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时间:2019-05-14 06:5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第一篇: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前 言

《越秀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越秀区“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五”时期全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和组织实施《越秀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幅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切实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推进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阐述了“十二五”时期越秀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我区统筹部署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依据《广州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广州市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越秀区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决策和要求等编制而成。

本规划执行期为2011年—2015年。

一、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区累计投入科技经费3.62亿元,安排科技项目821项,比“十五”期间分别增长74.12%和41.07%;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创新资金3.52亿元,安排项目639项,比“十五”期间分别增长8.6倍和6.4倍;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励成果351项,比“十五”期间增长61.75%;拥有主要科技平台53家,占全市的15.9%,其中包括国家、省、市的各级别重点实验室36家,占全市的24.3%,各级别的工程中心17家,占全市的9.7%。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

二是黄花岗科技园发展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黄花岗科技园通过实施“以写字楼为载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从“十五”期间的4个增加到20个,经营面积从10万平方米增加到逾60万平方米,形成了以信息服务业、创意产业、健康产业、服务外包产业和教育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广州市新兴产业发展主力军。园区“十一五”时期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59.3亿元,税收25.5亿元,比“十五”时期分别增长114.4%和104.7%,先后被授予“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基地”和“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广州示范区”等称号。

三是创意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我区充分利用创意与创新资源优势,2006年在全市率先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市、区联动成立了广州首个创意产业园,并以园区为依托、创意为核心、科技为支撑、产业化为方向,发挥区域优势,通过市场配置、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等手段,促进创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打造“创意越秀”品牌。目前已形成创意创作、产品制作、传播媒体、创意产品展示、体验和销售平台、交易消费市场、服务体系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构建“一条创意大道·两大创意产业园区·三大特色产业群·四大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创意产业布局。“十一五”期间,全区创意产业年均增长12.9%,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720.88亿元,比2005年增长83.47%,培育出原创动力、奥飞文化等品牌企业和《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品牌产品,创意产业成为全区新的增长极。随着中国国际漫画节落户和成功举办金龙奖等多项活动的开展,越秀区已成为国内动漫企业集中、人才集聚、闻名国内外的重要区域之一。

四是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我区以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建设为重点,通过加强宣传、培训与服务,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全区知识产权及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建设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0085件和7360件,比“十五”时期分别增长53.2%和84.4%。制定出台了《关于越秀区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及《越秀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办法(暂行)》、《越秀区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方案(试行)》等配套文件;加强专利服务,成立了区知识产权促进会和博士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加强示范引导,认定了3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强信息化工作,成功引进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落户我区,建成开通了广州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越秀分平台;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支持了一批专利产业化项目,扶持了一批新型版权产业试点单位建设。越秀区、黄花岗科技园被授予“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称号。

五是科学技术普及成果丰硕。越秀区是“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一直高度重视中心城区科普工作的开展。“十一五”时期全区共投入科普专项经费1060万元,重点加强街道社区科普工作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广泛开展科技科普宣传活动,打造科普培训和科普品牌,围绕防震减灾、垃圾分类处理、动漫创作、健康防疫等社会热点专题,立项支持10多个街道社区和机团单位建设科普基地。截至2010年,全区共有综合性科普活动中心1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7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2个、区级科普教育基地14个、科技特色学校18所、市级以上科普示范街道9条、科普示范社区4个、区级科普示范社区21个、科普活动广场167个、科普活动室22个、图书室367个、标准科普画廊109个、社区科普学校22所、社区科普志愿者服务站22个、社区科普宣传栏386个,科普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市各区之首。

六是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我区率先探索实践“条块结合”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其中社区信息化建设不仅领先于广州市各区(市),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形成了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启动“越秀号”信息服务直通车建设,基本形成以“一网、一站、一库、一平台”为核心的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初步构建起信息共享、协同办公的“一站式”电子政务空间体系。与此同时,全区有一大批企业开展了管理信息化,CAD/CAM、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为今后的信息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发展环境

我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也面临以下问题: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二是区域内可共享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有待于加强;三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四是重大科技项目的示范作用仍不明显;五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新兴产业和新兴经济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偏少,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等。未来5年,我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将面临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许多新变化和新机遇,风险挑战也将十分复杂,“十二五”前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会比较明显。在省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我市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背景下,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我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意味着更加注重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加注重提高文化影响力和科技创新水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更加凸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愈加迫切。这必将提出一系列重大科技和信息化需求,科技工作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压力。

二是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我区科技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十二五”时期,加快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将是我市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越秀区是老城区,集中了全市最多的科研资源,占有新时期科技发展的先发优势。

三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给我区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二五”时期,广州市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三网融合”,建成无线城市,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开发全面应用到城市生活,从根本上为我区科技和信息化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示范区和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为目标,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提升科技和信息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以高端化、融合化和智能化为导向,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物联网产业、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产业、健康产业和教育服务业等特色新兴产业,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幸福越秀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原则

1.体现区域特色。按照新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结合我区科技和信息化资源特点和发展基础,创新科技和信息化工作思路和方式,探索形成我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的特色。

2.突显高端集聚。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和信息化需求,明确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统筹部署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集成资源,集中力量,力争实现重点突破。

3.强化自主创新。将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区科技和信息化工作的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4.促进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发展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着力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推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实现我区科技和信息化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率先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科技和信息化示范区。

——科技创新投入稳步提高。到2015年,我区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实际支出比例达到2%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掌握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共性关键技术,全区专利申请量达到3900件,专利授权量达到2900件,两项均位居全市前列。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300件。

——创新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对接国家创新系统,初步形成与越秀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科技创新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

——科技人才体系建设更加完备。建成完备的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体系,制定长期科技人才交流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精尖科技人才来我区工作和服务。发挥我区科研机构和教育资源集中、科普设施较多的优势,继续加强重点科普项目和科普基地建设。

——黄花岗科技园新兴产业形成更大规模集聚。“十二五”期间,以黄花岗科技园、广州创意产业园为主要载体,优势产业(创意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地位继续巩固、健康产业竞争力增强、教育服务产业迅速成长,形成科技型企业的合理布局和有效集聚,建成国内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到2015年,科技园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到420亿元,年均增长12.8%。

——电子政务成效更加显著。到2015年,越秀区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是:网上服务、就近服务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形式,市民企业对政府服务满意度大为提升;信息共享、协同办公成为机关工作人员的常态化操作,政府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能大为提升;协调联动、协作监管成为城市管理的有效运作方式,齐抓共管的综合管理水平大为提升。到2015年,电子政务建设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水平,争取建成全国城区电子政务建设典范。

三、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

“十二五”时期,我区重点发展六大产业和六大项目,突破一批对我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一)六大重点产业

我区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重点产业及其优先主题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1.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重点研究开发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网格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加快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重点推进移动互联网安全控制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平台以及移动智能终端软件平台等共性技术的开发;构造数字媒体内容平台,重点开发面向文化娱乐消费市场和广播电视事业,以视、音频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数字媒体内容处理关键技术,开发易于交互和交换、具有版权保护功能和便于管理的现代传媒信息综合内容平台。

2.物联网产业。瞄准国际发展前沿,攻克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积极引进国际物联网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标准体系,提升物联网产业发展自主可控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加快系统级软件开发,重点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基础性软件;针对多网融合需求,加大应用管理和服务软件,以及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的开发力度,以推动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重点发展可编程传感器网络模型与协议设计、仿真机和移动代理设计,情境感知可编程技术;重点突破组网、传输、信息处理、测试、接口等关键技术标准测试技术,样本库生成和环境模拟技术;建立标准测试验证平台、物联网应用技术规范和系统测试平台。

3.健康产业。以中西新药、医疗电子化技术、非医疗健康产品、医疗器械、临床检验的高新技术开发及相关销售、服务为发展重点。培育引进一批药品、非医疗健康产品和医疗器械研发销售总部,做大做强健康产业。同时积极支持现代化的家庭保健服务系统的开发研究。关键技术包括分子诊断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生物安全监测与评价技术、疫苗制备技术、中药现代化技术、干细胞技术、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技术等。重点推进老年健康服务的科技研究。加快推动健康产业成果产业化步伐,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4.创意产业。重点发展以动漫创作、网游开发和设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产业,大力支持创意产业服务平台与集聚区建设,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群。动漫游戏:加大对题材新颖、市场看好的原创精品的扶持力度,打造品牌作品。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媒体的动漫游戏新业态,丰富拓展产业链条。推动动漫在教育领域的推广,设计出贴近生活、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动漫。现代传媒:进一步推动我区传播媒体和出版发行机构实现强强联合,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创新理念、体制、技术、内容和模式,实现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率先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传媒,创造互联网时代的经济新模式和产业新模式。建筑景观设计:充分发挥设计方面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政策引导,扶持重点企业,强化基础建设,大力发展建筑设计、环境规划设计、园艺设计、旅游设计、城市色彩设计等建筑景观设计业。广告业:构筑以强势媒体集团、高水平高效益广告公司为主力的行业中坚,以相对成熟的媒介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媒体广告内容提供商,全面提升越秀广告业的品牌形象。

5.服务外包产业。根据国际服务外包转移趋向,围绕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KPO)?主要形式,巩固软件及嵌入式软件外包优势,鼓励企业承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网络管理、桌面管理、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服务等信息系统操作服务;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远程维护等信息系统应用服务;软件开发设计、基础信息技术管理平台整合或整理等ITO业务。立足园区现有的物流、人力资源、数据处理等业务,鼓励企业重点承接:物流的整体方案设计及数据库服务;后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资福利管理、财务会计与审计管理等客户银行数据、信用卡数据、各类保险数据、保险理赔数据、医疗/体检数据等数据(包括信息)中心的操作、数据处理及整合服务等技术先进型BPO业务。鼓励发展法律咨询、项目咨询服务、数据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及数据挖掘、数据管理、金融股票保险研究等KPO业务。

6.教育服务产业。发挥政府在人才培训中的规划、指导、监督、服务作用。引导人才培训机构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鼓励和引导各类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开展与我区社会事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相适应,紧贴用人单位需要,紧盯国际国内学术和技术发展前沿的各类人才培训。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资源,为开展继续教育服务。加快培育形成信息畅通、竞争有序、操作规范的培训市场,构造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培训紧贴市场、就业依靠培训新格局,有效地帮助各类人员提高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加强培训机构的基础建设,努力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集培训、鉴定和就业服务为一体的功能齐全、设备现代化的综合培训基地,以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劳动者提高技能素质的需要,搭建职业技能培训坚实的平台。

(二)六大重点项目

重大项目是我区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支撑,是率先突破发展的基础,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区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提供有效的保障。

1.创意大道。把创意大道打造成为“百家优秀创意企业,百亿文化创意产值”的大型创意产业基地,不断将从事创意设计、动漫网游、数字内容、文化传媒等行业的规模大、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创意企业集聚过来。通过产业升级和城市景观更新,打造成产业、商业、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都市创意产业景观带,成为新型产业再造的示范区。配套建设广州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四个系统,一机房”,即数字内容制作系统、工业设计系统、信息服务业创新服务系统、展览展示系统及机房。建成后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将以行业内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设备共享、内容制作、研究开发、信息资讯、展览展示等多方面服务,项目为区域企业发展提供全方面的公益性的技术支持,促进企业快速的技术响应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南方文化传媒产业园。南方文化传媒产业园位于广州大道中,毗邻五羊新城、珠江新城、海心沙岛、琶洲国际会展中心,规划面积为6万平方米,是目前新建规模较大的文化创意主题产业区。南方文化传媒产业园将借助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形成的集聚效应,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实施,达到更合理的分工和更有效的合作,迅速形成区域性的创意产业链,建立龙头优势地位,并乘势而上打造广州文化创意产业“世界门”,成为广州的传媒中心门户。

3.广州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越秀区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将以黄花岗科技园中华国际中心园区为启动区,以广东工业大学环市路校区、杨箕村城中村改造为发展区,以花果山地段为主体区,分期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软件、移动终端和网络构架方案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上的各项创新性商业应用。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门户网站、移动视听、移动商务、数字出版、移动网络技术服务等。力争将越秀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制高点、国家移动互联网产业应用与技术创新研发基地、广州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智慧广州”的新名片和都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区。

4.“物联网应用中心”平台。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无线城市”为主体,重点开展TD与物联网融合的应用开发和推广,逐步将我区建设成为珠三角城市物联网应用中心;中心将在政务公开、城市管理、民生工程、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与其他技术主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应用示范项目合作,如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物流管理、数字家庭、数字旅游、数字校园、数字医疗、市民一卡通等。推动物联网产业链健康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商业化、规模化。

5.环麓湖教育产业园。按照“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区域功能相对分开、建设档次适度超前、公共资源共享共用”的指导原则,精心进行规划设计,引进优秀的教育、文化、科技及服务业机构入驻园区,努力使产业园建成后具有承担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常年短期培训等综合功能,打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层次多样、资源共享、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化教育城。

6.“越秀号”信息服务直通车。依托“越秀号”信息服务直通车,重点完善“越秀号”网上服务大厅,逐步实现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网上申请、网上咨询、结果反馈等五项服务的全流程网上办理;加快在全区22条街道及窗口业务部门建设统一形象的“越秀号”信息服务直通车服务站,并向条件成熟的社区居委会延伸,向市民和企业统一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加快建设区电子政务数据中心,进一步完善区自然人、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打造“越秀号”信息服务直通车平台,完善全区统一的“越秀号”信息服务直通车平台,为网上服务、就近服务、协同办公提供平台支撑。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自主创新和吸收引进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联合开发运作机制,立足区域互动和资源整合,增强我区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为主体,科技投入、科技人才和科技政策为支撑,并与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我区区内和周边高校资源的优势,坚持重点突破、有所作为的思路,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参与和支持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争取引进高校、大院大所来我区共建重点实验室、科技园、研究所、国家级分析测试平台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从而提升全区产业科研体系的层次和水平。鼓励企业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合作,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通过共享外部丰富科技资源和集成全区科技资源,建设完善公共科技信息网络,构筑一个为全社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的共享网络。

(二)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一是制定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相关政策。适时出台《越秀区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拓宽专利质押贷款和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等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我市产权交易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大力鼓励与支持科技型企业进场开展产权交易,探索规范和活跃产权交易的新途径。加大借(贷)款机构或担保机构开展股权质押和专利权质押的借(贷)款业务的扶持力度。

二是促进“政产学研资介”的融合服务,加强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构建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政府资源与市场运作高度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努力构建针对不同类别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两大保障体系,突出支持辖区内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和创业,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建立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和金融服务机构的多方会商机制、多级联动机制和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有效对接和资源共享。

三是积极扶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更多采用贷款贴息、科技担保及保险补助、创业投资风险补助等方式进行扶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上市工作的补助力度。对拟上市的科技型企业,优先给予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科技成果奖励、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对于其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办理资产置换、剥离、收购、财产登记过户所产生的交易税费和其他费用,给予以适当减免。对其与证券公司签署保荐协议并在广东证监局完成上市备案后,区财政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一是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的宏观指导。明确科技服务业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组织制度与发展模式,理顺政府与科技服务单位的关系,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市场竞争平等的政策与法律环境。根据对科技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制定不同类别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分类管理办法,明确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增强科技服务机构服务能力。

二是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政策扶持。设立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用于对项目服务费、活动经费、设备更新换代以及人才培养及专家交流等方面的补贴,大力培养一批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使企业享受到政策优惠。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建立科技服务机构,对科技服务机构在用地、租金、税收、规费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放宽科技服务单位注册限制,在无形资产入股、人力资源资本化、外资入股、民资介入、注册资本等方面予以放宽,全面减少制度运行成本。

三是健全、规范统计工作制度。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探索建立科技服务机构统计的工作机制,保持统计对象完整性,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行规范的科技服务业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和重大信息披露制度,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为促进我区科技服务的更快发展提供科技依据。

(四)改造提升科技发展载体

以建设越秀核心产业功能提升区和黄花岗创意及网络经济区为契机,研究高新区“二次创业”有效路径,促进园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品牌知名度扩大,扩大科技和创意园区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研究推进黄花岗科技园的扩容工作,积极创新旧厂房改造、新空间开发的思路和模式。

一是加强黄花岗科技园区的扩容建设。在现有黄花岗科技(信息)园区的基础上,向东延伸至广州大道中,向北延伸至永福路汽车用品市场群区域,重点是通过整合周边低端专业市场等腾出空间,扩大科技园区面积,增加高端产业要素载体。

二是加强创意大道的建设。重点集聚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网络经济等行业,强化该地区创意与网络经济的功能,引进龙头型科技企业、创意设计企业。

三是推进永福地区市场的改造。利用黄花岗科技(信息)园区的技术力量,加大该地区网络经济和创新型业态的发展。一方面,对该地区专业市场适度控制发展规模,加大对落后业态淘汰的力度,实施“企业化+电子商务”的方式,发展现代商贸,培育品牌总部。另一方面对达不到要求且不具备升级改造条件的专业市场进行整合,可考虑引入大学生创业基地,探索为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及实现区域人才资源的集聚。

四是推进水荫路钢瓶厂的改建。着手做好该地块的规划设计,利用工业老厂房改建成创意产业园区,逐步吸引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出版、文化传媒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等文化创意企业进驻。

(五)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正处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关键时期,围绕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安全、健康、环境、生态等民生领域,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努力构建形成“民生科技”工作体系,培育发展“民生科技产业”,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对民生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使科技更好地惠及百姓生活。

一是推进科技与社区安全相结合。围绕智慧生活、平安生活、低碳生活,以社区为载体,大力推广科普知识,集中推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建设一批“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的三新科技社区,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社区居民。围绕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保障公共安全提供技术支撑。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开展相关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针对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以节能减排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为我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积极做好科普宣传品牌和防震减灾工作。紧紧围绕科技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这一主线,进一步突出了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集中宣传市、区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面貌。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发展创新文化,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对普及传播科技知识,教育启发社会公众达到了实际效果。联合区司法局、区教育局等有关单位,配合市地震办共同筹备、组织广州市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并协同教育、街道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演练,组织中小学生、社区群众参加演练,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增强大众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

(六)健全电子政务运行机制

一是构建“便捷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越秀区建设“公共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和要求,抓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以市民和企业为中心,以政府对市民和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主线,以区政府门户网站和“越秀号”网上服务大厅为载体,选择覆盖面广、与公众关系密切、申办频率高的业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加快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使市民和企业办事前可以全面准确了解相关程序、办理时可以尽可能少跑甚至不跑、办理后可以及时了解进展状态和评价结果,实现市民和企业办事便捷化,让公共服务变得像水电一样方便使用,切实解决市民和企业办事难、办事烦问题。

二是支撑“精细化”的综合管理体系。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创新社会管理为突破口,以建立“两人一地”(自然人、法人和土地)管理对象的动态电子档案为基础,为建立以日常巡检、问题发现、集中调度、专业处置等管理环节为主线,以跨部门协作和区、街、社区三级联动为核心,以协同、主动、精细为特点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宜居宜商”、“平安和谐”城区的建设。

三是完善“一体化”的协同办公体系。以政府内部运作涉及的公文办理、会议召开、业务处理为主线,建设和集成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电子印章、数字证书等相应的内部办公和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一体化的电子工作台,全区工作人员均使用统一的工作平台办理公文和处理业务,实现各部门办公系统的网上流转,不断优化政府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协同办公水平,降低内部运作成本。

四是增强“集约化”的技术支撑体系。以越秀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为基础,以满足构建“便捷化”公共服务体系、“精细化”综合管理体系、“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的技术支撑要求为目标,统筹规划,充分考虑政府云计算和利用虚拟化、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集约化建设全区统一的公共支撑平台,避免重复建设,有效的支撑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协同办公的开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完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区科技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不同部门和行业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政府与部门、部门与行业、企业与企业等各个层次的科技工作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强化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及重大工程必须分解落实到年度计划,通过年度计划的执行,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强化对科技工作总体规划、政策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

(二)加大科技投入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增强政府投入引导和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提高科技资源共享利用效益,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坚实保障。继续发挥区科技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使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运用担保、贴息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各界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强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人才建设

研究制订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及相应的服务管理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鼓励知识、技术和才能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引导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等办法,稳定和集聚人才。建立我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紧缺指数,实施积极的高新技术人才政策,形成全方位的人才引进吸纳机制,广泛招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努力形成合理人才梯队结构,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人才队伍。积极从各种渠道引进我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引进高素质、懂管理、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的科技服务业高端人才,探索与省、市、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共建高端领军人才队伍,充实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四)营造良好环境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健全知识产权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鼓励公平竞争,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着眼于每个行业的技术高端,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积极推进产品标准化进程,引导和支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高于现行国标的企业内控标准。完善高技术产业社会服务体系,支持中介机构发展和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建立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网络。营造与中科院、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等高端服务平台的良好环境。

第二篇: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加强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也是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农业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标准化改造农田4万公顷、鱼塘0.67万公顷,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完成省下达我市的粮食考评任务,蔬菜等主要“菜篮子”产品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生猪、水产品产量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8.7%和13.7%。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施种苗增殖放流措施和“沃土工程”,建成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个,农药、化肥使用量比“十五”期末分别减少35%和25%。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322.1亿元、188.6亿元和6.2亿美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12.0%、11.0%和15.9%,农业经济规模、土地产出率、主要鲜活农产品产量等指标居全省前列。

(二)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确立。

蔬菜、水果、花卉、畜牧、水产等传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水产品产量比重从2005年的35.6%提高至2010年的49.5%,畜牧规模化健康养殖比重和名特优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量比重稳步提高。农林牧渔服务业、种子种苗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其中建成农业乡村旅游景点(区)106个,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四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蔬菜、水产、观赏植物、生猪价格成为全国指示性价格。2010年全市都市型农业总产值达1076.7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产值达754.6亿元。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26家、80家,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5家、17家和30家,其中1家龙头企业已培育上市,实现了我市农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30个,其中省部共建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9个、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个、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零起步发展到405家,其中部、省、市级示范社分别达1家、9家和12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4.1万公顷,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总量的38%。

(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成效显著。

推进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攻关,香蕉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等100多项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培育“彩霞”红掌、“广源占5号”水稻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85个。普及先进适用农业技术,蔬菜安全生产、环保控释肥施用、果蔬减压保鲜等一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7.3万千瓦、农业劳动力人均达到2.84千瓦,温室面积达0.4万公顷,喷淋设施覆盖达0.5万公顷。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万多名,培训农业技术骨干6万多名。2010年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良种覆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77%、95%、58%,比“十五”期末分别提高7%、5%和6%。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建立市、区(县级市)、企业(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全市产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40多项。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82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3个。截至2010年底,全市无公害认证农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产品分别达350个、73个和232个,省名牌产品(农业类)达79个,数量居全省前列。圆满完成第16届亚运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

(六)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初步建立市、区(县级市)、镇、村四级畜牧防疫体系和以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中心站为核心的水产疫病防控体系。配合第16届亚运会建成全国首个取得国际认证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加强植物疫情监测工作,强化产地防疫检疫,香蕉花叶心腐病等植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植物疫情和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明显提高。

(七)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积极落实种粮直补、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渔用柴油补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等农业补贴,创新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探索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结合实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和低保补贴标准。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推进渔民转产转业。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落实留用地政策,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76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五”期末的2.58∶1下降到2.42∶1。

(八)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局良好。

制定《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及12个配套文件,初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发展,开展自然村通水泥路、通电信网络、通自来水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960条行政村进行了村容村貌整治,农村集中的地区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统一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扶持中心镇加速发展,中心镇发展成为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加大对北部山区镇的扶持力度,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国家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央及各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环境非常有利。

我市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城市实力显著增强,正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的方向迈进,迫切需要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而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开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二)重大挑战。

资源与环境对农业发展约束加剧,城市与农业发展的用地矛盾突出,农业用工难问题严峻,农业发展面临的环保和灾害疫病防控压力增大,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突出,迫切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仍然较弱,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市场消费需求升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突发事件对城市农产品应急保障能力提出考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更加艰巨。

城乡一体化发展刚刚开局,城乡在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民增收仍存在大量制约因素。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落后。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总目标,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业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品牌化、产业化为重点,强化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向科技型、生态型、服务型和效益型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具有广州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格局。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北部山区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城乡统筹原则。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综合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原则。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市场导向原则。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充分利用我市综合优势,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稳定并逐步提高主要鲜活农产品的自给率。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深加工和现代流通农业、种子种苗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保障能力、辐射示范能力明显增强。深入推进广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

2.主要目标。

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通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数量增长向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保障转变;农业生产条件由依靠自然条件向大量使用现代设施装备转变,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3万公顷;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粗放向规模集约转变,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3万公顷,产业化带动农户比重达到50%左右;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开发向循环节约环境友好转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均比“十一五”期末提高5%,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指标值翻一番;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高标准规划建设重点“菜篮子”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优势产业板块,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主要鲜活农产品自给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5%和1%。

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农村扶贫工作取得突破,到2012年底,被帮扶的贫困村年集体收入基本达到10万元,被帮扶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基本达到5000元。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基础建设、市场体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分区合理、特色鲜明、和谐依存的规划建设体系;镇域经济较快发展,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功能显著增强;农村交通、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对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作用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有序发展。

四、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

(一)区域布局。

依据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条件,根据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优势产业向现代农业园区、重点“菜篮子”基地和特色产业板块集中,形成组团式多板块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

1.北部山区生态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白云区东北部、花都区北部、萝岗区北部、从化市及增城市北部,重点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特色水果和花卉及有机蔬菜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特种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绿色生态产业。

2.中部平原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白云区西北部、花都区西部及增城市中南部,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业、丝苗米生产与加工业、花卉园艺业、出口水产品养殖加工业等无公害高效产业。

3.南部滨海沿江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番禺区、南沙区及巴江河、流溪河、增江下游流域,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及亚热带特色水果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观叶植物及绿化苗木园艺业、优质水产养殖业、饲料加工业、观光休闲农业等绿色高效产业。

4.城郊农业组团:主要包括海珠区南部、荔湾区西部、白云区南部、花都区东部、番禺区北部及萝岗区北部,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及特色花卉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观赏鱼等特种水产养殖业、体验型旅游农业、农产品流通业、种子种苗及饲料等涉农科技产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

(二)产业发展。

1.粮食: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优化粮食品种结构,适度发展甜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高效粮食作物种植。扶持增城、从化市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和加工。推进粮食品种差异化、优质化和耕作机械化。

2.蔬菜:加强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区和蔬菜专业村建设,推进近郊菜地环境改造,推进标准化、设施化生产。加强标准化、产品标签标识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种植比重。培育农产品物流配送和深加工产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3.水果: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水果专业村。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大宗水果品种改良,适度发展加工型水果种植,加强岭南特色水果品种选育。扶持发展果品保鲜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

4.花卉:以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为核心推进花卉产业升级,重点发展观叶植物、高档盆花、出口盆景、鲜切花等四大优势花卉园艺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出口竞争力的新品种,发展花卉种苗产业、包装储运流通业,完善产业链结构,形成花卉产业优势。

5.畜牧:推进畜牧养殖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重点支持大型骨干畜禽养殖项目,扶持大型畜牧企业开展养殖、购销、屠宰加工一体化经营。稳定畜牧生产,扶持我市大型畜牧企业在市外建设养殖基地,稳定供应广州市场。扶持种畜禽产业发展壮大。

6.渔业:加强渔业设施建设,改善养殖基础条件。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推进水产标准化、设施化、专业化养殖。加快名特优水产、观赏性水产、水产苗种等养殖业和水产出口加工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打造全国海洋水产总部经济园区,建设具有规模影响的国际海洋水产交易中心和国家级现代化渔港。

7.现代种业: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水产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扶持重点科研单位或优势企业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畜禽扩繁场和水产良种场,扶持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

8.现代农业服务业: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农业会展、农产品检测检验等高端产业,适度支持生物农药、兽药疫苗、饲料、配方基质、农业机械及设施装备等涉农产业,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含量、影响力和辐射示范能力。

五、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

(一)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公共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

1.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连片农田和鱼塘标准化改造,结合都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基本农田保护提高重点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的整治标准。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推广连片温室大棚、节水灌溉、农产品冷链保鲜等农业设施应用。

2.开展新一轮“菜篮子”基地建设。保持常年菜地不低于3万公顷、鱼塘不低于2万公顷的水平,建设设施菜田0.33万公顷、设施渔业0.27万公顷,改造近郊菜地0.13万公顷。建设和提升30个蔬菜专业村、20个水果专业村,建设15个重点蔬菜基地、10个现代渔业基地、20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建设和改造30个万头以上现代化养猪场。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采后分级、加工、包装、保鲜、冷藏能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及设施,扶持养殖产业规模化经营。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高标准建设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农业部花卉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完善区(县级市)农产品质检机构,扶持建设重点农产品产地检测站,完善市、区(县级市)、生产企业(基地)和批发市场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完善供穗农产品基地质量监管机制。加强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强化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完善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制度,推进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

4.完善动物卫生和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完善市、区(县级市)两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健全以市、区(县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导、以镇站和村级防疫员为补充、以专业科研机构为辅助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强市、区(县级市)兽医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常年免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保持在95%以上。全面提升屠宰检疫规范化水平,基本完成检疫申报点建设,规模生产场产地检疫率达100%。完善动物疫病和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物资储备等工作。建立健全重大水生动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立职业渔医制度,建设鱼病远程诊断防治网络。完善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维护管理。

5.深入推进农业市场化、信息化建设。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北部山区建设农超对接生产基地,培育农村流通中介组织和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建设农产品营销网络和冷链体系,发展农产品配送直销、电子商务、名优农产品会展等新型流通模式。加强市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推进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运用。开设农业技术实用信息服务,提供农业通、热线电话等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向农业产业链各节点延伸。

6.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加强农业(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继续实施休渔禁渔制度,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加大各类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力度,完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建立外来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推广节约型生产技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广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技术,发展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利用等循环农业。

(二)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精品农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优势产业基地和“一村一品”建设并引导向优势区域集聚。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园艺产业和养殖产业结构,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的精品农业和特色农业,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发展种子种苗和特种种养殖等技术密集型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农业会展业。

2.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完善市、区(县级市)、镇(街道)三级农业技术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涉农主体广泛参与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引进、示范和推广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加快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发展,逐步把农业设施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3.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企业上市。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达50家。完善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会展农业、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等农业相关产业。

4.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完善观光休闲农业基础设施,推进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建设。规范农家乐经营行为、提升服务档次,制订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制度。完善用地、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农业科研基地、农业企业、“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渔业)。重点抓好滨海农业乡村游、岭南水乡特色游、千年花乡观光游、北部生态农业乡村游、农业科技观光游等精品线路和重点景区建设。

(三)整合产业资源,扩大开放合作,提高我市农业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

1.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新品种创新、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饲料和饲料原料生产等重点领域的研发,提升我市农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吸收创新能力。加大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扶持力度,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2.大力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布局合理、功能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备、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高效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万花园等现代农业园区。优先应用各种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现代化装备建设,全部园区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产业化扶持等各项政策向现代农业园区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整区(县级市)、整镇创建示范园区工作。

3.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引进技术、利用外资的质量。鼓励以国内高端消费需求和出口为导向发展名牌农业。启动“菜篮子”市外基地建设,发展生产在外地、研发和销售在广州的农业总部经济。进一步落实广佛肇农业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珠三角、泛珠三角、港澳台及东盟等地区的农业交流与合作。

(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开创和谐城乡、幸福广州新局面。

1.协调推进城镇化,繁荣农村经济。以中心镇、山区镇、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提高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核心,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强化与全市产业布局融合和产业系统配套,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名镇”、“名村”。

2.扶持北部山区镇加快发展。加强北部山区镇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生态产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北部山区镇危房改造、农村合作医疗、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事业配套筹资减免。加强对北部山区镇、贫困镇的对口帮扶工作。

3.深入开展新农村综合试点。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旧村改造,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规划建设、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相配套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试点。加强渔村、渔港建设,继续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工作,统筹解决渔民住房、最低生活保障、培训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问题。

4.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落实资金、技术、土地、劳动保障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每年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8000人、农民创业培训1000人、农民企业家培训100人,到2015年,实现全市每6户农户中有1名农民参加培训,每条行政村有1名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健全集体经济管理,维护农民财产权利,保障并提高农民股份分红、租金等财产性收入。建立健全低收入农户收入监测与帮扶援助机制,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市内“双到”工作。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发挥市委农办的指挥协调功能,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计划和考核,推进规划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政策支持。

1.加大财政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确保政府新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

2.突出投资重点。按照农业发展的板块布局、产业重点和产品结构确定投资扶持政策,突出对主要产业基地、优势产业板块的投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投入,确保完成“菜篮子”产品基地、现代农业园区、观光休闲农业、良种培育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等规划建设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扩大农业直接补贴范围,提高农业补贴水平。

3.完善政策体系。重点做好观光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园区、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调研和综合试点,建立完善涉及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的农业扶持政策体系。

(三)深化改革创新。

1.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补贴制度,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流转,建立完善农业土地流转信息系统、经营权交易市场体系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2.改革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健全区域性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发挥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灾害防控、质量检测、信息提供、培训教育等农业公共服务职能。

3.创新农业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作用,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农业投资规模,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有序发展小额贷款机构,建立新型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完善农业灾害补偿机制,加强涉农要素市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

4.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深入推进简镇强政试点、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建立集约化、规范化土地利用制度。构建以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为基础的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运营机制,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理顺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建立完善乡村旅游管理机制,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立法研究。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健全市、区(县级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推动农业执法重心下移,提高农业执法效能,改善执法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渔政牧政、农技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农机安全、保护区等农业执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执法培训和普法教育。

附件: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表 四)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立法研究。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健全市、区(县级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推动农业执法重心下移,提高农业执法效能,改善执法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渔政牧政、农技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农机安全、保护区等农业执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执法培训和普法教育。

附件: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表

第三篇:广州市越秀区商贸服务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越秀区商贸服务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迈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为明确新时期发展目标,提升商贸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商业和商务并驾齐驱,加快全区商贸服务业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法制化进程,特委托商道(广州)咨询有限公司协助编制本规划。规划系统梳理了我区商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布局,提出保障措施。

本规划根据我国2002年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结合我区第三产业特点,对商贸服务业进行类别划分,经适当归并,划分为10类,包括批发、零售、贸易、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一、发展环境

2005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顺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全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提升了其作为广州市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和地位。“十五”时期我区商贸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新时期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时期,我区商贸服务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又面临许多新挑战。

(一)优势 1.区位优势突出

我区在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中定位为城市“内圈”的核心,是广州市的政务中心、商贸服务业中心、金融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区位优势独特。全区各大商圈密布,汇集了广州市众多的商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时尚、高档、精品、特色”的商业文化内涵。商业基础雄厚,商务氛围浓厚,商贸旅游资源密集,对外辐射力较强,享有较高知名度。

2.商贸服务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见图1),2005年实现产值854.67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的29.38%,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为96.10%,成为我区的主导产业。商贸服务业总量稳步增长,比重持续走高,商贸服务业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支柱(见图2)。2005年全区GDP达到889.38亿元,占全市GDP17.39%(见图3),年平均增长率为10%,居全市各区之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79亿元(见图2),占全市总量的19.11%,“十五”期间年均增长8.30%;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139.67亿元(见图4),占全市总量的29.04%,“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3.28%。两项总量指标均位居各区首位。***00第三产业(亿元)2001年499.66 2002年574.13 2003年661.96 2004年765.67 2005年854.67 图 1 “十五”时期越秀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走势图

我区商贸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既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满足了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我区财政收入的增长,为我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

***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001年263.262002年281.772003年300.592004年329.632005年362.79

图 2 “十五”时期越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图

图 3 2005年广州市各区(市)GDP比重

25002000***0商品销售总额(亿元)2001年1216.082002年1337.932003年1532.332004年1862.852005年2139.67图 4 “十五”时期越秀区商品销售总额走势图

3.商贸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1)商贸服务业态日趋多元化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5年我区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6167家,实现增加值322.44亿元,占全区总量的36.25%,经济总量和单位面积产出率均居全市各区首位。高科技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全区信息服务企业达到2885家,实现增加值33.15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73%;实现营业额215.75亿元,增长12.23%,占全区总量的5.21%。批发和零售业比重趋于合理,现代流通业、旅游业、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迅速,形成全方位、多业态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对经济推动作用不断增强。

(2)商贸服务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

“十五”期间我区制定并实施了电子商务规划、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环市东CBD规划、北京路整治规划、东风东CEPA服务区定位和发展建议、永福路整治规划、农林下路-龟岗商业街发展规划、一德路整治规划、沿江路休闲旅游规划等多项专项规划,初步形成“两纵、四横、八圈”1的商贸服务业发展格局。环市东国际中央商务区(CBD),流花国际会展区,东风路现代服务产业区,沿江滨水休闲服务区,以及被国家授予国家信息服务业示范园区的黄花岗科技园(信息园)都是广州商贸服务业高度聚集区域,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彰显,创新平台初步形成。

4.中心城区发展模式推陈创新

我区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发展总部经济2的探索,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思路,创造性地构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服务体系,在完善环市东中央商务区、打造总部基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总部经济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引擎,2005年区内总部经济实现营业额2238.67亿元,同比增 1 “两纵”是指北京路国际商业步行区和农林下路两大商业带动轴;“四横”是指沿江路休闲滨水商务带、中山路特色商贸发展带、东风路现代服务产业带,环市路国际商务带四大商务产业带;“八圈”指北京路商圈、流花服装鞋业商圈、海印综合商圈、英雄广场时尚精品商圈、东山口商圈、一德路干果海味食品和玩具批发商圈、永福恒福汽车用品商圈、矿泉钟表皮革商圈。2本规划中的总部经济是指跨国公司、大企业的总部、区域性营运总部、分支机构、研发中心或办事处入驻该地区,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作为一种高端的经济形态,以集中于高级商务区或写字楼内的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或分支机构为外在表现,信息、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高度集聚为实质,具有附加值高、产业链长、辐射力强的特性。长11.45%,占全区的54.07%;完成增加值367.25亿元,同比增长10.53%,占全区的41.31%。“十五”期间,全区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的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逾100家,如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壳牌、西门子等一批跨国巨头均入驻本区,区内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403家,总部企业有250家。我区被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认定为“总部经济实践研究基地”,总部经济成为我区一大特色品牌。

5.营商环境日趋优化

我区以建设适宜创业发展、适宜居住生活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致力改善城区环境和公共服务素质,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商业基础和配套设施基本搭建,加上高素质的医疗文化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综合营商环境相对优良的优势得到明显加强。

(二)劣势

1.城市发展空间受阻

区划调整后我区整体面积虽然有所增加,但仍是各区县之中面积最小的,发展空间饱和的瓶颈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发展格局基本定型,可回旋的余地少。随着广州“东进、南拓、北优、西联”战略的实施,城市呈现多中心趋势,传统城市中心面临新兴城市中心的挑战,传统中心城区的经济先发优势在逐渐削弱。尤其是纳税大户企业及知名总部企业外迁成为本区发展的一大难题,未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增创发展的新优势,成为全区上下的焦点。

2.环境改善任务艰巨

中心城区建筑密度大、土地商业利用率较低,运营成本较高,城区发展水平不均衡,环境改善任务相当艰巨。同时,市政建设改造步伐缓慢,交通堵塞、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区营商硬环境的提升形成较大制约。

3.专业市场改造难度大

目前我区拥有为数众多、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专业批发市场群。现有的市场大多位于中心城区,设施老化、交通拥挤、停车难、消防问题突出,发展模式滞后,提升专业市场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难度均较大,成为制约商贸业升级转型的一大难题。

4.商贸服务业结构有待优化

传统的商贸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仍占很大比重,传统百货业经营同质化严重,以连锁商业、专卖店、专业店、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商贸业态多元化发展不快。新兴服务业的中小型企业居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有限,留住并引进培育一大批骨干现代服务企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成为今后经济工作的一大主要任务。

(三)机遇

1.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服务业的加快转移,为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和拓展市场的趋势加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达国家新的一轮服务业外包的巨大机遇,而WTO协定的深化实施,为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伴随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和泛珠三角区域协作进一步加强,广东整合珠江三角洲、面向全国与全球,吸引国际知名的大型连锁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优势在加强,跨国分销企业在广东设立商品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服务形式的趋势明显。我区应凭借良好的发展基础并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更广泛地利用外资,应用先进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引进吸纳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商务经济,商务中心的地位就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

2.国内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改善,为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重大措施。要求通过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通过扩大内需和利用外需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2005年初广东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粤府„2005‟1 号),提出加快服务业发展,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居全国前列。广州市政府2005年11月下发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以优化竞争环境和提高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促进服务业素质提高和产业升级。此外,我区也十分重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及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商贸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强区,使千年商都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活力。

3.广州及珠三角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为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新商机

目前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已经迈入 “后工业化阶段”。人均GDP由1997年的3000多美元到2000年突破4000美元,共用了3年时间,而再跃上5000美元的新台阶只用了2年时间,目前已经超过6000美元大关。珠三角区域,特别是广州周边区域的人均GDP也达到3000-6000美元。居民消费由传统的实物消费向服务购买转变,商贸活动向商务活动转变,金融、保险、物流、住房、信息通讯、汽车、旅游、休闲、文化、信息和法律服务等存在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十一五”期间,广州经济预计可以保持年均12%的高速增长,是广州市居民人均生产总值向1万美元迈进、奠定现代化大都市基本格局、提升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阶段。城市现代化将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我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无限商机。

4.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为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新动力

按照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自身规律,我区很多成熟的商圈经长期沉淀积累后,正处于商业价值挖掘期,也面临着升级优化的契机。同时,现代服务业在经济活动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知识密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部门迅速成长,与制造业日益融合,这些有利形势将本区商贸服务业推向高速发展的新起点。

(四)挑战

广州市商业多中心的态势加剧了城区竞争,弱化了中心城区的先发优势,天河区的天河北以及珠江新城在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上对环市东形成强有力的挑战。从2005年各区的几个主要指标来看(见下图),我区除商品零售总额尚保持少量优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天河区均与我区保持接近,领先优势不明显。此外,海珠区的琶洲对流花商贸会展产生很大的冲击,荔湾区的专业市场对我区专业市场构成挑战。因此,处理好与各城区协同发展的关系,走差异化线路,构建特色化产业结构成为我区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亿元2500.02139.72000.01500.01141.61000.0500.00.0889.4888.8564.4341.3321.5362.8352.9185.4195.81908.2荔湾区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图 5 我区与其他主要城区经济指标对比(单位:亿元)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区在商贸服务业上取得巨大成就,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由弱到强,商业业态和网点建设逐步完善,我区在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中城市“内圈”的核心地位得到强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越的人文环境,高度集聚的现代服务业和方兴未艾的总部经济,赋予了我区独特的发展环境。面对未来发展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我区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明确商贸服务业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进一步理清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思路与策略,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商业和商务为重点,以文化和教育为两翼,围绕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为总体目标,以提升商贸服务业综合竞争力为主线,通过“两手抓”,即一手抓商业,做大商业;一手抓商务,做强商务,促进商业和商务并驾齐驱,实现“商业强区,商务兴区”的战略转型,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推进区域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法治化上新台阶。

(二)发展战略 1.“总部带动”战略

通过政府有计划的推动、行业商会的大力宣传和辖区企业的示范带动,提升对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的吸纳能力,在国内外树立我区作为华南地区总部经济集聚地的良好形象,规划建设好环市路中央商务区和“三大”商务带(东风路商务带、中山路商贸带和沿江休闲商务带),打造广州总部基地。着力打造“区域龙头为示范、重点楼宇为载体、品牌企业为带动、优质服务为支撑”的总部经济发展新格局。

2.“商业强区”战略

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先进经营方式来改造创新传统商业;积极发展新型业态,延伸服务层面和服务对象;走专业化、品牌化、高档化路线,形成鲜明的个性、品牌、服务特色;利用新开通的地铁线站,加强网点规划和业态配套,加快轨道枢纽型商业中心建设;加快专业市场离岸化3改造,走节约高效发展之路。

3.“商务兴区”战略

充分利用区域综合环境优良的优势,围绕构筑总部经济 3 离岸化:根据中心城区的实际,对专业市场经营中的展示、洽谈、销售、仓储、物流配送等环节进行分离,实现“一头”(展示、洽谈、销售)在内,“两头”(仓储、物流)在外。的乐园,现代服务产业的高地的城区发展目标,加大商务型城区建设力度。品牌公司集聚发展的理想之地,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聚集辐射能力强的优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商贸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休闲产业、文化娱乐产业,不断提升服务产业规模和水平,将我区打造成为优秀人才汇聚的创业之地,优质企业争相涌入的发展之地,打造商务型新型城区。

4.“协同发展”战略

注重四个结合,一是注重把发展商贸服务业和珠三角的制造业发展结合起来;二是注重把改造传统服务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三是注重把发展生活服务业和发展生产服务业结合起来;四是注重将商贸服务业的品牌化、节约化与国际化结合起来。

(三)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预测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不低于8%;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长不低于9%;未来五年落户我区的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的分支机构从目前的100多家增长到150家以上,占区经济总量60%以上。现代服务企业总数达8000家,占全区经济总量的60 %以上。

(四)发展重点

以总部经济为核心,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新兴商贸业、休闲产业、“展贸型”专业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五大重点。

——现代服务业。以环市东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延伸服务半径、服务领域和服务深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进入我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专业咨询、研发设计、健康产业、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态。

——新兴商贸业。引导鼓励发展连锁商业、专卖店、专业店、超市、网上商城等新兴商贸业业态,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在信用、效率、信息手段、规模化、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等方面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新兴商贸业业态。

——休闲产业。依托区内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旅游与商业相结合的产业,推进商旅互动,发展具有我区特色的休闲项目,着力将麓湖休闲商务区和二沙岛休闲商务区(RBD)打造成为广州的商务休闲中心。

——“展贸型”专业市场。推进专业市场的升级改造,充分利用我区良好的会展业、酒店业和信息业基础,建立方便、快捷、功能完善的交易平台,实现离岸经营,加快“展贸型”专业市场的发展,形成行业的价格中心、交易中心和结算中心。

——生产要素市场。加强我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生产要素市场。

三、发展布局

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发展的硬环境,改善发展的软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完善产业布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强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后劲,构建以“现代服务中心”和“中高档消费中心”为特色的产业发展布局。

(一)总体布局

围绕总部经济,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楼宇、重点企业“三个重点”,形成“区域龙头为示范,重点楼宇为支撑,品牌企业为带动,优质服务为支撑”的总部经济布局。以环市东国际中央商务区和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为核心区,以东风路商务带、中山路商贸带和沿江休闲商务带为核缘区,以农林下路—东山口商圈、英雄广场商圈、海印商圈、流花商圈、一德路海珠广场商圈、矿泉商圈为拓展区协同发展,构筑以总部企业为龙头,“中轴叠加、两区带动、三带并举、六圈策应” 的商贸服务业发展格局。

(二)空间布局

重点调整和优化“中轴叠加、两区带动、三带并举、六圈策应” 的产业空间布局(见图6)。4 根据《广州市东山分区规划》和《广州越秀分区规划》,穗府[2005]9号文归纳整理。图6 越秀区“一轴两区三带六圈”产业空间布局图

——“中轴”。传统城市中轴线北起孙中山纪念堂,南至海珠广场,西到解放路,东达吉祥路、教育路,总面积123公顷的长方形区域,是广州两千年来的城市中心,名胜古迹遍布,政府部门集中。

——“两区”。是指以环市东为核心的国际中央商务区和以北京路步行街为核心的国际商贸旅游区。

——“三带”。是指东风路商务带(贯穿东风东CEPA服务区至东风中、东风西路甲级商务带)、中山路商贸带(中山一路至中山六路商贸带)和沿江休闲商务带(爱群大厦至广州大桥的沿江休闲商务带)。——“六圈”。是指农林下路—东山口商圈、英雄广场商圈、海印商圈、流花商圈、一德路海珠广场商圈、矿泉商圈。

1.“中轴叠加”规划布局。

规划范围5。传统城市中轴线将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域。越秀山公园与中山纪念堂是名胜旅游区、市政府与人民公园城市广场是行政办公区、起义路是历史文化休闲区、海珠广场是商贸旅游区。

布局思路。围绕传统中轴线“云山珠水、一城相系”的精髓,以广州大力打造传统中轴线为契机,规划中轴线地区的商贸、旅游、文化功能,改善周边环境、结合周边名胜古迹与商业区的分布情况,发挥该地区的传统文化优势,将中山五路、西湖路、惠福路、泰康路与沿江路定为商贸旅游路径,叠加全区的商业、商务、旅游等资源,整合该区的商业功能区,利用各自优势,错位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效应叠加的核心商业板块。同时结合地铁站点的设臵,通过地上、地下空间相结合,连接海珠广场商圈,打造富有特色的传统城市中轴线发展带。

2.“两区带动”规划布局。

“两区带动”是完善以环市东为核心的国际中央商务区和北京路步行街为核心的国际商贸旅游区,发挥“两区”在 5 根据《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的规划》界定 我区商贸和商务发展中的龙头辐射作用,成为辖区品牌商业和高级商务示范区。

(1)环市东路国际中央商务区

图7 环市东路国际中央商务区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环市东路国际中央商务区以环市东路为核心,南至东风路,北至恒福路、广园路,西至麓景路。以世贸大厦、广东国际大厦、东山广场、国际电子大厦为节点、以友谊商店、丽柏广场、花园酒店等为支撑,以领事馆和商会为贸易促进纽带。

布局思路。以总部经济为主导、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纽带,以改善商务环境为基础,打造成以高级商务、电子商务为动力,国际著名品牌聚集,现代服务业发达,总部经济突出,商业及生活配套完善的高级商务、高档购物、休闲旅游中心。

以地铁五号线建设为契机,优化该区域的交通、治安和环境,强化商务配套功能。有效整合黄花岗信息园、东风东现代服务区、永福国际汽车用品交易中心等区域内的资源要素,打造集商务、金融、现代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引导永福、恒福地区商务楼宇建设,吸引知名汽车用品及汽车配件总部企业进驻,使其从传统专业市场提升为行业总部集聚地。

功能分区。将环市东的规划范围划分为核心区、核缘区、拓展区三个层次。

a.核心区。以花园城市广场为核心,向东至区庄立交东山广场一带,向西至广东国际大厦和亚洲大酒店一带。沿环市东路两侧,面积约0.18平方公里的区域。

围绕花园城市广场的建设,集中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档次写字楼,强化商务办公、金融保险、高档商业、星级酒店、国际办公等功能。吸引各种知名跨国公司,使该区域成为信息密集程度最高、创新氛围浓厚和整个CBD总部经济的中心区。

b.核缘区。麓湖路-北较场横路-建设大马路的区域。面积约1.82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创意经济功能区,以位于环市东的南方传媒影视集团、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为创意经济主体,广东国际大酒店、亚洲大酒店写字楼为载体的创意经济。以文化为内核,报纸、电台、电视台为载体,广告、营销、创意产品和服务为内涵,以辖区内文化艺术人才密集为基础,大力发展以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艺术品及古董市场、音乐、广告、时装及产品工业设计等行业,将该区打造成广州乃至华南地区创意经济中心。

c.拓展区。核缘区以西、以东的其他区域。面积约2.4平方公里。发展重点是信息服务功能分区和汽车用品、配件功能分区。

信息服务功能分区。以先烈中路为主轴,以全国首家“国家信息服务业示范园”黄花岗信息园为主导,以汇华园区、华盛园区、凯城园区和云山园区为载体、以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为依托,以现有信息技术企业的集群和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产业优势为基础,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电子商务、数据处理服务等,将黄花岗信息园建设成为广州市信息服务业的高地。

永福路汽车用品、配件功能分区。位于永福路、恒福路与广园东路交界一带,以永福国际汽车用品交易中心、盛大国际、福怡大厦、倚云广场等大型的汽车用品、配件十几个市场为主要载体。规划定位为时尚汽车用品交易区,专注于高附加值汽车用品(高端、小体积、低污染的汽车电子产品、装饰产品、护理产品等)。发展零售批发经营、汽车时尚用品展示、汽车用品配件进出口、二次设计改装、汽车文化演示等六大功能,打造国内外汽车用品、配件的行业总部。(2)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

规划范围。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东联文明路、文德路、万福路,西接起义路、西湖路,南达沿江路,北连中山路;以北京路步行街为核心,广百大厦、五月花商业广场、名盛广场、光明广场等商业建筑为主要节点,以南越王宫署遗址、秦汉造船工场遗址、万木草堂、千年古道等历史古迹等为骨干景点。

规划思路。充分利用新增商业楼宇,发掘千年越秀的商业文化内涵,注入新的业态,扩大区域商业容量,促进传统商业文化与现代商业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业态优化,品味提升,打造充满岭南文化气息和现代时尚特色,集辐射力和集聚力、文化旅游与商业休闲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商贸旅游区。

挖掘商旅潜力,巩固“千年商都”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发挥其辐射作用。扩大商贸区的范围,鼓励区域内商业网点实现特色化、差异化、规模化经营,促进业态提档升级。整合文明路、文德路等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开展与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交流活动,开设法国产品专区。通过增加历史文化时尚休闲元素,举办国际时装表演、著名影片发布会、岭南文化风情旅游节等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商旅互动,实现商业资源与旅游资源、文化古迹与现代商业街的有机揉合,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国际商贸旅游区。

图8 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规划范围

功能分区。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规划为购物旅游功能区、文化用品区、装饰精品区、服装交易区、风味美食品尝区、时尚体验功能区等六个功能分区。

a.以北京路步行街为核心的购物旅游区。

规划范围。以北京路步行街为主轴,中山四路、中山五路、惠福东路、西湖路、高第街与北京路交界地带。

规划思路。依托地铁一、二号线交汇点公园前站,以餐饮、休闲、旅游、购物为主导,以新大新百货、广百大厦、五月花商业广场、光明广场、北京路各专业店为购物主体,结合南越国宫署遗址、千年古道遗址、秦汉造船遗址等为文化旅游景点开发建设,突出历史文化内涵。以西湖路高档服装专业街、高第街服装商业街、惠福东路风味美食街、广州国际美食博览中心为配套服务区,形成商业和休闲文化旅游的互动。加快完善北京路步行街周边路网,促进立体化路网建设。完善景观商旅配套和设施,吸引国内外品牌商业企业进入,发展成为以名牌专业店为主体,凝聚“特色、精品、时尚”的商业文化内涵与“厚实、质朴、包容”的历史文化气息,集购物、餐饮、旅游、休闲与文化等五大功能为一体,功能配套完善的购物旅游区。

b.文德路文化用品区。

规划范围。以文德路为主轴,往北连接南越王宫署遗址、万木草堂,往东延伸至中山图书馆、国民党一大旧址,往西延伸至文明路周边区域,以文物总店、广府学宫(市第一工人文化宫)、文德楼、孙中山文献馆、中山图书馆等主要节点。

规划思路。以建设具有岭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字画文化专业街为发展目标,以建设文德文化中心为契机,以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文化用品为主导,打造广州文化第一街,成为岭南特色的古玩、字画、文房四宝、书籍的展示、交易平台。c.大南路、泰康路装饰建材精品区。

规划范围。装饰建材精品功能分区位于大南路、泰康路一带。

规划思路。以大南路灯饰材料商业街和泰康路装饰材料商业街为基础,专注于中高档装饰材料、精品灯饰,引进各种品牌店、连锁店,调整经营商品的种类,改善街区景观,提升经营档次,打造中高档装饰精品的品牌产品展示洽谈交易中心。

d.服装交易区。

规划范围。服装功能分区布局在北京路、西湖路、教育路及高第街一带。

规划思路。围绕北京路步行街服装为主导,发展西湖路高档服装专业街、教育路服装街、高第街服装商业街为补充,构建服装展示交易中心。

e.风味美食区。

规划范围。风味美食功能分区布局在惠福东路一带。规划思路。建设以广州国际美食博览中心(名盛广场)为龙头,惠福东路风味美食街为配套的风味美食功能区。

f.时尚休闲体验区。

规划范围。分布在中山五路、起义路、吉祥路周边区域。规划思路。以动漫星城、中旅商业城、五月花商业广场为主要载体,充分利用地铁一、二号线交汇带来的庞大人流和地下商城为主要载体,重点拓展动漫、娱乐等时尚休闲产业,打造流行时尚感受区。

3.“三带并举”规划布局。

通过发展东风路商务带、中山路商贸带、沿江休闲商务带形成贯穿东西,营造外引内联,相互渗透发展的辐射效应,实现区域内协同发展、区域间协作发展的格局。

(1)东风路商务带。

规划范围。东风路商务带分布在东风路沿线,以东段的天誉大厦、东峻广场和东宝大厦为节点,西段的国际金融大厦、国际经贸大厦为节点,中部的健力宝大厦、建设银行大厦以及即将落成的越秀城市广场为节点的沿线行政办公商务带。

规划思路。以东风东路的CEPA服务区,东风中路、东风西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拓展沿线的金融服务业。协助做好越秀城市广场、羊城科技、力迅大厦等一批新建甲级写字楼的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一批素质好,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大的企业,依托辖区内医疗机构众多的优势和已经形成的基础,发展健康医疗服务产业,优化整个东风路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提升“东风路„黄金8公里‟商务圈”的品位和内涵,将东风路商圈发展成为以金融、贸易、房地产、信息、物流、物业咨询、知名企业办公以及政府办公的高级商务功能带。

(2)中山路商贸带。规划范围。东起广州大道,西至西门口,以中山五路、中山六路为主干,依托地铁沿线交通区位优势,以已建和在建商务、商业、楼宇项目为节点。

规划思路。依托地铁交通优势,打造地铁枢纽商业中心,提升地段商业价值,联动临近各专业街和商贸区,吸引国内外更多商业品牌企业入驻;挖掘商务办公潜能,改善商务办公环境,引进包括贸易、咨询、广告、科技等行业,发展壮大通讯产业,促进沿线商业和商务互融互通。

(3)沿江休闲商务带。

规划范围。沿江休闲商务带东起广州大桥,西抵人民南路。以港湾广场、海珠广场、爱群大厦及新开发商业楼宇为节点,是“三带”中较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规划思路。借助临江岸线和滨水景观,挖掘本区域自然与历史人文资源的价值,通过功能、空间、岸线的组织,对专业市场进行离岸化改造,逐步将海珠广场周边的专业市场提档升级,从实物交易型向展示洽谈交易型转变,从集市型向商务型转变。盘活闲臵工地,将沿江一带打造成广州市休闲商务区;依托沿江路一线,规划发展文化休闲产业布局,依托港湾广场、海珠广场,发展展示型商业,推动高档写字楼建设;充分利用沿江路金融保险机构云集的优势,将沿江路打造成广州市金融、证券和保险业集聚地。

4.“六圈策应”规划布局。确立我区商贸、商务协同发展的理念,通过改造提升现有商圈功能,合理布局区内六大商圈,形成生产、生活服务布局合理、功能差异化,与中轴线、两区、三带相互策应。

(1)农林下路东山口商圈。

规划范围。东山口商圈北至东风路、南至新河浦、西至执信路、东至农林上路。以农林下路、署前路、龟岗大马路为主干,以王府井百货大厦、东山百货大楼、新裕大厦、东山锦轩等为主要节点。

规划思路。规划农林下路商业商务中心、署前路购物休闲中心和龟岗美食旅游服务中心形成以“名城、名店、名牌、老字号”为特色的商业中心,体现“时尚、精品、特色”的商业内涵。

(2)英雄广场商圈。

规划范围。以英雄广场为共享空间,以中华广场、流行前线、地王广场、陵园西路通讯产品商业街等为主要节点。

规划思路。规划定位为区域级商业中心,突出广州现代气息和时尚流行的青少年购物中心和休闲中心,体现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特色。

(3)海印商圈。

规划范围。以海印专业市场为主体的商贸区,位于海印大桥西北侧,东起东湖路,西至大沙头三马路,南起大沙头路,北至东湖西路。包括海印电器市场群、布艺批发市场群、摄影器材市场、图书批发市场和二手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群。

规划思路。规划建设成为具有休闲、展示和购物综合功能的商贸区,抓好电器、布艺和摄影等专业市场群的升级,发展名优品牌商品的展示和展销,塑造海印商圈的新形象,规范图书、音像批发市场,实现图书展示、展销为主导。

(4)流花商圈。

规划范围。以广州火车站为核心,东至解放路,南至东风路,包括广州火车站周边的长途客运站、广交会馆、星级酒店(东方宾馆、中国大酒店)、旅馆、专业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群)等区域。

规划思路。依托会展业和服装批发业,打造以服装、化妆品、钟表、皮革为主体的产业链,将流花交易会馆打造成中国南方永不落幕的服装业展示场所、信息交流场所和特色专业会展基地。

(5)一德路海珠广场商圈。

规划范围。以万菱广场、山海城海味干果商贸中心、海中宝海味干货交易中心、一德路综合市场、南粤副食品批发市场、一德海味干果批发市场、海珠南海味干果专业街等为主,包括大新鞋业市场、天成油墨纸张市场、状元坊等专业市场群。

规划思路。引导从传统的人流、物流混合的专业市场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将一德路变成海味干果市场的风向标,玩具市场的展示地和商务洽谈会所,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成功分离,提高市场的高附加值,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档次。

(6)矿泉商圈。

规划范围。围绕广园西与广花路一带,主要经营商品包括化妆品、服装、鞋、钟表的零售、批发等。主要市场为美博城、金龙盘、世纪财富皮具广场、新豪畔鞋材广园市场。

规划思路。加强广州市对火车站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整治,实行“限、并、提”的策略,提升专业市场的环境和档次,促进市场诚信,规范经营,利用现有市场的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矿泉地区在全国同行业市场的影响力,成为行业产品的集聚、辐射平台和价格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坚持规划先行

“十一五”期间我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应统一认识,增强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着眼于我区产业特点和实践经验,高度重视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把提升商贸服务业质量,保持增长后劲,作为今后经济工作重点来抓。加强对商贸服务业的规划指导,抓紧编制各大商圈发展规划以及各重点行业发展规划,为促进商贸服务业的升级转型创造条件。

(二)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亲商政府 1.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

规范市场管理。根据《广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3-2012)》的要求,对全区的商业网点进行更新改造,提升传统百货业,大力发展现代连锁经营方式等新型业态,实施“名城、名店、名品”战略,以多种专业店、专卖店、连锁超市、连锁便民店为网络推动各商业业态协调发展。紧紧依靠行业服务业中介组织推进专业市场的升级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改变经营档次低及经营特色不鲜明的状况,促进行业自律,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经营环境和良性竞争的商业文化。

保护知识产权。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通过协调各部门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及货物进出口、各类展会和商品批发市场等重点环节。营造尊重、激励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环境,树立我区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营造商贸服务业发展环境,切实保护商贸服务业企业权益。

推进管理创新。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运行机制的创新,建设效能政府。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区发展总体规划的非政府性投资项目,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激活民营资本,促进我区商贸服务业经济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针对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在用地政策上继续推进城区部分 “烂尾楼”项目的优惠政策,加速盘活和处理,缓解我区优质写字楼紧缺的状况,有效增加商务发展空间。对传统商贸业的改造,选取典型进行示范性改造,以点带面推进。

2.深化服务,构建服务平台。

深化政务服务。继续深化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方式的创新,有效整合行政资源。通过完善便民利商的高效服务平台,有效地开展部门之间审批事项的衔接服务和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规范部门权力,真正体现行政透明、公平、公正。

推进电子政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安全为前提,继续加强电子政务体系建设,推进政府创新工程,逐步建立以公开、公平、高效、廉洁为特征,面向社会、居民、企业的现代化政务系统,不断提升传统服务和对外服务,提高政府运作效率。

(三)提升区域硬件,优化营商环境 1.打造生态型商业、商务环境。

通过对传统城市风貌保护区6,以及流花湖公园、兰圃、中山纪念堂、黄花岗公园、烈士陵园、动物园、东湖公园、文化体育公园、二沙岛、麓湖公园等的城市空间开敞区的进一步建设,打造能同时满足物理环境(空气、声光、室温)、6 由南越王宫署遗址保护区、北京路传统骑楼步行街、大小马站-流水井传统书院保护区等组成。心理环境(安全感、舒适感、健康感)及个性发展等要求的商业、商务场所,形成具有生态特色营商环境。

2.加快商业设施改造。

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加快商业设施无障碍改造和路网配套,优化各大商圈的交通组织。同时对我区重要商业中心、商业街进行全方位的停车场资源调查,对缺乏停车场设施的地段进行重点规划,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在烂尾楼的治理上,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政府协调为辅,进行有效处臵。利用五号、六号新地铁线建设契机,加快轨道交通商业枢纽建设,发展“地铁经济”,培育新增长点。

3.改善区内写字楼基础设施和外围环境。

着力打造“区域龙头为示范、重点楼宇为载体、品牌企业为带动、优质服务为支撑”的总部经济发展新格局,挖掘闲臵的写字楼资源。对全区的已建和在建的甲级写字楼进行合理规划,引导写字楼开发合理定位,提高智能化程度,改善区内写字楼周边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鼓励写字楼引进高素质物业管理公司,提高物业管理水平,逐步与国际化要求接轨,强化和提升写字楼物业管理的素质,提升对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的引进能力。

(四)引入中介服务,加快资源整合

规范中介组织的主体资格和职责,明确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商业信用评价中介组织和市场调查、商业房地产信息服务等专业服务。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加快政府业务让渡、服务购买步伐,逐步将专业性、技术性、程序性的事务授权或委托给行业协会。

(五)引领模式创新,开拓发展空间 1.大力发展新型营销方式。

用企业流通信息管理、商业智能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改造创新传统商业。积极发展多种业态,广泛举办商品博览会和交易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走专业化、品牌化、系列化路线,形成鲜明的个性、品牌与服务。引导企业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强大的采购系统和网络化物流配送体系。

2.大力推行物流体系建设。

在巩固现有商贸圈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重构批发商业的营销网络,采用供应链管理系统,建立多层次的配送体系,构建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配送中心的框架结构和功能机制。推动批发市场高档化建设,引导由经营向代理制转变,吸引跨国、跨区域的采购中心进入我区。

3.大力发展现代连锁经营,走集约化道路。

加速向现代零售业态的转变,在统一规划指导下,重点发展社区商业如连锁便民店、连锁超市、配送店、专业连锁店等。大力发展特许连锁,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企业打破行业、部门、地区、所有制的界限,通过收购、兼并、租赁、合资、合作、联营、托管、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优化组合,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

4.推进信息商务平台建设。

推进信息商务平台建设和信息市场建设,汇聚一流信息人才。按照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覆盖范围更大的信息网络,与国内外城市建立信息互联网,完善信息流通机制。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决策咨询、企业咨询、科技情报检索、市场信息检索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和信息软件企业发展。培育和认定一批市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为企业和行业用户提供支持的各类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在线销售、采购和网上交易。充分利用我区在信息服务业方面的优势,将我区打造成华南地区信息服务中心。

(六)打造推广区域品牌,提升国内外知名度 通过政府有计划推动,利用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地位,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宣传作用和名牌企业示范作用,继续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各层次的总部入驻,拓展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总部经济品牌效应,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将文化元素渗入城区及商圈的改造中,推进商业街特色化经营,完善商业设施科学配套,使中心城区文化特色更鲜明,增强人文优势。依托流花会展基地和辖区内众多星级酒店,吸引国际和国内有影响力的高峰会、研讨会、新产品(技术)推介会等商业活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针对辖区内报纸、电台、电视台云集,文化消费市场需求较大的优势,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打造品牌行业、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旅游线路和品牌功能区,促进商贸、文化、旅游的互动。

(七)开发人力资源,提供人才保障

完善各项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结合我区商贸服务业发达、总部企业聚集的特点,重点吸引金融、信息、通讯、医药等高技术人才,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配套政策,创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以留交会为机遇,依托黄花岗留学生创业基地,鼓励吸引优秀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工作;聘请海外学者、专家来我区服务;选派科技、行政和企业管理人员出国培训。加快培育我区人才市场,建立金融、物流、会展和中介等重点领域的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推动人才中介产业化。

第四篇:市科技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衡水市科技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草案)

衡水市科学技术局(2010年7月13日)

“十二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于我市积极适应当前科技工作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重大意义。为促进我市科技工作在“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衡水市科技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主题和“结构调整”主线,按照“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坚持科技面向经济建设,规范加强科技管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技富民工程,科技工作的活力明显增强,科技工作的显示度明显提高,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衡水市委、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意见》、《中共衡水市委、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营造了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市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由2005年的4.2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8亿元,增长了12%。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开展科技攻关,实施火炬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我市在工程橡胶、丝网、玻璃钢等产业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十一五”期间,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全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5家,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型企业。同时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载体和培育基地,积极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增强产业的聚集效应,提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全市区域特色基地达到7家,居全省前列。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70亿元,增加值突破12亿元。

科技服务“三农”效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 业科技信息化服务水平,普及科学知识,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科技进村入户、惠及于民。衡水市、深州市、穆村乡、西八弓村分别成为全省首批星火科技12396试点市、县、乡、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技保障。二是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实施一批新优品种和农业技术研发推广项目。重点实施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及深加工技术开发与示范”、“系列天敌昆虫工厂化繁育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蔬菜标准化生产及商品化处理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中试与示范”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项目,使科技在服务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三是继续实施“河北省一县一业一园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建设,在开发、应用及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综合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手段,增强服务能力,着力推进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已发展到1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市级生产力促进中心 8家。另外,全市有6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入河北省生产力促进中 心联盟,为中小企业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强有力支撑。

2、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加强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先后建立了河北省“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玻璃钢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教育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个省级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成立了“衡水市塑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衡水市西洋管弦乐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研究中心。这些研发中心的建设,有力地提高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

3、加强“衡水市科技项目信息网”和“技术市场网”建设。“科技项目信息网”已与国内150多所院校、院所和市内650多家企业建立了联系。“技术市场网”已发展网络会员938家,发布科技成果、专利技术、招商引资等项目信息11899条。

科技项目实施绩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全市通过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项目对于地方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升了全市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水平。全市共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项,政府财政投入科技经费***万元,同时,争取国家、省科技部门科技计划项目***项,争取科技资金***万元,引导工业企业投入***亿元。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衡水市科技发展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发展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已成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面对国内外科技发展大趋势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我市与国内及省内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管理部门自身实力不足,服务手段不硬,科技投入不够,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二是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机制还不健全。三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形成,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四是全市缺少牵动性、带动作用大的高科技项目,支柱性产业特征不明显。五是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体制不完善,企业科技投入水平低,民营资本的科技投入规模小。六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从事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人才缺乏,高级专业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七是有利于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撑体系尚不健全。

二、“十二五”科技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 方针,坚持科技工作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市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科技富民工程,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模式转型,为衡水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扩大开放,自主创新。创造一流环境,以优惠的政策开展科技招商,为振兴我市经济服务。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大力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强化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

2.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把有限的资源、人才、资金集中到最需要、最具优势的方面。充分发挥科技与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区域自身特点,抓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和重大科技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和工作力度,实现重点突破,整体联动发展,形成区域自身发展的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

3.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积极引导,重点扶持。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整合科技资源,集成科技力量,形成科技优势,增强科技实力。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促进科技产业优化、集群增效,实现科技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4.以人为本,用好人才。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区域人才资源,使人才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用活人才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培养急需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使国内外优秀人才、技术为我所用。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衡水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全市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培植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对全市经济增长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形成有力支撑。

1、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十二五期间,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均增幅达到16%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

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

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 均增长22%以上,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根据我市农业发展需要和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以“创新能力强、产业化发达、安全循环节约、意识技能现代”为目标,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培育一批对不同地区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一批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建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品质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档次和水平。

4、科技成为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吨标准煤以下;万元GDP耗水下降到125立方米以下;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

5.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发展管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投融资体系,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十二五”期间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政府科技活动投入占财政支出达到0.8%以上。

6.全社会科技素质显著提高。大力推动科普工作,发展 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初步形成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与方向、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科学素质的社会知识体系。

7.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逐步建成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到2015年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0家以上。

三、“十二五”科技发展主要任务

(一)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1、大力培植新兴高新技术产业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实施高新技术项目为突破口,以高新技术区域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扶持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积极开发新产品,推进产业上档升级,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使之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1)电子信息领域

围绕促进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增强数字通信设备配套能力,着眼于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培育特色优势产品。集中建设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应用软件、数字通讯产品、信息网络技术四大产业化工程,形成以应用软件及系统集成为核心、以数字通信产品为辅的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

强化软件开发环境建设,优先支持嵌入式软件开发测试、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家庭网络、ASP等服务和网络支撑平台建设;重点支持交互式智能白板及应用系统的项目研究;努力提高现代物流、交通管制、远程教育、社区服务等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应用服务体系。

(2)新材料领域

紧跟新材料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发展的国际趋势,立足于尽快形成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信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以新材料制备、材料成型、材料表面处理、改性、复合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控制、材料在线检测分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发展对衡水市国民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市场需求量较大、实现产业化基础较好的新材料产品,加速推进新型功能材料、新型金属材料、非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化。

(3)光机电一体化领域 着眼于全面提高衡水市工业自动化和系统集成水平,组织精密成形技术攻关,大力推进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应用,加快数控通用设备、激光加工设备、(光)机电一体化装备的产业化、规模化;提高工业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精密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推广应用率,培育一批具有研究开发实力的制造龙头企业;依托骨干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集中力量组织机电一体化的运输机械、纺织机械、通用机械等成配套设备的研究开发。

(4)新能源技术领域

在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的指导原则下,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十二五”期间,能源领域要重点瞄准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新能源规模利用的新原理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新途径,力争取得一批有创新的科研成果。

整合技术和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光伏电池、锂电池、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逐步实现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重点支持节能机电产品、生物质液体燃料、城市垃圾发电技术及设备的开发利用;实施“节能减排专项行动”,重点扶持一批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生产企业,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力争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2、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嫁接与改造

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思路,以提高附加值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以拉长产业链条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以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为重点调整市场结构。加大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装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全面提升我市制造业的竞争力,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1)传统产品的升级改造

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工程。着力研究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通过直接嫁接关键先进技术,快速提升产品技术档次。

围绕我市丝网、玻璃钢、橡胶等重点产业集群,以拉长产业链条加大产品加工深度为方向,开展各类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深加工示范工程。重点开发特种材料丝网、航空复合材料制品、新型合成橡胶、特种密封件等新型材料制品。

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传统产品升级换代进程。

(2)传统设备的升级改造

高起点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加强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掌握一批影响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促进 玻璃钢、丝网、工程橡胶、采暖铸造等传统设备的优化升级。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装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产业的工艺流程、装备、材料等环节,改造传统和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使传统产业的企业管理跨入现代化管理轨道。

(3)利用生物技术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和提升 利用生物技术加大对传统轻工业、化工业的改造和提升。利用催化技术合成多肽类物质和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类和糖醇类;利用微生物发酵新技术进行传统发酵产品技术和工艺改造;加大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包括快速检测装置及相关制剂、酶试剂盒等。

(4)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整合我市科技资源,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以制造装备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为具体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我市工业企业快速、高效发展。到“十二五”末,制造业信息化促进企业效益增长20%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的占40%以上,建成完善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力争使全市的制造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重点开发制造业信息化相关技术,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推广、计算机监控技术的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 统实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的开展,使我市制造业企业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绿色化发展,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并促进以CAD、ERP、MES、CIMS等技术为基础、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二)农业与农村科技

“十二五”期间,继续贯彻科技服务三农战略,通过提升现有技术手段,升级改造传统农业,重点开展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良种产业化与优质高效生产

在创新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的原则,培育、引进一批农作物新品种,严格进行区域适应性诊断,以确保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加速良种推广速度,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促进种植业生产和产品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加快有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主要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加强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良种选育推广,加速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利用与推广,提高优质禽畜良种的覆盖率;加快高效节粮型畜牧业与配套饲养技术的研究推广。(1)稳定发展种植业

大力实施农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强科技攻关与科技成果推广,围绕主导产业研究、开发、引进、推广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不断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力度。围绕稳定粮食生产,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抓手,推广一批新优品种,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重点抓好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一县一业一园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突破性发展畜牧业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面推进畜牧业发展,把畜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来抓,继续深入实施“百千兴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斯格猪产业、奶牛产业、肉鸭产业,打造我市特色优势品牌。重点搞好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高新技术推广和特色畜产品培育,继续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工程和畜产品安全工程,力争“十二五”期末生猪出栏达到500万头、家禽出栏达到8000万只。

(3)积极发展果蔬业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平原绿化。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注重林木良种引种和壮苗培育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发工厂化育苗技术,建设苗木繁育基地和育苗中心,大力推广轻质营养袋育苗、水培育苗、组培 育苗技术;加强速生丰产定向培育技术和名特优经济林品种培育和开发研究,形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突出抓好深州蜜桃及阜城鸭梨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速品种改良换代,有计划地对劣质果园进行更新改造。“十二五”期间,在我市重点推广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突出我市蔬菜生产亮点,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认证力度,依托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开发蔬菜制品,使园区效应放大做强。力争“十二五”期末水果种植面积达到9万公顷。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公顷。

2、农产品精深加工

大力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大对果品蔬菜及粮食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支持邓庄无公害蔬菜、喜奥胡萝卜汁及深州苹果脆片的深度研发。大力推广农产品保鲜、储运、包装和加工废弃物处理技术,加快现代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上的研究与应用。

3、资源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科技工程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完善“公司+农户”等多种类型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一体化、专业化。以畜牧业和种业为突破口,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加 强特色、高效、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有机结合。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建立特色产品直销网络,实现产业与市场紧密对接,打造特色品牌。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整体谋划,系统节约。对农村种养殖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开发,再生利用,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大力开发沼气等农业微生物能源技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畜牧养殖小区推行粪便综合处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4、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重点,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建立一批高新技术园区,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品,进一步推进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

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建立农业科技信息系统平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综合信息网的建设,建成全市涉农技术、经济、政策的信息发布中心。以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数字 17 农业、精确农业的开发力度,建立农林资源环境等动态监测系统和重大灾害的预报、预警系统。

加速工厂化农业的技术研究,优先支持种苗生产、病虫害防治、栽培饲养管理的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并认真作好推广示范。

5、农产品安全和标准化生产。

研究与开发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及植物源农药,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控制,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化肥平衡施肥等关键技术。实施蔬菜安全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环保型农药及高渗助剂的研究等项目。大力引进抗病优质蔬菜新品种,研制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基本形成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6、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示范。

“十二五”期间,实施大区域、大资源、大农业战略。在重点抓好以深州、冀州为核心的粮油加工集群,安平、深州、饶阳为核心的肉食加工集群,深州、饶阳为核心的果蔬加工集群,桃城区、开发区为核心的奶业加工集群,枣强、故城毛皮服装加工园区、武强食品加工园区的基础上,再行谋划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努力构筑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育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 重点龙头企业。

(三)进一步完善并优化区域科技创新及服务体系 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优化完善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创新源,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桥梁和纽带,政府宏观调控的官、产、学、研有机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重点实施“三个工程”和“四个平台”建设。

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 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着力争取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等项目,健全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平台,探索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扩大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服务团队,使科技智力和科技要素向农村大量聚集,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工程 切实完善 “衡水科技110”综合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形成门类齐全、上下联动的科技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为农业增效和服务民生畅通科技信息“绿色通道”。

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 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坚持用工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工农业技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 范,构建技术链,支撑产业链,形成统筹链,促进就业增收,带动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以产业化生产经营为带动,大力扶持发展建材、化工、机械加工、食品深加工等科技示范基地,培育骨干产业集群,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示范,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平台 大力建设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成果交易和转化平台。制定技术交易买方激励政策,开拓企业和农村两个买方市场,营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引导环境、中介服务环境和金融投资环境,整合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科技资源,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科技示范园,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 建立技术研发、成果运用、投资融资、中介服务等创新体系,进一步建好工业集中区、农业科技中心和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园区要素聚集、成果孵化、示范带动的支撑功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根据衡水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群明显的特征,各区域各技术集群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建立一批软件研发测试、信息技术开发等专业性的公共技术平台。

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具有要素聚集、创新服务、桥梁纽带等功能,我市应重点建立产权交易所、知识产权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生 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中心、信息与咨询公司等涵盖成果交易转化、投融资、对外贸易、法律咨询等领域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务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创新服务中心相结合,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中介服务体系。

(四)社会与发展

围绕我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研究开发和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常见病、多发病、重点传染病的防治水平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使我市在人口状况、防灾、减灾、资源综合利用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公众的科学素质和劳动者素质明显增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1、人口与健康

针对我市人口与健康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点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研究和计划生育研究等。开展心脑血管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危害群众身心健康的致盲性眼病和老年性疾病防治研究,环境变化对健康影响的控制预防技术研究,减少重大、多发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食品安全重点开展常用农药中毒急救和农药化肥等对人体远期健康影响 的研究;生物安全与药品安全重点研究建立灵敏、快速、可靠的生物污染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监测、检测与预警系统,研制综合疫苗、诊断试剂、防治药物和防护技术与装备,加强药品及医疗器械控制、监督、检验技术研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人口素质。

2、生态建设

根据各地农业发展的区域条件和比较优势,发展以优质高效农业为主的绿色生态农业圈,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主的创新生态农业圈;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生态市建设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各种形式参与生态市建设,促进并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建设和环保项目的社会化运作;完善科技政策,加快生态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加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各级政府官员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和培训,灌输生态理念,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全面推进衡水生态市建设。

3、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节能、节水、节材新产品、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启动以“源削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战略,以“控源治污”和生态整治为重点,加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大气污染控制、脱硫脱氮除尘、城市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和生活垃圾无害 化等技术研究;研究开发工业危险废弃物、医疗垃圾、化验室废液、生物污泥等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新技术;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研究。

4、循环经济

围绕我市重点行业, 继续推进已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冀衡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进一步完善老白干、冀州银海、景化、景县津龙养猪等四个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建设,加快推进桃城区、赵圈循环经济工业园等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企业的建设。大力开发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研究,开展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等技术研究。

(四)科学技术普及与推广

大力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认真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国发„2006‟7号),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1、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重点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2、以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基地建设为支撑,设立“走近科技”等专题栏目,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宣传科技知识和科技成果;实施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四、重大科技专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定期研究科技工作,及时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领导作用。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全社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健全考核指标体系,把财政性科技投入额度、科技进步实效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奖惩。

(二)落实激励政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落实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机构要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重大 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企业,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优惠政策。

(三)积极鼓励引导,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科技投入的要求,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或超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要求的标准。同时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向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使全社会研发(R&D)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明显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要占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5%以上。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用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补助,以及高新技术项目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贴息资金的匹配,鼓励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化,吸引金融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贷款;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产品在研究、开发及中试阶段的必要补助,引导全社会对科技型中小 企业进行投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四)强化体制创新,构建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 加快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改革计划管理方式,推进科研课题改革,把政府资助的科研计划与企业和科技人员选题结合起来,对围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攻关的课题,择优进行重点扶持;探索推广课题制、重大课题招投标制、研发课题合同制等一系列的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科技项目的评审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原则。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奖励体制,围绕科研成果的实际效用,突出推进市场化的评价和实绩性的评价,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评价体系。

(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保护科技创新成果 制定实施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创造、使用、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政策,引导以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开展研发活动。实施重点企业和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各类科技计划要对具有核心技术的项目和产品予以优先支持。设立专利申请资助资金,资助发明 创造人申请专利和部分专利实施,促进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和拥有。要把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成效作为职称评审和科技奖励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队伍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六)优化人才聚集环境,加速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重点引进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领军人才,培养一批有助于推动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的关键的、共性的技术人才队伍。建立与科技人员贡献相符合的分配制度,引导鼓励人才以技术要素入股,参与收益分配;重视、鼓励和推行人才柔性流动,努力创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我市的中试基地、孵化基地的“人才聚集平台”;大力吸引省内外高层次人才与我市重点企业进行合作,以重大项目攻关带动人才聚集;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切实解决科技人员在户籍、住房、子女就学、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科技人员在我市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七)加强乡镇科技工作,推进科技富民工程全面实施 深入调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乡镇科技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健全乡镇科技管理体系,稳定和完善基层农技 推广机构,培育和发展多元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星火培训学校,加强农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深入推进省级科普示范点和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市级示范基地,带动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速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八)提高全民科技素质,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要求,大力开展科普进村户、科普进校园、科普进企业、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机关活动,重点围绕青少年、农民、城镇居民、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学素质行动。各级各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方面要加强协作,形成科普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公益型科普事业发展。在全社会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鼓励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崇尚竞争、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大力宣传在自主创新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新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自主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第五篇:广州市荔湾区殡葬管理工作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荔湾区殡葬管理工作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为贯彻执行《广州市殡葬管理工作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深化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幸福荔湾,结合我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推进殡葬改革,不断健全殡葬服务体系,完善殡葬监管机制,优化殡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殡葬改革在促进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任务

今后五年,我区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的基本任务是:继续全面推行火化,巩固殡葬改革成果,严防土葬回潮;进一步提高殡葬管理水平,形成区、街、社区三级殡葬管理工作体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做好骨灰安放和去向的管理,坚持葬法改革与葬礼改革同步推进,积极破除丧葬陋习,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环保的办丧方式,大力推行骨灰多样化处理,努力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构建幸福荔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工作目标

(一)继续保持遗体火化率100%目标。严格按照市殡葬管理的工作要求,强化街道属地管理责任,确保遗体火化率100%目标,继续将其纳入各街道殡葬管理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巩固清坟工作成果,确保新坟不冒,重点加强区内空挂户、拆迁户、回迁户以及外来人员的死亡统计,确保死亡统计的准确性,确保火化率不掉下来,保持殡葬管理目标考核成绩100分。

(二)加强骨灰安放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公益性骨灰楼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服务价格,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骨灰安放工作。加大对骨灰去向的跟踪管理,严密监控,堵塞漏洞,有效防范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杜绝火化后骨灰乱埋乱葬现象的出现。

(三)推进殡葬服务进社区。殡葬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依托我区现有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在社区建立殡葬服务咨询点,为市民群众提供服务,包括感情安抚、殡葬业务咨询等服务内容。

(四)推行惠民的殡葬政策。大力推行惠民殡葬政策,逐步建立以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基本殡葬服务减免为基础,其他多种形式殡葬救助为补充,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

(五)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坚持葬法改革与葬礼改革并重,积极破除丧葬陋习,大力推广少占土地或不占土地等骨灰处理方式,继续推行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通过政府财政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继续免除群众参加骨灰还林、骨灰撒海活动的相关费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殡葬改革,积极倡导文明殡葬、绿色殡葬,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四、主要措施

(一)继续强化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殡葬管理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殡葬管理工作的协调领导。各有关部门和街道要把殡葬管理工作目标列入工作考核内容,建立健全殡葬管理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完成殡葬管理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殡葬改革工作由区政府统一领导,区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区宣传、发改(物价)、民宗、财政、人力社保、卫生、侨务、公安、国土房管、法制、工商管理、规划等部门紧密配合的殡葬管理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形成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殡葬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加强区、街殡葬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殡葬管理干部队伍。

(二)加强骨灰安放管理,强化殡葬管理信息监控体系。区民政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益性骨灰楼的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完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骨灰安放管理工作。要重点加大对骨灰去向跟踪管理,严密监控,堵塞安全漏洞,防止骨灰乱埋乱葬现象的发生。继续强化街道、社区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的培训,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大力提高基层殡葬管理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充实基层殡葬管理队伍力量,使殡葬管理实现重心下移,构建一个自上而下的殡葬管理监控体系。

(三)进一步理顺殡葬管理体制,保障殡葬执法经费。全面理顺殡葬管理体制,加强殡葬管理和执法机构建设,完善执法主体,规范执法行为,落实好殡葬执法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区财政部门要将殡葬执法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范围,确保殡葬管理执法工作的正常运转。

(四)加强殡葬改革宣传,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要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制定殡葬改革宣传方案,由区民政局牵头,会同宣传部门和街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加强殡葬管理政策法规和殡葬改革成果的正面宣传,加强对殡葬改革先进典型的宣传,积极倡导移风易俗。要坚持把每年四月作为殡葬改革宣传活动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殡葬管理政策法规家喻户晓,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殡葬改革,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

(五)继续严抓殡葬管理目标考核验收工作,确保各项殡葬管理目标任务完成。为确保《荔湾区殡葬管理工作“十二五”规划》落到实处,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各街道要认真做好殡葬管理目标考核验收的准备工作,区政府每年对各街道完成殡葬管理目标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通报考核结果。凡考核达标的单位,由区政府给予通报表扬;凡考核未达标的单位,由区政府给予通报批评。五年规划任务完成后,区政府将对全区贯彻实施《荔湾区殡葬管理工作“十二五”规划》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下载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团委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团委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团委“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内容紧紧围绕我院共青团工作“12344”构建工作格局,即突出一个根本目标:育人;推进两大战略任务:思想引领、成长服务;抓好三......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5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目录 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二章 面临形势 第二篇 指......

    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意见征求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1 目录 第一章 “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 ................

    印发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广州市教育局文件 穗教发„2012‟3号 印发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市属各高校,局属各单位: 《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

    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是张家界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向旅游经......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北京2011年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章 开创“富民强桂”新局面 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进入......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湖州市委关于制定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