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调整的探讨

时间:2019-05-14 06:4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调整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调整的探讨》。

第一篇: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调整的探讨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调整的探讨

《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第6期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用地分类与工业项目特征不吻合,忽略对土地经济效益的控制,缺乏动态适应性等问题,结合实证研究,提出其控规编制应进行适当调整,以强化工业用地的特殊性和经济性,并结合规划控制的动态适应性对其进行了系统完善,在此基础之上尝试构建一套适合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指标体系,旨在加强工业园区土地的利用效率,关键词: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调整

引言

工业园区作为一种发展经济和改善城市布局的重要模式,以集约性为突出优势并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兴建高潮,但在实际开发建设中不乏圈占土地,盲目开发等现象。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加速扩张与土地政策的紧缩,为了在工业用地上加强管理,改变其粗放的用地方式,从2003年开始国家下发了各种关于清理整顿工业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先后发布了《全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2004)和《全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下称指标),标志着工业用地的引资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业用地的标准虽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但是在规划编制中还未明显体现相应变化。《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具体地块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提出控制指标,作为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由此可以看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指导实际项目开发的主要依据,对于工业园区建设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控规作为直接面向市场的政府规划手段,它使工业区的规划有更强的针对性,对用地有了明确的定性和定量,但是现实中控规在对工业区建设的控制和引导方面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依然低下,一方面表现为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土地的经济产出率较低。由于实施管理不当造成了控规失效外,工业园区控规编制自身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结合实际项目对工业用地控规编制方法的调整提出一些看法。

工业园区控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控规最根本的是直接界定了土地的发展权,也就决定了土地的市场价值,因而对地产市场乃至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决定了控规的主要内容是明晰土地性质和开发强度,开发强度需要从空间、经济、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考虑,而现行的工业园区控规编制中并没有完全反映以上内容。

2.1忽略不同类型产业用地的区别

确定土地的利用性质是控规的核心,在控规编制中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对地块进行用地划分,针对于工业用地,标准中只划分到中类。而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 B/T4754—2002)中工业部分的分类(包括30大类),不同类型产业对于投资强度、用地规模,空间布局有不同的需求,比如交通设备制造业中的汽车制造业,具体又分解为整车制造、发动机等主部件制造,零配部件制造,车辆组装等行业,通过对这些行业的调查分析,发现同属于汽车制造业下的不同行业同样存在着投资强度与土地利用强度上的较大差异。如果仅仅按照建设标准中的用地分类进行编制,无疑会导致控规缺乏科学性,也不利于完善与发展园区的产业链,从而影响了土地的高效利用。

2.2忽略对土地经济效益的控制

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空间体现,通过土地产出效益的分析研究,很多工业园区总产值虽高却掩盖不了空间效率低下的事实。在目前工业园区的开发中,由于某些政府缺乏前瞻性或管理不当导致“工业房地产”土地投机现象或是缺乏资金而低强度开发的现象。控规作为城市规划控制土地开发运作的关键层面,在其编制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土地价值规律以及经济效益的考虑,加强对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等控制。

2.3缺乏对规划的动态性考虑

土地在由生地转变为熟地再到开发的过程中,包含现状价值、潜在价值、开发价值附加三大影响因素,其土地开发的综合价值会相应发生变化。

工业园区一般都位于城市边缘区,它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分片区,分步骤的过程,而且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会有不同的规划应对措施。规划时以现状价值为依据进行控制,就会忽略其潜力价值和由于开发所带来的价值附加,换句话说就是由于某工业区刚刚起步入园标准不高,但随着园区的发展,新入驻企业就会有相对应的开发强度。

在工业园区控规编制中,应该以一种动态性眼光来看待土地价值的变化。然而,在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即使再高明的规划师也无法预测未来,所以强制性的内容一旦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可能会无形中对城市土地开发造成浪费,降低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出现上述问题是由于在控规中忽略了工业园区的用地特征和市场作用下土地经济价值以及动态规划,而仅仅依托于现有的编制体系是无力承担起园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任务的。针对于上述问题,结合实证研究进行一些思考。

实证研究一一蔡五区核心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3.1编制背景

蔡五区主要是由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五丈原镇和曹家镇组成,由于产业的发展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为了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整合经济资源,故而突破行政区划将其合并,统称为“蔡五区”。

蔡五区属于陕西省实施“一线两带”建设的核心层和宝鸡市“工业强市”战略的重点区域,区内拥有各类企业2400多家,产业涉及汽车制造、服装纺织、医药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等领域,其中重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经成为宝鸡市八大工业基地建设重点之一。本文主要以其汽车工业园为研究对象,谈谈笔者对编制体系的适当调整的看法(图1)。

3.2按工业项目类型进行用地细分

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并不是企业在某个区域聚集,而是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大量上下游企业与配套企业围绕着主要产品在区域内形成分工。所以,为了引导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控规编制需要在现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汽车产业集群及相关产业链进行研究,科学分析,建立产业链,进行用地细分,确定每块用地性质和规模。

首先建设汽车产业园区相关产业构成的汽车制造产业链,汽车制造产业链的核心主要包括产品技术,采购和物流、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四个方面,建立产业间的相容关系。比如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链,它是汽车制造产业链的一部分,是由不同等级关系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价值活动构成的,上游是原材料企业的价值活动,下游是汽车整车企业的价值活动。汽车零部件制造(A)产业与汽车整车制造(B)产业为相容性产业,而A产业,又由相关A1、A2、A3„„An(如汽车仪器制造厂汽车电器厂汽车用品厂等)不同等级关系的企业构成,共同完成产品A的制造(B同理),但每个企业的产品都可以直接推向市场,也可成为园区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原材料进行再加工、生产(图2)。

依据现状产业基础通过产业链建立用地类型的方法突破了以建设用地标准进行用地划分的局限,使控规的编制更具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在具体的地块划分中,为便于操作,按照产业类型对用地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大型厂房”和“通用厂房”两种不同的用地类型,大型厂房的一般用地规模为10-15hm2,通用厂房的用地规模以5~10hm2最佳。建议设置基本地块,面积为2hm2,进驻的工业企业根据其发展要求选择基本地块数量。

3.3调整指标体系

以国家的相关规范制度和省级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基础,考虑土地经济价值等因素,对原有指标体系进行了适当调整。

3.3.1增加经济类指标项

增加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两项经济类控制内容,其中投资强度是关键指标,直接影响所投资产业的用地幅度;土地产出率则对产业的地均产出提出了要求,对地方税收评估起到直接参考作用。

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参照《指标》表1“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和附件2“土地等别划分”中规定的内容,蔡五区属于14等级城市,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业的投资强度不小于1175万元/hm2,但依据蔡五区的工业

2发展水平,远期投资强度可以1300万元/hm为底线;土地产出率以地区支柱产业陕西重型汽车集团的产值为衡量标准,不低于1000万元/hm2,远期不低于2000万元/hm2。

3.3.2以容积率为核心双向控制指标的确立

现行工业区的控规编制指标体系中,对容积率的控制,只设置了上限,不起到改变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作用,通过增加下限控制,以产业作为容积率确定的主要因素,满足土地市场价值。

容积率下限控制的影响因素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中对最低容积率的限制、城市角度分析的产业发展规模范围,投资强度的折算和现状调研分析结果。容积率上限控制的影响因素有《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城市角度分析的产业发展规模范围、城市环境对产业的发展要求。以汽车整车制造类地块来说,在《指标》“容积率控制指标”中按大类(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规定其容积率不得小于0.7,而实际中虽然整车制造的投资强度较高但受生产工艺影响容积率偏低,在蔡五区的平均值为0.5,综合考虑将其下限定为0.5。通过对蔡五区整体开发强度因子评价研究和城市设计的引导确定其上限。

按照此类方法,得出了大型厂房(主要指汽车整车制造)的容积率为0.5—1.0,通用厂房的容积率分1.0~1.4、1.0~1.6两种。

3.4关于“动态”规划的思考

针对于控规缺乏动态性的问题,在学界得到普遍赞同的观点是“将控规由‘终极蓝图式’的规划调整为‘过程规划’,分区分期设计,将原来一次性完成的控规分解为若干次‘过程规划’”,以此适应市场的变化,对土地开发真正起到调控作用。

工业发展的多变性使控规内容需加强弹性和应变。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一种与具有“分期”思想的总体规划相对应的“分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区别地把握近期、中期,远期的控制深度(对于远期不能确定的部分指标进行弱化),并从法律角度予以约束使分期思想由宏观层面的指导性转化为微观层面的操作性,实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动态滚动式发展。工业园区控规编制指标体系的调整方法的建议与思考

指标体系是控规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以其为研究重点,在上述实例基础之上从土地利用与使用属性,环境容量与土地使用强度,建筑形态与城市设计和设施配置要求四个方面,总结出一套成体系的指标调整方法(表1)。

4.1原有指标控制的调整

在土地利用与使用属性中,用地性质仅仅按照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是不够的,需要结合工业分类进行用地细分;地块划分要注意结合工业生产的合理规模,对于近期建设的项目地块尽量细化,而对于远期的项目地块依照路网框架不做较细划分。环境容量与土地使用强度指标是反映土地利用效率的核心,对此要采取双向控制指标,保障土地效益;“建筑密度”不完全适合于工业用地需进行更换,采用新的指标。建筑形态与城市设计指标中变被动的保障为主动引导,对建筑(构筑物)进行限高限低,满足工业园区空间轮廓和景观塑造的需要。设施配置要求指标中将停车位改为双向控制,使其更具灵活性。

4.2引入指标项

4.2.1强化工业项目的用地特征

工业园区属于一类特殊的城市建设用地,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而且在规划布局上与其他用地也有区别,针对其自身特征,需要加入以下几项。

工业项目类型:在原用地性质的基础上对地块进行细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划分地块的产业类型进行引导。

建筑系数:由于工业生产的特殊性,除建筑外会存在许多大型构筑物,在控规指标控制中,应用建筑系数项替换原有的建筑密度项。

4.2.2强化经济引导性

为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在工业园区的控规编制中要加强对土地经济性合理利用的研究,需引入几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投资强度:按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地区经济水平确定投资强度。对于已批项目还可以根据项目投资额和投资强度控制用地规模保障开发强度。

土地产出率(土地产出率=项目销售总额/项目占地面积):通过地区现有工业规模、产值得出一个比较合理标准,用以衡量土地预期综合效益,也是作为项目审批的依据之一。

4.3启示

编制工业园区的控规,笔者认为在初始阶段应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现状,尤其是与土地经济和产业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调查分析上,比如地区相关产业的规模,资金投入、收益回报等以及工业发达地区的相关指标,借鉴先进产业集群经验等,才能提出适应地区工业发展的科学合理指标体系。

结语

工业园区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科学地控制引导才能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控规作为政府控制引导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其合理的指标编制体系是实现工业园区高效利用资源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控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业园区自身特征对指标体系进行的一些调整,可能有失偏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学界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即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要在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充分发挥规划对各种资源高效配置的引导作用。因此,今后控规编制中还应逐步增加一些生态控制指标项,如:COD(化学需氧量)、SO2、园区内工业废料再生利用率、耗能预测量等,有利于推动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段德罡 王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第二篇:某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在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下,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我市医药制造产业更好发展,促进修文县扎佐镇医药工业园用地健康有序地进行开发建设,为城市规划建设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的主要任务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综合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对具体地块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提出控制指标,作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凡在本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各项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第三条 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二)确定各地块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三)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四)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五)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六)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第四条 本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道路、绿地、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河道、水库、消防通道、污水处理厂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禁止擅自改变用途。第五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组成。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部分组成,规划说明、基础资料和研究报告收入附件。其中文本和图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六条 本规划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自批准之日起严格执行。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如需作出修改或调整,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第七条 本规划具体内容由贵阳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二章 规划功能定位及目标 第八条 总体定位 将扎佐医药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具有一定竞争力、以医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示范性园区。第九条 建设发展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工业园区的总体建设部署和要求,扎佐医药工业园的建设应达到二类工业园区的建设标准,实现园区“六通一平”(供水、排水、供电、公路、通讯、供气、场地平整)。第三章 规划用地布局和功能结构 第十条 规划范围和用地规模 扎佐医药工业园位于贵阳市扎佐镇区南部,西临210国道、北接扎佐镇中心区,西邻川黔铁路、贵遵高速公路,南邻贵阳高尔夫。规划总用地468.1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48.82公顷。

第十一条 用地功能和用地结构 扎佐医药工业园用地以医药产业用地为主,兼有行政管理用地、科研孵化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为园区生产配套服务的其它建设用地。园区分为中成药制造、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药、保健食品等四类产业分区;两个综合服务区;一个科研孵化区;一个仓储物流区。

第十二条 产业用地规划 园区规划各类医药制造产业用地217.25公顷,其中:中成药产业用地103.01公顷,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用地65.02公顷,生物制药产业用地15.75公顷,保健食品产业用地33.47公顷。

第十三条 居住用地规划

1、村民安置用地规划

规划在园区西北部、与扎佐镇区临近的居住用地中进行村民安置,用地面积为1.70公顷。

2、职工住宿用地规划

规划园区西北部的居住用地作为职工住宿用地。

3、保留园区内的万江机械厂家属区的居住用地6.32公顷。第十四条 科研孵化用地规划 园区中部规划科研孵化用地15.61公顷。第十五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园区公共设施用地包括:行政办公用地12.45公顷;商业服务用地9.83公顷;文化娱乐用地0.33公顷;教育科研用地25.81公顷。第四章 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规定 第一节 各地块使用性质的划分和适建要求 第十六条 地块划分 园区分为5个大地块,52个小地块,采用大地块—小地块两级划分形式,如01-01。01地块:位于园区北部,主要为园区管委会行政办公用地、110KV易街变电站用地、居住用地、入口景观绿地、园区商业金融用地、生物制药产业用地及部分园区科研用地;

02地块:位于园区中北部,主要为贵州林校用地、扎佐林场办公用地、中成药制造产业用地及部分园区科研用地;

03地块:位于园区中西部,主要为中成药制造产业用地; 04地块:位于园区西南部,主要为保健食品产业用地及部分中成药制造产业用地;

05地块:位于园区东南部,主要为行政办公用地、园区商业金融用地、中成药制造产业用地、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用地。第二节 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 第十七条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用地,并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十八条 严格执行国家工业建筑设计规范,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园区内厂房建设以多层标准厂房为主,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全部进入多层标准厂房,以实现土地经济合理集约化利用,充分体现园区风貌特色。第十九条 工业企业厂区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形宜规整,厂区内建筑群体的平面布置应与空间景观相协调,并应结合产业区规划及厂区绿化,提高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和整洁的工作环境。第二十条 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第二十一条 工厂、仓库应设置消防车道。一座甲、乙、丙类厂房的占地面积超过3000㎡或一座乙、丙类库房的占地面积超过1500㎡时,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如有困难,可沿其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或设置可供消防车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第三节 建筑物间距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建筑间距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绿化、安全、工程管线埋设、建筑设计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第二十三条 工业建筑的间距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工业建筑耐火等级等,确定厂房及仓库的(防火)间距。单、多层厂房、库房之间的间距最小一般不应小于10米,高层厂房、库房之间及其与其他厂房之间的间距,最小一般不应小于13米,并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修订版)》的有关规定。第二十四条 非工业建筑间距按《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第二十五条 挡墙、护坡与建筑的最小间距,在无地质灾害影响下,应满足住宅日照、通风、防护、消防的需要;高度大于2米小于6米的挡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的净距离不得小于5米,下缘与建筑的净距离不得小于3米;高度大于6米的挡墙应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得小于1.5米。第四节 建筑退让距离 第二十六条 建筑物沿城市道路、公路、河渠、排水干线、人防设施、电力保护区及用地边界修建时,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规定。特殊工艺工业厂房及未涉及退让距离的构筑物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第二十七条 建筑物沿用地边界修建,应按规定的建筑间距的一半或按相邻建筑的间距需求退让,不开窗的山墙沿用地边界布置时,应按5米和满足与相邻建筑的间距要求退让。第二十八条 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指建筑物最外缘部分至道路红线的最近距离,按《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第二十九条 沿高压走廊两侧修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在高压走廊保护范围以外。保护范围规定见空间管制规划。第三十条 地下建筑应按用地边界退让3米以上修建。地下建筑临城市道路应参照高度24米以下地面建筑临城市道路的要求退让。第五节 工业用地集约使用 第三十一条 凡新建的建设项目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应按图则《规划控制指标一览表》的规定采用,并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第三十二条 为促进园区工业项目集约合理用地,提高集约利用土地程度,从严控制供地,确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等5项控制指标,为单一否定性标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这5项用地指标。

1、投资强度:园区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确定,根据工业产业门类、修文县的城市划分等级,医药制造产业一般不得低于1175万元/公顷。

2、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工业用地建筑密度不得低于30%;容积率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确定,根据工业产业门类、考虑提高园区土地的利用价值、以及园区用地供应相对紧张的现状实际医药产业下限一般不得低于0.8。

3、各工业项目用地中集中建设的行政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设经营性项目,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中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4、绿地率:严格控制工业项目厂区绿地率,工业企业内部原则上不得安排绿地,不得圈占土地搞“花园式”工厂。工业项目用地绿地率最高不得超过20%。第三十三条 园区内工业项目应集中建设,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对适合多层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建设或进入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工业项目用地的使用强度和使用效率。工业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的,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第三十四条 工业建设项目的规划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为下限控制指标要求,上限不限;绿地率为上限控制指标要求,下限不限;根据工业项目建设需要,可以局部超出建筑限高,以鼓励工业用地集约使用,鼓励建设多、高层厂房。第五章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第三十五条 道路系统规划 园区道路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园区城市主干道:镇区环线,红线宽度20米。

园区主干道:210国道,红线宽度20米;药业大道,红线宽度30米;万江路南段,红线宽度20米;药兴路,红线宽度20米;希望路,红线宽度24米;展望路,红线宽度20米。

园区次干道:振兴路,红线宽度18米;振药路,红线宽度18米;展望路,红线宽度16米。园区支路:红线宽度12-16米。

第六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三十六条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 规划在园区设置园区管委会,用地面积1.79公顷;园区行政管理机构,包括园区派出所用地,用地面积0.62公顷。第三十七条 商业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在园区设置商业金融服务设施,以及园区市场设施,用地面积9.83公顷。

第三十八条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

规划在园区设置文化娱乐设施用地0.33公顷。第三十九条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规划在园区设置医疗门诊一处,附设于园区中部商业用地中,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第七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一节 给排水设施规划 第四十条 给水设施规划

1、用水量标准

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200升/人.日 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75 m3/公顷.日

2、用水量预测

园区最高日用水量1.88万m3/日,平均日用水量1.34万m3/日。

3、供水水源及水厂

近期采用高潮水库水源、中远期采用革老寨泉水、远景采用清坑地下泉水、西冲地下泉水;中远期高潮水厂规划供水规模2万m3/日、远景规划供水规模4万m3/日。

4、供水管网规划(1)供水分区

将园区划分为2个供水分区:供水低区及供水高区。供水低区:扎佐林场东侧山脉以西及以北地区、210国道沿线区域,主要由龙王寨、龙王寨2号高位水池重力供给。供水高区:扎佐林场东侧山脉以东及以南地区、210国道沿线区域,主要由中途加压泵站及二级及二级2号高位水池供给。(2)供水管网规划

在工业园区建设区域道路的同时建设区域给水管,给水管连接成环状管网,以保证供水安全,然后由枝状配水管配至每个地块内部。给水管道沿道路敷设,给水管道在30米以上道路双侧布置,30米以下道路单侧布置。在≥DN100管上按不大于120米间距设置市政消火栓,保证消防供水安全。(3)供水调节设施

保留现有两座高位水池,规划新建两座:龙王寨2号高位水池(容量2000m3,池底高程1345m),二级2号高位水池(容量2000m3,池底高程1400m)。

第四十一条 排水设施规划

1、排水体制

严格按雨、污分流建设片区排水系统。

2、排水分区

以浪潮河、珍珠河构建工业园区排水系统主骨架,园区污水分别排入浪潮河、珍珠河截污沟,雨水排入河道。污水由扎佐下游规划新建的扎佐污水处理厂处理。

3、污水工程规划(1)污水量预测

规划区污废水总量1.07万m3/日。(2)污水管网规划

工业园区污水(含生活污水、处理后的生产废水、污水)经污水支管、干管、主干管、截污沟集中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管原则布置在人行道或慢车道。(3)污水处理规划 ①污水排放标准

在规划区排放的生活污水,要求必须经过化粪池等初级处理构筑物处理方可排入园区污水系统,医院的污水必须经医院消毒池杀灭病原菌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系统。工业废水的排放,执行我国“三同时”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工业废水原则要求自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方可排入雨水管渠或水体。②污水处理厂规划

扎佐镇污水处理厂规划选址在扎佐镇北部扎佐河旁,规划处理规模2万m3/日,分期建设,一期处理规模1万m3/日,二期1万m3/日,处理后的污水作农灌或工业回用,主要服务范围为工业园区及扎佐镇。

4、雨水工程规划(1)雨水量计算

雨水计算采用贵阳市暴雨公式

1887(1+0.707lgP)q=──────────

(t+9.35P0.031)0.695 重现期: 排水干线 P=5年 排水支线 P=1-3年

径流系数:建设区Ψ=0.85,绿化Ψ=0.35(2)雨水管道规划

雨水由雨水支管、干管、主干管(沟)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雨水管原则布置在道路的人行道或慢车道上。第二节 电力电信设施规划 第四十二条 电力设施规划

1、负荷预测

预测工业园区年电力负荷30MW,用电量1.65亿KWh。

2、供电电源

110kV易街变为园区主供电源,规划容量2×50MVA,同时为保证供电可靠,规划新建一回220kV扎佐变—110kV易街变的110kV扎易Ⅱ回。

3、电网规划

近期改造和完善工业园区10KV配电网,形成环网供电,采用环网结线开环运行,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10/0.4KV变配电设施应设置于负荷中心,以箱变或户内变配电所为主,0.4/0.23KV低压供电半径不宜大于250米。

工业园区主干道道路照明应采用高效节能型灯具,照度达到10-20lx,由专用回路供电,集中控制管理。

规划范围内110KV、35KV现状及新建电力线路采用架空敷设,10KV电力线路在新建设区结合道路建设采用电缆沟(管)埋地敷设,10KV电力线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第四十三条 电信设施规划

1、预测固定电话装机为4500门,电话普及率达50门/百人。

2、保留管委会电信模块局2000门,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规划在园区东部服务区新建电信模块局3000门,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3、在规划范围电信线路全部采用电信电缆或光缆沿电信管道埋地敷设,电信管道布置在道路的西、北侧,其中沿主干道12孔,次干道6孔。

第三节 燃气设施规划 第四十四条 燃气工程规划

1、燃气负荷预测

序号 用户类别 耗气量(Nm3/日)1 居民用户 2100 2 公建用户 840 3 工业用户 7756 4 未预见量 535 总计 11231

2、燃气气源

规划近期利用沙文液化天然气接收储配站供气,远期由规划新建三元高中压调压站供应压缩天然气。

3、调压站规划

工业园区共设置中低压燃气调压站2座,每座占地面积50平方米。工业用户设置用户专用调压站。

第八章 空间管制规划 第四十五条 园区空间管制主要涉及城市黄线、城市绿线的控制。

城市黄线主要是指110KV易街变电站,用地面积1.00公顷;3处垃圾转运站,用地面积0.70公顷;集散广场,用地面积0.78公顷;园区范围内35KV易磨线,按电力线两侧各10米控制。

城市蓝线主要涉及主要涉及珍珠河河道蓝线,按河道中心线两侧各5米控制;沿河建设时,建筑物建筑红线应退让河道保护绿线2米。城市绿线主要涉及园区内保留林地的保护控制范围;珍珠河河流保护带,按河道蓝线两侧各7米控制;园区内规划的各类城市绿地的用地范围。

第九章 综合防灾规划 第四十六条 消防规划

1、消防设施规划

规划利用扎佐消防站保证园区消防安全。

2、消防给水

(1)结合给水规划,在建设区形成环状管网,增大供水能力,保证消防时供水的安全性。

(2)给水管网供水压力要保证市政消火栓流量不小于10升/秒,压力不低于100KPa。

(3)增设消火栓,新建和改造的道路的配水管上均应按120米间距配套建设市政消火栓。

第四十七条 人防工程规划

1、坚持“平时使用方便,战时满足要求”的原则,在平战结合方面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2、人防工程建设规划 结合区域建设修建平战两用防空地下室。平时作为商场、地下通道、停车场等,战时作为人防疏散及掩蔽系统。

第四十八条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1、规划范围内工程地质情况良好,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无明显地质灾害点,但仍应作好相应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2、工程建设加剧、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预测评估:

①规划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工程建设不会加剧现有地质灾害。②大规模切、填方等工程建设有可能引发切方边坡滑坡、崩塌、填方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可能性中等至大。

3、地质灾害防治 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①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②相关部门在审批项目时,要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为审批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中,尽量根据地形调整场坪标高,降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危险性。③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应与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对开展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相关建设项目进行检查,确保评估工作中提出的防灾工程措施在建设过程中得到落实。④施工前做好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查明岩土体性状、地下水埋藏深度以及隐伏岩溶发育分布情况等,对不利因素采取有效工程措施进行处理。⑤严禁埋压、圈占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

第十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四十九条 大气环境控制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划将园区全部划为二类环境质量功能分区,规划执行二级标准。第五十条 水环境综合保护

园区所有污水均截流至规划的污水处理厂,使废水排放达到《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于2008年8月1日执行)

中的标准,并按照此标准执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第五十一条 声环境控制规划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划将园区分为三个噪声控制区:行政管理、科研孵化及服务配套等区域为二类噪声控制区,噪声控制标准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工业区为三类噪声控制区,噪声控制标准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210国道两侧区域为四类噪声控制区,噪声控制标准为: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第五十二条 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

园区规划3处垃圾转运站用地。园区生产产生的工业废渣,应采用生态学原理,提高废渣综合回收利用,禁止随意堆放和外泄,对不能回收和利用的工业废渣应先在园区进行集中收集,再选择专用的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一般固体废弃物实行控制区统一管理,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第五十三条 林地保护规划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禁止占用规划划定的林地保护范围,应采取有效的园区绿化建设措施,提高园区绿化水平,将园区建设成为绿色、环保、健康、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益的优质工业园区。

第五十四条 园区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第五十五条 预防、减轻园区不良环境影响的管理措施

1、凡园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引进等项目,必须执行国家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必须选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艺、技术、设备;必须执行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规定。

污染治理项目与主体工程没有同时竣工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强行投入生产或使用。

2、从事园区医药工程设计的单位,在设计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从工艺技术上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对工艺上不能解决的污染要采取先进的防治措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园区行政管理部门在安排和审查新建、扩建、改建、引进等项目计划时,对与主体工程有关的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所需资金、设备、材料、必须同时列入计划,切实予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以任何借口,挤掉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的资金、设备、材料和施工力量。

第五十六条 预防、减轻园区不良环境影响的治理措施

1、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企业,必须有治理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各企业要加强管理,开展技术研究,搞好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回收各种资源,提高原料、燃料利用率。

3、企业在原有生产基础上进行扩建、改建项目时,原有污染问题应一并解决。

4、企业必须按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更新改造资金用于治理污染。

5、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或产品要限期治理。未经治理或治理后未达到国家或地方有关标准时,不得扩大生产能力。

6、各企业所排放的废气、烟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使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7、各企业所排放的废水要做到清、污分流,分别处理,提高复用率;对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必须治理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严禁采用渗井、渗坑等办法排放,确保园区内水体不受污染。

8、各企业要加强废渣的治理,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的有关规定,禁止任意排放和丢弃。

9、所有噪声大、振动大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要采用消声、隔声、防振装置,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

10、一切产生粉尘的生产岗位,要提高设备的密闭性和采用除尘、吸尘装置,使环境大气中的粉尘含量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11、在生产中使用放射性物质以及汞、砷、铅、镉、铬、氰化物等有毒物质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严加防护、管理和控制,防止污染环境。

12、在治理污染物的过程中,不论是排出厂外,还是转让其他单位加工或使用,应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防止发生二次污染。第五十七条 预防、减轻园区不良环境影响的生产管理措施

1、各企业必须根据国家颁发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各生产车间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指标,列入技术操作规程,作为经济责任制的考核依据。

2、企业应切实管好、用好污染治理设施及环境保护装置,保证正常运行;发生故障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停止生产),防止发生污染事故。

3、各企业的环境保护装置是固定资产的组成部分,要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不经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和环境保护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决定停用、拆迁、报废,财务部门不得销账处理。

4、各企业要搞好环境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评价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管理,防止事故隐患的爆发。

5、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企业,对主要污染物的性质,污染事故隐患的类型及可能爆发的因素,应制定污染事故的防范、应急措施、建立紧急救援组织。

第五十八条 预防、减轻园区不良环境影响的机制保障措施

1、园区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置环境保护专职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园区内大中型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的管理机构及监测站;小型企业应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专职人员。

2、园区环境保护机构的职责是:

(1)认真贯彻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令,执行地方政府、上级主管机关的有关法规、条例等。监督园区内企业对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情况,并负责组织制订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2)负责组织编制园区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协助主管领导组织、实施。

(3)配合科技部门制定园区环境保护的中长期科研规划和计划,组织鉴定和推广环境保护科技成果。

(4)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对污染治理、环境保护规定的执行情况,参加园区内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计划任务书(方案)、可行性研究、扩初设计审查以及引进项目或装置中有关环境保护技术方案的确定和竣工项目的验收工作。

(5)组织环境保护技术情报、科研信息的交流,在园区内推广先进治理技术和管理经验。

(6)领导园区内的环境监测业务工作,建立环境保护技术档案。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 第五十九条 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科学决策和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城乡规划管理制度、体制和机制,引导园区建设健康发展。第六十条 审批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向社会公布,接受人大、政协、公众和上级部门的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建设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查处。第六十一条 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严格实行“一书两证”制度。理顺管理体制,严格建设和管理程序,坚决查处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严格控制本规划划定的城市公共绿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侵占。对擅自违反规划进行建设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或法律责任。第六十二条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融资平台建设。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土地使用权、基础设施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出让为条件,实施特许经营,采用BT、BOT、BO、独资、合作等形式,大力引进各类资本投入;充分激活民营资本,多方直接融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投入,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革投融资体制,采取政府投资引导、市场化运作、银政企合作等融资模式,搭建投融资平台,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第六十三条 建立利益平衡和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共同开发、园区共建,建立合理的利益平衡和共享机制,合理划分税收分享比例,营造良好的产业建设和投资环境。第十二章 附则 第六十四条 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以黑体标识。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审查建设项目,不得违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违反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应当按照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十三章 术语解释

1、高层建筑: 公共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低于100米的建筑。

2、高层工业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

2、建筑密度: 一定地块内的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面积/地块面积

3、容积率(FAR): 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现行的容积率是指建筑物地上建筑面积与该项目规划使用土地面积之比。地下建筑作为设备、车库时面积不计入容积率。计算公式:FAR=建筑总建筑面积/地块面积

4、绿地率: 规划用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与该建设项目规划使用土地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建地率=绿化用地面积/地块面积

5、建筑间距: 两幢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6、地块界线: 某个地块建设项目实际的建设用地范围,其围合形成的封闭地域。

7、建筑后退道路红线: 建筑沿道路部分(整体或局部)的建筑外边界后退道路红线的水平距离。

8、建筑红线: 指规划建筑的外框线及尺寸,以及规划建筑外框线与相临城市道路、相临建筑间距的控制标注。

9、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1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附表1 修文县扎佐镇医药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用 地 汇 总 表 序

号 类 别 名 称 现 状 规 划

面积(万㎡)占总用地比例(%)面积(万㎡)1 总用地 468.10 100 468.10 100 2 城市建设用地 118.49 27.4 348.82 74.5 3 水域及其它用地 339.61 72.6 119.28 25.5 其

中 水域 0.64 0.1 1.2 0.3 耕地 192.68 39.0 园地

林地 135.21 31.0 118.08 25.2 牧草地

(%)占总用地比例 村镇建设用地 11.08 2.4 弃置地 露天矿用地

附表2 修文县扎佐镇医药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 号 用地

代号 类别名称 面积(万m²)占城市建设用地(%)

现 状 规 划 现 状 规 划 1 R 居住用地 7.34 12.51 6.2 3.6 2 公共设施用地 33.77 64.03 28.5 18.4 其 中 行政办公用地 12.45 3.6 商业金融业用地 0.29 9.83 0.2 2.8 文化娱乐用地 0.33 0.1 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33.48 41.42 28.3 11.9 3 M 工业用地 55.71 217.89 47.0 62.5 4 W 仓储用地 5.83 1.7 5 T 对外交通用地 S 道路广场用地 19.77 39.04 16.7 11.2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90 1.69 1.6 0.5 8 G 绿地 7.83 2.2 其中:公共绿地 7.83 2.2 9 D 特殊用地

合 计 118.49 348.82 100 100

附表3 扎佐医药工业园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控制指标下限 单位:万元/公顷

(参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

行业代码地区分类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五类 六类 七类 市县等别 第一、二、三、四等 第五、六等 第七、八等 第九、十等 第十一、十二等 第十三、十四等 第十五等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935 ≥1555 ≥1125 ≥780 ≥660 ≥590 ≥440

14食品制造业 ≥1935 ≥1555 ≥1125 ≥780 ≥660 ≥590 ≥440 15饮料制造业 ≥1935 ≥1555 ≥1125 ≥780 ≥660 ≥590 ≥440 16烟草加工业 ≥1935 ≥1555 ≥1125 ≥780 ≥660 ≥590 ≥440 17纺织业 ≥1935 ≥1555 ≥1125 ≥780 ≥660 ≥590 ≥440 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935 ≥1555 ≥1125 ≥780 ≥660 ≥590 ≥440 19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1935 ≥1555 ≥1125 ≥780 ≥660 ≥590 ≥440 20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1555 ≥1245 ≥900 ≥625 ≥520 ≥470 ≥440

21家具制造业 ≥1815 ≥1450 ≥1055 ≥725 ≥605 ≥555 ≥440 22造纸及纸制品业 ≥1935 ≥1555 ≥1125 ≥780 ≥660 ≥590 ≥440 23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2590 ≥2070 ≥1505 ≥1035 ≥865 ≥780 ≥440 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935 ≥1555 ≥1125 ≥780 ≥660 ≥590 ≥440 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590 ≥2070 ≥1505 ≥1035 ≥865 ≥780 ≥440 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590 ≥2070 ≥1505 ≥1035 ≥865 ≥780 ≥440 27医药制造业 ≥3885 ≥3105 ≥2260 ≥1555 ≥1295 ≥1175 ≥440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3885 ≥3105 ≥2260 ≥1555 ≥1295 ≥1175 ≥440

29橡胶制品业 ≥2590 ≥2070 ≥1505 ≥1035 ≥865 ≥780 ≥440 30塑料制品业 ≥2070 ≥1660 ≥1210 ≥830 ≥690 ≥625 ≥440 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555 ≥1245 ≥900 ≥625 ≥520 ≥470 ≥440 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105 ≥2485 ≥1815 ≥1245 ≥1035 ≥935 ≥440 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105 ≥2485 ≥1815 ≥1245 ≥1035 ≥935 ≥440

34金属制品业 ≥2590 ≥2070 ≥1505 ≥1035 ≥865 ≥780 ≥440 35通用设备制造业 ≥3105 ≥2485 ≥1815 ≥1245 ≥1035 ≥935 ≥440 36专用设备制造业 ≥3105 ≥2485 ≥1815 ≥1245 ≥1035 ≥935 ≥440 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885 ≥3105 ≥2260 ≥1555 ≥1295 ≥1175 ≥440 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105 ≥2485 ≥1815 ≥1245 ≥1035 ≥935 ≥440 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400 ≥3520 ≥2575 ≥1760 ≥1470 ≥1330 ≥440 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105 ≥2485 ≥1815 ≥1245 ≥1035 ≥935 ≥440 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555 ≥1245 ≥900 ≥625 ≥520 ≥470 ≥440 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1555 ≥1245 ≥900 ≥625 ≥520 ≥470 ≥440

注:根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中对“城市等别划分”的划定,修文县在市县等级分级中,属于第十三等地区。

附表4 扎佐医药工业园工业用地容积率控制指标下限

(参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行业分类代码 行业分类名称 容积率 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 14 食品制造业 ≥1.0 15 饮料制造业 ≥1.0 16 烟草加工业 ≥1.0 17 纺织业 ≥0.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0 19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1.0 20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0.8 21 家具制造业 ≥0.8 22 造纸及纸制品业 ≥0.8 23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0.8 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5 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6 27 医药制造业 ≥0.7 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0.8 29 橡胶制品业 ≥0.8 30 塑料制品业 ≥1.0 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7 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6 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6 34 金属制品业 ≥0.7 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0.7 36 专用设备制造业 ≥0.7 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7 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 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0 4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0 43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0.7

注:考虑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以及园区用地供应相对紧张的现状实际,医药产业容积率的下限一般不得低于0.8。

第三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之个人总结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之个人总结(适合控规新手,很真实、详细)

经过李老师的控规讲座从上位规划解读、现状问题分析,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片区整体性控制,街区、地块控制,城市设计,五个层面来剖析整个控规的内容和表达意向。实为我们对控规的理解从整体上有了大致的轮廓。再此我就想从我在规划院实习的这段时间从实际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自己掌握的流程做一个大致的总结,当然肯定有一些不符合规范和错误的方式敬请原谅。

其实,控制性详细规划最最主要的中心任务就是编制一张《土地利用控制图》和各个分图则。而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又会产生很多的图纸,其中有些图纸是必不可少的,如土地利用现状图、用地布局规划图、道路工程规划图、各种管线工程图等,而另外一些则只是为了表达规划意图而作的,如功能结构分析图、道路结构分析图、景观绿地结构图等。

具体规划过程

要开始着手进行这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了,第一步我们要做什么?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的,因此,收集总体规划的资料也是必不可少。这也就是李老师讲的对上位规划的解读。总体规划涉及的内容有很多,而我们控制性详细规划仅仅需要收集其中的几项就够了。一个是总体规划的路网。总体规划的路网是我们今后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路网的基本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路网骨架大体上应该同总体规划的路网骨架相一致,否则就算方案做成了也很难被通过。局部地方路网与 总体规划路网不符的,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但应在规划中清楚地说明它对总体规划路网的改动。二个是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功能结构与规划人口分布图。尽管控制性详细规划不用确定整个城市的功能结构,但是对自己规划范围的地块还是应该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科学定位,这个定位必须结合总体规划来确定,不能与总体规划相违背。三个是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图。这个是以后对用地进行规划布局的一个依据。

我们现在手上是“一清二白”,什么东西都没有。很自然我们会想到——收集资料来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对,收集资料就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而资料的有很多,哪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这就要根据我们这次规划的性质与重点、特点来进行取舍了。

我们要为一个城市做规划,不能拍脑袋想,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的,因此现状资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现状资料包括哪些呢?社会经济、人文历史、地理地质等都是需要了解的。但从规划的角度来说,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次规划的性质——控制性详细规划——更是微不足道,在总体规划中这些还有一定的重要性。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来说,最最重要的现状资料莫过于现状地形图了。有了现状地形图,我们才能做出现状用地布局图,现状建筑质 量建筑层数评价图等,然后才能对现状用地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提出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另外,由于地形图是过去一段时间测绘的,即使是最新的地形图也不 可能包含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我们还需要收集到从地形图测好开始到规划时止的新建用地与建筑的资料,以及已报批但还没修建的用地与建筑的资料。再则就是还应 收集一下现状的人口资料与照片等,这些可以为以后的规划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注:现状资料是所有资料中最最重要的,应该多花些时间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上,可以说现状资料准确与否将是以后工作中工作量大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现状资料不准确,将会产生很多的“返功活”,影响工程的进度与效率。现状资料的来源一般是由甲方(当地政府或建设局)提供,但有时甲方提供的信息并不全面,这时就还需要自己动手收集一下,因此跑现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有了现状资料与总体规划的资料后,我们基本让可以开始做规划了。但是,由于总体规划的全局性与概括性,它更多注重的是功能结构的规划,对于用地来说,只是一个大致的用地平衡,即用地的比例分配问题,而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地块。特别是对于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它只停留在一个总的指标上,而对于各项具体设施没有说明,即使有说明的也只是按照一个理论上的标准确定的,与现实中存在很大的出入。因此,除了这两种资料外,我们还需要收集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各个单位 的具体部门意见与发展计划,以此来作为我们控制性详细规划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强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也正是体现在这个方面。这些单位包括:一是建设局和国土局。各个单位的征地与买地换地,都要在建设局和国土局进行报批,因此,这里的用地资料应该是最多的。并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做好之前,根据各个城市的不同,当地的建设主管部门会有一个非正式的规划控制管理依据,以此来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没做好之前这 段时间的报批工作。比如我们这次利辛县建设局就提供了一份他们的“现状控制路网”。在总体规划做好,而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没做好的这三年里,它们就是以此来控制和管理城市的建设的。因此这个路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二是教育局。教育局掌握着 全县所有学校的资料与发展计划,他们对于整个城市的教育设施的情况应该是最了解的。而且中小学的布置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内 容,在我国当前科教兴国的战略大背景下,对学校的规划更应成为重中之重,因此详细全面地收集教育主管单位的意见更是必不可少。三是卫生局。在卫生局主要收集的是医院的现状规模以及今后的发展要求与计划。这是三个最主要的单位,另外还应收集环保局、园林局等单位对于各自部门的发展计划与要求等。此外,对于老 城区而言,还有一个特殊的资料,就是各个要搬迁的政府单位的搬迁意象与说明。比如对于**县而言,大部分的单位是要搬迁至北部新城的,因此这此单位搬迁后的用地权属怎么解决就是一个问题,而有些单位,如教育局,是不搬迁的,而且现在正在重新装修,因此在规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

虽然说这些当地单位的意见资料只用来作为我们规划的参考用,但是收集它们仍是有必要的。困难的是这些资料比现状资料与总体规划的资料都难收集的多。在有些管 理较好的城市可能由政府出面收集好了一下子就提供了,而管理差的城市就很困难了,这时可能就需要麻烦一下,自己动腿,一家一家的亲自去跑了。如果不幸这样 地话,做好心理准备——工作量会增加很多!

另外,从工程上来说,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对区域内的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的进行明确合理的规划,因此,收集这方面的工程管网资料也是必 要的。这方面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现状管网的走向,总体规划的管网布置以及当地相关部门(邮电局、水厂、燃气公司等)自身的发展计划等。以上就是我们所要收集的资料(见第一部分)。这一步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资料有了,又该干什么呢?有了资料当然还需要分析资料,根据 资料,再结合现场堪探的实际情况,找出现状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作为我们今后规划中重点要解决的对象。比如我们这次做利辛县规划,根据 资料与现状,我们提出下列几个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用地布局上,用地功能混杂,工业用地分散,尤其是底商上住的形式普遍存在,相互干扰大,城市环境受到影响,土地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低下。

2)对外交通对城市干扰大,**路、2**国道既是对外公路,又作为城市干道,两种功能必然互相矛盾和影响。道路系统不够完善,未形成完整的主干路网络,也没有次干路与支路网的支撑,并且T字口,锐角交叉口太多;缺乏公共停车场,汽车沿街停放,既影响交通,又影响环境。

3)护城河破坏、污染严重,既影响环境与市容,又为防洪防灾埋下严重隐患。

4)城市景观风貌较为平淡,缺乏亮点,尤其反映城市个性的干道景观和滨河景观特色不鲜明;绿化与公园用地严重不足,从现状用地统计表上得知绿地指标为0,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与休息质量。

然后,我们根据总结出来的这些问题提出了我们这次规划的重点:

1)调整城市用地功能和结构。城北新区的建设为城市功能和用地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结合旧城调整后的功能定位——商贸、居住、文化——进行用地结构调整,整治环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旧城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水平。

2)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一是处理好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使之相得益彰。二是城区内部道路以优化系统为主,近远结合,重点对过多T字口、锐角交叉口进行改造,长远控制,相机改造,以较少的代价达到优化城市道路网系统的目的。

3)整治护城河沿岸环境。结合护城河两岸的用地功能和文化内涵整治河道,规划滨河路,治理污染,使规划后的护城河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根据利辛县城特点,绿地系统以滨河绿地,小块街头绿地及山坡绿地开发为主,因地制宜地优化城市绿地系统。

5)确定合理的城市建设控制指标。本着利于城市环境景观塑造,增强开发建设的可操作性的原则,对不同城市地段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的控制指标,既要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又要使规划管理实施有可操作性。

然后,当资料有了,问题也明白了,规划的重点也清楚了,现在来开始我们的规划就可以做到丛丛容容,有理有据,有的放矢。下面就谈谈具体的规划操作。

规划具体操作的第一步该如何着手呢?这里,长期以来我们存在两种选择——路网或是布局。应该先路网还是先用地布局,其时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其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者往往是交替进行,同时开展的。我们这次规划的思路就是“以路网依托,确定功能结构”。因为总体规划的路网已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的,我们就可以参照总体规划的路网,然后再结合利辛县建设局提供的现状控制路网,可以初步定下最主要的主干路网,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心三片”的功能结构与各片的功能定位,解决了规划的第一个重点——调整城市用地功能和结构。

功能结构确定下来以后,再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与要求,往下深化路网,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明确各个道路的等级与功能,最终形成规划路网。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流动过程,它需要在这期间不断地进行反复的对比与调整。比如说我们这次规划确定路网的一个基本思路是:以总体规划路网与建设局提供的现状控制路网为依据,再结合现状路网与现状建设的实际情况,包括现存建筑质量较好的高层建筑,新建与在建道路与建筑,未建但已报批的用地与建筑,单位的已征用地 等,经过路网成本与效益的比较与分析,最终确定规划路网。至此解决了我们规划的第二个重点——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值得说明的是,路网的确定并不是经过一次这样的分析与比较就完成了的。还需要向甲方汇报,听取甲方的意见与要求,回过头来再来修改路网。这 里面就必然产生一个工作重复的问题。因为向甲方一次并不能仅仅汇报一下路网,还必须将用地布局规划,道路管网工程规划也连带汇报,因此,当有路网的改动时 必然引发用地布局与其它工作的返功与调整,这些重复的工作都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这次规划,我们在确定路网的同时,结合利辛县城的实际与特点,按照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特色的原则,把护城河整治作为规划的重点,重新规划了河道的走向,适度加宽,沿河两岸设置滨河绿地,作为城市的公共休闲开敞空间,并沿河道规划设置了滨河路,加强护城河周围的配套设施建设,以此解决了第三个重点——整 治护城河沿岸环境。这也得到了利辛县政府的肯定。因为目前护城河周围环境恶劣,房屋破旧,居民大都是没钱的穷人,照此下去,这个地段极有可能发展成贫民窟 的危险。并且这个地段由于配套服务设施过差,很多年都想买都买不出去。这次整治一方面可以消灭贫民窟,提高城市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发地价的提升,带来 经济效益,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

接下来,路网确定了以后,就可以进行地块的用地布局填充。进行用地填充,要依据总体规划,但总体规划过于笼统,与现实情况出入较大,因此还需要充分结合现状以及收集来的单位搬迁与否的资料,进行合理的用地布局。此外,结合现状地形与绿化景观设置的要求,尽量将山头或陡坡的用地规划为大面积的公园或绿地,在主要的景观大道旁规划十米以上的绿带,再在适当的地方 布置街头和居住小区绿地,以此形成点、线、面一体的绿地景观系统,解决了第四个规划重点——加强城市绿 地系统建设。进行用地布局的同时,按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服务半径与规模大小要求,再结合收集来的学校、医院等部门的规划要求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最 后完成整个地块的用地填充。用地布局完成以后并不是马上就进行各个地块的控制指标的规划,因为这个方案并不是最终成果,可能还要修改,这时仅仅需要大范围 地分区地设定一个控制指标。然后向甲方进行正式的方案汇报,当方案正式通过以后,再按照城市设计的空间要求与地方政府的意见来逐个逐个地确定各个地块与分 地块的控制指标,最后完成这张最重要的土地利用控制图,解决了第五个规划重点——确定合理的城市建设控制指标。

以上是我做控规的一些经验结合李老师的控规讲座内容的一些个人感受。希望在以后的道路上无论是做控规还是总归都能以正确的方法加上正确的规划理念进行编制。

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几个问题

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几个问题:(1)如何认识控规与总规的关系(2)如何认识控规的频繁修改

(3)如何认识控规的“全覆盖”

一、如何认识控规与总规的关系(1)职能上的关系

总体规划:关注总体、全局、战略、长远;

控制性详细规划:关注具体、局部、行动、近期。

总体规划:将政府和公众对城市发展的要求,转化为未来20年城市发展建设的蓝图。通过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布局、结构和控制范围等,调控城市整体长远可持续发展。

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了使蓝图变成现实,使建设者、管理者和公众明晰如何实施、管理和监督蓝图的实现过程,为蓝图中每一块土地设定的具体的开发控制准则。调控目标是土地开发和项目建设的规范、有序、集约、高效。控规既承担落实总规的任务,也承担着对土地开发和项目建设进行指导和控制的任务。

(2)制定上的关系

1)控规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不得突破总规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控制范围;

2)控规确定的地块主要功能和用途,要符合总规的功能和布局要求;

3)控规既是总规内容在具体地块上的进一步深化落实,也是在调控要求上的延伸和拓展。

在制定的内容上,控规不是总规内容的简单深化和细化,而是要补充完善很多总规调控要求之外的内容。(3)修改上的关系

作为控规的上位规划,总规修改后,控规可以进行相应修改;

1)“控规修改”不允许导致“总规强制性内容的修改”,在涉及有关强制性内容时,修改总规是修改控规的前提。或者说:不能通过控规修改违反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损害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控规修改在不涉及总规强制性内容时,可以在不修改总规的情况下,按程序先行修改,以保证兼顾公正和效率。比如一类居住用地改为二类居住用地,或商服用地改为居住用地等。

二、如何认识控规的频繁修改

对于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的控规频繁修改现象,至少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控规制定科学性不足。总规批准后,就盲目追求一次性全覆盖地完成控规的制定。规划编制单位对现状调查不深入,对控规涉及的问题研究不透彻。二是:控规制定没有建立起因应城市发展需求变化的动态适应机制,一些城市的控规批完后就束之高阁,没有及时进行动态维护、更新管理,无法适应城市发展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

三是:利益主体逐利行为导致的控规修改,这也是城市规划专项治理的重点。四是:对“什么是控规修改”存在模糊认识,既有法规没有对哪些内容的修改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控规修改做出明确规定,由此导致很多地方把所有控规内容的变动都界定为“控规修改”。

总结来说,目前的“控规修改”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针对原方案未预见到因素的自我完善; 2)针对原方案局限性和错误的修正;

3)土地利用和项目建设利益驱动下的修改。

三、如何认识控规“全覆盖”

按照《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应覆盖规划区内的全部规划建设用地,以保证土地利用和项目建设有规划可依,也就是控规需要“全覆盖”。

但法律对如何实现“全覆盖”并没有做出规定。在目前各地关于控规编制的实际做法中,有几种常见做法:

(1)一次性编制,一次性审批。总体规划批准后一次性把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控规编制完成,一次性审批;(重庆等)

(2)分期编制,分期审批。根据土地开发和项目建设需求,分期、分批地编制审批。(大多城市目前的做法,跟着用地和项目走)

(3)一次性编制,逐步深化,分期审批。总体规划批准后,着眼于城市整体,把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全部纳入控规编制考虑范围,但对近、远期开发地块采取不同的编制深度,根据土地开发和项目建设实际需要,逐步深化,分期、分批进行审批。(深圳)

(4)分层编制,分期审批。总体规划批准后,先把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划分为若干规划控制单元,一次性编制完成单元规划,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和“四线”等控制要求,然后在单元规划的基础上,再根据土地开发和项目建设的需求,分期编制审批地块层面的控规。(北京、上海、武汉等)(5)优势和弊端比较: 1)一次性实现全覆盖

优势:一次性实现控规全覆盖,保证了“先规划后建设”原则的落实,总规对城市整体性的控制要求容易落实。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市或镇,比较适宜采用。弊端:过度超前,对中、远期用地的控规要求,到实施时不适用,结果是频繁修改规划,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受到损害。2)分期编制、分期审批

优势:主动性强,与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结合紧密,对具体地块的开发利用和建设实施的规划控制要求容易实现。弊端:对城市整体性规划控制要求的落实和体现不够,更多地关注“局部地块”,缺乏对城市整体和各片区功能、容量、风貌控制等的系统考虑。3)一次性编制、逐步深化、分期审批

优势:一次性编制,有利于落实总体规划对城市的整体控制要求;在内容深度上逐步深化,有利于根据城市发展建设的推进,逐步深化落实土地开发和项目建设要求;分期审批可防止过早定案导致规划脱离实际要求情况。

弊端:技术队伍要求高,投入大。需要有特定的管理和技术支撑队伍,对控规的编制、审批、实施、管理、评估、维护和修改,进行全过程、持续性的投入。4)分层编制、分期审批

优势:既有利于总体规划整体性控制要求的落实,又有利于提高规划的适应性,避免频繁修改。劣势:增加了一个单元规划的编制工作层次,增加了工作量,对于中小城市而言,没有必要;作为一个工作层次,由于没有法律规定,对单元规划的定位不易把握,个别城市存在以单元规划替代控规的倾向。

与上一种方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通过对“城市整体性规划控制要求”与“具体地块规划控制要求”的合理分离,满足不同的城市规划调控意图和需求。

第四篇:转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之个人总结

转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之个人总结(适合控规新手,很真实、详细)

经过李老师的控规讲座从上位规划解读、现状问题分析,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片区整体性控制,街区、地块控制,城市设计,五个层面来剖析整个控规的内容和表达意向。实为我们对控规的理解从整体上有了大致的轮廓。再此我就想从我在规划院实习的这段时间从实际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自己掌握的流程做一个大致的总结,当然肯定有一些不符合规范和错误的方式 敬请原谅。

其实,控制性详细规划最最主要的中心任务就是编制一张《土地利用控制图》和各个分图则。而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又会产生很多的图纸,其中有些图纸是必不可少的,如土地利用现状图、用地布局规划图、道路工程规划图、各种管线工程图等,而另外一些则只是为了表达规划意图而作的,如功能结构分析图、道路结构分析图、景观绿地结构图等。

具体规划过程

要开始着手进行这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了,第一步我们要做什么?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的,因此,收集总体规划的资料也是必不可少。这也就是李老师讲的对上位规划的解读。总体规划涉及的内容有很多,而我们控制性详细规划仅仅需要收集其中的几项就够了。一个是总体规划的路网。总体规划的路网是我们今后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路网的基本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路网骨架大体上应该同总体规划的路网骨架相一致,否则就算方案做成了也很难被通过。局部地方路网与总体规划路网不符的,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但应在规划中清楚地说明它对总体规划路网的改动。二个是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功能结构与规划人口分布图。尽管控制性详细规划不用确定整个城市的功能结构,但是对自己规划范围的地块还是应该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科学定位,这个定位必须结合总体规划来确定,不能与总体规划相违背。三个是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图。这个是以后对用地进行规划布局的一个依据。

我们现在手上是“一清二白”,什么东西都没有。很自然我们会想到——收集资料来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对,收集资料就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而资料的有很多,哪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这就要根据我们这次规划的性质与重点、特点来进行取舍了。

我们要为一个城市做规划,不能拍脑袋想,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的,因此现状资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现状资料包括哪些呢?社会经济、人文历史、地理地质等都是需要了解的。但从规划的角度来说,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次规划的性质——控制性详细规划——更是微不足道,在总体规划中这些还有一定的重要性。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来说,最最重要的现状资料莫过于现状地形图了。有了现状地形图,我们才能做出现状用地布局图,现状建筑质量建筑层数评价图等,然后才能对现状用地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提出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另外,由于地形图是过去一段时间测绘的,即使是最新的地形图也不可能包含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我们还需要收集到从地形图测好开始到规划时止的新建用地与建筑的资料,以及已报批但还没修建的用地与建筑的资料。再则就是还应收集一下现状的人口资料与照片等,这些可以为以后的规划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注:现状资料是所有资料中最最重要的,应该多花些时间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上,可以说现状资料准确与否将是以后工作中工作量大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现状资料不准确,将会产生很多的“返功活”,影响工程的进度与效率。现状资料的来源一般是由甲方(当地政府或建设局)提供,但有时甲方提供的信息并不全面,这时就还需要自己动手收集一下,因此跑现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有了现状资料与总体规划的资料后,我们基本让可以开始做规划了。但是,由于总体规划的全局性与概括性,它更多注重的是功能结构的规划,对于用地来说,只是一个大致的用地平衡,即用地的比例分配问题,而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地块。特别是对于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它只停留在一个总的指标上,而对于各项具体设施没有说明,即使有说明的也只是按照一个理论上的标准确定的,与现实中存在很大的出入。因此,除了这两种资料外,我们还需要收集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各个单位的具体部门意见与发展计划,以此来作为我们控制性详细规划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强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也正是体现在这个方面。这些单位包括:一是建设局和国土局。各个单位的征地与买地换地,都要在建设局和国土局进行报批,因此,这里的用地资料应该是最多的。并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做好之前,根据各个城市的不同,当地的建设主管部门会有一个非正式的规划控制管理依据,以此来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没做好之前这段时间的报批工作。比如我们这次利辛县建设局就提供了一份他们的“现状控制路网”。在总体规划做好,而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没做好的这三年里,它们就是以此来控制和管理城市的建设的。因此这个路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二是教育局。教育局掌握着全县所有学校的资料与发展计划,他们对于整个城市的教育设施的情况应该是最了解的。而且中小学的布置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在我国当前科教兴国的战略大背景下,对学校的规划更应成为重中之重,因此详细全面地收集教育主管单位的意见更是必不可少。三是卫生局。在卫生局主要收集的是医院的现状规模以及今后的发展要求与计划。这是三个最主要的单位,另外还应收集环保局、园林局等单位对于各自部门的发展计划与要求等。此外,对于老城区而言,还有一个特殊的资料,就是各个要搬迁的政府单位的搬迁意象与说明。比如对于**县而言,大部分的单位是要搬迁至北部新城的,因此这此单位搬迁后的用地权属怎么解决就是一个问题,而有些单位,如教育局,是不搬迁的,而且现在正在重新装修,因此在规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

虽然说这些当地单位的意见资料只用来作为我们规划的参考用,但是收集它们仍是有必要的。困难的是这些资料比现状资料与总体规划的资料都难收集的多。在有些管理较好的城市可能由政府出面收集好了一下子就提供了,而管理差的城市就很困难了,这时可能就需要麻烦一下,自己动腿,一家一家的亲自去跑了。如果不幸这样地话,做好心理准备——工作量会增加很多!

另外,从工程上来说,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对区域内的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的进行明确合理的规划,因此,收集这方面的工程管网资料也是必要的。这方面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现状管网的走向,总体规划的管网布置以及当地相关部门(邮电局、水厂、燃气公司等)自身的发展计划等。以上就是我们所要收集的资料(见第一部分)。这一步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资料有了,又该干什么呢?有了资料当然还需要分析资料,根据资料,再结合现场堪探的实际情况,找出现状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作为我们今后规划中重点要解决的对象。比如我们这次做利辛县规划,根据资料与现状,我们提出下列几个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用地布局上,用地功能混杂,工业用地分散,尤其是底商上住的形式普遍存在,相互干扰大,城市环境受到影响,土地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低下。

2)对外交通对城市干扰大,**路、2**国道既是对外公路,又作为城市干道,两种功能必然互相矛盾和影响。道路系统不够完善,未形成完整的主干路网络,也没有次干路与支路网的支撑,并且T字口,锐角交叉口太多;缺乏公共停车场,汽车沿街停放,既影响交通,又影响环境。

3)护城河破坏、污染严重,既影响环境与市容,又为防洪防灾埋下严重隐患。

4)城市景观风貌较为平淡,缺乏亮点,尤其反映城市个性的干道景观和滨河景观特色不鲜明;绿化与公园用地严重不足,从现状用地统计表上得知绿地指标为0,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与休息质量。

然后,我们根据总结出来的这些问题提出了我们这次规划的重点:

1)调整城市用地功能和结构。城北新区的建设为城市功能和用地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结合旧城调整后的功能定位——商贸、居住、文化——进行用地结构调整,整治环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旧城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水平。

2)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一是处理好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使之相得益彰。二是城区内部道路以优化系统为主,近远结合,重点对过多T字口、锐角交叉口进行改造,长远控制,相机改造,以较少的代价达到优化城市道路网系统的目的。

3)整治护城河沿岸环境。结合护城河两岸的用地功能和文化内涵整治河道,规划滨河路,治理污染,使规划后的护城河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根据利辛县城特点,绿地系统以滨河绿地,小块街头绿地及山坡绿地开发为主,因地制宜地优化城市绿地系统。

5)确定合理的城市建设控制指标。本着利于城市环境景观塑造,增强开发建设的可操作性的原则,对不同城市地段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的控制指标,既要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又要使规划管理实施有可操作性。

然后,当资料有了,问题也明白了,规划的重点也清楚了,现在来开始我们的规划就可以做到丛丛容容,有理有据,有的放矢。下面就谈谈具体的规划操作。

规划具体操作的第一步该如何着手呢?这里,长期以来我们存在两种选择——路网或是布局。应该先路网还是先用地布局,其时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其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者往往是交替进行,同时开展的。我们这次规划的思路就是“以路网依托,确定功能结构”。因为总体规划的路网已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的,我们就可以参照总体规划的路网,然后再结合利辛县建设局提供的现状控制路网,可以初步定下最主要的主干路网,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心三片”的功能结构与各片的功能定位,解决了规划的第一个重点——调整城市用地功能和结构。

功能结构确定下来以后,再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与要求,往下深化路网,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明确各个道路的等级与功能,最终形成规划路网。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流动过程,它需要在这期间不断地进行反复的对比与调整。比如说我们这次规划确定路网的一个基本思路是:以总体规划路网与建设局提供的现状控制路网为依据,再结合现状路网与现状建设的实际情况,包括现存建筑质量较好的高层建筑,新建与在建道路与建筑,未建但已报批的用地与建筑,单位的已征用地等,经过路网成本与效益的比较与分析,最终确定规划路网。至此解决了我们规划的第二个重点——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值得说明的是,路网的确定并不是经过一次这样的分析与比较就完成了的。还需要向甲方汇报,听取甲方的意见与要求,回过头来再来修改路网。这里面就必然产生一个工作重复的问题。因为向甲方一次并不能仅仅汇报一下路网,还必须将用地布局规划,道路管网工程规划也连带汇报,因此,当有路网的改动时必然引发用地布局与其它工作的返功与调整,这些重复的工作都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这次规划,我们在确定路网的同时,结合利辛县城的实际与特点,按照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特色的原则,把护城河整治作为规划的重点,重新规划了河道的走向,适度加宽,沿河两岸设置滨河绿地,作为城市的公共休闲开敞空间,并沿河道规划设置了滨河路,加强护城河周围的配套设施建设,以此解决了第三个重点——整治护城河沿岸环境。这也得到了利辛县政府的肯定。因为目前护城河周围环境恶劣,房屋破旧,居民大都是没钱的穷人,照此下去,这个地段极有可能发展成贫民窟的危险。并且这个地段由于配套服务设施过差,很多年都想买都买不出去。这次整治一方面可以消灭贫民窟,提高城市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发地价的提升,带来经济效益,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

接下来,路网确定了以后,就可以进行地块的用地布局填充。进行用地填充,要依据总体规划,但总体规划过于笼统,与现实情况出入较大,因此还需要充分结合现状以及收集来的单位搬迁与否的资料,进行合理的用地布局。此外,结合现状地形与绿化景观设置的要求,尽量将山头或陡坡的用地规划为大面积的公园或绿地,在主要的景观大道旁规划十米以上的绿带,再在适当的地方布置街头和居住小区绿地,以此形成点、线、面一体的绿地景观系统,解决了第四个规划重点——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进行用地布局的同时,按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服务半径与规模大小要求,再结合收集来的学校、医院等部门的规划要求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最后完成整个地块的用地填充。用地布局完成以后并不是马上就进行各个地块的控制指标的规划,因为这个方案并不是最终成果,可能还要修改,这时仅仅需要大范围地分区地设定一个控制指标。然后向甲方进行正式的方案汇报,当方案正式通过以后,再按照城市设计的空间要求与地方政府的意见来逐个逐个地确定各个地块与分地块的控制指标,最后完成这张最重要的土地利用控制图,解决了第五个规划重点——确定合理的城市建设控制指标。

以上是我做控规的一些经验结合李老师的控规讲座内容的一些个人感受。希望在以后的道路上无论是做控规还是总归都能以正确的方法加上正确的规划理念进行编制。

第五篇:浅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局部调整

浅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局部调整

【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重要平台,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也是协调平衡各方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控规调整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矛盾的再平衡。本文通过对控规的介绍,目前控规局部调整中角色关系、启动和裁决机制、利益补偿等的分析,并借鉴美国区划调整经验,对完善控规局部调整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公共政策

简·雅各布斯曾指出“城市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品,因为艺术是生活的抽象,而城市是生动、复杂而积极的生活自身”。城市规划的重心正从技术性布局、片面追求城市形象转向统筹多种利益,兼顾效率与公平。“城市规划是社会多元主体和成员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共识和目标框架,是一种可以在各种矛盾之间进行谈判、讨价还价和和解的机制,能够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框架内还包括灵活性的政策行动程序以及实施方案或建议”(于立,2004)。目前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重要平台,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也是协调平衡各方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在城市规划走向和谐的过程中,控规在编制、审批、修改的程序方面以及成果内容方面进行优化完善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一、什么是控规

(一)控规的概念

控规,即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二)控规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

4、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5、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三)控规与其他层次规划的区别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全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旦编制好并通过相应的法定程序审批后,即形成为法定文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后即开展修建性详规和单体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由于整个开发和建设的过程较长,一定要进行跟踪管理,不允许任意修改规划,避免改变使用性质、加建、加层等违章现象出现。建设项目完成后要进行规划验收,不仅要核对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还要对配套建设、绿化环境、停车位、道路、管线等设施的各项指标进行核实,达标后才能予以验收投入使用。

由于控规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进行的,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是对城市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总体规划是长远性的规划,期限较长,而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加具体,需要与时俱进,所以总规与控规还有现状会发生冲突,种种原因,控规需要修正。因此我们要对控规的调整作相应的研究。

三、控规局部调整的相关研究

随着一些城市控规编制的大规模完成,中心城区基本实现“控规满覆盖”,规划部门的工作重点逐渐由控规编制转向控规的实施管理。控规修改的问题逐步显现。

控规的修改可分为控规修编和局部调整。控规修编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或上层次规划发生重大变化,城市结构需要调整,需对控规进行大面积修改或对布局结构进行修改,如一个片区由市场区调整为商住区;控规局部调整是对控规中一个或几个地块的形状、面积、指标进行修改,如改变地块的土地利用性质、容积率,改变城市道路走向等等。下文针对控规局部调整进行论述。

国内一些学者对控规局部调整的需求类型、原因、影响及对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调整的需求类型有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导向、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规划调整等(李江云,2003);调整引发原因有土地开发单位经济利益追求、迫于社会因素的压力、城市建设和规划本身的不确定性、控规编制经验不足等(李浩,2007);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对城市公共利益的侵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加剧、城市未来发展的失控、对规划科学性和严肃性的质疑等(李浩,2007);控规局部调整的改进策略主要有几方面:(1)增强控规弹性,提高用地兼容性,适应市场变化;(2)严格控规局部调整的法定程序,维护合理性和严肃性;(3)改进控规指标调整的决策机制,强化公共参与;(4)完善规划调控的经济政策。

上述的对策研究通常较为原则性,缺乏对具体实施策略的探讨。笔者认为控规在目前阶段还无法形成类似于香港法定图则的“法定方案”,原因在于法定图则是分类极为粗犷、指标较少的土地分类管理规则,而内地的控规则是包含基础设施、历史环境保护、建筑管理等的规划方案,且城市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无法达到具有10- 20年稳定期的法定文件要求(尹稚,1995)。故控规的调整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当前工作的重点是改进控规调整程序,促使控规调整向有利于城市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控规局部调整过程中的角色互动关系,对控规调整的新机制提出建议,希望能对控规调整的改进完善提供借鉴。

四、控规调整程序以及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程序要求为“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控规按原审批程序报批。

参看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控规局部调整程序,各地对于控规局部调整的具体操作可概括为有规划调整需求的土地业主向政府提交调整申请,政府在征求有利害关系的市民的意见,以及由规划师提供技术支撑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一)控规局部调整中的四种角色关系

在控规局部调整过程中存在四种角色,分别为政府、市场(即土地业主,也可以说是资本)、有利害关系的市民以及规划师。

四种角色中,政府的角色最为重要,是裁决者,并具有技术力量,还代表着市民的公共利益,自由裁量的空间非常大,故是四种角色的中心。市场的能量很大,可以对政府施加影响力。前两者是控规调整的主体力量。市民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小,征求市民意见通常是自上而下的过程,缺乏反馈机制和约束力。规划师可为控规调整提供部分技术支撑,但调整通常是协调沟通的问题,规划师很难在协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目前的模式下,决定城市空间生产的是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而作为城市空间使用者的市民很难决定自己生活的空间。政府的决策立场受招商引资、城市形象等方面的影响,同控规调整所涉及的市民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二)目前控规调整程序存在的问题

1、公众与市场的地位不对等。市民无法取得同市场(土地业主)一样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机会。土地业主可以申请调整控规以更加符合自身利益,在方案调整及裁决上拥有较多话语权。而市民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组织机制,不能透过正常管道行使权利,更不能借助某种机制主动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而公众参与对于控规局部调整非常重要。公众参与虽会增加规划的成本,降低效率,却有利于“消除规划部门自编自审自改、内部循环、缺乏约束的弊端”(汤海孺,2005),保证规划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增加规划的威信和约束力,避免发生个体“非正常”地参与监督,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

2、裁决机制不规范。目前的控规调整机制自由裁量权过大,同样的调整在一个地方可以而在另外一个地方却不行,没有一个条文细则进行说明和约束,调整案例也未公开供查阅和引用,从而造成市场方想尽办法去影响裁决。

五、控规调整新机制探讨

美国区划经验对我国的控规局部调整具有借鉴作用。美国的公众和社会团体在区划的制定与实施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公众与市场的地位是对等的;区划较多地采用依法裁定的办法,仅在历史地段等特殊地区采用自由裁量的方法;另外,区划还有着奖励区划和开发权转让等利益补偿制度。基于前文控规调整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美国区划经验的借鉴,我认为控规局部调整的新机制应更强化公众参与,实现市民与市场的地位对等,并对控规调整裁决的自由裁量权进行限制。

(一)控规调整的启动机制

目前的控规调整是由土地业主或政府申请,调整目的多是为更符合市场开发利益;而小区或居住区的公共利益却没有一种途径进行优化。建议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实行联名申请控规调整制度,调整内容为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利益,跟调整内

容有利害关系的一个或几个社区中30%的居民进行联名申请就可以在规划主管部门立案,审查同意后进行规划选址和调整控规。若处于旧城区没有可开发用地,可通过给开发商指标补偿的办法进行建设,或进行备案在以后更新改造时优先考虑。这样市场和市民都有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促进城市结构优化。

(二)控规调整的裁决机制

目前的控规调整公示意见不具有硬约束力,市民意愿得不到充分尊重,参与规划的热情不高。建议借鉴美国区调整的经验,建立居民否决制度。跟调整内容有利害关系的一个或几个社区中50%的居民明确表达反对意见,则调整不予通过,土地业主须与相关市民进行协商。经市民同意或默许的调整方案再进行专家或行政审查。通过这种方式,市场和市民得以地位对等地进行协商。在充分尊重市民意见的情况下,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地等公共用地被开发商蚕食的机会可大为减少。

对于控规局部调整的审查,应有专家和市民代表参加,并具有发言权。另外,审查会应借鉴依法裁决机制。一是行政部门应根据调整案例形成控规调整审查的指导性意见,如哪种调整明确可以通过,哪种调整明确不允许,形成规范性的条文。二是调整结论应更完整,有调整内容、依据、理由、结论等要素,作为案例备案,供公众查询,甚至可以供其他城市参考和专家研究。这种规范化的程序有利于在国内形成统一的调整模式,促进规划体系完善。

(三)控规调整的利益补偿

在控规调整中,应有两种利益补偿方式,一种是政府对土地业主的奖励,另一种是土地业主对市民的补偿。如果土地业主申请的控规调整对市民造成了干扰,应提供公共利益进行补偿;反之土地业主为市民的公共利益做出贡献,则可以获得容积率或建筑密度等的奖励。为监督利益补偿的实行,在技术审查会上应有市民代表出席。

六、控规局部调整新机制下的公众参与方式与规划师角色定位

(一)公众参与方式

公众参与控规调整不仅是个人层面的参与,而且要以社区组织团体作为参与的代表。各个社区中应有向公众展示、宣传规划并搜集民意的规划咨询机构,对公众负责,代表公众同政府及开发商沟通。这样才能相对降低参与成本,提高公众参与规划的深度和效率,使公众的意见更好地体现到规划部门所主持的城市规划中。

(二)规划师角色定位

在新的控规调整模式中,政府、市场、市民和规划师四种角色的定位有所变化。市民的主体地位得以强化,同市场一起作为控规调整的两个利益攸关方。由于市民的作用强化,需要规划师同市民加强沟通,传达调整内容的意图和影响,并搜集民意,代表市民同市场协商,将市场和市民沟通的意见向政府进行汇报说明。政府的核心职能为裁决者,充分考虑市场、市民、专家的意见,最终做出决策。

由于规划师同市民的沟通增强,部分规划师将作为社区规划师,为社区居民提供规划咨询服务,代表市民组成社区团体,沟通政府与市民的意见。

七、总结

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对规划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控规局部调整中四种角色的不稳定状态,认为控规调整程序应在启动机制、裁决机制、利益补偿和规划师角色定位四方面进行改进,并将公众参与真正纳入到控规调整程序中来。

下载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调整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调整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规定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规定(试行) 第一条 (目的与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的编制与审批,保障城市规划有效实......

    北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暂行规定

    北政发〔2015〕20号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北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规定

    北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规定 (报审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依据) 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的编制与审批,保障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实......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现状调查及分析(最终定稿)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现状调查及分析要求1、现状调查及分析内容 1.1土地利用调查 调查分析现状土地利用情况,按《城市用地分类和代码》中的中类和部分小类,统计各类用地规模,列出......

    苏州市工业园区民营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5篇

    苏州市工业园区民营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民营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文 本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满足工业园区民营工业区规划管理的需要,保证民营工业......

    西安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调整审批程序管理规定(暂行)

    西安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调整审批程序管理规定(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西安市规划局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编制管理,提高控规审查审批质量,根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心得整理

    控制性详细总结报告 问题一:什么是控制性详细规? 按照《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1998)的定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

    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若干问题的探讨[合集5篇]

    班级:08级城市规划姓名:张涛学号;20087034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在中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框架中,各层次规划的主要作用都是为了控制和引导城市合理、有序地发......