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费者行为期末选择题范文
选择题
◆消费者市场主要是指满足自身需要而购买的(C)市场。
A.销售中间商 B.政府各部门 C.个人和家庭 D.社会公众 ◆知觉的选择性取决于(ABC)功能。
A.知觉的负荷功能 B.知觉的感受功能 C.知觉的防御功能 D.知觉的全面功能 ◆情感状态是由(ABC)而引发的。
A生物性事件 B感情性事件 C认知性事件 D物理性事件 ◆自我概念的类型包括(ABCDE)。
A.理想的自我概念 B.实际的自我概念 C.社会的自我概念 D.期待的自我概念 E.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 ◆不同消费者在需求偏好等方面的侧重是不同的,因此其选择产品的方式等各有不同,这体现了消费者行为的(B)特性。
A.复杂性 B.多样性 C.社会性 D.独立性 ◆动机的特征包括(ABCDE)。
A.内隐性 B.多重性 C.学习性 D.实践性 E.复杂性 ◆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专门研究,开始于(C)。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40年代 ◆个体进行思考的努力程度是指(A)。
A.认知需要 B.风险承担 C.自我掌控 D.自我驾驭 ◆消费者由于决策失误而对其情感受到伤害的知觉风险是(D)。A.功能风险 B.物质风险 C.社会风险 D.心理风险
◆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要按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属于人类最高级需要的是(D)。
A.自尊的需要 B.他人实现的需要 C.自我表达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就消费需求与购买动机的关系而言(A)。
A.需求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B.动机是需求产生的基础 C.动机即是需求,需求同时又反映动机 D.需求等于动机 ◆根据记忆的内容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ABCDE)。
A.形象记忆 B.情境记忆 C.主义记忆 D.情绪记忆 E.运动记忆 ◆消费者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ABCDE)。
A.适应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知识或认识功能 D.价值表达功能 E.功力功能
◆消费者在连续选择某一品牌一段时间后,往往产生对该品牌的“饱和感”而尝试选择新的品牌,这种现象解释了(D)。
A.动机理论 B.原始驱力理论 C.忠诚理论 D.适度唤醒理论 ◆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运用于消费者动机分析,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下列厂商给消费者提供的各种利益和价值中,不能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满意感的因素是(B)。A.商品具有的独特形象 B.商品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能 C.商品的外形美观 D.品牌良好的声誉
◆一个人希望展示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希望被关注,他的这一动机属于(B)。A.自我防御 B.自我强化 C.自我表现 D.自我独立
◆企业喜欢用名人为自己的产品代言,这一策略的理论依据是(B)。A.人们做事时总喜欢给自己找理由 B.人人都希望平等 C.人们希望自己被关注 D.人们喜欢独立
◆狂喜、暴怒、绝望等情绪状态属于情感基本状态中的(D)。
A.心境 B.心情 C.应激 D.激情
◆下列选项中不是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过程的是(A)。A.是有榜样或其示范行为出现的过程 B.是学习者的注意过程 C.是消费者的保持过程 D.是行为的再现过程 ◆仿效和重复别人行为的趋向称为(C)。
A.观察学习法 B.试误法 C.模仿法 D.参考法 ◆消费者的绝对感觉阈限值越大,其感受性(A)。
A.越小 B.因人而异 C.越大 D.不受绝对阈限值的影响 ◆下列哪些属于自我导向价值观(ABC)?
A.物质与非物质主义 B.工作与休闲 C.欲望与节制 D.成就与身份 ◆根据消费者行为过程的不同阶段,消费者情境可分为(ABCD)。
A.传播情境 B.购买情境 C.使用情境 D.处置情境 E.评价情境 ◆关于消费者的学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
A.消费者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不一定是持久的 B.消费者的学习必定伴有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 C.消费者的学习不是因经验而产生的
D.从消费者个体行为的改变,不一定能够推断出学习的存在
◆(C)是以一贯的喜爱或不喜爱的方式对一个事物发生反应的习惯倾向。A.情感 B.认知 C.态度 D.体验
◆关于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C)。A.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必然要受到态度的直接支配 B.消费者态度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
C.消费者态度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进而影响购买行为 D.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总是一致的
◆下列关于消费者满意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C)。A.消费者的满意与消费者的态度是一回事
B.消费者的满意不一定是以对产品的购买、使用的特定体验为基础的 C.消费者满意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水平与实际认知水平之间的主观比较 D.消费者的满意与消费者的态度总是一致的 ◆以下属于态度构成的认知成分的是(C)。
A.我很喜欢可口可乐 B.口渴了,我想去买瓶可乐 C.我觉得可乐比较甜 D.以上都不是 ◆注重家庭生活,消费以实用为主,并讲求节制和理性,很少“冲动型购买”的人属于(D)。A.自命雅皮族 B.草根劳力族 C.孤芳自赏族 D.刻板规律族
◆个性并非一成不变,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体现了个性的(B)特征。A.独特性 B.可塑性 C.整体性 D.社会性
◆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的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此时消费者面临的是(A)。A.扩展型决策 B.有限型决策 C.名义型决策 D.解决限定问题决策 ◆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心理因素是(CDE)。
A.个性 B.自我概念 C.需要与动机 D.感觉与知觉 E.信念与态度
◆在消费者进行购物时,一家店的陈列、色彩会感染你,同时在你进行决策时,也会受到朋友、销售员等的建议,这些属于消费者情境的哪一阶段?(B)。A.传播阶段 B.购买情境 C.使用情境 D.处置情境 ◆影响消费行为最广泛、最深远的因素是(A)。
A.文化因素 B.社会因素 C.个人因素 D.心理因素
◆人们除了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外,还有交友、娱乐、消遣等各种期望和需要,会参加一些俱乐部、协会、兴趣等等活动。那么关于“球迷协会”所属社会群体,下面选项最恰当的是:(C)。
A.主要群体 B.次要群体 C.主要的非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消费者以产品的(B)使用更能体现消费者的自我和价值取向,对反映某时期或某类群体的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A.功能性 B.象征性 C.创新 D.关联
◆下列对习惯性购买行为的论述中,正确的是(D)。A.品牌差异大,高度介入 B.品牌差异大,低度介入 C.品牌差异小,高度介入 D.品牌差异小,低度介入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BE)。
A.决策导向 B.经验导向 C.心理导向 D.社会导向 E.行为导向 ◆一般来说,个体可以通过(ABCD)方式来形成自我概念。A.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B.与他人比较
C.与社会标准对比 D.从外界环境获取的信息
◆对习惯性购买行为的主要营销策略是:利用(A)与销售吸引消费者试用。A价格 B质量 C广告 D渠道
◆多样性购买行为的产生条件包括(ADE)。
A.不同品牌产品之间差异大 B.不同品牌产品之间差异小 C.消费者愿意花很多时间对各种品牌进行对比选择
D.消费者不愿意多花时间进行选择 E.消费者喜欢经常变换品种
◆“刺激反应论”认为消费者行为是研究消费者对刺激的反应,从(D)的关系中去研究消费者行为。
A消费者与营销者 B消费者与公众 C消费者与家庭 D消费者与刺激 ◆下列有关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行为主义范式的说法,正确的有(C)。A.强调消费行为的主观性和象征性 B.强调消费者行为的理性
C.其价值在于可以改变或维持消费者行为 D.其价值在于可以洞察、理解消费者行为 ◆下面选择中能够减少消费者知觉风险的是(C)。
A.以往购买中曾经有过不满意的体验 B.购买中机会成本较小 C.保持品牌忠诚 D.购买低价
◆消费者所利用的评价标准受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BCD)。A.情境因素 B.卷入度 C.购买动机 D.知识 ◆有些产品品牌差异明显,但消费者不愿花长时间来选择和估价,而是不断变换所购产品的品牌,这种购买行为称为(B)。
A.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B.多样性的购买行为 C.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 D.复杂的购买行为
◆考虑集的构成可以由基于记忆处理和基于(B)处理来解释。A.行为 B.刺激 C.考虑 D.思想
◆在消费者记忆机制里,影响消费者信息提取有哪些因素(B)。
A.刺激提取的线索 B.刺激的连续性 C.刺激的代表性 D.刺激的熟悉性 ◆因决策失误而使消费者自我情感受到伤害的风险是(D)。A.功能风险 B.物质风险 C.经济风险 D.心理风险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论述,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其中最高层次为(D)。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自尊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在广告上运用的词语,如“塞外茅台,宁城老窖”,体现了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哪个原理(A)?
A.刺激的泛化 B.刺激的辨别 C.刺激的强化 D.刺激的重复
◆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遭受挫折后,以其他可能成功的活动来消除挫折感,这属于(D)。A.攻击 B.退化 C.抑制 D.替代 ◆产生社会阶层的原因有(ABC)。
A.个体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的差别 B.社会分工 C.财产的个人所有 D.社会制度的不同
◆沟通情境是指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的(A)情境。
A.信息接收 B.信息发出 C.信息反馈 D.信息销售 ◆下列关于“动机”和“概念”的阐述,表述不正确的是(D)。A.对动机的了解可以使营销人员更好地设计产品概念 B.概念开发的本质就是动机开发
C.独特的概念源于能否把消费者的隐性动机挖掘出来 D.概念和动机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在社会中,要构成一个社会群体必须具备的条件(D):①相互依赖②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交往③彼此协作配合④分享一些共同价值观念⑤有群体意识⑥共同的目标和利益⑦信息、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
A.①③④⑤ B.②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情感的两极性或强弱差异性叫做(A)。
A.情感的诱惑性 B.情感的可控性 C.情感的不稳定性 D.情感的客观性 ◆改变消费者态度说服模式的第一部分是(ABC)。
A.传达者 B.沟通 C.情境 D.人格因素 E.信息学习
◆当在百货商店里与人谈话时,大家就可能注意到自己的谈话内容而无视其他刺激,说明(A)。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指向性 D.注意的不变性 ◆关于消费者的记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A.消费者的记忆包括识记、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B.消费者的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在2分钟以内的记忆
C.消费者经过复述,可以将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转移到长时记忆中
D.消费者的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相比,其容量是相当大的,甚至被认为是无限的 ◆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包括(ABC)。A.接受 B.理解 C.暴露 D.传递 ◆行为学习层次的结构是(A)。
A.行为—认知—情感 B.情感—行为—认知 C.认知—行为—情感 D.认知—情感—行为 ◆动机的作用有哪些(ABD)。
A.激励作用 B.决定行为的方向 C.决定购买行为 D.维持与强化作用 ◆某企业的广告宣称“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该广告策略运用的原理是(A)。A.刺激的泛化 B.刺激的辨别 C.刺激的强化 D.刺激的重复 ◆消费者购买动机冲突主要有(ABC)。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趋利冲突 E.趋避冲突 ◆下列选项是对产品“卖点”的阐释,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A.某产品区别其他产品的特性 B.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的理由 C.某产品的功能、价格属性 D.某产品吸引顾客的地方 ◆影响消费者学习强度的因素有(ABCD)。
A.被学习事物的重要性 B.强化的水平或程度
C.刺激的重复水平D.产品或商标的表象 E.卷入高度
◆消费者将过去贮存在记忆中的有关产品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是(B)。A.外部信息搜集 B.内部信息搜集 C.外部信息处理 D.内部信息处理 ◆经典型条件反射一般较常发生在(B)的购买情形。
A.高介入程度 B.低介入程度 C.无介入程度 D.一般状态 ◆消费者的绝对感觉阈限值越小,其感受性(C)。
A.越小 B.因人而异 C.越大 D.不受绝对阈限值的影响 ◆行为的反应层次(A)。
A.行为—信念—态度 B.态度—行为—信念 C.信念—行为—态度 D.信念—态度—行为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极态度转为积极态度,属于态度的(B)。A.目的性改变 B.功能性改变 C.方向性改变 D.发生度改变 ◆在消费者态度形成理论中,被称为条件作用论的是(A)。A.诱因论 B.学习论 C.认知相符论 D.平衡理论 ◆下列关于消费者满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A.消费者的满意与消费者的态度不是一回事
B.消费者的态度通常较消费者的满意对行为具有更大的预示作用
C.消费者满意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水平与实际认知水平之间的主观比较 D.消费者的满意与消费者的态度两者具有彼此不能完全包容的成分 ◆“美邦”以周杰伦为代言人,“森马”请谢霆锋和twins为代言人,“凡客”请韩寒,诸如此类的行为,用消费者行为学知识解释,这是利用(B)。
A.睡眠效果 B.信源的魅力性 C.信源的可信性 D.对信源的熟悉感 ◆实际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自我形象是(C)。
A.社会理想的自我 B.社会的自我 C.期望的自我 D.情境的自我
◆(A)更能反映一个消费者的心理面貌,是消费者的本质属性的独特的、稳定的结合,是一个消费者区别于其他消费者的集中表现。A.性格 B.气质 C.脾气 D.能力
◆富有的消费者通过他们的财产来证明他们是上层社会中的一员,这说明社会阶层具有(D)。A.多维性 B.同质性 C.动态性 D.符号性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物品种类繁多,当中就会有对保险和媒体的消费,那么当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和媒体服务时受参照群体影响较小,你认为是(D)因素。A.产品的必需程度 B.群体的安全感
C.个体对群体的忠诚度 D.个体在购买中自信程度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BE)。
A.决策导向 B.经验导向 C.心理导向 D.社会导向 E.行为导向
第二篇:消费者行为报告
三明学院
SANMINGUNIVERSITY
《新华都超市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
学号姓名
003张燕瑜
007余星星
027温琼玉
059谢晨露
学院:专业:班级:指导老师:郑庆伟
新华都超市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大型超市在零售业中地位的日渐重要,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研究消费者满意度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当代,消费者满意作为超市服务行业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已为超市争夺和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以消费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对象,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找出消费者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新华都超市消费者满意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要长期获得成功,营销者必须创造消费者的满意度。为此,新华都提供的产品、服务应超过顾客预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忠诚的消费者群和赢得竞争优势。
关键词:新华都超市消费者满意度提高的途径
一、新华都超市消费者满意度现状分析
为了调研新华都超市消费者满意度现状,对新华都购物的消费者进行了满意度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拦截和当面访问的形式进行调查。从超市传入我国至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了到超市购物。这些消费者包括中年女性、白领阶层、学生群体和退休老人等。尽管他们有不同的职业背景、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的差异,但也有较多的共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超市销售的商品大多是生活日用品和食品,主要满足消费者基本的生活需要。这类消费,消费者主要关注商品是否实用和购买成本的高低。因此,消费者不用像购买奢侈品和豪华商品那样关心外部效用的满足,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是消费者购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2.注重购买方便。与百货商店、商业街、购物中心相比,超市消费者对方便性的要求更高。这种要求不仅包括商店离家近,交通方便,也包括超市购物方便选择、购买抉择自由、一次性付款方便等。由于这些消费群体平时生活节奏较高,大多数人希望减少花在生活日用品和食品上的购物时间。
3.重视感性消费。近年来,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购物除了物质需求的满足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精神和心
理需求的满足,即注重感性消费。这种特点表现在基本生活消费方面,强调购物过程的精神和心理感受,需要更舒适和谐的购物氛围、购物环境、更恰当体贴的服务。
4.对超市忠诚度较低。随着超市消费者价值导向增强、购物经验增多,相对于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度,其对超市的忠诚度就变得比较低。一是超市之间差异化小,营销策略趋同,消费者体会不到超市能给自身带来何种独特价值,自然就对超市缺乏忠诚感。二是对于超市消费者来说,其最重视的还是商品价格上的优惠、质量上的保障等。如果哪家超市做得更好,消费者就会选择哪家超市购物
二、消费特征的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新华都顾客的年龄大多在18到40岁中间,以学生以及退休人员居多,月收入在八百元以下的人最多,一般每个月去超市集中在一到三次左右。而关于超市商品种类,商品价格,商品品牌以及质量,超市的购物环境,商品的货架陈列摆放,商品洁净度,购物辅助配套设施,员工服务态度以及售后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每个月去超市一到三次的顾客对于这列因素都是相对满意的,然而随着次数的增加满意度相对的降低,这说明随着顾客关顾超市的次数增加,相对的会发现更多超市的问题,在商品种类中,次数多了之后满意度降低说明,新华都在商品的种类上并不是特别的齐全。在商品的价格中即使次数多了之后还是比较满意,说明新华都在商品价格方面还是占据一定优势。商品质量上次数多了满意度也有些降低,可能有些商品的质量并不能经受长期的考验。而在货品陈列中和商品洁净度中,以及辅助环境售后服务和员工态度这些因素中,关顾次数对于满意度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三、新华都超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策略
消费者的第一体验来自商场的形象、售点氛围、现场刺激、品牌表现等等。新华都的商场策略影响购买行为的事例很多,如商场内布局使消费者通过自动电梯尽头、走廊尽头和付款机前时,视觉多接触商品和商场内的信息;声响、气味、光线、橱窗霓虹灯等使消费者从视觉或其他感官上增加与商场或商品的接触。
(一)解决商品质量的策略
顾客购买的就是超市的商品,所以商品的种类和质量与顾客满意度有直接的联系,新华都超市提高商品质量的策略有如下几点:
1、产品质量全员意识
2、商品到货时,采购人员和收货人员、库管人员及理货人员需根据各类商品质量及验收标准,对精密贵重商品实行100%查检。
3、商品到货时,应对一般商品进行100%随机抽验
4、在日常销售中,采购人员和理货人员均须按随时对销售货位的商品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对于发现包装破损、标示不规范、感官变质以及临近或超过保质期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须即可撤下货架,返库另存,并由采购人员予以解决。
5、质控工作按照产品特性,将工作流程划分阶段设置质控点,随时调控。
6、产品质量问题定期落实考核并单独列示
(二)解决商品价格及品牌的策略
商品价格是消费者敏感度最强的因素。新华都超市应采取终端促销策略及增加一些品牌供应商,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1、价格折扣
2、联合SP;
3、会员SP;
4、商品展示;
5、零售商SP广告;
6、竞赛与抽奖;
7、兑换积分
(三)解决商品货架陈列摆放的策略
商品超市的摆放主要在于充分利用空间,不仅为消费者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更重要的是让顾客在店内多做停留,多买商品。新华都超市应采取终端生动化策略,终端生动化策略是一种以陈列、现场广告等手段在终端争取更多购买的策略。主要策略有如下几点:
1、对于货架陈列,应集中摆放,排面越多,销售机会越多,销量和排面成正比。所以产品排面一定要大于主竞品排面;
1、优陈优售销售潜力最大或正欲推个的产品;
2、包装水平,品牌垂直,上轻下重,前小后大,统一的包装顺序;
3、明码标价是最有力的广告;
4、每次拜访坚持作先进先出,避免产品被长期日洒,及时清洁产品,移走不良品,包装前线(货架)充足度,促进后线空仓;
5、所有排面突出商标;
6、摆在畅销品旁边,不要和异类放在一起;
7、陈列位置应选择客流方向之前,动线交叉点,客流必经之地,如出口、入口、收银台等等。
(四)解决超市购物环境策略
顾客在购物过程中,环境对其心理变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购物环境的满意度对顾客的总体满意度有着大影响。而店内情境对购物者的直接影响也很大,尤其对中高端的购物者。其目标就是使购物环境更加有趣、吸引人,以使顾客在商场里逗留的时间更长,与商品的接触更多。
新华都超市提高购物环境的策略有:
1、经过调查,大多数人对超市室内温度表示不满,认为太闷热,所以应对超市室内温度调低,满足顾客的需求;
2、环境的格调:针对超市室内设计的装修、颜色、音乐、气味和灯光等方面的定位和经营特色应做相应的改进,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某种具体情感以便对购买起到信息提示或强化作用。
(五)解决服务态度的策略
服务态度是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是企业为是目标顾客满意而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也是企业保持这一预定服务水平的连贯性程度。新华都超市提高服务态度应采取导购策略:销售人员在超市里是一个重要因素,销售人员会对顾客的购物行为产生影响。销售人员可以向顾客提供产品的专业知识,方便顾客选择。销售导购人员由于与顾客品味相近会受到顾客的尊重和信赖,优秀的销售人员更能了解顾客的特征和偏好,更能满足特殊顾客的需要。如果销售导购人员与顾客建立起承诺和信任的长久交流关系,将进入一种相互关系型销售。
(六)解决售后服务的策略
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售后服务满意方面,新华都超市应做到以下方面:为顾客提供附加利益。用附加利益可以扩充核心服务或产品,新华都超市可以通过免费
送货、安装来提高购买的核心产品,使顾客决定从同一家卖主那里购买更多的新型产品和服务,巩固顾客持续性的关系。
四、结论和建议
对于超市的经营者来说,他们要提高营业额,增加市场份额,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自己的服务得到顾客的满意。
(一)对家庭需求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推出或促销更多的价格适中的家庭必需品;
(二)加大品牌商品的比重,提高商品的层次;
(三)建议超市能研究并抓住庞大的潜在客户群,将其转变为忠诚度较高的客户群;
(四)加强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真正的能对社会,对消费者负责。
第三篇:消费者行为分析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浅析
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的第一天起,就注定每天都需要消费——马克思 消费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消费角色。
大学生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和思想。因此,选取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消费行为和方式,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未来的消费趋势。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特点和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具体涉及到的问题有大学生平时消费资金的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分布情况及其对消费方面的感受等。调查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对石油学院2009-2010级150名在校专科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9份(男生67份,女生72份),有效率为92.67%。其次,通过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其中15名学生进行了个案调查,从而提供了比较具体的资料。在以上两方面情况把握的基础上,结合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状况
1,整体消费水平较高,贫富两极化严重。大多数大学生在经济上并没有独立,经济来源以家庭供给为主,依靠资助 贷款 勤工助学 奖学金的比例较低,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行业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家庭结构的不同,使大学生的消费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2消费倾向日趋多元化,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根据《20010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研究报告》指出,大学生平均每年支出17865元,其中非学费 费食宿费支出占55%,达到9000元。
3人际交往消费支出比重增大,恋爱消费过度。大学生各种聚会 请客层出不穷,渗透在人际关系中的“人情 消费开始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种负担,另外,恋爱消费也让人担忧,据调查,85%是从生活费中支付,7.6%有家庭特别提供,只有7.4%来自勤工助学 奖学金。追求感情的物质投入,而大学生很难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3理性消费时主流,但是追逐时尚和名牌的现象较严重。价格,质量 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际 理性消费仍是大学生当前最主要的消费观念,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会尽量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合理 适度消费,但是大学生十分容易产生与时尚同步的心里欲望,因此,常常注重商品的款式和品牌,而不太注重其本身的使用价值,为引人注意或突出自己的个性而购买。伴随着信用卡业务在校园里猛增,一些大学生过度透支消费,逐渐成为新一代的卡奴。
二.大学生消费特点
(一)理性消费
1.合理计划。问卷调查显示,在费用开支上,16.6%的学生有详尽的计划,67.7%的学生稍有计划,只有15.7%的学生没有计划,随心花费;81.3%的学生没有或偶尔有透支情况,经常出现透支情况的只占到18.3%。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消费时都是精打细算,消费的盲目性并不能够用来形容大学生整体,当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大学生超前消费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少数现象。
2.理性消费。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有关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比较重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主流是理性的。
通过访谈我们得知,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选择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二)追求潮流和品牌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喜欢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而且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诺基亚、联想、索尼、TOM、汇源、阿迪达斯等成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首批先锋品牌。此次调查也清晰地反映出,在23类先锋品牌中,非内地品牌占了近一半。在我们针对性地访问中,发现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商品消费上,基本都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对C大学学生的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根据《报告》,排在大学生购买首位是“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单纯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三)导向性较强
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其中也包括新的消费方式。很多商家都将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目标顾客进行市场销售,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针对此种情况商家纷纷推出面向大学校园的促销活动。例如中国移动,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其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这些追“新”族。同样,金融机构也逐渐将业务延伸到大学校园,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作为新业务的推动,逐步拓宽市场。前些时,国内首张专门面向大学生的双币信用卡——Young卡由招商银行推出,不论专业、家庭经济条件,全国近220所著名高校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均可申办,最高可透支额度,在读本科生为3000元、在读硕士生5000元、在读博士生8000元;如急用现金,只需打个电话就可将透支额临时调高30%。几个月招行在全国就发放Young卡约8万张。这个数目相当可观,也证实了大学生对于信贷消费这种区别于传统的新型消费方式的认可和接受。对C大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一)所处消费层次与消费水平的矛盾
大学生是消费群落的一个特殊构成部分,他们不参与生产,是纯粹的消费者。这点对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以下是通过问卷得到的数据:大学生消费主要来源,有83.45%来源于父母资助、8.7%来自奖学金和助学贷款,6.8%是个人兼职收入。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经济来源仍然是依赖于父母、家庭。这种依赖性,使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直接挂钩。这种消费水平,完全决定于其家庭经济状况。至于家庭经济宽裕的,在必要的生活消费外,还有另外一笔钱可用于其它。从这一点看来,经济来源对于消费水平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是更甚于大学生本身的消费观的。在有限的消费宽度内,不论出于自觉与否,他们都必须严格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使之与经济状况相适应。所以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理应与我国居民的平均水平相一致。然而事实并不同于公众一般的认知:大学生们每学期的平均收入为4919元,支出为4819元,同时,目前大学生每学期自筹收入平均491元、奖学金374元,即自身获得的总收入为865元,仅占每学期支出的18%。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人的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至9000元之间。而将大学生在两个假期的支出计算在内,我国大学生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已经在一万元以上。大部分几乎没有创造收入的大学生,每年的消费都要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收入与支出存在严重的反差。大学生们既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却享受着高档次的生活,且消费水平和质量往往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呈现出不合理的畸形消费现象。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与他们所处的消费层次不甚协调。
(二)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两极分化分明
大学生的消费,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生活消费,如吃饭、购臵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休闲消费,如娱乐、购物及其他;学习消费,如购买与专业相关的工具或书籍等。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较平均,比如吃饭,大多数同学每月都用200元至300元左右。调查数据表现出,每月消费水平在600元~1000元的学生中,饮食支出与生活费月支出(680元)平均比率是31.9%,这可视为他们的“恩格尔系数”,这一水平已经低于我国城市居民2005年的恩格尔系数,女生相对更低一些。这说明大学生们的消费趋向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消费。学生之间比较消费落差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闲消费部分。低的在50元左右,高的则达到1500元,这些高消费包括电子产品、穿着打扮、交朋会友、文化消费等等。部分高价值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他们的“消费地图”: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27%拥有个人电脑、19%拥有PDA、12%拥有MP3、6.6%拥有数码相机。旅游、电脑、手机、恋爱被称为大学生的四大消费。对于能体现社会年轻人时尚、前卫等特征的高消费,如通信、旅游等,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较之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体现的更明显。追求品位、高雅、时尚、情调的文化消费,是大学生的又一特点。调查结果显示,68.9%的被访者去过酒吧、茶楼、咖啡屋等休闲场所。与这些新出现的消费热点增长迅速相比,学习消费所占比重要小得多。
(三)消费心理易受外界影响走进消费误区
追求高消费、炫耀消费、享乐主义和超前消费诠释了后现代性的消费主义消费方式,也极大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追求时尚、潮流和高消费已渐成大学生的消费趋势。虽然在前面关于大学生消费的理性化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学生普遍持有理性的消费方式,但消费品的品牌和时尚特质仍然普遍受到大学生的重视。而且在事实上,“阿迪达斯”、“苹果”、“卡尔登”、“耐克”之类的世界名牌在大学生中的拥有者也不乏其人。当代大学生现有的消费误区具体表现有:庸俗性消费,突出表现是人情消费;超前消费,消费远远脱离了实际;炫耀消费和攀比消费,以追求高档、名贵商品为荣。同时,根据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对未来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期望,远远超出当前社会能够提供的标准。许多大学生在没有考虑自身情况的前提下,还抱着年薪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求职念头。而事实是,近日在广州举办的一次招聘会上,很多企业提供给大学生的月工资水平仅为700元~800元。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期望消费水平不仅远远高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普遍初始工资水平,而且也脱离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可见大学生群体虽然由于经济来源的限制,在校阶段的现实消费方式是理性的、有计划性的,但在他们心中所期望的仍然是一种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而一旦时机成熟,这种对高消费的诉求就将导致他们的消费理性的颠覆和解构。
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宽阔的文化视野以及对新事物敏锐的反应能力,所以其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肯定其合理的一面,也不能忽略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方式在未来社会中会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长、大学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力量与作用,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采取必要的、合理的、科学的措施,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消费与金钱、精力之间的关系,树立理性的消费生活观和科学的消费方式。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消费现状,树立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这里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应该教育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子女明确自己的消费定位,不能过于纵容,尤其应该让大学生们清楚自身所处的消费层次和现在所能创造财富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明显差距。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这样看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就更为重要。同时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关注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突出,单纯的说教效果不甚明显,对其应采用结合现状的引导,用事实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己合理的消费定位,摆正消费心态。
第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建议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可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具体操作型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通过良好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校园内各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其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也是如此。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的良性循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学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和校风的建设诱导学生主动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消费行为。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与优良学风和校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篇:毛概期末复习选择题
单选:第1题(5分)
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D)。A四项基本原则 B依法治国 C社会公平D社会稳定 单选:第2题(5分)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大约需要(C)。A10年 B50年 C100年 D300年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A)。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实现工业化 单选:第4题(5分)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A实现共同富裕
B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第5题(5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C).A社会主义国家决定的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
C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中确定的 单选:第6题(5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C).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 单选:第7题(5分)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C).A政企分开B党政分开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企业经营机制 单选:第8题(5分)我国的国体是(A)。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单选:第9题(5分)
首次把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是(C)。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四大 单选:第10题(5分)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A基本方略 B基本纲领 C基本路线 D最高纲领
简答:第1题(10分)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50字。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在三者关系中,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要把握以下原则: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稳定。(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任命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人名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让任命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给来暴行看的到的实际利益。简答:第2题(10分)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80字。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答: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有制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3)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师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力人民经济上、政治上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简答:第3题(10分)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80字。
试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答:十六大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论述:第1题(20分)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200字。试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突破了长期以来只是把解放生产力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就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他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名和国家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毛段的根本途径是改革。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等,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1、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被称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的是:C A、鲁迅B、陈独秀C、李大钊D、毛泽东
2、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B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
3、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当代时代主题是 C A、改革开放B、依法治国C、和平发展D、一国两制
5、党的十六大把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B A、消灭贫困人口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消除贫富差别
D、实现共同富裕
6、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A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共二大D、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7、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对象不同D、革命的前途不同
8、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A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10、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 B A、1949年B、1954年C、1956年D、1975年
11、五十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选择的模式是D A、欧洲模式B、美国模式C、日本模式D、苏联模式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B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14、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A、发展B、稳定C、改革开放D、依法治国
15、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B A 团结、改革、发展、稳定、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D物质、精神、政治、社会
16、“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是20世纪末,GNP比哪一年翻两番,人均收入800——1000美元 D A、1978年B、1980年C、1990年D、1991年
1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B A、发展B、改革C、革命D、调整
18、中国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 多层次B、多角度C、全方位D宽领域
19、中国今天的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属于 B A经济形态改革B、经济体制的改革C、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D所有制结构的改革 20、一切可用于生产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和土地是 B A、资源B、资源配置C、资源稀缺D、资源利用
21、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 D A股份制B、公有制C、私有制D公司制
22、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我们在微观收入分配中坚持 C A、兼顾效率B、公平优先C、兼顾公平D、效率优先
23、市场经济运行中 “看得见的手”是指 D A、经济规律B、法律法规C、经济政策D、宏观调控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C、公有制为主体D、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2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可以从哪两方面表现出来 A A、公有制和私有制B、股份制和合作制C、计划和市场D、质和量
26、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矛盾D、人民群众
27、中国解决民族问题是采取的 D A 共和国联邦的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8、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A A创新B、改革C、革命 D发展
2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以下哪点统一起来 B A、法制建设有机统一起来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C、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30、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 C A、团结—批评—团结B、大鸣大放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是:BCD A、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以下属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的内容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三个代表”的内容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ACD A、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改革的发展趋势C、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1978年发生以下哪些重大事件:ACD A、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C、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D、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发表
5、以下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的是BCD A、民族资本主义B、官僚资本主义C、帝国主义D、封建主义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C A、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C、指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生产力不发达D、指我国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7、邓小平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BCD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古代及近现代的作用公式正确的是:BC A、古代是“科学——技术——生产”B、近现代是“科学——技术——生产”C、古代是“生产——技术——科学”D、近现代是“生产——技术——科学”
9、以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表述正确的是ABCD A、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B、第二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第三阶段:“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D、第四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0、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BD 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为人民服务D、批评与自我批评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是(B)。
A.消除社会一切矛盾 B.以人为本 C.和谐取代矛盾 D.和谐与矛盾共存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A)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道和无产阶级专政 C.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道 D.社会主义道路和无产阶级专政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核心任务是(B)
A.加速GDP的增长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4、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C)
A.代表高技术领域中资本的发展要求 B.代表大多数劳动者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劳动者的发展要求 D.代表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5、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关键是指(A)A.要倡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建设 B.要无条件地学习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文化 C.要提倡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D.古今中外,兼收并蓄
6.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说(B)。
A.代表全民的利益 B.代表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利益 C.代表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所有人的利益 D.代表共产党的利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关题目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是(B)。
A.消除社会一切矛盾 B.以人为本 C.和谐取代矛盾 D.和谐与矛盾共存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A)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道和无产阶级专政 C.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道 D.社会主义道路和无产阶级专政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核心任务是(B)A.加速GDP的增长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4、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C)
A.代表高技术领域中资本的发展要求 B.代表大多数劳动者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劳动者的发展要求 D.代表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5、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关键是指(A)A.要倡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建设 B.要无条件地学习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文化 C.要提倡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D.古今中外,兼收并蓄 6.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说(B)。
A.代表全民的利益 B.代表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利益 C.代表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所有人的利益 D.代表共产党的利益
7.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主要反对的是(C)。A.提倡自由的观点 B.西方一切文化 C.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侵蚀 D.色情文化和奇装异服
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基础是(C)。A.与时俱进 B.以人为本 C.实事求是 D.全面发展 9.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A)。A.与时俱进 B.以人为本 C.实事求是 D.全面发展 10.邓小平提出的所谓的“不要问姓‘社’姓‘资’”,是说(B)。
A.不要问中国的发展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B.不要问建设中具体的做法和管理经验是属于社会主义的还是属于资本主义的 C.不要问引进的设备是来自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来自资本主义国家 D.不要问引进的人才是信仰社会主义还是信仰资本主义
11.1977年2月,“两报一刊”社论中所提出的“两个凡是”,是指(C)。A.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B.凡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的,我们就要照办;凡是毛主席批评过的,我们就不能去做 C.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D.凡是党的号召,我们都坚决相应;凡是当的教导。我们都认真执行
12.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C)。
A.扩大社会收入差距 B.让贫困分出等级 C.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其他人走富裕发展的道路 D.最后大家实现均富 13.按生产要素分配,即是说(D)。
A.按劳动的量进行分配 B.按资本分配 C.按技术入股的比例分配 D.以上三个因素都包括在内
14.邓小平制定的外交政策是(B)。
A.和平共处、独立自主 B.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团结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D.反对霸权主义、决不当头 15.发展是硬道理的意思是说(A)。
A.社会主义建设始终要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B.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发展速度是唯一的指标 C.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的发展要超越其他一切工作 D.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关注发展是各级政府唯一的工作
16.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7.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民心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行,它的生命机体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C)。A.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B.唯物主义的重要性 C.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D.大胆地闯的重要性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D)。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C.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D.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9.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C)。
A.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20.党的三大作风是(B)。A.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C.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D.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2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日期是(C)。A.1976年10月 B.1977年2月 C.1978年12月 D.1979年5月
22.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A)。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坚持发展、坚持进步
C.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平,坚持发展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C)。A.以市场法则主导一切经济活动 B.计划与市场平分秋色 C.在市场原则的主导下,坚持国家的宏观调控 D.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4.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有(B)。
A.公有制与其他所有制关系平行发展 B.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关系并存 C.公有制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 D.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25.《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日期是(B)。A.1977年2月4日 B.1978年5月11日 C.1979年2月17日 D.1980年3月31日 26.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7.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D)。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为(B)。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非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为辅 D.按对生产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 29.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C)。
A.从来没有走过资本主义道路 B.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怪胎 C.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边缘部分 D.是纯粹的封建制度 30.科学发展观强调(C)。
A.人与物的并行发展 B.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协调发展 C.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D.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31.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BD)。
A.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E.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一切所有制经济 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容是(ABCD)。
A.我们已经建成了一定的社会主义基础 B.这个社会主义还有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方面 C.社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 D.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的水平还不够高 E.这样的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
33.下列观点中有哪些是不正确的?(ACD)。A.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创造价值的不只是劳动 B.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创造价值的只有劳动 C.说资本不创造价值是错误的 D.劳动价值论在今天有点过时了 E.劳动价值论在今天没有过时
34.共产主义是(ABCE)。A.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B.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又一个社会形态而已 C.仍然存在着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的 D.解决不了资源紧缺问题的 E.产生于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之中的
3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CE)。A.是一种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B.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C.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与国外资本主义最终会走向相互融合 E.最终会走上发达社会主义的道路 36.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ACE)。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以人为本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7.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ABD)。
A.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 C.与非公有制经济不相兼容 D.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补充 E.最终要被私有化 3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CE)。
A.应该讲价值规律规定 B.只需要看不见的手的操作 C.不能没有宏观调控 D.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区别 E.要强调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39.党的建设主要包括(BCD)。
A.爱国主义的教育 B.理论建设 C.作风建设 D.组织建设 E.个人修养的培育 4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ABCDE)。
A.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B.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民主、公平、正义 D.人的全面发展 E.人与物的和谐发展
第五篇:马原期末选择题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试验。有个年轻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B
A.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D.认识中所获得的真理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
A.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D.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3、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B
A.实物补偿 B.价值补偿 C.增殖补偿 D.劳动补偿
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B
A.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B.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C.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5、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A
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D.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C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
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
A.资本主义技术构成的提高 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C.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D.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
8、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C
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
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
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
9、《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B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10、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
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前者是()的观点,后者是()的观点。A A.唯物辩证法/唯意志论 B.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C.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
11、某资本家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为:C A.20% B.50% C.200% D.100% 12、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资本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C A.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B.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C.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D.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
1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2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D A.100% B.75% C.50% D.125%
14、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现因采用新的机器设备劳动生产率提高,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 B A.2000 B.1000 C.500 D.10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长江的年龄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A.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B.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
A.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
B.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C.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D.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3、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明显加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A.经济危机通常由国家间的贸易失衡直接引发
B.经济危机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十分明显
C.经济危机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D.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只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5、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生成过程说明:
A.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事物的产生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6、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7、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A.杰出人物能修改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D.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8、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化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
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
A.社会经济规制
B.公共事业规制
C.公众生活规制
D.反托拉斯法
10、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A.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的认识变化而改变
C.人们能够透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D.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11、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含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12、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A.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B.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D.资本积累与无限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1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B.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C.体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原则瓜分剩余价值 D.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