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6:5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第一篇: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农业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为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第一章 把握形势,顺应发展新要求

一、发展成就与经验

“十一五”以来,中央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在各级各部门和亿万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粮食连年增产,总产连续4年保持在5亿吨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迈上了万亿斤新台阶。“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先后跨越4千元、5千元大关,年均实际增长8.9%,增速超过“七五”以来各个时期。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52%,分别增长4个和16个百分点,标志着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农业生产方式正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土地流转平稳有序,家庭农(牧)场、种粮大户不断涌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7万多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5万个,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逐步发展壮大;农产品(14.90,-0.16,-1.06%)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7:1;乡镇企业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年均增长12.9%;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超过23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10%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新局面,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涌现了一大批示范典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的五年。实践表明,要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必须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坚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切实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农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政策导向,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全社会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注农村的氛围更加浓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更加有利。一是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9万亿元,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力度将持续加大。二是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十二五”时期城镇化率将超过50%,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三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扩大内需战略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四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问题相当突出,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制约。一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不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滞后、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突出,在资源短缺与环境约束加剧、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国内外传导联动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保障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压力增大。二是农村生产要素流失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存在着耕地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和非农化、非粮化现象;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发展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凸显;农村资金外流、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加快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合理补偿机制的要求更加迫切。三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难度增大。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金融危机后农民外出务工增速放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遏制,缩小城乡差距任务艰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必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突出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更加奋发有为地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章 转变方式,确立发展新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目标,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任务,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夯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解决好13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自给的方针,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二)坚持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强化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条件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坚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必须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优化种养结构,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农村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源(8.28,-0.22,-2.59%)泉,必须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农村土地管理,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五)坚持把加强宏观调控作为重要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是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物价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增强短缺农产品供给能力,完善贸易调控和产业准入政策,防止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生活更加殷实;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具体发展指标为:

——农产品供给能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棉花、糖料总产量分别达到700万吨和14000万吨以上,油料总产量达到3500万吨;蔬菜、水果等产品供应稳定增加;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5000万吨、6000万吨以上;标准化生产普及率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6%以上。

——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畜牧业和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6%和1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2:1;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农垦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农业的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拓展,农业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重持续提高,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00万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成长,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达到1.3亿户,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38%,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

——农业效益与农民收入水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化肥、农药的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80%以上,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50%以上;草原退化得到有效遏制;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显著提高,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500亿尾。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科教、文化、卫生、体育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第三章 明确任务,推动发展新跨越

“十二五”期间,着力从七个主要方面入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建设主产区、提高单产的思路,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95%以上的自给率。

(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不断优化耕地利用结构,统筹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耕作制度改革,合理提高复种指数,开发利用冬闲田,积极治理盐碱地,继续推进水稻“单改双”,充分挖掘耕地利用潜力。

(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以“旱改水”、“籼改粳”、“滩改田”等为主要途径,扩大优质粳稻生产。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培育耐密植、抗倒伏、抗病虫、低水分的玉米新品种,扩大饲用等专用玉米生产。积极发展高油、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稳定大豆自给率。扩大脱毒马铃薯种薯供给能力,满足市场消费、加工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三)加强主产区建设。推动项目、资金、科技等进一步向主产区倾斜,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粮食调出量大的核心产区,重点加强13个粮食主产省、产量超过100亿斤的产粮大市、产量超过10亿斤的产粮大县生产能力建设。完善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调动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

(四)提高单产水平。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基础产出能力。加快研发一批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化作业需要、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新品种,不断扩大应用面积。大规模整建制开展高产创建,集成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强化行政与技术结合、科研与推广结合、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结合,促进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推动粮食生产不断跨上新台阶。

二、大幅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水平

(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着力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继续实施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加强节本增效及应对灾害等方面重大技术研发。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特设岗位计划。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集成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和节水农业设施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和高效节水灌溉;推进农田道路、桥涵、防护林网、输变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农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建立农田设施管护机制,确保各类农田设施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加快改善养殖业品种改良条件,加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池塘改造和建设,强化重点省份草原牧区建设。开发建设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海洋牧场,合理控制海域养殖面积和密度。加强渔政渔港建设。

(三)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扩大农机装备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突破水稻栽植和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制约,加速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棉花、油菜、甘蔗机收技术攻关力度,尽快提高棉油糖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丘陵山地经济型、种子生产加工与植保、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各领域机械化。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安全执法装备能力建设,推进农机质量和安全使用监督管理。培育和规范农机作业和维修市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连栋温室、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田头冷柜”等农业设施,提高农产品均衡供应能力。

(四)推进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制定完善应对各种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农民收入减损等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强化救灾物资和技术储备,根据不同地区灾害发生特点和救灾需要,及时提供资金、设施保障,推广相应的生产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切实减轻灾害的不利影响。

三、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一)深入调整农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强棉花、油料、糖料、蚕桑、天然橡胶等工业原料作物生产基地建设,稳定棉花供给能力,力争糖料基本满足国内居民消费需求,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稳定在40%。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蔬菜生产的意见,加强蔬菜重点产区建设,稳定大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园艺产业,推动水果、茶叶、花卉等优势园艺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支持畜产品规模化饲养,稳定发展生猪和蛋禽,加快发展肉禽和奶牛,积极推进肉牛肉羊和绒毛羊发展。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引导水产品优势区域建设,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实行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强化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支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大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扩大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协调发展。大力发展产地加工,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储藏、保鲜、分级清选、包装技术,促进农产品保质减损增效;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促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

(三)提高乡镇企业发展能力。促进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县城及周边和园区集中,扩大就业容量,壮大县域经济。支持乡镇企业通过企村互动、以企带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乡镇企业东西合作,促进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

(四)壮大农业农村服务业。鼓励各类经济主体开展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服务,规范市场秩序,稳定价格,保障供应。积极扶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发展,扩大统防统治服务范围。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机大户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利益联结紧密、运作规范的服务组织,大力发展跨区作业,促进农机作业服务和维修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在优势产区建设和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加强产销信息引导,落实和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着力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商贸、信息、餐饮等农村生活服务业,构建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繁荣农村经济。

(五)培育农业农村新兴产业。加快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和生产动植物新品种、生物农药、兽药、疫苗、生物肥料和农用材料,扩大应用面积。加快发展以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引领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形成。开拓农业农村新兴产业产品市场,引导商业模式创新,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努力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

(一)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增加收益。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分享收益。强化产销对接,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力度,积极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监测预警机制,稳步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适时采取临时收储政策,努力使主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二)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大培训力度,大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鼓励发展劳务经济,强化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对接,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合理引导农民工外出就业。继续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增加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增强政策协调性,突出政策的针对性,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盘活土地资产。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五、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公共服务

(一)加强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完善国家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和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实施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启动重点动物疫病防治计划,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情。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部、省、地(市)、县(场)四级农产品(含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推广和应用,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加强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监测预警服务,建立统一的种养、流通信息链。着力强化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服务体系。加大体系建设投入,保障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创新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强化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工程运行管理。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用电问题。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运输的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运输需要。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力争全面完成垦区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建设任务,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实施捕捞渔民安居工程。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用能结构,进一步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强化沼气管护。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积极推进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构建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面向“三农”的技能人才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地方病、重大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提高农村卫生安全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完善并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措施。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基层公共设施的综合利用。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继续完善和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制度、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

六、完善和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一)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依法落实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进入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流转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经营性用地范围内。

(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支持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聚集,培育一大批规模优势和产业特色明显的专业户、专业村。

(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农超对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实现产销衔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推动合作社之间联合与合作,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扶持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仓储、冷藏、初加工等设施。

(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发展行动。鼓励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参与现代流通。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加强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懂政策、善经营、会管理的龙头企业人才队伍。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模式,支持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等多种形式的紧密型利益关系,增强带动农户的能力。

(五)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集聚配置科技、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提高集约化水平,壮大主导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等建设。

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一)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大力推广农机深松整地,提升土壤有机质,努力培肥地力,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强设施农用地管理,防止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名,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补充耕地的质量建设和管理。

(二)加强草原保护。做好草原划定和功能区划工作,突出草原生态优先理念,加强分类指导和协调,加快重点地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坚持草畜平衡,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强化草原监督管理,落实草原动态监测和资源调查制度,严格草原征占用管理,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完善退牧还草政策,加快重度退化草原补播改良。加强牧区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和棚圈设施,科学利用草原,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三)强化水资源保护和农业生物资源养护。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进一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农业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推广喷灌、微灌等先进节水技术。继续执行休渔、禁渔制度,扩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生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管理,稳定渔民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大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建设力度。建立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权属制度,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建立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严格防范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四)加快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和农村环境治理。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和节能型农业装备,积极引导发展循环农业。强化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肥料、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燃料,推进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开展农村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和无机废弃物收集转运。

第四章 优化布局,构建发展新格局

“十二五”时期,围绕保护和利用好耕地、草原和江河湖海及滩涂资源,深入实施《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加快构建“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一、构建农业战略格局

(一)东北平原主产区

本区域处于温带,土壤肥沃,耕地平整连片,水土资源匹配,生态环境较好,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粳稻为主的水稻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油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奶牛、生猪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

(二)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本区域地处暖温带,地势平坦,具有适宜农业生产的温度、雨水、光照等气候条件,是我国传统农区,农业生产精细化程度和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较高。“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和专用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蛋白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

(三)长江流域主产区

本区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积温较高,雨热同季,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双季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以优质弱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带,以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以淡水鱼类、河蟹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

(四)汾渭平原主产区

本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热水土条件匹配良好。“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

(五)河套灌区主产区

本区域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地形平坦,适宜黄河水自流灌溉。光照充足,积温较高,昼夜温差大,农业生产气候条件独特。“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

(六)华南主产区

本区域地处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南亚热带区域,丘陵广布,是我国砖红壤、赤红壤集中分布区域,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高档籼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甘蔗产业带,以对虾、罗非鱼、鳗鲡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

(七)甘肃新疆主产区

本区域属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以绿洲灌溉农业和草食畜牧业为主。“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

同时,加快建设其他农业地区和其他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主要包括:西南和东北的小麦产业带,西南和东南的玉米产业带,南方的高蛋白及菜用大豆产业带,北方的油菜产业带,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南方的马铃薯产业带,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的甘蔗产业带,海南、云南和广东的天然橡胶产业带,海南的热带农产品产业带,沿海的生猪产业带,西北的肉牛、肉羊产业带,京津沪郊区和西北的奶牛产业带,黄渤海的水产品产业带等。

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一)种植业

主攻方向:围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主要农产品满足供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油料、甘蔗、蔬菜、苹果、柑橘、天然橡胶等优势区建设。

发展重点:大力推进“两个大规模创建”和“五个加快”。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逐步实现优势产区、主要品种全覆盖;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努力实现100%生产资料统购统供、种苗统育统供、病虫害统防统治、产品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快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逐步实现重点地区、主要品种全覆盖;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力争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加快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快推进科学抗灾减灾,努力形成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

(二)畜牧业

主攻方向:以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保障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环境和生态安全为核心任务,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继续实施全国生猪、肉牛、肉羊和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加强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

发展重点:加快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速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加快建立健全标准化养殖体系,积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饲料安全保障体系,推进高效安全新型饲料研制与产业化开发,发展优质牧草等饲料原料生产;加快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着力构建科学规范、责任明确、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加快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体系,推进草畜平衡,加快恢复草原生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加快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强草原防火和鼠虫害防治,提高草原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

(三)渔业

主攻方向:以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渔民持续稳定增收、水域生态安全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要目标,着力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继续推进出口水产品三个优势区建设,积极发展大宗淡水鱼类和名优水产品种养殖,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提升渔业生态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的水平。

发展重点:大力发展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提升水产原良种、疫病防控、技术推广、质量安全建设水平;积极推广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稻田养殖、盐碱地养殖等现代养殖方式,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加强监测评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控制捕捞强度,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近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建立开发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相统筹的现代渔业体系,增强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增殖放流规模和质量,加强海洋牧场和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加强渔政装备和队伍建设,加快渔港建设步伐,提高渔政、渔港、渔船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四)农产品加工业

主攻方向:以种植、畜牧、渔业的产业布局为基础,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和城市郊区及县域集中,推进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力布局的良性互动,促进农产品加工与农业协调发展。

发展重点: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扩大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突破农产品加工技术瓶颈为切入点,着力发展产地加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批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着力推进精深加工,培育领军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着力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实现同步发展。

(五)农垦经济

主攻方向:突出粮、棉、橡胶、糖料、牛奶、良种等优势农产品生产,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及热作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壮大农垦工业,以农业服务、商贸流通、居民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创建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推进场县(乡)共建,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发展重点:巩固和提升粮、棉等农产品大型生产基地和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建设水平,加强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建设,推动全程机械化;提升畜禽良种基地建设水平,推进奶牛、生猪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生产;扩大农业标准化实施范围,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主导产业中的运用,探索并推广先进生产模式,扩大农产品质量追溯建设范围,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农垦发展空间。

第五章 加强建设,提升发展新水平

按照“巩固基础、提升能力、保障发展”的思路,在继续实施现有重点工程的基础上,整合农业建设项目,扩大投资规模,突出加强六个方面的建设。

一、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针对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年久老化失修、中低产田比重高等问题,按照统一规划、分工实施、县级整合的原则,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推动县级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统筹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十二五”期间,全国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占全国耕地总面积比重明显增加。

二、切实加强“菜篮子”产品供应能力建设

针对新时期“菜篮子”产品季节性、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和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问题,启动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在“菜篮子”产品主产区建设园艺作物生产小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扩大建设规模。在优势产区建设和改造一批国家级重点大型批发市场和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到2015年,基本实现“菜篮子”产品均衡供应,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国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新格局基本形成。

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针对农业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薄弱,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的有关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部署,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村经营管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改善服务条件,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到2015年,实现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满足广大农民对农业公共服务的需求。

四、加快推动草原等农业生态建设

针对我国草原退化严重、农业生态脆弱和生物资源衰退的问题,坚持重点突破和面上治理相结合,以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青藏高原草原等地区为重点,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工程、三江源草地建设工程和牧区水利工程实施力度,启动实施沙化草原治理工程、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南方草地保护与建设工程。加强草原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力度。到2015年,草原牧业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有效养护,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生态屏障功能不断增强。

五、着力强化农产品加工能力建设

针对我国农产品初加工严重滞后、产后损失严重、转化增值水平较低等问题,支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用技术成熟、经济适用的产后贮藏、保鲜、烘干等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在粮食生产核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研发体系建设,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到201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产后损失率大幅降低,农产品加工业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六、积极促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针对秸秆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农村人居环境差、能源短缺等突出问题,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因地制宜开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秸秆能源化利用等工程。到2015年,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农村沼气、省柴节煤炉灶炕的普及率大幅提升,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显著优化,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第六章 强化措施,开创发展新局面

一、强化多元投入

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中央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发展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投资补助等措施,引导各类主体投入现代农业,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

二、加大农业补贴补助力度

完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建立更加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农业补贴机制。新增补贴向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倾斜,向产量高、商品量大的地区倾斜。坚持和完善渔业柴油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与服务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肉蛋奶水产品和蔬菜等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范围。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规模。研究建立高耗能老旧农业机械报废制度,探索实施报废更新补助。实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探索建立养殖环节病死动物及其无害化处理补贴制度,健全基层防疫工作补助机制。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和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继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

三、完善农业奖补机制

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大县转移支付水平,继续加大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规范粮食主产县涉农投资项目地方配套,全面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资金配套。稳步提高粮食主产区县级人均财力水平。健全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逐步完善政策措施。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规模。

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鼓励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加强考核评价,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扶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完善登记和管理办法。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政策。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鼓励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探索推进涉农保险发展。探索完善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改善农产品市场调控

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探索建立以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为基础的目标价格政策。完善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等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完善主要农产品吞吐和调节机制,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发挥骨干企业积极作用,健全和完善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和机制。继续加强生猪等主要“菜篮子”产品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应急调控预案,制定鲜活农产品调控办法。积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探索建立碳贸易、排污权交易机制。

六、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健全符合世界贸易规则的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优化进入农业领域的外资投向,提升“引进来”质量和水平,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加大农业“走出去”支持力度,为企业搭建平台,扩大农业对外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强化贸易促进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优势农产品出口。继续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多双边农业贸易谈判和涉农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贸易秩序。运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相关措施,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完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调控机制。健全农产品贸易监测预警体系,支持行业协会为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推动建立损害补偿机制。

七、深化改革创新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推动兽医、种业等方面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垦体制改革,推动垦区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探索示范作用。

八、强化法制保障

继续完善农业法律法规,在现代农业发展投入、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安全和生态安全、农民权益保护、农产品补贴政策等方面加强立法,推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制度化和规范化。整合执法力量,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改善执法条件,在全国农业县全部实行农业综合执法,全面提升农业执法水平。加大农村普法教育力度,增强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

做好“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农业部门及有关方面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间沟通协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组织实施各项重大工程,重视和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形成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强大合力,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加强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也是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农业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标准化改造农田4万公顷、鱼塘0.67万公顷,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完成省下达我市的粮食考评任务,蔬菜等主要“菜篮子”产品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生猪、水产品产量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8.7%和13.7%。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施种苗增殖放流措施和“沃土工程”,建成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个,农药、化肥使用量比“十五”期末分别减少35%和25%。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322.1亿元、188.6亿元和6.2亿美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12.0%、11.0%和15.9%,农业经济规模、土地产出率、主要鲜活农产品产量等指标居全省前列。

(二)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确立。

蔬菜、水果、花卉、畜牧、水产等传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水产品产量比重从2005年的35.6%提高至2010年的49.5%,畜牧规模化健康养殖比重和名特优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量比重稳步提高。农林牧渔服务业、种子种苗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其中建成农业乡村旅游景点(区)106个,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四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蔬菜、水产、观赏植物、生猪价格成为全国指示性价格。2010年全市都市型农业总产值达1076.7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产值达754.6亿元。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26家、80家,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5家、17家和30家,其中1家龙头企业已培育上市,实现了我市农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30个,其中省部共建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9个、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个、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零起步发展到405家,其中部、省、市级示范社分别达1家、9家和12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4.1万公顷,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总量的38%。

(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成效显著。

推进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攻关,香蕉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等100多项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培育“彩霞”红掌、“广源占5号”水稻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85个。普及先进适用农业技术,蔬菜安全生产、环保控释肥施用、果蔬减压保鲜等一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7.3万千瓦、农业劳动力人均达到2.84千瓦,温室面积达0.4万公顷,喷淋设施覆盖达0.5万公顷。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万多名,培训农业技术骨干6万多名。2010年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良种覆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77%、95%、58%,比“十五”期末分别提高7%、5%和6%。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建立市、区(县级市)、企业(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全市产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40多项。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82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3个。截至2010年底,全市无公害认证农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产品分别达350个、73个和232个,省名牌产品(农业类)达79个,数量居全省前列。圆满完成第16届亚运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

(六)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初步建立市、区(县级市)、镇、村四级畜牧防疫体系和以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中心站为核心的水产疫病防控体系。配合第16届亚运会建成全国首个取得国际认证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加强植物疫情监测工作,强化产地防疫检疫,香蕉花叶心腐病等植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植物疫情和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明显提高。

(七)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积极落实种粮直补、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渔用柴油补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等农业补贴,创新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探索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结合实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和低保补贴标准。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推进渔民转产转业。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落实留用地政策,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76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五”期末的2.58∶1下降到2.42∶1。

(八)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局良好。

制定《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及12个配套文件,初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发展,开展自然村通水泥路、通电信网络、通自来水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960条行政村进行了村容村貌整治,农村集中的地区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统一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扶持中心镇加速发展,中心镇发展成为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加大对北部山区镇的扶持力度,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国家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央及各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环境非常有利。

我市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城市实力显著增强,正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的方向迈进,迫切需要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而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开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二)重大挑战。

资源与环境对农业发展约束加剧,城市与农业发展的用地矛盾突出,农业用工难问题严峻,农业发展面临的环保和灾害疫病防控压力增大,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突出,迫切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仍然较弱,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市场消费需求升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突发事件对城市农产品应急保障能力提出考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更加艰巨。

城乡一体化发展刚刚开局,城乡在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民增收仍存在大量制约因素。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落后。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总目标,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业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品牌化、产业化为重点,强化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向科技型、生态型、服务型和效益型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具有广州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格局。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北部山区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城乡统筹原则。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综合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原则。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市场导向原则。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充分利用我市综合优势,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稳定并逐步提高主要鲜活农产品的自给率。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深加工和现代流通农业、种子种苗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保障能力、辐射示范能力明显增强。深入推进广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

2.主要目标。

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通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数量增长向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保障转变;农业生产条件由依靠自然条件向大量使用现代设施装备转变,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3万公顷;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粗放向规模集约转变,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3万公顷,产业化带动农户比重达到50%左右;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开发向循环节约环境友好转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均比“十一五”期末提高5%,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指标值翻一番;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高标准规划建设重点“菜篮子”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优势产业板块,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主要鲜活农产品自给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5%和1%。

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农村扶贫工作取得突破,到2012年底,被帮扶的贫困村年集体收入基本达到10万元,被帮扶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基本达到5000元。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基础建设、市场体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分区合理、特色鲜明、和谐依存的规划建设体系;镇域经济较快发展,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功能显著增强;农村交通、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对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作用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有序发展。

四、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

(一)区域布局。

依据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条件,根据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优势产业向现代农业园区、重点“菜篮子”基地和特色产业板块集中,形成组团式多板块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

1.北部山区生态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白云区东北部、花都区北部、萝岗区北部、从化市及增城市北部,重点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特色水果和花卉及有机蔬菜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特种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绿色生态产业。

2.中部平原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白云区西北部、花都区西部及增城市中南部,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业、丝苗米生产与加工业、花卉园艺业、出口水产品养殖加工业等无公害高效产业。

3.南部滨海沿江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番禺区、南沙区及巴江河、流溪河、增江下游流域,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及亚热带特色水果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观叶植物及绿化苗木园艺业、优质水产养殖业、饲料加工业、观光休闲农业等绿色高效产业。

4.城郊农业组团:主要包括海珠区南部、荔湾区西部、白云区南部、花都区东部、番禺区北部及萝岗区北部,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及特色花卉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观赏鱼等特种水产养殖业、体验型旅游农业、农产品流通业、种子种苗及饲料等涉农科技产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

(二)产业发展。

1.粮食: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优化粮食品种结构,适度发展甜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高效粮食作物种植。扶持增城、从化市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和加工。推进粮食品种差异化、优质化和耕作机械化。

2.蔬菜:加强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区和蔬菜专业村建设,推进近郊菜地环境改造,推进标准化、设施化生产。加强标准化、产品标签标识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种植比重。培育农产品物流配送和深加工产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3.水果: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水果专业村。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大宗水果品种改良,适度发展加工型水果种植,加强岭南特色水果品种选育。扶持发展果品保鲜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

4.花卉:以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为核心推进花卉产业升级,重点发展观叶植物、高档盆花、出口盆景、鲜切花等四大优势花卉园艺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出口竞争力的新品种,发展花卉种苗产业、包装储运流通业,完善产业链结构,形成花卉产业优势。

5.畜牧:推进畜牧养殖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重点支持大型骨干畜禽养殖项目,扶持大型畜牧企业开展养殖、购销、屠宰加工一体化经营。稳定畜牧生产,扶持我市大型畜牧企业在市外建设养殖基地,稳定供应广州市场。扶持种畜禽产业发展壮大。

6.渔业:加强渔业设施建设,改善养殖基础条件。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推进水产标准化、设施化、专业化养殖。加快名特优水产、观赏性水产、水产苗种等养殖业和水产出口加工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打造全国海洋水产总部经济园区,建设具有规模影响的国际海洋水产交易中心和国家级现代化渔港。

7.现代种业: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水产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扶持重点科研单位或优势企业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畜禽扩繁场和水产良种场,扶持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

8.现代农业服务业: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农业会展、农产品检测检验等高端产业,适度支持生物农药、兽药疫苗、饲料、配方基质、农业机械及设施装备等涉农产业,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含量、影响力和辐射示范能力。

五、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

(一)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公共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

1.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连片农田和鱼塘标准化改造,结合都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基本农田保护提高重点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的整治标准。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推广连片温室大棚、节水灌溉、农产品冷链保鲜等农业设施应用。

2.开展新一轮“菜篮子”基地建设。保持常年菜地不低于3万公顷、鱼塘不低于2万公顷的水平,建设设施菜田0.33万公顷、设施渔业0.27万公顷,改造近郊菜地0.13万公顷。建设和提升30个蔬菜专业村、20个水果专业村,建设15个重点蔬菜基地、10个现代渔业基地、20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建设和改造30个万头以上现代化养猪场。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采后分级、加工、包装、保鲜、冷藏能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及设施,扶持养殖产业规模化经营。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高标准建设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农业部花卉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完善区(县级市)农产品质检机构,扶持建设重点农产品产地检测站,完善市、区(县级市)、生产企业(基地)和批发市场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完善供穗农产品基地质量监管机制。加强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强化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完善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制度,推进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

4.完善动物卫生和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完善市、区(县级市)两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健全以市、区(县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导、以镇站和村级防疫员为补充、以专业科研机构为辅助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强市、区(县级市)兽医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常年免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保持在95%以上。全面提升屠宰检疫规范化水平,基本完成检疫申报点建设,规模生产场产地检疫率达100%。完善动物疫病和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物资储备等工作。建立健全重大水生动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立职业渔医制度,建设鱼病远程诊断防治网络。完善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维护管理。

5.深入推进农业市场化、信息化建设。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北部山区建设农超对接生产基地,培育农村流通中介组织和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建设农产品营销网络和冷链体系,发展农产品配送直销、电子商务、名优农产品会展等新型流通模式。加强市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推进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运用。开设农业技术实用信息服务,提供农业通、热线电话等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向农业产业链各节点延伸。

6.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加强农业(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继续实施休渔禁渔制度,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加大各类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力度,完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建立外来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推广节约型生产技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广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技术,发展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利用等循环农业。

(二)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精品农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优势产业基地和“一村一品”建设并引导向优势区域集聚。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园艺产业和养殖产业结构,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的精品农业和特色农业,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发展种子种苗和特种种养殖等技术密集型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农业会展业。

2.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完善市、区(县级市)、镇(街道)三级农业技术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涉农主体广泛参与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引进、示范和推广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加快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发展,逐步把农业设施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3.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企业上市。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达50家。完善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会展农业、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等农业相关产业。

4.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完善观光休闲农业基础设施,推进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建设。规范农家乐经营行为、提升服务档次,制订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制度。完善用地、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农业科研基地、农业企业、“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渔业)。重点抓好滨海农业乡村游、岭南水乡特色游、千年花乡观光游、北部生态农业乡村游、农业科技观光游等精品线路和重点景区建设。

(三)整合产业资源,扩大开放合作,提高我市农业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

1.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新品种创新、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饲料和饲料原料生产等重点领域的研发,提升我市农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吸收创新能力。加大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扶持力度,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2.大力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布局合理、功能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备、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高效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万花园等现代农业园区。优先应用各种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现代化装备建设,全部园区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产业化扶持等各项政策向现代农业园区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整区(县级市)、整镇创建示范园区工作。

3.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引进技术、利用外资的质量。鼓励以国内高端消费需求和出口为导向发展名牌农业。启动“菜篮子”市外基地建设,发展生产在外地、研发和销售在广州的农业总部经济。进一步落实广佛肇农业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珠三角、泛珠三角、港澳台及东盟等地区的农业交流与合作。

(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开创和谐城乡、幸福广州新局面。

1.协调推进城镇化,繁荣农村经济。以中心镇、山区镇、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提高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核心,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强化与全市产业布局融合和产业系统配套,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名镇”、“名村”。

2.扶持北部山区镇加快发展。加强北部山区镇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生态产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北部山区镇危房改造、农村合作医疗、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事业配套筹资减免。加强对北部山区镇、贫困镇的对口帮扶工作。

3.深入开展新农村综合试点。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旧村改造,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规划建设、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相配套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试点。加强渔村、渔港建设,继续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工作,统筹解决渔民住房、最低生活保障、培训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问题。

4.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落实资金、技术、土地、劳动保障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每年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8000人、农民创业培训1000人、农民企业家培训100人,到2015年,实现全市每6户农户中有1名农民参加培训,每条行政村有1名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健全集体经济管理,维护农民财产权利,保障并提高农民股份分红、租金等财产性收入。建立健全低收入农户收入监测与帮扶援助机制,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市内“双到”工作。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发挥市委农办的指挥协调功能,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计划和考核,推进规划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政策支持。

1.加大财政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确保政府新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

2.突出投资重点。按照农业发展的板块布局、产业重点和产品结构确定投资扶持政策,突出对主要产业基地、优势产业板块的投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投入,确保完成“菜篮子”产品基地、现代农业园区、观光休闲农业、良种培育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等规划建设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扩大农业直接补贴范围,提高农业补贴水平。

3.完善政策体系。重点做好观光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园区、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调研和综合试点,建立完善涉及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的农业扶持政策体系。

(三)深化改革创新。

1.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补贴制度,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流转,建立完善农业土地流转信息系统、经营权交易市场体系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2.改革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健全区域性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发挥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灾害防控、质量检测、信息提供、培训教育等农业公共服务职能。

3.创新农业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作用,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农业投资规模,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有序发展小额贷款机构,建立新型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完善农业灾害补偿机制,加强涉农要素市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

4.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深入推进简镇强政试点、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建立集约化、规范化土地利用制度。构建以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为基础的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运营机制,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理顺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建立完善乡村旅游管理机制,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立法研究。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健全市、区(县级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推动农业执法重心下移,提高农业执法效能,改善执法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渔政牧政、农技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农机安全、保护区等农业执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执法培训和普法教育。

附件: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表 四)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立法研究。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健全市、区(县级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推动农业执法重心下移,提高农业执法效能,改善执法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渔政牧政、农技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农机安全、保护区等农业执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执法培训和普法教育。

附件: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表

第三篇: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为推进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

1、生态农业稳步发展。组织起草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被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给各地、各有关部门执行,生态农业建设正式纳入政府行为;制定了《安徽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使生态农业建设步入规范化管理;编制的《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稳步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建设,总结推广了一批典型、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目前,全省建立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50多个,试点面积3000多万亩。

2、农业污染防治多措并举。制定了《安徽省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34个县(区)开展淮河、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开展了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定点监测,编制了调查报告及污染治理工程规划。完成了第一次全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农业源普查对象96910个,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学需氧量43.01万吨,总氮12.24万吨,总磷1.07万吨,铜80.72吨,锌197.82吨。在居巢、金寨等县(区)重点流域,建立了农业面源综合防治示范区。

3、外来生物防控初见成效。组织开展了全省农业外来入侵生物普查,初步掌握了其分布区域、危害面积等情况,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和监测预警系统,颁布了《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每年组织10多个县(市、区)参与农业部“十省百县”灭毒除害行动。建立水花生生化防治示范区2.5万亩,一枝黄花监控点3个,铲除外来有害生物31万亩。与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完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花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有序推进。制定了《安徽省国家Ⅱ级保护农业野生植物采集、出售、收购行政审批办公办事指南》,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组织开展大别山区、巢湖姥山岛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了解农业部门管理的3类13科19种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及保护措施等,采集样本5000多个、图片8000多张、标本3500件,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40多种;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成野生大豆等8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示范点。

5、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印发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安徽省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规划》和《安徽省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B34/T 906—2009)地方标准。在全省13个市29个县(市、区)建设了57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每年处理生活污水174889.75吨,收集处理固体生活垃圾4371.55吨,综合利用作物秸秆4140.3吨,回收废旧农用地膜160吨。

6、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扎实推进。一是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措施,推动产地环境监管。全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08个,年产量382.4万吨;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14个,总面积615万亩;认证企业661家。建立了健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机制和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技术模式、生产技术规程及组织管理措施。完成了《无公害稻米生产与开发》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奖三等奖。二是以产地环境监测为手段,实施农产品产地分类监管。组织开展了全省农产品产地可疑污染区分类划分调查,初步掌握了产地环境可疑污染区域分布。建立了全省农产品产地可疑污染区分类划分数据库,绘制了可疑污染区分布图,编制了分类划分调查报告。完成了淮南、滁州2个市农产品产地环境及重金属污染监测与评价工作。

二、“十二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已经成为危害人身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农业面源污染不容乐观。全省农药用量4~5万吨(商品量),利用率仅30%左右;化肥用量310万吨,利用率也只有35%左右;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4910.54万吨,综合利用率仅53%;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878.54万吨,尿液产生量323.36万吨。废弃农膜、农药及化肥的流失、秸秆资源的废弃、畜禽粪便及水产养殖的污染等,给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巨大压力。

2、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普遍,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局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农产品产地环境不容乐观,影响了农业生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威胁了人身健康。

3、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紧迫。近年来,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破坏严重,分布范围和面积不断萎缩。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趋严重。据统计,入侵我省的外来物种有100多种,给农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农业环保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滞后,队伍建设、监测手段和执法能力相对落后;农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责任难以落实;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综合决策机制有待健全。

(二)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实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强制性措施,省委、省政府实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等发展战略,为加快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政府重视和社会关注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有利环境。近年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思想,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时代潮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参与综合决策,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需求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搭建了广阔平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为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渔业健康养殖等科学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积极条件,也为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搭建了广阔平台。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全面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着力点,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为手段,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体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原则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按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和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先安排在重点区域,选择重点对象,实施重点工程,尽快见效。

——科技先导,合力推进。依靠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撑。实行科研、生产、管理相结合,生产、生态、生活相结合,寓生态建设于富民之中。

——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根据国情和省情,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分步组织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三)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动态数据库基本建立,并初步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基本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

2、具体目标

(1)农业污染物排放水平降低5%;化肥利用率提高2.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畜牧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

(2)巢湖、淮河等重点领域农业面源污染区域综合治理率达到15%。

(3)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2200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达1200个以上。初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全程监管制度以及可追溯制度。

四、主要任务

1、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源头控制。推广农业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废弃物污染;采用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施用有机肥等适用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残留量;推进畜牧业、渔业健康养殖,实施养殖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和污染监管,减少畜禽粪便和水产养殖污染。二是强化监测。在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点,重点开展巢湖、淮河等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定点监测,掌握农业面源污染变化趋势。三是末端治理。推广秸秆还田、氨化、青贮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鼓励农户和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和治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染;实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对种植业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畜禽养殖业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程,水产养殖业实施健康养殖工程等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从而保证农业减排各项指标任务顺利完成,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蔓延的态势。

2、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一是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养殖业发展布局,引导养殖业向适度规模、相对集中方向发展,种养结合,推行标准化、清洁化、健康化生产。依托特有的水文、气候和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产业。二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完善农田灌溉设施,推广节水农业和旱地模式化栽培技术,实施坡耕地和中低产田改造,大力推广“猪—沼—果(菜、鱼)”等生态农业模式,推广科学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控制和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行农用地膜回收利用,促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实现品种优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安全化和管理科学化。

3、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一是开展资源调查。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重点区域,对列入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农业野生植物物种,开展系统调查,查清每个物种的分布范围、地理位置、种群数量、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所有调查的种群进行定位,全面掌握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状况。二是推进资源保护。对处于濒危状态、亟需保护的重点农业野生植物,建立原生境保护区,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建设主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异位保存圃,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抢救性收集,并对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功能基因进行标记和开发利用,实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专利保护。

4、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现状调查,摸清我省主要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危害等情况,建立信息数据库。建立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网络,强化监测预警,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扑灭,最大限度地减轻危害程度。对新传入、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生物,及时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组织实施灭毒除害行动。广泛发动群众,采取化学、物理、生物等措施,对外来入侵生物进行综合治理,防止进一步扩散和蔓延。积极研制、筛选防治外来入侵生物的化学和生物药剂、施药器械等技术与设备,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加大外来入侵生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等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力度,探索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新途径。

5、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一是开展产地环境监测。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测力度,集中力量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大中城市郊区“菜篮子”基地等重要农产品产地以及工矿企业区周边、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等重点区域,采用大尺度网格布点方式,进行产地环境安全状况调查监测,摸清底数,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数据档案,对农产品产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二是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监管。在全省17个市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初步形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认定标准体系和工作体系,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全面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6、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一是建立监测网络。在全省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产地环境等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面源污染及产地环境安全变化动态,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二是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网络。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对调查、监测数据实行实时更新、汇总和分析。三是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建立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科学预警监测和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五、重点项目

1、农村清洁工程。在全省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田园清洁设施、家园清洁设施和水源清洁设施等,对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配套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建设农村物业服务站,构建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项目村实现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达到90% 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 以上,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配合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农田生态拦截工程、入湖(河)口人工湿地和县域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在重点流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投资建设巢湖、淮河、新安江、长江等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农田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农田有毒有害废弃物收集池)、农田灌溉水生物净化设施(农田生物拦截沟)。加强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监测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测评估,逐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定点监测网络和相关数据库。

3、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巩固完善14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新建不同自然生态类型的乡、村、农场生态农业试点和节能减排技术示范点。选择适宜区域的20个县市区,大力推广应用适用性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促进示范区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大别山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和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调查任务,建立健全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异位保存圃,协助有关部门抢救性收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生物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信息数据库,建设全国区域性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监测中心、综合防治技术试验基地和野外观测试验站,建设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基地,构建科学完善的预防与防治体系。

5、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省、市、县上下联通的信息网络系统,在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系统平台上,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通过对调查、监测数据的动态管理,实现适时更新和校正,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处理有关信息,定期发布信息,建立农业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6、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安全质量普查与监测。每年在全省选择1—3个市,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安全质量普查,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提出分区管理意见。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科学咨询和综合决策机制、专家会审制、定期协商会商制、信息发布制等,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决策民主化;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目标责任制、问责制、行政责任追究制和行政监察制度;严格考核,定期检查和监督;逐步形成统筹协调、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2、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建立无偿和有偿扶持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政府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资源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3、科技保障。组织科研教学单位和科技人员,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着力对水、土、肥和生物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恢复与重建,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与防治,无公害农产品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支撑作用。

4、体系保障。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建立健全县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5、资金保障。积极争取省和地方财政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在预算中安排本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重点解决农业和农村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按照 “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企业和农民投资,参与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对我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投资。

6、舆论保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形式,传播各种典型模式和先进经验,营造有利于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发动群众参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与技术,结合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形式,对广大技术人员、农民示范户,开展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篇: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日期:2011-09-19 16:51 作者: 来源:农业部乡镇企业局

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精神,促进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休闲农业发展形势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休闲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发展休闲农业意义重大。休闲农业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市场需求、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朝阳产业,是利国利民、一举多效的新兴产业。一是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休闲农业能够融合一、二、三产业,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人文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要,开辟了现代农业建设新途径。二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保障粮食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发展休闲农业能够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有效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成为农民“四季不断”的重要收入来源。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引导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村容村貌;能够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从而整体带动农业生产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能够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使得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必将在加快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五是丰富我国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集聚了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对于适应我国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二)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当前,我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功能日益拓展,模式丰富多样,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产业规模逐年壮大。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休闲农业园区1.8万家,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人次。二是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各地根据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先后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三是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休闲农业逐步从零星分布向规模集约,从单一功能向休闲教育体验多功能,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一体化经营,从农民自发发展向政府规划引导转变。四是产业品牌影响扩大。围绕“高、新、特、优、雅、奇”努力打造特色休闲品牌,一批服务能力好、休闲功能强、顾客认同度高的休闲农业品牌初步形成。五是产业效益初步显现。休闲农业年经营收入超过1200亿元以上,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已成为一些地区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三)休闲农业发展机遇难得。“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变、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为休闲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增收空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要开展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规范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地方党委政府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引导其快速发展。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新增投资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这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三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4000美元,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持续高涨,个性化休闲体验渐成新宠;我国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农村,广大农村优美的田园风光、恬淡的生活环境,必将成为休闲消费的主阵地。四是休假增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国民休闲纲要、带薪休假制度以及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优化,居民休闲时间明显增多,这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拉力。五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保障。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服务体系的健全,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势头强劲,大量农民已经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脱出来,这为农民依托农业产业、依靠农村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走创业就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保障。

(四)休闲农业发展任重道远。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迅猛,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休闲农业企业迅速壮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从总体情况来看,休闲农业发展仍存在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从产业内部看,主要存在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较差、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规划引导不到位、行业管理不规范、政策扶持滞后、融资渠道不畅、企业运行负担重等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和规范的力度切实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变化,顺应城乡居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推进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快速推进休闲农业发展为重点,立足“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建设农村”,按照“夯实基础、加快转变、提升水平、引领发展”的思路,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完善设施,打造品牌,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新格局,推动我国休闲农业快速持续发展。

夯实基础,是通过强化政策引导、项目倾斜和财政支持,充分发挥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强化休闲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设施基础、队伍基础和平台基础,改善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

加快转变,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模式,促进联合与协作,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从根本上实现休闲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休闲农业发展能力。

提升水平,就是以科技为支撑,着力培育一批休闲农业发展基础好、素质高、自我发展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重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增强休闲产品科技含量、文化特色和转化增值能力,提升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整体规模、层次、素质和水平。

引领发展,就是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为动力,通过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休闲农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变,引领农村新型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按照统一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一、二、三产业的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分类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各地有序发展。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突出自然生态,挖掘文化内涵为重点,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加快培育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宣传推介、营造环境力度,制定规范标准,创建示范典型,引导行业自律,实现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产品服务、环境保护的标准化、规范化。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调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和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形成休闲农业发展良好局面。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休闲农业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成为缓解资源约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成为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和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点数量稳步增长,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点增长20%,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布局科学、结构合理、服务完善、特色明显、管理规范的休闲农业产业带、产业群基本形成,产业地位明显提升。

产业类型丰富多元。创新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园、民俗文化和农事节庆等模式,新颖性、趣味性、体验性进一步增强。

增收贡献显著提高。在休闲农业聚集地区,休闲农业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的50%以上,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比本地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水平高一倍。

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通过拓展农业功能,大幅度提高就地就近吸纳农民就业的容量,促进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扩大规模经营。以规划为先导,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参与体验,加快创意发展,加大休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园区。遵循休闲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以需求为导向,突出区域资源、环境和文化特色,科学配置种、养、加、销比例,鼓励产业间联合与协作,构建新型休闲农业产业联盟,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农家乐和小型休闲农业企业要主动与附近的大型旅游场所加强联合,形成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的格局。

(二)创新发展模式,塑造产业特色。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利用农业与生活资源,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以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为核心,拓展多元功能,发展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庄。突出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拓展教育示范功能,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时空景观,发展农业观光园,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的丰收景象。挖掘包装民俗文化,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推进民俗村发展。全面提升农事节庆活动内涵,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

(三)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地位。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以诚信经营、提升内涵、保障质量为重点,积极弘扬“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着力创建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形成一批休闲农业特色品牌;扩大农村消费,使休闲农业成为“十二五”期间扩大内需、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显著提升休闲农业地位。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经营水平。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要求,依托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分类、分层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休闲农业管理人员重点开展政策法规、宏观管理、发展理念、农业创意、信贷融资、生产安全、综合服务等知识培训。对一线员工开展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服务礼仪培训,重点培训职业道德、作业内容、操作规程、工作方法、产品知识、安全生产等知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五)健全服务体系,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完善行政管理体系、信息统计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强化对各类休闲农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管理与支持力度,增强行业自律性。组织开展对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律、发展政策、发展模式、管理机制等研究,增强管理的协调性和针对性。引导科研教学单位创新、集成和推广休闲农业技术成果,建立休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增强休闲农业支撑保障能力。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发展趋势,拓展信息终端,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四、区域布局

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分为四类区域: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

(一)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大中城市周边的农业基础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已经构建起集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生态环保功能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雏形。该区域要以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建设以大型设施农业为基础,以新、奇、特等高档农产品生产为主,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新型产业模式。名胜景区周边客源丰富,需求量大,具备了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要以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为重点,突出服务功能,强化休闲体验,满足多元需求。

(二)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山区、滨水地区与草原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气候、植被、生态和人文优势,承载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涵养等重要生产生态功能。该类地区要以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紧密依托自然资源、生产资源、历史文化与独特民风,打破区域界限,营造特色休闲农业功能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以农业生态游、农业景观游、民俗风情游、特色农(牧、渔)业游为主的休闲农(山、渔)庄和农(牧、渔)家乐等。

(三)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独特基础。应依托丰富的特色民风、民俗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借助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空间,创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有效途径。着力保护特色村庄和田园风光,拓展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特色乡村游、民族风情游、村落风光游等为特色的休闲农业新兴休闲度假方式。

(四)传统特色农区。传统特色农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要在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农耕文化、生产条件和自然景观,着力发展景观农业、农事节庆、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欣赏以及农业园区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强化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功能创意,增加文化内涵,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拓宽农民致富途径,努力在传统特色农区建成一批农业与休闲产业并举的多功能现代农业区,提升传统特色农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五、重点工程

(一)示范基地创建工程。为进一步调动地方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将持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通过创新机制、完善标准、优化环境、规范引导,逐步使休闲农业由单一休闲服务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延伸,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内涵丰富、产业完备、功能齐全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全国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15年全国建成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二)知名品牌创建工程。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人文等内部要素,接待能力、就业人数、休闲收入、游客感受等外部因素,统筹设计评价指标,分类开展以全国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推介、全国休闲农业星级评定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和节庆活动,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产品知名度,引领休闲消费热点的形成,提高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到2015年全国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乡村和星级休闲农业点。

(三)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休闲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集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咨询、营销推介、物流交易、虚拟展示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支撑体系,为休闲农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借鉴相关行业管理经验,遵循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制定休闲农业行业标准,规范休闲农业设施建设和服务。加强休闲农业设计研究体系建设,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一批休闲农业设计研究中心。

(四)从业人员培训工程。将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工程纳入国家财政支持范畴,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组织专家精心编撰培训教材,确保培训质量。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在培训方面的优势,加大远程培训,显著提升信息化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到2015年全国从事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参加过专门培训。

(五)乡土文化挖掘工程。乡土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休闲农业区域同构和产品同质问题,“十二五”期间,要加大乡土民俗文化收集整理挖掘力度,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乡土文化艺术园创建活动。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就地取材挖掘田园文化,寻幽探微发扬山水文化,追根溯源传承建筑文化,去伪存真浓缩民俗文化,促进乡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乡土民俗文化区,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

(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休闲农业场所的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明晰的路标指示和完备的停车场。参照相关规范标准,改善住宿、餐饮、娱乐、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服务设施,使休闲场所和卫生条件达到公共卫生标准,实现垃圾净化、环境美化、村容绿化。加强休闲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建设,在动植物新品种引进、现代种养技术示范、设施农业生产设备、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为拓展农业功能创造条件,使消费者“乘兴而来、放心休闲、满意而归”。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休闲农业行业管理体系。省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基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安排专人从事休闲农业管理工作,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要按照规划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并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加大对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管理支持,引导休闲农业有序发展和规范经营,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完善政策体系。各地要加大休闲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争取把休闲农业场所纳入政府采购体系。贯彻《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依法对休闲农业用地进行管理。要加大相关政策衔接力度,争取“农家乐”经营户减免营业税政策,休闲农业场所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品享受免税政策,休闲农业用电享受农业用电收费政策。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性意见,指导本地区休闲农业的规范发展。各地要结合实际,争取在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营业税、教育附加费、城市建设费、排污费、垃圾处理费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三)优化发展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管理服务的力度,为休闲农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有效衔接供需,进一步宣传推介农耕文明、乡土文化,普及农业知识,让消费者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得休闲农业的真实信息。做好休闲农业的统计分析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现有基本建设和财政资金项目要向休闲农业倾斜。要将休闲农业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予以支持。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休闲农业发展基金,专项支持休闲农业的规划制订、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介和产业促进等工作。

(五)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形式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和经营。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投资休闲农业项目,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状况好、资源优势明显的休闲农业项目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贫困地区要积极协调,争取将休闲农业发展纳入扶贫开发贷款扶持范畴。

第五篇: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意见征求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目录

第一章 “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1 第一节 计划目标完成情况.................................1 第二节 主要问题与不足...................................5 第二章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目标..........................7 第一节 发展机遇.........................................7 第二节 指导思想.........................................9 第三节 发展原则........................................10 第四节 发展目标........................................13 第三章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13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体系..................................13 第二节 旅游产品体系....................................29 第三节 旅游城镇体系....................................32 第四章 旅游服务产业要素优化.............................37 第一节 旅游交通........................................37 第二节 旅行社..........................................39 第三节 旅游饭店........................................40 第四节 旅游餐饮........................................41 第五节 旅游购物........................................42 第六节 旅游娱乐........................................44 第七节 旅游信息系统....................................44 第五章 市场开发与宣传促销...............................46 第一节 市场开发........................................46 第二节 市场宣传与营销..................................47 第六章 旅游环境保护.....................................49 第一节 保护原则与目标..................................49 第二节 保护措施........................................50 第七章 旅游文化保护与传承...............................52 第一节 保护原则........................................52 第二节 保护措施........................................53 第八章 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54 第一节 跨区域旅游合作..................................54 第二节 产业融合与协调发展..............................57 第九章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58 第一节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目标............................58 第二节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措施............................59 第十章 旅游管理与保障体系...............................62 第一节 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62 第二节 旅游行业管理措施................................66 第三节 旅游业发展保障措施..............................6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意见征求稿)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旅游业跨越式大发展的战略提升期。旅游业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具有特殊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根据《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新疆旅游业实际,制定本专项规划。

第一章 “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

第一节 计划目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新疆旅游业受到奥运安保、金融危机、甲型流感、“75”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巨大冲击,旅游总收入占自治区GDP的比重及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全区旅游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截止2009年底,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151.89万人次,创汇5.7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808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16.72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757亿元人民币。与“十五”期间相比,入境旅游者人数增长11.1%,创汇增长29.5%;国内旅游者人数增长47.3%,国内旅游收入增长49.5%。

二、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截止2009年底,全区已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448家(其中五星级12家,西北五省区名列第一),客房44545间,床位数82008张;旅行社441家,各类语种导游9425人;直接从业人员2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80万人;旅游股份公司7家;旅游汽车5800多辆。已开发旅游景区(点)468个,被评为国家A级的景区197处(其中5A级景区3处,4A级景区2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4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际狩猎场24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点)34处,S级以上滑雪场22处,星级农家乐296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3个,全国旅游强县1个。已有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17家,旅游学院 3家,中等专科学校20家;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21家。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同时,民航、铁路、公路、口岸和通讯、能源、电力等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为旅游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旅游行业管理扎实推进,产业素质稳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区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以贯彻《旅行社条例》和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为支点,对全区旅行社业务类别进行了重新调整,促进了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启动了特种旅游企业标准、从业人员标准、服务规范标准的调研论证工作,制订了《星级农家乐等级评定及管理办法》、《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分标准》,促进了我区旅游业规范化发展。行业信息化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成立了新疆旅游宣传推广中心,建立了标准化机房,搭建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开通12301旅游服务热线,改版旅游官方网站,启动政务服务公开,有力地提升了全区旅游信息化水平。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举办各类执法、规划、评定人员和导游、驾驶员、旅行社经理、饭店管理人员培训班200余期,培训人员5万余人次。建立了行业专业人员信息库,完善了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培训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行业发展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三)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强,客源市场稳固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区及各地州把宣传促销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连起来”并举的宣传方式。一是通过积极主动参加国际、国内以及各有关部门、省市举办的各种旅游宣传推介会议、会展、节庆活动,进行宣传推介;二是通过举办和开展各种节庆、会展旅游活动进行宣传推介;三是对我区重要旅游客源地和潜在客源市场,进行重点和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市场互动;四是加强了对东南亚、港澳台以及日、韩传统客源市场的促销力度;五是通过互联网、电视、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各种广告进行宣传推介。通过系列宣传促销工作,有效地巩固了主体客源市场,有力地保障了全区旅游业的稳定发展。

(四)旅游资金投入持续增长,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截止2009年底,新疆旅游业投资总规模为182.04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72.17亿元,社会资金(招商引资)109.87亿元,分别占总投资的39.65%、60.35%。与十五同期相比,总投资额增长267.7%。资金流向:财政资金全部用于公共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宣传推介、旅游规划编制及信息化建设等;社会资金主要用于酒店宾馆、景区开发、旅行社、旅游交通等其他方面建设。2008-2009年自治区财政投入4802.2万元,地方财政和旅游企业配套资金投入3082.8万元,全区15个地州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有计 划、有重点地开展了旅游厕所工程建设,建设标准化厕所251座,合格率达100%。

第二节 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旅游经济总量全国居后

“十一五”期间我区累计旅游总收入757亿元,分别位居于全国第26位,西部十二省区第8位,旅游经济总量与四川、云南等西部省区有较大差距,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新疆旅游成本较高,淡季时间较长,旅游发展方式粗放,开发建设水平落后,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大资源、小产品,总体经济规模偏小,以门票经济占主导,餐饮、住宿特色少,休闲、娱乐活动项目少,旅游商品附加值低,购物比重小,游客除交通以外的其他消费较低;旅游经济与农业、工业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旅游产业带动效益尚未充分发挥。

二、旅游综合吸引力有待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区在旅游景区建设、旅游形象宣传、旅游精品打造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但与国内旅游发达省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旅游综合吸引力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新疆旅游投资总量不足且投资分散,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环境保护一次性投入不足,导致高品质旅游资源低层次开发;缺乏世界级精品景区,国家级旅游品牌数量少,与新疆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不匹配;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乏深层次系统开发,同质化、庸俗化、表象化问题 突出,缺少展示旅游文化的载体,旅游产业基地建设不足;旅游产品创新滞后于旅游需求,优质产品供给不足,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力度有待加大;旅游纪念品缺少精品名牌,旅游商品宣传力度不够,旅游购物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旅游企业竞争力不足

目前,我区旅游企业主要表现为散、小、弱、差的企业数量居多,大型旅游企业数量较少,尚无上市旅游公司,缺乏领军旅游企业。旅游星级饭店主要集中在价格竞争层面上,非价格竞争(如服务、品牌、技术、知识、文化等)程度低,低档次经济型饭店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在全国百强旅行社中,我区只有2家。同时存在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营销策划、旅游景区管理人才匮乏,旅游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理念落后,经济效益差,旅游企业品牌化、连锁经营、集团化发展进程缓慢等问题,旅游企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四、边境旅游优势尚未发挥

我区拥有5600公里的边境线,有17个一类口岸,11个二类口岸,具有开展边境、跨国旅游的良好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但目前,由于中亚部分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尚未批准为我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我国游客无法经新疆口岸出境旅游。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尚未在吐尔尕特、阿拉山口、红其拉甫、霍尔果斯、塔克什肯等边境口岸开展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试点工作,出境旅游手续繁杂,边境旅游还未实现正常化。加之,我区边境口岸旅游 吸引物及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入境游客边境购物功能逐渐被乌鲁木齐、内地商品加工批发地所取代,伊犁、阿勒泰、克州等地区的边境旅游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五、管理体制与保障体系不完善

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产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旅游业宏观管理与协调乏力,行政权力在产业政策、资源开发利用等各个方面交叉作用,互相掣肘,制约了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阻碍了旅游业向“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方向发展。此外,旅游理论体系、旅游法制体系、旅游标准体系、旅游政策体系、旅游人才体系、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难以支撑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和建设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

总体而言,新疆旅游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新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新疆富集的旅游资源还不相适应,与旅游业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的综合优势还不相适应,与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旅游业的定位和要求还不相适应。

第二章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目标

第一节 发展机遇

一、我国处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 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已经进入了一个人均GDP近4000美元的发展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刚性需求,一个空前规模的巨大旅游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全国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性因素逐步缓解,旅游业供给能力、配套水平不断提升。此外,我国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将为旅游业扩大内需开辟更广阔的前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旅游业的战略提升期和产业转型升级期。

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促进旅游业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明确了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新格局的标志性的新起点。国务院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方向越来越明显,旅游业逐渐融入国家战略。《意见》的提出也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民生内容的拓展,标志着消费立国、服务业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三、中央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进新疆旅游业恢复振兴

“十二五”期间,中央将进一步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中央新 疆工作会议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将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援疆的有效机制,支持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新疆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国家把进一步扩大新疆向西开放纳入国家沿边开放的整体战略之中,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的设立,将成为推动新疆边境购物、跨国旅游大力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十二五”期间,国家旅游局将每年投入2000万元,支持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景区(点)建设,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体系,提高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准,支持新疆发展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新疆旅游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将新疆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新疆作为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旅游通道和集散中心的地位正在形成,新疆四大对外通道、六大口岸的建设和开放政策的实施及逐步推进,将形成国内外游客通过新疆“西进东出”和“东进西出”的新格局。此外,自治区各项扶持旅游发展政策措施的长期效应开始显现,新疆和谐、稳定、团结的旅游形象在国内外正逐步重新树立。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旅游业发展也处于难得的战略提升期和黄金发展期。

第二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旅游精品名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旅游企业集团,保护自然精华景观和生态重地,传承地域民族和历史文化,推 动新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保稳定、利开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节 发展原则

一、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游客至上的观念,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把维护广大游客合法权益作为第一职责,以游客满意度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效,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市场环境。同时,增强旅游业为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方面的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疆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

二、科学转型,创新升级

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引领发展的主导性作用,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从一般性的产品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产业体系竞争,提高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能力。从简单粗放的旅游产品开发阶段转向效益化发展阶段,要着力从注重设施建设等硬件因素转向加强服务与环境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的环境因素。以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新的 旅游消费热点。推进由单一的旅行社团队旅游服务方式向旅行社组团、自驾车游、汽车俱乐部、网上拼团旅游等多样化散客旅游服务方式的转型。

三、资源整合,精品推进

加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地区协作,推动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同时,加强资源整合、特色营造、创新开发和宣传促销,推进由精品旅游景区到精品旅游线路的升级,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带动全疆旅游产业跨越式大发展,推动新疆由“中国西部重要旅游胜地”向“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的提升,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知名、中国优秀、西部最佳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四、资源保护,低碳旅游

加强优质精华自然景观的保护,维持新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制定并推广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推动环境保护型开发、资源节约型经营和环境友好型消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旅游,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创建绿色饭店和生态景区,建立完善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减少污染物排放,稳步提升旅游环境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五、文旅结合,产业聚集

加强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深度挖掘、整合和提升新疆散落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资源,推广旅游文化产业的基地化发展模式。对维吾 尔、哈萨克、蒙古、塔吉克、柯尔克孜、回族、锡伯、达斡尔、俄罗斯等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合理的地域分工,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文化产业基地、特色旅游城镇、特色民族旅游街区,搭建实现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创意、文化聚集的重要载体,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化、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

六、优化环境,促进消费

加快制定出台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的政策和方案,促进旅游消费。发展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形成适合不同阶层与不同偏好人群的旅游产品体系;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内涵与方式;不断完善旅游监管体系,加强旅游安全防控力度,创造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增加和完善旅游功能,提高旅游活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提高管理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七、区域统筹,产业协调

统筹协调是科学发展的需要,要实现旅游业的科学发展,首先必须重视统筹协调。加强区内各地州之间、兵团与地方之间、我区与西北各省区之间、新疆与中亚俄罗斯的区域旅游合作和跨境旅游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密切协作关系。统筹协调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交通、农牧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形成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良好格局。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入境旅游

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五年累计666万人次,年均增长32%;旅游创汇累计25.87亿美元,年均增长32%。

——国内旅游

接待国内旅游人数五年累计20935万人次,年均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累计1815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6%。

——旅游总收入

旅游业总收入五年累计1991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5%,相当于全区GDP的8%。

——旅游总人数

接待旅游总人数五年累计21601万人次,年均增长13%。——从业人员

到2015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10万人。

第三章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体系

以“五区三线”旅游发展格局为基础,围绕“三山(阿勒泰山一带、天山一带、昆仑山一带)”、“两盆(环准格尔盆地、环塔里木盆地)”、“一个中心(乌昌旅游集散中心)”六大区域旅游板块,进一步 提升、完善、整合形成“三条核心产业带、六个重点旅游区、二十个精品景区、三条旅游环线”的旅游发展总体格局。

一、打造二十个精品景区

景区是具有观赏、文化、科学价值的自然和文化地域单元,一般具有一定规模和明确的边界范围,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有统一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职能。

(一)世界级精品景区

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加强景区的保护管理与科学规划,保护精华景观的完整性,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真实性,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与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景区。

1.喀纳斯

喀纳斯是阿尔泰山地综合自然景观美的典型代表,是中国蒙古族图瓦人的唯一聚居区,依托图瓦人而形成了特色显著的图瓦民族文化与浓郁的民族风情。

发展方向:生态观光

重点项目:完善喀纳斯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提升贾登峪旅游接待基地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景区内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保护工作;建设数字喀纳斯系统、图瓦民族博物馆、喀纳斯国际滑雪场,完成禾木、白哈巴旅游节点游客服务中心的配套设施;建设大喀纳斯旅游环线,开发那仁夏牧场、双湖等景点,建设铁热克提乡旅游接待基地。2.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集冰川、高山、湖泊、河流、森林、草原、湿地等多种自然景观于一体,是全球中温带干旱荒漠区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的典型代表。

发展方向:生态观光

重点项目: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天池系统,开展天池海北坝体观景平台生态绿化、天池盘山公路边坡绿化、天池海南淤沙治理绿化,三工河谷生态走廊绿化、三工河、四工河、水磨河流域治理、湖区生态环境治理等环保工程。

3.那拉提

那拉提发育了完整的自然景观垂直带谱,雪峰、冰川、高山、草甸、森林、草原、河流、峡谷等自然景观资源集聚度高、组合层次感强,具有独特的立体美观赏价值。

发展方向:观光、休闲度假

重点项目:完善旅游接待区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景区生态游道和环卫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站、哈萨克民族博物馆,开展景区环境整治、精华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4.吐鲁番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中国、印度、伊斯兰、希腊罗马四大文明体系的交汇点,堪称“丝路文化博物馆”、“绿洲生态博览园”,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发展方向: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体验 重点项目:加强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开发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体验型产品,培育大型歌舞演艺品牌,加强现有景区的旅游服务等软环境建设;加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依托吐鲁番优质瓜果和历史盛名打造新疆瓜果基地、中国瓜果交易集散中心和国际瓜果博览会,拉动瓜果农副产品销售;推动民间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依托各景区培育旅游富民的示范村点。

5.喀什

喀什是维吾尔民族文化的最重要发祥地,是维吾尔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保持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境内丝绸之路上保存规模最大、最完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唯一一座反映伊斯兰文化背景下城市形态的典型城市。

发展方向: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体验、特区商务

重点项目:依托喀什经济特区建设,突出打造喀什维吾尔风情之都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喀什老城区改造与世界级景区打造相结合,整合喀什地区精湛华美和浓郁古朴的维吾尔生土、木雕、砖雕艺术,建设喀什噶尔大剧院、十二木卡姆传承中心、喀什历史文化博物馆、手工艺街区、国际旅游巴扎等文化产业项目,以及游客集散中心、滨河生态酒店、喀什民居式宾馆等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香妃主题园、购物街区等香妃园景区改扩建项目。

(二)国家级精品景区

加强国家级景区的建设和申报工作,保护自然精华景观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保护、挖掘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强化科学规划与统一 管理,完善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加强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设国家级旅游精品景区。

1.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是新疆天山最大的内流型高山湖泊,是天山山地综合自然景观美的典型代表。以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为主的游牧民族仍延续着几千年来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生活,构成赛里木湖古老的人文风情画卷。

重点项目:建设数字景区系统、环境监测中心,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接待基地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开展环湖公路两侧植被恢复工程、野生禽鸟栖息地保护工程、景区草场围栏禁牧、生态移民工程。

2.托木尓-大裂谷

托木尔峰是天山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是全球超大型山岳冰川的集中分布区,是全球雪豹最集中分布区;温宿大裂谷是天山南北两侧的褶皱及断裂构造带中规模最大、美学价值最高的红层峡谷地貌景观,是天山峡谷风光的典型代表。

重点项目: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内部道路交通系统、标识解说系统、环卫设施、旅游安全设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自然灾害预防系统,开展冰川遗迹与精华地质景观保护工程。

3.神钟山

神钟山景区发育了大规模巨型华岗岩体独石山景、象形山石等地质奇观,成为整个阿尔泰山地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具有突出 地质学和美学价值。

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景区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景区道路交通系统、导览标识系统,开展精华地质景观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额河源头生态保育工程、景区内牧民搬迁安臵工程。

4.喀拉峻

喀拉峻是天山草原风光最美的区域,完整的保留了原始纯净的自然面貌。

重点项目:重点建设景区道路,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景区生态游道、观景台、导识系统、环卫设施,保护精华景观,核定载畜量,防止过牧生态破坏,保持原始自然面貌。

5.巴音布鲁克

巴音布鲁克区域是天山构造盆地和典型湿地的代表,是中国最大的天鹅繁殖地和栖息地,是全球偏南纬度大天鹅繁殖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景区道路交通系统、标识解说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监测系统,开展退牧换草与生态修复工程、野生禽鸟栖息地保护工程。

6.乌鲁木齐南山

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与阿尔卑斯山、落基山等国际著名的休闲度假区的自然风光、气候环境类似,是国内少有的避暑、滑雪绝佳潜力区。

重点项目:整治无序开发建设区域,提升现有度假村、滑雪场旅 游接待服务功能,面向国内、中亚、西亚中高端市场,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在国内形成“冬季度假去海南,夏季避暑来天山”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国际生态度假村、国际滑雪运动基地、生态营地、户外运动营地、汽车营地、商务会议中心等,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加强风景区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

7.库姆塔格沙漠

库木塔格沙漠是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近的沙漠,世界治沙史上“绿不退、沙不进”奇观的缩影,是浓缩世界各大沙漠景观的博物馆。

重点项目:完善沙漠观光、沙雕艺术、沙地运动、科考探险、沙疗保健等系列旅游产品的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带动景区沿线开发瓜果产业园区、工业旅游,促进城市旅游景观和接待设施建设,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实现“过一夜”的旅游目标和经济目标。

8.库车大峡谷

库车大峡谷堪称地质“活化石”,国家公园以天山神秘大峡谷为中心,包括盐水沟海底世界奇观、天山奇景、红山石林、克孜利亚胜景、大龙池和小龙池等自然景观及周边200公里的地质遗迹保护范围。

重点项目:完善游客中心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地质遗迹解说系统、旅游交通系统、景区环卫设施、旅游安全设施,开展精华地质景观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9.乌尔禾魔鬼城

乌尔禾魔鬼城是浓缩雅丹地貌特征的典型地质奇观,造型奇特、色彩美观,是国际雅丹地貌的突出例证。魔鬼城景区是北疆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区位条件优越。

重点项目:重点保护雅丹地貌精华景观,完善生态型游道、环卫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带动毗邻的克拉玛依百里油区和黑油山景区发展。

10.轮台胡杨林

轮台胡杨林是世界上胡杨林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全球胡杨林生态系统的突出代表。

重点项目:丰富旅游项目,完善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景区道路交通系统,开展胡杨林及其生态系统的监测与保护工程。

11.慕士塔格

慕士塔格峰有“冰川之父”之称,与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并成为“昆仑三雄”,是帕米尔高原的象征与标志,该区域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高峰群和中纬度现代冰川的集中分布区,包括喀勒库勒湖、苏巴什村。

重点项目: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及综合配套设施、重点水源地环卫设施、慕士塔格冰川监测站,开展湖区西岸拆迁改造与生态修复工程、湖区上游湿地围栏封育禁牧和草地臵换工程、苏巴什大队部生态移民工程、采矿点关停整顿与生态修复工程。

12.特克斯八卦城

特克斯八卦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卦爻最完整的八卦城,是中国最西边的八卦城和易经文化所在地,是中国道家文化传播最西端的地 方,是体现周易文化内涵和八卦奇特奥秘的文化圣地,是将《周易》八卦学说与城市规划实践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重点项目:统一城镇整体建筑风格,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拆迁改造、“穿衣戴帽”工程、八卦城形象工程,街道与建筑的改造与旅游服务功能、八卦文化相结合,建设商业一条街、美食一条街、易经文化长廊等主题文化街区,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宾馆、餐馆、商铺的改造与经营,使其成为当地居民受益的富民产业。

13.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西部距离中亚中心城市最短、出入境人数最多的边境口岸,有中哈两国元首签署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国等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

重点项目: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边境跨国旅游区,开发口岸观光、边境购物旅游,完善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与绿化美化工程,进一步拓展阿拉木图、阿斯塔纳的跨国旅游线路。

14.二道桥—国际大巴扎

以国际大巴扎、二道桥、民街为主体,浓缩了二道桥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歌舞演艺、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典型维吾尔商业街区,是展示新疆及俄罗斯、巴基斯坦、中亚各国民族特色商品、民族手工艺、饮食文化、建筑艺术的“城中之城”。

重点项目:建设国家旅游文化产业基地,打造“国际第一巴扎”旅游品牌,完善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加强旅游安全与环境整治。15.哈密回王府

哈密回王府是新疆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清宫廷建筑群,体现了新疆多民族文化长期融汇贯通的独特建筑风格;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是集中展示哈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文化中心。

重点项目:整合哈密回王府、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哈密博物馆,打造哈密市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旅游购物街,完善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开展景区绿化工程。

二、发展六个重点旅游区

旅游区是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域单元,一般由一批景区、依托中心城市和若干个旅游节点、旅游交通线路组成,以航空、公路、铁路等与外界联系。

十二五期间新疆大力发展六个重点旅游区,各旅游区形成以精品旅游景区为重点,以旅游中心城市和特色城镇为依托,带动区内其他景区和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格局。

(一)乌鲁木齐都市圈旅游区

区域范围:乌鲁木齐市、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石河子市、吐鲁番市。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冬季冰雪、屯垦文化等旅游产品。

发展思路:加强乌鲁木齐全疆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借助乌洽会升级为“中国-亚欧博览会”的机遇,全面提升乌 鲁木齐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国际商贸中心的地位和功能,依托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新疆国际旅游节、新疆国际冰雪节打造乌鲁木齐国际商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以天山天池、吐鲁番、乌鲁木齐南山为重点,以达坂城风景区(盐湖浴乐城、风车大世界、王洛宾音乐城、柴窝堡名吃城)、石河子军垦城、五家渠青格达湖为支撑,辐射带动玛纳斯石门子、呼图壁康家石门子、昌吉庙尔沟、乌昌周边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配合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带薪休假制度落实,面向内地、中亚、西亚、新疆市场,开发观光、避暑、滑雪、温泉疗养、乡村休闲、购物旅游,形成高、中、低端分工合理的旅游产品体系。

(二)伊犁休闲生态旅游区 区域范围:伊犁地区、博州、和静县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生态观光、边境旅游、休闲度假、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旅游产品。

发展思路:以那拉提、赛里木湖、巴音布鲁克为重点,以喀拉峻、唐布拉、特克斯八卦城、霍尔果斯口岸等景区为支撑,依托伊宁、新源、特克斯等旅游城镇,带动库尔德宁、恰西、夏塔、伊宁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察布查尔锡伯民俗文化名镇、霍城惠远古城、温泉、怪石峪、阿拉山口口岸等周边景区发展,逐步培育伊犁塞外江南旅游品牌。

喀拉峻、库尔德宁、恰西突出西天山原始森林草原生态景观,修建连通库尔德宁、恰西、喀拉峻的山区道路;那拉提、唐布拉百里画廊温泉疗养区借鉴瑞士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面向高端市场发展养生 康体休闲度假旅游;昭苏夏塔发展古迹与冰川探险旅游;加强阿拉山口的口岸观光、边境购物及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三)阿勒泰生态旅游区 区域范围:阿勒泰地区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生态观光、民族风情、边境旅游、冬季冰雪、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

发展思路:以喀纳斯为龙头,以富蕴神钟山、吉木乃草原神石城、青河三道海子、富蕴五彩城景区为支撑,以阿勒泰、布尔津、富蕴等旅游城镇为依托,带动福海蝶泉谷、乌伦古湖、哈巴河白沙湖—鸣沙山等景区发展,带动富蕴、吉木乃、可可托海矿业镇等节点城镇,培育阿尔泰、青河为休闲度假旅游城镇。

(四)喀什民族文化旅游区 区域范围:喀什地区、克州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特区商务会展、边境旅游等旅游产品。

发展思路:以喀什维吾尔风情之都为龙头,充分发挥喀什特区南疆旅游集散中心以及中亚南亚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以墓士塔格景区、塔什库尔干特色城镇、红其拉甫口岸为支撑,辐射带动奥依塔克冰川公园、达瓦昆沙漠、泽普胡杨林、塔什库尔干石头城、麦盖提刀郎文化、莎车十二木卡姆、英吉沙手工艺品等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业与抗震安居和生态移民相结合,带动特色瓜果产业、乡村旅游发展。

(五)阿克苏龟兹文化旅游区 区域范围:阿克苏地区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观光等旅游产品。发展思路:以阿克苏、库车旅游城镇为依托,进一步完善龟兹石窟群、库车大峡谷、库车王府的旅游服务功能,重点开发建设温宿大裂谷、沙雅胡杨林景区,带动阿瓦提刀郎文化开发;建设龟兹乐舞大型演出基地,以史书及壁画的记载挖掘、整理、再现“龟兹乐舞”文化,培育“龟兹乐舞”旅游演艺品牌,打造龟兹文化旅游品牌。

(六)哈密休闲文化旅游区 区域范围:哈密地区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历史文化、休闲度假、民俗旅游、自然观光等旅游产品。

发展思路:以白石头风景区、哈密王府为重点,以哈密瓜园、哈密魔鬼城景区、伊吾胡杨林景区为支撑,以哈密市、巴里坤古城为依托,发展以观光为基础的休闲度假旅游。

加强白石头风景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完善哈密瓜园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巴里坤古城的文物保护与文化展示;完善哈密魔鬼城景区、伊吾胡杨林景区的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哈密作为新疆东大门的区位优势,加强敦煌—哈密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合作,引导敦煌丝绸之路游客延伸游程进疆。

三、建设四个特色旅游区

(一)巴州大漠生态与特种旅游区

以阿尔金山、塔克拉玛干沙漠、轮台胡杨林、尉犁罗布人村寨、罗布泊为支撑,打造面向国内外高端旅游市场的特种旅游品牌,组合生态旅游与特种旅游产品线路,建设特种旅游服务基地。

推进塔中机场、塔河大桥至罗布人村寨沿线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沙漠探险和轮南塔中石油工业旅游项目开发。

(二)和田玉石文化旅游区

依托和田玉石一条街建设和田玉石文化园暨中国玉石交易基地,依托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采玉探源地,开发和田玉石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依托尼雅遗址、麻扎塔格山、麻扎塔格古戍堡、热瓦克佛寺遗址开发丝路古迹探险旅游;依托艾德莱斯丝绸厂、和田地毯厂、桑皮纸作坊发展旅游手工艺品基地;依托千里葡萄长廊、千年核桃王、千年无花果王、长寿村,开发和田民俗风情游。充分发挥“和墨洛”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优势,培育315国道、217国道两条旅游发展动脉通道。

(三)克拉玛依工业旅游区

发展要点:克拉玛依重点开发石油工业旅游产品、雅丹地貌奇观旅游产品、城市休闲旅游产品;打造独山子为石油化工特色旅游城市,发展以黑油山为中心,涵盖百里油区、克拉玛依展览馆、新疆石油地质陈列馆、克1号井的全国著名石油工业旅游科普观光体验基地,使 其成为环准噶尔盆地黄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

(四)塔城边境绿洲旅游区

区域范围:塔城市、额敏县、托里县、裕民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重点发展边境口岸购物游、边塞风情游,进一步增强巴克图口岸、俄罗斯风情街、伟人山、裕民山花节的旅游吸引力,开发塔城飞鹅、巴什拜羊等特色美食与旅游商品,依托克拉玛依客源市场和准噶尔旅游环线的部分游客,打造油城休闲基地和边境旅游产品。

四、培育三条核心产业带

以旅游区为重点,以高速公路、铁路和国道、航空网络为交通纽带,整合沿途辐射景区、节点城镇和旅游要素,构建新疆“一轴、两翼”三大旅游产业带。

(一)天山北坡旅游产业带

区域范围: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伊犁地区、昌吉州、博州、哈密地区、石河子市、乌苏市、沙湾县、独山子;

发展思路:以乌鲁木齐都市圈旅游区为核心,以伊犁生态休闲旅游区、哈密休闲文化旅游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奇台江布拉克草原、木垒鸣沙山-胡杨林、奇台硅化木-恐龙沟、五彩湾古海温泉、乌苏温泉、沙湾鹿角湾等景区,以及奎屯、独山子等节点城市旅游发展。

充分利用312国道、星星峡-乌鲁木齐-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兰新线等陆路交通,以及乌鲁木齐中心机场,伊宁、吐鲁番、那拉提、博 乐、哈密支线机场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合理组织系列精品旅游线路。

(二)环准噶尔旅游产业带

区域范围: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克拉玛依市;

发展思路:以阿勒泰生态旅游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克拉玛依工业旅游区、塔城边境绿洲旅游区发展,以及216、217国道沿线哈萨克文化部落景区开发;以216、217国道,奎北铁路,阿勒泰、克拉玛依、塔城、喀纳斯机场为交通纽带,共同构筑环准噶尔旅游产业带。

(三)丝路中道旅游产业带

区域范围: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州、和田地区; 发展思路:以喀什民族文化旅游区、阿克苏龟兹文化旅游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巴州大漠生态与特种旅游区、和田玉石文化旅游区旅游区发展,以314、315国道,沙漠公路,喀什、阿克苏、库尔勒、库车机场为交通纽带,培育丝绸之路中道旅游产业带。

五、形成三条旅游环线

(一)准噶尔旅游环线

线路:乌鲁木齐—天山天池—富蕴(神钟山)—福海(黄金海岸)—阿勒泰—布尔津(喀纳斯)—哈巴河—吉木乃(草原神石城)—克拉玛依(魔鬼城、石油城)—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乌鲁木齐。

(二)天山旅游环线

线路:乌鲁木齐—伊宁(赛里木湖、霍尔果斯)—巩留(库尔德 宁)—特克斯(喀拉峻)—昭苏(夏塔)—阿克苏(托木尓-大裂谷)—库车(库车大峡谷)—和静(巴音布鲁克)—那拉提—独山子—乌鲁木齐。

(三)丝路中道旅游环线

线路:乌鲁木齐—吐鲁番(葡萄沟、坎儿井、火焰山)—库尔勒(博斯腾湖)—库车(龟兹石窟群)—阿克苏—喀什(卡拉库勒-慕士塔格、塔什库尔干)—和田—乌鲁木齐。

第二节 旅游产品体系

在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同时,开发系列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新疆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一)冬季冰雪游

重点改善和加强乌昌地区、阿勒泰、哈密、伊犁等地冬季旅游接待服务功能,逐步打造为国际冰雪运动基地,提升新疆冬季旅游产品的品质;提供方便、快捷、舒适、价格适中的冬季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客商和旅游者参与新疆冰雪旅游,由区内市场向国内外市场扩展;将“冬博会”办成“冬季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博览会”,打造冬季旅游品牌,扩大新疆冰雪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民俗风情游

依托十三个主体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利用我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开发歌舞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瓜果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体验旅游产品。

(三)边境旅游

完善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红其拉甫、吐尔尕特、塔克什肯、巴克图、吉木乃等口岸的接待设施及边境旅游市场环境,争取中央与对方国家联合开办边境自由贸易区的特惠政策,建设旅游吸引物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边境旅游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新疆打造西部区域增长极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推动力。

(四)特种旅游

重点培育博州、塔城自驾车线路,设计推出217线、新藏线、帕米尔风景线等经典自驾车旅游线路和自驾车探险线路,为国内外自驾车提供多样的线路选择。建设城镇、景区、公路自驾车营地(救援)体系,形成便捷完善的自驾车服务网络。发放自驾游护照,加大对旅游汽车租赁公司、旅游房车公司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自驾车旅游市场。举办环赛里木湖自行车拉力赛、环塔拉力赛、环库木塔格沙漠户外赛活动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培育和树立特种旅游品牌。

(五)商务会展旅游

依托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新疆喀什暨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新疆国际旅游节、新疆国际冰雪节,培育克拉玛依石油产业链、霍尔果斯口岸中哈合作中心、和田玉石交易市场等商务会展、商务考察旅游产品。筹办好吐鲁番葡萄节、哈密瓜节,依托吐鲁番优质瓜果和历史盛名打造新疆瓜果基地、中国瓜果交易集散中心和国际 瓜果博览会。

(六)工业农业旅游

依托克拉玛依石油、独山子石化、新疆盐湖、达坂城风车、可可托海等工业旅游资源,开展现代工业园区参观、生产流水线参观、工业博物馆、工业文化景观建设、工业旅游购物娱乐活动等。

重点发展乌鲁木齐、昌吉、哈密、库尔勒、独山子、南北疆县城周边区域,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农(牧)家乐、休闲农庄等体验性乡村旅游活动。扎实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点)星级评定工作,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和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把乡村旅游培育成社会消费热点和品牌旅游产品。

(七)红色旅游

抓住国家推进红色旅游二期工程的机遇,围绕石河子“军垦文化’核心,建设旅游精品,打造“中国屯垦旅游”主体品牌。培育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克拉玛依共和国第一号钻井、金斯特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塔城(小白杨)、伊吾保卫战遗址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色旅游开发纳入大区域旅游框架,整合资源,形成多色结合的旅游线路,提升重点旅游产品的综合带动作用。

第三节 旅游城镇体系

一、建设两个国际旅游集散中心

(一)乌鲁木齐旅游集散中心

进一步完善乌鲁木齐作为全疆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建设集政府的权威性和旅行社的业务性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体系,以适应和满足未来旅游发展需求。

顺应向西开放桥头堡战略和乌鲁木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强建设中西南亚旅游集散中心,积极培育亚欧大陆航空中转中心。

向中央争取在乌鲁木齐设临空经济区的特殊政策,建设乌鲁木齐“商务旅游+国际名品免税大超市+会议度假+旅游房地产”的旅游新城区。

(二)喀什旅游集散次中心

依托喀什经济特区建设,培育以喀什为基地面向中亚、南亚的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加强南疆旅游集散中心服务功能建设;配合喀什向西出口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基地的建设,把喀什建设成国际商贸旅游集散中心。

二、完善八座旅游中心城市

库尔勒市、伊宁市、阿克苏市、阿勒泰市、哈密市、和田市、克拉玛依市和博乐市完善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强化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继续深度开发城市周边景点,加强旅游目的地功能建设。

三、培育特色旅游依托城镇

(一)布尔津欧式旅游小镇

布尔津县是一座具有浓郁欧式异域风情的童话边城,是进入喀纳斯景区的第一景点和必经之地,获得“全国首批十个文明村镇”、“国家园林县城”多项殊荣。

重点项目:不断吸收国际旅游名镇的发展经验,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产业项目,成为新疆引领时尚的欧式旅游特色小镇;不断完善城镇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加强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二)石河子军垦城

石河子市是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中国军垦文化城市的典型代表。

重点项目:建设军垦文化特色城镇、国家红色旅游基地;通过进一步丰富建设军垦文化的旅游吸引物、旅游项目、城市街区、标识系统,打造军垦旅游城市观光轴,塑造军垦文化的整体城市风貌;完善旅游服务要素综合配套项目。

(三)独山子石化城

独山子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拥有新疆最早的油井—独山子油井遗址、新疆最早的蒸馏釜—独山子蒸馏釜遗址,具有独特的石油文化城市风格。

重点项目:建设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开发石化观光旅游产品;通过建设景观轴、标志性建筑物、景观节点,标识系统等塑造石油文化城市形象;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完善北疆旅游

集散地功能。

(四)吉木乃哈萨克风情边城

吉木乃是哈萨克艾林郡王故地、哈萨克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吉木乃口岸有百年通商历史,是我国通往中亚、俄罗斯、欧洲的一条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发展边境购物、跨国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重点项目:开展艾林郡王府修复重建工程,挖掘、保护、集聚、提升与整合哈萨克族部落文化,创新经营哈萨克旅游文化产业;依托吉木乃口岸大力发展工农边贸、跨国旅游,建设中亚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出口农业示范区、创汇畜牧业基地等;打造城市观光轴,营造浓郁的哈萨克文化旅游形象。

(五)塔城俄罗斯风情边城

塔城市是我国俄罗斯族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有“东方莫斯科”的美誉,是非物质文化“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地;巴克图口岸是我国连接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最便捷的口岸,被誉为“准噶尔门户”和“中亚商贸走廊”。

重点项目:建设俄罗斯风情一条街,统一俄罗斯建筑风格,塑造俄罗斯风情的城市旅游形象;丰富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开发边境购物、跨国旅游产品;完善城区和口岸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

(六)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帕米尔高原小镇

塔什库尔干是我国塔吉克族的主要聚居区,是“塔吉克鹰舞”、“鹰笛”、“引水节”和“播种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

重点项目:开发塔吉克民族歌舞(《冰山上的婚礼》、《鹰舞》、《雄

鹰展翅》、《帕米尔》等文艺节目)、特色饮食、民族刺绣和手工艺品等系列旅游产品;建设歌舞演艺中心、手工艺街区、游客服务中心及综合配套设施;通过城镇景观轴、特色民居建筑打造帕米尔高原风情的城镇特色。

(七)巴音布鲁克蒙古族特色小镇

巴音布鲁克镇是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古族东归部落的聚居区,是“江格尔”、“那达慕”、“萨吾尔登”、“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重点项目:开发展示东归草原文化、那达慕节庆文化、江格尔文化、蒙古族手工艺文化的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江格尔文化传承中心,民族手工艺基地、东归草原文化影视拍摄基地、旅游环保交通系统、游客服务中心及综合配套设施;统一巴音布鲁克镇的建筑风格,营造蒙古族特色小镇的旅游形象。

(八)那拉提哈萨克民族风情小镇

那拉提镇是哈萨克族聚居地,是哈萨克族阿依特斯(阿肯弹唱)、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哈萨克族服饰(哈萨克刺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重点项目:开发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家庭旅馆、旅游购物街区、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开展旅游形象工程,将哈萨克文化艺术融入城镇建设,使那拉提镇民居建筑成为展示哈萨克文化的鲜明符号;加强环境整治与绿化、美化。

(九)察布查尔锡伯民俗文化名镇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是“锡伯族刺绣”、“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锡伯族西迁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

重点项目:建设国家旅游文化产业基地、特色旅游城镇;深入挖掘锡伯族历史文化、民族工艺文化、节庆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等,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和文化内涵;保护与修复历史建筑及锡伯族民居,开展旅游形象工程,打造察布查尔锡伯民俗文化名镇;完善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

四、强化旅游强县的接待功能

配合国家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中国旅游强县布尔津、重点推动库车、特克斯、新源、鄯善、富蕴、哈巴河、巩留、巴里坤、吉木萨尔、奇台、玛纳斯、和静、温泉、裕民等自治区旅游强县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强化旅游接待功能、充分发挥节点作用。

五、建设民族文化旅游村镇

依托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特色民族文化旅游村镇,重点考虑旅游与服务功能,实现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传统游牧文化保护传承的双赢局面。

(一)阿勒泰地区民族文化旅游村镇

阿勒泰地区各县市依托喀纳斯黄金旅游线(国道217线、216线)、牧民定居工程、乌伦古河和额尔齐斯河引水工程建设哈萨克民族文化

旅游村镇,串联整合哈萨克族克列依部落的文化,在建筑风格、饮食文化、生产生活方式上,复古再现12个阿巴克克列依的主体文脉。

阿勒泰市:开发哈孜别克、叶萨尕斯、胡勒泰波拉提等部落文化; 布尔津县冲乎尔镇:依托喀纳斯开发贾迪克部落的8个分支; 吉木乃县托斯特乡:依托艾林君王府恢复重建展示哈萨克文化; 福海县:依托乌伦古湖开发伊铁勒部落、美尔其部落文化; 恰库尔图镇:依托神钟山景区开发喀拉哈斯、莫勒和部落文化。

(二)伊犁地区民族文化旅游村镇

伊犁地区依托那拉提景区(草原部落)、国道217线、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民族文化旅游村镇,以大玉兹乌孙部落为主线,展现克扎依、阿勒班、斯班、宏拉提等乌孙各个分支的主体文脉,对游牧民族的各种节庆活动进行包装,增加游客参与性互动项目,以牧民定居点为舞台展示哈萨克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

第四章 旅游服务产业要素优化

第一节 旅游交通

一、优化旅游交通条件

依托“十二五”期间国家新增及原有各等级公路、铁路、民航交通体系,按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要求,推动相关部门重点发展与之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陆空衔接协调、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

民航方面要积极推动旅游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重点景区的机场建设。开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客源地往返乌鲁木齐航线航班的旅游包机;开通乌鲁木齐-喀什-伊宁-乌鲁木齐绕飞航线,实施上海-乌鲁木齐-阿克苏、成都-乌鲁木齐-库尔勒,西安-乌鲁木齐-喀什,济南-乌鲁木齐-伊宁的延伸支线。

铁路方面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引导旅行社与铁路部门协作,设计开发北京—西安—敦煌—乌鲁木齐、上海—南京—西安—敦煌—乌鲁木齐、重庆—成都—西安—敦煌—乌鲁木齐、广州—深圳—西安—敦煌—乌鲁木齐等旅游专列产品。

公路方面重点发展高等级公路和主要旅游城市与重点景区间的快速旅游专用道;协调引导地方政府加快重点景区与周边景区之间的道路建设;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协调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和客运公司开通旅游中心城市至重点旅游区、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班车。

二、完善旅游交通服务功能

在旅游交通干线沿线布臵层次合理、规模适当的旅游信息咨询、旅游餐饮、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拓展公路服务区的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旅游交通的通达性和舒适性。启动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建设工程,尤其是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引导指路标识、旅游景区宣传广告牌的建设,统一设计制作新疆区内主要交通道路沿线的旅游景区引导标识,发挥旅游交通标识的引导和宣传效应,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第二节 旅行社

一、优化旅行社结构体系

推进大型旅行社改制、重组,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和品牌化,增强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旅行社的市场拓展能力;积极推行旅行社集团经营与网络经营战略,培育若干以旅行社为主体、具有品牌优势、开展跨国经营的旅行社企业联合体;加快组建中外合资旅行社,探索与国内外大型旅行社强强联合的方式。鼓励中、小型旅行社突出特色经营,由旅行社经营向旅游代理发展,参与政府采购、会议外包和多种经营,避免同质低价恶性竞争。

二、完善业务分工体系

通过旅行社法规体系和市场竞争作用,规范和引导旅行社向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两大体系分化,鼓励引导大型旅行社依托资金和规模优势与民航、铁路、饭店、景区、国内外大型旅行社合作发展成大型旅游批发商,引导中、小型旅行社通过兼并、重组、联合、控股等方式发展成网络化经营的大型旅游零售商。

三、提高旅行社服务管理水平

完善旅行社市场准入机制、竞争机制,逐步建立市场服务规范、效益良好的旅行社发展体系。提高旅行社的行业规模、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鼓励旅行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形成传统产品销售模式和网上在线销售并重的产品销售格局。引导旅行社在传统线路产品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和规模不断推出新的旅

游产品。

第三节 旅游饭店

一、优化旅游饭店结构

合理调整全区旅游饭店总量、档次和布局,优化旅游饭店结构。到2015年,旅游星级饭店总量控制在家以内,其中四星级以上家,三星级家,总床位数达到万张,年平均床位利用率60%,旺季达到95%。根据市场需求在主要旅游接待城市(乌鲁木齐、喀什、吐鲁番、伊宁、库尔勒、阿勒泰、库车、克拉玛依、石河子、和田、阿克苏、哈密、布尔津等)和重点景区建设个三星级以上宾馆。

二、发展多样化住宿设施

在旅游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目的地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三星以上会展商务型、文化主题型、时尚度假型和保健疗养型等主题酒店,促进旅游住宿设施品牌化发展;在各地州首府城市和旅游强县鼓励建设经济型快捷酒店、青年旅馆,并逐步形成网络,促进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鼓励休闲度假型旅游景区建设家庭旅馆、乡村客栈、旅游宿营地;引导在主要交通干线沿途合理建设汽车旅馆、旅游宿营地。

三、提升旅游饭店整体素质

提升星级宾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加强社会旅馆、旅游宿营地的标准化管理和服务设施建设,制定准入标准。强化“绿色饭店”建设,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饭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引导鼓励酒店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推行“绿色酒店”

消费模式。

第四节 旅游餐饮

一、突出文化内涵和经营特色

充分发挥新疆饮食文化丰富、饮食习俗独特的多民族饮食资源优势,开展特色经营,开发名品精品,进一步丰富菜系、菜品及各类小吃,传承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引导旅游餐饮企业从餐饮环境装修、菜肴介绍、菜肴服务、菜单设计、餐饮人员服饰、餐饮歌舞等方面增强文化内涵,提高餐饮服务、菜肴制作、餐饮歌舞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二、加快旅游餐饮品牌化建设

依托新疆国际旅游美食文化节,开展美食名店、名厨、名吃、名点、新菜的评选活动,培育一批餐饮名店,培养一批本地名厨,创新一批特色名菜,增强新疆旅游餐饮业的品牌效应。通过摄影展、杂志、报刊、博客、美食客游记、自助游手册等媒介提升新疆旅游餐饮品牌的知名度。

三、充分发挥社会餐饮功能

继续发挥社会餐饮的优势作用,形成具有多种选择性的餐饮体系,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各旅游中心城市餐饮应以中国传统八大餐饮体系和欧美西式餐饮体系为基础,推出新疆地域民族特色餐饮体系,以满足主体游客市场需求。积极推进乌鲁木齐、喀什、吐鲁番、伊宁旅游中心城市特色餐饮一条街建设,鼓励地方旅游餐饮企业集聚经营,向品牌化连锁经营方向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四、提高饮食质量和服务水平

制定旅游餐饮服务和质量标准,推行旅游餐饮评定评比工作,提高旅游餐饮卫生安全和服务质量水平,倡导营养健康餐饮消费观念。引导规范社会餐饮的服务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和服务标准,提高服务人员素质,促进社会餐饮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节 旅游购物

一、增强旅游商品研发创新能力

充分挖掘新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统民族工艺品和精湛的民间手工技艺,研制和开发具有新疆地域文化特色、技术含量高、携带方便的旅游商品系列,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购物需要。设立新疆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建立新疆旅游商品信息库,每年筛选一批具有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旅游商品进行重点扶持。

二、加快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基地

推进旅游商品品牌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建设集产品设计、工艺表演、现场加工、采购交易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阿勒泰黄金宝石加工生产基地、喀什维吾尔工艺品生产基地、吐哈干鲜瓜果生产基地、和田玉石和地毯加工销售基地、伊宁哈萨克民族用品和香料产品基地、克拉玛依工业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等旅游商品(纪念品)基地。

三、完善旅游商品销售服务体系

推进旅游商品超市、旅游购物街等旅游商品销售点在旅游交通主

干线沿途、重点旅游景区的合理布局,鼓励引导旅游中心城市的星级酒店、商业街区、车站、机场设立旅游商品销售点。面向中亚、西亚、俄罗斯市场,大力发展乌鲁木齐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华凌市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喀什中西亚国际大巴扎等商品销售市场,推进乌鲁木齐临空经济区的免税购物区、喀什保税购物区、重点口岸边境自由贸易区等旅游商品销售基地建设。

四、加大旅游商品宣传促销力度

重点办好“新疆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充分发挥地方旅游商品大赛及展销活动的辐射和带动效应。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级、各类旅游商品交易会,加强新疆旅游商品在“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乌洽会暨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等会展中的展示力度。不断提升新疆旅游商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增加旅游商品在新疆旅游收入中的比重,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大旅游商品扶持力度

建立政府引导、银行支持、担保介入、企业参与的旅游商品企业融资平台,加大信用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对旅游商品企业和生产经营户的扶持力度,缓解旅游商品企业和经营户融资问题。推进有关部门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引导资金支持力度,扶持旅游商品经营户和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发展。制定旅游商品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政策,逐步建立完善的旅游商品地理标志申报确认机制。

第六节 旅游娱乐

一、发展旅游娱乐文化产业

鼓励乌鲁木齐、喀什、吐鲁番等旅游重点城市及重点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娱乐文化产业,依托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地方歌舞团体发展大型民族歌舞表演,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题节目,安排集中表演,打造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和娱乐活动,提高旅游文化娱乐的观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增强旅游吸引力。

二、丰富旅游娱乐活动形式

鼓励乌鲁木齐旅游集散中心和库尔勒、阿克苏、克拉玛依等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发展综合娱乐配套设施,传统娱乐方式和现代娱乐方式并重、大众娱乐方式和民族特色娱乐方式相结合,增强游客活动随意性和参与性,通过开辟夜间步行街、购物街,形成民间娱乐集中地带和城市娱乐亮点。

第七节 旅游信息系统一、建设全疆旅游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完善新疆旅游信息系统,增加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把旅游信息服务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加快“旅游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集旅游信息、旅游产品、宣传营销、调查评价、投诉管理、咨询服务、游客信息、意见反馈、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新疆旅游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二、完善旅游行业管理网络系统

推进电子政务内网建设,依托电子政务专用通道,构建自治区、地州、市(县)三级旅游行政业务管理网络平台。完善包括信息查询服务、政务信息发布、行业监督管理、业务网上服务等功能齐全、统一面向公众的旅游行业管理门户网络系统,实现旅游管理电子化,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进程。

三、推进重点景区和依托城市旅游信息建设

喀纳斯、天山天池等重点景区基于GIS二次开发平台,设计开发景区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为游客和旅游管理部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等重点旅游依托城市、主要旅游集散地,建立旅游信息中心,建立旅游信息调查与发布制度、假日旅游预报制度。

四、加快建设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推进新疆12301旅游服务热线平台建设,提升旅游咨询服务的规范性、便利性,形成以12301旅游服务热线为骨干的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加强与118114、12580、116114等公益性服务咨询热线、新闻媒体合作,实现旅游服务信息的快速传递、及时更新和积极响应。建立与12315投诉热线平台的联络机制,设立旅游服务质量信息采集网点,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信息库。

第五章 市场开发与宣传促销

第一节 市场开发

坚持做大国内旅游、做活疆内旅游、做好入境旅游、做实出境旅游,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统筹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协调发展。

一、大力发展国内旅游

(一)扩大国内旅游市场规模

继续深入开发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大力拓展东部沿海和邻近省区市场,积极开拓华中、东北和内地其它地区市场。在国内主要客源地推行“一卡通”(一票通),增加国内旅游人数,扩大国内旅游消费。建议争取中央支持,采取赴疆旅游进行交通补贴和市场优惠奖励。

(二)深度拓展“新疆人游新疆”活动

深度拓展“新疆人游新疆”活动,通过发行旅游券、年卡、博物馆门票减免、重点景区实行半价等方式,扩大疆内客源市场规模。在疆内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制定国民旅游休闲计划,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奖励旅游和福利旅游,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休学旅游和夏令营、冬令营活动。

二、积极发展入境市场

(一)稳步开发周边国家市场

完善口岸基础接待服务设施,简化入境旅游手续,优化入境旅游

环境,稳步开发独联体和西亚、南亚地区等周边国家市场,稳定入境客源份额。

(二)重点拓展东南亚客源市场

加强新疆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实现宣传与企业促销进一步结合。重点拓展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客源地市场。

(三)积极促进西欧北美市场

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宣传力度,培育西欧、北美客源市场。

三、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加强对具有出境资质旅行社的管理,制定旅行社组团出境旅游管理办法,建立对出境旅游市场的危机处理机制,强化出境旅游调控手段。

近程目的地—独联体和中西亚地区  中程目的地—港澳台、东亚、东南亚  远程目的地—欧美地区

第二节 市场宣传与营销

一、塑造新疆整体品牌形象

强化新疆整体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在新疆旅游主题形象的统领下,建立各地州旅游营销战略联盟,突出重点,展示特点,体现优势,对新疆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进行全方位、轰动性的大促销、大宣传,不断提高并强化新疆旅游在中国和世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吸引

下载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5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目录 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二章 面临形势 第二篇 指......

    浅谈国民经济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浅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学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后,对其内容和精神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总的来说,纲要从指导思想、 基......

    团委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团委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团委“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内容紧紧围绕我院共青团工作“12344”构建工作格局,即突出一个根本目标:育人;推进两大战略任务:思想引领、成长服务;抓好三......

    《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发布时间:2011-10-18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农牧发〔2011〕8号 各省、自治区......

    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20年)[5篇范例]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科学......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农业篇

    第二章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现代......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本站推荐]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0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