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我市继续抓住和用好国家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及近年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部署和要求,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峪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嘉政办发〔2014〕123号)要求,在深入分析“十二五”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深化农村农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结合《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嘉峪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嘉政发〔2016〕67号)、《甘肃省“十三五”种植业发展规划》(甘农牧发〔2016〕215号)和《甘肃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甘政办发〔2016〕126号),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深化农村改革和促进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与任务
(一)“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工作紧紧围绕精细蔬菜、优良畜禽、优质林果、花卉与蔬菜制种、非农经济五大支柱产业和优质地膜洋葱、温室蔬菜、大葱、啤酒花和西甜瓜五大优势农产品品牌,培育壮大日光温室、标准化养殖小区(场)、观赏树种育苗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精品、珍品、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高效农业,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生产稳步增长。
“十二五”期间,我市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累计实施重点项目56个,投入资金3.28亿元,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1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28亿元,较2014年增长5.03%;
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371元,同比增长11%。由于受全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农业增加值比预期低0.7亿元,年均增长6.3%,比“十二五”计划低3.26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预期低2610元,年均增长14.38%,比“十二五”计划低3.6个百分点,未完成“十二五”规划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1.54万吨,较2010年增加0.44万吨,增加40%,完成计划任务的128.3%;
蔬菜总产量12万吨,与2010年基本保持稳定;
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59万吨,较2010年增长27.5%,完成计划任务的200%;
畜禽饲养量达到53.8万头(只),较2010年增长10.47%,均超额提前完成“十二五”发展指标。
2.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农林牧渔各业协调发展。
农村内部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收入比重由2010年的52.7:47.3调整为50.7:49.3,二三产业收入比重明显增大。农林牧收入比重由2010年的65:8:27调整为68:8:24,种植业优质高效品种比重提高。
2015年,优质洋葱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产量达到7万吨;
建成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3万亩,挂果面积达到0.95万亩,年产量达到0.08万吨;
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430台,建设养殖暖棚237座1.88万平方米,培育农产品基地1008亩、林产品基地982亩。发展优质葡萄3万亩、枸杞1.1万亩;
完成集体林地改革面积4205.6亩,流转集体林地82.7亩,发展林下种草200亩,培育发展林下养殖、农家乐、休闲山庄等58家,林下经济年均产值达到988万元;
优质啤酒花基地稳步发展,面积保持在2000亩;
大田蔬菜、高效制种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比计划增加0.12万亩,特色优势产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0%以上,农民增收基础进一步夯实。畜禽饲养总量和肉蛋奶总产量同比增长2.4%和4%,畜牧业稳步增长,农林牧业协调发展。
全市完成风沙治理工程5.2万亩,其中:营造人工防护林0.4万亩,封育育林4.8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保存面积2万亩,有效管控国家级灌木林20.04万亩,5年新增森林面积129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3.12%。
3.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迅速,带动农户增收的作用凸显。
全市已建成精细蔬菜、优良畜禽、优质林果、蔬菜与花卉制种、非农经济五大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迅速,规模农业企业迅速增加,带动农户增收的作用凸显。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1个,具有一定生产规模、与农业优势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大中型企业10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个。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3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11家,合作社参与农户成员4643户,占总农户数的81%。永顺豆类蔬菜、团结菜业、科农食用菌、兴农果蔬等专业合作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和发展规模化生产的新生力量。2015年,农业产业化组织销售产值达到5.26亿元,带动农户增收2600多万元,带动农户增收的作用初步凸显。
4.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科教兴农成效显著。
设施农业迅速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为途径,通过改进结构设计和栽培模式,设施农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5年新建现代高效日光温室568座,完成计划任务的22.7%;
新建钢架大棚619座369亩,累计建成钢架大棚1031座636.8亩,占计划任务的116%;
养殖暖棚达到1674户,养殖场(小区)累计59个,占计划任务的200%;
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86个、新技术17项,反季节油桃、葡萄、南方水果、精品蔬菜得到大面积推广,基质栽培、集约化育苗和设施智能监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测土配方、农田节水、机械旋耕等技术实现全覆盖,科教兴农成效显著。
此外,大力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各类渠道9公里,新打井4眼,配套了桥、涵、闸等附属设施,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8万亩;
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新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改造滴灌、管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实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累计投入农业开发资金1.15亿元,改造中低产田面积23886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8786万亩。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得到改善,同时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稳步提高。争取中央环保专项资金1795万元,积极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17个行政村、112个村民小组全部配备了垃圾收集设施,并购置垃圾清运车辆7辆,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8%。推广农业实用机械1351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2.44万千瓦,比2010年10.7万千瓦增长17.3%。
5.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迈进。
一是与正大集团合作,投资10亿元,采用“政府+正大+农民+银行”四位一体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实施嘉峪关正大新农村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建成现代化原种猪场1座,种猪育成场6座,相关配套场5个,实现全面投产;
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相继建设了市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野麻湾高新农业示范园、文殊镇恒翔农业示范园、兴农果蔬示范基地等,有效提升了现代农业示范能力。
6.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三镇和17个村全部建立了镇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室,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完善,能够确保农村土地有效平稳流转;
三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技推广标准化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农村中介组织培育工程等其他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卫生院、村卫生所全部完成更新改造,镇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农村文化活动广场和村组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已实现全覆盖,农村教育、医疗和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以城乡居民医保、农村最低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农民工社会保障为核心险种的新五保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8.8%,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社会保险养老金发放率为100%,均高于全省标准。
二是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新的进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共争取到扶贫资金750万元,实施移民点农田渠道、道路、危房改造、日光温室建设和农民技能培训等扶贫开发项目30个,部分低收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业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管理;
制定了城乡社区建设标准,参照城市化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模式,开展农村社区化管理试点,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配套改革和林下经济发展稳步推进;
实施了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工作,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逐步规范;
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离,进一步保障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
按照中央要求,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2011-2015年发放惠农资金4283万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认真落实农民负担责任制,防止了农民负担反弹;
狠抓农资专项整治,净化了农资市场秩序,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十三五”面临的发展形势
当前,我市农村经济社会正进入城乡一体化过渡的“矛盾凸显”期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
1.有利于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是良好的政策支持。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我省也提出要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深化农村重点改革,部署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环境整洁村,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同时,《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具有甘肃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林场)的指导意见》、《关于贯彻落实<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等,成立了嘉峪关市农业信用担保中心,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我市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根据全省安排和市委市政府决定,我市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为我市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三是具备了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农业科技、物质装备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建立完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和嘉峪关正大新农村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的建设,农业管理理念、组织形式的创新,为“十三五”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生产模式、理念陈旧。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30多年的今天,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停留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模式上,农民不愿将土地流转,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创造的价值较低。由于地域限制,全市耕地面积少且后备耕地资源短缺,农业发展难以形成大的规模,七零八碎的土地分户种植,除造成土地浪费之外,最大的障碍是无法使用农业机械和自动化装备进行大面积耕作,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已明显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障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年减少,单一种植、粗放经营的传统发展模式有所反弹,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协调。这就要求我市加快土地确权及加速土地流转,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保障农民增收。
二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随着素质相对较高、能力相对较强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就业,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现象日趋明显,农业一线劳动力素质和能力严重弱化,留在农村的年长农民,年龄结构偏大且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生事物的积极性不高,只能留在农村从事相对简单的农业生产,导致传统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逐渐被简单经营农业替代,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推广难,劳动力老龄化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向小农经济倒退,这也成为影响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是农业产业规模较小,再发展空间难度大。由于受地域限制,我市农业特色产业难以形成大的规模和效益。全市耕地面积小且后备耕地资源短缺,要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基地,在地域上的限制较大;
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不断增多但职能发挥不够,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紧密的组织网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资金缺乏,龙头企业、运销组织融资困难等一系列摆在农业和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亟待解决。
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经过“十二五”期间不断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由于我市三镇地域分布分散,投入有限,设施农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农民和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较为突出;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农业支撑保护体系建设滞后于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都将严重制约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是农业扶贫攻坚行动存在困难。受地域限制我市仅有耕地6万多亩,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基地,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农村落户的移民大多属于自流式移民,部分移民家庭一直没有列入省上的移民安置计划,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长稳定性不强;
部分农户由于因病、因学导致一些出现家庭返贫现象;
由于我市不是省内扶贫的重点县区,长期以来得到的国家扶贫扶持较少。
六是现代农业及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园区总体规模较小,活力不足不够。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交易市场数量偏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区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涵盖面窄;
在发展园区建设中,尽管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扶持投资力度不大,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发建设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设施条件较差,限制了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等政策机遇和有利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事关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农村住宅宜居特色化、设施配套完善化、农村生态绿色化、城乡服务均等化、农业发展品牌化、富民产业多元化、村容村貌整洁化、环境整治长效化、村级机构健全化、乡风文明和谐化,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三五”期间,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美丽社会主义新农村,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坚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2.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引导资金、技术、人才、服务等向“三农”聚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3.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找准、挖掘和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和品牌,着力发展富有特色、潜力较大、优势较强的产业和产品,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4.坚持完善和创新美好乡村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5.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认定,建立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管和追溯体系;
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质量,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基本形成农业的循环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发展格局,到202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5.41亿元,年均增长5%;
农民人均纯收入22580元,年均增长8%;
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7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6万亩,产量达到14万吨以上;
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86万吨,年均增长2%;
农机总动力达到13.3万千瓦,机械化率88%;
发展市级以上示范社40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10%;
土地流转率达到40%以上;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80%以上。
三、区域布局与重点
(一)区域布局
根据雄关区、长城区和镜铁区三区的行政布局,结合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情况,以“嘉东工业园区、嘉北工业园区、新建南市区”三个经济区、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城郊型高效农业为核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空间开发结构,设置“十三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
1.雄关区
(1)利用紧邻嘉北工业园区和市区的优势,以工业园区劳动力需求为导向,结合全镇劳动力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化、专业化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非农经济,到2020年,从事非农产业人员达到1600人。
(2)依托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中华孔雀苑、滑雪场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餐饮业和旅游服务业。鼓励支持嘉峪关村一、二、三、七组和黄草营村一组发展旅游餐饮、旅游产品销售和景区旅游项目服务等,做大做强农家乐。同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3)发展订单农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围绕优质蔬菜花卉、葵花制种,大力发展高效制种产业。依托黄草营村现代养殖园区现状,继续做大做强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努力把黄草营村发展成为养殖大村。到2020年,高效制种面积达到3000亩,规模化养殖总量达到2万头只。
2.长城区
(1)依托“嘉峪关洋葱”、“嘉峪关泥沟胡萝卜”、“嘉峪关野麻湾西瓜”地理标志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无公害化生产,培育发展农产品品牌。充分发挥长城区新城镇河灌和井灌双重灌溉优势和种植洋葱、胡萝卜、西瓜的地理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加大该区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育苗、钢架胡萝卜周年化生产技术,进一步扩大生产面积。到2020年,力争使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创造产值1亿元。
(2)依托嘉峪关正大原种猪繁育基地和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野麻湾高新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壮大非耕地产业园区规模,建成一批设施先进、科技领先、机制灵活、各具特色、效益明显的市级农业高新园区,成为带动农户致富的领头羊、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同时,发挥园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生猪、草食畜和日光温室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发展畜牧养殖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到2020年,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8个,新建日光温室300座。
(3)充分发挥人均耕地面积大、地势平坦的地理优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渠、路、林配套,管灌、滴灌设施齐备的优质蔬菜、高效制种规模化生产基地。到2020年,计划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2.76万亩,占现有基本农田面积的46%以上。
(4)围绕境内国家草湖湿地公园、魏晋墓、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旅游资开发,鼓励农户参与发展以餐饮服务、农业生产体验、采摘游、农家游等休闲旅游农业,建设美丽新农村。
(5)依托紧邻嘉东工业园区、嘉北工业园区、宏丰种植园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洋葱加工和园区劳务经济。结合洋葱、胡萝卜等优质蔬菜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农产品加工、仓储企业入园建设,实现优势农产品的加工、储藏。针对性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鼓励部分农户到园区就业,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储藏率达到30%以上,劳务收入占农村经济收入的40%以上。
3.镜铁区
“十三五”期间将着力发展一批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和规模效益的支柱性产业,大力促进以日光温室、标准化养殖小区(场)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培育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强势产业,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
(1)围绕现有的优质蔬菜、啤酒花产业基地,狠抓农产品换代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规模化生产,5年新建改造日光温室200座,塑料大棚累计达到160座,建立蔬菜生产和良种繁育基地;
加大新品种引进、培育和推广力度,每年引进推广新品种20个、新技术2项,优质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万亩。
(2)充分利用闲滩空地发展规模化养殖,狠抓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从养殖小区选址规划、内部功能分区、规范建设、养殖畜禽品种选择、动物防疫制度建立、优良种畜禽引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指导。在恒翔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养殖场14个。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规模养殖户,到2020年规模养殖户达到500户。
(3)在冯家沟村、石桥村建立设施果品生产示范基地,每年引进林果新品种3-5个,大力推广日光温室反季节果品生产,到2020年设施林果总面积达到300亩;
充分利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加快优质林果品种引进培育,推进梨、杏等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到2020年发展规模化林果面积500亩;
加大观赏树种育苗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冯家沟村观赏育苗基地规模,每年新增观赏树种育苗,到2020年全镇观赏树种育苗面积达到1500亩以上。
(4)充分发挥河口村近郊优势,统筹南市区开发建设,通过财政投入、招商引资、项目集资等方式,加大观光旅游农业投入力度,采取股份合作、公司化经营等形式,对现有农家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建成一批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采摘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形成产业带,促进全镇观光旅游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同时,依托冯家沟村林果、育苗产业,鼓励和引导农民从事“农家乐”等旅游观光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5)围绕团结菜业、永顺豆类和丰源农业等蔬菜脱水加工、水果储运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有效提升农产品加工储运能力建设,狠抓产业改造升级,引导和帮助其迅速壮大为全镇农业龙头企业。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储运能力达到3万吨。
(6)围绕市区南移和新客站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民营企业规模,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鼓励引导农民从事客运、出租、货运等运输行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立完善劳务输出服务机制,有针对性地搞好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到2020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人数达2100人,非农劳动率达到60%以上。
(二)发展重点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1)稳定粮食生产。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玉米品种,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到202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7万亩,产量1.2万吨以上。
(2)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按照“规模、结构、转化、合作”的要求,优化农业结构,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跨越发展。积极发展洋葱、精细蔬菜、西甜瓜、泥沟胡萝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
实施畜牧良种工程和标准化生产,全力支持正大原种猪繁育,建成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世界一流的原种猪生产基地。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和草食畜养殖小区(场)建设,扎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着力提升优质安全蔬菜、畜禽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现代制种产业,充分利用制种资源优势,支持企业推进规模化制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葵花、蔬菜、花卉等优势作物制种产业。到2020年,特色优势产业和优质制种基地面积达到4.5万亩,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达到60%以上,良种率达到95%以上。
(3)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戈壁荒滩,发展以日光温室、标准化养殖为主的戈壁农业,规划建设嘉峪关市戈壁农业示范园、新城镇戈壁农业产业园等戈壁农业园区,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加大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标准化示范创建,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推动“菜篮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到2020年,蔬菜产量达到13.6万吨,肉蛋奶产量达到2.86万吨,农产品综合供给能力大大提高。
(4)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生产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实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例明显提高。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监管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大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的有效追溯,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5)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绿肥、堆肥和有机肥使用,实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升0.2个百分点以上,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5个等级,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70%,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6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8%,肥料利用率达到40%,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耕地土壤盐渍化、养分失衡、耕层变浅、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土壤生物群系逐步恢复。
(6)实施高效农田节水。将强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与发展节水农业相结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实现节水增效、改善生态环境。至2020年,全市农田推广膜下滴灌5万亩,垄膜沟灌3万亩。
(7)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和自助合作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各类合作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大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拓展农产品市场销售。发展市级以上示范社或合作联合社20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10%。
(8)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出台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鼓励非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实施土地承包,开展规模化经营。重点做好嘉峪关戈壁农业示范园、嘉峪关市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新城镇戈壁农业产业园、嘉峪关恒翔现代农业示范园、宏丰戈壁农业示范区等一大批园区(基地)建设。同时,围绕生产基地和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洋葱、四季豆、胡萝卜、枸杞等农产品的贮藏、加工,促进农产品加工升级。到2020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4家,大宗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
2.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借助嘉东工业园区、嘉北工业园区、南市区建设和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机遇,结合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中华孔雀苑、滑雪场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民营经济体大力发展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旅游商贸开发,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事客运、出租、商贸、旅游服务等行业;
同时,鼓励农户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村餐饮娱乐业和家庭旅馆服务等农村休闲观光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2020年,农村经济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收入比重达到35:65,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2)支持中青年农民创业。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资本金补助、税收返还、融资担保、规费减免等促进农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激发农民自主创业活力。实施创业培训计划,选派有创业意向和激情的中青年农民到高等院校、发达地区学习培训,提升农民创业能力。依托现有各类园区和基地,支持农民创办小微型企业、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和生态农庄。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创业。
(3)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的培训新格局。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外出就业信息引导,开展劳务供需对接,鼓励引导农民到工业厂矿、宏丰种植园区、正大养殖基地及商贸、旅游行业等进行劳务输出。建立健全农民工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障制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转移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到2020年,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
(4)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挖掘农村集体资产潜力、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目标,着力推动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和组建股份合作社等改革。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稳步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探索开展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设施农业、农房、大牲畜和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等多种形式的抵押贷款,盘活农民资产,拓宽租金、股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渠道。到2020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成效,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成运营,土地流转率达到40%以上,基本实现主导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落实“菜篮子”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和标准化养殖小区补助政策,大力扶持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和养殖小区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
实施耕地保护和土地整理工程,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和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提高耕地地力;
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田管灌和滴管配套工程,大力推广农田节水技术;
加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农膜等的回收利用和监管,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行洁净生产;
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实施农田人工造林工程,加强林木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建立完善的农田生态防护体系;
落实新购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农户农机具的更新改造,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20年新改建日光温室500亩,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小区)20个,农机总动力达到13.3万千瓦,机械化率88%;
测土施肥、农田节水技术和农田管灌全覆盖,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38%,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0%,秸秆利用率达到95%,森林覆盖率达到12.56%以上。
(2)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供暖、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市、镇、村三级公路建设,对居民点危旧道路升级改造,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使城乡交通更加便利。加强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提高贫困户生活水平。实施农村通信和网络建设,实现农村网络信息化全覆盖。
(3)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污水处理和户厨户厕改造,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做到道路干净、河渠畅通、村居整齐、院落清洁、圈厕卫生。建立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集中处理机制,解决垃圾清运与处理难的问题,村垃圾定点存放率达到100%,收集清运率达到100%,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科学编制新型镇村和土地整治规划,将土地整理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加快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目前社区化管理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
(4)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统筹规划现代林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造林补贴政策,加大农田防风林、乡村道路绿化、居民点美化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鼓励引导大户、农业合作组织、企业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大林地有效流转,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到2020年,完成退耕还林3万亩,人工造林5000亩。
4.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1)科学编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先,规划先行,谋定后动。按照“政府组织、多方参与、利益整合、上下互动、动态监控、专业把关、科学统筹”的原则,组织三区、发改、建设、规划、国土、财政、交通、水利、电力、农办、农林、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多部门参与,统筹考虑各方利益,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发展现状,科学预测发展趋势,统筹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明确各项规划编制的内容和重点,避免相互之间内容重叠、协调不周、管理分割、指导混乱,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龙头。二是以人为本,集约发展。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研判我们面临发展趋势,合理划分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逐步撤并、整合自然村落和行政村,将节地、节水、节能、节财和资源综合利用贯穿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引导各类项目、资金等生产要素向中心村(即农民集中居住区)、镇中心和产业区集中,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入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因地制宜,适度集聚。应立足全市城郊型农业的鲜明特点,充分考虑各村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集聚、稳妥推进”的原则,探索发展城市拓展型、镇区集中型、产业支撑型、项目带动型的农村集中居住区。坚持个性化塑造,挖掘各村特色,努力打造保持田园风光、留住乡土风情、融入现代生活的美丽乡村。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与长远性目标的关系,科学布局集中居住、综合养殖、设施农业、农机具存放、农副产品加工、集贸市场、公益事业、行政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分区,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气、暖、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坚持“控制单家独院、规范多户联排、鼓励多层公寓”的发展方向,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稳妥推进。
(2)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居住条件、环境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程度。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镇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体系。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灾民和孤儿救助政策,确保广大农民平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拓宽农业投入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农业支持保护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额度,增加对农民的消费补贴。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财产权属,稳步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权交易市场。在继续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的同时,加大对产前的种子供应、市场信息服务,产后的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支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方筹集农业发展资金,鼓励和引导大中型企业投资农业。
(二)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抓好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疫情疫病防治及农业信息化建设。探索与高等职业院校建立长期培训基地,抓好农民就业创业服务。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加快发展“三农”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开展农村产权有序流转、抵押,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大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三)实施人才和科技带动战略。实施人才和科技带动战略,引进一部分农业高技术人才,组建一支高效农业科技专家队伍,围绕日光温室反季节果蔬、洋葱、枸杞、酿酒葡萄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畜禽品种繁育,开展高新技术功关,研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为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和循环农业提供保障。
(四)大力推进依法治农。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加大对农业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促进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继续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实现由提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系统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使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五)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抓住对农业发展有利的每一个政策性机遇,加大农业抵御自然、市场风险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农业的自我保护体系。整合农业投资,减少和避免各项重复建设,集中资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编制各类发展规划,以规划引导发展,以量化指标考核发展,明确责任,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调动广大干部和农民投身“三农”建设。分年度拟定发展计划,分阶段选择重点,大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实现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篇: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加强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也是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农业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标准化改造农田4万公顷、鱼塘0.67万公顷,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完成省下达我市的粮食考评任务,蔬菜等主要“菜篮子”产品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生猪、水产品产量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8.7%和13.7%。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施种苗增殖放流措施和“沃土工程”,建成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个,农药、化肥使用量比“十五”期末分别减少35%和25%。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322.1亿元、188.6亿元和6.2亿美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12.0%、11.0%和15.9%,农业经济规模、土地产出率、主要鲜活农产品产量等指标居全省前列。
(二)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确立。
蔬菜、水果、花卉、畜牧、水产等传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水产品产量比重从2005年的35.6%提高至2010年的49.5%,畜牧规模化健康养殖比重和名特优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量比重稳步提高。农林牧渔服务业、种子种苗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其中建成农业乡村旅游景点(区)106个,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四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蔬菜、水产、观赏植物、生猪价格成为全国指示性价格。2010年全市都市型农业总产值达1076.7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产值达754.6亿元。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26家、80家,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5家、17家和30家,其中1家龙头企业已培育上市,实现了我市农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30个,其中省部共建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9个、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个、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零起步发展到405家,其中部、省、市级示范社分别达1家、9家和12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4.1万公顷,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总量的38%。
(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成效显著。
推进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攻关,香蕉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等100多项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培育“彩霞”红掌、“广源占5号”水稻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85个。普及先进适用农业技术,蔬菜安全生产、环保控释肥施用、果蔬减压保鲜等一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7.3万千瓦、农业劳动力人均达到2.84千瓦,温室面积达0.4万公顷,喷淋设施覆盖达0.5万公顷。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万多名,培训农业技术骨干6万多名。2010年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良种覆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77%、95%、58%,比“十五”期末分别提高7%、5%和6%。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建立市、区(县级市)、企业(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全市产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40多项。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82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3个。截至2010年底,全市无公害认证农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产品分别达350个、73个和232个,省名牌产品(农业类)达79个,数量居全省前列。圆满完成第16届亚运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
(六)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初步建立市、区(县级市)、镇、村四级畜牧防疫体系和以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中心站为核心的水产疫病防控体系。配合第16届亚运会建成全国首个取得国际认证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加强植物疫情监测工作,强化产地防疫检疫,香蕉花叶心腐病等植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植物疫情和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明显提高。
(七)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积极落实种粮直补、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渔用柴油补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等农业补贴,创新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探索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结合实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和低保补贴标准。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推进渔民转产转业。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落实留用地政策,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76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五”期末的2.58∶1下降到2.42∶1。
(八)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局良好。
制定《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及12个配套文件,初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发展,开展自然村通水泥路、通电信网络、通自来水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960条行政村进行了村容村貌整治,农村集中的地区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统一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扶持中心镇加速发展,中心镇发展成为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加大对北部山区镇的扶持力度,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国家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央及各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环境非常有利。
我市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城市实力显著增强,正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的方向迈进,迫切需要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而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开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二)重大挑战。
资源与环境对农业发展约束加剧,城市与农业发展的用地矛盾突出,农业用工难问题严峻,农业发展面临的环保和灾害疫病防控压力增大,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突出,迫切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仍然较弱,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市场消费需求升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突发事件对城市农产品应急保障能力提出考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更加艰巨。
城乡一体化发展刚刚开局,城乡在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民增收仍存在大量制约因素。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落后。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总目标,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业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品牌化、产业化为重点,强化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向科技型、生态型、服务型和效益型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具有广州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格局。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北部山区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城乡统筹原则。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综合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原则。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市场导向原则。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充分利用我市综合优势,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稳定并逐步提高主要鲜活农产品的自给率。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深加工和现代流通农业、种子种苗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保障能力、辐射示范能力明显增强。深入推进广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
2.主要目标。
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通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数量增长向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保障转变;农业生产条件由依靠自然条件向大量使用现代设施装备转变,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3万公顷;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粗放向规模集约转变,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3万公顷,产业化带动农户比重达到50%左右;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开发向循环节约环境友好转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均比“十一五”期末提高5%,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指标值翻一番;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高标准规划建设重点“菜篮子”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优势产业板块,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主要鲜活农产品自给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5%和1%。
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农村扶贫工作取得突破,到2012年底,被帮扶的贫困村年集体收入基本达到10万元,被帮扶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基本达到5000元。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基础建设、市场体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分区合理、特色鲜明、和谐依存的规划建设体系;镇域经济较快发展,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功能显著增强;农村交通、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对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作用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有序发展。
四、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
(一)区域布局。
依据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条件,根据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优势产业向现代农业园区、重点“菜篮子”基地和特色产业板块集中,形成组团式多板块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
1.北部山区生态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白云区东北部、花都区北部、萝岗区北部、从化市及增城市北部,重点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特色水果和花卉及有机蔬菜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特种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绿色生态产业。
2.中部平原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白云区西北部、花都区西部及增城市中南部,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业、丝苗米生产与加工业、花卉园艺业、出口水产品养殖加工业等无公害高效产业。
3.南部滨海沿江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番禺区、南沙区及巴江河、流溪河、增江下游流域,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及亚热带特色水果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观叶植物及绿化苗木园艺业、优质水产养殖业、饲料加工业、观光休闲农业等绿色高效产业。
4.城郊农业组团:主要包括海珠区南部、荔湾区西部、白云区南部、花都区东部、番禺区北部及萝岗区北部,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及特色花卉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观赏鱼等特种水产养殖业、体验型旅游农业、农产品流通业、种子种苗及饲料等涉农科技产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
(二)产业发展。
1.粮食: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优化粮食品种结构,适度发展甜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高效粮食作物种植。扶持增城、从化市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和加工。推进粮食品种差异化、优质化和耕作机械化。
2.蔬菜:加强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区和蔬菜专业村建设,推进近郊菜地环境改造,推进标准化、设施化生产。加强标准化、产品标签标识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种植比重。培育农产品物流配送和深加工产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3.水果: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水果专业村。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大宗水果品种改良,适度发展加工型水果种植,加强岭南特色水果品种选育。扶持发展果品保鲜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
4.花卉:以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为核心推进花卉产业升级,重点发展观叶植物、高档盆花、出口盆景、鲜切花等四大优势花卉园艺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出口竞争力的新品种,发展花卉种苗产业、包装储运流通业,完善产业链结构,形成花卉产业优势。
5.畜牧:推进畜牧养殖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重点支持大型骨干畜禽养殖项目,扶持大型畜牧企业开展养殖、购销、屠宰加工一体化经营。稳定畜牧生产,扶持我市大型畜牧企业在市外建设养殖基地,稳定供应广州市场。扶持种畜禽产业发展壮大。
6.渔业:加强渔业设施建设,改善养殖基础条件。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推进水产标准化、设施化、专业化养殖。加快名特优水产、观赏性水产、水产苗种等养殖业和水产出口加工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打造全国海洋水产总部经济园区,建设具有规模影响的国际海洋水产交易中心和国家级现代化渔港。
7.现代种业: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水产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扶持重点科研单位或优势企业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畜禽扩繁场和水产良种场,扶持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
8.现代农业服务业: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农业会展、农产品检测检验等高端产业,适度支持生物农药、兽药疫苗、饲料、配方基质、农业机械及设施装备等涉农产业,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含量、影响力和辐射示范能力。
五、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
(一)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公共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
1.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连片农田和鱼塘标准化改造,结合都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基本农田保护提高重点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的整治标准。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推广连片温室大棚、节水灌溉、农产品冷链保鲜等农业设施应用。
2.开展新一轮“菜篮子”基地建设。保持常年菜地不低于3万公顷、鱼塘不低于2万公顷的水平,建设设施菜田0.33万公顷、设施渔业0.27万公顷,改造近郊菜地0.13万公顷。建设和提升30个蔬菜专业村、20个水果专业村,建设15个重点蔬菜基地、10个现代渔业基地、20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建设和改造30个万头以上现代化养猪场。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采后分级、加工、包装、保鲜、冷藏能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及设施,扶持养殖产业规模化经营。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高标准建设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农业部花卉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完善区(县级市)农产品质检机构,扶持建设重点农产品产地检测站,完善市、区(县级市)、生产企业(基地)和批发市场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完善供穗农产品基地质量监管机制。加强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强化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完善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制度,推进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
4.完善动物卫生和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完善市、区(县级市)两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健全以市、区(县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导、以镇站和村级防疫员为补充、以专业科研机构为辅助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强市、区(县级市)兽医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常年免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保持在95%以上。全面提升屠宰检疫规范化水平,基本完成检疫申报点建设,规模生产场产地检疫率达100%。完善动物疫病和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物资储备等工作。建立健全重大水生动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立职业渔医制度,建设鱼病远程诊断防治网络。完善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维护管理。
5.深入推进农业市场化、信息化建设。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北部山区建设农超对接生产基地,培育农村流通中介组织和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建设农产品营销网络和冷链体系,发展农产品配送直销、电子商务、名优农产品会展等新型流通模式。加强市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推进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运用。开设农业技术实用信息服务,提供农业通、热线电话等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向农业产业链各节点延伸。
6.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加强农业(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继续实施休渔禁渔制度,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加大各类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力度,完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建立外来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推广节约型生产技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广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技术,发展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利用等循环农业。
(二)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精品农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优势产业基地和“一村一品”建设并引导向优势区域集聚。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园艺产业和养殖产业结构,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的精品农业和特色农业,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发展种子种苗和特种种养殖等技术密集型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农业会展业。
2.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完善市、区(县级市)、镇(街道)三级农业技术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涉农主体广泛参与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引进、示范和推广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加快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发展,逐步把农业设施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3.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企业上市。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达50家。完善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会展农业、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等农业相关产业。
4.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完善观光休闲农业基础设施,推进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建设。规范农家乐经营行为、提升服务档次,制订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制度。完善用地、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农业科研基地、农业企业、“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渔业)。重点抓好滨海农业乡村游、岭南水乡特色游、千年花乡观光游、北部生态农业乡村游、农业科技观光游等精品线路和重点景区建设。
(三)整合产业资源,扩大开放合作,提高我市农业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
1.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新品种创新、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饲料和饲料原料生产等重点领域的研发,提升我市农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吸收创新能力。加大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扶持力度,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2.大力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布局合理、功能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备、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高效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万花园等现代农业园区。优先应用各种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现代化装备建设,全部园区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产业化扶持等各项政策向现代农业园区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整区(县级市)、整镇创建示范园区工作。
3.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引进技术、利用外资的质量。鼓励以国内高端消费需求和出口为导向发展名牌农业。启动“菜篮子”市外基地建设,发展生产在外地、研发和销售在广州的农业总部经济。进一步落实广佛肇农业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珠三角、泛珠三角、港澳台及东盟等地区的农业交流与合作。
(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开创和谐城乡、幸福广州新局面。
1.协调推进城镇化,繁荣农村经济。以中心镇、山区镇、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提高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核心,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强化与全市产业布局融合和产业系统配套,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名镇”、“名村”。
2.扶持北部山区镇加快发展。加强北部山区镇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生态产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北部山区镇危房改造、农村合作医疗、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事业配套筹资减免。加强对北部山区镇、贫困镇的对口帮扶工作。
3.深入开展新农村综合试点。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旧村改造,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规划建设、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相配套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试点。加强渔村、渔港建设,继续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工作,统筹解决渔民住房、最低生活保障、培训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问题。
4.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落实资金、技术、土地、劳动保障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每年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8000人、农民创业培训1000人、农民企业家培训100人,到2015年,实现全市每6户农户中有1名农民参加培训,每条行政村有1名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健全集体经济管理,维护农民财产权利,保障并提高农民股份分红、租金等财产性收入。建立健全低收入农户收入监测与帮扶援助机制,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市内“双到”工作。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发挥市委农办的指挥协调功能,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计划和考核,推进规划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政策支持。
1.加大财政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确保政府新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
2.突出投资重点。按照农业发展的板块布局、产业重点和产品结构确定投资扶持政策,突出对主要产业基地、优势产业板块的投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投入,确保完成“菜篮子”产品基地、现代农业园区、观光休闲农业、良种培育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等规划建设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扩大农业直接补贴范围,提高农业补贴水平。
3.完善政策体系。重点做好观光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园区、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调研和综合试点,建立完善涉及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的农业扶持政策体系。
(三)深化改革创新。
1.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补贴制度,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流转,建立完善农业土地流转信息系统、经营权交易市场体系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2.改革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健全区域性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发挥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灾害防控、质量检测、信息提供、培训教育等农业公共服务职能。
3.创新农业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作用,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农业投资规模,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有序发展小额贷款机构,建立新型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完善农业灾害补偿机制,加强涉农要素市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
4.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深入推进简镇强政试点、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建立集约化、规范化土地利用制度。构建以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为基础的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运营机制,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理顺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建立完善乡村旅游管理机制,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立法研究。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健全市、区(县级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推动农业执法重心下移,提高农业执法效能,改善执法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渔政牧政、农技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农机安全、保护区等农业执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执法培训和普法教育。
附件: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表 四)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立法研究。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健全市、区(县级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推动农业执法重心下移,提高农业执法效能,改善执法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渔政牧政、农技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农机安全、保护区等农业执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执法培训和普法教育。
附件: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表
第三篇: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农业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为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第一章 把握形势,顺应发展新要求
一、发展成就与经验
“十一五”以来,中央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在各级各部门和亿万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粮食连年增产,总产连续4年保持在5亿吨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迈上了万亿斤新台阶。“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先后跨越4千元、5千元大关,年均实际增长8.9%,增速超过“七五”以来各个时期。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52%,分别增长4个和16个百分点,标志着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农业生产方式正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土地流转平稳有序,家庭农(牧)场、种粮大户不断涌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7万多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5万个,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逐步发展壮大;农产品(14.90,-0.16,-1.06%)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7:1;乡镇企业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年均增长12.9%;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超过23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10%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新局面,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涌现了一大批示范典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的五年。实践表明,要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必须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坚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切实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农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政策导向,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全社会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注农村的氛围更加浓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更加有利。一是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9万亿元,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力度将持续加大。二是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十二五”时期城镇化率将超过50%,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三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扩大内需战略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四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问题相当突出,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制约。一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不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滞后、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突出,在资源短缺与环境约束加剧、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国内外传导联动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保障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压力增大。二是农村生产要素流失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存在着耕地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和非农化、非粮化现象;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发展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凸显;农村资金外流、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加快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合理补偿机制的要求更加迫切。三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难度增大。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金融危机后农民外出务工增速放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遏制,缩小城乡差距任务艰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必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突出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更加奋发有为地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章 转变方式,确立发展新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目标,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任务,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夯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解决好13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自给的方针,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二)坚持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强化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条件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坚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必须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优化种养结构,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农村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源(8.28,-0.22,-2.59%)泉,必须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农村土地管理,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五)坚持把加强宏观调控作为重要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是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物价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增强短缺农产品供给能力,完善贸易调控和产业准入政策,防止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生活更加殷实;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具体发展指标为:
——农产品供给能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棉花、糖料总产量分别达到700万吨和14000万吨以上,油料总产量达到3500万吨;蔬菜、水果等产品供应稳定增加;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5000万吨、6000万吨以上;标准化生产普及率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6%以上。
——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畜牧业和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6%和1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2:1;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农垦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农业的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拓展,农业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重持续提高,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00万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成长,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达到1.3亿户,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38%,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
——农业效益与农民收入水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化肥、农药的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80%以上,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50%以上;草原退化得到有效遏制;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显著提高,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500亿尾。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科教、文化、卫生、体育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第三章 明确任务,推动发展新跨越
“十二五”期间,着力从七个主要方面入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建设主产区、提高单产的思路,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95%以上的自给率。
(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不断优化耕地利用结构,统筹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耕作制度改革,合理提高复种指数,开发利用冬闲田,积极治理盐碱地,继续推进水稻“单改双”,充分挖掘耕地利用潜力。
(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以“旱改水”、“籼改粳”、“滩改田”等为主要途径,扩大优质粳稻生产。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培育耐密植、抗倒伏、抗病虫、低水分的玉米新品种,扩大饲用等专用玉米生产。积极发展高油、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稳定大豆自给率。扩大脱毒马铃薯种薯供给能力,满足市场消费、加工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三)加强主产区建设。推动项目、资金、科技等进一步向主产区倾斜,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粮食调出量大的核心产区,重点加强13个粮食主产省、产量超过100亿斤的产粮大市、产量超过10亿斤的产粮大县生产能力建设。完善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调动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
(四)提高单产水平。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基础产出能力。加快研发一批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化作业需要、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新品种,不断扩大应用面积。大规模整建制开展高产创建,集成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强化行政与技术结合、科研与推广结合、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结合,促进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推动粮食生产不断跨上新台阶。
二、大幅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水平
(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着力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继续实施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加强节本增效及应对灾害等方面重大技术研发。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特设岗位计划。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集成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和节水农业设施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和高效节水灌溉;推进农田道路、桥涵、防护林网、输变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农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建立农田设施管护机制,确保各类农田设施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加快改善养殖业品种改良条件,加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池塘改造和建设,强化重点省份草原牧区建设。开发建设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海洋牧场,合理控制海域养殖面积和密度。加强渔政渔港建设。
(三)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扩大农机装备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突破水稻栽植和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制约,加速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棉花、油菜、甘蔗机收技术攻关力度,尽快提高棉油糖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丘陵山地经济型、种子生产加工与植保、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各领域机械化。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安全执法装备能力建设,推进农机质量和安全使用监督管理。培育和规范农机作业和维修市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连栋温室、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田头冷柜”等农业设施,提高农产品均衡供应能力。
(四)推进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制定完善应对各种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农民收入减损等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强化救灾物资和技术储备,根据不同地区灾害发生特点和救灾需要,及时提供资金、设施保障,推广相应的生产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切实减轻灾害的不利影响。
三、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一)深入调整农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强棉花、油料、糖料、蚕桑、天然橡胶等工业原料作物生产基地建设,稳定棉花供给能力,力争糖料基本满足国内居民消费需求,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稳定在40%。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蔬菜生产的意见,加强蔬菜重点产区建设,稳定大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园艺产业,推动水果、茶叶、花卉等优势园艺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支持畜产品规模化饲养,稳定发展生猪和蛋禽,加快发展肉禽和奶牛,积极推进肉牛肉羊和绒毛羊发展。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引导水产品优势区域建设,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实行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强化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支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大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扩大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协调发展。大力发展产地加工,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储藏、保鲜、分级清选、包装技术,促进农产品保质减损增效;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促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
(三)提高乡镇企业发展能力。促进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县城及周边和园区集中,扩大就业容量,壮大县域经济。支持乡镇企业通过企村互动、以企带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乡镇企业东西合作,促进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
(四)壮大农业农村服务业。鼓励各类经济主体开展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服务,规范市场秩序,稳定价格,保障供应。积极扶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发展,扩大统防统治服务范围。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机大户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利益联结紧密、运作规范的服务组织,大力发展跨区作业,促进农机作业服务和维修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在优势产区建设和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加强产销信息引导,落实和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着力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商贸、信息、餐饮等农村生活服务业,构建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繁荣农村经济。
(五)培育农业农村新兴产业。加快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和生产动植物新品种、生物农药、兽药、疫苗、生物肥料和农用材料,扩大应用面积。加快发展以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引领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形成。开拓农业农村新兴产业产品市场,引导商业模式创新,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努力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
(一)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增加收益。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分享收益。强化产销对接,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力度,积极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监测预警机制,稳步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适时采取临时收储政策,努力使主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二)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大培训力度,大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鼓励发展劳务经济,强化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对接,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合理引导农民工外出就业。继续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增加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增强政策协调性,突出政策的针对性,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盘活土地资产。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五、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公共服务
(一)加强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完善国家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和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实施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启动重点动物疫病防治计划,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情。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部、省、地(市)、县(场)四级农产品(含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推广和应用,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加强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监测预警服务,建立统一的种养、流通信息链。着力强化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服务体系。加大体系建设投入,保障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创新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强化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工程运行管理。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用电问题。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运输的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运输需要。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力争全面完成垦区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建设任务,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实施捕捞渔民安居工程。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用能结构,进一步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强化沼气管护。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积极推进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构建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面向“三农”的技能人才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地方病、重大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提高农村卫生安全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完善并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措施。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基层公共设施的综合利用。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继续完善和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制度、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
六、完善和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一)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依法落实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进入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流转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经营性用地范围内。
(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支持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聚集,培育一大批规模优势和产业特色明显的专业户、专业村。
(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农超对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实现产销衔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推动合作社之间联合与合作,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扶持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仓储、冷藏、初加工等设施。
(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发展行动。鼓励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参与现代流通。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加强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懂政策、善经营、会管理的龙头企业人才队伍。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模式,支持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等多种形式的紧密型利益关系,增强带动农户的能力。
(五)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集聚配置科技、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提高集约化水平,壮大主导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等建设。
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一)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大力推广农机深松整地,提升土壤有机质,努力培肥地力,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强设施农用地管理,防止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名,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补充耕地的质量建设和管理。
(二)加强草原保护。做好草原划定和功能区划工作,突出草原生态优先理念,加强分类指导和协调,加快重点地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坚持草畜平衡,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强化草原监督管理,落实草原动态监测和资源调查制度,严格草原征占用管理,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完善退牧还草政策,加快重度退化草原补播改良。加强牧区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和棚圈设施,科学利用草原,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三)强化水资源保护和农业生物资源养护。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进一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农业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推广喷灌、微灌等先进节水技术。继续执行休渔、禁渔制度,扩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生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管理,稳定渔民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大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建设力度。建立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权属制度,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建立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严格防范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四)加快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和农村环境治理。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和节能型农业装备,积极引导发展循环农业。强化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肥料、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燃料,推进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开展农村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和无机废弃物收集转运。
第四章 优化布局,构建发展新格局
“十二五”时期,围绕保护和利用好耕地、草原和江河湖海及滩涂资源,深入实施《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加快构建“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一、构建农业战略格局
(一)东北平原主产区
本区域处于温带,土壤肥沃,耕地平整连片,水土资源匹配,生态环境较好,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粳稻为主的水稻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油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奶牛、生猪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
(二)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本区域地处暖温带,地势平坦,具有适宜农业生产的温度、雨水、光照等气候条件,是我国传统农区,农业生产精细化程度和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较高。“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和专用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蛋白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
(三)长江流域主产区
本区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积温较高,雨热同季,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双季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以优质弱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带,以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以淡水鱼类、河蟹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
(四)汾渭平原主产区
本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热水土条件匹配良好。“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
(五)河套灌区主产区
本区域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地形平坦,适宜黄河水自流灌溉。光照充足,积温较高,昼夜温差大,农业生产气候条件独特。“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
(六)华南主产区
本区域地处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南亚热带区域,丘陵广布,是我国砖红壤、赤红壤集中分布区域,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高档籼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甘蔗产业带,以对虾、罗非鱼、鳗鲡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
(七)甘肃新疆主产区
本区域属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以绿洲灌溉农业和草食畜牧业为主。“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
同时,加快建设其他农业地区和其他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主要包括:西南和东北的小麦产业带,西南和东南的玉米产业带,南方的高蛋白及菜用大豆产业带,北方的油菜产业带,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南方的马铃薯产业带,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的甘蔗产业带,海南、云南和广东的天然橡胶产业带,海南的热带农产品产业带,沿海的生猪产业带,西北的肉牛、肉羊产业带,京津沪郊区和西北的奶牛产业带,黄渤海的水产品产业带等。
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一)种植业
主攻方向:围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主要农产品满足供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油料、甘蔗、蔬菜、苹果、柑橘、天然橡胶等优势区建设。
发展重点:大力推进“两个大规模创建”和“五个加快”。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逐步实现优势产区、主要品种全覆盖;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努力实现100%生产资料统购统供、种苗统育统供、病虫害统防统治、产品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快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逐步实现重点地区、主要品种全覆盖;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力争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加快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快推进科学抗灾减灾,努力形成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
(二)畜牧业
主攻方向:以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保障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环境和生态安全为核心任务,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继续实施全国生猪、肉牛、肉羊和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加强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
发展重点:加快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速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加快建立健全标准化养殖体系,积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饲料安全保障体系,推进高效安全新型饲料研制与产业化开发,发展优质牧草等饲料原料生产;加快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着力构建科学规范、责任明确、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加快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体系,推进草畜平衡,加快恢复草原生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加快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强草原防火和鼠虫害防治,提高草原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
(三)渔业
主攻方向:以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渔民持续稳定增收、水域生态安全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要目标,着力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继续推进出口水产品三个优势区建设,积极发展大宗淡水鱼类和名优水产品种养殖,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提升渔业生态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的水平。
发展重点:大力发展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提升水产原良种、疫病防控、技术推广、质量安全建设水平;积极推广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稻田养殖、盐碱地养殖等现代养殖方式,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加强监测评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控制捕捞强度,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近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建立开发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相统筹的现代渔业体系,增强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增殖放流规模和质量,加强海洋牧场和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加强渔政装备和队伍建设,加快渔港建设步伐,提高渔政、渔港、渔船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四)农产品加工业
主攻方向:以种植、畜牧、渔业的产业布局为基础,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和城市郊区及县域集中,推进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力布局的良性互动,促进农产品加工与农业协调发展。
发展重点: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扩大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突破农产品加工技术瓶颈为切入点,着力发展产地加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批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着力推进精深加工,培育领军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着力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实现同步发展。
(五)农垦经济
主攻方向:突出粮、棉、橡胶、糖料、牛奶、良种等优势农产品生产,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及热作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壮大农垦工业,以农业服务、商贸流通、居民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创建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推进场县(乡)共建,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发展重点:巩固和提升粮、棉等农产品大型生产基地和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建设水平,加强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建设,推动全程机械化;提升畜禽良种基地建设水平,推进奶牛、生猪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生产;扩大农业标准化实施范围,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主导产业中的运用,探索并推广先进生产模式,扩大农产品质量追溯建设范围,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农垦发展空间。
第五章 加强建设,提升发展新水平
按照“巩固基础、提升能力、保障发展”的思路,在继续实施现有重点工程的基础上,整合农业建设项目,扩大投资规模,突出加强六个方面的建设。
一、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针对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年久老化失修、中低产田比重高等问题,按照统一规划、分工实施、县级整合的原则,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推动县级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统筹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十二五”期间,全国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占全国耕地总面积比重明显增加。
二、切实加强“菜篮子”产品供应能力建设
针对新时期“菜篮子”产品季节性、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和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问题,启动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在“菜篮子”产品主产区建设园艺作物生产小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扩大建设规模。在优势产区建设和改造一批国家级重点大型批发市场和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到2015年,基本实现“菜篮子”产品均衡供应,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国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新格局基本形成。
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针对农业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薄弱,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的有关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部署,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村经营管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改善服务条件,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到2015年,实现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满足广大农民对农业公共服务的需求。
四、加快推动草原等农业生态建设
针对我国草原退化严重、农业生态脆弱和生物资源衰退的问题,坚持重点突破和面上治理相结合,以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青藏高原草原等地区为重点,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工程、三江源草地建设工程和牧区水利工程实施力度,启动实施沙化草原治理工程、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南方草地保护与建设工程。加强草原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力度。到2015年,草原牧业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有效养护,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生态屏障功能不断增强。
五、着力强化农产品加工能力建设
针对我国农产品初加工严重滞后、产后损失严重、转化增值水平较低等问题,支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用技术成熟、经济适用的产后贮藏、保鲜、烘干等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在粮食生产核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研发体系建设,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到201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产后损失率大幅降低,农产品加工业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六、积极促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针对秸秆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农村人居环境差、能源短缺等突出问题,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因地制宜开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秸秆能源化利用等工程。到2015年,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农村沼气、省柴节煤炉灶炕的普及率大幅提升,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显著优化,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第六章 强化措施,开创发展新局面
一、强化多元投入
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中央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发展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投资补助等措施,引导各类主体投入现代农业,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
二、加大农业补贴补助力度
完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建立更加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农业补贴机制。新增补贴向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倾斜,向产量高、商品量大的地区倾斜。坚持和完善渔业柴油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与服务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肉蛋奶水产品和蔬菜等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范围。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规模。研究建立高耗能老旧农业机械报废制度,探索实施报废更新补助。实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探索建立养殖环节病死动物及其无害化处理补贴制度,健全基层防疫工作补助机制。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和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继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
三、完善农业奖补机制
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大县转移支付水平,继续加大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规范粮食主产县涉农投资项目地方配套,全面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资金配套。稳步提高粮食主产区县级人均财力水平。健全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逐步完善政策措施。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规模。
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鼓励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加强考核评价,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扶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完善登记和管理办法。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政策。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鼓励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探索推进涉农保险发展。探索完善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改善农产品市场调控
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探索建立以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为基础的目标价格政策。完善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等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完善主要农产品吞吐和调节机制,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发挥骨干企业积极作用,健全和完善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和机制。继续加强生猪等主要“菜篮子”产品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应急调控预案,制定鲜活农产品调控办法。积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探索建立碳贸易、排污权交易机制。
六、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健全符合世界贸易规则的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优化进入农业领域的外资投向,提升“引进来”质量和水平,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加大农业“走出去”支持力度,为企业搭建平台,扩大农业对外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强化贸易促进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优势农产品出口。继续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多双边农业贸易谈判和涉农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贸易秩序。运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相关措施,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完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调控机制。健全农产品贸易监测预警体系,支持行业协会为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推动建立损害补偿机制。
七、深化改革创新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推动兽医、种业等方面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垦体制改革,推动垦区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探索示范作用。
八、强化法制保障
继续完善农业法律法规,在现代农业发展投入、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安全和生态安全、农民权益保护、农产品补贴政策等方面加强立法,推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制度化和规范化。整合执法力量,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改善执法条件,在全国农业县全部实行农业综合执法,全面提升农业执法水平。加大农村普法教育力度,增强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
做好“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农业部门及有关方面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间沟通协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组织实施各项重大工程,重视和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形成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强大合力,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四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新世纪之初,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编制和实施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继续发挥农业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对于确保完成全省“十五”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九五”回顾
“九五”期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农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
到年,全省农业增加值亿元,比四年增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已经具备了年产万吨粮食、万吨果品、万吨蔬菜、万吨肉类和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二三产业稳定增长,乡镇企业增加值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以上。、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到年,林牧渔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其中畜牧业和水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亿元和.亿元,所占比重为.和.。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年:调整到:,蔬菜、水果、牧草等高效作物面积分别达到万亩、万亩、万亩。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名特优品种覆盖率达到。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万亩,优质抗虫棉万亩,集约化速生用材林万亩,三元杂交猪和优质肉牛改良率均达到以上。个体私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年的提高到。、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的进展
全省已建立起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万家,农业生产基地万亩,/以上的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以上的农产品、/以上的畜产品基木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实现程度达到以上。到年底,全省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有家,亿元以上的家,亿元以上的家,有家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科教兴农成效显著
“九五”期间,全省共取得农业科研成果项,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八五”末的提高到,科技贡献率达到了,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全省建立各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多处,示范带动农户多万户。农业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农业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
到年,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亿美元,比年增长近一倍,蔬菜、水产、禽肉、花生制品进入全省十大骨干出口商品行列,有多种农副产品及加工品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多家。“九五”期间,全省农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农村劳务输出多万人,创收多亿元。、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九五”期间,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亿元,基本完成了黄河某省段堤防建设、“东调南下”一期工程和座大型病险水库加固任务。初步治理了条骨干河道,解决了多万农村历史性缺水人口的吃水问题。到年底,全省水库总库容多亿立方米,各类供水工程年均供水能力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多万亩。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面积多万亩,建成沿海防潮堤公里。五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作业面积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的村通公路,.的村通电话,.的村用上了自来水。、市场体系和流通方式进一步完善
“九五”末,全省集贸市场发展到多处,其中功能比较齐全、带动作用较强的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多处。农民兴办的流通组织已达.万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组织化水平的农民运销队伍已发展到万人,年销售额达多亿元,占全省农产品总销售额的。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网上交易等新的流通方式迅速兴起,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年增加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人均消费支出元,年均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达广比年下降了个百分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年的.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彩电.台,电冰.台,摩托车辆,比年分别增加.台、.台、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扶贫县全部脱贫,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到。
“九五”期间,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预料不到的困难和矛盾。面对这种情况,全省上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保持了农村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体看,“九五”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民的文化科技素
第五篇:尉氏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尉氏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五”期间,我县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迈向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由解决温饱问题向建设小康社会跨越的新阶段。因此,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展望未来美好蓝图,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制定
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对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期间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奋斗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推进产业化为手段,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到2004年底,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自2001年到2004年平均递增6.1。其中种植业生产总值18.7亿元,年均递增2.9,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500元,年均增长4.5。粮食面积128.12万亩,总产达到414461吨,年均增长-0.2,油料总产63551吨,平均增长-4.6,棉花18925吨,年均增长-7.1,瓜类总产374759吨,平均增长-4.9,蔬菜总产613338吨,平均增产8.5,水果总产71468吨,平均递增20.6。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一是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县种植各类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02.01万亩,其中棉花37.7万亩,花生23.3万亩,瓜菜34万亩,果树6.5万亩。其他油菜、芝麻等5万亩。全县优质农作物面积达到113.8万亩,其中优质小麦35万亩,优质棉花23.8万亩,优质花生15.4万亩,高蛋白大豆、粮饲兼用型优质玉米8.2万亩,优质瓜菜27.1万亩,优质水果4.3万亩,优质农作物所占比重达到49.5。二是保护地栽培和高效设施农业成效显著。全县共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5000亩,平均亩效益5000元以上。发展双膜覆盖、地膜覆盖等保护地栽培近60万亩,亩产值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面积达40万亩以上。三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截止目前,我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数已达到10个,总面积6.495万亩,年产无公害农产品突破20万吨。四是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优势农作物面积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庄头、水坡、十八里、张市、永兴等乡镇为主的10万亩蔬菜种植区,以西部沙区为主的10万亩地膜花生及万亩小杂果种植区,以南曹、蔡庄、朱曲、洧川等乡镇为主的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和10万亩优质玉米种植区等四大种植格局。
(二)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一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市场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县建成大中小农产品交易市场60多个,其中具有较大规模的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12个,一个以大中型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乡镇集贸市场为基础,以各类中介组织为纽带,以田间地头零星市场为补充的多层次、开放型农产品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二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为更好地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县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建立了“尉氏农网”,开通了农业服务热线电话,并与移动公司联合开通了“尉农短信”群发系统,向县农村工作领导组成员、全县515个行政村的支书和农村经纪人发送有价值的短信。截止目前,尉氏农网日平均浏览量80余次,热线电话去年共解答咨询问题1570余个,初步形成了“尉农短信”、农民热线、网上咨询等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服务手段,构建了我县信息服务棚架。三是鼓励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按照自助、自主、平等、自愿的原则,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和管理,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保护功能。目前我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家,加入农户4396户,成员户均直接纯收入7012元。全县农民经纪人达320人,去年向省内外大中城市销售西瓜10.8万吨,树苗800万株,蔬菜37万吨,生猪27万头,蛋品3.8万吨,获利400万元。
(三)“五个一”工程初见成效
这两年,我们通过实施“学好一手特技,练好一张口才,建好一个站点,带动一个基地,创出一个好效益”的“五个一”工程,达到了农业科技人员到户、农业科技到田、技术要领到位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技术棚架。截止目前,我们已在全县建服务站点54个,技术服务基地49个,面积21500亩。“五个一”工程的实施,开创了新形式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新途径,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的种植业调整工作,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
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加快
科技创新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式发展。
(二)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县要重点在粮食、棉花、花生、高效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上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格局。到“十一五”末耕地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农业生产总值按每年8的速度递增,力争达到49.6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按6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力争达到3350元。
1、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到“十一五”末全县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其中小麦面积85万亩,玉米面积22万亩,杂粮面积12.3万亩。
2、经济作物达到103.8万亩左右,其中棉花38万亩,花生25万亩,西瓜12万亩,蔬菜28.8万亩。
3、果树面积稳定在7.1万亩左右,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4、绿色食品农业面积将达到1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4,无公害农业面积达到20万亩。
三、“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主要建设以下重点项目:
1、在县城建成一个“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庭”,总投资30万元。
2、在全县17个乡镇每镇成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较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每个合作社扶持15万元左右,共需投资260万元。
3、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会计核算中心,总投资约35万元,主要用于办公
设备的购置。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在全县建立12个农产品
量安全监测网点,其中县城主要农贸市场5个,乡级农产品批发市场7个,共需资金200万元。
5、发展农村家用沼气建设2万座推广项目。2000万
6、构建农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7、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
8、10万亩优质玉米示范推广项目。150万9、10万亩无公害西瓜基地。300万10、5万亩无公害大桃基地。600万11、1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400万
12、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万
13、村级植保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30.8万
四、完成上述目标采取的措施
(一)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重点,推进技术进步。
1、品种更新
品种是决定农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今后五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广农作物新优品种,向品种要效益。小麦全部建成优质专用小麦,淘汰目前的落后品种。
2、品质创新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和国际市场接轨和北京为首的大中城市“市场准入、厂场挂钩”制度的实施,在我县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方向迈进已势在必行。“十一五”期间,我们一方面将加快建立各种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并按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加快标准化进程。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农作物100实现无公害。
3、技术创新好范文版权所有
下大力推广一批具有明显增产增值增效的适用农作物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科技含量,增强农作物竞争力。
4、知识求新
计划进一步强化科技培训工作,加大力度培训农民科技人员。
(1)对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对全系统具有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全部轮训一次,更新他们的知识,使他们能适应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2)结合农业部开展的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农民获得先进实用技术的便捷通道和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
(二)、以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重点,营造组织优势。
目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是制约我县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有效规避农业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我们要重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1、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发展的原则,依托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农民实际出发,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组建形式上由种养大户、专业市场或运销大户牵头兴办,也可以围绕农产品加工,由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并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让农民真正享受农民专业经济协会的收益分配权。
2、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户、经纪人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农副产品流通。
(三)、以建立现代营销体系为重点,构建农产品流通优势。
加入WTO后,农业生产的发展,更重要地体现在农产品流通销售方面,因此加快建设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将是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
1、集中精力建设和完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如庄头乡歇马营综合贸易市场、张市镇大桃批发市场、大营乡花生批发市场等,并带动中小型农贸市场若干处,以市场来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搞活流通。
2、积极发展一批规范化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如行业协会、商会等,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
要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机构,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各环节和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检验,同时加强对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优势。
1、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今后五年将集中精力建设3-5个现代化集镇试点,使剩余农民进入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小城镇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
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减少农业人口。变富余农民为富裕农民。要鼓励、扶持、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进入流通企业或周边的小城镇、城市企业务工经商,一方面增加他们自身的收入,另一方面增加留在当地的农业人口的收入。
3、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业,建设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将一部分农民转移到流通行业中。
4、加快农村运输业的发展,当前农村客运、出租、货运市场前景看好,“十一五”期间将大力开拓农村运输业市场,运输业畅通了,农副产品流通则快,农村经济发达程度则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