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管理研究与经验论文
小学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管理
研究与经验论文
姓 名 况小花
单 位 联系电话
沙坪坝区阳光家园小学 ***
目录
摘要.......................................................................................................................................1
一、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性.......................................................................................2
二、小学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现状...................................................................................2
(一)不同层面对公共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同...........................................................2
(二)公共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3
(三)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不够丰富,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3
三、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特点...........................................................................4
(一)在师资的配置上体现出以辅导员为主,其他人员为辅的特点.......................4
(二)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强调学生的“个人安全”,忽视“社会安全”.....................4
四、对小学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管理的反思及建议...........................................................5
(一)、重视公共安全教育,整合公共安全教育学科..............................................5
(二)、重视和强化公共安全课的教学效果...............................................................5
(三)、公共安全教育联系实际生活...........................................................................5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6 参考文献...............................................................................................................................7
摘要
近年来,学校安全问题,特别是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受到每个家庭、各级政府和各个学校的积极关注。小学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小朋友的人生安全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侵扰,也受到社会不法分子的威胁,受到不可抗拒力的威胁,所以,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问题,安全教育1
一、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孩子们能否安全、健康的成长,关系到每个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近年来,校园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很多。比如:学生在课间造成的伤害,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造成的伤害;体育课上造成的伤害;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造成的伤害;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给学生的家庭带来永久的伤痛,因此,做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尤其重要。
二、小学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不同层面对公共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同
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小学的安全教育工作应该作为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确保学生的和谐、平安、健康成长,确保校园的安定稳定,全面建设和谐平安校园。但我们的教育现状却是:大部分学校都有公共安全教育的详细计划,很难真正落实到现实工作中。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校,他们把重点放到学生的学习上,常常忽略学生的安全问题,甚至有的老师觉得安全课根本就没有必要上的。
(二)公共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大多数小学校没有设置专职公共安全教师的岗位,即使有,比例也非常低,有得只是挂着专职教师的头衔,实际担任的却是其他课程的教学,更缺少专家型教师,唯一可以算专家型教师的只有学校的校医,有的学校聘请了校外专业人员,但参与教学活动少,在校外辅导员中,最主要的是由警察,也只是通过开会、讲座进行安全教育;另外,由于相关部门很少组织对教师公共安全教育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有的教师思想上对公共安全教育没有正确认识,不够重视,教师本身也比较缺乏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的方法、能力有待提高。
(三)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不够丰富,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
目前,小学最常见的公共安全教育方式是教师讲解与说教,具体表现为教师在班会课上阅读安全规则、安全事项叮嘱等,而应对安全事故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不多,学生喜欢的观看影视、参观安全展览、实践演练和专业人员讲座等教育形式非常少;教学的资料不多,课程设置比较零散,内容比较空泛,大多停留在安全提醒等浅层次教育上,针对性不强,不同年级在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上没有体现差异性,更没能因材施教。
三、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特点
(一)在师资的配置上体现出以辅导员为主,其他人员为辅的特点
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主要依靠辅导员、保卫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校内师资来实施,社会力量参与不多。其中,辅导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发现,高校中75%的安全教育任课教师是辅导员、团总支书记等学生工作人员。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公共安全教育,但是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人员缺乏,专职的安全教育老师不多。同时,现有师资对于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和紧急避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也不具备相关的技能,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二)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强调学生的“个人安全”,忽视“社会安全”
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两个方面。人身安全教育多体现在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预防、运动损伤预防、触电预防与急救、消防与火灾扑救、交通安全等日常安全知识;学会在地震、雷击、水灾等自然灾害中自防自救。财产安全教育则体现在防诈骗、防盗等方面。各高学校针对学生身心安全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较多,多侧重于维护自身安全的小安全观教育,而对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中的责任感教育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了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中的明显不足。
四、对小学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管理的反思及建议
(一)、重视公共安全教育,整合公共安全教育学科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注重公共安全注重全过程的管理,尤其事前的预防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并依据安全教育目标,加强对学校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安全法规、安全教育内容与模式等的研究。并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地域特色等进行系统开发,成为独立的公共安全教育学科,逐步培养公共安全教育素养的公共安全教师,并使学科体制逐步完备。
(二)、重视和强化公共安全课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的的精力不易被集中,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比如学生参与讨论、亲身体验等。
(三)、公共安全教育联系实际生活
学校要注重公共安全教育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当生活中发生重大校园事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时,以此类事件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规范,必要的应对措施和逃生技能,安全意义的教育和学习,灵活运用安全教育的主题。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开设一些特色公共安全教育。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综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于安全教育的资源,学校与公安、消防、交通、卫生、气象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并进行实地参观和进行演练。
建立家校联动制,学校与家庭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比如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学校教师、家长进行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更好、更及时的监管和教育。
参考文献
[1]徐勇.我国学校突发安全事件的现状与研究展望[J].中国学校 卫生,2007,28(8):673-674.[2]张光平,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机制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3]李世清,浅谈中小学安全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办法[J].时代教育.2012(6)
第二篇:公共管理现状研究论文
公共部门的变革回应了几个相互联系的重大现实问题,包括:职能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低效率;经济理论的变化;私营部门相关变化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全球化作为一种经济力量的兴起;技术变化使得分权同时又能更好地控制全局成为可能。
行政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鲜明的发展阶段:前传统阶段、公共行政传统模式阶段和公共管理改革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从上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并非轻而易举,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过渡至今尚未完成。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新模式背后的理论基础非常强大。这场变革运动以“新公共管理”著称,尽管这个名称引起了争论,然而它不但在蓬勃发展着,而且是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采取的管理模式的最佳表述。传统的行政模式相对于它所处的时代是一项伟大的改革,但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前传统模式
很显然,在19世纪末官僚体制理论尚未健全之前,已经存在着某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它与政府这一概念以及文明的兴起一样历史悠久。正如格拉登(Gladden)指出的那样,行政的某种模式自从政府出现之后就一直存在着。
首先是创始者或领导者赋予社会以可能,然后是组织者或行政者使之永恒。行政或事务管理是所有社会活动中的中间因素,虽然不是光彩夺目,但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
公认的行政体制在古埃及就已经存在了,其管辖范围从每年的尼罗河泛滥引起的灌溉事务到金字塔的建造。中国在汉朝就采用了儒家规范,认为政府应当是民选的,不是根据出身,而是根据品德和能力,政府的主要目标是谋取人民的福利。在欧洲,各种帝国——希腊、罗马、神圣罗马、西班牙等首先是行政帝国,它们由中央通过各种规则和程序进行管理。韦伯认为,中世纪“现代”国家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官僚治理结构的发展”。
尽管这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可以称为前现代。也就是说,早期的行政体制本质上是人格化的,或者说是建立在韦伯所说的“裙带关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以效忠国王或大臣等某个特定的人为基础,而不是非人格化的;以效忠组织或国家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为基础。尽管存在着这么一种观点,即认为行政管理本身不为人赞许的特点仅仅来自于传统模式,但早期的做法常常导致谋求个人利益的贪污行为或滥用职权。在早期行政体制下,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很奇怪的做法曾是当时执政政府职能的普遍行为。那些一心走仕途的人往往依靠朋友或亲戚获取工作或买官,这就是说先以钱来收买海关官员或税收官员,然后再向客户伸手要钱,从而既回收了最初的买官投资成本,又可以大赚一笔。美国19世纪的“政党分肥制度”意味着在执政党发生了变化的同时,政府中的所有行政职位也发生了变化。
前现代官僚体制是“个人的、传统的、扩散的、同类的和特殊的”,而按照韦伯的论证,现代官僚体制应当是“非人格化的、理性的、具体的、成就取向的和普遍的”。个人化政府往往是低效率的:裙带关系意味着无能的而不是能干的人被安排到领导岗位上;政党分肥制常常导致腐败,此外还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率。传统行政模式的巨大成功使得早期做法看起来很奇怪。专业化、非政治化行政在我们看来是如此顺理成章,以至难以想像到会有别的制度存在。西方的行政制度即使简单到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想法,也是直到1854年英国的诺思科特—屈维廉报告出台后才开始建立,尽管这种制度在中国早已通行很久了。
二、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在19世纪末期,另外一种模式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这就是所谓的传统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来源于几个国家的学者,即,美国的伍德罗·威尔逊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人们把他们和官僚制模式相联系;弗雷德里克·泰勒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也来源于对美国私营部门的运用,为公共行政提供了方法。与其他理论家不同,泰勒没有着力关注公共部门,可是他的理论却在该领域具有广泛影响。这三位理论家是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主要影响者。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还要加上诺思科特和屈维廉,他们对美国之外的国家的行政尤其是威尔逊的行政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世纪中期,诺思科特和屈维廉最先提出了通过考试和品德来任命官员的主张,并提出了无偏见和行政中立的观点。
传统的行政模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官僚制。政府应当根据等级、官僚原则进行组织。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度有一个经典的、清晰的分析。虽然这种官僚制思想在商业组织和其他组织中采用过,但它在公共部门得到了更好和更长久的执行。
2.最好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都在详尽全面的手册中加以规定,以供行政人员遵循。严格地遵守这些原则将会为组织运行提供最好的方式。
3.官僚服务。一旦政府涉足政策领域,它将成为通过官僚体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4.在政治、行政二者的关系中,行政管理者一般认为政治与行政事务是可以分开的。行政就是贯彻执行指令,而任何事关政策或战略事务的决定都应当由政治领导者做出,这可以确保民主责任制。
5.公共利益被假定为公务员个人的惟一动机,为公众服务是无私的付出。
6.职业化官僚制。公共行政被看做是一种特殊活动,因而要求公务员保持中立、默默无闻、终身雇用以及平等地服务于任何一个政治领导人。
7.行政任务的书面含义是执行他人的指令而不承担由此而致的个人责任。
通过对比早期的行政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韦伯体系的主要优点和不同点。韦伯制度和它以前的各种模式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以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制度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管理制度。一个组织及其规则要比组织中的任何个人都重要。官僚制度就其运作以及如何对客户做出反应方面必须是非人格化的。正如韦伯所论证的那样:“将现代公职管理归并为各种规定深深地触及了它的本质。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认为,以法令形式来命令执行某些事务的权威已被合法地授予了公共机关。这并没有授予某机构具体情况下通过指令实施某种事务的权力。它只能是抽象地管制某种事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过个人特权和赋予特许权管制所有事务。后者的情况完全是由世袭制支配的,至少就这些事务不是不可被侵犯的传统而言是这种情况。”
这一点非常重要。早期的行政管理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个人要忠诚于亲戚、保护人、领导人或政党,而不是对体制负责。有时,早期行政管理在政治上是比较敏感的,因为行政机关的人员是任命的,他们更是政客的臂膀或主流阶级。但是,它也常常是专制的,专制的行政可能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对那些不能够或者不愿意投入个人政治游戏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一个以韦伯原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制度可以完全消除专制——至少在理想情况下是如此。档案的存在、前例原则的参照和法律依据意味着在相同的环境中总是会做出相同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效率更高,而且公民和官僚等级制中的人员都知道自己所处的立场。
其他的差别均与此相联系。在各种规定和非人格化的基础上,会很自然地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等级制度及其规定在个人离开组织后保持不变。虽然韦伯强调的是整个制度,但他也注意到了官僚制组织中的个人任期和条件。
传统行政模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它为全世界各国政府所广泛采用。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它都显示出了优势。与以前腐败盛行的制度相比,它更具效率,而且职业化公务员的思想对个人以及业余服务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该模式现在也暴露出了问题,这些问题表明该模式即使不能说已经过时了,也可以说即将过时。
传统官僚制度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发展起来的,它的制度和技术适用于更早的时期。如果政府工作人员被看做机器人,只需对简单的刺激做出反应,难以承担起做出决策的责任,而且在操作手册中都有了事无巨细的规定,那么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可能是合适的。然而在私营部门,正式的等级制度不再被认为是运行良好的了。
公共行政的理论支柱已经难以描述政府现实了。政治控制理论已经问题重重。行政意味着遵从他人的指令,因此要求有一个秩序井然的收发方法。指令的发出者与实施者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分。但是这并不现实,并且随着公共服务规模和领域的扩大而愈加不可能。传统模式的另一理论支柱——官僚制理论也不再被认为是组织的特别有效形式。正式的官僚体制可能有它的优势,但人们也认为它往往培养墨守成规者而不是创新者;鼓励行政人员规避风险而不是勇于冒险,鼓励他们浪费稀缺资源而不是有效利用。韦伯曾把官僚制看成是“理想类型”,但现在这种理想类型却培养了惰性、丧失进取心、导致平庸和低效率,这些被认为是公共部门的特有病。它也由此遭受批评。实际上,“官僚”这个词在今天更多地被看成是低效率的同义词。
传统模式的所有事实都已经受到了挑战,官僚制的确有威力,但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它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试图探求惟一的最佳方式是不切实际的,这会导致组织运作的僵化。私营部门中率先采用的灵活管理体制正在被政府部门所采用。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并不是政府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惟一形式。而且行使官僚权力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政府实际上可以通过补贴、法规或合同间接地在这一领域起作用。政治和行政在现实中很长时间里都一直相互交错。公众要求在原先政府独立于民众而运作的领域中建立更好的责任机制。虽然公务员可能会受到公共利益的奖励,但现在看来政治游戏者有他们自身的利益这一点也是无可争辩的。他们也可能是为了自身的进步或所在部门的发展而工作,而不再是原来想像的那样时刻都是出于纯洁和无私的动机。现在公务员的不同寻常的雇用现象已经弱化多了,特别是考虑到私营部门在这方面的变化,私营部门雇用制已是非常少见了。最后,公共部门的任务现在被认为具有了更多的管理性质,这要求行政人员对于他们的工作绩效负起责任来,而不仅仅是行政命令和执行指令。
关键之处在于,传统模式在大约一百年里没有多少变化,而现在却发生了全面变化。诸多观点构成了一种范式——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而现在由于传统模式本身的问题,范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和转移。
传统模式是僵化的、官僚的,只是侧重于结构和过程。然而它确实比以前存在的模式要好得多。以功绩制为基础的任命制、正式的官僚制以及政治和行政能够并且应该分开的想法都足以构成一个行政体制的充分原则,尤其是对一个处于稳定阶段运行的制度。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主导着公共服务理论和实践。尽管传统模式做出了多年的贡献,但它现在面临的主要批评是,其理论和实践都不足以适应公共部门管理的发展。传统模式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现在它的时代过去了。
传统的行政模式衰落的主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不再运作良好了。当理论和经济研究都表明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具有内在低效率时,政治家们开始询问一些笨拙的问题就毫不奇怪了。为什么公务员是终身雇用的而别人却不是?为什么他们不是以合同形式雇用?如果有人受雇从事一份工作,确保该雇员做好这份工作有何过错?公务员制度至少在西方国家已经大失民心,政府进行相关改革时阻力极小。而这些改革以前曾一度被认为会破坏公务员制度。一旦变化开始发生,传统模式的各个方面也就随之分崩离析了。
三、新公共管理模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公共部门出现了一种针对传统行政模式的缺陷的新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缓解传统模式的某些问题,同时也意味着公共部门运转方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种新的管理方法有很多名称:“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到90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尽管新公共管理的名称众多,但对于公共部门管理发生的实际变化而言,人们还是有一种共识。第一,无论这种模式叫什么,它都代表着一种与传统公共行政不同的重大变化,它更为关注结果的实现和管理者的个人责任。第二,它明确表示要摆脱古典官僚制,从而使组织、人事、任期和条件更加灵活。第三,它明确规定了组织和人事目标,这就可以根据绩效指标测量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样,还可以对计划方案进行更为系统的评估,也可以比以前更为严格地确定政府计划是否实现了其预定目标。第四,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更有可能带有政治色彩地致力于政府工作,而不是无党派或中立的。第五,政府更有可能受到市场的检验,将公共服务的购买者与提供者区分开,即将“掌舵者与划桨者区分开”。政府介入并不一定总是指政府通过官僚手段行事。第六,出现了通过民营化和市场检验、签订合同等方式减少政府职能的趋势。在某种情况下,这是根本性的。一旦发生了从过程向结果转化的重要变革,所有与此相连的连续性步骤就都是必要的。
霍姆斯(Holmes)和尚德(Shand)对这次改革的特点作了一个特别有用的概括。他们把新公共管理视作范式,这种好的管理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这是一种更加富有战略性或结构导向型的决策方法(强调效率、结果和服务质量)。(2)分权式管理环境取代了高度集中的等级组织结构。这使资源分配和服务派送更加接近供应本身,由此可以得到更多相关的信息和来自客户及其他利益团体的反馈。(3)可以更为灵活地探索代替直接供应公共产品的方法,从而提供成本节约的政策结果。(4)关注权威与责任的对应,以此作为提高绩效的关键环节,这包括强调明确的绩效合同的机制。(5)在公共部门之间和内部创造一个竞争性的环境。(6)加强中央战略决策能力,使其能够迅速、灵活和低成本地驾驭政府对外部变化和多元利益做出反应。(7)通过要求提供有关结果和全面成本的报告来提高责任度和透明度。(8)宽泛的服务预算和管理制度支持和鼓励着这些变化的发生。
新公共管理并没有认为实现某结果有一条最好的途径。管理者在被赋予责任之前并没有被告知如何获得结果。决定工作方式是管理者的一个职责,如果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管理者对此应当承担责任。
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由各种不同于传统行政模式的理论所支持。这包括:政府工作人员被假定为具有经济利益动机;私营部门的灵活管理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经验;政治与行政不可分离。在从行政到管理的理论变化中,一个关键的区别是:行政是执行指令,而管理是获取结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新公共管理从经济学和私营部门获取了主要的理论支持。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家是奥斯特罗姆。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就指出,组织有两种对立的形式:官僚制和市场。在奥斯特罗姆眼里,官僚组织相对于市场选择是低效率和低成效的。官僚行政模式缺乏竞争、消费者主权和低成本选择下的激励。他指出,许多当代政治经济学家以经济理论导出的一种范式为基础,“向传统行政理论的许多基本假设提出了挑战”。
新公共管理证实了奥斯特罗姆的观点,尽管这种观点经过一段时间才被采用。在奥斯特罗姆的著作中,我们能看到新公共管理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从经济学视角看,它是市场导向的。这运用的是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第二,它否定以官僚制作为组织原则。
正如亚当·斯密所洞见的那样,如果允许个人追求最佳结果,那么市场就是更为有效的资源分配形式。
另一个理论变化是私营部门管理理论的变化,即打破了公共部门制度中曾被认为是基本要素但实际不是的东西。公务员在和客户打交道时必须公平和公正,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务员需要保持政治中立或者终身雇用。衡量公共部门绩效可能确实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努力去这样做。公共部门的政治本质确实有别于私营部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动都是政治性的,或者所有的政策都由政治家做出。以前被认为是公务员必须做的现在已经成为特例,人们很难理解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会因为合同雇用制或业余工作制而遭受破坏。然而所有这些都有悖于曾被视为公共雇用的必要条件。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间除却最高层的管理外,许多工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很难认可公共部门的不同于一般的雇用方式。
也许,私营部门为我们提供了重视结果的经验。传统行政模式正是由于强调结构和过程而非结果才深受批评。另外,正如前面讨论过的,官僚组织并不自然就有效率。私营部门已经在实践其他的组织结构——利润中心、分权、雇员灵活性——所有这些也正在为公共部门所采用。
四、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管理
尽管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相比,新公共管理适合于发达国家,但这是否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却不得而知。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始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方式就必然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新公共管理可能与发达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那么与新公共管理兴起并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相比,不发达国家在采用时就会受到限制。
发展中国家的确也采用过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因此也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所有熟悉的官僚制度。官员通过考试获得了终身雇用。即使在最贫穷的国家,官僚制度也要维护那些地位显赫、薪水相对较高的精英集团的利益。
有人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传统的官僚制在许多国家都已失败。霍姆斯和尚德都主张,“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管理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我们相信,基本原则对每一个国家都是适用的。”另一方面,米诺格认为,“市场检测和内部市场等复杂的改革不可能在发达国家之外行之有效。”然而,与把新公共管理排除在发展中国家之外相反,更为合理的方法是以务实的方式具体确定新公共管理在发展中国家运用的一系列前提条件。斯蒂格利兹主张一种新的发展日程。它包括国家作用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政府和私营部门进行合作,促进政府建立市场。在一些领域,政府应当更多地进行市场调节。这就要求政府改善自身的工作绩效,通过尽可能地利用和促进竞争来广泛使用类似于市场的机制。
任何国家在采用这些观点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时候,都应当有足够的基础条件以采用包括市场检验和履行合同在内的新公共管理。
五、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
毋庸置疑,人们会对这场改革有对立的评价。当然,这场变化还没有得到完善的运作,会出现一些错误,向新模式转变的过程也存在各种问题。这些不足似乎会导致政治上要求回到原来非党派、中立的行政制度,但这实际上极不可能。更为可能的是,要进一步完善改革中尚不完善的地方,然后逐步演进到另一种模式。传统模式以及它所坚持的主张已经结束了。
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普遍赞同。有意思的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批评家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批评涉及了公共部门改革的方方面面。有人认为没有什么范式变化,也没有发生国际范围的变化。批评家们认为,公共管理的改革是对民主的攻击,是意识运动,是一种流行时尚,在已经尝试过的公务员变化中导致了士气低落。这些观点有些是有道理的,而另外一些则完全不着边际。确实,反对者和批评家难于就争论的焦点达成一致。有无范式变化问题是公共管理改革中最具争论性的问题之一。
(一)范式变化
人们就新公共管理展开的争论最有意思的一个方面在于,尽管最激烈的批评家也承认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否足够大到可以构成一个范式变化却有待商榷。尽管有人仍然不太相信,但再次考察一下范式是什么,考察一下公共行政中的竞争性范式是否有效是有用的。我认为,无论是采用“范式”的通常意义,还是与库恩著作相关的用法,“范式”这个术语无论指代传统行政模式还是公共管理改革都是合适的(这些公共改革联系在一起就被称为新公共管理)。
除了强调结果并通过各种机制来实现结果外,关键的不同是其背后的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基础。在这一点上,公共行政的基础是公共利益激励理论、官僚制理论和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人们认为,有足够的差异可以说明存在不同的范式:官僚和市场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组织运作方式;公务员的公共利益激励不同于市场理性行为假设;政治与行政分离被普遍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侧重于过程的传统模式与侧重于结果的新模式完全不同。
(二)一场国际运动
公共部门改革是否构成了一种国际现象也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人们已经注意到,类似的改革运动已经在好几个国家发生了。汤普森认为新公共管理是一场世界性的变革,因为它几乎影响到了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对世界上最大的123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重要的政府改革正在全世界进行。在很大程度上,类似的改革也发生在各个不同的国家。凯特尔也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如火如荼。这场运动从两个方面看是国际性的。首先,它已经扩展到了蒙古、瑞典、新西兰和美国等一系列国家。其次,改革范围很广,政府已经利用管理改革来重塑国家的作用及其与国民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胡德也提出反对全球化范式的思想。这有三个原因。首先,公共行政传统方法的部分撤退并不一定表明,新公共管理的单一模式会在全世界适用,也不意味着旧的模式就会彻底消失。其次,全球化范式的思想忽略了截然不同且路径依赖的国情,正是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中发生了当代公共管理的变化。第三,公共管理在过去一二十年里是否足够稳定以至可以被视为一套单一的思想和做法。
按照胡德等批评家的逻辑,不同国家的改革内容、时间安排和战略的差别就意味着不存在全球化的运动。在批评家们看来,只要说改革具有相似性,似乎就意味着改革应该一模一样并同时发生。其实,改革范围和速度存在着不同。英格拉哈姆认为有三种改革模式:新英格兰模式摧毁了旧结构而代之以竞争性、市场导向组织,这代表出现的线段的一个端点。美国代表了线段的另一端,新兴政府建立在旧的官僚体制基础上,并没有发生会导致游戏规则改变的系统改革。线段的中点是阶段改革战略,这以澳大利亚和英国为代表。这种模式奉行变化的战略,它首先攻击旧体制的复杂和僵化之处,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其他改革。不同的国家所受的制度约束不同,改革的不同之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目前,在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中,存在理论趋同化以及公共部门改革者所使用的工具和战略的趋同化的情况。我们没有必要由于存在一场世界范围的公共部门改革运动,就说改革是不可抵制的、统一的、全球的。更为正确的观点是公共部门改革涉及了相似的政策工具,正如博斯托姆(Bostom)认为的那样:虽然全世界对改革的说法五花八门,但最近关于政府重组、重塑和更新的大部分努力都有近似的目标,即提高公共部门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公共部门对顾客的反应程度,减少公共开支,增强管理责任。这些努力所选择的工具也非常相似:商业化、公司化和企业化;责任下放;从投入控制转向产出和结果控制;更严格的绩效规定和更广泛的合同履行。
凯特尔也认为,“这场运动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很多国家在短时间内以相似的基本战略实施着改革。”他进而列举这些战略,包括:生产率——以更少的税收生产更多的公共服务;市场化——利用市场化进行激励;分权:政策——分离购买者与供给者;对结果承担责任的制度。
因此,各国改革之间存在着比批评家认可的更多的形似性。发生变化的是模式背后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改革的细节。
(三)新公共管理运动会持续吗?
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家认为这场运动将会消失,有的甚至认为它从没有发生过。林恩认为公共管理将逐渐消退。他认为,尽管新公共管理被其推崇者尊为范式,但只是昙花一现,很可能衰退。因为:(1)在政治过渡中,曾赋予其灵感的威斯敏斯特改革的初始模式将最终被破坏,党派人士和学者之流将看到新公共管理被推出历史舞台。(2)随着各国各部门间比较实践的积累,改革的基本不同之处将使其表面化的相似之处相形见绌。(3)术语“新”将会由于后面出现了更为新兴的事物,而被看做一个很麻烦的形容词。(4)政治争论将呼唤新的主题来吸引和支持下一轮行政改革思想。
上述论点值得商榷。关于第一点,政治变化当然能够先于任何改革。但林恩所指的威斯敏斯特制度中发生的变化是指政府的变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表现为从左派过渡到右派,在一些地方是又回到左派。在英国则是从右派到左派。新公共管理或者变化依旧,或者像1996年的澳大利亚国民政府那样加速了变化。关于林恩所指的第二点,各国改革情况是不同的,但改革背后的理论是一样的。正如前面已经论述的那样,不同的国家不是处于不同的路径上,而是远近不同的路径。林恩所说的第三点和第四点有待进一步的考查。
林恩认为,“新”这个词变得越来越不合适确有几分道理。考虑到这个词首次引用以来已经有十多年了,那么什么时候这个“新”不再新了呢?在20世纪的美国有这么一件事情,6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新公共行政”。针对旧官僚制发展起来的这种制度,更多地强调价值、平等和公共行政的定性方面。几年之后,当效率问题日益突出的时候,该制度也就萎缩了。同样,将来,“新公共管理”中的“新”也将不得不退缩,但不管怎样,关键的变化是从公共行政过渡到了公共管理。
林恩的第四点易于驳斥。将来当然会出现新的主题或模式以供讨论,如电子政府。本文把世界看做是范式的连续,某种范式最终肯定会消失。
对新管理模式的批评实际上大多来自学术界而不是实业界。这似乎是因为学术界出于职业和专业的特点,对某个事件吹毛求疵而不是欢呼成功。
六、结论
政府管理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里经历了三种模式。首先是人格化或前现代行政模式,当该模式日益暴露其缺陷以及出于提高效率的目的,它就被第二种模式即传统的官僚行政模式所取代。同样,当传统行政模式问题重重时,它就为第三种模式即新公共管理取代,从政府转向替代性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主导地位就如同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官僚制度居主导地位一样。在任何一种政府制度中,官僚和市场都是共存的,只是在某个阶段一种形式占主导地位,而在另一阶段,另一种形式占主导地位。新公共管理时代是官僚制日益削弱而市场在公共行政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
在现实中,市场和官僚体制相互需要,相互补充。新公共管理不可能完全代替官僚制,正如1989年以前的东欧,官僚制不可能代替市场一样。但新公共管理运动表明的是,早期传统官僚制的许多功能都可以而且现在经常由市场来执行。在一个官僚制作为组织原则日益削弱的环境下,市场解决方案就会被推出。当然不是所有的市场药方都能成功,但这不是问题的核心。政府将从新公共管理这一工具箱中探寻到解决方案。如果这些方案行之无效,政府就会从同一来源中寻找其他方案。政府管理背后的理论基础已经发生了变革,我们完全可以用“范式”这一术语来描述它。在公共行政学术界,有许多对新公共管理持否定态度的批评家。但是他们的批评对迅速开展的政府改革影响很小。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之后,会出现另一种新的模式,但肯定不会回到传统的行政模式。
第三篇:公共管理研究
征地拆迁工作中政府领导能力的加强
政治与行政学院 行政管理09级研究生 兰玲 2009010156
【内容摘要】在征地拆迁运作中,引发出了各类群体纠纷和恶性事件。主要原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有法不依、违法违规行政;利益驱动、权益失衡;监督失效等。所以加强政府的领导能力,就要确实不断地提高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监督能力。
【关键词】征地拆迁;群体纠纷;政府领导能力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征地拆迁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主要工作之一。这项工作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和不同级别的政府贯彻执行法律、政策的情况不同,除少部分地区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大部分地区都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除个别特殊情况和客观存在外,主观上都凸现出了地方政府在执政领导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如何提升各级政府处理征地拆迁纠纷事件问题的领导能力,不断提高其执政能力水平,使征地拆迁工作成为一项经济发展的民心工程,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主要任务。
一 征地拆迁纠纷事件的主要表现
(一)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执法不严、监督不力,使拆迁人或开发商无法无天、肆意妄为。他们仰仗自己的优势地位置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于不顾,违法强占强拆,致使被拆迁人群体反抗,最终酿成纠纷甚至流血事件。
(二)个别地方政府在执法过程中,征地强拆,严重侵犯了被拆人的合法权益。这便致使被拆迁人为了维护个人合法权益,使出了或自杀自残,或袭警、袭官的招数,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类似事件层出不穷,有增无减。
(三)部分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不严,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发纠纷事件。一些地方拆迁补偿安置不到位、不合理合法,令被拆迁户产生逆反心理,不配合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征地拆迁行动,在双方人员情绪失控的情况下群体纠纷事件一触即发。
(四)个别地方政府的征地拆迁主管与开发商勾结,造成被拆迁户应得利益严重受损,引发了被拆迁户的极大不满,导致被拆迁户或集体到政府、党委门口
静坐上访,或以暴力抵制政府拆迁。
二 征地拆迁工作中政府领导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政策缺陷是造成征地拆迁纠纷事件的根本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此项规定中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使被拆迁户处于有理无法讲的弱势地位。也导致了政府在执法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剥夺和损害了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是对政策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各级政府在征地拆迁运作中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目的是为政府发展经济、为民谋利,以体现政府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宗旨。但实事上,一些地方政府自行其道,把上级或本级政府制定的政策当成摆设挂在了墙上,并没有完全按照政策实施进行。这时缺乏了有效的监督,再好、再完善的政策也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最后,在利益的驱动下最终导致权益失衡。在当前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形势下,各级地方政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用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为政府争取最大的经济收入。共同的利益目标让政府和开发商成为了交易伙伴,他们为了取得最大程度的“双赢”,势必会使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受损。
三 征地拆迁工作中政府领导能力的加强
(一)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不断提高和加强领导能力,严格依法行政。据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公布,近两年来,地方政府违法强拆导致发生群体纠纷或个别被拆迁人自焚自杀、袭警袭官等事件不胜枚举。“地方政府仍是土地违法案的主角”。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不断提高和加强领导能力,严格依法行政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在征地拆迁运作中存在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杜绝各种群体纠纷和个体恶性事件发生。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提高政府科学发展能力。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去指导征地拆迁工作的实践,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大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等关系,妥善处理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要提高政府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及其领导的领导能力。第一,必须要加强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执法能力的培养,要让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的理念真正深
入他们的心中,并且要在工作实践中做执法、守法和捍卫法律的模范,杜绝执法犯法或贪赃枉法的违法行为发生;第二,必须提高协调指挥能力。征地拆迁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是代表政府行驶征地拆迁职能的指挥部和指挥官,担任组织、协调、指挥工作的重任。要当好指挥官,完成好工作任务,要正确处理好领导和被领导、指挥部与拆迁人的关系;第三,征地拆迁主管部门领导者必须严于律己、防腐倡廉、自觉遵守法纪。坚决杜绝征地拆迁主管部门领导利用职务之便违法违纪走上犯罪道路。并且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管理能力水平。
(三)不断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首先要以预防为主,化解矛盾,把事件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保证及时掌握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工具的优势,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有针对性、经常性地进行综合跟踪和分析研究。有效防止和应对各种群体性纠纷事件发生时,要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信息,深入现场,沉着指挥,按原来制定的应急方案组织领导,正确处理冲突双方的矛盾,果断地采取措施消除现场隐患和社会影响,把事件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提高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征地拆迁工作必须在详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并进行合法性的审查,最终做出有效决策。在决策实施过程中进行跟踪采访和阶段性评估,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决策程序。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真正体现政府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的现代决策领导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玉军:《权力、权利和利益的博弃》[J],中国法学,2007(4)
2、朱东恺、施国庆:《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中的利益关系分析》[J],小城镇
建设,2004(3)
3、户邑《中国城市房屋拆迁的制度性障碍分析》[J],理论前沿,2005(3)
4、彭方平、方齐石:《房地产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J],价值工程,2003(5)
5、王才亮:《房屋拆迁纠纷焦点释疑》[M],法律出版社,2004年
6、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学苑出版社.2004.
第四篇:教材研究与教育经验论文
教材教法研究与教育经验总结
通辽市新世纪私立学校 梁毅轩 关键词:教材教法、教育经验总结
摘要:文章分为两个部分:教材教法与经验总结。其中,教材教法主要从备课和上课两个部分分别阐述。备课分为三个小标题:
1、按照学校要求,精心熟悉教材。这是备课的重点,分为“知识树说课标”和“集体备课”两部分。2 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3、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上课部分主要介绍学校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方法来陈述,介绍了“三激三导”五步教学法的运用程序。经验总结主要是根据新课标要求、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特点而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在我们中华民族这个美丽的国度里,无论是文明的传播,礼仪的延续,科技的发展,还是未来的梦想,没有哪一样能够离开语言文字,而作为一名教语文的启蒙老师,我们肩上的责任就非常重大了。自从2005年开始教语文至今,我在语文这片沃土上,播种,耕耘,洒下过汗水,流下过泪水,而最多的是收获的欣慰。下面我就“教材教法研究与教学经验总结”谈谈我的所想所做。教材教法:
一、备课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载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1、按照学校要求,精心熟悉教材。
每当接一个新班的时候或者是即将开始授新课时,我都按照学校的要求,首先熟悉课标,通读教材,按照课标要求精心制作知识树课件。课件分为三部分:说教材、说目标、说建议。带我们掌握了知识树以后,就要在学部的组织下,进行知识树说课比赛来进一步熟悉课文的目标要求、重难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进行完知识树竞赛,我们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个人特点、学校课程安排及现有条件制定计划。进行完以上环节,我们才开始备课。每一课备课过程有以下程序:1)教学目标、2)重点难点、3)知识清单、4)前提测评5)自学指导6)例题训练题7)8)当堂检测 9)培优卷 10)单元测试题 在个人备完这些以后,同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再一起集体备课,研究每一个人的备课单,发扬优点,资源共享;发现不足,补充提高。2、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要想上好一堂课,光备课本知识时不够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根据班级孩子的学情,分析他们的知识层次与水平,以便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让学生“即 能吃饱,又能吃好”的教学目的。
3、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
语文,在学科特点上,它被称作“百科之母”,在视野领域里,它又浩如烟海,包罗万象。因此,要想教好一节语文课,就不能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知规律。比如,我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要求学生用优美的文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一名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就写出了一句“黑豆像黑珍珠一样高高地挂在枝头”。这让我思考到了一种现实: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特别是寄宿学校的孩子,他们对大自然的认知有限,在遇到有动植物、山山水水等文章时,必须对他们进行自然常识的补充。
总而言之,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备教材教法同时,还要注意备好问题和学生,所以我认为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
二、上课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 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按照我们新世纪学校的要求,我们用“三激三导五步教学法”进行授课。
1、前提检测
首先在学案上进行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前提检测”,为学习本课打下基础。
2、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的方式根据课文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比如在教《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时,我用罗大佑的歌曲《东方之珠》来导课,同学们边听歌边在大屏幕上观看香港风景的美丽与城市的繁华,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在教《詹天佑》时,我的激趣导入语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坐过火车吗?(生答:坐过)那你知道中国铁路第一人——铁路之父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去认识的人(板书出示课题《詹天佑》),你们想去认识他吗?六年级的孩子,早已经有了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渴望,更有着爱慕英雄的情结,兴趣便油然而生。
3、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也是出示在学案上,要求学生自读,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
4、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是根据学习目标提出来的,也就是学生要想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应该做些什么,让学生头脑里有清晰的思路,就容易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进行高效地学习。学生明确了该做什么之后,就进入了自学环节。学生通过自学,弄懂了基础知识,完成了字词的学习任务,这时后,检测机制是如影随形的,可以是老师给听写、小组长听写、同座互相考察等。当课文中遇到难题时,同学们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查找资料等,然后在规定的时间(时间因课而异)内进行汇报,汇报时用小组加分机制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言。如果有大家都不明白的问题,老师再进行讲解。5谈收获
就是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个环节看似可有可无,其实很重要。它不但给了学生梳理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的机会,而且锻炼学生组织语言,流利表达,完成了语文学习中的字词句篇、听说写读的步骤。6教师小结
教师的总结,是根据所学知识做一个简洁生动的总结,为孩子们加深印象。总结的语言,不仅仅是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更侧重于思想的教育或者提出希望。
7、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基础知识,选做题是提高题,用来培优。这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一节课的知识,有的孩子掌握的很好,有的孩子可能是一知半解,或者似是而非,通过检测题的测试,很好地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夯实基础。而选做题可以让优生大显身手,达到培优的目标。最后布置作业,大部分是完成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练习册。
语文课堂不但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创造性发展的主阵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一样,是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有了好的教学内容,需得有好的教学方法,他们相辅相成,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姜妍《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时间段都应该有不同的教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应该做好课堂教学预设,让课堂教学走向人本,让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师生生命体共同成长的真谛。
以上是我根据教材,结合学校要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 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按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根据课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熟悉文本的前提下,来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在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就让一个学生读旁白,三个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巴迪,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教《半截蜡烛》《草船借箭》等许多适合分角色朗读的文章,我都让孩子们进入角色进行学习,还时常就地取材给他们制作一些头饰道具等,效果特别好。在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我给孩子们讲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学完后让孩子们把诗歌改写成散文,有几个孩子写的声情并茂,还发表在了校刊上。在讲《打电话》一文时,由于这是一段相声,我让学生提前预习,查找资料,弄清楚相声的分类、相声讲究的是什么、相声的作用等,并要求学生熟读,能背个大概的,小组推荐到讲台前给大家表演。那节课,孩子们异常活跃,整堂课没有一个溜号的,学得非常开心。在教《杨氏之子》时,由于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如果孩子们的兴趣在这关键的第一课里被激发出来,对以后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我把权利下放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对照课下注释 和工具书进行学习,有不会的问题小组讨论,如果小组也解决不了的,写在纸上交给老师。哪个小组能提出一个全班同学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给小组加2分。最后让孩子们穿上古人的服装道具来表演,可以加进去动作,孩子们学得特别高兴,对于文章里的知识点也掌握得非常牢固。
二、诵读经典名著,增加文学素养
王蒙在《汉字与中国心》中说道:“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学校的校长也特别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她无偿地给孩子们买了《国学经典诵读》,还有初中必背古诗文《掌中宝》,北京写作协会的严教授的《国学读本》,利用晨诵时间、国学课、假期等时间进行背诵。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已经背熟了《弟子规》《千字文》《孝经》《朱子治家格言》《大学》《中庸》《论语》(十二则)《陋室铭》《爱莲说》《马说》《岳阳楼记》《大道之行也》等,有一部分学生还能背诵《木兰诗》《将进酒》《长恨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除了背诵古典诗词歌赋以外,他们还大量的阅读课外文 学书籍(学校要求每学期每个同学带3到5本书,同学们交换看),如四大名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冰心的诗,《爱的教育》《昆虫记》《上下五千年》《哈利波特》《骆驼祥子》《故乡》《斑羚飞渡》《老人与海》《鲁滨孙漂流记》等几十部中外名著,并且摘抄优美词句,加批注,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博识强记积淀了他们的文化底蕴,开拓了视野,更提高了他们的记忆能力与阅读水平。在学校每学期组织的《国学经典知识抢答赛》和《语文知识与能力》竞赛上,我们班都是当仁不让地独占鳌头。
三、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孩子们在假期也能得到提高。、孩子们每次放假回家,我都给他们布置阅读任务,让他们读给家长听。孩子们乐于读,家长也乐于检测孩子的阅读能力,这也有效地促进了孩子的阅读。
经过多年的坚持我班的孩子们在语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大部分孩子都有点“腹有诗书气自华”神态:他们写作思维敏捷,文笔顺畅;谈吐文雅,彬彬有礼;举止端庄,深受校领导的认可及家长的好评。
以上就是我的做法与拙见。我会继续努力,与同仁们一起,徜徉于语文这片广袤的天空。
梁毅轩同志的事迹材料
梁毅轩,女,汉族,现在为通辽市新世纪私立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开始在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水泉乡水泉中学教英语,1993年由于出嫁到三道洼乡,又在三道洼塔斯海小学、三道洼中学代课,2015年到库伦虹桥学校教学,直到2011年7月应聘到新世纪私立学校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能以身作则,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德育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态度端正,为人正派,踏实肯干,团结同志,无私奉献,有较高的德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德育工作能力。
她能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实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重视并努力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平时自己认真学习、研究,利用主题班会及平时的点点滴滴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她把自己学习心得整理成材料,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使家长们受益匪浅。
他忠诚于教育工作,潜心于教育教学研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教育中的变革,以积极的热情去接受教育观念更新,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学习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认真总结教育教学上的成败,树立良好的师德风尚,遵守师德规范,并努力做到以德育人,以事例引导学生,以身示范。例如,要求学生遵守的,她自己先带头遵守。在班级管理中,她把自己当成是班级的一员,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在校园内看见垃圾主动弯腰捡拾;打扫教室,她拿起拖布,和同学们一起拖地;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她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队会,班会,演讲,辩论赛,故事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中以课堂为主要载体,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
她加强班级管理,重视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先进典型和“文明班级”评选活动,促进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她非常重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几年来多次接手脏乱差的班级最终成功地完成扭转过程,并在其间转化了很多顽劣调皮的学生。学生德育考核评定优良率100%。
一直以来,梁老师坚持继往开来、循序渐进的工作方式,班级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她爱校如家,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她对工作充满热情,责任心强。她一直坚持早上班晚下班,经常不计报酬的加班加点,有时为了处理一些偶发事件,要加班到很晚,可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在她的努力下,班级良好的班风正在一天天地形成。她爱生如子。作为班级负责人,她始终认定一个信念:学生没有等级,学困生更应该得到关爱,绝不放弃一个“学困生”,绝不将一个“学困生”推出校门。她跟所有科任积极配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从上班开始到现在,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注重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秉着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一贯坚持开好“七会”: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每日一次晨会,每周一次的班干部会议,每周一次的民主生活会,每周一次的小组长会议,每周一次的舍长会议。
由于她的恪尽职守,工作上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她所带的班级在文明、学习、卫生等方面都是特别棒的,几乎月月得流动红旗。因此,她多次受到了嘉奖。例如:2014年,她荣获第四届“新世纪杯”教学能手大赛三等奖;2015年9月,她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6年8月28日,在全区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一等奖;2016年9月10日,获得新世纪学校“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17年教师节,她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第五篇:公共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作业以论文的形式,要求如下:
请尽量在参考题目中选题(如果是自己选题,必须在公共管理学知识体系和研究主题范围内)。
2、论文字数1500字以上。
3、如果发现大段抄袭,做扣分甚至不及格处理。
4、交论文时间。6月1日。最后一次课时上交(学校成绩输入有要求,故不能拖延!)
5、递交形式:纸质,打印手写均可,鼓励手写。
6、论文参考题目如下(参考题目允许小修改):
(1)以某个国家的公共管理实践为例,分析公共管理学的演变过程(2)公共组织(例如)政府的战略管理动因及对策(3)公共部门在食品安全中的职责缺陷及改进策略
现今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已经千疮百孔,食面埋伏了,而最近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无疑给中国脆弱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添新霜,特别是由“良心药、放心药”带头的修正药业,加剧了公众的质疑和不满。细数在让人眼花缭乱的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中,有些听着还比较新鲜,如“塑化剂”、“绝育黄瓜”、“工业明胶”等,也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 “瘦肉精”、“毒大米”、“毒豆芽”„„
虽然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依法合规使用,有利于丰富食品种类、和味道,并且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如果企业受利益驱使,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必然产生严重后果。为什么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跟不上问题食品更新换代的手段?
尽管“地沟油”的存在早已被人们所深知,但浙江等地的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还是让人们感到惊愕不已,虽然现在已查获,但是更让人疑惑的是,这样一家非法食用油生产地是如何在这么长时间里躲开各方监督安然无恙的?在工商、质监以及专门的食品安全机构监管下,致癌的地沟油怎么能够在市场上得以销售?
虽然用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与正常的食用油很难区分,但关键问题是,现在国家对什么是地沟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检测标准。要进行相关检测,才确定非法生产的食用油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标准缺失,这或许是“地沟油”游走食品安全边界的根源之一。地沟油事件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人身安全。政府制定并且实施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才是真正实现源头治理。
尽管“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源头我们的监察体系漏洞远不止这些。地沟油案件和最近炒得火热的毒胶囊事件反映出食品、药品的监管还有死角和空档,监管不到位。
而造成监管真空的因素上肯定有是地方政府的政绩观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优先关心和考虑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等事项,在食品问题发生后,往往会优先选择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干预正常的监管,使得监管流于形式。
由此可以看出,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者的监督,建立并严格执行督查等日常管理制度,对涉及食品安全监督疏忽的官员实行严厉并且有力的惩罚措施。
加大问责力度固然是严格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下,有时你甚至不知道,应该问责于谁。这个在毒豆芽案件中得以明显体现,工商部门、质监部门、农委等各个职能部门竟都互相推诿,各方开始“踢皮球”。
而这些相关部门的行为恰巧让公众窥见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另一个侧面——在已经暴露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各部门尚不能分清谁的责任,那么那些已经暴露在公众眼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又都应该由谁来监管?
在监管分工的现状里面,许多执法部门都是遇好就抢,遇坏就推,其实是各部门的利益分局,如今我国对各部门的职能划分界限十分模糊,难以避免职能的交叉,而如此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与政府部门的不合理追求利益不无关联。
问责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问责主要集中在一些明显违法的行为上,对于检查疏忽等则很少涉及。”
要彻底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应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在坚持和完善食品标准体系的同时,建立全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药监、质监等政府部门应该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过程加强监管职能,对生产流动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问题产品进行打击查处,确保有序生产。
媒体、网络深度介入食品安全领域,适时监督,及时曝光,使原本食品监管部门内部掌握的信息日益公开化。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其中,也不排除少数媒体及网络的虚假和夸大报道,在食品安全危机中,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分类引导媒体,获得最大限度的正面公开。
政府对待出问题的企业,应追究相关企业和责任人法律责任,并依照法律进行严厉制裁,做到杀一儆百,而对政府自身,应做到政务公开,实时接受民众的监督,并且加大食品安全宣传,规范行业标准,提高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鼓励消费者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