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外出务工子女现状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9:4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农村外出务工子女现状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农村外出务工子女现状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对农村外出务工子女现状的调研报告

课题:对农民工子女生活现状调研报告(以蓝天小学为例)医本101组员:周梦露、楼晓情、章骁岚、朱娜咪、刘莹

1、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牵家带口流入城市。父母进城打工,孩子进城上学,这样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伴随而来的巨大的挑战也呼之欲出。在城里,这些农民孩子的受教育环境、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好坏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他们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及扶持。为了令社会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到这些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孩子的身心健康,让这群远离熟悉故土、默默成长在城市边缘的“小草”,可以像我们一样受到关怀,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我组决定对农村外出务工者子女的现状进行查访。

2、主要内容:

问题:

1.高昂的借读费,由于户籍制度的缺陷,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首先

必须要有“四证”才能够到暂住地附近的公办学校就读。但是,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即使持有这些证件,他们的子女想要进好一点的学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校方会以各种缘由拒绝接收。

2.经济条件差和父母文化水平偏低,也影响了农民工孩子的学习。

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数以打零工为生,或者做小生意,收入都

不高。一些父母甚至连小学都没读。

3.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设备落后,教学质量低。他们没

有公办学校的先进的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有些课桌椅都是坏的,所招收的老师也没有公立学校那么高标准,还没有配套的练习教材……

3、研究方案:

首先,我们要大量收集关于民工子弟的相关资料,特别是在嘉兴地区的情况。鉴于楼晓情和章骁岚对搜资料比较在行,故此由她们负责。她们会利用电脑、图书馆这样的免费资源,从分了解到关于民工子弟的相关资料。届时她们会将资料整理,比较、分析资料,归纳出完整,有序的材料。其次是实地考察。到附近的蓝天小学,观察这些孩子的家庭学习环境、他们与同学的相处状况。我们会适当抽取时间,整队人马出动,在蓝天小学门口做随机调查,通过与孩子的攀谈,得到具体的信息。我们也会寻找来接孩子的家长,在说明情况之后,与他们一起聊聊,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我们还想到,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与校内的老师交谈,套取一定的信息,毕竟这些都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了。然后,根据走访调查,设计出调查问卷。而这交给刘莹负责,要求有针对性但有简洁明了。最后我们组会抽出一个周五下午的时间,对问卷及所有资料信息进行讨论分析并且得出明确结论,最后由组长撰写报告。

研究条件:

近两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现象越来越多,目前,嘉兴地区也有许多的外来农民工涌入,在嘉兴地区有蓝天民工子弟小学、蓝翔学校等私自学校,我们小组选择了学校附近的蓝天民工子弟小学作为主要调查点,进而展开调查。

第二篇:关工委对农村外出务工子女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2007年7月,中组部,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团中央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关爱流动儿童工作通知精神,全面了解**地区留守流动儿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前不久,**市关工委和各区县(市)关工委组成调查组,历时四个月,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对长、望、浏、宁4个

县市的留守儿童和市内5个区流动儿童的状况开展了一次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

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长、望、浏、宁四县市共有在校学生370366人,其中留守儿童97854人,占26.4%。宁乡县、浏阳市留守儿童较多。宁乡县留守儿童占在校生的45.9%,**县仅占5.78%。偏远乡镇留守儿童的比例高,如宁乡县大屯营、沙田、巷子口等乡镇留守儿童达到70%以上。这些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打工的占51.9%,母亲外出打工的占26%,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占22.1%。留守儿童托管情况是:单亲监护的占47.5%,隔代托管的占33.6%,亲属托管的占12.7%,寄宿学校的占6.2%。

2、流动儿童基本情况。市内五区共有在校中小学生148587人,其中,流动儿童38189人,占25.7%。流动儿童最多的是雨花区(在校学生47838人)达14812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1%,占全市流动儿童总数近四成。流动儿童比例最小的是开福区,占在校学生的12%。流动儿童相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总体情况较好,获得学校表彰的儿童有8090人,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1.2%,获市级表彰的有340人,占9%。流动儿童中入团入队的有20850人,占54.6%。据雨花区有关部门的调研,100%的农民工家长从不同方面对现有学校感到满意,并发现孩子来**市区就读之后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和进步。

二、主要做法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历来重视。对于留守儿童,望城县召集了有教育、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参加的留守儿童工作座谈会,出台了《关爱留守儿童阳光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千名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县提出了留守儿童的建档率、临时监护率、入学率、巩固率、心理保健工作建档率的“五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并力争2008年社会各界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率达90%以上,留守儿童家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95%。浏阳市淳口镇对留守儿童工作实行“四纳入”: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纳入村、社区中心工作议题,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措施,纳入相关部门工作内容。对于流动儿童,2004年,**市出台政策使得农民工子女“零门槛”到城区上学。2007年又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实行“一费制”收费和杂费全免,同时,对在市区就读的近万名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贫困生,也将享受“一费制”收费全免的政策。市内五区均出台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合理确定定点学校,为农民工子女开辟绿色入学通道,并对农民工子女做到“五个一视同仁”:评优奖励一视同仁,入队入团一视同仁,享受助学金、学费减免一视同仁,对贫困生、残疾生的扶助一视同仁,参加活动一视同仁。芙蓉区对没有违规向农民工子女乱收费的定点学校,年底各奖励10万元。

2、学校教师尽心尽责。对于留守儿童,许多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关爱措施。如浏阳市山田中学留守儿童占在校学生的61.8%。该校先后完善了“留守儿童亲子活动室”、“心灵驿站”、“家长学校”和“留守儿童亲子家庭档案”,成立了“留守儿童教育协会”,建立了“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网站,开通了留守儿童免费亲情热线电话,组建了40多个手拉手亲子家庭,亲情家庭实行每周一谈、每月一通(通电话)、每季一评、每期一聚、每年一庆,让150余名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了一个随时都能感受亲情、倾诉心声的地方。2007年3月23日,10余家中央媒体对“山田模式”进行了专题采访。对于流动儿童,市区所有接受了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均将外来人员子女学籍与本学区子女的学籍同时建档,混合编班。针对农民工子女较多的情况,许多学校坚持开展以关爱他们学习生活方面的互帮互助活动,如“城乡少年手拉手”、“在相互关爱中成长”、“献爱心、尽孝心和培养社会公德心”等活动。学校将社会各界捐赠的学生用品优先发给农民工子女,使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学校开办“家长学校”,为新入学的流动儿童家长授课。雨花区树木岭学校农民工子女占了近90%。学校针对这种情况,自编教材《同在蓝天下》,分为“生活环境篇”、“安全白护篇”、“文明交际篇”、“自理自律篇”,从多个方面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引导,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城市生活。一些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砂子塘二小成功地创建了**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流动人口示范性家长学校,八一路小学获得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实验学

第三篇: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研报告

近些年来,农村外出务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及待遇均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当代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民工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新生人群”,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农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则为工,入则为农,生活于城市之中,落户于乡村之内,游离在城市与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许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通过调查,在农村外出务工人潮中男性是占大多数的,男女比例大致是2: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农村及县镇女性的独立意识不强,可能是中国千百年来的男人养家糊口的历史痕迹。年龄在18—30岁之间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力军,超过了六成,接着是三十至四十岁之间的,很多人初中高中毕业之后就选择了外出打工,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提早挣钱补贴家用,另外赚一些积蓄为了娶妻生子等等。由于青壮年都出去务工,使得家里的老人孩子没有得到很好地照顾,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学历低是农村外出人员的特征,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家里无力承担高额的学习费用,是他们提前结束学业奔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外出务工人员的薪资水平、工作待遇、受尊重情况等等问题。由于小学初中高中所占绝大比例,他们在城市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都不高。所以说想加快农村发展,必须重视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

虽然农村外出务工要比在家强得多,但是付出辛苦劳动所得到收入远远低于其他收入人群,是名符其实的低收入人群,他们工资水平虽比以往几年要稍高一些,但总体水平偏低,不能跟国家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相一致。现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物价水平一直高位运行,这意味着他们的工资水平一直没涨,还可能降了,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水平。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法的普及宣传力度加大,对拖欠工资打击力度大,人民的维权意识加强,拖欠工资的情况相较于以前好多了。虽有改观,但仍不太乐观,老板能做到从不拖欠工资的只有56%,剩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欠工资情况。在这方面仍需要政府及各方面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我们的农名工能够劳有所得,及时得利。通过调查他们之间有固定工作的只有大约30%,农村外出务工的工作稳定性还是不好,及大多是零时工,今年干完了,下年就没有去处了,还得重新找。这样就会浪费他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生活也就没有什么保障了。就我看来,一是要政府等方面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是他们拥有一定的技能,能够胜任某一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农民朋友不应只认

为自己只能干那些零时工,做苦力活,有机会多充实一下自己,人自己能有更好的工作。农民工外出打工还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给他们提供一份说得过去的工作,就很容易满足。他们为了求一份工作养家已经把自己的要求将到极致了。虽然他们干的大多是苦力活,但还是无怨无悔,因为有份工作也是很不容易的,是来之不易的。

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一直都不太好,他们一般都进工厂,或是在工地上打零时工。当遇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时,仍有大约8%的农民工选择忍气吞声,能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只有六成。这一点还需我们共同去努力改变。

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工,各种苦恼和不适应会接踵而来,这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依靠,接着是找不到合适的活干,接着是想家又不能回。这些都深深影响着我们农民工的生活,而改变这些,还他们一个舒适平等的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仍需要我们所有人集体去努力。

对于自己以后的打算,农民工有的想继续打工,有的想回家务农,用挣来的钱经商的人也有不少,各种打算相差不大。有继续想打工的想法的略多一些,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这也说明“农民工二代”的问题已经凸显。他们对城市已经产生了依赖,这对城市建设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对农村家庭却有不利影响,对老人孩子的照顾不是很方便。

小结:通过对农民工务工状况的调查,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需全面解决农业、农民、农村的状况,农村外出务工状况牵扯到三农的根本问题。通过此次调查,我深刻认识到了解我国农村外出务工情况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三农问题、城市发展问题等等,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篇: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研

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研

学院: xxx 时间:2012年10月9日——10月14日 小组:九组

在这次xx大学为期六天的“下工厂,下农村”实践活动中,我们实践小组四名成员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对泗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了解,且就存在的问题提了几点建议并做了部分总结。

一、基本情况

调查的270个农户中,总人口为1381人,劳动力人数965人,其中男劳动力497人,女劳动力468人,劳动力平均年龄43岁,小学以下文化165人,初中文化420人,高中文化146 人,中专以上文化45人。外出务工户数241户,占调查户数的89.26 %。外出务工人员312人,占总劳动力的32.33%,其中:男性209 人,女性103人,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29岁,小学及以下文化40人,初中文化122人,高中文化134人,中专及以上文化16人。

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特点

1、从人员构成看:男性多于女性,以年轻人为主。我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67%,高于女性34个百分点。从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看,外出人员平均年龄为29岁,比全部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43岁小了14岁,表明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仍以青年人员居多。

2、从文化素质看:文化程度高转移多,外出务工文化程度逐渐提高。312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转移最多。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转移150人,占该年龄组劳动力资源总数的78.53%,高于小学转移率67.23个百分点,高于初中转移率49.53个百分点;这说明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呈上升的态势。

3、从务工行业看: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自主经营增加。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仍然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5.64%、27.74%,其次是其他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和批零贸易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0%、8.65%、6.4%和4.8%。外出劳动力主要以设备操作工、泥瓦工、缝纫工、木工、电工、驾驶员、服务员等职

业为主。这说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仍以体力劳动为主。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外出人员通过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和工作实践积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已逐步从过去从事较低层次的重体力劳动开始向较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方面转变。一部分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

4、从流入地域看:转移格局出现新特征,县内转移比重增加。虽然该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去县外,且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去往县外的比重一直保持增加,但今年以来流向格局出现变化。上半年,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县内比例为3.84%,比上年同期提升了0.49个百分点。县内转移比重增加是我县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

5、从产业分布看:产业分布有所调整。从产业看,上半年转移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仅占0.32%,第二产业占52.89%,第三产业占46.79%。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转移比重下降0.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0.53个百分点。这也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对第二产业就业影响减弱。

三、存在的问题

1、外出务工收入增速放缓。2009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713元,对农民人均总收入的贡献率为26%,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同比增加106元,增加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13元,对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的贡献率23.5%,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

2、外出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主要是劳动供求信息不畅。相关的政策措施和用工信息,尤其是零散的城市用工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需要的人手中。调查显示,通过劳务市场和中介机构组织外出的仅17 人,占5.44%;亲友介绍235人,占75.3%;个人独自外出60 人,占19.2%。同时,培训和需求存在差距。被调查的劳动力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318人,外出的调查对象中参加过阳光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128人,也就是说劳动力中参加培训的人员仍有190人未外出就业,占培训过农民的59.7%。

四、建议

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现实条件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把握和引导好农民工外出务工,使其健康、有序、良性流动,仍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政府职能部门及中介机构要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网上劳动力市场,搭建农民转移就业平台,积极做好用工信息服务和就业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化、信息化水平。

2、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素质。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文化素质是

一个最为迫切的问题,这是改善和提高他们收人水平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文化素质。一是从基础教育入手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是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三是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

3、积极鼓励返乡创业,提供发展平台,创业带动就业。外出民工返乡创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要下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一要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政策环境。对外出农民回乡投资创业,可以视同外地客商投资甚至更好的待遇,在各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二要营造劳务人员回乡创业的发展平台。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乡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增强小城镇和各类园区的要素聚集功能,使之成为吸引打工农民回乡投资创业的理想场所和最佳选择。以创业带动就业,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力在本县转移。

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解我国农村外出务工情况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三农问题及城市发展等问题,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篇:2016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

2016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

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前景堪忧——关于对XX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占用了农民群众的大部分土地,农村涌现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近日,笔者对XX特区XX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务工经济的确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生机活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减少,企业对技术工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形成农民工相对过剩,失地后进入城镇就业又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前景令人堪忧。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现状2016年,XX乡总人口12510人,农村劳动力694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5.5,劳动力供给总量5528人,从事农业生产人数533人,全乡农村富余劳动力4995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2,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2036人,占全乡富余劳动力人口的40.8。外出劳动力中16—35岁的有1546人,36—45岁的有407人,46岁及以上的83人;外出务工人口中有男性1058人,女性978人;小学及以下文化1380人,初中文化的有612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的有44人。外出务工主要的原因一是可以直接增加收入;二是可以学习有关专业技术;三是因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用地、铁路建设征地、学校、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占地、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后农村出现大量闲散剩余劳动力。按就业流向分:外出务工人员流向大部分是省外,小部分流向本省其它地州市、本市其它县、区,本县其它乡镇,其中省外1689人,本省其它地州市219人,本市其它县、区94人,本县其它乡镇34人;按就业分:外出务工时间在5年及以上的有231人,3—5年的有915人,1—3年的有510人,1年以下的有380人;按收入水平分(平均月收入):1001元及以上的有347人,801—1000元的有610人,501—800元的有774人,500元及以下的有305人;按就业行业分:从事采矿业的有101人,从事制造业的有1018人,从事建筑业的有427人,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的有143人,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有40人,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有102人,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有80人,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25人。返乡农民工有37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规模看,增长较快。1996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50人,到2016年达1866人(其中:常年打工的约800人,季节性打工1066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全乡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4,占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5。

(二)从效益看,务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16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寄带回务工收入9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比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66元高出4834元。打工收入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三)从分布看,沿海及大中城市居多。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在沿海地区打工人员1352人,多为年龄在35岁以下且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青年,年人均收入在7000元以上。在省内打工人员347人,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缺乏技能的重体力劳动者,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

(四)从组织形式看,自发外出比重大。全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渠道主要有劳动部门组织输出、能人带动和自发外出三种类型。有组织输出每年在100人左右,占打工人数的5左右;能人带动占外务工人数的20;约有75的属自发外出务工,他们靠“亲带亲,友带友,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务工,这种形式,组织松散,随意性大,且风险高,维权难。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务工经济在乡镇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明显。但是,无论是组织程度还是输出规模以及经济形式,都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输出无序,呈“松散”型。目前,全乡劳务输出仍处在初始阶段,对输出调控、引导不力,很难找到适合的岗位长期固定下来,这部分队伍难以发挥劳务输出的规模效应。

(二)信息不准,呈“盲流”型。县劳动力市场硬件虽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未能启用,加之县就业机构未建立,无相应人员上岗,缺乏对招工企业的实际考察。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不健全,辐射功能不强,未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市场信息联网,县、乡、村信息传递更是周期长、效率低,造成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因缺乏可靠的信息来源,信赖于道听途说和小道消息盲目外出,往往外出一、二个月返回,不仅给输入地造成了社会

压力,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人在用完路费后靠乞讨回家。

(三)素质低下,呈“苦力”型。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只有44人,占外出务工人总数的2.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有612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380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67.7;拥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小,大多从事“苦、脏、累、险”且时间长、体能消耗大的重体力,劳务报酬每月只在500元—800元之间。

(四)维权意识淡,呈“法盲”型。外出务工农民工群体的法律知识欠缺是影响外出务工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而引发的劳务纠纷逐年上升。为数不少的自发性外出务工人员签订生死合同,遇到工伤事故、领不到工资等问题时,因不懂法和缺乏中介机构支持而无法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五)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后,在异地经商或办经济实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以女性居多)在外地嫁人。随着各地经济环境和资金的争夺将不可避免,也为今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如何实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的增加了新的课题。

三、对策及建设务工型经济,强烈呼唤政府因势利导地推进劳动力的双向合理转移,实现输出组织化、基地化,流转有序化、合理化,产业主导化,把外出务工经济培育成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氛围,形成气候。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特别是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培育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重点宣传和表彰回乡创业和先进典型,着力解决县域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办公经费问题,高频率、多批次地发布劳务信息,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生存状态。

2、加强引导,促进循环,实现转移。一是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和中介机构,延伸管理服务网络,统筹“输出”和“回引”。二是建立覆盖面广、信息反馈灵、管理科学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容量大、反应快、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疏通劳动力转移渠道。规范劳动力市场,严厉打击制造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为工人员的行为。二是加强劳务协作,建立信息网络,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根据需求输送合格的各类务工人员。四是改进服务模式,开展维权服务,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3、加快制度与机制创新,促进大创业,做大“面包”。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放低外出人员条件,把城镇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城镇吸纳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作用,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农民就地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扶贫式培育务工经济。外出务工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依靠借钱外出打工。目前,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有部分人属绝对贫困人口,虽有外出为工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无外出为工需支付的车旅费,政府部门应在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培训师资进行严格审查,对培训资金、培训方式实施全程监控,避免资金被挤占和分割。四是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鼓励他们担任村组干部,开办民营小型企业,推出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增强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五是制定有利于民工流动的政策、地方法规,做到输出与回引双赢。(作者:陈开龙)__于2016年7月24日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Szd

压力,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人在用完路费后靠乞讨回家。

(三)素质低下,呈“苦力”型。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只有44人,占外出务工人总数的2.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有612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380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67.7;拥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小,大多从事“苦、脏、累、险”且时间长、体能消耗大的重体力,劳务报酬每月只在500元—800元之间。

(四)维权意识淡,呈“法盲”型。外出务工农民工群体的法律知识欠缺是影响外出务工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而引发的劳务纠纷逐年上升。为数不少的自发性外出务工人员签订生死合同,遇到工伤事故、领不到工资等问题时,因不懂法和缺乏中介机构支持而无法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五)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后,在异地经商或办经济实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以女性居多)在外地嫁人。随着各地经济环境和资金的争夺将不可避免,也为今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如何实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的增加了新的课题。

三、对策及建设务工型经济,强烈呼唤政府因势利导地推进劳动力的双向合理转移,实现输出组织化、基地化,流转有序化、合理化,产业主导化,把外出务工经济培育成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氛围,形成气候。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特别是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培育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重点宣传和表彰回乡创业和先进典型,着力解决县域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办公经费问题,高频率、多批次地发布劳务信息,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生存状态。

2、加强引导,促进循环,实现转移。一是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和中介机构,延伸管理服务网络,统筹“输出”和“回引”。二是建立覆盖面广、信息反馈灵、管理科学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容量大、反应快、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疏通劳动力转移渠道。规范劳动力市场,严厉打击制造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为工人员的行为。二是加强劳务协作,建立信息网络,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根据需求输送合格的各类务工人员。四是改进服务模式,开展维权服务,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3、加快制度与机制创新,促进大创业,做大“面包”。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放低外出人员条件,把城镇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城镇吸纳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作用,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农民就地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扶贫式培育务工经济。外出务工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依靠借钱外出打工。目前,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有部分人属绝对贫困人口,虽有外出为工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无外出为工需支付的车旅费,政府部门应在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培训师资进行严格审查,对培训资金、培训方式实施全程监控,避免资金被挤占和分割。四是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鼓励他们担任村组干部,开办民营小型企业,推出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增强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五是制定有利于民工流动的政策、地方法规,做到输出与回引双赢。(作者:陈开龙)__于2016年7月24日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Szd

下载对农村外出务工子女现状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农村外出务工子女现状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前景堪忧——关于对XX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公益事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占用了农民群众的大部分土地,农村涌现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促进农......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前景堪忧——关于对XX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公益事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前景堪忧——关于对XX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公益事业、......

    农村外出务工调查

    农村外出务工调查 姓名:刘 娜系别:外语系 班级:09级英本4班学号:2009071424 调查时间:2011年暑假 调查地点: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风石堰镇合心村 调查人物:全体村民农村外出务工及经......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20xx年4月初至5月上旬,根据团市委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的安排,团市委调研组一行先后赴迎江区、桐城市、怀宁县三个区县就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行了专题调研。一、调研总体......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5:4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外出务工返乡......

    关于对杨畔村农民外出务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杨畔村农民外出务工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陕北地区经济形势有所回暖,山区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准确反映我村村民工外出务工的数量、流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