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桥梁支座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仅适用厚度≥30mm的碳钢铸件的超声波探伤,及根据探伤结果对铸件进行评级。所用的方法仅限于A型显示脉冲反射法。本指导书依据标准为《铁路桥梁球型支座》及GB/T 7233.1-2009 铸钢件 超声波检测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
1、设备材料
1.1仪器:超声波探伤仪。1.2探头:纵波直探头。
1.3试块:选择与桥梁支座材质相同的铸钢件对比试块。1.4刚直尺或盒尺。
2、探伤过程
2.1工件名称编号、规格;热处理状态:正火;表面粗糙度基本符合探伤要求(机加工后表面Ra≤12.5μm);耦合剂:机油与黄甘油混合剂、水或浆糊;探伤方法:纵波法;探测面: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凹半球球面及底面大平面;定量标准≤φ4当量平底孔,评级标准根据缺陷面积进行判定,具体内容见GB/T7233.1-2009铸钢件 超声波检测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铸钢的超声波探伤质量等级不低于II级。2.2探伤准备
2.2.1校准探伤机试块频次:每天校准一次。
2.2.2清理工件探测面的油污,测量总体尺寸,选择试块,记录工件编号。2.2.3根据铸件缺陷的大致分布情况及性质选用探头。2.2.4仪器的测距校正到纵波声程100mm。注意:不能使用始波与第一次底面回波调整测距。
2.2.5仪器的“信号抑制”置“关”或“0”,探伤灵敏度校正如工件厚度小于3N(3N=127mm),用各声程对比试块校正灵敏度。校正后记录衰减器读数N,校正后不得使用“发射”、“增益”旋钮,但可使用衰减器。校正时选用铸钢对比试块,并填写相应记录。如工件厚度大于3N(3N=127mm),用大平底校正,计算灵敏度公式如下: △N=40lg(d1/d2)+40lg(a2/a1)=10lg(30/100)≈-21dB 其中d:平底孔直径 a:声程 △N=20lg[(πd2/(2λa)]=-22dB 其中λ=c/f c:纵波声速 f:探头频率
下支座板盆环探测面时灵敏度和固定支座相同。2.3探伤操作 2.3.1粗探及缺陷形状的判定
在下支座板凹半球球面及底面大平面作全面扫查,扫查探伤人员要选择有规律的扫查路径进行探伤相邻两次扫查应相互重叠覆盖范围应大于探头晶片尺寸的15%,探头的移动速度不得大于150mm/s。探头在最高缺陷波附近沿直线左右扫查,当波峰下降速度很快时,此时即可判定此缺陷为点状,当波峰下降缓慢时,即可认定此缺陷为条状;当底波消失时,缺陷波很强,可以认为是大面积缺陷,如:夹层、裂纹;当缺陷波和底波都很低或者两者都消失,可认为是大而倾斜缺陷或疏松;当缺陷波互相彼连,高低不同,底波明显下降时,可认为是密集缺陷。2.3.2精探
逐个测量每个缺陷的位置,即与工件侧面的距离(用钢板尺测量)和缺陷的埋藏深度hx。缺陷的大小即波高Nx(衰减器读数),点状:在波高为基准波高H-80%时,记录hx和Nx,计算其当量直径dx。Dx=d(hx/h)10Nx-N/40 条状缺陷用相对6dB法测长Lx。
注意:一个缺陷测量后,必须恢复到起始灵敏度。
2.4探伤完毕,整理好设备,根据探伤结果,填写记录并对铸件进行判定,符合质量等级不低于II级的铸件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铸件内部有裂纹报废。
3、由操作者填写相关记录。
第二篇:超声波探伤通用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通用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超声检测适用场内球铁铸件的检测。
二
引用标准
EN 12680-3:2003 铸造 超声检测 第三部分:球墨铸铁件
三、检测范围
就铸件检测部位问题与客户达成协议或技术部指定。需要阐明如何对这些部位进行检验,既采用点式还是扫描检验方法,还要说明从哪个方向进行检验。
四
一般要求
1、超声检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探伤经验。并经考核取得有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
2、探伤仪
①量程设定,对于在钢材中传导的丛波和横波来说,至少保证在10mm到2m的范围内可以在量程中进行连续选择。
②增益,至少保证在80分贝范围内,测量精度为1分贝,超过80分贝,最大单位间距可为2分贝。
③时基线性和垂直线性小于屏幕调整范围的5%。
④至少适用于单晶片探头和双晶片探头脉冲回波技术中标称频率在0.5MHz到5MHz(包括5MHz)的范围。
3、探头
① 纵波直探头的晶片直径应在10~30mm之间,工作频率1~5MHz,误差不得超过±10%。
② 横波斜探头的晶片面积应在100~400mm²之间,K值一般取1~3.③ 纵波双晶直探头晶片之间的声绝缘必须良好。
3、仪器系统的性能
① 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得小于10dB。
② 仪器与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③ 仪器与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④ 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五、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
1、工件要集中到指定的位置。
2、工件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超声探伤,所有影响超声探伤的油污及其他附着物应予以清除。
3、探伤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6.3μm。
六 探伤方法
1、为确保检测时超声波声束能扫查到工件的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耦合剂应透声性好,且不损伤检测表面,如机油,浆糊,甘油和水等。
2、灵敏度补偿
① 耦合补偿 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耦合损失进行补偿。
② 衰减补偿 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材质衰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差进行补偿。
③ 曲面补偿 对探测面是曲面的工件,应采用曲率半径与工件相同或相近的试块,通过对比实验进行曲率补偿。
六、系统校准与复核
1、一般要求
系统校准应在标准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探头主声束对准反射体的反射面,以获得稳定和最大的反射信号。
2、新购探头测定
新购探头应有探头性能参数说明书,新探头使用前应进行前沿距离、K值、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等主要参数的测定。
3、检测前仪器和探头系统测定
使用仪器----斜探头系统,检测前应测定前沿距离、K值和主声束偏离,调节或复核扫描量程和扫查灵敏度。
使用仪器----直探头系统,检测前应测定始脉冲宽度、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调节或复核扫查量程和扫查灵敏度。
4、检测过程中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
遇到下述情况应对系统进行复核:
① 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
② 检测人员怀疑扫描量程或扫描灵敏度有变化时;
③ 连续工作4h以上时;
④ 工作结束时。
5、检测结束前仪器与探头系统的复核
每次检测结束前,应对扫描量程进行复核。如果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线读数的10%,则扫描量程应重新调整,并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
每次扫描结束前,应对扫查灵敏度进行复核。一般对距离-波幅曲线的校核不应少与3点。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2dB,则应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如幅度上升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
6、校准、复核的有关注意事项
校准、复核和对仪器进行线性检测时,任何影响仪器线性的控制器(如抑制或滤波开关等)都应放在“关”的位置或处于最低水平上。
七、探伤方法
1、探测方向
一般在探测面上两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并尽量扫查到工件的整个体积
3、探伤灵敏度的确定
① 纵波直探头探伤灵敏度的确定
当被探部位的厚度不大于探头的3倍近场区时,一般选用底波确定探伤灵敏度。由于几何形状所限,不能获得底波者或是探测厚度大于45mm而小于3倍近场区时,可直接采用试块法确定探伤灵敏度。
② 纵波双晶直探头灵敏度的确定
按需要选择不同直径平底孔的试块,并测试一组不同探测距离的平底孔。调节衰减器,使其中最高的回波幅度达到满刻度的80%。不改变仪器的参数,测出其他平底孔回波的最高点,将其标定在荧光屏上,连接这些点,即是对应于不同平底孔的纵波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
4、补偿
① 表面粗糙度补偿
在探伤和缺陷定量时,应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能量消耗进行补偿。
② 曲面补偿
对于探测面是曲面的工作,可采用曲率与工件相同或相近(0.9~1.5倍)的参考试块,否则应补偿因曲率不同引起的声能损失。
③ 探伤灵敏度一般不低于工件最大探测距离出的φ2mm平底孔当量。
5、探伤灵敏度的复查
探伤中应检查探伤灵敏度,发现探伤灵敏度有改变时应重新调整。当增益电平降低2dB以上时,应对上一次校准以来所检查的工件进行复探;当增益电平升高2dB以上时,应对所有缺陷进行重新定量。
八、缺陷记录
① 记录当量平底孔径超过φ4mm的单个缺陷的位置和波幅。
②
记录当量平底孔直径超过φ2mm的缺陷密集区及其最大缺陷的位置和分布,缺陷密集区面积以12mm×12mm的方块作为最小度量单位。③
记录由缺陷引起的底面回波降低区域和数值。
④ 不属于上述情况,但探伤人员能判定是否危害性的缺陷也予以记录。
九、探伤报告
探伤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
1、委托探伤的单位,探伤报告编号,签发日期。
2、铸件的名称、编号、材料牌号、探伤面的表面粗糙情况。
3、探伤仪的型号、探头型号、探伤频率、耦合剂、探伤灵敏度和扫查方式。
4、在草图上标明检测区域,如有因几何形状限制而检测不到的部位也必须在草图上标明。
5、缺陷的类型、尺寸和位置。
6、探伤等级和探伤结论。
7、探伤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
第三篇: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验。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外径小于159mm钢管对接焊缝,内径小于等于200mm的管座角焊缝及外径小于250mm和内径小于80%的纵向焊缝。2 引用标准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GBll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
3.1 试验项目: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3.2 质量要求 3.2.1 检验等级的分级
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分A、B、C三级,检验的完善程度A级最低,B级一般,C级最高。检验工作的难度系数按A、B、C顺序逐级增高,应按照工种2的材质、结构、焊接方法,使用条件及承受荷载的不同,合理的选用检验级别。检验等级应按产品的技术条件和有关规定选择或经合同双方协商选定。3.2.2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表3.2.2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评定等级 检验等级 探伤比例
II B级 100%
二级 III B级 20% 内部缺陷 超声波探伤
3.2.3 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
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①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不应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②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l条焊缝。3.2.4 检验区域的选择
3.2.4.1 超声波检测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应划好检验区域,标出检验区段编号。
3.2.4.2 检验区域的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的一般区哉,这区域最小10mm,最大20m。3.2.4.3 接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它外部杂质。探伤区域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其表面粗糙度不应超过6.3um,必要时进行打磨。a、采用一次反射法或串列式扫查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应大于2.5δk,(其中,δ为板厚,k为探头值);b、采用直射法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域应大于1.5δk。
3.2.4.4 去除余高的焊接,应将余高打磨到与临邻近母材平齐。保留余高焊缝,如焊缝表面有咬边,较大的隆起和凹陷等也应进行适当修磨,并做圆滑过渡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评定。3.2.5 检验频率
检验频率f一般在2-5MHZ的范围内选择,推荐选用2—2.5MHZ区称频率检验,特殊情况下,可选用低于2MHZ区或高于2.5MHZ的检验频率,但必须保证系统灵敏度的要求。3.2.6 检验等级,探伤面及使用k值(折射角)见表3.2.6 表3.2.6
板厚mm 探伤面 A 单面单 侧
B
C
探伤法
使用折射角或k值
直射法及一 次性反射法 直射法
70°(k2.5、k2.o)70°或60°(k2.5、k2.o、k1.5)45°或60°;45°和60°,≤25 >25—50
单面双侧或 双面单侧
45°和70°并用(k1.o或k1.5,>50—100 >100 /
(k1.o和k1..5,k1.0和k2.O并用)
/
双面双侧
45°和60°并用(k1.0和k1.5或k2.O)仪器、试块、耦合剂、探头
4.1 仪器CTS-2000笔记本式数据超声波探伤仪 4.2 试块 CSK-IA 试块 CSK-ⅡA 试块 4.3 耦合剂
应选用适当的液体或模糊状物作耦合剂。耦合剂应具备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损伤作用。同时应便于检验后清理。典型耦合剂为水、机油、甘油和浆糊。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4.4 探头:斜探头、直探头 5 仪器的调整的校验 5.1 基线扫描的调节
荧光屏时基线刻度可按比例调节为代表缺陷的水平距离ι,深度h或声程S。
5.1.1 探伤面为平面时,可在对比试块上进行时基线扫描调节,扫描比例依据工作厚度和选用的探头角度来确定,最大检验范围应调到时基线满刻度的2/3以上。
5.1.2 探伤面曲率半径R大于W2/4时,可在平面对比试块上或探伤面曲率相近的曲面对比试块上,进行时基线扫描调节。5.1.3 探伤面曲面半径R小于等于W2/4时,探头楔块应磨成与工件曲面相吻合,按GBll345-89第6.2.3条在对比试块上作时基线扫描调节。
5.2 距离一波幅(DAC)曲线的绘制
5.2.1 距离一波幅曲线由选用的仪器、探头系统在对比试块上实测数据绘制,曲线由判废线、定量线、评定线组成,不同验收级别各线灵敏度见表5.2.1 表中DAC是以上φ2mm标准反射体绘制的距离一波副曲线,即DAC基准线。评定线以上定量线以下为I区,定量线至判废线以下的Ⅱ区,判废线及以上区域为Ⅲ区(判废区)距离——波幅曲线的灵敏度 表5.2.1
级别 板厚mm DAC 判废线 定量线 评定线
DAC-4dB DAC-12dB DAC-18dB
DAC+2dB DAC-8dB DAC-14dB
DAC DAC-6dB DAC-12dB
A
B
C
8—46 >46-120 >46-120
5.2.2 探测横向缺陷时,应将各线灵敏度均提高6dB。
5.2.3 探伤面曲率半径R小于等于W2/4时,距离一波幅曲线的绘制应在曲线面对比试块上进行。
5.2.4 受检工件的表面耦合损失及材质衰减应与试块相同,否则应进行传输损失修整,在1跨距声程内最大传输损差在2dB以内可不进行修整。
5.2.5 距离一波幅曲线可绘制在坐标纸上,也可直接绘制在荧光屏刻板上。5.3 仪器调整的校验
5.3.1 每次检验前应在对比试块上,对时基线扫描比例和距离一波幅曲线<灵敏度>进行调整或校验。校验点不少于两点。5.3.2 在检验过程中每4h之内检验工作结束后应对时基线扫描和灵敏度进行校验,校验可在对比试块或其他等效试块上进行。
5.3.3 扫描调节校验时,如发现校验点反射波在扫描线上偏移超过原校验点刻度读数的10%或满刻度5%(两者取较小值),则扫描比例应重新调整,前次校验后已经记录的缺点,位置参数应重新测定,并予以更正。
5.3.4 灵敏度校验时,如校验点的反射波幅比距离一波幅曲线降低20%或2dB以上,则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而前次校验后,已经记录的缺陷,应对缺陷尺寸参数重新测定并予以评定。6 初始检验 6.1 一般要求
6.1.1 超声检验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并满足GBll345-89第8.1.3条的要求后方可进行。
6.1.2 检验前,探伤人员应了解受检工件的材质、结构、曲率、厚度、焊接方法、焊缝种类、坡口形式、焊缝余高及背面衬垫、沟槽等情况。
6.1.3 探伤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
6.1.4 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
6.1.5 对波幅超过评定线的反射波,应根据探头位置、方向、反射波的位置及6.1.2条了解焊缝情况,判断其是否为缺陷。判断缺陷的部位在焊缝表面作出标记。6.2平板对接焊缝的检验
6.2.1 为探测纵向缺陷,斜探头垂直于焊缝中心线放置在探伤面上,作锯齿型扫查。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及热影响区。在保持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作10°~15°左右移动。
6.2.2 为探测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横向缺陷应进行平行和斜平行扫查。B级检验时,可在焊缝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缝中心线成10°~20°斜平行扫查。C级检验时,可将探头放在焊缝及热影响区上作两方向的平行扫查,焊缝母材厚度超过lOOmm时,应在焊缝的两面作平行扫查或者采用两种角度探头(45°和60°或45°和70°并用)作单位两个方向平行扫查,亦可用两个45°探头作串列式平行扫查。对电渣焊缝还应增加与焊缝中心线45°的斜想向扫查。
6.2.3 为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或区分缺陷讯号与伪讯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6.3 曲面工作对接焊缝的检验
6.3.1 探伤面为曲面时,按规定选用对比试块,并采用6.2条的方法进行检验。C级检验时,受工件几何形状限制,横向缺陷探测无法实施时,应在检验记录中予以注明。
6.3.2 环缝检验时,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为探伤面曲率0.9-1.5倍的对比试块,均可采用,对比试块的采用。探测横向缺陷时按6.3.3条的方法进行。
6.3.3 纵缝检验时,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与探伤面曲率半径之差应小于10%。
6.3.3.1 根据工件的曲率和材料厚度选择探头角度,并考虑几何临界角的限制,确保声束能扫查到整个焊缝厚度;条件允许时,声束在曲底面的入射角度不应超过70°。
6.3.3.2 探头接触面修磨后,应注意探头入射点和折射点角或K值的变化,并用曲面试块作实际测定。
6.3.3.3 当R大于W2/4采用平面对比试块调节仪器,检验中应注意到荧光屏指示的缺陷深度或水平距离与缺陷实际的径向埋藏深度或水平距离弧长的差异,必要时应进行修正。6.4 其它结构焊缝的检验
尽可能采用平板焊缝检验中已经行之有效的各种方法。在选择探伤面和探头时应考虑到检测各种类型缺陷的可能性,并使声束尽可能垂直于该结构焊缝中的主要缺陷。7 规定检验 7.1 一般要求
7.1.1 规定检验只对初始检验中被标记的部位进行检验。
7.1.2 对所有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所在区域和缺陷指示长度。表7.1.2mm
检验等级
A
灵敏度 评定灵敏度 定量灵敏度 判废灵敏度
7.2 最大反射波幅的测定
7.2.1 对判定的缺陷的部位,采取6.2.3条的探头扫查方式,增加探伤面、改变探头折射角度进行探测,测出最大反射波幅并与距离一波幅曲线作比较,确定波幅所在区域,波幅测定的允许误差为2dB。
Φ3 Φ4 Φ6
Φ2 Φ3 Φ6
Φ2 Φ3 Φ4
B
C
7.1.3 探伤灵敏度应调节到评定灵敏度,见表7.1.2直探头检验等级评定。7.2.2 最大反射波幅A与定量线SL的dB差值记为SL±——dB 7.3 位置参数的测定
7.3.1 缺陷位置以获得缺陷最大反射波的位置来表示,根据相应的探头位置和反射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来确定如下全部或部分参数。
a、纵坐标L代表缺陷沿焊缝方向的位置。以检验区段编号为标证基准点(即原点)建立坐标。坐标正方向距离上表示缺陷到原点的距离。
b、深度坐标h代表缺陷位置到探伤面的垂直距离(mm),以缺陷最大反射波位置的深度值表示。
c、横坐标q代表缺陷位置离开焊缝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可由缺陷最大反射波位置的水平距离或简化水平距离求得。7.3.2 缺陷的深度和水平距离(或简化水平距离)两数值中的一个可由缺陷最大反射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直接读出,另一个数值可采用计算法、曲线法、作图法或缺陷定位尺求出。
第四篇: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1.总则
本作业指导书对超声波检测工作做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以保证其超声波检测质量符合有关规程、标准要求。2.适用范围
2.1.本指导书适用于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仪,以单探头接触法为主进行的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和压力管道的超声波检测工作。
2.2.本指导书不适用于铸钢、奥氏体不锈钢及允许根部未焊透的单面对接焊缝、曲率半径小于125mm和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纵缝、外径小于159mm的钢管对接焊缝检测; 3.超声波检测一般要求
3.1.超声波检测人员,必须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资格证书; 3.2.超声波检测主要操作及出具报告必须是相应技术等级资格的Ⅱ级(含Ⅱ级)人员;
3.3.超声波检测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其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3.4.待检工件应以超声波检测委托单为依据,对待检工件的检测部位外观质量进行复查合格后,方可检测;
3.5.超声波检测所用设备,须经有关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3.6.凡技术文件与图样有明确要求的产品,均按技术文件和图样的要求进行验收;技术文件或图样无明确要求,按国标、部标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进行验收;
3.7.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合同中没有注明验收技术标准的,则以制造厂采用的标准验收,但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4.超声波检测 4.1.准备工作
4.1.1.工艺准备:根据委托要求,全面了解被检产品的结构、规格、材质等,制定检测方案; 4.1.2.设备准备: 4.1.2.1.检测仪、探头
新购或修理后的仪器和探头,应符合ZBY-344,ZBY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并应按ZBJ04001和BZBY231的规定对灵敏度、盲区、分辨率、动态范围及水平线性进行测试;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分辨率应能将CSK-1A型试块上φ50与φ44两孔分开,当两孔反射波的波幅相同时,其波峰与波谷的差不小于6dB。 主声束偏离: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入射点K值的确定:入射点和K值在CSK-1A试块上测定(K值测定应在2倍近场区外进行)。
4.1.2.2.试块
本指导书采用国标、部标规定的标准试块。其他非标试块仅做参考。
为保证检测质量,试块不用时应采取防锈措施,其表面不得有锈蚀、污物等;
在同一种产品上相同检测方法不得使用不同型号的试块; 现场检测时,允许用便携式试块对扫描线及灵敏度进行校验,但灵敏度不得低于检测灵敏度。
4.1.2.3.工件准备
被检工件应切断动力源、压力源和物料来源,并应清洗置换达到合格标准;
检测面和检测范围的确定,原则上应保证检测到工件被检部分的整个体积。对于钢板、锻件、钢管、螺栓件等应检查到整个工件;对于熔接焊缝则应检查到整条焊缝。 检测面应经外观检查合格,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锈蚀、飞溅和污物都应予以清除,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检测要求。
4.2.检测条件及操作
4.2.1.使用外接电源时,电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不得进行检测; 4.2.2.使用电池时,电压不足时应停止检测; 4.2.3.根据规定的工艺和设备制作曲线、调节灵敏度; 4.2.4.电渣焊应在正火后进行检测;
4.2.5.探伤面和移动区,应符合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9.1.3.1的要求; 4.2.6.扫查方法和区域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
4.2.7.对于厚板焊缝如因条件限制,只能从一面或一侧检测时,还应增加大K值的探头检测;
4.2.8.如需检测横向缺陷,应将焊缝磨平后探测;
4.2.9.耦合剂:耦合剂采用机油(20#)、特殊情况选用工业干油或浆糊,且不得损伤检测表面;
4.2.10.耦合补偿:表面粗糙度补偿,衰减补偿及曲面补偿按有关规定执行。
4.2.11.探头移动方式按JB1152-81《锅炉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第4.8条或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9.1.5.1执行;
4.2.12.在探头移动的全部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间断对荧光屏的观察。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得大于150mm/s,探头的每次扫查的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
4.2.13.对超探可疑部位,应辅以其他方法检测;
4.2.14.在检测过程中,随时校验扫描线及灵敏度是否正确。4.3.结果评定 被检产品的评级按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1152-81《锅炉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及JB3144-《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析》标准执行。4.4.出具超声波检测报告
第五篇: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2
河南 施工作业指导书 河南 施工作业指导书 河南 施工作业指导书 河南 施工作业指导书 河南 施工作业指导书 河南 施工作业指导书 河南 施工作业指导书 河南 施工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