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时间:2019-05-14 09:2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潮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潮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第一篇:潮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潮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

规划

潮州市农业局 2016年7月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增进农民福祉为核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有效地推进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1.农村经济稳步上升

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11.67亿元,比增4.9%,剔除物价增长因素影响比2010年增长24.5%;农业增加值66亿元,比增5.2%,剔除物价增长因素影响比2010年增长2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9元,比增13.4%,比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373元增长80%。

2.粮食生产确保稳定

2015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6.41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 1 48.35万亩;粮食总产量27.45万吨,其中水稻总产量21.31 万吨,“十二五”期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3.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强引导、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办示范基地、推进农产品认证、加强质检等工作,促进我市水果、水产、茶叶、畜牧、蔬菜和花卉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和铁皮石斛、佛手果等农业新兴特色产业的有效发展。2015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3.86万亩,总产量1.55 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加2.62万亩和0.6万吨,全市茶叶及相关产业产值估算超过30亿元(市农业部门生产数字:至2015年底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7.8万亩,总产量2.2万吨)。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21.89万亩,总产48.15万吨。水果保存面积25.29万亩,总产23.85万吨,“十二五”期间基本持平,其中潮州柑种植面积4.1万亩,比去年增加0.1万亩,投产面积2.5万亩,总产量4万吨(市农业部门生产数字:至2015年底全市潮州柑种植面积5.32万亩,投产面积4.26万亩,总产量8.99万吨)。全市花卉生产面积(基地面积)1.01万亩。全市狮头鹅、饶平黑猪等特色畜牧业得到发展,2015年生猪饲养量101.13万头(其中出栏61.22万头),三鸟饲养量1957.5万只(其中出售和自宰1375.5万只),肉类总量7.68万吨,禽蛋产量4544吨,“十二五”期间基本稳定。

加快“永生源”等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潮州市特色水果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不断扩大铁皮石斛、佛 2 手果等农业新兴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市铁皮石斛栽培面积约1400亩,年产量220吨,产值11000万元;佛手果种植面积约3800亩,年产量290吨,产值800万元。

4.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201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51万千瓦,比2010年的54万千瓦,减少了5%(总动力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农村从事运输的拖拉机大量减少,驾驶员年龄也偏大,开始退出农村运输市场,现在基本改为小型四轮车从事运输。特别是拖拉机数量从2010年的4919台减少到2015年的1143台);联合收割机拥有量32台,水稻插秧机拥有量259台。

2015年全市农作物机耕面积50.439千公顷,农作物机耕率达到76.7%,比2010年提高了10.22个百分点。其中水稻机耕面积31.097千公顷,水稻机耕率达到89.8%,比2010年提高了11.87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农作物机播面积7.22千公顷,农作物机播率11%,比2010年提高了9.92个百分点。其中水稻机播面积7.038千公顷,水稻机播率20.32%,比2010年提高了18.33个百分点。

2015年农作物机收面积27.279千公顷,农作物机收率41.48%,比2010年提高了7.9个百分点;其中水稻机收面积26.721千公顷,水稻机收率77.16%,比2010年提高了33.54个百分点。

201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6.42%,比2010年的提高了12.84个百分点。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 3 化水平达到65.17%,比2010年的提高了20.31个百分点。

5.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始终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大引导培育力度,加强对企业的动态管理,实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5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1家,比2010年增加10家,企业总资产达53.6亿元,比2010年增长20%,全年销售收入达到46.3亿元,带动农户9万户,户均增收1450元;积极抓好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工作,至2015年末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83家,社员总数达到2.3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644家和1.95万人,带动农户达近11万户;抓好市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15个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良种示范、技术示范、品牌示范和效益示范的功能,共联结带动农户约1.5万户,户年均增收约2000多元,有效地推动了我市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6.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市以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和市果树研究所为龙头,加大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使全市种植业良种率不断提高。畜牧方面继续抓好二元杂交、三元杂肉猪的全面推广,使畜禽良种率也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建成一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完善 4 全市农技推广体系,调动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全市农科机构和农业企业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多范围宽领域的农业科技研究,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广东南馥茶业有限公司研究的“凤凰单丛乌龙茶资源利用和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我市农业领域获得此殊荣的项目;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茶叶生产、加工的培训,推广“色选机在凤凰单丛茶分级工艺中的应用”等新技术,提高我市茶叶的机械化技术水平。“十二五”期间,我市共有46个项目列为市重点农业科技项目,11个项目获省农业技术推广奖,40个项目获得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使农业技术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全市农科机构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各级举办的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受训农民近5万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12万份,接受农民技术咨询4万人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

7.农产品监管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强农产品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以落实农业部重点项目为契机,积极加强市级体系配套建设。配合市农业部门积极指导县区和重点乡镇检测站的建设,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检测水平,促进我市农产品检测监测体系的完善和提高,为加强农产品监管提供有效条件。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组织相关农业检测机构对各地主要的蔬菜、茶叶、水果进行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扩大检测覆盖面,增加检测次数,有效地保障农 5 产品质量安全供应。三是加快农业品牌化建设。鼓励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产品品牌认证工作,知名品牌数量不断增加,截止2015年底,全市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103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3个、有机认证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33个,“南馥牌凤凰蜜兰香单丛茶”、“展翠牌佛手果”、“正一品牌卤鸭肫肝”三个农产品获2015年广东省十大名牌(“广东名茶”、“广东名果”、“广东名鸭”)称号。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建设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实施蔬菜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目前全市农业部“菜篮子”工程基地达到12个,省级“菜篮子”基地16个。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组织实施农业部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县)项目24个,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四是加强对农资供应的经营监督。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加强统筹协调,通过举办“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大型科技下乡咨询活动和举办培训班等,深入生产第一线宣传农资打假、种子安全等有关政策,发放宣传资料,免费向农民群众发放了一批玉米良种等农业生产资料,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同时抓好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整治,强化农资执法检查,有效地净化农资市场,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此外,按照《关于印发潮州市“十二五”农业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精神,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抓好我市农业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治理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市有10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通过省减排认定。

8.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逐步推进

一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根据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确定饶平县为全省试点县,市级工作方案已基本制订完成。积极组织试点县政府分管领导及市农业局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参加省业务培训,提高有关政策的熟悉度和业务水平,促进我市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纪委协调、部门负责”的管理体制,认真部署、积极推进农村三资交易平台建设工作。

三是按省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工作的进程,同时加快推广其他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的风险。

四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以来,我市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龙头,以创建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结合开展“文明镇街、文明村居”创建活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感。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幸福感明显提升。扎实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建设,我市的潮安区、饶平县和湘桥区各有一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是全省唯一一个实现建制县(区)全覆盖的地级市,省级专项扶持资金3亿元已全部到位,示范片工作深入推进。积极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活动,我市的凤凰、三饶等2个镇获得“广东省名镇”称号。由27个村获得“广东省名 7 村”称号。积极实施山区县综合配套改革,潮安区和饶平县顺利通过省的考核验收。同时积极牵头推进涉农矛盾的化解工作。主动履行主导责任,切实加强涉农维稳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强化涉农维稳重大事件的预防、排查和化解,使农村社会矛盾多发态势有所缓和,全市农村社会总体保持稳定。

二、“十二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为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不高,农资价格持续居高,生产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直接影响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随着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民增收乏力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二是农业综合执法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不稳定。全市还没有建成上下联动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开展常态化的农业执法受到影响;同时,一些企业和农户的法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对“三品一标”等品牌化建设疏于管理,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不稳定;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一定程度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农业主导产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农业支持保护机制还在逐步完善;四是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总量不大,发 8 展不均衡。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和覆盖面不够,企业规模偏小,行业分布也不均衡,茶叶、水产、畜牧以及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较成熟,但在水果、蔬菜等产业却发展相对落后,加工、流通所占比重较低;企业未能很好地和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及普通农户建立立体发展的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能力不强。

三、“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根本途径,以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增进农民福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维护农村稳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原则

“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转方式创新发展、补短板协调发展、重持续绿色发展、推合作开放发展、促改革共享发展。

(三)主要经济指标

1.农村经济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总产值规划年均递增4 %,至2020年达135.86亿元;农业增加值规划年均递增4%,至2020年达80.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划年均递增10%,至2020年达18455元。

2.粮食生产方面: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逐步调整粮食种植品种结构。规划至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万亩、总产稳定在26万吨左右。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产量稳定在21万吨左右

3.农业特色产业方面: “十三五”期间保持茶园面积稳中有增,重点建设生态茶园示范园,确保茶叶质量安全,规划至2020年茶园保存面积25万亩,产量5万吨;积极发展潮州柑,规划至2020年全市生柑保存面积达到8.5万亩,产量10万吨;常年产蔬菜基地5万亩,年播种面积20万亩,产量40万吨;特色水果、花卉等在规模和品质上有较大发展。

4.畜牧业生产方面:规划至2020年,全市出栏生猪和家禽分别达到71万头和1595万只,肉类总量达到8.9万吨,饲料工业生产能力达到14万吨。

5.产业化经营方面:规划至2020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争取达到50家,企业资产总值、产值、带动农户的能力再提升10%,市级以上农产品流通企业10 家,全市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0家。至2020年,全市农业经营主体在规模上、效益上和覆盖面上都有较大的提升。

6.农业机械化方面:规划至2020年,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3.62万千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40台,水稻插秧机拥有量300台。农作物年机耕作业面积53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8.5千公顷,机播面积8千公顷。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

(四)“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1、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发展的保障水平

农业是弱质产业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对其投入的力度。“十三五”期间,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继续贯彻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努力把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我市各级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逐步提高。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完善财政涉农资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相融合的有效模式。要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解决农业越来越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尽最大可能地保护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2、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进一步建立健全粮食工作考评制度,保护和建设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引进优良粮食品种,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办好粮食创高产示范点,提高粮食亩产;继续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加大对种粮户 11 的支持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引进适宜我市应用的中小农业机械,提高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规划至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万亩、总产稳定在26万吨左右,确保粮食生产的安全。

3、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广泛发动群众,加大投入力度,认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改造中低产田等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保护等项目,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有效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抗灾能力,努力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产出水平。同时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机化水平。

4、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发挥部门职能,进一步引导农业向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在抓好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区域化生产、功能化布局要求,大力促进茶叶、水果、水产、畜牧、花卉、蔬菜等特色农业向优势主产区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加工型茶叶、蔬菜、优稀水果、花卉、畜禽、海水网箱养殖基地。

按照潮州市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规划和生态景观化、产业绿色化、环境整洁化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引导调整潮安 12 区凤凰镇、铁铺镇和饶平县浮滨镇等三个潮州茶叶主产区的生产布局和发展方向,在确保茶叶质量与产量的同时,引导茶区的生产企业和茶农按生态茶园的建设标准,逐步推进我市生态茶园的建设步伐,提高潮州茶叶生产的规模和档次。规划从2016年至2017年,用2年的时间选择合适茶园,培植高山、中山、低山丘陵茶园三个类型6个以上的示范茶园,每个示范茶园面积不少于300亩;从2017年至2020年,用4年的时间,结合《潮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潮府办[2015]42号)的规定精神,强化对新开垦茶园使用林地的管理,即必须符合生态茶园标准才能使用林地;老茶园必须进行标准化生态茶园改造,到2020年实现10万亩标准化生态茶园目标。规划至2020年全市茶叶保存面积25万亩,产量5万吨,茶叶品种和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其次要引导适宜种植蔬菜的乡镇发展城郊型蔬菜生产基地,解决全市菜篮子的需求。在北部绿色发展示范区还要引导种植潮州柑、台湾青枣、佛手果等特色水果,扩大山区青梅、橄榄、龙眼等杂果生产,形成北部特色水果带。要大力发展以饶平新丰镇为中心的铁皮石斛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区,打造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要抓好以浮滨镇为中心的原种狮头鹅养殖基地建设,发展我市特色畜牧业。

巩固发展饶平县新圩镇和潮安区金石镇、沙溪镇等潮州柑主产区,扶持种植大户扩大种植面积,鼓励零星生柑生产户进行连结,发展合作经营。规划至2020年全市生柑种植 13 面积8.5万亩,产量10万吨。积极贯彻落实《潮州市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发展特色畜牧业,加强畜禽污染源的治理,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发展。积极引导生产者走标准化生产路子,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知名品牌、拥有相当市场份额的特色产业强镇。

(2)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基础上,多层次规划扶持和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按照各示范区建设规划,逐项认真抓好落实,使现代农业示范区逐步突显潮州特色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联结带动周边的农户逐步向发展特色产业的方向靠陇,逐渐形成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中心的特色产业辐射圈。

2016-2020年,按照省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标准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在各级财政资金的带动下,创新投融资机制,规划用5年时间在全市打造10-15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每年打造2-3个不同产业类型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点带面,形成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中心的特色产业辐射圈,全面推进我市现代农业上一个台阶。通过认真打造,争取“十三五”期间我市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列入省级以上的示范区管理。

(3)大力扶持和培育发展农业经营主体。一是根据我市特色产业的布局,重点扶持区域性农业龙头,在帮助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向各级争取资金支持的同时,帮助从事潮州柑、单丛茶等特色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人才,完善规范化管理,使传统产业得到新的提升。14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主动走出去寻找合作伙伴的方式,围绕“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的基本思路,谋划一批以单丛茶、潮州柑为主的农业招商项目,引进国内外资金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打响特色产品品牌。继续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各种博览会等活动和参加品牌认证,拓展产品销路和提升潮州农业品牌效应。四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规划至2020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争取达到50家,企业资产总值、产值、带动农户的能力再提升10%;加强对市级重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管理,实行优胜劣汰,保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活力,实现农产品的购销两旺;通过增量提质,提升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程度,至2020年力争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数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00家,指导合作社实行规范化管理,从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挑选部分有较多的农民成员、有较大的经营规模、有较强的服务功能、有较好的品牌意识、有规范的运行机制、有明显的增收效果的“六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本级示范社进行培育扶持;积极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扶持培育“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在全市范围内培育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家庭农场。

15(4)积极引导发展农业新兴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科学合理谋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利用优势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的研发,支持主产区发展精深加工,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与市场的对接;利用我市农业发展的地缘优势,发挥市级农科机构的作用,积极创办粤台农业科研合作基地,推进粤台农业合作的发展。

5.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巩固和完善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力争在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和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领域组织攻关,不断增强农业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和水平。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强引进、示范、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加快单丛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优质潮州柑无病苗圃的建设进程,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优质良种苗,确保单丛茶、潮州柑等特色资源的持续发展。加强狮头鹅、饶平黑猪等特色畜牧业的品种选育,促进产业发展。主动与科研单位合作,着力研究高香型单丛茶的嫁接换种技术和潮州柑的良种选育,使单丛茶更纯更香,潮州柑更加优质光亮。此外,推广以螨治螨等无公害生产技术、作物科学施肥技术;加快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试验、示范、推广;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喷雾机械及技术。强化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农民的知识,为科技兴农提供基础。

6.强化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完善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通过完善市、县(区)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装备能力建设、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我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能力,将农业执法推进和延伸到执法监管对象,力争至2020年实现全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环节全覆盖。

继续完善和强化全市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认证体系,为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提供基础。

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监督,规划至2020年,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比“十二五”末减少20%以上。扩大24个农业部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市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加强畜禽养殖投入品的管理,加强对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的质量检查,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加强全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农残抽检,确保省级农产品例行抽检合格率达到省的要求。围绕防控重大动物疫病量化考评标准,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切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鸡瘟的常年免疫和监测工作。建设 “红火蚁”等农作物重大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预警体系,逐步把病虫害观测对象涵盖全市主要作物。

7.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宽裕,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准确地把党的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村,落实到农户,让农民真正得实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执行种粮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机补贴等制度,确保粮食补贴、农机购机补贴等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增加农业保险的险种和扩大覆盖面,减少农业发展的风险。要按照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促进农民分工分业的要求,通过继续实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等,加强对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进行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种养技能;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重点是做好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8、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把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切实抓好、抓紧。要以规划为龙头,按照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建设,推进宜居城乡建设;以建设生态文明村和卫生村为抓手,开展“美在乡村”创建活动,努力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抓好土地流转工作,扶 18 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全市农村三资平台建设,加强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认真抓好农民信访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以财务公开、民主理财为目标推进全市所有村级实行财务公开。严格按照《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的要求,对全市所有村进行集体经济审计。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力争完成颁发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理顺有关遗留问题等工作,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五)、“十三五”期间农业领域重点领域项目储备

“十三五”期间,要围绕省确定的重点建设工程的发展方向、扶持环节、绩效目标,结合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科学谋划重点领域的项目储备,实施项目滚动发展,争取上级更多的扶持资金,促进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具体重点建设工程有:岭南特色水果产业建设工程、草食畜牧业基地建设工程、现代农业装备和大棚设施建设工程、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工程、畜禽屠宰加工升级改造工程、现代农业冷链物流建设工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生物预警防控工程、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耕地质量提升工程、休闲农业建设工程、金融支农建设工程、农业对外合作工程。

第二篇:潮州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

潮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目录

前言.........................................................1 0.1编制目的.................................................1 0.2编制依据.................................................1 0.3规划适用范围.............................................2 0.4规划基准年和期限.........................................2 1“十二五”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3 1.1地质灾害现状.............................................3 1.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4 1.3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7 1.4“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9 2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任务...................................11 2.1指导思想................................................11 2.2基本原则................................................12 2.3目标任务................................................13 3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14 3.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5 3.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16 3.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17 3.4地质灾害非易发区........................................19 4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20 4.1总体部署................................................20 4.2防治分区工作部署........................................20 5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23 5.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管理机制........................23 5.2加强管理,贯彻执行防治管理法规..........................24 5.3继续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24 5.4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26 5.5做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28 6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估算、筹措与效益分析...................30 6.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估算................................30 6.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的筹措..............................31 6.3效益分析................................................32 7保障措施...................................................34 7.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34 7.2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制度............................34 7.3建立防治经费投入机制....................................34 7.4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35 7.5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35 附件:

附表1潮州市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附表2潮州市威胁100人以下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附表3潮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及灾情分布表 附表4潮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表

附表5潮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分区表

附表6潮州市“十三五”期间治理地灾隐患点数计划表 附表7潮州市“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工程治理费用预算总表 附表8潮州市“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及经费估算表 附图:

附图1广东省潮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1:100000 附图2广东省潮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图 1:100000 附册:

潮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编制说明 前言

0.1编制目的

近年来,随着潮州市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持续不断发展,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作用的加剧,加之地质环境条件在空间上的差异和气象条件在时空方面的变化,由此而导致各类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十三五”建设初期、正值经济建设发展的良好时期,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贯彻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和《广东省潮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潮州市人民政府、潮州市国土资源局部署编制《潮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0.2编制依据

0.2.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

0.2.2《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0.2.3《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 0.2.4《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0.2.5《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

0.2.6《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粤国土资地环发【2016】126号

0.2.7《广东省潮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0.2.8《广东省潮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说明书(2008~2020年)》 0.2.9《广东省潮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20年)》 0.3规划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范围为潮州市所辖行政区域,即潮州市管辖范围潮安区(包含枫溪区)、饶平县和湘桥区(包含凤泉湖高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区为陆域面积3080.9km2。0.4规划基准年和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规划》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修改。

《规划》经专家评审后,由潮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本《规划》由潮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1“十二五”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1.1地质灾害现状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处韩江中下游,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接壤交界,西与广东省揭阳市的揭东县接壤,北连梅州市的丰顺县、大埔县,南与汕头市相连,东南面临南海,地理位置在北纬23°19′25″~24°13′53″,东经115°08′21″~117°11′00″之间,全市总面积为3613.9km2,其中陆域面积3080.9km2,海域面积533km2,海岸线136km。

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人类工程活动和气候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潮州市辖区内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局部断裂构造较发育,雨水充沛,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地质灾害不仅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一定损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特征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65%,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区北部,东南部为河流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从潮州市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看,地貌和岩性是决定地质灾害分布的主导因素,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引发因素。地质灾害主要分布我市北部、东部山地丘陵区,崩塌、滑坡是我市最普遍、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危害大,规模小和一定的隐蔽性等特点。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崩塌、滑坡已造成20人死亡,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0908万元。“十二五”期间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375万元。

根据各区(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资料,截至2015年底,具有不同危害程度的地质灾害点共165个(见附表1、2),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各类地质灾害在区内发生的数量相差较大,已发地质灾害中崩塌31处、滑坡134处。共威胁18617人和24765.9万元财产的安全,其中威胁100人以上的有53处,威胁人数13612人,潜在经济损失17515.4万元。见附表3。

1.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潮州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有关要求,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潮州市在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础上,对一些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实施了预警监测和应急治理,实行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发生,达到标本兼治,潮州市还从管理体系、法规体系入手,规范人们与地质环境相关的行为活动,强化地质环境保护意识,理顺地质灾害防治程序。主要工作进展如下:

1.2.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不断建设和完善全市地质灾害的监测、调查、预防、治理、监督等责任、措施和制度。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汛期应急指挥系统。完善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及汛期值班制度。潮州市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落实相关职责;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工作,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落实企业监测主体责任,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治理修复。

1.2.2注重宣传教育,加强基层干部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

“十二五”期间,为了提高干部和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大力宣传与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潮州市每年召开全市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管理培训会议,对群众和干部进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知识的宣讲、培训。分别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科普日”和“防灾减灾日”等活动,通过摆放展板、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民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利用电视、广播等现代媒体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市、县(区)国土资源局(分局),邀请有关专家对各基层国土资源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人员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人员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地质灾害防治学习班。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管理能力,保障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1.2.3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建立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落实监测责任人,编制应急预案,在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我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平台,在集中降雨时段,及时将气象预警信息用短信方式发至各级地质灾害防治人员、隐患点监测责任人和监测员手机,通知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汛期按要求开展“雨中三查”,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监测预警工作以稳定性差、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点为重点,确定监测员和监测方法,定期对各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3次,对国土资源系统以及基层群测群防人员进行了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培训。共发布3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5起,发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10000多人次。“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发生99起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1.2.4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对于部分危险性较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及时申请资金实施工程治理。“十二五”期间,省级财政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地方各级政府配套资金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89处,消除一批严重威胁城镇、学校、村庄等人口密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效保护万余人的生命安全。饶平县政府自2014年起,每年向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发放2000元补贴。1.2.5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进行严格管控

“十二五”期间,我市对重点矿山进行严格管控,对工程建设要求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矿山开采严格执行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制度,对重点废弃矿山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1.2.6“十有县”建设取得成效,加快建设高标准“十有县”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有县”建设工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实施方案,饶平县、潮安区、湘桥区先后通过第二批、第四批“十有县”验收,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3〕43号),从2016年起,我市全面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各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实施与验收方案》的要求,精心组织,落实措施,加快推进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1.3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3.1地质灾害监测体系不健全,监测手段落后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技术支撑,地质灾害防治必需的设备未能配齐,难以满足繁重的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工作的需要。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进展较慢,尚处于基本数据库建设阶段,地质灾害数据更新、传递、动态查询功能较差,距实用要求有较大差距,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供快速决策服务。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仍处于建设过程中,网络覆盖面和监测水平有待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专业监测仅限于个别点,内容单一,监测网控制面积及精度不够,专业监测仪器、设备缺乏,监测手段落后。

1.3.2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不足

我市虽然已经设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但是资金量有限,大部分县、区尚未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缺乏稳定来源,资金投入不足。除饶平县外监测员多靠义务监测,监测质量难以保证,存在隐患。地质灾害防治涉及环节较多,因此基础调查工作推进缓慢,专项监测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一些危害严重又急需治理的隐患点难以及时完成治理,必须的仪器设备未能配齐,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治理经费有待解决。经费不足制约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1.3.3地质灾害防灾意识有待加强,削坡建房现象仍然存在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尚未引起全社会足够重视,削坡建房现象仍然存在,科普宣传力度不够,部分群众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欠缺,防灾意识薄弱,一旦突发地质灾害,主动和行之有效的自救与互救应急能力不强,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自身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不能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或防治措施强制性不够。

1.3.4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地质灾害负总责,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十二五”期间,个别地区和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1.3.5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我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尚未建立覆盖全市各级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制,部分县、镇的地质环境监测机制尚不健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不配套,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

1.3.6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量依然薄弱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未全面纳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精度、广度、深度尚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要求。地质灾害隐患点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勘查治理工作亟待加强。群测群防能力水平有待提升,专业监测有待加强。众多威胁集镇、村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的重大隐患点亟待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1.4“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1.4.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截至2015年年底,我市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65处,在全市2区1县内分布不均,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汛期的台风和强降雨,又可能引发一批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经费、装备、技术力量缺乏,都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繁重。

1.4.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要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维护公共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公共安全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城镇化进程和脱贫攻坚的进一步加快,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1.4.3极端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

根据气象部门对未来气候趋势的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市极端强降雨天气增多,局部地区引发群发性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呈上升趋势。汛期(4月~10月)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是我市全年地质灾害最严重时期,应注意饶平县中、北部、潮安区北部山地丘陵区强降雨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要特别注意“龙舟水”期间降雨集中期,可能引发群发性、突发性崩塌、滑坡。

1.4.4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增多

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特别是交通、水利、城镇、工业区建设等,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和地面沉降等问题将越来越多;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开发,所引发的地下涌水、涌沙、地面沉降和基坑变形、失稳等城市地质灾害将越来越多。据统计,近年来,全市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占27.56%,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占72.44%,特别是山区村民随意削坡建房现象普遍存在,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导致地质灾害发生,而又没有得到实时监管,人们对地质灾害科学预防认知不足,对地质灾害应急自救与互救能力弱。

2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任务

2.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地质环境安全为根本,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以“研判形势、临危避险”为准则,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较快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督管理体系,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为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服务。2.2基本原则

2.2.1属地为主,分级负责

坚持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突出属地政府的防灾主体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分类负责,谁引发、谁治理,对人为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明确防灾责任单位,落实防范治理责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制机制,明确政府、部门、单位和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动态管理。

2.2.2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坚持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最高价值准则,按照“预警到村、预案到点、责任到人、有效避险”的要求,建立完善气象预警、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2.2.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根据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推进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科普宣传、群测群防、应急处置工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2.2.4合理避让与重点治理相结合

对于威胁100人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要从工程比选和经济效益比较出发,对于工程治理投入大于搬迁避让投资的,应进行人员搬迁,主动避让地质灾害;对于危害严重、且难以实施人员搬迁避让的,要重点实施工程治理,实现合理避让和重点治理相结合。2.2.5科技支撑,注重成效

加强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与此同时,强化科学管理,努力提升防灾减灾绩效。2.3目标任务

2.3.1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要逐步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体系,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严格控制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到2020年,完成全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评价工作,掌握全市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完善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立完善全市地质灾害应急与处理机制,三级以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精度明显提高;逐步增强全市地质灾害的防御能力,发挥并调动各方面的作用,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使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基本得到整治;继续保持十二五期间无人员伤亡的记录,明显减少财产损失量,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使环境安全质量有明显提高;按要求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工程,每年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比例达到10%以上;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认识。

2.3.2主要任务 2.3.2.1加强本市地质灾害防治规章和制度的建设,加大依法监督管理力度。在本市的行政机构改革中,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地质环境管理机构,落实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职能;

2.3.2.2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严格执行;

2.3.2.3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

2.3.2.4建立和健全本市的市、区(县)、镇(街道办)三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系统,全面展开区(县)、镇(街道办)、村(居委)、隐患点监测员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2.3.2.5按危害程度大小、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对全市内165个地质灾害点进行防治,并对有地质灾害危险的村、镇地段进行积极防范。

2.3.2.6完成全市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进一步深化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核查工作,特别是汛期的排查、核查。

2.3.2.7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到2020年全部县、区完成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创建工作。

3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结合地质环境分区,以及气候、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触发条件,将我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四级划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非易发区,详见附图1及附表4。3.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潮州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共有3个亚区(A1~A3),主要分布于饶平县北部的上饶镇、建饶镇、新塘镇,潮安区北部的万峰林场、文祠镇、登塘镇、古巷镇、凤凰镇,湘桥区的磷溪镇、官塘镇一带,高易发区面积850.72 km2,占整个规划区总面积的27.61%。区内地形陡峭,坡度陡,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残积土厚,侵蚀、剥蚀作用强烈,斜坡不稳定,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气候条件复杂。本区由于人口集中,人类工程活动多,主要有城乡建设及道路修(扩)建,人工边坡大部分无防灾措施,属高陡边坡,受地震或大气降雨诱发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本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诱发因素主要为人类工程活动、强降雨及地震。本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9处,其中崩塌9处,滑坡70处。预估潜在威胁人口8563人,潜在经济损失10397.70万元

3.1.1饶平县建饶镇~潮安区凤凰镇崩塌、滑坡高易发区A1亚区 本区位于饶平的上饶镇、饶洋镇、新丰镇、建饶镇、三饶镇、新塘镇,潮安区的万峰林场、凤凰镇一带低山丘陵区,地形坡度和高差变化较大,地形较复杂,局部断裂构造发育,面积646.09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20.97%。该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有地质灾害点60处,其中滑坡52处,崩塌8处,地质灾害点密度0.093个/km2,地质灾害威胁人口6958人,威胁财产9452.70万元。

3.1.2潮安区万峰林场~凤凰镇凤湖村崩塌、滑坡高易发区A2亚区 该区分布于潮安区的万峰林场、赤凤镇~文祠镇北部一带低山、丘陵区,分布面积124.25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4.03%。该区地形坡度和高差变化较大,地形较复杂,局部断裂构造发育。该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有地质灾害点16处,均为滑坡,地质灾害点密度0.129个/km2,地质灾害威胁人口577人,威胁财产909万元。

3.1.3潮安区登塘镇~古巷镇崩塌、滑坡高易发区A3亚区

该区分布于潮州市西部,包括登塘镇、古巷镇,分布面积80.38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2.61%。属平原~丘陵地貌,地形坡度和高差变化较小。本区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矿山开采和城乡建设,水土流失为中等,局部较严重。该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有地质灾害点3处,其中滑坡2处,崩塌1处,地质灾害点密度0.037个/km2,地质灾害威胁人口1028人,威胁财产36万元。

3.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饶平县东山镇~潮安区归湖镇崩塌、滑坡中易发区(B),主要分布于饶平县的三饶镇、汤溪镇、浮滨镇、浮山镇、东山镇、新圩镇,潮安区的赤风镇、归湖镇、文祠镇,湘桥区的磷溪镇、官塘镇、意溪镇,韩江两岸及潮州市区一带丘陵区,中易发区面积946.69km2,占整个规划区总面积的30.73%。区内总体上属丘陵地貌,除西部低山分布区地形坡度和坡高变化较大、地形相对较复杂外,山体一般较圆缓,地形高差在30~80m、坡度在15°~40°之间。区内工程地质岩组主要为块状较硬-坚硬侵入岩组和层状较硬碎屑岩组,广泛分布着花岗岩和侏罗系火山碎屑岩,风化强烈,受韩江断裂带作用影响岩土体较破碎,形成5~30m表土层,人口密度大,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为城乡、交通、水利水电建设等削坡,形成较多人工边坡,人工坡角30°~70°,坡高10~40m,人工边坡均无坡面支护,遇强降雨易诱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该区共有地质灾害点隐患点59个,占全市灾害点总数的35.76%,其中崩塌17处,滑坡42处,潜在威胁人口5040人,潜在受威胁财产6626.30万元。

3.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潮州市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共有5个亚区(C1~C5),主要分布于饶平的樟溪镇、联饶镇、所城镇、海山镇及潮安区的万峰山,湘桥区(凤泉湖高新区)的铁铺镇一带,面积771.36km2,占整个规划区总面积的25.04%。区内属低丘陵及沿海冲积平原区,地势较平缓,坡度一般在5°~40°之间,地形高差较小,一般不大于50m。诱发地质灾害主要因素为人类强烈工程活动,山区公路修(改、扩)建和水利工程建设及少量削坡建房,在雨季(汛期),强降雨的诱发下,易产生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据统计,区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占全市灾害点总数15.15%,其中崩塌5处,滑坡20处。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潜在威胁人口4463人,潜在威胁财产7050.90万元。

3.3.1潮安区凤凰山~万峰山崩塌、滑坡低易发区C1亚区

分布于潮安区的鸡神山~风凰山~万峰山一带中山~低山地貌区,分布面积368.42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11.96%。该区地形坡度和高差变化大,地形较复杂。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人类工程活动微弱。该区共有地质灾害点隐患点7个,占全市灾害点总数的4.24%,均为滑坡,诱发的因素为居民建房和修建公路削坡和暴雨等。潜在威胁人口355人,潜在受威胁财产316万元。

3.3.2潮安区的笔架山~登塘镇横田村崩塌、滑坡低易发区C2亚区 本区位于潮安区的笔架山~登塘镇横田村一带低山、丘陵区,分布面积129.03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4.19%。该区地形坡度和高差变化大。区内地质灾害点较少,已发生地质灾害点为1处滑坡,灾害点平均密度0.008个/km2。诱发因素为村民削坡建房、交通道路的建设和强降雨。地质灾害潜在威胁人口180人,潜在经济损失40万元。

3.3.3潮安区古巷镇~潮州市区崩塌、滑坡低易发区C3亚区 本区位于潮安区的古巷镇、湘桥区(含凤泉湖高新区)一带丘陵、海积平原区,分布面积108.40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3.52%。属平原,局部为低缓丘陵地貌,地势开阔平缓,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区内居民区地形相对高差较小,削坡建房较少,区内地质灾害较不发育地区,仅发生8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点密度0.074个/km2。地质灾害潜在威胁人口2573人,潜在经济损失2634万元。3.3.4饶平县樟溪镇~湘桥区铁铺镇崩塌、滑坡低易发区C4亚区 本区位于规划区南部,以饶平县樟溪镇为中心,涉及钱东镇、樟溪镇、浮滨镇、新圩镇、高堂镇、建饶镇等一带低缓丘陵区,分布面积212.08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6.88%。该区地势开阔平缓,区内居民区地形相对高差较小,削坡建房较少,区内地质灾害较不发育,仅发生4处滑坡,地质灾害点密度0.019个/km2。地质灾害潜在威胁人口596人,潜在经济损失688.90万元。

3.3.5饶平县联饶镇~海山镇崩塌、滑坡低易发区C5亚区

本区位于规划区东南部沿海,涉及联饶、高堂、黄冈、汫洲、大埕、所城、柘林等镇,分布面积232.01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7.53%。以丘陵地貌为主,东界与福建相连,主要为人烟稀少的丘陵地带,少见削坡建房,地质灾害较不发育,仅发生5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点密度0.022个/km2。地质灾害潜在威胁人口759人,潜在经济损失3372万元。3.4地质灾害非易发区

地质灾害非易发区(D)有3个亚区(D1~D3),即饶平县上饶镇~三饶地质灾害非易发亚区(D1)、饶平县高堂镇~井洲镇地质灾害非易发亚区(D2)、潮安区凤塘镇~庵埠镇地质灾害非易发亚区(D3),面积共512.13 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16.62%。区内工程地质岩组绝大部分为砂砾石、细砂、粘土、淤泥多层土体,土层厚度5~30m,基岩主要为层状碎屑岩,区内地势平坦,是以新圩镇和耕地为主的开阔地,多年来很少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是地质灾害非易发区。该区共发生2处滑坡,地质灾害潜在威胁人口230人,潜在经济损失700万元。

4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 4.1总体部署

本着地质灾害防治“以人为本”的防灾减灾宗旨,结合潮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以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为基础,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均要做好群测群防监测网建设方案,需要做宏观监测和安装简易监测设施。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对地灾隐患点进行必要的生物、工程治理,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自我防范意识。对于地质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地质灾害,以防为主,采用工程措施进行修筑或加固,在此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其造成的危害。对于人口集中、规模大的地灾点或隐患点,除减轻灾害体本身质量外,应采取避让和分期分批搬迁(如治理费用大于搬迁),以免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和较大的财产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口的威胁和财产损失。

4.2防治分区工作部署

根据潮州市地质灾害的现状调查及潜在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析,并考虑已发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发生、发展及危害程度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结合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工程布局,本着以人为本、合理利用地质环境的原则,将潮州市划分为6个地质灾害防治区,其中重点防治区2个,次重点防治区1个,一般防治区3个。详见附图2及附表5。

4.2.1重点防治区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Ⅰ)主要分布于饶平县建饶镇~潮安区凤凰镇,潮安区万峰林场~凤凰镇凤湖村,潮安区登塘镇~古巷镇,湘桥区官塘镇一带,本区共有二个亚区(Ⅰ1~Ⅰ2),面积共1290.12km2,占规划总面积的41.87%。该区已发地质灾害点共107处,占潮州市地质灾害点总数的64.85%,灾害点密度0.083个/km2,受威胁人口共12619人,预估潜在经济损失达15058.20万元。

该区地质灾害防治以崩塌、滑坡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该区未来防治重点与方向是:①针对少数规模大的典型崩塌、滑坡加以解剖,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示范点,研究其发育的规律性,从中找出符合实际的预防对策,并加以推广;②对崩塌、滑坡易发区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落实重要防治灾点防治预案及监测预警工作;③对区内重要交通干线、居民集中点附近的重要地质灾害点制定汛期巡回查检制度,并对监测人员定期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④根据“轻重缓急,分期防治”的规划原则对区内重要的、难以回避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分期治理,防治措施可采取地表排水、削方减载、坡面防护、支挡、锚固及种植植被等。⑤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在本区进行重要的工程建设,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⑥科学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加强矿山审批准入制度,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管力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工作,通过各种传媒形式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山区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严禁随意削坡。

4.2.2次重点防治区

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Ⅱ)主要分布于饶平县的东山镇、汤溪镇、浮山镇、新圩镇、浮滨镇,潮安区的赤风镇、归湖镇、文祠镇,湘桥区的意溪镇等一带丘陵区,面积共532.57km2,占规划总面积的17.29%。该区已发地质灾害点共33处,占潮州市地质灾害点总数的20%,灾害点密度0.062个/km2,受威胁人口共3520人,预估潜在经济损失达4069.8万元。

本区灾害以小型为主,诱因为人类工程活动,该区防治以崩塌、滑坡为重点,该区未来防治重点与方向是:①以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为重点,加强人工边坡诱发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②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勘察治理或搬迁避让,③在本区进行重要的工程建设,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④按照轻重缓急对规划内灾害点进行工程治理;⑤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⑥加强科普宣传,通过各种传媒形式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4.2.3一般防治区

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Ⅲ)主要分布于饶平县的饶洋镇、三饶镇、樟溪镇、联饶镇、钱东镇、海山镇、柘林镇、所城镇,湘桥区铁铺镇,潮安区的万峰山、笔架山、凤塘镇、江东镇、浮洋镇、东凤镇、沙溪镇、彩塘镇一带,本区共有3个亚区(Ⅲ1~Ⅲ3),面积共1258.21km2,占规划总面积的40.84%。该区已发地质灾害点共25处,占潮州市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5.15%,灾害点密度0.020个/km2,受威胁人口共2478人,预估潜在经济损失达5637.90万元。

本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类型以小型崩塌、滑坡为主,规模小,危害性不大。本区虽然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不严重,但较多采石场破坏生态环境,也应该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特别在将来的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加强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管理,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5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

5.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管理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并逐级负责。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各级政府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级政府及其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交通、水利、教育等主管部门应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属地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与应急管理工作。对威胁矿山、公路、铁路、水利、学校、旅游景区(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分别由所在地各有关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测和治理;对于威胁居民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由当地县(市、区)、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和村民(居民)委员会负责组织监测和应急处置工作。

5.2加强管理,贯彻执行防治管理法规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部门要制定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管理制度,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把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关,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不合理的经济工程活动,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全市范围内普及相关法规知识,学习和贯彻执行相关的法规、条例,禁止掠夺性开采行为,同时规范开发方式、工艺及范围,以保护地质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5.3继续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

在“十二五”期间工作基础上,继续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调查评价体系建设可为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及规划编制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其工作安排应紧紧围绕潮州地区经济建设布局、城镇与新农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来进行部署。

5.3.1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十三五”期间对潮州市各区、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详细调查。全面查清潮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状况,发育规律、致灾作用、危险性、危害程度等,为全市的经济布局、发展提供较详细的地质环境资料。“十三五”期间完成全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饶平县计划于2017年完成,潮安区计划于2019年完成。

5.3.2地质灾害排查

地质灾害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为准确掌握其最新性状特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每年需对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必要的应急踏勘调查工作,及时更新地质灾害发育信息,完善我市群测群防等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每年的汛期(4~10月)时段做好地质灾害的排查工作尤为重要,需不定期对地质灾害进行地毯式拉网排查,做到不留死角,并形成排查报告,针对排查出的隐患情况,应提出合理的处置建议及应急方案,制订相应防治措施。

5.3.3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整合集成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等成果,分析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的发育分布规律,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编制潮州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段和区域,尤其是重要的交通干线、中小学和景区景点。对需要重点防范和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责任单位;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制度,群测群防。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编制防灾预案,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重点;②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威协对象、范围;③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预防责任人;④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预警信号、人员和财产转移路线、安置办法。

5.3.4加强重要用地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各种建设工程层出不穷,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应此必须加强重要用地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二十一条、《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号)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2号)第七条和第八条的有关规定,在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建设的项目,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否则,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得批准。对一切可能导致重大地质灾害的工程活动,要予以制止或监督责任方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好地质灾害。5.4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5.4.1群测群防监测网系统

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完成所有区(县)的高标准“十有县”建设。进一步落实群测群防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监测员制度,完善县、乡镇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对已调查发现的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络,把灾害体、受灾体及成灾影响范围都纳入监测范围。监测方式一般采取目视监测和简易监测。主要监测对象为降雨、灾害体的物质坍塌、地面形变、裂缝、树木歪斜、地下水流量和浊度等。平时应每月至少监测1次,汛期要加密监测。变形发生时,主汛期应24小时轮班监测。明确地质灾害点所在的村或单位的行政负责人为监测责任人,并由受威胁的居民或有关单位人员为监测人,填写防灾明白卡。每年编制县(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都要对监测点更新,新发现的灾害点要及时补上,己治理或搬迁的要删除,实现自我识别、自我监测、自我预报、自我防范、自我应急与互救。

5.4.2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系统

全面完善由标准气象观测站、重大级以上地质灾害监测点双要素自动气象站和天气雷达站组成地质灾害气象监测网络系统,实时对气象监测资料进行采集和处理;完善地质灾害气象资料库,根据历史地质灾害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和发育规律,确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和易发时段,明确重点监测预警的对象;根据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点、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地质灾害和降水相互关系分析,确定诱发地质灾害降水指标体系,考虑前期降水强度和累积降水量,预报未来降水量及其强度、持续时间,预报区域或重点监测点地形地貌因素、地质因素(岩石层性、植被覆盖、稳定度状况),建立地质灾害成灾与降水因子的概念模型和统计分析模型,确定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建立地质灾害长、中、短期分析预报系统;完善气象预报信息制作与发布系统,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电话传真或互联网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信息,对于警报状态的灾害点,立即启动应急反应与处置系统,准备抢险救灾。

5.4.3地质灾害专业监测

对一些稳定性差、危险性高、危害集中居民区、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工矿区、风景区的地质灾害点,除了开展群测群防监测外,还有必要实施专业的监测,以全面掌握灾害体变形破坏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及时进行预警预报,为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根据近年来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成果,经对灾害点的稳定性、规模、危害性和社会影响程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5~8处威胁人数100人以上的地灾点为重点监测点,对其进行专业监测。在时间上,力争于十三五规划期(2016~2020年)内完成所有重点监测点的设计与建设,并正式开展监测工作。5.5做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

5.5.1地质灾害搬迁避让与工程治理

对稳定性差、直接危害人生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从工程技术、经费投入和生态修复等多方面比选,主动避让地质灾害为宜者,应实施搬迁避让。对交通不便、人居分散、偏远贫困且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地区,遵循避让搬迁与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和危害性为依据,在当地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根据监测情况,逐年实施搬迁避让计划。对实施搬迁避让困难的危险性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按照量力而行、轻重缓急的原则,在前期已经完成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勘查治理,从而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次“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69处地灾点开展勘查及工程治理,其中2016年治理17处,其中100人以上地灾点6处;2017年治理15处,其中100人以上地灾点6处;2018年治理14处,其中100人以上地灾点5处;2019年治理12处,其中100人以上地灾点5处;2020年治理11处,其中100人以上地灾点5处。详见附表6。

5.5.2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全面提高全市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救援的水平。要做到“快调查、快监测、快定性、快论证、快决策、快实施”,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行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配备抢险救灾有关专业工作装备;进行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等。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到反应快速,应急处理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工作包括:防灾责任落实;预警信号的制定;预定疏散路线;制定抢险救援措施。

5.5.3积极筹措资金、提升应急装备

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各级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和计划,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日常管理、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处理、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治理工程。根据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需要,配置与之相适应的办公设施、应急装备、交通工具、劳动用品,建立地质灾害专业技术支撑体系,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技术研发,协同已有社会公共应急队伍,培养应急技术人才,是应急体系建设的基础,提升应急能力的核心。

5.5.4加强宣传培训,加强应急演练 各区县人民政府特别是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并利用每年“4.22”世界地球日和“5.12”减灾防灾日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防灾避灾知识等,提高人民群众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和防灾避险的能力。要加强业务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有效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技能。要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每年至少应在现场组织一次受威胁对象参与的应急避险演练。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采用培训班、宣讲团以及各类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不断增强全民科学防灾避灾意识,积极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普及和提高地质灾害预防与应急处置能力。

6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估算、筹措与效益分析 6.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估算

6.1.1估算依据

参考我市和重点地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工程取费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按2015 年静态物价水平估算“十三五”规划投资经费。主要依据包括:

6.1.1.1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地调函[2010]88 号《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2010 年4 月);

6.1.1.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 年试用版)》(2009 年10 月); 6.1.1.3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地调发[2011]18 号《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011 年2 月);

6.1.1.4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函[2010]255 号《关于印发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补充要求的通知》;

6.1.1.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中地调函[2003]187 号);

6.1.1.6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投资概算的费用构成、编制方法和计算参照岩土工程设计进行,按《广东省2006 定额建筑工程计算说明及规则》。

6.1.1.7土石方工程定额套用《广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2003)》,绿化工程定额套用《广东省园林建筑绿化工程综合定额》(2003 年)。

6.1.1.8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粤财行[2014]67号);

6.1.1.9有关地区工程市场价及劳务价,以及有关单位执行的相关标准。

6.1.2投资估算

根据估算,潮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实施总经费为5942.4万元。详见附表8。6.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的筹措

6.2.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因自然原因形成的地质灾害的治理经费,在划分事权和财权基础上,列入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

6.2.2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诱发者承担治理责任;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对受益单位或个体筹集部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

6.2.3危及铁路、公路、水利、电力、通讯、矿山和企业等安全的地质灾害点的治理经费,由其主管部门或受危及的单位负责。

6.2.4因“人防工程”等公共设施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造成居民搬迁的费用由人民政府负责,因采矿引发地质灾害造成居民搬迁的费用原则上由矿山负责。

6.2.5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投入,并向国家和省争取补助;各县、区要将搬迁避让及治理工程与小城镇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基本农田示范工程等结合起来,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6.2.6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费用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和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经费由各级财政投入,并积极向省争取资金支持。6.3效益分析

本规划的实施,可以为主要隐患点附近的居民减轻或消除地质灾害威胁,免受地质灾害危害,遏制了地质灾害增多、危害加重的势头,对维护我市社会稳定,有效保护地质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发展具有显著效益。

6.3.1经济效益

通过本规划实施后,可以大大降低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从而将经济损失大大降低。通过地质灾害点的有效监测,气象预警作出及时的预警预报让受灾群众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可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经济效益是巨大的。本规划实施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抑制或防止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扩大;二是可以减少或避免认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可以消除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直接威胁经济财产。

6.3.2社会效益

本规划实施后,其社会效益不言而喻。使已查明的已发生和潜在地质灾害点得到有效的治理和防范,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规划的实施更重要的是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种种因素进行有效的监测,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人类工程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避免引发新的地质灾害,最大限度的减轻和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

6.3.3生态环境效益

本规划的实施,将全面提高我市的地质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从“开发型”向“节约型”转变。随着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全面展开,自然生态环境与景观得到恢复与改善,潮州市的生态环境将大大的改善。7保障措施

7.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应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为此,应建立健全全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组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7.2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制度

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以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地质灾害预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验收等规定和技术标准。切实执行地质灾害防治防治方案的编制制度、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拟订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加强执法检查和行政监察,加大执法力度,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从事易诱发地质灾害的各种活动,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上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7.3建立防治经费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地质灾害防治金费投入机制。市(区、县)人民政府根据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安排地质灾害巡查、监测、调查和防治经费。自然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并负责组织实施搬迁与治理,突出当地政府的防灾责任主体,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对大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工程的支持。7.4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能力和地质灾害综合勘查、评价和评估水平,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快速处理水平,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与院校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技攻关,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难题。积极推广地质灾害防治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7.5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当前要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及中易发区,尽量避免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选择建设学校、医院、居住小区等人员密集的建筑。扎实、细致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普及地质灾害基本知识的学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地质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抵御地质灾害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切实发挥群专结合的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在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期发布各类地质灾害险情预报,并公开、公布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及联系电话、报警电话,以便群众发现险情能及时报警,及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向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地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对受威胁的居民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提高防灾抗灾的自救能力

第三篇: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 〔2011〕8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谋划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牢牢抓住农业农村工作不放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43.7亿公斤,连续5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连续 7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638.38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88.6万吨,奶产量达到 290.9万吨,均居全国前列。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油料、蔬菜、水果、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540.72万吨、6624.26万吨、767.33万吨、99.4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20.3%、18.7%、38.1%和92.3%。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 10195.88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8.5%。

2.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省优质粮食比重显著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70%以上,其中小麦、玉米、水稻的优质化率分别达到71%、82%和94%,分别比2005年增长9.6个、14.6个和18.2个百分点。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快速发展,生猪、肉鸡、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9%、97%、75%。特色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优势特色农作物加快向适宜地区集中,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56.1万亩,比 2005年增加162.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590万亩;果园、茶园、花卉、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82.9万亩、97.7万亩、125.9万亩和182.8万亩,分别比2005年增长9.3%、96.9%、14.5%和35.4%。

3.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迅速,2010年年底全省各级龙头企业达到624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9家、省级龙头企业562家,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594家、超30亿元的企业10家、超100亿元的企业3家,12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3万家,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的农产品总值148.6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工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1万家,面粉、肉类、乳品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55多亿公斤、70多亿公斤和30多亿公斤,火腿肠、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面制速冻食品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全线开工,燕山水库建成并发挥效益,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 出山店水库前期工程有望近期开工,沙颍河、涡河、小洪河治理基本完成,378座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预计全部完成,远超我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90座建设目标。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中低产田改造885万亩,建成高产稳产田207万亩,实施了38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550万亩。林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5年内造林2275万亩,建成林业生态县102个,森林覆盖率达到22.19%,比2005年增长 4.42个百分点。

5.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发展到281个,交易总额817亿元。其中,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市场19个、超1亿元的市场14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了18个省辖市和122个县(市、区)的农产品质检中心,在198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立了检测机构,初步形成了“三级四层”(省、市、县三级,省、市、县、基地四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增强,建成了18个省辖市和133个农业县(市、区)的信息网站及1686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覆盖省、省辖市、县(市、区)、乡镇、村、户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控能力显著提高,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了75%和90%以上。

6.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顺利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积极推进了林权制度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明晰集体林产权5770万亩,占总面积的85%。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分别在信阳市和新乡市设立了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在土地流转、金融创新、合作组织、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鹤壁、济源、舞钢等7个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7.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稳定增长,2006—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由3261.03元增长至5523.73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0%,超过“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年均增长6%的预期目标。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5.4%下降到 2010年的37.2%。农村社会服务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在21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4.2%,全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解决了173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发展农村户用沼气244万户,完成42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二)“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面临深刻变化,我省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点。总体判断, 今后5年我省处于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阶段,处于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1.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土地和水资源紧张与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功能进一步拓展,政府和企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我国财力的不断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将不断加大。

二是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力明显增强。

三是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水平和增收能力。四是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五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和装备支撑。随着信息化在农业中的应用步伐加快,将进一步提升农业内在素质。

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战略决策,要在国内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是在全国区域经济竞争大格局中对我省基本省情的清醒认识,是对中原地区比较优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国家和民族长远根本利益的高度负责,表明了我省坚定不移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坚强决心。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必须把农业和粮食作为首要任务,在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探索不同于东部地区的发展道路,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

2.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

一是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业经营主体缺位,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省仍有6490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近3000万亩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情况严重,农业减灾抗灾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亟需提高,农资销售和农畜生产投入品控制不严,工业污染逐步向农村扩散,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越来越大。

四是农业外向度低,出口创汇型企业少,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对接能力弱,与山东等东部省份出口额度的差距扩大。

五是农村整体面貌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本生活设施还不完善,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6元,城乡差距大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

六是农区内生发展能力不足,农业大县财力紧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95个县(市、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左右,传统农区发展难度仍然较大。

七是一些地方轻视农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不突出,贡献率仍然较低。

二、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础和重要任务,坚持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局,依据“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理念,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规模稳健增长、质量加快提升,积极构建集良种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销售和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努力探索一条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发展道路,将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二)主要目标

1.农业总体发展再上新水平。

(1)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5%。

(2)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达到600亿公斤。

(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现代农业发展跨越新台阶。

(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2)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达到2.5∶1。

(3)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3%—55%。

(4)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5%,其中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

(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

3.农村民生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突破。

(1)森林覆盖率达到24%。

(2)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4)完成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完成354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提高农业整体实力将稳定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努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动种植业加快向果蔬、花卉园艺调整,大农业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加快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粮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和优质特色农业,以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为核心,重点打造优质肉类、乳品、花卉园艺、林产品、蔬菜、棉花、油料、水产、中药材、茶叶十大高效农业产业链条。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年)》,进一步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涵盖良种开发、粮食生产、粮食收储、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物流销售、循环利用等环节的完整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亿亩以上。在粮食主产区的95个县(市、区),实施水利设施、基本农田、防灾减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粮食物流、农业机械化等八大工程,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 1000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100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1000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以建设“吨粮田”为目标,力争每个县(市、区)建设1—2个万亩高产示范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实现粮食耕种收一体化、标准化作业。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探索建立有利于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产业,提高粮食转化增值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面业,依托三全公司、思念公司、白象集团、金苑公司、海嘉公司、莲花集团、天冠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主食工业化,提高面粉加工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终端面制品,拓宽玉米、杂粮的开发利用渠道,壮大速冻食品加工产业。振兴豫酒,以宋河、杜康、金星等知名品牌为重点,扩大优势中高端白酒、啤酒生产规模。加快发展饲料产业,加强小麦型配合饲料、新型饲料酶制剂、热敏性饲料添加剂等的研究开发,重点把郑汴饲料主产区打造成为全国高科技饲料生产基地,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首要的粮食加工强省。

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充分发挥我省靠近国内主要粮食消费区的优势,大力建设连接东西南北的便捷粮食物流通道,大幅度提高粮食及制成品输出能力。培育一批年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大型粮食流通企业,建成5个产值超20亿元,具有粮食收购、仓储、运输、交易、精深加工等综合功能的大型粮食现代物流园区, 建设12个市级粮食物流中心、109个散粮汽车运输物流节点和周口市5000万公斤散装码头,将全省粮食物流散化量占总粮食流通量的比重提升至80%,确立我省在黄淮海地区小麦输出通道上的主导地位和郑州在国家粮食物流体系中的中心枢纽地位。

2.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认真组织实施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方向,大力调整畜禽结构,坚持 “提猪、扩牛、壮禽”的方针,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等优势产品的规模,进一步壮大禽类生产。大力调整畜牧业空间结构,加快发展相对集中的畜产品优势集聚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重点打造优质肉类产品4000亿元产业链条和优质乳品500亿元产业链条。到2015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40万吨、460万吨和620万吨以上,确立我省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核心区的地位,推动我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跨越。

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和生产布局,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等优势产品的规模。大力发展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集群。巩固提高京广铁路沿线、南阳盆地和豫东平原的传统生猪产区生产能力,扩大豫西、豫南浅山丘陵区的生猪养殖规模。继续抓好沿黄地区和豫东、豫西南“一带两片” 奶业基地建设,加快良种奶牛推广改良步伐,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建设奶牛专用牧草生产基地。支持建设良种肉牛规模养殖场,重点发展豫西南和豫东平原两大肉牛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豫北、豫东肉禽和豫南水禽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集约化规模养殖场。实施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工程和动物防疫体系、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和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扩大畜产品加工业规模。实施一批大型畜产品加工项目,提升全省肉制品、乳制品、蛋品的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扩大肉类加工规模,推进传统中式肉制品现代化改造和工业化生产,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等主导产品,积极开发新型高端肉制品,新增生猪加工能力1500万头,肉牛加工能力150万头,肉禽加工能力5亿只,肉羊加工能力500万只。提升奶类加工水平,大力发展婴幼儿配方奶粉,加快提高奶酪、黄油为主的奶制品精深加工能力, 重点建设年加工能力50-100万吨的乳制品生产项目。提高蛋品深度加工能力,重点发展液态蛋、蛋白粉、蛋黄粉、核黄素、卵鳞脂等加工产品。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重点开发符合消费结构变化、市场潜力大的新产品,推进全省畜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外向型精深加工转变。

大力发展畜产品冷链物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城镇体系建设布局一批生鲜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使用全程温度监控设备;建立全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重点发展猪肉冷链物流,减少生猪活体的跨区域运输。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到2015年,力争新建冷库270万立方米以上,肉类的冷链利用率达到40%以上,发展壮大2—3家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领军企业,初步确立郑州全国重要冷链物流中心的地位。

3.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花卉园艺、林果、蔬菜、茶叶、中药材、油料、棉花等高效经济作物。重点打造优质蔬菜、优质棉花2000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林产品1000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油料、优质茶叶500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水产、优质中药材、花卉园艺产业200 亿元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将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着力建设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充分发挥花卉苗木产业的先导作用,扩大花卉种植规模,建设郑州、许昌、洛阳、豫东开封商丘、豫南南阳信阳、豫北濮阳安阳六大花卉核心产区。重点扶持30个花卉产业强县,加快发展高档花卉和鲜切花,壮大观赏苗木产业,支持省农科院建设花卉研发平台,创新开发我省传统名花切花,力争2015年全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建设郑州航空港区花卉综合物流园区和八大区域性花卉交易中心,扩大花卉外销规模。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在优势区域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建设2600万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重点在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提高“菜篮子”保障能力。加快发展花生、芝麻等优质特色油料作物,建设 2400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优质茶产业,重点建设大别桐柏和伏牛丹江两大茶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大力开发红茶新产品,培育豫茶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加快推进林果业发展,建设豫西、豫南高标准林果种植基地和沿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支持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建成800万亩标准化林果种植基地和10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大力开发林果加工产品。实施水产良种工程,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水产新品种。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棉花、烟草、食用菌、蚕丝等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批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

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油料加工在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等传统产品的同时,鼓励开发山茶油、米糠油、小麦和玉米胚芽油等高档新品种,提高精制油和专用油比重,使油料精深加工能力达到280万吨以上。棉花加工以纯棉针织产品为重点,积极发展色纺纱等高附加值品种,扩大中高档服装、家用纺织品生产规模。林业加工以林板家具和林浆纸为主,实现年生产人造板1800万立方米、家具160万套、竹藤柳条编织8000万套。果蔬加工在加快发展浓缩果汁、果肉原汁、果酒、果醋和轻糖型罐头等传统产品的同时,扩大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菜等产品生产规模,积极开发果蔬功能产品、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等新型果蔬加工产品。提高花卉精深加工能力,促进花卉天然药物、天然色素、天然香精生产。

高度重视特色农产品物流销售网络建设。以创建品牌为重点,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冷链配送+连锁零售”等形式自建销售网络,同时积极促进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与终端销售商共赢合作,发挥国际零售商和本地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对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带动作用。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集冷链物流、国际中转、多式联运、区域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花卉综合物流园区,改造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和鄢陵北方花木交易中心,建设八大市级花卉分销、转运及交易中心,促进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

专栏1 “十二五”时期现代农业提升工程

1.粮食产业万亿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100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1000 万亩,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100万亩。加快发展小麦、玉米、水稻精深加工,进一步扩大专用面粉、速冻食品、多口味饼干等大众食品的生产规模和饲料、酿酒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变性淀粉、淀粉糖等高附加值产品和特色食品,力争使粮食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2.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工万亿工程。

(1)优质肉类产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5000万头生猪、1000万头肉牛、8亿只肉禽规模化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生猪加工能力1500万头、肉牛加工能力150万头、肉禽加工能力5亿只。优质肉类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

(2)优质蔬菜全链产业工程。建设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26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基地1000万亩。大力开发速冻蔬菜、鲜切蔬菜、脱水蔬菜、蔬菜饮料、大蒜油等精深加工产品,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蔬菜总产量达到8000万吨以上,精深加工能力达到560万吨以上。优质蔬菜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3)优质棉花全链产业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优质棉花基地县。以纯棉针织产品加工为重点,发展色纺纱等高附加值品种,为发展中高档服装、家用纺织品提供支撑。培育一批现代化先进棉纺骨干企业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优质棉花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4)优质林产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10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800万亩标准化林果种植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板家具产业,加快发展林纸产业,大力开发浓缩果汁、果肉原汁、果酒、果醋和轻糖型罐头产品。优质林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

(5)优质油料全链产业工程。建设40个优质油料生产基地县。进一步壮大花生、菜籽油、芝麻精深加工产业,鼓励开发山茶油、米糠油、小麦和玉米胚芽油等高档新品种,提高精制油和专用油比重,使油料精深加工能力达到280万吨以上。优质油料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6)优质乳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130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奶牛专用饲料基地。在沿黄地区、豫东和豫西南地区扩大高产奶牛养殖规模,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重点支持日处理原料乳300吨以上的大型乳品企业,鼓励开发乳清粉、乳蛋白、乳糖等精深加工产品。优质乳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7)优质茶叶全链产业工程。发展210万亩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茶叶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建设郑州、信阳、南阳市3个省级茶叶展销展示中心。优质茶叶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8)花卉园艺全链产业工程。建设250万亩花卉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花卉精深加工,扩大花卉天然药物、天然色素、天然香精生产规模。建设郑州航空港区花卉综合物流园区和八大区域性花卉交易中心。花卉园艺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9)优质水产全链产业工程。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水产新品种。建设沿黄、沿淮、沿淇河水产优势集聚区。支持名贵鱼种的引种开发和加工出口。培育一批特色水产品牌。优质水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

(10)优质中药材全链产业工程。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做大做强焦作四大怀药、西峡山茱萸、方城裕丹参、封丘金银花、济源冬凌草等中药材品牌。培育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保障能力

1.加快水利网络体系建设。坚持兴利除害并重,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和受水配套工程为主体,由水库、灌区、河道及城市生态水系组成的复合型、多功能的水利网络体系。

加强防洪控制工程建设。加快重大洪水控制工程、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蓄洪区等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建成沁河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出山店水库,加快前坪水库前期工作,完成268座小(Ⅰ)型以上病险水库和 212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提高水库的防洪蓄水能力。实施千里河道治理工程,加快贾鲁河等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淮河干流堤防标准化建设,争取完成淮河流域滞洪区和海河流域7处滞洪区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淮河滩区移民迁建。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加快灌排体系建设。继续实施38处大型灌区和119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灌溉面积200万亩。建设赵口二期和小浪底南、北岸灌区;完成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利用外资项目,开始治理淮河流域其余重点平原洼地;积极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渠系配套。建立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

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沿线城市受水工程,全面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移民工作。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统筹城市生态水系用水、工业及产业集聚区用水、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建设一批引黄调蓄工程,实现“丰蓄枯用、常蓄急用”。加快国家规划的中型水库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供水网络及城市生态水系。

加快水生环境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地表水污染治理、地下水保护、城市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等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到2015年,力争完成县城以上的城区河道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良好的水环境生态体系。

专栏2 “十二五”时期重大水利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干线工程。全面建成河南段731公里总干渠,完成丹江口库区移民16.5万人任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配套工程。向我省11个省辖市的43座城市、48个受水目标提供生活、工业用水,新增城市年供水量29.94亿立方米。

河口村水库。位于济源市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控制流域面积9223平方公里,总库容3.17亿立方米,建成后可使沁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出山店水库。位于信阳市境内浉河区淮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2900平方公里,总库容12.74亿立方米,建成后可使安徽省王家坝以上淮河干流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保护下游220万亩土地及170万人口的安全。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对38处大型灌区和119处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可新增灌溉面积126.4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2.18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0239万立方米。

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治理淮河流域洼地面积8636平方公里,包括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和维修加固及新建扩建桥梁、涵闸、提排站等建设内容。

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268座存在隐患的中型和小(Ⅰ)型、小(Ⅱ)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

中小河流治理。实施贾鲁河等14条重要支流和236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我省防洪除涝体系。

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完成13座大型、199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提高防洪除涝能力。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机械装备发展。以秋粮机械化为突破口,走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道路,重点建设秋粮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高效低碳农业机械装备技术集成与示范、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等项目。2年内完成89个县(市、区)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建设农机跨区作业信息网络设施和智能调度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到2015年,力争全省农业机械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努力增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河南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完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保障系统、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人工增雨消雹系统、气象信息处理及保障系统,建设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系统。建成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新建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和基层气象台站工程。到2015年,基本建成由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共同构成的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人工增雨(雪)消雹有效控制面积增加15%,年均增雨量达到12亿立方米。

(三)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教育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围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动物重大疫病预防控制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努力破解农业生产的关键性技术,提升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10个重点实验室和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达到全国前列。培养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扶持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技领军人物和30个农业科技技术创新团队,将省农科院和河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研院校。建立省、市、县级农业院、校、所协作的科研、推广体系,集合我省高校涉农重点学科科研力量,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与创新,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业微生物、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循环农业、农村民生科技等领域,力争研发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集成一批技术成熟度高、风险小、易操作、成本低的技术,通过科技富民强县和科技示范乡(镇)、村建设以及农村科技培训等途径,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十二五”末,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研强省。

2.重点实现种业发展新突破。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种业产业,确立我省良种选育在全国的主导地位,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资源保护、良种创新、引进培育、产业化开发”的方针,尽快将我省的科研与品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珍稀品种保存和地方品种标准样品保藏体系。加快小麦、玉米超高产新品种选育及超级水稻、特色农作物的新品种开发,建设高科技生物技术育种园区1个、农作物种子南繁科技园区1个,培育小麦、玉米主导新品种各5—6个,力争在近2—3年内完成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一遍,持续增强我省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种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种业科研资源, 依托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以及周口、商丘、漯河、驻马店、信阳、南阳、新乡、鹤壁、温县等具有典型区域代表性的市、县农科院(所)、种业公司等,组建产学研结合的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二五”期间,新建农作物品种区域技术创新中心8个,使我省农作物品种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总量达到12个。建立新品种产业化开发体系。加快国有种子企业改革步伐,鼓励种子企业间进行收购、兼并、重组,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着力打造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种子企业。提升种子质量监督监控和信息化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完善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抓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制(修)订一批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标准,加快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逐步建立“生产有记录、出场有证明、产品有标识、部门有监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强化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召回退出等监管制度。建立生产基地速测室,确保基地售出的农产品质量;推进使用包装标识,落实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培育一批农资连锁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快速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建设完善以省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中心为龙头,以省辖市检测服务中心为骨干,以县级检测服务站为基础,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配合,以基地、超市检测员速测为补充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布局合理、服务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逐步扩大检测品种和检测数量。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稻区为重点,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15个县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实施30个县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逐步强化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控制,大力发展节药、节肥农业,加大沃土工程投入力度,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成熟的病虫害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实现清洁农业生产,达到高效率低消耗、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到“十二五”末,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显著减缓。

专栏3 “十二五”时期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农作物转基因育种研究。通过抗旱基因、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化,获得在抗病虫、抗环境胁迫等重要性状上具有突破性的优异育种材料,育成具有重大突破的抗逆性农作物新品种。

主要农作物超高产新品种选育研究。发挥育种技术优势,强化平台建设,加大攻关力度,开展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创新、超高产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的专项研究,使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良种在近2—3年内更新换代一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开展农作物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联合攻关研究,每个作物组装集成适应不同生态区、不同种植制度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2—3套,在基层农科院(所)建设农作物栽培技术实验室和技术集成示范基地。

重大畜禽疫病防控检疫技术研究。按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针对我省重大病虫致害成灾和防控的关键环节,开展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等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耕地分区保育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体系研究;开展耕地质量分等定级与生产潜力评估;实时监测耕地质量和数量,建立数据库;研究集成耕地质量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并大面积推广。

(四)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

积极培育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需要的新型农民、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重点加强对农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农业企业经理人、农民经纪人、农村产业工人的培训。

1.实施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按照发展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的要求,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生产能力和转岗就业能力,力争5 年内培训新型农民14万人,新获得绿色证书的技术骨干农民50万人。

2.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创业、规范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开展培训,同时适应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开展特色职业农民培训,围绕提高农民就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引导性培训,力争5年内培训农民100万人。

3.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建设一批全免费培训试点基地和一批办学规模大、培训质量好、社会信誉度高的培训学校。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抓好对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两后生”的职业技能培训。5年内完成培训100万人的任务,其中20万人接受2年以上的“金蓝领”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接受半年以上的专业技能培训,40万人接受引导性就业培训。

4.实施信息惠农工程。充分开发省农业厅、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三农”信息资源,积极利用科技、气象、粮食等涉农服务网络,搭建省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发农业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等应用系统,推广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建立以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平台为主体,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信息服务站为服务窗口的信息服务体系。到2015 年,力争使我省农业信息服务实现覆盖最大化、政务网络化、应用平民化、效果最优化,切实解决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积极发展生物农业。以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造业为重点方向,加大生物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加快生物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大力发展生物育种。重点推进分子、杂交制种,加快培育粮食和经济作物新品种;积极培育肉牛、猪等畜禽新品种;大力培育优质高产木本粮油品种,重点对以菊芋、黄连木、油桐等为对象的生物能源品种进行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力争将我省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油料、生物能源等品种的种业中心。

加快发展绿色农用生物制造业。围绕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大力开发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新型动物疫苗。重点推进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复合肥和有机肥料生产。大力推进生物源农药、生物合成农药和仿生物合成农药发展。重点发展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动物用生物技术农药等绿色农用产品和生物色素、生物香料等食品与饲料添加剂。大力发展新型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

建立生物农业创新开发体系。支持建设郑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新扩建一批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快速提升农业生物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扶持一批生物农业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提高生物农业的技术转移与集成能力。到2015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效益显著、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培育20家市场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现代生物农业企业,力争使郑州生物农业产业基地产值超50亿元,将我省建设成为我国生物农业的核心区,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设立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家级示范区。

2.加快发展高效循环农业。以提高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核心,推广畜禽集中养殖、生态观光农业两类特色园区发展模式,抓好农业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工作,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循环系统。

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沼气在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特色种养业发展和优势农产品生产有机结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促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推出一批适合农业特点的便于使用的沼肥产品和技术,试点发展沼肥利用专业公司, 延长沼气产业链条。到2015年,力争全省畜禽粪便资源化率达到95%以上,90%以上的沼渣、沼液实现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为主攻方向,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项目带动和效益拉动,优化秸秆“五料”(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利用结构。大力推进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不断提高秸秆利用率。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步伐,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一批大型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通过产气、积肥同步和种植、养殖并举,延长秸秆综合利用链条,促进农村新型能源和循环农业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3.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统筹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保证河流生态径流,促进水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优化配置水资源,坚持全面节约用水,推广农田灌溉节水技术,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重点加强对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沿线、承担城市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的保护。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加快河流生态修复、雨洪利用、地下水补源和替代水源工程建设,遏制平原漏斗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漏斗面积扩大的趋势。搞好水生态信息体系建设,完成淮河、海河流域主要水功能区实时监控系统建设。选择5个以上地方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试点。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通过积极推进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等途径加大耕地的补充力度。进一步优化基本农田布局,使基本农田由小块变大块、零星变整体、低产变高产。定期开展基本农田质量普查与分等定级,及时对基本农田土壤地力和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加强对被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确保不因建设占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4.稳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林业生态省,推进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建设,建设沿黄河、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

加强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加强淮河源头、大别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实施千里河道治理工程,推进贾鲁河郑州段、惠济河开封段、卫河河南段、北汝河平顶山许昌段等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开展退耕还泽, 恢复湿地植被和水禽栖息地。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深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成果,严格林地保护管理,全面加快山区生态体系、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生态廊道、森林抚育改造等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5年内新增森林7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24%以上。实施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推进矿区农田复耕、新村建设、生态恢复同步。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分类指导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农民自愿、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管理, 合理安排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在城市郊区、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 加快推进村庄整合,通过城市和产业辐射带动,建设新型居住社区。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地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中心村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有步骤地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村镇集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动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35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建设,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扩大集中供气规模。积极发展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3.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统筹农村便民服务设施建设。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强以工代赈工作,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偏远山区、生态脆弱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有序开展易地搬迁扶贫。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大对革命老区县、贫困县、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县的扶持力度,在交通、教育、民生、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5年内力争完成5000个左右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扶贫任务,再解决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

专栏4 “十二五”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将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0%左右。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建设,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

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在适宜地区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00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1000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000处。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012年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现有37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国有林场职工危房改造5866户。

农村清洁工程。推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结合中原城市群、黄淮海平原和豫南豫西豫北山丘区的不同特点和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农业的供给保障、生态防护、景观美化、休闲观光等功能,打造以都市农业区、规模高效农业区、生态绿色农业区为增长极,以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为增长点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不同特色的“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一)围绕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农业区

拓展农业衍生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具有观光、休闲、旅游、生态、科技示范功能的城市服务型农业,实现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推进。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对都市农业进行分层布局。在城市市区,以优化环境、改善生态、美化城市、服务城市为目的,重点发展城市景观农业、会展农业、森林公园等。在城市郊区,以生产、生态和生活休闲功能为重点,重点发展绿色蔬菜、高档花卉苗木等精准设施农业,结合农业科技的创新转化,建设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发展集自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大力发展都市型鲜活、半成品等食品产业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重点建设郑州食品产业基地和雨润郑州国际农产品采购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扩大漯河“中国食品名城”的产业规模。

(二)在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建设规模高效农业区

这一区域以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工业精深加工链条的无缝对接为目标,重点提升大宗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全力拓展产品加工深度和资源利用深度,强化保障性基本农产品生产功能,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乳品等大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打造95个粮食主产县、51个棉花大县、40个油料大县、69个生猪大县、52个奶业大县、30个肉禽大县、20个蛋禽大县、15个水禽大县,并吸引粮食、油料、肉类、禽蛋、饲料、酿酒、棉纺等方面的精深加工能力向该区域集聚,努力把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建设成为国家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大宗农畜产品生产供应保障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区。

(三)在豫南豫西豫北山丘区建设生态绿色农业区

按生态规律和绿色农产品标准要求,在这一区域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突出优势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和高效致富功能,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从编制生态绿色农业区建设的专项规划入手,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等食草型畜牧业和林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烟叶、桑蚕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及绿色粮油等的生产。突出抓好优质水果、道地中药材、优质茶叶等标准化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打造30个肉牛养殖重点县、47个肉羊养殖重点县、54个优质林果重点县、23个茶叶重点县、20个中药材重点县、20个食用菌重点县、24个桑蚕重点县,积极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优势绿色农产品品牌,加快生产加工基地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商和物流网络的结合,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外销,实现农业增效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

依托已批准建设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区,围绕十大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建设50个左右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加快建设郑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尽快发挥其对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先导示范区内,通过整合投资和产业融合,建立以规模化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物流节点为主的全链条、全循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结合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产业、人口、土地、村镇逐步集聚,到2015年,力争使先导示范区的产业规模均达到200亿元左右,成为我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试验区和示范区。

五、主要政策措施

(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1.推动规模经营发展。优化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根据畜禽养殖、经济林果、花卉苗木、水产养殖、休闲观光等不同农业形态的特点,重点推广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联动发展、龙头企业主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三类农业经营组织模式,逐步形成适应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格局。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土地、资金、技术、装备和劳动力的联合和合作,扩大基本生产经营单元的生产规模,提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确立农业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帮助建立民主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到2015年,逐步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化生产大户培育成为全省特色农业产业的经营主体。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省农户的比重提高到60%。

2.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本地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农业企业优化组合、兼并重组,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我省,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在我省建立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营销策划中心,推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到2015年,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600家、超10亿元的50家、超100亿元的5家、超500亿元的2家、超1000亿元的1家,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4000亿元,显著缩小与山东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的差距。

3.全面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业态。推进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加快完善粮食、冷链食品、花卉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区域农产品物流中心、现代农产品交易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覆盖城乡的便民连锁超市,推动“农超对接”,鼓励国际大型零售商和本地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与农产品产地建立直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影响力,做大做强现有期货品种,积极推进新品种上市步伐,强化郑州的全国农产品价格、交易和信息中心地位。

(二)着力推动制度创新,改善现代农业发展体制环境

1.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 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土地银行、农村土地交易所,重点解决流转中的信息对接、价格评估、利益保障等问题。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探索农村资产资本化的有效途径。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鼓励林地、林木依法规范流转。

2.创新金融支农机制。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增加涉农信贷投放。通过创新担保机制、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涉农信贷资金使用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加快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全省县域的全覆盖。推动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发更多农业产品交易品种。探索建设农畜产品中远期交易现货市场,推动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猪、大枣、玉米、山药进行中远期现货交易。

3.建立农业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机制。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引导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和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筹集资金。推动已上市涉农企业通过吸收合并、增发、配股及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再融资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适时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指导龙头企业利用融资租赁工具,促进融资结构多元化。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鼓励信托公司针对经济效益良好的农业项目发行信托产品。

4.创新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引导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5.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全面开展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协调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供销社和农垦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乡村债务清理化解等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完善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三)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充分利用我省资源、市场、劳动力和区位优势,强力推动农业招商引资,与世界知名食品企业、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努力争取更多的国内外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我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支持龙头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巩固以畜禽产品为主的传统大宗农产品出口,扩大名特优新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出口,进一步提升我省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输出技术、管理、品牌和资金,到国内外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流通项目,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年均增长35%。

(四)加强投入和项目管理,强化资金保障

完善农业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力度,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和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加大惠农补贴力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加大对农业大县的奖励补助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农业大县的人均财力水平。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依托项目主体,打造投融资平台,吸纳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逐步建立协调高效、权责一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支农投资管理体制。按照“存量优化、增量集中、预算内外统筹、跨部门整合”的要求,对现有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归并一些范围类似、性质相同的零散资金,增设一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资金。按照“统筹考虑、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统筹协调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统筹安排项目,集中投放资金,使不同来源、不同渠道的资金和项目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五)加强领导和监督考核,强化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建立任务明确、分工协调、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不断提高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能力和驾驭水平。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本规划的具体措施。要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考核体系,对指标进行分解量化,责任分工明确到位。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总结交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快的县(市、区)、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篇:尉氏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尉氏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五”期间,我县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迈向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由解决温饱问题向建设小康社会跨越的新阶段。因此,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展望未来美好蓝图,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制定

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对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期间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奋斗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推进产业化为手段,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到2004年底,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自2001年到2004年平均递增6.1。其中种植业生产总值18.7亿元,年均递增2.9,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500元,年均增长4.5。粮食面积128.12万亩,总产达到414461吨,年均增长-0.2,油料总产63551吨,平均增长-4.6,棉花18925吨,年均增长-7.1,瓜类总产374759吨,平均增长-4.9,蔬菜总产613338吨,平均增产8.5,水果总产71468吨,平均递增20.6。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一是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县种植各类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02.01万亩,其中棉花37.7万亩,花生23.3万亩,瓜菜34万亩,果树6.5万亩。其他油菜、芝麻等5万亩。全县优质农作物面积达到113.8万亩,其中优质小麦35万亩,优质棉花23.8万亩,优质花生15.4万亩,高蛋白大豆、粮饲兼用型优质玉米8.2万亩,优质瓜菜27.1万亩,优质水果4.3万亩,优质农作物所占比重达到49.5。二是保护地栽培和高效设施农业成效显著。全县共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5000亩,平均亩效益5000元以上。发展双膜覆盖、地膜覆盖等保护地栽培近60万亩,亩产值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面积达40万亩以上。三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截止目前,我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数已达到10个,总面积6.495万亩,年产无公害农产品突破20万吨。四是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优势农作物面积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庄头、水坡、十八里、张市、永兴等乡镇为主的10万亩蔬菜种植区,以西部沙区为主的10万亩地膜花生及万亩小杂果种植区,以南曹、蔡庄、朱曲、洧川等乡镇为主的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和10万亩优质玉米种植区等四大种植格局。

(二)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一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市场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县建成大中小农产品交易市场60多个,其中具有较大规模的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12个,一个以大中型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乡镇集贸市场为基础,以各类中介组织为纽带,以田间地头零星市场为补充的多层次、开放型农产品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二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为更好地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县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建立了“尉氏农网”,开通了农业服务热线电话,并与移动公司联合开通了“尉农短信”群发系统,向县农村工作领导组成员、全县515个行政村的支书和农村经纪人发送有价值的短信。截止目前,尉氏农网日平均浏览量80余次,热线电话去年共解答咨询问题1570余个,初步形成了“尉农短信”、农民热线、网上咨询等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服务手段,构建了我县信息服务棚架。三是鼓励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按照自助、自主、平等、自愿的原则,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和管理,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保护功能。目前我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家,加入农户4396户,成员户均直接纯收入7012元。全县农民经纪人达320人,去年向省内外大中城市销售西瓜10.8万吨,树苗800万株,蔬菜37万吨,生猪27万头,蛋品3.8万吨,获利400万元。

(三)“五个一”工程初见成效

这两年,我们通过实施“学好一手特技,练好一张口才,建好一个站点,带动一个基地,创出一个好效益”的“五个一”工程,达到了农业科技人员到户、农业科技到田、技术要领到位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技术棚架。截止目前,我们已在全县建服务站点54个,技术服务基地49个,面积21500亩。“五个一”工程的实施,开创了新形式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新途径,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的种植业调整工作,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

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加快

科技创新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式发展。

(二)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县要重点在粮食、棉花、花生、高效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上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格局。到“十一五”末耕地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农业生产总值按每年8的速度递增,力争达到49.6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按6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力争达到3350元。

1、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到“十一五”末全县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其中小麦面积85万亩,玉米面积22万亩,杂粮面积12.3万亩。

2、经济作物达到103.8万亩左右,其中棉花38万亩,花生25万亩,西瓜12万亩,蔬菜28.8万亩。

3、果树面积稳定在7.1万亩左右,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4、绿色食品农业面积将达到1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4,无公害农业面积达到20万亩。

三、“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主要建设以下重点项目:

1、在县城建成一个“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庭”,总投资30万元。

2、在全县17个乡镇每镇成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较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每个合作社扶持15万元左右,共需投资260万元。

3、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会计核算中心,总投资约35万元,主要用于办公

设备的购置。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在全县建立12个农产品

量安全监测网点,其中县城主要农贸市场5个,乡级农产品批发市场7个,共需资金200万元。

5、发展农村家用沼气建设2万座推广项目。2000万

6、构建农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7、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

8、10万亩优质玉米示范推广项目。150万9、10万亩无公害西瓜基地。300万10、5万亩无公害大桃基地。600万11、1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400万

12、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万

13、村级植保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30.8万

四、完成上述目标采取的措施

(一)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重点,推进技术进步。

1、品种更新

品种是决定农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今后五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广农作物新优品种,向品种要效益。小麦全部建成优质专用小麦,淘汰目前的落后品种。

2、品质创新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和国际市场接轨和北京为首的大中城市“市场准入、厂场挂钩”制度的实施,在我县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方向迈进已势在必行。“十一五”期间,我们一方面将加快建立各种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并按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加快标准化进程。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农作物100实现无公害。

3、技术创新好范文版权所有

下大力推广一批具有明显增产增值增效的适用农作物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科技含量,增强农作物竞争力。

4、知识求新

计划进一步强化科技培训工作,加大力度培训农民科技人员。

(1)对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对全系统具有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全部轮训一次,更新他们的知识,使他们能适应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2)结合农业部开展的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农民获得先进实用技术的便捷通道和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

(二)、以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重点,营造组织优势。

目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是制约我县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有效规避农业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我们要重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1、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发展的原则,依托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农民实际出发,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组建形式上由种养大户、专业市场或运销大户牵头兴办,也可以围绕农产品加工,由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并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让农民真正享受农民专业经济协会的收益分配权。

2、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户、经纪人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农副产品流通。

(三)、以建立现代营销体系为重点,构建农产品流通优势。

加入WTO后,农业生产的发展,更重要地体现在农产品流通销售方面,因此加快建设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将是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

1、集中精力建设和完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如庄头乡歇马营综合贸易市场、张市镇大桃批发市场、大营乡花生批发市场等,并带动中小型农贸市场若干处,以市场来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搞活流通。

2、积极发展一批规范化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如行业协会、商会等,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

要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机构,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各环节和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检验,同时加强对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优势。

1、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今后五年将集中精力建设3-5个现代化集镇试点,使剩余农民进入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小城镇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

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减少农业人口。变富余农民为富裕农民。要鼓励、扶持、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进入流通企业或周边的小城镇、城市企业务工经商,一方面增加他们自身的收入,另一方面增加留在当地的农业人口的收入。

3、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业,建设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将一部分农民转移到流通行业中。

4、加快农村运输业的发展,当前农村客运、出租、货运市场前景看好,“十一五”期间将大力开拓农村运输业市场,运输业畅通了,农副产品流通则快,农村经济发达程度则越强。

第五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新世纪之初,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编制和实施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继续发挥农业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对于确保完成全省“十五”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九五”回顾

“九五”期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农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

到年,全省农业增加值亿元,比四年增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已经具备了年产万吨粮食、万吨果品、万吨蔬菜、万吨肉类和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二三产业稳定增长,乡镇企业增加值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以上。、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到年,林牧渔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其中畜牧业和水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亿元和.亿元,所占比重为.和.。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年:调整到:,蔬菜、水果、牧草等高效作物面积分别达到万亩、万亩、万亩。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名特优品种覆盖率达到。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万亩,优质抗虫棉万亩,集约化速生用材林万亩,三元杂交猪和优质肉牛改良率均达到以上。个体私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年的提高到。、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的进展

全省已建立起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万家,农业生产基地万亩,/以上的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以上的农产品、/以上的畜产品基木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实现程度达到以上。到年底,全省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有家,亿元以上的家,亿元以上的家,有家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科教兴农成效显著

“九五”期间,全省共取得农业科研成果项,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八五”末的提高到,科技贡献率达到了,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全省建立各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多处,示范带动农户多万户。农业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农业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

到年,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亿美元,比年增长近一倍,蔬菜、水产、禽肉、花生制品进入全省十大骨干出口商品行列,有多种农副产品及加工品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多家。“九五”期间,全省农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农村劳务输出多万人,创收多亿元。、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九五”期间,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亿元,基本完成了黄河某省段堤防建设、“东调南下”一期工程和座大型病险水库加固任务。初步治理了条骨干河道,解决了多万农村历史性缺水人口的吃水问题。到年底,全省水库总库容多亿立方米,各类供水工程年均供水能力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多万亩。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面积多万亩,建成沿海防潮堤公里。五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作业面积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的村通公路,.的村通电话,.的村用上了自来水。、市场体系和流通方式进一步完善

“九五”末,全省集贸市场发展到多处,其中功能比较齐全、带动作用较强的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多处。农民兴办的流通组织已达.万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组织化水平的农民运销队伍已发展到万人,年销售额达多亿元,占全省农产品总销售额的。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网上交易等新的流通方式迅速兴起,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年增加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人均消费支出元,年均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达广比年下降了个百分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年的.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彩电.台,电冰.台,摩托车辆,比年分别增加.台、.台、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扶贫县全部脱贫,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到。

“九五”期间,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预料不到的困难和矛盾。面对这种情况,全省上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保持了农村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体看,“九五”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民的文化科技素

下载潮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潮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2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区把农业作为稳定全区的基础产业,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完......

    榆中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榆中县是省会兰州市的近郊县,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辖8镇15乡268个行政村,42.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59万人,有汉、回、壮、满等12个民族。总面积3301.6平方......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

    根据某某村的实际情况, 从构建和谐新农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经济水平的大局出发, 围绕 乡党委提出的发展战略提出“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导产业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基层......

    广元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广元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I — 广元市农业局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 II — 目录 一、“十二五”农业发展主要成就 .......................... 1 (一)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范文大全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农业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研究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大全5篇]

    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2015年和“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研究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精选5篇)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研究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