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模版

时间:2019-05-14 06:5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模版》。

第一篇:江西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模版

学校代码:10410

号: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学 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二00 年

毕业论文题目

中文摘要:(小四宋体)关键词:

英文题目(Times New Roman 四号字,加黑)

Abstract:(Times New Roman)

Key words:(Times New Roman)

毕业论文题目

目 录

目录的自动生成方法说明

先打开任何一篇需要生成目录的Word文档→“视图”→“大纲”→对需要设页码的部分调设成不同级别(在文档工具栏的最下一行的左边),对不需要设置页码的内容均设置为正文文本→设置完成后,点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根据所需进行选择“目录”中的适当选项→“确定”

注意:目录完成后,如论文需要修改,修改后,只要点击“更新目录中”的“更新整个目录”,目录就会自动更新。

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正 文

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

第二篇: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关于加强实践教学安全管理的规定

教学实验室、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各教学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全面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实践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第二条 各级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应对参加实验的师生员工进行严格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纪律教育,遵守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各项安全制度,熟悉各项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和事故现场的处理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做到安全实践。

第三条 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安全工作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教学单位行政一把手是本单位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验室主任、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是所在实验室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第一安全责任人。每间实验室都要指定专人作为安全责任人,具体负责做好本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各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要协助实验室主任抓好本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及排除隐患等工作。保卫处负责实验室的治安保卫、消防设施管理及各种安全事故的处理;设备处负责检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技术和防护安全。

第四条 各学院要根据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特点,制定和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培训制度、设施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制度、危险品管理制度、防盗防火制度、内务管理制度等。

第五条 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要根据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编制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标准操作规程、检测研究实验操作规程、相关仪器设备使用规程、个人防护设备使用规程、危险废弃物的处臵规程和实验紧急情况处理规程等。

第六条 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及安全意识,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讲座和观看录相结合的形式,分门别类地介绍安全防护操作规程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为学生和教师们提供专业的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第七条 各相关学院必须根据本学科和实验教学的特点,制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生物安全管理的具体办法、操作程序和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第八条 各相关学院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切实落实实验用动植物的采购、检疫、管理等措施,并实行专人负责。动物实验中所用的动物必须由动物供应部门提供《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严禁从无《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的单位或从农贸市场等购买动物作为实验动物。要妥善处理实验动植物的尸体、器官和组织。要规范生化类试剂和用品的采购、管理、废弃物处理等工作程序;对实验样品应集中存放,定期统一销毁,严禁随意丢弃。

第九条 凡涉及易燃、易爆、有毒、病原微生物菌(毒)、麻醉品、放射性物质和压力容器等危险品存贮、运输和使用的实验室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登记、交接、检查、出入库、领取清退等管理制度,要建立账目管理,账目要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剧毒物品的使用过程须严格控制,详细记录领、用、剩、废、耗的数量,剩余物品须及时退库。在危险品库房管理上坚持两人管理、两把锁锁门、两人一起领用制度。涉及危险品的试验,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实验室人员具体操作。

第十条 对有压力容器、电工、焊接、振动、噪声、高温、高压、辐射、强光闪烁、致病微生物及放射性物质等场所及其有关设备,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落实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第十一条 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电、水、气设施必须按规定安装,禁止超负荷用电,不得乱拉、乱接临时线路。有接地要求的仪器必须按规定接地。如有电线老化、接触不良,要及时更换和处理。相关设施设备要预防因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必须配备符合对应要求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要放臵在明显、便于取拿的位臵。

第十二条 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要对参加实验的人员预先进行危险品使用的安全教育,使之熟悉有关物品的性能和使用知识,严格按照相关的防护规范和使用规程操作,严防事故发生。实验结束或离开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时,必须按规定采取结束或暂离实验的措施,并查看仪器设备、水、电、燃气和门窗关闭等情况。危险物品的空容器、变质料、废溶液、渣滓须、实验剩余物和废弃物要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不得随意抛弃。

第十三条 学院要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内务管理。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房间须落实安全与卫生工作责任人,钥匙的配发、管理由实验室主任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负责同志负责,不得私自配臵钥匙或给他人使用。严禁在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区域吸烟、烹饪、明火取暖。不得让与工作无关的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得在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娱乐活动等。

第十四条 学院要经常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防范事故发生。实验室如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向所在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学院和学校保卫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在安全隐患消除之前,不得开放使用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对安全隐患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的,学校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须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阻止灾害漫延,保护好现场。对违章操作、玩忽职守,忽视安全而造成的火灾、被盗、污染、中毒、人身重大损伤、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损坏等重大事故,有关部门要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作出严肃处理。第十五条 各学院务必强化师生在室外进行的实践教学工作。师生在室外进行实践教学时,相关人员必须对实践设施、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做好隐患的排查。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实践技术人员必须自始至终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严格要求学生遵照相关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根据各专业学科制定的实践操作规程进行实践,以保证学生室外的实践教学安全。

第十六条 野外实验(或实习)安全也是教育安全的重要环节,各学院应健全野外实验(实习)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在实习方案实施之前,学院和指导教师应该广泛收集实验(实习)区域自然地理和自然灾害资料, 研究该区域自然灾害的时空规律, 咨询当地地质、气象等业务部门, 及时获得有关预警信息, 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高发区域和多发时段进行野外作业。

第十七条 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须根据本规定制定安全工作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授权教务处解释。

第三篇: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

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 2003年4月学校将原农学院教学实验站、园林与艺术学院教学实验站、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学实验站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学实验站建制整合组建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经营、建设江西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基地。2010年7月被省科技厅授予“省级农业科技园”称号。

科技园现有果树蔬菜教学示范园(含盆景园2公顷)约13公顷亩;绿化苗木教学示范园约10公顷,农业教学示范区园约11公顷;建有育种、耕作、绿肥、农学院实训基地,拟建水产基地、昆虫测报站;另有后山林木教学区174公顷。

科技园的组织机构主要有:科技园管委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管委会下设综合科(含二级财务)、科教科、经管科和园林工程部。

五、今后工作重点

农业科技园是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基地,今后,农业科技园要着力创造条件吸引师生进园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大名、特、优新农产品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示范。在建设和谐科技园区的同时,依据学校总体规划,大力做好“一个基地,二个平台”建设,即校内实践教学和科研基地建设,高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示范推广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全员劳动合同制的用工制度,优质优酬、高效高酬的分配制度,全成本核算的核算制度,按服务等级考核的考核制度等企业运行机制。加大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联合开发的力度,积极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资金和人才,把技术、资金和人才有机地融合,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高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提升为“三农”服务水平。争取成为省级农业科技园,积极申请进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分会理事单位。

第四篇: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专升本”录取工作方案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2012年我省高等学校推荐选拔优秀专科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通知》(赣教高字[2012]19号)和《江西农业大学教务处关于选拔优秀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我校本科阶段学习的工作方案》(赣农大教发[2012]8号)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2012年“专升本”工作具体情况,2012年6月26日我校“专升本”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录取工作会议,研究并确定了我校2012年“专升本”录取工作方案。具体如下:

一、录取原则 在省教育厅确定的全省英语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上(外语类60分、文理类40分、艺术类30分),根据考生志愿,分五大类(外语类、文科类、理科类、软件工程类、艺术类),按三门考试科目的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只能在艺术类进行录取;报考软件工程类的考生只能在软件工程类进行录取;报考理科类的考生只能在理科类进行录取;报考文科类的考生只能在文科类进行录取;报考外语类的考生只能在外语类中进行录取。

如在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上出现相同分数,先按英语成绩排序择优录取;若英语成绩相同,则文科类和外语类按大学语文成绩排序择优录取,理科类和软件工程类按高等数学成绩排序择优录取,艺术类按素描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未按我校规定办理入校手续或不符合我校入校规定的考生,取消其录取资格。

二、各类别录取比例和录取人数

(一)省教育厅下达给我校2012年专升本招生计划:200人。

(二)各类别录取人数:

1、各类录取比例=(录取总人数200人/有效报名人数718人)×100%=27.86%

2、软件工程类录取4人;

3、艺术类录取7人;

4、理科类录取68人;

5、文科类录取118人;

6、外语类录取3人;

四、各类别最低录取分数线

1、艺术类:指园林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根据艺术类考生总成绩排序结果,第7名考生,总成绩为202分(艺术类录取最低分数202分)。

2、软件工程类:指理科类中的软件工程专业,根据软件工程类考生总成绩排序结果,第4名考生总成绩为195.5分(软件工程类录取最低分数195.5分)。

3、理科类:指软件工程类之外的理科专业,根据理科类考生总成绩排序结果,第68名考生总成绩为 221分(理科类录取最低分数221分,其中同分者3人,英语成绩分别是66,63,55分,同分者中英语成绩达到66分以上者录取)。

4、外语类:指英语专业,根据英语类考生总成绩排序结果,第3名考生总成绩为 196分(外语类录取最低分数196分)。

5、文科类:指英语专业之外的文科专业,根据文科类考生总成绩排序结果,第118名考生总成绩为198.5分(文科类录取最低分数198.5分,其中同分者5人,英语成绩分别是72,72,66,66,56分,同分者中英语成绩达到66分以上有两人录取)。

江西农业大学专升本工作领导小组

2012年6月26日

第五篇:湖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水稻陆两优996的临界氮稀释曲线测定与分析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rice luliangyou 996

critical nitrogen dilution curve

学生姓名:衣启乐

学 号:201042144125

年级专业及班级:2010级生态学(1)班

指导老师及职称:刘向华 副教授 学 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14年 5 月

目 录

摘 要:.....................................................................................................................关键词:...................................................................................................................1 前言.....................................................................................................................1.1立论背景.............................................................................................................1.2氮素水平对作物生物量积影响的研究进展.....................................................1.3作物临界氮浓度与稀释曲线的研究进展.........................................................1.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2.2 试验设计............................................................................................................2.3 测定项目..........................................................................................................2.3.1 干物质测定...................................................................................................2.3.2 氮的测定.........................................................................................................2.3.3 成熟期产量测定...........................................................................................3结果与分析............................................................................................................3.1 数据处理..........................................................................................................3.2 实验水稻移栽后地上部干重变化情况............................................................3.3 不同施氮处理下水稻产量分析......................................................................3.4 临界氮的计算..................................................................................................4 讨论与结论.........................................................................................................4.1氮素水平对水稻氮浓度的效应及其临界氮浓度模型...................................4.1.1水稻临界氮浓度模型分析............................................................................4.1.2临界氮累积模型在氮素运筹中的应用........................................................4.2结论...................................................................................................................参考文献.................................................................................................................致

谢.....................................................................................................................2

that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on rice nitrogen concentration dilution curve of the critical feed rate was less affected, the model has good stability.The parameters of “a”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showed that the critical nitrogen specific dilution curve wss a little bit different for this cultivar.Keywords: rice;biomass;nitrogen accumulation;critic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model 前言

氮元素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当前世界水稻种植国在水稻施肥方面仍以氮肥为主[1]。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也是以氮素的高投入为基础。过量施氮不仅增产效果甚微,而且给环境造成负效应[1-4]。目前我国水稻氮素利用率较低,导致稻米生产成本增加、资源浪费,已成为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氮素合理运筹可在提高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同时,提高作物的氮素利用率,减少因过量施氮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适时定量施肥已成为现代农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作物施氮量的准确预测是以作物生长需氮量信息为基础。研究表明[5],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地上生物量的氮浓度存在一个临界值,在作物生长不受氮素制约、地上生物量氮浓度值达到临界氮浓度且生物量达到最大累积时的施氮量为最适宜氮素水平。由于超级水稻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否存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在不同生态区间的通用性等问题的研究尚处于空白。

为此,关于在大田条件下通过作物生长对氮吸收进行调控的问题至今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超级水稻临界需氮量模型属于水稻科学前沿问题,基于水稻氮素水平试验,开展该领域研究,弄清水稻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建立提供理论基础,为水稻生产中的氮肥运筹提供科学依据。

1.1立论背景

传统作物适宜施氮量的确定是以收获时获得最高产量为标准,这种方法是假定作物整个生长期的氮需求量为恒定,而且在各生长阶段氮供应与需求的偏差对其生长无影响,该假设显然不成立。作物适宜氮需求量是根据一定环境条件下某一时期内作物生物量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氮吸收量确定的[5],作物需氮量的预测是在氮肥供应充足且作物氮浓度值在临界水平上时,作物生物量增长速率达到潜在生长速率条件下进行的。

作物生物量对施氮量的响应可以用多种模型表示,其中二次方程和指数模型使用较多[6-l6],虽然选择哪种模型受作物种类和氮素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作物生物量的增长速率从低施肥到高施肥均表现为:慢、快、最大和慢4个阶段的变化形式,作物生物量随生育进程表现为S型曲线,而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地上生物量氮浓度值也在不断变化[17],从而导致氮需求量亦随生育期呈s型变化。因此,在作物的每个生长阶段均有一个独特的氮需求值,这一需求值可使作物在该生育阶段内生长速率达到最大,且氮浓度值在临界水平上。

由于作物生物量的累积速率在不同生育阶段存在差异,作物对氮素的需求量亦随着生长发育进程而变化,每个生长阶段均存在一个适宜的需氮量使其生长速率达到最大,而传统施氮量的确定可能或者低估了作物在最快生长阶段内的瞬时需氮量,或者过高估计了作物生长速率较慢阶段对氮的需求量。

作物生长早期和晚期生长速率较慢,对于前者主要归因于:(l)正在进行分裂细胞的数量相对较少;(2)因苗期叶面积指数低而使光截获量和光合作用能力降

b为系数。由方程(1-1)确定的曲线分为3种类型:在临界曲线以下,作物生长受到氮制约,位于临界曲线以上,作物生长不受氮的限制,只有临界曲线上的氮浓度最为适宜。

基于模型(1-1)Greenwood等于1990年提出了关于C3,C4植物临界氮浓度与地上生物量间的通用定量模型,但所建模型实际上是在植物生长不受氮素制约的试验条件下确立的,供试C3植物有酥油草、紫花首楷、马铃薯、小麦、油菜、卷心菜、豆类,C4植物包括高粱、玉米等。事实上以上两模型是在作物生长不受氮素制约条件下的平均曲线模型,而真正的临界氮稀释曲线应该低于它们。在大量研究基础上,Lemaire和Gastal对Greenwood的模型系数进行修正,得到以下定量模型: C3 作物: N=4.8W-0.34

(1-2)C3 作物: N=3.6W-0.34

(1-3)

模型(1-2),(1-3)表明,在吸收相同量氮素的条件下,C4植物的生物量累积较C3植物多25%,但所有作物的临界氮稀释曲线斜率相同。然而,不同的植物由于其生长发育期、植株生长形态和生理生态特征各不相同,氮稀释曲线也应有所不同,有关学者建立了对牧草、马铃薯、油菜、玉米和卷心菜的氮稀释曲线模型,且这些模型参数均存稳定性。

另外有研究表明,在作物生长早期,由于植株间对光照无竞争现象,临界曲线斜率参数b值下降不明显,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认为在作物生长早期,氮浓度值因稀释现象较轻而维持不变,但不同作物间生长初期的氮浓度值不同,其中牧草和小麦的值分别为4.8%和4.4%。但Justes的研究表明,尽管小麦苗期的自 我遮荫现象己经存在,生物量在1.5 Mg/hm2时仍可维持这一恒定的氮浓度值。

综上所述,临界氮浓度的存在和稳定性使作物最大生长量条件下氮吸收的模拟和预测越来越成为可能,使作物需氮量的预测和氮营养状况的诊断亦成为可能。有人己经尝试将氮临界稀释曲线用于确定作物氮需求量、计算氮营养指数和用于包含氮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模型中,临界氮浓度还被用于诊断作物是否有氮亏缺现象。

上述研究所得到的模型形式与Greenwood等提出的假设一致,但参数不同。但针对水稻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研究至今仍为空白。由于超级水稻属于转基因或杂交作物,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否亦存在一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若存在,其参数的系统变化如何?这些问题均有待于研究、解决。

1.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纵观国内外氮素对作物生长发育、氮吸收、适宜施氮量研究的研究较多。由于超级稻具有不同于传统稻的生长性状,对水稻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生育阶段或几个关键生育期,系统、定量地研究水稻生物量累积还没见报道。水稻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确立是基于地上生物量、氮累积的动态监测,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将为生产中水稻的合理氮肥运筹提供依据。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为:首先是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区进行大田氮素水平试验,水稻移栽后定期进行田间取样,并测定其干物重和含氮量。从而为水稻田的精确施肥提供具有合理、有生理基础的理论依据。

根据图3分析各处理的氮与地上部干重呈现稀释曲线,并且各曲线都分布于由N1和N8所组成的虚线内,且N1在标准曲线的内侧,N8在标准曲线的外侧,N5几乎位于标准曲线上。讨论与结论

4.1氮素水平对水稻氮浓度的效应及其临界氮浓度模型

4.1.1水稻临界氮浓度模型分析

水稻地上部分氮浓度随生物量的增长为一稀释过程,二者间的关系符合Greenwood等人的假说:N =aW-b(其中N(%)为临界氮浓度,W(kg/hm2)为地上最大生物量,a、b为参数).根据Justes提出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确定方法,水稻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为:

N=2.7W-0.31 Greenwood等人的假说:

C4 作物:

N=3.6W-0.34 对比假说与试验结果的参数b值基本相同,表明生态条件对水稻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斜率影响较小,即模型存在较好的稳定性。参数a存在明显差异,则表明不同生态区域有其特定的临界氮稀释曲线。

氮素水平对水稻生物量、产量和氮浓度值均有显著影响,过多施肥前两者均无增加现象,但氮浓度值呈上升趋势,表明水稻生长有一临界需氮量。

已有的研究表明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体内氮浓度与其生物量的关系符合幂函数关系,继1990年Greenwood, Lemaire和Gastal等[23,30]提出关于C3、C4植物的临界氮浓度通用模型,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尽管所得模型形式与Greenwood等提出的模型一致,但参数不同。本研究得到的单位面积水稻田地上生物量累积量与其临界氮浓度值间的关系模型形式符合Greenwood等的假设,试验对应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参数b相接近(为0.31),但参数a存在一定差异,这与上述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参数值在不同生态区域条件下均一致的结论存在一定差异。

4.1.2临界氮累积模型在氮素运筹中的应用

传统的水稻田最佳施肥量的确定是以收获时的最高产量为依据,而对氮素在生长生育阶段的贡献并不清楚,通常将不同阶段的需氮量视为相同,并由此确定不同阶段的施肥量,而水稻植株整个生长过程中对氮素的需求量存在阶段性差别,由此,传统施肥量的确定对于快速生长阶段氮素需求量的估计可能低于实际需求,而对缓慢生长阶段的需肥量的估计则可能高于实际值。根据模型的计算结

[13] Cerrato M E, Blackmer A M.Comparisons of models for describing corn yield response to nitrogen fertilizer [J].Agronomy Journal, 1990,82:138-143.[14] Hanks J, RiTchie J T Modeling plant and soil systems.Madison [M].Wisconsin.-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1991.[15] Keen R E, Spain J D.Computer simulation in biology: a basic introduction [M].New York: John Wiley.1992.[16] Zebarth B J, Bowen P A, Toivonen P M.Influence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broccoli yield,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apparent fertilizer-nitrogen recovery [J].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1995,75:717-725.[17] Plenet D, Lemaire G.Relationships between dynamics of nitrogen uptake and dry matteraccumulation in maize crops.Determination of critical N concentration [J].Plant and Soil,1999,216:65-82.[18] Ingestad T, Agren G I.Theories and methods on plant nutrition and growth [J].Physiologia Plantarum, 1992,84:177-184.[19] 杨京平,姜宁,陈杰.施氮水平对两种水稻产量影响的动态模拟及施肥优化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654-1660.[20] 上官周平,李英,陈培元,等.氮肥与底墒对小麦同化产物累积与运转的调节效应模型.[J],西北农业学报,1994,3(2):63-68.[21]Damisch W.Biomass yield-A topical issue in modern wheat breeding programmers[J].Plant Breeding, 1996,107:11一17.[22] 孟亚利,曹卫星,柳新伟,等.水稻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动态模拟的初步研究.[J],作物学报2004,30(4): 376-381.[23] Michael S, Watt, Peter W, et al.Above-ground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nitrogen fixation of broom(Cytisus scoparius L)growing with juvenile Pinus radiata on a dryland site [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3,184:93-104.[24] Shibu J, Sara M, Craig L, et al.Growth, nutrition,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responses of longleaf pine seedlings to light, water and nitrogen [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3, 180:335-344.[25] Bassett D M, Anderson W D, Werkhoven C;H E.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nutrient uptake in irrigated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J].Agronomy journal, 1970,62:299-303.[26] 张旺峰,李蒙春,勾玲,等.北疆高产棉花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J],棉花学报,1998,10(2):88-95.[27] 张旺峰,李蒙春,杨新军.北疆高产棉花生物量积累的模拟.[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87-92.[28] 沈秀英,刘俊文,给宗兰.两熟棉田五种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生物量积累与分配.[J],作物学报,1985,11(2):131一137.[29] 肖世和,陈孝.小麦开花后生物产量及其组分的动态分析.[J],作物学报,1995,21(2):155-160.[30] 张洪全,齐沛君.春玉米子粒灌浆及产量构成因素与追氮量关系研究.[J],玉米科学.1994,2(4):56-58.[31] 金继运,何萍.氮钾互作对春玉米生物产量及其组分动态的影响.[J],玉米科学.1999, 7(4):57-60.[32] 覃夏,王绍华,薛利红.江西鹰潭地区早稻氮素营养光谱诊断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11, 4:691-698

[33] 李刚华,丁艳锋,薛利红,王绍华.利用叶绿素计(SPAD-502)诊断水稻氮素营养和推荐追肥的研究进展.[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3:412-416 [34] 梁效贵.华北地区夏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和氮营养指数研究[J],作物学报,2012-12-11 [35] 薛晓萍.棉花花后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建立及在施氮量调控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6-06-30 [36] 阙金华;氮肥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02-11-30 [37] 张小平;栽培方式对陆两优996产量形成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作物研究 2010-03-15 [38] 陈德新,邹应斌.水稻实地施肥技术介绍.[J],作物研究,2004,3:177-180 [39] 姜龙.实地氮肥管理对氮肥利用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0,5:13-18 [40] 聂守军,史冬梅,谢树鹏,刘静.叶龄诊断施肥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09,1:38-39 [41] 陈新红,叶玉秀,周青,耿凯.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 13:258-260 [42] 程效义,徐海,马作斌,何广生,刘迪,李景波,陈温福.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J],杂交水稻,2011,5:77-80 [43] 贺帆,黄见良,崔克辉,曾建敏,徐波,彭少兵, R.J.Buresh.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7, 1:123-132 [44] 李国生,张耗,王志琴,刘立军,杨建昌.氮素水平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 4:116-121 [45] 刘代银,伍菊仙,任万军,吴锦秀,杨文钰.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氮素吸收、运转和子粒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3:514-521 [46] 吕忠贵,杨圆.浅析氮磷化肥的使用,利用及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7, 3:30-34 [47] 钱银飞,张洪程,李杰,吴文革,郭振华,陈烨,张强,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施氮量对机插杂交粳稻徐优40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3:522-528 [48] 孙芙英,张凤英,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7, 5:46-48 [49] 孙伟晶,王伯伦,陈丛斌.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20:9411-9413 [50] 滕斌,李之林,肖立中,张瑛,吴敬德,朱学桂,宣红.施氮水平对优质稻产量、品质及稻米Hg、As、Cd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7:30-33 [51] 王春香,刘阳.氮肥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13-13 [52] 王庆胜.施肥方式对白浆土水稻SPAD值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5:40-42 [53] 王子臣,张岳芳,周炜,陈留根,郭文善,郑建初.氮钾肥用量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米质性状及淀粉黏滞谱特征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1,2:236-242 [54] 魏宝磊.氮肥运筹对南粳44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54-55 [55] 杨国才,游艾青,胡刚,刘凯,陈志军,李三和.施氮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早稻两优3418产量及米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9,12:2944-2946 [56] 于乃军.利用叶龄诊断技术指导水稻施肥.[J],北方水稻,2008,4:52-53 [57] 于晓慧,王广元,李广信,梅青,石红卫.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晋稻8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1,4:45-47页

[58] 邹长明,秦道珠.水稻氮肥施用技术Ⅱ.看苗施用氮肥的叶片诊断指标.[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29-31

本论文是在刘向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关怀下完成的,刘向华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影响,在此衷心感谢两年来刘向华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吴小玲老师悉心指导我们完成了实验室的测定工作,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给予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向吴小玲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梁运珊教授对于我的科研工作和论文都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实验室工作及撰写论文期间,张竞元、冯成利等同学对我论文的分析部分书写工作给予了热情帮助,在此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另外也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够在学校专心完成我的学业。

下载江西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精选)

    学号:题 目:作者 系别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湖南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XXX 届别经济与管理系专业 企业财务管理职称摘 要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小......

    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一、 培养目标:以“基础教学提高思维水平、专业教学提升科研素养、实验教学提升应用能力、实训教学提升系统观念、外语教学提升沟通”为核心理念来培养......

    江西农业大学实习报告

    江西农业大学 实习报告学院: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名称:实习地点:实习时间:年月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 2、实习任务 3、实习工地 4、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2)工......

    云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1

    浅谈土石坝的施工 摘要:文章主要对土石坝工程类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渗流进行分析以及施工实施过程中应如何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土石坝 渗流原理及其控制 工程质量 0 引言 土......

    四川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模版) 1. 基本要求 科学实验论文和毕业设计一般不少于5000字,调研报告一般不少于7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其中,生物科学和化学生物学专业至少引用1......

    华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封面

    毕 业 论 文 学院名称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题目) (副标题)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教师姓名 职称) 信息学院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XX年5月 论文答辩日期 年 月 答辩委......

    江西农业大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实施办法

    江西农业大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

    江西农业大学教研室工作考核办法

    江西农业大学教研室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赣农大教发[2011]26号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工作,明确教研室的职责与功能,增强教研室工作考核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