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投资学-我国西部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我国西部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各个区域经济都普遍存在着增长的趋势,但东西部之间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对外开放中实现赶超和持续发展,仍然是我国西部地区最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发展滞后的根本途径之一。正如西部的FDI增长效应缺失加剧了东西部地区失衡一样,西部地区引进的FDI必然推动西部加快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潜在的利益并不能自动实现,参与者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需要把自身发展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紧密结合。关键字:西部,利用外资,FDI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式产品周期三阶段更迭的必然结果。该模型假设世界上存在三种类型国家,第一类是新产品的创新国,通常指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第二类是较发达国家,如欧洲各国、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新产品依次经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其生产的区位优势选择也依次从最发达国家向较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转移。
在产品周期的最后阶段即标准化,新产品的生产已经成为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已经普及,技术方面的垄断优势已经丧失,价格方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增强竞争力的第一要旨。而这一时期只有发展中国家具有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发达国家的厂商就把新产品的生产完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我国具有资源和劳动力的绝对优势,使得我国在标准化阶段发展国际贸易具有良好的基础。我国西部的发展也需要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吸引外资,实现东中西部的平衡发展。
(一)我国西部引进外资现状
进入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是投资硬件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狠抓软环境的建设,投资软环境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利用外资水平又有恢复性提高,但FDI没有实质性进展,FDI企业结构水平较低,FDI分布呈现出极其不均与分布。
由于地理状况、历史和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西部一直是吸引FDI最落后的地区。首先,复杂的地貌地形及气候条件,使得这里交通条件差,铁路覆盖率低,公路等级低,加上山高水远,造成运输困难、运价高。其次,西部地区的通讯设施和手段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信息流通不畅。落后的环境建设不仅不利于西部地区引进外资,反而还会使资金外流。再次,西部吸引外资的人文环境也不尽人意,政策法规不完善,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对外商投资的审批环节过多,政府部门办事程序复杂,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等,导致西部交易成本高,投资风险大,使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
及时是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规模等因素,不同地区对FDI的引进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九五”以来,广西吸引FDI局西部地区之冠,其次是四川、陕西和重庆、云南累计吸引FDI规模接近9.2亿美元,居西部地区第五位。然而,云南累计FDI还没有达到西部水平。广西、四川、陕西、重庆的FDI集中度高达82%。
(二)FDI进入西部的方式分析
FDI进入我国的方式有三种,即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在20世家80年代中期以前,FDI进入我国以中外合作为主,以后中外合资方式逐步取代了中外合作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式。
随着外商对我国技术转移战略发生了变化,外商独资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FDI进入我国的主要方式。然而,尽管西部独资企业比重有上升趋势,但合资企业比重任然占50%以上。
FDI企业结构对区域地区技术发展差距产生重要影响。独资企业可以独自完成各种决策,对技术保密程度比较高,因而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外商愿意转移较先进的技术,甚至是部分核心技术。对中方来说,中外合资hi一种有较高技术溢出效应的方式,能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跨国公司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外方则更加关注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经营风险等。由于西部的开发度低,不确定性高、信息 成本高,这决定了FDI较多地选择以中外合资方式进入,自然也只会转移一般化技术。
(三)西部的区位条件分析
FDI相对于一般厂址的特殊性在于投资东道国的选择。在给定投资东道国的前提下,影响DI的国别因素如贸易政策、汇率、国家风险等可以不予以考虑,西部地区吸引FDI又回到上述FDI的区位选择问题。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可发掘的相对优势是迟到的倾斜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西部地区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例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有基础较好的能源与原材料及相关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不是绝对的,而且是“低阶”的。经济优势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中西部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会被交通、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及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的劣势所弱化或低消,导致综合劣势大于综合优势,对外商不具有吸引力或吸引力不够
1.从资源来看,西部资源优势的比较利益对于不少生产要素导向型外商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高昂的运输成本抵消了西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优势,让再优惠的引资政策都成为一纸空文。在西部投资,外商无论是将先进的机器设备还是将产品运到东部市场或是国际市场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外商把西部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利润的成本大增,无法实现比在本国或在我国东部更高的利润。
2.从劳动力来看,沿海地区在过去20年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主要在于它拥有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廉价的劳动力。西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其吸引外资的显著优势之一。但西部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术熟练程度不及东部地区,削弱了这一比较优势。
3.从市场角度分析,人口是组成市场的主要因素,而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劣势。由人均收入形成的有效需求较之东部地区也要少得多,这就给外商开辟市场带来困难。人口密度小,人均收入水平低,市场分割严重及传统消费习惯使外商的投资缺乏广阔的本地市场,市场营销成本提高,而不愿投资西部。
4.从政策角度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定的优惠措施,但是这些政策措施对外商的优惠程度与东部相比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而且还很少有单独涉及外商优惠措施,一般都与内资企业同等看待。因此,西部的政策倾斜效应不是很强。
(四)优化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环境对策
在影响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如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与东部地区分工关系等,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多数因素,特别是体制、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因素,经过努力在补长的时期内是可以改变的。现阶段改善西部投资环境应软硬并重,在继续加强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应着力治理和改善体制、法律保障等软环境。另外,各级政府应结合西部地区的优势和特点,做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
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促进经济增长时推动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改善的最重要的因素。
2.实施“西向开放”战略。中国过去30年的对外开放,基本上是面向“大洋”的开放,是“东向开放”。在这种开放格局下,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并在过去的30年的改革开放中获益很多。西部地区由于远离大洋,在开放的区位布局上处于明显劣势,严重影响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西部地区要结合中国加入WTO的总体要求和本地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向跨国公司开放投资市场。
3.加强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的标志。西部地区人口密集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小城镇建设基础薄弱。因此,要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就必须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4.培育特色和优势产业,推动产业技术升级。西部地区的政府应该准确定位自身的比较优势产业,并进行必要的政策与资金倾斜予以扶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一些产业链较长、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优势行业,形成产业集群,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5.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首先要创新法制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其次要优化外商投资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知识产权。
6.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最优先的发展目标和核心政策,增强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通过人才培养,全方位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
第二篇: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 案例讨论:巴西吸引FDI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流入巴西的FDI取得了巨大的1992年1月到1997年期间巴西约发生了600起并购,其中61%的购买者是外国企业(主要来自北美)。服务业并购占并购总量的1/3,其中金融与保险、电信及信息服务业是主要的受资对象。私有化几乎占巴西FDI流量的27%。从1991年1月到1998年4月,除去企业债务的转移,巴西获得430亿美元的私有化收入,仅1997年就占一半多。大部分收入来自出售电子业、网络蜂窝电话业、钢铁业和矿业的企业。参与私有化的外国投资者大多数来自美国,其次是西班牙、智利、瑞典和法国
流入巴西的FDI的部门结构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90年代以前,只有小部分的FDI投向制造业,而且主要是对现有企业的合理化改造。而自1991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加速和经济稳定,以服务于当地市场和地区市场为目标的制造业的FDI显著增加了。另外,服务业占FDI流入量的份额增加了,这主要是该部门私有化的结果。
案例思考:
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年来巴西吸收FDI增加的主要原因。
巴西近年来吸收FDI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采取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增强投资者的信心;(2)经济开放和私有化计划的顺利推进,已成为吸收FDI的重要推动力;(3)巨大的市场吸引力,这对以服务当地市场为目标的服务业FDI构成了强大吸引力。
第二章 案例讨论:欧洲迪斯尼乐园项目 参考答案
1984年,美国的沃特·迪斯尼集团在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经营成功的基础上,通过许可转让技术的方式,开设了东京迪斯尼乐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东京迪斯尼的成功,大大增强了迪斯尼集团对于跨国经营的自信心,决定继续向国外市场努力,再在欧洲开办一个迪斯尼乐园。在巴黎开设的欧洲迪斯尼乐园与东京迪斯尼乐园不同,迪斯尼集团采取的是直接投资方式,投资了18亿美元,在巴黎郊外开办了占地4800公顷的大型游乐场。但奇怪的是,虽然有了东京的经验,又有了由于占有49%股权所带来的经营管理上的相当大的控制力,欧洲迪斯尼乐园的经营至今仍不理想,该乐园第一年的经营亏损就达到了9亿美元,迫使关闭了一家旅馆,并解雇了950名雇员,全面推迟第二线工程项目的开发,欧洲迪斯尼乐园的股票价格也从164法郎跌到84法郎,欧洲舆论界戏称欧洲迪斯尼乐园为“欧洲倒霉地”。
试用邓宁的OIL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欧洲迪斯尼乐园失败的原因
邓宁OLI理论为跨国经营中出口、许可贸易和国际投资三种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种解释。在本案例中,欧洲迪斯尼经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进入模式的选择错误,关键是未仔细考虑在区位优势是否具备的情况下,就贸然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在欧洲迪斯尼开办的1992年,欧洲大多数国家收入已经很高,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和娱乐习惯已经形成,因此,不管是游客人数还是人均游乐开支均低于预计水平,在此种情况,根本不具备国际直接投资所必需的区位优势,贸然进入终将导致失败。如果欧洲迪斯尼采取的是东京迪斯尼的技术转让方式,迪斯尼集团的损失也不会这么大。可惜的是,迪斯尼集团在高客流高支出的日本采取了低风险低收入的技术转让方式,而在低客流低支出的欧洲采取了高投资高回收高风险的直接投资方式,恰好是张冠李戴,南辕北辙。
第二章 案例分析
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2万亿美元,然而由于缺乏品牌价值和创新内涵,加工贸易的附加值较低,赚的都是“辛苦钱”。加工贸易占据中国贸易方式半壁江山的情况却影响了整体利润水平,降低了中国贸易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片面崇拜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分工中过于偏重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依旧能获得些许利益,但在长期中却会面临贸易结构不稳定的问题,陷入总是落后于人的“比较陷阱”。这一陷阱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附加值环节,使得贸易利润下降,缺乏改善贸易结构的物质基础,并形成了对劳动型产品生产的路径依赖;二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时过于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引入,进而缺乏创新能力,以至于长期陷于技术跟进状态,被迫受制于人。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请分析中国现在应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免陷于“比较优势陷阱”?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要走出这一“比较优势陷阱”,简单的说,就是要把中国的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
(1)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但必须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于新型化、多层次化、精细化产品开发,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质量和技术层次,使出口商品从初加工到精加工转变,提口其附加值。
(2)进行技术创新,建立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应进一步地增加技术创新投入,落实科技兴贸战略,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强化本国技术创新的动力。
(3)调整产业结构,确立新的主导产业。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为此应将高技术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形成技术产业群,培养一批高技术出口重点企业,通过培育资本市场以及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4)重视政府在形成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对一些关键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幼稚产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金融、税收、研究投入等方面,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护国内市场。但这种扶持和保护不同于一般的进口替代政策,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第三章 案例分析
在发达国家资本过剩的背景下,国际投资基金特别瞄准以中国和印度为主的亚洲市场。有关数据表明,2004年,亚洲私人股权投资短信额在60亿美元以上,总投资额超过110亿美元。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外交投资基金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的各种金融论坛上,来自国外投资基金的代表随处可见,试图分享中国这一新兴市场同成果。粗略估计,投资于中国的外资基金数量已经超过了30亿美元,而在项目考察阶段的基金数量至少在100亿美元以上。
国际投资基金会选择投资中国哪些行业的股票?如何看待国际投资基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百亿国际投资基金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1.国际投资基金往往把对风险的控制放在投资决策的第一位,更倾向于中长期的投资策略,因此往往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出现,而较少投机行为。因此会倾向于选择基本面较好,盈利率较稳定,属于国家政策支持的行业作为投资对象。
2.国际投资基金的到来、外资的进出会增加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加剧汇率波动、使市场监管难度增大等,这些负面效应是不可回避的,但我们更应看到其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是远远大于其负面效应的,这些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吸引大量境外资金,可以为我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投融资机会;(2)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改善市场投资者结构;(3)改变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4)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5)推动金融产品创新;(6)促进市场监管水平提高。
第六章 案例讨论:雀巢并购之道
雀巢公司创始于1867年,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世界500强中名列前50位。二战以后,雀巢公司开始全面进军食品行业,不仅在乳制品和以咖啡、可可为原料的产品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还开始涉足烹调食品、快速食品、冰淇淋、冷冻食品、冷藏食品等很多方面。
1983年伊始,雀巢公司又展开新一轮的并购行动,这次的重点还是食品行业,其目的是通过并购掌控食品行业专门技术的中小型企业,进一步增强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雀巢还进行了以提高美国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一系列并购。
请问跨国并购给雀巢带来了什么?
(1)产品的多元化 在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并购方式往往是最佳的选择,不仅可避开设立新企业所产生的巨额成本和无法预计的高风险,还能很容易地获取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以及被收购企业早已在本地市场树立的良好口碑和大量忠实的消费者。这种通过并购实现的多元化,为雀巢节约大量时间,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把自己的业务蛋糕做大几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断创造出利润的增长点。
(2)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
雀巢收购的企业大多是各个国家食品行业内的强势公司,通过收购不仅壮 大了其麾下的品牌队伍,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次并购,最终确立了雀巢在宠物食品 市场的老大地位,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商,取得了在瓶装水业务的领先 地位,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3)实现企业的战略性调整
雀巢的每一次收购都反映了其经营战略的改变。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而且跳过了产品生命周期中最耗时、耗资的研发和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低成本高收入的标准化阶段。在短时间内收回投资,降低投资风险,保证企业的现金流,维持企业的高速运转,这些都是并购带来的优势。
第六章 案例讨论:IBM公司并购之路
IBM成立于191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目前,IBM在软件部门的发展上主要采用收购方式。1995年,IBM以35亿美元收购了莲花公司,在此后十年内,又先后斥资收购了Tivoli公司、Mercury Storage Systems公司、Informix数据库软件公司、Think Dynamics公司等一系列公司。特别是2002年,IBM斥资35亿美元收购普华永道的全球商务咨询和技术服务部门,即普华永道咨询公司。
IBM靠什么从一个单纯的硬件提供商发展成为一个集硬件、软件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IT服务巨头?
IBM主要是依靠跨国并购这一方式而成为综合IT服务巨头的。
1.主观上,全球并购使IBM迅速壮大了自己软件和服务方面的实力,在公司内部达到了主机硬件、软件与服务三部分业务的综合发展,实现了公司战略重组,迅速进入新的行业领域,从而实现企业的综合化经营,并成为向综合服务转型的典范。
2.客观上,全球并购又同时达到了消灭竞争对手、减轻竞争压力、增加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实力、提升企业形象的效果。
第七章 案例分析
2001年12月俄罗斯某石油公司发行了五年期欧洲美元债券,面额为100美元,年利率为12.75%,每年支付两次利息。该公司被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评为BBB+级,被穆迪(Moody’s)评为Baal级。该债券将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花旗集团(Citigroup)、德意志银行、德累斯登佳华银行、J.P.摩根银行(JP Morgan)是此次交易的承销商。在宣布发行债券之前,该石油公司在阿姆斯特丹、杜塞尔多夫、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举行了为期三天的投资者最新信息发布会,在此次发布会上该公司表示,所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提高萨哈林和西伯利亚油田的开采量以及全面改造两个大炼油厂,这之后俄罗斯许多大石油公司都想利用这种融资手段进行融资。这些石油公司认为,通过发行欧洲债券融资当时是最好的时机,因为利息较低,而且从国际市场上筹集到的是长期贷款,可以用于大的投资项目。
请从国际投资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案例
欧洲债券是指以某一种或某几种货币为面额,由国际辛迪加承销,同时在面额货币以外的国家发行的债券。如美国在法国证券市场发行的英镑债券就叫欧洲债券。按习惯,如果面值为美元的欧洲债券一般被称为欧洲美元债券。
该俄罗斯发行的欧洲美元债券为五年期,面额为100美元,年利率为12.75%,每年支付两次利息,又名义收益率=债券年利息/债券面额×100%,由此可知,名义收益率为12.75%。
国际债券评级是指由证券市场上专门从事证券研究、统计和咨询的机构,根据债券发行者的请求,对债券发行企业支付的可能性和信用度进行等级评定。国际三大权威信用评级机构为标准普尔公司、穆迪集团和惠誉国际公司。机构将评估等级分为:“投资级”(Investment Grade)——国际长期评级“AAA”至“BBB”和短期评级“F1”至“F3”;“非投资级”或“投机级”(Speculative Grade)国际长期评级“BB”至“D”和短期评级“B”至“D。”
该公司被标准普尔评为BBB+级,被穆迪评为Baa1级,则说明两家评级公司都认为该公司拖欠债务的可能性相当低,如期偿债的能力良好。再考虑到该公司从事的是石油这一垄断行业,利润率也能得到保证。因此,理性投资者会购买该欧洲美元债券。
第七章 案例分析
Cofax 公司是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从事玻璃生产的上市公司,该公司总股本为8000 万股,其中普通股7000 万股,优先股1000 万股。其第四大股东肖恩先生持有普通股700 万股,第六大股东怀特先生持有优先股500 万股。2002 年4 月,该公司打算在中国进行投资建厂,并打算与中国某公司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受此消息影响,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从2001 年4 月的33 美元上升到当时的36 美元,并且在2002 年3 月份,Cofax 公司的股票会继续上涨,打算买入该公司普通股股票10 万股,但他的自由资金只有200 万美元,他准备采用保证金交易的方式完成该股票的买卖。
讨论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区别有哪些?怀特先生给可以对准备在中国投资的事宜行使表决权吗?费雪先生该如何应用保证金交易方式完成买入股票的行为?
1.普通股是股份公司必须发行的一种基本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构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股份。购买了普通股就等于购买了企业的资产。普通股股东一般享有以下几项权利:收益分享权、剩余资产分配权、决策权、新股认购权等。优先股是指股东在公司盈利或在公司破产清算时,享有优先于普通股的股东分配股利或资产权利的股份。优先股股东的优先权主要表现在公司盈利分配的优先权和在公司破产时索债的优先权。
普通股与优先股的主要区别有:
(1)普通股股东享有公司的经营参与权,而优先股股东一般不享有公司的经营参与权。
(2)普通股股东的收益要视公司的赢利状况而定,而优先股的收益是固定的。
(3)普通股股东不能退股,只能在二级市场上变现,而优先股股东可依照优先股股票上所附的赎回条款要求公司将股票赎回。
(4)优先股票是特殊股票中最主要的一种,在公司赢利和剩余财产的分配上享有优先权。
2.由于怀特先生仅持有优先股,而优先股股东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没有表决权,所以怀特先生不能对准备在中国投资的事宜行使表决权。3.保证金交易又称信用交易或垫头交易,它是指客户买卖股票时,向经纪人支付一定数量的现款或股票,即保证金,其差额由经纪人或银行贷款进行交易的一种方式。费雪先生可以将其拥有的自有资金作为保证金向经纪人进行支付,剩下的差额部分由经纪人代为垫付。在交易的过程中,投资者用保证金购买的股票全部用于抵押,客户还要向经纪人支付垫款利息。
第七章 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营业绩良好的大中型企业纷纷开始执行其海外上市的计划,如中国电信、网易等等。2000年6月21日和22日,中国联通分别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挂牌上市,融资56.5亿美元。其中,联通在香港公开发售24.6亿股,每股15.58亿港元,全球配售及公开认购量超额4倍。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公司发行的存托凭证正式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交易,该股主承销商为摩根斯坦利—添惠公司,发行价为19.99美元,上市首日收于22美元,涨幅10.17% 2001年6月20日,中国联通股股票(0762)被纳入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
请根据上述案例分析我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利与弊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好处有: 1.满足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
许多企业是为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而主动到海外上市的。企业海外上市同时可以追求更好的公司治理评价,还可避开国内市场的隐形成本。
2.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不少企业选择海外上市。许多企业和企业家正当利益诉求难以通过境内证券市场得到满足,从而转向选择海外上市。
3.海外资本市场自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海外证券市场具有上市门槛低、上市周期短、市场活跃程度高、市场层次多样性好、投资者相对成熟等优势,在与国内资本市场的竞争中更具有吸引力。
4.有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推动。
中国证监会、国资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从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考虑,都对企业海外上市积极促进。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弊端则在于: 1.融资上市成本相对较高
从筹资效果上来说,国内A股平均市兼率在60倍左右,远远超过纽约和香港20倍的水平,这意味着同样价值的资产在境内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从筹资成本上说,海外上市不仅花费的承销费、手续费等筹资费用远高于国内,而且外国股东对其投资回报的要求也远较国内投资者严厉,这意味着公司将面对很大的分红压力。所以说,海外上市的综合筹资成本是大大高于国内的。
2.目前上市的大多是国有垄断优势企业的优势资产,并且以低市盈率上市,价格比国内资本市场同类企业价格低20%以上,这就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3.影响国内上市公司的质量,可能导致境内外上市的逆向选择问题。国企海外上市的质量普遍很高,如中国电信、中石油、中联通、中海油,都是国家创利的骨干企业。仅中石油一家,去年就实现利润500多亿元,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利润总额的1/4以上。如果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高质量大型国企纷纷到海外上市,在国内股市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极有可能形成境内外资本市场的逆向选择,影响到国内资本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第十章 案例分析
2006年1月18日报道,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17日在伊斯兰堡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为加强美巴双边经贸关系,美国国务院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联合贸易谈判小组18日访巴,并与巴举行第四轮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两国的技术专家此次主要商讨双方在协定草案文本有争议的条款。美方称美、巴签署BIT将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提供有效的解决投资争端机制,双方希望本轮会谈能敲定协定文本草案主要条款,为最终签署协定铺平道路,为今后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打下良好基础。巴基斯坦方面表示,尽管巴一直对与美签署 BIT充满期待,但协定本文草案中美 方提出的一些条款内容过多地对美投资商有利,特别在投资诉讼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请问美巴双方在双边投资协议的签订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双边投资协议签订后,会对美巴两国的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产生什么影响?
1.双方在签订过程中,主要是要考虑彼此的地位和利益。
(1)在世界上属于利用外资的大国还是小国,如何通过该协定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2)在世界经济中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如何能在保证本国经济独立性的前提下通过该协定促进经济发展;
(3)就海外投资而言属于大国还是小国,如何通过该协定为本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创造稳定、可靠、透明、平等的环境,大大降低企业投资的非商业风险。
2.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会对美巴两国的经济带来深远影响。
(1)投资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双方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例如消除两国相互间存在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以及在其它领域的贸易和投资障碍。
(2)投资协定进一步扩展美巴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潜在合作领域。
第三篇: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 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案。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将新公司定名为花旗集团,但沿用旅行者集团的商标,因为这是美国保险服务行业最有信誉的商标之一。用花旗之名,用旅行者之商标,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两大公司的合并是平等的合并。合并后的花旗集团的总资产为7100亿美元,年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4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到10000万个以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
这次合并并未受到美国司法、法院和国会的反对,这对美国银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开展实质性的混业经营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近年来跨国银行购并趋势的背景和动因。案例分析2
IBM,西门子和东芝公司在1992年为在20世纪末开发256兆位芯片而结成战略技术联盟。来自3个公司的200位工程师在IBM高级半导体技术中心共同工作,并向东芝的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开发芯片所需的基本投入先由IBM公司投资,然后把发票寄给西门子和东芝,账单和支出由每一公司安排在其他两家公司的雇员控制。这3家公司共同研制新产品的机构包括IBM技术中心和西门子,东芝在美国的总部。
试结合所学国际投资学的知识,对此案例作简要分析。
案例分析3
斯洛文尼亚的经验:
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独立后的两年中,没有颁布对外直接投资具体政策。1993年政府开始对国际资本移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严加监管,因为正在进行的市场改革和自由化引起人们对国际资本移动不加控制的潜在不稳定影响的关注。另外,野蛮私有化不规范地将公有公司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以私营为目的而组建的私有公司手中,使得人们怀疑此类公司是资本抽逃的根源。
有鉴于此,政府于1993年10月修订了对外贸易法,这些修改赋予斯洛文尼亚财政部逐案审查对外直接投资,并决定是否批准的权力,未来投资者需满足两个条件:对政府没有明显的未偿税收债务,在预备对外直接投资的前一年有确定的收益。此外,新的法律框架也要求对投资者向斯洛文尼亚税收主管部门提供资产负债表,包括国外运营活动的详尽财务记载。
对外贸易法的改革不是用于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的,到1995年中期,这两个准则和批准程度主要起监督作用,财政部也未拒绝任何申请。但民众的普遍态度是矛盾的,这反映了政策带来的限制。在一个公共意见的调查中,19%的调查者赞成对对外投资者不加限制,30%的人支持控制资本外流,只有19%的人反对对外投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与审批,依投资项目的类型、规模和区位,涉及各级政府,其中包括地方政府、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计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外汇管理局。3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需报国务院审批,100万-300万美元之间的项目,涉及政府贷款的项目或外国贷款担保项目需向国家计委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向外经贸部提交项目细节,1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由地方经贸委或主管部门批准。
除了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实行自由化政策外,中国政府还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促进某些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来说,所有国外子公司均可享受5年免税优惠期,优惠期后,国外子公司支付20%的收入税。除此以外,政府为一些能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的项目、能增加外汇收入和扩大出口的项目和能保证国内没有或稀缺的原材料正常供应的项目提供特种优惠。
(1)试根据上述案例分析斯洛文尼亚政府对投资者对外投资的要求是什么?(2)谈谈中国与斯洛文尼亚对外投资政策的不同。
案例分析4
据统计,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为7800亿美元,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为6510亿美元,2003年该数字为5000多亿美元。
据统计,2000年全球跨国并购案达到7894件,平均并购额为1.45亿美元。2002年全球并购案为4493件,平均并购额为8200万美元。2003年前5个月,全球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OECD(经合组织)统计,2001年美国吸收的FDI仅为301亿美元,列中国、法国、德国之后,为全球第4大外国直接投资吸收国。英国2001年吸收FDI约620亿美元,2002年为250亿美元,2002年对外投资为400亿美元左右,列于卢森堡、法国等国之后。2001年进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非洲的FDI约为745、1070亿美元,2002年为560、950亿美元。另据统计,2002年中国吸收527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据世界第一位,2003年中国实际引进外资达到570多亿美元。2002年中东欧转轨国家的FDI从2001年的250亿美元增加至290亿美元。
据统计,2001-2003年间,英国汇丰银行以14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一家金融服务公司,法国电信收购了一家德国移动电话公司,瑞典的Telia投资58亿美元收购芬兰的电信营运商企业Sonera,日本远东铁路公司以21亿美元的价格向外资出售了12.5%企业股份,英荷壳牌公司以50亿美元收购了英国的企业石油(Enterprise Oil),德国的RWE公司投资44亿美元兼并了一家英国油气公司。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变化趋势的特点(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减少的原因
参考答案案例分析1
提示性答案:(1)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趋势使得跨国银行面临日益强烈的外部压力,尤其是来自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为了应对竞争,跨国银行纷纷拓展业务领域,向全能化的方向发展,购并成为跨国银行实现快速拓展的有效途径。案例中,通过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新花旗集团成为了集银行,保险,投资银行等多项业务为一体的全能金融集团,综合竞争力大大提升。
(2)跨国银行的购并不再是单纯的大吃小,而更多的是追求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就是典型,不仅实现了资产规模上的强强组合和业务上的互补,在无形资产的利用上也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案例分析2
提示性答案: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跨国公司为了获取保持其具有垄断优势的技术资源,不仅通过其自身体系内的研究与开发,还通过体系外的合作与交流,跨国公司研究开发战略联盟就是一种重要的体系外合作方式。这三家公司都是半导体行业的巨头,也是主要的竞争对手,他们能心平气和的走到一起来合作研究,开发,除了宏观因素外,主要与半导体行业的微观特征有关。一方面是产品生命周期短,工艺革新率较高;另一方面是研究与开发需要承担高额成本和风险。这三家公司缔结联盟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担在设计新型芯片中涉及的高额成本及其风险和实现知识共享,保持关键技术的独占性,从而排挤新的竞争者,形成寡占竞争的态势。案例分析3
提示性答案:1.(1)对政府没有明显的未偿税收债务
(2)在预备对外直接投资的前一年有确定收益
(3)向税收主管部门提供资产负债表,包括国外运营活动的详尽财务记载 2.(1)斯洛文尼亚对对外投资无优惠政策
(2)斯洛文尼亚对对外投资限制相对较少,审批较为宽松
案例分析4
提示性答案:(1)①2001-2003年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呈递减趋势。
②资金地区流向呈很大的不平衡性。美英吸引外资规模大幅下降;不同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状况差异明显;中东欧国家外资引进逐年增加。
③资金的流向以公用、金融、能源等领域为主。
(2)①全球企业跨国并购活动不断减弱,是导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的重要原因。
②美英两个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国外资流入急剧减少。
③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逐渐减少。
第四篇: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 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案。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将新公司定名为花旗集团,但沿用旅行者集团的商标,因为这是美国保险服务行业最有信誉的商标之一。用花旗之名,用旅行者之商标,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两大公司的合并是平等的合并。合并后的花旗集团的总资产为7100亿美元,年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4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到10000万个以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
这次合并并未受到美国司法、法院和国会的反对,这对美国银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开展实质性的混业经营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近年来跨国银行购并趋势的背景和动因。案例分析2
IBM,西门子和东芝公司在1992年为在20世纪末开发256兆位芯片而结成战略技术联盟。来自3个公司的200位工程师在IBM高级半导体技术中心共同工作,并向东芝的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开发芯片所需的基本投入先由IBM公司投资,然后把发票寄给西门子和东芝,账单和支出由每一公司安排在其他两家公司的雇员控制。这3家公司共同研制新产品的机构包括IBM技术中心和西门子,东芝在美国的总部。
试结合所学国际投资学的知识,对此案例作简要分析。案例分析3 耐克公司是美国著名的运动鞋公司,它是1964年由美国俄勒冈大学的长跑运动员费尔和他的教练波曼合伙组建的,两人初始投资是各300美元,委托日本的一家鞋厂按波曼的设计试制了300双球鞋。最初的球鞋储存在费尔父亲家的地下室里,每逢比赛,由费尔和波曼带到田径运动场上去推销。1972年,奥运会田径预赛在美国俄勒冈举行,费尔和波曼说服了部分马拉松运动员穿着耐克鞋参赛。结果,其中有四名进入预赛前七名。费尔和波曼趁机大做广告,耐克运动鞋从此声名大振,不断发展壮大。耐克公司1994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38亿美元,产品销往81个国家。但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从耐克公司的最初发迹到以后的成长发展,耐克公司本身并不制造球鞋,97%以上的耐克球鞋的生产采取在第三国家合同承包,加工返销的形式进行,其中67%是在韩国生产的,然后由耐克公司收购,由耐克公司
独家在发达国家销售。
试用“价值链”的有关原理分析耐克公司成功的奥秘。参考答案案例分析1
提示性答案:(1)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趋势使得跨国银行面临日益强烈的外部压力,尤其是来自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为了应对竞争,跨国银行纷纷拓展业务领域,向全能化的方向发展,购并成为跨国银行实现快速拓展的有效途径。案例中,通过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新花旗集团成为了集银行,保险,投资银行等多项业务为一体的全能金融集团,综合竞争力大大提升。
(2)跨国银行的购并不再是单纯的大吃小,而更多的是追求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就是典型,不仅实现了资产规模上的强强组合和业务上的互补,在无形资产的利用上也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案例分析2
提示性答案: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跨国公司为了获取保持其具有垄断优势的技术资源,不仅通过其自身体系内的研究与开发,还通过体系外的合作与交流,跨国公司研究开发战略联盟就是一种重要的体系外合作方式。
这三家公司都是半导体行业的巨头,也是主要的竞争对手,他们能心平气和的走到一起来合作研究,开发,除了宏观因素外,主要与半导体行业的微观特征有关。一方面是产品生命周期短,工艺革新率较高;另一方面是研究与开发需要承担高额成本和风险。这三家公司缔结联盟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担在设计新型芯片中涉及的高额成本及其风险和实现知识共享,保持关键技术的独占性,从而排挤新的竞争者,形成寡占竞争的态势。案例分析3
提示性答案:耐克公司赖以成长壮大的秘密不在于制造环节,而在于其对产品设计和广告营销环节的控制,这用价值链原理很容易解释。因为在运动鞋行业,其制造环节料重工轻,规模经济效益有限,生产工艺成熟,而其研究和广告推销环节,固定成本高,产品的广告边际成本低,经济规模效应高,是应该关键控制的战略环节。
耐克球鞋在市场上主要是依靠其最佳设计和高档品牌为号召,不惜重金聘请了乔丹等顶级明星在美国电视节目收视率最高的黄金时间做广告,成功地塑造了耐克球鞋的高档名牌形象。耐克这种“抓住设计,营销,外包生产制造”的价值链战略是其成功的奥秘所在。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通过价值链分析来剖析企业竞争优势,从而确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第五篇:国际投资学学习心得
《国际投资学》的学习心得
班级:20084351 学号:2008435117 姓名:程晓静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国际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极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非常广泛,结构排列逻辑性强。既不像《高等数学》类似科目,需要繁琐的计算和深奥的领悟。也不像《经济学》类似科目,可以很容易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大家学习的兴趣。同其他科目相比,学习《国际投资学》更需要耐心和思考。
整本书共十个章节,大部分内容老师通过课堂教授的方式让我们进行了了解和吸收。其中“跨国公司”,“国际投资与中国”这两部分内容老师通过特殊的方式——给予大家上台分析案例的机会,让我们站在自己的视角上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锻炼了我们的自主意识,表现自我的能力而且让我们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整个世界融合地越来越紧密。虽然依然存在战争威胁和种族歧视,但是大家却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即资源的缺乏和环境的污染。同时世界各国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发展。真可谓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在“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学说下,各国越来越意识到开展国际贸易的益处所在。毫无疑问,国际贸易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国际投资显然也成为了经济领域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国际投资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配置,可以提高要素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出资本输出国与引进国的经济发展。对于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我们来说,学好国际投资学理所当然成为了一种必要,对于即将面临国际经济市场,面临就业压力大的劳动力市场的大三学生来说,掌握国际投资学知识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学好一门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在通过其原理来分析现实生活的现象,并且进一步来促进生活的发展和进步。我觉得国际投资学的学习的最低要求是能够对书面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再进一步是能够根据现在经济情形对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有所认识和思考。学完这门课程,我在无意识中学会以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跨国公司比如“沃尔玛”,看待公司并购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接下来我通过一个比较小的角度即以宜昌为突破口通过所学的知识以及上网搜寻的资料来表现我对这门学科的收获。
随着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稳步推进,宜昌国有企业抢抓机遇,聚焦主业,对外投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现已逐步拓展到贵州、新疆、内蒙等全国10多个省市,形成20多家子公司和孙公司,年增销售收入20多亿元,利税 2亿多元,已成为宜昌国有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
一、宜昌国企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从2004年起,以宜化集团为代表的宜昌国有企业开始对省内外同行业企业实施收购,逐步探索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新路子,并在安琪、交运等优强企业逐步推开。截止目前宜昌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子公司、孙公司已达22家,投资额达23.7亿元,投资回报率现已达到50%以上。从目前22多家对外投资企业运行情况看,以先投资收购,后规模扩张为发展轨迹,现已呈现出扩张、转移、反哺等多种效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以及效益优势明显好于本埠企业,目前正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型,对外投资,“借地发展”势头看好。
二、对外投资企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宜昌对外投资企业源于对外地企业的收购,在收购中盘活存量资产,或逐步追加投资,2005年2月,宜化集团立足贵州兴义资源优势,收购贵州兴义合成氨化工厂,在派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同时,投资7.5亿元,兴建了年产2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生产线,现年实现销售收入7.86亿元,利税2亿元,投资回报率达50.24%。安琪酵母[42.94-2.32%]伊犁公司立足当地醣密资源优势和产品市场优势,从兴建年产2000吨活性干酵母起家,先后投入资金7.5亿元,历经三次改造,现已形成3万吨生产能力,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以20%的速度攀升。
2、投资区域不断拓展。
宜昌对外投资是逐步探索,稳步发展的,最初局限于市域范围内,逐步扩大到省内,现已拓展到湖北、湖南、重庆、广西、贵州、山东、内蒙、河南、新疆、北京、上海等全国10多个省市,同时,一批新的地域、新的投资项目正处于洽谈之中。投资领域涉及化工、生物、食品等主要行业。
3、投资发展环境宽松。
从目前对外投资的22家企业看,由于驻地思想解放,发展经济欲望强烈,加之投资前积极争取驻地优惠政策,因此投资发展环境十分宽松。贵州宜化公司投资前与当地政府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明确了土地征用、资源配置、水电供应及税费等系列优惠政策,当地政府为支持该企业发展,还无偿投资3000多万元,兴修了宜化大道,企业与驻地关系十分融洽。安琪集团伊犁公司从2004年投产之日起,驻地政府就明确规定除无偿提供50年工业出让土地使用权,享受5年所得税减免,并按实际缴纳增值税的地方财政留存部分50%作为生产扶持资金。目前该企业是驻地重点骨干企业之一,发展势头十分看好。
4、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调查统计表明:对外投资企业普遍具有良好的以资收益,目前很大程度上对本埠企业起着反哺作用,支撑着宜昌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年22家对外投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增长率均达20%以上,投资回报率达到72.31%。同时带动了本埠和驻地近10000名员工就业。
三、对外投资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高速扩张,人才储备不够。
近年来,企业高速对外投资扩张,为强化管理,充实力量,投资企业不得不派出大量科技、管理等方面人才,带来人才供不应求,弱化了本部企业人才力量和对本土经济的整体贡献率。尤其在当前投资规模和速度面临后续压力的情况下,对外投资进程的加快,人才的匮乏特别是复合性人才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缴纳税收方式有待改进。
对外投资虽然能够缓解能源紧张、拓展产品市场,规避环保制约,但同时由于所得税、增值税上缴企业驻地,影响宜昌本埠经济发展。有待推广安琪集团总部经营一体化模式,增加本埠财力。
3、财务成本高,规避风险势在必行。对外投资企业资金均为贷款,一般都是由投资企业为所投资子公司担保,且数额较大,一旦经营不善,势必增加投资企业风险。同时在对外投资中有的产权链条长,投资到三级子公司,既增加了管理成本,又增加了投资风险。
四、推进对外投资企业发展的对策
1、充分了解对外投资的作用,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对外投资其实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尤其是通过产业的优胜劣汰,留住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高的产业,“请”出环境污染高、资源消耗高的产业,既调整了产业结构,彰显了区域产业比较优势,又优化了发展环境,从而实现产业的腾笼换鸟。资本输出也不等于资本外流,更多的是反哺地方经济的潜在动力。只要根在本埠,无论在外怎样发展,都能通过各种方式的反哺,实现对本土经济的驱动和催化,达成双向共羸。
2、推广典型经验,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业管理体制。
宜昌对外投资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探索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安琪集团在分税制财政体制和税收属地管理原则下,从2001年起,对对外投资企业实行总部经营一体化模式,实施统一品牌、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统一管理“四统一”,即由总部母公司以市场销售的一定比例收购集团子公司产品,并统一进行市场定价销售,产品价差有效转移,从而给宜昌本地带来新增税收,实现了总部所在地与子公司所在地“多赢”局面。2008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利润1.5亿元,实现增值税8810万元,地税2212万元,比2001年分别增长4.5倍、1.56倍、和1.4倍。宜化集团对投资子公司实行“四监管”即非生产性开支监管、招投标监管、分析化验监管、生产安全监管。从而较好实现了规范化管理,16家对外投资子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井然有序。
3、因势利导,强化服务和引导机制。
对外投资企业迫切需要在政策、法律、信息、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扶持,相关部门要建立对外投资企业联系帮扶制度。特别是要注重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和使用。要利用政府对市场信息的掌控度,健全对外投资信息网络,以项目推介会、洽谈会等形式来拓宽投资渠道,并加强企业在外投资风险的预警预报工作。趋利避害,促进本土经济的优化升级。
从宜昌现有发展趋势看,资源储藏日益匮乏,生态承载力不断减弱,但产业的结构和层次在提升,产业的优胜劣汰势在必行。因此,一方面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培植和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引导工艺相对落后、对资源依存度高、环境影响大的项目向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地区的梯度转移,从而达到支援市外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本土经济优化重组的双赢局面。
4、正确处理好在本埠发展与对外投资的关系。
面对新一轮发展碰到的各种制约或问题,政府要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对外投资与资源利用、经济发展与产业提升、走出去与引进来纳入同一个系统考虑,加强服务功能,当好企业参谋。因此设立政府与政府之间协调工作机制,为对外投资企业搞好协调与服务和提供有效保护。建立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的信息平台。主动为去对外投资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要主动为想对外投资的企业牵线搭桥,积极帮助企业进行各方面的运筹,提供投资环境、政策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好国家境外投资的有关鼓励政策,实施境外收购,跨国经营。要做好跟踪服务。要克服“重报批、轻管理”的观念,保持与对外投资企业的密切联系,加强跟踪与服务,做到情况明、信息灵、服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