老年人缺乏必要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农村本身的公共娱乐场所就比较缺少,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就少之更少了,老年人空余时间较多,这就造成了老年人无处可去的现象。
(二)解决对策
1.逐步建立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
2.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
3.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4.逐步发展农村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事业。
5.协调家庭关系,确保精神生活质量。
6.建立必要的老年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三)未来展望
我们相信,在各级组织的深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忱关心下,在乡亲邻里的真情相助下,有儿女子孙的融融爱心,所有的问题必将得到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一定能够像生活在城市里的老年朋友一样,最终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六个老有”的理想,一定能够充分沐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阳光!
第五篇:农村老年人状况调研报告
2011年龙坪镇农村老年人状况调研报告
(龙坪镇老龄办公室)
根据上级部门统一布置,2011年龙坪镇老龄办对本镇农村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背景
龙坪镇地处罗甸县城,是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18997公顷。辖3个社区29个社区居民小组。17个村111个村民组,71个自然寨。全镇共10917户42990人。其中农业人口24967人,非农业人口13942人,暂住人口4081人。少数民族29967人(占总人口75℅)。根据今年年初的统计,我镇60岁以上老人共有4634人,占总人口数的10.78%;其中农村老人有2717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0.88%。
二、调研对象
我镇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具体包括独居老人(无子女或未与子女同住,以及散居“五保”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老年夫妇、仅与未成年孙辈同住的老人、两代老年人同住的老人、同其他老年人同住的老人等五类老年人
三、调研目的调查了解全乡农村老年人基础状况,了解农村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农村家庭
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措施,加强农村家庭困难老年人的帮扶工作。
四、调研方法
在普查数据基础上,采取抽样入户调查,对本乡农村老年人和空巢家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或入户调查。
五、调研总结
根据今年年初的统计,我镇60岁以上老人共有4634人,占总人口数的10.78%;其中农村老人有2717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0.88%,农村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本次抽样调研的村经济发展水平层次明显,能够全面反映出我镇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现状。发现我镇老年人的生活都有以下几点共性:
1、是21个村所有老人均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每年都能领到数目不等的养老资金和生活用品,已经初步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望。
2、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已经显示出作用,老人们住院治疗费用的一部分能够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老人的“因病致困”。
3、是老人们平日里的生活安定满足,同周围的老年人形成一个社交圈,一起聊天交流、参与活动。大部分老人都帮子女带过小孩,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老人的日常生活,老人们在谈到带小孩时都充满了满足感。
4、是大部分子女对老人也能够尽到赡养义务,因外出务工不在老人身边的子女同样愿意拿出部分资金请人照顾老人。
六、存在的问题
对21个村抽样调研老年人的座谈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是本镇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已经影响到了我镇老龄工作的统一开展。村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村中老人优待政策的落实和生活的幸福程度,在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村,老人们没有富裕村里的各种补贴,主要靠子女赡养;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较为单调,平日里活动就是聊天、看孩子,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缺乏村财政支持,并且相当一部分老人因为儿女家中经济状况较差,心里有负担,没有参与村文体活动的热情。
2、是老人普遍对自己未来的养老状况担心,害怕子女因为没有时间而无人照料,对出钱雇人照料认同感较低,认为花销太大。
七、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各村抽样调查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描述和分析,认为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必须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从上述的描述与分析中,能看得出,不管是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还是养老问题,还是精神生活问题,都需要良好的经济作为支撑、作为前提。经济搞上去了,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许多问题也随之解决了。其次要进一步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多关注村里老人们的生活情况,不忽略精神生活情况。多举办老人们的活动,积极鼓励老人的参与。而且要有必要的老人活动场所和
设施。同时多对村里中年及少年进行关于孝敬老人的宣传和教育。让老人的老年生活真正的幸福起来。最后,要积极地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率,同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的医疗服务。以次减轻子女赡养负担,同时让老人在养老问题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也让老人有病及时就医,提高生活质量;当然,说了这么多,还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的,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说一切都是白话,所以国家的政策是最为重要的,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关爱的教育宣传。
龙坪镇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