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推进工作
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 谋划事业、推进工作
在“三严三实”的讲话中,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共商改革发展大计时“谋事要实”。这不仅为下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盘大棋奠定了厚重务实的“棋风”,而且为各级领导干部制定了长期的为政指南,树立了一以贯之的行事风标。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只有谋事要实,才能脚踏实地。谋事不实,必然导致虚无缥缈、雾里看花、浅尝辄止、弄虚作假,结果只能是犯“形式主义”错误,一事无成,危害极大。谋事要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牢记“谋事要实”的宗旨,干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摒弃“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从古到今,“不谋实事”是对为官者最强烈的批评之一。“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谋事”是否“实”,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尺。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历来为民众舆论所厌,为正人君子不屑。谋事不实,必然导致虚无缥缈,雾里看花,浅尝辄止,弄虚作假,结果只能是虚掷公帑、劳民伤财,激化矛盾、败坏风气。这就是居于“四风”之首的“形式主义”,危害甚重。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值得为官者细细思量,努力践行。
反对形式主义,重在谋事要实。谋事要实,落脚点在一个“实”字。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坚决杜绝决策时拍脑袋、推进时拍胸脯、失败时拍屁股走人的错误行为,更要坚决制止一心只为出政绩、出形象,既不符合实际又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错误做法。要用心谋事,倾注心力谋划事情,细心谨慎,考虑周全。始终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早人一着,善于将上级的要求、外地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的建议有理有据、切实可行;制定的方案周密细致、便于操作。
谋事要实,重在谋实在事。总书记强调“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应有之义,也是各级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要谋实在事,必须要俯身亲民,懂得广大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要义关键,端正作风,务实求真,戒躁戒虚,把工作精力集中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管用的地方、最见实效的地方。民之所需、民之所欲、民之所困,正是各级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谋事要实,还需脚踏实地。谋事要“三符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谋事要成功,“谋”的路子必须要对,“谋”的脚步必须要实。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为基本前提,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标,秉承科学精神,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才能把脚步迈稳,把脚印踩实,才能收获到改革的果实,老百姓才能尝到改革的甜头。
中国共产党人一贯提倡“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但现实工作中,谋事不实的问题仍然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比如,有的人缺乏科学精神,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不顾实际,为官乱为;有的人“新官不理旧账”,换一任领导,变一套思路;有的人不愿沉心静气地研究工作,习惯于坐机关、听汇报,对基层实际情况和群众愿望要求漠不关心;有的人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花拳绣腿的“面子工程”,等等。凡此种种为官不严、为官不实、为官不为、为官不为的现象都是谋事不实的具体体现,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南京曾在10多年前在一批广场、游园、主次干道等公共绿地安装了大量的喷灌滴灌系统,但目前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令人担忧的是,该市有关方面又在谋划用3年时间在全市一定规模的绿地广场和道路绿岛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现有的设施瘫痪在那,已让人觉得浪费可惜,如果再造一堆“摆设”,老百姓会怎么看?最近,南京市委领导基层调研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环境问题逢会必讲,专项整治持续开展,群众却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为什么环境整治总被当作突击任务,而没有当作一项维护群众利益的常规性工作来抓?为什么这样一项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应该说,这三个问题都问到了关键之处。实际上,不仅是环境问题,党员干部在谋划事业推进工作中都要认真回答好这三个问题。
而已成“摆设”的喷灌滴灌系统,则是回答这些问题的一面“镜子”。
城市治理中的规划和建设,无论是民生工程还是公共事业,都应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切不可像“花架子摆设”那样华而不实。不必讳言,一些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脱离发展实际,或贪大求洋,或好大喜功,动辄追求“世界一流”、“国际领先”,以“之最”、“之冠”或“可申报吉尼斯纪录”而感觉良好。这从一些城市曾热衷搞的巨大草坪、千奇百怪的城市雕塑等等即可看出。百姓并未从中得到多少实实在在收益,谈何理解支持?
稍加分析不难发现,任何一项不实之举的背后,其实并非是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而是追求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搞的是热热闹闹的形式主义。
党员干部要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推进工作呢?我认为,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必须常“三思”
思谋事之“本”,求是之实是谋事之“本”。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尊重规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必然选择。“谋事要实,就必须求是要实,求是之实是根本之实。求是要实就要尊重规律。”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自然生态规律等科学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就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决策不搞“一言堂”,在重大决策之前,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切实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就要相信科学,尊重科学,规划决策不靠“拍脑门、拍胸脯”。
思谋事之“源”,时空之实是谋事之“源”。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谋事要实,就要坚持实事求是,谋“时空之实”。时空之实,就要谋“地利”之实,谋“天时”之实。“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当前存在的“花架子”工程,都是“唯上不唯实”“唯己不唯实”的形象工程。
谋“地利”之实,就要因地制宜,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不是千篇一律,不是华而不实。否则,形式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贻害无穷;谋“天时”之实,要求全省党员干部要将自己的工作事业,自觉融入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大局当中。
思谋事之“基”,担当之实是谋事之“基”。敢于担当,是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之一。谋事要实,需要“担当之实”来作保障。担当要实,就要求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中共阿里地委原书记孔繁森就是这样一位奉行谋事要实工作作风的优秀干部。孔繁森进藏本来是作为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选调的,报到后,区党委见他年轻体壮、意气风发,决定改派他到海拔4700多米的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征询他的意见,他的回答很痛快:“我年纪轻,没问题,大不了多喘几口粗气。”那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为了在农牧区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亲自到一个乡试点,又把经验在全县推广。之后,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来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当天夜里,他风尘仆仆地到达措勤县委所在地。第二天上午,他不顾旅途劳累,召集县委、县政府的干部开会,听取汇报,并结合贯彻党的十四大会议精神,商讨如何发挥当地优势,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途径。经过对沿途措勤、改则和革吉三个县的实地调查,孔繁森透过这些地方贫困落后的现状,看到了当地蕴藏的巨大优势,即:丰富的畜产品和矿产品资源。他兴奋地对同行的同志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经济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对原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这对有着丰富资源的阿里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发展契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快阿里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了寻找阿里的发展优势,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雪域高原上留下了他的深深足迹……
如今,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实不仅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历史责任。能不能求实、务实,能不能唯实干、重实效,见证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更检验党性与品行,从“办事不吭声”的老实人张思德,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好干部焦裕禄,再到“退休福不享,栽树二十年”的“草鞋书记”杨善洲,尽管时代方位不断变化,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始终都是优秀共产党人的本色。把实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修养,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始终坚持埋头苦干、踏实肯干,必能担起时代重任。
谋事不实,蓝图再好也不过是画饼充饥;创业不实,梦想再美也只是黄粱一梦;做人不实,立身之本必定荡然无存。处在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实干“则难者亦易矣”,不干“则易者亦难矣”。有“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自觉,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才能啃下硬骨头、打破利益藩篱;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实劲,才能稳实增进人民福祉、坚实成就党的大业。我们党从严从实要求干部,强调实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道理正在这里。
“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胜利喜悦,也可能面临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难风险。惟有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崇实气魄,拿出骏马追风、驰而不息的踏实精神,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点点燃亮梦想的荣光。这是神圣的使命,我们应有舍我其谁的担当。
第二篇: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课程名称】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计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2.能力目标: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运用课本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进行思考,进行人生选择。【教学重难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与方法。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4.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为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讲述寒假同学聚会经历。某同学与2011年开始创业,在安海投资开办一家影楼,半年赚了10万,于是2012年扩大规模(原因:龙年结婚的人多),在水头和泉州失去有连续开了两家影楼。结果事不遂人愿,安海和水头的影楼虽没有亏损但效益不高,泉州的影楼亏损了20万。请同学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哪 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急于扩大规模,没有研究清楚市场;对自身能力估计不足;泉州市场大,品牌多,消费能力较高等。总的来说就是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师活动: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来得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对于每个同学来说,接下来可能会面临很多的选择,比如就业还是升学,就业的话要选择哪个工作,事实上在做选择之前,我们都会考虑到很多的情况。上星期我们请同学回去考虑了一下你对未来工作的5个要求,现在请几位同学上来说说看你对工作的要求是什么,如果让你对这5个要求进行排序的话,你会怎么排?
学生活动:回答并排序。
教师点评:实际上我们刚才所做的活动是在测试同学在职业选择中的一个价值取向。最后留下的就是同学们在找工作中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同学们可以看一下你所留下的这个条件是符合你客观实际的吗?那么你身上哪些因素是属于客观实际的呢?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客观实际。请同学翻开课本第二面,小字部分。同学们一定有听说过一句话叫做“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橘子是一种喜阳的植物,所以在淮南可以生长,在淮北就不能生长。这就是因为土地的客观实际决定了能够种植的农作物。同时呢,大家也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因为水果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可以保持我们的身体平衡。而我手中的这个橘子富含了维生素C,这就是橘子身上的一个客观属性,同时橘子也有润肺止咳的功能,因此有人说多咳嗽的话多吃橘子可以好得快。但事实是这样的吗?实际上从中医的角度讲,橘子是属于比较热性的水果,而橙子是属于凉性的水果,如果你的咳嗽是由于着凉了引起的,而且吐出来的痰是清稀白黏的话,这是属于风寒性咳嗽,可以吃一些温性的橘子,而如果你是咽喉肿痛,咳嗽痰发黄的话,是属于风热性的咳嗽,这个时候就应该吃一些清热的橙子。
可见,同样是咳嗽也要看症状的不同而下药,这就说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这也就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教师活动: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拔苗助长的故事吧。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客观植物生长的规律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做到实事求是。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活动:联系到我们生活中来,大家都知道,每隔几年国庆节的时候天安门都会有一个较为盛大的阅兵仪式,这个时候领导人都会站在汽车上进行阅兵,同学们可以试想一下几千年前的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阅兵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不可能,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汽车这种东西。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有像同学们这个年纪的大学生都要去到农村,相应毛泽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但是结果却造成那几年整个国家的发展滞后了许多,直到改革开放才有恢复高考。而近十年来,又引发了一阵“下乡热”,许多大学毕业生去到农村工作。同学们想一下,现在的这种下乡热还会造成像以前那种不好的后果吗?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不会,因为现在的客观实际是农村对知识对科技有需要。【课堂讨论】
1.一切从实际出发成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等;
2.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成语: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好高骛远、照本宣科、抱薪救火等。【板书设计】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客观实际的含义
2.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坚持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3.意义: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社会历史条件是做出选择的前提 2.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影响人生选择
3.必须结合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情况和问题做出选择。
第三篇:第五章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五章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思考与训练】
一、名词解释题
1、物质
2、意识
3、规律
4、意识的能动作用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填空题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2、意识不仅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的产物。
3、意识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的机能,是(的反映。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
5、规律的根本特点是规律的()。
6、()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7、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为基础。
8、我们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的观点,要充分估计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对事物的影响,一切以()、()、()为转移,不可把主观认识与客观环境条件割裂开来。
9、()、()和()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10、坚持(),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三、单项选择题
1、物质世界是()A、由神仙和上帝创造出来的 B、人的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C、非物质的、神秘的“生命力”的自然表现 D、从来就有的
2、世界的统一性在()
A、物质性
B、完整性
C、多样性
D、能动性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性
B、联系性
C、时空性
D、客观实在性
4、意识的本质是()
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的产物
C、人脑的机能,客观世界的反映
D、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B、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C、是否承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6、意识现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A、人类特有的B、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 C、高等动物具有的D、电脑具有的
7、对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哲学上的()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论和唯心论)
8、规律是()
A、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 C、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D、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9、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A、个人积极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10、有神论是一种()的世界观。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四、判断题
1、规律和规则是相同的人。()
2、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3、世界观即哲学。()
4、错误的意识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5、唯物主义就是追求物质享受,唯心主义则是追求精神清高。(五、简答题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规律有何特点?
3、怎样理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4、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第四篇:关于全镇工作谋划及推进情况的报告
关于全镇工作谋划及推进情况的报告
XX镇是XX的县域中心,发展基础较好,社会关注度高。今年6月,县委对XX镇领导班子进行调整,3个月来,XX镇党委、政府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梳理XX自身的资源和禀赋,提出了“一二六”发展思路(一,即一个目标,就是要建成最具竞争力的川中名镇;二,即两条路径,就是要围绕做精城镇、做美农村两条路径实施双轮驱动;六,即六大任务,就是要抓好党建引领、旧城改造、基础提升、产业支撑、民生固本、环境助力六大重点任务),为XX镇未来发展提供明确清晰的方向和路径。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瞄准一个目标,坚定发展方向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增添举措,积极行动,努力建设大气精致兼具、乡土风情浓郁的品质之镇,加快打造现代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奋力实现建成“生态美、产业美、生活美、人文美”的最具竞争力的川中名镇目标。
二、坚持两条路径,突出发展重点
把握XX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XX一体化发展机遇,坚持“做精城镇、做美农村”两条路径,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完善城区区域功能,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发展态势,凸显中心乡镇的发展定位,建设公园城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发展精品产业,建设一批高品质产业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美丽乡村。
三、聚焦六大任务,破解发展难题
党建引领。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的鲜明导向,认真写好行政区划调整后半篇文章,健全完善党的基层组织,选优配强35个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督促各基层党组织履行好抓党建的主体责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深入推进小区党建,对现有142个小区进行规范化党组织建设,以南北街社区老公安局小区作为三无小区攻坚行动试点小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扎实推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主抓园区形象提升,切实发挥青花椒、中药材等产业发展党支部带头作用,不断夯实基础、补齐发展短板、做优特色亮点,持续推进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引领产业优质发展。
旧城改造。推动城区项目建设,推进亿联二期、白塔公园项目征拆,配合完成中农联XX现代农贸城项目建设,配合完成县城区路灯节能改造、市民文化中心、停车楼等项目建设,推动中国书法城PPP项目和海绵城市PPP项目落地,进一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加快城东片区和零星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推进2687户有意愿参加棚户区改造并列入改造计划的棚改工作,做实民心工程。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坚持四项文明劝导活动,持续开展“座商归店、游商归市”行动,把做好卫生保洁、优化居住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巩固创国卫成效,不断加大烟花爆竹禁放、犬只管理工作力度,不断美化城区环境,持续提升城市品味。
基础提升。切实做好成达万高铁、成南高速公路扩容XX段征地拆迁工作,加快推进S413线县城至附北段一级公路和XX路道路建设,推动城东三级客运站和上河街幼儿园项目落地。高标准推进下东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有序实施S413线、普安大道、将军路等生态建设,以两河口村为试点,着力打造一批生态水美乡村,做精XX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打造形成乡风文明新平台。持续加快道路、塘堰、大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的进度,完善下东农旅产业环线,推动完成4个土坯房户乡挂钩项目扫尾工作,完成XX湖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确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质的飞跃。
产业支撑。着力规划先行,突出乡村特色,因地制宜规划布局,以XX村、XX村等为中心打造“观光旅游、精品水果采摘、农家乐”乡村振兴示范区,掀起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新高潮。着力人才育引,用心培养一批职业农民、文化能人等乡土人才,用情塑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用力回引一批有资金、有技术、有理念的返乡创业人才,激励各类人才大施拳脚、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着力彰显优势,以XX村、XX村等为中心打造精品蔬菜药材基地3000亩和以XX村、XX村等为中心打造青花椒产业基地1万亩,力争2022年使青花椒成为全镇主导产业。
民生固本。强化贫困人口保障,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76户4059人做好政策保障延伸,重点关注今年脱贫户2户5人、动态监测户14户29人,边缘户2户7人,两重人员10户27人的情况,因户施策,多方式多途径解决“一超六有”,确保不落下一户一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细化落实社区公益性岗位、精准扶贫公岗,积极推动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全力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创业。强化特殊群体保障,全力做好城乡低保、特困户、医疗救助、孤儿救助、自然灾害和临时困难救助工作,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妇女儿童之家建设。
环境助力。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公厕提档升级,推进粪污、废弃物、秸秆有效循环利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XX行动。持续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强化XX湖、XX河水源保护,配合实施XX区引水入城和XX河流域综合治理,启动县城区老旧小区雨污分流、XX溪排污干管项目。巩固畜禽禁养区已有的成果,科学规划适养区产业布局。全面加强镇村道路日常保洁维护力度,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行动,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镇延伸,加强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处置,协调配合完成下东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完成附北污水管网支网建设,确保附北污水收集池正常投入使用。
下一步,恳请县政府支持我镇青花椒产业园创建全市三星级农业园区,恳请县政府支持我镇分步骤对旧城进行改造,恳请县政府支持我镇改善办公环境以及改建便民中心。XX镇党委政府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开拓创新、奋发图强,把目标变成行动,把蓝图变成现实,为加快建设“三县一城”贡献XX力量。
第五篇: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作者:房宁
文章来源《求是》2013年第23期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根据本国的历史和国情,探索和建设符合本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民主制度,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伴随着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探索,民主政治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中国历史与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民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式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系统地总结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既是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对于外部关注中国民主政治的一种回应。
西方宣扬民主是“普世价值”,刻意回避各国民主政治实践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各国的民主制度都是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紧密结合的,各国走上民主政治道路的原因是具体的,有差别的,民主政治在各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英国民主政治最早起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因此,“权利保护”成为英国民主的起点和重点。法国民主政治起源于法国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发端于下层阶级反抗上层阶级的斗争之中。因此,争取自由成为法国民主长久的主题与特色。美国民主诞生于独立战争,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特殊因素,美国独立建国时较之欧洲国家有更大的制度选择和建构空间,使得许多源于欧洲的民主观念与政治原则在新大陆上表现更为突出。
中国民主政治的起点是外来殖民主义侵略引发的民族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是中国近现代包括民主在内的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在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产生了民主政治的诉求,出现了最初的民主实践。新中国建立后,寻求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建立富强的新国家成为新的历史任务,民主政治成为调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治机制,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从救亡图存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民主政治是人民的选择,但选择不是任意的,人们只能在历史任务和国情条件等客观因素设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中国的历史和基本国情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在工业化、现代化阶段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必须能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又能集中民力和民智,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有效调配资源,保卫国家安全和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来说,只有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这两方面基本需求,才是一个可供选择和有生命力的制度,才是一个真正为中国人民所需要的制度,因而也才是一个真正民主的制度。
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中国人民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初步掌握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律,这就是把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在中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民主政治就失去了主心骨,人民当家作主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长期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丰富而重要的经验。
第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把保障人民权利与集中国家权力统一起来。权利保障是中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充分的经济、社会自由,权利的开放和保障,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资源禀赋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条件下,由于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中国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中国民主建设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即“共产党领导”是国家权力集中的制度体现。权力的集中,保证了中国实现更具效率的集约化发展。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选择协商民主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的重要形式。工业化阶段是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大量存在,易于发生冲突和动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诸多经验证明,在工业化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开放社会参与的权力通道,可能会导致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
在工业化阶段重点发展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重点发展协商民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选举民主给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增加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有利于提高民主质量,避免片面性,把“服从多数”和“尊重少数”统一起来;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政治成本。
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循序渐进扩大和发展人民权利。保障人民的权利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人民权利的实现和扩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曲折,甚至遭遇“民主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权利的急遽扩大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最大承载能力,形成了权利超速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认为,权利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增长的,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单纯靠政治斗争争取来的。权利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相对的。人们只有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因此,中国发展人民权利的根本之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权利的发展创造条件,带动人民权利的扩大和发展。这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权利意识不断上升的复杂社会环境中依然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经验之一。
第四,在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的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策略被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即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尽可能地通过实验、试点,逐步推广。这是中国改革和民主建设一项成功策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民主政治责任重大,也具有高度的风险。改革一旦失误,后果严重,甚至难以补救,各国历史上这样的教训不少。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是难免的,但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可以承受,失误或失败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找出更加科学、正确的方法。
三
回溯历史,观察现实,无论在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和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形式都不会一帆风顺,而要受到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的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也是如此。对于中国民主的未来发展,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客观冷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以往经验,实现积极稳妥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考虑到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等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策略应该是积极稳妥地扩大和推进有序政治参与和民主协商,建立、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第一,分层次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是政策性参与,即通过民意征询系统,把国家的法律与政策建立在征询和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之上,通过征询人民群众的意愿,使党的执政方略和各级政权的政策法规能够准确反映和代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是保证政治参与有序性的关键。民主政治需要有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但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和利益局限性在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范围和能力。分层次政治参与方式是克服和超越群众参与局限性的根本方法,它以利益相关性、信息充分性和责任连带性为标准设计和确定政治参与的主体、对象和方式。通过区分不同的政治事务,以利益相关程度、信息掌握程度和责任连带程度为尺度,引导相关性强的群体及代表进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这既从总体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又可防止参与的无效与混乱。
第二,推进协商民主,提高协商民主质量。党的十八大首次确认协商民主概念,提出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未来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发展协商民主,需要进一步扩大协商民主范围,推进协商民主的体制化、制度化建设,提升协商民主的质量。在未来发展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进程中,社情民意的客观、准确、全面的发现和反映机制是一项重要相关制度,应纳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议事日程,加速建设中国的社情民意调查系统。
第三,建设和加强权力制约和民主监督体系。权力制衡的基本原理是相同或相似的权力主体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而民主监督的基本原理是授权者或被代表的主体对于委托者或代理人的监督和制约。权力制衡和民主监督是两个性质不同、功能相近的制约与监督政治权力的管理机制,在未来的民主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
历史和现实经验一再昭示,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实践经验而不是根据“本本”或西方的价值理念,这是建设和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之道。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探索,中国已经形成适应当前发展阶段、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比较系统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继续探索前进,中国的未来将是光明的,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