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寿县李山中心学校岗位设置
寿县李山中心学校岗位设置
实施方案
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寿县李山中心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李山中心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坚持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三、设置岗位情况
寿县李山中心学校设置岗位总量34个,其中专业技术岗位33个。主体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97%。工勤技能岗位1人,中级岗位1人,四级岗位1人,占岗位总量3%。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如下:
1、高级岗位5人,占专业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5%。其中:五级岗位1个,六级岗位2个,七级岗位2个。
2、中级岗位13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39%。其中:八级岗位4个,九级岗位5个,十级岗位4个。
3、初级岗位1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46%。其中:十一级岗位8个,十二级岗位7个。
四、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按《寿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寿办发[2010]50号)第五条规定执行。根据行业特点和单位实际明确岗位职责和具体条件规定如下:
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教师法》规定的各项义务;
2、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会议与活动,服从学校工作需要,承担和胜任学校分配的工作任务;
3、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课标,制定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要求,规范教学活动,做好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考试、成绩考核、学生评价、质量分析和教科研等工作;
4、坚守教学岗位,遵循教学规律,坚持素质教育,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5、参与班级管理,主动承担或服从学校安排的班主任工作,做好德育工作;
6、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钻研现代教育科研信息,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分;
7、协助学校整理学科教学资料的归档工作;
8、服从学校组织安排,完成学校交给的其他任务。任职条件
五级、六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分别在六级、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上满四年以上;八级、九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分别在九级、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十一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五、岗位聘用
(一)岗位聘用基本程序
1、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聘用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聘期、工资待遇等事项;
2、应聘人员申请应聘;
3、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4、聘用工作组织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量化考核,并根据结果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
5、聘用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
6、公示;
7、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二)岗位聘用基本形式
由于本次属于事业单位首次聘用,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定,要保证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本着“先入轨、后规范、再完善”的原则。岗位聘用工作由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组人员负责量化考核,确定出拟聘人员名单后经中心校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
(三)量化考核的基本内容。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高一级岗位等级应在核准的岗位等级限额内实行等额竞聘上岗。竞聘上岗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进行,坚持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聘用的原则。量化考核的基本内容包括:工(教)龄、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年限、工作实绩、表彰奖励等。
具体量化考核标准和程序为:
1、.符合进岗基本条件且聘岗1-2年内达退休年龄的,优先考虑,直接进入。今后若空出岗位,当年达龄退休人员也优先聘用,富余岗位再按以下步骤考核竞聘。
2、本次按聘岗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聘用,若岗位不足时,再按教龄长的先聘,教龄相同者再按2009年11月25日教代会通过的《寿县李山中心校中高级职务教师聘用方案》按加分高低顺序优先聘用(具体内容附后)。
六、组织领导
为保证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 戴延瑞
副组长:史善海 马松涛 张国书
成员: 吕昌盛 马汉保 鲁传军 邵劲松 谈龙泉 张香朋 葛广琪 宋必付 邵荣松 沈模潘
下设办公室:吕昌盛兼办公室主任 李山中心校(本部)组长:戴延瑞 副组长:邵劲松
成员:史善海 马松涛 张国书 吕昌盛 马汉保 鲁传军 杨建军 张卫华 徐迎锋 徐劲松
下设办公室:邵劲松兼办公室主任
七、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7月1日------7月5日)。传达上级关于岗位设置工作的文件要求及会议精神,让广大教师了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岗位职责、任职条件。
2、制订实施方案草案(7月6日------7月10日)。
3、审议确认方案(7月11日------7月13日)。
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或教职工代表会议针对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审议,大多数教师没有异议后,经举手表决后确认。
4、方案报批(7月14日------7月20日)。
中心校将审议通过的实施方案报县教育局审批。
5、实施聘岗(7月21日------7月31日)。
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按县教育局批复同意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组织聘岗。7月22日前符合竞岗条件教师送交相关证件(由所在学校统一报送到中心校);7月26-27日竞聘。7月28日至月底为公示上报阶段。
6、签到聘用合同(8月1日------8月10日)集中签订岗位聘用合同,完成聘岗工作。
寿县李山中心学校学区其他小学岗位设置工作总体安排是:2011年7月15日完成方案制定工作,7月底完成聘岗,8月10日前完成合同签订。
寿县李山中心学校
2011年7月6日
第二篇:寿县李山中心学校学区其他小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寿县李山中心学校学区其他小学岗位设置
实施方案
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寿县李山中心学校学区其他小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李山中心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坚持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三、设置岗位情况
寿县李山中心学校学区其他小学设置岗位总量68个,其中专业技术岗位68个。主体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100%。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如下:
1、中级岗位32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47%。其中:八级岗位10个,九级岗位12个,十级岗位10个。
2、初级岗位36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3%。其中:十一级岗位18个,十二级岗位18个。
四、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按《寿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寿办发[2010]50号)第五条规定执行。根据行业特点和单位实际明确岗位职责和具体条件规定如下:
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教师法》规定的各项义务;
2、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会议与活动,服从学校工作需要,承担和胜任学校分配的工作任务;
3、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课标,制定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要求,规范教学活动,做好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考试、成绩考核、学生评价、质量分析和教科研等工作;
4、坚守教学岗位,遵循教学规律,坚持素质教育,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5、参与班级管理,主动承担或服从学校安排的班主任工作,做好德育工作;
6、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钻研现代教育科研信息,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分;
7、协助学校整理学科教学资料的归档工作;
8、服从学校组织安排,完成学校交给的其他任务。任职条件
八级、九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分别在九级、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十一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五、岗位聘用
(一)岗位聘用基本程序
1、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聘用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聘期、工资待遇等事项;
2、应聘人员申请应聘;
3、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4、聘用工作组织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量化考核,并根据结果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
5、聘用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
6、公示;
7、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二)岗位聘用基本形式
由于本次属于事业单位首次聘用,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定,要保证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本着“先入轨、后规范、再完善”的原则。岗位聘用工作由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组人员负责量化考核,确定出拟聘人员名单后经中心校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
(三)量化考核的基本内容。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高一级岗位等级应在核准的岗位等级限额内实行等额竞聘上岗。竞聘上岗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进行,坚持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聘用的原则。量化考核的基本内容包括:工(教)龄、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年限、工作实绩、表彰奖励等。
具体量化考核标准和程序为:
1、.符合进岗基本条件且聘岗1-2年内达退休年龄的,优先考虑,直接进入。今后若空出岗位,当年达龄退休人员也优先聘用,富余岗位再按以下步骤考核竞聘。
2、本次按聘岗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聘用,若岗位不足时,再按教龄长的先聘,教龄相同者再按2009年11月25日教代会通过的《寿县李山中心校中高级职务 教师聘用方案》按加分高低顺序优先聘用(具体内容附后)。
六、组织领导
为保证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戴延瑞
副组长:史善海 马松涛 张国书
成员:吕昌盛 马汉保 鲁传军 邵劲松 王
阳 徐
成 谈龙泉 张香朋
葛广琪 宋必付 邵荣松 沈模潘
下设办公室:吕昌盛兼办公室主任
七、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7月1日------7月2日)。传达上级关于岗位设置工作的文件要求及会议精神,让广大教师了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岗位职责、任职条件。
2、制订实施方案草案(7月3日------7月4日)。
双塔小学、魏庙小学、令喜希望小学、姚郢小学、邵店小学、老湾小学为学区一般小学,由中心校负责组织实施并成立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3、审议确认方案(7月5日)。
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或教职工代表会议针对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审议,大多数教师没有异议后,经举手表决后确认。
4、方案报批(7月14日------7月20日)。
中心校将审议通过的实施方案报县教育局审批。
5、实施聘岗(7月21日------7月31日)。
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按县教育局批复同意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组织聘岗。7月22日前符合竞岗条件教师送交相关证件(由所在学校统一报送到中心校);7月26-27日竞聘。7月28日至月底为公示上报阶段。
6、签到聘用合同(8月1日------8月10日)集中签订岗位聘用合同,完成聘岗工作。
寿县李山中心学校学区其他小学岗位设置工作总体安排是:2011年7月15日完成方案制定工作,7月底完成聘岗,8月10日前完成合同签订。
寿县李山中心学校
2011年7月6日
第三篇:李山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李山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试
行)
随着我镇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留守儿童出现率呈上升趋势,为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具体实际,特建立本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并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一、建立组织领导制度。
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领导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职能作用,加强对全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管理。不断改善学校的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二、建立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制度。
各班每学期初要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根据新学期学生变化情况,各年级、各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分人头,通过上门调查、走访群众等形式,逐一做好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统计,汇总后上报到学校。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的现居住地、现监护人的姓名、关系及联系方式、父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情况。
三、建立爱心帮扶制度。
要求班主任做到:“三知”,即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知监护人情况、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做到知情;“三多”:即在生活上多细心照顾、学习上多悉心指导、心理上多耐心引导;“三优先”:学习上辅导优先,生活上照顾优先,活动上安排优先。建立班主任责任制和跟踪服务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负责。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四、建立谈心交心制度。
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每两周至少与留守学生谈一次心,与他们进行零距离交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五、建立留守儿童家访制度。
重视留守儿童家访工作,班主任要坚持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每学期都走进每一个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每学期都要走进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在家生活情况,代理监护人的教育管理情况,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与沟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
六、建立亲情联系制度
学校办公电话免费为留守儿童开放,鼓励留守经常与家人取得联系,加强沟通,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七、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管理制度。
优先安排留守儿童在校寄宿。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爱好成立一批兴趣小组;建好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并全面向留守儿童开放,为留守儿童建设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大家庭。
八、建立心理咨询制度。
学校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交流,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疏导及教育工作。
九、建立定期开展活动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以下活动:每天三餐前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看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增长知识和见闻;此外,周二、五开放图书室,周一至周五开放留守儿童活动之家。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安排人员值班,鼓励留守儿童在校开展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十、建立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制度。学校通过法制报告会、班会、广播会、宣传厨窗等形式举办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教育留守儿童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他们身心都健康。
十一、建立家校互动制度。
发挥家校教育功能,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十二、建立典型引路制度。
定期开展活动,座谈了解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引导他们学习自主自强典型,交流成长体会。各班级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的感人事迹,先进典型要及时报道宣传,扩大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影响,要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形成全社会都来关爱留守儿童的浓烈氛围。
十三、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激励制度。
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奖”,专项奖励责任心强、教育管理成效突出的校外辅导员、代理家长、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对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儿童”优先进行表彰奖励,创造关爱留守儿童良好氛围。
第四篇:学校岗位设置材料
凯里市湾水小学岗位设置方案等
公示结果
根据《贵州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黔人发
[2007]9号)、《贵州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最高职务档次设置方案》(黔人通[2002]38号和《关于印发〈贵州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不同等级结构比例暂行方案〉的通知》(黔人通[2007]274号)《关于印发凯里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凯人劳通[2009]36号)《关于凯里市湾水镇中心学校岗位设置的批复》(凯编办复[2009]26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将凯里市湾水小学岗位设置方案、职工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全员聘用制实施方案、未聘人员管理安置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岗位说明书以及岗位等级设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09年11月28日—12月4日为七天,在公示期间内,岗位设置方案、全员聘用制实施方案、未聘人员管理安置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岗位说明书,全体教师无异议;职工竞聘上岗方案,有廖建军、杨启国两位同志不同意,其余教师无异议。
湾水小学人事改革领导小组
2009年12月5日
第五篇:岗位设置方案李关乡中心学校
李关乡中心学校 事业岗位设置方案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州人通[2007]43号》、《兴人劳社通[2007]45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乡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特制定李关乡教育系统岗位设置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岗位设置科学、运行管理规范、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改革方向,建立合适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身分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调动各类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李关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精简效能、以编定岗、按需设岗、按岗聘用、按岗取酬的原则;坚持人岗相宜、责权明确、对口补岗、能上能下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竟争择优、依法办事的原则。
三、单位基本情况
1、工作职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导全乡教师的继续继续教育工作,培养品德高尚、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人员结构 本单位为股级编制,编职数为
人,领导职数
人,专业技术岗位数
人,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完成全乡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属全额拨款单位。全乡现实有人员
人,管理人员
人,专业技术人员
人,聘任
人(中级
人,聘任
人,初级
人,聘任
人,未评
人),工勤人员
人,聘任
人。
四、拟设岗位情况
本单位拟设岗位总量
个,其中:管理岗位
个,占
﹪,专业技术岗位 个,占 ﹪,工勤技能岗位 个,占 ﹪
1、管理岗位,占管理岗位 ﹪
2、专业技术岗位
(1)、高级岗位 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 ﹪,(五级岗位 个,占 ﹪六级岗位 个,占 ﹪,七级岗位 个,占 ﹪).(2)、中级岗位
个,占专业技术岗位
﹪,(八级岗位 个,占岗位比例 ﹪,九级岗位 个,占岗位比例 ﹪,十级岗位 个,占岗位比例 ﹪)。
(3)、初级岗位 个,占专业技术岗位 ﹪,(十一级岗位 个,占岗位比例 ﹪,十二级岗位 个,占岗位比例 ﹪,十三级岗位 个,占岗位比例 ﹪)。
3、工勤技能岗位
个,占工勤技能岗位
﹪
4、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对男教师年满55周岁,女教师年满50周岁,教龄30年以上的部分老教师,本人自愿申请退休的,本次不参加竞聘。
五、组织机构
(一)、成立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兴顺 副组长:陆绍林、王永建
成 员:陈华忠、王开友、陈万伦、梁俊、龙明富、李艳、潘荣祥、向儒国、王才学、陈勇、庞广赋、毛鹏程、王显权、李红、王德跃
六、实施原则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要求,为认真做好我乡教育系统从事制度改革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一)、总则
深化事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实现事业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健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用人机制,有力促进工作积极性物提高工作效力,确保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细则,本细则适用于事业单位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五至十三级岗位。
(二)、岗位设置
初级岗位在不超过编制指标的限额内设置,即十一、十二、十三级结构比例为3:3:2;中级岗位严格按编制指标能比例设置岗位,(中学30﹪,完小35﹪,小学35﹪,幼儿园30﹪),即八、九、十级结构比例为2:3:5.1、任职条件(1)、基本条件
a、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水平、技能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b、任现职以来,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并达到继续教育要求。c、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竟聘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应具有准入控制所要求的条件。d、任现职以来考核的均达到“合格”以上等次(含合格),并符合《关于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审核工作的通知》(黔人通[2002]50号)的规定,三年一度聘期任职资格审核合格。(2)、专业技术条件
a、竞聘专业技术八级岗位应在专业技术九级任职三年以上(首次竟聘可在十级岗位任职六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I)、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二等奖排名前五名者;
(II)、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县(处)级科研项目、课题、工程以及技术推广项目;
(III)、任现职以来,获省(部)、市(州、地)级党委或政府表彰;
(IV)、其它经市(州、地)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经同级政府人事部门认可的条件。
b、竟聘专业技术九级岗位应在专业技术十级任职三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I)、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II)、任现职以来,参与地、厅(局)级科研项目、课题、工程以及技术推广项目或参与完成县(处)级科研项目、课题、工程以及推广项目;
(III)、任现职以来,获县级以上党委或政府表彰;(IV)、任现职以来,工作业绩突出、成效果显著;
(V)、其它经市(州、地)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经同级政府人事部门认可的条件。
c、专业技术十级岗位的基本条件按国家现行和省和系列中级专业技术服务资格条件执行;
d、专业技术十一级岗位的应具备助理级任职资格条件,有较强的业务技能,能胜任和履行岗位职责,在专业技术十二级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e、专业技术十二、十三级岗位基本条件按国家和省各系列初级专业技术服务资格条件执行。(3)、直接聘用条件
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不受任何年限限制,由专业技术十级或九级岗位直接聘入专业技术八级岗位;
(I)、市(州、地)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II)、市(州、地)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III)、市(州、地)级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
(IV)、获得副高级任职资格,因缺岗未被聘任到副高专业技术岗位的;(V)、其它经市(州、地)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经同级政府人事部门认可的条件。
b、在专业技术九级岗位,连续三年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直接聘入专业技术八级岗位。
c、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任职12年以上,兢兢业业从事本职工作的,直接聘入八级岗位:
d、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不受任职年限限制,由专业技术十级岗位直接聘入专业技术九级岗位:
(I)、县(区、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II)、县(区、市)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III)、县(区、市)级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IV)、符合第(2)条款a款(I)(II)项之一者;
(V)、其它经市(州、地)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经同级政府人事部门许可的条件。
e、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连续三年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的,直接聘入专业技术九级岗位。
f、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任职8年以上,兢兢业业从事本职工作的,直接聘入专业技术九级岗位。
g、获得中级任职资格,因缺岗未被任到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直接聘入专业技术十一级岗位。(三)、岗位聘任
1、人员超编学校、,在编制指标限额内聘任相应的级别岗位,所超人员可推荐到缺编学校应聘或中心校调整挂靠聘任。
2、人员超编学校,在保证本单位人员聘任相应岗位的同时,可从乡内人员超编学校聘任或由中心学校调整安排人员聘任。
(四)、操作步骤
1、宣传动员()
首先由中心学校组织全乡村级以上学校负责人、政教主任主学区农教专干会议,传达全县教育系统人事制度会议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再由中心学校按包保学校、点指导各校开好人事制度改革会议,使全体教职工能深刻理解此次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目的和意义。
2、摸底统计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及有关会议精神要求,摸清全乡教职工各岗位底数,作好认真细致的统计工作,使全乡教职工岗位底数清楚正确。
3、造册上报
根据摸清的全乡教职工各岗位的底数,经中心校领导审核后,造册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审批,使全乡教育系统各岗位指标不超,职数配备合理,教职工思想稳定。
4、签订合同
根据上级审批的各岗位指标职数,组织全乡教职工签订合同,聘用合同的签订是学校教职工在岗位指标限额内与学校校长签订,学校校长与教育局签订,使全乡教职工均有合适自己特点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